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_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神经-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最新资料推荐------------------------------------------------------ 神经-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实验目的:1.掌握记录和测量家兔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
2.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改变对家兔动脉血压调节的影响,并分析该些因素的作用机制。
实验材料:对象:家兔;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仪器: RM6240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剪 1 把,眼科剪 1 把,止血钳,镊子,电刺激连线,兔手术台,注射器及针头,血管插管,动脉夹,血压换能器,铁架台,婴儿秤,输液装置,照明灯,有色丝线,纱布;实验方法:1. 实验装置与连接:① 将压力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架上,使换能器的位置尽量与实验动物的心脏在同一水平面上。
然后将换能器输入至 RM6240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通道。
②压力换能器的另一端与三通管相连。
三通管的一个接头将与动脉插管相连。
在将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前,先用盛有肝素的注射器与三通管另一接头相连,旋动三通管上的开关,使动脉插管与注射器相1 / 8通,推动注射器,排空动脉插管中的气体,使动脉插管内充满肝素溶液,然后关闭三通管。
2. 仪器调试:在实验菜单中选择循环兔动脉血压调节。
双击一通道,调节增益、采样参数,使基线归零,令图形位于屏幕中央,便于观察。
3. 麻醉固定:家兔称重后,将氨基甲酸乙酯以 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注意观察家兔的反应。
待麻醉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4. 手术:剪去家兔颈部的被毛,切开颈部皮肤 5~7cm, 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右侧的主动脉神经和迷走神经,分别穿过一不同颜色的丝线备用。
【报告】实验6: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摘要] 实验目的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动脉血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1 实验材料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肝素,去甲肾上腺素,血压换能器,RM6240微机生物信息处理系统,止血钳,手术剪,棉线,针筒,动脉夹。
2 实验对象家兔3 实验方法3.1 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血压换能器固定在铁支柱上,高度与心脏同一平面。
压力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输入通道。
3.2 手术准备3.2.1 麻醉固定取家兔一只,称重2kg,按1g/kg体重的剂量沿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0g/L 的氨基甲酸乙酯,用10ml麻醉不成功,又注射了3ml,共注射13ml,至呼吸深而慢,皮肤夹捏反射迟钝为停。
背位固定。
3.2.2 颈部手术剪去颈前被毛,颈前正中切开皮肤6~7cm,直至下颌角上1.5cm,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软组织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及气管平行的左、右血管神经鞘。
细心分离右侧鞘膜内颈总动脉、颈外静脉、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左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
3.2.3 左颈总动脉插管在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并在动脉下面穿线备用;用眼科剪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上剪一“V”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内,扎紧固定;打开动脉夹。
3.2.4 右颈外静脉插管稍稍提起右颈外静脉远心端的细线,用眼科剪朝心脏方向剪一“V”字形切口,将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外静脉内,扎紧固定。
3.3 实验观察3.3.1启动记录按钮,除去动脉夹,可见血液由动脉冲入动脉插管,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开始采样记录血压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血压波动曲线。
3.3.2 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30s,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
3.3.3 待血压正常后,在右侧颈外静脉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
3.3.4 用5v,25hz的连续电流刺激减压神经20s,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目的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材料和方法实验对象:家兔实验仪器: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常用手术器械、手术台、注射器、铁架台、秤、动脉插管、三通管、动脉夹、电刺激连线实验药品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肝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实验方法:1、实验系统连接及参数设置:血压换能器固定在铁支柱上,高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
压力换能器的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输入通道。
RM6240设置动脉血压调节,压力换能器与三通管连接,排空压力传感器腔内的空气,关闭直管与侧管。
再在直管上连接动脉插管,从直管的三通管向连接动脉插管的导管内推注含有肝素的生理盐水,使之充满液体。
2、手术准备2.1、家兔称重后,将氨基甲酸乙酯以5ml/kg 的体重剂量由兔耳缘静脉内缓慢注入,注意观察家兔的反应。
待麻醉后,将家兔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先后固定四肢及兔头。
2.2、剪去家兔颈部的毛,沿颈部正中线作一长5~7cm的切口,暴露并游离气管。
在气管肌肉深面分离一侧迷走神经,减压神经,两侧颈总动脉,并在其下穿线备用。
2.3、颈总动脉插管;在左侧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
用眼科剪作“v”形切口。
动脉插管向心的方向插入颈总动脉,用棉线结扎固定。
打开动脉夹。
3、实验观察3.1、启动记录按钮,除去动脉夹,可见血液有动脉冲入动脉插管,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开始记录血压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血压波动曲线。
3.2、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5~10s,观察血压变化。
3.3、以中等强度(5~10V),频率为30Hz,波宽为2ms的连续电脉冲刺激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用两根细线在该神经中部两处结扎,在两结扎间将神经剪断,分别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和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3.4、将右侧迷走神经结扎,在结扎处的上端切断该神经,以中等强度(5~10V),频率为30Hz,波宽为2ms的连续电脉冲刺激其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

教学案例视频简介1.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本实验是《药理生理学实验》的内容之一。
实验采用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了解家兔急性失血模型的建立方法,失血时其动脉血压的变化。
本实验应用液压传递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即由动脉插管、测压管道及压力换能器相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压传递系统。
将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动脉内压力变化经压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并分析。
通过对本实验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动脉插管的手术操作方法,验证动物血压调节过程中的各种药理生理现象,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药理生理实验中的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对学好药理生理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2. 食品中果胶的提取(重量法)该实验为《食品化学实验》的内容之一。
该实验项目涉及样品组织破碎、热水恒温浸提、真空抽滤、常压干燥、称重计量等单元操作。
课前由教师配好数量足够的试剂,贴标后集中放于边台上,每组准备7个容量合适、经初步洗涤的试剂瓶,由学生上课前进行彻底清洗、烘干、贴标后进行试剂分装,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玻璃器皿洗涤、标签的书写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组内协调组织的能力。
任课教师课前共准备3种富含果胶的实验耗材供学生选用,材料由任课教师进行了预处理,另预留一部分以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空闲的时间内练习样品组织破碎。
由于该实验的浸提、钙化、静置等几个环节各需等待1小时左右。
故实验开始即由学生按要求称好样品放入沸水浴中浸提,浸提过程中再由教师结合课件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和部分扩展内容(果胶的存在、果胶的种类及理化性质、果胶的生理功能、果胶的应用、其他提取方法等)。
然后任课教师随时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和学生共同探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找原因、解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摘要】目的: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观察神经核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方法: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并使用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封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变化。
改变神经核体液因素,记录压力的变化,通过记录的曲线分析不同的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结果:夹闭对侧颈动脉10s和静脉注射0.03%NE可以使家兔动脉血压升高;刺激完整减压神经、减压神经中枢端、完整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外周端使家兔血压降低;刺激减压神经外周端不影响家兔血压。
结论:家兔动脉血压受到神经核体液的调节。
刺激减压神经可使血压降低,夹闭对侧颈动脉10s、刺激迷走神经和注射NE使血压升高。
【关键词】动脉血压;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在生理情况下,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血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又可在血压降低时升压,反射的传入神经为主动脉神经与窦神经。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为独立的一条神经,也称减压神经,易于分离和观察其作用。
在人、犬等动物,主动脉神经与迷走神经混为一条,不能分离。
反射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心交感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b受体结合,引起心脏正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迷走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引起心脏负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后者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a-受体结合引起阻力血管的收缩。
本实验应用液压传递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
即由动脉插管、测压管道及压力换能器相互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压传递系统。
将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密闭的液压传递系统传递压力,通过压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动脉血压变化曲线。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结果与分析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正常血压曲线:调节扫描速度与增益,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心室射血与主动脉回缩形成的压力变化与收缩压、舒张压的读数。
有时可以观察到血压曲线随呼吸变化,心搏为一级波,呼吸波为二级波。
然后将扫描速度调慢,观察正常血压曲线。
分析:如图所示,呼吸波为大波,心波为大波上的小波。
兔子的正常心跳为每分钟180~250 下,正常呼吸次数为每分钟30~60 次,因此心波频率较高,而呼吸波频率较低。
该曲线表明,血压的变化受到心率与呼吸的共同影响,在心率与呼吸的共同作用下,血压呈稳定的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
2. 夹闭对侧颈总动脉(10-15s):轻轻提起对侧完好颈总动脉上的备用线,用动脉夹夹闭(于夹闭前记录动脉通畅时的血压曲线),观察并记录血压变化。
出现变化后即取下动脉夹,记录血压的恢复过程。
分析:如图所示,当夹闭对侧颈总动脉时,血压迅速下降,松开动脉夹后,血压上升而恢复正常。
夹闭对侧颈总动脉,血液无法流通,同时心搏出的血液使血压上升,刺激血管壁的压力感受器,神经冲动经传递到达效应器,使心室射血量下降,从而降低血压。
松开动脉夹,对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的刺激消失,神经冲动停止传递,血压恢复正常。
3. 刺激另一侧减压神经(主动脉神经):使刺激输出端连接保护电极,轻轻提起主动脉神经上的备用线,小心地将神经置于保护电极之上。
记录对照血压曲线后,再用中等强度的连续电脉冲信号(可设为10V,40Hz)通过保护电极刺激神经10~20s。
血压出现明显下降后,即可停止刺激,并待血压恢复。
如果血压并不下降,可调整刺激强度或刺激频率再进行刺激。
任何刺激都无效时,则表示此神经并非主动脉神经。
需要重新辨认神经 2 后再行实验。
分析:如图所示,刺激减压神经后,血压下降。
减压神经能使血压下降,刺激减压神经后,其将神经冲动传递到效应器,使心射血量下降,从而使血压下降。
由于该刺激是人为的且是一次性的,因此刺激消失后血压即恢复正常。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体液调节【目的要求】1.学习直接测定和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
2.观察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基本原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减压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又可在血压降低时升压,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
家兔的减压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和观察其作用,为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实验是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的。
即由动脉套管、输液管及水银检压计相互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导系统。
将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密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压力,反映在水银检压计上,由水银面的上下活动记录血压波动曲线。
此外,也可通过压力换能器将压力变化转换为电信号,间接地用生理记录仪记录。
【动物与器材】家兔、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止血钳、眼科剪、电动双记纹鼓与杠杆或生理记录仪与压力换能器、电子刺激器或生理多用仪、电磁标、双凹夹、气管插管、动脉套管、动脉夹、水银检压计、水银、保护电极、照明灯、纱布、棉球、丝线、注射器、生理盐水、3.8%柠檬酸钠、20%氨基甲酸乙酯、肝素(300单位/ml)、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1∶10000)。
【方法与步骤】1.实验装置(1)水银检压计法记录血压的实验装置1)水银检压计是一个有刻度标记的“U”形玻璃管,管内装有水银。
在管的一端水银面上加一浮标。
浮标上有伸出管外的铝丝,铝丝上垂直装置杠杆与笔尖。
管的另一端有两个侧管:下侧管通过输液管连接塑料三通管,再连动脉套管;上侧管供制压时排除管内空气使用。
当动脉套管插入动脉后,其压力变化使水银面及浮标上下活动。
笔尖便在鼓面上记录出压力曲线。
按图4-14装好水银检压计与两个电磁标,上电磁标连电子刺激器,作刺激记录;下电磁标接记时装置,作时间记录。
注意:①水银检压计之零点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②三只笔尖应在同一垂直线上;③水银检压计在零位时,其笔尖应与作刺激记录的电磁标笔尖重叠于一点,这样,刺激记录的基线即代表血压的零线。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姓名*** 系年级********* 学号***********科目动物生理学实验同组者***、*** 日期***********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实验目的】1. 学习直接测定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
2. 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在正常生理状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是相对稳定的。
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总动脉-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此反射既可使升高的血压下降,又可使降低的血压升高,故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谓。
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与观察其作用。
本实验是应用液导系统直接测定动脉血压。
即由动脉插管与压力传感器连通,其内充满抗凝液体,构成液导系统,将动脉插管插入动脉内,动脉内的压力及其变化,可通过封闭的液导系统传递到压力传感器,并由计算机采集系统记录下来。
【实验材料】1.材料:家兔。
2.器具:兔体手术台,常用手术器械,剪毛剪,解剖刀,咬骨钳,止血钳,气管插管,动脉插管,三通管,动脉夹,压力传感器,计算机采集系统,照明灯,注射器,棉花,棉线,银丝电极(双电极)。
3.试剂:20﹪氨基甲酸乙酯,4﹪柠檬酸钠溶液,肝素钠溶液,生理盐水。
【实验步骤】(一)实验仪器的准备1. 打开计算机采集系统,接通压力传感器。
从控制界面的菜单“实验项目”中选取“循环实验”的“家兔血压的调节”条,或者直接将相应采集通道的模式调整为“压力”模式。
使图线显示压力读数。
2. 连接液导系统并制压将压力传感器的下方支管,通过输液管连接三通管,再连接动脉插管。
上侧管供制压时排除管内空气使用。
先用装有20ml 4%柠檬酸钠的注射器,通过三通管向连接动脉插管的输液管内推注,使之充满液体(不要使动脉插管高过压力传感器的上方支管)后,再用止血钳夹住动脉插管端的输液管。
然后继续向三通管内推注,直至充满压力传感器的上方支管,并用塞子塞住(注意:液导系统内不可有气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与体液调节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液压传递系统直接测量和记录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
结果夹闭右颈总动脉,血压升高(P<0.01),电刺激减压神经,血压降低(P>0.05),电刺激迷走神经,血压降低(P<0.05),注射去甲肾上腺素,血压升高(P<0.01)。
结论夹闭右颈总动脉和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刺激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使血压下降。
[关键词] 动脉血压减压反射压力感受器心交感神经
动脉血压是心血管功能活动的综合指标。
正常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神经、体液因素或施加药物,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间接反应各种因素对心血管功能活动的调节及影响。
本实验即是探讨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
1 材料家兔,哺乳动物手术器械;血压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输液装置;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2 方法
2.1实验数据连接及参数设置动脉插管固定于血压换能器上,血压换能器固定于铁支柱上,高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
压力换能器输出线接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输入通道。
参数如下:开启RM6240系统,在“实验”菜单中选择“兔动脉血压调节”,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灵敏度12kPa,采样频率800Hz,扫描速度2s/div。
连续单刺激方式,刺激强度5-10V,刺激波宽2ms,刺激频率30Hz。
2.2手术准备
2.2.1家兔称重后,按1g/kg体重的剂量于耳缘静脉注射200g/L的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动物麻醉后仰卧于手术台上,固定四肢,前肢交叉固定,用棉绳勾住兔门齿,将绳拉紧并缚于兔台铁架上。
2.2.2减去颈部被毛,切开颈部皮肤5-7cm,钝性分离颈部肌肉、暴露颈部气管和血管神经鞘,用玻璃分针仔细分离右侧减压神经、右侧迷走神经和右侧颈总动脉,穿线备用,分离右侧颈外静脉和左侧颈总动脉,各穿两根线备用。
2.2.3 颈外静脉插管先用血管夹夹住右侧颈外静脉近心端,再在远心端用线结扎,用剪刀在靠近结扎处静脉壁上剪一“V”字形开口,将静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静脉,扎进固定。
打开血管夹。
将生理盐水以每分钟2滴的速度注入颈外静脉。
2.2.4颈总动脉插管先在左颈总动脉远心端结扎,再在近心端用动脉夹夹住。
用剪刀在靠近结扎处动脉壁上剪一“V”字形切口,将动脉插管向心方向插入颈总动脉,扎进固定。
打开动脉夹。
2.3实验观察
2.3.1启动记录按钮,除去动脉夹,可见血液由动脉冲入动脉插管,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采样记录血压数据,并在屏幕上显示血压波动曲线。
2.3.2用动脉夹夹闭右侧颈总动脉10s,观察血压变化。
2.3.3以5V强度,30Hz频率,2ms波宽的串单刺激刺激右侧减压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2.3.4以5V强度,30Hz频率,2ms波宽的串单刺激刺激刺激右侧迷走神经,观察血压变化。
2.3.5静脉注射0.1g/L去甲肾上腺素0.3ml,观察血压变化。
2.4统计方法结果以表示,统计采用Student t test 方法。
3 实验结果
P<0.05说明差异明显,P>0.05说明差异不显著。
夹闭右颈总动脉,平均压的P值<0.01,说明各组差异较大;平均脉压差的P 值>0.05,说明各组差异不显著;心率的P值>0.05,说明各组差异不显著。
电刺激减压神经,平均压的P值>0.05,说明各组差异不显著;平均脉压差的P值<0.05,说明各组差异较大;心率的P值<0.01, 说明各组差异较大。
电刺激迷走神经,平均压的P值<0.05,说明各组差异较大;平均脉压差的P 值>0.05,说明各组差异较大;心率的P值<0.01,说明各组差异较大。
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平均压的P值<0.01,说明各组差异较大;平均脉压差的P值>0.05,说明各组差异较大;心率的P值<0.01,说明各组差异较大。
4 讨论
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稳定是在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实现的。
用动脉夹夹闭颈总动脉后血压上升,其原理为夹闭颈总动脉后,引起血流阻断,导致颈动脉窦区血流减少,压力感受器所受牵张刺激减弱,沿主动脉神经和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使心血管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而心迷走中枢紧张性减弱,引起心输出量增多,外周阻力增大使血压升高。
[1]
注射乙酰胆碱后,Ach与心肌M受体结合,心率减慢,这使心输出量减少,另外,乙酰胆碱激动内皮细胞M受体,使血管舒张,使血管的外周阻力下降。
心输出量与外周阻力的下降使得血压降低。
电刺激减压神经,血压降低,原理是主动脉减压神经是传入神经,传向延髓的心血管中枢。
通过调节心血管中枢的兴奋性来调节血压。
这就是减压反射。
该发射的传出神经为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纤维。
刺激减压神经,心迷走神经兴奋,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引起心脏负性的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及血管的舒张,血压下降。
电刺激迷走神经,血压下降,其原理是迷走神经中含从延髓下行的传出纤维,通向心脏。
节前纤维末端释放Ach(胆碱能神经递质),节后纤维末端释放Ach,属于副交感神经纤维,能使cAMP(环化腺核苷一磷酸)浓度降低,心率减慢,心房收缩力减弱,传导性减弱。
从而使心输出量变小,平均动脉压降低。
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具有强大激动作用,对心脏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无作用。
它可以激动血管的α1受体,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使舒张压增加。
它也可以激动心脏的β1受体,使心肌收缩性加强,心率加快,传导加速,心排出量增加,导致收缩压增大。
血
压上升。
5 结论夹闭右颈总动脉和静脉注射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刺激减压神经和迷走神经使血压下降。
6.数据:
注:本组实验的夹闭一侧颈总动脉中,由于夹闭的是测血压的一侧颈总动脉导致血压无法测量,这个值得我们注意。
照理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血压上升。
6 参考文献[1]《“兔动脉血压调节”生理实验改进研究》李利生王伟刘萍童学红虞芬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 2O04年8月,第2卷,第l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