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母题解读(六) 机械能10

高考物理母题解读(六) 机械能10
高考物理母题解读(六) 机械能10

高考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千变万化的新颖高考题都可以看作是由母题衍生而来。研究高考母题,掌握母题解法规律,使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使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轻松备考,事半功倍。

母题10、与机械能相关的图象问题

【解法归纳】解答与机械能相关的图象问题所应用的知识主要有: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相对应,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弹性势能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同一弹簧,只要形变量大小相等,则弹性势能相等。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相对应,弹力做功等于弹性势能的减少量。应用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及其相关知识解答。典例.(2010福建理综)如图3(甲)所示,质量不计的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t=0时刻,将一金属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落到弹簧上压缩弹簧到最低点,然后又被弹起离开弹簧,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再下落,如此反复。通过安装在弹簧下端的压力传感器,测出这一过程弹簧弹力F随

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3(乙)如示,

A.t1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B.t2时刻小球动能最大

C.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的动能

先增加后减少

D.t2~t3这段时间内,小球增加的

图3(甲)图3(乙)

动能等于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

【针对训练题精选解析】

1。(2008·四川理综·第18题)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t0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F、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2.(2011山东临沂期中考试)某位溜冰爱好者在结冰的湖面上做游戏,湖面与岸边基本相平,如图所示,他先在岸上从O点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助跑,2s后到达岸边A处,接着进入湖面开始滑行,又经3s停在了冰上的B点.若

该过程中,他的位移是x,速度是v,受的合外

力是F,运动的机械能是E,则对以上各量随时

间变化规律的描述,以下图像正确的是

3.一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在竖直方向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与

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7所示,其中O-h1过程的图线是

过原点的直线,h1~h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则

A.在O~h2上升过程中,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B.在O~h1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C.在O~h l上升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保持不变

D.在h1~h2上升过程中,物体只受重力作用

【解析】: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

E=mgh+1

2

mv2=E=mgh+

1

2

m(2ah),在O~h1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拉力不变,拉力

的功率P=Fv=Fat,随时间增大,选项BC错误;在h1~h2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只有重力做功,物体只受重力作用,选项D正确;在O~h2上升过程中,物体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竖直上抛运动,选项A错误。

【答案】D

【点评】此题以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给出解题信息,考查

图7

对E-h图象的理解和功率的分析等。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把E-h图象与物体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受力情况和功率联系起来,陷入思维盲区。

4.如图8甲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从斜面底端以平行于斜面的初速度v0冲上固定斜面,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斜面倾角为α,斜面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且

μ

5.(2007上海理综卷第5题)右图显示跳水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前的过程。下列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E k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图是()

答案:C解析:运动员从离开跳板到入水前的过程,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正确反映运动员的动能E k随时间t 变化的曲线图是C。

6.(2012上海青浦区期末)如右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离开地面的高度

与运动时间平方的关系,则:h/m

h0

()

A.物体在竖直方向为匀加速运动

B.若h0=20m,则物体可能做平抛运动

C.若h0=20m,则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若h0=10m,则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

7.(2007年上海物理第5题)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

如图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 cos

?

?

??

?

kx+

2

3

π(单位:m),

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

=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则当小

环运动到x=

π

3

m时的速度大小v=__________m/s;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

__________m处。

8.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高,能源危机困扰着整个世界.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打开

自动充电装置,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

y/m

0 x/m

θ

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125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人车总质量为100kg.。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9中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9中图线②所示,设阻力恒定,求:

(1)第一次滑行的时间;

(2)第二次滑行过程中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

【点评】此题以E k-x图象给出解题信息,考查对E k-x图象的理解和动能定理、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把E k-x图象与物体运动情况联系起来,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陷入思维盲区。

9.(2011盐城三模)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及随后的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某中学的部分学生组成了一个课题小组,对海啸的威力进行了模拟

研究,他们设计了如下的模型:如图10甲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4kg

的物体,让其在随位移均匀减小的水平推力作用下运动,推力F随位移x变

化的图像

图10甲如图10乙所示,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5,g=10m/s2。

(1)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2)在距出发点什么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3)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最大位移是多少?

图10乙

【点评】此题以推力F随位移x变化的图像给出解题信息,考查对F-x图象的理解和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的应用。解答此题的易错点是:不能把F-x图象与物体运动情况、速度、加速度、位移等联系起来,陷入思维盲区。

10(2012年3月湖北孝感二模)如图(1)所示,一根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右端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弹簧不连接,小物块的质量为m =2kg,当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物块静止于O点.现对小物块施加一个外力,使它缓慢移动,压缩弹簧(压缩量为xA )至A点,此吋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3J.在这一过程中,所用外力与压缩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然后突然撤去外力,让小物块沿桌面运动到S点后水平抛出.已知A、B之间的距离为L=0.65m.水平桌面的高为h= 5m,计箅时,可认为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g取1Om/s2.求:

(1) 在A点释放小物块后瞬间,小物块的加速度;

(2) 小物块落地点与桌边B的水平距离

.

解题指导:利用题给F—x图象提供的信息,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平抛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知识解答。

解:(1)由F—x图象可得,小物块与桌面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2N,释放瞬间弹簧弹力大小FT=F-f=48N-2N=46N,

由牛顿第二定律,FT-f=ma,释放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a=22m/s2。

(2)小物块从A点开始到B点的过程中,摩擦生热Q=fL。

对小物块,由能量守恒定律,Ep=1

2mvB2+Q,

物块从B点开始做平抛运动,h=1

2gt2,

水平距离,s=vBt,联立解得x=1m。

11.(18分)(2012广东佛山期末)如图甲,ABC 为竖直放置的半径为0.1m 的半圆形轨道,在轨道的最低点和最高点A 、C 各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可测定小球在轨道内侧,通过这两点时对轨道的压力F A 和F C .质量为0.1kg 的小球,以不同的初速度v 冲入ABC 轨道.(g

取10m/s 2

(1)若F C 和F A 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求:当A 13N F =时小球滑经A 点时的速度A v ,以及小球由A 滑至C 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

(2)若轨道ABC 光滑,小球均能通过C 点.试推导F C 随F A 变化的关系式,并在图丙中画出其图线.

对A 至C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

C A 11W 222

f m

g R mv mv -?=

- ·····④(2分) ①②③联立得 22C A A C 111

W 2(2)2222

f mv mv mgR m

g F F R mgR =

-+=-++····⑤(2分) 解得W 0.2J f =- ···⑥(2分) 故损失的机械能为0.2J

12.(13分)(2012年江西省南昌市三模)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沿某斜面顶端A由静止滑下,已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滑块到斜面顶端的距离x

的关系如图(b)所示。斜面倾角为37°,长为l,有一半径为R=1

20

l的光滑竖直半圆轨道

刚好与斜面底端B相接,且直径BC与水平垂直,假设滑块经过B点时没有能量损失。求:(1)滑块滑至斜面中点时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滑至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3)试分析滑块能否滑至光滑竖直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如能,请求出在最高点时滑块对轨道的压力;如不能,请说明理由。

12.解:(1)滑块滑至斜面中点时,由图(b)可知,μ=0.5,则对滑块:mgsin37°-μmg cos37°=ma,

代入数据解得:a=0.2g。

(2)滑块由顶端滑至底端,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37°+W f=1

2

mv B2,

由图(b)可知,W f=f l=0.5μmg cos37°·l=-0.4mgl。

联立解得:v B 4

5

g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