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F 文件上传检测的基本思路

CTF 文件上传检测的基本思路
CTF 文件上传检测的基本思路

文件上传检测的基本思路

1: 前台脚本检测扩展名—绕过

原理

当用户在客户端选择文件点击上传的时候,客户端还没有向服务器发送任何消息,就对本地文件进行检测来判断是否是可以上传的类型,这种方式称为前台脚本检测扩展名。

?1绕过方法

.

绕过前台脚本检测扩展名,就是将所要上传文件的扩展名更改为符合脚本检测规则的扩展名,通过BurpSuite工具,截取数据包,并将数据包中文件扩展名更

改回原来的,达到绕过的目的。

.

.

例如:文件名本来为【evil.jpg】,上传时,用BurpSuite截包后,将数据包中的名字改为【evil.php】(或其它脚本类型)即可。

.

?1

?2 2: Content-Type检测文件类型—绕过

原理

当浏览器在上传文件到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对说上传文件的Content-Type 类型进行检测,如果是白名单允许的,则可以正常上传,否则上传失败。

?1绕过方法

绕过Content--Type文件类型检测,就是用BurpSuite截取并修改数据包中文件的Content-Type类型(如改为:image/gif),使其符合白名单的规则,达到上传的目的。

?1 3: 文件系统00截断—绕过

原理

在上传的时候,当文件系统读到【0x00】时,会认为文件已经结束。利用00截断就是利用程序员在写程序时对文件的上传路径过滤不严格,产生0x00上传截断漏洞。

?1绕过方法

通过抓包截断将【evil.php.jpg】后面的一个【.】换成【0x00】。在上传的时候,当文件系统读到【0x00】时,会认为文件已经结束,从而将【evil.php.jpg】的内容写入到【evil.php】中,从而达到攻击的目的。

?1 4: 服务器端扩展名检测黑名单—绕过

原理

当浏览器将文件提交到服务器端的时候,服务器端会根据设定的黑白名单对浏览器提交上来的文件扩展名进行检测,如果上传的文件扩展名不符合黑白名单的限制,则不予上传,否则上传成功。

?1绕过方法

将一句话木马的文件名【evil.php】,改成【evil.php.abc】(奇怪的不被解析的后缀名都行)。首先,服务器验证文件扩展名的时候,验证的是【.abc】,只要该扩展名符合服务器端黑白名单规则,即可上传。另外,当在浏览器端访问该文件时,Apache如果解析不了【.abc】扩展名,会向前寻找可解析的扩展名,即【.php】

?1 5: JS检测上传文件—绕过

原理

上传文件时,对方使用JavaScript语句语法检测上传文件的合法性问题。

?1绕过方法

在本地浏览器客户端禁用JS即可。可使用火狐浏览器的NoScript插件、IE 中禁用掉JS等方式实现。

?1

6: 重写解析规则—绕过

原理

上传覆盖.htaccess文件,重写解析规则,将上传的带有脚本马的图片以脚本方式解析。

?1绕过方法

.

在可以上传.htaccess文件时,先上传.htaccess文件,覆盖掉原先的.htaccess 文件;再上传【evil.gif】文件。使用如下的.htaccess语句,即可将【evil.gif】文件以php脚本方式解析。

.

.

.

.

.

.

SetHandler application/x-httpd-php

.

.

.

?1

?2

?3

?4

?5 7: 其它方式—绕过

原理

部分程序员的思维不严谨,并使用逻辑不完善的上传文件合法性检测手段,导致可以找到方式绕过其检测方式。

?1绕过方法

.

1.后缀名大小写绕过

.

.

用于只将小写的脚本后缀名(如php)过滤掉的场合;

.

.

例如:将Burpsuite截获的数据包中的文件名【evil.php】改为【evil.Php】

.

.

.

.

2.双写后缀名绕过

.

.

用于只将文件后缀名,例如"php"字符串过滤的场合;

.

.

例如:上传时将Burpsuite截获的数据包中文件名【evil.php】改为

【evil.pphphp】,那么过滤了第一个"php"字符串"后,开头的'p'和结尾的'hp'就组合又形成了【php】。

.

.

.

.

3.特殊后缀名绕过

.

.

用于检测文件合法性的脚本有问题的场合;

.

.

例如:将Burpsuite截获的数据包中【evil.php】名字改为【evil.php6】,或加个空格改为【evil.php 】等。

.

论述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论述题的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认真读材料,仔细审题目 论述题的设问方式一般是两种类型:“怎么办?”和“为什么?” 1.“怎么办?”型:常见表述有“运用政治(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如何(怎样)??” 2.“为什么?”型:常见表述有“运用政治(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的重要性或必要性”、“请论述?? 的政治(经济)意义” 、“请运用政治(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 对??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或意义”等等。 二、搜索教材相关知识,根据设问归纳论点 1、“怎么办?”型 论点表述方式一般把设问的对象放在后面,根据教材获取的对象放在前面。基本格式 是:(教材知识点) +“可以、能够等” +(设问的对象) 例: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论述如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答:①扩大农民就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教材知识点) +“是” +(设问的对象) +“基础、保障、方式、环节、措施”等词 语 2.“为什么?”型 论点表述方式一般把设问的对象放在前面,根据教材获取的对象放在后面。基本格式 是: 1)问意义:(设问的对象) +“可以、有利于、有助于、能够”+(教材知识点) 2)问重要性或必要性:(设问的对象) +“是” +(教材知识点) +“要求、需要、体 现”等词语 三、寻找论据,围绕论点,适当展开论述 不管是哪一种设问方式,论述展开过程大致相似。论述过程实际上就是将所归纳的论 点运用科学的原理或事实进行展开,最后又回到论点的过程。 例1:扩大农民就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农村出 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农民就业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当务之急。就业是民生治 本。扩大农民就业不但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广大农民 收入的普遍增长,从而形成收入增长→内需扩大→经济繁荣→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的良性 循环。 四、要注意的问题

基本题型解题思路与方法三(学生用)

历史中考基本题型解题思路与方法(三) 一、选择题 【题型一】简单型(单一型):考查时间、人物、事件、历史地理的选择题。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这一学科必须真实地反映史实,特别是重要史实,这就离不开历史人物、历史时间、历史事件、历史地理等。考查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也必定离不开对历史时间、人物、事件的考查。 【例题】(2007·太原)目前,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三国同盟 B.联合国 C.欧洲联盟 D.国际联盟 【题型二】复合型(组合型、排列型):考查历史史实的选择题。复合型选择题实际上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是把同类、相异的历史史实或认识按照一定要求组合排序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考生的理解辨析、归纳能力。 【例题】(2007·恩施州)周恩来是深受人民敬仰的政治家、革命家。下列历史事件或历史活动与他有关的是() ①参加中共“一大”②重庆谈判③在黄埔军校任教④红军长征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题型三】逆向型(否定型):考查历史史项的选择题。逆向选择题的题源很多,因为许多事情都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通常这类考题为了提醒考生,一般在“不同”、“不正确”、“不准确”、“错误”等关键字词下打了着重号。尽管这样,还是许多考生按定势思维选错了答案。 【例题】(2007·徐州)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对如何评价日本明治维新进行了积极探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B.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C.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 D.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题型四】图表型(表格型):考查历史地理、历史文物、历史事件的选择题。图表型的选择题,其特点是题干给出直观形象的图示(或示意图)、历史文物(遗址)、表格,并配有文字;要求根据图表、图文回答有关问题,而且选择题是唯一的。它是激活考生思维的好考题。 【例题】(2007·河南南阳)下图是1770~1821年英国农业和工业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示意图。推动英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资产阶级革 命 C.英国工业革命 D.早期殖民掠夺 【题型五】材料型(阅读式)“考历史史料的选择题。材料阅读型的选择题一般考查考生对历史史料、历史文献以及有关历史文物与遗址的文字报道,和有关历

脱硫增效剂说明书

烟气脱硫增效剂(HP-525) 湿法烟气脱硫工艺(FGD)是燃煤电厂控制SO 2 污染的主要技术,由于脱硫、除尘同时兼顾,适用性强,运行可靠,已成为我国燃煤电厂环保的主流配置。但FGD投运以来,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1、电煤资源紧张,煤种变化大,含硫量偏离设计值,直接影响脱硫率,甚至导致超环保限值排放。 2、因脱硫剂溶解物性差,维持浆液循环需用电量较高,在煤价上升和脱硫电价无法保本的情况下,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3、特别因系统易结垢堵塞,被迫切换旁路,甚至发生增压风机喘振,造成运行可靠性下降。 HP-525 产品特性 我公司研发的烟气脱硫增效剂(HP-525)可显著提高烟气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效率,实现高硫煤烟气达标排放,并较大幅度降低运行成本,延缓结垢,改善系统运行可靠性,为长周期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该产品主要特点如下: 特点运行意义 脱硫效率高在不做设备升级的前提下,较大幅度提高脱硫率,并可实现中、高硫煤SO 2 达标。 经济性能好无须另行投资或增加设备,在各项措施选择中,有明显优势。 节能降耗相同脱硫率下:可以通过调整浆液循环泵投用配置,降低用电量,明显降低运行成本。

环保时效性水溶性好,低挥发,无害,化学稳定性好,无二次污染,不影响硫酸钙品质。 运行可靠,维护简便工艺流程精炼,简洁,无需停机检修,易掌握,易运行,运行和维护人员能快速操作。 产品组成 本制剂是由复合多元酸、膦酸基高分子化合物、活性剂、助溶剂等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复合多元酸:在吸收塔浆液环境中提供缓冲,加快气、液膜之间的传质过程,提高反应速度; 膦酸基高分子化合物:含有阻垢的活性基团,干扰晶体成长或形成疏松型多环螯合物; 活化剂:降低液膜阻力,改变固、液相界面湿润性,提高界面传质效率; 助溶剂:加速石灰石的溶解速度。 外观:白色结晶或粉末 PH值(1%水溶液):≤6.0 水不溶物含量(%):<0.1 总Fe含量(mg/L):≤10

脱硫增效剂技术要求

脱硫增效剂技术要求 一、总则 (一)本技术要求为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的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货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技术要求和有关工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二)供货方需提供有效的出厂检验证明。 (三)供货方提的供增效剂如若不能满足采购方的实际运行需求(如不能保证采购方要求的增效率或投加量超过采购方的要求等),采购方可要求退货。二、执行标准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GB/T 21508 《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 DL/998-2006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三、运行概况 本单位目前有三套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装置,均为一机一塔,浆液密度1160Kg/m3,PH值5.2-6.2,装置入口SO2浓度2000mg/m3左右,出口SO2浓度200mg/m3,脱硫效率90%左右。 四、技术要求 (一)脱硫增效剂的作用应能提高脱硫反应速度,提高石灰石活性和氧化空气的利用效率、提高脱硫石膏品质,防止设备结垢和堵塞、减轻磨损、缓冲PH值波动,提高脱硫装置的烟气成分适用性,降低系统能量损耗。 (二)供货方提供符合质量标准的合格产品,产品的包装、标识、说明书等

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有关规定,单体包装25Kg,其包装能正确保证商品质量和货物运输要求。 (三)脱硫增效剂在水中的PH值为5.5-7,基本呈中性,易溶解,使用中对设备的安全运行无影响,不能发生腐蚀现象;脱硫增效剂不燃不爆,对人体无毒无害,常温储存并防潮,有效保存期18个月以上。 (四)供货方应针对采购方设备实际运行工况,设计脱硫增效剂加注方案,并派专人进入现场指导。供货方对提供的增效剂使用效果要进行跟踪及回访,并根据采购方的使用效果对增效剂进行改进、改良。 (五)脱硫增效剂在脱硫塔内的使用浓度不能高于1000ppm。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投加剂量。 (六)如果脱硫系统运行正常,在使用相应适量脱硫增效剂后1小时内,能够提高脱硫效率3-7%,满足环保排放要求,避免排放不达标事件发生。 (七)脱硫增效剂连续使用,完成初次添加量后,能保证装置出口SO2<100mg/m3。 (八)脱硫增效剂在使用过程中,确保不对石膏品质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九)采购方在使用供货发提供的药品时,若发生技术问题,应及时通知供货方,供货方提供详细的技术支持。 (十)合同签订后15天供货方提供第一批药品(2t)。后续药品根据使用效果由采购方通知送货或者进行改良。若后续供货仍不能满足采购方的要求,采购方有权终止合同。 2015年10月20日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汇总(超级经典)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整理汇总 一、常用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总结多年的经验,在考场上遇到阅读理解类的考试题,一般按以下程序进行较为快捷有效,当然这个程序不光指记叙文阅读,对其他文体的阅读也适用。 具体过程是: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 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 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习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习语文的崭新境界。 有些同学做阅读题时,全凭自己的感觉答题,其实,答阅读题也是有技巧可寻的。 以下是针对《考试说明》,提出的几种答题技巧: 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答案是:3种。“加热法”、“吸湿法”、“人工搅动混合法”。文中提到的属于第二种。 二、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注意摘取原文,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这里,提供十六字诀的解题方法供你参考。 (1)、字不离词。 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相当普遍。在理解词语中某个字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把它放到这个词语中去考察,即字不离词,这样才能准确的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如:道听途说,道,指道路;志同道合,道,指道理 (2)、词不离句。 在综合阅读题中,常常要求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这类要求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词多义。这在文言文中是常见的。如:策之不以其道,策,驱使;执策而临之,策,马鞭在现代文中则多表现为语境义,这些,都应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即句子本身去推断它的意思,也就是词不离句。如:“见教”一词的本意是客套话,指教(我)的意思。它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则表现为不同的意义。在《范进中举》一文中,范进中举前面对胡屠户的“教导”,称“岳父见教的是”。至于某个词在句中的表达作用,更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而不能离开句子作单独解释。 (3)、句不离段。 也就是说,对句子的分析理解不能离开具体的语段,不能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如果离开具体的语段,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许多句子只能狭隘的理解甚至于不知所云。只有结合具体的语段和语言环境,才会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占着什么样的位置。 (4)、段不离文。 段落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因此,对语段的阅读理解不能离开文章的主要意思,不能偏离文章的中心。否

脱硫增效剂技术规范

脱硫增效剂技术规范 1、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新乡中益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脱硫系统脱硫增效剂的采购。 1.2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要求作出详细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人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符合招标人生产的实际技术要求,并说明增效剂的主要成分。 1.3投标资格预审:投标响应单位须提供至少如下材料: 招标方通过技术评比,确定入围投标名单。如不按要求提供上述材料或材料不真实,则不能通过预审。 1.4投标人提出的每日添加量通过中标后首批次实际试用过程来验证,如达不到要求,则材料费不予付款,合同作废。 1.5投标产品应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环评验收及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厂商所生产的,投标方应对生产、储存、运输、质量、使用效果、技术服务等全方位负责。 2、项目概况 2.1 工程简介 新乡中益发电有限公司工程建设规模为2×660MW超超临界燃煤机组,锅炉排出的烟气

经除尘器除尘后进行脱硫。每台锅炉设置一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全烟气脱硫。 本脱硫工程不设GGH,取消增压风机,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设置,不设旁路烟道, 工艺水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废水处理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和事故排放系统为两套脱硫系统公用,脱硫吸收剂采用湿式球磨机制浆。 每个吸收塔共配有5组喷淋层和5台浆液循环泵;浆液循环泵按照单元制设置(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喷嘴);每个吸收塔布置一层均流器。脱硫岛共设氧化风机4台(两运两备),每个塔侧部配5台搅拌器;氧化风系统采用管网式系统布置;在吸收塔顶部安装两级除雾器,两级除雾器均用工艺水冲洗。 2.2脱硫系统性能参数 #1、#2吸收塔正常运行液位12.5米左右,浆液容积为3925 m3。 锅炉燃用脱硫设计煤种时,SO2脱除率不小于99%。 锅炉燃用脱硫设计煤种时,脱硫装置出口SO2浓度不超过35mg/Nm3。 脱硫副产品—石膏脱水后表面含水量≤10%,为综合利用提供条件。 除雾器出口烟气携带的水滴含量≤75mg/Nm3(干基)。 锅炉BMCR工况时,每台炉石灰石的平均耗量≤20.15 t/h。 锅炉BMCR工况时,两台炉的电耗平均值≤18880 kW.h/h。 锅炉BMCR工况时,每台炉最大工艺水耗量≤180t/h,每台炉最大废水排放量≤13.8t/h。 五台浆液循环泵功率分别为1250KW、1400KW、1400KW、1600KW、1600KW;电机额定电流分别为142A/159A/159A/182A/182A 2.3 燃煤成分与特性表: 备注:投标方应按照上述设计条件中最恶劣的情况进行设计选型,以上参数的提供并不免除投标方对增效剂及其附属设备正确选型的责任。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 巧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 要学好数学,学会解题是关键。在进行解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必要的训练,其还要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与技巧。 一、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解题的学习过程通常的程序是:阅读数学知识,理解概念;在对例题和老师的讲解进行反思,思考例题的方法、技巧和解题的规范过程;然后做数学练习题。 基本题要练程序和速度;典型题尝试一题多解开发数学思维;最后要及时总结反思改错,交流学习好的解法和技巧。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如果没有反思,就错过了解题的的一次重要而有意义的方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让解学生好数学问题,就要对数学思想方法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挖掘题目的功能,引导学生发现总结题目的解法和技巧,提高解题能力。 1.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是中学数学最基本的思想。所谓函数的思想是指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再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去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而所谓方程的思想是分析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去构建方程或方程组,通过求解或利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数形结合的思想

数与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如某些代数问题、三角问题往往有几何背景,可以借助几何特征去解决相关的代数三角问题;而某些几何问题也往往可以通过数量的结构特征用代数的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形结合的思想对问题的解决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分类讨论的思想 分类讨论的思想之所以重要,原因一是因为它的逻辑性较强,原因二是因为它的知识点的涵盖比较广,原因三是因为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原因四是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分类讨论各种可能性。 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关键是化整为零,在局部讨论降低难度。常见的类型:类型 1 :由数学概念引起的的讨论,如实数、有理数、绝对值、点(直线、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概念的分类讨论;类型 2 :由数学运算引起的讨论,如不等式两边同乘一个正数还是负数的问题;类型 3 :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条件引起的讨论,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应用引起的讨论;类型 4 :由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引起的讨论,如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的相关问题引起的讨论。类型5 :由某些字母系数对方程的影响造成的分类讨论,如二次函数中字母系数对图象的影响,二次项系数对图象开口方向的影响,一次项系数对顶点坐标的影响,常数项对截距的影响等。 分类讨论思想是对数学对象进行分类寻求解答的一种思想方法,其作用在于克服思维的片面性,全面考虑问题。分类的原则:分类不重不漏。分类的步骤:①确定讨论的对象及其范围;②确定分类讨论的分

高效脱硫增效剂POLYTE4080A

高效脱硫增效剂POLYTE?4080A 一、产品介绍 POLYTE?4080A是由缓冲剂、活化剂、分散剂等配制而成的复合脱硫增效剂,能有效加强气-液传质效率,强化烟气中二氧化硫的吸收过程,并且加速吸收剂的溶解,催化反应正向进行,从而可以大幅提高脱硫效率。由于效率提高显著,可同比使用前停运一至两台浆液循环泵,起到明显的节能降耗作用。 二、产品特性 外观白色晶状均匀体密度(25℃) 1.300±0.05 g/cm3有效含量>99.5%水溶性可溶 三、产品使用 ?加药点:可在浆液循环回路的任意一点加入,推荐投加在脱硫塔地坑内,搅拌后经地坑泵打入到吸收塔 内。 ?加药量:根据不同的Wet-FGD系统和运行情况而定,Polymer Tech.工程师会推荐最佳加药量。 ?投加注意事项:产品通过脱硫塔地坑的提升泵打入脱硫塔内,地坑的搅拌器保持开启,确保药剂的溶解 和扩散均匀,为SO2的充分吸收提供最佳反应环境。 四、包装、储存和运输 ?40kg/桶原装密封。 ?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 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产品的保质期为3年。使用此产品请参见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或COA(质检单)。

脱硫增效剂POLYTE?Pro505 一、产品特点 ?有效提高脱硫反应过程中吸收介质的传质效率,降低部分浆液循环泵的运行能耗,同时有效的稳定或降 低脱硫系统的液气比(传质单元数),增强脱硫系统长时间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 ?有效减缓由于入厂煤含硫偏高而造成脱硫系统负荷过载、运行不稳定、浆料的吸收反应不平衡所带来的 设备运行难度,更好的满足环保的要求; ?投加操作简便,便于计量,不需对原有脱硫设备进行改造便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 二、产品特性 外观白色晶状均匀体密度(25℃) 1.30±0.05g/cm3有效含量(%)>99.0%水溶性微溶 三、产品使用 ?加药点:可在浆液循环回路的任意一点加入,Polymer Tech.推荐直接加入到吸收塔地坑内,搅拌均匀后 经吸收塔地坑泵打入吸收塔内。 ?加药量:根据不同的Wet-FGD系统和运行情况而定,Polymer Tech.工程师会推荐最佳加药量。 ?投加注意事项:产品通过吸收塔地坑泵打入吸收塔内,吸收塔地坑的搅拌器保持开启,确保药剂的溶解 和扩散均匀,为SO2的充分吸收提供最佳反应环境。 四、包装、运输、储存和质保 ?25kg/袋原装密封。 ?运输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 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产品的保质期为三年。使用此产品请参见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或COA(质检单)。

版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最新版集合问题的解题方法 和技巧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集合问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集合间的包含与运算关系问题 解题技巧:解答集合间的包含与运算关系问题的思路:先正确理解各个集合的含义,认清集合元素的属性;再依据元素的不同属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集合进行化简求解,一般的规律为: (1)若给定的集合是不等式的解集,用数轴来解; (2)若给定的集合是点集,用数形结合法求解; (3)若给定的集合是抽象集合, 用Venn 图求解。 例1、(2012高考真题北京理1)已知集合A={x ∈R|3x+2>0} B={x ∈R|(x+1)(x-3)>0} 则A ∩B= ( ) A (-∞,-1) B (-1,-23) C (-23 ,3)D (3,+∞) 【答案】D 【解析】因为3 2}023|{->?>+∈=x x R x A ,利用二次不等式可得1|{-<=x x B 或}3>x 画出数轴易得:}3|{>=x x B A .故选D . 例2、(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科2)已知集合A={ (x ,y)|x ,y 为实数,且 x 2+y 2=l},B={(x ,y) |x ,y 为实数,且y=x}, 则A ∩ B 的元素个数为( ) A .0 B . 1 C .2 D .3 答案:D 解析:作出圆x 2+y 2=l 和直线y=x,观察两曲线有2个交点 例3(2012年高考全国卷)已知集合 {}|A x x =是平行四边形,{}|B x x =是矩形,{}|C x x =是正方形,{}|D x x =是菱形,则 ( ) A .A B ? B . C B ? C . D C ? D .A D ? 答案:B 【命题意图】本试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概念,集合的包含关系的运用. 【解析】由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特殊的矩形、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作出Venn 图,可知集合C 是最小,集合A 是最大的,故选答案B.

十一种解题思路

小学数学常用的十一种解题思路 一、直接思路 “直接思路”是解题中的常规思路。它一般是通过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直接找到解题的途径。 【顺向综合思路】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数量关系先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把所求出的数量作为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的已知条件搭配,再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所要求的解为止。这就是顺向综合思路,运用这种思路解题的方法叫“综合法”。 例1 兄弟俩骑车出外郊游,弟弟先出发,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弟弟出发5分钟后,哥哥带一条狗出发,以每分钟250米的速度追赶弟弟,而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向弟弟追去,追上弟弟后,立即返回,见到哥哥后又立即向弟弟追去,直到哥哥追上弟弟,这时狗跑了多少千米? 分析(按顺向综合思路探索): (1)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出发5分钟的条件,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弟弟走了多少米,也就是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 (2)根据弟弟速度为每分钟200米,哥哥速度为每分钟250米,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哥哥每分钟能追上弟弟多少米。 (3)通过计算后可以知道哥哥追赶弟弟的距离为1000米,每分钟可追上的距离为50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哥哥赶上弟弟所需的时间。 (4)狗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不断奔跑,看起来很复杂,仔细想一想,狗跑的时间与谁用的时间是一样的? 狗跑的时间与哥哥追上弟弟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 (5)已知狗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在哥哥与弟弟之间来回奔跑,直到哥哥追上弟弟为止,和哥哥追上弟弟所需的时间,可以求什么? 可以求出这时狗总共跑了多少距离? 这个分析思路可以用下图(图)表示。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 数学难吗?数学是大多数学生都重视的一门课,它让人又爱又恨。因此,提升数学分数是很多家长和孩子茫然无措的难题。而解决这种情况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学习完知识后,把所有知识全部过滤一遍,查漏补缺,把不熟练的熟练起来,不会的地方一定搞清楚,你会发现数学的高分就是这么简单。 解题思路: 由已知条件可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的288元,正好是一把椅子价钱的(10-1)倍,由此可求得一把椅子的价钱。再根据椅子的价钱,就可求得一张桌子的价钱。 解:一把椅子的价钱:288÷(10-1)=32(元) 一张桌子的价钱:32×10=320(元) 答:一张桌子320元,一把椅子32元。 解题思路: 根据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和甲比乙速度快,可知甲比乙多走4×2千米,又知经过4小时相遇。即可求甲比乙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解:4×2÷4=8÷4=2(千米) 答:甲每小时比乙快2千米。 解题思路: 根据两人付同样多的钱买同一种铅笔和李军要了13支,

张强要了7支,可知每人应该得(13+7)÷2支,而李军要了13支比应得的多了3支,因此又给张强0.6元钱,即可求每支铅笔的价钱。 解: 0.6÷[13-(13+7)÷2]=0.6÷[13—20& divide;2]=0.6÷3=0.2(元) 答:每支铅笔0.2元。 解题思路: 根据已知两车上午8时从两站出发,下午2点返回原车站,可求出两车所行驶的时间。根据两车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可求两车行驶的总路程。 解:下午2点是14时。 往返用的时间:14-8=6(时) 两地间路程: (40+45)×6÷2=85×6÷2=255(千米) 答:两地相距255千米。 解题思路: 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果园时间,第二小组多行了 [3.5-(4.5-3.5)]?千米,也就是第一组要追赶的路程。又知第一组每小时比第二组快(?4.5-3.5)千米,由此便可求出追赶的时间。

脱硫增效剂使用方案

脱硫增效剂应用技术方案 1、目的 使用增效剂后,在同等工况下提高脱硫效率,提高燃煤硫分的适应能力,停泵节能降耗。 2.脱硫系统运行情况分析说明 2.1 项目情况 脱硫系统主要设计参数为:燃煤设计含硫量2.1%,入口SO2浓度4810 mg/Nm3,出口SO2浓度小于197mg/Nm3。目前实际平均硫份0.7-1.2%之间,出口SO2浓度要求控制 50 mg/Nm3以内。吸收塔内径15m,浆液溢流高度12.8m,塔底储浆池容积2260m3。吸收塔浆液pH值5.0-5.5,配置 4台浆液循环泵,浆液密度控制在1100kg/m3左右。 2.2 情况分析 目前各项排放指标能满足排放要求,系统设计裕量较大,但新的环保排放标准要求SO2浓度从设计时200 mg/Nm3以内降至50 mg/Nm3以内,使得目前脱硫电耗大幅度提高。使用脱硫增效剂后,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环保要求,同时可以在节能方面挖掘潜力,降低脱硫厂用电。 经过对目前使用增效剂的用户充分了解,使用增效剂后对系统设备的安全没有影响,可以减小设备的腐蚀和结构。

3.使用脱硫增效剂预计达到的结果分析 3.1脱硫增效剂可有效提高脱硫效率和系统处理能力,在保持相同效率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系统燃煤适应范围(以一般经验来看可以在现有系统允许燃煤硫份的基础上提高20%—40%)。当燃煤硫份提高或存在波动时,也可满足环保要求。 脱硫系统浆液循环泵运行情况:入口SO2浓度 2000mg/Nm3左右时,负荷率80%左右,运行三台浆液循环泵;入口SO2浓度3000mg/Nm3时,负荷率80%以上时,运行4台。目前脱硫装置入口SO2浓度基本稳定,大多数时间维持在2000mg/Nm3左右。负荷率70%以上时,使用脱硫添加剂后,可减少1台浆液循环泵运行。按照停运B循环泵,每套装置每年运行小时数为7900h,核算如下(以下数据是2套脱硫装置):节约电费:596×7900×0.299×2=281.56万元 添加剂费用:(658×0.06+2×1.2)×45000=188.46万元 预计直接节省费用93.1万元。 注释: 596:每小时节省的电量,即1.732×6×66×0.87=596 KW/h。(B循环泵运行电流66A,) 7900:脱硫系统运行时间,单位:h。 0.299:含税电费单价,单位:元/度。 658:两套装置累计运行的天数,单位:天。

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1讲)—已经整理打印

语文阅读理解 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一)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读材料 所谓“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层次和段落。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个句子,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 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过试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 有的学生要用"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有的学生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解答这类题的中心步骤就是阅读,既要阅读短文,又要阅读题目。阅读时要注意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效率。在做到以上几点的基础上,就可以对文章后面所给的问题,分别用“一次判断”、“逐个分析”以及“排除法”等方式来进行判断解答了。 (二)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找原话 所谓“找原话”,就是要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将要回答的问题放到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中来,再去浏览所要回答的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对短文进行理解,然后分析句子结构,确定该词的词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时利用句子提供的信息,这样我们可以从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信息。有些试题它要求用文中原话来回答,我们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 如果它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我们也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学生自己的话来回答的话,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将文中的原话加以翻译,再换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三)语文阅读理解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看要求 所谓“看要求”,就是要求学生再审视语文阅读理解所要求回答的问题要求,关键的关键字、词或句子也要让学生用笔圈下来,作为扣题作答的要点,也是学生回答问题的可能的得分点。要做到细读文章的内容,机智从容答题。第二遍读文章要求考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在进行语文阅读理解训练时一般要做到如下几点:

脱硫增效剂技术要求

脱硫增效剂技术要求 脱硫增效剂成分:纳米高分子聚合物钠盐 分子式:C x H y(COOH)m[COONa]n缩写NaR 性状:白色结晶体粉末 PH值:6-7.5 密度:1.1—1.3 一、产品用途 脱硫增效剂专用于电厂,它能有效避免介质对设备的腐蚀,强化传质,提高总反应速率、设备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它不但能降低表面张力并减小系统介质的粘度,增强设备中介质的分散性,而且能有效地降低介质沉降速率,从而降低介质对系统设备的的腐蚀,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减少设备的维护费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二、产品数据 三、产品特点 脱硫增效剂NaR的共聚物是一种粉末固体物质,溶于水后能适用于各种设备 及材料。它含有亲水官能团(-COOH)和憎水官能团(-CH 3、-CH 2 CH 3 、-C n H m ),所 以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和良好的缓冲性能,所以脱硫增效剂NaR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添加剂。 四、技术要求 鹤壁丰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一炉一塔脱硫装置,不设GGH,由浙江浙大网新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于2008年1月投产。2013年3月对原系统进行扩容改造,采用单塔双循环脱硫

工艺,一级吸收塔浆池容积1847 m3,二级吸收塔浆池容积1462 m3。2016年先后完成两台机组脱硫系统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BMCR工况下,燃煤硫份为3498 mg/Nm3,脱硫出口二氧化硫排放浓度小于35mg/Nm3,脱硫效率≥99%。 脱硫增效剂使用时,机组负荷600MW时,硫份3498mg/Nm3,保证脱硫系统出口SO2排放浓度小于35 mg/Nm3的前提下可以减少一台浆液循环泵运行;当燃煤硫份达到4000 mg/Nm3时,仍能保证SO2排放浓度小于35 mg/Nm3。如不能达到要求,则扣除本批次货款。 使用脱硫增效剂后,不能对设备内壁的衬胶或玻璃鳞片产生腐蚀,各种塔内壁、净烟道内壁、流体管道以及烟囱内壁没有点蚀的情况出现。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

阅读理解答题方法与技巧 基础知识: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 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文章题目的作用: 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4.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 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5.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6.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7.写作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8.容易弄错的术语: (1)表达技巧= 艺术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3)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4)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反复…… (5)语言特点 = 通俗易懂/朴素/清新/ 严谨/ 优美、生动、鲜明/ 充满感情色彩(常与修辞手法合用) 9.在哪儿找线索:

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增效剂简介

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增效剂(ZD—100) 产品简介 北京中煤远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

一、产品背景 燃煤发电厂烟气中所含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等有害物质是造成大气污染、酸雨、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如何有效去除烟气中的SO2和NOX引起世界各国研究者的重视。当今世界上应用得最广泛的脱硫技术是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FGD)具有技术成熟、脱硫效率高、吸收剂来源广、价格低廉、副产品可利用等特点,是燃煤电厂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硫技术法。当前,我国FGD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行能耗高;设备结垢磨损严重,系统可靠性低;对煤质硫份的适应性差,难以达到设计出力要求。另外FGD工艺对于氮氧化物(NOX)难以脱除,主要依靠前端的“干法脱硝”方法。随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颁布实施,许多电厂将被迫进行脱硫脱硝设备的增容改造,一台600MW机组脱硫装置的增容改造需耗时3个月以上,耗资上千万元,给电厂带来了极大地经济压力。在保持原有脱硫系统设备不变的条件下,利用脱硫脱硝增效剂进行脱硫脱硝系统的“化学增容改造”完全能够达到进行设备增容改造的效果。 随着脱硫过程中化学药剂增效技术的引进吸收,脱硫增效剂在我国越来越多电厂的湿法脱硫系统中得到了应用,由于其具有使用效果明显、使用方便、经济性好的优点,使得这一产品受到广泛关注和青睐。调查显示,超过70%的燃煤电厂正在使用或有意向使用脱硫增效剂,用于改善系统运行。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新一代的高效脱硫增效剂其技术配方被国外专业公司垄断,产品价格较高,而国内产品技术落后,鱼目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辨明选择。而且,脱硫增效剂脱硫的同时不能同时对氮氧化物进行脱除,使用面和效果得到限制。 “ZD—100 脱硫脱硝增效剂”是北京中煤远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外脱硫增效剂的技术基础上,联合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化工院、国电、大唐等研究机构和发电集团共同研发、实验、生产的一种创新产品。不但解决了脱硫脱硝共同增效的难题,大幅度减少燃煤电厂的运行管理费用,其增效技术和适应性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小说阅读的解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引言 小说阅读的取材多以微型小说为主,考查侧重点主要在于概括故事情节,鉴赏人物形象,把握小说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等,考生应对其相关内容和作用了如指掌。 小说考查着重从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以及情节、高潮、结尾等方面设题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鼓励考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第一节对情节的考查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 关于情节: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一、题型: 第一类:概括情节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解题思路: (1)根据小说故事的发展划分结构层次。 (2)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 情节的特点 ⑴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⑵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浅谈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的区别

浅谈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的区别 竞业园课堂模式中对学生的展讲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展讲技能,提高学生的展讲水平是每一个竞业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下面我结合的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学生在展讲时应如何处理解题思路与解题过程的问题。 现在的学生展讲是不会讲解题思路,或者说讲出来后不是解题思路,只是单纯的对解题过程的描述。这是对解题思路的一种误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的学生展讲只停留在“鱼”的阶段,对其他学生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起不到根本的作用。 而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渔业企业家,不是只让一个渔夫受益,正确的受益链应该是由一个人带动整个小组,一个小组带动全班十个小组,从而达到经济的最终繁荣。教师也将由教达到不教,只有这样才会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景出现,我们的学生才将会在我们的基础上得到创新和发展。 关于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的问题不单单存在数学等学科,其实任何一种学习都有方法和捷径可走,而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才是解题思路。 例如:已知|a-2|+(b+1)2=0,求5ab 2-[2a 2b-(4ab 2-2a 2b)]的值 小组内展讲此类题的答题过程是:首先根据0+0=0的形式得出,a=2,b=-1; 然后对后面的多项式进行化简得到9ab 2-4a 2b ;最后把a 、b 的值代入得出原式等 于34。 如果学生的口齿比较伶俐,分析的如此条理的话一般会赢得大部分同学的掌声。可是这只是对解题过程的描述,并不等同于解题思路。分析的条理并不等同于透彻。如果遇到此类题目,按照这种做法必然能得到正确的结果,但这仅仅是“鱼”,而不是对方法的指导。 在教学中我是这么做的,我告诉学生先根据题目的结构确定题目类型,本题是先化简再求值的题目,与一般的题目不同的是并没有直接给出a 、b 的值,而需要我们自己去求得。怎么求a 、b 的值呢?我们在分析2 a +(b+1)2=0,利用绝对值和平方的非负性得出,a-2和b+1同时为0,最后得出a=2,b=-1。这才是解决此类题目的思路。 总之,解题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题思路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过程。解题过程是一个实际操作过程,解题思路是一个表现怎样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单的可以理解为求出某一值,我们寻求方法的过程是解题思路,等求出值来后再复述一遍成为解题过程。 解题过程是对解题思路的表现,但是是按照学科的逻辑去做的,是按照公式的要求去表现的,也可以说是一个使用公式的过程;而解题思路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是对题目的认识过程,是对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的研究过程,也可以说是对条件进行分析使之更加符合公式使用的过程。 这个问题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希望我粗浅的认识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吧。(待续) 凭栏听雨 2012.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