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部 编 版 语 文 三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一、按要求写字词.(35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外面的天气十分h án l ěng( ),教室里却暖洋洋的,三(1)班的同学正在欢庆元旦的到来.听,r óu h é( )y ōu m ěi( )的乐曲响起来了;看,“孔雀仙子”穿着最x ǐài( )的f ú zhu āng( )跳起来了.大家为他送上了热烈的zh ǎng sh ēng(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分)

1)暑假.(ji ǎ ji à)期间,小明因为调.

(ti áo di ào )皮挨打了. 2)英子因生病,腿脚落.(l ào lu ò)下了残疾,她常常一个人躲在角落.(l ào lu ò)里. 3.我能仔细观察,照例子连线,再填空.(7分)

生字“腰、腿、脑、胸”都有,都和有关.这样的字我还知道、. 4.我能给“续”字口头组词.并将词语准确填入到语段中.(3分)

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教室,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在操场上做游戏.小方和伙伴们玩“老鹰捉小鸡”,他( )四次都没有抓住一只“小鸡”.正当他发起第五次攻击时,上课铃响了.他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操场,回到教室( )学习. 5.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

1)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下面的季节呢?写一写.(4分) 春:秋:

2)照样子补充句子.(2分) 例: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妈妈乐得.

3)今天下午刮了一阵大风,一场大雨.(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2分)

4)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3分)

静悄悄乱糟糟兴冲冲慢腾腾空荡荡

6、口语交际.(4分)

嘟嘟想去图书馆,但他不知道怎么走.这时,他看见一位老爷爷,于是走过去问:“喂,老爷爷,去图书馆的路怎么走?”老爷爷看了他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嘟嘟问路时,老爷爷没理他,我觉得原因是. 如果他想要老爷爷耐心地给他指路,就应该这样问路:“ .”

二、日积月累.(10分) 1.,最是橙黄橘绿时. 2.,碧水东流至此回. 3.乱入池中看不见,.

4.两岸猿声啼不住,.

5.“,泰山移.”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够在这次的拔河比赛中获胜.

6.我今天被老师批评后心情不好,回家冲爸爸妈妈发脾气.爸爸说:“你忘了《论语》中的话了吗?‘, 不贰过.’自己有不顺心的事情,不能迁怒于别人;知错就改,不会犯两次

同样的错误.”

7.,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8.《卖火柴的小女孩》是的作品,我还读过他的童话故事《》《》. 三、我爱阅读.(20分)

(一)大自然的声音(节选)(7分)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不一样的,有不一样的;不一样的,有不一样的.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1.把选文内容补充完整.(2分) 2.选文介绍的是大自然的声音.(1分)

3.选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声音.当拂过,发出的声音是轻柔的;当吹起,合奏出雄伟的乐曲.(2分)

4.请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2分)

腰 腿

(二)小螳螂学艺(13分)

①小螳螂手中有两把大刀,他认为自己长大了肯定会有出息,所以谁也看不起.

②一天□小螳螂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本领□□于是,螳螂妈妈找到武林高手——猴子先生.猴子先生见小螳螂手中有两把大刀,便答应收小螳螂为徒.

③猴子先生让小螳螂跟着师兄们学练基本功.没多久,他就厌烦了,于是对猴子先生说:“我想改行去学木匠.”

④小螳螂到熊先生那里学习锯木头.熊先生见小螳螂手中的两把大刀像锯子,就收留了他.他锯呀锯,累得满头大汗,木头还是没被锯断……

1.给第②自然段的“□”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2分)

A.,,“,.”

B. ,:“,!”

2.你学过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请写出三种方法.(3分)

根据你掌握的方法(查字典除外)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厌烦:

3.短文中的小螳螂分别向和学习本领.(2分)

4.请你结合生活实际,预测接下来的故事.故事发展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哟!(4分)

四、习作(两题任选一题)(30分)

1.平时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一定有了新发现.现在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题目自拟.

2.请从下面的小动物中选择几种作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发生什么事,

然后编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参考答案

(本卷总分10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卷面及书写评分标准:

布局合理.可分三个等次:一等4-5分;二等2-3分;三等0-1分.

一、共35分.

1、共6分,每个词语1分,错别字不得分:

寒冷柔和优美喜爱服装掌声

2、共4分,每空1分:1)jià tiáo 2)lào luò

3、共7分,连线每条线1分,填空每空1分,答案略.

4、共3分,每空1分:陆续连续继续

5、共11分,答案略.

6、共4分,每空2分,答案略.

二、共10分,每空1分.

1、一年好景君须记

2、天门中断楚江开

3、闻歌始觉有人来

4、轻舟已过万重山

5、人心齐

6、不迁怒

7、群儿戏于庭

8、安徒生

三、共20分.

(一)1、树叶声音季节音乐 2、风 3、微风狂风

4、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二)1、B 2、示例: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关键字突破法

组词法找近义词反义词法联系生活实际法等厌烦:因不耐烦而讨厌

3、猴子先生熊先生

4、略.

三、习作(30分)

一类文(26-30):立意新颖,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二类文(21-25):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语句较通顺,行款较正确,书写较规范、整洁,较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三类文(16-20):内容欠具体,感情欠真实,语句欠通顺,行款欠正确,书写欠规范、整洁,标点符号基本正确.

四类文(11-15):内容不够具体,感情不够真实,语句不够通顺,行款不够正确,书写不够规范、整洁,标点符号不够正确.

五类文(10分以下):内容很不具体,感情不真实,语句不通顺,行款不正确,书写不规范、整洁,标点符号不正确.

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句读.(dòu)读.书(dú)不.能(bù)或不.焉(fǒu) B.经传.(zhuàn)传.道(chuán)从.师(cóng)从.兄(zóng) C.老聃.(dān )冉冉.(rǎn)李蟠.(pán)吐蕃.(fán) D.苌弘.(cháng)长者.(zhǎng)近谀.(yù)须臾.(yú)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表示反问的语气。 B.彼与彼年相若 ..也,道相似 ..也相若、相似: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D.生乎吾前,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道德学问。3下列各句中“师”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④或师焉,或不焉 ⑤不耻相师 ⑥孔子师郯子 A.①⑥/②⑤/③④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③④/②⑤⑥ 4.“道”字的意义不同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5.下列加点的“其”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余嘉其.能行古道 C.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D.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6.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故圣.益圣.(前一个“圣”是名词,指圣人;后一个“圣”是形容词,指圣明)吾师.道也(从师、学习) B.六艺 ..经传皆通习之(书、数、礼、乐、射、御)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这些;才干) C.惑之不解.(解决)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教育) D.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形容词用作名词) 是故 ..弟子不必不如师(因此)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B . C . D . 8.选出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A.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第1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①②;①②;②①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钟声敲响了。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4、、、、 2、金色的草地 1、假装、绒毛、花瓣、使劲、 手掌、有趣、观察、朝南 2、玩耍合拢钓鱼 要求龙王鱼钩 3、(1)那朵小花并不引人注目,确很香。 (2)拔河比赛我们使劲一拉,赢了。 4、略 5、绿、金、绿 我们的手掌、张开、合上、花朵张开、金色的、花朵合拢、就变成绿色的了 当妈妈回来时,我已经把饭烧好了。 3、爬天都峰 1、发:fā(发现)似:sì(似乎)相:xiāng(相当) fà(头发)shì(似的)xiàng(照相) 2、果然、居然 3、啊,蝴蝶这么美,在翩翩起舞呢! 啊,井水这么深,都看不见底哩! 啊,湖水这么清,可以当镜子啦! 5、要不是你拉我一把,我都要掉下去了。 鼓励、汲取力量 语文园地一 1、知了、好了;照相、相信;天都峰、都是;长大、成长; 2、yǐ shì tíng mǒu jìn lù

3、桥、绿、谋——某 诗、亿、停——亭 4、路人借问 怕得鱼惊不应人 5、喜气洋洋斤斤计较十全十美 金光闪闪恋恋不舍 6、居然、一本正经 7、(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十分安静 (2)摇、叫、停、听、读 (3)小狗摇着尾巴向我扑来,好像在欢迎我回家。 (4)国庆节广场上很热闹:阿姨们在欢快地跳舞,老爷爷在练太极拳,小朋友们在溜冰 第二单元 5、灰雀 1、①果然②可惜③仰望 2、①肯定一定 ②肯定 5、①小男孩可能担心列宁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说又不敢说。 ②决心改正错误的心理。 6、小摄影师 1、摆放摆正秘书秘密 告诉劝告然后突然 2、①经常②如果③立刻立即 4、②从中可见高尔基对媒体宣传自己并不关心,相反,对于这个少先队员却非常重视。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尔基关怀下一代、爱护下一代的崇高品质。 7、奇怪的大石头 1、kēng qín zhèn 2、记住考察震惊 世纪老师早晨 3、白花花高高兴兴美丽的校园 沉甸甸白白胖胖清新的空气 5、②从天上掉下来的。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 ③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李四光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对别人的解答,不轻信,不盲从,刨根问底,追本穷源,具有不找到正确答案誓不罢休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我能写得又正确又漂亮。 yíjìjiāojuǎnkǎocháxiōnɡpú mícánɡlǚxínɡsànbùyǎnɡwànɡ 二、比一比,组词。 郊()惜()诚()秦()社() 胶()借()城()春()杜() 三、照样子,写词语。(12分) 自言自语()()()() 严严实实()()()() 不清不楚()()()()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8分) 一()摄影师三()灰雀五()电车一()杂志社 两()照相机六()石头一()朋友一()白发 五、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着名()喜爱()明媚()震惊() 六、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7分)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2.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3.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6分) 一……就……无论……还是……如果……就…… 1.()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应该向她道歉。 2.()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3.()是凛冽的寒冬,()炎热的酷暑;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床练武。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天才在于积累。 2.世上无难事,()。 3.为()而读书。 4.任何成就都是()的结果。 5.()是我国着名的地质学家。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9分) 闻鸡起舞 晋朝的时候,一个叫祖逖的青年,与好友刘琨住在一起。 一天夜里,祖逖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怎样才能为祖国效力呢?到了后半夜,他听到鸡叫的声音,受到启发,决心练就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于是,他提醒刘琨,两个人起床到院子里练习武艺。祖逖手执长剑,刘琨手挥大刀,认真的挥舞起来。从此以后,无论是凛冽的寒冬,还是炎热的酷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身练武。由于勤学苦练,他们的武艺都很高强。 后来,祖逖当上了将军。他带领的队伍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1.短文共有()个自然段。主要讲了晋朝青年()的故事。(3分) 2.“闻鸡起舞”的意思是。 我还能写出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至少2个) (4分) 3.写出短文中祖逖刻苦练功的句子。(2分)( 十、快乐习作(30分) 参考题目:我最熟悉的人(你也可以自拟一个题目)

三年级语文教材分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汪玲《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三年级实验班第二学期使用。在保持和发扬前面教材特色的基础上,本册教材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习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又有不少新的突破。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特点、学习目标和教学中要注意的主要问题等方面做一些介绍。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编排有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要求认识250个字,会写2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在精读课文后标出。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二、五、六、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认的字。每个语文园地仍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分别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这些栏目在八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体现整合,这一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得到了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对每个单元前的导语编写更加着力,除达到点明专题,揭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外,还进一步增强了教材的亲和力。如,第四组的导语:“童年,像一条弯弯的小河。这组课文就像小河里翻腾着的几朵浪花。浪花有时唱着欢乐的歌,有时倾吐着烦恼,有时……每一朵浪花里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用心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这段导语概括地点出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明确了学习要求,读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2、每一单元教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不仅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而且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用一段流畅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读课文过渡到略读课文,并提示略读的方法与要求,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一个整体,更好地发挥陶情冶趣和训练阅读的功能。如,学了精读课文《画杨桃》,在略读课文《想别人没想到的》前有这样一段话:“画杨桃告诉我们,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所不同。下面这篇课文又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读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这段话承上启下,既概括了前面精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同时也引出略读课文所学的内容和要求。 3、联系本单元专题,继续设计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如,第八单元专题是“神话、传说故事”。本单元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故事,有的包含在古诗中,有的是历史人物传奇,还有想象中的神人神

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高一年级学科调研语文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和应用。(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不同国家对突发疫情共同的迟钝、忽视、盲目和掉以轻心,各种手忙脚乱、应对无策,凸显的其实是一种文明的困境。只能说人类是健忘的,我们太习惯了理性的、线性的、严格规划的、()的日常生活,沉浸在“岁月静好”的秩序感 中,。许多人在预言全球化进程的()。当世界陷入隔离、分裂、()的混乱之时,只有无国籍无护照的病毒在继续全球化进程。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许多主观的、刚性的、静态的、曾经有效的管理失效了,陈旧的治理框架在动摇,有人发推文说“听到了梁柱噼啪作响的断裂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3分) A.循规蹈矩终结各行其是 B.安之若素终结莫衷一是 C.循规蹈矩赓续莫衷一是 D.安之若素赓续各行其是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C )(2分) A.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 B.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也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 C.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敏感和准备,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智慧和技巧 D.对潜伏在身边的随机、突发的风险缺乏准备和敏感,也缺乏与病毒长期共生并存的生存技巧和智慧 3.下列谦词,不表示“谦下”意思的是(D)(3分) A.家慈(自己的母亲)不毂(不谷:古代时候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寡人) B.愚见(我的意见)贱息(对自己的儿子子女的谦称) (息:子女) C.窃念(自己想) 伏惟(以下对上的敬意) D.椿萱(椿:一种长寿植物; 萱:萱草; 椿萱:代表父母)俳优(古代以乐、舞、谐戏的艺人) 4.下列语境中,有关诗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B)(2分) A.当人生得意时,我们要提醒自己,“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B.当高考推迟至7月,我们要鼓励自己,“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六出(雪花)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出自高骈《对雪》——状物写景 C.面临非议与诋毁时,我们在心底告诉自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当异国留学感到孤苦时,我们念出,“试问人间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业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业 9古诗两首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我会选(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促(cùchù) 异(yìyí) 逢(féng fèng) 倍(pèi bèi) 二、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huíyìjiābèi yìxiāng yáo yuǎn cùzhījiājiébiàn dìměi féng 三、我会选(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1.萧.萧梧叶送寒声。 ①风声。②秋天景角姜凉。 2.江上秋风动.客情。 ①情绪激动。②因动心而思想波动。 四、我会填。(4分) 1.《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 3.萧萧格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 八、凑立内容我熟悉。(13分)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倍思亲。 遥知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茱萸______________。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在秋天里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日期:9.17 次数:17 评价: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业 10风筝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j ì x ù f ēi w ǔ x ún zh ǎo chu í t óu sang q ì j īng x īn p īn m ìng d ǒu d òng àīīè 例:一紧一松 一( )一( ) 一( )一( ) 例:越飞越高 越( )越( ) 越( )越( ) 四、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翩翩起舞的( ) 拼命地( ) 垂头丧气地( ) 欢蹦 乱跳的( ) 自言自语地( ) 聪明勤劳的( ) 五、选词填空。(3分)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 )。 2.今年暑假爸爸没带我去公园游玩,真让我( )。 3.她经过努力,终于实现了读大学的( )。 六、修改病句。 1.向那校园跑去,继续寻找我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浮半沉着巨大一个的木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磨 愿望 希望 失望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8分) 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4、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8、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9、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10、,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渔歌互答。(范仲淹《岳阳楼记》) 11、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然(cù)绽放(zhàn)炫耀(xuàn)妄自菲薄(fēi) B.粘贴(zhān)附和(hè)翘首(qiào)茅塞顿开(sè)

C.剔除(tì)脸颊(jiá)游弋(yì)不屑置辩(xiè) D.联袂(mèi)贮藏(zhù)静谧(mì)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赔偿蔓延气冲霄汉谈笑风声 B.感概潮讯两全奇美无缘无故 C.翱游摆度高屋建领功亏一溃 D.逃窜追溯坚定不疑渊远流长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C、随着奥运脚步的到来,长虹“PDP”等离子屏生产线正投入轰轰烈烈的生产。 D、读了这首诗,他的思想倍受启发。 5.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0分)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hú dié jiǎ zhuānɡ fèn lì zhǔn bèi hénɡ kuà ()()()()() jī fū zī rùn j iāo nèn wēi xiǎn nán miǎn ()()()()() 二、用“”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李虹拿着扇.(shān shàn)子,对着妈妈扇.(shān shàn)啊扇啊,扇乱了妈妈的长发.(f āfà),可妈妈送给了她一个发.(fāfà)自内心的微笑。 2、一切准备停当.(dāng dàng)之后,小男孩开始给高尔基照相.(xiāng xiàng)。 三、照样子,先给下面的字组词,再换偏旁变成新字,然后给新字组词。(6分) 例:遍(一遍)编(编写) 傍()()耍()() 穷()()推()() 四、词语积累(6+2+2分) 1、将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口同()()近()名不()不() 如()以()千里()()()头()气 2、写两个你本学期积累的四字词语(不能重复试卷中出现的四字词语): 3、像“静悄悄”这样的词语很有趣,请再写两个。 2、写两个你本学期积累的四字词语 五、认真读句子,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望着轻轻地()天空的风筝,孙子快活地(),奶奶甜甜地(),树上的小鸟好奇地()风筝,好像在说:“这玩意也会飞?” 六、佳句积累:在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句子或词语。(6分) 1、,六月葫芦弯似弓。 2、,眼见为实。 3、不学,老。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邮来了秋天的。 6、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七、古诗积累(2+3分)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三 年 级 语 文 上 册 单 元 教 材 分 析马街镇扯土明德小学念春波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刚刚由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第一组课文,首先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级语文教学的接口处。除了识字还是教学的重点外,还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要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 设计理念

把学生放在一个大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把这个单元的语文学习变为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每一课的学习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学中要加强整体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设计说明 单元学习活动名称:“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学习活动贯穿整个学习单元,分四个模块: 1.《我们的民族小学》(3课时)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6课时)使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快乐,其中《金色的草地》在体验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爬天都峰》意在使学生从课文内容的理解中体会在困难面前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3.“体会劳动中的快乐”(1课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懂得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4.“汇报与展示”(3课时)这次活动围绕课余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活动要能体现学生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主要展示学生课余生活的内容和收获。可以设一个班级展示台,把自己收集的课外书、邮票等,和大家一起交流、收获。 5、课文学习中穿插阅读训练若干课时。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这是四个闪光的名字,也是四位享誉中外的名人。本组课文讲述的就是有关这些名人的故事。 在以往的几册教材中,学生曾经接触到了有关名人的故事,譬如,一年级下册的《邓小平爷爷植树》,二年级下册的《爱迪生救妈妈》。不同于前几册教材中对名人故事的零散安排,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

高二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类型:A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l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四题为 选考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作答;其它试题为必考题。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机读卡上规定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纸规定位置。 3.第一大题的l—3小题、第二大题的4—6小题和第五大题的l3一l5小题答案用 28铅笔填涂在机读答题卡题号的对应位置;其它试题答案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完成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文化交融与文明对话中包容的智慧 刘长乐 有人说,世界的动荡不安源于“文明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将越来越深刻地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怎样通过对话消弭人类的隔阂?这时,一种浸透着宗教精神的东方价值观一一 包容进入了人们的视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重新走向开放,在取得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时,社会形态也不可逆转地走向了开放、开明。究其历史文化根源,开放应是中国文化必然呈现的一种状态。从唐僧西天取经到郑和下西洋,从接受佛教到接纳遣唐使,传统中国曾有着对外开放 包容的恢弘气度,而中国近代的洋务运动、一百多年来中国学生大规模的出国留学潮和最 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大潮,更显示了中国知识阶层在工业化、现代化方面的前赴后继,用 鲜血和生命寻求真理与复兴的不懈努力,显示了中国学习世界,融合世界的强烈愿望。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文化被认为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其中最重要的 原因之一,就是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正是这种包容性,维系了中国文化脉络绵延不绝,它所哺育出来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为主体的文化。儒家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的“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都是主张思想文化的多元开放。这种多元开放的文化理念,一方面使儒学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各家各派的思想,成为,一种绵延不绝的思想体系;另一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文化,使之形成了兼收并蓄的传统,并生生不息。“沧海不遗点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弃拳石,始能成其高”。中国文化绵延不绝,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包容、兼收并蓄的结果。 儒家创始人孔子作为鲁文化的代表,与齐文化的代表晏婴是有矛盾的,在齐鲁“夹谷 之会”还曾发生过公开的争执,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排斥齐文化,他在整理《五经》时,并不因为《诗经》中的齐文化内容而删掉齐诗,这正是他胸怀宽广的体现。他对儒学以外的 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吸收确实有大家的风范。孔子被后世誉为“集大成,,者,其主张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包容思想。 中国古代研究者“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从仁出发,亦可肯定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圆满和谐。“和而不同”的模式对各种不同文化有相当宽厚的容忍性。中国文化在观念和价值上对21世纪人类所能提供的有意义的东西,也许就是“以仁为体,以和为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开放、开明的中国更加渴望与世界对话,中国在传统文化精粹中找

三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

第1单元 1、我们的民族小学 1、①②;①②;②① 2、(1)学校被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2)钟声敲响了。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 4、、、、 2、(略) 2、金色的草地 1、假装、绒毛、花瓣、使劲、 手掌、有趣、观察、朝南 2、玩耍合拢钓鱼 要求龙王鱼钩 3、(1)那朵小花并不引人注目,确很香。 (2)拔河比赛我们使劲一拉,赢了。 4、略 5、绿、金、绿 我们的手掌、张开、合上、花朵张开、金色的、花朵合拢、就变成绿色的了 当妈妈回来时,我已经把饭烧好了。 3、爬天都峰 1、发:fā(发现)似:sì(似乎)相:xiāng(相当) fà(头发)shì(似的)xiàng(照相) 2、果然、居然 3、啊,蝴蝶这么美,在翩翩起舞呢! 啊,井水这么深,都看不见底哩! 啊,湖水这么清,可以当镜子啦!

5、要不是你拉我一把,我都要掉下去了。 鼓励、汲取力量 语文园地一 1、知了、好了;照相、相信;天都峰、都是;长大、成长; 2、yǐ shì tíng mǒu jìn lù 3、桥、绿、谋——某 诗、亿、停——亭 4、路人借问 怕得鱼惊不应人 5、喜气洋洋斤斤计较十全十美 金光闪闪恋恋不舍 6、居然、一本正经 7、(1)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十分安静 (2)摇、叫、停、听、读 (3)小狗摇着尾巴向我扑来,好像在欢迎我回家。 (4)国庆节广场上很热闹:阿姨们在欢快地跳舞,老爷爷在练太极拳,小朋友们在溜冰 第二单元

【新教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一、单元及课文内容分析 1.本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想象生活”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大青树下的小学》《花的学校》和《不懂就要问》3篇课文组成。目的引导学生学会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和想象童年生活的美妙,热爱学习生活,积极向上。 2.本单元重点: (1)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3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提到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使学生感到这是一所体现民族大团结的学校;《花的学校》中的“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是拟人的句子,使花草树木皆有童趣;《不懂就要问》中“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感受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的含义,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猜猜他是谁》,由于本单元是三年级上册的第一个单元,意味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书面表达,第一次有了习作的概念。学会先说后写,抓住人物主要特点写,学习习作的格式。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教学要点课时教学建议 1 《大青树下的小学》本课讲述了大青树下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重点是能够抓住关键句子,产生民族团结的自豪感。 1).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字。 2).借助图片、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 《花的学校》本课以诗歌的语言描述了雨中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重点是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语言。 1).多元认字。 2).能够借助图片、关键句、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 3 * 《不懂就要问》本文讲了孙中山对待学问不懂就问,不怕挨打。重点是按照“阅读提示

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丹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个人订正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第8课蒲公英 一、读拼音,写词语。 r?ng qiú zhǔ fù fù wēng jiàng lu? sǎn () ( ) ( ) ( ) ní tǔ qīn qia zhuāng diǎn jìng xiāng kāi fàng ( )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干gān()泊 b?() gàn() pō() 种 zhǒng()降 jiàng() Zh?ng() jiáng() 三、我会填上合适的词语。 黑黝黝的()蓝晶晶的() 金灿灿的()绿油油的() 四、排排座。 ()我们班转来一位新同学,名叫仇小光。 ()下课后,我翻了一下《新华字典》。 ()上课时,老师喊qiú小光发言。 ()原来,这是一个多音字。 ()我听了百思不解,ch?u小光怎么变成了qiú小光呢? ()当姓用时就读qiú。 自我评价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个人订正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第12课卧薪尝胆 一、读拼音,写词语。 zhēng fú m?u ch?n bài zhàng ()()() nú pú tí xǐng jiàn yì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般()奈养()驾()卧薪()() 春()推()转()为()报()()恨 三、我会照样子做题。 例:柴—(木)+(系)=紫(紫色) 仆—()+()=()() 吴—()+()=()() 努—()+()=()() 妇—()+()=()() 四、加点的字哪个意思最合适,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谋.臣() ①主意,计谋②图谋③商议 2、报仇雪.恨() ①洗掉②颜色或光彩像雪的③姓 3、奇.兵() ①惊异②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③出人意料,令人难测的 4、卧薪.尝胆() ①柴火②薪水③姓 自我评价__________教师评价__________

最新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水平测试卷Array成绩 一、学用字词句(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qīn lüèqī fu rán shāo fù jìn ()()()()chuānɡ lián zhì huìshèn zhìméi tàn ()()()()2.在正确的答案下面画“”.3分 乳.汁(rǔ lǔ)兴.奋(xīnɡxìnɡ)舒服.( fú fu)外壳.(ké qiào)拜fǎng(仿访)(托拖)付 3.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分别写成一句话.8分 ()日当空意味()长()光溢彩无影无()人流如()一()而上美不()收报仇()恨 4.选词填空.5分 承受承担承认 (1)这件事关系重大;你一个人()不了责任. (2)他不得不()了自己的错误. 观看观赏欣赏 (1)同学们正在()一首外国名曲. (2)游客们正在池边()那群美丽的金鱼. 如果……就……即使……也…… (1)同学们;()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5.把下面的句子写完整.8分 (1)冬天来了;树叶 . (2)月亮挂在天空中. (3)冰生于水而寒于水;.

(4);脑越用越灵. 6.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是指中秋节.() (2)“陋习”中“陋”应解释为“不文明、不合理、不好的”.()(3)我们从小要做到讲究卫生的习惯.() (4)戏剧中的“黑脸”代表正直.() (5)“秋高气爽”中的“爽”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sh”.()二、阅读积累运用(33分) 1.根据课内外的积累填空.14分 (1)“东方之珠”——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那里 有 、和的街市. (2)杭州素有“”的美称.生活在北大荒的人们;喜欢用“”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 (3)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出自张继的《》.你一定还背诵了不少与秋天有关的诗;请默写一两句:; . (4)每天清晨;当我们捧着课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早读时;心中一 定常常被书中的人物所感动:越王勾践;终于转败为胜;刘伯承以钢铁般的意志被德国医生沃克称为 . 由刘伯承的这种行为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至少写 两个) 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一)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 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1.这段话选自课文《》.1分 2.“注视”的近义词是;再写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或 成语:(至少两个)2分 3.你认为大家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了什么?2分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三一班刘丹丹一﹑教材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43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22人。通过与原代班教师交流和近几天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天真活泼,心地善良。他们热爱学校生活,对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多数孩子们基本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对所学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这些孩子基本上能做到正确、熟练地拼读音节,还有一部分孩子能借助拼音主动识字,阅读一些浅显的拼音读物,在家长的配合教育下开始养成了读课外书的习惯。大多数孩子对要求掌握的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准确地说出汉字的笔顺笔画,有比较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大多数孩子能正确背诵;孩子们会用一些词语口头或书面造句,基本上能把句子说通顺。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能把一件简单的事情说清楚。但是,部分孩子不能熟练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对拼音的掌握不是很好,特别是刚转来的两个孩子还不会说普通话,自能学习及习作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些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爱搞东西或随便讲话,书写较差,作业速度跟不上,学习很吃力。本学期还得抓紧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

㈠、语文素养方面 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革命前辈的远大志向和献身精神,从小立志为祖国刻苦学习的思想;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受到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等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㈡、语文知识方面 1、识字和写字 ①对学习汉字有浓厚兴趣,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300个生字,会认200个生字。 ②会使用字典、词典,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③能使用硬笔正确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不断提高写字质量。 2、阅读 ①加强朗读指导,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②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④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多读多想,把课文读通,初步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华师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人文信仰”,它的启发来自现代学者提出的“人文宗教”。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不出世的却具有超越性的东方宗教,它不像其他的宗教,需要有神,有耶稣、安拉等外在权威。它不需要外在的权威,它有一种具有内在超越性的信仰。内在超越性,也就是道德心,如孟子所谓“仁义礼智”。儒家传统的这一特质,若称为中华“人文信仰”更准确。 “人文信仰”在儒释道中都有,儒家比较典型,儒家是“以出世的心态行入世的功德”,在世俗社会中要完成人之为人的使命。一是个体生命的健全,即诚意、正心、修身;另外就是建功立业,即把“立德、立功、立言”当作人生追求。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类具有经济的、政治的、道德文化的属性。但道德文化属性应是人的最高属性,是人之为人的最高本质。 信仰体系当中,儒家肯定人首先要解决肉体的存在问题,这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儒家是重义轻利的。儒家主张在道义的引领下对物质生活的安顿,认为这也是治国理政者须关注的重中之重。如孔子所说“富之”“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所说“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也说“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在这个基础上,儒家重视和强调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人的道德、文化。这是儒家生命大智慧的主要内涵。 儒学是仁学,但一般只讲“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关于“爱他人”,孟子曾发挥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将“爱他”或“他爱”推展为亲亲、仁民、爱物这样三个由近及远的层次。实际上,孔子讲“古之学者为己”,就彰明了儒学仁学的首要内涵就是“为己之学”。“为己”并不是自私自利,他是先成就自己。这和现代人生存理念是一致的。一个人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开发出来,成长为一个士,再成长为君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然后你才能去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说过:“知者自知,仁者爱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义”在孟子这里发挥得比较到位。义利并重,以义驭利,这是孟子对儒家核心价值的阐发。儒学不是不讲功利,而是认为在功利之上有一个更高的价值,更高的原则,并借此来引领、驾驭功利。这也是对道义上的担当精神的高扬。 荀子则进一步发挥了“礼法”范畴。他把“仁”“义”这个基本的人文信仰转化成内规矩和外规矩。内规矩即德的柔性约束,外规矩即法的刚性约束。德与法统一起来就是礼或礼法。德与法一起,共同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形成普遍的秩序与和谐。因此,荀子是儒家“治统”的系统阐释者,是儒学由纯学术向汉初政治儒学转化、转型的重要中介。 (本文选自2017年4月1日新华网发展论坛,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儒家认为,儒家传统是一种东方宗教,它不需要外在权威。内在超越性,亦即道德心,是儒家传统的一个特质。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预习作业

家长督查:评价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两遍,读正确、读流利。(家长证明:) 二、临写生字,注意笔画笔顺。 四、抄写课文句子。先在文中画出,再抄。 1、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你喜欢的一句话: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五、选一个词语填在()里,再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句话,把这个词语说具体。【美丽团结】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所()的学校。 五、观察“资料袋”,说说这些少数民族有什么不同? 你还知道哪个少数民族?它有什么特点?

家长督查: 评价 2 金 色 的 草 地 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两遍,读正确、读流利。(家长证明: ) 二、临写生字,注意笔画笔顺。 三、用“——”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抄一遍、读一遍。 四、抄写课文句子。先在文中画出,再抄。 1、描写蒲公英有趣的句子: 2、你喜欢的一句话: 这句话给你什么感受? 五、观察课文插图,先给家长说说“我和弟弟”在干什么?表情怎么样?再写下来。

3 爬天都峰 一、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读正确、读流利。(家长证明:) 二、临写生字,每个两遍,注意笔画笔顺。 三、用“——”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抄一遍、读一遍。 四、用“”在文中画出你喜欢的一句话,读读,想想读懂了什么,再批注。 五、先抄写第二自然段,再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这一段是写(谁,怎么样?) 六、试一试,用一句话说说后三个自然段的内容。(怎么试?先读一二遍,再想想:写了谁?他们说了什么?) 一句话概括三段内容: 五、联系课文,比较两句话,说说哪句话你喜欢,为什么? 第1句: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第2句: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我喜欢第句话,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