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常见问题系列之一

老年痴呆症常见问题系列之一
老年痴呆症常见问题系列之一

问:老年痴呆会遗传吗?

虽然目前对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仍不清楚,但许多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可能是主要病因之一。到目前为止,发现与老年性痴呆有关的基因有3个,分别位于第14、19和21号染色体上。经调查表明,患者亲属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高于一般人群,患者的一级亲属活到90岁时,累积发生老年性痴呆的危险性为50%。

所以,家族中有老年性痴呆患者的,应引起高度的警惕,要做到早期防治。

问:晚上打鼾引发血管性痴呆吗?

专业人员指出:鼾症跟痴呆密切相关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鼾症跟痴呆密切相关。这最为跟鼾症患者在夜间呼吸暂停导致低氧、二氧化碳潴留,引致大脑半球,极为是皮层和皮层下功可使的受伤有关。

医学研究以为,鼾症患者痴呆以血管性痴呆为主,在脑血管方面最为改变有:一、脑血流量改变;二、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呼吸暂停时脑血流量降低20%—30%;三、脑血管血液流变学改变,促发脑血栓汇成但发生缺血性卒中;四、脑动脉硬化。不仅可导致血管肉皮受伤,也可导致脑血管收缩、脂质沉积,形成脑动脉硬化发生率加增。

因其,专业人员提醒打鼾者:和早诊断和时治疗,防患于未然。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针对治疗鼾症采用只有三种有效治疗办法:1、手术。2、呼吸机。3、口腔矫正器(纯物理性止鼾器)。口腔矫正器因其使用简单、方便。效果显著。使用过程中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的副作用。

问:就诊时如何与医生沟通?

当您为自己或家人出现相关的症状担心时,请一定要去就诊。一旦确诊,您需要跟医生讨论的是选择哪些治疗和护理方法。

在您跟医生沟通时,我们建议您应该采取的态度是:

对医生的问题保持开放诚实的态度,因为这样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

在描述您自己或您的家人的行为或感觉时,给出细节。

在对医生提问时,先从您觉得最困惑的问题开始。

如果需要,请医生对您做进一步的解释。

您可以在去看医生时,列出一个问题清单,这有助于您从就诊的过程中得到更多信息。

与医生对话的清单:

您需要告诉医生的细节清单:

1.你注意到出现了哪些症状?

2.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3.这些症状发生的间隔时间有多长?

4.这些症状是不是越来越严重?

您需要向医生提出问题的清单:

A. 当您怀疑自己或家人有阿尔茨海默病时:

1.在诊断前,我们需要做哪些检查?

2.每次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3.大概要花多长时间知道检查结果?

4.我什么时候来复诊?

5.我可以从哪里得到关于这个疾病的更多信息?

B. 当您或家人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时:

1.现在或将来可能会变成怎样?

2.当地有哪些机构能帮助到患者或护理者?

3.这个病需要接受哪些治疗?

问:如何向医生叙述病情?

患者就诊或住院时,应该详细、准确地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医生,以利于医生及时做出正确的诊断,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1、首先应讲清楚自己的主要症状,也就是为什么要来看病,以及发病时间与先后顺序、发展过程、可能与发病有关或使其加重的因素等。

2、讲清楚过去患过的疾病和治疗情况,以及家族中有没有同类疾病的患者。因为以往患过的疾病和治疗情况,对现在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有些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可能有家族史。例如一部分老年性痴呆患者就有家族史。

3、以往的用药情况,以及有无药物过敏史。如以前用过什么药对自己的病有效,或来医院就诊前用过什么药,对什么药物过敏等都应向医生讲明。

4、患者本次就诊前曾到过什么医院就诊,诊断为什么病,如何治疗,效果如何等,也都应向医生说明;并将就诊时的病历、检查化验结果等交给医生查阅参考,以尽快正确地诊断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

问:现代人患老年痴呆的几率有多大?

对此,专家表示,根据调查,北京地区老年人痴呆患病率60岁以上的为5.1%,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增加;有报道表明,到了80岁发病率会增加到40%左右。

在老龄化社会,人类的寿命逐步延长。当一个人慢慢变老,其患老年痴呆的几率也将逐渐增加;而且,随着人生旅途发生的各种事件,如脑血管疾病、头部外伤,老年痴呆的患病率相对增高,患病年龄可能会前移。

据介绍,老年期痴呆包括几十种疾病,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为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及血管性痴呆,这两种占老年期痴呆的70%-80%。

老年性痴呆确切致病原因还不清楚。从病理上看,表现为大脑萎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有神经纤维缠结形成,细胞外有淀粉样物质沉积,这些变化影响了脑的功能,导致智力下降,生活不能自理。

血管性痴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脑血管病变,如多发性脑梗引起的脑功能损害,导致

认知功能的下降。

问:记忆变差会诱发老年痴呆症吗?

许多老年人来到特需门诊咨询:记忆减退以后会得老年性痴呆吗?

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是外界事物和自己思维在大脑形成的条件反射被牢固地保留下来,以后再重新出现,它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和认知等几个基本过程。人地大脑能容纳5亿多本书的知识,可记忆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

有人对700多名成人作了研究后发现,人过30岁,记忆便开始下降;40-45岁下降速度较慢;50岁以后,记忆下降速度又加快。人的各种能力在30岁时较稳定,60岁后下降较快。有些能力先提高后稳定再衰退,如语言能力,自20岁开始提高,30-40岁达顶峰,60岁后开始下降,直到80岁,才与20岁的人又差别。在“理解”“词汇”方面,70岁仍高于20岁的,到80岁才有明显减退。在“数字”“拼图”“符号”等方面,20岁开始成绩提高,40-50岁出现下降趋势,60岁与20岁相比,差异十分显著。

得了老年性痴呆症以后,不仅又记忆减退,更主要的是有智能障碍。记忆仅仅是整个智慧活动中的一个环节。单单记忆不好,并不等于智力不好。患了老年性痴呆后必定有记忆减退,但是,有记忆减退的老人未必一定是得了老年性痴呆。

有趣的是,患了老年性痴呆的病人都矢口否认自己患此病,因为他们的判断力有障碍,真实“身在病中不知病”;而整日担忧自己是否会患老年性痴呆的老人,却并非得了此病。因为此时此刻的智力活动并非受损,大可不必无病自扰。当然,假如自己无法鉴别,而又放心不下的话,可以到临床心理科就医咨询。

问:脑萎缩一定是老年痴呆吗?

脑萎缩是生理老化,症状轻;痴呆症是精神紊乱,症状重。

(1)脑萎缩不等于痴呆

不少中老年人一旦查出脑萎缩,马上就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痴呆症,对此,业内人士解释说,这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脑萎缩是一种体征,而痴呆症则是一种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紊乱。脑萎缩是机体生理性老化过程所出现的正常现象,年龄越大萎缩程度越明显。脑萎缩可有不同程度的记忆下降、说话不清、理解力和情感发生障碍、脚发软等。而痴呆症作为慢性全面性的精神紊乱,常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可发于各年龄阶段,以老年阶段为最常见。痴呆症患者可明显表现出行为和智商的异常,经常是无法自控,而且在生活上不能自理,经常走失、

大小便失禁等等。

业内人士指出,老年痴呆症可有脑萎缩情况出现,但不一定是脑萎缩引起的。临床上,不少脑萎缩严重的老人并没有痴呆症状,而一些脑萎缩较轻甚至没有脑萎缩的老人反而有明显的痴呆症状。

(2)长期饱食或用脑过度也会脑萎缩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人隔三差五就会大吃一顿,有的人还常常吃撑了,这种过分饱食的坏习惯不仅会影响到脑健康。有关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肥甘厚腻的人不但血脂易增高,还可引起一种叫“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增加,导致脑动脉的粥样硬化,使大脑缺血缺氧,并出现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等脑萎缩症状。

“另外,用脑过度也容易造成脑萎缩。”业内人士称,用脑过度同样易令脑细胞受损,但这类生理性的脑萎缩一般没明显症状,因此不易觉察得到。而一些原来在职时特别忙的人,退休后却突然“太闲”了,喜欢呆在家里不出门,也不太爱动脑,脑子同时退化得快。

(3)多做有氧运动,多吃健脑食品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脑跟身体的其他器官组织一样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萎缩,这是不可逆的自然现象,但有些日常保养得好的老人,到了80岁脑子比一些不注重保养的中年人还灵敏。这就说明,只要调养得当,即使是无法避免的生理性脑萎缩也是可以延缓的。

1、有氧运动抑制脑萎缩

有研究指出,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抑制约开始于40岁的脑萎缩。特别是生理性脑萎缩的病人,每周进行三小时或更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后,他们大脑容量中的灰色与白色物质有增加的趋势。

不过,中老年人不宜多做爆发力大的运动。另外,手臂反复做旋转运动,手掌与手指的穴位得到剌激,有利于手部手臂的经脉气血畅流,反馈大脑,亦可达到脑保健的作用。

2、碱性食物缓解脑疲劳

业内人士指出,茄子、绿豆、芹菜、蘑菇、葡萄、苹果等碱性食品对大脑的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另外,研究发现,大脑还“偏爱”卵磷脂,因为卵磷脂在人体内能产生乙酰胆碱,这种物质被喻为脑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因此,平时可适当吃些富含卵磷脂的蛋黄、黄豆或豆制品,以促进脑细胞的代谢。

3、良好心态延缓脑衰老

中老年人遇事宜心平气和,要以开阔的胸襟、宽宏的气量处理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延缓大脑衰老的好方法。

问:头小患老年痴呆症几率大?

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公布一份研究报告说,头部较小的人比头盖骨大的人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几率要大。

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德国慕尼黑一份医学杂志上,是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人员对1900名健康老人进行跟踪调查后得出的结论。研究成果还显示,如果这些人体内具有生产某

种蛋白质的基因的变种,那么他们患早老性痴呆症的几率要比一般老人高14倍。

这份报告认为,脑部周长低于54厘米即属于头部较小。头部较小的人大脑灰质储量较小,从而容易患上早老性痴呆症。

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脑功能逐渐衰退,出现记忆障碍、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降、行动不便等,最终导致死亡。

感谢【治痴呆网】整理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242553235.html,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β淀粉样蛋白级联学说 该学说认为AD患者可能是由于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和早老素基因等的突变,导致Aβ异常分泌和产生过多,在脑组织内沉积,对周围的突触和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可破坏突触膜,最终引起神经细胞死亡。Aβ沉积导致AD的其他病理变化,是AD发病的核心环节。减少Aβ的形成,抑制Aβ的沉积,是预防和治疗AD的根本途径。 中枢胆碱能损伤 胆碱能神经递质是脑组织中的重要化学物质,发生阿尔茨海默病时脑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减少,导致乙酰胆碱(Ach)合成、储存和释放减少,进而引起以记忆和识别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中,此学说是目前较为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这也是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获得有限疗效的重要基础。 针对于此的4种胆碱酯酶抑制剂有:他克林(Tacrine,由于肝毒性已停用),多奈哌齐(Donepezil),利伐斯的明(Rivastigmine),加兰他敏(Galantamine)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学说 兴奋性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Glu)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谷氨酸及谷氨酸受体参与了神经元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调节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记忆过程等。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兴奋性神经递质,具有重要生理功能,如大量释放可以造成组织损伤。现有研究提示,AD脑内谷氨酸功能亢进,造成神经元损伤,从而产生认知功能缺陷。 盐酸美金刚(memantine)是N-甲基-天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是第一个用于治疗中、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的NMDA受体拮抗剂,可抑制主要兴奋性神经传递递质谷氨酸的过度释放、减轻因谷氨酸过度释放所致的神经元细胞中毒和死亡 Tau蛋白学说 微管系统是神经细胞的骨架成分,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微管是由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组成,Tau蛋白是一种含量最高的微管相关蛋白。在AD患者脑内,Tau 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并聚集成双螺旋丝形式,与微管蛋白的结合力降低,失去了促进微管形成和维持微管稳定的作用。异常磷酸化Tau蛋白的病理性沉积,导致了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的形成,而NFT可作为大脑早老化的标志。AD 患者较正常老年人脑内NFT数目更多、分布更广。NFTs随AD的发展而增多,并与临床痴呆的程度相关。 其他 其他因素如炎症和免疫功能异常、自由基和氧化应激作用、胰岛素相关糖代谢异常、钙稳态失调、脂质代谢异常等与AD的发生有关,但病理生理机制尚待阐明。

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分析

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西药吡拉西坦片治疗应用在对照组(34例)中,将西药吡拉西坦片联合中药补肾益智汤治疗应用在研究组(34例)中,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9.4%,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因突变、胆碱能缺失等是老年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了解其发病机制的前提下采用中西药结合方式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老年痴呆;发病机制;临床药物;治疗分析 在老年群体中,患有老年痴呆的概率较高,其属于常见病,会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下降、识别能力下降,在早期部分患者变化不明显,会出现沉默少语、不愿与人交流等现象,后期病症变化严重,缺乏伦理道德观念。该病主要是一种大脑退行性病变,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也会不断增加。本次研究对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进行分析,以便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解,从而给予有效的药物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收治的68例老年痴呆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入院治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中,男性21例,女13例,平均为年龄(65.3±3.7)岁。平均病程为(2.1±0.6)年。研究组(34例)中,男性22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66.4±3.9)岁。平均病程为(2.4±0.7)年。一般资料对比中,两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智力下降、僵化、思维迟缓、情绪不易控制、自我中心明显、判断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其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感觉器官功能衰退,生活不能自理、生理发射迟钝,口齿不清、手指震颤等。 1.2方法 将西药吡拉西坦片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每天服用3次,每次需要口服2片,每片0.8g;将西药吡拉西坦片联合中药补肾益智汤治疗应用在研究组中,其药方包括枸杞子、当归、熟地黄、柏子仁各15g,川芎、远志、石菖蒲各10g,水蛭3g。采用水煎服,每天服用1剂,每天分3次服用,均在饭前服用。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护理 原文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42553235.html,/Item/Show.asp?m=1&d=1213 阿尔兹海默症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年痴呆症,因德国医生阿尔茨海默(Alois Alzheimer)最先对其进行描述而得名。该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衰退、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2011年的公布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约3650万人患有痴呆症,每七秒就有一个人患上此病,平均生存期只有5.9年,是威胁老人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 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在一个人50岁以后产生,开始不容易被发现,发展缓慢,最早期往往是以逐渐加重的健忘开始,最终导致无力进行日常生活和人格的持续变化。按照病情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称健忘期 这期的表现是记忆、定向、感知、语言、计算、思维分析、判断和完成复杂步骤等能力的减退,在个人爱好、读书、参与社会活动上花费的时间减少、易疲劳、眩晕、心悸、食欲减退、兴趣及主动性下降、情绪不稳、淡漠或抑郁等。但尚且还可以保持过去熟悉的工作或技能,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常被误认为神经症或正常的老化而忽视治疗。 第二阶段也称混乱期: 这个时期,第一阶段的症状明显加重,突出的表现是视空间辨认障碍明显加重,很容易迷路;穿衣变得很困难,甚至把裤子当衣服穿;不认识朋友或亲人的面貌,也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不能和别人交谈。甚至出现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如原来一丝不苟、谨慎细心的人变得不修边幅、缺乏耻辱和道德感、自私并常做些反常的举动。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周围的人和事,不注意卫生。常常抑郁焦虑、嫉妒妄想,性格孤僻,激动易怒等。 第三阶段也称极度痴呆期: 病人身体大多数功能丧失,生活不能自理,如吃饭、穿衣、洗澡均需人照顾,便尿失禁。晚期患者完全卧床,生活全靠别人照顾,病程维持5~10年左右而死亡。 目前,对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且病人住院时间短, 大部分时间需在家中疗养,因此患者的护理及提高照料者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需要通过良好的护理,来减轻阿尔兹海默症状及并发症, 提高阿尔兹海默症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论述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疗效

中医论述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疗效 老年痴呆病是困扰老年人生活质量常见的病症,其是发生在老年期的以进行痴呆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智能损害的综合征。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障碍、定向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障碍,表情淡漠、固执、语言重复,甚至出现道德伦理缺乏等症状。本文综述了中医就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中医治疗该病的现状,提出中医治疗该病的优势和作用。 标签:老年痴呆;发病机制;中医 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 ,SD),亦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运动、认知、语言和人格等多方面的异常。AD的发病率随着人口年龄的增大而增高。目前,我国正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不断增多,AD患者大幅度增加。AD发病率高,病程长,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众多的AD患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现笔者从中医角度论述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呆病,癫病,善忘”等病范畴,由于患者精气亏损清窍失养,或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气、血、痰、火及诸邪瘀滞脑窍,使得脑部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田氏报道,痴呆为神志病,乃人至老年,肾精衰枯,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致,病机以虚、痰、瘀为主要病理改变[1]。王氏认为,五脏藏五神、主五志,以肾虚为主的五脏虚衰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内在机理,痰浊、瘀血是加速脑衰老导致老年痴呆的重要因素[2]。 2 中医治疗研究现状 2.1中医实验研究胡氏[3]实验研究,用补肾益智方(蛇床子、枸杞子、女贞子、人参等)能对大鼠脑顶叶、海马CA1、齿状回门区SS免疫和SSm-RNA 表达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及其积分光密度较模型组有增加趋势,部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补肾益智方对D-半乳糖加上IBO损毁Meynert核AD模型大鼠脑内SS能神经元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王氏[4]用补肾中药(黄精、枸杞子、石菖蒲等)探讨了老年痴呆的形态学机制,认为补肾中药对海马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提供了海马神经元病变符合中医”髓海不足”,”脑髓消减”的改变的客观依据。 2.2中医临床效果康氏[5]对身体虚弱,肝脏疲惫,精气血不足,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脑髓失于充养的老年痴呆症,用自拟扶智汤(当归、党参、熟地、山茱萸、黄精、紫河车、枸杞子、远志、枣仁等)滋阴补肾,填精充髓治疗,疗效不错。张氏[6]自拟补肾健脑方(淫羊藿、菟丝子、制首乌、枸杞子、丹参、半夏等)治疗髓海空虚,精血亏损,肾虚不足型老年痴呆都取得不错的疗效。郗氏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分析

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30T15:35:23.6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作者:姜超通讯作者 :顾陈韵[导读]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淀粉样肽假说学说,胆碱酯酶抑制剂、脑血管扩张药物。 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邮编:20043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和对临床治疗方法的科学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13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分析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情况。结果在对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中,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病例46例,占患者总数的35.4%;神经代谢激活剂35例,占患者总数的26.9%;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28例,占患者总数的21.5%;神经营养因子21例,占患者总数的16.2%。结论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淀粉样肽假说学说,胆碱酯酶抑制剂、脑血管扩张药物、神经保护药物和改善脑循环药物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选择性药物。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临床治疗 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近几年呈现上升的趋势,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老年痴呆症是大脑的一种退行性病变,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分析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我院门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13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探讨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分析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13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最大的85岁,最小的58岁,平均年龄(69.74±4.71)岁,这130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其他资料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影响临床研究。 1.2 方法 1.2.1 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 老年痴呆症多发生于老年人,有一定的潜伏期,病情发展变化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病程呈缓慢进行性,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活动、职业与生活质量。病理改变为大脑皮层萎缩,脑室变大,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元纤维缠结,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的形成,以颞叶及顶叶病变为多,患者出现失语和失用。淀粉样肽假说是老年痴呆症发病机制的最主要学说。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降解并提高活性,改善神经递质的传递功能。患者大脑内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下降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 1.2.2 老年痴呆症的药物治疗 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主要有与神经递质有关的药物如石杉碱甲,脑循环改善剂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脑功能改善剂或促智能药及神经营养因子等。 1.2.2.1钙离子拮抗剂的治疗作用:脑细胞钙代谢失衡和老化已经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逐渐出现钙的平衡失调,细胞内的钙浓度就会过高或者出现超负荷,如果钙的超负荷发生在神经细胞上,可引起神经可塑性及认知功能的降低,就会发生痴呆。钙离子水平的升高与大脑老化和痴呆有关,因此就要阻断钙进入神经元的药物才能减少或者推迟老年人脑功能的丧失。尼莫地平作为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它具有很高的亲脂性,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具有保护和促进记忆、促进智力恢复的作用。 1.2.2.2神经代谢激活剂:主要包括神经营养因子、吡拉西坦(脑复康)、茴拉西坦(三乐喜)、胞磷胆碱、三磷腺苷(ATP)、细胞色素C 等。这类药物可促进脑细胞对氨基酸、磷脂及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起到增强记忆力、反应性和兴奋性,改善或消除精神症状的作用。 1.2.2.3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抗氧化剂通过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阻止其形成,可以保护神经细胞不被损伤,药物主要有维生素C、维生素E、艾地苯醌、褪黑素等。维生素E能降低脂质过氧化;β胡萝卜素和银杏制剂中富含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剂;硒是构成谷胱甘肽氧化酶的成分,可清除过氧化氢,保护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阻止细胞膜被氧化。 1.2.2.4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对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有营养作用,可以明显改善老年痴呆的认知功能障碍。 2. 结果 通过对130例老年痴呆患者的发病机制分析研究和药物治疗情况探讨,发现使用钙离子拮抗剂药物的病例有46例,有效45例,其中显效44例,有效率达到95.6%;使用神经代谢激活剂药物的病例有35例,有效34例,其中显效32例,有效率达到91.4%;使用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药物的病例有28例,有效26例,其中显效24例,有效率达到85.7%;使用神经营养因子药物的病例有21例,有效19例,其中显效17例,有效率达到80.9%。 3. 讨论 老年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早期的征兆表现为近期记忆减退。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前提要素,就是要了解其发病机制。在临床研究中发现,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脑功能障碍引起。通过选取我院门诊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治疗的13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上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神经代谢激活剂、抗氧化剂和神经保护剂及神经营养因子等,收到了显著的疗效。对老年痴呆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提高胆碱能为主,通过改善脑循环功能,达到减少合并症的发生。老年痴呆症的发病过程是逐渐进展的过程,呈不可逆状态,主要是由胆碱能神经损伤和基因突变引起,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还没有更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只有应用神经保护剂,提高胆碱能功能和改善脑代谢是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参考文献 [1]李爱萍.老年痴呆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药物治疗[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6-17. [2]张振馨.如何早期发现老年痴呆症状[J].健康必读,2013(12):36.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阿尔兹海默病的发病机制 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原发性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主要有老年人患病,表现痴呆,并具有进行性和致命,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下降,极大添加了家庭和社会负担,是一种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威胁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是当前医学亟待攻克的难题,科学家们正在探索AD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治愈的、进行性的、致命的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尚未明确。AD会使得神经细胞大量死亡,脑组织明显萎缩、重量变轻,破坏人的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阿尔茨海默病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两种。早发性AD比较少见,主要是遗传因素导致的。大多数患者属晚发性,直接致病因子尚不清楚,随着人体衰老和环境影响会导致患病。临床上,AD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中期、晚期。早期患者出现记忆力减退;中期性格恶化,行为异常;到晚期病人生活已不能自理,无法正常活动[1]。 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中有500多万患有AD。目前,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一,同时也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地区之一,2010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就达到了569万,而只有21%的患者得到了规范诊断。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重将不断增长[2]。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我国老年人口基数日益庞大,对AD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阿尔茨海默病的脑病理 AD患者脑的宏观和微观均有明显形态改变,主要是脑萎缩,患者的脑回变窄、脑沟增宽、脑室变大。脑萎缩始于内嗅皮层,随病情进展逐渐扩展至海马、内测颞叶、额顶区,而初级感觉和运动皮层(枕叶视皮层、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相对保留[3]。 但脑萎缩的病人不一定就是AD。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是在显微镜下可见淀粉样蛋白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神经元纤维缠结、神经元减少、脑淀粉样血管病等主要病理改变。 1、老年斑 神经炎性斑又称老年斑,是AD的主要病变之一。老年斑是一种细胞外的病变,共有四种类型[4]:弥散斑,也称前淀粉样沉积,这种不含淀粉样蛋白纤丝的沉积是老年斑的初始阶段;原始斑,这种夹在正常与异常神经细胞间的聚合物由少量淀粉样蛋白组成边界不清楚,大小差别较大,斑内可见少量神经细胞;最后淀粉样蛋白则完全由淀粉样蛋白物质组成。这些淀粉样沉积物在脑组织及脑膜的微血管上可见,又称血管淀粉样变[5]。 2、神经元纤维缠结

(完整版)13种常见疾病相关老年痴呆症

13种常见疾病相关老年痴呆症 虽然目前我们对老年痴呆症的病因了解不多,但有以下常见疾病可能会增加你患上老痴的风险,或使症状更严重。美国一家文摘网站近日对此进行了盘点。 一、贫血症 这种常见的血液疾病特征就是红细胞数量减少。这些细胞起到输送氧气的功能,这就是贫血的常见症状表现为持续疲劳的原因。通过剥夺大脑的氧气,贫血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大脑受损。韩国亚洲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通过对2500多名年龄在70~79岁之间的老年人进行为期11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与没有贫血症的同龄人相比,有贫血症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高出了40%。 二、抑郁和焦虑 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对于那些注定要患老年痴呆症的人来说,他们首先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抑郁或焦虑。然而,医学家认为,这种情绪障碍可能不仅仅是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它实际上可能是患上这种疾病的风险因素。由于抑郁和焦虑可以提高应激激素皮质醇的含量,一种理论认为,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损害大脑。有趣的是,抗抑郁药物正在被研究,有望成为治疗老年痴呆

症的一种潜在疗法。某些抗抑郁药具有抗淀粉样蛋白的特性,而且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三、糖尿病 糖尿病与老年痴呆症的联系相当紧密。糖尿病的影响很广泛,它会导致包括大脑在内的多个器官的异常炎症反应。另一个原因是胰岛素信号通路也是参与淀粉样蛋白分解的途径之一。最后,糖尿病会导致脑血管疾病(如增加中风的风险),这是老年痴呆症的一个重要病因。 四、唐氏综合征 唐氏综合征和老年痴呆症的基因极为相似。如果唐氏综合征的患者年龄足够大,他们就会患上老年痴呆症。引发唐氏综合征的基因突变也会导致淀粉样斑块(老年痴呆症的一个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脑中积累。 五、牙龈疾病 牙龈疾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是指有害细菌在口腔中积累,这些细菌会移动到心脏和大脑,并引起炎症。虽然牙龈疾病较为常见,但幸运的是,它很容易预防和治疗。每天刷牙两次和定期用牙线清理牙齿就能预防牙龈疾病。 六、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似乎并不会引起老年痴呆症所特有的大脑生理变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实用】

导语:老年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接下来整理了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9月日是“世界老年痴呆症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症正大步向我们走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每4秒钟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症病例。专家估计,我省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老年痴呆症正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患病比例高达20%-40%,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同类人群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群体成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点。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李海林主任介绍,对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近事记忆的遗忘,但是忽视行为动作和脾气情绪的改变。老年痴呆患者,最早的症状可能是记忆障碍,随后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不安,忧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制。近年来老年痴呆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年健康的“第四杀手”。现有药物只能控制、延缓病情恶化,尚无法治愈。患者每月仅治疗就需花费千元,导致目前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足20%,农村则更少。患者后期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社会和亲人的帮助才能度过余生。 失智老人走失之痛,如何缓解? 9月日是“国际失智症日”,也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据统计,江苏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家庭与社会如何应对失智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考验,已成为未来发展、卫生及社会政策研讨的重大议题。而失智老人屡屡走失,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朋友81岁的父亲从吴江松陵镇迎松小区走失,穿藏青色长裤、红黑相间布拖鞋,脑子有些糊涂……”昨天,记者的朋友圈被大家接力转发的这则信息刷屏。 这样的“走失之痛”,时不时在朋友圈触动人心。在公安部门的`接警记录里,类似报警也不鲜见,仅7月日到9月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接报60岁以上老人走失警情就达多起。 “最近老人走失的警情特别多,几乎每周都有三五起,其中大部分当事人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新庄警务工作服务站焦卫清警长告诉记者。今年8月10日晚上,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白马公园北门路边有一位老人摔倒,显得有些神智不清。焦卫清通过警务平台找到老人的女儿高女士,半个小时后高女士赶到现场,哭着拥抱母亲,此前家人已经找了老人四五个小时。 还有不少老人则没有这么幸运,走失多日甚至从此失踪,其遭遇令人揪心,家属备感焦虑痛苦。 不戴手环不去养老院,家人无助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程青格1,2(综述),徐平1(审校),龚其海3 (1.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贵州遵义563099;2. 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河南安阳455000; 3. 遵义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贵州遵义563099)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治疗进展; 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据统计,在老龄人口中,占痴呆人数的50%~60%[1]。主要病理基础是大脑萎缩,主要病理特点是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和广泛的海马神经元缺失。在临床上,以近记忆功能障碍为早期及突出表现,包括语言、记忆、认知、推理、内省力、定向力、判断等多种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工作及社交能力[2]。老年痴呆现代医学将其分成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及其他痴呆。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类型是阿尔茨海默氏病和血管性痴呆[3]。阿尔茨海默病发病隐匿,我们应积极发现疾病,阻止病情的发展。本文讨论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及治疗策略。 1 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 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及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将对目前比较公认的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概述如下。 1.1 Aβ的神经毒性机制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可能是引起AD的共同途径[4],Aβ是从APP中经β和γ分泌酶水解而产生,Aβ沉积导致老年斑及tau蛋白高度磷酸化及慢性炎性反应的形成,最终引起神经元功能的减退,进而导致痴呆[ 5 ]。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beta protein,Aβ) 在脑内的沉积可引起神经元变性死亡,特别是聚合成纤维形式Aβ对神经细胞毒性作用较强,作用最强的毒性片段为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社发攻关(黔科合SY字[2010]3074)。 [通信作者]徐平,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病学,E-mail:。

老年痴呆症的原因汇总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象 有关专家指出,随着世界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高,在出现社会老龄化的同时,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将越来越高,21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将是以阿尔察默病为代表的老年痴呆症。 美国纽约大学在研究指纹与老年性痴呆的关系时发现,十指中多数朝向小指一侧的簸箕型指纹的存在率,3倍于未患老年性痴呆的老人。 这位名叫赫尔曼的研究者,把50名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的病人和50名健康的人的指纹进行对比,结果发现,老年性痴呆病人十个指头中有八个指头为小指侧簸箕型指纹的人占72%,而健康人对照组中只有26%;病人组中有14人的十指全部为小指侧簸箕型指纹,而对照组中只有4人。这仅是一个统计学的调查资料,它并不意味着凡是十指中有八个指头是小指侧簸箕型指纹的人,都一定是老年性痴呆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从指纹来判断某人是否患上了此症。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代谢功能逐渐下降,细胞核内产生出一种脂褐质素,这是一种不溶于酸、碱和有机溶剂而易积聚于细胞内的废物,它的沉积可形成老年斑。过去人们认为,老年斑发生在面部、颈部、胸部及手足背部、四肢顶端,现在的研究表明,老年斑不仅发生在皮肤表面,而且积聚于心、肝、肾上腺及脑等重要组织中,它可使脑细胞变性,脑功能不全,导致老人的记忆、思维、语言等发生程度不同的障碍,是引起老年性痴呆的另一原因。推迟老年斑的形成,可延缓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从近代的研究成果来看,维生素E、c,对氯苯氧酸、二甲胺基乙酯及激素等药物、对阻止与消除不溶性脂褐质素具有较好的疗效。另外,体育活动也司以增强血液循环,减少脂褐质素在血液中的沉积。 有研究表明,人有易患老年痴呆症与不易患老年痴呆症的两部分,且在20—40岁左右时就开始出现征兆,如及时预防、诊断和治疗是可以大大缓解或减轻的。 老年痴呆病态的三个特征,有助于家庭亲人间将痴呆症与生理性健忘加以区别,这样可以对家人排除精神压力,减少怀疑、不安和恐怖情绪。这些特征是: ①痴呆症患者的健忘相当厉害,以致使日常生活都不能自理;过去经历的事情全部忘记,而一般生理性健忘者是不会这样的。 ②痴呆病人不只是记忆力衰退,而且出现多种病态的症状。由于患者的脑障碍逐渐扩大,以致连最简单的计算也不能进行,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弄不清楚,或者过去会操作的电视机也不会操作了。也有的患者一改以往的性格,变得易于发怒和激动。 ③痴呆患者本人不知道自己健忘,而一般健忘的人自己能发觉自己的健忘毛病,并能自我克服或改正。 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还可以用一些测试方法,这些试题在一般人看来 1

老年痴呆诊治指南

老年痴呆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疾病分类: 混合型痴呆(Mixed dementia) 这种老年痴呆分类症状是指既有老年性痴呆,又有血管性痴呆或其他类型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老年痴呆分类是指以痴呆为主要表现的脑血管病。一般在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基础上,伴有反复脑血管意外发作,包括多发性梗死或小出血灶所致的老年痴呆分类。典型病例是急性起病的脑血栓形成,接着很快获得好转,可遗留某些神经系体征。 老年性痴呆(Senile dementia) 老年痴呆分类在病理和组织学改变方面为弥漫性大脑皮质萎缩,神经细胞颗粒空泡变性,脑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老年痴呆分类是以进行性痴呆为主的大脑变性疾病分类,是痴呆中常见的一种疾病。 发病原因: 1、脑血管病(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最常见的有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ion dementia),是由于一系列多次的轻微脑缺血发作,多次积累造成脑实质性梗死所引起。此外,还有皮质下血管性痴呆、急性发作性脑血管性痴呆,可以在一系列脑出血、脑栓塞引起的脑卒中之后迅速发展成痴呆,少数也可由一次大面积的脑梗死引起。总之,脑血管病也是老年痴呆较为常见的病因。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老年痴呆国家有啥政策 [关注老年痴呆]

老年痴呆国家有啥政策[关注老年痴呆] 全球早老性痴呆症患者2050年可能突破1亿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目前全球早老性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约有2660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会翻两番,突破1亿。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日前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届预防痴呆国际会议上报告说,照目前趋势发展下去,到2050年,全球早老性痴呆症患者数量将达到1.06亿,即大约每85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该病。其中超过40%为晚期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研究认为,人口稠密的亚洲地区面临的形势最为严峻。亚洲目前约有1260万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约占全球患者总数的一半。而到2050年,预计亚洲地区的患者人数将达到6280万。 早老性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一种淀粉状蛋白出现异常堆积,导致脑细胞受损,记忆力下降。目前尚无对付这一疾病的有效疗法。 美国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副主席威廉?蒂斯说,早老性痴呆症患者群增长速度“令人吃惊”。伴随着全球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早老性痴呆症成为21世纪人类要应对的一场“公共卫生危机”。 什么是老年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是指人到了老年期,由于老化和其他原因(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部炎症、脑外伤等)引起大脑细胞的死亡,导致记忆和智力的丧失,成为痴呆病人(也可称:“老

年性失智”)。因此,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特点为起病缓慢,病程呈进行性,临床表现以记忆和智能障碍为核心症状,以严重痴呆为结局的一种慢性脑器质性精神疾病。 由于本病的记忆力损害严重,影响到人的情感、思维、智能和行为等高级神经心理活动过程,导致精神活动的障碍,使人丧失理智,缺乏思考和判断能力,不能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犹如一个失去大脑功能的人,因此有人把本病称为“失去脑袋”的人。老年性痴呆已成为世界性的灾难,千百万患病的老人,不认识自己的子女和家人,时常失踪,还不时做出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给家属和社会带来众多麻烦。许多世界知名人士,甚至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内,都曾饱受老年性痴呆的折磨。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指一年中某年龄段新发病的人数占该年龄段总人数的比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据调查,65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为1%~1.5%;75岁以上为2%~3%;85岁以上为5%。老年性痴呆的平均生存年限为5~10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患老年性痴呆的人数越来越多,此病现已成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根据1999年的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0.3%以上,中国已成为老龄化国家。据对60岁以上老人抽样调查的发病率推算,我国现有老年性痴呆病人约388.2万人;预计到2025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2.5亿,这时,将有1009万老年性痴呆病人。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已对痴呆的定义作出了明确的描述:“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症,它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会出现多种大脑皮质高级功能的紊乱,其中包括记忆、思维、定向、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功能;病人神志是清楚的,偶尔以情绪控制和社会行为或动机的衰退为前驱症状。”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征象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心理疾病。 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原因: 老年性痴呆是指那种由于老年性脑萎缩所致的进行性脑器质性痴呆。 一般说60岁以上的人机体逐渐进入衰老,脑组织也开始萎缩,因此,生理功能也自然地减退。如果这中间还伴有其他引起脑组织衰老和萎缩的诱发因素,则更促使脑组织衰变的功能减退。脑组织的器质性病变,若在其他因素刺激下,就有可能出现精神障碍。 由于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老年性痴呆随着年龄的增大发病率增高。 引起老年性痴呆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衰老。脑组织的衰老、萎缩、变性是老年性痴呆发生的基础,这也许就是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的道理。另外,外界因素的作用,如感染、中毒、遗传、精神刺激等引起机体代谢紊乱、功能减退导致老年性痴呆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可忽视的,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有的进入老年不患老年性痴呆,而有的人却患了老年性痴呆的原因。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大约有9100多万,老年性痴呆大约有600万,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老年性痴呆临床表现: 老年性痴呆发病于60岁以上,女多于男(1.5∶1),早期多表现为敏感多疑,狭隘自私,主观固执,不顾他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草率马虎,墨守成规,难于熟悉新的工作。有时性格暴躁,情绪不稳,也有的行为幼稚,好似顽童。渐渐生活懒散,不爱整洁,不修边幅,食欲减退或饮食无度,白天睡眠,晚上失眠,呈睡眠倒错。由于患者年迈,常不引人注意,以后逐步出现明显的智能减退,记忆障碍,其中最明显的为近事遗忘,后对远事亦遗忘,严重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住址,不认自己的子女,常有虚构。逐渐定向力、理解力、判断力均发生障碍。情绪迟钝或易激惹,缺乏羞耻感,或出现幼稚性欣快。少数患者出现兴奋,或有片断荒谬的妄想与幻觉。妄想多为被害、自责、疑病、被盗、贫穷或夸大妄想。痴呆进一步发展,幻觉妄想消失,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去控制,多死于继发性感染(褥疮、肺炎)和衰竭。 参考资料: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痴呆? 人的大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中枢,而脑皮质是精神活动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大脑半球的前半部分是负责学习、记忆、情感、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的区域。人脑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成年后每日约死亡10万个,衰老时大脑细胞可减少10%~20%,有的甚至达30%。老年人脑细胞改变的主要原因是脑细胞死亡的增加,形成脑皮质萎缩,重量减轻。老年性痴呆患者较同龄正常人脑重量减轻40%~50%,脑细胞的减少,也可达40%~50%。脑萎缩呈弥漫性,以额叶最明显。 由此可见,大脑皮质萎缩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病理基础,而真正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全国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全国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研究报告 宗云岗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弱及识别能力障碍等,是一种渐进性的神 经功能退化性失调。目前本病的病因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一直是治疗上的一个棘手问题。 有资料表明,早老性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阿尔茨海默症,简称:AD)的发病率在65岁左右的老年人中约占10%,在8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占47%,已经成为人类的第四号杀手。该病程一般较长, 约为3-20 年,因此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痴呆症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使得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相对上升。目前,欧洲、日本和美国80 岁以上的人口中有20%以上的人 患有此病。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中有5000多万人患有不同种类的痴呆症。据预测,到2020年老年痴呆症 病人将增加50%。 1 全国发病率状况 有资料表明,我国60 岁以上人口1998年已达 1.2亿,并以年均 3.2%的速度递增,大大高于人口增长速度。75岁以上的老人有2000 万,80岁以上老人亿多,占人口比重达到10%,下世纪中叶可达4亿左右,将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过去学术界曾认为中国是老年痴呆症低危险性国家,然而,目前于安微屯溪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老年人痴呆症和抑郁症学术研讨会暨国际老年痴呆学术研讨会上,这一观点受到挑战。有 5 份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也 是老年痴呆症高危国家,这次会议报道的大量研究成果还表明,我国对老年痴呆症的研究正在迅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现有老年痴呆患者大约为300~400 万。上海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5 岁、65 岁以上痴呆的患病率分别为 2.57%(AD 为 1.5%,血管性痴呆为0.74%)和 4.6%(AD 为 2.9%,血管性痴呆为 2.6%)。 北京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对北京地区2788名60岁以上老人的调查发现,有208 名老人患有痴呆症,患病率达7.5%。其中女性病人139人,患病率9.7%,显著高于男性的 5.8%。他们的研究还表明,高龄、低教育水平、居住在农村是老年痴呆症的高危因素。而解放军总医院对1728 名离退休老干部的调查表明,有痴呆家庭史、"文革"中受迫害、电磁场暴露、脑外伤亦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 在广州城区75 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的调查中,AD 患病率为7.49%。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多,老年痴呆症治疗药物的市场销售额也一直在稳步增长。90年代该类药物已成为畅销药物,1995年世界销售额已达50 亿美元。到21 世纪初该类药物的销售额有可能超过现在排列在前三位的治疗心血管病药物、治疗胃肠道病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市场的份额,其发展势头看好。 2 全国老年痴呆症药物市场综述目前,该类疾病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而且由于该类疾病类似于糖尿病(富贵病)一样需要长期服用治疗药物,因此其用药市场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扩大,市场前景看好。基于此,为及时了解我国治疗老年痴呆症药物的市场状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信息中心选取全国六个主要用药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的百家抽样医院、60 名医生专家和120名消费 者,对国内老年痴呆症用药市场(1999胶2000 年)及其主要竞争品种进行了全面的市场调研活动,并整理成摘要版,以供参 考。 2.1 近两年全国治疗老年痴呆药物医院用药金额情况分析 从近两年(1999 年-2000 年)六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成都)抽样医院治疗老年痴呆症用药金额构成情况来看(见表1),1999 年六城市抽样医院销售总金额约为15168 万元,2000 年销售总金额约为19489 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8.49%。 通过数据放大处理,治疗老年痴呆症用药在上述六城市中的用药市场容量约在5亿元左右,全国市场容量 估计在32 亿元左右。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在治疗老年痴呆药主要品种中,使用金额百分比较大的品种排名 依次为吡拉西担、银杏叶制剂、氢化麦角碱、阿米三嗪/萝巴新、阿尼西坦、尼麦角林、胞磷胆碱、石杉碱 甲、多奈哌齐、吡硫醇、长春西汀、加兰他敏、氯酯醒、艾地苯醌。其中前四位品种市场份额(金额百分比)较大。(具体市场份额请见表1)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精品】

老年痴呆调查报告 导语:老年痴呆,也被称为阿尔茨海默病,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接下来整理了老年痴呆调查报告,希望大家喜欢! 9月日是“世界老年痴呆症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年痴呆症正大步向我们走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每4秒钟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痴呆症病例。专家估计,我省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老年痴呆症正成为严重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接近4.2%,65岁以上为7.2%,80岁以上患病比例高达20%-40%,中国老年痴呆症患者占世界同类人群的三分之一。越来越庞大的老年痴呆症患者群体成为公共卫生的一大难点。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李海林主任介绍,对于老年痴呆的症状,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近事记忆的遗忘,但是忽视行为动作和脾气情绪的改变。老年痴呆患者,最早的症状可能是记忆障碍,随后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表现为焦虑不安,忧郁消极,或无动于衷,或勃然大怒,易哭易笑,不能自制。近年来老年痴呆症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年健康的“第四杀手”。现有药物只能控制、延缓病情恶化,尚无法治愈。患者每月仅治疗就需花费千元,导致目前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不足20%,农村则更少。患者后期往往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社会和亲人的帮助才能度过余生。 失智老人走失之痛,如何缓解? 9月日是“国际失智症日”,也称“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世界老年痴呆症日”。据统计,江苏老年痴呆症患者至少60万,家庭与社会如何应对失智症人口增加所带来的考验,已成为未来发展、卫生及社会政策研讨的重大议题。而失智老人屡屡走失,就是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朋友81岁的父亲从吴江松陵镇迎松小区走失,穿藏青色长裤、红黑相间布拖鞋,脑子有些糊涂……”昨天,记者的朋友圈被大家接力转发的这则信息刷屏。 这样的“走失之痛”,时不时在朋友圈触动人心。在公安部门的接警记录里,类似报警也不鲜见,仅7月日到9月日,南京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台接报60岁以上老人走失警情就达多起。 “最近老人走失的警情特别多,几乎每周都有三五起,其中大部分当事人是老年痴呆症患者。”南京玄武公安分局新庄警务工作服务站焦卫清警长告诉记者。今年8月10日晚上,警务站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白马公园北门路边有一位老人摔倒,显得有些神智不清。焦卫清通过警务平台找到老人的女儿高女士,半个小时后高女士赶到现场,哭着拥抱母亲,此前家人已经找了老人四五个小时。 还有不少老人则没有这么幸运,走失多日甚至从此失踪,其遭遇令人揪心,家属备感焦虑痛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