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及习题集

第一部分:三本教材的比较

三本教材: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 2000年

2、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 2004年

3、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 2008年

小结:

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包含了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中的所有知识点,并在他的基础上新增了课程与教学政策,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课程实施的取向、模式和影响因素,对于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这一块钟启泉在书中对当代中外的改革分开进行了详细阐述。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与其他两个作者还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书每章的开头该章内容的结构图,便于读者建立清晰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书中每一小结后都有一个相关的案例,供读者阅读和参考。

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结构清晰,第一章是概论,第二、三、四章是课程论的内容,第五至十三章都是教学论的内容。与张华和钟启泉的《课程与教学论》相比较,他的书新增内容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管理。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最大的特点是每一章都是由一个问题情境来引出该章的主题,每一章的开头也都会列出本章学习目标,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阅读导航和扩展学习三个部分,其书后还附有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条目式教案示例、卡片式教案示例、表格式教案示例。

第二部分:《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讲义

(选用教材: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2000年版)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早期发展: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

截至20世纪20年代上半叶,课程这一研究领域才最先在美国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博比特与查特斯等人开启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运动”,他们的课程因而被称为“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一)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

(二)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

1. 教育的本质:教育为成人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教育即生产。

2. 课程的本质: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

3. 课程开发的方法—活动分析:是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

(三)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

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极其相似,他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这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但是,“工作分析”主要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范围更宽泛,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四)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贡献与局限

贡献:他们第一次把课程开发过程本身确认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并将该领域研究的科学水平提升到时代所允许的程度。他们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些问题长期以来是课程研究的基本问题。

局限:对儿童价值的忽视、背离教育本质而盲目运用“泰罗主义”管理模式。

二、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拉尔夫·泰勒的贡献

1949年,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一) “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

(二) “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

“八年研究”是美国的“学校和学院关系协调委员会”展开的旨在改革课程体制(由每一所学校自行设计课程以满足其学生的需要)的长达8年(1934-1942)的实验研究。泰勒当时是这项研究的评价组主任。正是在这场研究中,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般程序和原理,即“泰勒原理”。★

“八年研究”的成就对今天的课程改革实践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三)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四个基本问题

(四) “泰勒原理”的实质:“技术兴趣”的追求

技术兴趣:是通过合规律(规则)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于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这一价值取向影响深远,但在这一价值取向影响下,课程开发过程的创造性、教师及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等不可避免地受到压抑。

三、学科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一)学科结构运动的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

(二) 学术中心课程的基本特征

所谓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学术中心课程的特征:学术性、专门性、结构性。★

学科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涵义:一是一门学科特定的一般概念、一般原理所构成的体系;二是一门学科特定的探究方法与探究态度。学科结构是这两个基本涵义的统一。★学科结构是学术中心课程的最基本特征,亦是课程现代化的最基本的特征。

(三) 学术中心课程的历史地位

学术中心课程创造了现代化课程的一个范例,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价值观,使学科课程发展到新的阶段。

四、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一)“实践性课程”:四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其中学生是“实践性课程”的中心。

(二)“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彼此之间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对这些问题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施瓦布提出三种课程审议的艺术:实践的艺术、准实践的艺术、折中的艺术。

(三) 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

实践性课程开发即是以具体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为核心进行的课程开发。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兴趣和问题是审议课程的核心问题,这些问题因人而异、因情境而异,因此,课程开发基地是每一个特殊的学校。这种课程开发因而可以称为“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

(四)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本质:“实践兴趣”的追求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与“泰勒原理”在价值取向上已经有了很大差异,它在本质上追求的是“实践兴趣”。

实践兴趣亦称实践理性,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

五、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解放兴趣”的追求

(一)传统课程理论批判

(二)“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

(三)“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解放兴趣”的追求★

“解放兴趣”是人类最基本的、“纯粹”的兴趣。“解放兴趣”的核心是“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以达成解放。

第二节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一、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拉特克与夸美纽斯的贡献

(一) 拉特克的教学论

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二)夸美纽斯的教学论

1. 1632年,夸美纽斯出版了《大教学论》,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2. 夸美纽斯的教学原理:教学以自然为鉴的原理;兴趣与自发原理;活动原理;直观原理。

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在教学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处于不寻常的地位。他第一次确立起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他提出的教学论原理,对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在今天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是,由于时代局限性,他的理论带有中世纪特征,具有宗教性,并不首尾一贯。

二、启蒙时期教学论的发展:卢梭与裴斯泰洛齐的贡献

(一)卢梭的教学论

1. 卢梭著有《爱弥尔》一书,主张自然教育。★

2. 自然教育: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

3. 发现教学论:倡导尊重儿童的发现天性的教学论。具体包括四个内涵: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活动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卢梭的教学论在现代教学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提出了现代教学研究的基本课题,指导了两个多世纪的教学改革。但是,他的发现教学论过于强调了知识的工具价值,忽视了主体对知识本身的内在价值的探究兴趣,因而具有某种狭隘性。

(二)裴斯泰洛齐的教学论

1. 适应自然的教育学:儿童天赋力量和才能有其自然发展的规律,教育必须符合这些规律,必须建立在儿童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并与儿童的自然发展相一致,方能达到其预期目的。

2.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教学原理是自我发展原理和直观原理。

3. 教学的心理学化:首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是裴斯泰洛齐,他因而成为欧洲19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教育的心理学化运动”的重要代表。

裴斯泰洛齐是近代教学论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近代教育实践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他的教学论思想也存在一些在现在看来不够科学的因素。

三、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 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多方面兴趣”,这是教学的直接目的。而兴趣具有深远性、直接性和全面性。

2. 教学的“形式阶段”:明了、联合、系统、方法。★

3. 教育性教学:作为知识传递过程的教学和作为善的意志之形成的道德教育就是统一的。他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第一次把教学与道德教育统一起来,对后世影响深远。

赫尔巴特对教学论的贡献是巨大的,但也存在着不少缺陷。

四、现代教学论发展的里程碑:杜威的教学论

(一)传统教学论批判

(二)基于经验的教学论

1. 经验即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知行统一论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2. 反省思维与问题解决教学。

反省思维包括五个要素、步骤或阶段:问题的感觉、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的假设、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通过行动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能力,教学就应当创设“经验的情境”,使学生有解决问题的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儿童与环境持续地交互作用,儿童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解决问题。★

3. 经验课程与主动作业

杜威认为,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他毕生倡导并实施的经验课程形态是“主动作业”。所谓作业,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

杜威的教学论可谓博大精深。他不仅提出了一系列教学论课题,并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而这些课题是现代教学论的核心问题。

五、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

(一) 20世纪上半叶:科学教学论的早期发展

(二)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与发展

“三大新教学论流派”--前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论”、德国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为代表的“范例教学论”。★

(三) 20世纪70年代:认知性教学设计理论的兴盛

(四) 20世纪80年代以后:走向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一、课程的涵义

(一)课程的三种涵义

1. 把课程作为学科

2. 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3. 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

(二)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1. 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 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 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 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 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

6. 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二、教学的涵义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

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第四节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一、现代教育中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实质:“科技理性”在现代教育中日益占据支配地位。

二、课程与教学分离的认识论根源:二元论

内容与过程的二元论

目标与手段的二元论

二元论的实质:把原本内在连续和有机统一的世界分裂为两部分,并使二者对立起来,机械地发生关系,一方控制另一方。而“科技理性”的日益膨胀成为社会的主导理性则是造成课程与教学分离的主要根源。

三、20世纪课程与教学整合的第一次努力:杜威的贡献与局限★

(一) 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弊端

1. 会导致忽视经验产生的具体情境

2. 会使儿童丧失学习教材的内部动机

3. 会导致使学习行为本身成为一个直接的、有意识的目的

4. 会使方法成为机械的步骤和僵化的教条

(二)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实质:实用主义认识论的“连续性”原则

杜威认为,课程与教学的统一在本质上是由经验的性质所决定的。

(三)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统一的两个内涵:教材与方法的内在的连续性、目标与手段的内

在的连续性

(四) 杜威关于课程与教学整合的思想

杜威是通过确立“主动作业”而具体实现课程与教学的统一的。“主动作业”体现了杜威关于儿童、学科知识、社会相统一的课程开发理念,是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

杜威对现代教育的最大贡献是深刻揭示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课程与教学的分离以及其他种种形式的二元对立的根源,进而在其独特的实用主义“连续性”原则的基础上整合了课程与教学,并消解了其他形式的教育的二元对立。

杜威对课程与教学的整合以及他的整个实用主义认识论所追求的是一种“实践理性”或“实践兴趣”,蕴含着理解和对民主的追求,因而具有重要的社会进步意义。但是,他的思想也存在历史的局限性:具有“唯科学主义”倾向;与追求主体的自由与解放的“解放理性”还尚有距离。

四、20世纪课程与教学的重新整合:“课程教学”的概念★

(一) 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实质(核心):“解放兴趣”

“解放兴趣”指向的是主体的诞生,其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力赋予”。

(二) “课程教学”理念的三个内涵:

1. 课程与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变革

2. 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

3. 课程作为教学事件

第二章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指决定课程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

现在通常认为,课程开发是国家或地方政府政治决策的过程、专家与权威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不单是教育学者和课程专家的工作,而是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合作的事业。

一、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围绕目标的确定及实现、评价而进行的课程开发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初开始的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因此,它也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其主要代表是由有“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称誉的拉尔夫·泰勒所创立的泰勒模式。

(一)泰勒模式★

泰勒原理: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即构成著名的“泰勒原理”。

1.确定教育目标(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开发的归宿)

课程教育目标的三个来源:

第一,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即要确认教育力图产生的、学生行为模式中所需要的变化。

第二,对当代生活的研究。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特点所决定的,心理学关于训练迁移的研究进展也为当代生活构成教育目标的来源提供了依据。

第三,对学科专家的建议。要求学科专家站在学科的立场上、从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出发而提出教育目标的。

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为精确而又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由“行为”和“内容”所构成的“二维图表”。

2.选择学习经验(主体环节)

学习经验是指学习者与他能够作出反应的环境中的外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学习经验的问题不仅仅是确定哪些种类的经验有可能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安排将会在学生内部引发或产生所期望的学习经验的情境的问题。★

泰勒提出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3.组织学习经验(主体环节)

泰勒提出了学习经验的两种组织: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

关于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泰勒认为有三个:连续性、序列性、整合性。

4.评价教育计划(课程开发系统运行的基本保证)

课程评价的本质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问题。

课程评价的特点:把评价与目标结合起来、用评价观代替了传统的测验观。

评价:泰勒原理对目标的强调,在世界各国课程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一度成为课程开发的唯一“科学”模式。“教育目标分类学”一时成为教育研究的显学,各种目标分类纷纷出现。但是,正如人们多次指出的,泰勒原理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非常理性的框架”,它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科学至上的印记。

(二)目标模式的其他类型

二、过程模式★

斯腾豪斯对过程模式的建构是从对泰勒原理的批判开始的。

代表作:1975年《课程研究与开发导论》

(一)目标模式批判

在斯腾豪斯看来,把目标模式普遍应用与课程开发,存在两个基本障碍:一是目标模式误解了知识的本质;二是目标模式误解了改善课程实践的过程的本质。

(二)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

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过程原则”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是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

斯腾豪斯后来又首倡了“教师作为研究者”的课程思想,认为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与实施必须以对课程问题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前提,从而开课程研究重视教师主体性的风气之先河。★

总之,过程模式把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尊重并鼓励学生的个性特点,并把这一目标与课程活动、教学过程统一起来,进而又将之统一于教师的主体作用上。它突破了目标模式的工具理性藩篱,把课程开发建立在实际的教育情境基础上。这显然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一种取向。

第二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认知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其主要宗旨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围绕学生认知的发展对教学进行设计。

(一)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发现学习”。

1.教学认识论

知识是人们基于经验中的材料而创造出来的,目的是使经验中的材料具有意义和结构。教学过程就不应当像传统上所作的那样,仅仅把知识作为现成的结论教给学生,而应当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知识。学生不仅得到知识,而且也获得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布鲁纳指出,传统的课程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充斥着“中间语言”。“中间语言”是指只是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

2.学习准备和儿童认知发展过程

所谓“准备”是受教育影响而引起的心理素质,是教育影响的概念函数。

儿童认知发展的三个阶段:行为表征阶段、图像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

3.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就是不把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是由学习者通过一系列发现行为(如转换、组合、领悟等)发现并获得学习内容的过程。

它具有如下的一些特征:第一,注重学习过程的探究性;第二,注重直觉思维;第三,注重内部动机。第四,注重信息的灵活提取。

布鲁纳认为,发现行为具有以下价值:第一,一切真知都是自己发现的,发现行为因而成为教育追求的目标;第二,发现行为有助于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发现行为有助于引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和自信心;第四,发现行为有助于记忆的保持。

评价: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学术型和抽象性,从而把传统教学对知识的“量”的追求转移到对“质”的概括上。其发现教学法,注重学生自身对知识的探求,从而从传统教学对结果的关注转移到学习动态过程的关注。然而,布鲁纳的教学设计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对学科结构的假设缺乏更深层次的认识论思考,过于偏重教学的学术性而忽视了人特别是教师因素的作用,忽视学生情意方面的发展等。

(二)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1. 奥苏伯尔的学习观

奥苏伯尔的学习观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

第一,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联想,而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则是同化。所谓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吸收并固定新学习的知识过程,即知识的同化过程。

接受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学生的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而是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他用。发现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的,而不是接受教材或教师所给予的现成结论。这种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发展。

第二,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第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下位学习是指在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因而以下位的方式被纳入教概括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被称作下位学习。

上位学习是指在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上、包摄范围上低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处于上位而与原有观念发生作用,这样的学习称为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是指在一项学习中,学生认识结构中既无上位的也无下位的适当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观念,但却有某些可以类比的观念用来理解新观念。

2.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讲解式教学旨在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习以及认知结构的发展,为此,教学内容的安排就需要精心的设计。★

讲解式教学原则即有意义学习原理包含逐渐分化原则和综合贯通原则两个方面。

逐渐分化的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原则,首先讲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综合贯通的原则是指教学内容的横向组织,应该考虑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观念的异同,并对之重新加以组合。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奥苏伯尔认为,促进学习和防止干扰的最有效的策略,是利用相关的和包摄性较广的、最清晰和最稳定的引导性材料,这些材料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介绍,因此又被称为先行

组织者。★

奥苏伯尔认为,先行组织者可以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习和保存。

4.影响学习的成就动机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成就动机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第一,认知驱力是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它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重要、最稳定的动机。

第二,自我提高驱力是指学生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和成就获得相应社会地位的动机。★这是一种外部动机,也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第三,附属驱力是指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这是一种外部动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评价: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为我们客观准确地看待课堂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他纠正了布鲁纳片面强调发现学习的偏颇,他的讲解式教学更适合高年级及教概念之间的联系,在中国的课堂教学中一直占据主要的位置。

(三)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加涅非常看重学习的条件,他把引起学习的条件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条件,另一类是外部条件。

1.学习的层级理论

加涅研究了人类学习的复杂性问题,按学习的复杂性程度,把学习分为八类,并依此提出了累积学习的模式,亦即学习的层级理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即较为复杂、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2.学习的结果与教学的目标

加涅区分了五类学习结果(即教学的目标):理智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并分别研究了它们各自所需的学习条件。他认为只要通过对学习结果的分析,便可为教学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3.学习过程与教学阶段

评价:与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相比,加涅关注的重点不在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而在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他强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内部过程的影响,强调教师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人们把加涅的理论称为“指导教学模式”。

(四)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

1.范例教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2.范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范例方式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等。基本思想:组织教养性的学习,促进学习者的独立性,即引向连续起作用的知识、能力、态度。但这种教养性的学习是不可能通过再现性地接受尽可能多的个别知识、能力、态度和熟巧来达到的,只能通过让学习者从选择出来的有限的例子中主动获得一般的,或多或少可作广泛概括的知识、能力、态度,换言之,让他们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的东西以及规律性、跨学科的关系等等。

3.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

范例教学的特殊之点在于“范例”,因此,范例的选择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选择范例。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4.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

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

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的原则。

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

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原则。

5.范例教学过程

评价:范例教学模式在对学生主动性的弘扬方面,在对教学的问题性的提倡方面,以及在思考课程内容时突破学科界线、主张课题性教学、重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打破“知识就是力量”的传统转而追求获得支配知识的力量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主张,这无疑是大量吸收了进步教育思想的积极有益的东西。但在强调“教”的作用方面,特别是用“教”来统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精神方面,它又更多地继承了德国传统教育的思想,这也正是范例教学模式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一个原因。

(五)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

1.理论基础

赞科夫最推崇“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并把它作为建构自己理论的出发点。

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这个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最近发展区,并促使最近发展区转化到现有发展水平的范围之中。★

2.教学目标的转换

赞科夫的教学新体系实现了教学目标上的转换,这就是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一般发展”。

一般发展是指儿童的心理一般发展是儿童整个个性的发展,或者说是儿童心理各个方面的发展。赞科夫认为,这种一般发展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首要目标,“教学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

3.教学原则

第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第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第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第四,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第五,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评价: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模式把知识技能的发展与能力发展、个性发展统一起来,使学生在获得一般发展的同时掌握知识技能,这就把握了现代教学论的核心课题,并且他将教育学研究与心理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对二者都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另外,他将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中加以检验,值得大力提倡。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也有自身的不足,其重心仍在于知识技能的掌握。

二、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行为控制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首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因而也常常被称为“机器教学”。

1.理论基础: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第一,操作条件反应的实验。

斯金纳设计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反应实验来验证他的认识。

第二,两种学习类型。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学习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类是由环境刺激引起的,另一类学习则是由于机体主动操作环境而引起的。

当机体的操作行为出现后,环境中产生一定的刺激,这种刺激会使机体的操作得到“强化”,从而能够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

凡是提高反应概率的任何事件都可以起强化作用,都可被看作是强化物。

2.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依据“操作条件反应”和“积极强化”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普莱西教学机器,使学生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有两个:程序教材的编制、教学机器的使用。★

程序教学的设计,要遵循这样几条原则:第一,积极反应原则;第二,小步子原则;第三,即时强化原则;第四,自定步调原则;第五,低错误率原则。

评价: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催生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程序教学运动,并影响了世界教学改革运动。它不仅促进了学习理论的科学化,加速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而且也推动了教学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在今天仍极具启发意义。另外,斯金纳的教学主张客观上为学习者的人格独立与自由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学习者人格的发展。因此,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并不像人们通常批评的那样,完全着眼于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他也是倡导人格独立的。

三、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创立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以人格发展为取向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

(一)理论基础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其教学思想是以他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为基础的。

罗杰斯对人性有三个基本的假设:情感和认知相统一的整体观;以“自我”为核心的个性观;强调人类直觉与创造性的超验观,这即是非指导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作为教育目标的自我实现

在人本主义者看来,“自我实现”首先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即时这样一种内驱力,它促使个体发现更为充分的自我表现手段,认识一个人的潜能,形成更大的效率和能力,形成创造性并且在令人惬意的和富有意义的生活中发挥作用。★“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的潜能和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人,是人格完美的人。

(三)关于学习和学习者

罗杰斯把学习分为两种,一种是类似于心理学家在实验室中所做的那种无意义联结的学习,另一种是有意义的经验学习。第二类学习可以称之为“重要的有意义的经验性的学习”。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为了促成上述有意义的经验性学习。

(四)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与教师作为“促进者”

非指导性教学要旨在于,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至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它的基本特征如下:重视个体的内驱力、强调情感因素、强调学生当下的情形、强调能促进学生经验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教师作为促进者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指导而是帮助,他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的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人、而不是等待着接受某些知识的容器,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诚的、信任的相互关系,为学生创造一种“安全的”心理氛围。★

评价:罗杰斯的主张对传统教学确实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对我们重新反思教育问题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并且,他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但这一理论对人性的假设、对学习实质的认识带有很多理想色彩。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课程与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教育目的决定着教育目标的状态、内容和方向,而教育目的又体现了一定的教育哲学的观点,决定了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容、性质与方向。教育目的决定了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容、性质与方向。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一、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规范性。

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大多属于“普遍性目标”取向。

“普遍性目标”所体现的是“普遍主义”的价值观,认为任何课程与教学目标都能够并应当运用于所有教育情境。由于这种目标取向所给出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一般性的宗旨或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目标菜单,所以教育工作者可以对这些目标创造性地作出解释,以适应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

但是,不容否认,“普遍性目标”取向也存在一些缺陷。(1)这类目标往往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受日常经验所局限;(2)这类目标在逻辑上往往不够彻底、不够完整,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3)这类目标往往在含义上不够清晰、确定,而且常常出现歧义,容易成为一种“政治游戏”。

二、“行为目标”取向

(一)“行为目标”取向概况★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行为目标的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这种目标取向一度在课程与教学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从历史的角度看,“行为目标”很可能是古老的师徒制的一部分。

在课程领域,20世纪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行为目标”的世纪。“行为目标”取向在

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行为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在课程与教学领域科学化的历程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不仅便于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还便于教师将其教学内容准确地教育督导、学生家长、学生展开交流;并且便于准确评价。总之,“行为目标”对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对于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行为目标”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第一,“行为目标”取向所体现的“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是有缺陷的。第二,“行为目标”的“还原论”倾向把“完整的人”肢解,人的具有整体性的心理和行为被原子化。第三,人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如价值观、理解、情感、态度、欣赏、审美情趣,等等)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二)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行为目标取向的一个范例★

1.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产生背景和基本内容

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认知领域”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依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如下六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领域”将人的情感目标分为以下五类:接受(注意);反应;价值判断;组织;价值观念或价值复合体的个性化。

“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学在70年代初开始出现,比较著名的是哈罗和辛普森分别于1972年所作出的分类。

总结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可发现它有以下三个典型特征:

第一,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

第二,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

第三,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

2.布卢姆等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贡献、局限与未来方向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对教育领域的贡献如下:

第一,“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教育理论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框架。

第二,“教育目标分类学”创造性地处理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也存在如下缺陷:(1)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这似乎是人为的。(2)目标分类并未充分贯彻逻辑一致性原则。(3)各行为目标彼此之间以及行为目标与亚类行为目标彼此之间的界限不十分明确。(4)布卢姆等人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具有层级结构,这值得怀疑。(5)“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超科学性也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挑战。

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目标与学生的经验的关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关系,等等,都是“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这意味着价值观念的深层变革。

三、“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生成性目标”的渊源可以上溯到杜威“教育即生长”的命题。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给出了“生成性目标”的另一种意义。

“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上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生成性目标”是过程取

向的。

由此看来,“生成性目标”取向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

“生成性目标”取向听起来是非常好的,但人们批评它过于理想化了。首先,运用“生成性目标”就意味着教师要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其次,即使有许多教师受过对话方面的训练,有些人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再次,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他们需要教师告诉他们应当做什么。最后,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四、“表现性目标”取向★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

艾斯纳受其所从事的艺术教育的启发,区分了课程计划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与“教学性目标”不同,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因而超出了现有的文化工具并有助于发展文化。

在艾斯纳看来,两种目标取向对课程来讲都是需要的,而且也都存在于课程实践中,但它们需要不同的课程活动和评价过程。

“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于人的自由与解放。

第三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课程开发的基本维度)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是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一)学习者的需要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尊重学习者的个性、体现学习者的意志的过程,一句话,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从空间维度看,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指从儿童所在的社区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需求。从时间维度看,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不仅指社会生活的当下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需求。

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至少需要贯彻三条原则:(1)民主性原则;(2)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3)教育先行原则

“社会中心课程”、“社会本位课程”

(三)学科的发展

学科知识即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学科的探究方式、学科的发展趋势、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等。

就目前看来,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合理认识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把知识的价值指向于理解世界以与世界以与世界更好地和谐共存,指向于提升生活的意义而非仅限于功利追求。(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知识应是整合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知识。(3)谁的知识最有价值?在将学科知识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时候,应当考虑知识所负载的价值观究竟是推进着社会民主和公平还是维持着社会的不平等,践踏社会公平的知识不是有价值的知识。

“学科中心课程”、“学科本位课程”

二、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

第一,确定教育目的。

第二,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第三,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第四,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四章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内容的选择

“课程选择”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一、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

(一)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要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需要在以下几对关系上作出取舍。

1.学科知识与课程的内容的关系★

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意味着既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的逻辑体系的要求,又要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2.科学、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在课程选择中承认并尊重科学、艺术、道德等领域彼此间差异的同时,应自觉将这些领域整合起来,包括三方面的含义。首先,科学不是价值中立道德,而是价值负载的。其次,科学、艺术、道德具有等价性。再次,科学、艺术、道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具有内在统一性。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重视技术课程(特别是信息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4.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之关系

二者是两类不同的知识,但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因而课程选择不能把二者人为割裂开来。“学术中心课程”实现了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识的统一。

(二)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是如何认识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

1.被动适应论

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这种观点的典型代表当为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博比特与查特斯。

2.主动适应论

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教育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而且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典型代表: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3.超越论★

当教育及课程的主体地位真正确立起来之后,学校课程与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关系就是一种对话、交往、超越的关系。学校课程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并对社会生活经验不断批判与超越,而且还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就是“超越论”的基本观点。

(三)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

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程内容需要确立以下基本观念。

第一,学习者是主体,学习者的经验的选择过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第二,学习者是课程的开发者。

第三,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造者。

第四,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四)三种课程选择取向之关系

无论课程内容是学科知识还是当代社会生活经验,都必须转化为学习者的经验才可能实现其相应的课程目标;而倡导“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的学者也很少有人完全否认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的价值。因而,在具体的课程选择实践中,应该融合三种价值取向,缺一不可。

二、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

四个基本环节:1.确定课程价值观;2.确定课程目标;3.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4.确定课程内容。

当前,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呼唤学习者的个性发展。这种课程价值观必然要求以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的主导取向。以学习者的经验为核心融合学科知识、融合社会生活实践,是体现时代精神的课程选择取向。

第二节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教学方法的本质

(一)概念

方法是指向于特定目标、受特定内容所制约的有结构的规则体系。

教学方法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二)本质

1.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价值观;

2.教学方法受特定的课程内容的制约;

3.教学方法还受教学组织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一)提示型教学方法

提示型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各种活动(如讲解、示范等)教授课程内容、学生接受并内化这些内容的方式。

提示型教学方法具有内在的教育价值,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利于人的操作能力的发展;限制了人的发现探究能力的发展;导致“注入主义”。

一般认为,提示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示范”、“呈示”、“展示”、“口述”。(二)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1.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值与条件

涵义: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而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两种基本形态。

价值:体现教育的民主性追求;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条件:学生必须在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所要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洞察的前提下,才能对这种教学方法更有效地利用。因此,在实践中常把提示型教学方法与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2.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教学对话的范型

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教育方法不是把自己现成的、表面的知识传授给别人,而是凭借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的思考,通过对方自身的思考亲自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

苏格拉底把通过不断提问而使学生自己发现、觉悟真理的方法形象地称为“精神助产术”,也被称为“苏格拉底对话法”。

3.教学对话的性质与策略

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和引导教学对话的策略包括:恰当的提问、创设对话情境。

4.课堂讨论的性质与策略

课堂讨论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和引导课堂讨论的策略包括:①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真正吸引学生的、有价值的问题与课题。②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要绝对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③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程讨论习惯与规范。

(三)自主型教学方法

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学生独立地解决由他本人或教师所提出的课题,教师在学生所需要的时候提供适当帮助,由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

只要运用恰当,自主型教学方法会获得种种积极效果。

自主型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第一,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第二,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第三,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第四,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第五,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

(四)三种典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

提示型、共同解决问题型、自主型教学方法这三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应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性学习、社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而且这三种教学方法在功能上也有差异,因而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的教学哲学流派对这三种教学方法的重视程度是不一样的。

三种典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形成一个连续体。对任何一个学习者而言,三种学习方式都是必要的。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根据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对提示性教学、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自主型教学等方法作出取舍与搭配,以形成一个教学方法体系或

结构的过程。

第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特定课程内容。

第三,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拥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或结构。

第五章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一、本章复习建议:

本章在历年考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建议学员全面掌握,重点复习。从历年的真题来看,要练习的题型来讲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二、本章重要知识点讲解

第一节课程组织的涵义与基本标准

一、课程组织的涵义

课程组织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将所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妥善组织为课程结构,使各种课程要素在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有效实现课程目标。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概念、原理、技能、方法、价值观。

二、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课程组织的两个纬度:“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一)垂直组织的标准

垂直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

课程的垂直组织有两个基本标准:即“连续性”和“顺序性”。

连续性指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予以重复,此标准首先由泰勒提出的。

顺序性指将所选课程要素根据学科的逻辑体系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阶段由浅至深,由简到繁地组织起来。它强调的是课程要素的拓展和加深.塔巴对此有所论述。

(二)水平组织的标准

水平组织: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横向(水平)关系组织起来。

课程的水平组织的基本标准——整合性

整合性:将所选各种课程要素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找到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之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

课程的整合性主要包括:学生经验的整合;学科知识的整合;社会生活的整合或社会关联。

第二节课程类型及其组织结构

课程组织结构简称课程结构,是指把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成各部分,在不同的学习时间安排不同的课程类型,由此形成一个课程类型的组织体系。

一、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一)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学科,哲学,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指示组织为学科。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例年试题及答案

2008年 7月 一、 1.辛德等在1992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互动调适观 2.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 或设备。 3.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的需要,又要顾及 4.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以及一门 课程的各构成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5.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_ 的_ 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 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l.“互动理论”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 环境。( 2.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 3.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泰勒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4.除研究法外,讨论法也是一种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5.口语化是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教学? 2.什么是螺旋式课程组织? 3.简述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 4.简述教学过程的原则。 四、论述题 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答案 一、填空题 1. 忠实观生成观 2. 工具媒体 3. 内容学生的特点 4. 结构要素 5. 学生自学 二、判断题 1. 对2.错3.错4.对5.对 三、简答题 1. 教学:从广义上讲,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从狭义上讲,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的学习活动。 2. 螺旋式课程组织:是指根据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 3. 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美国著名课程学者泰勒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在规划课程时,必须回答如下四个问题:学校应该追求那些教育目标?我们要提供那些教育经验才能达到这些目标?这些教育经验如何才能有效地加以组织?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已经实现?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即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4. 教学过程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四,论述题 1. 试比较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 (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 (1) 优点。第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第二,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第三,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第四,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2)弊端。第一,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上的悬殊差异。第二,过分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第三,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第四,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弊端分析。(1)优点。第一,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有力实现了教育的服务功能。第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第三,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达到局部最优化。第四,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体现了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第五,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教育实际上的平等。 (2)弊端。第一,由于它采用分权管理,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固而在全国范围内一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第二,由于是分权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管理和控制。第三,由于中央很少控制,大多是地方和学校自由自主进行课程实践,容易形成无政府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2. 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当前在国内外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中,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 )缩小班级规模。心理学研究证明,过大的班级规模,限制了师生交往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阻碍了课堂教学的个别化,有可能导致较多的纪律问题,从而间接地影响学习成绩。小班可以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气氛。(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与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传习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目前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的新特点。 (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座位编排方式和学生座位位置的不同制约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范围和人际互动,直接影响着教学信息交流的方式和交流的范围。 (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如能结合实例进行分析,计10分〕 2009年1月 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学习活动、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功能目标、实现条件、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与评价目的、收集和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三级构成。 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对教师的评价。( 2。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 3.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前课程设计上的特点。 4.文纳特卡制是在改造班级授课制阶段出现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5.“蛋糕模式”是一种地方分权型的课程管理模式。( )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校本课程? 2.简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3.简述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要素。 4.简述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四、论述题 1.试述课程与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2.列举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并说明遵循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 答案 一、坟空题 1. 课程内容评价 2. 理论基础活动程序 3. 课程目标选择 4. 科目模块 5. 叙述性语言 6. 个别化教学模式 二、判断题 1. 错2.对3.错4.对5.错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校本课程: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洗择、改编、新编教 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2. 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整合性; 实践性;自主性;开放行;合作性。 3. 简述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要素。 行为取向课程的目标表述,关键一点是要具体,明确;目标陈述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一、谁来完成这个行为,即要明确教学对象是谁; 二、用来达成目标的实际行为; 三、行为的结果,如一篇论文; 四、完成行为的适当情境或条件; 五、用来评价作品获成绩的

东师课程与教学论17春在线作业2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V 1. 首次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的是 A. 施瓦布 B. 斯腾豪斯 C. 泰勒 D. 古德莱德 标准答案:B 2. 一种观点认为“教育就是从外部对心灵进行塑造”,教学须依靠从外部提示的教材,通过建立内容的种种联合或联结从外部构造心灵。这种教学观可简说为“塑造说”或“外烁说”。这种学说的典型代表是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卢姆 D. 凯洛夫 标准答案:B 3. 被称为“暗箱式评价”的评价取向是 A. 目标取向 B. 过程取向 C. 主体取向 D. 实践取向 标准答案:A 4. 认为“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的经验”的教育家是 A. 查特斯 B. 坦纳 C. 泰罗 D. 博比特 标准答案:D 5. ()是把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所得成绩进行比较,或把个人有关侧面进行相互比较判断的评价。 A. 相对性评价 B. 绝对性评价 C. 个体内差异评价 D. 总结性评价 标准答案:C 6. 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 A. 哲学取向 B. 创生取向 C. 背离取向 D. 心理学取向 标准答案:B 7. 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 A. 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 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 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 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与学习者之上的 标准答案:B 8. ()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中屡犯错误深层原因的调查。 A. 诊断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表现性评价 D. 发展性评价 标准答案:A 9. .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下列()不属于教学动力具有的特征。 A. 方向性 B. 动力性 C. 动态性 D. 转化性 标准答案:A 10. 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课程评价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顺序是 A. 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评价时期、建构时期 B. 测验时期、评价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C. 评价时期、建构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 D. 评价时期、测验时期、描述和判断时期、建构时期 标准答案:B 11. 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 课程解读范式 B. 课程理解范式 C. 课程实施范式 D. 课程评价范式 标准答案:B 12.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最符合21世纪教育的趋势 A. 德育优先发展 B. 为求更多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升,学校需增加学习的份量与时间 C. 重视多元智慧,给予适性发展,启迪个人潜能与智慧 D. 为尊重个人发展,教学以放任为原则 标准答案:C 13.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 A. 《老师,再见!》 B. 《爱的教育》 C. 《班级生活》 D. 《隐性课程论》 标准答案:C 14.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协作、会话和 A. 主体 B. 资源 C. 脚手架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及答案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

《课程与教学论》综合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 1、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评价和其他要素。 2、教学模式的结构应该包括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 3、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和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4、目前,新的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级构成。 5、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6、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教学模式。 7、辛德等在1992年归纳了三种课程实施取向,它们是忠实观、互动调适观和生成观。 8、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9、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10、课程设计,指按照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1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12、典型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人种学研究法。

13、课程资源是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14、课程与教学目标即是我们对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16、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包含理论基础、功能目标、实现条件、活动程序和评价等五个要素。 17、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等来表达。 18、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 19、为了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0、按照古德来德的观点,课程可分为: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五个不同层面。 21、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和广域课程。 22、泰勒提出课程目标有三个来源: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对校外当代生活的研究和学科专家的建议。 23、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其基本过程有: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24、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25、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26、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演示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3答案 (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本质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 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9.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 “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动力性B.方向性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A)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程序教学B.自学 C.个别教学 D.非指导性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A.实验法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1

开放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是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在红心,而不是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虽然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但是它的好处确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开放教育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等。 开放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这一特点体现了面授只是起到一个辅导作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还可以借助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进行学习。下面我谈一谈我的自主学习计划: 第一,我先了解所选的专业的教学计划,需要修读的课程,其中,由中央电大统设的必修科为10门左右,限选科不超过3门,这些课程是我必读的,我还要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集中实践环节。此外省级电大开设的必修课我也必须修读。以上这些课程的学分加起来通常答不到最低的毕业学分,我因该从实施性教学计划中选修一些你感兴趣的课程,也可以选修若干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或跨学科的选修课。 因为我的饿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对所要选读的课程也比较有信心,所以我给我自己确定的目标是每学期要修3到4门课程,这样我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或提前毕业,开放教育的课程每学期都要滚动开设,并提供教学和考试服务,所以有一些比较难的课程,我要考虑延长修度的时间。 第二,制定个人的学习计划,在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的时候,我注意听取指导教师的意见,指导教师比我更熟悉课程及其前修后续的关系,可以在选课的时间安排上给我提供指导,使我的个人学习计划更加合理。 处理好工学矛盾,因为我有固定的工作,业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我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来进行学习,我试着把一周的时间做了一个安排,我发现我可以挤出许多时间,接下来,我给自己拟订了一份周学习计划表,将学习分散在一周的每一天中,虽然安排了不少于20个小时的时间学习计划,但一周的生活基本没有受到影响没,只不过时间安排的更加紧凑了,而且这样分散安排也不至于太辛苦,有利于保持学习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光制定了计划而不能坚持下去也是不行的,所以我着手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 1、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 2、按照既定的时间表来行事 3、即时复习 (二)经常向自己和他人体温 1、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2、保持适量的休息和运动 3、充分利用课程的学习资源,电大为我们提供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大纲,考核说明,文字教材,音像教材,CAI课件,以及网上辅导和教学信息,直播课堂,VBI教学信息等。 除了文字教材是系统学习课程全部内容的主要媒体,必须选用以外其他媒体是学习课程的辅助媒体,我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使用条件选用了以下几种: 音像教材一般都"少而精",着重讲重点,难点,讲思路和方法。教材中有些学习的内容,当我通过文字教材难以理解清楚时,可能需要看与该内容相关的教学录象或VCD,或听关于该部分内容的录音讲解。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要体现以下几个特征: (1)基于生活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其中的问题应当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遭遇的一些问题,只有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才能切实弄明白知识的价值。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始于对学生

课程与教学论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 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着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的原理》? C、《怎样编制课程》? D、《儿童与课程》 ?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 B、审议? C、实践? D、规定 ? 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卢梭? C、裴斯泰洛齐? D、拉特克? 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着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 7、提出“教育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裴斯泰洛齐? C、赫尔巴特? D、罗杰斯 ? 8、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边形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斯伯尔所提出的(?)? A、尚未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总结学习 9、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随着后天经验的增长,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越是从中得到满足,这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成功驱力? B、自我提高驱力? C、附属驱力? D、认知驱力? 10、下列属于行为控制取向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A、加涅的教学设计模式? B、布鲁纳的教学设计模式? C、斯金纳的程序教学设计模式? D、奥苏伯尔的教学设计模式 ? 11、斯金纳提出的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操作条件反应”和(?)? A、“积极强化” B、“消极强化” C、“实物强化” D、“奖励强化” ? 12、“学生将通过陈述而证明已掌握了五个逗号规则的知识,并能在逗号被删除的句子中正确插入逗号。”这种教学目标的表述属于(?)? A、行为目标? B、普遍性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 13、课程开发以当代社会的需求为基点、强调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的优先性,此种课程观是(?)?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第12—14章) 一、填空题 1.所谓教学手段,就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得教学目得”,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得“工具、媒体或设备" 2.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 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3。教学过程就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得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与受传者。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与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得非言语表达艺术就是非常丰富得,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头语、眼神、表情等来表达、 6. 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导课得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得需要,又要顾及学生得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就是课程与教学评价得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得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得与重点得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得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得、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 C )就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得范围。 A、重现力B.表现力C.接触面D。参与性 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得就是( B); A.多媒体化B.实用化C、网络化D.智能化 3.现代教学媒体得扩散性就是指( D )、 A.媒体可以记录与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得信息符号就是可以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得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得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就是一位幽默大师,她得小说既深刻又有趣,她写得两本反映儿童生活得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就是令人着迷得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A.激励式结课B拓展延伸式结课C.比较式结课D、悬念式结课 5、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得就是( D )、 A、科学性 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得就是( B)。‘ A.趣味性 B.丰富性 C.直观性D、启发性 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得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D、背景、输入、过程与成果评价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得特点得就是( B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4试题及答案 形考任务4 考核形式:总结课程学习体会,从基层一线教师的认识角度,举例说明自己对“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及其表现的认识。 考核要求:学习者须提交有独立思考分析的实例报告(约1000字),将其上传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主要内容应包括: 1.概述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30分) 2.从基层教学工作中,认识到此问题的重要意义。(10分) 3.学习本课程过程中,结合现实工作体会,专门撰写的教学经验短文(500字左右),提出自己亲历或身边真实发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事件,概括自己对于其中所体现的“教学过程中的矛盾与动力”的状况分析(有实际进程为证),并分析此经验如何帮助自己提升了教学工作的能力。(60分) 答案: 教学过程的矛盾一般情形及其动力特征表现 矛盾: (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 (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 (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动力特征表现: (1)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2)教学过程的动力特征:方向性、动态性、转化性、强度性多样性、差异性 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更多地了解了基层学校的工作及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结合这些经历,我有以下思考:加强过程性管理,加大督促随检力度。在管理的过程中,谁都会思考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结果和过程的关系。对于基层管理单位,大的结果不容易得到,所以,抓好过程不失为管理的一种好的措施。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个人对外界条件的感知性。任何一个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职位高低,他都需要上级的激励,就像现在素质教育提倡的一样。 教学体会: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 一、数学素养的内涵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确定和应用的过程被称为 A.课程决策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2.第2题 学科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施瓦布 D.夸美纽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3.第3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4.第4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5.第5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施瓦布 D.奥苏贝尔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6.第6题 认为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7.第7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5.0 此题得分:5.0 8.第8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6)

.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任务四

学习新课程与教学论学习体会 (一)新课程新在哪里 1、教材全新的设计理念。 一是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二是主张“双主体”互动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三是强调“新三中心”。新三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 2、三位一体教学目标。 新课程确立了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与教学目标,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搜集、阅读、探索、思考、观察、实践、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培养高尚道德和体验丰富人生的环境。 3、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 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向自主探究合作式转变。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主要有:研究式——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方法;讨论式——参与式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式——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学习;小组协作式——小组成员协作,互相分享;和谐合作式——师生之间互教互学、平等合作;综合活动式——在活动中学、在实际情景中学。 4、灵动鲜活的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它给思维的“活”提供了条件,学生得到了解放,教材变得开放,教学过程开放了,教学时空也开放了。在新课程的课堂中,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他们可以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和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质疑、指正和批评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拥有被尊重的权利等等。给予学生这些自由和权利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发展。 (二)新课程如何实施 1、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新教材每一框内容活动不少,设计的问题很多,很容易触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体验、引导学生学习,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有时我们可以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活

最新自考课程与教学论_重点归纳__知识点归纳

1、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发展的里程碑:泰勒。由于泰勒对教育评价理论、课程理论的卓越贡献,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1914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 3、泰勒原理的实质是技术兴趣的追求。是通过合法规律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基本兴趣,它指向对于环境的控制和管理,其核心是控制。 4、科学结构运动与学术中心课程 1959年9月,主席布鲁纳:讨论怎样改进中小学的自然科学教育问题。 5、学术中心课程:是指以专门的学术领域为核心开发的课程。 6、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施瓦布的贡献。 7、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德国教育家。

8、夸美纽斯:捷克著名教育家,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1623年《大教学论》把一切事物教论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本书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定。 9、卢梭的教学论:《爱弥儿》影响深远。指导思想:出自造物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10、裴斯泰洛奇: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家、教育改革家。(1)教育教学原理:1.自我发展原理2.直观原理 (2)教学的心里学化: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心里学化的思想,推动了教学论科学化的进程。 11、19世纪教学论的发展:赫尔巴特的教学论。 (1)观念心理学—观念、统觉、观念团、思想之环。 (2)教学的形式阶段,必定有两种基本的心理活动:专心、沈思,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 A.明了即清楚、明确地感知新教材 B.联合即把新的观念与旧的观念结合起来。 C.系统即把已建立起的新旧观念的各种联合与儿童的整个观念体系统一起来,概括出一般概念和规律,一形式具有逻辑性德、结构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观念体系。

电大形考《课程与教学论》

《教学过程改革尝试--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的研发与实施过程简述: 校本课程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改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补充,具有学校特色,能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 第一阶段:成立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我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负责审议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大决策,研究制定开发、管理条例,检查、监督开发方案执行情况。 第二阶段:需求评估: 我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前期和启动后问卷调查,根据我校校本课程委员会提出的方案,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评估学生、学校及社区的需求,校领导探索出以"情感关怀"育人模式为主导,创建艺体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这既体现了我校的办学思想及教育特色,又体现了我校校本课程的特色。 第三阶段:课程目标: 我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由此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总体目标为: 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学会生存,健全人格,珍爱生命。 学树立自信心,张扬个性,展示自我。 学会交往,诚实、自信、合作,顾全大局,爱护集体,享受茁壮成长的快乐。 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学会探究与质疑,形成创新意识。 具体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审议委员会,开展调查研究,评估校本课程开发主题资源,撰写调查报告,并构建目标体系,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2、用问卷、座谈等形式对教师、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组织有关人员、专家对学校周边的社区和学校自身的资源开展调查和评价,修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3、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以及掌握文本编写的方法。 (二)实施阶段:(2018年1月起) 1、2018年1月: 撰写调查报告,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策略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编写校本课程文本、课程纲要。 2、2018年2月: ①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需求和学校、社区特色资源,探索校本课程的内容。 ②开展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验证,并对其进行评估调整,形成校本课程纲要。 ③审核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校本课程纲要、活动方案等。 ④形成校本课程教师操作文本。 ⑤形成校本课程的评价方式。 3、2018年3月: 上报我校校本课程所有资料。根据审核意见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教师操作文本资料等文本进一步进行评估、整理、完善。 (三)小结阶段:(2018年4月、2018年5月、2018年6月) 1、撰写工作总结、研究报告。 2、修改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教师操作文本。

课程与教学论_自考笔记+自考资料

科目:课程与教学论 1.1.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2.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1.3.简述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的步骤。 1.4.博比特与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有何区别? 1.5.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 优点。 1.6.简述施瓦布的“折中的艺术”。 1.7.“概念重建主义者”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是什么? 1.8.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1.9.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内涵是什么? 1.10.赫尔巴特所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是什么? 1.11.20世纪教学研究的发展线索是什么? 1.12.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 1.1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两种理论倾向是什么? 1.14.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1.15.“主动作业”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1.16.教学的涵义是什么? 1.17.课程与教学相分离产生的弊端是什么? 2.1.什么是课程开发以及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2.2.“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3.教育目标的确定要依据的来源是什么? 2.4.怎样通过分析当代生活以得出教育目标? 2.5.泰勒提出的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6.简述编制理想的评价工具需要经过的阶段。2.7.简述过程模式中的“过程原则”。 2.8.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9.先行组织者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学 习和保持表现在哪些方面? 2.10.简述加涅对学习结果的分类。 2.11.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 则。 2.12.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 是什么? 2.13.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 个环节的关系怎样? 2.14.赞科夫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2.15.程序教学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2.16.简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 念。 2.17.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旨及基本特 征是什么? 3.1.简述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 与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3.2.教育目标的功能是什么? 3.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是什 么? 3.4.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 标的来源需要注意认识哪些问题? 3.5.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的典型特征是什么? 3.6.艾斯纳是怎样区分“教学性目标” 和“表现性目标”的? 3.7.简单叙述“学术中心课程”、“儿 童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各 自的涵义。 3.8.简单叙述艾斯纳与斯腾豪斯课程 目标观的相同之处。 3.9.就目前看来,将当代社会生活的 需求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需要 贯彻的原则是什么? 3.10.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 节是什么? 4.1.学科知识和课程内容的关系如 何? 4.2.科学、艺术、道德的关系如何? 4.3.概念原理的知识与过程方法的知 识之间的关系如何? 4.4.“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 “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4.5.怎样选择学习者的经验以作为课 程内容? 4.6.课程选择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4.7.教学方法的涵义及其本质是什 么? 4.8.简述提示型教学方法的涵义、价 值及局限性。 4.9.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 涵义及价值。 4.10.课堂讨论的性质及组织策略是 什么? 4.11.简述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涵义及 价值。 4.12.怎样运用自主型教学方法? 4.13.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涵义及其 应符合的要求。 5.1.课程组织的标准中,课程的整合 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是什么? 5.3.什么叫科目本位课程?其特点是 什么? 5.4.卢梭的“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 有何特征? 5.5.经验课程有哪些基本特征? 5.6.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及特征。 5.7.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5.8.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如 何? 5.9.“全球性”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 么? 5.10.当今时代大力倡导综合课程的 基本依据是什么? 5.11.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是什 么? 5.1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3.选修制度的发展趋势如何? 5.14.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 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5.15.隐性课程的涵义及特点是什么? 5.16.开发隐性课程时应注意什么? 5.17.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的关系如 何? 5.18.什么是班级授课组织?其基本特 征是什么? 5.19.简述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 型。 5.20.简述凯勒个别化教学体系的特 征。 5.21.简述分组学习的特点。 6.1.简述课程实施的研究意义。 6.2.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的基本特征 是什么? 6.3.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6.4.课程实施的课程创生取向的基本 特征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