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最新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最新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高三年级自然地理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落差为147米,回答下列1-2题。

1.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A. 1676米

B. 1989米

C. 2165米

D. 2438米

如图示意北半球某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A. 180°E,70°N

B. 30°E,73°26′N

C. 30°E,70°N

D. 180°,73°26′N

4.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和建筑物的遮挡,该日沧州一天中建筑物窗户受阳光照射的情况正确的是

A. 南、北向窗户有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没有阳光照射

B. 东、西向窗户有阳光照射,南、北向窗户没有阳光照射

C. 东、西、南、北向窗户均可受到阳光照射

D. 只有东、西、南三面的窗户可受到阳光照射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第5~7题。

5.上图各岩石中,可能是花岗岩的是

A.甲 B.乙 C.丙D.丁

6.关于各类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一般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7.④表示的地质作用是

A.外力作用 B.重熔再生 C.冷却凝固 D.变质作用

下图为某一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获得的“我国东部某地区岩石与1月均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

8.根据图中信息可知

①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华北②图示地区构造地形是背斜山

③乙地岩石形成物质来源于地幔④丙地岩石的形成主要受外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该兴趣小组推测

①乙地能找到古生物化石②夜晚时,风从丙地吹向乙地

③甲地可能发现地下溶洞④乙丙相对高度可能大于1 000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北半球某地东西向的褶曲、断层示意图,完成下列10-11题。

10.从图中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处水资源丰富,适合修建水库

B. ②地的成因与华山、泰山相同

C. ③处为向斜

D. ④处为背斜

11.①、③为同一条河流,且①、③处河流为南北流向,结合其堆积物等图上信息判断

A. ①河道东岸以流水侵蚀为主

B. ③河道西岸以流水侵蚀为主

C.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北侧绕过

D. 该河从图中断块山南侧绕过

左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右图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12-14题。

12.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 0.1cm/s

B. 0.5cm/s

C. 0.7cm/s

D. 30cm/s

13.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侵蚀、搬运

B. 侵蚀、堆积

C. 搬运、堆积

D. 搬运、侵蚀

14.能够反映右图所示地貌成因的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图3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能量的传递过程。图中

A.能量传递的顺序为①→②→③→④

B.⑥是促使大气增温的主要能量来源

C.一天中大气温度最高的时候③最强

D.晴朗的秋夜多霜是因为④⑤均减弱

16.若下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且乙丙为近地面,则

A.乙处气温比丙处高 B.丙处等压面向上弯曲

C.白天,a可示意陆风 D.b可示意成都多夜雨

17.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 此风在北半球

B. 该图表示高空风向图

C. 图中的b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

D. 图中A、B两地中,A地风速较大

下表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气温距平值和降水距平值(距平值是该地气温、降水与同纬度气温、降水平均值之差)。读表回答下列18-19题。

18.关于四地气候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主要受暖流影响,降水丰富,且季节分配均匀

B.②地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气候大陆性强

C.③地位于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D.④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

19.导致①地所属气候类型在亚欧大陆的分布面积大于北美大陆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地形

B.海陆位置

C.地形、洋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下图是某天气系统的垂直剖面图,其中甲(40°N,110°E),乙(40°N,115°E)是近地面的两点。读图,完成下列20-21题。

20.甲、乙两地附近天气系统表达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1.甲、乙两地在此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晴朗少云,气温日较差大

B.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乙地连续多日阴雨天气

C.甲地晴朗少云,气温较低;乙地多日阴雨天气

D.甲地和乙地都是晴朗少云,但是甲地气温更低

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的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读图,完成下列22-23题。

22.图中等温线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 B.c>a C.c>b D.b>a

23.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B.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C.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 D.此时为冬季,该地区降水稀少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24-25题。

24.若虚线L为锋线,则

A. 甲地盛行东南风

B. L线可能为冷锋

C. 图所示为7月份

D. L线北侧为雨区25.图示季节,乙地气候特征是

A. 炎热干燥

B. 高温多雨

C. 温和多雨

D. 温和少雨

左下图为“2016年1月8日我国某地气温和气压垂直变化示意图”,右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26-27题。

26.该日,甲地最可能

A. 受气旋控制

B. 受台风系统影响

C. 受冷锋影响

D. 受亚洲高压控制

27.与周围地区相比,甲地

A. ①较弱

B. ②较强

C. ③较强

D. ④较强

下图示意某发达国家地区简图。回答下列28-29题。

28.图中M、N、E、F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A.E B.F C.N D.M

29.图示地区最适宜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商品谷物农业

B. 乳畜业

C. 大牧场放牧业

D. 水稻种植业

读下图,回答下列30-31题。

30.若图中甲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

A. 大洋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南美洲

31.若图中陆地表示亚欧大陆,则乙点所在区域

A. 春季升温快,水热条件好

B. 夏季气温高,降水量丰富

C. 秋季正值春小麦收获季节

D. 冬季寒潮使农业减产严重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下图为中纬度某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32~33题。

32.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阴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阳坡

33.图中戊点的地形可能是

A. 天坑

B. 鞍部

C. 山顶

D. 陡崖

下图为某地1、7月等温线分布图(等温距为4℃)。据此完成34—36题。

34.图中①地1、7月的温差可能为

A. 8℃

B. 12℃

C. 16℃

D. 20℃

35.导致图中②地7月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

A.洋流

B.海陆热力性质

C.冬季风的影

D.地形

36.图中R河的汛期可能出现在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次年2月

下图为近地面与3000m高空垂直气压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37-38题。

37.若a、b、c位于同一纬度,则下列情形可能出现的是

①a、c代表冬季的海洋②a、c代表夏季的海洋③b代表白天的陆地④b代表晚上的陆地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38.若a、b、c位于同一条经线,且a、b、c三地之间形成的环流属于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和a、c之间一定盛行信风 B.近地面大气可能由b向a、c流动

C.a、c之间的距离接近6660km D.a、c所代表的气压带移动方向一定相反

下图为某地相关气象资料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关于图中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冷锋 B.北半球的暖锋 C.南半球的冷锋 D.南半球的暖锋

4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压小于乙地 B.目前,乙地气温低、气压高

C.乙地风向为东北风 D.此时,甲地可能为阴雨天气

第II卷

本卷共4小题,41题7分,42题10分,43题8分,44题15分,共40分。

41.(7分)甲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乙图为该河流某处干流河谷横剖面形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图所示剖面最可能位于甲图中的(A或C)处,请说明判断依据。(2分)

(2)指出甲图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指出其形成的地质作用。(2分)

(3)农业社会时期,人们在M附近河段沿岸建设聚落,一般优先选择南岸还是北岸?试从地质作用角度比较说明理由。(3分)

42.(10分)结合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方框所示地区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如图乙所示,试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征说明该地地形特点。

(6分)

(2)图乙中B地的降水量远大于A地,试分析原因。(4分)

43.(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

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试从外力作用角度描述A三角洲的形成过程。(4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两地区均因气候干旱而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具体分析它们干旱成因的差异。(4分)

44.(15分)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6分)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一线天气的变化。(3分)(3)若图中D地1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D

2.B

3.C

4.C

5.B

6.A

7.D

8.D

9.C 10.B

11.C 12.C 13.B 14.B 15.C 16.D 17.A 18.B 19.C 20.C

21.B 22.D 23.C 24.B 25.A 26.A 27.C 28.C 29.B 30.D

31.B 32.C 33.A 34.B 35.D 36.D 37.B 38.C 39.A 40.D

非选择题(共40分)

41(7分)(1)C 河谷横剖面宽而浅,且河床中有较厚的泥沙沉积层,说明河流堆积作用较强,应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2分)

(2)类型:冲积扇。地质作用:流水堆积作用。(2分)

(3)南岸。理由:南岸为河流的凸岸,流水作用以堆积作用为主,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堤不易决口,相对不易发生水患;北岸为河流的凹岸,流水作用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不断被侵蚀向后退缩,河堤易决口,受洪灾威胁更大。(3分)

42(10分)(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在东西方向上,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说明该地形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等温线分布较密集,温差大;说明地势起伏大。(6分)

(2) A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B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丰富。(4分)

43(8分)(1)奥卡万戈河上游流域土壤受流水侵蚀作用,发生水土流失,泥沙进入河流(1分),流水搬运作用将泥沙搬运至下游沙漠北部的沼泽地(1分),下游地形平坦,流速减缓,以沉积作用为主(1分),泥沙淤积形成三角洲(1分)

(2)甲地: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且受到沿岸寒流影响,减温减湿(2分)。

乙地:则因为地处内陆,海洋中的暖湿空气不易到达,且受到周边高原的阻挡,水汽难以进入。(2分)。

44(15分)(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比同纬度海洋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6分)

(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3分)

(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6分)

植物地理学试题及答案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试题名称:植物地理学 试卷类型:A 卷 题号 一(20分) 二(20分) 三(10分) 四(15分) 五(20分) 六(15分) 总分 得分 一.填空(1×20=20分) 1.在植物区系学上,对属内仅含一种的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将异地分化的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种所呈现的地理隔离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物种重复出现在一块完整的适宜个体生长的区域,该区域称为该物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德将世界植被划分为6个植物区,吴钲镒将我国植被归属于其中的2个植物区,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植物区系学上,根据植物种或其它分类单位的现代地理分布所划分的成分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分。 6.北方作物易遭受“倒春寒”危害的原因是秋冬季形成的_______________已经解除。 7.北方的农作物和大部分自然植被在生长发育的某个阶段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光合作用强度(速率)与呼吸作用强度(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___________。 9.亚洲热带雨林的标志植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温带草原在世界上有两个主要分布区,即___________草原和__________草原, 其中_____________草原构成世界上最宽最长的草原带。 11.温带夏绿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欧洲、_____________ 及亚洲地区, 其中糖槭分布在_____________夏绿阔叶林中。 12.寒温带针叶林在_____________大陆连续分布成非常宽广的地带, 在群落外貌上表现出两种生态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苔原是以极地灌木、草本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的植物群落, 北半球最大的苔原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北部。 院系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二.比较下列概念(4×5=20分) 1.植物区系与植物分布区 得分 评分人 得分 评分人

高三联合调研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 1 7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调研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2.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答第Ⅱ卷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做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第42、43题为地理选考题,第44、45、46题为历史选考题,请按题目要求从每科中分别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荔枝属亚热带水果,对气候非常敏感,尤其冬季不耐冰雪霜冻。四川省东南部紧临长江的合江县(28°N)地处盆地边缘河谷,是我国种植荔枝纬度最高的地区,荔枝4月开花,7月成熟上市。据此回答1~3题。 1.合江县成为我国种植荔枝北界的自然原因是 A.紫色土发育成熟,土壤深厚肥沃B.紧临长江,水源充足 C.夏季光热充足,降水集中D.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小 2.与广西荔枝生产区相比,合江县荔枝生产应 A.利用劳动力优势,开垦山坡扩大种植规模 B.拓展网络销售渠道,提高荔枝价格 C.发挥生长周期较长的晚熟优势,实现错峰销售 D.依靠长江水运优势,打通外销市场 3.合江县所在地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地盐碱化C.水体污染D.土地沙化 狐猴是排在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第一位的野生动物,已经被认为是最大的濒危种群之一。马达加斯加岛的孤猴已经完成了长达5500万年的进化历程。图1为该岛屿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6题。 4.影响R城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较低 B.气候凉爽 C.地形平坦D.水源充足 5.狐猴进化历程能够长时间完成的原因是该岛 A.与非洲大陆分离时间长B.人类开发的历史悠久 C.地理环境单一天敌少D.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小 6.狐猴集中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气候终年高温少雨B.地势比该岛西部更加陡峭 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自然景观为热带草原 中华大地,特色小镇建设风起云涌,“特色”是小镇的核心 元素,独特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是小镇持续良性运行的保障。读 浙江某特色小镇发展网络示意图(图2),完成7~8题。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科综合能力测试(一)---地理 工业革命是现代明的起点,是人类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进入21世纪,互联网、新能、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推动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下图示意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四次工业革命对应的生产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规模化生产 B.第二次工业革命——智能化生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一自动化生产 D.第四次工业革命——机械化生产 2.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因素是 A.电能的大规模使用 B.电话通讯技术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使用 D.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3.第四次工业革命影响下的工业结构与布局可能 ①由分散布局趋向集中布局②由集中布局趋向分散布局 ③由批量生产转向定制生产④由定制生产转向批量生产 A.①② B.②③.③④D.①④ 广东为我国人口大省,尽管每年净流入人口领先全国!但也面临劳动人口总量不足和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的双重 压力,这些将持续影响广东的创新动力和中、长期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下图为广东省原计划生育政策下不同年份人口年龄结构预测。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可知广东省最近一次的人口生育高峰可能是 A.1970年 B.1980年.1990年D.2000年 5.据图中信息判断,广东省未人口数量一直增加的年龄段是 A.0-20岁 B.20-40岁.40-60岁D.60岁以上 6.下列措施能够有效缓解上题中人口问题的是 A.坚持原计划生育政策 B.鼓励广东省人口向外迁移

.推行“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D.引进吸纳大量的国际移民 难言岛(74.9°S,163.8°E)位于南极洲罗斯海西岸的维多利亚地,地理位置优越,我国将在此新建第五个南极科 学考察站。难言岛地势西高东低,西侧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山 梁,东侧为平地和丘陵,其附近的特拉诺瓦湾地区是南极洲 下降风最强的地区之一。下图为难言岛逐月平均的风速、风 向示意图及风向度数表。据此完成7?8题。 7.据图推断难言岛 A.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B.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强于冬半年 D.风向以东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强于夏半年 8.据材料推测难言岛4?9月风速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A.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海陆热力差异较大 B.极夜为主,气温较低,盛行西风风力强劲 .极昼为主,气温较高,极地东风影响显著 D.极夜为主,气温较低,冰川气流下降强烈 在大西洋表层洋流中,有一支被称为“暖输送带”。它将海洋在热带获得的热量经北美墨西哥地区向格陵兰岛、西

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1)

2021年高三地理上学期阶段测试试题精选(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自然灾害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分布图,回答1-2题。 1.甲地区成为双最高值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活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B.石漠化面积广大,工业化水平高 C.水旱灾害频发,经济发展水平高 D.气候干旱,城市化水平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致灾指数和成灾指数成正比 B.自然环境过渡地带致灾指数较高 C.乙地为最低值区,生态环境良好 D.丙地成灾指数高,不适宜农业发展 图Ⅰ为xx年10月30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 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4天的影像,图Ⅱ为该地区的等高 线图。回答3~5题。 3.据图判断,该灾害最可能是() A.森林火灾B.火山喷发 C.龙卷风D.沙尘暴 4.此图所示灾害发生区盛行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 C.东北风D.西北风 5.图片说明,在灾害监测中() A.遥感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B.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C.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发挥巨大作用D.雷达导航技术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6~8题。 6.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 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 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 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7.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 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 8.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 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题(有解析)

2019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题(有解析) 做题是帮助考生提高成绩最直接的办法,下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测试题,请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 我国广西省引进原产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作为造纸原料。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因为其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下图示意广西种植桉树前后的变化。读图回答1~4题。 1.广西的主要地带性植被为()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答案】A 【解析】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季风气候,主要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2.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光照 【答案】A 【解析】桉树为热带树种,广西适合种植桉树的主导因素是热量。 3.广西大量引进桉树,可能导致()

A.生物多样性增多 B.湿地面积变大 C.地下水水位下降 D.降水量增大 【答案】C 【解析】桉树具有吸水量大的特性,大量吸取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南地区应扩大速生桉的种植面积,以保护生态环境 B.速生桉用以发展造纸业,可以增加就业,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 C.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不适合大规模种植桉树 D.广西引入桉树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影响很小 【答案】C 【解析】桉树成材时间短,用作造纸的原料可以发展地方经济,带动劳动力的就业,但其产业附加值不高,不能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大规模种植桉树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破坏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2019承德二模)2019年11月18日,被称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从青岛出发,驾驶无动力帆船,历经138天不间断的航行,于2019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读下图,回答5~7题。 5.假如郭川在④地附近海域投放一漂流瓶,该漂流瓶可能最

高三地理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和考生号等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世界最负盛名也是最具挑战性的帆船赛之一,航线从澳大利亚悉尼(34°S)到塔斯马尼亚州港口霍巴特市(43°S)(如图),首次举办于1945年,霍巴特帆船赛于每年12月26日下午1点在悉尼港正式打响,据此完成1~2题。 1.当悉尼霍巴特帆船比赛开始时,伦敦可能 A.旭日东升B.斜阳西下 C.日照正午D.夜深人静 2.在悉尼霍巴特帆船赛举行期间,船员观察到 A.一路西风多阴雨天 B.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C.沿岸树木嫩叶初展 D.正午帆船杆影正北 中国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山脉西坡有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具体资料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阿勒泰和森塔斯两个气象站最大积雪厚度有差异,造成的原因主要是该区域

王建版《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及答案(共5套)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2012高中地理自然灾害试题练习题 高考试题 参考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练习题 1. 下列地理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 .太平洋海底火山爆发 B . 2006年 3月重庆开县天然气泄漏 C . 1976年唐山大地震 D . 2005年吉林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污染 2. 某一自然灾害的灾情指标有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减产面积、经济损失等。该自然灾害可能是( ①干旱②洪涝③地震④风暴潮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06年 3月 27日下午 4时 45分, 太旧高速公路 (太原至旧关太原到阳泉段寿阳县境内的一百米左右路基出现沉陷,至当晚七时左右,坍塌地段路基整体外移,长度约一百五十米,最大深度约五米,路基大塌陷,致使交通处于瘫痪状态。太旧高速公路是山西省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平安运行十年之久。据此回答 3-4题。 3. 关于此次事件原因的分析,你认为最可能是( A .该路段地基出现滑坡现象 B .该地发生了地震,导致泥石流 C .该建设项目是标准的“豆腐渣工程” D .台风的影响导致洪水冲垮路基 4. 关于对该事件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①立即抢修路面,保证交通畅通②启用交通应急预案,疏导公路交通③查找塌陷原因,然后再整修路面④宣布废弃该公路,重新修建新的一条高速公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05年高考广东卷 2004年 12月 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难。回答 5-6题。 5. 这次海啸产生的原因是(双选 A .特大风暴潮引起的 B .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 C .海平面上升造成的 D .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 6.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双选 A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居住 C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D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 下面是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对全球 20世纪后 50年的特大自然灾害作出的统计,根据表格判断 7~9题。 7.关于 20世纪后 50年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叙述是( A .由于战争和自然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 B .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死亡的人数也越多 C .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增大 D .发展中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大,发达国家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 8. 20世纪后 50年的自然灾害中,危害范围最大的是(

自然地理测试题及答案.

高三地理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右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下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图中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 D.山谷、山谷

2013年3月5日,太阳剧烈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发光现象;太阳表面还催生了一团炽热气体,该气体以每小时322万公里的速度向火星挺进。结合图丈资料回答小题。 3.图文资料中显示的太阳活动类型,主 要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太阳风 C.耀斑和日珥 D.耀斑和太阳风 4.伴随着太阳的剧烈活动,不可能产生的 影响是() A.全球降水异常 B.影响固定电话通话信号 C.自然灾害频率增加 D.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全球变暖会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5.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界线的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山雪线的海拔高度下降 B.高山的森林、草原界线海拔高度不变 C.水稻、小麦生长分界线向低纬度推移 D.橡胶、甘蔗栽培北界向高纬度推移

6.若全球变暖加剧,下列地理现象最可能发生的是() A.高纬大陆上冬季高压势力增强 B.低纬海区台风强度增大 C.中纬内陆地区干旱面积减小 D.全球水旱灾害发生频次降低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 7. 如果该图为在热力环流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 面,则() A.E处气温比H处高 B.F处气压比G处低 C.气流②自西向东运动 D.气流①从高压流向低压 8.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使地表崎岖不平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9.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洋流②为寒流,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该环流在北半球 C.洋流③沿岸有渔场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附答 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高三文综地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物量是指某一时段单位面积土地上生活的生物体干物质总量。生物量的大 小及变化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下图是我国祁连山南坡亚高山灌丛草甸种群结 构相似的四个研究区5-9月地上生物量变化图,研究区是祁连山重要的夏季 牧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断,研究区土地退化最严重的是 A、乌鞘岭 B、祁连 C、门源 D、野牛沟 2.、与其他三个研究区相比,野牛沟5~6月生物量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春季雨水多 B、植物种群少 C、春季光照强 D、春温回升慢 深受喜爱的“三只松鼠”是一家以坚果、干果等网上销售为主的企业。2016年双十一,三只松鼠全网电商食品销售第一。9月30日,三只松鼠第一家线下实体店在芜湖正式营业。第一天人流达到7500人,日营业额110万元。在店内,货架上除王牌坚果产品,还有各种点心、熟食,多达80款的松

鼠周边产品成为该店的最大特色。“饮品不好喝免费换”、“拆袋不好吃无偿退”、“同款不同价当场补”,优质的服务结合有趣的购物体验,是各年龄段都无法抗拒的。回答3~4题。 3.芜湖炒货历史悠久,芜湖曾一度以“瓜子城”闻名海内外,三只松鼠把坚果从产地运至芜湖加工的最主要原因是 A.坚果相对炒货而言,更便于长时间保存和运输 B.芜湖炒制后销售更靠近消费市场,节省运费 C.芜湖炒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集聚效应明显 D.现代交通技术的进步,交通通达度的快速提升 4.与三只松鼠的红火相反,万达百货、七匹狼、美邦等知名店铺关店的消息频繁爆出,亏损、客流稀少等词汇不断出现,网店的存在可能导致实体店消失的原因是 A.网络销售减少了实体占地,人工成本低,灵活性好 B.网络销售没有销售人员开支,降低成本 C.支付方式等技术为网上销售提供了技术保障 D.实体店服务人口少于网上销售服务人口 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等国家尝试了许多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高考自然地理100题整理含答案

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地理综合测试 姓名学号成绩 范围:地图与地球、地球与宇宙、岩石与地貌、大气与天气气候部分内容满分100分 文组织共同发起,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希望通过星空探索,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1.下列有关恒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炽热的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B.由气体和尘埃物质组成,呈云雾状外表 C.与星云比恒星具有质量小、体积小、密度小的特点 D.在天空中的位置固定不变 2.在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层次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河外星系 D.总星系 (二)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分别上演。 3.1月1日的月相应为 A.满月 B.新月 C.蛾眉月 D.下弦月 4.发生月食的当天,月球上中天时刻为 A.夜半 B.傍晚 C.黎明 D.正午 5.发生日环食的必要条件是 A.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地球在中间 B.日、地、月基本在一条线上,月球在中间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三)经过4天昼夜奋战,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于当地区时2009年11月16日1时圆满完成在长城站(62°13'S,58°58'W)的物资卸运任务,离开长城站奔赴中山站。 6.此时北京时间约为: A.16日12点 B.16日13点 C.15日11点 D.15日14点

7.南极考察队员们遇到的危险有: ①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② 积雪覆盖的冰隙随时都有可能吞没队员 ③ 酷冷的严寒,给队员留下无情的冻伤 ④ 整个南极洲上碰不到任何人,无法求援 ⑤ 随时会遭到熊的袭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⑤ (四)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③位于北回归线。 8、此日,①地的日期为 A 、3.21 B 、6.22 C 、9.23 D 、12.22 9、此刻,①、④两地的太阳高度分别为 A 、66°34′,90° B 、0°,23°26′ C 、0°,66°34′ D 、23°26′,66°34′ 10、某日,②地的日出时刻为北京时间6:00,此日,当②地日落时,④地的地方时为 A 、1时 B 、7时 C 、13时 D 、19时 (五)下表是2009年某日我国三个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 11.下列节日最可能出现在表中所示日期前后的是 A .儿童节 B .五一劳动节 C .元旦 D .清明节 12.表中三个地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13.表中①地位于②地的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六)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R )和正午 14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①④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④② 15、④地的最短昼长为 A .8小时31分 B .9小时9分 C .10小时42分 D .11小时22分 16、当国际标准时为10时24分,①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则①地的经纬度可能为 A .43°26′N ,156°E B .23°26′N ,24°E C .20°S ,24°E D .46°34′S ,156°E (七)图一为晨昏线与北半球纬线圈相切点P 的纬度年变化示意图,图二为太阳直射点Q 位置周年变化图。 17、图一中①~⑤代表一个回归年中P 点五个的纬度位置,图二中a~e 代表一个回归年中Q 点的五个纬度位置,下列关于PQ 两点位置相关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 点位于①时,Q 可能在a 处 B .P 点位于③时,Q 可能在b 处 C .P 点位于④时,Q 一定在c 处 D .P 点位于⑤时,Q 一定在d 处 18、下列关于P 点的纬度变化与现象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00W 66034’N

自然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 2.生物多样性: 3.流域:

4.气候变化: 5.垂直地带性: 6.地质循环: 7.净辐射:

8.地转流: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 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2.为什么说土壤的性质是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认识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充分开放和物质微弱开放对人类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自然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名词解释40 1.土壤肥力:土壤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协调植物生理生态要求的能力。衡量的标准是土壤中水、热、气、肥周期性动态达到稳、均、足、适地满足植物需求的程度。 2.生物多样性:生物界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的复杂性,主要指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 流域:每条河流和水系从一定的陆地范围内获得水量补给的集水区。 4.气候变化:指气候相对于平均状态的偏离,它具有一个非常宽的时间谱。 5.垂直地带性:自然景观及其组成要素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地势高低变化发生有规律的垂直分化。 6.地质循环:岩石圈与大气圈、水圈之间建造与破坏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种循环模式,包括水循环、岩石循环和构造循环三个次级循环。 7.净辐射:在某段时间内,物体单位面积上能量收支的差值。地面净辐射指地面收入的总辐射能量和支出的总辐射能量的差额。 8.地转流:当海水沿着压力梯度力方向流动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当两种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大致垂直于洋面坡度绕涡旋流动的海流。 二.简答题60 1.解释一般水量平衡方程I-O=±△S的含义,写出全球、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并解释其含义。 水量平衡方程的含义:输入系统的水量I减去输出系统的水量O等于系统中的蓄水变化量△S。 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P陆+P洋=E陆+ E洋。其含义是:由于就多年平均来说,△

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高三自然地理试题. 高三年级自然地理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

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

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 本卷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0米,瀑布落差为147米,回答下列1-2题。页 20 共页 2 第高三地理.

1.在山峰上无法观测到 C. ③A. ① B. ② D. ④2.湖泊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可能是 C. 2165米米 B. 1989米A. 1676 米 D. 2438如图示意北半球某地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据此完题。成3~4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3 B. 30°E,180°E,70°N A. 73°26′N,180°D. C. 30°E,70°N 73°26′N.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和建筑物的遮挡,该日沧州一 4 天中建筑物窗户受阳光照射的情况正确 的是南、北向窗户有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没有A. 阳光照射东、西向窗户有阳光照射,南、北向窗户没有B. 阳光照射东、西、南、北向窗户均可受到阳光照射C. 页 20 共页 3 第高三地理. D. 只有东、西、南三面的窗户可受到阳光 照射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④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第5~7题。

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

中国自然地理测试题 2016年3月13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大风降温,出现雨雪天气,与此同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干旱黄色预警:我国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将持续发展。据此回答1~4题。 1.2016年3月13日我国北方风雨降温,而西南地区高温干旱持续,形成这种气象格局的最主要原因是() A.南北纬度差异较大B南北地形差异大C.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差异大D.南北海陆位置差异大2.我国西南地区基本不受本次寒潮影响的最主要原因是() A.高原地形的阻挡B.距离冬季风源地遥远C.位于较低纬度D.距离较远 3.材料中显示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我国季风气候的() A.不稳定性B.规律性C.可预测性D.地区间的相似性 4.这次西南地区旱灾中,许多地方人畜饮水因难,为此国家适时启动了抗灾应急预案,但该地自然条件影响了抗灾的进行。则最有可能影响抗灾的自然因素是() A.干旱的气候B.崎岖的地形C.广布的沙漠D.复杂的地质条件 读“某流域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流域为() A.黄河流域B.海河流域C.淮河流域D.长江流域 6.关于图中五台山北侧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②河流径流量比较小,但季节变化大③河流流量大,水资源丰富 ④有结冰期,含沙量比较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7~9题。 7.山脉①是()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 8.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9.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①、②山脉的正确叙述是()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D.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界线 11.右图中M区域不易发生的问题是() A.干旱B.洪灾C.土地盐碱化D.沙尘暴 读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图,回答12~16题。

高三地理试题含答案

高三年级考试 地理试题 2016.11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改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完成1~2题。 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 国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3.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B.乙省C.丙省D.丁省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 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 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 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我国华北某市中心城区地 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4~5题。 4.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5.该市规划在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电子信息产业园区B.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航空航天产业园区D.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右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完成 6~7题。 6.图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据此完成8~9题。 8.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9.“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A.自然因素B.劳动力C.地租D.科技

自然地理学试卷——答案

自然地理学试卷 1.填空题15 1)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的科学,即只研究地球表层这一部分的人类环境;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 2)宇宙中的天体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流星、彗星、星云等。 3)太阳系的共有8大行星和一个矮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矮行星冥王星。 4)南北纬23度27分称为南北回归线;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叫做黄道。 5)地球固体地表以内的构造可以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 6)沉积岩的三种接触关系分别为整合、假整合、不整合。 7)气象学把温度为0℃、纬度为45°的海平面气压作为标准大气压。 8)大气中的水汽产生凝结需要一定的条件,既要使水汽压达到饱和或过饱和,还必须有凝结核。 9)水循环的三个重要环节分别是蒸发、降水、径流。 10)地表岩石或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化成分改变,形成新物质的过程,称为风化过程或风化作用。 11)一个完全的生态系统由四类成分构成,即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类群。 12)生物之间关系的基本类型为竞争、捕食、寄生和原始合作与互利共生。 13)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五大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14)土壤水分主要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等类型。 15) 大陆边缘主要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地貌类型。 2.选择题15 1)一个天文单位是(B) A 1.496?104km B 1.496?108 km C 1.496?106 km D 94 605?108 km 2)下列哪种岩石不属于岩浆岩(D) A 花岗岩 B 玄武岩 C 橄榄岩 D 石灰岩 3)下列哪项不是沉积岩的特征(D) A 层理 B 磨圆 C 流纹 D 化石 4)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C) A 氮约占大气的78% B 氧约占大气的21% C 臭氧约占大气的0.01% D 二氧化碳约占大气的0.03% 5) 一个标准大气压是(C) A 1013.25 Pa B 1013.25 kPa C 1013.25 hPa D 1013.25 N 6) 下列哪项不属于湖泊(C) A 里海 B 洱海 C 地中海 D 死海 7)一条河流根据地理-地质特征可分为(D) A 上游、下游; B 河源、上游、中游、下游; C 上游、中游、下游; D河源、上游、中游、下游、河口。 8)河流的水位是指(A) A 河流中某一标准基面或测站基面上的水面高度; B 河流水面相对河底的高度; C 河流断面的平均水深; D 河堤的海拔高度。 9)下列哪项不属于描述径流的计量单位(B)

2020高考地理二轮专题检测:巧训_特训(二) 自然地理主观压轴大题强化练(一)~(四)

自然地理主观压轴大题强化练 ——提升能力·拿下大分 自然地理主观压轴大题强化练(一)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南极大陆某区域海冰范围变化图,9月南极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大,2月海冰范围为一年中最小。 材料二在南极有很多奇特的现象,如“近岸冰间湖”和“南极干谷”。冰间湖是极地海域出现的一种特有现象,是指在达到结冰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据研究,南极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在近岸海域出现无冰覆盖的水域,称为“近岸冰间湖”。南极干谷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海湾以西的维多利亚地,是一片绵延的峡谷。干谷常年没有降雪,存在大量裸露的岩石,每个干谷都有盐湖,盐湖冰层达数米厚,越

往湖底,盐度越高,湖底水温较暖,甚至可达25 ℃。 (1)由图可知,南极地区平均融冰速度与结冰速度比较哪个更快,请说明原因。 (2)分析南极“近岸冰间湖”形成的原因。 (3)南极干谷湖底水温达25 ℃的原因。 解析:第(1)题,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北半球海洋8月气温最高,2月气温最低,南极地区8月气温最低,2月气温最高,从9月到次年2月是冰融化的时间,约5个月,结冰时间约为7个月,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第(2)题,南极“近岸冰间湖”分布在近岸地区,可能是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被吹离海岸,形成无冰区。第(3)题,温度高于冰层和水层的保温作用,岩石的吸热作用,盐度高对流弱。 答案:(1)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从9月到次年2月是冰融化时间,约5个月;结冰时间约7个月,平均融冰速度快于结冰速度。 (2)南极近岸海域,融冰初期或结冰初期,形成部分薄冰;薄冰受南极大陆离岸风的影响不断被吹离海岸。 (3)湖面上的冰层阻止其热量发散;透明的冰层对太阳光有一定的透射率,可获得太阳辐射的能量;每到夏季,裸露的岩石又使地表能够吸收充足的热量;由于底层盐度较高,密度较大,底层不会上升,湖水表层及冰层下的温度便有所上升;在冬天时表层水有失热现象,底层水则由于上层水层的保护,失热较少,因而可以保持特别高的水温。 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火地岛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大,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该港港阔水深,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气温在0 ℃以上,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许多的科考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资源极为丰富,是企鹅主要的食物来源。下图为火地岛位置及其周边洋流示意图。

自然地理学试题

自然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重量百分比称克拉克值,亦称元素丰度。 2、岩浆岩:又可以被认为是地下深处的岩浆侵人地壳、喷出地表冷凝而形成的岩石。 3、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作用所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机械运 动,称为地壳运动,习称构造运动。地壳运动对于古今自然地理及其环境变化均具有重要的影响。 4、风化作用:地表岩石和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的矿物的过程。 5、变质作用——岩浆岩、沉积岩或者先成变质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 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并使之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8、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指岩石整体发生破裂,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化学性质不 变的过程。 7、地质大循环:是指结晶岩石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风化变成细碎而可溶的物质,被 流水搬运迁移到海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变成沉积岩,当地壳上升,沉积岩又露出诲面成为陆地,再次受到风化淋溶。这是一个范围极广、时间很长的过程。 8、生物小循环:是指植物吸收利用大循环释放出的可溶性养分,通过生理活动制造成 植物的活有机体,当植物有机体死亡之后,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之下,又重新变为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可溶性矿质养料。 9、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 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兴作用而形成岩石。 10、地带性分异规律:太阳能沿纬线方向分布,从而导致许多自然现象(气候、植被、 土壤、动植物等)沿纬线方向有规律的分布。 1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言 之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12、生物放大作用: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生物放大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岩石循环及过程。 答: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叫做岩石的循环或地质循环。 沉积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熔融再凝固就会变为火成岩;火成岩变质可以形成变质岩, 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就会转化为沉积岩;变质岩熔融再凝结也会变为火成岩,变质岩风化、分解、搬运、沉积、固结也会转化为沉积岩。 2、简述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 答:(1)降水补给:全球大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来源。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长江以南地区的河流,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我国河流年径流补给约占70%。河流多在夏秋两季发洪水。 (2)融水补给:在我国东北和西北次类河流较多。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的水量极其变化,与流域的积雪量和气温变化有关。次类河流常因积雪融化而形成春汛。我国东北地区有的河流融水补给占全年水量的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