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

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学科。数

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

奠定基础,一起看看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欢迎查阅!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1

高中一年级的新同学们,当你们踏进高中校门,漫步在优美的校园时,看见老师严

谨而热心的教学和师兄、师姐深切的关怀时,我想你们会暗暗决心:争取学好高中阶

段的各门学科。在新的高考制度3+综合普遍吹散全国大地之时,代表人们基本素质的

3科中,数学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和聪明程度的

学科。数学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

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高中阶段则应可能充分反映学习者对数学的不同需求,使每个学

生都能学习适合他们自己的数学。

一、高中数学课的设置

高中数学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高一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

简易逻辑;第二章函数;第三章数列。高一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一册(下):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五章平面向量。高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第七章直线和

圆的方程;第八章圆锥曲线方程。高二年级下学期学习第二册(下):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第十章排列、组合和概率。高二结束将有数学会考。高三年级文科生学习第三册(选修1):第一章统计;第二章极限与导数。高三年级理科生学习第三册(选修2):第一章概率与统计;第二章极限;第三章导数;第四章复数。高三还将进行全面复习,并有重要的高考。

二、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差异。

1、知识差异。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容易、知识面笮。高中数学知识广泛,将对初中的数学知识推广和引伸,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如:初中学习的角的概

念只是0-1800范围内的,但实际当中也有7200和-300等角,为此,高中将把角的概

念推广到任意角,可表示包括正、负在内的所有大小角。又如:高中要学习《立体几何》(第九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将在三维空间中求角和距离等。

还将学习排列组合知识,以便解决排队方法种数等问题。如:①三个人排成一行,

有几种排队方法,(=6种);②四人进行乒乓球双打比赛,有几种比赛场次?(答:=3种)

高中将学习统计这些排列的数学方法。初中中对一个负数开平方无意义,但在高中规定了i2=--1,就使-1的平方根为±i.即可把数的概念进行推广,使数的概念扩大到复数范围等。这些知识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将逐渐学习到。

2、学习方法的差异。

(1)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们课学生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数学教师将相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相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2)模仿与创新的区别。

初中学生模仿做题,他们模仿老师思维推理教多,而高中模仿做题、思维学生有,但随着知识的难度大和知识面广泛,学生不能全部模仿,即就是学生全部模仿训练做题,也不能开拓学生自我思维能力,学生的数学成绩也只能是一般程度。现在高考数学考察,旨在考察学生能力,避免学生高分低能,避免定势思维,提倡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初中学生大量地模仿使学生带来了不利的思维定势,对高中学生带来了保守的、僵化的思想,封闭了学生的丰富反对创造精神。如学生在解决:比较a与2a的大小时要不就错、要不就答不全面。大多数学生不会分类讨论。

3、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

初中学生自学那能力低,大凡考试中所用的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在初中教师基本上已反复训练,老师把学生要学生自己高度深刻理解的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他的耐心的讲解和大量的训练中,而且学生的听课只需要熟记结论就可以做题(不全是),学生不需自学。但高中的知识面广,知识要全部要教师训练完高考中的习题类型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较少的、较典型的一两道例题讲解去融会贯通这一类型习题,如果不自学、不靠大量的阅读理解,将会使学生失去一类型习题的解法。另外,科学在不断的发展,考试在不断的改革,高考也随着全面的改革不断的深入,数学题型的开发在不断的多样化,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题、探索型题和开放型题,只有靠学生的自学去深刻理解和创新才能适应现代科学的发展。

其实,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他从一个方面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时间是有导师的学习,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

一生学习,靠的自学最终达到了自强。

4、思维习惯上的差异

初中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知识的范围小,知识层次低,知识面笮,对实际问题的思维

受到了局限,就几几何来说,我们都接触的是现实生活中三维空间,但初中只学了平

面几何,那么就不能对三维空间进行严格的逻辑思维和判断。代数中数的范围只限定

在实数中思维,就不能深刻的解决方程根的类型等。高中数学知识的多元化和广泛性,将会使学生全面、细致、深刻、严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也将培养学生高素质思维。

提高学生的思维递进性。

5、定量与变量的差异

初中数学中,题目、已知和结论用常数给出的较多,一般地,答案是常数和定量。

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大多是按定量来分析问题,这样的思维和问题的解决过程,只能

片面地、局限地解决问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会大量地、广泛地应用代数的可

变性去探索问题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如: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我们采用对方程

ax2+bx+c=0(a≠0)的求解,讨论它是否有根和有根时的所有根的情形,使学生很快的

掌握了对所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外,在高中学习中我们还会通过对变量的分析,探索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所用的数学思想。

三、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高中数学课即将开始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但比初中数学

知识系统。高一数学中我们将学习函数,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它在高中数学中是

起着提纲的作用,它融汇在整个高中数学知识中,其中有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它也是高考的重点,近年来,高考压轴题都

以函数题为考察方法的。高考题中与函数思想方法有关的习题占整个试题的60%以上。

1、有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

就是兴趣。兴趣是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

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

学习的成功者。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

(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

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

(5)把概念回归自然。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至交坐标系的产生、极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

来的。只有回归现实才能使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靠,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建立良好的学

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

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

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

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3、有意识培养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数学能力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

决问题能力共五大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学

习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

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

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

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

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

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其它注意事项

1、注意化归转化思想学习。

人们学习过程就是用掌握的知识去理解、解决未知知识。数学学习过程都是用旧知

识引出和解决新问题,当新的知识掌握后再利用它去解决更新知识。初中知识是基础,如果能把新知识用旧知识解答,你就有了化归转化思想了。可见,学习就是不断地化

归转化,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更新旧知识。

2、学会数学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教材是采用蕴含披露的方式将数学思想溶于数学知识体系中,因此,适时对数

学思想作出归纳、概括是十分必要的。概括数学思想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一是揭示

数学思想内容规律,即将数学对象其具有的属性或关系抽取出来,二是明确数学思想

方法知识的联系,抽取解决全体的框架。实施这两步的措施可在课堂的听讲和课外的

自学中进行。

课堂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主战场。课堂中教师通过讲解、分解教材中的数学思想和进

行数学技能地训练,使高中学生学习所得到丰富的数学知识,教师组织的科研活动,

使教材中的数学概念、定理、原理得到程度的理解、挖掘。如初中学习的相反数概念

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以下理解:①从定义角度求3、-5的相反数,相反数

是的数是_____.②从数轴角度理解:什么样的两点表示数是互为相反数的。(关于原点对称的点)③从绝对值角度理解:绝对值_______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的。④相加为

零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吗?这些不同角度的教学会开阔学生思维,提高思维品质。望同学们把握好课堂这个学习的主战场。

五、学数学的几个建议。

1、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为备战高考而加的课外知识。

2、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3、记忆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

4、与同学建立好关系,争做小老师,形成数学学习互助组。

5、争做数学课外题,加大自学力度。

6、反复巩固,消灭前学后忘。

7、学会总结归类。可:①从数学思想分类②从解题方法归类③从知识应用上分类

同学们在高中有优美的学习环境,有一群乐于事业的热心教师,全体教师经验丰富,他们甘愿为你们做铺路石直至你们走进高等学校大门。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一定会

使你们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2

一、自我介绍

我姓x,是你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是数学老师所以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喜欢给出自己

的数字特征,也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能拓宽与大家交流的平台,希望能与大家在课堂

中相识,在生活中相知,不仅能成为你们知识的传授者,方法的指引者,更希望成为

你们情感上的依赖者。

二、相信大家对于高中学习都充满着好奇,和初中相比,高中课程与初中课程有很

大的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不急于上新课,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数学,一起来思考为什

么要学习数学及如何学好数学这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学习数学

相信高一的第一节课是各位科任老师各显神通的时候,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来突出

每门课的重要性,作为数学老师我表达上不如文科老师迂回婉转和风趣幽默,我们更

喜欢用数字说明问题。大家知道北大最的院系是什么系吗?早在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长时,就列数学系为北大第一系,这种传统一直保持到现在。为什么数学系在高校中有

如此重要的地位?课本主编寄语是这样描述的: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有助于提高能力。数学家华罗庚在《人民日报》精彩描述了数学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

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方面无处不有重要贡献。

问题1:大家知道海王星是怎么发现的,冥王星又是怎么被请出十大行星行列的?

海王星的发现是在数学计算过程中发现的,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只是验证了人们的推论。

1812年,法国人布瓦德在计算天王星的运动轨道时,发现理论计算值同观测资料发

生了一系列误差。这使许多天文学家纷纷致力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而发现天王星的脱

轨与一个未知的引力的存在相关。也就是说有一个未知的天体作用于天王星。1846年

9月23日。柏林天文台收到来自法国巴黎的一封快信。发信人就是勒威耶。信中,勒

威耶预告了一颗以往没有发现的新星:在摩羯座8星东约5度的地方,有一颗8等小星,每天退行69角秒。当夜,柏林天文台的加勒把巨大的天文望远镜对准摩羯座,果真在那里发现了一颗新的8等星。又过了-天,再次找到了这颗8等星,它的位置比前

一天后退了70角秒。这与勒威耶预告的相差甚微。全世界都震动了。人们依照勒威耶的建议,按天文学惯例,用神话里的名字把这颗星命名为海王星。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和计算,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经过多年的争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投票表决做出最终决定,取消冥王星的行星资格。8月24日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宣布,冥王星将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从而太阳系行星的数量将由九颗减为八颗。事实上,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正因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一切科学到了最后都归结为数学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数学可以来解决的,无非很多人都没有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

问题2:徒认为上帝是万能的。你们认为呢?如何来证明你的结论呢?(让同学发言) 我的观点:上帝不是万能的。为什么呢?仔细听我讲来。

证明:(反证法)假如上帝是万能的

那么他能够制作出一块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

根据假设,既然上帝是万能的,那么他一定能够搬的动他自己制造的那石头

这与无论什么力量都搬不动的石头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

所以上帝不是万能的。问题3:抓阄对个人来说公平吗?5张票中有一张奖票,那么先抽还是后抽对个人还说公平吗?

当然,我们学习的数学只是数学学科体系中很基础,很小的一部分。现在课本上学的未必能直接应用于生活,主要是为以后学习更高层次的理科打好基础,同时,也为了掌握一些数学的思考方法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哲学家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读历史使人明智,学逻辑使人周密,学哲学使人善辩,学数学使人聪明…,也有人形象地称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体验一下某些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

故事一:据说国际象棋是古印度的一位宰相发明的。国王很欣赏他的这项发明,问

他的宰相要什么赏赐。聪明的宰相说,我所要的从一粒谷子(没错,是1粒,不是1两或1斤)开始。在这个有64格的棋盘上,第一格里放1粒谷子,第二格里放2粒,第

三格里放4粒,即每下一格粒数加倍,……如此下去,一直放满到棋盘上的64格。这就是我所要的赏赐。国王觉得宰相要的实在不多,就叫人按宰相的要求赏赐。但后来

发现即使把全国所有的谷子抬来也远远不够。

人们通常凭借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耍些小聪明,使问题妙不可言。

数学游戏:两人相继轮流往长方形桌子上放同样大小的硬币,硬币一定要平放在桌

面上,后放的硬币不能压在先放的硬币上,放最后一颗的硬币的人算赢。应该先放还

是后放才有必胜的把握。

数学思想:退到最简单、最特殊的地方。

故事二:聪明的渡边:20世纪40年代末,手写工具突破性进展-圆珠笔问世,它以

价廉、方便、书写流利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写到20万字时就会因圆珠磨小而漏油,影响了销售。工程师们从圆珠质量入手,从改进油墨性能入手进行改良,但收效甚微。于是厂家打出广告:解决此问题获奖金50万元。当时山地制笔厂的青年工人渡边看到女儿把圆珠笔用到快漏油时就德育不用这一现象中受到启发,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

渡边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思维角度新,从问题的侧面轻巧取胜。也正体现了数学学习

中经常用到的发散式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既要有集中式思维又要有发散式思维。集

中式思维是一种常用思维渠道,即为对问题的归纳,联系思维方式,表现为对解题方

法的模仿和继承;而发散式思维即对问题开拓、创新,表现为对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解决具体问题中,我们应该将两种思维方式相结合。

学数学有利于培养人的思维品质:结构意识、整体意识、抽象意识、化归意识、优

化意识、反思意识,尽管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这些思维品质方面和其他学科存在着交集,但数学在其中的地位是无法被代替的。总之,学习数学可以使人思考问题更合乎逻辑,更有条理,更严密精确,更深入简洁,更善于创造……

(二)如何学好数学

高中数学的内容多,抽象性、理论性强,高中很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的,高中不会

像初中那样老师一天到晚盯着你,在高中一定要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谁的自学能力

强,那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你的成绩以及你将来你发展的前途。同时要注意以下

几点:

第一:对数学学科特点有清楚的认识

主编寄语里是这样描述数学的特征的:数学是自然的。数学的概念、方法、思想都

是人类长期实践中自然发展形成的,以数域的发展为例,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到实数再

到复数,都是由自然的认知冲突引起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必要了解知识产

生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以及它的应用,让数学显得合情合理,浑然天成。数学中没

有含糊不清的词,对错分明,凡事都要讲个为什么,只要按照数学规则去学去想就能

融会贯通,但是如果不把来龙去脉想清楚而是想当然的话,那就学不下去了。

第二:要改变一个观念。

有人会说自己的基础不好。那我问下什么是基础?今天所学的知识就是明天的基础。明天学习的知识就是后天的基础。所以要学好每一天的内容,那么你打的基础就是最

扎实的了。所以现在你们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无所谓基础好不好。过去的几年里

我分别带过五十一中和一中的学生,两边学生的课堂感觉差不多,应该说接受能力不

相上下,有的时候我会选择在五十一中开公开课,因为课堂气氛活跃、轻松,但是成

绩差异却是很大,原因在于我们同学外课自主时间的投入太少,学习习惯不太好。

第三:学数学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习、掌握并能灵活应用数学的途径有千万条,每个人都可以有与众不同的数学学

习方法。做习题、用数学解决各种问题是必需的,理解、学会证明、领会思想、掌握

方法也是必需的。此外,还要发挥问题的作用,学会提问,热心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用自己的问题和别人的问题带动自己的学习。同时,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类比地学、联系地学,既要从概念中看到它的具体背景,又要在具体的例子中想到它蕴含的一般

概念。

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一中学生相比较)

㈠课前预习。怎样预习呢?就是自己在上课之前把内容先看一边,把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或者打个问号,以至于上课的时候重点听,这样才能够很快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预习不是很随便的把课本看一边,预习有个目标,那就是通过预习可以把书本后

面的练习题可以自己独立的完成。一中的同学预习就已经有好几个层次了,先是课本,再是精编,再是高考题典,上课对于他们来说是第一轮高考复习。

㈡上课认真听讲。上课的时候准备课本,一只笔,一本草稿。做不做笔记你们自己

决定,不过我不大提倡数学课做笔记的。不过有一点,有些知识点比较重要,课本上

又没有的,我要求你们把它写在课本上的相应的空白地方。还有如果你觉得某个例题

比较新或者比较重要,也可以把它记在书本的相应位置上,这样以后复习起来就一目

了然了。那么草稿要来干什么的呢?课堂上你可以自己演算还有做课堂练习。

㈢关于作业。绝对不允许有抄作业的情况发生。如果我发现有谁抄作业,那么既然

他这样喜欢抄,我就要你把当天的作业多抄几遍给我。那有人会问,碰到不会做的题

目怎么办?有两个办法:一、向同学请教,请教做题目的思路,而不是整个过程和答案。同学之间也要相互帮助,如果你让他抄袭你的作业这样不是帮助他而是害他,这个道

理大家应该明白吧。我非常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问题的,这样才能够相互促进提高。二、向老师请教,要养成多想多问的习惯。我的办公室在二楼二号,欢迎大家前

来交流

㈣准备一本笔记本,作为自己的问题集。把平时自己不懂的和不大理解的还有易错

的记录下来,并且要及时的消化,不懂的地方问老师。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到考试

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自己复习了。我高中的时候就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把

数学成绩提高。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的学期开始了,请大家调整好自己的思想,找到学习的

原动力。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愿每位同学都有个好的开始。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案书3

一.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

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三. 教法分析

1.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04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2004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a,b,c,d?

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b是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a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

同学,

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a,b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

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中国.日本与集合A

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习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

记号.并让学生完成习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习: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A?{x?N|1?x?8}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习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习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习题1.1A组第4题.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习教材.

五.板书分析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最新目录 (1)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2函数及其表示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指数函数 2.2对数函数 2.3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函数与方程 3.2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直线的方程 3.3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算法与程序框图 1.2基本算法语句 1.3算法案例 第二章统计 2.1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3.2古典概型 3.3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任意角和弧度制 1.2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函数y=Asin(ωx+ψ) 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高中数学各书本的联系

高中数学各书本之间的联系 高一数学上学期(必修一、二) 必修一: 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包括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图象等问题;函数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各个阶段!非常重要!!! 必修二: 立体几何的平行、垂直关系;以及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问题;对于文科同学而言,该部分会直接应用到高考大题中;对于理科同学而言,该部分的牢固掌握,会有助于理解空间向量的解法。 解析几何:直线与圆的相关问题。直线问题将于后期圆锥曲线有紧密结合。 高一数学下学期(必修三、四) 必修三: 整体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独立。文科生要尤其关注,该部分会直接产生高考大题,与后期学习选修1-2有密切关系。理科生在选修2-3中,会深化学习该部分知识。 必修四: 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形,平面向量。其中三角函数部分与必修5正余弦定理关系密切,会产生综合问题。平面向量与与后期空间向量的运算规则完全一致,需要牢固掌握。 高二数学上学期(必修五、文-选修1-1/理-选修2-1) 必修五 数列通常会单独命题,近年较为流行与必修四平面向量相结合,或与必修一函数相结合命题。 正余弦定理部分与必修四三角函数关系密切,会产生综合问题。 不等式中基本不等式通常会与函数相结合,产生最值问题;线性规划部分通常会独立命题,文科同学尤其需要注意;一元二次不等式通常会与必修一集合部分相结合命题。

文-选修1-1 圆锥曲线与导数为本书的重难点,其中圆锥曲线难度较大,高考会单独命一大题。该部分与必修二直线与圆结合广泛,尤其是直线。 导数部分是函数的难点,在高考中属于压轴题。命题形式较为灵活。与函数各部分知识相结合均有可能。 理-选修2-1 圆锥曲线与导数为本书的重难点,其中圆锥曲线难度较大,高考会单独命一大题。该部分与必修二直线与圆结合广泛,尤其是直线。 高二数学下学期(文-选修1-2/理-选修2-2、选修2-3) 文-选修1-2 本书与必修三结合紧密,框图,复数均会独立命题,属于较易得分题目。 理-选修2-2、 导数部分是函数的难点,在高考中属于压轴题。命题形式较为灵活。与函数各部分知识相结合均有可能。 选修2-3 本书与必修三结合紧密,排列与组合所产生的概率模型会在高考大题当中直接应用。复数部分相对来说较为容易得分。注意数形结合的特殊解法即可。 高三数学全学年(复习)

高中数学必修5教材电子课本(人教版)

高中数学必修5_教材电子课本(人教 版).pdf 篇一: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电子课本1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概念 1.1 集合 1.1.1 集合的含义和表示 1.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2 函数及其表示 1.2.1 函数的概念 1.2.2 函数的表示法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1.3.1 单调性和最大(小)值 1.3.2 奇偶性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 2.1.1 指数和指数幂的运算 2.1.2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2.2 对数函数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一) 2.2.1 对数和对数运算(二) 2.2.2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 3.1.1 方程的根和函数的零点 3.1.2 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目录 必修一、二、四、五章节内容 必修一必修四 第一章集合和函数的概念第一章三角函数1.1 集合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函数及其表示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函数的使用 3.1 函数和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使用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使用举例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和简单表示方法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 项和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和不等式3.2 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及其解法3.4 基本不等式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5 函数y=Asin(?x+?)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使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使用举例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和差的正弦、余弦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间的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直线和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和距离公式

(推荐)高中数学各本书占分值

高一数学(必修一~必修四90分)必修一(30分左右) 一、集合(5分,必考,选择题形式) 1.集合元素互异性 2.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 3.集合的运算(交、并、补,以交集和补集为主) 二、函数(15分+)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填空题形式,解答题中会用得到,所在题型分值5分+) 2.函数性质:奇偶性、单调性(选择题形式,解答题中会用得到,所在题型分值5分+) 3.函数图象(选择题形式,5分) 三、基本初等函数(5分+) 1.指数函数 2.对数函数 3.幂函数 注:1.选择题形式结合函数性质、函数图象考查,或者用于比较函数值大小 2.解答题形式,最后一道解答题,结合导数考查,所在题型分值14分四、函数的应用(5分+) 1.函数的零点(必考5分填空题形式,或者结合最后一道解答题14分) 2.函数模型(有可能出解答题,可能性不大,与实际生活、热点结合) 2.必修二(文20+、理30分+)一、空间几何体(5分+) 1.利用三视图求集合体表面积、体积(选择、填空形式,5分) 2.表面积、体积的求解(选择、填空形式,5分) 二、点、线、面关系(5分+) 1.直线与直线平行、垂直 2.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 注1.选择、判断形式,与向量、命题判断结合,5分 2.在立体结合的解答题中出现,所在题型分值12分 三、直线与方程(5分+) 1.斜率、直线方程 2.直线焦点坐标:点点距、点线距注1.选择、填空中与圆结合,5分 2.解答题中结合圆锥曲线,所在题型12分 四、圆与方程(5分,选择、填空) 1.圆的方程 2.直线与圆 五、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 (结合立体几何,所在题型分值12分) 必修三(文25分+,理15分+) 一、算法(5分,选择、填空) 1.程序框图 2.算法结构 二、、统计(文15分+,理5分) 三、1.随即抽样(文解答题12分、里选择判断5分) 四、2.样本估计总体:方差、标准差(选择、填空,5分) 五、三、概率(5分,选择,填空)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古典概型 3.集合概型 六、必修四(22分+) 七、一、三角函数(17分+) 1.诱导公式 2.图象变换 3.图象性质 4.三角恒等变换注1.选择、填空5分 八、 2.解答题,有可能结合向量,12分 九、二、平面向量(5分+) 1.线性运算 2.基本定理 3.数量积 十、注1.选择、填空结合命题,5分 十一、2.解答题结合三角函数,12分高二数学(文)(50分) 十二、必修五(25分) 十三、一、解三角形(结合三角函数考查) 1.正弦定理 2.余弦定理 3.应用 十四、二、数列(17分) 1.等差数列 2.等比数列 3.数列求和注1.选择填空,5分 2.解答题,12分三、不等式(5分+) 十五、1.不等式求解(5分+,选择填空,或者出现在最后一道解答题中) 2.不等式与线性规划(5分,选择填空)选修1—1(20分)

高二数学课本电子版

高二数学课本电子版 一、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常见的两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类:一类是函数关系,另一类是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不同,相关关系 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2.从散点图上看,点分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这种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点分 布在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内,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为负相关. 二、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 1.从散点图上看,如果这些点从整体上看大致分布在通过散点图中心的一条直线附近,称两个变量之 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这条直线叫回归直线.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 当r<0时,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 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r的绝对值越接近于0时,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几 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通常|r|大于0.75时,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 三、解题方法 1.相关关系的判断方法一是利用散点图直观判断,二是利用相关系数作出判断. 2.对于由散点图作出相关性判断时,若散点图呈带状且区域较窄,说

明两个变量有一定的线性相关 性,若呈曲线型也是有相关性. 3.由相关系数r判断时|r|越趋近于1相关性越强.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 得到方程【一定两解】

(完整)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doc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 )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 ( 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1 集合 2.1 指数函数 3.1 函数与方程 1.2 函数及其表示 2.2 对数函数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2.3 幂函数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小结 小结复习参考题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复习参考题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4.1 圆的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册) 第一章算法初 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 步 算法与程序框图 2.1 随机抽样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2 基本算法语句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3.2 古典概型 阅读与思考割圆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3.3 几何概型 术 小结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复习参考题实习作业小结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册) 第一章三角函数 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念式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小结示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复习参考题1.5 函数 y=Asin(ω x+ψ )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小结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教材备课用书

1.1集__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一课时 集合的含义 集合的概念 [提出问题] 观察下列实例: (1)某公司的所有员工; (2)平面内到定点O 的距离等于定长d 的所有的点; (3)不等式组? ???? x +1≥3, x 2≤9的整数解; (4)方程x 2-5x +6=0的实数根; (5)某中学所有较胖的同学. 问题1:上述实例中的研究对象各是什么? 提示:员工、点、整数解、实数根、较胖的同学. 问题2:你能确定上述实例的研究对象吗? 提示:(1)(2)(3)(4)的研究对象可以确定. 问题3:上述哪些实例的研究对象不能确定?为什么? 提示:(5)的研究对象不能确定,因为“较胖”这个标准不明确,故无法确定. [导入新知] 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定义 表示 元素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 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集合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简称为集)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

[化解疑难] 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 (1)集合的概念是一种描述性说明,因为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这与我们初中学过的点、直线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述的. (2)集合含义中的“元素”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 元素的特性及集合相等 [提出问题] 问题1:“知识点一”中的实例(3)组成的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提示:2,3. 问题2:“知识点一”中的实例(4)组成的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提示:2,3. 问题3:“知识点一”中的实例(3)与实例(4)组成的集合有什么关系? 提示:相等. [导入新知] 1.集合相等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集合元素的特性 集合元素的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化解疑难] 对集合中元素特性的理解 (1)确定性:作为一个集合的元素必须是明确的,不能确定的对象不能构成集合.也就是说,给定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 (2)互异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 (3)无序性:对于给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是不考虑顺序的.如由1,2,3构成的集与3,2,1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常用数集的记法[ 某中学2017年高一年级20个班构成一个集合. 问题1:高一(6)班、高一(16)班是这个集合中的元素吗?

人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详细目录 (1)

2019 年最新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第一册)(共计72 课时)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0 课时) 第二章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8 课时) 第三章函数概念与性质(12 课时)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16 课时) 第五章三角函数(23 课时) 必修(第二册)(共计69 课时) 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应用(18 课时) 第七章复数(8 课时)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9 课时) 第九章统计(13 课时) 第十章概率(9 课时)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共计43 课时)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15 课时)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16 课时)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12 课时) 选择性必修(第二册)(共计30 课时) 第四章数列(14 课时) 第五章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16 课时)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共计35 课时) 第六章计数原理(11 课时) 第七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0 课时) 第八章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9 课时) 详细章节内容 高中数学新教材目录 高中第一册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4) 1.1 集合的概念 (5) 1.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0)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3)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8)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0) 1.5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27) 阅读与思考几何命题与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34) 第二章一员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39) 2.1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 (40) 2.2 基本不等式 (47)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 (53) 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62) 3.1 函数的概及其表示 (63) 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78)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册)(完美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第一册上 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一集合 1.1集合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交集、并集 1.4含绝对值的不等式解法 1.5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 阅读材料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二简易逻辑 1.6逻辑联结词 1.7四种命题 1.8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小结与复习 复习参考题一 第二章函数 一函数 2.1函数 2.2函数的表示法 2.3函数的单调性 2.4反函数 二指数与指数函数 2.5指数 2.6指数函数 三对数与对数函数 2.7对数 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 2.8对数函数 2.9函数的应用举例 阅读材料自由落体运动的数学模型 实习作业建立实际问题的函数模型 小结与复习 复习参考题二 第三章数列 3.1数列 3.2等差数列 3.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

3.4等比数列 3.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研究性学习课题: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 小结与复习 复习参考题三 第一册下 第四章三角函数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4.2弧度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阅读材料三角函数与欧拉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二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4.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三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9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阅读材料潮汐与港口水深 小结与复习 复习参考题四 第五章平面向量 一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5.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5.8平移 阅读材料向量的三种类型 二解斜三角形 5.9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实习作业解三角形在测量中的应用 阅读材料人们早期怎样测量地球的半径? 研究性学习课题: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小结与复习 复习参考题五

人教版小学到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修+选修) (1) 必修1 (1) 必修2 (2) 必修3 (3) 必修4 (4) 必修5 (6) 选修1-1 (7) 选修1-2 (8) 选修2-1 (10) 选修2-2 (11) 选修2-3 (12) 选修3-1 (13) 选修3-3 (15) 选修3-4 (17) 选修4-1 (19) 选修4-2 (20) 选修4-5 (21) 选修4-6 (22) 选修4-7 (24) 选修4-9 (25)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27) 七年级上册 (27) 七年级下册 (29) 八年级上册 (30) 八年级下册 (32) 九年级上册 (33) 九年级下册 (3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总目录 (37) 一年级上册 (37) 一年级下册 (37) 二年级上册 (37) 二年级下册 (37) 三年级上册 (37) 三年级下册 (38) 四年级上册 (38) 四年级下册 (38) 五年级上册 (38) 五年级下册 (38) 六年级上册 (39) 六年级下册 (39) 中小学人教版数学教材及教师用书下载地址【高中A\B版|初中|小学】 (40) 1、高中数学教材(人教大纲版)(旧人教版) (40) 2、高中数学电子课本(新课标人教A版) (40) 3、高中数学电子课本(新课标人教B版) (40)

4、高中数学教师用书(新课标人教A版) (41) 5、初中数学课本 (41) 6、小数学数学课本 (42) 7、初中数学教师用书(人教A版/PDF版/免费/共6册) (42) 8、人教B版数学教材及教师用书(人教B版/EXE版/PDF版/免费/共4册) (42)

2020-2021年高中数学教材人教版小学、初中、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全套目录 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 3、比高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 2、比大小 3、几和第几 4、2-5的分与合 5、加法 6、减法 7、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长方体、正方形、三角形、圆 第五单元分类 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和7的认识 2、6、7的分与合 3、和是6、7的加法与6、7减几 4、解决问题 5、8、9的知识 6、8、9的分与合 7、和是8、9的加法和8、9减几 8、解决问题9、10的认识 10、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11、填() 12、连加连减13、加减混合 14、整理和复习(一) 15、整理和复习(二)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数数、读数 2、写数 3、10或十几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解决问题 3、8、7、6加几 4、解决问题 5、5、4、3、2加几 6、整理和复习 第十单元总复习: 1、20以内的数 2、20以内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 3、认识图形 4、认识钟表第一单元位置: 1、位置(1) 2、位置(2)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 、十几减9 2、十几减8 3、十几减7 4、十几减6、 5、4、3、2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 、图形的拼组(1) 2 、图形的拼组(2)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相应的减法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2、简单的计算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和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1) 2、认识时间(2) 3、单元测试题 第八单元找规律: 1、找规律(1) 2、找规律(2) 第九单元统计: 1、统计 2、单元测试题 第十单元总复习: 1、总复习(1) 2、总复习(2)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课后练习及章末检测 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册课后练习及章末测验 第一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 1 - 1.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 1 - 1.1.2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 8 - 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 15 - 1.3.1空间直角坐标系 .................................................................................................. - 22 - 1.3.2空间运算的坐标表示........................................................................................... - 27 - 1.4.1第1课时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 - 33 - 1.4.1第2课时空间向量与垂直关系........................................................................... - 42 - 1.4.2用空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 - 50 - 第一章章末测验............................................................................................................ - 63 -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 - 77 - 2.1.1倾斜角与斜率 ...................................................................................................... - 77 - 2.1.2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 82 - 2.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86 - 2.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 91 - 2.2.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 96 - 2.3.1 2.3.2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101 - 2.3.3 2.3.4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 - 106 - 2.4.1圆的标准方程 .................................................................................................... - 111 - 2.4.2圆的一般方程 .................................................................................................... - 116 - 2.5.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121 - 2.5.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126 - 第三章圆锥曲线的方程.................................................................................................... - 142 - 3.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 142 - 3.1.2第1课时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 148 - 3.1.2第2课时椭圆的标准方程及性质的应用......................................................... - 154 - 3.2.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 162 - 3.2.2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168 - 3.3.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 176 - 3.3.2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 182 - 第三章章末测验.......................................................................................................... - 189 -

如何选择好的中小学数学教材

博易新思维数学详细介绍 一、品牌介绍: 博易新思维数学是博奥鹏程教育集团旗下的巨作,是由数百名拥有一线教学经验的资 深名校教师,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究、不断总结而得到的结晶,深受各大教育 单位的领导和教师好评。 博易新思维数学具有“新”“实”“趣”三个特点。 所谓“新”:博易新思维数学紧扣新课标这一主题,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 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基本理念是: 1、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2、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 3、要让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 4、学有用的数学。 所谓“实”:就是编写中要讲求实效,从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具体表现在: 1、内容实:编写时注意承上启下,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把学校使用的教材中的知识点重现,但又不是机械的重复,注意把握教材的标高。 2、拓展实:在拓展内容中注意把握学生可接受性的原则,让学生感到自然而不突然。同时也引进一些教材上没有出现又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专题。 所谓“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 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 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至关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 负担根本措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他 们就会乐学、爱学。 在以上基础上,博易新思维贯彻“快乐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研发出“三步教学法”,在建立模型及问题解决中,教师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学生可以充

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全)

必修1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2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必修3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 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 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 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 与弱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 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必修4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 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 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 坐标表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 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应用举例 1.3实习作业 第二章数列 2.1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等差数列 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等比数列 2.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第三章不等式 3.1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 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3.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 面区域 3.3.2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基本不等式 选修1-1 第一章常用逻辑用 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圆锥曲线与 方程 2.1椭圆 2.2双曲线 2.3抛物线 第三章导数及其应 用 3.1变化率与导数 3.2导数的计算

1000111001110选用综合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

1 1 一、商务类 选用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 的基础知识。必学内容: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选学内容:逻辑用语、数列极限、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并为升入高职院校打下扎实的文化 基础。 二、旅游类 选用全日制普通高中《数学》教材。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内容:集合、不等式、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向量、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选学内容:逻辑用语、不等式的证明、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多面体与旋转体,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逻辑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信息类、电子类(1)(3+2、英才系列) 人教基础版职高《数学》教材。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的基础知识。必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选学内容:反函数、数列极限、复数、极坐标、多面体和旋转体、概率与统计初步。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和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能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数学问题和简单实际问题,为专业课服务并为升入高职院校打下扎实

高中数学课本目录(新人教版)

高中数学课本目录(新人教版)必修部分: 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阅读与思考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1.2 函数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信息技术应用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探究指数函数的性质 2.2 对数函数 阅读与思考对数的发明 探究也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2.3 幂函数 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阅读与思考中外历史上的方程求解 信息技术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方程的近似解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收集数据并建立函数模型实习作业 必修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阅读与思考画法几何与蒙日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探究与发现祖暅原理与柱体、椎体、球体的体积 实习作业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阅读与思考欧几里得《原本》与公理化方法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探究与发现魔术师的地毯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阅读与思考笛卡儿与解析几何 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阅读与思考坐标法与机器证明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信息技术应用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圆必修三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割圆术 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实习作业 第三章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 .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阅读与思考三角学与天文学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探究与发现函数y=Asin(ωx+φ)及函数y=Acos (ωx+φ)

高二数学课本电子版

高二数学课本电子版 一、基础知识 必修2涉及到的概念与定理有: (1)空间几何体:典型多面体(棱柱、棱锥、棱台)与典型旋转体(圆柱、圆锥、圆台、球)的结构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公式、球面距离、点面距离、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三视图、直观图; (2)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平面的三个公理、平行的传递性、等角定理、异面直线的概念、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线面平行的概念、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平行的概念、判定定理、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概念、判定定理、性质定理;面面垂直的概念、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异面垂直、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与二面角的概念(不同版本出现时间略有不同). (3)直线与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斜率公式、直线的方程(点斜式、斜截式、一般式、两点式、截距式)、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垂直)、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些公式(两点间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圆的标准方程与一般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常用的拓展知识与结论有:截距坐标公式、面积坐标公式、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外一点的切点弦方程;直线系与圆系的相关知识等.

想不起来,或者不太清楚这些概念与定理的,赶快翻翻教材和笔记吧. 二、重难点与易错点 重难点与易错点部分配合必考题型使用,做完必考题型后会对重难点与易错部分部分有更深入的理解. (1)多面体的体积转化及点面距离的求法; (2)较复杂的三视图; (3)球与其它几何体的组合; (4)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5)立体几何中的动态问题. (6)直线方程的选择与求解,特别要注意斜率不存在的直线; (7)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8)直线系相关的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

人教版高一数学(上册)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1.1 集合 2.1 指数函数 3.1 函数与方程 1.2 函数及其表示 2.2 对数函数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2.3 幂函数实习作业 实习作业小结 小结复习参考题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下册)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复习参考题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直线与方程第四章圆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4.1 圆的方程 3.2 直线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册) 第一章算法初 步 第二章统计第三章概率 算法与程序框图 2.1 随机抽样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2 基本算法语句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阅读与思考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1.3 算法案例阅读与思考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3.2 古典概型 阅读与思考割圆 术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3.3 几何概型 小结阅读与思考相关关系的强与弱阅读与思考概率与密码 复习参考题实习作业小结 小结 复习参考题 人教版高二数学(下册) 第一章三角函数 第一章三角函数第二章平面向量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 念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式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 示 小结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复习参考题1.5 函数y=Asin(ωx+ψ)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