对氯甲苯的氧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氯甲苯的氧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对氯甲苯的氧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对氯甲苯的氧化的研究

一、前言部分

对氯苯甲醛是重要的新型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在医药方面,对氯苯甲醛经缩合、与巯基丙酸环合反应可制得芬那露。在农药方面,对氯苯甲醛用于合成除草剂麦敌散、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烯效唑等。在染料方面,对氯苯甲醛用于合成酸性蓝7BF、酸性艳蓝6B等[1]。国外生产对氯苯甲醛的围家主要是美国,在工艺技术开发上处于领先水平,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尽管我国对氯苯甲醛研究开发起步较晚,但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利润的刺激下,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对其台成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沈阳化工研究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湘潭大学等单位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如沈阳化工研究院和浙江兰溪农药厂联台开发的lOO t/a对氯苯甲醛工艺取得中试成功,产品收率达到88%,含量达到99%,已投入批量生产。上海试剂一厂等多家单位正致力于对氯苯甲醛的生产。目前,国内生产总量不足1000t,a,远远不能满足国内2 500 t/a以上的市场需求[2].

二、主体部分

1、生产现状

尽管我国对氯苯甲醛研究开发起步较晚,在良好市场前景和巨大利润的刺激与推动下,加上目前国内高质量邻,对氯甲苯分离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对氯甲苯产品,为我国开发生产对氯苯甲醛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所以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对其合成技术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沈阳化工研究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湘潭大学化学系等单位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并已经转让进行工业化生产。我国对氯苯甲醛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兰溪农药厂、湖北洪湖化肥厂、上海试剂一厂、江苏丹阳化工厂、江苏太仓长江化工厂、东北第六制药厂、江苏泰州化工研究所助剂厂等,多为几十至200t 左右小规模装置,总生产能力约为1000t/a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设备破旧、环境污染严重、规模太小、产品质量差,面临淘汰[3]。

(1) 我国目前部分生产企业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不能满足下游产品发展对对氯苯甲醛的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建设500-1000t/a 规模的生产装置。据报道,建设一套年产500t/a 的对氯苯甲醛,

约需投资350 万元左右。并要严格治理污染,以稳定的生产、优质价廉的产品从而占领国际市场。

(2) 国内生产企业应与科研机构联手,对现有的生产技术进行完善与改造,并大力开发其他芳香醛产品,如邻氯苯甲醛2,6-二氯苯甲醛、2,4-二氯苯甲醛、2,4-对硝基苯甲醛、邻硝基苯甲醛、2,4-二硝基苯、甲醛对氟苯甲醛和对溴苯甲醛等,在生产对氯苯甲醛同时,开发生产系列化芳香醛产品,做到产品系列化、精细化、设备通用化、以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3) 加大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因为下游,产品开发与生产是保证对氯苯甲醛稳定发展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对氯苯甲醛大量出口到国外,有时并不知道国外公司做什么用,生产什么产品,因此国内科研机构要加大其下游产品的开发与应用力度,促进我国对氯苯甲醛工业的发展[4-5]。

2、应用与市场

对氯苯甲醛是重要的新型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随着技术进步和发展,对氯苯甲醛许多新的应用领域逐渐得到开发[6]。

(1) 农药

对氯苯甲醛在农药中用于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烯效唑是一种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作物、观赏植物、果树、草坪等,具有矮化植株的作用。随着我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深入,尤其是城市和基础设施的绿化建设,我国草坪业市场潜力巨大,多效唑等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较大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新型吡咯类杀虫杀螨剂溴虫腈(chlorfenapyr) 、三唑类杀菌剂新品种灭菌唑(triticonazole)的合成,都可用对氯苯甲醛作为起始原料。

(2) 医药

对氯苯甲醛经缩合、与巯基丙酸环合反应制得芬那露。芬那露用作弱安定药,具有镇静、安定和中枢神经性肌肉松弛作用,也可用于精神紧张、恐惧、慢性疲劳、焦虑、激动等症状,以及某些疾病引起的;烦躁不眠等还可配合镇痛药用于治疗肢体酸痛和风湿关节炎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压力增大,据国内权威机构报道,我国约有70%以上人患有程度不同的精神和心理疾病,因此我国已逐渐开始重视人们精神与心理健康的调节与治疗,用于精神方面药物需求量将有明显增加。对氯苯甲醛另外还可以合成药物氨苯氨酪酸等。

(3) 染料

对氯苯甲醛在染料工业中用于合成酸性蓝7BF、酸性艳蓝6B 等。上述染料主要用于

羊毛、蚕丝、丝绸、皮革、纸张的染色。随着世界染料中心的东移和我国加入WTO,给我国染料工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天然织物的出口将大大增加,因此对氯苯甲醛衍生的染料同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其他方面

对氯苯甲醛还可用作纺织助剂和感光材料的中间体,对氯苯甲醛与吡啶溶液和氢氧化氨脲溶液反应制备晶体缩氨基脲,可用来分离并鉴别酮或醛类物质[7-9]。

目前我国对氯苯甲醛下游产品开发刚刚起步,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小2000 年需求量约为300t左右,但是我国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其下游产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加上许多新用途被发现尤其是许多新型的医药、农药以此为原料,因此国内需求量将呈快速增长态势。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我国对氯苯甲醛的需求量将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加,2005 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t 以上。目前我国对氯苯甲醛主要用于出口,由于西方一些国家对氯化产品生产的限制,需求基本上从东南亚和中国进口,因此对氯苯甲醛不仅在国内市场前景广阔,而且出口量不断增加,出口潜力巨大[10]。

3、合成方法

3.1 氧化水解法

以对氯甲苯为原料,用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将其氧化为对氯苯甲酸(用盐酸酸化),然后将其与氯化亚砜反应而得对氯苯甲酰氯。将对氯苯甲酰氯水解即得对氯苯甲醛,收率约

80%。反应式如下:

将高锰酸钾分批加入对氯甲苯与水的混合液,回流温度下搅拌反应6—7 h,将粗品HCl酸化至pH值为2,用乙醇重结晶得对氯苯甲酸。再将氯化亚砜缓慢加入对氯苯甲酸中,继续加热

回流于80℃反应4 h,脱出氯化亚砜收集220屯馏分[11]。

3.2 对硝基甲苯氧化还原法

从对硝基甲苯出发,通过与硫化碱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对氨基苯甲醛的重氮盐,再经桑德迈尔反应制得对氯苯甲醛。反应方程式为:

该法收率约为64%,收率高,产品质量好。操作简便,原料对硝基甲苯来源广,但生产工艺复杂,过程产生大量三废,环境污染重[12]。

3.3 空气催化氧化法

该法是近年来开发的热点技术,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法反应原料简单易得,除目的产物外只生成水,因此污染小,产品分离简单,是有发展前途的清洁工艺。国内吕早生等报道,采用空气氧化法,对氯甲苯的浓度为20%,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5h.对氯苯甲醛选择性为60.1%,对氯苯甲醛单程收率为33%。国外近年来对此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关键技术为高效催化剂的选择及制备。德国专利介绍采用(VO)2P207为催化剂,但是反应温度要求在460℃左右;瑞士专利介绍的催化剂为重金属盐与溴化物,反应温度为80℃,但收率太低;英国专利介绍利用H2Q为氧化;f玑钒、硅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00℃左右,收率高达90%以上,但是催化剂制备困难。对氯苯甲醛的直接氧化工艺是一种成本低、无污染的绿色生产工艺,尽管该法目前离工业化尚有距离,但是极具发展潜力[13]。

3.4电化学氧化法

在酸性介质中用电化学方法将Mn2+氧化为Mn3+,利用Mn3+的强氧化性将对氯甲苯氧化得到对氯苯甲醛,反应方程如下:

对氯甲苯的氧化的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对氯甲苯的氧化的研究 一、前言部分 对氯苯甲醛是重要的新型农药、医药、染料中间体。在医药方面,对氯苯甲醛经缩合、与巯基丙酸环合反应可制得芬那露。在农药方面,对氯苯甲醛用于合成除草剂麦敌散、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和烯效唑等。在染料方面,对氯苯甲醛用于合成酸性蓝7BF、酸性艳蓝6B等[1]。国外生产对氯苯甲醛的围家主要是美国,在工艺技术开发上处于领先水平,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尽管我国对氯苯甲醛研究开发起步较晚,但在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巨大利润的刺激下,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对其台成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沈阳化工研究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湘潭大学等单位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如沈阳化工研究院和浙江兰溪农药厂联台开发的lOO t/a对氯苯甲醛工艺取得中试成功,产品收率达到88%,含量达到99%,已投入批量生产。上海试剂一厂等多家单位正致力于对氯苯甲醛的生产。目前,国内生产总量不足1000t,a,远远不能满足国内2 500 t/a以上的市场需求[2]. 二、主体部分 1、生产现状 尽管我国对氯苯甲醛研究开发起步较晚,在良好市场前景和巨大利润的刺激与推动下,加上目前国内高质量邻,对氯甲苯分离技术已经取得突破,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对氯甲苯产品,为我国开发生产对氯苯甲醛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证,所以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对其合成技术进行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沈阳化工研究院、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湘潭大学化学系等单位研究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并已经转让进行工业化生产。我国对氯苯甲醛主要生产厂家有浙江兰溪农药厂、湖北洪湖化肥厂、上海试剂一厂、江苏丹阳化工厂、江苏太仓长江化工厂、东北第六制药厂、江苏泰州化工研究所助剂厂等,多为几十至200t 左右小规模装置,总生产能力约为1000t/a部分生产企业生产设备破旧、环境污染严重、规模太小、产品质量差,面临淘汰[3]。 (1) 我国目前部分生产企业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差、经济效益低,下不能满足下游产品发展对对氯苯甲醛的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建设500-1000t/a 规模的生产装置。据报道,建设一套年产500t/a 的对氯苯甲醛,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客户关系管理(CRM)是最近几年管理界热烈讨论的话题,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原来以产品为到现在为导向的企业经营模式已日益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客户关系管理就成为企业界关注的领域,本文拟从信息的角度对当前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进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CRM)、信息技术(IT)、功能 近年来,“顾客满意”似乎已成为企业界人士最常挂在嘴边的用语,因为他们认识到顾客是最终评定产品及服务品质优劣,并能决定是否继续与该公司交易的人,也就是说顾客是公司利润的源泉。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各公司获取顾客光顾的成本不断增高,加上顾客多样化选择的机会等因素,让人感觉生意越来越难做。面对越来越挑剔的顾客和激烈的同行竞争,吸引新顾客和保留现有顾客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客户关系管理(CRM 或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对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旨在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 1 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 所谓客户关系管理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赋予企业更完善的客户交流能力、最大化客户的收益率①。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IT业术语,它涵盖了方法学、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一种组织化的方式来帮助企业管理客户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概念,它把管理理念和业务实践融合在一起,它继承了销售、定单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协调和统一在客户生命周期内与客户交互的所有信息。CRM帮助企业管理单个客户,通过快速响应和高效的服务建立同客户之间的牢固关系。 客户关系管理应用是一个前端应用工具,通过它能够很方便地捕捉、融合、分析和共享企业已有的和潜在客户的信息。此过程主要贯穿市场、销售和服务阶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客户,精确地定位客户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出的需求。CRM软件的实施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使得企业能更有效地定位、联系和赢得新客户;第二,使得企业与现有客户之间的关系更牢固。 CRM不是一个产品或服务,而是一种商业策略,通过它来有效管理企业客户关系,它为企业的每一个客户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集成视图。 综合以上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定义和有关文献可以看出:CRM是在信息技术支持下,依据一定的商业规则形成的软件工具,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和留住客户,增强企业竞争力最终达到赢利的目标②。 2 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方法和实施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性、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功能和技术要求以及如何实现客户关系管理等。从信息的角度,客户关系管理的代表性的研究有:Hurwitz Group提出的CRM的六个主要的功能和技术要求;余军合,吴昭同(2000)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三大基本功能;江波(2002)提出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技术架构和典型功能以及技术实现;AMT网站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小组提出的CRM系统具有的五大功能模块;以

文献综述WORD版

文献综述的写法 本讲目录 文献综述的作用 文献来源 文献检索途径 阅读文献的技巧 文献综述的写作模式 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的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 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 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 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 文献综述的作用 防止盲目的重复研究 帮助辨别本领域的研究前沿 帮助构思论证主题的理论框架、论证技术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弄清前人对于该研究所持的不同解释或观点以及成功或不成功的论证工作,并为研究者自己的研究假设提供基础 二、文献来源 书籍 经济管理类期刊 管理档案 工作论文 报纸 1、书籍 专著 论文集 教科书 资料性工具书 科普读物 专著 就某一学科或某一专门问题系统全面地论述,多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结果,有较高的学术水准。 名家名作。商务印书馆、上海三联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 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1 论文集 某位专家或众多专家的学术论文,论题集中,观点各异,信息量大。 《管理科学季刊最佳论文集》《美国管理学会学报最佳论文集》《实验经济学论文集》 《中国企业管理的前沿研究》

教科书 阐述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科研成果和有待讨论的问题等,教科书追求学术上的稳定性,名词术语规范,结构系统严谨,叙述概况,可读性强。 国外经典教材,如斯瑞波尔《农业市场经济学》、罗宾斯《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资料性工具书 就某学科有关问题的历史与现状、方法与结论以及各种争论观点作广泛客观的阐述,不涉及作者本人的见解,叙述简便,查阅方便。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牛津法律大辞典》《企业管理学大辞典》 科普读物 面向广大群众的以普及经济学、管理科学知识为宗旨的通俗读物,提供实用类信息。 林毅夫《中国经济专题》 2、经济管理期刊 学术期刊——反映经济管理理论研究的动态与成果。《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 情报性期刊——文摘及复印资料,可反映某一特定课题的文献概况。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月刊)《管理科学文摘》 普及通俗性期刊——介绍管理新思维、新观点、管理理论与方法。实践性强。《中外管理》《北大商业评论》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经过同行评审,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前沿和正在探索中的问题,是文献综述的重要参考文献。 情报性期刊经过重新筛选,也是可重要参考文献,但会有几个月的滞后期。 普及通俗性的商业期刊,观点没有经过论证和同行评审,只有一些数据和事实可以引用。但《哈佛商业评论》除外。 SCI、SSCI、CSSCI、中文核心期刊 SCI 《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覆盖生命科学、临床医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兽医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综合性检索刊物,尤其能反映自然科学研究的学术水平。 SCI是目前国际上三大检索系统中最著名一种,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尤其是它的引文索引表现出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在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许多国家和高校均以被SCI收录及引证的论文情况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SSCI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2001年)收录社会科学领域内1,700余种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刊物。 CSSCI 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

商业模式变革文献综述

商业模式变文献综述 1.商业模式的概念 彼得德鲁克说:“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各界的高度认可与重视。众多企业在有效利用商业模式的情况下,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但对于商业模式的研究还是不够系统、完善。一般定义:为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把能使企业运行的内外各要素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并通过最优实现形式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同时使系统达成持续赢利目标的整体解决方案。对于商业模式的真正含义,理论界没有形成统一的权威解释。笔者将对商业模式的四个角度对其概念进行综述。 经济(盈利)角度:经济类的定义仅仅将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经济模式,其本质内涵为企业获取利润的逻辑。与此相关的变量包括收入来源、定价方法、成本结构、最优产量等。许多研究者都从这个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本质阐述。Stewart 等 ( 2000 ) 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能够获得并且保持其收益流的逻辑陈述。Rappa ( 2000 ) 则认为商业模式的最根本内涵是企业为了自我维持,也就是赚取利润而经营商业的方法,从而清楚地说明企业如何在价值链 ( 价值系统) 上进行定位,从而获取利润。Hawkins ( 2001) 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企业与其产品/ 服务之间的商务关系,一种构造各种成本和收入流的方式,通过创造收入来使企业得以生存。Af uah 等 ( 2001 ) 把商业模式定义为企业获取并使用资源,为顾客创造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价值以赚取利润的方法。商业模式详细说明了企业目前的利润获取方式、未来的长期获利规划,以及能够持续优于竞争对手和获得竞争优势的途径。 运营角度:运营类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企业的运营结构,重点在于说明企业通过何种内部流程和基本构造设计来创造价值。与此相关的变量包括产品/ 服务的交付方式、管理流程、资源流、知识管理和后勤流等。也有许多研究者从这个角度对商业模式进行了概念界定和本质阐述。Timmers 将商业模式定义为表示产品、服务和信息流的架构,内容包含对不同商业参与主体(business actors) 及其作用、潜在利益和获利来源的描述。Mahadevan 认为,商业模式是企业与商业伙伴及买方之间价值流(value stream) 、收入流(revenuestream) 和物流(logistic stream) 的特定组合。Applegate 把商业模式说成是对复杂商业现实的简化。通过这种简化,商业模式可用来分析商业活动的结构、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商业活动响应现实世界的方式。Amit 等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种利用商业机会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架构。他们描述了由公司、供应商、候补者和客户组成的网络运作方式。 战略角度:战略类定义把商业模式描述为对不同企业战略方向的总体考察,涉及市场主张、组织行为、增长机会、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等。与此相关的变量包括利益相关者识别、价值创造、差异化、愿景、价值、网络和联盟等。目前来看,国外对商业模式的定义大部分属于这个范畴。KMLab 顾问公司(2000) 将商业模式定义为关于企业如何在市场上创造价值的描述,内容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形象与配销的特定组合,还包括用以完成工作的人员与作业基础建设的基本组织。Linder 等(2000) 认为商业模式是组织或者商业系统创造价值的逻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关于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受众心理的关注及营销策略、传播方式的使用 文献综述 姓名:王丹 20090257 曾艳 20090261 杨斯琦 20090259 唐梦佳 20090256 余颂庆 20090260 张文 20090262 吴霜 20090258 班级:市场营销03班 指导老师:杨代福 时间:2012-03-1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加剧等原因,商业片植入式广告异军突起,事实上,这种广告模式由来已久,也并非中国特色。植入式广告源于欧美,发展较为成熟,我国的植入式尚处萌芽阶段,负面问题频发,饱受舆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植入式广告不但比传统硬广告更有优势,而且也是快速收回投资成本、降低商业风险急加速媒介产业循环的好方法,作为产业链上重要一环,其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良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如何使商业片的植入式广告快速的进入其下一个发展阶段成为现阶段的重大问题。因此,对于影响植入式广告效果的重要因素(营销手段、传播方式以及受众心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思考我们。 【正文】 一、植入式广告的文献研究现状 植入式广告于上世纪20年代至20年代末开始萌芽、2000年以后才真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虽然相对于传统传播形式的广告,植入式广告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是以商业片植入式广告为代表的植入式广告已经成为广告发展的一股不可抵挡的趋势,而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植入式广告发展的方方面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植入式广告产业发展发挥了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看,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对于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体系依据研究 关于植入式广告所依据的理论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播学理论的体现与运用;张金海在《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一书中指出,植入式广告在现代广告业的发展中越来越引人注目,体现了现代广告逐渐将目光放在广告传播的社会文化关注,而巧妙地利用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和“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理论,则可以将这种关注的社会化效果扩大;而吕善锟在其论文《电影中植入式广告的理论依据》中则明确提出,植入式广告之所以比传统的商业广告有更好的说服效果,正在于其运用了传播学中的归因理论、两级传播理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以及模仿理论等。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是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市场营销理念的发展而产生的,其最早是由一家对IT行业比较有研究的咨询顾问公司Gartner Group(1990)提出的,其认为,客户关系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商业策略,它按照客户的细分情况有效地组织企业资源,培养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行为及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流程,并以此为手段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收入,以及客户满意度。随着企业逐渐进入“客户经济”时代,越来越多的学者与企业领导者和科研机构开始重视对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与管理。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外先进管理理念的传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国客户关系管理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①基于CRM为管理理念的研究 陈旭(2001)研究了CRM的内涵和管理思想,分析了CRM的主要功能,辨析了CRM与SCM和ERP的关系,讨论了CRM的发展趋势;成栋、宋远方(2004)在研究当前各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理论框架体系,以澄清客户关系管理与其他管理理论的关系;安实(2001)等分析了CRM价值创造机理,指出目前对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研究忽视了CRM项目的理念基础和人的因素。韩婷婷(2007)从营销学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义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战略,使我们对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由来以及定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客户关系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忠海(2004)研究发现,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客户价值是不同的且可以用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徐忠海同时还强调企业要加强对流失客户的管理,把恢复客户关系管理的管理过程划分为分析阶段、行动阶段、考核评估阶段三个阶段。王化成(2005)提出了运用作业成本法来分析客户可赢利性,通过具体的操作方法,证明了企业通过对客户关系的管理,可以使企业盈利。 ②基于CRM为管理机制的研究 国内研究CRM较具代表性的机构CRCC,(CRM Research Center of China)对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模式及应用方法进行了整合和创新,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率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客户关系管理方法论(China CRM Methodology)”,

组织行为学文献综述

燕京理工学院 YANCH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组织行为学》结业论文 题目:组织文化对员工需求的影响研究 专业:市场营销授课教师:于海艳 姓名:迟艳龙学号:130640035 班级:1302 学生学院:国际商学院学年:2014 —2015学期:第二学期 2015 年6月18日

组织文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 本人的论题为《组织文化对员工需求的影响研究》,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讲,文化因素无疑对员工行为具有重大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在价值观上的共识和行为习惯上的一致,它贯穿于组织的全部活动,影响组织的全部工作,决定组织中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以及整个组织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也对员工养成教育起着巨大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是组织行为管理的目的所在,人员激励则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形成良好组织文化的途径。明确员工需要、按需激励,是激励的指导原则,也是建立组织文化的现实基础。对组织文化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组织成员乃至整个组织行为的理解、预见和把握。 关键词:文化因素;组织行为;组织工作;员工需要

前言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他是观念形态文化、制度-行为形态文化和符号形态文化的复合体。组织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无论它属于优良的文化还是劣性文化,它的存在是客观的。从一个组织诞生那一天开始,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必然会形成一些独特的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蕴藏其中的独特的价值观念。本文就是在组织文化构建日益受到关注的背景下,研究组织如何准确的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去帮助员工。

商业模式、共生体与商业生态:案例与理论

商业模式、共生体与商业生态:案例与理论 魏炜朱武祥林桂平 摘要:商业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以往研究主要关注只包括核心利益相关者、微观视角的商业模式或包括所有宽泛利益相关者、宏观视角的商业生态。本文在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之间建立起中观视角的新概念——共生体,为同个商业生态中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建立起同一个坐标系,使不同商业模式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成为可能;也为企业创新、重构商业模式提供更为广阔但又不过于宽泛的利益相关者视角。为更好阐述理论,本文采取DG公司的商业模式重构过程作为共生体概念导入、逻辑解释和理论体系建构的单案例研究样本。关键词:商业模式共生体商业生态利益相关者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a business model defines a transaction structure that involves stakeholders.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transa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transaction relationship, forms and so on, among these stakeholders, and introduce a new concept of “symbiont”, the aggregation of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focal firm as well as the business models of its stakeholders. By proposing this innovative concept, we bridge the gap between macro (Business Ecosystem) and micro (Business Model) views and therefore broaden our thinking of business model. The concept of “symbionts” in business model that we create provides a share coordinate system for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in the same business ecosystem, making it possible to compare different business models directly. What’s more, it allows us to analyze a focal firm's business model in a micro viewpoint, which may suggests how to restructure or reform the focal firm in a surgical way based on the anatomic picture of the company. We focus on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f an old-lined agriculture firm in China to better explain our theory. Key Words:Business Model, Symbionts, Business Ecosystem, Stakeholders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管理学科,研究对象为企业组织及其内部各部门、人员等之间的关系和业务活动、管理活动。视角从微观到宏观分别为人员、组织和产业。评价标准则为运营的业绩指标——如何更好地发挥既定资源禀赋的最大能力。 商业模式研究对象为焦点企业(商业模式研究的对象)及其利益相关者,考察他们之间的交易关系、交易方式等组成的交易结构总和。视角进一步拓展,微观至焦点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处于企业内部、具备独立投入产出、独立利益诉求、独立权利配置,如物流、信息平台、支付平台等),宏观至整个商业生态,包括焦点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如企业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对手,甚至焦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者,如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竞争对手的合作伙伴等等。评价标准则是价值的创造、传递效率。观察价值如何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创造和传递,焦点企业从中获得多大的价值等。 这种视角的拓展,具备三方面意义:第一,从商业生态等宏观结构定位焦点企业的价值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可行性研究文献综述 一、可行性研究简介 可行性研究一词源于英语feasibility study,字义就是行得通,有可能成功的意思。自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种组织管理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评价,使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项目获得成功之后,可行性研究这种仅限于经济评价的报告在工业发达国家成为建设项目开发程序的一个环节。 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就是投资工业项目决策前的活动,就是在事件没有发生之前的研究,就是对事务未来发展的情况、可能遇到的问题与结果的估计,具有预测性。因此,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充分的占有资料,运用切合实际的预测方法,科学的预测未来前景。 对于投资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内外协作配套关系较多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期较长,为了节省投资,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对早期就应淘汰的项目做无效研究,一般将可行性研究分为机会研究、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有时也叫详细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价决策四个阶段。机会研究证明效果不佳的项目,就不再进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同样,如果初步可行性研究结论不可行,则不必再进行可行性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可行性研究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与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公认的项目评价方法。在项目投资决策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不但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项目投资失误,而且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与推进,总的说来,可行性研究对于项目投资决策有着以下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项目建设立项的依据,作为向银行申请贷款或筹资的依据,作为工程设计与建设的依据,作为向当地政府与环保部门申请建设执照的依据,作为本工程建设补充基础资料的依据,作为项目与各有关部门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依据,作为核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研制计划的依据,作为企业安排项目计划与实施的依据。 二、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历史 西方最早推行可行性研究方法的就是美国,通过采用这套方法,实现了对河流流域地区良好的开发与综合利用,二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的高度发展,技术经济问题越来越复杂,为了开发新产品,减少投资风险,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项目实施进行预测、分析、论证。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可行性研究迅速成为投资决策前的一个普遍工作阶段,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理论的科学方法。这种方法在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或援助项目中迅速推广。 在19世纪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外主要就是运用简单的财务评价方法通过对项目的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来判断项目的优劣。随着社会的发展,简单的财务评价已不能满足社会、政府与企业对项目投资决策的多元化需求。于就是,法国工程师让尔·杜比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思想并在1844年发表了“公共工程效用的评价”一文。之后英国经济学家A·马歇尔正式提出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这种思想发展成为现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构成了

中药抗氧化的化学结构基础

中药抗氧化的化学结构基础 摘要 自由基是一种拥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而独立存在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它的活泼性质在人体内有多种作用方式,造成的结果也有好有坏,只不过它的坏处通常远大于好处,以至于大家都注意到它的坏处,而忽略它的好处。而自由基如何产生,有物理、化学、内生性三种方式,那内生性的机制是如何呢?目前研究结果显示内生性自由基的来源之一是由粒线体的电子传递链中的Ubiquinone(Coenzyme Q)带有单一电子后渗漏出去而造成的。 机体在代谢中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种类繁多,其中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占人体自由基比例高。自由基引发的连锁反应也是最受关注的焦点,自由基藉由链锁反应可产生更大的伤害,例如脂质(lipid)受到超氧自由基的连锁反应,可造成更大的伤害。 内生性抗氧化作用为人体消除自由基最重要的机制之一,主要是藉由三种酵素─超氧化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麸氨基硫过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过氧化氢酶( catalase),将自由基先代谢成毒性较低的H2O2,再代谢成无毒的H2O。内生性抗氧化作用遍布细胞内及胞外,全面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破坏。 自由基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以下举自由基与脂质、DNA作用的机制说明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Vitamin E分为4 tocopherols and 4 tocotrienols,其中以α-Tocopherol对抗脂肪过氧化自由基的生理效果最强,α-Tocopherol受自由基攻击后失去氢原子,但可藉由共振使其较稳定,成为比较没有活性的Vitamin E radical。Vitamin E radical可被Vitamin C还原成Vitamin E。 大黄中含有许多抗氧化的物质,表儿茶素(epicatechin)为其中之一,其上有许多苯环上接OH基的结构,具有与自由基反应的能力,反应后会形成8种稳定产物,因此其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前言 自由基是一种拥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而独立存在的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能力,而它对人体作用有正反两面,(一)正向作用,白血球产生自由基造成入侵细菌的死亡,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有有帮助。(二)反向作用,自由基破坏人体

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的格式通常包括: 文献综述如下 包括选题的缘由、意义、范围、题目和摘要; 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如下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寻求研究的进展、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遗留问题、当前影响和发展趋势的重点和说明,它不仅能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能使他人了解研究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如下 文献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观点、不同观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综述附录: 本文列举参考文献,并对文献综述所依据的数据进行说明,以提高文献综述的可信度,方便读者进一步查找。

1文献综述不应是对现有文献的重复、列举和概括性介绍,而应是对前人研究的优缺点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和评述。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分析和评论。 文献综述实证文章1:“问题探究与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个教学模式,下载了200多篇关于教学模式的文章,研究了50多篇文章。综上所述,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三类 (1)“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它的缺点是(2)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发展迅速。它的优点是…,它的缺点是(3)优势互补的教学模式是“学科主导论”。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它利用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优点,扬弃了它们的不足,即对“以教师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不过该流派局限于技术角度,应该弥补人文、社会视角的盲点,其基础理论问题还有待深化。 1.3商业管理研究流派商业管理研究流派源于经管界,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从经济效益方面进行管理。1983年,美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提出,应把信息看作与劳动力和资金一样重要的生产要素。罗伯特、巴罗和英经济学家莫里斯也认为信息和知识与一般的有形资产不同,应特别重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文献对比研究

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的文献综述 【摘要】动态复杂的外部环境下,企业的需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商业模和战略的动态变化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在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方面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如何,这是本文的关注重点。本文从商业模式与战略转型纷繁复杂的研究框架中选取了现阶段更受关注的四点——管理者认知在战略中的作用、商业模式转型、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作为论述重点,对国内外的研究做出梳理 【关键词】管理者认知商业模式战略转型多元化 一.管理者认知在战略中的作用 尚航标、李卫宁和蓝海林(2013)给管理认知做出了如下定义:管理认知是企业战略决策者在进行战略决策时所用到的一种知识结构。管理认知通过提供信息搜寻功能、信息解释功能和行动逻辑功能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绩效并决定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在过去的20年中,管理者和组织认知(MOC,managerial and organizational cognition)在战略管理研究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Walsh,1995;Huff,2005;杨迤等,2007;Kaplan,2011)。SuchetaNadkarni and Pamelas.Barr(2008)将管理认知划分为注意焦点(attention focus)和环境—战略因果逻辑(environment-strategy casual logics)。其中注意焦点是指高层管理者对他们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主观认知程度,这些认知受一个(或多个)领域的观念的支配,而忽视其他领域。Daft and Weick (1984)认为关于环境与战略之间因果关系有两种不同的逻辑方式,一种是环境驱动模式(environment-driven)所代表的确定逻辑(deterministic logics),一种是解释驱动模式(interpretation-driven)所代表的前摄逻辑(proactive logics)。在环境驱动模式中,高管认为环境决定战略,因为高管所感知的环境是确定的、剧烈的、可测量以及有决定因素的,他们先了解那个环境的需要继而提出反应战略。在解释驱动模型中,高管根据战略来确定环境,因为高管所面对的环境是更不确定和更难分析的。武亚军(2013)将MOC的研究领域归纳为三个:一是行为决策理论研究,它关注认知偏见、简化原则等在战略决策中的应用及调整;二是认知地图和认知结构研究,它主要关注管理者的认知方法;三是认知结构与战略管理过程的联系,包括战略形成和实施过程。武亚军运用认知地图和扎根方法对华为公司领导人任正非进行分析,发现了“战略框架式思考”和“悖论整合”两个典型认知模式,在中国转型发展的复杂动态环境下,任正非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有价值、稀缺、难模仿、难替代等特征,是华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来源。 管理者认知在企业战略形成、推进及转型等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达成了一致。Tushman & Romanelli (1985)指出,高管的变革与继任是克服转型障碍的重要机制。Tushman等(1985)的研究发现公司绩效的下滑并不能直接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而是否存在新任管理者是关键的调节因素。Loasby(2002)认为,企业成长阶段演进及相应的组织变革,都与企业管理者对未来变革和成长机会的认知变化发生直接关系。Yokota & Mitsuhashi(2008)的研究发现,新任管理者是否可以推动战略转型的实施取决于其是否可以改变战略决策的过程;高管的变更与继任并不是触发战略转型的充分条件,只有当高管变更后管理者价值观和利益偏好发生改变时,战略转型才会实施。在国内,薛有志等也认为管理者的认知过程是形成战略的组织因素中必不可少的动态要素;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将优化高管团队构成和改善经营者战略思维作为提升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关键;尚航标黄培伦(2010)在对万和集团的案例研究中提出了有限理性视角下企业管理者认知对企业竞争优势

【文献综述】鱼蛋白的抗氧化剂研究现状及前景

文献综述 食品科学与工程 鱼蛋白的抗氧化剂研究现状及前景 [摘要] 本文以海水低值鱼蛋白发酵液为原料,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不同加热温度和时间、不同pH值和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该鱼蛋白生物发酵液的抗氧化性能影响,同时考察了与常见食品添加剂(盐、糖)混合后的抗氧化性变化。 [关键词]海水低值鱼;鱼蛋白;抗氧化性测定方法;食品抗氧化剂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与现代流行病肥胖、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密切相关。健康意识 的提高使消费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健康食品需求增加。科技的发展使医学模式发生很大 变化,从传统单纯的治病的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预防、治疗、康复相结合。自由基医学基础研究表明氧自由基引起的疾病已超过百种,而食品中存在着多种抗氧化成分,并在体内也有发挥抗氧化作用的可能性,可用于抑制生物体的氧化性损害[1]。 本项目以海水低值鱼为原料通过发酵得鱼蛋白,通过DPPH法测定鱼蛋白液的抗氧化性,及其在高温,与PH缓冲液,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食品添加剂混合后的抗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1 国内外鱼蛋白抗氧化性的研究概述 我国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的加工有几千年的历史。从1989年至今,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己连续16年保持世界首位。2003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706.11万吨,占世界总产量(l,32亿吨)的35.7%,是位于第二位秘鲁的5倍多。并且水产品人均占有量也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80年代以前,海洋捕捞以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和乌贼等优质品种为主,目前除带鱼和小黄鱼仍维持一定的渔获量外,其他种类产量大幅度下降,牙虾、黝鱼、对虾和梭子蟹等的渔获量只有10年前的29%。而低值品种则上升到总渔获量的60一70%。主要经济物种资源的衰退,使渔获物营养水平下降,低龄化、小型化和低值化现象日益加剧。历史上曾经辉煌过的东海区带鱼冬汛、小黄鱼春汛、马面纯冬汛与春汛现已不复存在,南海区著名的八大渔汛也已有十多年未见出现。同时,据AFO的统计,2002年,不含中国的世界水产品产量的70%是加工后销售的,而我国目前的加工比例仅占产我国水产品总产量设备简单、老化,技术落后,加工仍然以冷冻初级加工为主,深加工量的8%左右。其中最需要得到加工业支持的淡水水产品的加工率更是占不到5%,与、精加工能力十很不相称。而且由于我国目前除少部分大型企业外,大部分中小企业加工分薄弱,加工品附加值不高。2003年我国水产品加工总量为912万吨,其中冷冻品达到543万吨,占到了加工总产量的59.5%,而冷冻加工品量为157万吨,也就是说加工量只有17%,对另外的83%即386万吨没有进行深加工。并且鱼类加工会产生大量的鱼加工下脚料,包括鱼头、鱼骨、鱼鳞和内脏等,约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有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