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J软件给图片添加标尺

ImageJ软件给图片添加标尺

用Image J软件给图片加标尺

Image J是著名的免费图像分析软件。首先打开图片(点击图1中Open按钮)

图1

然后点击图2中set scale设置相关参数。

图2

原图片实际像素及大小用Photoshop中看出(图3所示)。像素为1360×1024,大小为23.99×18.06 cm。由于对拍摄实物进行了640倍放大,计算出1360像素对应拍摄实物的长度为(23.99×10000/640μm)。然后计算一个像素对应长度。如图4所示设置参数,设置参数为3.60像素对应1.00微米,然后点上Global,有效数字与图4中相同,点OK。具体数据仔细计算后得到,这里只是简单说明。

论文中的图片添加标尺

用ImageJ软件给图片添加标尺 我们在论文中的插入的图片由于受到篇幅限制,一般直接拍摄的图片太大需要缩小处理,太小的标尺就会看不清,如图1中所示的红色标尺已经看不清了,此时我们需要在图中添加一个较大的标尺。如果已知图片拍摄的放大倍数,可以直接使用ImageJ(可点击直接下载)软件进行处理,如果不清楚已知放大倍数,在这里我又用了一个附加的软件小飞尺(可点击直接下载)。 图1 下面来具体介绍如添加标尺: 首先将需要添加标尺的图片打开(图2、3,这里的放大倍数已知) 图2

图3 如图4、图5,设置相关参数,原图片的实际尺寸及像素可用Photoshop中看出(图5左),像素为1280x960,大小是12.7x9.53cm。由于对拍摄实物进行了2000倍的放大,计算1280像素对应拍摄实物的实际大小是 (12.7X10000/2000μm)。然后计算单位长度对应的像素数,这里仅给出计算结果,即实物每μm对应的像素数为20.157,因此在图5右中设置值为20.157,其他选项设置如图所示,单击ok。 图4

图5 然后设置标尺格式,图6、图7。图7为最后的结果,最后将图片重新保存。 图6

图7 若不记得放大倍数的图片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得到近似结果: 使用ImageJ加标尺的关键是确定单位长度对应的像素数,不清楚放大倍数可以用小飞尺软件来测量单位长度的像素数。如图8所示,测量了图片中微观尺寸20μm对应的像素数约为200,由于图片在这里的显示是50%,所以原始图片微观20μm对应的像素应该是400,即每μm对应约20个像素(和上面计算的20.157有误差)。结下了的步骤和已知放大倍数和宏观大小的方法相同。 图 8

论文中图标的插入方法

图表的插入及自动编号 第1章样式的建立 1.首先在文档中建立一个样式,样式名称为图表,样式属性如 图1-1修改样式 2.段落设置如

图 1-2段落设置 第2章添加图片 1.将需要在文档中添加的图复制到文档中,此时注意插入点的段落格式是1中设置的图表。 第3章引用图片 1.插入图表后,选中图表,点击插入——引用——题注,如图

2. 点击新建标签 3.点确定 4.勾选包含章节号

5.点确定 6.点确定,结果如图3-1

图3-1设置好的段落 7.此后在插入点后面键入图(表)的名称。如图3-1设置好的段落。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改变字体及字号等。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Word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第4章图的引用 1. 选中题注中的文字,“图1-1”,在“插入”菜单选“书签”,键入书签名(书签名可以任意起,但是为了在引用时不出错,应该给其命名,书签名要和引用的图对应),点“添加”。这样就把题注文字“图1-1”做成了一个书签。 2.在需要引用它的地方,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一章中6.是“如”字的后面),在“插入”菜单选“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中引用类型选“书签”,“引用内容”为“书

签文字”,选择刚才键入的书签名后点“插入”,Word就将文字“图1-1”插入到光标所在的地方。在其他地方需要再次引用时直接插入相应书签的交叉引用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书签。 3.这样就可以实现图的自动编号,当在第一张图前再插入一张图后,Word会自动把第一张图的题注“图1-1”改为“图1-2”,文档中的“图1-1”也会自动变为“图1-2”。 4.表格编号的作法与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表格的题注在表格上方,且要求左对齐。 5.公式的编号略有不同,插入公式后,将公式单独放在一个段落,版式为“嵌入式”(Word默认),光标放在公式之后,不要(注意是“不要”)选中公式,在“插入”菜单选“题注”,由于没有选中项目,所以“位置”一项为灰色,新建标签“公式1-”,点击“插入”,Word就将标签文字和自动产生的序号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在文档中引用公式编号的方法与图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6.公式的编号要求在右边行末,具体的方法在“制表位的使用”一节详细说明。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形态学膨胀运算示例”,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等。 7.当图表的前面插入图表或者图表所在的章节发生变化时,图(表、公式)的编号、文档中的引用有时不会自动更新,可以鼠标右击引用文字,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更新域”。关闭文档再打开Word会更新所有的域。或者全选然后右击,更新域。 第5章公式的引用 1.论文里的公式要求单独放在一个段落,公式居中;按章节进行编号,编号用小括号括起来放在右边行末。首先输入公式和编号,公式的版式选择“嵌入式”,编号用小括号括起来。然后把光标放在公式所在的段落里,点击页面左上角的制表位图标,切换到居中制表位,用鼠标在水平标尺上大约中间的位置点一下,这样就放置了一个居中制表位在点击的地方,如果位置不合适还可以用鼠标拖动进行调节。再把左上角的制表位图标切换到右对齐制表位,用放置居中制表位相同的方法放置一个右对齐制表位在行末。 2.设置好制表位后,把光标放在公式的前面,按一下Tab键,这样就在公式的前

sci论文写作插图一般要求

sci论文写作插图一般要求 sci论文写作的图表一般是重要研究结果的展示,插图质量的好坏往往也会直接影响着科研论文的发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高质量的SCI论文插图对于sci论文写作发表的重要性。 以下将介绍一般SCI杂志对插图的各种要求,并说明如何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做好原始数据和图片的采集工作,希望能从根本上帮助科研工作者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1. SCI论文插图一般要求: 1)尺寸符合杂志社的要求(宽度8.3~17.6厘米,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2)字体符合杂志社的要求(Times New Roman/Arial); 3)同类型文字的字号保持一致(Font size ≥8 pt,字体太小印刷版看不清楚); 4)线条粗细保持一致(Line weight; 0.25~1 pt); 5)准确、清楚、有条理的图片标记,插图上所有元素对位整齐; 6)插图内容应占据整张插图的90%以上空间,四周不能留太多空白区域; 7)颜色模式符合杂志社的要求(RGB, CMYK); 8)图片分辨率超过杂志社的最低要求(彩图≥300 dpi;线条图≥1000 dpi;灰度图≥600 dpi;组合图≥500 dpi); 9)格式符合规范(位图,TIFF,矢量图,PDF/EPS); 10)大小合适(每张插图最好不超过10M,推荐保存为TIFF格式并选择LZW无损压缩模式); 2.sci论文写作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原始素材? 大家在收集原始数据和图片时,应特别注意获取高质量的原始文件,并长期保存。 (1)照相机拍摄类照片 拍摄时应注意如下要点:1)注意摄入参照物。如需比较拍摄物尺寸大小的,应辅以

关于发表论文的图片处理

[转] 扫盲:关于发表论文的图片处理(3) 错误的做法: 直接copy paste excel中(或者spss中)生成的图

adobe arcobat 9 pro 或者pdfcreator 正确的做法: 虚拟打印成pdf文件(保留矢量特性)单击图片文件打印(安装以上软件后会有虚拟打印)或者office 2007 2010版直接保存成pdf格式 再用ps打开后续编辑

如此获得的1000dpi线图会有文件很大的问题。(上百MB) tif格式的LZW压缩是一种无损压缩对线图灰度图是很好的压缩方式到1MB左右位图基本原理:坐标第1点是白色,第2点是白色,第3点是白色,第4点是白色,…… 第10000点是白色 LZW压缩原理:从1到10000点都是白色 eps pdf格式是容器,能保存矢量特性,不等于这格式的图片就是矢量图。 好比彩色相机不都是来拍彩色照片,也可以拍黑白的,而黑白照相机就只能拍黑白的。当然,位图不能转成矢量图 ps是位图软件,illustrator是矢量图软件(菜鸟请暂忽略) 关于截图,小小的谈一下 如果你一定要用截图,请务必存成bmp,或tif格式这是不压缩质量的 1.用外来软件

推荐一个个人喜欢的 Fastftone Capture 1.7MB左右,网上有 窗口很小,不会遮挡截图时视线 QQ截图的水手请注意了:如果要得到网页页面完整图、程序菜单选择某个地方、视频的 某个画面,QQ是不可能实现的 视频的直接用播放器里的截图快捷键,一般 s 之类的 PrintScreen 标亮工具,和箭头工具作为提示是很好用的 2.不用外来软件 一套快捷键可以解决问题键盘右上角都有的PrintScreen (先得全屏) WIN+R (运行)mspaint(直接打开系统自带的画板)再来截我们要的地方,也很方便 上面这张截图在电脑上看看是很清晰的,但是要贴在文章里再打印出来就糊了,因为分辨率不够

SCI论文写作之插图要求

SCI论文写作之插图要求 本文说明一般SCI杂志对插图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在科研工作中做好原始数据的采集工作,希望对科研工作者有用。 1. SCI论文插图一般要求: 1)尺寸:宽度8.3~17.6cm,高度≤20cm; 2)字体:Times New Roman/Arial; 3)同类型文字的字号保持一致:Font size ≥8 pt(字体太小印刷版看不清楚); 4)线条粗细一致:Line weight一般在0.25~1 pt; 5)准确、清楚、有条理的图片标记,插图上所有元素对位整齐; 6)插图内容应占据整张插图的90%以上空间,四周不能留太多空白区域; 7)颜色模式:RGB, CMYK; 8)图片分辨率超过最低要求:彩图≥300 dpi;线条图≥1000 dpi;灰度图≥600 dpi;组合图≥500 dpi; 9)格式符合规范:位图,TIFF,矢量图,PDF/EPS; 10)大小合适:每张插图最好不超过10M,推荐保存为TIFF格式并选择LZW无损压缩模式; 2.SCI论文写作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原始素材? 收集原始数据和图片时,应特别注意获取高质量的原始文件,并长期保存。 (1)照相机拍摄类照片 要点:1)注意摄入参照物。如需比较拍摄物尺寸大小的,应辅以钢尺做参照等; 2)背景应尽量干净。推荐以浅蓝布作为背景,注意减少血渍及其他污染物的干扰; 3)检查相机设臵,分辨率越高越好,推荐2560×1920dpi及以上分辨率; 4)对焦准确,不逆光拍摄,多拍几张; 5)及时挑选可用照片并正确命名,并将原始照片长期保存,不要用word或ppt保存; (2)条带类图片 拼图前,条带类图片需要通过图片软件进行裁剪和预处理,并添加箭头和分子量等文字说明。 注意:1)保持凝胶完整; 2)拍照或扫描时应臵高分辨率,原始分辨率>300 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3)显微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图片 这类照片包括黑白图和彩色图。拼图前,往往需要预处理添加标尺和调整大小。 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要点: 1)尽量获取高分辨率的图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600 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2)注意添加标尺,至少在同批次、同参数的系列照片中的一张上添加,否则后期没有参照将无法处理。 (4)数据图表类结果 一般由数据处理软件生成,如Excel, Origin, Graphpad, SPSS等,属于线条图范畴,要求分辨率不低于1000 dpi,或如杂志社允许可直接通过PDF/EPS格式投稿。 写作插图应注意要点: 1)原始数据必须完整、准确; 2)分析仪器记录的数据最好导出为Excel格式,以便统计软件识别和处理。 3)将图表转化成PDF格式,必要时可通过AI对PDF格式图表进行编辑; 4)所有原始数据和图表,应长期保存,必要时杂志社可能会要求提供数据分析的结果,不要截图,尽量不使用图片形式保存结果,以免后续不好修改。 (5)编辑公司协助处理的插图 论文编辑公司有协助制作SCI论文插图的服务,但很多作者只关心图片本身,却往往忽略了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源文件。 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要点: 1)绘制类插图,要求提供PDF版,必要时提供符合杂志社要求的高分辨率TIFF图片; 2)照片类插图:如拼图服务,壁报排版等,要求提供高分辨率TIFF图片,并提供软件处理过程中的源文件(如PS处理过程中产生的PSD源文件),以便后期修改。

SCI论文写作对图片要求

图片在SCI论文写作中存有重大的比重,其原因不言而喻,没有图片的佐证任何论点都无法在文章中让人信服。图片的处理也可以说是SCI文章核心价值所在。 图片素材来源: 1)由采样软件导出,如powerlab的动作电位图、血压图等; 2)统计作图软件生成,如excel的柱状图等。前者多为彩色照片,色彩包含了重要信息;后两者多为线图,色彩一般仅为了不同组之间的区别,因此为了投稿的经济性,一般主张将色彩丢弃,换用形状特征来区别组间,效果可能更好。对于彩照和线图的投稿要求是不同的,下面将会谈到。 3)数码设备拍摄的照片或CCD; 前置原则: 1)原始图像要保留,修改后的图像务必另存而不要覆盖原始图像; 2)尽量减少保存次数,以免损失图像质量,可以多处修改一一完毕后再做存盘; 3)所有操作不得使图像失真,任何影响图像真实性的修改都是不允许的。 一投稿要求 1 图片格式 一般要求图片为TIFF格式,并存为独立文件。可以通过文件/存储为(/前为主菜单项,/ 后为下拉菜单或扩展菜单项,下同)将JPG格式转为TIFF格式。 2 色彩要求 一般要求为CMYK色彩。可通过图像/模式将RGB色彩转为CMYK色彩。RGB色彩用于数码设备上,而CMYK为印刷业通用标准,两者存在差异。但现在大多数杂志不要求作者做此项修改。 3 图片大小 此项非常重要,注意这里指的是图片的物理尺寸(单位是cm×cm,而非像素),用来印刷排版。一般只规定宽度,如neurosci lett规定半幅(单栏)为8.3 cm,全幅(双栏)为17.6 cm。可通过图像/图像大小,在弹出窗口中修改,注意选择单位为厘米,并勾选按比例缩放。 4 图片分辨率 非常重要,和像素大小直接相关,易和上面所述物理大小相混淆。各刊物均有具体要求,且国外杂志对此要求严格。如neurosci lett规定:线图至少达到1000dpi,彩照达到300dpi,两者的混合图片达到500dpi。可通过图像/图像大小,在弹出窗口中修改。单位选择像素/英

显微镜照片标尺的制作-修改-yiwenlin1

1. (以Word2003为例)一定要在原图(或保证所裁剪的照片大小不变)上做 标尺,否则不准确,标尺(一般20、50或100um )*倍数/10000=图中线长(cm ); 2. 将图片复制到word 文档中; 3. 双击复制的图片将版式改为四周型(Q ); 4. 计算:比如上面的图是660倍,我想做100um 的 标尺,那么根据公式:标尺(一般20、50或100um ) *倍数/10000=图中线长(cm ),计算得到: 100*660/10000=6.6cm ; 5. 右键单击工具栏任何位置,出现如图1菜单,选中绘图,这时在左下角会出 现绘图工具栏;

6. 画直线、方块和文字:点击Word 文档左下方的绘制矩形的按钮 ,画一个 适当大小的矩形,再点击绘制直线按钮 \,画任意长度的直线,再选中刚才画的直线, 选中 颜色与线条,磅数选为 2或3,选中 大小,宽度设为6.6厘米 即可;事先可以编辑好要输入的文字,例如 100um ,再选中这些文字,单击中的插入-文本框-横排,调整大小和磅数; 7. 组合三者:首先将修改好的直线移到矩形的正中间,按住Shift 键将两者同时 选中,单击右键-组合(有时可能同时选不上或同时选上不能组合,那就单击空白处,再试一次),这样可以保证直线、矩形和文字一起移动,另外直线、矩形和文字组合好的框图只有先调整为 浮于文字上方,才可进行版式调整,包括图片和文字的组合(具体操作为:右键单击组合好的框图--叠放次序--浮于文字上方); 8. 图片转化:将组合好的图片复制到PPT 中(这样才能转换为图片),再 右键 单击 图片,选择 图片另存为,可以放到桌面或专门的文件夹中备用(这一步,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图4中的情况,直线只有一半,看不到文字); 9. 再将上述转换好的图片粘贴回Word 文档,这时可以双击图片随意改变图形 大小了,标尺会随着图形大小而改变; 图1

科研干货-SCI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表达,避免踩雷!

科研干货 SCI论文中插图的规范表达,避免踩雷! 实验数据是科研文章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是文章观点最直接的证明,也是审稿人和读者最关注的部分。规范、美观的实验数据表达会让人眼前一亮,很好地完成说明文章观点的任务。本文将主要针对实验数据的绘图,阐述这类论文插图表达的规范性。 一、插图的组成 科技论文中的插图,最主要的类型是数据信息图,主要用以描述数据的信息和趋势,包括点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数据图的主要构成部分由图1表示: 以上部分是数据图的必要组成部分,它们往往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数据图以外,论文的插图还包括照片、流程图、示意图等类型。 二、插图的清晰度与尺寸 不同期刊对论文插图的要求不同,但是基本的要求往往是一致的,即要求图的清晰度足够。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对照期刊的Guides for authors,对于不符合期刊要求的图应作出相应的修改。 此外,插入论文的图应保持纵横比,防止对图片进行横向拉伸和纵向拉伸,从而导致图形失真,如图2所示:

图2 横向拉伸导致图形失真 对于摘要图(Graphic abstract)的尺寸,很多期刊都会给出详细的规定,而对于论文插图的尺寸,期刊往往不会严格限定。但是为了插图的阅读性,以及为了版面的利用率,作者需要特别注意图的尺寸问题。 关于插图的尺寸问题,其实就是掌握好三者的比例:图框、图线、文字。三者的比例需要适中,如果比例不协调就会造成图片的不规范和不美观。 图3 图框的尺寸过大 因为图框选择得过大,所以导致图中的文字和图线都显得较小, 读不便和版面的浪费。

图4 误差棒超过图框 所示,由于尺寸选择的不合理,导致图线的误差棒超过了图框。 三、图线 数据图线是论文插图最核心的部分,是对数据的直接表达。关于论文图线绘制的规范性,主要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对于点线图来说,各个数据点之间的连接需要使用直线,在不少论文中对于数据点的连接采用的是平滑曲线,如图5所示。平滑曲线过度预测了数据的走向规律,提供了超出实测数据的信息,应避免使用。 图5 用平滑曲线连接数据点

插图论文

插图论文 篇一:sci论文写作插图一般要求 sci论文写作插图一般要求 sci论文写作的图表一般是重要研究结果的展示,插图质量的好坏往往也会直接影响着科研论文的发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高质量的Sci论文插图对于sci论文写作发表的重要性。 以下将介绍一般Sci杂志对插图的各种要求,并说明如何在实际科研工作中做好原始数据和图片的采集工作,希望能从根本上帮助科研工作者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1.Sci论文插图一般要求: 1)尺寸符合杂志社的要求(宽度8.3~17.6厘米,高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2)字体符合杂志社的要求(TimesnewRoman/arial); 3)同类型文字的字号保持一致(Fontsize≥8pt,字体太小印刷版看不清楚); 4)线条粗细保持一致(Lineweight;0.25~1pt); 5)准确、清楚、有条理的图片标记,插图上所有元素对位整齐;6)插图内容应占据整张插图的90%以上空间,四周不能留太多空白区域; 7)颜色模式符合杂志社的要求(RGB,cmYK);

8)图片分辨率超过杂志社的最低要求(彩图≥300dpi;线条图≥1000dpi;灰度图≥600dpi;组合图≥500dpi); 9)格式符合规范(位图,TiFF,矢量图,PdF/EPS); 10)大小合适(每张插图最好不超过10m,推荐保存为TiFF格式并选择Lzw无损压缩模式); 2.sci论文写作如何获取高质量的原始素材? 大家在收集原始数据和图片时,应特别注意获取高质量的原始文件,并长期保存。 (1)照相机拍摄类照片 拍摄时应注意如下要点:1)注意摄入参照物。如需比较拍摄物尺寸大小的,应辅以 钢尺做参照,如肿瘤体积、裸鼠大小等;2)背景应尽量干净,推荐以浅蓝布作为背景,注意减少血渍及其他污染物的干扰;3)仔细检查相机设置,分辨率越高越好,推荐2560×1920dpi及以上分辨率;4)对焦准确,不要逆光拍摄,多拍几张;及时检查效果并挑选可用的,正确命名,并将原始照片长期保存(不要用word或ppt保存);(2)条带类图片 拼图前,条带类图片需要通过图片软件进行裁剪和预处理,并添加箭头和分子量等文字说明。sci论文写作插图应注意:1)保持凝胶完整;2)拍照或扫描时应尽量设置较高的分辨率,原始分辨率不低于300dpi,越高越好,保存为TiFF格式备用。 (3)显微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图片

显微镜照片标尺的制作-yiwenlin1

1.(以Word2003为例)一定要在原图(或保证所裁剪的照片大小不变)上做标尺,否则 不准确,标尺(一般20、50或100um)*倍数/10000=图中线长(cm); 2.将图片复制到word文档中; 3.双击复制的图片将版式改为四周型(Q); 4.计算:比如上面的图是660倍,我想做100um的标尺,那 么根据公式:标尺(一般20、50或100um)*倍数/10000= 图中线长(cm),计算得到:100*660/10000=6.6cm; 5.右键单击工具栏任何位置,出现如图1菜单,选中绘图, 这时在左下角会出现绘图工具栏; 6.画直线、方块和文字:点击左下方的画 ,画一个适当大小的矩形,再点击直线 的工

具 \画任意长度的直线,再选中刚才画的直线, 选中 颜色与线条,磅数选为 2或3,选中 大小,宽度设为6.6厘米 即可;事先可以编辑好要输入的文字,例如 100um ,再选中这些文字,单击中的插入-文本框-横排,调整大小和磅数; 7. 组合三者:首先将修改好的直线移到矩形的正中间,按住Shift 键将两者同时选中,单 击右键-组合(有时可能同时选不上或同时选上不能组合,那就单击空白处,再试一次),这样可以保证直线、矩形和文字一起移动,另外直线、矩形和文字组合好的框图只有先调整为 浮于文字上方,才可进行版式调整,包括图片和人文字的组合(具体操作为:右键单击组合好的框图--叠放次序--浮于文字上方); 8. 图片转化:将组合好的图片复制到PPT 中(这样才能转换为图片),再 右键单击 图片, 选择 图片另存为,可以放到桌面或专门的文件夹中备用(这一步,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最后一张与中的情况); 9. 再将上述转换好的图片粘贴回Word 文档,这时可以双击图片随意改变图形大小了,标 尺会随着图形大小而改变; 图 1

超实用的论文编辑技巧-公式,图片,参考文献编号

附件1 利用Word快捷键提高学位论文编辑效率编辑论文,特别是那种页数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学位论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插入参考文献、图片编号,公式编号后,如果需要更改其位置,删除或增加,那么其他的参考文献、图片,公式就要重新编号了。 上述工作如果手动完成,将会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任务。网上有关于使用“域”来进行编号的方法,但也不是十分方便。而且有时我们希望插入的参考文献编号能够带有方括号“[ ]”;插入的公式能够自动居中对齐,自动添加编号,且编号自动右对齐;插入的图片编号居中,同时让图片也自动居中。这些都是学位论文排版的要求。 本人以前一直苦于寻找一种非常快捷的方法,但在网上始终没有找到,于是自己摸索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主要思想是利用Word的“宏”功能。以下是以Word2003来讲述其实现过程的,Word2007也可以用类似方法来实现。但在WPS中下述方法是无效的。 过程虽然很长,但是只要耐心一步一步跟着做,一定可以实现!当完成后,以后排版几乎就是一劳永逸的事儿啦! 1.实现输入公式后自动添加带括号的编号 前期工作: 新建一个文档,随便复制三段文字进去,并给每段文字加一个标题(此时标题不要改格式、字体等,不要编号); 打开“格式→样式和格式”,设置标题的多级编号,关于如何设置标题多级编号,网上有很多介绍,本文不再赘述; 分别选中三段文字的标题,点击“样式和格式”工具栏的“标题1”。 设置公式编号的样式:插入→引用→题注,弹出如下对话框(左);点击“新建标签”,在弹出的对话框输入名称“公式”(名称一定要是这个),然后点击“编号”,弹出如下对话框(右),按图示设置。

前期工作完成后,开始下面的操作: Step1.点击“工具→宏→录制新宏”,给定名称,姑且定为“hong”。将宏保存在“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也可保存在“normal”,区别是前者录制的宏只对当前的文档有效,新建一个文档则无效,而后者则将宏保存在了模板中,对所有文档都有效。 Step2.点击上图的“键盘”图标,出现下图对话框,将快捷键指定为“Alt+C”(也可根据自己喜好设置),同样将更改保存在“新建Microsoft Word文档”,然后单击“指定”,最后点击“关闭”。 (做到此处,下面的step3你可以不做,直接按照Step3后面的“备注1”来做,当然你喜欢钻研,也可继续) Step3.此时开始录制宏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输入公式,然后编号,加括号,调整格式,最后停止录制。具体做法为:

SCI论文图片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投稿要求

SCI论文图片如何处理才能达到投稿要求 科学论文中,图片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SCI论文是否被接受的关键之一。文章中的图片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1)照片,多来自数码相机或CCD; 2)来自采样软件,如powerlab的动作电位图、血压图等; 3)来自统计作图软件,如excel的柱状图等。前者多为彩色照片,色彩包含了重要信息;后两者多为线图,色彩一般仅为了不同组之间的区别,因此为了投稿的经济性,一般主张将色彩丢弃,换用形状特征来区别组间,效果可能更好。对于彩照和线图的投稿要求是不同的,下面将会谈到。 具体展开之前先谈一下操作的三大原则: 1)原始图像要保留,修改后的图像务必另存而不要覆盖原始图像; 2)尽量减少保存次数,以免损失图像质量,可以多处修改一一完毕后再做存盘; 3)所有操作不得使图像失真,任何影响图像真实性的修改都是不允许的。 一、所要考虑的投稿要求 1 图片格式 一般要求图片为TIFF格式,并存为独立文件。可以通过文件/存储为(/前为主菜单项,/后为下拉菜单或扩展菜单项,下同)将JPG格式转为TIFF格式。 2 色彩要求 一般要求为CMYK色彩。可通过图像/模式将RGB色彩转为CMYK色彩。R GB色彩用于数码设备上,而CMYK为印刷业通用标准,两者存在差异。但现在大多数杂志不要求作者做此项修改。 3 图片大小

此项非常重要,注意这里指的是图片的物理尺寸(单位是cm×cm,而非像素),用来印刷排版。一般只规定宽度,如neurosci lett规定半幅(单栏)为8.3 cm,全幅(双栏)为17.6 cm。可通过图像/图像大小,在弹出窗口中修改,注意选择单位为厘米,并勾选按比例缩放。 4 图片分辨率 非常重要,和像素大小直接相关,易和上面所述物理大小相混淆。各刊物均有具体要求,且国外杂志对此要求严格。如neurosci lett规定:线图至少达到1000 dpi,彩照达到300dpi,两者的混合图片达到500dpi。可通过图像/图像大小,在弹出窗口中修改。单位选择像素/英寸。其实像素/英寸翻译为ppi,和dpi(点/英寸)为两个概念,前者用于数码文件,后者用于印刷业。这里用ppi代替dpi,在投稿中是被认可的,因此也没必要纠缠概念了。 5 文件命名 一般要求按文中出现的顺序命名为Fig 1. Fig 2. 等等。 二、拼图 不可能直接在原始图片上做上述修改,一般都要将若干张图片或图片的部分在一张画布上进行分布,需经过素材收集—拼合—标注等步骤,因此在这里称之为拼图。此步在获得原始图片之后进行,完成后再参照第一部分作修改。 1 素材收集 左手边悬停的快捷工具面板上选择选框工具(按扭右下角有扩展三角),选择所要的区域,图像/裁切,再将图片另存。注意框选的方式有三种,在菜单栏下的那一行(工具定义栏),样式:下拉框中:正常;固定长宽比;固定大小。为了避免在一张拼图中出现不同的放大倍数,一般选择固定大小。若需要显示不同的放大倍数,则分别作不同的bar对应。 2 拼合 打开一张图片,图像/画布大小,弹出窗口中修改长宽值将画布铺开。可以参考原来的图像,将长宽按倍数放大并略加大些作为分割白条,不必求精确,多余的空白部分可以最后裁掉。下来排布各部分:矩形选框,框中需移动的部分,快捷

sci插图的规范化操作

SCI插图的规范化操作 提高论文插图质量以提高SCI论文档次是近几年的趋势。相比而言,论文插图更易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以往却一直被国内忽视。论文中即便是最简单的照片和图表拼接而成的插图也存在诸多不为人知的规范和诀窍,另外如果能在论文中增加一张彩色模式图用来说明本实验设计、研究机制、信号通路等,则更易被归类为高质量论文。基金标书中增加模式图,已证明更易被认定为您的研究小组对申报的课题已经有了更好的前期基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感受到了提高插图质量对论文发表带来的好处。为弥补国内“SCI论文插图处理”的教育空白,上海玮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莫速乎科研教育将在上海和北京举办全国SCI插图规范化操作培训班,特邀莫速乎科研教育的万方军老师主讲。万老师耗时六年研究学习,从美国引进这项技能,多年来,万老师积极推广相关技能,在国内已经举办了上百场相关讲座,和八场全国性的现场研讨班,是推进国内科研插图国际化的第一人。目的就是要提升国人的科研效率与质量,以让国内科研成果更好的发表在国外期刊上。 1)从国内与国际期刊插图详细对比中了解国内论文插图的缺点 2)对论文图片做哪些操作就会评定为造假? 3)担心自己的插图被评定为造假,国内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4)在哪两种情况下杂志社会要求审查原始图片或数据? 5)国外制作论文插图最常用的软件是什么以及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6)使用PS和AI联合制作插图的优越性有哪些? 7)达到哪些标准才会被评判为质量高的论文插图? 8)何为矢量图、何为位图,科研工作者为何要掌握之? 9)如何从Excel、Spss、Graphpad、sigmplot等软件中输出高质量的矢量图? 10)各种科研专业中特有的软件中如何输出高质量的图片用于制作高质量插图? 11)科研过程中高质量原始照片的获取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2)论文中两类插图(普通类插图和机制模式图)的区别和制作要点有哪些? 13)从零基础学习插图制作最重要的两个诀窍是什么? 14)通过一个照片类插图案例来详细分析此类插图的通用制作流程 15)通过一个图表类插图案例来分析图表类插图制作的区别和要点 16)通过一个条带类插图案例来分析讲解如何确保多张图片的精确分布、对齐和裁切 17)插图中每张照片设置多大尺寸?条带究竟设置多宽?每张图表占据多宽?…… 18)一张插图中ABCDE等多个部分究竟应该依据什么来排版? 19)为何有些杂志社要求以RGB模式投稿,而有些则要求CMYK,究竟是什么意思? 20)如何使用AI软件来对各种软件生成的线条图的进行后期加工处理 21)AI软件与各种图表软件联合作业的要点讲解 22)高分论文中最常见的复合类插图的排版及拼接要领 23)如何统一论文中所有插图中的字体和线条粗细? 24)如何在AI中书写包含上下标和旋转的文字? 25)国外流行的插图规范细则包含哪些细节?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26)如何压缩图片大小以让上传图片变得更轻松,但又不因压缩而降低插图质量? 27)关于论文插图中统一标尺外观的建议 28)拍摄的科研照片中忘记添加标尺了怎么办? 29)只需照片中某个部分,因而会将标尺裁切掉,但插图却需要添加标尺,该如何操作? 30)科研常用测量(面积、长度、角度等)的操作方法及使用情景 31)出书立作应如何管理图片从而避免文稿交予出版社后插图却需全部重做的尴尬境地? 32)最常用的五种图片格式分别使用在哪些场合? 33)允许范围内的图片缺陷的修复操作讲解

word中图表及公式的自动编号(自己总结)附图1

Word操作技巧大全 第一章图表的自动编号 在论文中,图表和公式要求按在章节中出现的顺序分章编号,例如图1-1,表2-1,公式3-4等。在插入或删除图、表、公式时编号的维护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比如若在第二章的第一张图(图2-1)前插入一张图,则原来的图2-1变为2-2,2-2变为2-3,…,更糟糕的是,文档中还有很多对这些编号的引用,比如“流程图见图2-1”。如果图很多,引用也很多,想象一下,手工修改这些编号是一件多么费劲的事情,而且还容易遗漏!表格和公式存在同样的问题。 能不能让Word对图表公式自动编号,在编号改变时自动更新文档中的相应引用?答案是肯定的!下面以图的编号为例说明具体的作法。 自动编号可以通过Word的“题注”功能来实现。按论文格式要求,第一章的图编号格式为“图1-×”。将图插入文档中后,选中新插入的图,在“插入”菜单选“题注”,新建一个标签“图1-”,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如果不是点击“编号”修改),位置为所选项目下方,单击“确定”后Word就插入了一个文本框在图的下方,并插入标签文字和序号,此时可以在序号后键入说明,比如“形态学膨胀运算示例”,还可以移动文本框的位置,改动文字的对齐方式等。再次插入图时题注的添加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不用新建标签了,直接选择就可以了。Word会自动按图在文档中出现的顺序进行编号。 在文档中引用这些编号时,比如“如图1-1所示”,分两步做。插入题注之后,选中题注中的文字“图1-1”,在“插入”菜单选“书签”,键入书签名,点“添加”。这样就把题注文字“图1-1”做成了一个书签。在需要引用它的地方,将光标放在插入的地方(上例中是“如”字的后面),在“插入”菜单选“交叉引用”,弹出对话框中引用类型选“书签”,“引用内容”为“书签文字”,选择刚才键入的书签名后点“插入”,Word就将文字“图1-1”插入到光标所在的地方。在其他地方需要再次引用时直接插入相应书签的交叉引用就可以了,不用再做书签。 至此我们就实现了图的编号的自动维护,当在第一张图前再插入一张图后,Word会自动把第一张图的题注“图1-1”改为“图1-2”,文档中的“图1-1”也会自动变为“图1-2”。 表格编号的作法与图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表格的题注在表格上方,且要求左对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