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05年样卷)

2007-03-14 08:46:18 来源: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现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

说明 : 第 1-8 题有 10 个空 , 每空 1 分 , 共 10分。请仔细阅读题目的意思 , 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1. 《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构成的。

2. 普通话 22 个辅音中 , 不充当声母 , 只能做韵尾的辅音是

3.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上 , 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

4. 按照部首检字法 ," 翠 " 字属于部。

5. 同音词是的一组词。

6. 汉语成语具有和结构的凝固性两个基本特点。

7. 词义演变的途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

8. 语法学分和句法两个部分 ,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和。

二、选择题

说明 : 第 9-18 题是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 , 共 10 分。请仔细阅读题目的意思 , 并在备选答案 ABCD 四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 , 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9.下列各字中与 " 宅 " 的发音部位相同的是 A. 再 B. 太 C. 窗 D. 家

10."chuāngtái" 这两个音节包含音素 A.9 个 B.8 个 C.7 个 D.6 个

11.下列各组形声字中 ,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都是上形下声的一组是

A. 贷、裹

B. 疲、芒

C. 零、苍

D. 溜、晨

12.从构造方式看 ," 尘 " 字属于 A 象形字 B. 指事字 C. 会意字 D. 形声字

13." 玻璃瓶里的咖啡是姥姥买的 " 这句话中有

A.8 个语素、 7 个词

B.9 个语素、 8 个词

C.10 个语素、 8 个词

D.12 个语素、

8 个词

14.下列词语单位中 , 不能看作 " 简称 " 的是 A. 中小学 B. 黑白电视 C. 四化

D. 奥运会

15.下列各词中 , 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是 A. 计算机 B. 啤酒 C. 沙文主义 D. 休克

16.下列各组动词中 , 不能带宾语的是

A. 旅行、结婚

B. 明白、喜欢

C. 知道、觉得

D. 开始、进行

17.下列句子属于存现句的是

A. 有个村庄叫吴老庄

B. 把花种在院子里

C. 桌子都放在教室里

D. 座位上放着红色的大衣

18." 大家在一起整整生活了两个月 " 这个句子中的 " 一起 " 是

A.名词

B. 副词

C. 数量词

D. 形容词

三、改错题

说明 : 第 19-23 题是改错题 , 第 19 题 3 分 , 第 20 题 2 分 , 第 21 题 4 分 , 第 22 题 9分 , 第 23 题 12 分 , 共 30 分。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19. 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 , 并根据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加以说明 :

(1) 小 si?o (2) 伯 buó

20. 根据普通话音节拼写规则改正下列音节的拼写错误

(1) 演员 iǎnüán(2) 论文 luanwún (3) 疑案íàn (4) 规矩 gu?ijǚ

2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

(1) 世外挑园 (2) 鼓惑人心 (3) 残无人道

(4) 出奇致胜 (5) 广为传诵 (6) 绿草如阴

(7) 迫不急待 (8) 一愁莫展

22.改正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

(1) 美丽勇敢的小伙子谁不喜欢。

(2) 在欢迎新同学的联欢会上 , 新老同学互相交流礼物。

(3) 我们大家都应该爱护自然环境 , 庇护野生动物。

23. 改正下列句子的语法错误并说明理由

(1) 我今天要把这些水果吃。

(2) 我现在比刚来时非常忙。

(3) 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一直下了。

(4) 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提倡普通话。

四、简答题

说明 : 第 24 一 28 题是简答题 , 每小题 3 分 , 共 15 分。请注意各题目对举例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24. 调值和调类是一回事吗 ? 请举例说明。

25. 举例说明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

26. 举例说明词的基本义和引申义、比喻义的关系。

27." 我们班同学谁都想去吗 ?" 是哪一类问句 ? 请说明理由。

28." 他幸亏来了 " 和 " 幸亏他来了 " 这两个句子在语法上和语之上有什么区别 ?

五、综合题

说明 : 第 29-34 题包括多种类型 , 第 29 题 3 分 , 第 30 、 31 、 32 、 34 题各 2 分 , 第33 题 4 分 , 共 15 分。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29. 在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上标出普通话 7 个舌面单元音的位置 :(见下图)

30. 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 :

(1) 雙 (2) 樂 (3) 鹽 (4) 範

31. 写出与下列异体字相对应的规范字 :(见下图)

(1) (2) (3) (4)

32. 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成方式 :

(1) 女儿 (2) 鸟儿 (3) 仅仅 (4) 弹性

33.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语言片断 : 我们学院需要进口实验设备。

34. 分析下面这个复句的层次和关系

他就是再聪明 , 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 不肯付出努力 ,

古代汉语部分

一、选择题

说明 : 第 35-39 题是单项选择题 , 每题 1 分 , 共 5 分。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35.下列各句中包括动词使动用法的句子是

A. 秦王屏左右 , 宫中虚无人。

B. 父母唯其疾之忧。

C. 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 , 而绝江河。

D. 吾尝三士三见逐于君。

36.下列各句中包括名词作状语的句子是

A. 不迁怒 , 不或过。

B. 舜勤于民而野死。

C. 都城过百雉 , 国之害也。

D. 缮甲兵 , 具卒乘 , 将袭郑。

37. 下列各句中包括词类活用的句子是

A. 冰 , 水为之而寒于水。

B. 劝民务农桑。

C. 不难以死免其君 , 我戮之不祥。

D. 初 , 赵高为郎中令所杀。

38. 下列各句中包括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 导之以德 , 齐之以礼。

B. 直不百步耳 , 是亦走也。

C. 夫子喟然叹曰 :" 吾与点也 !"

D. 姜氏何厌之有 ?

39. 《说文解字》的成书年代是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清代

二、解释下列旬中加点的词 ( 词性、语法功能、今译 )

说明 : 第 40-44 题每题 1 分 , 共 5 分。要求解释加点词的词性、语法功能 , 并今译该词。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40. 殷因于夏礼 , 所损益 , 可知也。

41. 之二虫 , 又何知 ?

42. 伍奢有二子 , 不杀者 , 为楚国患。

43. 才不为世用 , 道不行于时。

44.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 登泰山而小天下。

三、标点下列古文 , 并今译画线部分

说明 : 第 45 题 10 分。请先把古文转抄到答题纸上并加标点 , 然后今译画线部分。

45. 初大梁人张耳陈馀为刎颈之交秦灭魏闻二人魏之名士重赏购求之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

监门以自食里吏尝以过笞陈馀陈馀欲起张耳摄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为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谢之陈涉既入陈张耳陈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2003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汉语考试

现代汉语

一.语音部分(15分)

1. 根据汉语拼音方案写出拼音(4分)

1) 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2) 留学生要提高运用汉语的水平。

2. 根据普通话的声韵的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并改正。(4分)

1) ciao(巧)

2) to (拖)

3) ja (价)

4) gue (决)

3. 写出国际音标,注明其发音特点。(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说明)(4分)

1) ch [ ]

2) z [ ]

3) r [ ]

4) q [ ]

4. 轻声音节的作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3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 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7分)

1) 森

2) 辩

3) 从

4) 舟

5) 甘

6) 闻

7) 阁

8) 武

2. 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1) 飞扬拔扈()2) 短小精悍()3) 投机捣把()

4) 如法泡制()5) 惮精竭虑()6) 潜然泪下()

7) 篷荜生辉()8) 磬竹难书()

3. 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4分)

1) 嘆2) 難3) 畢4) 塵5) 穢6) 瀋7) 豐8) 邊

三.词汇部分(15分)

1. 举例简要说明应该从哪些角度辨析同义词。(6分)

2. 指出下列合成词的构成。(复合式的还需指出其类型。)(6分)

司令说服

女儿沙子

花儿质量

莲子姐姐

胆怯老年

跳高老龄

3. 词语辨析(8分)

1) “大家请他再唱一个,他就又唱了一个。”中“再”和“又”的位置是否能够互换,为什么?

2) “欢迎你以后常常来母校看看。”中的“常常”是否可以用“往往”来替代,为什么?

3) “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于简单了。”中的“未免”能否用“难免”来替代,为什么?

4) “看到这次冠军非自己莫属,王平不免有些飘飘然。”中的“不免”是否可以用“难免”来替代,为什么?

四.语法部分(30分)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错误请加以改正。(4分)

1) 汉语中的形容词大部分都能重叠使用。

2) 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语法单位。

3) 词类划分的标准主要是词的意义。

4) 连词都可以连接词、词组、句子,甚至段落。

2. 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8分)

1) 电脑没叫他拿走。

2) 我让他说了几句。

3) 我们三个人一组。

4) 热爱边疆的战士。

3. 写出相应的语法形式(至少2种)(6分)

例:表示“完成”语法形式1)动词+了例如:他买了一本书。

2)动词+结果补语例如:作业刚做完。

1) 表示“比较”

2) 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起始”

3) 表示“存在”

4. 请改正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

1) 昨天我买三本书了。

2) 我发誓了一定要学好汉语。

3) 一个苹果我吃了。

4) 这个问题我考虑考虑一会儿。

5) 他的收音机放着在桌子上。

6) 他计划翻译这篇文章成汉语。

5. 请分别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6分)

1) 两位老师的风格确实不一样。

2) 我们也经常跟老师讨论这类问题。

古代汉语

一.选择(4分)

1. 以下句子哪一句中的“之”词性和其他几句的不一样?

1)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2)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3) 其孰能讥之手

4) 之二虫,又何如?

2. 以下句子中哪一句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

1) 秦师遂东

2)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4) 豕人立而啼。

3. 以下那句句子中使用到的是“间”的本义?

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 愿以间执谗慝之口

3)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4) 徒生乃屏人间语。

4. 查找历代学者对某一词语的解释,可以用到的工具书是:

1) 说文解字

2) 经籍纂诂

3) 经传释词

4) 词诠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词性、用法、今译)

1. 今京不度,非制也。

2. 晋侯饮赵盾酒

3.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4. 是岁大旱,野无草。

5. 其后秦稍蚕食魏。

6. 沛公安在?

三.标点下列古文,并今译画线部分。

划线部分:

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虖深山非一日而显也蓋渐以致之矣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故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世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

2002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

现代汉语

一、语音部分(15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用汉语拼音方案)。(4分)

(1) 蜿蜒 (2) 照片儿

(3) 扫帚 (4) 空额

2、说明下列各组声母或韵母发音的异同。(4分)

(1)f——h.

(2)b――m

(3)e――o

(4)an-ang

3.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4分)

(1)昆kuēng

(2)播buō

(3)河h6

(4)姐ziě

4.《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用途是什么?(3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合体字请指出其偏旁及作用。(7分)

(示例:休,会意字,偏旁为亻、木,均表意,表示人在树下休息

(1) 炎:

(2) 恭:

(3) 看:

(4) 子:

(5) 旦:

(6) 剔

(7) 苗:

(8) 碧:

2.下列词语中如有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1)无是生非( ) (2) 变本加利( )

(3)陈词烂调( ) (4) 搬门弄斧( )

(5)按步就班( ) (6) 暗然神伤( )

(7)负偶顽抗( ) (8) 并行不背( )

3、写出与下列异体字相对应的规范字

(1)栢()(2)盃()

(3)併()(4)姉()

(5)妬()(6)蒐()

(7)搥()(8)弔()

三、词汇部分(20分)

1.下列句子中带点的成分都是词吗?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单位? (3分)

(1) 白拿了一车白菜

(2)开关关上了没有?

(3) 今年我们厂巧克力的生产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指出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用的是基本义还是转义(引申义或比喻义)。(3分)

(1)我不喜欢喝太浓的茶。

(2)他对钻研语言学有着很浓的兴趣。

(3)你来迟了一步,车刚走。

(4)亲戚越走越亲。

(5)我下乡的时候跟渔民学过观察气象。

(6)阔别20年,祖国到处展现出一派新气象

3.指出下列各个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的还须指出其类型)。(6分)

碰巧冲淡

宠儿花儿

我们自从

船头常常

民主初一

掉队棋子

4.词语辨析。(8分)

(1) “今天我终于认清了你的丑恶面目”中“面目”能否换作“面貌”?为什么?

(2) “如果一个家庭一个月节约1吨水的话,那么全国几亿个家庭一年可以节约多少吨水呢”中的“多少”能否换作“几”?为什么?

(3)“经过周密的论证,我坚定地认为他的结论是正确的”中的“认为”能否换作“以为”?为什么?

(4) “她能打字,一分钟能打八、九十个字”中的两个“能”是否可以换成“会”?为什么?

四、语法部分

1.选择正确答案。(4分)

(1)划分汉语词类的标准应该是( )

A意义C、语法功能

B形态标志D、音节结构

(2)形容词和副词的主要区别在于()

A形容词可以做状语C、有的形容词可以重叠

B形容词可以修饰动词D、形容词可以做谓语

(3)把短语分成主谓、述宾、偏正等类别,主要根据是( )

A.短语的语法功能

B.短语内部的结构层次

C.短语内部的结构关系

D.短语内部成分结合的松紧程度

(4)“他会英语”、“他会说英语”和“他会来的”中的三个“会”字的词性分别是( )。 A动词、助动词、助动词C助动词、助动词、动词

B助动词、动词、动词D动词、助动词、动词

2.分析下列句子的语义,如果有歧义,请加以分化。(8分)

(1)他连我也不认识。

(2)我讲不好。

(3)我们学院需要进口教学软件。

(4)还是去一次好。

3.根据下列句子归纳“可”的用法。(4分)

(1)小孩子可不能骗人啊!

(2)可到家了,我都快累死了!

(3)雨后,空气可新鲜了!

(4)他的歌唱得可好了!

(5)你可要注意身体啊,看你越来越瘦了。

(6)你可来了,大家都在等你呢!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8分)

(1)铃木是我们班口语最好的学生。

(2)他人小心不小。

(3)去年没有下过雪。

(4)请你帮我把箱子搬下车

5.请改正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6分)

(1)这篇文章不算太难,就是长一点儿。

(2)丽达明年快要毕业了。

(3)行李都寄去日本了。

古代汉语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词性、语法功能、今译)。(10分)

1、姜氏何厌之.有?

2、遂入见王,涕泣膝.行。

3、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

4、吾尝三士三见.逐于君。

5、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6、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其勤也。

7、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8、鲁欲将.吴起。

9、乏勤于民而野.死。

10、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二、标点下列古文,并今译画线部分。(10分)

初大梁人张耳陈馀为刎劲交秦灭魏闻二人魏之名士重赏购求之张耳陈馀乃变名姓俱之陈为里监门以自食里吏尝以过笞陈馀欲起张耳蹑之使受笞吏去张耳乃引陈馀之桑下数之曰始吾为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陈馀谢之陈涉既入陈张耳馀诣门上谒陈涉素闻其贤大喜陈中豪杰父老请立涉为楚王涉以问张耳陈馀耳馀对曰秦为无道灭人社稷暴虐百姓将军出万死之计为天下除残也今始至陈而王之示天下私

《资治通鉴·秦纪二》

2001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

一、语音部分(15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用汉语拼音方案)。(4分)

(1) 轮回 (2) 冰球

(3) 骄傲 (4) 欣赏

2.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5分)

(1) 江jāng

(2) 精zīng

(3) 破può

(4) 飞fi

(5) 躲dǒ

3.调值和调类是一回事吗?举例说明。(3分)

4.普通话“一”的变调规律是怎样的?举例加以简要说明。(3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说明下列汉字的造字法,并指出其偏旁及其作用。(7分)

(示例:休,会意字,偏旁为十、木,均表意,表示人在树下休息。)

(1) 晨

(2) 翅

(3) 辩

(4) 本

(5) 瓜

(6) 益

2.下列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1)遗笑大方( ) (2) 肆无忌殚(

(3)以逸代劳( ) (4) 民生凋蔽(

(5)虎视耽耽( ) (6) 鞠躬尽悴( )

(7)刚腹自用 ( ) (8) 残无人道( )

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4分)

(1) 勸( ) (2)厲( )

(3) 擺( ) (4)蠻( )

(5) 憐( ) (6)導( )

(7) 歡( ) (8)勝( )

三、词汇部分(20分)

1.说明—厂列各句中“会”的意义(所指),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多义词或同音词)。(4分)

(1) 此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2) 他这人最能说会道。

(3) 今晚有一个会。

(4) 他教了我半天,我总算会了。

2.指出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复合式的还需指出其类型)(6分)

馍馍饽饽

车辆雪白

老年老师

举重霜降

抓紧开关

男子乱子

3.词语辩析。(每题2分,共10分)

(1)“他这次不及格决不是偶然的,因为他平时就不用功”一句中的“偶然”能不能换作“偶尔”?为什么?

(2)“他对于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一句中的“对于”能不能换作“关于”? 为什么?

(3)“关于当前的物价”这一标题中的“关于”能不能换作“对于”?为什么?

(4)“你喜欢喝茶还是喝咖啡”一句中的“还是”能不能换作“或者”?为什么?

(5)“你呆会儿再来吧,人家正忙着呢”一句中的“人家”能不能换作“我”?为什么?

四、语法部分(30分)

1.回答问题。(10分)

(1)“a.他两天两夜没睡觉了”和“b.他两天两夜没睡觉”,这两个句子在语法和语义上有什么差异? (6分)

(2)“a.他幸亏来”和“b.幸亏他来了”,这两个句子在语法和语义上有什么差异? (4分)

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或称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和句子。如果短语或句子有歧义,请指出歧义的原因。(8分)

(1)反对的是少数人

(2)关心孩子的母亲

(3)不适当地灌水施肥

3.请改正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12分)

(1)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还要好好儿进行研究研究。

(2)今年北京的夏天比往年热极了。

(3)看到别人都没自己干得快,他心中难免暗暗得意起来。

(4)实行科学的管理后,工人减少了—倍,生产效率反而提高了两倍。

(5)交卷前,老师让我再仔细检查一下,我就再仔细检查了一遍。

(6)老师建议李勇代表全班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

古代汉语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4、杞伯于是骤.朝于晋。

5、靖诸.内二败诸外,所获几何?

6、父母唯其疾之.忧。

7、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医疮,手.注善药。

8、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

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二、标点下列古文,并今译画线部分。(10分)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毁恶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联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史记·李斯列传》

2000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时间:150分钟)

现代汉语

一、语音部分(15分)

1.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用汉语拼音方案)。(6分)

(1)平安(4)酝酿

(2)亲家(5)凤凰

(3)天津(6)一会儿

2.请回答:(6分)

(1)普通话中zhi (知)、zi (资)、ji (机) 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

(2)上述三个韵母用国际音际怎么标写?

(3)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

3.分析下面两个词语可能存在的变调形式。(3分)

(1)好雨伞(2)展览馆

二、文字部分(15分)

1.说明下列各字的造字法,并指出它的偏旁及其作用。(4分)

(示例:休,会意;偏旁为亻、木,均表意,表示人在树下休息。)

(1)刃

(2)忍

(3)惊

(4)甭

2.下列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1)梳装打扮()(5)流览一遍()

(2)编缉杂志()(6)迫不及待()

(3)条理清淅()(7)出奇致胜()

(4)按排工作()(8)出类拔粹()

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化字。(4分)

(1)燦()(5)謄()

(2)礙()(6)灑()

(3)頭()(7)獸()

(4)縣()(8)憑()

4.按示例写出下列各字的笔顺和笔画。(3分)

(示例:太,一ナ大太)

(1)张

(2)鸟

(3)每

(4)妈

(5)级

(6)饥

三、词汇部分(20分)

1.说明下列各句中“料”的意义(所指),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多义词或同音词)。(4分)

(1)用这块料做桌子挺合适。

(2)当运动员?他可不是这块料。

(3)给这头牲口多喂点儿料。

(4)料不到这头牲口会让他卖了。

2.指出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6分)

老虎马虎花朵制造

年轻行政尾巴刚刚

住宅粉碎改善剧场

3.词语辨析。(8分)

(1)“他用感激的目光望着这些中国朋友”一句中“感激”能不能换作“感谢”?为什么?

(2)“小王走得很匆忙,连照相机也忘了带去了”一句中的“匆忙”能不能换作“急忙”?为什么?

(3)“大家请安娜找王老师谈话,说明我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一句中“谈话”用得恰当不恰当?为什么?

(4)“他在这里曾经学过半年汉语了,现在还想延长半年”一句中“曾经”应该用什么词替换才对?为什么?

4.在下列诸多义项中哪一个是“解”的本义(原始义)?为什么?(2分)

(1)分割肢体,如“人体解剖”。

(2)除去束缚,如“把绳子解开”。

(3)分析阐明,如“解出了这道题”。

(4)分裂散开,如“瓦解敌人”。

四、语法部分(30分)

1.回答问题。(12分)

(1)“a.小王昨天来的”和“b.小王昨天来了”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有什么不同?(4分)

(2)下面a、b、c三个结构在形式上都是“A的A,B的B”,试比较它们在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差异。(8分)

a.说得说,笑的笑

b.老的老,小的小

c.喂狗的喂狗,喂猪的喂猪

2.用直接成分分析法(或称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如果句子有歧义,请指出产生歧义的原因。(8分)

(1)张三和李四的妹妹结婚了。

(2)三个孩子的妈妈得到了奖金。

3.请改正下列句子并说明理由。(10分)

(1)东京的夏天比北京不热。

(2)你到底同意我的看法吗?

(3)他们商量商量一下儿决定去上海玩。

(4)昨天我们打蓝球了一个小时在体育馆。

(5)他把那句话没说完就跑出去了。

古代汉语(20分)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秦王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2)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3)赦之,以劲事君者。

(4)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5)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6)尔供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洒,寡人是征。

(7)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8)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9)案剑瞋目,声如乳虎。

(10)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二、标点下列古文,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10)

聂政乃辞独行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韩取聂政尸暴于市购问莫知谁子于是韩购县之有能言杀相侠累者予千金久之莫知也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于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

《史记﹒刺客列传》

1999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时间:150分钟)

现代汉语

一、语音部分

1、普通话的舌面单韵母有哪几个?请加以具体描写。(6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拼音(用汉语拼音方案)(4分)

(1)西安(2)回流

(3)因为(4)篝火

3、什么是轻声?简要举例说明轻声与语音要素的变化。(5分)

二、文字部分(15分)

1、汉字“休”与“沐”、“闯”与“问”、“明”与“晴”、“益”与“盆”在造字法上是否相同?如果相同,是哪种造字法?如果不同,区别在哪里?(4分)

2、下列词语中如有错别字,请加以改正。(4分)

(1)细至()(2)相形见拙()

(3)疮伤()(4)别出新裁()

(5)肆业()(6)阴谋鬼计()

(7)粉粹()(8)再接再励()

3、写出与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体字。(4分)

(1)夥()(2)衛()

(3)纔()(4)擊()

(5)蘭()(6)爐()

(7)豐()(8)釁()

4、下列诸字在《新华字典》中按哪一部首检字?(3分)

(1)事()(2)爽()

(3)所()(4)翅()

(5)腾()(6)弟()

三、词汇部分(20分)

1、下列两组句子中的“白”和“宽”分别是同音词还是多义词?判定的依据是什么?(4分)

A:①这件衣服都洗白了。

②今天又白跑了一趟。

B:①这条河很宽。

②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2、指出下列各词的构成方式。(6分)

星星猩猩蜘蛛

狐疑老人老乡

理事民主肃清

反正弟子旗子

3、词语辨析。(每题2分,共8分)

(1)“我一定常常来”一句中的“常常”能不能换作“往往”,为什么?

(2)“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问题都解决好”一句中的“所有”能不能换作“一切”,为什么?

(3)“天色逐渐地昏暗起来”一句中的“逐渐”能不能换作“逐步”,为什么?

(4)“他从来不贪小便宜”一句中的“从来”换作“历来”好不好,为什么?

4、在下列众多义项中哪一个是“顾”的原始意义(本义),为什么?(2分)

(1)注意,照应,如“自顾不暇”。

(2)看望,拜访,如“三顾茅庐”。

(3)回头看,如“瞻前顾后”。

(4)怜惜,眷恋,如“奋不顾身”。

四、语法部分(30分)

1、回答问题(12分)

(1)“你吃什么”和“你吃了什么”在意义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4分)

(2)下面a、b两句的意思一样吗?c、d两句呢?根据这些句子,说明“差一点儿……”与“差一点儿没……”这两个格式在用法上的异同。(8分)

a、这次考试小王差一点儿及格

b、这次考试小王差一点儿没及格。

c、下雨路滑,小王差一点儿摔个跟头。

d、下雨路滑,小王差一点儿没摔个跟头。

2、用层次分析法或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8分)

示例:他们没有听懂你的话。

句子成分分析:他们|| [没有] 听 <懂> (你的) 话。

(1)那些科学家已经设计好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用层次分析法)。

(2)大李的母亲早就为孩子们准备好了路上的干粮。(用成分分析法)

3、修改病句并说明理由。(10分)

(1)来中国以前,我从来不用过筷子。

(2)我的同屋毕业大学以后打算结婚一个中国姑娘。

(3)沈阳的冬天比北京冷极了,而哈尔滨的冬天比沈阳很冷。

(4)安娜的舞跳得很好,大家请她再跳一个,她就再跳了一个。

(5)尽管学习怎么忙,他每天还是坚持体育锻炼。

古代汉语

一、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词性、用法、今译)(10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5)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7)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8)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9)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

(10)默而识之,学而不大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二、标点下面古文,并将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秦王坚自河东还以骁骑将军邓羌为御史中丞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

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之弟也酗酒豪横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德奏未及报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疾恶纠案无所顾及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弄免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

(《资治通鉴·晋纪二十二》)

1998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时间:120分钟)

现代汉语

一、语音部分(15分)

1、普通话的声母共有多少个?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说明。(6分)

2、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的元音实际读音的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以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4分)

3、说明语气词“啊”与“去、看、哭、纸、唱”连读时发生的音变现象,并分析音变的原因。(5分)

二、文字部分(12分)

1、汉语形声字中的“形”和“声”各指什么?从汉字部位系统的角度看,“形”和“声”

的配合主要有几种方式?请举例说明。(5分)

2、给下列词语填上正确的汉字,并给所填的字注音。(4分)如:兴高(采)(cǎi)

( 1) 飞扬()()扈(3)既往不()()

(2)直()()了当(4)情不自()()

3、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对应的简体字。(3分)

(1)醜——(3)靈——(5)滅——

(2)歸——(4)叢——(6)護——

三、词汇部分(18分)

1、汉语中的外来词有几种类型?请举例说明。(4分)

2、举例说明“深”和“浅”在哪几个义项上形成反义关系。(6分)

3、辨析下列两组词的意义和用法(8分)

(1)再又

(2)兴趣乐趣

四、语法部分(35分)

1、“没有钱”和“没有去”中的“没有”有什么不同?“没有研究”中的“没有”属

于哪个“没有”?试加以分析并说明理由。(6分)

2、下面的句子是否都能成立?请分析说明(3分)

A.我希望病快点儿好,明天能去上课。

B.我希望病快点儿好,明天会去上课。

3、用层次分析法或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列句法结构。(8分)

例如:①句子成分分析法:我们|| [一定] [要] 搞 <好> (国民)经济。

②层次分析法:

(1)以对老人的态度如何作为处理的根据。(用层次分析法)

(2)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用句子成分分析法)

4、请根据下列句子描写“除了……”格式的语意类别。(8分)

(1)除了叫他赔偿损失,还要判他的刑。

(2)这家小吃店,除了烧饼,就是面条。

(3)除了日本以外,别的国家我没去过。

(4)星期天我除了睡觉,不干别的。

(5)除了天赋,他的勤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6)那里除了你没去过外,我们都去过了。

(7)旧日的龙须沟,除了苍蝇,就是蚊子。

(8)除了有事不能来的,其他的人全都到了。

5、改正下列病句并说明理由。(10分)

(1)他把这些酒能喝得完。

(2)我的同屋去上海要见面他的朋友。

(3)妈妈今天一点儿感冒,不上班。

(1)在国庆节时候,我打算了到香港去旅行。

(2)我们要关于考试的问题讨论。

古代汉语(20分)

一、解释句中带【】的词的意义,答案写在括号内(10分)

1、【亟】请於武公,公费许。()

2、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3、君【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4、穆公【访】诸蹇叔。()

5、犹不改,宣子【骤】谏。()

6、(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於东海。()

7、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庄辛谓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郢都必危矣!”()

9、【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10、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二、标点下列文字,并对带【】的词作注(10分)

顺治丁亥七月望夏子存古以奉表唐王谢恩为海上逻卒所获洪经略密行土抚军索存古急时余读书虎丘石佛寺不知也一日乘凉散步将至憨憨泉见一小沙弥同青衣数人汲水而饮遥望沙弥有似存古趋而视之则竟是也问则曰我已就缚上道无资斧其为我谋之余急索囊中【所】有倾付之送其登舟有经略差官王姓【者】虑有他谋诘询姓名词气甚厉余【以】世谊交情详告之且曰吾为行者治装於尔未尝无益何怒【之】有於是沽酒脯为别

【注释】所:者:

以:之

1996年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汉语试题(时间:120分钟)

现代汉语

一、汉字部分(10分)

(一)汉字的结构分析可分为两种类型,各是什么?举例说明。(3分)

(二)什么是“永”字八法?(3分)

(三)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2分)

好:

晚:

(四)给下列词语中斜体的字注音(用汉语拼音方案)。(2分)

漂.浮漂.洗

和.平附和.

二、词汇部分(20分)

(一)下列汉字有三种不同身分,①只是语素②既是语素又是词③既不是词又不是语素,请一一注明(将数字号码填入○内)。(6分)

览○人○徘○缔○蝴○

浏○火○葡○森○蛛○

院○蜘○

(二)指出下列合成词的构成方式(写出基本类型),如:画家(根缀式)、动员(支配式)。(4分)

①船只()②火红()

③司令()④草签()

⑤地震()⑥开关()

⑦前者()⑧可靠()

(三)辨析下列一组同义词(说出三点差别即可)。(6分)

美丽漂亮好看

(四)简要回答同音词形成的原因。(4分)

三、语法部分(40分)

(一)指出下面句法结构中斜体的词的词性。(6分)

①火车要.开了。

②这件事要.经过讨论才能决定。

③请你过来有要.事相商。

B.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C.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⑤下列各句中,哪一句最合乎古汉语语法要求()

A.吾谁欺?天欺乎? B.吾谁欺?欺天乎?

C.吾欺谁?天欺乎 D.吾欺谁?欺天乎?

⑥下列各句中,解释不正确的句子是()

A.《左传·僖公四年》:“师进,次于陉。”“次”的意思是“临时驻扎”。

B.《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引”的意思是“开弓”、“拉弓”。

C.《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解”用的是本义。

D.《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三后”指古代最著名的三位皇后。

⑦找出不准确的解释()

A.“坚”的本主是“土硬” B.“刚”的本义是“刀硬”

C.“强”的本义是“弓有力” D.“固”的本义是“木框坚固”

⑧王维《终南山》诗中“白云回望合”一句的平仄是()

A.平平平仄平 B.仄平平仄

平 C.仄平平仄仄 D.平平仄仄平

(二)解释题(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义。每小题0.5分,共4分)

①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左传·隐公元年》)

②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池.,虽众,无所用之。(《左传·僖公四年》)

③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点:人名)也。”(《论语·先进》)

④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⑤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卫风·氓》)

⑥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

..向若而叹曰……。(《庄子·秋》)

⑦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韩愈《答李翊书》)

⑧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王勃《腾王阁序》)

(三)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符号,并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标点5分翻译3分,共8分)

忌①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②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

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注:①忌:指田忌。

②孙子:指孙膑。

2010年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试卷

现代汉语部分 一、术语解释。 1.音素 2.部首 3.义素 4.定语 5.正对 二、分析下列声母、韵母发音的异同。 zh——c e——o 三、谈谈汉字的特点。 四、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单句,并结合例子说说切分的基本原则。 1.校长希望把活动把活动日程详细地安排一下。 2.天使般的雪花静静地飘落在故乡的大地上。 五、同义词辨析 1.相当——及其 2.保护——庇护 六、使用恰当的修辞格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内容、辞格顺序不限,在所用辞格语句下面划线并注明。) 拟人排比对比仿词 七、写出下列每位语言学家的代表作一部 1.吕叔湘 2.黎锦熙 3.陈望道 4.罗常培 5.陆俭明 八、朱德熙的《语法讲义》的主要特点。 古代汉语部分 一、写出下列中国古代语言(文)学著作的编纂者。 1.《通雅》 2.《玄应音义》 3.《六书故》 4.《佩文韵府》 5.《读书杂志》 二、写出下列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家的代表作一部。 1.郭璞 2.顾炎武 3.吴大澂 4.马建忠 5.郝懿行 三、分析下列会意字的结构 1.隻 2.具 3.夙 4.集 5.初 四、指出下列各组汉字中两个字的关系(古今字、通假字、繁简字)。 1.常尝 2.钞抄 3.被披 4.埋霾 5.盐鹽 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加“.”词的意义。 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微子》 2.杀黑龙以济冀州。《淮南子览冥训》 3.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晋灵公不君》 4.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史记淮阴侯列传》 5.取义者,义之表也。《报任安书》 六、解释下列各组同义词的异同。 1.惭愧 2. 愠愤 3.年岁 4.世代5 布衣匹夫 七、指出下列各句中的“所”字结构和“者”字结构,并说明其意义及在句子中的作用。 1.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冯谖客孟尝》 2.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胠箧》 3.羿者,天下之善射者也。《荀子儒效》 4.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劝学》 5.杀所不足而争所有馀,不可谓智。《公输》 八、就汉字“假借”和“通假”的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汉语试卷1

古代汉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现在已知最早的成系统的汉字的时代是() A.夏代 B.商代 C.周代 D.新石器时代 2.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又、及、取、行 B.犬、下、益、伐 C.口、甘、莫、菽 D.目、耳、嵩、嶺 3.下列各组形声字中声符都相同的一组是()A. 濉J、銅、鐵 B. 馮、凋、凌、冰 C.祖、福、祁、視 D. 條、倏、脩、修 4.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未、又、曰、目 6.“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 A.先禮后兵 B.窮兵黷武 C.短兵相接 D.兵不厭詐7.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8.在“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句中,“股”的词义发展为今义,它的词义范围的变化属于()A.扩大了B.缩小了C.转移了D.没有变9.《七月》:“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其中“狐狸”属于() A.联绵词B.单纯词C.合成词D.词组10.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A.無乃爾是過與?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C.是社稷之臣也。D.客果有能也。11.在“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句中,“山”、“水”充当的语法成分是() A.作主语B.在主谓谓语中作小主语 C.作状语D.作定语 12.下列句子中,“然”作连词,表示转折的一句是()A.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C.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 D.自始合,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然子病矣。 13.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許子奚爲不自織?B.沛公安在? C.且焉置土石?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14.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A.所殺大臣,多吕后力。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C.諾,恣君之所使之。D.大月氏王已爲胡所殺。 15、下列复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并列 B.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王——递进C.由也兼人,故退之——条件 D.虽悔之,亦无及己——选择 16、下列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郑人军.其郊必不诫。 C.左右欲刃.相如。 D.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17、下列各句中的“直”字用的是本意的一项是()A.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B.魏之武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 C.周道如砥,其直如矢。 D.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 18、古书中具有一定约定俗成性的借用音童音进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现象,叫做() A.异体字B.通假字C.古今字D.同源字 19、下列各项中的“而”字属于并列关系的是()A.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B.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C.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D.任重而道远。 20、下列各项中的“则”字属于条件关系的是 A.亲迎则不得妻,不亲迎则得妻,必亲迎乎?B.治则治矣,未可以战也。 C.年十岁,则诵古文。 D.入者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 A.纷缊B.愤懑C.匍匐D.薛荔E.囫囵22.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解释正确的是()A.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憐:可憐] B.子爲父死亡所恨。[恨:遗憾] C.下流多謗議。[謗:从旁公开批评某人的短处] D.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丈夫:女子的配偶] E.不憤不啓,不悱不發。[憤:愤怒] 2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第一人称代词的有() A、朕.在位七十載, B、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C、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D、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E、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24、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属于使动用法的有() A、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B、桓公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 C、(云)讬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 D、吾是以务全.之也。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郭锡良本《古代汉语》考试题库 古代汉语试题·一 一、填空(20分) 1、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谦称代替第人称,尊称代替第人称。 2、文学学家主要凭来辨析本义。从造字方法上来看,最能反映本义。形声字的和本义亦有密切关系。 3、《经籍籑诂》由清代等编纂,这是一部专门收集代以前各种古书注解的字典,全书共分为卷。 4、“比类合谊,以见指为”是许慎给“六书”中下的定义。 2、“鹿、逐、鼎、甘”四字中,会意字是。 3、“难”本是鸟名,后用来表示不容易,这种情况在“六书”中属于。 4、“荆”是个形声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个类别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声母得出上古只有舌头而无舌上音结论的是清代的学者。 8、“从”意为“跟随”时,音cóng;用作使动词时,音 zòng 。这种改音别义的方法叫。 9、当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的平仄为“仄仄平平平仄仄”时,其领联对句的平仄应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头音指,舌上音指。 二、简答题(40分) 1、同中古声母相比,上古代汉语声母的何不同特点?各举例说明。(5分) 2、什么叫“读破”?怎样看待读破?(5分) 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义是怎样引申的?请用示意图表明它们之间的引申关系(5分) A、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B、仓颉之初作书,盖依声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镂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礼兼尽。 F、高丽国王王治请婚于辽,辽许以东京留守萧恒德女字之。 G、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区别下列各组字在古书中表意上的差异(5分) (1)后:後 (2)征:徴 (3)余:馀 (4)丑:醜 5、请说明章炳麟、黄侃、曾运乾在上古声母的研究上有何特点。(5分) 6、中古声母演变为现代普通话声母,主要变化是什么?(5分) 7、古人名、字之间常有同义、近义关系,请举三例说明之。(5分) 8、《诗经·鄘风·硕鼠》:“相鼠有齿,人而无止”。毛传:“止,所止者息也”。郑笺:“止,容止。《孝经》:‘容止可观’。”释文云:“无止:《韩诗》:‘止,节’,无礼节也。请说明这三家注何者为优?为什么?(5分) 三、标点下面二段古文(20分) 1、段氏說文注與桂馥王筠並列量其殊勝固非二家所逮何者凡治小學非專辨章形體要於推尋故言得其經脈不明音韻不知一字數義所由生此段氏所以爲桀旁有王氏廣雅疏證郝氏爾雅義疏咸與段書相次郝於聲變猶多臆必之言段於雅訓又不逮郝文理密察王氏爲優然不推說文本字是其瑕適若乃規摹金石平秩符璽此自一家之業漢之鴻都鳥篆盈簡曾非小學之事守也專治許書竄句增字中聲雅誥略無旁通若王筠所爲者又非夫達神恉也(15分) 2、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江南耿介之意既伤壹欎之怀靡诉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悴之容骚人之文自兹而作(5分) 四、把下面的古文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10分) 2、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荀宋表之于前,贾马继之于末。自兹以降,源流实繁。述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戒猎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附加题(可做可不做): 1、翻译下列文言文:(10分)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迭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埏,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10分) 2、标点古文: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侯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于人爲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古代汉语标点符号练习现代汉语考试必看

试题:1 苏秦相燕人恶之燕王燕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人恶之于魏文侯文侯赐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析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司马喜膑脚于宋卒相中山范睢拉胁折齿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交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原文: 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駃騠;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 故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昔者司马喜髌龏于宋,卒相中山;①范睢折胁折齿②于魏,卒为应侯。此二人者,皆信必然之画,捐朋党之私,挟孤独之位,故不能自免于嫉妒之人也。 翻译: 苏秦做燕相时,有人向燕王说他坏话,燕王按着剑把发怒,用贵重的马肉给苏秦吃。白圭攻取中山国后很显贵,有人向魏文侯说他坏话,魏文侯赐给白圭夜光璧。为什么?两个君主两个臣子,互相敞开心扉、肝胆相照,岂能被不实之辞所改变呢! 所以女子无论美不美,一进了宫都会遭到嫉妒;士无论贤不贤,一入朝廷都会遭到排挤。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膑刑,后来到中山国做了相;范雎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敲折了牙齿,后来到秦国却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自信一定会成功的计谋,丢弃拉帮结派的私情,依仗单枪匹马的交往,所以不可避免会受到别人的嫉妒。 试题:2 诸将效首虏休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頋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记·淮阴侯列传》)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 摘要: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包括文言和古白话。虽然文言的正统地位已被现代白话取代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本文主要是简单地讨论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的学习、研究以及运用中的作用。本文认为要想学好古代汉语,我们必须要多念古文,做到字、词、句落实,并逐步升华到理性上去理解。 关键词: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词汇语法 古代汉语,跟现代汉语相对,是古代汉民族的语言。从时间上说,“五四”以前汉族人所使用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古代汉语。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是它的三千多年来的书面语,包括文言和古白话。所谓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用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中的语言,也指用文言写成的作品。为了区别起见,可以把用文言写成的作品称为文言文。所谓古白话,是六朝以后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这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也指用古白话写成的作品。为了区别起见,可以把用古白话写成的作品称为古白话文。 现代汉语,这里是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在,古代汉语已被现代汉语取代了,文言的正统地位已被现代白话取代了,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专门跟古籍打交道的人自不必说,因为他们需要借助古代汉语写成的典籍来研究中国古代的文化.我们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批判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这需要学习和研究古代汉语。 也许有人会间:作为一个现代人,为什么还要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呢?一方面,在某些场合,我们还很有读写古文的必要,例如游览名胜古迹,常常接触到文言,写对联,常常要用到古代汉语。另一方面,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借鉴人类已有的认识成果,包括中国古代人的研究成就,这需要我们现代人学习、研究古代典籍,从而也就需要学习、研究古代汉语。再者,语言是发展的,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有继承,有发展。要想高效率地学习和运用好现代汉语,必须学习、研究古代汉语;要想深人研究现代汉语,也必须学习、研究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试题

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 1豕;象形:象猪形 2字;会意:从从子 3荆;形声:从刑声 4刃;指事:刀上加一点指示此处是刃口 5牧;会意:从攴从牛 6闽;形声:从虫门声 7车;象形:象车形 8豫;形声:从象予声 9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根部 10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1、行:象形:象道路形 2、颍:形声:从水顷声 3、逐:会意:从辵从豕 4、豫:形声:从象予声 5、寸:指事:下加一短横,指示此处为寸关节 6、集:会意:从雥(省)从木 7、益:会意:从水从皿 8、本:指事:木下加一短横,指示此为根部 9、好:会意:从女从子 10、鱼:象形:象鱼之形 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古字,并写出其今字 1、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避 2、公赐之食,食舍肉。舍捨 3、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共供 4、闲于兵甲,习于战攻。闲娴 5、宋人有酤酒者……为酒甚美,县帜甚高。县悬 6、愿得赐归,安行而反臣之邑屋。反返 古代汉语试题(2)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 A信武果 B 取尖安 C从休亡 D 朝高回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 A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B 比类合谊,以见指撝 C 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D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肖 B服 C 期 D朔 4、下面全为异体字的一组是()A 阙掘咏詠 B沽酤预豫 C賸剩笋筍 D陈阵泪淚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A引申义 B 本义 C 假借义 D 比喻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的是()A恭敬 B动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的是()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B芳草鲜美,落英缤纷。C虽遇执事,其弗敢违。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8、《方言》的作者是()A王念孙 B许慎 C 段玉裁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 A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B遂置姜氏於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C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佣未反。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生庄公及共叔段。 B公赐之食。C姜氏何厌之有? D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和()。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和()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字,“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中“由”通()。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 7、采取()或()两种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最重要的变革?(11)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

古代汉语试题以及答案

《古代汉语》模拟试卷一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学号:成绩: ___ 一、选择题(共20分) (以下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里) 1、1、下列各组字,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 ) A、條倍脩休 B、特牧福祈 C、盆簋益孟 D、颖颍顿颈 2、2、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 D ) A 说——悦 B 矜——鳏 C 歌——謌 D 昏——婚 3、3、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A ) A 遁——遯 B 脩——修 C 辟——避 D 罢——疲 4、4、下列句子,有疑问代词做介词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 C ) A A 姜氏何厌之有? B B 敢问何谓也? C C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D D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5、5、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一句是(D) A A 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 B B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 C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D D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6、6、下列句子,具有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 ) A A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B B 从左右,皆肘之。 C C 乃幽武,置大窖,绝不饮食。 D D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7、7、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 B) A A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 B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 C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 D 盍各言尔志? 8、8、下列句子,“于”为介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B ) A A 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B B 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C 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 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是非君子之言也。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4、根据“四书”分析,“綱”字的构造类型是形声,本义是鱼网上的总绳。5、根据“四书”分析,“亦”字的构造类型是指事,本义是腋窝。6、《说文解字叙》关于“六书”中的“象形”的解释是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7、从造字结构分析“之”字的本义,可以知道在“姜氏欲之,焉辟害”句中,“之”用的是它的假借义;至于在“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句中,“之”字用的是它的本义。8、在《左传?子产说范宣子轻币》“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句中,“之”的词性是代词,其语法功能是复指前置宾语无贿无令名。9、在“文以五月五日生”句中,“以”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是表示凭借某种原因。10、在“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句中,“与”的词性是介词,其语法作用或意义是介进动作行为的服务对象。11、在“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句中,“其”的词性是代词。三、释词题(共30分)(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义(20分)1、收族陵家,为世大戮。戮:羞耻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3、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鲜明4、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贿:财物5、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肃:敏捷6、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焚:毁灭7、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物故:死亡,“物”通“殇”,死8、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绝:穿过9、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则:效法10、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贳:赦免,宽大(二)说明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的词性和意义,如无实在意义,则说明其语法作用(共10分)(1)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莫:莫:否定性无定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2)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所以:介词“以”和辅助性代词“所”结合构成的习惯格式表示用来……的方式、手段(3)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乎:表示处所(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为:介词在被动句中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被”。(5)吾孰与徐公美?孰与:疑问代词“孰”和介词“与”组合,表示比较,“哪一个更”。四、古文标点题(共10分)给下面一段短文加上新式标点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05年样卷) 2007-03-14 08:46:18 来源: 现代汉语及古代汉语试卷 (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 现代汉语部分 一、填空题 说明 : 第 1-8 题有 10 个空 , 每空 1 分 , 共 10分。请仔细阅读题目的意思 , 并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填入恰当的答案。 1. 《汉语拼音方案》是由、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五个部分构成的。 2. 普通话 22 个辅音中 , 不充当声母 , 只能做韵尾的辅音是 3. 在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上 , 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 4. 按照部首检字法 ," 翠 " 字属于部。 5. 同音词是的一组词。 6. 汉语成语具有和结构的凝固性两个基本特点。 7. 词义演变的途径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和。 8. 语法学分和句法两个部分 , 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和。 二、选择题 说明 : 第 9-18 题是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 1 分 , 共 10 分。请仔细阅读题目的意思 , 并在备选答案 ABCD 四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 , 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9.下列各字中与 " 宅 " 的发音部位相同的是 A. 再 B. 太 C. 窗 D. 家 10."chuāngtái" 这两个音节包含音素 A.9 个 B.8 个 C.7 个 D.6 个 11.下列各组形声字中 , 形旁和声旁的部位都是上形下声的一组是 A. 贷、裹 B. 疲、芒 C. 零、苍 D. 溜、晨 12.从构造方式看 ," 尘 " 字属于 A 象形字 B. 指事字 C. 会意字 D. 形声字 13." 玻璃瓶里的咖啡是姥姥买的 " 这句话中有 A.8 个语素、 7 个词 B.9 个语素、 8 个词 C.10 个语素、 8 个词 D.12 个语素、 8 个词 14.下列词语单位中 , 不能看作 " 简称 " 的是 A. 中小学 B. 黑白电视 C. 四化 D. 奥运会 15.下列各词中 , 属于音译外来词的是 A. 计算机 B. 啤酒 C. 沙文主义 D. 休克 16.下列各组动词中 , 不能带宾语的是 A. 旅行、结婚 B. 明白、喜欢 C. 知道、觉得 D. 开始、进行 17.下列句子属于存现句的是 A. 有个村庄叫吴老庄 B. 把花种在院子里 C. 桌子都放在教室里 D. 座位上放着红色的大衣 18." 大家在一起整整生活了两个月 " 这个句子中的 " 一起 " 是 A.名词 B. 副词 C. 数量词 D. 形容词 三、改错题 说明 : 第 19-23 题是改错题 , 第 19 题 3 分 , 第 20 题 2 分 , 第 21 题 4 分 , 第 22 题 9分 , 第 23 题 12 分 , 共 30 分。请仔细阅读各题目的要求 , 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题号下。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1)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C假借 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D友、及、伐、取 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无”与“勿”是古今字。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D朱骏声 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 1、《说文解字》作者是东汉_许慎__。这是中国_文字学__的奠基之作,收字__93532_个,另有重文1163个。 2《诗词曲语辞汇释》由近人张相_________所著,这是一部研究诗词曲中_特殊语辞_______的一部专著。 3、形声字“裁”的意符为___衣___,声符为__“裁”无“衣”____。 4、文字学家辨别本义主要是凭______字形___,如“叔”的本义是__手拾________。 5、“以劝事君者”中,“劝”的意义为____劝勉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6分) 1、转注 2、偏义复词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转注:建类一首,同类相受。 偏义副词:由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词构成,只有一个词起表意作用,另一个词不表意,只是一种陪衬,这种复合词叫做偏义副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该宾语具有了该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词性、意义或用法。(每题1分,共20分) 1、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成熟) 2、亟请於武公,公弗许。(屡次) 3、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安抚 4、晋不可启,寇不可翫。(放松警惕)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外交使节) 6、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咨询,征求意见) 7、勤而无所,必有悖心。(劳苦) 8、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拜访) 9、师进次于陉。(临时驻扎) 10、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向后退) 11、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 12、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犯错误 13、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通“馈”赠送,窥探)14、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于三子者之撰。”(站起来,才干)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语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走向,接近) 16、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遭受)17、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胸襟宽大) 18、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言语真实) 五、简答(每题3分,共9分) 1、古汉语动量表示法有何特点?古汉语没有动量词,数词直接用在动词前;数词置于整个句子后,在其他部分上加上动词“者”。 2、举例说明古汉语判断句有哪些活用形式?表比喻;表复杂内容;表原因(加举例) 3、介词“于”有哪些用法?(1)引进处所,涉及对象;(2)引进比较对象;(3)引进施事者;(4)引进时间; 六、指出下列句中有词类活用现象的词,并说明 其活用情况和意义(每题2分,共10分)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名词用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用 作动词;戴上礼帽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当作药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动词 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4、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生:动词的 使动用法;使……产生 5、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剑:名词作状 语;表示工具,用剑 七、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并分析其特点(每题2 分,共10分) 1、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判断句,“此 “作主语;”“谁”作谓语。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表被 动,“于”引出主动者。 3、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宾语前置句, 用“实”复指否定句中。 4、紾兄之臂而夺之食,则得食。双宾语句,“夺” 带双宾语,“之”作间接宾语,“食”作直接宾语。 5、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宾语前置句,否定 句中代词宾语“之”前置。 八、解释加点的虚词的词性、语法意义,能释出 的要释出。(每题2分,共10分) 1、太后盛气而揖之。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3、宣子未出山而复。 4、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 5、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尽大事。 1、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 2、介词,用在 主谓之间,表示寓意未完,让读者等待下文。3、 副词,用在动词之前,表否定4、疑问代词,表 处所“哪里”5、代词,表说话人自称“我” 九、给下面的短文加标点,并翻译。(15分) 陈涉之初起王楚也,使周市略定 魏地,北至狄狄,城守田儋详为缚 其奴从少年之廷,欲谒杀奴。见狄 令,因击杀令,而召豪吏子弟曰: “诸侯皆反秦自立,齐,古之建国, ‘儋,田氏,当王。”遂自立为齐王, 发兵以击周市。周市军还去,田儋 因率兵东略定齐地。也,地,狄,奴, 廷,奴。令,令,曰:“立,齐,国‘儋,氏, 王。”王,市。去,地。 陈胜刚刚起义称王楚地的时候,让周市攻取平定 魏地,向北到达狄地。狄城守官田儋假装捆绑了 他的仆从,带领青年人到廷堂,想拜见令,杀死 了仆从,得以拜见令,趁机杀死令,于是召见豪 强子弟,说:“诸侯都叛秦,自立为王。齐国, 是古代建的国;儋,是田姓,应当称王。”于是 自封为齐王,发兵攻打周市,周市军队返回了狄, 田儋于是率领军队向东攻取平定齐地。 一、单项选择题(1×10) 1、下列各组中的汉字全是会意字会意是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 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 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 字。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 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 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 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 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的一组是(B) B 取尖安 2、下列定义是许慎为“形声”所下的是C 以事 为名,取譬相成 3、下列汉字属于“肉”部的是(A )A肖 4、下面全为异体字(异体字,一个字的正体之 外的写法,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的一组是(C ) C賸剩笋筍 5、“庄子持竿不顾”中的“顾”用的是(B ) B 本义 6、下列词语中属于联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 成义而不能拆开的词。联绵词是一个古老而又常 新的词类,上到经书传书,下到现当代作品,联 绵词都很活跃。而中学生又常在联绵词上犯一些 错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就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拓 宽对联绵词的再认识。)的是(D )A恭敬 B动 静 C恐惧 D逶迤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属于词组词组,又称短句、 短语,在文法概念中是指完整句语中的片段。在 日常的语言中,一个词组可以指的是单词的任何 聚合。在语言学当中,一个词组是单词的一个群 组(有时是一个单词),在句子的语法中,它作为 一个单个的单元而起作用。从语法层级的角度上 看,词组要比字句的等级更低。的是(A ) A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8、《方言》的作者是(D ) D扬雄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D )D 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10、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B ) B公赐之食。 二、填空题(1ⅹ15) 1、《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的通过系统分析字 形来确定本义的专著,共( 540 )部首。 2、词义引申主要有三种方式,它们分别是(辐 射式引申)、(链条式引申)和(综合式引 申)。 3、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形符)来辨认本义。 4、对汉字来说,跟图画有着明显界限的(假 借字)和(形声字)的出现,是汉字体系形成 的标志。 5、“知、智”是一对(古今)字,“民归之, 由水之就下”中“由”通(犹)。 6、“隄”字的意符“阝”如果独立成字是(阜), “媵”的声符独立成字是(朕)。 7、采取(绘形象物)或(烘托象物)两种 构形模式所造成的字都属于象形字。 8、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则是(同音替代)。 三、解释加点的词或解释其语法作用。(20) (一)解释加点词的词义。(1ⅹ10) 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亟请于武公,公 弗许。3、多行不义,必自斃,子姑待之。 4、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5、凿户牖以为室。 6、 于予與何诛?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8、 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9、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10、夏,楚子使屈完 如师。 (二)指出下列句中特殊的语法现象。(2×5) 1、宋何罪之有? 2、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 池。3、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4、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5、使民重死而 不远徙。 四、名词解释(3×4)1、金文2、四体二用3、 词的引申义4、同源词 五、简答题(23) 1、举例说明词义范围变化的主要类型。(6) 2、古今字和通假字有什么区别?试举例加以说 明。(6) 3、为什么说由篆文到隶书是汉字演变史上一次 最重要的变革?(11) 六、短文阅读(20)(一)给下面这段古文加上 标点(10)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 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 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 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 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 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 人 (二)将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5) 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 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1)余姑 翦灭此而朝食!”(2)不介马而驰之。(3)郤克 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 张侯曰:“(4)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以 折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 “自始合,(5)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 然子病矣!” 答案: 三、(一)1、城墙;2、屡次;3、跌倒,比喻失 败;4、武器;5、房门;6、谴责、责备;7、渡 口;8、出卖;9、吝惜、舍不得;10、往、到…… 去。答错1个扣1分。 (二)1、“何罪”作动词“有”的宾语,依靠“之” 前置。(2分) 2、“方城”、“汉水”分别作介词“以”的宾语, 前置。(2分) 3、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自”的宾 语,前置。(2分)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答案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古代汉语(一)》模拟试卷(三) 试题卷 注意: 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出自:( B )。 [A] 《郑伯克段于鄢》[B] 《齐桓公伐楚》 [C] 《宫之奇谏假道》[D] 《烛之武退秦师》 2、“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中对“归”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归来[B] 归去[C] 离开[D] 送还 3、对“天”的本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D )。 [A] 天帝[B] 天下[C] 天空[D] 人的头顶 4、“夸父与日逐走”中的“逐”用的是该字的:( A )。 [A] 本义[B] 引申义[C] 假借义[D] 常用义 5、《中原音韵》的作者是:( C )。 [A] 许慎[B] 陈彭年[C] 周德清[D] 陆法言 6、“斗”的词义由“酌酒器”引申为“斗星”,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 A )。 [A]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B] 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相互关联,彼此牵涉 [C]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因果关系 [D]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有条件关系 7、“共其乏困”中“共”的今字是:( A )。 [A] 供[B] 珙[C] 恭[D] 栱 8、中国古代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 C )。 [A] 《汉语大字典》[B] 《中华大字典》 [C] 《康熙字典》[D] 《新华字典》 9、下面几个形符,能表示与斧头有关意义的是:( D )。 [A] 弓[B] 刀[C] 支[D] 斤 10、“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是许慎给( B )所下的含义。 [A] 会意[B] 形声[C] 假借[D] 转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下列句子中,“以”充当连词的是:(AC )。 [A] 齐因趁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 [B]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完整版)郭锡良古代汉语上下册简答题

简答题 1. 简述汉语工具书的常见编排和检索方法。 答:(1)音序法。是根据汉语语音系统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它包括韵部排检法、注音字母排检法、汉语拼音方案排检法三种。如:《广韵》按206韵排列,《佩文韵府》《经籍籑(zhuan,第四声)诂》等按平水韵106韵排列。杨树达的《词诠》按照注音字母排检。《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按照汉语拼音方案排检。 (2)形序法。是按汉字的结构以及形体特征编排和检索工具书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部首法、笔画笔顺法、四角号码法等。如许慎的《说文解字》最早按部首排列,全书分为540部。《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都是采用笔画排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按照四角号码排检。 (3)分类法。是根据工具书所收内容的意义范畴、性质特征等分类加以编排和检索的方法。书目索引、类书政书、年鉴手册等多按此编排。如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就是分类加以编排的,全书分19类。 2. 简述隶书的特点。(存疑) 答:隶书分秦隶和汉隶两种。秦隶是秦代运用的隶书,也称“古隶”;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是汉代通行的字体。隶书于篆书相比,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是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偏旁简化,形体合并;二是将小篆圆转弧形的笔画变成了方折平直的笔画,基本上摆脱了象形的特点。可以说,隶书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山岭,即从具备象形特点的古文字演变为不象形的今文字的转折点。 3. 通假和假借二者有何异同?试举例说明。 答: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即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所谓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来的字。 通假字和假借字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通假字和假借字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同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通“慧”;又如“来”,本义是小,借作来往的“来”。 它们二者的区别是:一、通假字是本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字有一个对立面,就是被通假字。换句话说,通假字是有本字的同音替代(或音近替代),并且本字和借字同时存在。如“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伯克段于鄢》),“锡”通“赐”。而假借字是没有本字的同音假借。如“东”,本指囊橐(tuo 第二声),借作方位名词“东”的书写形式,借完后,字形上仍然只有一个“东”,属于一个字范围内的使用问题;二,假借本身虽不直接产生新字,但却可以产生新义。

现代汉语题库黄廖版

现代汉语题库(一) 绪论 一、填空题 1.语言是一定________和一定________的结合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符号体系。 2.按照信息论的观点,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就是信息交流的过程,也就是通过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3.恩格斯曾经说过,语言是从_____________中并和_____________一起产生出来的。 4.从语言自身的特点看,语言是以_____________为物质外壳,以_____________为建筑材料,以_____________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一种_____________体系。 5.语言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就是_____________。 6.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语言学是指_____________,而广义的语言学在此基础上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 8.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形式,其中_____________依赖_____________而存在,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的存在基础,先有_____________而后才有_____________。 9.“五四”以来开展的“___________运动”和“___________运动”,促进了书面语和口语的结合。 10.方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全民语言的_____________,是语言的_____________。 11.北方方言是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它又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明确的、一致的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973年12月8日,联合国大会第28届会议一致通过,把汉语列为联合国和安理会的六种__________之一,其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4.普通话的“四用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普通话的三级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现代汉语课的内容包括六个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现代汉语的方言按照历史渊源和目前的特点分为北方方言、_______、湘方言、_______、_______、闽方言和___________共七种方言。 18.与印欧语和古代汉语比较,现代汉语总的特点是:语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