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大作业答案

吉大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大作业答案
吉大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大作业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药剂与药物动力学》大作业

作业要求:大作业要求学生手写完成,提供手写文档的清晰扫描图片,并将图片添加到word文档内,最终wod文档上传平台,不允许学生提交其他格式文件(如JPG,RAR等非word文档格式),如有雷同、抄袭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一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1. 生物利用度(3 分)

生物利用度是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人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生物利用度是反映所给药物进入人体循环的药量比例,它描述口服药物由胃肠道吸收,及经过肝脏而到达体循环血液中的药量占口服剂量的百分比。

2. 统计学模型(3 分)

指以概率论为基础,采用数学统计方法建立的模型。

3. 肾清除率(3 分)

单位时间内肾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与尿中该物质浓度的比值

4. 膜脂(3 分)

是指包围在细胞表面的一层极薄的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所组成。质膜的基本作用是维护细胞内微环境的相对稳定,并参与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和信息传递。

5. 药物治疗指数(3 分)

等于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用来估计药物的安全性,此数值越大越好。

6. 吸收(3 分)

食物经过消化后,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7. 消除(3 分)

消除是指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的总称。

8. 二阶矩(3 分)

二阶矩是随机变量平方的期望,以此可以类推高阶的矩

9. 蓄积(3 分)

有机体长期接触某污染物质,若吸收超过排泄及其代谢转化,则会出现污染物质在体内逐增的现象,称为生物蓄积。

10. 剂型因素(3 分)

药物剂型因素和药效之间的关系,这里所指的剂型不仅是指片剂、注射剂、软膏剂等剂型概念,还包括跟剂型有关的各种因素,如药物的理化性质(粒径、晶型、溶解度、溶解速度、化学稳定性等)、制剂处方(原料、辅料、附加剂的性质及用量)、制备工艺(操作条件)以及处方中药物配伍及体内相互作用等。

二计算题 (共2题,总分值30分 )

11. 某患者以每小时150mg的速度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已知:t1/2=1.9h,V=100 L,问C ss是多少?滴注经历10 h血药浓度是多少?若要使稳态血药浓度达到3μg/ml,静脉滴注速度应为多少? (15 分)

12. 某药口服吸收后在体内呈一室分布,其血药浓度如下表和下图所示,试求该药的有关动力学参数。

图某药口服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15 分)

三简答题 (共4题,总分值40分 )

13. 什么是治疗药物监测?它的目的是什么?(10 分)

治疗药物监测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有时采集尿液、唾液等液体),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探讨药物的体内过程,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及避免发生毒副反应,同时也可以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将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模式提高到比较科学的水平。

其目的是为科研提供血药浓度数据;根据血药浓度结果制订用药方案。

14. 什么样的给药方案是理想的临床给药方案?(10 分)

(1)合理的给药时间

(2)合理的给药次数

(3)合理的给药途径

15.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应符合哪些要求?(10 分)

1)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方法应涵盖药物体内分析技术、质量控制标准、临床干预方案三部分。

(2)药物体内分析技术应包括专属性(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重现性和稳定性等指标考察。

(3)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质量控制标准至少应含有:分析测定方法的室内、室间质控指标,专业人员上岗资格认定,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相关SOP和临床路径。

(4)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应设有专门质量控制负责人和/或质控员,参加临床治疗药物监测专业组织或政府授权相关质量管理机构的质评活动,并达到要求。

(5)开展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应制定相关技术指导文件、质量控制方案和临床干预指南(或临床路径)。(6)质量控制文件应由岗位技术人员起草、临床治疗药物监测负责人审核批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通过,方可在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工作开展中实施。

16. 什么是零级动力学过程?它有什么特点?(10 分)

零级动力学是指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1)单位时间里按恒定的量衰减,又称恒量消除。

(2)血浆药时曲线浓度取算术刻度时是一条直线。

(3)血浆消除半衰期不是一常数。

(4)反复给药,理论上无稳态浓度,易蓄积中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