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地理模拟考试试题汇编之农作物马铃薯

2020年地理模拟考试试题汇编之农作物马铃薯
2020年地理模拟考试试题汇编之农作物马铃薯

2020地理模拟试题汇编之农作物马铃薯

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饮食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等主食,让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云贵川成为我国南方马铃薯主产区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B.劳动力素质高C.坡耕地面积广D.消费市场较广

2.据材料分析,制约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的首要因素是

A.传统的菜用饮食习惯B.易腐烂变质且不便运输

C.新兴产业加工能力弱D.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

3.马铃薯喜冷凉,怕霜冻,忌炎热,生长期需要水量为300-450mm。马铃薯块茎生长期最适宜气温为

15°C~18°C,在29°C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中阴山地区是内蒙古马铃薯的集中产区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前山和后山马铃薯产量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高质量低B.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高质量高

C.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低质量高D.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低质量低

下图为南洲安第斯山地农业布局及部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咖啡、可可种植区的地形主要是()

A.山脊B.低洼地C.坡地D.山间谷底

5.在海拔2000~3000m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和马铃薯,其中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主要原因是马铃薯()

①性喜冷凉②生长期最短③适合冻土栽培④耗水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所示区城被称为“冰与火交融”的国家,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较差,除马铃薯外, 蔬菜种植全年依靠温室生产,但其市场上销售的黄瓜、西红柿70%是产自国内。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该国蔬菜生产冬半年与夏半年相比,需要增加的生产设备是( )

A.人工光源B.取暖设施

C.防风装置D.加湿设备

7.该国马铃薯比欧洲西部同纬度地区更早上市,可能是因为该国()

A.地势较低B.暖流流经

C.水源充足D.地热丰富

法罗群岛(如图)由覆盖冰川堆石成泥炭土壤的火山岩构成,农作物只能以种植马铃薯(谷称土豆,喜冷凉)为主,岛上无天然树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法罗群岛

A.冬季均温高于0℃B.全年阴雨天气较少

C.降水季节变化较大D.沿海寒流降温减湿

9.造成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是

①土壤贫瘠②热量条件差③水源不足④西风强劲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0.法罗群岛适宜种植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岛屿众多,地形平坦开阔B.全年气候温凉潮湿

C.多晴明天气,昼夜温差大D.草场茂盛,土层深厚

阿拉斯加州地处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阿拉斯加湾渔业资源丰富,鱼类多、个体大,是世界上十大渔场之一。中国与阿拉斯加州的经贸联系密切,是其第一大国际贸易伙伴。近年来,到访阿拉斯加的中国游客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州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对阿拉斯加湾渔业丰富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

B.沿岸有暖流,水温较高且变化小,利于鱼类生长发育

C.海岸曲折,多峡湾,利于鱼类产卵和安全庇护

D.寒暖流交汇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12.阿拉斯加最不可能从中国进口

A.鞋子B.马铃薯

C.甘蔗D.计算机及配件

13.中国游客来这里最可能是欣赏

A.优美的湖滨风光B.古老的火山景观

C.绚丽的极光景观D.茫茫的林海景观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定西,是黄土高原上典型的苦瘠之地,但马铃薯产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一且个大质优、口感醇香。当地马铃薯4~5月播种,9~10月采收。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并与豌豆套种的方式耕作。不少农户将收获后的马铃薯窖藏,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下图为定西地理位置示意图。

(1)推测定西适宜马铃薯生长的气候条件。

(2)分析定西马铃薯种植采用黑色地膜全膜覆盖栽培的原因。

(3)简析豌豆套种的农业生态意义。

(4)分析定西马铃薯常用窖藏并用水反复打湿地窖的地面和墙壁的原因。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铃薯喜光、喜冷凉,耐寒、耐旱、耐贫瘠,需要的降水量在450~500mm之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市被誉为“中国薯都"。近年来,乌兰察布为响应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发展规模化生产,并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实现马铃薯产量不断增长。形成了集研发、育种、种植、加工的生产链和储存、包装、运输的服务链。现已建成储存能力近170万吨的储窖和11处大型交易市场,产品畅销国内外。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相关位置及其地理信息。

(1)分析乌兰察布马铃薯成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的气候条件。

(2)简述该地区种植马铃薯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目的。

(3)分析“中国薯都”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4)指出乌兰察布落实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有利条件。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铃薯生长期短,性喜冷凉,日平均气温17℃~21℃为适温:光照强度大,块茎产量和淀粉含量较高;耐旱,年生长季总降雨量在400~500mm之间,可满足马铃薯的水分需求。马铃薯加工性能好,加工产业链长,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

材料二:甘肃定西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下左图),海拔1420-3941米,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理想地区。2015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业成为定西市政府扶贫攻坚的主导产业,通过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和网络化销售等措施形成全产业链品牌优势,合力打造“中国薯都”。

材料三: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是集马铃薯“科研一生产一加工一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下右图),已开发推广的马铃薯主食有马铃薯馒头、面条、糕点、饼干、馕、方便粉丝等7

大类、16个品种、20余种口片定西的“土蛋蛋”变成“金蛋蛋”。

(1)评价定西种植马铃薯的气候资源优势。

(2)分析定西市政府马铃薯主粮化系列措施对薯产品市场开发的作用。

(3)说明定西蓝天马铃薯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贫瘠,营养丰富,被称为“地下苹果”和“第二面包”。马铃薯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多种行业被广泛应用。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农业人口297万,占全市总人口的80%以上。“高山之民,尤赖马铃薯为生活,万历前惟种高山,近则高下俱种”,如今榆林依靠马铃薯等特色农业的发展使800里沙漠成为陕西省“第二粮仓”,全市农业也进入转型发展的新阶段。下图是榆林地区区位示意图。

(1)简述榆林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

(2)下图示意榆林地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采用的“膜下滴灌”生产方式,顾名思义,是在膜下应用滴灌技术。试分析这种生产方式的好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的的喀喀湖位于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构造淡水湖,通过德瓜德罗河与波波湖相通,潮水主要来自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该湖与波波湖近在咫尺又同为内陆湖但却形成一淡一咸的奇观。马铃薯性喜凉,地下块生长偏好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环境。的的喀喀湖流域是印第安人培植马铃薯的原产地,印安人发明的“台田”技术(在湖畔平原修筑沟渠、水塘与高台)使马铃薯产量得到显著的高。图A示意的的喀喀湖和波波湖的位置。图B为“台田”技术示意图

(1)请填空说明的的喀喀湖形成的过程。 ---形成盆地,积水形成湖泊。

(2)的的喀喀湖与波波湖一个是淡水湖,一个是咸水湖。请任选一湖,说明它形成咸水湖(或者淡水湖)的原因。

(3)概括两方面说明“台田”技术在马铃薯保产增产中的作用。

19.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下图为新疆局部地区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部分玉米田庄稼幼苗受损。

(1)分析天山南北两侧河网密度差异的原因。

(2)推测该区域此次洪水的形成机理。

(3)简要说明新疆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

(4)有人建议,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一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2.A

解析1.马铃薯为中温带作物,云贵川为亚热带,因此气候条件不是很适宜,A错。马铃薯的种植对劳动力素质要求不高,B错。云贵川大部分地区为山区,坡耕地面积广,适宜种植马铃薯,C对。消费市场较广,不是其成为马铃薯主产区的主要原因,D错。故选C。

2.中国人一直保存着以米面为主食习惯,马铃薯的食用是传统的菜用饮食习惯,极少有人以马铃薯为主食,A对。马铃薯不易腐烂变质且便于运输,B错。新兴产业加工能力强,马铃薯的加工产品众多,C错。马铃薯的种植对地形要求不高,可以大量在坡耕地种植,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对其影响很小,D错。故选

A。

3.A

解析

根据图示,前山处为高产区,后山处为低产区,则CD不对。根据材料,“马铃薯喜冷凉,怕霜冻,忌炎热,

生长期需要水量为300- 450mm”,后山区降水少,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故马铃薯的品质较好;前山区夏半年降水多,冬半年受寒潮等影响小,故产量相对较高。故答案选A。

4.C5.A

解析4.据图中咖啡、可可种植区的海拔及所处山区判断,适宜的种植条件为:有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方为热带作物甘蔗),年降雨量较多,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排水良好的山坡是最理想的条件。山脊水分条件差,低洼地、山间谷地光照不足、易涝,山间谷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据题意可知,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可达3000m,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热量减少,作物生长期短,说明马铃薯性喜冷凉,①②正确。冻土温度低,不适合作物栽培,③错误。海拔高主要影响热量,不能说明马铃薯生长耗水量少,④错误。A正确。故选A。

6.A7.D

解析6.由该国的轮廓以及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国为冰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国的气候以温带海洋气候为主,可知其冬半年的太阳高度角比较小,且多阴雨天气,此时的光照比较弱,该国蔬菜生产冬半年与夏半年相比,需要增加的生产设备是人工光源,C错误,A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国的蔬菜生产需要全年依靠温室生产,可知冬半年与下半年相比无需再使用取暖设施,B错误。该国的气候是比较湿润的,即便冬半年也无需再使用加湿设备,D错误。故选A项。

7.由第一题的解析可知,该国为冰岛,该国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比较活跃,该国的地热资源比较丰富,该国的马铃薯进行种植时,利用地热资源可以提高其生长环境的温度,可以使得该国马铃薯比欧洲西部同纬度地区更早上市,D正确。水源和地势不是影响该国马铃薯上市较早的因素,AC错误。与该国同纬度的其他西欧国家也有暖流流经,可知洋流不是影响该国马铃薯上市较早的因素,B错误。故选D项。8.A9.C10.B

解析8.图示区域地处大西洋东部,盛行西风带范围内,沿海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全年温和多雨,多阴雨天气,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冬季月平均气温大于0℃,故A选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9.法罗群岛无天然树木需要结合法罗群岛的自然环境要素如气候、土壤等要素进行分析。法罗群岛纬度较

高,土壤发育条件差,因此土壤贫瘠;法罗群岛地处盛行西风带内,且周围都是海洋,地表摩擦力较小因此风力强劲。①④正确。该地区降水较丰富,热量不足,但热量方面不是影响其无天然树木的主要原因,②③错误。故选C。

10.根据马铃薯的生长习性,结合法罗群岛的自然环境特征,推断法罗群岛适宜种植马铃薯的优势自然条件是气候条件,即全年气候温凉潮湿,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故B选项正确。法罗群岛为火山岛,地形崎岖,A错误。地处大西洋东部,盛行西风带影响,全年降水多,多阴雨天气,C错误。火山岛,地形崎岖,土层浅薄,D错误。故选B。

11.D12.B13.C

解析11.本题考查影响渔业资源分布的影响因素,阿拉斯加湾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有:入海河流带来营养盐类,大陆架宽阔,水域较浅,光照较充足,浮游生物多,鱼类饵料丰富;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水温高且变化小,利于鱼类生长发育;阿拉斯加湾海岸曲折,多峡湾,利于鱼类产卵和安全庇护。该处为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无寒流,D错误,本题选择错误选项,故选D。

12.本题考查区域差异性分析,马铃薯又称土豆,是喜冷凉作物,阿拉斯加南部气候温和,可以种植,不需要从中国进口,B正确。甘蔗属于热带作物,阿拉斯加纬度高,气温低,不能种植需要从中国进口;而鞋子和计算机及配件有可能从中国进口,所以ACD错误,故选B。

13.本题考查区域差异性分析,优美的湖滨风光、古老的火山景观、茫茫的林海景观在中国也可欣赏。阿拉斯加北部位于北极圈内,冬季有绚丽的极光景观,故选C。

14.(1)①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湿润;④温凉

(2)①年均温低,生长期短,有利于提高地温;②蒸发量大,有利于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③黑色地膜,遮光性强,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

(3)①套种豌豆,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②豌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

(4)①地窖中光线弱,避免马铃薯发芽;②地窖内温差小,有利于保持适当温度,延

长储存时间;③反复打湿地窖,保持湿度,有利于马铃薯水分储存,避免马铃薯(发芽、干枯)变质。

解析(1)定西位于西北内陆,降水较少,光照充足。气候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大于400mm,位于半湿润区,土壤较湿润。位于黄土高原,气候温凉,适宜马铃薯生长。

(2)该地气候温凉,年均温低,生长期短,地膜覆盖有利于提高地温。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地膜覆盖有利于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水分。黑色地膜,遮光性强,有利于抑制杂草生长。

(3)套种豌豆,能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水分蒸发。豌豆根部具有固氮作用,能提高土壤

肥力。套种可增加农产品种类,提高经济效益或提高土地利用率。

(4)农户将收获后的马铃薯窖藏,是因为地窖避光且温、湿度适宜,可有效避免马铃薯发芽或干枯。地窖中光线弱,可避免马铃薯发芽。地窖内温差小,有利于保持适当温度,延长储存时间。反复打湿地窖,利于保持窖内湿度,有利于马铃薯水分储存,避免马铃薯干枯变质。

15.(1)纬度及海拔较高,气候冷凉,生长周期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降雨集中且雨热同期,利于生长;冬季寒冷,夏季日低温较低,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小,产品绿色环保。(任答三点即可)

(2)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板结、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3)大型交易市场多,马铃薯收购量与销售量大;储存能力强,供应稳定;公路、铁路,与附近海港组成交通运输网,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4)乌兰察布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产量大;乌兰察布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品质好;乌兰察布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规模化生产,增产潜力较大。

解析(1)注意关键词“气候条件”,主要从光照、热量、降水等方面说明。分析材料:“马铃薯喜光、喜冷凉,耐寒、耐旱、耐贫瘠,需要的降水量在450~500mm之间”,乌兰察布纬度及海拔较高,海拔在1300-1700米,年平均气温2.5-6℃,气候冷凉,生长周期长;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降雨集中于6-8月,年降水在370mm左右且雨热同期,利于生长;冬季寒冷,夏季日低温较低,温差大,病虫害少,农药施用量小,产品绿色环保。

(2)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土壤板结、土地盐碱化等环境问题。

(3)“现已建成储存能力近170万吨的储窖和11处大型交易市场”,说明大型交易市场多,马铃薯收购量与销售量大;储存能力强,供应稳定,利于物流业稳定发展;图中该地区公路、铁路,与附近海港组成交通运输网,交通便利,运输成本低。

(4)“内蒙古乌兰察布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乌兰察布有适宜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种植面积大,产量大;“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说明乌兰察布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品质好;乌兰察布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规模化生产,增产潜力较大。

16.(1)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糖份积累多;气候温凉,马铃薯生长期长;气候多样,马铃薯品种丰富;冬春低温,病虫害少。(答到三个方面即可)

(2)作用:通过精深化加工,细分了市场,扩大了消费目标群体;通过标准化生产,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了市场竞争优势;通过品牌化营销,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增强了市场潜力;通过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形成了规模化市场优势;通过网络化销售,构建“互联网+薯”平台,构建了新商业模式。(答到四个方面即可)

(3)意义:促进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高效地利于了承包地源;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了农业的整体效益;内联农家,外接国内外市场,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纽带;密切了工农联系,促进农业和农民的转化,加快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产品质量和标准化程度,提高农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答到四个方面即可)

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可从热量、降水、光照、昼夜温差、气候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题干信息给出的信息,该地位于我国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海拔较高,气候温凉,符合马铃薯对气候的要求,并且作物生长期长,利于营养物质积累;而海拔范围在1420-3941米,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气候类型多样,马铃薯类型多样;冬季低温又能有效抑制虫害,所以该地是马铃薯的理想区位。

(2)本题考查的政府的相关策略措施对产品市场开发的作用。读题干可知具体的措施是: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和网络化销售。科学化布局和集约化种植能扩大该地的马铃薯生产规模,产生规模效益。标准化生产可以规范生产活动、市场行为;先进的科技成果可以通过标准化手段,转化为生产力,利于稳定和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竞争优势。精深化加工可以延长产业链,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广度和深度。通过品牌化营销,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网络化销售可以帮助构建“互联网+薯”平台,构建了新商业模式,扩大产品市场。

(3)本题考查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企业可以统一规划和管理、协调生产关系、促进生产专业化和规模化,并以此来提高生产效益。所以,企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农村资源、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可以获得规模效益、推动了农产品的质量、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17.(1)榆林地区位于中纬度;陕西省的最北部,深居内陆;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等。

(2)覆盖薄膜提高了土壤的温度,改善了马铃薯根部的热量条件;减少了风力对土壤的侵蚀;减少蒸发,抑制土壤盐碱化;节省灌溉用水,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增加光合作用,使马铃薯增产等。

解析(1)地理位置特征可从海陆位置、经纬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描述。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可知,

榆林地区位于中纬度;根据材料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榆林地处陕西省的最北部,深居内陆,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同时,位于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靠近400㎜等降水量线),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等。

(2)该题需要注意“膜下滴灌”既要考虑到“膜”,也要考虑到“滴灌”,并要结合榆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分析作答。首先,覆盖薄膜阻隔了土壤与大气的热量交换,太阳辐射可通过薄膜,但地面辐射通过薄膜的能力较弱,所以提高了土壤的温度,改善了马铃薯根部的热量条件;其次,结合图示信息以及所学地理知识可知,榆林地区风沙活动较为频繁,覆盖薄膜减少了风力对土壤的侵蚀,从而保证了土壤肥力;再次,该地区气候偏干旱,太阳辐射较强,覆盖薄膜可以减少土壤水份蒸发,从而抑制土壤盐碱化,并且,采用“滴灌”技术可以节省灌溉用水,从而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最后,由于薄膜(白色薄膜)能够反射部分太阳光,使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强,从而使马铃薯增产。

18.(1)板块相互挤压,地表褶皱隆起断裂形成构造盆地;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汇入,积水形成湖泊。(2)的的喀喀湖不断得到山地大最冰雪融水和雨水的淡水补给(冲淡);海拔比波波湖高,湖中盐分通过河流排入波波湖中,盐分在湖中积累少。或者波波湖是个海拔较(的的喀喀湖)低的内陆湖,从的的喀喀湖输入的盐分不断在湖中积累,湖水盐度升高变咸。

(3)修筑台田抬高了农田的地势,方便排除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同时使土壤变得深厚疏松,利于地下薯块生长;该地气候干湿分明,修建沟渠、水塘,利于雨季排蓄洪水,旱季提供灌溉水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的的喀喀湖是构造湖,高山积雪融水是主要的补给水源,形成的过程先是板块相互挤压,地表褶皱隆起断裂形成构造盆地,然后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的汇入,积水形成湖泊。

(2)的的喀喀湖有大量的高山积雪融水补给,也有一定的雨水补给,这些都是淡水补给,海拔比波波湖高,有河流流出,湖中盐分通过河流排入波波湖中,盐分在湖中积累少,所以湖水是淡水。波波湖海波较低,是内陆湖,湖泊没有外泄河流,从的的喀喀湖输入的盐分不断积累,湖水盐度不断升高,湖水为咸水。(3)土壤肥力决定于土壤的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修筑台田抬高了农田的地势,土壤中多余的水分便于下渗,排入沟渠中,避免土壤水分含量太高,同时使土壤变得深厚疏松,利于地下薯块生长,该地气候干湿分明,修建沟渠、水塘,雨季利于排放洪水,旱季利于提供灌溉水源,减少旱涝灾害发生。

19.(1)差异:与南侧相比,北侧河流河网密度较大,原因:西风气流可通过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利于河流的发育。

(2)自2017年冬至2018年3月初,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降雪量偏多,气温偏低,积雪量大;3月中旬,气温骤升,积雪大量融化,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

(3)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改善马铃薯生长的热量条件,提早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时间;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早玉米的种植时间;培育或引进早熟品种,缩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生长期。

(4)赞同:农业科技进步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技术保障;夏季光热充足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自然基础或冰雪融水灌溉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水源保障;可以增加土地产出,获得经济效益;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反对:非正常年份,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可能使玉米幼苗受损;地处干旱气候区,当地水资源短缺,难以满足种植强度扩大(一年两熟)的生产需求;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挤占了瓜果、长绒棉等特色农业的土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蒸发加剧,加剧了当地的土地沙化、盐碱化;或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配套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

解析(1)读图,与南侧相比,北侧河流河网密度较大。原因是北疆西部地形有缺口,西风气流可通过阿拉山口,到达天山山脉北坡,受山地抬升,北坡多地形雨,利于河流的发育。南疆地形较封闭,水汽难以进入,降水少,河流密度小。

(2)图示区域主要是北疆,2018年3月中旬,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丁比常年严重的洪灾。可能是自2017年冬至2018年3月初,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降雪量偏多,气温偏低,冬季积雪量大。在3月中旬,气温骤升,积雪大量融化,地表水源大量汇集,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

(3)近年来,新疆部分地区通过技术改良,采取马铃薯——玉米套种的方式,实现了由一年一熟到一年两熟的转变。新疆纬度较高,积温较少,部分地区实现作物熟制转变,可以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改变热量条件,提早马铃薯的种植和收获时间。马铃薯与玉米套种,提早玉米的种植时间,保证作物生长时间。培育或引进早熟品种,缩短马铃薯和玉米的生长期,转变作物熟制。

(4)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农业科技进步,品种的改良,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技术保障。夏季光热充足,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自然基础。冰雪融水量大,为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提供了水源保障。套种可以增加土地产出,获得经济效益。作物熟制增加,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所以赞同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一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挤占了瓜果、长绒棉等特色农业的土地。地处干旱气候区,种植业灌溉用水量大,种植强度扩大,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和盐碱化。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易导致土壤肥力降低,进一步加剧土地沙化。为大力推广马铃薯—玉米套种,配套采用大棚生产或地膜覆盖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成本。非正常年份,区域内出现融雪性洪水可能使玉米幼苗受损。反对在新疆地区大力推广马铃薯一玉米套种的农业生产方式。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马铃薯栽培技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马铃薯成长所需环境。 2.了解马铃薯的作用。 3.马铃薯种薯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简介: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 (二)马铃薯生长环境: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生态环境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上市时,正值全国鲜薯市场紧缺之际,商品薯销售前景非常看好。现将中原地区春季马铃薯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一总结,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中原地区春季适合马铃薯生长的时间较短(2月中旬-6月中旬),因此必须选用结薯早、薯块膨大快、休眠期短、抗逆性强、抗病高产优质的早熟品种:新荷兰7号、中丰8号,每亩用种量150kg左右。

(三)种薯处理 1、暖种切块播种前30-35天,先将种薯放到温度12-15℃的室内或阳畦中进行暖种处理5-7天,促使种薯迅速解除休眠。暖种后进行切块,方法是:25kg以下的薯块,仅切去脐尾部即可;25-50kg的薯块,纵切2块;80-100kg左右的薯块,可上下纵切成4块;大薯块也可以先上下纵切两半,然后在分别从脐尾部芽眼向上依次切块。要求:切块大小均匀一致;每块最少保持一个芽,切口应尽量靠近芽眼;切刀要求快、薄、净。当切到病、烂薯时,用5%的高锰酸钾溶液或75%酒精浸泡消毒。切块后晾切口明水,促使伤口愈合。 2、催芽处理伤口愈合后进行催芽: (1)室内催芽:将晾好的种块放入篓中,用潮湿的麻袋覆盖保持室温15-18℃; (2)室外催芽:选择背风向阳处建阳畦催芽,畦宽1m,长度视种子量而定,畦内铺5cm厚的湿沙,摆放一层种块后,撒上一层湿沙,如此可放种薯2层,切勿堆积过厚,以防烂种。白天确保有充足的光照,夜间在薄膜上覆盖草苫,确保畦内温度保持在15-18℃。

农业部: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

农业部: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简讯:中国目前的三大主粮是水稻、小麦、玉米,而农业部表示,未来马铃薯将被加工成馒头或成第四主粮,下面是新闻的详细内容。 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 与小麦、玉米、水稻相比,马铃薯全粉储藏时间更长,在常温下可贮存15年以上,一些国家把马铃薯全粉列为战略储备粮。许多专家认为,随着全球人口的快速增加,在未来世界出现粮食危机时,只有马铃薯可以拯救人类。 另据农业部网站报道:1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种子协会在京举办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以马铃薯主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为主题,深入研讨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意义、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推进途径。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研讨会上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促进农业调结构、转方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要牢固树立营养指导消费、消费引导生产的理念,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多措并举,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对主粮消费营养健康的新要求。 会议认为,马铃薯主粮化成为必然的选择。因势而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改善膳食结构,满足人民增强体质健康的愿望。应势而动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挖掘生产潜力,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顺势而为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会议提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在发展目标上,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进步,逐步实现马铃薯生产品种专用化、种植区域化、生产机械化、经营产业化、产品主食化,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原则上,要做到一不三坚持。一不就是不与小麦、水稻、玉米三大

马铃薯主要病害

马铃薯主要病害 1.1细菌性病害 (1)马铃薯青枯病:英文名:Brown Rot Potato,病原菌学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属单胞杆菌科Pseudomonadaceae、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国际上公认将青枯病病原细菌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寄生马铃薯的是小种1号和3号。小种1号的寄主范围很广,小种3号的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侵染马铃薯,其次是番茄,还有少数茄科杂草。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10~40℃均可发病,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田间典型症状是叶片、分枝或植株急性萎蔫,枝叶仍保持青绿色时即枯死。有时在一丛马铃薯中,一株枯死而另一株仍保持健康。在病情发展较慢的情况下,也可见到叶片变黄、干枯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发病植株茎秆基部维管束变黄色或黄褐色。将病茎切下一段,断面直立插入蒸馏水中,数分钟后,从茎秆的切面流出黏稠脓形成的乳白色带状物。染病块茎的芽眼变浅裼色或褐色,将薯块沿横切,可见维管组织从脐部变色,严重时整个维管组织环状腐烂,不需要用手挤压,几分钟后块茎切面自动溢出污白色菌脓。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田间亦可通过灌溉水、雨水、耕作工具、昆虫等扩大传染。带病种薯是此病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2)马铃薯环腐病:英文名:Ring Rot Disease of Potato,病菌属棒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的密执安棒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或称环腐棒杆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Spieckermann&Kotthoff)。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田间发病一般在开花期以后。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以后逐渐变黄、变枯。叶片边缘也可变黄、变枯,并向上卷曲。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性的不同,植株症状有明显差异。地上部分染病有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症状。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叶肉为黄绿色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植株倒伏枯死。块茎表面的症状在轻度为害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皮色变暗或变褐,芽眼亦变色,但没有菌脓溢出。严重时表皮可出现裂缝。横切病块茎可见维管束变黄色或褐色。轻者只局部维管束变黄,呈不连续的点头变色;重者整个维管束环变色,病菌侵害块茎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呈环状腐烂,故称环腐。当温度10~40℃时、土壤pH6.6~8.4发病较重。带病种薯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传染源。扩大传染的最重要途径是切块茎播种用的切刀。田间生长期间,病菌还可以经雨水、灌溉水等媒体传播。 (3)马铃薯黑胫病:病菌属欧氏杆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茎基中呈墨黑色腐烂。种薯带病原菌,土壤一般不带菌。田间除带病种薯外,还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 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发病后期,茎基部呈黑色腐烂,整个植株变黄,呈萎蔫状,甚至倒伏、死亡。块茎发病一般是从连结匍匐茎的脐部开始,感病初期,脐部略变色,稍后,病部扩大并呈黑褐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

云南马铃薯种植区域以及产业发展分析 ? 云南省马铃薯种植面积24.7万公顷,鲜薯产量350万t,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6.8%和5.1%。由于海拔高度差异巨大和生态垂直变化的立体农业特点,在全省马铃薯可以多季栽培,周年生产,因此,对云省如何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将马铃薯发展成为优势产业,本文分析了种植区域并提出产业发展的建议。 1生态区域特点及栽培品种 ????云南省20世纪80年代将马铃薯划分四个种植区。9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适宜品种的选出,技术的普及,交通运输业的改善,马铃薯种植区域和面积不断扩大,栽作制度和种植方式也更加多样化。全省各地都根据自然生态条件,在适宜的季节种植马铃薯。尤其是在滇南地区冬季农业开发中,将冬、春季马铃薯作为主要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发展较快,全省形成了春、夏、秋、冬周年生产的模式。因此,本文根据目前云南省马铃薯栽培的耕作制度、自然生态条件、地理区域和产业发展趋势,建议将云南省马铃薯划为三个区: 1.1?滇北马铃薯大春一季作种植区 ????本区位于滇东北、滇西北高原,海拨高度1900-3000 m。主要包括曲靖市、昭通地区、丽江地区、迪庆州、怒江州以及大理州、昆明市的部分县。常年播种面积18.667万ha,占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的80%以上。其中以昭通、曲靖两地面积最大,占全省总产量的81.78%。本区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优越,农民历史上一直作为主要作物栽培,并用做粮食和饲料,产量对于农村经济有着重要影响。农民种植经验丰富,单广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生产水平。在滇东北,滇西北高原,乌蒙山脉,横断山脉贯穿境内。种植海拔高度从1900~3000 m。高寒山区面积大,夏季凉爽,日照充足,雨水调匀或土壤湿润,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高。高山土壤主要是棕壤,一般山区和坝区为红壤和黄壤。光热条件很适合种植大春一季马铃薯,整个生长季节马铃薯生长健壮,病毒侵染率低,退化程度低,常可获得高额产量。该区也存在全年阴雨日数多、湿度大、日照略少,地区气候寒冷,如中甸等地,霜期长达150d。农业生产常常受到寒潮、霜冻、低温等不利气候因素的影响。 ????云南大春一季作种植区一般在3月份播种,8-9月份可收获。在高寒山区,不种小春的地块,农民可将马铃薯块茎留在地里,随用随收,可留至翌年初,这种方法对于贮存马铃薯,调节市场的供应起到较好效果。有的地块收获后,撒播一茬萝卜、芜菁或耐寒蔬菜。在该区由于低温影响,会出现大、小春耕作的矛盾,为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常把马铃薯作为套种的主要作物之一。采用小麦套马铃薯,马铃薯套玉米,马铃薯套豆类等栽培方式。栽培过程中发生的马铃薯病害主要是晚疫病。通过抗病品种能较好地控制癌肿病。该区种植品种一般为中晚熟品种,栽培历史较长的有米拉、马尔科、河坝洋芋、大乌洋芋、大白花洋芋、克疫、红皮洋芋等鲜食品种,品质好,薯型差。随着种植年代长久,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退化,出现许多变异和同种异名的混淆,以及对晚疫病抗性丧夫,使生产受到很大影响。80年代以来,各地已选育出一批适宜性好、产量高的品种。如会-2、CFK69.1、中甸红、合作88号、工1085、会顺23、90单薯选、85克疫红皮、会152、会126、威芋3号等等。 1.2?滇中马铃薯多季作种植区 ????本区位于云南中部,海拔高度1600~2000m。主要包括楚雄、玉溪、大理、保山、昆明等地市。常年播种面积2.8万hm:,占全省总面积的12.39%。该区由于光、热条件好,成为以大春一季作为主,秋作、小春作兼有的多季混作种植的马铃薯耕作生态类型区。其特点是:北部和2000 m以上山区,多以一季大春作为主,这类生态区面积较大,除种植大春一季外,

土豆种植技术 土豆怎么种

土豆种植技术(土豆怎么种) 土豆是民众喜食的大宗蔬菜之一,由于其产量高、易管理、市场价格稳定、效益好,种植脱毒马铃薯已成为河北平原地区最大的脱毒马铃薯良繁基地,致力于生产开发优质种薯和商品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为您提供丰收的基础保证。推荐品种金8号:引自荷兰,原名Favorita。出苗后60-65天收获。植株直立,生长势强。薯块长椭圆形,芽眼浅平。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大薯率高,商品性好。适合高肥水管理,产量潜力大。一般亩产2000公斤,高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目前首选的菜用薯品种。 简明种植技术 1、深耕地:暄松的土壤有利于薯块膨大,地块最好在冬前多施粪肥,尽机械能力深耕。 2、多施肥:土豆生长期短,产量潜力大,除多施粪肥外,开沟后应在沟内施用化肥,一般亩施三元复合肥50-100公斤,再加硫酸钾30-50公斤做底肥。出苗后追施碳铵50-100公斤/亩或尿素30-40公斤促苗。 3、早播种:春季土壤化冻后尽早整地,浇水造墒,惊蛰节前后播种。播前1-2天切块,单块重半两左右。点播时芽眼向上,以利出苗。

4、厚培土:按行距要求开大沟深约10厘米,沟底播种以保证培土厚度,防止薯块露头变绿。可单行种植分次培土,也可双行种植一次性培土不低于12厘米做成大垄。垄面刮平盖膜前喷施乙草胺或施田补防治杂草。 5、不缺水:播前洇地,确保足墒播种以利出苗。出苗后整个生育期不能缺水,但浇水时注意不能漫上垄背。收刨前停水促进薯皮老熟,可提高商品质量。 6、稀植大块:根据市场调查大薯价格高,故提倡稀植以提高大薯率。一般单行种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大垄双行种植大行距60-70厘米,小行距20厘米,株距30-35厘米,每亩保苗4000-4500株(每穴留苗1株)。 7、及时化控:植株生长旺盛,可在现蕾后至开花前喷施多效唑30克/亩控秧。 8、除治病虫:播种时或结薯前施辛硫磷3-4瓶/亩,除治地下害虫;五月上旬喷施吡虫啉30克/亩防治蚜虫;连阴天喷甲霜灵等杀菌剂防止晚疫病发生。 二、秋马铃薯种植技术 一、选择良种 选择生育期较短的马铃薯品种,如川芋4号、川芋5号、川芋56等。为了减轻播后烂种,宜选用20~30克的小马铃薯整薯作为种薯。

2020年地理模拟考试试题汇编之农作物马铃薯

2020地理模拟试题汇编之农作物马铃薯 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饮食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等主食,让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开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云贵川成为我国南方马铃薯主产区的原因主要是 A.气候条件适宜B.劳动力素质高C.坡耕地面积广D.消费市场较广 2.据材料分析,制约马铃薯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的首要因素是 A.传统的菜用饮食习惯B.易腐烂变质且不便运输 C.新兴产业加工能力弱D.退耕还林导致耕地减少 3.马铃薯喜冷凉,怕霜冻,忌炎热,生长期需要水量为300-450mm。马铃薯块茎生长期最适宜气温为 15°C~18°C,在29°C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中阴山地区是内蒙古马铃薯的集中产区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关于前山和后山马铃薯产量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高质量低B.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高质量高 C.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低质量高D.前山区的比后山区产量低质量低 下图为南洲安第斯山地农业布局及部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咖啡、可可种植区的地形主要是() A.山脊B.低洼地C.坡地D.山间谷底 5.在海拔2000~3000m的地区多种植玉米、小麦和马铃薯,其中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最高,其主要原因是马铃薯() ①性喜冷凉②生长期最短③适合冻土栽培④耗水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图所示区城被称为“冰与火交融”的国家,该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较差,除马铃薯外, 蔬菜种植全年依靠温室生产,但其市场上销售的黄瓜、西红柿70%是产自国内。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该国蔬菜生产冬半年与夏半年相比,需要增加的生产设备是( ) A.人工光源B.取暖设施 C.防风装置D.加湿设备 7.该国马铃薯比欧洲西部同纬度地区更早上市,可能是因为该国() A.地势较低B.暖流流经 C.水源充足D.地热丰富

马铃薯的传播原因及途径分析

马铃薯的传播原因及途径分析 说起马铃薯,哪怕是小孩子都能说出一种与其相关的美味——薯条、薯片,酸辣土豆丝更是家喻户晓的美味家常菜,但事实上,马铃薯远比人们熟知的来头更大。马铃薯,又称土豆、地蛋、洋山芋等,与玉米、小麦、高粱、稻谷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是全球第三大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中国将在2015年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粉等主食,使其成为又一主粮。 一、传播原因 1.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作为一个粮食作物,食用是其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其传播的根本原因。 马铃薯营养丰富,可以作为蔬菜亦可作为主粮。一般新鲜马铃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其块茎含有大量淀粉,一般早熟品种含有11%~14%的淀粉,中晚熟种含有14%~20%的淀粉,高淀粉品种的块茎可达25%以上。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也很高,其块茎中蛋白质含量为2%左右,其蛋白品质也很高,含有18种氨基酸,其品质相当于鸡蛋的蛋白质,易消化和吸收,优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质品质。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特别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这是日常食用的大米、面粉中几乎没有的。而且其维生素的含量,也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还有膳食纤维的含量也很高,其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对减肥有辅助作用。马铃薯也可作为蔬菜,烹调出美味的菜肴。土豆的烹调方式有很多,蒸煮煎炸都可以做出美味来,薯条、薯片是传播最广也最受年轻人欢迎的食用方式。 2.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马铃薯不只有使用价值,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某些疾病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中医认为马铃薯“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脘腹作痛、大便不畅的患者效果显著”。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富有营养,是抗衰老的食物之一。马铃薯中含有的抗菌成分有助预防胃溃疡,它不仅有抗菌效果功效,同时不会造成抗药性。每100克马铃薯含钾高达300毫克,是20多种经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钾最多的。日本一个研究发现,每周吃5~6个马铃薯,可使中风几率下降40%。 二、传播途径 1.作为观赏花卉 在16世纪中期,马铃薯作为观赏花卉流传于欧洲的上流社会,到了18世纪初期,由彼得大帝引入俄国,至于其后花园,后来逐渐发展到民间种植。 2.作为主粮和蔬菜 自17世纪初期,马铃薯已作为重要粮食作物在欧洲传播,并已传入中国,经过不断的品种改良,马铃薯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作物,而中国是世界上马铃薯产量最高的国家。而且,中国将于2015年开始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3.作为保健功能食品 随着食品营养与保健等研究的深入,马铃薯的保健功能渐渐被人们看中,现代研究证明,马铃薯对调解消化不良有特效,是胃病和心脏病患者的良药及优质保健品。马铃薯营养价值高,抗衰老效果好,其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于人体保健也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总结

马铃薯病害及其防治汇总

马铃薯病虫害防治 第一节概述在人类栽培的农作物中, 大概再没有比马铃薯更难以归类的了。它既是大宗粮食作物,又是重要蔬菜和工业原料作物;既是救灾、扶贫作物、又是高产、高效作物;既是大众餐桌上的的寻常之物,又是价格不菲的休闲食品。马铃薯含有人体所需的足够能量和全部营养。 病虫害是影响马铃薯生产稳定发展和限制单产提高的重要因素。马铃薯病害多达百余种,一般因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70%以上。国内常见的病害有15 种,其中晚疫病、环腐病和病毒病通称“三大病害”。马铃薯病害主要有: 一、真菌病害:晚疫病、早疫病、癌肿病、粉痂病、炭疽病、红腐病、白霉病、灰霉病、湿腐病、皮斑病、茎腐病、丝核菌溃疡病、干腐病、枯萎病、黄萎病。 二、细菌病害:黑胫病、环腐病、软腐病、褐腐病、普通疮痂病、粉红色芽眼病。 三、病毒病害:卷叶病毒病、丫病毒病、X病毒病、A病毒病、M病毒病、S 病毒病。 第二节真菌病害 一、马铃薯晚疫病 1、症状:主要侵害叶、茎和薯块。叶片染病先在叶尖或叶缘生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大,呈褐色,并产生一圈白霉,即孢囊梗和孢子囊,尤以叶背最为明显;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且扩展速度减慢。茎部或叶柄染病现褐色条斑。发病严重的叶片萎垂、卷缩,终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散发出腐败气味。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病部皮下薯肉亦呈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 2、病原:Phytophthora infestans (Mont.)de Bary 称致病疫霉属鞭毛茵亚门真菌。 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8—22C条件下,有利于 抱子囊的形成,冷凉(10 一13C,保持1-2小时)又有水滴存在,有利于抱子囊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温暖(24 —25C,持续5—8小时)有水滴存在,利于抱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因此多雨年份,空气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下发病重。种植感病品种,植株又处于开花阶段,只要出现白天22r左右,相对湿度高于95%持续8 小时以上,夜间10,13r,叶上有水滴持续11 —14小时的高湿条件,本病即可发生,发病后1 0—1 4天病害蔓延全田或引起大流行。 4、防治方法: (1) 选用抗病品种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有:抗青9—1、合作88等。这些品种在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可因地制宜选用。(2) 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3) 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4)

马铃薯栽培知识整理

马铃薯栽培重点知识 一、马铃薯栽培区划(北方一作区、中原二作区、南方二作区和西南混作区) ◆本区包括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两省和辽宁省除辽东半岛以外的大部,华北地区的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及西北 地区宁夏、甘肃、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和新疆天山以北地区。 ◆本区气象特点是无霜期短,一般在110~170d,年平均温度在-4~10℃,大于5℃积温在2000~3500℃,年降水量为50~1000mm。 本地区气候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因而栽培面积较大,占全国马铃薯总栽培面积的50%以上,是我国马铃薯主要产区,如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因所产块茎的种性好,成为我国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 ◆本地区种植马铃薯一般是一年只栽培一季,为春播秋收的夏作类型,每年的4~5月份播种,9~10月收获。本区晚疫病、早 疫病、黑胫病发病比较严重。适于本区的品种类型应以中晚熟为主,宜选休眠期长,耐贮性好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品种。本区拥有“中国马玲薯之乡”称号的有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黑龙江省讷河市、宁夏的西吉县、河北省围场县、内蒙古自治区的武川县,陕西省定边县。 二、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时期 ◆芽条生长期种薯播种后,从萌发开始,经历芽条生长,根系形成,至幼苗出土,马玲薯的生长从块茎上的芽萌发开 始,从芽萌生至出苗是芽条生长期,此期进行主茎的第一段生长。 ◆幼苗期(团棵期)从幼苗出土,经历根系发育,主茎孕育花蕾,匍匐茎伸长及顶端膨大块茎具雏形,,为幼苗期,从 出苗到早熟品种的第六叶或中晚熟品种的第八片叶展到第平,即完成了第一个叶序的生长,称团颗,是主茎的第二段生长。 ◆块茎形成期(发棵期)从马铃薯的幼苗期到第十二片叶或第16片叶展平,早熟品种以第一花絮开花,并发生第一对顶 生侧枝,晚熟品种于第二花絮开花并从花絮下发生第二对侧枝,以及主茎上也发生部分侧枝为第三段生长结束的标志,为期30天左右,称为马铃薯的块茎形成期。 ◆块茎增长期(结薯期)发棵期主茎生长完成并开始侧生茎叶生长后,从地上部茎叶与地下部块茎的干物质量达到 平衡时,便进入以块茎生长为主的块茎增长期(结薯期)此期叶面积已经达到最大值,茎叶生长逐渐缓慢并停止,地上部制造的养分不断向块茎输送,块茎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长,尤其开花期的十多天膨大最快,是决定块茎体积大小的关键时期。 ◆淀粉积累期茎叶开始逐渐衰老,到块茎体积和重量继续增加,这段时间主要是块茎积累淀粉的时期。 ◆成熟期在生产实践中,马铃薯没有绝对的成熟期,收获时期决定于生产目的和轮作中的要求,一般当植株地上部茎叶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答案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答案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 --为何要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 ①马铃薯是菜还是粮在1月6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丰富多彩的马铃薯主食制品令人大开眼界。马铃薯全粉占比40%的馒头、面包,马铃薯花生冰冻曲奇、马铃薯榛子千层酥、马铃薯芝士蛋糕等,都颠覆着人们对马铃薯的认知。 ②农业部副部长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努力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介绍,马铃薯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1.5亿亩,年产鲜薯增加2亿吨,折合粮食约为5000万吨。 ③专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④据介绍,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2020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需要开辟增产的新途径。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特别是开发利用南方冬闲田,扩种马铃薯潜力很大。此外,我国马铃薯产量相对较低,依靠科技提高单产的潜力更大。 ⑤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⑥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多环节,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强化规划引导和主粮化技术模式攻关,加快选育一批优质、高产、抗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同时加强主粮化加工工艺改进和完善。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研究最优的配比,开发最好的产品。重点攻关马铃薯全粉占50%的面条、馒头、米粉等配方及加工工艺流程,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 15、第①段的作用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②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7、让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的原因是:(4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作物栽培学

作物栽培学 一、复试科目 作物栽培学。 二、考查目标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报考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必须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为测试考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本课程以大学本科同等学历农学专业的业务要求,对考生进行作物栽培学理论基础知识的测试。考生应掌握作物栽培学概论及主要作物(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等)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作物栽培学课程属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要求考生能解决主要作物生产中的一般栽培技术问题,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 (一)作物栽培学概论 要求考生较好理解作物栽培学的学科性质、研究任务和方法,了解作物分类及其栽培的历史、起源,掌握作物生长发育、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以及产量形成规律,了解作物增产的光能潜力。 (二)小麦 了解小麦生产的概况,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小麦生产的土、肥、水条件,掌握冬、春小麦的栽培技术及其高产栽培的关键问题。 (三)水稻 一般了解水稻生产概况,了解水稻品种的多种类型及光温反应特性,理解水稻生长发育和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种植水稻的土、肥、水条件,掌握直播水稻的栽培技术及其田间管理,了解育秧移栽技术和杂交稻的栽培优势等。 (四)玉米 了解玉米生产概况及高产栽培新技术,掌握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及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高产玉米的光合生产潜力,掌握玉米栽培技术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了解复播、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特用玉米栽培技术要点等。 (五)棉花 了解全国棉花生产形势及棉花高产栽培型技术、新疆棉花生产的资源优势,掌握棉花栽培的生物学基础、棉花生长发育及其器官建成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及其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技术体系,了解长绒棉生产的栽培技术。 (六)甜菜 一般了解甜菜的生产意义,理解甜菜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甜菜两年生作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掌握甜菜原料根栽培技术及其收藏,了解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母根采种株栽培技术等。 (七)油料作物 一般了解油料作物的生产意义,重点掌握油菜、向日葵栽培的生物学基础和它们的栽培技术。 (八)其他作物 一般了解大豆、薯类(马铃薯、甘薯)和杂粮(高粱等)等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和栽培技术要点。

马铃薯种植可行性研究报告

遵义市凤冈县年产750吨脱毒马铃薯种薯 扩繁基地建设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建设单位:凤冈县清强胜种植专业合作社 建设地点:遵义市凤冈县永和永华社区斑竹园组 单位法人:赵清天 编制时间: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八日

目录 第一章总论 (4)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4) 1.2项目建设方案 (4) 1.3投资结构及资金筹措 (5) 1.4项目效益 (6)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1.6综合评价 (6) 第二章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8) 2.1项目建设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第三章建设条件 (12) 3.1 项目区概况 (12) 3.2 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 (14)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15) 4.1 市场分析 (15) 4.2营销策略、方案、模式和进度 (17) 4.3市场风险分析 (17) 第五章建设方案 (20) 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 5.2建设规划和布局 (20) 5.3建设标准 (20) 5.4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21) 5.5设备方案 (22) 5.6 建筑方案 (23) 5.7节能减排措施 (24) 5.8实施进度安排 (25)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27) 6.1环境影响 (27)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28) 6.3评价与审批 (29)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 (30) 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 (30) 7.2 经营管理措施 (31) 7.3技术培训 (31) 7.4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 (32)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33) 8.1 投资估算依据 (33) 8.2 投资估算 (33) 8.3 资金来源 (35) 8.4 资金使用和管理 (35) 第九章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36) 9.1经济效益分析依据 (36) 9.2销售收入估算 (36) 9.3总成本及经营成本分析 (36) 9.4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37) 9.5不确定性分析 (37) 9.6财务评价结论 (38)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 (58) 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58)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 (58) 10.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 (60) 10.4新增就业岗位、助推脱贫 (60)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题答案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题答案《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原文 ①马铃薯是菜还是粮?在1月6日举办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丰富多彩的马铃薯主食制品令人大开眼界。马铃薯全粉占比40%的馒头、面包、马铃薯芝士蛋糕等,都颠覆着人们对马铃薯的认知。 ②农业部副部长在会上表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推动形成马铃薯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据介绍,马铃薯有望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将逐步扩大到1.5亿亩,年产鲜薯增加2亿吨,折合粮食约为5000万吨。 ③专家表示,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④据介绍,未来我国粮食消费需求仍呈刚性增长趋势,到20xx 年粮食需求增量在1000亿斤以上。但受耕地、水资源的约束和种植

效益的影响,小麦、水稻等口粮品种继续增产的成本提高、空间变小、难度加大。而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 ⑤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主任介绍,马铃薯被称为“十全十美”的营养产品,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有利于控制体重增长、预防高血压、高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等。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改善居民的膳食营养结构。 ⑥专家建议,马铃薯主粮化涉及科研、生产、加工、流通等多环节,需要不断加大扶持力度,集中力量攻关。如加快选育一批综合性状优良、适宜主粮化的专用品种;开展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开发最好的产品;加快研发适宜马铃薯主粮化的加工机械等。 《我国力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阅读题目 14.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下面这段文字应放在文中第__段后,理由是:________ 。(3分) 尤其从节水角度来看,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利于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马铃薯生长需水较少,其最低蒸腾系数(需

作物栽培学-完整版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 1.性质:作物栽培学是研究农作物高产优质栽培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应用科学。 2.任务: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提出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栽培技术措施。 二、作物的起源、分类和分布 1.作物的起源: 起源地:(1)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山区及其毗邻的低地是“第一个最大的独立的 世界农业发源地和栽培植物起源地”(2)中南美洲地区 2.作物的分类: (一)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喜温(10°C):稻、玉米、高粱、谷子、棉花、花生、烟草;耐寒(1~3°C):小麦、大麦、黑麦、 燕麦、马铃薯、豌豆、油菜。 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为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长日照作物(在日照变长时开花的作物):麦类作物、油菜;短日照作物(在日照变短时开花的作物):稻、玉米、大豆、棉花、烟草;中性作物(对日照长短没有严格要求的作物):荞麦;定日照作物:甘蔗的某些品种只能在 12.75h的日照长度下才开花。 根据作物对CO2同化途径的特点分为三碳(C3)作物和四碳(C4)作物。 C3作物(光合作用CO2补偿点高):水稻、小麦、大豆、棉花、烟草 C4作物(光合作用CO2补偿点低):玉米、高粱、谷子、甘蔗(二)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1. 粮食作物: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稻、玉米、谷子、高粱等) 豆类作物(大豆、豌豆、绿豆、蚕豆、豇豆、菜豆等) 薯芋类作物(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芋等) 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洋麻、黄麻、龙舌兰、蕉麻等)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近年来,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市场的开拓和加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具有地区经济特色的重要产业。 1、马铃薯生产稳步发展,产品市场逐年拓展 内蒙古是我国主要的马铃薯生产省区之一。八十年代前,全区马铃薯历年总播种面积约360万亩,变动在300~405万亩之间,约占全区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国内市场的拉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脱毒种薯的大面积推广、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开发和区内加工能力的提高,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3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展到795.8万亩,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10%以上,鲜薯总产量达到865.3万吨(折粮173.1万吨),占全国马铃薯鲜薯总产量的12%,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之首,已成为我区仅次于玉米、大豆的主栽作物。单产由九十年代初的746.7公斤增加到1087.3公斤(见附表2)。作为食用鲜薯、种薯和加工原料薯的马铃薯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优质商品薯直销东南亚各国,获得了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 2、种薯生产繁育体系建设初步形成,推广网络逐步完善 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在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已初步形成了基础脱毒种(基础脱毒苗、微型薯、原原种)繁育、原种生产及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生产繁育模式,即以技术优良、装备先进的科研院所、大中型集团公司为技术依托,采用快速繁育等高新技术生产基础脱毒种;以自然条件优越、适宜繁种的山区旗县为基础,建立可监控原种繁育基地,生产优质脱毒种薯;以乡镇农技推广部门和种薯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生产一、二、三级脱毒种薯的繁育推广体系,并形成了较为有效的种薯辐射推广网络。 3、马铃薯加工业开始起步,产业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马铃薯市场的拉动和马铃薯生产的发展,我区马铃薯加工业逐步兴起且发展迅猛。目前,境内已建成大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呼和浩特华欧淀粉有限公司、集宁富广食品公司、海拉尔麦福劳公司、包头海德公司、呼和浩特奈伦农科公司等46家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附表3.1),产品主要有精淀粉、全粉及薯条薯片等。2003年全区加工马铃薯(鲜薯)35万吨,占当年鲜薯总产量的4%,企业销售收入近5亿元。2004 年全区大中企业将加工鲜薯达80多万吨,占总产量的8.6%。 随着新品种的引进、推广,马铃薯淀粉含量由过去的12%提高到15-19%,个别品种淀粉含量高达20%,为淀粉加工提供了极好条件,加工薯增值率逐步提升,企业加工能力逐步扩大。如内蒙古正丰马铃薯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中心)现已选育成高产、早熟、高淀粉、油炸加工等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其中高淀粉品种内薯七号淀粉含量达20.03%,蒙薯九号18.7%,高原七号18.3%,底西芮17%,为适应企业多样性需求、推动内蒙古马铃薯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市场培育与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 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各地注重对市场的培育,一手抓生产,一手抓订单销售,大力推进产贮加销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充分发挥内蒙古地区资源优势,大力培育推广优质专、特用马铃薯品种,适应市场多元化需要。围绕市场培育和销售,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由社会投资,巩固和新建了一大批产地批发市场,进一步完善了贮藏设施,不断培育扶持龙头企业,在组织化程度上基本形成了贮藏加基地、产地批发市场加基地、营销组织加基地、公司加基地、经纪人(农民经营大户)加基地等不同模式的产业化雏形。各类营销协会、专业协会、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区有年交易额500万元以上的流通企业10个(附表3.2),各类协会、专业经营马铃薯的公司与个体民营组织已达200余个,营销队伍(包括农民经纪人)超过10万人。

土豆主粮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土豆主粮化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当前,粮食安全日益为全球关注,对于“用世界上十分之一的土地养活四 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而言,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粮食,显得尤为急迫。而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变化影响,玉米、小麦、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农村环境水土的恶化,耕地不断减少,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粮食的自给率不断下降等自然、社会和经济挑战。如何挖掘增产潜力、确保粮食增产目标,不容乐观,急待破题。再这样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土豆 主粮化战略。 关键词:土豆;主粮化;农业;影响;未来 1.粮食危机 为什么一面粮食增产不断,另一面粮食又不够呢?中国的粮食危机又是在全球粮食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经济学家们指出,不是粮食不够吃,而是穷人买不起粮食。英国经济学家拉吉·帕特尔在其所著的《粮食战争》一书中认为,世界的粮食制度操纵在一些大跨国公司和各国政府手里,而跨国农业公司则控制了世界40%的粮食贸易。 土豆的身价获得抬升的背景是全球范围内的粮价飞涨,国际大米、玉米和小麦以及其他农产品供应紧张,粮食市场激烈竞争。但土豆却并不属于全球交易大宗粮食商品,因此成了可能脱贫和满足温饱的一个可能促进农业乃至经济发展的植物,但它未来的产业化会使它成为一个新的金融产品吗? 2.土豆可能成为农业新方向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而农业是中国成为全球性经济强国的薄弱之处,农村则是中国“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中国农村经济学者李昌平认为,中国未来粮食危机的根本原因,将在于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瓦解,因为“各级政府一直在鼓励资本下乡整合农村各种要素,发展资本集团主导的现代农业”。李昌平认为,扶持资本集团主导农业现代化是危及未来粮食安全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农业资本要想收益最大化,符合资本本性的最简单办法就是制造粮食等农产品的安全危机。所以,对于十几亿人口且人地矛盾高度紧张的中国而言,选择资本主导农业实际上就等于选择了粮食安全危机。” 但没有市场资本主导,中国土豆产业能获得发展吗?在资本全球化潮流下,中国土豆可能难以“独善其身”。不过,中国自己的市场将是决定土豆在中国未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马铃薯16种病虫害图 一直以来,以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为代表的马铃薯病害,严重影响着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成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在栽植马铃薯过程中除了这些病害,还有其他哪些病虫害?往下读,共梳理了16种。 1.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表现:受害叶片的叶尖、叶缘会出现暗绿色小病斑,边缘有灰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外缘会出现一圈白霉。

天气干燥时,病部会变褐干枯,质脆易裂。 病害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叶脉、叶柄和茎部,病叶枯死脱落。

被侵染的块茎最初出现褐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凹陷的暗褐色不规则病斑。 防治措施: 选择保护性药剂和治疗性药剂混合使用,合理安排间隔期。 保护性药剂:丙森锌、代森联、代森锰锌、噻唑锌、王铜、氢氧化铜。治疗性药剂:氟菌·霜霉威、霜脲·锰锌、烯酰吗啉、氟啶胺等。 2.马铃薯早疫病 危害表现:病害可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

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病征。 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病斑下的薯肉出现褐色海绵状干腐。

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增施有机肥; (2)生长期加强肥水管理,适量增施钾肥,适时喷施叶面肥;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降湿,促进植株健康。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丙森锌或代森锰锌等药剂1~2次。发病较重时,用啶酰菌胺、烯酰·吡唑酯、噁唑菌酮·霜脲氰等药剂防治,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3.马铃薯枯萎病危害特征:

发病初期地上部出现萎蔫。 剖开病茎,薯块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常产生白色至粉红色菌丝。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采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苯甲·丙环唑,苯酰菌胺,恶菌灵,萎锈灵等。 4.马铃薯青枯病 危害症状发病初期,下部叶片先萎蔫后全株下垂,开始早晚恢复,持续4~5天后,全株茎叶全部萎蔫死亡,但仍保持青绿色,叶片不凋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