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专业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2020年最新)

大学专业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2020年最新)
大学专业课程★★基础医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2020年最新)

【精品】2020年大学专业课程★★

2020级基础医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消化系统》

1.上、下消化道各包括哪些?(90页)

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

2.三大唾液腺的名称和开口。(95页)

1.腮腺:位于耳垂前下方,

腮腺管开囗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腮腺乳头管)

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下腺窝内,开囗于舌下阜。

3.舌下腺:位于舌下襞深面,大管开囗于舌下阜

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3.咽分几部?各有何重要结构?(97页)

1.鼻咽:* 咽鼓管咽口(借咽鼓管通鼓室)

*咽隐窝(鼻咽癌好发部位)

分部

2.口咽:位于口腔后方,以咽峡为界并相通

*腭扁桃体: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扁桃体炎即指腭扁桃体炎)

3.喉咽:向前经喉口通喉腔,向下与食管相续

*梨状隐窝:喉口两侧与咽侧壁之间的深窝,是异物易停留处

4.食管的三个狭窄在何处?有何临床意义?(98页)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接处(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第二狭窄: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第三狭窄:食管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三个狭窄的临床意义:是食管内异物易滞留及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5.胃的位置和分部。(99~100页)

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分部(4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幽门部:幽门管

幽门窦(胃窦):胃溃疡和胃癌多发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6.结肠和盲肠的三个结构特点。(105页)

有三个特征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7.直肠的两个弯曲(106页)。

骶曲和会阴曲

8.肝分几叶?肝下界的位置。(109页)

肝分2面4叶:膈面和脏面

左叶、右叶、方叶、尾叶

肝下界的位置:与右肋弓一致,剑突下2—3cm。

9.说出下列结构的体表投影:胆囊底(106页)、阑尾根部(106页)。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腹直肌外侧缘与肋弓交点处。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也称McBurney点。

10.名词解释:咽峡(93页)、十二指肠大乳头(102页)、肝门(109页)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纵襞下端的圆形隆起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

共同开囗

肝门:位于肝脏面的一条横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等出入之处。

11.试述胆汁的排出途径(肝外胆道)。(109页)

胆囊

胆囊管

肝左管(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s括约肌)

肝右管→肝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Vater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管

《呼吸系统》

1.鼻腔中有哪些开口?各在何处?(118页)

鼻旁窦

名称开口位置

上颌窦

中鼻道额窦

筛窦

前筛窦

中筛窦

后筛窦上鼻道蝶窦蝶筛隐窝

2. 喉软骨的名称。(119页)

环状软骨1、甲状软骨1、杓状软骨2(一对)、会厌软骨 1

4. 何谓肺门?有何结构出入?(124页)

肺门:肺的纵隔面中央的长圆形凹陷

出入结构: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及支气管静脉和动脉

5. 名词解释:胸膜腔,肋膈隐窝(126页)

胸膜腔:脏、壁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封闭浆膜囊腔隙。内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的转折处的胸膜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深吸气时肺下界也不能到),是胸膜穿刺的常用部位。

6. 体表投影:肺尖和胸膜顶(126页)

肺尖的体表投影和胸膜顶的体表投影一致。胸膜顶覆盖于肺尖上方,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厘米。

《泌尿系统》

1. 肾的正常位置(129页)

位于脊柱两旁,腹膜后方,紧贴腹后壁上部。右肾略比左肾低。

2. 何谓肾门?有何结构出入?肾门的体表投影(肾区)。(129页)

肾门:肾的外侧缘凸,内侧缘中间凹陷

出入结构:有肾静脉、肾动脉、肾盂和神经、淋巴管出入。

肾门的体表投影: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

3. 依次说出肾的3层被膜(131页)

湘南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湘南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管理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加大国(境)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我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加强学校的学科建设,优化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结构,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引进人才的基本原则 科学规划、按需引进;保证重点、统筹兼顾;注重能力、德才兼备;科学评价、择优引进。 二、引进人才的类别 根据我校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需要,引进人才的岗位为: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教学骨干。 三、引进人才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学风正派,治学严谨,团结协作精神强;所从事学科的领域符合我校专业调整和学科发展方向,为教学科研工作所需;服从我校的工作安排,并愿为我校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身心健康,能从事教学科研一线工作,承担主要核心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及主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二)具体要求

(1)学科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其他条件相当的知名学者、专家。学科带头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50周岁。 (2)学术带头人:湖南省“芙蓉学者”、省级学科带头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近四年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或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大)项目的中青年专家;获得过省级(指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哲学社会科学奖、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及以上重大科技奖励的优秀专家;其他条件相当者。学术带头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50周岁。 (3)学术骨干:具有博士学位、有高校工作经历的副教授;国(境)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博士后出站人员;学校紧缺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业绩特别突出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4)教学骨干:学校紧缺的有8年以上高校工作经历的副教授或具有其他行业背景的副高专业技术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 四、引进人才的待遇

基础医学概论自己整理的重点

第一章绪论 神经调节。特点:反应发生较快、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例子:当叩击股四头肌肌腱时,就刺激了股四头肌中的感受器——肌梭,使肌梭兴奋,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将信息传至脊髓,脊髓将对传入神经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然后通过传入神经纤维将兴奋传到效应器——股四头肌,引起股四头肌的收缩,完成膝反射。 体液调节。特点:反应比较缓慢、作用持久而弥散。例子: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促使它所支配的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经血液运输,调节有关器官的功能活动。自身调节。特点:幅度和范围都比较小,但在生理功能调节中仍具有一定的意义。例子:心室肌的收缩力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收缩前心肌纤维的初长度成正比,即收缩前心肌纤维越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反之,收缩力量就越小。 第三章基因信息的传递 原核生物合成过程:DNA双螺旋解旋;引发体的生成和DNA解成复制叉;复制的延长;复制的终止。 逆转录: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 逆转录的过程:以单链RNA的基因组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下,合成一条单链DNA;产物与模板生成RNA/DNA杂化双链,杂化双链中的RNA被逆转录酶水解;以新合成的单链DNA为模板,逆转录酶催化合成第二链的DNA。 第四章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前者包括脑和脊髓,后者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α波:频率为8~13次/s,成人处于安静状态的主要脑电波。 β波:频率为14~30次/s,安静闭目只在额叶出现,若被试者睁眼视物或接受其他刺激时,在皮层其他部分也出现β波 θ波:频率为4~7次/s,承认困倦时可见到,是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的表现。 δ波:频率为0.1~3次/s,承认在清醒状态下不会出现,只有在睡眠时可见到。或深度麻醉、缺氧或大脑有器质性病变时也可出现,婴儿可常见δ波。 睡眠的时相 慢波睡眠: 特点:脑电波呈现同步化慢波 表现:各种感觉功能暂时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变慢、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体温下降、胃液分泌增多、发汗增强等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作用:有利于促进生长、促进体力恢复 快波睡眠: 特点: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 表现:各种感觉功能进一步减退;骨骼肌反射活动和肌紧张进一步减弱;出现快速眼球运动、部分躯体抽搐、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加快而不规则等; 作用: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促进学习记忆 语言功能: 语言中枢包括运动性和感觉性,前者有说话语言中枢和书写语言中枢,后者有听觉语言中枢和视觉语言中枢。

于峰编著_医学概论_教学大纲

师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Medicine)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 【课时】 68 【学分】 4 【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 (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属于药学专业的方向课程。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 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等药学教育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逐渐发展成生物 一心理-社会模式,今后药学生从事的职业也从以研发、生产为主,逐步向药学 服务过渡。因此,加强药学生在临床医学方面的教育,保证药学生能够掌握医学 基本知识,初步具备药学服务能力,是高等药学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教学目标)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 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 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 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 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 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 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教学时间安排】 本课程计4学分,68学时, 学时分配如下: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其中2课时安排23名学生主讲,教师点评 【教学容要点】 第一章科学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症状的问诊要点,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2、熟悉:问诊的容,常见症状的病因与特点,体格检查的手法 3、了解:病历书写 二、主要教学容 1、问诊的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2、常见症状及临床意义: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 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 床表现、诊断。 3、体格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 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①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②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③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 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④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⑤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⑥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关于校园消费的调查报告

关于校园消费的调查报告 湘南学院是郴州最大最新的园林式本科院校,学生消费人口多、消费集中,有一个较广阔的消费市场。我就所见所闻对大学生的消费观、消费市场、消费不当等问题做了一个《关于校园消费的调查报告》。 一、消费观念的变化 李某,大三学生,月消费1000元以上。他吃饭不进食堂,买衣要去步行街,每星期还要去舞厅逛逛,光是抽烟每天不下10元,来了个什么“节日”还得到餐馆请客吃饭。 当代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把“粗茶淡饭”“节衣缩食”的传统美德认为是一种落伍,更多的大学生开始注重“吃要讲场面,穿要讲名牌,玩要讲潮流,用要讲高档”。在此,我觉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有一部分家庭已经完全进入小康水平,但我们国家人口多、农民多的现实不能忽视。小部分大学生的高消费刺激了一些学生的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开始超前消费,开始攀比成风,开始讲究排场~~~~ 二、消费市场的景象 1、饮食消费:大学生对饮食越来越讲究,营养快餐也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校园饮食消费也与日俱增。自助餐、特色菜、珍珠奶茶、超市熟食都成为大学生钟情的食品。 2、娱乐消费:校园里外网吧、歌厅生意兴隆,尤其是放假期间真是门庭若市。出部分大学生有自己的电脑外,多数学生会去网吧,有的是查资料,有的是打文章,有的是看新闻,但更多的是看电影玩网络游戏。歌厅生意也是红红火火,同学聚会、联营等活动都选择歌厅,很多人说到:“反正钱是大家出,又有情调,钱发得值,我们玩的也开心 ~~~~~” 3、市场估测:校园市场是发展前景乐观的消费市场。校园消费有人口集中、消费商品结构较简单、大学生讲信誉、不斤斤计较、容易接受商品价格等优势,只要商家控制价格的波动,控制品牌,一定会取得丰厚利润。 三、消费不当

临床医学概论知识点汇总

1.何为隐性感染和潜伏性感染? 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临床上最常见,如乙型脑炎、甲乙型肝炎、TB等。隐性感染过程结束后,大多数人获得不同程度的特异性免疫,病原体被清除;少数人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无症状携带者(nonasymptomatic carrier) clinical infection ,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显性感染过程结束后:病原体可被清除,感染者获得较稳固免疫力,不易再受感染;少部分转变为慢性病原携带者 潜伏感染: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这是与病原携带状态不同之点。 2.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包括那几方面? 侵袭力(invasiveness) 毒力(virulence) 数量(quantity) 变异性(variability) ①侵袭力:病原菌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生长、繁殖的能力 ②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 毒素:病原体合成的,能损伤宿主细胞组织或引起细胞及器官功能紊乱的某些化合物。可分为内毒素(伤寒沙门菌、志贺菌为代表)和外毒素(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霍乱弧菌为代表);外毒素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而起作用;内毒素通过激活单核-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起作用;其他毒力因子有:穿透能力(钩虫丝状蚴)、侵袭能力(志贺

基础医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第一节基本组织 二、填空题 1.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_内测_;较远者为_外测_。 2.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人体学常用术语中的三个轴是: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 4.人体的解剖学方位是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描述的,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5.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6.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为阈强度,阈强度愈大,兴奋性愈低,反之愈高。 7.“液态镶嵌模型学说”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类脂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分子所组成。 8.按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可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9.固有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10.根据肌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11.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1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3.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将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三类。 14.化学性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15.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绝缘的作用。 16.调节人体功能的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18.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19.排尿反射是正反馈。 20.根据强度的大小,可以把刺激分为阈下刺激、阈刺激和阈上刺激。 21.解剖学术语中的“内和外”是表示与空腔器官位置关系的描述。 三、单项选择题 1.用来描述空腔器官的方位术语是 A.上和下 B.内和外 C.内侧和外侧 D.浅和深 E.近和远 2. 躯体上两点中,近正中矢状面的一点为 A.里 B.外 C.内侧 D.外侧 D.远侧 3.有“细胞供能站”之称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溶酶体 D.细胞核 E.内质网 4.不属于反射弧的结构是 A.感受器 B.受体 C.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5.下列关于刺激与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织受到刺激后必然引起反应 B.组织一旦发生反应就出现兴奋活动 C.只有阈刺激会引起组织产生兴奋 D.抑制也是组织发生反应的一种形式 E.以上说法均不对 6.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排便反射 7.平均动脉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降时,脑血管可相应的收缩或舒张保持脑血流量相对稳定属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8.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正反馈 D.负反馈 E.兴奋 9.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指标是

新版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 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 本文章很长,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专硕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44)环境科学概论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51)地球科学概

论 (844)环境科学概论参考书目: 《环境科学概论》(第二版),杨志峰,刘静玲主编,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 (851)地球科学概论参考书目: 1、舒良树《普通地质学》 2、《地球科学概论》石油工业出版社柳成志、冀国盛、许延浪著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 课时数:60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 一、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 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

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0学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疾病康复学》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学生在医院、

(整理)基础医学概论2

基础医学概论第二部分 名词解释 免疫: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护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抗原:某些物质能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体:机体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转化为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球蛋白。 超敏反应:指已致敏机体,再次接触同一抗原时,造成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 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肌原发或继发性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降低,不能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 呼吸衰竭:由于外呼吸功能障碍,导致PaO2低于60mmHg (8.0kPa),伴有或不伴有PaCO2升高超过50mmHg (6.7kPa)的病理过程。 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常伴有肺动脉高压,从引起右心肥大和衰竭,即肺源性心脏病肝性脑病:继发于严重肝病的精神神经综合征称为肝性脑病。 问答题 结合抗原(中和作用),活化补体,通过胎盘和粘膜,结合细胞,具有抗原性 3、简述免疫应答基本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免疫效应阶段 4、抗体再次免疫应答的特点有哪些? 伏期短;抗体浓度增加快;抗体合成快速到达平台期,平台高,持续时间长;维持 时间久;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量小;再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抗体的亲 和力高

5、超敏反应有哪些类型?各举一例。 Ⅰ型超敏反应(速发型),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Ⅱ型超敏反应(细胞溶解型或细胞毒型),新生儿溶血症 Ⅲ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血清病 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接触性皮炎 6、简述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变应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某些个体能产生IgE抗体,通过其Fc段与组织中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变应原, 变应原可予以吸附在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相应的IgE抗体结合,引起上述细胞颗粒释放过敏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小血管及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出现一系列过敏发作症状。 7、左心衰竭表现呼吸困难的三种形式从轻到重一次是什么? 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8、简述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消化道出血,酸碱平衡紊乱,镇静药和麻醉药使用不当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 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 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 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 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基础医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基础医学概论期末复习提纲 《消化系统》 1.上、下消化道各包括哪些?(90页) 以十二指肠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和下消化道 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 下消化道: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2.三大唾液腺的名称和开口。(95页) 1.腮腺:位于耳垂前下方, 腮腺管开囗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处。(腮腺乳头管) 2.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下腺窝内,开囗于舌下阜。 3.舌下腺:位于舌下襞深面,大管开囗于舌下阜 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3.咽分几部?各有何重要结构?(97页) 1.鼻咽:* 咽鼓管咽口(借咽鼓管通鼓室) *咽隐窝(鼻咽癌好发部位) 2.口咽:位于口腔后方,以咽峡为界并相通 *腭扁桃体: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扁桃体炎即指腭扁桃体炎) 3.喉咽:向前经喉口通喉腔,向下与食管相续 *梨状隐窝:喉口两侧与咽侧壁之间的深窝,是异物易停留处 4.食管的三个狭窄在何处?有何临床意义?(98页) 第一狭窄:咽与食管相接处(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 第二狭窄:食管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第三狭窄:食管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三个狭窄的临床意义:是食管内异物易滞留及食管癌的好发部位 5.胃的位置和分部。(99~100页) 位置: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分部(4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 *幽门部: :胃溃疡和胃癌多发于胃的幽门窦近胃小弯处

6.结肠和盲肠的三个结构特点。(105页) 有三个特征结构: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7.直肠的两个弯曲(106页)。 骶曲和会阴曲 8.肝分几叶?肝下界的位置。(109页) 肝分2面4叶:膈面和脏面 左叶、右叶、方叶、尾叶 肝下界的位置:与右肋弓一致,剑突下2—3cm。 9.说出下列结构的体表投影:胆囊底(106页)、阑尾根部(106页)。 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右腹直肌外侧缘与肋弓交点处。 阑尾根部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也称McBurney点。10.名词解释:咽峡(93页)、十二指肠大乳头(102页)、肝门(109页) 咽峡:由腭帆后缘、左右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的狭窄处称咽峡,为口腔通咽的孔口,也是口腔和咽的分界处。 十二指肠大乳头:十二指肠纵襞下端的圆形隆起称为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共同开囗 肝门:位于肝脏面的一条横沟,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等出入之处。 11.试述胆汁的排出途径(肝外胆道)。(109页) 胆囊 胆囊管 肝左管(肝胰壶腹括约肌—Oddi’s括约肌) 肝右管→肝总管→胆总管→肝胰壶腹(Vater壶腹)→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管 《呼吸系统》 1.鼻腔中有哪些开口?各在何处?(118页)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说明

03164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考试说明 一、本课程使用教材、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使用的教材为《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版;参考书:《环境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修订版,刘培桐编著。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 1.试卷题型结构表 课程代号03163 课程名称环境科学概论 题型单选题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应用题合计每题分值 1 1 2 3 5 10 ※题数20 10 5 5 5 2 47 合计分值20 10 10 15 25 20 100 2.试卷按识记、理解、掌握、综合应用四个认知层次命制试题,四个认知层次在试卷中所占 的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理解占30%、掌握30%、综合应用占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难”。根据课程的特点,每份试卷中不 同难易试题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依次为容易占30分、中等偏易占30分、中等偏难占20分、难占20分。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 章次内容平均分值 第1章绪论10 第2章自然环境 6 第3章人工环境7 第4章人类活动与环境8 第5章全球环境变化10 第6章环境伦理10 第7章环境地学7 第8章环境生态 4 第12章环境监测 5 第13章环境评价 4 第14章环境规划 4 第15章环境污染控制 4

第16章环境政策与法规 3 第17章流域环境管理 3 第18章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 3 第19章工业环境管理与生态工业 4 第20章农业环境管理与实践 4 第21章环境教育 4 四、各章内容的重、难点 章次重点难点 第1章环境,环境的特性无难点 第2章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大地女神(Gaia)假说第3章各种人工环境的特点城市环境功能理解 第4章资源危机,环境问题实质,生态平衡,生态破坏人类发展与资源环境关 系 第5章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酸雨、视听系统退化,环 境安全 环境变化的机理第6章环境伦理观的演变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几种发展模式 第7章人类-地球复合系统的类型及特性、人文干扰影响各圈层的相互作用 第8章生态系统的特性、演替,干扰的种类及影响生态系统价值评估 第12章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监测指标环境监测技术愈发案第13章环境评价的原则、方法评价的程序 第14章环境规划的原则、内容和作用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第15章环境污染控制类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策无难点 第16章环境政策的基本原则,环境法的作用,环境标准无难点 第17章流域环境问题,流域环境管理的原则及方法无难点 第18章城市环境管理特性及发展,城市发展与城市问题无难点 第19章工业环境污染的特点及防治,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生态工业及生态工业园 区 第20章农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管理,生态农业, 现代集约可持续农业无难点 第21章环境教育的意义和目标,环境素质与环境行为无难点

临床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临床医学概论是一门临床医学综合性课程,它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 传染病以及诊断学等临床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医学智能信息处理方向、医 学应用方向、医药物流信息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卫生检 验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方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药事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 业医药贸易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医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 业医药软件工程方向、医药信息方向等非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为主要的教学对象,它 通过简明扼要介绍临床各学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 疗原则及药物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并适当介绍临床新进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医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本课程以理论讲授为主,倡导启发式教学、案例讨论分析教学方法,由浅入深, 重点突出,力求理论结合临床实际;提倡自学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大纲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 要求理解透彻,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或概念;“了解” 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 特别是药物治疗方面有一定的认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 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8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15%,有5%

2021年湖南二本院校有哪些

想必有许多考生想了解湖南的二本院校都有哪些吧。下面,小编整理了湖南二本院校 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湖南二本院校有哪些 1、湖南理工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位于岳阳市,是湖南省2018-2022年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 建设单位、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湖南省“十三五”期间改办大学规划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吉首大学 吉首大学简称“吉大”,学校地跨吉首市和张家界市两地办学,是国家民族事 务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大学,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湖南省2011 计划”、“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 3、湖南工商大学 湖南工商大学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涵盖经、管、工、理、法、文、艺等学科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湖南省2011计划、“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湖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4、长沙医学院 长沙医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截至2019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141.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11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43.93万册;设有16个二级学院,28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23646人,其中本科生19487人,外国留学生332人;有专任教师1758人。 5、湘南学院 湘南学院,学校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是“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 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第三批)、“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

山大医学基础概论1.2.3

基础医学概论1 一、单选题: 1. 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是( C ) A.肩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腕关节 E.髋关节 2. 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B) A.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点 B.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 C. 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2/3交点处 D.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点 E.以上都不对 3. 关于上皮组织的特点,以下哪项错误(C ) A.有极性 B.基底面与结缔组织相连 C. 细胞少,细胞间质多 D. 大多数无血管,有神经末梢 E.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 4. 关于心肌细胞,下列哪项错误( B ) A.细胞呈短圆柱状,有分支并相互连接 B.多核,位于肌膜下方 C.有横纹 D.纤维连接处称为闰盘 E.兴奋可从一个细胞传播到另一个细胞 5. 化学性突触的电镜结构包括(D ) A.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突触后膜 B.线粒体、突触小泡、突触前膜 C.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D.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 E. 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特异性受体 6.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A ) A.K+ B.Na+ C. Cl- D.Ca++ E.Mg++ 7. 神经系统对机体功能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正反馈 E.负反馈 8. 蛋白质元素组成特点是含氮量接近,平均为( B ),因此测定生物样品中含氮量可计算 蛋白质的大致含量 A.15% B.16% C.17% D.18% E.19% 9. 蛋白质经煮沸变性后其生物学活性( A ) A.丧失 B.升高 C.不变 D.降低 E.先降低后升高 10.无活性的酶原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变成有活性的酶,这一过程称为(D ) A.变性 B.同工酶 C.辅酶激活 D.酶原激活 E.复性 二、 1. 关于膀胱三角正确的是(.ABCE ) A.位于膀胱底面 B.在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 C.此区缺少黏膜下 层组织 D.黏膜与肌层疏松结合 E.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 2. 脑脊液(ABCD) A.主要产生于侧脑室的脉络丛 B.充填于脑室 C. 第四脑室的脑脊液经正中孔和两

基础医学概论试题

节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 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 2. 兴奋性机体对环境中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3. 反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代谢及外边活动所发生的相应改变。 4. 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5?阈值也叫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6. 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7. 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8. 组织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起源相同、类型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9. 内皮衬贴在循环管道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10. 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上皮,构成腺。 11. 腺以腺上皮为主所构成的器官,具有分泌的功能。 12. 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 13. 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14. 效应器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可支配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15. 突触是存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靶细胞)之间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特殊连接结构。 16. 器官机体内由几种功能近似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17. 系统一系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18. 体液调节指存在于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19. 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改变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0. 正反馈指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减弱的过程。 21. 负反馈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加强的过程。 二、填空题 1.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内测;较远者为外测。 2. 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3. 人体学常用术语中的三个轴是: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 4. 人体的解剖学方位是以解剖学姿势为标准描述的,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5. 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两个方面。 6. 衡量兴奋性高低的指标为阈强度,阈强度愈大,兴奋性愈低,反之愈高。 7.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认为细胞膜由双层类脂分子和镶嵌在其中的蛋白质分子所组成。 8. 按结构和功能上皮组织可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9 ?固有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网状组织。 10. 根据肌组织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 11. 神经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流行病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Epidemi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ID】201071 【课程修习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分数】3分 【适用专业】健康管理专业 【开课学院】健康管理学院【建议修读学期】三秋 【学时数】总学时(课内理论、实验学时;课外学时)48(33/15;82) 【先修课程】卫生统计学(201068)、临床医学概论II(200038) 1.课程介绍: (1)中文介绍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出发,以卫生统计学方法为基础,研究人类疾病和健康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近年来,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多个领域,在传染病和慢性病的防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运用常用的流行病、卫生统计学方法分析影响健康的因素,学会开展疾病和健康人群的调查和实验研究,为卫生政策和卫生规划制定提供流行病学资料。 (2)英文介绍 Epidemiology is a science which research the distribution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disease and health situation in population, and also research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of preventing diseases and promoting health. Recently, epidemiology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each medical discipline and become a basic subject in modern medicine for its viewpoint of emphasizing field and population, as well as the subject characteristics of strict logical thinking. Though systematic theoretic teaching and practicing, to help students comprehensively master the basic concept, 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d of epidemiology, so as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developing medical research, exploring etiology and promoting health.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福尔摩斯进校园推理大赛策划书

福尔摩斯进校园推理大赛 * 策 划 书

一、名称:福尔摩斯进校园推理大赛 二、活动背景:《福尔摩斯探案》及《名侦探柯南》想必大家都看过,不少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像福尔摩斯那样具有传奇色彩。通过本次推理大赛,不但可以给同学们一个互相认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还可以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大家对细节的注重,形成缜密的逻辑思维,更好地生活与学习。 三、主办单位:湘南学院普法志愿者协会 四、活动对象:湘南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五,活动时间:12月14日、15日、16日 六,活动地点:初赛,复赛暂定2栋108、412、413、414教室。决赛定于2栋教学楼内。 七,活动流程: ①初赛:时间:12月14日晚18:30到21:30 1、必答题:共有八组题,每组派有代表到主持人那里抽题,决定做第几套题目,并按题目组号依次作答。答题形式为笔试。【每组6个题,限时3分钟,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2、颜色,数字记忆题:多媒体上有6 X6方格,每个方格内有一种颜色的数字。15秒数组员内部讨论分工。30 秒钟看题。【只能用大脑记忆,不能动笔】, 1分钟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3、情节推理:试卷上有一个故事,根据前面的情节推理出后面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将推理写在答题卡上。 【用时10分钟】 4、大型侦探推理题:试卷上有一个案例,看完后,要求在答题卡上写出凶手,线索,判断理由。【用时 10分钟】 ②复赛:时间:12月15号晚19:00到21:00 1、必答题:多媒体共有8组题,每组派一个代表到主持人那里抽题,决定做第几套题目,并按题目组号 依次作答。答题形式为笔试。【每组6个题,限时4 分钟,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不得分】 2、二十四点游戏:给定4个特定的数字,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方法使最后结果为24,写出一种算法加5分,限时3分钟 3、大型逻辑推理:在试卷上有一个案例,看完后,要求在答题卡上写出凶手,线索,判断理由。【用时 10分钟】 4、快乐猜猜猜:每组依次出场,限时3分钟,一名或两名组员通过肢体语言将多媒体上出现的法律行为关键词表现出来,其他的组员进行猜测。不知道答案的可以过,进行下一个。 ③决赛:时间:12月16号下午14 : 00到16: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