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思考题

制浆思考题
制浆思考题

2009级《制浆原理与工程》思考题

1.绪论及备料

1.1.什么叫浆?什么叫制浆?

1.2.削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安刀角对削片过程的影响是什么?

1.3.影响木片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4.制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5.制浆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什么原料?

1.6.选择备料流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化学制浆

2.1.化学制浆的主要蒸煮方法有哪几类?各类的主要药液组份是什么?

2.2.解释下列碱法蒸煮的术语:

2.2.1.总碱

2.2.2.总可滴定碱

2.2.

3.活性碱和活性度

2.2.4.有效碱

2.2.5.用碱量

2.2.6.硫化度

2.2.7.绝干原料和风干原料

2.2.8.耗碱量

2.2.9.液比及总液量构成

2.2.10.黑液、绿液、白液、蒸煮液

2.2.11.纸浆得率

2.2.12.纸浆硬度

2.2.1

3.产量

2.3.解释下列亚硫酸盐法蒸煮的术语:

2.3.1.总酸(TA)

2.3.2.游离酸(FA)

2.3.3.化合酸(CA)

2.3.4.酸比

2.3.5.原酸

2.3.6.蒸煮酸

2.3.7.红液

2.4. 计算下列各题:

2.4.1.碱法蒸煮工艺计算:

已知:某阔叶浆厂,桦木实积重量480Kg/m3(绝干),单位体积原木可生产3RM3合格木片,木片含水量35%;白液中C NaOH=100g/l ,C Na2S=25g/l , 蒸煮用碱量16%(Na2O计),液比1:3.5 ;粗浆得率48% ,蒸煮器有效容积75M3。

求解: 1)蒸煮硫化度

2)每锅产浆量、补水量

3)单位浆产量的木耗、NaOH耗、Na2S耗

4)若蒸煮周期为6小时,则每锅日产浆多少吨

2.4.2.亚硫酸盐法蒸煮工艺计算:

已知: 原酸 TA=5% CA=2.5% CA/FA=1.0

蒸煮酸TA=3.6% CA/FA=3.0配制体积100M3

回收液TA=1.7% CA=0.85% 使用体积40M3 MgO纯度90%

求解: 1)需要原酸量

2)MgO补充量

3)H2O补充量

2.5.在KP法蒸煮液中,S2-的主要水解反应是怎样的?

2.6.在AS、NS、亚硫酸氢盐和酸性亚硫酸氢盐法蒸煮液中,主要的药液组成各是什么?PH值和酸比

怎样?

2.7.在碱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将发生哪些降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反应历程怎样?

2.8.在酸性亚硫酸氢盐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将发生哪些降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反应历程怎

样?

2.9.碱法蒸煮和酸性SP法蒸煮的脱木素机理有什么区别?各发生哪些脱木素反应?

2.10.KP、SP、NS蒸煮脱木素顺序有什么区别?试结合脱木素机理及纤维原料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说

明。

2.11.KP、SP法蒸煮再得率、成浆强度、成浆白度上有什么区别?如何解释?

2.12.碱法木浆、草浆和酸性SP法蒸煮脱木素历程各是什么?

2.1

3.蒸煮液对料片的渗透机理有哪些?特点是什么?影响药液渗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的?

2.14.H因子和相对反应速度常数KR的定义是什么?

2.15.碱法蒸煮的蒸煮过程是什么?小放气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影响蒸煮过程的工艺参数?各是怎

样影响的?

2.16.为什么酸性S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器中的表压大于其对应蒸煮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压?这一

现象对蒸煮过程将产生什么影响?

2.17.列表说明一般落叶松、杨木、麦草的KP、SP法漂白化学浆蒸煮的用药参数、升温曲线等蒸煮

工艺条件。

2.18.在添加蒽醌(AQ)的碱法蒸煮过程中,AQ的作用是什么?

2.19.蒸球和立式蒸煮锅结构及特点是什么?

2.20.Kamyr连续蒸煮器分几个区?各区的作用是什么?

2.21.设计一套KP法生产桦木漂白浆的蒸煮工艺流程,产量100T/D,并制定相应蒸煮曲线和工艺参数

3.高得率制浆

3.1.高得率浆的概念是什么?分多少类?各类的得率范围大致是多少?

3.2.高得率浆的特点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

4.纸浆的洗涤、筛选与净化

4.1.解释下列术语:

4.1.1.洗净度

4.1.2.置换比

4.1.3.稀释因子

4.1.4.筛选效率

4.2.蒸煮废液在纸浆中的分布如何?

4.3.纸浆洗涤原理有哪些?机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如何影响?

4.4.试述真空洗浆机、压力洗浆机、扩散洗涤器的工作原理、主体结构及工作条件。

4.5.筛选、净化的概念是什么?段和级的定义是什么?

4.6.高频振框式平筛、CX筛和压力筛的主体结构、工作条件及工作特点是什么?

4.7.筛选影响因素有哪些?

4.8.净化的工作原理、主要设备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4.9.试述园网浓缩机、侧压浓缩机、落差式浓缩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条件。

4.10.浆料贮存的目的是什么?

5.纸浆的漂白

5.1.解释下列术语:

5.1.1.有效氯

5.1.2.漂率

5.1.3.白度

5.1.4.残氯

5.2.纸浆漂白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有那两类漂白方法?

5.3.纸浆的白度与光的散射系数S和吸收系数K间有何关系?

5.4.次氯酸盐单段漂的漂白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PH值对漂白过程有何影响?

5.5.次氯酸盐漂液的制备原理是什么?

5.6.在化学浆多段漂中,C、E、H、D、P、O、Z等各代表哪些漂白段?

5.7.在化学浆多段漂中,CE段一般称为什么段?其作用是什么?

5.8.氯水平衡体系与PH值的关系是怎样的?

5.9.氯化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关键设备有哪些?

5.10.碱处理过程的目的是什么?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素?关键设备有哪些?

5.11.补充漂白的目的是什么?次氯酸盐、ClO2、H2O2补充漂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影响因

素?关键设备有哪些?

5.12.氧碱漂白、臭氧漂白的机理是什么?工作条件是什么?

5.13.置换漂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5.14.高得率浆漂白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常采用什么漂白方法?

6.蒸煮液的制备及蒸煮废液的回收和利用

6.1.以硫铁矿制备亚硫酸盐蒸煮液的基本流程是什么?主要反应有哪些?

6.2.草浆黑液有哪些特点?对回收过程有何影响?

6.3.蒸煮废液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哪些?定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

6.4.已知KP法蒸煮木浆条件为:用碱量16%(Na2O计),硫化度20%,液比4.0,得率 48%,Na2SO4

还原率90%,Na2CO3苛化率86%。求蒸煮后黑液固形物浓度?

6.5.黑液回收的目的是什么?基本流程是什么?

6.6.黑液蒸发前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目的是什么?机理如何?

6.7.黑液间接蒸发的基本流程怎样?主体设备结构如何?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8.黑液燃烧原理及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9.黑液燃烧炉的类型有哪些?全水冷壁喷射炉的基本结构怎样?有什么特点?

6.10.黑液燃烧后烟气的净化系统有哪几种?特点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11.绿液苛化的原理是什么?基本流程是什么?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6.12.白泥回收的基本流程是什么?煅烧机理及影响因素是什么

7.废纸浆的生产

7.1.废纸制浆的特点是什么?基本流程是什么?

7.2.废纸脱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有哪几种脱墨方法?特点是什么?

7.3.试述瓦楞纸、白板纸、卫生纸用废纸浆的制浆流程。

生物制浆技术(1万吨)

零排放无污染免切草免加热生物纸浆 可行性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研究单位 柏华国际农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 植物纤维制品研究所 1.2 项目产品和规模 日加工龙须草、稻草、麦草、芦苇、麻类等原料45吨,日生产纸浆30吨,年产1万吨生物纸浆。 1.3 项目收益(按售价最低的稻麦草纸浆计算) 年产值4000万元 税后利润1760万元(达产年平均值) 税金787万元(达产年平均值) 销售利润率(达产年)为44% 销售利税率(达产年)为63.7%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税后)为88% 本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为2.63年,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前)为1.95年。 1.4 项目内容 造纸行业的污染主要是在制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目前传统的都是应用化学制浆法,产生大量的污水,据“中国造纸工业2004年度报告”显示:2003

年造纸行业废水排放量为31.8亿吨,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18.4%,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152.6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0%左右,但无论应用多么先进的治污工艺技术和设备,花费多高的治污费用,还是或多或少总要排放含有COD、BOD的具有污染性的污水。 要想彻底解决造纸行业的污染,惟有改变传统的化学制浆法。 生物制浆法是应用柏华国际农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专家经多年研究成功的“生物分解(HYH7黑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漂白及漂白用水零排放的纸浆漂白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FYR6软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LYH9褐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生物分解(ZYB5厌氧白腐菌)与机械加工结合的纸浆生产工艺技术可实现零排放,整个制浆工艺过程中的水是循环使用,不存在COD、BOD和悬浮物SS,因为在生物分解过程中,真菌把植物秸秆中纸浆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胶、果糖等物质分解生成H2O和CO2,H2O和CO2又生成碳酸,碳酸进一步软化植物木素利于真菌分解木素,没有废物排出。没有一滴废水排放。制浆水循环使用。(而化学制浆法是把植物秸秆中纸浆不用的木素、淀粉、果胶、果糖等物质溶于火碱水后用大量清水洗净后排放掉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这就是彻底解决了世界造纸行业的污染大难题,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 不仅如此,生物制浆法还是个节能大项目,与传统化学制浆法相比较,节电66%,节煤100%,节水99.8%,节省原料植物资源50%以上。所以,生物纸浆的生产成本仅是化学纸浆的50%。 由于生物制浆法中的真菌不伤害植物纤维,因此用生物制浆法生产出的麦草浆经“国家纸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结果证明(2000年10月10

制浆原理

2010--《制浆原理与工程》习题与思考题 备料 1.木材原料备料流程有何特点?生产磨木浆和生产化学浆的木材备料过程有何不同? 原木备料流程:一般包括原木贮存、锯木、去皮、除节、劈木、削片、筛选和再碎等。 磨木浆不需要把木材削成片,只需锯成一定长度,同时直径不能太大,不能有木节。 2.草类原料备料的一般流程是什么?以稻麦草为例说明之。 干法备料:喂料与切料、筛选和除尘 3.试述影响削片质量的因素。 ①原木的质量和水分 ②刀刃角度 ③刀距:刀距的大小决定木片的长度。 ④刀高:刀高直接影响木片的厚度。 ⑤虎口间隙(削片刀与底刀的距离):一般为0.3~0.5mm,太大会使原木外部切不断,使长木片增加,影响木片合格率。 ⑥削片操作:要求连续不断地投入原木,并尽量减少原木的跳动,经常检查削片质量。 化学法制浆 1.为什么硫酸盐法比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木素速率? 酚型β-芳基醚键在烧碱法蒸煮时,由于其主反应是β质子的消除和β-甲醛消除,只有少量通过OH-对α-C的亲核攻击形成环氧化物时才能碱化断裂。但在硫酸盐蒸煮时,由于HS-的电负性比OH-强其亲核能力也强,所以能顺利迅速的形成环硫化合物而促使β-芳基醚键硫化断裂 2.木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有何不同?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工艺条件有何不同? 在100~120℃之间,麦草浆中的木素以大量的溶出,而木材大量脱木素阶段在150~170℃之间,这是木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中的不同。 反映在蒸煮工艺条件上:草类原料不需要较高的温度,蒸煮时间较短 3.草类原料碱法蒸煮脱木素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脱木素早、脱木素快、不需要较高温度 原因:①草类纤维原料组织结构疏松,木素含量低,半纤维含量高;②草类木素中酚羟基含量高,在碱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亲液性而易容。酚型结构单元的醚键较非酚型结构单元的醚键易于发生磺化和碱化断裂,使木素大分子易于小分子化而溶出;③草类木素的分子量低、分散度大,易脱除;④草类木素中含有较多的酯键,在碱性介质中极易发生皂化断裂;⑤草类原料的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小,聚合度低,蒸煮时易溶出,为蒸煮药液的浸透和木素的溶出打开了通道; 4.试述碱法蒸煮脱木素化学反应。 ①酚型α-芳基醚或α-烷基醚键的碱化断裂 ②酚型β-芳基醚键的碱化断裂和磺化断裂 ③非酚型β-芳基醚键的碱化断裂和磺化断裂:具有α-羟基的非酚型β-芳基醚键,能进行碱化断裂;具有α-羰基 的非酚型β-芳基醚键,能进行碱化断裂 ④芳基-烷基和烷基-烷基间的C-C间的断裂 ⑤甲基芳基醚键的断裂 ⑥Cα-Ar、Cβ-Cγ、酚型木素结构单元或木素降解产物与甲醛的缩合反应 ⑦减法蒸煮时木素发色基团的形成:对,对’-二羟-茋结构的氧化反应;邻,对’-二羟-茋结构的环化-氧化反应

纸浆原理与工程试题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4 至2015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纸浆原理与工程 命题教师: 适用班级:轻化工程 考试(考查):考试年月日共页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 则视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 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 20 分) 1、木材原料的地面贮存中堆垛方法、和。 2、备料的工艺分为、 、。 3、碱法蒸煮时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有:、。 4、硫酸盐法制浆称为浆、亚硫酸盐法制浆称为浆。 5、碱法制浆的废液叫做,酸法制浆的废液叫做,苟化绿液制得的溶液叫。 6、在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中,过滤面积越,生产能力越,压差越,过滤速度越。 7、碱法制浆中产生缩合反应的条件是。 8、吸收系数是指衡量衡量光能转变为其他能的程度,主要由纸浆中发色基团的 和所决定。 9、纸浆中的是颜色的主要来源,漂白是通过化学药品的作用除掉浆中的的结构来实现的。 10、CTMP中化学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 11、蒸煮液的渗透作用表现为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结果填在括号内.有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漂白的优点是( ) A 提高纸浆白度 B 灵活性大 C 节省漂白剂 D 减少纤维流失 2、下列筛选净化流程图是1级3段的是( ) C D 3、原料贮存是对原料场的要求有( ) A 要有防火安全措施 B 通风要良好 D 要靠近制浆造纸企业 D 排水要通畅 4、化学机械法制浆主要有( ) A CTMP B CMP C TMP D APMP 5、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深度脱木素为目的的新方法有( ) A 全无氯漂白 C 改良硫酸盐法蒸煮 C 无元素氯漂白 D 改良烧碱法蒸煮 6、置换蒸煮具有的特点 ( ) A 蒸煮终点以稀黑液置换热黑液是置换蒸煮的核心 B 液比大,蒸煮全过程蒸煮器内部充满了蒸煮液 C 在蒸煮开始阶段具有独特的木片浸渍段 D 用温黑液加压预浸渍,再用热黑液置换充分利用黑液中的热能,蒸煮加热到最高温度仅需要少量的蒸汽 三、判断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最全造纸工艺流程

1、制浆工艺流程 (1)植物纤维原料制浆(木浆、非木浆)工艺流程 说明:纤维离解对化学法制浆工艺是蒸煮过程,对机械法制浆工艺 是粗磨过程,对化机法、半化学法制浆工艺是化学预处理过程和磨浆过程。 (2)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 2、造纸工艺流程

说明:①造纸机的干部和湿部都要有损纸回抄过程;②以上工序可以根据制浆造纸企业制造方法、产品品种和档次的不同有所增加或删减。 木浆的制造 木浆可以按照下面的几个步骤制造:

1.首先,取出木材的树皮。脱去树皮的过程可以有水的参与,也可以没有。树皮通常会被回收用作纸浆和造纸的燃料。 2.分离木材中的纤维素纤维,这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完成:

使用硫酸盐制浆法,来自制浆过程的大量副产品的稀黑液。这一液体包含纸浆化学物质和来自树木的木质素。木质素具有高的热含量,因此稀黑液(固形物约占15%)将通过多效蒸发被浓缩为浓黑液(固形物占68%到75%)。浓黑液被放入回收锅炉中进行燃烧,化学物质落入锅炉底部的半液态的熔融物。熔融物流出锅炉并被溶解于水或稀洗涤剂中形成绿液。接下来绿液要进行澄清。将在绿液中加入生石灰(CaO),生石灰将大多数碳酸钠(Na2CO3)转变为氢氧化钠(NaOH),使绿液澄

清为白液(苛化)。白液因含有氢氧化钠,可以用作制浆化学品,因此又回到起点。沉淀物白泥包含失去效能的石灰(CaCO3),经过清洗并在约1800华氏度(1000摄氏度)煅烧来生产生石灰,可以再一次用于绿液的澄清剂。 机械造纸工序 国际纸业的造纸厂 造纸的木材锯成合适的呎吋后即进行去皮的工序,将原木放入大型滚筒内,滚筒转动时原木互相磨擦而去除树皮,脱落的树皮会用作锅炉的燃料,去皮后的原木会被切割成1.5到2吋,厚度0.25吋的方形木片,软木

(完整版)(第三部分)制浆造纸行业工艺流程

二、制浆造纸工艺流程 1、制浆工艺流程 (1)植物纤维原料制浆(木浆、非木浆)工艺流程 说明:纤维离解对化学法制浆工艺是蒸煮过程,对机械法制浆工艺是粗磨过程,对化机法、半化学法制浆工艺是化学预处理过程和磨浆过程。 (2)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 2、造纸工艺流程

说明:①造纸机的干部和湿部都要有损纸回抄过程;②以上工序可以根据制浆造纸企业制造方法、产品品种和档次的不同有所增加或删减。 三、制浆造纸工序规程 1、原料场 (1)植物纤维原料贮存 原料场管理规程的重点是防火、防雷击、防自燃、防水、防潮、防霉变。 2、备料工序 木材、竹材要制成合格的木片、竹片,禾草要制成合格的草段,并筛选去杂质。该工序主要设备有剥皮机、除节机、削片机(或切草机、切苇机、切竹机等)、筛选

净化设备和输送机等,设备要高效率、低能耗、低噪音。 3、纤维解离工序 热磨机械制浆(TMP)、化学热磨机械制浆(CTMP)和半化学制浆(SCP)一般要用连续式设备,化学制浆可以用连续式的设备也可以用间歇式设备(立式蒸煮锅)。使用间歇设备时,提倡使用具有节约纤维资源、能源和产品质量优良的置换蒸煮(RDH)和冷喷放工艺。 4、黑液提取、碱回收和综合利用工序 黑液提取工序规程要达到以尽量高的浓度和温度把黑液提取出,获得较高的黑液提取率和碱回收率。 5、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和漂后洗涤浓缩工序 洗涤、筛选、净化、漂白和漂后洗涤浓缩工序在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用水和排水量最大,提倡该工段使用逆流洗涤工艺,以利节水减排。 6、漂白工序 漂白工序提倡采用无元素氯漂白(ECF)和全无氯漂白(TCF)。 7、精磨和贮浆工序 精磨(特别是粘状打浆)是制浆造纸工艺过程中能耗最大的工序,提倡使用生产效率高、能耗小、噪音小、占地面积小的圆盘磨浆机或锥型精浆机等连续磨浆设备,不使用槽式打浆机(包括粘状打浆);提倡增加贮浆槽(池)容积。 8、配浆和调料工序 调配纸浆(将不同品种的纸浆混合),添加化学品、助剂和填料(含添加顺序和搅拌、停留时间等)要制订有工艺操作规程。 9、提浆工序

制浆原理与工程

1. 2. 3.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4.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 加药品消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 得率化学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 方向,2) 影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 尘机(羊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

能大大降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 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 原料中使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 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 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 (2)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障碍和草类的表皮细胞群块少问题较少(6)黑液回收完善(7)可以从一些材种中制取松节油和塔罗油等副产品 19.碱法蒸煮简介 (1)送料:植物纤维原料经过备料后,合格的料片送至蒸煮器中。 (2)汽蒸:对于木材原料,木片先经蒸汽汽蒸,将木片中的空气驱除,以利

制浆操作规程

目录 2、工艺描述 0 2.1工艺流程叙述: 0 2.2主要设备一览表:见“气化设备一览表”。 (1) 2.3磨煤联锁系统 (1) 3、工艺指标 (1) 3.1 原料煤:灰份(wt%) <10 (1) 3.2 煤浆:浓度(wt%) 60~65 (2) 4、开车 (2) 5、停车 (4) 5.1正常停车 (4) 5.2紧急停车 (5) 6、正常操作 (5) 7、不正常现象及事故处理 (5) 8、巡回检查内容 (8) 1、岗位任务 将输煤系统送来的煤,与水、适量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送入磨机,研磨成一定粒度分布的合格水煤浆,经煤浆给料泵送至气化炉。 2、工艺描述 2.1工艺流程叙述: 由煤贮运系统来的小于10mm的碎煤进入煤贮斗(V1001)后,经煤称量给料机(W1001)称量送入磨机(M1001)。粉末状的添加剂由人工送至添加剂溶解槽(V1005)中溶解成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由添加剂溶解槽泵(P1004)送至添加剂槽(V1004)中贮存。并由添加剂计量泵(P1002A/B)送至磨机(M1001)中。添加剂槽可以贮存使用若干天的添加剂。在添加剂槽(V1004)底部设有蒸汽盘管,在冬季维持添加剂温度在20--30℃,以防止冻结。 甲醇废水、低温变换冷凝液、循环上水和灰水送入研磨水槽(V1006),正常用灰水来控制研磨水槽液位,当灰水不能维持研磨水槽(V1006)液位时,才用循环上水来补充。工艺水由研磨水泵

(P1003A/B)加压经磨机给水阀(FV1005)来控制水量送至磨机。煤、工艺水和添加剂一同送入磨机(M1001)中研磨成一定粒度分布的浓度约60~65%合格的水煤浆。水煤浆经滚筒筛(S1001)滤去3mm 以上的大颗粒后溢流至磨机出料槽(V1003)中,由磨机出料槽泵(P1001)经分流器(V1104)送至煤浆槽(V1101A/B)。磨机出料槽(V1003)和煤浆槽(V1101A/B)均设有搅拌器(X1001、X1101A/B),使煤浆始终处于均匀悬浮状态。 2.2主要设备一览表:见“气化设备一览表”。 2.3磨煤联锁系统 本联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磨机断煤运行或干磨运行。 (1)联锁启动 下列报警或操作将启动磨煤联锁系统: 1)DCS上按下停车按钮SHUTDOWN。 2)磨机给水流量低低 FICA1005LL(未旁路)。 3)磨机马达电流高高或低低 ISHH(LL)M1001(未旁路)。 4)磨机马达高压开关停或磨机现场控制盘停车(未旁路)。 (2)联锁动作 磨机联锁启动可引起下列动作: 1)煤称量给料机W1001停。 2)磨机给水阀FV1005延时5分钟关。 3)添加剂泵P1002停。 注:○1在联锁起作用时,磨煤机给水阀FV1005保持开启状态,5分钟后将关闭。 ○2添加剂泵P1002在DCS上启动,联锁跳车或DCS上按下手动停车按钮。 ○3在启动煤称量给料机W1001后10S内速度低,引发煤称量给料机W1001跳车。 ○4跳车后,磨煤联锁置旁路方可按下复位按钮,才能启动煤称量给料机和添加剂泵,打开磨机给水阀FV1005。 3、工艺指标 3.1 原料煤:灰份(wt%) <10 灰熔点(℃) <1250 高热值(Kcal/kg) 7200

制浆原理与工程

制浆原理与工程

1.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加药品消 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得率化学 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方向,2) 影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尘机(羊 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能大大降 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 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 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 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 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 (2)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知识分享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10%) 纸料与合格纸料纤维絮聚 助留助滤作用流送功能元 喷射角与着网点 二、基本概念题(35%) 1、试述纸浆四种不同磨(打)浆方式其浆料的特征以及成纸的特性。 2、施胶的目的是什么?纸张的施胶按不同施胶程度的要求可分为哪几类和方式? 3、纸料调量和稀释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目前有哪几种方法?选择依据是什 么? 4、什么是宽压区压榨和靴式压榨? 5、纸页成形过程中的泄水、定向剪切和湍动的含义是什么? 6、什么是浆网速比?对纸页成形质量有何影响? 7、干燥部的通汽方式分为哪几种?说明通汽情况和各有什么特点? 三、问答题(55%) 1.纸袋纸所用浆料和质量性能指标有什么特殊要求?试分析在纸 料制备的磨(打)浆工艺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措施来满足纸袋纸 的质量要求?

2.什么是纸张的印刷适性?为什么说合格的印刷涂料纸(即铜版 纸)比胶版印刷纸(未涂布纸)的印刷适性要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印刷涂料纸(铜版纸)的印刷适性?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纸料:指经过纸料制备系统后由一种或几种造纸用的纤维和非纤维物质混合的纤维悬浮液。 合格纸料:纸料再经过净化和精选而不被除去的那部分的纸料。 纤维絮聚: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发生碰撞产生机械交缠而连接起来的结果。 助留助滤作用:助留是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助滤是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助留助滤多数情况是同时进行的。 流送功能元:能够产生湍流、分散纤维絮聚和消能整流功能的水力布浆整流元件的组合,一般是由湍流发生器和消能整流元件所组成。 喷射角:纸料自堰板喷浆口喷出之后,其喷浆轨迹与堰板下唇之间的夹角。 着网点:堰板喷射口喷出的纸料与成形网的接触点。 二、基本概念题 1.答:(1)长纤维游离磨(打)浆 以疏解为主,能分散成为单纤维,只需适当切断,尽量保持纤维的长度,不要求过多细纤维化。浆料滤水性好,成纸吸收性好,透气度大,有较好的撕裂强度和耐破度,不透明度高,形稳性好,但匀度不是很好,纸面不甚平滑。 (2)长纤维粘状磨(打)浆

造纸工艺流程

1、制浆工艺流程 (1)植物纤维原料制浆(木浆、非木浆)工艺流程 是粗磨过程,对化机法、半化学法制浆工艺是化学预处理过程和磨浆过程。 (2)废纸原料制浆工艺流程

说明:①造纸机的干部和湿部都要有损纸回抄过程;②以上工序可以根据制浆造纸企业制造方法、产品品种和档次的不同有所增加或删减。 木浆的制造 木浆可以按照下面的几个步骤制造: 以没有。树皮通常会被回收用作纸浆和造纸的燃料。 2.分离木材中的纤维素纤维,这可以通过下面几种方法完成:

使用硫酸盐制浆法,来自制浆过程的大量副产品的稀黑液。这一液体包含纸浆化学物质和来自树木的木质素。木质素具有高的热含量,因此稀黑液(固形物约占15%)将通过多效蒸发被浓缩为浓黑液(固形物占68%到75%)。浓黑液被放入回收锅炉中进行燃烧,化学物质落入锅炉底部的半液态的熔融物。熔融物流出锅炉并被溶解于水或稀洗涤剂中形成绿液。接下来绿液要进行澄清。将在绿液中加入生石灰 (CaO),生石灰将大多数碳酸钠 (Na2CO3)转变为氢氧化钠 (NaOH),使绿液澄清为白液(苛化)。白液因含有氢氧化钠,可以用作制浆化学品,因此又回到起点。沉淀物白泥包含失去效能的石灰(CaCO3),经过清洗并在约1800华氏度(1000摄氏度)煅烧来生产生石灰,可以再一次用于绿液的澄清剂。

机械造纸工序 国际纸业的造纸厂 造纸的木材锯成合适的呎吋后即进行去皮的工序,将原木放入大型滚筒内,滚筒转动时原木互相磨擦而去除树皮,脱落的树皮会用作锅炉的燃料,去皮后的原木会被切割成1.5到2吋,厚度0.25吋的方形木片,软木(Softwood)片及硬木(hardwood)片因物理特性不同而需分开处理。木材由细小的细胞膜质纤维(cellulose fibers)以称为木质素(lignin)的胶状物质黏合组成,制造纸浆时利用化学物蒸煮木片分解木质素从而而将纤维分离。将木片放入称为蒸煮器(digesters)的巨大容器内,其功能类似厨房用的压力锅(pressure cooker),木片及化学物在加压下蒸煮1.5到4小时直至成为湿软如燕麦片的混合物,分离后的纤维可悬浮于水上。混合物经清洗以去除剩余的化学物和分解的木质素及漂白至合适的白度(whiteness)。从这里纸浆要通过一系列精炼机(refiners),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艺》课程复习内容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艺》(上)复习内容(09级) 一、名词概念 1、纸张: 纤维水悬浮液在一个细筛网上所形成的粘连状薄片。泛指用于书写、印刷、包装、生活等方面的片状材料。 纸板:大于0.3mm厚度的薄片; 大于224g/m2的材料(ISO标准) 2、纤维素:由β-D-吡喃葡萄糖基彼此以(1-4)-β-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学结构为:(C6H10O5)n 3、半纤维素:高等植物细胞壁中非纤维素也非果胶类物质的多糖 4、a-纤维素:长链纤维素 5、机械法制浆:主要利用机械能制浆的方法,其主要包括:磨石磨木法,盘磨机械发,热磨机械发三种方法。 6、半化学浆:采用综合化学法和机械法的半化学法制得的浆料。 7、热磨机械法:木片在带有加压蒸汽预处理后,用盘磨机碎解和纤维化。 8、亚硫酸盐法:凡是用亚硫酸盐水溶液来蒸煮植物纤维原料制取纸浆的过程 9、制浆:利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或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离解,成为本色纸浆(未漂浆)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10、纸浆得率:浆重/木材重=蒸煮后纸浆重量/蒸煮前原料的重量 12、纸浆硬度: 13、硫酸盐制浆 14、有效碱:EA P77 15黑液、绿液和白液:白液:含活性蒸煮化学品强氧化钠,硫化钠的溶液。绿液:碳酸钠和硫化钠的无机熔融物溶解形成的液体。黑液:木片在白夜中蒸煮之后,含有木素溶解产物的残留液。 16、总碱:P77 17、硫化度:硫化钠与活性碱(AA)或总滴定碱(TAA)之比 18、Kamyr蒸煮器(P92)用于硫酸盐法制浆的降流立式蒸煮器 19、稀释因子:稀释因子(Dilution Factor)——洗涤1kg干浆用的洗涤水中,进入所提取黑液中的那部份水量(Kg H2O/Kg 干浆)叫稀释因子或稀释度。 表示提取的黑液的稀释程度,有时称稀释度,P104,图9-7 D f =V1-V2(1-S2),D f—稀释因子;V1—进入洗涤系统的洗涤水量(Kg /Kg风干浆);V2—离开的浆层中的液体量(Kg /Kg风干浆);S2—离开的浆层中所含液体的固形物浓度(Kg /Kg风干浆)。 20、置换比:置换比(DR)=Cv- Cs/ Cv- Cw;C v —网槽黑液固形物浓度;C w —洗涤液固形物浓度;如以水为洗涤液时C w =0。C s—离开洗涤机的浆层中固形物浓度21、浓缩因子:浓缩因子(TF)=( m进口- m出口)/ m进口;m进口——每kg入口纸浆的含黑 ——每kg出口纸浆的含黑液量,kg 液量,kg;m 出口

2019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9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1、制浆造纸技术专业简介 制浆造纸工程专业是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一。该学科是以多种植物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 械方法加工得到纸张等轻纺产品的生产技术与过程。制浆造纸工程主 要研究制浆造纸的清洁生产技术、湿部化学与造纸助剂、应用型的制 浆造纸生物技术、复合型的特种纸制造技术等,形成了该学科与多领 域的交叉与融合。 2、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中从事制浆 造纸技术工作和与物流相关的铁路,航空,港口,仓储等管理和技术 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印刷、新能源、中介服务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印刷/包装/造纸 2新能源 3中介服务 4外包服务 5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工作城市: 毕业后,东莞、广州、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东莞

2广州 3上海 4泉州 5潍坊 6漳州 7三明 8北京 3、制浆造纸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造纸工业是当前轻工业中为数不多的产品供不应求的行业, 全国每年要花费近50亿美元进口造纸产品。世界上相关制浆造纸工业 的设备公司、化学品公司、电气自动化公司、投资公司也纷纷抢滩中 国市场,欲在中国纸和纸板市场大展鸿图。这也给制浆造纸技术专业 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其前景较好。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造纸工业最重要的生产与消费中心,从2009年起,我国纸和纸板产量和消费量已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拥 有世界上产量的制浆设备和幅宽最宽、车速和自动化水平最先进的造 纸机,很多国际知名的造纸装备、化学品、造纸织物和商贸服务等公 司的业务都主要集中在中国,很多国际性的造纸业跨国公司已在中国 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和技术研发中心。我国造纸企业的总数在逐年减少,但纸和纸板产量却呈快速增长。近年来,在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原料结构、装备技术水平、污染治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取 得了长足进步,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造纸工业发生的 巨大变化得益于制浆造纸科学技术的进步。 但是,我国造纸工业在高速、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也面临愈来愈 严峻的压力和障碍:纤维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污染排放负荷高、

最新制浆原理与工程

1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 2 1.解释化学法制浆常用名词术语。 3 活性碱:烧碱法蒸液中的活性碱指NaOH,硫酸盐法蒸煮液中的活性碱指 4 NaOH+Na2S,常以Na2O或⑷有效碱:烧碱法指NaOH,硫酸盐法指NaOH+1/2Na2S, 5 常以Na2O 或NaOH 表示。⑸活化度:碱液中活性碱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计 6 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⑹硫化度:白液的硫化度是指 7 Na2S 对活性碱的百分比。绿液的硫化度是指Na2S 对总可滴定碱的百分比。计 8 算时,NaOH 和Na2S 等均以Na2O 或NaOH 表示。⑺蒸煮液:蒸煮液系指原料蒸 煮时所用的碱液⒃纸浆硬度:纸浆硬度表示残留在纸浆中的木素和其他还原性9 10 物质的相对量。可用高锰酸钾、氯或次氯酸盐等氧化剂测定,以用高锰酸钾最 11 为普遍。 12 2.化学法制浆主要分哪几类?碱法和亚硫酸盐法制浆主要分为哪几种?各自 13 的特点是什么? 14 化学法制浆:碱法制浆、亚硫酸盐法和溶剂法制浆。 碱法:烧碱法、;硫酸盐法、多硫化钠法、预水解硫酸盐法、氧碱法、石灰 15 16 法、纯碱法等。最常用的是硫酸盐法和烧碱法。 17 亚硫酸盐法: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中 性盐硫酸盐法和碱性亚硫酸盐法。碱法特点:碱法蒸煮对原料的适应范围比较 18 19 广,硫酸盐法几乎适用于各种植物纤维原料,还可用于质量较差的废材、枝桠 20 材、木材加工下脚料、锯末以及树脂含量很高的木材。烧碱法适用于棉、麻、 草类等非木材纤维原料,也有用于蒸煮阔叶木的,很少用于蒸煮针叶木。 21 22 3.硫酸盐法制浆和亚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缺点是什么?

黄一健生物制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生物制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轻化111 黄一健1105100203)摘要:简述生物制浆的方法和国内外关于生物制浆的研究现状,生物技术应用于原杆制浆可减少能源消耗,以及生物制浆对环境和能源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制浆;木素降解酶;白腐菌 The status and progress of the biological pulping technology (college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engineering of guangxi light 111 Huangyijian 1105100203) Abstract:a brief introduction of biological pulping method at home and abroad about the research status of biological pulping, bio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original rod pulping can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iological pulping of the meaning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Key words: biological pulping;the lignin degradation enzyme;white-rot fungus 1生物制浆 生物制浆它是利用微生物具有的分解木素的能力来除去纤维原料中的木素,使植物纤维彼此分离制成纸浆的过程。生物制浆不仅具有降低磨浆能耗,改善纸张强度,保持机械浆优良性能等优点,而且能降低化学药液的用量、减少环境污染,是一种大有前途的制浆方法。 酶是一类复杂的蛋白质,它可以从任何植物和动物的组织中分离得到,但主要来源是微生物[1]。生物制浆中所用的酶主要是木素降解酶、半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木素降解酶包括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 2生物制浆方法的研究现状 生物制浆能减少电能消耗、提高纸张质量和减少制浆对环境的污染[2]。近些年研究的生物制浆主要有生物机械制浆(BMP)和生物化学机械制浆(BCMP)等。 2.1生物化学法制浆

制浆原理与工程

1.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加药品消 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得率化学 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方向,2) 影 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尘机(羊 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能大大降 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 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 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 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2) 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障碍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B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B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10%) 纸浆与浆料碎解和疏解 湿纸强度与干纸强度流送功能元 剥离点与剥离角 二、基本概念题(35%) 1.说明磨(打)浆的目的和对纤维的作用及其对纸页性质的影响。 2.松香胶料在施胶过程中是如何沉淀和定着在纤维上?纸页的抗水性是如何取得的? 3.什么是纸页纵向定量波动?其状况特点和产生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目前有哪些消除方法? 4.什么是压榨辊的中高度和偏心距?对压榨脱水有何影响和作用? 5.水力式流浆箱的结构组成是怎样的?有哪些类型? 6.湿纸页的传递有哪些方法?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使用各种传递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7.干燥部的通汽方式分为哪几种?说明通汽情况和各有什么特点? 三、问答题(55%) 1.说说纸张抄造过程各脱水段的脱水工艺过程和脱水原理。如何解决纸页成形和纸料脱水的关系? 2.什么是纸张的印刷适性?为什么说合格的涂布白板纸比挂面白板纸的印刷适性要好?在生产过程中从哪几方面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涂布白板纸的印刷适性?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B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纸浆:泛指纸料或浆料,即经过制浆系统处理可供进一步加工的纤维物料,一般指来源于天然植物物料。 浆料:又称造纸用浆,即供制造纸和纸板用的纸浆。 碎解:利用水力碎浆机等碎解设备,使干浆板、损纸、废纸等分离在水中成为分散浆料的工艺过程。 疏解:利用疏解设备将碎解后的浆中残留着的纸片或浆点子疏解分散的工艺过程。 湿纸强度:指纸页抄造过程未经干燥的湿纸页的强度,一般是指进入烘缸前即干度为20%-50%的湿纸页强度。 干纸强度:指经干燥后成品纸的强度。 流送功能元:能够产生湍流、分散纤维絮聚和消能整流功能的水力布浆整流元件的组合,一般是由湍流发生器和消能整流元件所组成。 剥离点:开式引纸中,湿纸幅离开伏辊的位置。 剥离角:开式引纸中,伏辊在剥离点的切线与湿纸页的夹角。 二、基本概念题 1.答:原纤维太长、太粗、光滑、挺硬,种类不多而纸种多,性能要求各不相同,未打浆的纤维成纸强度低。打浆后,纸页成形好,达到不同种类纸张质量指标的要求。 打浆对纤维起横向切断,纵向分裂、压溃、产生起毛和两端帚化的作用。打浆后, 纸张的裂断长、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等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而纤维的平均长度、透气度、吸收性会不同程度地降低。 2.答:定着机理:界面动电学说和配位理论。动电现象表明:纤维素表面带负电荷,松香胶也带负电荷,硫酸铝水解呈正电荷;硫酸铝水解生成Al3+和SO42-,Al3+与水 分子配位生成水合铝离子,带负电荷的松香胶或中性化合松香的悬浮颗粒优先吸附 水合铝离子,生成的松香酸铝与纤维素表面的阴离子起络合反应,生成大量的微细 颗粒,导致其憎液性能。施胶效应是在纸张干燥后取得的。干燥后,纸张取得较低 且稳定的表面自由能,从而提高接触角,改变了纸页的毛细管大小和形状,使水扩 散和渗透能力降低,这样纸页就取得抗水性。 3.答:纸页纵向定量波动:指抄造过程中纸页纵向定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况。状况和特点:非周期性波动(无规则,没有特定频率,频率低,幅度大)和周期性波 动(有规则,有一定频率范围,频率高)。影响纸张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和影响 纸张正常抄造。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非周期性波动是流送过程中高湍动区域发生 浆流分流,纸料中含有空气,纸料流的不适当混合,浓度波动,除气器回流浆料波 动,稀释调量系统控制不当,白水盆和网下白水池设计或操作不当造成液位不稳定。 解决方法:加强检查和控制,保证操作条件的稳定和各部分控制参数的稳定,要除 掉纸料中的空气。周期性波动是由筛浆机、冲浆泵等的压力脉动和建筑物及设备(包 括支架)的振动造成的。解决方法:消除压力脉动和解决共振问题。 4.答:压榨辊的中高度:辊子中间直径D和辊子两端直径D0差称之为中高度:K=D-D0。 作用:弥补压榨辊产生的挠度引起的压榨脱水不均匀的问题。偏心距:上下两压辊 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作用:预压作用和赶走空气。 5.答:水力式流浆箱的结构组成:矩锥形布浆总管、稀释水控制阀和稀释水管、布浆器、湍流发生器、均衡室、飘片、叶片和薄片、堰板等。类型:满流式、满流气垫 结合式和多层水力式流浆箱。

水煤浆制备工艺

水煤浆制备工艺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水煤浆制备三大要素:煤质、煤粉粒度级配、添加剂。 水煤浆生产工序通常包括选煤、破碎、磨矿(加入添加剂)、搅拌与剪切、滤浆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的作用是: (1)选煤是制浆的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是选择合适的制浆用煤或配煤,即成浆性能好,并且具有良好燃烧特性的煤;二是对原料煤进行脱灰脱硫处理,以保证制浆原料煤的质量。 (2)破碎与磨矿是制浆工艺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为了减少磨矿功耗,磨矿前原料煤必须先破碎(按照多破少磨原则,破碎粒度越细越好),然后经过磨矿,直至水煤浆产品所需要的细度,并使其粒度分布达到较高堆积效率。 (3)捏混只有在干磨和中浓度湿法制浆中才使用。其作用是使干磨所产生的煤粉或中浓度磨矿产品经过滤机脱水所得滤饼能与水和分散剂均匀混合,并形成有一定流动性的浆体,以便于在下一步搅拌工序中进一步混匀。 (4)搅拌的作用是使煤颗粒、水与添加剂充分混合,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而且在搅拌过程中使煤浆受强剪切力处理,加强了添加剂与煤颗粒表面的相互作用,改善了浆体的流动性。 (5)滤浆工艺的作用是除去在制浆过程中出现的粗颗粒和混入浆体的某些杂物,以防止水煤浆在储运和燃烧过程中堵塞管路和喷嘴。 (6)在制浆工艺中,还须配置煤量、水量、添加剂量、煤浆流量、料位、液位等在线检测与控制装置。制浆原料煤与添加剂的合理选择及制浆工艺的确定是制浆技术的三大要素,也是实现用较低的制浆成本生产优质水煤浆产品的基本条件。 制浆工艺(偏高浓度湿法制浆)流程一般分为:原煤环节、药剂制备环节、磨浆环节及储浆输送环节4部分。原煤环节是将原煤经皮带输送机送入破碎机中破碎.破碎好的煤再由输送机送到粉煤仓待磨;药剂制备环节是分别将分散剂原液、稳定剂干粉与一定量的水配置成分散剂溶液和稳定剂溶液并泵送至分散剂缓冲桶和稳定剂缓冲桶;磨浆环节是将水、煤、分散剂送入磨机中磨制.从磨机中出来的水煤浆为原始的水煤浆.原始的水煤浆经振动筛除渣流入缓冲搅拌桶进行搅拌.然后经泵送到滤浆器处理。处理后的浆与一定量的稳定剂溶液加入到稳定性搅拌桶再次搅拌.搅拌好的浆送,送至强化泵进行高剪切处理.再送入均质搅拌桶中搅拌熟化。这样便得到了成品浆;储浆输送环节是将成品浆送到储浆罐储存或向外输送:整个水煤浆制备流程到此结束。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生产工艺上,我国以湿法制浆为主。同等参数下,湿法研磨制得的浆比干法研磨制得的浆粘度小,稳定性强,因为在湿法研磨中,煤粒被粉碎后,立即被溶液中的添加剂包裹,添加剂分子与煤粒能更充分的作用。 1.湿法制浆: 按照磨矿浓度不同,湿法制浆工艺又分为高浓度磨矿制浆工艺,中浓度磨矿制浆工艺和中、高浓度联合磨矿制浆工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