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一例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报告

论文一例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报告
论文一例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报告

一例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报告

李慧敏

摘要:调查表明,在我国,上网人群主要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也主要发生在青少年身上。许多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一旦上瘾,就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玩网络游戏上,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应该是一个值得学校、家长和社会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认知行为疗法;阳性强化法

一、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冯某,男,2003年1月8日出生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现为我校六年级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父母均为浙江乐清人,来张家口做生意已多年。父母因忙于生意,照顾孩子比较少,由其爷爷奶奶照看,老人非常疼爱这个孙子。

冯某语数外三门功课都曾经有过不及格的现象,学习成绩在班上处于偏下水平,性格有点内向,但言语表达清楚,喜欢玩网络游戏,见了电脑眼睛就发光,操作电脑灵活自如。

2、个人成长史

冯某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滑坡。2012年下半年,父母关掉了经营多年的五金电料销售门店,创建了一家防盗门制造企业。,父母处于创业初期无暇照顾孩子,便应冯某要求为其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2013年1月,同学约他玩网络游戏,他便偷偷地装上了游戏软件,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三月份开学不久,家长了解到冯某因为玩网络游戏不完成作业、上课打瞌睡、影响学习很着急,将家中的台式电脑和孩子的笔记本电脑全部搬到厂子里,只准冯某休息时间到厂子里使用。但冯某每天放学后不回家,先到网吧玩游戏,直至几个小时后父母将其强制带离,后来甚至发展到撒谎、偷家里的钱去网吧、彻夜不归。暑假期间,家长无奈只得将电脑重又搬回家中,并对冯某上网玩网络游戏的行为进行监控,但并未解决根本性问题。

升入五年级,冯某上课听不懂,而且不遵守纪律,但无品行方面

的问题。他想继续混下去,直到小学毕业。父母对孩子沉迷网络游戏也无较好的解决办法。以前老师认为他学习差主要是记不住,现在感觉他心理健康方面有点问题。

冯某痴迷于网络游戏,痴迷的程度为每天要玩好几个小时,如果不玩游戏会出现焦虑、心慌、坐立不安等,同时还有不愿意上学或逃学等心理、行为。

3、心理测验结果

SDS(标准分):52分,提示有轻微抑郁情绪;

SAS(标准分):56分,提示有轻度焦虑情绪;

SCL-90:选择1-5级的五级评分,总分193,躯体化因子2.1,抑郁因子1.7,焦虑因子分2.8,其余各因子分均小于2;

二、主诉

无法控制自己不去玩网络游戏的情况持续达半年以上,近一个多月情绪低落,焦躁,偶尔失眠。

三、观察、他人反映及资料收集

1、心理咨询师观察印象:

该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要求。没有躯体不适感,只是因为晚上睡眠不足显得脸色比较苍白,略显疲劳。

2、班主任反映:

该求助者精神状态倦怠,痛苦,烦躁,无奈。

3、父母反映:

该求助者最近情绪不太高,因为过分沉湎于网络游戏而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每日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一周上网时间最少有5天,并已持续半年以上,无法控制上网的冲动;最近一个多月,整个人没精打采的,对学习没兴趣;感觉其在网络游戏中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四、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1、精神状态:沉默寡言,对生活和学习失去兴趣,无愉快感。

2、生理状态:近期无重大躯体疾病,身体无异常感觉。

3、学习与交往状态:厌学,不完成作业,成绩班级倒数,与同学交往困难,不愿与父母交流。

4、相关资料:父母均为初中文化,对孩子期望值较高,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同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好,溺爱孩子。

5、验证资料:通过打电话与老师联系,证明母亲和该求助者的陈述基本属实,提供的临床资料真实可靠。

6、寻找关键点:该求助者表层症状是沉迷网络游戏。其真正的原因是内心渴望得到认同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7、问题的性质:该求助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内在心理活动能够保持一致,人格无明显异常,因此根据郭念锋教授的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可以排除精神病。

(二)诊断及诊断依据

1、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症状能自知,内心感到痛苦压抑,能主动寻求帮助;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可排除精神病。

2、由于求助者的心理冲突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又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是心理冲突的常形,所以可以排除神经症。

3、由于求助者的行为反应仅一个多月,内容反应只针对玩网络游戏,尚未泛化到其他方面,情绪反应可以理解,所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对该求助者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根据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精神病的特点是患者的知情意不统一,没有自知力,常常表现出幻觉、妄想、逻辑思维紊乱及行为异常等。而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有自知力,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严重心理问题的初始反应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2个月。而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无泛化现象,

持续时间为一个月、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3、与(焦虑性和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根据CCMD-3神经症的标准,该求助者虽有抑郁和焦虑的症状,但与现实刺激有关,并且具有道德色彩,心理冲突表现为常形,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

(四)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

不明显。

(2)社会因素:

一是在学校,学习成绩不好给求助者带来自卑感,同学的嘲笑更加重了他们的这种自卑感。其次,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极少。另外,父母过分溺爱让求助者失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缺乏对周围世界的爱,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同时,父母的高期望导致过分严厉的教育,使求助者在家里得不到认可和关爱。

(3)心理行为方面的认知因素:

求助者存在不正确的认知,认为依托网络游戏能够得到自我价值和他人关怀的“虚拟”实现。

五、心理咨询目标

(一)最终目标:

协助求助者调整认知,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增强他的自我调控能力,最终达到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的完善。

(二)具体目标:

1、弱化“网络游戏成瘾”, 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性网络游戏成瘾症的行为次数(商定该次数),直到此症状和行为的消失。

2、缓解情绪,改善睡眠;改变不合理认知。

3、用SAS、SDS、SCL—90评估求助者的身心方面的自我评价及症状、人际关系等的改善程度。

六、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咨询方案由双方共同商定如下

1、主要咨询方法和理论:

(1)认知疗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通过会谈,使求助者认识自身的问题是因为错误的歪曲认知造成的;通过改变求助者对网络游戏的认知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

的行为模式中对自动性思维的错误观念进行验证。

原理:错误的认知和观念是导致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咨询就是要发现并纠正错误观念及其赖以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来帮助求助者确定问题;使用语义分析技术来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并运用行为矫正技术来改变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观念;经过认知复习巩固刚建立起来的认知过程和正确的认知观念,使求助者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完全依靠自己来调节认知、情绪和行为。

(2)阳性强化法:家人对求助者达到要求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和奖励。

原理:行为主义认定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并且认为一个习得行为如果得以持续,一定是在被它的结果所强化。所以要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得设法给予惩罚。

2、求助者者的权利和义务:

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对咨询效果不满可以要求更换咨询师;知悉、协商、选择咨询的方案、收费及时间;遵守咨询室的有关规定;执行商定的咨询方案、收费及时间方面的规定;尊重咨询师的工作,做到不失约、不迟到,遇特殊情况提前通知。

3、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规定,与来访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尊重来访者,不得因任何因素进行歧视对待;咨询关系建立前让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的性质、工作特点、局限性和来访者的权利义务;开展工作时的有关事项要与来访者协商,采用书面协议形式确定下来;咨询师与来访者不得建立咨询以外的其他关系,尤其不得利用咨询关系谋取私利;当咨询师确认自己不适合某项咨询时,应向来访者说明情况后,本着负责的态度将来访者转介给合适的咨询师。

咨询师应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4、咨询时间和费用:

时间安排:每周一次咨询,每次60分钟,共8次。

咨询费用:系本校学生,免费。

七、心理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心理诊断阶段(第一次心理咨询):

1、时间:2014年5月9日

2、目的:

①了解基本情况。

②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③探寻改变的意愿。

④找出该求助者当前急需解决的目标。

3、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4、过程:

①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

②与求助者本人交谈收集临床资料,使该求助者得到充分的渲泄,释放内心的焦虑与冲突。

③指导求助者作相关的心理测验,将测验结果反馈给本人;

④结合问题行为做出初步分析,让他了解问题行为的成因。

(二)心理干预阶段:(四次心理咨询)

1、时间:2014年5月16日、23日、30日与6月6日

2、目的:

①与求助者本人签订行为契约;

②明确各方的权力、义务;

③咨询对该求助者认知转变的启示,并分析这种观念转变对改善情绪的作用。

3、方法:会谈法、认知行为疗法

4、过程:

①分析自己心理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核心错误观念),以改变、消除网络游戏成瘾所致的不良行为,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

②与求助者家人以及本人共同商定行为契约,明确各方权责后签字。

③布置家庭作业:记录此次咨询对自己认知转变的启示,并分析

这种观念转变对改善情绪的作用。

5、行为契约内容:

第一步:目标选择,为了我的健康和学习我必须告别网络游戏。我的目标是6周内完全摆脱网络游戏。

第二步:对目标行为的监控。

①目标过程的选择

周一到周日:每天6:30起床,21:00上床睡觉;吃完晚饭与家长交流学习情况。

周六和周日:准许用电脑2-3个小时,第一周每天可以上网1小时,地点在家里。第二周每天可以上网半小时,地点在家里。

②基线水平评定:目前平均每天网络游戏时间3小时以上。

③对过程和目标有关的行为进行记录:每天写完成目标的感想并且由家长签名证实记录的真实性。

第三步:改变环境事件。在家里的墙上贴留言条提醒自己专心学习;把电脑搬到家长的房间并设置密码。

第四步:获得有效结果。

(三)结束咨询、巩固阶段:(三次咨询)

第六次咨询与第七次咨询

1、时间:2014年6月13日、20日

2、目的:

①及时了解求助者实施行为契约初期的心理状态,以便及时指导他或调整行为契约;

②使他能更自由的接纳自我的经验,提高自我情绪和行为的调控能力。

③反馈咨询作业并分析:是他核心的错误观念导致了他的不良情绪和行为;

④帮助他用新的认知和行为模式面对学习和生活。

3、方法:谈话法、阳性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

4、过程:

①求助者与咨询师分享实施行为契约后的感受;

②讨论每周心得中反映出他内心的变化。

③帮助求助者接纳自我的变化,要求他在接下来的时间继续写心得。

第八次咨询

1、时间:2014年6月27日

2、目的:评估咨询效果

3、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

4、过程:

①施测SCL-90、SAS、SDS,并与咨询前对照。

②对前面的咨询过程进行总结,请求助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总结整个咨询过程中他的认知过程与行为的改变对自己和家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求助者本人和其他人的评价

1、求助者情绪明显好转,自述:“可以控制自己不玩网络游戏,睡眠状况得到改善,心境平和,不再烦闷,愿意与家人老师和同学沟通了。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了,觉得老师讲的课还是挺有意思的。”

2、家长说:“在家里能主动干点家务活,睡眠恢复正常,情绪稳定,心情好转了。”

3、老师说:“学习自觉性增强了,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效率有所提高,月考成绩排到全班第45名。”

4、同学说:“人变开朗了,课下能和大家讨论一些学习问题了。”

(二)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了解冯某本人目前状态稳定,精神面貌较初访时大有好转,玩网络游戏失控现象、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控制,睡眠状态良好。咨询基本上达到预期目标。

(三)、心理测验评估

施测SAS、SDS、SCL-90;

1、SAS标准分35分,SDS标准分45分,标准分数恢复正常。

2、SCL-90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

其咨询效果用总分的减分率评估:因为≥25%为有效,咨询前总分193,咨询后总分125,减分率为35%,因此说是有效咨询。

综合评估,说明求助者冯某的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年7月第2版

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中学生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 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 二、心理病变--孤独症 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围的人都很陌生,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他患了一种“自闭症”。 三、昼夜泡吧,摧残身体 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打斗,使他血压升高,心跳过速,又加上过度疲劳,最后猝死网吧。由于中学生心理不成熟,意志较弱,容易受网络的引诱而沉湎于其中,诱发“网络心理障碍症”。“网络心理障碍”是指患者上网成瘾,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进行聊天、玩网络游戏等活动,进而迷恋网络,离开网络就会产生各种病症,以致损害健康,造成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失调。典型的表现是:厌食、失眠、精神萎靡、冷漠、孤僻、丧失兴趣。严重者甚至有自杀念头和自杀行为。中学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孤独抑郁、游戏成瘾、色情成瘾、网恋等。

网络游戏模式案例分析报告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教程》 课程设计 题目:网络游戏模式案例分析 学院:中北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 组员: 18112819唐荣 18112818汤炜 18112825杨光 指导老师:陈祎 二〇一五年一月

网络游戏概述 1.网络游戏的定义与类型 网络游戏又称在线游戏、网游,是指以互联网为传输媒介,可以多人同时参与,旨在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的电子计算机游戏。 根据目前主流网络游戏类型和特点,艾瑞网将网络游戏分为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多人在线游戏、平台游戏和网页游戏。 2.网络游戏模式的分类 网络游戏模式是指网络游戏运营商通过运营游戏获得相关收入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在网络游戏模式中,游戏运营商是主体,为了赢利,一般的网络游戏运营商都采用多样化经营的策略,运营多种类型的网络游戏,实力强的既开发又代理,从严格意义上很难对网络游戏运营模式进行分类。但是,从运营的角度,网络游戏模式可以有以下几类。 ①代理网络游戏运营模式 ②自主开发网络游戏运营模式 案例1:盛大网络游戏 1.盛大网络的基本情况 成立于1999年11月,公司致力于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娱乐服务。盛大网络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目前最受欢迎的大型多人网络游戏、休闲益智游戏与在线竞技游戏,同时提供动漫、文学、音乐等丰富的相关娱乐内容。 2004年5月,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成功上市,成为国内第一支在美国上市的网络游戏公司,并一举成为全球居领先地位的网络游戏公司。截止到2009年4月,盛大网络拥有的累计注册用户数超过8亿。 盛大游戏2014年第一季度实现了9.92亿元的净营收,其中净利润3.06亿元,大型多人在线(MMO)游戏收入为9.16亿元。其中,盛大本季度公布的MAU(平均月度活跃用户数)为1800万,月度付费用户数(MPU)为300万,每付费用户平均贡献收入(ARPU)为100.8元人民币。盛大游戏CEO在财报中称,该公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 1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1.1 选题背景 近十到十五年来,电脑技术有着迅猛的发展,伴随着这种发展,电脑的功能也在逐渐的多元化,从最初的专用于计算的商用电脑逐渐发展到现在以多媒体功能为主的民用电脑。而随着电脑的多媒体功能逐渐增强,电脑业越来越被大众接受,逐渐走入到普通大众的家庭,并最终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媒体计算机之所以能被大众接受,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价格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其娱乐元素的不断增强。今年来,游戏作为多媒体计算机娱乐元素的重要一方面也迅速发展起来,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而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与游戏的结合,即网络游戏应运而生。 1.2 选题意义 由于网络游戏既具备游戏的娱乐性,又具备网络的可以交流互动的特点,所以近十年来,中国的网游事业一直是欣欣向荣。由最初的《传奇》、《魔力宝贝》到现在风靡全球的《魔兽世界》,中国的网游市场成长迅速,网游的影响也一步步扩大。 2 文献综述 网络游戏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一种常见的消遣方式。其具有的娱乐性强、运行方便、消费相对低等特点更是使网络游戏在大学里风靡。

很多人认为网络游戏的诞生丰富了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学生们的生活的品质更高,生活更快乐。也有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过多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会使其学习退步、伤害眼睛、增加花销等。对于网游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新兴消遣方式,大家的观点各不相同,于是,我就大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观点和看法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大学生进行网络游戏的频率、对于网络游戏的喜好、用于网络游戏的花销和对于网络游戏利弊的观点几方面进行调研,进一步理解大学生对于进行网络游戏的喜好、习惯和观念。 3 研究问题 1.了解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游戏的频率。 2.了解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网络游戏类型。 3.了解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游戏的动机。 4.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游戏危害的认识。 5.了解当代大学生每月用于网络游戏的花费支出情况。 4 抽样方案 4.1 研究总体 本次问卷调查的主要调查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主要调查范围集中在学校的食堂,宿舍和校园内。在这次调研中,我总共回收了64份有效答卷,其中男生答卷34份,女生答卷30份。全部64份答卷均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 4.2 抽样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问卷法和访谈法。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

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二、心理病变--孤独症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围的人都很陌生,不愿再与他人交往,心理学家认为他患了一种“自闭症”。三、昼夜泡吧,摧残身体青少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如果不知饥渴、不分昼夜地泡吧,对其身体的危害不亚于大麻、白粉等毒物,这并非危言耸听。一名13岁中学生从家里偷出300元钱,在网吧玩游戏连续4天4夜,由于网络游戏的激烈刺激和惊心动魄的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网络游戏”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可以多人同时参与的电脑游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达到交流、娱乐和休闲的目的。作为伴随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出现的新事物,是“网络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沉溺其中,而青少年群体更是对网络游戏有极大地热情。为此,网络游戏成为家长、学校、社会大众心中的“魔兽”。关键词:网络游戏原因防治对策 安徽省庐江县。2005年11月14日,年仅16岁的少年胡彬在服用了农药之后,被紧急送往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到达医院时,胡彬已经生命垂危,两天后,胡彬离开了这个世界。对于胡彬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胡彬的家人、老师和同学之所以一致认为网络游戏是胡彬自杀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在胡彬自杀前,曾经在当地一家名叫飞宇的网吧里疯狂地玩了11天的网络游戏,随后就发生了自杀的悲剧。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说法,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那就是飞宇网吧的老板。这位网吧老板声称,他承认胡彬在自杀的前几天的确是在他的网吧里度过的, 但是时间不 是11天,而是4天,而且胡彬在到他的网吧的时候,就已经有些异常。网吧老板还指出,胡彬不是第一个到他网吧玩网络游戏的孩子,其他 孩子都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件,由此说明胡彬的自杀与玩网络游戏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且,对于一个16岁的初三学生来说,学习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关爱以及违法犯罪之后的畏惧心理,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他走上绝路的动因。应该说这位网吧老板的说法不无道理,那么胡

彬之死是否真的如这位网吧老板所说另有原因呢?事实是,在老师、同学和邻居们的眼里,胡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之中,经济状况较好,拥有父母的关爱,而且还没有升学的压力,由此可以判断胡彬根本不可能由于学习和家庭的原因而走上绝路。既然如此,那么胡彬自身的品行又如何呢?是否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的现象呢?记者通过走访当地的公安部门,了解到胡彬没有任何劣迹。通过深入调查胡彬的方方面面,记者发现,除了网络游戏,还真找不到能够解释胡彬自杀的其他理由。在抢救的过程中,胡彬向父母讲述了自己11天的出走经历。原来,为了好好打网络游戏而不被父母找到,胡彬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前往县城里的网吧,而是去了一个乡镇里的网吧。开始他一天吃一袋方便面,后来,三天才吃一袋方便面,晚上,三个椅子拼起来往上一躺就睡了。这期间没有人过问这个少年的冷暖饥饱。对于胡彬喝农药的原因,胡彬的父亲说:“胡彬在医院讲,爸爸我喝的这农药有剧毒。我问他,有毒你为什么还喝?他说,我喝就是想让你们救不活我。他说我已经玩够了。”胡彬的母亲说:“儿子老对我说,妈,我管不住自己,我就是想玩,他说管不住自己的腿,他说也不想气妈妈,不想对不起妈妈,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就是想要玩。他说,夜里心里老是想着游戏,老是睡不着,就是想玩。2005年11月6日,胡彬在死前说的最后几句话是:“有妖怪过来了。杀光!杀光!”在病床上,孩子的手还在动,似乎还在打着游戏。 一:原因剖析 1 “学习太枯燥了,我很烦,玩游戏轻松一下!”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 社政152 马嘉骏 1500870245 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建设者,他们在祖国未来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关注这一群体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关注我们祖国的发展,我们民族的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对本校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揭开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缘由,重新反思高校,家长,学生,网吧,社会管理部分所承当的责任,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网络游戏沉迷给许多青少年带来危害,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网络游戏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虚拟的现实技术吸引力强,完善的游戏产业链和游戏中现实商品的诱惑力大。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缺少释放空间,对成就感的渴望缺少社会支持,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缺失和学校教育管理滞后等因素,是大学生网络游戏沉迷形成的主要原因。 二、调查研究相干说明 1、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本校学生网瘾现状,把握网瘾比例在年级、地域和性别上的散布情况。 (2)通过对不同上网目的、网民分类(非网瘾、网瘾偏向、低度网瘾、中度网瘾、高度网瘾)的交叉对照分析,探索上网成瘾与网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3)通过对不同程度网民的家庭状态等题目进行分析对照,调查家长对大学生消费及上网题目的态度。 (4)通过对调查对象平时的在校情况及上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学校及社会其他方面对大学生网络成瘾题目的影响。 (5)通过对不同程度网瘾大学生网民的人格因素进行对照分析,探究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程度的影响。 2、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进行抽样调查,共收回问卷128份,其中有效问卷113份。 3、调查对象 我校的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基本上反映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 三、调查数据简单分析 1、具有网瘾和网瘾偏向的学生范围 (1)我校学生网瘾比例约16.3% 目前我校网瘾学生约占学生网民总数的16.3%,网瘾现象在我校已不容忽视,需要引发多方关注。 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例如,有报导称,“整体而言我国上网人群中大约有6%的网瘾用户,而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更高达14%”。另外,民盟北京市委2002年的一项抽样调查也显示,“北京市中学生中网络成瘾者比例达14.8%”。

大学生网络游戏情况调查报告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 《经济应用文写作》 大作业 组长:叶炳均学号:201302021129组员:黄博宇学号:201302021140组员:郑华超学号:201302021103组员:黄业荣学号:201302021128组员:学号: 组员:学号: 专业班级:2013市营(服务与营销×班) 指导教师:高迎迎 2015年6月15日

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大作业成绩评定表 学号姓名承担任务得分备注201302021129 叶炳均撰写文稿,PPT 黄博宇进行问卷调查 2013020211 40 201302021103 郑华超编排,整理格式 201302021128 黄业荣收集资料 评 语 教师签名: 年月日

关于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摘要 关于这次调查,我们组采用问卷调查法,就提出的二十二个相关网络游戏问题做成问卷并随机抽查一百名在校大学生做出他们最真实的选择,做出统计并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影响,真实反映我们的调查结果。问题的提出 科技日新月异,文化万般体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已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项目和歌唱文艺方面以及阅读写作。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网络上,网络游戏则是其中一项,占据了大学生业余时间。因此,我们选择网络游戏这一项目作为研究,来了解网络游戏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写出报告供我们深思。 调查目的及意义 我们小组希望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现在大学生对游戏相关的一些情况。 我们希望在完成这次调查的同时增强我们大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让我们大学生都有一个优良网德,还我虚拟网络一片洁净的天空。 调查对象及范围 从性别来看:女生占59占%,男生占41%;从年级来看:大一占61%,大二占39%,;从学校看:松田职业学院。 调查研究方法 1、调查工具 此次调查是我们小组成员围绕网络游戏和大学生提出了相关的二十二个问题,由随机抽取的一百人做出选择。问题涉及到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消费状况和

黄艳 沉迷网络游戏报告案例报告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分析报告 论文题目:一位沉迷网络游戏心理问题 的案例分析报告 姓名:黄艳 身份证号:412323************ 所在省市:河南省郑州市 所在单位:河南民权县程庄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报告介绍了1例沉迷网络游戏的心理咨询案例。通过对来访者问题描述进行分析,并对其同学和老师进行了访问调查,并进一步了解来访者的实际情况和目前所处的状态,在与来访者进行协商后,确定咨询方案,征得来访者的同意,经过4次咨询,一次随访调查,认为来访者基本改善了心理状态,咨询效果良好。 关键词:游戏沉迷焦虑缓解 一、一般资料 1、人口学资料:王某,男,19岁,某大学大一年级学生。自大一第二学期以来因沉迷于网络游戏前来咨询。 2、个人成长史:求助者来自祖国大西北,是家里的老大,从小父母老师都要求严格,自小学到高中毕业以来学习成绩都很好,当时高考毕业时自己的理想就是考上外地大学,出来见见世面,学学知识。2008年考上辽宁某所大学,开始了大学生活。 3、精神状态:意识清醒,思维正常,情绪激动,言行一致,人格较稳定。 4、身体状态:近一个月以来严重失眠,白天不上课时间很兴奋。 5、社会功能:人际关系不是很好,与同学接触不多。 6、心理测验结果:SCL-90:躯体化2.4,强迫 1.1,人际敏感2.2,抑郁2.4,焦虑2.8,敌对 1.5 ,恐怖 1.2 ,偏执 1.6 ,精神病性 1.5 ,其它 1.3 ,阳性项目数:45 ,总分:168。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分均高于2分。 二、主述和个人陈述 1、主述:近来经常会失眠,上课打盹,急切盼着下课,这种情况发生有近2个月。 2、个人陈述:我于去年考上大学之后,就远离家乡了,由于去年过年时有点特殊情况,我也没有回家,对于头一次离家这么远,这么长时间没有见到家人的我,看着同学们都能回家,我心里有种失落感,也挺孤独的。因此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说新出了一款游戏,挺流行也挺好玩的,我抱着无聊,分散注意力的心情试着去玩了一会,结果一天两天,一周两周,渐渐的控制不了自己了,开始时是一下课便后,发展到后来上课逃课去网吧,甚至有时周六周末在网吧包宿玩网络游戏。就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又挂了一科,觉得自己很堕落,同学都看不起我这样的人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从那么大老远来就是为了好好学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5173网络游戏交易平台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课程论文 ——5173网络游戏交易平台的案例分析 摘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理念的转变,社会形态的变化,网络游戏也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越来越风靡。而能最大限度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等等新事物特性也让电子商务成为未来商务方式发展方向最主流方式之一。电子商务结合网络游戏,又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本人以5173网络游戏交易平台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关键字 网络交易模式竞争分析 一、5173的基本功能介绍 1.现状 5173(https://www.360docs.net/doc/2310195867.html,/)是一个B to C 和C to C相结合的交易平台网站,5173成立于2003年,是专业服务于网络游戏虚拟物品在线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游装备、网游帐号、网游点卡、其它数字点卡以及网游代练等众多领域的交易服务。自2002年11月成立以来,5173就以出人意料的迅速迅猛发展着,从最初创业的3人迷你企业,发展到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2009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5亿元。5173已获得了美国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华登风险投资集团、清科集团等数家风险投资集团近千万美元的投资,并获得2005中国互联网最具潜力项目奖、2006消费者最喜爱的网站TOP100、2007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2007年度中国游戏产业优秀服务商、2009中国网络文化盛典“网络技术创新奖”等荣誉。2011年3月30日-31日,由易观国际主办的“2011亚太电子商务绿色经济发展峰会暨第二届易观电子商务年会”在北京正式召开。作为国内最大的网游虚拟交易平台,5173凭借在虚拟交易领域的突出成就,在参选企业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1易观EnfoCommerce Award电子商务运营之星——垂直电子商务运营平台”奖。 2.特性

关于大学生游戏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 分工情况: 问卷设计人员:刘智星 调查人员:齐琦,田策 资料整理人员:陆建臣 执笔人:蔡定军

一、调查目的和调查经过 1、自从网络游戏进入中国,它便始终受到众多视点的关注。网络游戏在中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网络进校园,更把网游带到了高校大学生的身边。 2、为了客观、公正的了解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我们特地在本本校开展了这一调查。这一调查的主要目的即是希望了解当前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的程度以及分析其原因及特点,以便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游戏认知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引导大学生合理接触网络游戏提出对策建议。 3、由于男女生对网游的接触程度不同,本次调查采取男女分别取样的方式,男女生个随机抽取。我们发现男生玩网游的人数多于女生。据多方调查与了解,我们得知网游可分为七种:动作、冒险、射击、战争、体育、益智、休闲,前五种男生玩的居多,也比较适合男生玩,而后两种中的部分游戏适合于女生玩,这与男女生的兴趣爱好有关。男生希望通过网游来释放自己,从网游中体验现实中难以得到的快感:而女生则主要为了休闲娱乐,从中获得快乐。而现在的网游大多适合男生,因此男生玩网游的人数要多于女生。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男生玩网游多在网吧中,而女生则多在学校宿舍和家中。这是因为男生主要追求网吧中的快网速,而女生主要要求舒适的环境。 二、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 2012年,我们选择了多所学院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就大学生网络游戏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份较为客观的材料。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回收率为95%,其中男生65人,占总人数的65%;女生30人,占总人数的30%。一年级学生82人,占总人数的82%,其他年级学生18人,占总人数的18%。 在调查当中,我们发现男女生每天在网络游戏上花费的时间不相同,有75%的同学每天网游时间在3小时以下,这部分同学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在校学习时间较紧,学校采取限电限网的措施,加之社团活动较多,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较丰富,导致上网时间较少。在一周中基本上天天玩网游的同学中男同学占33%。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的课余生活较为丰富,逛街、整理内务等活动占用了她们的大多数时间,当下网游类型又多以动作、战争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

中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个案辅导 一、案例 1、个案描述 小丁,男,16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据他的母亲女士的叙述,小丁是以优异成绩考上现在所就读的省级重点中学的。但是上高中以后迷上网络游戏,现在的小丁,已经完全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不愿意与人交往。现在,他的成绩非常糟糕,已经下滑到班级的倒数。班主任找小丁谈过话,但是效果不大。 2、问题表现 小丁是走读生,以前读初中时一回家就会自觉学习、写作业,但自从上高中迷上网络游戏后,他一回到家里就玩游戏,甚至会以不吃饭、不上学甚至断绝母子关系等方式来威胁母亲,最后女士只得妥协。女士曾经把电脑锁起来,小丁就跑到外面的网吧上网。由于担心儿子的安全,女士只得再次妥协。一次,小丁因停电无法玩游戏,表现出激动、烦甚至破口大骂等行为。此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三个多月。现在的小丁,已经完全沉溺在网络游戏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不愿意与人交往。据班主任反映,小丁上课经常睡觉,做作业经常抄参考资料上的答案,成绩下降。 3、原因分析 据了解,女士已经离婚三年,她的前夫在做生意,每个月定时给儿子寄来一笔不菲的生活费,却从来不过问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女士

一直视小丁为她全部的希望。她一直希望小丁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因此对小丁的要求十分严格。 从个案看,小丁的问题是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 internet game addition),是指对网络游戏产生依赖的现象,一般是指不可抑制地、反复而长时间地玩网络游戏,并且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极度依赖网络游戏所带来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并可能造成个体明显的身体、心理、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种上网行为。根据中国《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细化出网络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为:如果个人平均每天用于玩网络游戏的时间超过6小时,且符合以下症状标准超过 3个月,即可诊断为网络游戏成瘾。具体表现为:(1)对玩网络游戏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 (2)减少或停止玩网络游戏时会出现周身不适、烦躁、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戒断反应。 同时,以下5条标准至少符合1条:①为达到满足感而不断增加玩网络游戏的时间和投入程度;②玩网络游戏的开始、结束及持续时间难以控制,经多次努力后均未成功;③固执地玩网络游戏而不顾其明显的危害性后果,即使知道玩网络游戏的危害仍难以停止;④因玩网络游戏而减少或放弃了其它兴趣、娱乐或社交活动;⑤将玩网络游戏作为一种逃避问题或缓解不良情绪的途径。 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主要有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原因,而个体原因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个体原因主要有:(1)不良的认知方式。心理学认为,行为或情绪的障碍不是激

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排查报告

万屯镇贡新小学2018年学生沉迷网络游戏 排查报告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黔西南教基〔2018〕42号黔西南州教育局关于转发《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义教基〔2018〕64号关于转发《州教育局转发《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为做好我校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排查工作,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度,切实加强学校的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排查和教育引导工作,结合近期下发的各种文件要求,现将我校开展学生沉迷网络游戏排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排查内容 1、学校周边有无网吧,游戏厅。 2、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 3、学生是否经常上网。 4、学生是否经常玩手机游戏。 4、学生是否曾遇到网友的骚扰(如谩骂、骗钱、威胁、谈朋友等)。 5、是否有学生给网络游戏花钱充值。 二、全面检查排除 根据近期下发的各种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学

校行政领导,值周教师对校园周边进行排查,未发现有营业的网吧及游戏厅。同时通过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上网情况:学生家中是否有电脑;学生是否经常上网;学生是否经常玩手机游戏;学生是否曾遇到网友的骚扰(如谩骂、骗钱、威胁、谈朋友等);是否有学生给网络游戏花钱充值。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中高年级学生多多少少有用手机上网打游戏的现象,但没有花钱充值的情况。 三、我校组织开展小学生沉迷网络专题教育活动 学校通过发放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及各班通过班级群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并要通过主题班会、板报广播、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杜绝造成一些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及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的发生,保证我校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 万屯镇贡新小学 2018年5月16日

2020年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 沉迷网络的危害及其案例当今社会,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中,整个精神被那激动的情节所吞蚀,五彩缤纷、虚拟莫测的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资料显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网络游戏大约有95%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人数就越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降低能力,影响学业不可否认,电脑网络信息丰富,确实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图、文、音、像),跟电视一样,使学生"看"多"想"少或只"看"不"想",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就会逐渐下降。网络游戏题材丰富,像科幻、武打、比赛等等,因此,一些游戏迷宁可不吃饭,也要省下钱进网吧过一把瘾,久而久之,就会玩物丧志,荒废学业。据调查表明,上网的中小学生有80%以上是打游戏,15-16%是交友聊天,真正查询资料用于学习的为数极少。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部分时间,造成青少年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张等情况;另一方面,部分青少年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健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曾经有一个中学生,游戏上瘾,夜不能寐,晚上11点多了,又起来跑去游戏厅,一直玩到天亮,早上上课昏昏欲睡。问他,答曰:“有一关我没打过,睡不着,想想,我能过关的,所以就又去了”。游戏成瘾是指长期迷恋电脑游戏,上课渐感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成绩下降。由于长时间沉溺于游戏机房,导致生活节律紊乱,一旦停止电脑游戏活动,便难以从事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减退,出现难以摆脱的渴望玩游戏机的冲动,形成精神依赖和相应的生理反应。这些行为特征与毒品成瘾行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是一种心理病理行为。二、心理病变--孤独症青少年长时间上网,不仅影响学业,而且对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教学中可以发现,有些学生迷上网吧以后,不仅成绩下降,而且变得目光呆滞,沉默寡言,孤僻怪异,易暴易躁,让人不可捉摸,也不再与同学说笑玩耍了,经常一个人呆呆地发愣。举个例子,一个重点中学的尖子生,自从迷上网络游戏以后,一天短则二小时,长则四五小时,花钱不少不说,问题是从此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一离开电脑,回到现实生活中就感到孤独,感到周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

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案例分析 背景介绍 现在很多国家,不仅是中国,包括日本、美国都在讨论游戏的问题,担心游戏会毁掉一代孩子,希望像电影一样对游戏进行分级。游戏都是大人做出来的,是一种大人的神话,游戏中隐含的文化观念也是适合大人的。但是,对大人是一杯美酒的东西,也许对一个未成年孩子就是毒药。而且,每一个孩子长大都需要和环境结合,需要和同龄孩子来往,需要在社会上或者到现实生活中体验各种东西,比如说到农村看看庄稼,或者跟小鸟和动物玩等等,但目前的游戏可以完全把孩子控制在电脑面前,使他失去很多社会实践,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越来越少,他的生活越来越超然,他会觉得周围的人跟他没关系,只有游戏里面的人物才跟他有关系,他完全生活在虚拟世界里。 怎么对待迷上游戏的孩子?我们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来看一下解决办法。 来访者自述 我孩子今年12岁了,男孩。从去年开始接触网络游戏,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越发迷恋它。经常晚上回家就开始玩,有时候都顾不上吃饭。我跟他爸爸怎么说都不听,有时候真跟他生气了他才肯收手,但是没几天就忘了,接着玩,成绩也下降的厉害。问他在学校里的朋友和交谈内容,也大部分是与游戏有关。我们有时候会很忙,也就没时间看管孩子,孩子的爷爷奶奶看着的时候,也不会劝阻他,只会袒护着他。我怕孩子再这样下去会毁了自己,但是又不知道该通过怎样的方式教育孩子,很苦恼。 济南心理咨询帮你支招 一般孩子迷恋网络游戏,是因为游戏成了主导他生活的快乐,他的父母可以考虑如何用别的快乐代替孩子玩游戏得到的快乐,让孩子拥有多种快乐。孩子除了游戏以外还有其他欲望,比如说运动、打球、和孩子们玩、和爸爸妈妈交谈、学习成绩成为班上前三名等,这些快乐都是孩子需要得到的快乐,关键要看我们怎么把他拴住,因为他的兴趣太多了,他会觉得游戏打多了,好多事干不完,他还有很多其他的欲望。 想让孩子不完全沉醉在游戏里,有三个方面要考虑。 首先,要重新帮孩子建构更多兴趣。比如阅读、音乐、艺术,以及交往的快乐,可以跟邻居下下棋,打打牌,这也能增加快乐。 第二,要增加孩子某方面的优越感,我们要带着孩子找到他的优越感。有的孩子在生活中一塌糊涂,谁都瞧不起他,但游戏里棒得很,他就只能从这里得到优越感。优越感是孩子成长必须的情绪,孩子需要觉得自己还行,父母就要帮他建构自己还行的感觉。因此,家长在生活中要找到孩子的优点,培养他的优点,让他感觉到自己在这方面比谁都强,一旦孩子形成了优越感,就不会那么强烈地需要游戏补偿情绪。 第三,从建构开始就要树立规则。比如说,玩游戏可以,但要有时间概念,规定的时间父母可以陪着一起玩,但是过了这个时间就不能玩了。要跟孩子谈判订立规则,约定玩的时间长短,惩罚措施等。 如果家长找不到合适的方法教育与劝阻孩子,济南清源心理咨询中心提醒您,及时联络咨询师,咨询师会针对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为您提出解决的办法。

大学生沉迷游戏调查报告

大学生沉迷游戏调查报告 导语: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也随着新时代发展起来,并且发展速度极快。现在的年青人几乎都离不开网络,网络也渐渐深入人心。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大学生沉迷游戏调查报告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业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这,已不仅仅局限于体育项目和歌唱文艺方面以及阅读写作。网络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生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网络上,网络游戏则是其中一项,占据了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因此,我们选择网络游戏这一方面作为研究,旨在为了客观、公正的了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相关情况和表现,从而根据调查的结果具体分析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存在的问题和影响,给沉迷网络游戏的在校大学生提出在玩网络游戏时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可以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理智的、正确的看待网络游戏问题。 我们这一次问卷调查重点在于调查在校大学生对玩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和对相关的问题的看法,以及在校大学生在玩网络游戏的心里状态,通过这一次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而且可以帮助大学生不断增长对玩网络游戏的认识程度,同时也可以让我们对玩网络游戏做出正确的态度。本次问卷的调查内容包括在校大学生对网络游戏的喜欢程度、玩网络游戏的间隔时间及喜欢的类型等;在校大学生对网络

游戏的认识、玩网络游戏的目的及玩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的影响等情况。 1. 调查时间:20xx 年11 月10 日—11 月30日 2. 调查对象:全国各地在校大学生 3. 调查方法:腾讯问卷平台的网上问卷调查形式 我们在设计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调查问卷的时候,问卷的 设计结构要十分科学合理,结构统一,调查问卷的问题要考虑全面,调查问卷要简洁,明确好我们这次问卷调查的目的,为了获得我们需要了解的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以这个目的为这次问卷设计的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问题获得相关的信息。 在设计问卷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分析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一些特质,然后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合理提出问卷的相关问题,能明确体现出我们这次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问卷的目的,调查问卷的前言和题目要尽量围绕这次主题,问卷主旨要明确,可以很好对这次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调查进行概括准确说明,尽量可以吸引在校大学生的兴趣,设计的问题能够准确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实际情 况! 我们的问卷发放是以QQ微信等网络形式发放问卷,对 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这次调查所回收的问卷是对全国的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回收,我们这次的问卷包括12 个问题,问卷浏览量188,回收量为99 份,回收率为52%,其中,男生有33 人占%,女生66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案例分析及对1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案例分析及对策 万明义张多 摘要: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从网络管理、网络教育及加强网络立法等方面综合治理,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沉迷网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席卷全球,整个世界也因它的出现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一、原因剖析 客观说来,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网络本身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以及教育和管理层面的因素。 其一、网络本身的因素 相关案例:小东原是一名温顺朴实的乡村少年,后随经商的父母来到某市。父母的生意日见好转,但小东却怎么也不喜欢所在的新学校,大家模仿他的方言,也没有要好的朋友。有了一次上网经历后,很快便难以自拔。他觉得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空间,既能消磨时间,也

能满足游戏时的支配欲与成功感。在他游戏积分快速增加的同时,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后来家长无奈给他买了手机以加强联系,但仍无济于事。 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世界信息丰富,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及各种需要和欲望。同时,网络游戏更是因刺激而极具吸引力。这对于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进而沉迷其中。 其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 相关案例:小青曾经是大家公认的“小天鹅”,很受舞蹈老师的青睐,多次在比赛中获奖。但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材没有原来苗条,家人的劝慰也没能消除心中的烦恼。经和同学几次上网,并结识一群“志同道合”者,小青感觉找到了久违的自信,进而和他人合作其他大型游戏,由此成为网络玩家。 青少年沉迷于网络除与网络本身因素有关外,其自身因素也是主要的方面。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急速,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和性本能膨胀,而且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意志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其各种需要难以满足。这样极容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而网络以它特有的方式和

“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排查报告

“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排查报告为贯彻落实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我们充分认识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举措,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日常精细化管理力度,切实保障我校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二、开展一次全面排查。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在1-4年级各班内开展了一次“拉网式”排查,全面了解掌握小学生使用网络情况,重点摸清我校沉迷网络特别是网络游戏的学生情况。 三、开展一次专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等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科学认识、正确对待、合理使用网络,帮助学生提高对网络黄赌毒等不良网络行为的甄别能力,自觉抵触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同时学校随时关注教育部门户网站,通知各班组织收看专题警示片,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常态工作。 四、开展一次沟通交流。 1.各班班主任老师和班内每一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交心谈

心活动,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同学关系状况、家庭状况及对网络的认识和使用情况,及时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2.各班班主任老师与每一个学生家长进行一次沟通,通过电话、微信沟通等方式,告知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和了解学生在家的日常行为等情况。 五、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 1.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把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形成常态,加强课后时段管理,加强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通过校园网、班级微信群、QQ等网络媒体开展预防小学生沉迷网络的宣传工作。 2.要丰富课余生活。在减轻小学生课外负担的同时,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网络虚拟空间转移到校园生活中来,让小学生课后能够健康地有所娱有所乐,把更多地精力放在有效的学习、有益的文娱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上来,减少接触网络的时间和避免不良网络行为发生。 六、充分发挥家庭第一个课堂作用。 1.关注重点时段。根据午间休息、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时段学生自由时间多、接触网络容易等特点,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使家长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切实提高家长的监管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