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为加强我院狂犬疫苗使用的安全性监测,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参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疾控发〔2005〕373号)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指南,制定本方案。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

1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 全身反应

2.1 临床表现

2.1.1 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

2.1.2 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

2.2 治疗

7.2.2.1 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2.2.2 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2.2.3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3 局部反应

3.1 临床表现

3.1.1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

3.1.2 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3.1.3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3.1.4 接种含吸附剂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3.2 治疗

3.2.1 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3.2.2 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五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住址: 特别 提 醒: 特 别提醒: 1、 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 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 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住址:

特别 提 醒: 特 别提醒: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 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

免疫接种失败;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四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四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四针法)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住址: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1、 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 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四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四针法) 姓名: 性别: 年龄: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址: 住址: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6、 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7、不要剧烈运动, 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8、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9、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10、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针 次 第1针(2剂) 0天 第2针(1剂) 7天 第3针(1剂) 21天 程序接种日期 实际接种日期 接种医生签字 针 次 第1针(2剂) 0天 第2针(1剂) 7天 第3针(1剂) 21天 程序接种日期 实际接种日期 接种医生签字 针 次 第1针(2剂) 0天 第2针(1剂) 7天 第3针(1剂) 21天 程序接种日期 实际接种日期 接种医生签字 针 次 第1针(2剂) 0天 第2针(1剂) 7天 第3针(1剂) 21天 程序接种日期 实际接种日期 接种医生签字

狂犬疫苗接种新程序

狂犬疫苗接种启用新程序 以前被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后,伤者需立即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原有程序是在第0天、3天、7天、14天、28天分别接种1针,共5针。由于接种次数多,周期长达一个月,很多人忘记或者耽误了接种后续针次,导致免疫效果受到影响。而且多达5次的交通费、误工费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现在,新型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2-1-1”接种程序已经正式开始使用,将极大方便接种者。调整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程序为第0天、7天、21天,新接种程序首次接种两针狂犬疫苗,分别在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注射1针,在第7天和第21天再分别注射1针。该接种程序接种者只需就诊3次,注射4针(其中第一次注射两针),并在三个星期就完成接种程序,接种周期缩短了一周。调整后的狂犬疫苗的接种程序,方便了接种者,降低了社会成本、节约了资源、减轻医疗负担,既省时又省力,也有利于接种者完成全程接种获得高效保护。而且“2-1-1”接种程序产生抗体迅速,对就诊时间比较晚、严重咬伤者更加适用。 一、“2-1-1”的优势在于:第7天的血清阳转率可达70%左右,优于5针法。因为首次接种抗原量加倍,并同时刺激双侧淋巴系统,可以更快产生抗体,早期抗体水平也更高。 二、“2-1-1”方案第一次注射两针,严禁合在一支针管里一次注射。因为只有通过在两侧分别注射一剂,疫苗中的抗原才会激发左右两侧的淋巴系统,产生更多的抗体,免疫效果才能更好。如果只在一个部位接种,则达不到上述效果。如延迟期太长(超过10天),建议重新开始一个新的免疫程序。 三、再次暴露后的伤口处理 1、无论前次暴露是否(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也不管距离前次免疫时间长短,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2、再次暴露后的疫苗接种 一般情况下,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体内抗体水平可维持1年。 (1)如再次暴露发生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则继续按照原有程序完成全程接种,不需加大剂量。 (2)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主张再次免疫,可根据医生建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五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五针 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 住址:住址: 特 别提醒:特别提醒: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 住址:住址: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 【汉语拼音】 Ren Yong Kuang Quan Bing Yi Miao(Vero Xi Bao) 【英文名】 Rabies Vaccine for Human Use(Vero Cell) 【性状】 本品系用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接种Vero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灭活病毒、浓缩、纯化、加入适宜的稳定剂制成。为微乳白色液体,无异物,含硫柳汞防腐剂。 【接种对象】 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清水或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再用碘酊或酒精消毒数次),并及时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注射本疫苗;凡有接触狂犬病病毒危险的人员(如兽医、动物饲养员、林业从业人员、屠宰场工人、狂犬病实验人员等),按暴露前免疫程序预防接种。 【作用与用途】 本疫苗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规格】 本品每瓶为1.0ml,每次人用剂量为1.0ml,狂犬病疫苗效价应不低于2.5IU。【用法用量】 1、本疫苗在使用前应充分摇匀。 2、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区肌内注射。 3、暴露后免疫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天(第1天,当天)、3天(第4天,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共5针,儿童用量相同。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议首剂狂犬病疫苗剂量加倍给予。 (1)注射疫苗前1个月内注射过免疫球蛋白或抗血清者。 (2)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人。 (3)接受免疫抑制剂(包括抗疟疾药物)治疗的病人。 (4)老年人及患慢性病者。 (5)于暴露后48小时或更长时间后才注射狂犬病疫苗的人员。 暴露后免疫程序按下述伤及程度分级处理: Ⅰ级暴露触摸动物,被动物舔及无破损皮肤,一般不需处理,不必注射狂犬病疫苗。 Ⅱ级暴露未出血的皮肤咬伤、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及,应按暴露后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一处或多处皮肤出血性咬伤或被抓伤出血,可疑或确诊的疯动物唾液污染黏膜,应按暴露后程序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按40IU/kg给予,或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20IU/kg给予,将尽可能多的马抗狂犬病血清或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做咬伤局部浸润注射,剩余部分肌内注射。 4、暴露前免疫程序:按0天、7天、28天接种,共接种3针。 5、对曾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一般患者再需接种疫苗的建议: (1)1年内进行过全程免疫,被可疑疯动物咬伤者,应于0天和3天各接种1剂疫苗。

狂犬病诊断标准

狂犬病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史 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抓伤史。 2.临床症状 2.1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剌痛或蚁走感。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2.2“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3.实验室检查 3.1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3.2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体、效价上升,曾接种过疫苗者其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0。 3.3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到内基氏小体。 4.病例分类 4.1临床诊断病例:具备3.1加3.2.1或3.2.2 4.2确诊病例:具备3.4.1加3.3的任一条.

狂犬病知识热点问答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兽都可以感染,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该病主要是通过动物咬人时牙齿上带的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侵入人体而受到感染。狂犬病一旦发病,其进展速度很快,多数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的,病死率为100%。 被狂犬咬伤,就肯定要得狂犬病吗? 答:不一定,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30%-70%的人发病。 被狂犬咬伤后是否发病有很多影响因素: 1.要看进入人体的狂犬病毒的数量多少,如果疯狗咬人时处于发病的早期阶段,它的唾液中所带的狂犬病毒就比处于发病后期时少; 2.咬伤是否严重也影响被咬的人是否发病。大面积深度咬伤就比伤口很小的浅表伤容易发病; 3.多部位咬伤也比单一部分咬伤容易发病,且潜伏期较短。 4.被咬伤后正确及时的处理伤口,是防治狂犬病的第一道防线,如果及时对伤口进行了正确处理,和抗狂犬病暴露后治疗,则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危险。 5.通过粘膜感染发病较咬伤皮肤感染发病难,而且病例较多呈抑郁型狂犬病。 6.疯动物咬伤头、面和颈部等那些靠近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或周围神经丰富的部位,较咬伤四肢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要高。 7.抵抗力低下的人较抵抗力强的人更易发病。 被犬咬伤后,伤口如何处理? 1.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拨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2.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医院狂犬疫苗接种反应及处理原则 为加强我院狂犬疫苗使用的安全性监测,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的通知,参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卫疾控发〔2005〕373号)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指南,制定本方案。 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狂犬病病死率达100%,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发现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常见的预防接种一般反应及处置原则 1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 全身反应 2.1 临床表现 2.1.1 发热:分为轻度(37.1~37.5℃)、中度(37.6~38.5℃)和重度(≥38.6℃)。部分受种者接种灭活疫苗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体温升高,一般持续1~2天,很少超过3天;个别受种者发热可能提前,在接种疫苗后2~4小时即有体温升高,6~12小时达高峰,持续1~2天。注射减毒活疫苗后出现发热反应的时间稍晚,个别受种者在注射麻疹疫苗后6~10天内会出现中度发热,有类似轻型麻疹样症状。 2.1.2 部分受种者除体温上升外,可能伴有头痛、眩晕、恶寒、乏力和周身不适等,一般持续1~2天。个别受种者可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以接种当天多见,很少有持续2~3天者。 2.2 治疗 7.2.2.1 发生轻度全身反应时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它疾病。 2.2.2 全身反应严重者可对症处理。 2.2.3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3 局部反应 3.1 临床表现 3.1.1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根据纵横平均直径分为弱反应(≤2.5cm)、中反应(2.6~5.0cm)和强反应(>5.0cm)。凡发生局部淋巴管/淋巴结炎者均为局部重反应。 3.1.2 大部分皮下接种的疫苗在注射后数小时至24小时或稍后,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这种反应一般在24~48小时逐步消退。 3.1.3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绝大部分受种者于2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以后化脓或形成溃疡,3~5周结痂,形成疤痕(卡疤)。 3.1.4 接种含吸附剂疫苗,部分受种者会出现注射局部不易吸收,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3.2 治疗 3.2.1 轻度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 3.2.2 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五针法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五针 法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 住址:住址: 特 别提醒:特别提醒: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 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狂犬病疫苗接种卡(暴露后免疫五针法)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 住址:住址:

特别提醒: 特别提醒: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1、忌饮酒、浓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2、不要剧烈运动,接种当天不洗澡;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3、禁止臀部注射,不能进行血管内注射;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4、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 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可干扰抗体产生,并导致免疫接种失败;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5、注射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皮疹、过敏性 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休克、过敏性紫癜、血管神经性水肿和神经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系统反应请及时就诊;

带你认识狂犬疫苗

带你认识狂犬疫苗 近几个月,多个疾控中心就狂犬病疫苗短缺发布公告,人用狂犬病疫苗出现了短缺情况。 狂犬病疫苗的短缺情况并非从今年开始,2018年,人用狂犬病疫苗产量减少,2019年有两家企业被停止批签发,此前已经处于紧平衡状态。而近几个月的短缺,是季节、企业产能、疫苗批签发等多重因素交叠的结果。 狂犬病疫苗从企业到达地方疾控中心的路径是:疫苗产品完成成品灌装后,经自检合格、申报批签发检验、获得《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后,企业根据区县等各级疾控中心订单采购,通过具备疫苗冷链储运资质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运输,从区域仓库转运或直接发货到地方疾控中心。 季节或许是导致狂犬疫苗短缺的一个因素。 夏季狂犬病疫苗的使用相对偏多一些,因为随着天气变得炎热,狗容易攻击或者伤害人,再加上夏天穿着比较单薄,容易受到伤害。 炎夏还没到来,狂犬病疫苗的供应紧张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每到一批疫苗,要根据区县的人口数量、往年接种数量等来分配,“尽量做到平衡的状态,但也只能解决一部分需求,不能完全满足。” 对于狂苗短缺的原因,2018年以来,受部分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企业停产的影响,人用狂犬病疫苗产量减少,市场原有库存大量消耗,人用狂犬病疫苗供应整体处于紧平衡状态。 国家挖潜在产企业的产能,加快批签发工作,协调企业从出口计划中调整供应国内市场,人用狂犬病疫苗供应量正在逐步增加。 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在2017年至2019年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目前年产能维持在1000万人份的水平。“每月都向相关政府部门上报企业实时生产及库存情况,并积极配合调整生产节奏、保障市场供应。” 跟水痘疫苗、乙肝疫苗等产品相比,狂犬病疫苗有特殊性,因为狂犬病发病率低,但致死率极高,不能延期接种。

狂犬疫苗接种告知书

狂犬病疫苗使用知情同意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正确地处理伤口,根据需要严格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则能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但即使能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其后果也无法预料,请患者慎重考虑后再确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接种过程中出现的非医学能控制的后果一切由患者自行负责,接种疫苗过程要求忌口(酸、辣、烟、酒、茶)方面须严格遵守。接种狂犬疫苗程序为;0、3、7、14、28天。 分级 接触方式 暴露程度 医师建议 (在相应栏目划勾) 患者/监护人员签名 I 级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接触或喂养动物 2.完好的皮肤被舔 无 确认接触方式可靠则不 需处置 同意( )不同意( ) II 级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 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2.无出血的轻微抓伤 或擦伤 轻度 1.处理伤口 2.接种狂犬病疫苗 同意( )不同意( ) III 级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2.破损皮肤被舔 3.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污染 严重 1.处理伤口 2.转上级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3.注射狂犬病疫苗 同意( )不同意( ) 同意( )不同意( ) 【不良反应】 狂犬病疫苗:个别人接种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局部反应(疼痛、红肿、硬结等);皮疹和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发热或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属于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特殊情况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必要时可赴医院诊治。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 * 请您按照以上规定的时间按时接种疫苗。 以上告知内容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同意医师建议。 受种者(或监护人)签字: 联系电话: 期: 年 月 日 针次 第1针 (0天) 第2针 (3天) 第3针 (7天) 第4针 (14天) 第5针 (28天) 程序接种日期 实际接种日期 备注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第一条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第二条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第三条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医师在判定暴露级别后,根据需要,要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在告知暴露者狂犬病危害及应当采取的处置措施并获得知情同意后,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第四条判定为I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第五条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第六条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第七条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清洗或者消毒时如果疼痛剧烈,可给予局部麻醉。 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

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较深伤口冲洗时,用注射器或者高压脉冲器械伸入伤口深部进行灌注清洗,做到全面彻底。 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第八条如伤口情况允许,应当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应当在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以及暴露后时间间隔的基础上区别对待。 伤口轻微时,可不缝合,也可不包扎,可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 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成清创消毒后,应当先用抗狂犬病血清或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作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使抗体浸润到组织中,以中和病毒。数小时后(不少于2小时)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以利于伤口污染物及分泌物的排出。 伤口较深、污染严重者酌情进行抗破伤风处理和使用抗生素等,以控制狂犬病病毒以外的其他感染。 第九条特殊部位的伤口处理。 眼部:波及眼内的伤口处理时,要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一般不用任何消毒剂。 口腔:口腔的伤口处理最好在口腔专业医师协助下完成,冲洗时注意保持头低位,以免冲洗液流入咽喉部而造成窒息。

谁该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惧症与疫苗滥用南方周末严家新文章

谁该打狂犬病疫苗?——“狂犬病恐惧症”与疫苗滥用 作者:严家新 最后更新:2011-09-12 10:36:47来源:南方周末 ?标签 ?狂犬病 ?疫苗 ?传染 狂犬病恐惧症是中国特有的现象。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举国上下对狂犬病如此“重视”。 有关狂犬病的偏见和谬论流传得如此广泛,是造成中国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内目前人们最恐惧的传染病,除了艾滋病,就是狂犬病了。狂犬病恐惧症,简称“恐狂症”,现在成了几乎可与“恐艾症”并驾齐驱的一种非常流行的心理疾病。 最近,有关中国狂犬病疫苗被滥用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狂犬疫苗使用量达每年1500万人份,超过全球总用量的80%。如果完全不用疫苗,中国每年将有3万人死于狂犬病。这意味着99.8%的接种者在理论上原本可以不接种,其中至少1/3可能属于滥用。那么,哪些情况可能属于滥用?如何避免滥用? 恐狂症的最常见表现就是滥用狂犬病疫苗,在明显不该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也接种,甚至反复多次接种后仍然忧心忡忡。恐狂症的流行显然是造成中国目前狂犬病疫苗大量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狂犬病是病死率最高而发病率较低的传染病,人们很容易反应过度。目前网络上或实际生活中有关狂犬病的不科学言论泛滥,各种奇谈怪论在“专家”和民众中都相当普遍地存在,使得一些与犬、猫有接触者(甚至完全没有接触者)长期处于恐惧之中,甚至发展成强迫症或“癔症”。有的人多次接种了疫苗,但仍每个月不远千里到武汉做抗体检测,担心“抗体一旦减少,狂犬病就会发作”。有的人自认病毒已潜入大脑,自己必死无疑,丢掉工作,成天上网查信息,在各种互相冲突的信息中无所适从。有的人怀疑疫苗是假的,怀疑疫苗中有活病毒,怀疑狂犬病毒能通过空气传播,怀疑护士,怀疑专家……成天在无尽的烦恼之中挣扎。 2008年8月22日,海口市演丰镇坡头村,两名强制免疫医务人员在给一只家犬注射疫苗。(CFP/图)论及狂犬病,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狂犬病的风险与艾滋病没有可比性(后者尚无有效疫苗,相关的基本免疫机制尚不明了)。狂犬病的防治是一个在医学上早已基本解决的问题,狂犬病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多年保持为0或接近于0。狂犬病100%可预防:无论是多么严重的暴露,只要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的方案进行处治,可100%避免发病。 在本文中,笔者将列举一些代表性的情况,说明应当怎样避免狂犬病疫苗的滥用。笔者将提供几条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帮助恐狂症患者尽快走出阴影。

狂犬病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摘要】狂犬病的病死率极高。狂犬病暴露后必须正确处理伤口,并及时采取规范地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程序,以减发病的几率和风险。【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病暴露免疫被动免疫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1]。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时称为狂犬病暴露[2]。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正确地处理伤口,根据需要注射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严格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则能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可立即起效,称之为被动免疫。而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称为主动免疫[3]。根据卫生部《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判定为ⅱ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判定为ⅲ级暴露者,应当立即处理伤口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随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1狂犬病的主动免疫 1.1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狂犬病疫苗不分体重和年龄,每针次均接种1个剂量。 1.2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2岁以下婴幼儿可在大腿前外侧肌肉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1.3主动免疫的注意事项 1.3.1首次暴露后的狂犬病疫苗接种应当越早越好。 1.3.2如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也应当按照接种程序接种疫苗。 1.3.3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也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 1.3.4接种狂犬病疫苗应当按时完成全程免疫,按照程序正确接种对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的免疫力非常关键,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 1.3.5应当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狂犬病疫苗完成全程接种。若无法实现,使用不同品牌的合格狂犬病疫苗应当继续按原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原则上就诊者不得携带狂犬病疫苗至异地注射。 1.3.6狂犬病疫苗接种接种后少数人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硬结等,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极个别人的反应可能较重,应当及时就诊。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 2狂犬病的被动免疫 2.1被动免疫制剂严格按照体重计算使用剂量,一次性足量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按照每公斤体重20个国际单位(20iu/kg),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每公斤体重40个国际单位(40iu/kg)计算。如计算剂量不足以浸润注射全部伤口,可用生理盐水将被动免疫制剂适当稀释到足够体积再进行浸润注射。

狂犬病毒接触前预防接种

狂犬病毒接触前预防接种 由于现用的细胞培养疫苗比羊脑狂犬病疫苗较为安全、有效,故适用于人的接触前预防接种。 应对处于高度接触危险的人员如狂犬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兽医、动物管理员和野生动物管理员及生活在狂犬病疫区或到疫区旅游的人员等作接触前预防接种。应用效价≥2.5IU/剂的组织培养狂犬病疫苗,按当天、第7、28天全程三剂肌肉注射为好(相差几天并不重要)。若第一针加倍量、分开注射两个部位,则抗体应答来得较早,免疫效果更好!于末针注射后1—3周采血清样本检测受种者存在病毒中和抗体,并应得到证实。对成人,疫苗一定注射在上臂三角肌内,幼儿亦可注射大腿前外侧肌内,均以垂直进针将狂犬病疫苗注入三角肌中部或大腿前外侧中部肌内为好!一则局部反应轻微,同时免疫效果较好!绝不应在臀部注射,因臀部肌内注射产生的中和抗体较低,而且注射局部反应较大。 对连续接触狂犬病危险的人建议作定期加强注射。如所有在诊断、研究或疫苗生产实验室操作狂犬病活病毒的人员,应每6个月采血清检查狂犬病毒中和抗体,当滴度低于0.5IU/ml时,即应作加强注射,负责部门应保证所有职员作适当免疫预防。 所有其他有连续接触狂犬病危险的人员应每年检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当滴度低于0.5IU/ml时,应加强注射

一次。

应填写狂犬病接触前预防注射证书,并交给本人。证明所用疫苗型号、生产厂家、批号、免疫程序、抗体滴度(若检测过),和可能发生过的变态反应。 先前注射过狂犬病疫苗的人的狂犬病接触后处理:都得作伤口局部处理。以前曾用有效的细胞培养狂犬病疫苗作过接触前或接触后全程疫苗注射者,只应作加强二剂疫苗,于当天、第三天肌内注射,无需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那些以前曾用不明效价的疫苗作过接触前或接触后处理,以及那些不能确证其有保护性中和抗体水平的人,应接受全程的接触后免疫程序,包括应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刘晓晖研究员供稿 .

更新 狂犬病疫苗接种告知3

狂犬病疫苗接种知情同意书 狂犬病亦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累及人体中枢神经的急性传染病。人主要通过受感染的犬、猫等咬伤、抓伤而发病或伤口被含有狂犬病毒的唾液直接污染而感染的。狂犬病的临床特征为脑脊髓炎,表现为兴奋、恐水、恐风、恐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尤以恐水最为典型。狂犬病病死率高,几乎是一旦发病即无药可救。 理想的防治原则:局部伤口处理+ 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疫苗 一、伤口处理:用大量清水或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冲洗5-20分钟(二者不可同用)。70-75% 酒精或3-5% 碘酒消毒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伤口应适当清创。局部伤口一般不缝合、包扎,如伤及大血管或撕裂较大时应稀疏缝合。伤口表面不使用外用药,如有感染可同时应用破伤风抗毒血清和抗感染治疗。 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应用: 1.接种对象:头面颈部、手指、多部位及可疑疯动物致伤者。 2.接种时间:7天仍有效。 三、接种程序: 1、一般咬伤: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擦伤、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舐。 处理:于0、7、21天各在三角肌肌内注射狂犬疫苗1安瓿(共4针)、第一次2针,儿童和孕妇用量相同。慢性病人如肝硬化、免疫缺陷病、服免疫抑制药物、严重营养不良和咬伤后48小时才开始免疫的等情况,均应于首针次加倍注射量。 2、严重咬伤:头、面、颈、手指、全身三处以上咬伤、咬穿皮肤及舔触粘膜者。 处理:必须在48小时内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而且0、3天的狂犬疫苗注射量须加倍,联合使用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剂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90天加强。 3、健康者预防:对未咬伤健康者预防接种,可按0天、7天、2l天接种程序注射3针。 四、注意事项:注射疫苗后避免疲劳、大量饮酒、喝浓茶、吃刺激性食物以及从事剧烈运动等。按程序接种,尽量不要推迟或提前接种 [不良反应]本疫苗可能对个别接种者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红斑、水肿、瘙痒、硬结。 ——全身反应:轻度发热、寒战、晕厥、无力、头痛、眩晕、关节痛、肌肉痛、胃肠道功能紊乱。 ——此外,也可能发生极个别过敏反应、皮疹、荨麻疹。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时报告。 [禁忌]一、暴露后治疗接种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暴露后治疗接种,无任何禁忌症。 二、暴露前预防接种 1.严重过敏性疾病。 2.发热、急性疾病、慢性病的活动期建议推迟接种。 3.对已知任何疫苗成分过敏者。 目前接种任何疫苗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不发病 以上内容已告知患者或家属,均对此表示理解,确认无以上禁忌症,自愿接种狂犬病疫苗,并表示愿意承担接种疫苗可能出现的一般反应所产生的风险。 被接种者(患者):患者或家属签字:接种人员: 接种单位种日期

犬伤门诊接种人员上岗证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犬伤门诊接种人员上岗证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2、判定为Ⅰ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3、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4、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仍可使用。() 5、如果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就不需要再接种狂犬疫苗了。() 6、儿童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不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 7、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后,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8、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不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9、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10、任何一次狂犬病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11、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12、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暴露。1.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2、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暴露。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3、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暴露处置。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4、对Ⅲ级暴露或Ⅱ级暴露且免疫功能低下者,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5、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

狂犬疫苗接种五针与2—1—1四针免疫程序的对比观察

狂犬疫苗接种五针与2—1—1四针免疫程序的对比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狂犬疫苗接种五针与2-1-1四针免疫程序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科诊治的犬伤患者共168例,上半年接诊患者84例,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五针免疫程序疫苗接种;下半年接诊患者84例,设为观察组,给予2-1-1四针免疫程序疫苗接种。一年内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抗体阳转率和免疫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狂犬疫苗接种中实施2-1-1四针免疫程序比传统五针程序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患者的免疫依从性,能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标签:狂犬疫苗接种;五针;2-1-1四针;对比观察 狂犬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现今的治疗条件下其病死的几率几乎达到了100%[1],传统接种程序大多采用五针免疫程序,即患者需在第0、3、7、14、28d时去医院注射狂犬疫苗或狂犬免疫球蛋白[2],这种方式曾在某一段时间内大幅降低了狂犬病的并发率,但同时其接种时间长,成本高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本科采用2-1-1四针免疫程序预防狂犬病的感染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犬伤患者计16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由犬类咬出暴露性伤口且于当天进入我科诊治。2014年上半年入诊的84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取传统五针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43.1±3.4)岁;下半年入诊患者84例设为观察组,给予2-1-1四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治疗,其中男性41例,女性患者43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6.2± 2.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都预先经过伤口清洗消毒处理,伤口表面由0.1%新洁尔灭溶液涂抹后用大量清水充分清洗[3],利用医用注射器灌注溶液和水进行伤口深处的全面清洗,最后用医用酒精或是碘酒消毒。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五针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疫苗使用的新型人用狂犬疫苗(批号201001008-3),规格为1ml/安瓿,效价≥ 2.5IU,于0、3、7、14、28d时肌肉注射一剂狂犬疫苗,接种周期28d,一共就诊五次。观察组患者给予2-1-1四针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疫苗,使用辽宁成大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批号201110295),规格0.5ml/安瓿,效价≥2.5IU,于第0d在被咬伤患者左右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一剂疫苗,再与第7、21d时各肌肉注射一剂,接种周期21d,一共就诊三次。完成疫苗接种流程1~2月后追踪并检测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抗体阳转及免疫依从性,对比两组程序效果。 1.3观察指标不良反应观察:具体看注射30min内患者是否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块、水肿、皮肤瘙痒或淋巴结肿大,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发

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知情同意书

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携带狂犬病病毒的犬、猫等动物咬伤所致。当人被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抓伤及舔舐伤口或粘膜后,其唾液中所含病毒经伤口或粘膜进入人体,一旦引起发病,病死率达100%。 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正确地处理伤口,根据需要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严格按照要求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则能大大减少发病的风险。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能特异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可立即起效。狂犬病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病毒的保护性抗体。为安全有效地使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在您使用之前我们将有关信息告知于您,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 【不良反应】 狂犬病疫苗:个别人接种后可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局部反 应(疼痛、红肿、硬结等);皮疹和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发热或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 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一般无不良反应,少数人有红肿、疼痛感,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注意事项】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属于公民自费、自愿接种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特殊情况可电话咨询接种单位,必要时可赴医院诊治。接种疫苗期间忌饮酒、浓茶、辛辣、巧克力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疲劳;必须全程、规范接种,接种时间不得随意改变。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10-15天作狂犬抗体水平测定。 狂犬病疫苗接种卡 * 编号: * 请您按照以上规定的时间按时接种疫苗。 *体重: kg 以上告知内容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同意医师建议。 受种者(或监护人)签字: 联系电话: 医师签字: 电话:88752969 接种单位(盖章):东王集乡卫生院 日期: 年 月 日

深圳市狗注射用狂犬病疫苗和芯片的流程

深圳市狗注射用的狂犬病疫苗和芯片的流程 1.狗注射用的狂犬病疫苗和芯片均是免费,健康疫苗需要钱,宠物医院均可注 射。 2.狗均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幼犬的狂犬疫苗建议在三月龄以上注射。打完狂 犬病疫苗要注意一周内禁止洗澡。此外,当狗的年龄较大时,如果它们的身体机能会下降,或者身体虚弱,建议不再给狗狗注射疫苗。 3.当打完狂犬病疫苗后,获得免疫证编号。 4.注册电子证。 4.1深圳市犬类服务平台。 4.2进入养犬服务平台,点击初始登记。

4.3弹出粤信签,打“√”同意服务,点击人脸识别登录。 4.4选择证件类型,并分别填写姓名、身份证号码,并打“√”和选择读数识别, 最后开始人脸识别验证,点击开始识别,大声跟着读数即可。

4.5点击开始,大声读着屏幕上的字,即可。 4.6选择办理区域并打“√”我已阅读并遵守《服务协议》。

4.7分别填写免疫证编号、犬只名称、犬只品种、犬只颜色、出生日期、犬只性 质、犬只性别、是否绝育,再点击下一步。 4.8上传狗主的身份证的正反面(正反面放在一起的图片)、犬只全身照片、犬 只头部照片,全身照片和头部照片都必须按照示例图那样,要不不容易通过。

4.9点击“+”号,上传犬类免疫证的首页,包括犬主信息页、犬只信息页及有效 的注射疫苗记录(狂犬疫苗日期、标签、下次注射日期、医生签知常加盖注射机枃的注射条形章)温馨提示:在注射时请咨询注射机构,所注射疫苗是为动物防疫部门认可的正规疫苗、能否提供注射条形章,如无注射条形章将无法办理养犬登记。 4.10根据需求是否需要实体犬证,再点击接受,即可。约等待7天后会审核完成。 5.电子证审核通过后才能去宠物医院打芯片。有纸质版证明也不能打芯片,因 为电子证才能与芯片绑定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