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1章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1章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1章答案

P10

1对下面每个集合,判断2和{2}是否它的一个元素。

(1){x∈R | x是大于1的整数}

(2){x∈R | x是某些整数的平方}

(3){2, {2}}

(4){{2},{{2}}}

(5){{2}, {2,{2}}}

(6){{{2}}}

解:

{2}是(3),(4),(5)的元素。2是(1),(3)的元素。

3 下列哪些命题成立?哪些不成立?为什么?

(1)φ∈{φ,{φ}}

(2)φ?{φ,{φ}}

(3){φ}?{φ,{φ}}

(4){{φ}}?{φ,{φ}}

解:

(1)成立

(2)成立

(3)成立

(4)成立

5 设A集合={a,b,{a,b},φ}。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

(1)A-{a,b};

(2){{a.b}}-A;

(3){a,b}-A;

(4)A--φ;

(5)φ-A;

(6)A-{φ}.

解:

(1){{a,b},φ}

(2)φ

(3)φ

(4) A

(5)φ

(6){a,b,{a,b}}

6 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解:A∩B

7 设A,B和C是任意集合,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若A?B,C?D,则A∪C?B∪D,A∩C?B∩D;

(2)若ADB,CDD,则A∪CDB∪D,A∩CDB∩D;

(3)若A∪B=A∪C,则B=C;

(4)若A∩B=A∩C,则B=C;

解:

(1)成立

(2)不一定成立

(3)不一定成立

(4)不一定成立

11(5)设A、B和C是集合,请给出(A-B)?(A-C)=φ成立的充要条件。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B∪C

13试求:

(1)P(φ);

(2)P(P(φ));

(3)P({φ,a,{a}})

解:

(1){φ}

(2){φ,{φ}}

(3){φ,{φ},{a},{{a}}}

15 设A是集合,下列命题是否必定成立?

(1)A∈P(A)

(2)A?P(A)

(3){A}∈P(A)

(4){A}?P(A)

解:

(1)成立

(2)不一定成立

(3)不一定成立

(4)成立

18设A={a,b},B={b,c},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

(1)A×{a}×B;

(2)P(A)×B;

(3)(B×B) ×B;

解:

(1){(a,a,b),(a,a,c),(b,a,b),(b,a,c)}

(2){(φ,c),(φ,b),({a},c),({a},b),({b},c),({b},b),({a,b},c),({a,b},b)}

(3){((b,b),c),((b,b),b),((b,c),c),((b,c),b),((c,b),c),((c,b),b),((c,c),c),((c,c),b)}

19 设A是任意集合,A3=(A×A)×A=A×(A×A)是否成立?为什么?

解:不成立。

22 证明

B B A A βββ∈β∈= 证明:

,B B B x x A x A B,x A B,x A x A ββββββ∈β∈β∈?∈

??

??β∈???β∈∈?∈ 综上,

B B A A βββ∈β∈=

*24 ?n ∈N ,A n 是集合,令B n =A n -n -1

k k =1

A ∪。证明:

(1)?i,j ∈N,i ≠j ,B i ∩B j =φ

(2)n A n ∈N =n B n ∈N

证明:

(1) ?i,j ∈N, i≠j ,不妨设i

B i ∩B j =k 1k 1i k j k k 1k 1(A A )(A A )--==-

?- =i 1j 1i k j k 11(A A )(A A )--??? =j 1

i j k 1A A A -?? =i j

1i 1i i 1j 1A A (A A A A A )-+-乔乔乔 L L = φ

(2)

B n =A n -n 1

k

k 1A -=U ? B n ?A n ?n n N A ∈ ?n n N

B ∈

?x ,x ∈n n N

A ?U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n ∈N,使x ∈A n

设n 0为满足x ∈A n 的最小的自然数

于是x ∈0

n A ,0n 1k k 1x A -=?U ?000n 1

n n k n k 1n N x

B A A x B -= ?-尬U U 所以n n n N n N

A B 挝í

U U 综上,n n N A ∈ =n n N

B ∈

26 以1开头或者以00结束的不同的字节(8位的二进制串)有多少个? 解:27+26-25=160

补充:用谓词表示法给出集合{-3,-2,-1,0,1,2,3}。

解:{x||x|<4 ∧ x ∈Z}

屈婉玲版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3】

第四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将下面命题符号化,并分别讨论个体域限制为(a),(b)条件时命题的真值: (1) 对于任意x,均有2=(x+)(x). (2) 存在x,使得x+5=9. 其中(a)个体域为自然数集合. (b)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解: F(x): 2=(x+)(x). G(x): x+5=9. (1)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 ?,在(a)中为假命题,在(b)中为真命题。 (x xF (2)在两个个体域中都解释为) xG ?,在(a)(b)中均为真命题。 (x 4.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没有不能表示成分数的有理数. (2) 在北京卖菜的人不全是外地人. 解: (1)F(x): x能表示成分数 H(x): x是有理数 命题符号化为: )) F x∧ ?? x ? ( ) ( (x H (2)F(x): x是北京卖菜的人 H(x): x是外地人 命题符号化为: )) F ?? x x→ (x ( H ) ( 5. 在一阶逻辑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火车都比轮船快. (3) 不存在比所有火车都快的汽车. 解: (1)F(x): x是火车; G(x): x是轮船; H(x,y): x比y快 命题符号化为: )) F y x G ? y ? ∧ x→ , ( )) ( H ) x ((y ( (2) (1)F(x): x是火车; G(x): x是汽车; H(x,y): x比y快

命题符号化为: ))),()(()((y x H x F x y G y →?∧?? 9.给定解释I 如下: (a) 个体域D 为实数集合R. (b) D 中特定元素=0. (c) 特定函数(x,y)=xy,x,y D ∈. (d) 特定谓词(x,y):x=y,(x,y):x

GIS高校主要课程

武汉大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自然地理学、地貌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数字测土与GPS、专题地图编制、GIS图形算法基础、 选修: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数字摄影测量学、经济地理学与区域规划、地图投影与变换、人文地理学、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地图艺术设计、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代数概论 专业课: 必修:地图设计与编绘、空间分析与地学统计、数字地图制图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工程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空间数据库原理 选修:空间数据处理、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环境分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图形图像软件应用、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土地评价与规划、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空间信息可视化、WebGIS与地理信息服务、地理信息综合、地理信息学进展 北京大学 必修课: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设计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 选修课:自然地理学与地貌学基础、环境与生态科学、城市与区域科学、测量学概论、计算机图形学基础、色度学、地学数学模型、地理科学进展、数字地球导论、网络基础与WebGIS、数字地形模型、遥感应用、遥感图像处理实验、操作系统原理、导航与通讯导论、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智能交通系统概论 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程: 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GIS专业导论 专业主干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工程、GIS设计与应用、测量学、地图学、空间定位技术、摄影测量学、遥感概论、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地学分析、C语言与程序设计、C语言实践、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结构、计算机图形学、GIS算法基础 首都师范大学 专业基础课:地球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景观生态学、水文学、 专业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概论、GPS概论、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地图学、遥感图像处理、组建地理信息系统 专业方向课程: 必修:GIS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高程模型、计算机图形学、空间信息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编程(C++)、地质地貌、环境学 选修:网络编程技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网络、微波遥感、计算机视觉、实用遥感图像处理、资源环境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多媒体技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三维信息可视化、测量学与误差基础理论 北京师范大学 学科基础课:地质学与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概论、测量与地图、地理科学导论、遥感原理专业优先选择课程:数据结构、遥感综合实验、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PS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图形学、3S综合实习、地表水热平衡、定量遥感、数字地图制图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复习备考题库答案_专升本大学语文

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入学联考 (专科起点升本科) 大学语文复习备考题库参考答案 2010年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03题,每题1分) 1、 [B]; 2、[A]; 3、[A]; 4、[A]; 5、[A]; 6、[B]; 7、[B]; 8、[A]; 9、[D]; 10、[A];11、[A];12、[B];13、[D];14、[B];15、[C]; 16、[B];17、[B] ;18、[C]; 19、[A];20、[D];21、[C];22、[B];23、[D]; 24、[A];25、[D];26、[B];27、[A]; 28、[D];29、[D];30、[C];31、[B];32、[B]; 33、[C];34、[B];35、[D];36、[A]; 37、[C];38、[C];39、[A];40、[C];41、[C];42、[B];43、[B];44、[D];45、[B]; 46、[D];47、[C];48、[B];49、[A];50、[D];51、[D];52、[C];53、[D];54、[C]; 55、[D];56、[C];57、[A];58、[B];59、[B];60、[C];61、[B];62、[D];63、[A]; 64、[C];65、[B]; 66、[D];67、[A];68、[B];69、[D];70、[D];71、[B];72、[C]; 73、[C];74、[B];75、[C];76、[A];77、[B];78、[A];79、[C];80、[C];81、[B]; 82、[C];83、[B];84、[C]; 85、[B];86、[D];87、[A];88、[A];89、[B];90、[C]; 91、[D];92、[A];93、[D];94、[A];95、[B];96、[C];97、[A];98、[D];99、[C] 100、[A];101、[B];102、[C]; 103、[C] 二、阅读分析(36大题计66小题,每小题3分) (一):树:种,栽种; 谨:认真办好。 申:反复教导。 检:约束,制止。 涂:通“途”,道路。 发:开发粮仓。 (二):勖:勉励。 字:养育。 遂:饲养。 (三):1、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2、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美玉,一个出兵侵略,一个就要象美玉被毁掉,而冉有、季路被比作守匣护椟之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四):无论诸侯还是大夫,不必忧虑财富太少,只需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物质贫乏,只应忧虑人心不安。 (五):不正像米粒存放在粮仓之中吗? (六):1、左右的人说:“就是歌唱那…长剑回去吧?的人啊。” 2、我私自用(您的债款)给您买回了道义。 (七): 1、贫穷困乏不能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

华师大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工程 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测验) 一、简要描述每对术语的主要区别 1.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互联系统 答: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互联网,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 2.OSI 参考模型与TCP/IP 答:OSI参考模型有七个层次,从上而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没有表示层、会话层,互连网层与网络层相当,网络接口层,则对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TCP/IP有四个层次,从上而下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互连网层、网络接口层。 3.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 答:分组交换的特点:信息以分组为单位传输;并不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提前建立实际的铜线连接,而是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转发延时短;数据传输灵活(每个分组可按不同路径不同顺序到达)转发差错少;在目的结点要对分组进行重组,增加了复杂性。电路交换的特点: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端到端的物理通路,要经过线路建立、数据通信、释放连接三个阶段;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固定传输带宽;没有冲突的危险,不存在拥塞。 4.Go-back-n 与选择重发 答:连续重发请求(Go-back-n)ARQ方案是指发送方可以连续发送一系列信息帧,即不用等前一帧被确认便可继续发送下一帧,效率大大提高。选择重发ARQ方案是当接收方发现某帧出错后,其后继续送来的正确帧虽然不能立即递交给接收方的高层,但接收方仍可收下来,存放在一个缓冲区中,同时要求发送方重新传送出错的那一帧。 5.CSMA/CD与CSMA/CA 答: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可以检测冲突,但无法“避免” CSMA/CA 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发送包的同时不能检测到信道上有无冲突,只能尽量‘避免’ 1.两者的传输介质不同,CSMA/CD用于总线式以太网而则用于无线局域网802.11a/b/g/n 等等;2.检测方式不同,CSMA/CD通过电缆中电压的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生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随着发生变化;而采用能量检测(ED)、载波检测(CS)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三种检测信道空闲的方式; 6.虚电路与数据报 答:数据报服务:无连接;每个分组带上完整地址信息;每个分组独立路由;故障时影响小;不保证按序、可能丢失;复杂处理由传输层承担虚电路服务:面向连接;连接建立后每个分组仅带上虚电路号;仅建立虚电路时实施路由选择;故障时影响大;保证按序、可靠传输;复杂处理由网络层承担。 7.IP 地址与端口号 答:IP地址:IP地址是用来唯一标识互联网上计算机的逻辑地址,让电脑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每台连网计算机都依靠IP地址来互相区分,相互联系。端口号:TCP/IP协议中的端口,端口号的范围从0到65535,比如用于浏览网页服务的80端口,用于FTP服务的21端口等等8.子网划分与CIDR

吉林大学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命题逻辑 §2.2 主要解题方法 2.2.1 证明命题公式恒真或恒假 主要有如下方法: 方法一.真值表方法。即列出公式的真值表,若表中对应公式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1,这说明该公式在它的所有解释下都是真,因此是恒真的;若表中对应公式所在列的每

一取值全为0,这说明该公式在它的所有解释下都为假,因此是恒假的。 真值表法比较烦琐,但只要认真仔细,不会出错。 例2.2.1 说明G= (P∧Q→R)∧(P→Q)→(P→R)是恒真、恒假还是可满足。 解:该公式的真值表如下: 表2.2.1 由于表2.2.1中对应公式G所在列的每一取值全为1,故

G恒真。 方法二.以基本等价式为基础,通过反复对一个公式的等价代换,使之最后转化为一个恒真式或恒假式,从而实现公式恒真或恒假的证明。 例2.2.2 说明G= ((P→R) ∨? R)→ (? (Q→P) ∧ P)是恒真、恒假还是可满足。 解:由(P→R) ∨? R=?P∨ R∨? R=1,以及 ? (Q→P) ∧ P= ?(?Q∨ P)∧ P = Q∧? P∧ P=0 知,((P→R) ∨? R)→ (? (Q→P) ∧ P)=0,故G恒假。 方法三.设命题公式G含n个原子,若求得G的主析取范式包含所有2n个极小项,则G是恒真的;若求得G的主合取范式包含所有2n个极大项,则G是恒假的。 方法四. 对任给要判定的命题公式G,设其中有原子P1,P2,…,P n,令P1取1值,求G的真值,或为1,或为0,或成为新公式G1且其中只有原子P2,…,P n,再令P1取0值,求G真值,如此继续,到最终只含0或1为止,若最终结果全为1,则公式G恒真,若最终结果全为0,则公式G

历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试卷与资料答案

历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试卷与 资料答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602高等数学(B)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专业课602高等数学(B)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2018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华东师范大学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华东师大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2019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2019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华东师范大学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华东师范大学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华东师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华东师范大学历年考研真题与答案: 汇编华东师大考研专业课考试科目的1997-2007,2011-2015年考研真题试卷,并配备2011-2015年答案与解析,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4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602高等数学(B)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9-2020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详情与考研经验指导

2019-2020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考研详情与考研经验指导 学院简介 由计算机技术推动的科技发展正在引发这个世界的深刻变革,互联网和大数据是这场变革的驱动力。为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华东师范大学于2016年9月成立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简称:数据学院)。数据学院的创建是我们五年来秉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基本理念,坚持求变求新,抓住历史机遇的结果。数据学院是一所举“科学”与“工程”并重、既强调理想又讲究务实的学院。学院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对于人才培养,我们力求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综合型数据人才,使其兼具“数据科学家”的思考能力和“系统架构师”的务实才干。围绕此目的,我们将利用三年时间完善数据专业和学科的培养计划,编写一套教材,形成系统的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对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我们认为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出于“做真的研究,做有用的研究”的初衷,我们将以实际问题和社会痛点为出发点,用创新思路和开源技术解决问题,形成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为此,我们将坚持“应用驱动创新”的基本理念,积极发展与企业的合作伙伴关系,努力将学院打造成创新型企业的研发基地和智慧“外脑”,同时也将校企合作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培养能够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合格人才。 招生人数 全日制:20 本专业一级学科为软件工程,二级学科为数据科学与工程。本专业招收贯通式长学制研究生。 研究方向 01 (全日制)新型数据管理系统 02 (全日制)支持互联网级应用的事务处理 03 (全日制)面向新硬件的大数据系统

高等数学习题册答案华东师大Ch 8 Differential of multivariable functions

第8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及其应用 参考解答 1、设22 , y f x y x y x ? ?+=- ??? ,求(),f x y ,(),f x y xy -。 解:()()()()221, 1y y x y x f x y x y x y x y x y y x x y x - -??+=+-=+=+ ?+? ?+ ,故得 ()2 1,1y f x y x y -= +,()() 2 1,1xy f x y xy x y xy --=-+ 2、求下列各极限: 2 2422 22 22 2 00 cos sin 1(1) lim lim lim sin 204 x r r y x y r r x y r θθ θ→→→→===+ 注意:在利用极坐标变换cos , sin x r y r θθ==来求极限时,θ也是变量。本题中,0r →时,2 r 为无穷小量,而2sin 2θ为有界变量,故所求极限为零。 ()00 sin sin (2) lim lim 1x t y a xy t xy t →→→== 3、证明极限22 4 00 lim x y xy x y →→+不存在。 证明:当2 y kx =时,()22 4 2 ,1xy k f x y x y k = = ++,故2 22 4 2 lim 1y kx x xy k x y k =→= ++与k 有关。 可见,(),x y 沿不同的路径趋于()0,0时,函数极限不同,故极限不存在。(两路径判别法) 4、讨论下列函数在()0,0点处的连续性: (1)()()()222222 22 ln , 0 ,0, 0 x y x y x y f x y x y ?+++≠?=?+=?? 解: ()() ()()() ()()()2 2 2 2 ,0,0,0,0 lim ,lim ln lim ln 00,0x y x y t f x y x y x y t t f →→→= ++=== 故原函数在()0,0点处连续。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基础作业及答案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基础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采用的逻辑元件是____D____。 A. 大规模集成电路 B. 集成电路 C. 晶体管 D. 电子管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包括____D____。 A. 中央处理器CPU、主板、电源和输入输出设备 B. 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和出设备 C. 中央处理器CPU、硬盘和软盘、显示器和电源 D. 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3. 下列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___C______。 A. Authorware 多媒体制作软件 B. C语言程序设计软件 C. GIS 地理信息系统处理软件 D.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4. 一般说来,下列打印机中,___B_____的打印速度最快。 A. 针式打印机 B. 激光打印机 C. 黑白喷墨打印机 D. 彩色喷墨打印机 5. 十六进制数 B42H 转换成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分别是____A______。

A. 2882 和 101101000010B B. 2596 和 0010010110010110B C. 2340 和 101000100100B D. 2844 和 0010010110010110B 6. 操作系统是__D________。 A. 用户与软件的接口 B. 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接口 C. 主机与外设的接口 D. 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7. 在搜索或显示文件目录时,若用户选择通配符*.*,其含义为 ____C______。 A. 选中所有含有*的文件 B. 选中所有扩展名中含有*的文件 C. 选中所有文件 D. 选中非可执行的文件 8. 下列关于删除操作的说法中只有_____B_____是不对的。 A. 把文件名或快捷图标拖放到“回收站”中,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B. 在“我的电脑”中选中该文件,按下键,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C. 在“回收站”中选中该文件,按下键,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D. 在“桌面”中选中该文件,按下键,该文件被逻辑删除 9. 在Windows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A______。 A. “写字板”是字处理软件,不能进行图文处理 B. “画图”是绘图工具,不能输入文字 C. “写字板”和“画图”均可以进行文字和图形处理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数学历年试题 (9)

1.Why did you choos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你为什么选择报考华东师范大学?) 2.Why did you choose XXX?(你为什么选择报考MBA专业?) 3.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3 years after graduation?(what’s your plan if you are admitted to our school? (毕业5年后,你希望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4.What has been y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你曾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5.Describe your great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请描述一下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 6.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jobs you have held?(你从以往所从事的工作中学到了哪些东西?) 7.谈谈你在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8.“我们的问题都问完了,请问你对我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 准备英语面试最好先写一个自我陈述,就像中文的自我介绍一样,尽量写得详细些,包括自己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然后把它翻译成英文,流利地背下来,老师的很多提问都可以用其中的句子来回答。 一、面试程序 不同的单位对面试过程的设计会有所不同,有的单位会非常正式,有的单位则相对比较随意,但一般来说,面试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以一般性的社交话题进行交谈,例如主考会问类似“从宿舍到这里远不远”、“今天天气很好,是吗?”这样的问题,目的是使应聘人员能比较自然地进入面试情景之中,以便消除毕业生紧张的心情,建立一种和谐、友善的面试气氛。毕业生这时就不需要详细地对所问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可利用这个机会熟悉面试环境和考官。 第二阶段:引入阶段。社交性的话题结束后,毕业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这阶段主要围绕其履历情况提出问题,给应聘者一次真正发言的机会。例如主考会问类似“请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一下你自己”、“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主要课程有哪些”、“谈谈你在学期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等问题。毕业生在面试前就应对类似的问题进行准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华东师大网络教育毕业论文评分标准 一、论文成绩说明 导师根据论文学术水平确定最终成绩,最终成绩可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或优秀”。 (一)申请学位的论文成绩要求 申请学位的毕业论文成绩须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 (二)不申请学位的论文成绩要求 不申请学位的毕业论文成绩须至少达到“及格”。 二、学术评分标准 (一)优秀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探讨价值;能在论文课题范围内,较全面地查阅、整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资料详实;能运用基本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并有自己的见解,或在资料方面有新的发现和重大订正;论文须逻辑严谨、内容丰富、观点正确、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行文规范;发现的问题具有警示意义,提出的建议具有参考价值。 (二)良好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探讨价值;能在论文范围内认真查阅文献,占有较多的可靠资料并运用得当;能运用基本理论指导论文写作,在理论或实际问题的分析上有一定深度,或在资料整理方面有一定价值;论文须观点正确、逻辑清晰、学理性较强、文字通顺、行文规范。总结的问题值得思考,提出的建议具有启发意义。 (三)中等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探讨价值;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基本资料,使用适当;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论文须条理清楚、具有学理性、观点正确、论证较充分,语句通顺,行文较规范。总结的问题符合客观实际,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四)及格 论文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或理论探讨价值;能查阅与论文有关的必要资料,使用无重大差错;论文结构大致完整、观点无明显错误、论点比较清楚、进行了基本的论证分析、行文比较规范、语句比较通顺;能够阐述理论基本内容,能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 (五)不及格 论文研究缺乏专业性;观点有重大错误;结构不完整;逻辑混乱;文献资料过于陈旧;行文、注释不规范;观点存在政治倾向错误;跑题现象严重;缺乏基本的学理性;不按老师意见修改,或者修改后仍然不符合要求等。 此外,未在通知规定写作时间内通过论文,成绩等同于不及格:包括开题或论文正稿未提交;导师提出修改意见后,学生未在规定提交时间内提交修改稿;提交截止后,论文仍需要修改等。 三、重合度检测 学生须独立撰写毕业论文,承担学术不端的一切后果。 论文不得由他人代写。一经查实,论文判定为“不及格”。 根据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网络教育毕业论文重合度不得超过30%。 学生在上传论文稿件后,平台会对论文进行查重。如重合度超过30%,将退回学生修改;如重合度没有超过30%,将提交给导师批阅。 四、论文重修 (一)论文最终成绩被判定为“不及格”的,必须办理重修。 (二)论文在通知写作时间内没有通过的(导师没有给出成绩),必须办理重修。 (三)如果对毕业论文成绩不满意的,可以在规定时间申请论文重修。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左孝凌版)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左孝凌版) 1-1,1-2解: a)是命题,真值为T。 b)不是命题。 c)是命题,真值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d)不是命题。 e)是命题,真值为T。 f)是命题,真值为T。 g)是命题,真值为F。 h)不是命题。 i)不是命题。 (2)解: 原子命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复合命题:如果不是练健美操,我就出外旅游拉。 (3)解: a)(┓P ∧R)→Q b)Q→R c)┓P d)P→┓Q (4)解: a)设Q:我将去参加舞会。R:我有时间。P:天下雨。 Q (R∧┓P):我将去参加舞会当且仅当我有时间和天不下雨。 b)设R:我在看电视。Q:我在吃苹果。

R∧Q:我在看电视边吃苹果。 c) 设Q:一个数是奇数。R:一个数不能被2除。 (Q→R)∧(R→Q):一个数是奇数,则它不能被2整除并且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则它是奇数。 (5) 解: a)设P:王强身体很好。Q:王强成绩很好。P∧Q b)设P:小李看书。Q:小李听音乐。P∧Q c)设P:气候很好。Q:气候很热。P∨Q d)设P: a和b是偶数。Q:a+b是偶数。P→Q e)设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Q :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P Q f)设P:语法错误。Q:程序错误。R:停机。(P∨ Q)→ R (6) 解: a)P:天气炎热。Q:正在下雨。 P∧Q b)P:天气炎热。R:湿度较低。 P∧R c)R:天正在下雨。S:湿度很高。 R∨S d)A:刘英上山。B:李进上山。 A∧B e)M:老王是革新者。N:小李是革新者。 M∨N f)L:你看电影。M:我看电影。┓L→┓M g)P:我不看电视。Q:我不外出。 R:我在睡觉。 P∧Q∧R h)P:控制台打字机作输入设备。Q:控制台打字机作输出设备。P∧Q 1-3 (1)解:

离散数学作业答案

第一章 1.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2.试求: (1)P(φ) (2)P(P(φ)) (3)P(P(P(φ))) 3.在1~200的正整数中,能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15整除的正整数共有多少个? 能被5整除的有40个, 能被15整除的有13个, ∴能被3或5整除,但不能被15整除的正整数共有 66-13+40-13=80个。 第三章 1.下列语句是命题吗? (1)2是正数吗? (2)x2+x+1=0。 (3)我要上学。 (4)明年2月1日下雨。 (5)如果股票涨了,那么我就赚钱。 2.请用自然语言表达命题(p?→r)∨(q?→r),其中p、q、r为如下命题: p:你得流感了 q:你错过了最后的考试

3.通过真值表求p→(p∧(q→p))的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 4.给出p→(q→s),q,p∨?r?r→s的形式证明。 第四章 1.将?x(C(x)∨?y(C(y)∧F(x,y)))翻译成汉语,其中C(x)表示x有电脑,F(x,y) 表示x和y是同 班同学,个体域是学校全体学生的集合。 解: 学校的全体学生要么自己有电脑,要么其同班同学有电脑。 2.构造?x(P(x)∨Q(x)),?x(Q(x)→?R(x)),?xR(x)??xP(x)的形式证明。 解: ①?xR(x) 前提引入 ②R(e) ①US规则 ③?x(Q(x)→?R(x)) 前提引入 ④Q(e) →?R(e) ③US规则 ⑤?Q (e) ②④析取三段论 ⑥?x(P(x)∨Q(x)) 前提引入 ⑦P(e) ∨Q(e) ⑥US规则 ⑧P(e) ⑤⑦析取三段论 ⑨?x (P(x)) ⑧EG规则 第五章

华东师范大学离散数学章炯民课后习题第1章答案

P10 1对下面每个集合,判断2和{2}是否它的一个元素。 (1){x∈R | x是大于1的整数} (2){x∈R | x是某些整数的平方} (3){2, {2}} (4){{2},{{2}}} (5){{2}, {2,{2}}} (6){{{2}}} 解: {2}是(3),(4),(5)的元素。2是(1),(3)的元素。 3 下列哪些命题成立?哪些不成立?为什么? (1)φ∈{φ,{φ}} (2)φ?{φ,{φ}} (3){φ}?{φ,{φ}} (4){{φ}}?{φ,{φ}} 解: (1)成立 (2)成立 (3)成立 (4)成立 5 设A集合={a,b,{a,b},φ}。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 (1)A-{a,b}; (2){{a.b}}-A; (3){a,b}-A; (4)A--φ; (5)φ-A; (6)A-{φ}. 解: (1){{a,b},φ} (2)φ (3)φ (4) A (5)φ (6){a,b,{a,b}} 6 假定A是ECNU二年级的学生集合,B是ECNU必须学离散数学的学生的集合。请用A 和B表示ECNU不必学习离散数学的二年级的学生的集合。 解:A∩B 7 设A,B和C是任意集合,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若A?B,C?D,则A∪C?B∪D,A∩C?B∩D; (2)若ADB,CDD,则A∪CDB∪D,A∩CDB∩D; (3)若A∪B=A∪C,则B=C; (4)若A∩B=A∩C,则B=C; 解: (1)成立 (2)不一定成立 (3)不一定成立 (4)不一定成立 11(5)设A、B和C是集合,请给出(A-B)?(A-C)=φ成立的充要条件。解: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B∪C 13试求: (1)P(φ); (2)P(P(φ)); (3)P({φ,a,{a}}) 解: (1){φ} (2){φ,{φ}} (3){φ,{φ},{a},{{a}}} 15 设A是集合,下列命题是否必定成立? (1)A∈P(A) (2)A?P(A) (3){A}∈P(A) (4){A}?P(A) 解: (1)成立 (2)不一定成立 (3)不一定成立 (4)成立 18设A={a,b},B={b,c},下列集合由哪些元素组成? (1)A×{a}×B; (2)P(A)×B; (3)(B×B) ×B; 解: (1){(a,a,b),(a,a,c),(b,a,b),(b,a,c)} (2){(φ,c),(φ,b),({a},c),({a},b),({b},c),({b},b),({a,b},c),({a,b},b)} (3){((b,b),c),((b,b),b),((b,c),c),((b,c),b),((c,b),c),((c,b),b),((c,c),c),((c,c),b)} 19 设A是任意集合,A3=(A×A)×A=A×(A×A)是否成立?为什么? 解:不成立。

离散数学课后习题答案_(左孝凌版)

1-1,1-2 (1)解: a)是命题,真值为T。 b)不是命题。 c)是命题,真值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d)不是命题。 e)是命题,真值为T。 f)是命题,真值为T。 g)是命题,真值为F。 h)不是命题。 i)不是命题。 (2)解: 原子命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复合命题:如果不是练健美操,我就出外旅游拉。 (3)解: a)(┓P ∧R)→Q b)Q→R c)┓P d)P→┓Q (4)解: a)设Q:我将去参加舞会。R:我有时间。P:天下雨。 Q (R∧┓P):我将去参加舞会当且仅当我有时间和天不下雨。 b)设R:我在看电视。Q:我在吃苹果。 R∧Q:我在看电视边吃苹果。 c) 设Q:一个数是奇数。R:一个数不能被2除。 (Q→R)∧(R→Q):一个数是奇数,则它不能被2整除并且一个数不能被2整除,则它是奇数。 (5) 解: a)设P:王强身体很好。Q:王强成绩很好。P∧Q b)设P:小李看书。Q:小李听音乐。P∧Q c)设P:气候很好。Q:气候很热。P∨Q d)设P:a和b是偶数。Q:a+b是偶数。P→Q

e)设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Q :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P Q f)设P:语法错误。Q:程序错误。R:停机。(P∨Q)→R (6) 解: a)P:天气炎热。Q:正在下雨。P∧Q b)P:天气炎热。R:湿度较低。P∧R c)R:天正在下雨。S:湿度很高。R∨S d)A:刘英上山。B:李进上山。A∧B e)M:老王是革新者。N:小李是革新者。M∨N f)L:你看电影。M:我看电影。┓L→┓M g)P:我不看电视。Q:我不外出。R:我在睡觉。P∧Q∧R h)P:控制台打字机作输入设备。Q:控制台打字机作输出设备。P∧Q 1-3 (1)解: a)不是合式公式,没有规定运算符次序(若规定运算符次序后亦可作为合式公式) b)是合式公式 c)不是合式公式(括弧不配对) d)不是合式公式(R和S之间缺少联结词) e)是合式公式。 (2)解: a)A是合式公式,(A∨B)是合式公式,(A→(A∨B))是合式公式。这个过程可以简记为:A;(A∨B);(A→(A∨B)) 同理可记 b)A;┓A ;(┓A∧B) ;((┓A∧B)∧A) c)A;┓A ;B;(┓A→B) ;(B→A) ;((┓A→B)→(B→A)) d)A;B;(A→B) ;(B→A) ;((A→B)∨(B→A)) (3)解: a)((((A→C)→((B∧C)→A))→((B∧C)→A))→(A→C)) b)((B→A)∨(A→B))。 (4)解: a) 是由c) 式进行代换得到,在c) 中用Q代换P, (P→P)代换Q.

数学分析教案(华东师大版)上册全集1-10章

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 导言数学分析课程简介( 2 学时 ) 一、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简介: 1.背景: 从切线、面积、计算 sin、实数定义等问题引入. 32 2.极限 ( limit ) ——变量数学的基本运算: 3.数学分析的基本内容:数学分析以极限为基本思想和基本运算研究变实值函数.主要研究微分(differential)和积分(integration)两种特殊的极限运算,利用这两种运算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函数, 并依据这些运算引进并研究一些非初等函数. 数学分析基本上是连续函数的微积分理论. 微积运算是高等数学的基本运算. 数学分析与微积分(calculus)的区别. 二、数学分析的形成过程: 1.孕育于古希腊时期:在我国,很早就有极限思想. 纪元前三世纪, Archimedes就有了积分思想. 2.十七世纪以前是一个漫长的酝酿时期,是微积分思想的发展、成果的积累时期. 3.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微积分的创建时期. 4.十九世纪上半叶到二十世纪上半叶——分析学理论的完善和重建时期: 三、数学分析课的特点: 逻辑性很强, 很细致, 很深刻; 先难后易, 是说开头四章有一定的难度, 倘能努力学懂前四章(或前四章的), 后面的学习就会容易一些; 只要在课堂上专心听讲, 一般是

可以听得懂的, 但即便能听懂, 习题还是难以顺利完成. 这是因为数学分析技巧性很强, 只了解基本的理论和方法, 不辅以相应的技巧, 是很难顺利应用理论和方法的. 论证训练是数学分析课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也是最难的内容之一. 一般懂得了证明后, 能把证明准确、严密、简练地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书写出来,似乎是更难的一件事. 因此, 理解证明的思维方式, 学习基本的证明方法, 掌握叙述和书写证明的一般语言和格式, 是数学分析教学贯穿始终的一项任务. 有鉴于此, 建议的学习方法是: 预习, 课堂上认真听讲, 必须记笔记, 但要注意以听 为主, 力争在课堂上能听懂七、八成. 课后不要急于完成作业, 先认真整理笔记, 补充课堂讲授中太简或跳过的推导, 阅读教科书, 学习证明或推导的叙述和书写. 基本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后, 再去做作业. 在学习中, 要养成多想问题的习惯. 四、课堂讲授方法: 1.关于教材及参考书:这是大学与中学教学不同的地方, 本课程主要从以下教科书中取材: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玉琏傅沛仁编,数学分析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谢惠民,恽自求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马振民,数学分析的方法与技巧选讲,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5]林源渠,方企勤数学分析解题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本课程按[1]的逻辑顺序并在其中取材.本课程为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只介绍数学分析最基本的内容,并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星号的内容略讲或删去,相应的内容作为选修课将在数学分析选讲课开设. 3.内容多,课时紧: 大学课堂教学与中学不同的是, 这里每次课介绍的内容很多, 因此, 内容重复的次数少, 讲课只注重思想性与基本思路, 具体内容或推导, 特别是同类型或较简的推理论证及推导计算, 可能讲得很简, 留给课后的学习任务一般很重.

最新华师大网络教育选修课《大学英语B统考》平时作业答案

华师大网络教育选修课《大学英语B统考》平时作业答案 题目1 of 95 I’ve never seen the film, but it’s ______ to be a very good one. A.said B.told C.spoken D.talked 答案: A 题目2 of 95 We all should ______ a lesson from the traffic accident. A. give B. get C.teach D.learn 答案: D 题目3 of 95 The native speaker doesn’t make ______ use of formal rules of grammar arranged in fixed order. A.independent B.conscious C.hidden D.awful 答案: B 题目4 of 95 His disappearance ______ our belief that he was guilty. A.supported https://www.360docs.net/doc/217386754.html,plain C.remained D.suggested 答案: A 题目5 of 95 To be ______ , I must say it happened at 5:58. But you said it happened about 6:00. A.sincere B.exact C.modest D.respectful 答案: B 题目6 of 95 He has managed to stay out of ______ for two years now. A.contrast

离散数学答案 第二版 课后答案--

离散数学答案屈婉玲版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第一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6 设p、q的真值为0;r、s的真值为1,求下列各命题公式的真值。 (1)p∨(q∧r)?0∨(0∧1) ?0 (2)(p?r)∧(﹁q∨s) ?(0?1)∧(1∨1) ?0∧1?0. (3)(?p∧?q∧r)?(p∧q∧﹁r) ?(1∧1∧1)? (0∧0∧0)?0 (4)(?r∧s)→(p∧?q) ?(0∧1)→(1∧0) ?0→0?1 17.判断下面一段论述是否为真:“π是无理数。并且,如果3是无理数,则2也是无理数。另外6能被2整除,6才能被4整除。” 答:p: π是无理数 1 q: 3是无理数0 r: 2是无理数 1 s:6能被2整除 1 t: 6能被4整除0 命题符号化为:p∧(q→r)∧(t→s)的真值为1,所以这一段的论述为真。19.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4)(p→q) →(?q→?p) (5)(p∧r) ?(?p∧?q) (6)((p→q) ∧(q→r)) →(p→r) 答:(4) p q p→q ?q ?p ?q→?p (p→q)→(?q→?p) 0 0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0 0 1 0 0 1 1 1 1 0 0 1 1 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5)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方法如上例) (6)公式类型为永真式(方法如上例) 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用等值演算法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对不是重言式的可满足式,再用真值表法求出成真赋值. (1) ?(p∧q→q) (2)(p→(p∨q))∨(p→r) (3)(p∨q)→(p∧r) 答:(2)(p→(p∨q))∨(p→r)?(?p∨(p∨q))∨(?p∨r)??p∨p∨q∨r?1所以公式类型为永真式 (3)P q r p∨q p∧r (p∨q)→(p∧r)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0 1 0 1 0 0 0 1 1 1 0 0 1 0 0 1 0 0 1 0 1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1 1 所以公式类型为可满足式 4.用等值演算法证明下面等值式: (2)(p→q)∧(p→r)?(p→(q∧r)) (4)(p∧?q)∨(?p∧q)?(p∨q) ∧?(p∧q) 证明(2)(p→q)∧(p→r) ? (?p∨q)∧(?p∨r) ??p∨(q∧r)) ?p→(q∧r) (4)(p∧?q)∨(?p∧q)?(p∨(?p∧q)) ∧(?q∨(?p∧q) ?(p∨?p)∧(p∨q)∧(?q∨?p) ∧(?q∨q) ?1∧(p∨q)∧?(p∧q)∧1 ?(p∨q)∧?(p∧q) 5.求下列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并求成真赋值 (1)(?p→q)→(?q∨p) (2)?(p→q)∧q∧r (3)(p∨(q∧r))→(p∨q∨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