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概念

区域经济学概念
区域经济学概念

Regional Economics

区域经济学

区域(地区)经济学的主要问题:是解释在一国国民经济范围内生产和人口分布状况,它经常被人们探讨,仿佛经不起通常的经济分析工具的检验。如果比较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异同之处,我们可以看到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性质不同的领域。就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商品贸易来看,一个地区就像一个国家。由于要素供给的区位差异造成各地区生产的商品不同,因此使得地区间的贸易也不同,这种情况恰好与国家一样。这些相似点部分地——而不是全部——延伸到生产要素的行为。而资本就是能在国家之间和区城之间流动的一种生产要素。

国家和地区之间要主要的差别之一,则是与另一个生产要素,即劳动有关。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在国家之间是受限制的,然而在一国范围内,区域的绝对必要条件则是劳动力可以在地区之间无限制地流动。除此之外,两者之间根本性的差别,在于所运用的政策工具不同。与国家不一样,一个区域不可能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

这种差别使国际贸易和区域经济学迥然不同。和国家相比,一地区对商品的需求取决于该地区人口的内生数量。决定一地区的需求和生产什么的因素,是受劳动力流动程度所影响的劳动供给,当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决定地区之间的生活费用的差别,以及地区的舒适程度。区域经济学密切关注对产业布局产生的作用。区域经济学中所关注的主要政策则是地方的税收和支出政策的效果,以及旨在影响地区之间经济活动分布的努力。所有这些都与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关税、汇率和货币政策形成对照,而这些因素在区域经济学中是看不到的。

虽然区域经济学被相对地忽视,但它导致了经济学的其他领域中的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区分,这在国际贸易文献中只是最近才做出的一种重要的区别,而在地区内乘数分析中早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了。区域经济学比其他的经济学更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中间投入品的商品的使用,对生产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有助于生产布局。区域分析的这些要素和其他一些内容将在下面加以讨论.接着再考察用以分析地区的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

已被接受的地区分析

早期的区位理论一个早期而持久的贡献是冯·屠能(V on Thunen,1826年)关于城市周围农业土地使用的理论。该理论认为,靠近城市的土地,由于节约了运费,而导致该处地价上涨和较为集约的土地使用。从形式上来看,这模型在20世纪同样可用来将城市内土地使用解释为离中心商业区的距离的函数。冯·屠能没有提供一种区域理论,因为由城市产生的农产品的需求未被解释。但是,他强调了地区内的对土地的竞争,这是大多数力图研究地区的论著中所缺乏的部分。

韦伯(Weber,1929年)试图把产业的空间布局,解释为运送成本最小化投入的生产的选择。韦伯没说明在每一个区位将生产多少,忽视了产出价格对区位选择的影响。胡佛(Hoover,1937年,1948年)修改了韦伯的体系,他考虑了更复杂的运输费用结构、生产中投入的替代物和规模经济。伊萨德(Isard,1956、1975年)增加了运输和生产的其他投入品之间的替代关系。摩西(Moses,1958年)更充分地考察了投入品的替代,并证明最适度区位对生产函数的齐次性特点是很敏感的。这些分析中一个未经考察的部分是某些区位比别的区位价值更大,因此成本最小化的企业将为这个区位而彼此竞争。以致会像冯·屠能模型描述的一样产生地租,从而进一步影响区位选择。

洛什(Losch,194O年)把工业区位分析推广到多种产业的情况,分析地区中的城市规模和类型,这种城市没有资源差别,人口分布也相同,并可以从各地获得具有完全的供给弹性的投入品。生产的空间集中是由规模经济的差异和最终产品运输费用的差别所引起的。米尔斯(Mills)和拉夫(Lav)〔1964年)证明洛什的六角形市场区域是不恰当的,企业的自由进入不一定产生遍布一切空间的市场区域。

洛什像冯·屠能、韦伯和胡佛一样,不承认生产对当地劳动需求的效应,从而也不承认对生产的地理分布和对产出需求的效应。贝克曼(Beckman,1958年)拓广了洛什的工作,他认识到对当地商品的需求会影响一个等级结构中的城市的规模。这种拓广是由同一分布的农业生产所推动的,可是并未对生产布局进行严肃的分析。

单一地区的经济活动诺思(North,1955年)用例证说明了地区分析的出口基础分析方法,此方法涉及到由所谓基本行业的存在而产生的对该地区的引致效应,这些行业会将其产出输送到该地区之外。引致效应取决于被吸引到此区域的追加的就业量,该吸引力的产生是因为基本行业中工人和企业的需求可能部分地由当地生产给以满足。这些效应导致当地的就业乘数。在出口基础分析法中,出口行业的布局、规模和类型开始形成的原因没有被说明,而价格原则也没被考虑。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在考察地区需求的内生性方面迈出了第一步,而该内生性在前面谈到的有关产业区位的研究工作中没有被人发现。

大量的面向实际的研究工作对地区出口的区域效应进行定量分析,而出口基础分析法则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如伊萨德(1975年)作例证的投入—产出模型中达到了顶点,该模型使里昂惕夫(Leontief)的行业间分析适用于地区分析。

地区分析中的最新进展博茨(Borts)和斯坦(Stein)(1964年)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了劳动、资本和劳动—资本比率,并在研究生产要素的流动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劳动供给的转移是该模型中一个重要的外生动力,这动力产生于对高出生率和农业技术变化的强调,该变化使劳动在不同地区都从农业中被排挤出去,尤其在二次大战前后数十年期间的(美国)南方更是如此。这个分析并没引进生产方面的地区比较利益或者影响劳动者希望定居的环境。

更新的理论是,一些城市模型承认城市之间出现移民,并断定对一个地区来说真正外生的是吸引人们在该地区定居所必需的效用水平。托利〔Tolley,1974年〕建立了一个地区模型,该模型既包括城市之间交易的商品生产和消费,也有地区生产等于地区消费的非贸易品。可以证明生产成本以及对非贸易品的需求的差别,将导致地区之间不平等的货币工资,即使其效用是相等的。亨德森(Henderson,1974年)从规模经济和人口的流动角度,强调城市和城市等级结构的存在。厄普顿(Upton,1981年)进一步分析了均衡状况下的城市规模。托利、格雷夫斯〔Graves〕和加德纳(Gardner)(1979年)考查了外在性对城市规模的影响。亨德森和约安尼季斯(Ioannides)〔1981年)对城市系统的增长和变化的分析运用了相同的原理。

已被引证的这一部份学术贡献,为调查研究地区增长和衰退现象提供了初步的概念性的框架,这包括由穆特(Muth,1971年)、恩格尔〔Engle〕和哈钦斯(Hutchins)(1978年)、豪兰(Howland,1979年)。施梅纳(Schmenner,1982年)根据经验分析提出的一些问题,其中许多还未曾解决。在下一部分,为了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框架,我们将依据这些贡献展开论述。

一种综合区域理论的内容

生产设一地区商品i的生产为,其中是用于生产的中间品组成的矢量,Ni是劳动,Li 是土地、矿藏和港口地点等区位特殊资本,A是一个区域中特殊舒适的矢量。这些舒适包括了气候特点,而且也不同于地区特殊资本,因为它们对于地区所有企业和居民来说是公共财货。非地区特殊资本,也是生产函数的一个自变量,在这里假设有这样一种属性,即其价格在各地区之间几乎不会有变动。

设商品价格矢量为P,劳动工资为W,任何的地区供给曲线为:

(1)

这里是全部价格的向量,而不是各自的单一价格被放入公式,作为投入品使用的商品的价格都影响生产的可赢利性。相应于该供给曲线的是对在生产中所用的每一商品的需求。

(2)

以及对生产的劳动需求,

(3)

方程(1)、(2)和(3)表示区域理论中的生产者方面的内容,并给出了生产者对价格、工资和地区舒适程度的反应。舒适在这里将被作为是外生的因素,虽然产生对污染和拥挤的效应以及作为公共财货的政府对地方服务的作用在广义上可以被认为内生的舒适因素。假如,在既定的舒适条件之下,价格P和工资W在均衡状态中决定,它们不仅取决于生产者行为条件,而且也取决于产品需求行为和劳动供给行为,这些都是在下一节要考察的区域理论的另一部份内容。

生产者的行为条件与商品可能被用作为中间投入的地区投入——产出模型相同。但是,在投入——产出模型中,商品按固定的比例使用,来自地区的出口数额或者另一种概念的最终需求被当作外生的。与此相反,这里生产者行为条件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价格理论方面提供一种关于投入和产出如何决定的一种说明。

为了导出方程(1)、(2)和(3)式,应先将由生产函数求偏导得到的每一投入的边际产值乘以

产出的价格,再令i等于投入的价格,该价格是中间品的价格,工资W或者区位特殊资本价格R,这取决于被考察的投入品的性质。然后,再加上生产函数,结果就得到Q+1个方程,它们决定了产出从在生产中使用的投入Q。对每一中间投入的总需求是每个生产中的需求的总和。最后,一个关于区位特殊资本的供给函数可能被推断出来,这表明了当它变得更为需要时它的价格是怎样内生地上升,并使这体系增加一个方程。

虽然Li和Ri的解还没有出现,但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方程组内的各组成部份,所以影响方程(1)、(2)和(3)式。例如,让我们分析方程式(l)中的地区产出量对产出价格上升的反应。如果所有的投入价格保持不变,的上升会增加所有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值,并或多或少地导致产出且增加。可是,当地区特殊资本Li增长时,它的价格Ri提高会导致生产边际成本的增加;当边际成本的增加终于与上升的产出价格相等时,产量将停止增加。即使地区特殊资本的价格和数量在求解过程中被置换出去,因而在地区生产者的行为条件中没有明确地表示出来,地区产出供给曲线之所以向上倾斜也显然是由于存在着向上倾斜的区位特殊资本的供给曲线。

一些地区特殊资本,是由该地区内到生产和消费场所不同距离的土地组成的。对于接近这些场所的需求增加时,居民和企业或者会更密集地定居在那里,或者将更远离那些场所。区域范围内日益提高的进入费用,是区域产出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的一个地区原因。城市经济范围内的进入问题已成了许多城市经济学分析中的一个课题,它的特色是联系城市和区域来进行分析。

劳动供给如果人们能够没有限制地在一国内居住,那么,我们可以预料将会出现一种倾向,即劳动力会对地区间的任何工资差别作出反应,而所产生的劳动力流动将促进福利条件改善。在这均衡过程中,地区的工资差别将被消除,以至于每一地区的工资将使得该地区边际工人效用等于在别处可达到的效用。名义工资将是这样的:

(4)

这里W0是该经济的其余地方中可获得的名义工资,Kx是用于购买物品x的支付额矢量,P0是经济的其余部份中市场商品价格矢量,KA是对每一种舒适的边际估价矢量,而A0则是经济的其他部份可获得的一组舒适水平。这一具体的标式指出一地区与任何别的地区之间的名义工资差别取决于全面的生活费用的差别,该费用由通常的市场或私人商品价格加权总数加上由相应的边际评价加权的舒适因素或公共财货数量组成。

在W0、P0和A0给定的条件下,随着体现在P中的市场商品价格的上升和体现在A中的舒适因素的减少,地区劳动的供给工资W将增加。如果在一定程度上不允许劳动力流动,同时在劳动供给等式的右边导入N而又并不影响地区均衡,以上这种条件仍然有效。

区域内的需求所考虑的地区产出需求的一部分转为地区内的产品需求后,就变为方程式(2)所给出的对生产中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需求与必须如上的地区居民的需求之和。

根据公认的消费理论,地区内各居民对每种商品的需求量是商品价格矢量P、作为消费者收入决定因素——工资W,以及舒适A因素的一个函数。这里的A是从它们与市场商品互补性或替代性来加以看待的,将每户居民需求量乘上居民户数,该区域对第i项商品的需求即是:

(5)

这里假定在就业和人口之间,以及名义工资和名义收入之间有着严格的比例,而此名义收入中可能包含的非工资收入也不会影响需求。推而广之,该需求函数中可以列入那种决定市场就业的人口比率的行为和家庭规模,也可引入对退休者和非工资收入生活的其他人至关重要的财产收入。

区域外的供给和需求任何由其他地区供给的商品价格,是产地价格加上运入该地区的费用。同样地,就那些为满足外地区需求而输出的商品而言,其可接受的价格等于别处价格减去运至区外目的地的运费。每一可能的价值被限制在出口价格以上和进口价格以下。因为生产者将把供给的商品送到外地区,而不愿在出口价格以下出售商品;需求者将进口商品,而不愿高于进口价格购买商品。

商品可以被划分为两类:(a)贸易品,其价格在两个限界中的一个,因此它们或者被出口,或者由外地进口,(b)非贸易品,其价格在两个限界之间。

区域均衡对贸易品来说,商品的需求量和供给量之间的任何差额都是由进口或出口来填补的。在地区范围内,供给和需求相等并不是均衡的一个条件。而且,贸易品的价格可以作为外生因素而被看成是基本的近似值。另一方面,对非贸易品来说,地区内供给量和需求量必须相等。从而,非贸易品的价格是内生地决定的,即是由地区范围内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让我们把价格向量P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包括贸易品的价格,另一部分包括非贸易品的价格。决定地区均衡的方程组的子集,一个是由关于非贸易品的供给方程式(1)组成;另一个子集是由对每种非贸易品的需求方程式组成。对一种非贸易品的需求则是由以下方式得到的:先计算它作为中间投入品的需求总量,即把方程式(2)所有的j加总再加上由等式(5)给的居民对这商品需求的总量。

上述非贸易品的供给和需求的方程式,还须加另外两个方程式,一个是由式(3)所给出的对劳动需求总量,也就是将该地区的所有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生产中的对劳动的需求加总,另一个则是由式(4)得出的劳动供给。其结果是构成一个2R+2方程组,那就是基本的区域方程组,它决定非贸易品R的数量和价格,该区域所雇佣的劳动量N,区域工资率W。如果这些方程的答案已知,那么,由当地商品价格就可能推导出贸易品的供给曲线,以计算贸易品的生产量。

说明:出口贸易列致的增长当说明前述理论分析框架所隐含的经济调整的特点时,要考虑一种出口产品的提价会在一个地区内引起反应。除了由于需求方程式(5)中N的出现,方程(1)将使得引致的需求增加,因而决定了沿着商品供给曲线的最初的上升之外,地区内那些在其生产中使用出口品作为投入品的其他商品的成本,从而价格也将提高,导致这些商品生产的下降以及就业的相对减少,这就部分地抵消最初的就业增加;同时,由于物价上涨,生活费用提高,工资也提高了。工资的增加反过来又会影响地区生产的所有商品的成本,从而影响价格,导致更进一步的反馈。在这过程中,一些商品可以在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之间转化。这个例子表明理论分析框架如何促使人们注意市场反应,从而导致许多的经验分析方面的调查研究课题。

结论

广义的技术变化,是许多地区变化的核心,这表现为地区内生产函数的变动,或者由于其他地区中的事件所导致的支付价格或接受价格的变化。在历史上,从水力到矿物和其他能源的转变,使缺水地区的动力资源成本普遍地降低。如像可能预料的一样,由于改变了接受价格

和支付价格,运输费用在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铁路及其后的汽车的出现,以及紧接着涌现的超级公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区域活动的分布。较低廉的运输费用使得人们在适应气候和其他地区舒适因素方面付出的代价也会减少,这有助于解释19世纪和20世纪各地区增长的差别,包括美国的经济重心向南部和西部的转移。

要理解滞后地区和即时调整的失败,就须将前述理论框架拓宽到长期的动态的区域理论。这些论题涉及到资本投资和劳动力流动中代际的考虑;因为对当地政府的功能、文化环境以及包括企业家精神在内的领导的引致效应,加剧了可能的收入不平等。使年青人比年长人更容易离开条件不利的地区。

税收,在各级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和运输措施,都是能用该理论框架来检验的政策例子。一些政策有一个规定的目的是要增加区域产出,虽然更多的地区内的资本和劳动最终都会受益。由于这些政策对企业的赢利性或对能使劳动供给作出反应的舒适因素起作用,因而会导致地区的发展。如果该政策是为了在地区范围内筹措资金,则会有进一步的税收和价格效应,以减少该区域现存企业的可赢利性,并提高必须支付的工资。区域间的效应决定国家的结局,一个全面的区域分析框架的目的在于,促使人们注意那些决定政策效应的,与生产者、需求和劳动供给这三种行为关系的参数。

罗纳德·J·克普姆(Ronald J.Krumm)和

乔治·S·托利(George S.Tolley)著

陈锡荣译萧高励校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发展经济学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2414907188.html,/bbs/viewthread.php?tid=13503&page=1&fromuid=1368558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测试试题()开卷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开卷

————————————————————————————————作者:————————————————————————————————日期:

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模拟试题(1)开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创立的区位理论,并借出了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概念。 2.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起者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区内经济活动和区外经济联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_欧洲联盟___、_____北美自由贸易区___和APEC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的代表。 4.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 5.在结构变化导向的选择和结构调整上,应特别注意综合平衡_和__内外兼顾___ 。 6.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必须采取“___超特区__”模式,给予比当年的__经济特区___更具优惠的政策。 8.制度创新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制度创新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调整来实现的。 9.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创新、发展、成熟、衰老。 10.各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根据各地域的______实际状况_____,并要以___从地球系统___的观点去制定具体方案。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类型经济区: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3.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漫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向增长速度、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在改造二重结构,促进产为结构的高级化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理论。(新书159页)4.成本决定论: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也叫成本决定论。它研究的是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的因素。 5.总部经济:总部经济是指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企业总部在中心城市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则安排在营运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核心内容:企业总部的集群分布和合理的价值链分工。 三、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区域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

第一次 Question 1 : 什么是空间经济效应?空间经济效应应该分为那些类别? 一.空间经济效应的含义: 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通过对空间区位的选择实现对人力、资金、交通成本等经济要素的节约。其中的“空间”是指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运作的经济空间,它并不局限于地理上的空间。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空间中的经济要素通过或集聚或扩散的方式实现要素的节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对多个经济空间(一个以上)而言,空间的经济效应是指各个经济空间通过跨空间的或主动或被动的协作(距离效应、关联效应)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分类: 空间内部的效应: 空间集聚效应 空间扩散效应 空间的之间的效应: 空间的距离效应效应 空间的关联效应 Question 2 : 空间距离效应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的影响。 积极的影响: 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对一个空间内部而言,各个经济主体(或者经济要素)之间保持较远的空间距离有利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以城市规划为例,城市的各个功能区的设置为城市经济的未来的发展方向埋下了伏笔。

上图是纽约的城市规划地图。 从另一方面来讲,经济空间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可以为各自保留一定的发 展空间,同时减缓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上图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城市分布图

上图是重庆的城市分布图 消极的影响: 需要再一次说明: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一个相对概念。在最开始对这个话题进行分析的时候我尝试过把积极和消极影响细分为远距离的影响和近距离的影响,但是实际操作之后发现这是不可能办到的。 对于一个经济空间的发展,空间距离并不是越小越好。虽然空间距离的缩小可可以节约交通运输成本和实现资源的聚集,但是同时过度的聚集又会引发很多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畸形等问题,实际上都可以通过对空间距离的调整,来缓和或者解决。 关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二次 1.外部性与集聚效应 外部性(externality): 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 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知识点 一、简答题 (一)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1.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状况。 2.区域经济的整张与发展(主要研究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环境的主要内 容和评价方法,研究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路和方法, 介绍区域经济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现路径)。 3.区际关系(主要研究区域贸易利益的形成及实现路径,以及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理 论和主要内容)。 4.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主要研究城乡结构与区域城市体系的建设问题,研究宏 观空间结构)。 5.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宏观政策与管理的角度介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的制定 以及如何规范地方政府的职能,制定区域经济政策来指导,监督区域经济战略目标的 实现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塑造地区形象并提升所在地区的区域竞争)。 6.区域经济学的展望(探讨21世纪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态势)。 (二)区域经济增长机制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2.中间产品的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3.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4.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三)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 3.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的概念 1.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 的发展

2.连锁效应:(前向关联效,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 新增长理论 1.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2.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3.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区位选择基本要素 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资源)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 3.科技因素(投资软环境,智力资源) 技术进步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结构。(科技对产业区位选择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体现的) (五)产业布局的指向类型 ①能源指向, ②原料地指向, ③劳动力指向, ④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⑤无固定指向, ⑥高科技指向 (六)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在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 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1)根据本区域所处经济发展阶段选择主导产业。 (2)根据产业发展阶段来选择主导产业。 (3)根据产业产品的收入弹性来衡量。 (七)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模式与类型 a)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b)进口替代战略(下游产业进口替代,上游产业进口替代)。 c)出口替代战略。

区域经济学教案新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 区域经济学 主讲教师:韩淑梅 吉林工商学院教案(首页) 2016 —201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周至第十六周

教学具体内容: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传统意义上的区域 区域: 不同学科的不同理解 自然地理学:自然区域 政治学:行政区域 社会学: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 经济学:经济学将区域视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不同学科理解的共同点: 区域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某种活动空间分异规律的一种认识。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

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经济区域特点: 1、经济区域首先是一定范围的地域空间。 2、经济区域能够独立地存在和发展 3、任一经济区域都要在更大范围的区域系统中担当某种专业化分工的职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 经济区域一般说来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国内与国际。一国范围内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世界经济由不同经济区域构成。 划分经济区域的方法: 1.按照同一性或均质性的原则进行的划分 2.按照功能划分 3. 按管理职能的划分 十大经济区域 东北区(辽、吉、黑)、华北区(京、津、冀、晋、鲁)、华东区(沪、苏、浙、皖、赣、闽、台)、华中区(豫、鄂、湘)、华南区(粤、桂、琼、港、澳)、西南区(川、滇、黔)、西北区(陕、甘、青、宁)、内蒙古区、新疆区、西藏区。 三大经济区域 东部地区(12 省市区辽、冀、京、津、鲁、苏、浙、沪、闽、粤、桂、琼)中部地区(9 省吉、黑、蒙、豫、晋、鄂、皖、赣、湘) 西部地区(10 省市区渝、川、黔、滇、藏、陕、甘、青、宁、新) 三、区域经济学狭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四、区域开发 定义: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的、不合理的,就会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广义的对象: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狭义对象: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第三部分:区际关系 第四部分: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 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区域经济学试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判定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区域经济开发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 2.人力资源开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3.感应度系数是指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 4.任何地区都应放弃自身优势去发展那些在全国分工体系中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 5.后向联系产业是为专门化产业提供产后服务或进一步加工的产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AB)。 A.经济地理学 B.区位理论 C.均衡增长理论 D.非均衡增长理论 2.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指(ABC)。 A.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B.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 C.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D. 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 3.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包括(ABCD)。 A.纯自然资源型 B.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 C.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D.资源缺乏型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BCD)。 A. 区域自然环境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的“连锁效应”包括(ABD)。 A.前向关联效应 B.后向关联效应 C. 集聚效应 D.旁侧关联效应 6.区域开发的特点包括(ABCD)。 A.开发对象位置的明确性 B.开发范围的明确性 C.开发的时效性 D.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7.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要害性阶段是(B)。 A.工业化初期阶段 B.工业化中期阶段 C.工业化后期阶段 D.后工业化社会 8.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是(C)。 A.国民生产总值增加 B.海内生产总值增加 C.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 D.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 9.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 AB)。 A.人口和劳动力 B.市场 C.自然环境 D.自然资源 10.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分为(BCD)。 A.国际经济合作 B.民间合作 C.官方合作 D.官民合作 11.区域间的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BD)。 A.股份合资 B.信贷 C.契约合资 D.证券投资 12.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经济条件包括(ABCD)。 A.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产业结构的递次演进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B。空间角度C.结构角度D.环境角度 2。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 A.政府B。企业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D。聚集效应 4。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 A。经济发达程度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B。国际经济合作C.垂直合作D.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6.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信贷B。独资C。证券D.合资 8。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 A。固体能源B。液体能源C。气体能源D。电力 9。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B.发挥优势原则C。兼顾全局原则D。效益原则 11。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B.公用事业系统C。文化教育系统D.医疗卫生系统 12。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5分) 1.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重点-(寝室合作完成)

城市化的概念城市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空间的表现。 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2.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3.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4.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5.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6.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城市化总是起步于农业基础良好的地区。 农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进入城市。 2.规模化和集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支柱。在城市化过程中,表现为企业对规模化和集聚的追求而集中在城市发展。城市对企业的空间配置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拉力 3.较多的就业机会和城市文明共同构成城市对居民的拉力 工业化造就了足够多的就业机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广阔 的发展空间; 城市文明能够为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提供更高的生活质量。 结论: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农村的推力、城市对企业和农村居民的拉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推力大而拉力小则城市化速度缓慢大量的劳动人口滞留在 农村; 如果拉力大而推力小,则说明城市化已基本完成。 城市化规律 1.城市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互促进,并随着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是指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要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全过程呈现出S 形运动轨迹。 起步阶段工业化前期,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 发展阶段工业化中期,城市化加速,城市化水平由30%持续上升到60%左右。 成熟阶段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减缓,城市人口比重大体稳定在70%一80%。影响区位选择的四个机制 1.目标驱动机制 2.利益驱动机制 3.宏观调控机制 4.市场调控机制 产业布局的指向 概念:所谓产业布局指向是指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这是从产业自身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的布局。 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1.能源指向 2.原料地指向 3.消费地指向 4.劳动力指向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6.高科技指向 7.无固定指向 地域合理规模概念: 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域的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1.企业的合理规模(企业的合理规模是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基础。) 企业的规模效益:1.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2.联合企业的合理规 模。 2.地域合理规模 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下列三点: ⑴资源要素的供给限度。⑵基础设施要素的容量。⑶管理要素的能力边界。 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 1.产业聚集在某地的原因分析 ⑴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 ⑵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⑶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2.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1)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2)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3)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聚集与分散 概念:聚集与分散,也称集聚和消聚,是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1.聚集可分为功能聚集和非功能聚集 功能聚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 非功能聚集:指工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等服务功能以及人才、信息等方面的聚集 2.聚集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低级阶段:仅表现为单个工业企业生产规模或最主要设备生产规模的扩大。高级阶段:则表现为各类工厂由于不同因素的作用而向某一个地域集中,包括第三产业与工业的聚集。 如何处理好聚集与分散的关系 1、工业化大生产发展要求按规律促进生产的空间集中。 2、不能过大,大并不等于强。 3、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要求:“小与活”。 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1)要求靠近市场。(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⑶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的产出的增长。 经济发展则是随着产出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投入结构、产出结构、产品结构、分配状况、生活水平、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等在内的变化。 2.经济增长的内涵较狭窄,是一个偏重于数量的概念; 经济发展的内涵较宽广,则是一个既包含数量又包含质量,既包含经济因素又包含非经济因素的概念。 3.经济增长是手段,经济发展是目的。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内容,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一般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有经济增长不一定会带来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 一、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产业结构随着社会分工的永远发展而有不断复杂化的规律--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 2.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有不断高级化的发展规律--资源的配置总是趋向从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率相对较高的产业。表现为:资源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传统产业部门流向生产力水平较高的新兴产业部门。 二、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1.配第一克拉克定律 ⑴配第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m Petty)。早在17世纪,他在 其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中描述了不同产业之间的,并将这种 差异与劳动力就业结构联系起来。 ?他说: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 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 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就是所谓的配第定律。 ⑵克拉克定律 ?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通过对40多个国家 的截面和时序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 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 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 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此即为“配第 —克拉克定律”。 2.库兹涅茨法则(美)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 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 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 会不同程度地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 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 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 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由各产业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及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结构特征所决定。 1.各产业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的差异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动因。 2.各产业技术进步及技术结构特征是决定产业结构变动的第二因素。 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 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霍夫曼系数反映了重工业化程度,其计算公式: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3.技术集约化,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 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2.在地区生产中占在较大的产值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他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主导产业的发展 1.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至少应该注意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一个地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时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 地区主导产业的组成: 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1.主导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个地区除了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外,还应该发展如下性质的产业,以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与主导产业直接产生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联系的产业。2.基础设施产业。 3.为地方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 地区产业结构示意图 由上往下:服务业主导产业群主导产业基础设施产业区域资源基础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学习体会

《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学习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班选修了区域经济学课程,带课老师_______和_______老师。当初选修区域经济学时,想着课程的学习内容可能是立足于区域位置,而对区域进行经济分析,进而对其进行发展规划。真正学习了这门课之后,发现自己的想法还是浅薄了,而我也对区域经济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初选修课程的时候课程名字是《区域经济学》,真正上课时我们又重点学习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这让我对两门学课都有了一些认识。区域经济学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特性和水平,在空间上相互依存和联系,不同区域的区域经济,构成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体。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关注区域的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空间差异性。 而对于新结构区域经济学,将新结构思想纳入了区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是从新结构的视角来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是对区域经济学进行了深化与发展,是一门更加时尚,新潮的学科。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是林毅夫教授提出的观念,相对于传统的区域经济学,更加区域的禀赋结构的综合化;空间结构的动态化;空间关系的多样性(关联,异质,替代)。 在研读了老师给出的资料后,我感叹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的应用之强,新结构区域经济学是基于中国的实践而得出,所以在中国的应用上是如此地得心应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

大湾区发展战略,无不证明了新结构区域经济学的合理高明之处。记得老师有一个视频,讲的是湖北_______的经济结构变迁,它本是有名的矿业产地,富含丰富的矿业资源,走重工业资源型发展道路。但是随着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大,资源的开采越来越多,不得不面临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它巧妙地从自身资源着手,开展矿业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发展方式,打造了观光区,矿博园一系列矿文化产物。同时建立了有自身及地域优势的产业集群,如劲酒,服装产业等等。实现了完美的工业转型升级,如今的 _______,山清水秀,富饶安康。_______的发展历程,令我感叹。 所以,我们更加应该好好学习新结构区域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认识到我国以及各个区域的发展战略,禀赋优势,发展方向,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这对我们未来的不论是学习,研究,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区域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4 分) 1. 从()研究经济现象,正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它经济学学科的根本所在。 A.时间角度 B.空间角度 C.结构角度 D.环境角度 2. 区域规划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政府与企业 3. 区位选择的标准包括()。 A.成本最低 B.地区形象最佳 C.市场份额最大 D.聚集效应 4. 影响交易成本的区域性原因包括()。 A.经济发达程度 B.区域垄断及其竞争 C.区域集团形成及其竞争 D.区域间地方政府及其竞争 5.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区域经济合作可以划分为()。 A.水平合作 B.国际经济合作 C.垂直合作 D.—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6. 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的理解准确有()。 A.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B.人力资源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 C人力资源包括体质、智力、知识和技能四个部分 D.人力资源具有非再生性 7. 区域间的直接投资合作的形式包括()。 A. 信贷 B.独资 C.证券 D.合资 8.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二次能源的有()。 A.固体能源 B.液体能源 C.气体能源 D.电力 9.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选择支柱产业应当遵循的条件包括()。 A.应当有很低的区位商 B.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占很大的比重 C.要有比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D.要有较高的产业规模经济 10. 制定区域规划的原则包括()。 A.统一原则 B.发挥优势原则 C.兼顾全局原则 D.效益原则 11. 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A.区域交通系统 B.公用事业系统 C.文化教育系统 D.医疗卫生系统 12. 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 A.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B.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均等 性C.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均等性 D.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 避免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 分) 1. 区域: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垂直区域经济合作: 4.投资: 三、判定分析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每小题 5 分,共15分) 1. 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生产能力或企业个数,相互采取聚集联合化与专业化方式,形成 分工协作,达到效益最优,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的生产聚集被称为非功能聚集。() 理由: 2. 网络型城镇体系又被称为金字塔型分布的城镇体系。() 理由: 3. 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产生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域合理规模: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2、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结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 3、区域竞争力:一个区域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发展实力的强弱程度。 4、区域创新系统:区域网络中的企业、大学、研究结构、政府等网络节点在融入区域创新环境过程中组成的能够促进创新产生的系统。 5、中心城市:在特定区域内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吸引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并且主要是指那些具有综合性、多功能的经济中心作用的大城市。 6、地区生产专业化:生产在空间上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的生产形式,是区域产业发展经常采取的一种产业配置的形式。 7、区域创新环境:是一个地区保持持续竞争力、发展力所具备的物质、文化、社会环境。它是区域内各行为主体和参加要素在长期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以支持、产生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相对稳定的网络系统。 8、统筹城乡发展:是从二元经济走向同质经济的过程中,国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城乡作为一个发展整体,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使城市和乡村相互兼顾,并对农村有所倾斜的二者协调共进的一种策略选择。 9、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10、增长极模式: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二、单选题 1、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2、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值。霍夫曼将工业化进程四个阶段:(1)消费资料工业发展迅速,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系数为5左右。(2)资本资料工业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为 2.5左右。(3)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致相似,霍夫曼系数约为1。(4)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小于1。一般讲,资本资料属重工业,消费资料属轻工业,重工业在生产中的比重增大是工业化过程的必然趋势,在工业化达到一定程度后,重工业比重将会处于稳定状态。 3、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作用。 4、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5、杜能区位理论圈层问题: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二林业圈,三轮作式农业圈,四谷草式农业圈,五三圃式农业圈,六畜牧业圈。 6、雁形模式: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落后国家的产业结构要经历三个阶段的变化,一是进口阶段即在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增加,而国内生产困难时,要靠进口满足需求;二是国内替代阶段即在国内生产该种产品的条件成熟后,以国内产品满足需求,替代进口产品;三是出口阶段即随着国内生产条件日益改善,该种产品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市场竞争力加强,产品转而进入国际市场后进国家应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雁型发展形态。 7、增长极: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主导产业部门通常积聚在大城市中心。经济的增长首先出现在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影响。 8、轴线的特征:有固定的起点和终点,有一定的长度,有一定的质量标准。 9、区位商:即比较优势的衡量指标。第一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其含义是假定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则意味着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而当各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意味着地区间存着地域分工和产品贸易。第二种形式的区位商表示的是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