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医医院异地扩建项目

武汉市中医医院异地扩建项目
武汉市中医医院异地扩建项目

武汉市中医医院异地扩建项目环境阻碍报告书简本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

2018年1月

前言

三和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雄厚的管桩生产商之一,全国五百强建材企业,其主导产品“三和牌管桩”2006年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成为管桩行业最具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知名品牌。

湖北三和管桩是三和企业集团在国内建设的第十家生产基地,公司位于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乡。临江乡有长江黄金水道依境而过,境内长江岸线长10多公里,多处可建深水良港。项目所在地距三江码头3公里,距年货运能力300万吨的华容火车站5公里,距高速公路庙岭站26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湖北三和管桩项目建设要紧包括3条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线、综合区、辅助车间、物流运输和码头。其中,码头工程拟建设1个500DWT散货进口临时泊位和1个3000DWT综合泊位。

拟建码头为湖北三和管桩专用码头,该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18年10月由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完成,码头货种要紧为:原料砂石料进口52.5万吨/年,预应力水泥桩出口18万吨/年。

依照《环境阻碍评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判分类治理名录》,该项目应编制环境阻碍报告书。2009年8月20日受湖北三和管桩托付,由我院承担湖北三和管桩码头工程项目环境阻碍评判工作。

1 总论

1.1 评判依据

1.1.1 法律法规与部门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阻碍评判法》,2002年10月28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治理法》,1998年8月;

(9)《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爱护法》,1988年11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爱护条例》,1996年9月;

(11)《土地复垦规定》(国务院令第19号);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2003年6月28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治理条例》(2001.11.19) ;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治理条例》(2002.6.9);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

(18)国家环保总局(2002)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爱护分类治理名录》;

(19)国家环保总局(2006)第28号令《环境阻碍评判公众参与暂行方法》;

(20)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2000年7月27日公布的7号令“当前国家重点鼓舞进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名目”(2000年修订);

(21)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95]5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交通部

关于加强港口建设宏观治理意见的通知》;

(22)交通部2003年第5号令《交通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方法》;

(23)交通部2005年第11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内河水域环境治理规定》;

(24)《湖北省环境爱护条例》(修正)(1997.12.03);

(25)《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1997.12.03)

(26)湖北省环境爱护局鄂环字[1998]第5号文《湖北省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实施细则》;

(27)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函[2000]74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武汉市地表水环境功能类别和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爱护区级别规定有关问题的批复》;

(28)湖北省环境爱护局文件鄂环发[2006]20号《省环保局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爱护工作的通知》;

(29)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203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都市区域声学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

(30)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武政办[2006]178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武汉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类别>的通知》。

1.1.2 评判技术导则及规范

(1)《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

(2)《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 2.3-93);

(4)《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1995);

(5)《环境阻碍评判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阻碍》(HJ/T 19-1997);

(6)《港口建设项目环境阻碍评判规范》(JTJ 226-97);

(7)《港口工程环境爱护设计规范》(JTJ 231-94)。

1.1.3 相关文件及技术依据

(1)项目托付书。

(2)《湖北三和管桩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8年9月。

(3)《武汉新港总体规划》;

(4)《武汉新港鄂州段操纵性详细规划》。

1.2 评判标准

1.2.1 环境空气

环境空气现状和阻碍评判采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其中,颗粒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

1.2.2 水环境

依照长江鄂州段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水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码头及临时堆场区雨水经沉淀处理后排往长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

1.2.3 声环境

本本工程声环境现状评判和运营期环境阻碍评判采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18)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施工期阻碍评判采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项目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18)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1.3 评判因子

环境阻碍因子的识别与评判因子的选择结果见表1.3-1。

表1.3-1 环境阻碍因子识别与评判因子确定

1.4 评判等级、评判范畴和评判时段

1.4.1 评判等级

(1)环境空气

本项目无集中采暖设施,环境空气污染源要紧为原料砂石装卸及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燃油机车和货船尾气。依据HJ2.2-2018判定,环境空气评判等级为三级。

(2)地表水

本项目无生活设施,污水要紧为机械清洗废水,水量小于1000m3/d,要紧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水质简单。依据HJ/T2.3-93,判定地表水评判等级为三级。

(3)声环境

本项目位于声环境2类功能区,项目拟选址周围200m范畴内居民较少,推测周围声环境等效声级增高<3dB(A),当地居民生活受项目建设阻碍较小。依据HJ/T2.4-1995,判定声环境评判等级为三级。

(4)生态环境

本项目不涉及自然爱护区、风景名胜区、闻名自然历史遗产等敏锐区。建设阻碍范畴内可不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和绿地数量锐减,可不能引发荒漠化。依据HJ/T19-1997,判定生态环境阻碍评判等级为三级。

1.4.2 评判范畴

依据环境阻碍评判等级,同时考虑工程特点及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评判范畴见表1.4-1。

表1.4-1环境要素阻碍评判范畴

1.4.3 评判时段

依照工程性质特点,确定本次评判时段分为工程建设施工期、工程营运期两个时期。

1. 5环境爱护目标

依照现场调查,项目区域内无自然爱护区、水源爱护区、国家和地点级文物古迹、珍稀动植物等敏锐目标。项目周围要紧的敏锐点有黄柏山村,距项目所在地97-369m。

2 工程项目概况

2.1概况

项目名称:湖北三和管桩码头工程

建设单位:湖北三和管桩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规模:1个3000吨级综合泊位和1各500吨级临时泊位

工期:20个月

2.2项目组成

湖北三和管桩码头工程可划分为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提出两个方案,分别为临时泊位加永久泊位方案和一个永久泊位方案。设计举荐方案一。各方案项目组成详见表2.2-1。

表2.2-1项目组成一览表

3 运营期环境阻碍分析

3.1水污染环境阻碍分析

项目运营后,要紧的水污染源有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陆域生活污水、船舶生活污水、机械设备冲洗水。本项目舱底含油污水的含油浓度为5000mg/L;项目不包括职工生活设施,码头生活设施依靠后方厂区,陆域无生活污水产生;临时泊位来港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890m3/a,永久泊位来港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30m3/a,污染物要紧为COD和BOD5,产生总量分别为0.64t/a和0.42t/a;机械设备冲洗水要紧污染物为SS和石油类,石油类浓度50mg/L,SS浓度200mg/L,冲洗产生污水量约为8m3/d,污水量约为2640m3/a。到港船舶含油舱底水经自备的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含油浓度≤15mg/L)后在海事部门指定地点排放;到港船舶生活污水不得在本码头水域内排放,确需岸上接收的,由船舶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海事部门托付其认可单位污水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船舶污水;冲洗废水收集后经简易隔油池处理后送后方场区统一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由上所述可知,本项目的建设污废水经处理后达标外排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阻碍较小。然而,散货码头砂石料运载过程中落入水体,可能对水体有所阻碍,通过操纵物资堆高有效减少散落物对水体的阻碍。

3.2环境空气阻碍分析

本项目散货进口临时码头要紧运载货种为原料砂石料,永久综合码头运载货种为预应力水泥桩,永久综合码头物资装卸和堆存过程中扬尘产生少;临时码头砂石自卸、带式输送机转载点易产生扬尘,污染源属无组织排放;另外,港作车辆行驶会产生扬尘,汽车、装卸机械和船舶会产生尾气。经测算日均车流量为36辆/d,堆场道路全部为水泥硬化路面,通过洒水措施后道路扬尘量较小,对环境空气阻碍较小。场内汽车尾气、装卸机械废气、集疏运车辆、装卸机械和到港船舶废气要紧污染物有SO2、CO、NO x、C n H m。

3.3噪声环境阻碍分析

本项目噪声要紧来自于门座起重机、牵引车、平板车、轮胎吊机械运输噪声等,噪声源约66~90dB(A),通过设备选用低噪声设备,个别高噪声源强设备采取消声隔声设施;加强港区作业调度治理和交通疏导,专门是夜间运输车辆,幸免交通堵塞而增加车辆噪声;加强绿化等措施后,可操纵噪声对周围环境的阻碍。

3.4固废环境阻碍分析

本工程固废要紧包括到港船舶生活垃圾、码头作业区工作人员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置。

3.5生态环境阻碍分析

本项目建设对生态环境的阻碍不单表现在运营期,还表现在施工期,要紧生态环境阻碍有:

(1)施工期要对工程区域岸线护岸规整,对岸线局部进行削坡、水下抛石、坡面浆砌块石,使得原有岸线局部的水生生物繁育和生长受到阻碍。

(2)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的要紧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COD),无机氮、无机磷等,易引起局部水体的富营养化,在其它条件合适时,可能引起水域污染,破坏局部水域内的生态平稳。

(3)施工船舶油污水进入水体,对水生生物的阻碍较大,能引起生物的积存作用。高积存性的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生物浓缩和放大,危及较高营养级水平的生物。

(4)陆域堆场、运输道路施工将对占地范畴内的植被造成破坏,缺失一定面积的草地及树木;工程开挖植被后地表裸露,若不及时进行防护,还有可能产生水土流失。

(5)码头工程兴建后,由于缩小河道断面,增加了局部阻力,河床将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新的水流结构,从而将一定程度上改变河势。

(6)码头工程占用河道过水面积,挤压水流,引起河道局部区域水位壅高、流速增大以及流场变化,因此可能阻碍工程江段堤防和行洪能力。

(7)码头工程运营和船只运输可能对长江珍稀爱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通道造

成阻碍。

(8)营运期污水包括港口陆域人员生活污水、流淌设备冲洗水以及到港船舶污水等。如不进行收集处理直截了当排江,将会对长江水生生态环境产生不利阻碍。

4环境阻碍减缓措施

4.1水污染防治措施

(1)到港船舶舱底油污水、生活污水

到港船舶含油舱底水经自备的油水分离器处理达标(含油浓度≤15mg/L)后在海事部门指定地点排放;到港船舶生活污水不得在本码头水域内排放,确需岸上接收的,由船舶向海事部门提出申请,海事部门托付其认可单位污水接收船有偿接收处理船舶污水。

(2)陆域生活污水

项目不包括职工生活设施,码头生活设施依靠后方厂区,陆域无生活污水产生;

(3)机械设备冲洗水

冲洗废水收集后经简易隔油池处理后送后方场区统一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后排放。

(4)其他

操纵物资堆高,有效减少散落物对水体的阻碍。

4.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及时对码头面和运输道路进行洒水和清扫,减少二次扬尘发生量;绿化布置以道路、库场为重点,绿化树种应偏重于常绿及观赏,品种上着重于树、花、草的合理配比。树种选择应有吸附有害气体和减弱风速的作用,如海棠、夹竹桃等。

4.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设备选型要选择符合声环境标准的低噪声设备,个别高噪声源强设备采取消声隔声设施。加强港区作业调度治理和交通疏导,专门是夜间运输车辆,幸免交通堵塞而增加车辆噪声。

4.4固废污染防治措施

陆域生活垃圾收集后送都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建筑垃圾可用于场地回填或送都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到港船舶固体废物由码头接收并送都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4.5生态环境爱护措施

(1)加强生态环境爱护的宣传和治理力度,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严禁施工人员利用水上作业之便捕捞珍稀水生爱护动物。

(2)建立高效有力的监管体系,加强对珍稀水生生物的爱护。合理进行施工组织,工程水下施工尽量选择12月~2月的枯水季节进行,躲开珍稀爱护水生动物的洄游高峰期。

(3)为幸免施工船舶对江段珍稀水生生物造成损害,施工单位应优化施工工艺方案,操纵施工作业、施工船舶污染物排放。抓紧施工进度,尽量缩短水上作业时刻。

(4)陆域施工尽量减少占用河漫滩地,严禁随意砍伐防汛大堤外的树木。

(5)施工营地应依靠后方居民点设置,严禁将施工营地设置在河漫滩地上。

(6)施工点要设置沉砂池,并定期清理,防止泥砂直截了当进入水体对生态环境产生阻碍。

(7)按防洪部门要求在码头作业区实施绿化。

5环境阻碍评判结论

评判单位通过推测、分析、评估项目对水环境、环境空气、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阻碍,并制定环境爱护措施。评判认为,在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政策和各项规章治理制度,以及全面贯彻“清洁生产、总量操纵”的原则,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并切实落实本报告书中的各项污染物防治措施,保证环保设施正常运转的条件下,湖北三和管桩码头工程项目从环保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

湖北省医院名单一览表

湖北省医院名单一览表

25.武汉市武东医院 26.武汉市普仁医院 27.江岸区结核病防治所 28.江岸区妇幼保健院(所) 29.江汉区妇幼保健院(所) 30.桥口区妇幼保健院(所) 31.汉阳区妇幼保健院(所) 32.武昌区妇幼保健院(所) 33.洪山区中医医院 34.洪山区妇幼保健院(所) 35.青山区人民医院 36.青山区妇幼保健院(所) 37.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38.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所) 39.蔡甸区中医医院 40.蔡甸区妇幼保健院(所) 41.江夏区中医医院 42.江夏区妇幼保健院(所) 43.汉南区人民医院 44.汉南区妇幼保健院(所) 45.黄陂区人民医院 46.黄陂区中医医院 47.黄陂区妇幼保健院(所) 48.新洲区人民医院 49.新洲区第二人民医院 50.新洲区中医医院 51.新洲区妇幼保健院(所) 52.武汉大学医院 53.湖北省荣军医院 54.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55.湖北省武警总医院 56.解放军第161医院 57.解放军第457医院 58.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 59.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 60.武汉市江岸车辆厂职工医院 61.武汉铁路中心医院 62.汉阳铁路中心医院 63.武昌车辆厂职工医院 64.武汉锅炉集团职工医院 65.中建三局武汉中心医院 66.武钢职工总医院 67.武钢第二职工医院

18.红安县妇幼保健院 19.麻城市人民医院 20.麻城市二医院 21.麻城市中医医院 22.麻城市妇幼保健院 23.南昌铁路局麻城市铁路医院 24.浠水县人民医院 25.浠水县中医医院 26.浠水县妇幼保健院 27.罗田县人民医院 28.罗田县中医医院 29.罗田县妇幼保健院 30.英山县人民医院 31.英山县中医医院 32.英山县妇幼保健院 33.蕲春县人民医院 34.蕲春县中医医院 35.蕲春县妇幼保健院 36.蕲春县八里湖职工医院 37.黄梅县人民医院 38.黄梅县二医院 39.黄梅县中医医院 40.黄梅县妇幼保健院 41.龙感湖管理区职工医院 42.武穴市人民医院 43.武穴市中医医院 44.武穴市妇幼保健院 45.武穴市中万丈湖职工医院咸宁市:24所 1.咸宁市中心医院 2.咸宁市中医医院 3.咸宁市妇幼保健院 4.咸宁市附二医院 5.咸安区人民医院 6.咸安区中医医院 7.咸安区妇幼保健院 8.赤壁市人民医院 9.赤壁市中医医院 10.赤壁市妇幼保健院 11.赤壁市血防医院 12.蒲纺职工医院 13.崇阳县人民医院

2019年中医医院工作计划

2019年中医医院工作计划 【篇一】 为全面贯彻执行国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老年人中 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和《0-6儿童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全方位开展我镇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确保 20xx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丰收,现结合我镇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如下: 一、增强领导,健全班子。 为增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基本公共卫 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分 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对全 镇上述两项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检查和指导,确保服务项目的 顺利实施。同时,组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技术指导小组,由中 医科科长任组长、公共卫生科科长任副组长。公共卫生科儿童保健医 师和老年保健医师为工作责任人,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和乡村医生直接 参与各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在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使中医药健康管理 服务的技术规范在我镇得到有效执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乃 至整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 二、注重培训,提升能力。 医院将针对0-6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穴位等五种调摄方法的运用等实用技术进行再学习和再培 训,做到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全体乡村医生和全体公共卫生服务 人员人人参加培训、人人考试过关、人人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 理服务。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成为低成本、易实施、疗效好、受欢

迎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20xx年,我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专题培 训许多于4次,每次均按照有通知、有签到、有课件、有影像、有考试、有小结的要求进行,重在解决问题,决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 阅读专业书刊、参加上级培训和到村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 全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形式多样,开展健教。 协调老年保健、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等诸多环节,充分利用健康 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现有平台和有效手段,将0-6岁儿童和65岁以 上老年人中医保健知识列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内容。计划通过健康 讲座、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入户等多种形式,让中医保健知识进学校、进商场、进机关、进家庭,积极营造了解中医、拥护中医、积极参与 和自觉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考核督导、常态管理。 公共卫生科对全镇基层各卫生室实施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现场督 导每月许多于一次,督查覆盖率100%。督查时主要对工作进度、工作 质量、群众满意度和电子档案录入情况进行抽查,及时发觉和纠正工 作中存有的问题,通过常态化管理,保证工作的真实性、规范性和时 效性。每次现场督导必须有有效的现场督导笔录,并存入工作档案。 公共卫生科对各村卫生室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每季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结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挂勾,作为发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奖惩和年终评先选优的依据之一。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将对镇村两级中医健康管理服务档案工作 进行探索。对相关基础信息进行调查摸底,对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表册 做好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报告和归档工作,建立和完善中医药 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软件体系。 五、咬定目标、整体推进。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2008 年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 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 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 床、1 00 床、200 床、300 床、400 床、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 倍相匹配。

中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标签:标题] 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通过院长办公会集体研究讨论,制定工作目标及具体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目标 1、改善医疗环境。 2、继续实施“三名”战略。 3、完成三甲创建工作。 4、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 二、具体工作计划 为实现工作目标,我院全体医务人员要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筑巢引凤,增强实力 好的医疗环境,既是广大患者的要求,也受医务工作者青睐,是医院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巢”是基础设施;“凤”是服务对象,也是医学人才。为筑好巢,我们分四步走:第一步是腾龙换鸟,兴建过渡病房****平米,即将运行。内部的环境与设施目前处于全县最优。第二步是兴建医疗综合大楼约*万平米,近***张床。今年完成规划设计,立项并开工。第三步是征用发展备用地。其中第二步是中医院发展的重中之重,是留住病人留住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培育素养,提升水平 素养包含了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技术水平两个方面,有了好的环境医精诚”之理念,努力提高水平,大力实施“三名战略”。 1、选聘高层次人才,2015年人才计划中将招录3名研究生,其中一名中医专业、一名针灸专业、一名推拿专业。 2、培养现有人才。建立“内训外修”机制,加强“三基训练”,巩固每周学习制度。 3、拓宽交流平台。与江苏省中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安医大附院继续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人才培养及技术支撑平台。 4、加强特色专科专病建设。我们在特色专科专病建设上,还要下大力气,继续做大做强内科、妇产科。内科除心血管科外,继续加强对肾病、糖尿病、肿瘤、消化等科室的扶持力度与发展规划;妇产科继续加强在产科、产后康复、妇科等方面业务方面的拓展;骨伤科要在专科特色方面不断完善提高;外科做好开展微创技术等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我院将利用中医医院的特色优势成立“治未病中心”。 (三)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今年是公立医院改革之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势在必行。结合我院情况,建立和完善新的运行机制: 1、探索岗位管理,建立岗位进出机制(包括领导岗位)。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指南(人员配备)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人员部分)

骨伤科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有稳定的医师队伍,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医师具备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在不同年龄段无人才断档;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 第十六条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中医骨伤科医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具有从事中骨伤科专业8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三级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中医医院骨伤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5人以上的,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骨伤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工作经历,三级中医医院骨伤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附件 肝病人员队伍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肝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肝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七条三级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肝病科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八条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肝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肝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2020年中医院年度工作计划.doc

篇一:《2014年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医院2014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我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契机,加强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力争实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创建总体目标。 一、工作重点 2014年工作要紧紧围绕着我院中长期发展规划展开工作。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在执行中医诊疗规范、诊疗常规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管理,全面落实“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的各项工作要求。 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形成梯队,高级人才占10%,中级人才占35%,初级人才占55%。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提高运营效率。抓好开源节流工作,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

重点发展突出中医药特色的项目,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5、 二、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 医疗质量管理 各个质量管理委员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医疗质量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及医院感染委员会等都要定期召开各种会议,每年不得少于4次。 狠抓门诊及住院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突出中医特色,规范门诊病历书写、病房病历书写,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 制度、会诊制度、疑难病历讨论制度。 加强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监督,建立及健全医疗风险防范机制,严格执行中医操作规程和常规。建立健全医疗应急方案。 (二)队伍建设引进人才 针对医院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在本年度内重点引进中医学

科带头人2-3名,主治中医师3-4名,充实业务骨干队伍。要给引进的人才搭建平台,做到引得来、留得住,对非本地人员提供免费租房和伙食。 (三)病案质量管理 将病案质量控制的重点放在科室,医务科随时抽查科室运行病历及终末病历,重点是对运行病历的督查,将抽查和督导结果及时反馈到院领导及各科室,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开展优秀病历评选活动,评出的优秀病历医院奖励,同时对书写不合格的病历进行处罚及通报批评,以提高病历整体质量。 (四)继续教育及“三基”培训管理 加强医院临床工作人员的三基培训,根据各科室的专业技术特点,强化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学习。由医务科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并进行考核 参加医学会组织的各种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中医理论。 (五) 完善医技人员技术档案管理 重新整理及完善医院医技人员相关技术档案,做到一人一案管理,有案可查。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而制定,旨在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本标准对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建成标准、设施配置等均做出了消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与建筑标准 第四章选址、用地与总平面布置 第五章设备配置 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附录中医医院基本用房及辅助用房组成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倍相匹配。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中医医院日门(急)诊量可按专科实际日门(急)诊量做相应调整。第十三条中医医院的用房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组成(见附录一)。

2020中医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五篇

2020中医医院年度工作计划五篇 由中国古代名医传承今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病救人的医疗 【篇一】 全方位开展我镇0-6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确保20__年我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全面丰收,现结合我镇具体情况,制定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班子。 为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领导,医院成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分管负责同志任组长,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对全镇上述两项工作的宣传、组织、管理、检查和指导,确保服务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组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技术指导小组,由中医科科长任组长、公共卫生科科长任副组长。 务团队成员和乡村医生直接参与各村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制度,明确各个环节在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中的职责,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规范在我镇得到有效执行,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乃至整个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 二、注重培训,提升能力。 医院将针对0-6岁儿童中医药保健指导、65岁以上老年人中 和再培 训,做到医院服务团队成员、全体乡村医生和全体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人人参加培训、人人考试过关、人人能够独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使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成为低成本、易实施、疗效好、受欢迎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20__年,我镇中医药健 有课件、有影像、有考试、有小结的要求进行,重在解决问题,决不流于形式。同时,通过阅读专业书刊、参加上级培训和到村现场指导等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全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形式多样,开展健教。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 2008 年 6 月21 日)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 加强与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 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 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就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与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 就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 也就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60~500 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 ; 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 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就是的原则, 达到布局合理, 功能完善, 分区明确, 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 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 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 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突出中医药特色, 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 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与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 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 符合国家与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与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 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 并留有改造与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 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 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 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 0. 22~0. 27 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 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 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 按病床数量, 分为 60 床、1 00 床、 200 床、 300 床、 400 床、 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 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 3. 5 倍相匹配。

中医医院XX年度工作计划

中医医院XX年度工作计划 XX年将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一年,我院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家卫生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循医院的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医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加快发展为主线,质量、安全与和谐为主题,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抓手,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新思路、新观念、新举措增强医院工作的生机与活力,紧紧依靠全院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变化变革,进一步提升医院品质和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现制定XX年医院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需求、群众满意和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标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总体目标 巩固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继续实施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落实各项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质量,努力实现服务零投诉、零缺陷、零事故;有计划地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拓宽服务领域;XX年,实现全年业务收入保持在510万元,力争达到600万,药品收入控制在45%以内,平均住院天数控制在天以内。

三、工作重点 (一)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全力以赴确保通过二甲中医医院评审。 1、医院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二甲中医医院评审工作的领导、组织及协调工作。 2、医院召开全院动员大会,宣讲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对我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布置实施方案、各阶段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调动全员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步调一致,上下齐心,通力合作,扎扎实实地做好工作。 3、评审领导小组按照《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认真做好各专业组评审实施、自查整改、评审迎接等工作。全院各科室在医院评审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本科室的创建计划、医院阶段性工作安排及相关资料准备工作,力争通过二甲中医医院评审。 (二)加强医院内涵建设,依法经营,打造受人尊敬的中医医院 1、坚持中西医并重,突出中医特色的发展思想,突出中医特色、专长,加强“名中医、名科、名院建设”,完善中医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临床效果显著的特色疗法,检查治疗技术项目,尤其是中医推广项目,并在XX年筹建“治未病”健康体检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保健养生需求。

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模板

绪论(编制说明)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公共建筑大纲进行编制,根据拟建项目的特征对大纲要求的以下内容进行了删减: 1、由于拟建项目属于有法人项目,不需要成立新的项目组织和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故对大纲中的第八章的《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章节进行了删减。 2、拟建项目属于非营利性公立医院,故对大纲中的第十一章《财务评价》进行了删减,在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单位工程投资与资金筹措》里增加了单位工程投资指标。 3、拟建项目无重大拆迁,社会因素较为简单,无突出的社会矛盾,故对大纲中的第十二章《社会评价》进行了删减。 4、拟建项目工艺成熟简单,故没有进行方案比选。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二、承办单位概况 1、项目业主及其简介: 2、法定代表人: 3、业主地址:

4、项目主管单位: 5、项目类别及性质: 三、编制依据: 1、《中医院建设标准》(建标 110-2008); 2、《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3、《贵州省“十一五”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 4、锦屏县国土资源局《关于锦屏自治县中医院使用土地权属的证明》; 5、锦屏县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6、锦屏县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7、锦屏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锦屏县中医院增加人员编制的通知》; 8、《贵州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二期工程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建议方案表》 9、国家颁布的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规程、规定要求; 10、《卫生部关于转发中国地震局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 11、有关专业技术规范、标准; 12、项目业主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3、黔发改社会(2009)2678号《关于锦屏县民族中医院建设发展规划的批复》 四、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

2021中医院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

Making a comprehensive plan from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and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to complete a certain item, are the guarantee of smooth implementation. 2021中医院工作计划三 篇正式版

2021中医院工作计划三篇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计划资料适用于对某个事项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目的为完成某事项而进行的活动而制定,是能否顺利和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和依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篇一】 一、201x年工作安排 1.紧紧围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认真落实分级诊疗制度、管理体制及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等各项医改政策。 2.继续按照大部制改革的总体框架和思路,进一步深化人事体制改革。实行医院层级管理新模式,加强对医院各部负责人及中层以上干部的目标管理,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强和完善监督考核机制;继续实施管理岗位及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

积极性;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岗变薪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灵活用人机制。 3.推进完善国医堂项目建设,拓展特色中医药诊疗服务项目,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4.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注重学科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5.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强化医疗管理,重视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差错的发生。 6.认真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提升医院

中医院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 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 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床,100床,200床,300床,400床,500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倍相匹配.具有中医专科特色的中医 医院日门(急)诊量可按专科实际日门(急)诊量做相应调整.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的用房由急诊部,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和药剂科室等基本用房及保障系 统,行政管理和院内生活服务等辅助用房组成(见附录一).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大型医疗设备等项目的用房应根据需要合理 设置,建筑面积单列.

武汉主要医院分布

武汉市江岸区红旗医院 武汉市各城区主要医院分布 江岸区(28) 武汉协和医院 武汉市中心医院二甲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二甲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五七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武汉市儿童医院 武汉长江航运总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二七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中山分院 武汉市第六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妇幼保健所 武汉市江岸区红十字会医院 武汉华中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朝阳医院同济朝港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先锋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劳动医院 武汉市传染病医院 三甲 武汉仁爱医院 武汉市中医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谌家矶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联合医院 武汉市江岸区博爱医院 华中航运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华泰医院 武汉空军四五七医院I 證 江汉区(27)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 武汉艾格眼科医院 武汉市第八医院 武汉市第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妇幼保健所 武汉市中心医院分院 武汉市第八医院南院 江汉石油管理局建设工程处职工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东方红医院 武汉市商业职工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江汉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江北分院 武汉市一医院汉西分院 武汉市江汉区交通医院 武汉世纪博爱医院 武汉康音耳聋耳鸣研究院

武汉市优抚医院 武汉市桥口区宗关医院 武汉市桥口区汉水医院 江汉石油管理局天然气处职工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民意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台北医院 江汉石油管理局钻井工程处职工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医院 江汉石油管理局运输处职工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前进医院 硚口区(17) 武汉市桥口区长丰医院 武汉同济来福康医院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武汉市第十四医院 武汉现代女子妇科医院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张床测算。

武汉民营医院概况

武汉民营医院概况 到10年,武汉共有212家医院武汉博爱医院 武汉市台湾伟臻武昌眼科医院湖北省肿瘤医院 湖北省荣军医院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大学中山医院 武汉市第七医院 武汉市汉南区妇幼保健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桥口区长丰医院 武昌铁路医院 湖北省航运公司职工医院 武汉市新洲区红十字会医院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武汉市新洲区中医院 武汉市新洲区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省新华医院 武汉市第六医院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民营) 武汉市武东医院〓武汉市第二武汉新世纪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医院 武昌爱民中医院 国营武昌造船厂职工医院 武汉江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职铁道部武汉工程机械厂医院 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医院 武汉市武昌区第三医院 武汉大中骨病医院(民营) 武汉市武昌区第二医院 武汉华夏医院(民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医院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原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医院 武汉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院武汉市武昌康复护理医院 武汉市武昌区中医院 武汉市武大口腔医院 中国南车集团武昌车辆厂职工武汉市武昌区儿童医院 武汉市武昌区白沙洲医院 湖北省地质矿产局职工医院

湖北省人民医院(分院) 湖北聋儿康复中心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 武警湖北总队医院 武汉市武昌区第一医院 武汉市第二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市洪山区妇幼保健所 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湖北省 武汉华仁医院(民营)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医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武汉市洪山医院 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医院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医院 湖北省地矿局职工医院 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 汉口铁路医院 武汉市青山区儿童医院〓武汉 武汉市青山区妇幼保健所 武钢职工总医院 武汉船用机械厂(461厂)职工医 武汉重型铸造厂职工医院 武汉市青山区第二医院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船厂医 武汉石油化工厂职工医院 武汉石化职工医院 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医 武汉市第九医院 武汉市青山区第一医院 湖北省青山热电厂职工医院 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医院 武汉市青山区厂前医院 武汉市冶金设备制造公司职工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 武汉申新纱厂职工医院 武汉市桥口区桥口医院 武汉市第十四医院 〓江夏区第武汉市桥口区宗关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普爱医 武汉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职 湖北省新华医院民航分院 武汉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武汉中心 武汉市汉南区中医院

市中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市中医院年度工作计划 市中医院二0__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__年,我院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把握落实好“一二三四”工作部署。即围绕创建特色医院、实力医院、和谐医院这一总的发展方向;实现全年业务收入和完成新院迁建前期准备工作两个工作目标;落实无差错管理、无缺陷服务、无被动工作三项工作要求;开展好医疗质量提高年、规章制度落实年、文明服务形象年、两个效益增长年四个活动。大力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实现医院全面发展,推动医院整体工作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任务目标 (一)经济指标 全年业务收入确保与08年相比增长XX.X%,实现收支基本平衡。 (二)业务指标 1.医疗护理指标 全年门诊量比20__年增长XX%。全年收治住院病人比去年增长XX.X%。实际病床使用率XX%,比去年提高XXX个百分点。治愈好转率XX%。全年出院病人病例甲级率≥XX%,无丙级病例。处方

合格率≥XX%。入出院诊断符合率≥XX%,中医药治疗率≥XX%。医护人员三基培训参训率XX%,合格率XX%。 2.预防保健指标 完成社区保健计划免疫任务,孕产妇保健率XX%,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XX%,免疫接种率XX%,访视率XX%。 3.科研教学指标 申报立项省、市科研课题4项,完成课题鉴定4项。发表学术论文XXX篇,心血管科完成国家“十*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年度建设计划,申报省级重点专科1个。 三、主要措施 (一)、以病人为中心,全面开展医疗质量提高年活动 1.充分发挥各专业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工作质量考评体系,落实质控奖惩制度。 各专业委员会根据各自职能,制订具体的工作质量考评标准和办法,使检查考评等日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按月季年汇总落实奖惩。 2.修订完善各科常见病种诊疗技术规范 各临床科室根据本专业特点,选定2-3个常见病种,修订优化诊疗技术方案。突出中医特点,发挥中西结合优势,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年终进行分析总结。 3.建立、健全病历全程质量监控、评价、反馈制度,重点加强医疗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不断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 2008 年 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 60~500 张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 1 / 17

扬中医药文化。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 0. 22~0. 27 张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 60 床、1 00 床、 200 床、 300 床、 400 床、 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 .. .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 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卫办规财发[2008] 122 号2008 年6 月21 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需要,加强和规中医医院的建设,提高工程项目决策与建设的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为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科学决策和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所提供的全国统一标准;是审批、核准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的依据;也是有关方面编制、审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建设规模在60~500 病床的综合性中医医院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可按其建设规模大小参照执行。 第四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必须遵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关法律、法规,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方便病人、因地制宜、实事的原则,达到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分区明确,为患者营造安全、便捷、舒适、温馨的就医环境。 第五条中医医院的改建、扩建应充分利用原有基础设施,认真贯彻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从我国国情出发,结合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兼顾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 i. .w.

第六条中医医院的建设,应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国中医药条例》的规定,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区域卫生规划和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中医医院建设应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工程投资应统筹安排,中医医院建设用地应纳入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 第八条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应统一规划一次建成,并留有改造和发展余地。 投资确有困难的可统一规划、分期实施。 建设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后,不得随意改动。 第九条中医医院的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第十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应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拟建中医医院所在地区的区域人口数确定。 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宜按0.22~0.27 床测算。 中医医院建设应立足于改扩建为主,在现有床位能满足正常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原则上不宜增加床位。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的建设规模,按病床数量,分为60 床、1 00 床、200 床、300 床、400 床、500 床六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的日门(急)诊量宜与所设病床数的3.5 倍相匹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