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十一章 第3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十一章 第3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高中物理人教版教学案:第十一章 第3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第3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1.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

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回复力是指将振动物体拉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其方

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3.在简谐运动中,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振幅越大,

机械能就越大。

4.简谐运动中,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最大位移处动能为0,势能最大。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简谐运动

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回复力

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3.回复力的方向

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4.回复力的表达式

F=-kx。即回复力与物体的位移大小成正比,“-”表明回复力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k是一个常数,由简谐运动系统决定。

二、简谐运动的能量

1.振动系统(弹簧振子)的状态与能量的对应关系:弹簧振子运动的过程就是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的过程。

(1)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2)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2.简谐运动的能量特点:在简谐运动中,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而在实际运动中都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因此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1.自主思考——判一判

(1)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2)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3)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4)水平弹簧振子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因此能量一定为零。(×)

(5)回复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速度增大时,回复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合作探究——议一议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F=-kx中,k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吗?

提示:不一定。k是一个常数,由简谐运动系统决定。对于一个特定的简谐运动系统来说k是不变的,但这个系统不一定是弹簧振子,k也就不一定是劲度系数。

(2)在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最大的位置有几个?动能最大的位置有几个?

图11-3-1

提示:在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最大的位置有两个,分别对应于振子运动的最左端和最右端。动能最大的位置只有一个,就是弹簧振子运动到平衡位置的时候。

1.回复力的来源

(1)回复力是指将振动的物体拉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同向心力一样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2)回复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如水平弹簧振子的回复力即为弹簧的弹力;也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如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还可能是某一力的分力。归纳起来,回复力一定等于振动物体在振动方向上所受的合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时不能再加上回复力。

2.关于k 值:公式F =-kx 中的k 指的是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而不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系数k 由振动系统自身决定。

3.加速度的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 =-k

m

x ,表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振子的加速度大

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4.回复力的规律:因x=Asin(ωt+φ),故回复力F=-kx=-kAsin(ωt+φ),可见回复力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典例] (多选)如图11-3-2所示,物体系在两弹簧之间,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且k1=k,k2=2k,两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现在向右拉动物体,然后释放,物体在B、C间振动,O为平衡位置(不计阻力),设向右为正方向,物体相对O点的位移为x,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1-3-2

A.物体做简谐运动,OC=OB

B.物体做简谐运动,OC≠OB

C.物体所受合力F=-kx

D.物体所受合力F=-3kx

[思路点拨] 通过题图可以得到以下信息:

(1)振动物体在水平方向受两弹簧的弹力,且两弹力的方向相同。

(2)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其振动范围关于O点对称。

[解析] 物体的位移为x,则物体所受的合力F=-k1x-k2x=-(k2+k1)x=-3kx,D正确,C错误;可见物体做的是简谐运动,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得OC=OB,A正确,B错误。

[答案] AD

判断一个振动为简谐运动的方法

根据简谐运动的特征进行判断,由此可总结为:

(1)通过对位移的分析,列出位移—时间表达式,利用位移—时间图像是否满足正弦规律来判断。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解物体所受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利用物体所受到的回复力是否满足F=-kx进行判断。

(3)根据运动学知识,分析求解振动物体的加速度,利用简谐运动的运动学特征a=-k

m

x进行判断。

1.(多选)关于回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复力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时受到的指向平衡位置的力

B.回复力是按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它可能由弹力提供,也可能由摩擦力提供C.回复力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

D.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其所受合力为零

解析:选ABC 根据回复力的定义可知A正确;回复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各种性质的力都可以提供回复力,所以B、C正确;振动物体的平衡位置是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回复力只是各个外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回复力等于零时,合力不一定为零,故D错误。

2.对于弹簧振子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C 由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公式F=-kx可知,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和位移的关系图像应如图C所示。

3.如图11-3-3所示,弹簧振子B上放一个物块A,在A与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程中,关于A受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1-3-3

A.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恒定的弹力

B.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弹簧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弹力

C.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恒定的摩擦力

D.物块A受重力、支持力及B对它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摩擦力

解析:选D 物块A一定受重力、支持力作用,不受弹簧的弹力作用,在A、B一起做简谐运动的过

程中,振子B对物块A的摩擦力为物块A振动的回复力,由-kx=(m A+m B)a,f A=m A a可得f A=-m A k

m A+m B

x,D正确。

1.根据水平弹簧振子图,可分析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如下:图11-3-4

2.各个物理量对应关系不同:位置不同,位移不同,加速度、回复力不同,但是速度、动能、势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典例] 把一个小球套在光滑细杆上,球与轻弹簧相连组成弹簧振子,小球沿杆在水平方向做简谐运动,它围绕平衡位置O在A、B间振动,如图图11-3-5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11-3-5

A.小球在O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小

B.小球在A、B位置时,动能最大,加速度最大

C.小球从A经O到B的过程中,回复力一直做正功

D.小球从B到O的过程中,振子振动的能量不断增加

[思路点拨]

(1)细杆光滑,说明小球在振动过程中受重力、细杆的支持力、弹簧的弹力作用。

(2)小球在简谐运动过程中只有弹簧弹力做功。

[解析] 小球在平衡位置O时,弹簧处于原长,弹性势能为零,动能最大,位移为零,加速度为零,A项正确;在最大位移A、B处,动能为零,加速度最大,B项错误;由A→O,回复力做正功,由O→B,回复力做负功,C项错误;由B→O,动能增加,弹性势能减小,总能量不变,D项错误。

[答案] A

有关简谐运动的两点提醒

(1)最大位移处、平衡位置处物理量的大小:简谐运动中的最大位移处,F、a、E p最大,E k=0;在平衡位置,F=0,a=0,x=0,E p=0,而E k最大。

(2)竖直弹簧振子的能量组成:对竖直弹簧振子来说,振动能量包含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

1.(多选)当一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振子在振动过程中,速度相同时,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弹性势能相同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练习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练习 1.(山东省临朐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如图所示,对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m 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 A .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 B .重力、支持力、弹簧的弹力、回复力 C .重力、支持力、回复力、摩擦力 D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解析:弹簧振子m 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三个力的作用,故选A 。 2.(陕西省西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在简谐运动中,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下列各组中描述振动的物理量总是相同的是( B ) A .速度、加速度、动量和动能 B .加速度、动能、回复力和位移 C .加速度、动量、动能和位移 D .位移、动能、动量和回复力 解析:振子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其加速度、动能、回复力和位移总相同,故选B 。 3.(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光滑的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和12 m 的两木块,下方木块与一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如图所示。已知两木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为使这两个木块组成的系统能象一个整体一样地振动,系统的最大振幅为( C ) A .f k B .2f k C .3f k D .4f k 解析:上面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提供其做简谐振动的回复力,故f =0.5ma ,kA =1.5ma ,由上两 式解得A =3f k 。 4.(吉林省八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一个在y 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1)~(4)的判断正确的是(选项中v 、F 、a 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受到的回复力和加速度)( C )

A.图(1)可作为该物体的v-t图象B.图(2)可作为该物体的F-t图象C.图(3)可作为该物体的F-t图象D.图(4)可作为该物体的a-t图象 解析:因为F=-kx,a=-kx m ,故图(3)可作为F-t、a-t图象;而v随x增大而减小,故v -t图象应为图(2)。

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

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一、传统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只注重传授式教育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死板化、强制化,教师的教学方法偏重于传授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概念,解题方法,这种方式抹灭了学生自我发现的能力,发散性的思维模式得不到发挥。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以传授方式教学,将概念和实验结果不断重复地传输到学生的脑中,将物理教学变得机械化、单一化,很少有与学生互动的机会。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且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有问题却无法提出,同时教师得不到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的反馈信息。这种单向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长是不利的。 2.创新意识培养的缺失,缺乏教学交流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将物理实验应该呈现的现象,通过口述或者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对于那些生硬的物理概念以及物理实验死记硬背,学生只要记住这些会发生的现象就等于接受了这些知识,完全丧失了创新的意识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物理这门应该生动的学科产生了抵触心理,学生无法想象、无法亲眼验证物理的神奇,也就没有学习物理的兴趣。

3.过分注重教学结果,一味地追求高分 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教师一味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为这是对教学方式好坏最直接反馈,然而这往往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今的学习最直观的目的就是高考,高考的分数压力,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样迫使教师加快对学生分数的提高,教师不断地传授提高分数的解题方法,学生则只是掌握这些解题技巧,并没有从思想上接受这些知识,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创造力和学习兴趣则慢慢地消失的现象。 二、讨论式教学方式实施的意义 1.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物理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它是在探索大自然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现象的综合。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相信每个学生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对所有未知的事物都有探知的本能,好奇心是创造发明的前提条件,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根本。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是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苹果会下落,为什么泡沫可以浮在水上。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得不到提问的机会,讨论式教学使物理课堂拥有了新的生命力,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案

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示范教案 一、教学目的 1.掌握简谐运动的定义;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掌握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公式;了解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概括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和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3.结合旧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而掌握新知识,以培养其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重点是简谐运动的定义; 2.难点是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和能量分析。 三、教具:弹簧振子,挂图。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1:什么是机械振动? 答: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提问2:振子做什么运动?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机械振动的情况:机器的振动,桥梁的振动,树枝的振动,乐器的发声,它们的振动比较复杂,但这些复杂的振动都是由简单的振动的组成的,因此,我们的研究仍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开始。刚才演示的就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叫做简谐运动。 提问3:过去我们研究自由落体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从哪几个角度进行研究的? 今天,我们仍要从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研究简谐运动的运动性质;从动力学(力和运动的关系)研究简谐运动的特征,再研究能量变化的情况。 (二)新课教学 (第二次演示竖直方向的弹簧振子) 提问4:大家应明确观察什么?(物体) 提问5:上述四个物理量中,哪个比较容易观察? 提问6: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受的是恒力还是变力?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 小结:简谐运动的受力特点: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回复力的方向指向平衡位置 提问7:简谐运动是不是匀变速运动? 小结:简谐运动是变速运动,但不是匀变速运动。加速度最大时,速度等于零;速度最大时,加速度等于零。 提问8:从简谐运动的运动特点,我们来看它在运动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让我们再来观察。提问9:振动前为什么必须将振子先拉离平衡位置?(外力对系统做功) 提问10:在A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1:在O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2:在D点,振子的动能多大?系统有势能吗? 提问13:在B,C点,振子有动能吗?系统有势能吗? 小结:简谐运动过程是一个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 (三)总结: (四)布置作业:

高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高一物理从知识体系到学习方法都与高中物理有较大的差别。许多学生在学习时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而是学生易产生分化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学中我注意研究高中物理的知识特点和学习方法,加强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方法的培养,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高一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了解高一物理学习中存在以下几个难点: 1、大量的概念。 2、教学的难度加大。主要表现在教学函数关系的复杂化、图像的运用等。 3、空间关系的建立,在高中只有一维的问题,高中出现平面问题甚至立体问题。 4、概念和规律较高中更具复杂性,如曲线运动的速度等。 那么,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 首先,要把握好进度,勿图快,尤其在以上几个难点的教学中要把握好进度。第二,重在理解,切勿死记硬背。在高中物理学习中,需要记忆的东西不是很多。必要的物理概念和常数需记忆,而大多数物理知识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切勿死记硬背。第三,在教学中,加强观察与实验,教师一定要把物理现象总结、归纳的过程讲清楚,不要草率地给出结论,要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是注重讲道理的科学。最后,在教学中不要随意

增加难度。如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成绩非常好的学生,可选择一些超前性的习题,而对大多数学 生来讲,在高一阶段的习题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切忌总是将综合性题目拿给学生,更不要把高考的试题拿给学生,那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物理教学,原本就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所以我 们不仅应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更应重视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那种把教学方法只理解为教师的教法和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对指导学生学法的探索的现象,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 养学生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是极为不利的。物理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而且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物理 的过程。学生学习物理效率的高低,成绩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学习方法的是否科学。物理教师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也只能是学生的“学会”和“会学”上面。所以我我们在研究教师 教法的同时,要认真探索学生的学法。 一、在设计教法的同时设计学法 备课的实质,就是一种教法设计。所以从教材的实际和学 生的实际出发,抓住其特点,在备知识、备教法的同时,也备 学生的学法,在设计教法的同时也设计学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章节、不同的教材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 法上往往采取不同的形式,同时也要考虑在这种教法下,学生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家用电器中的物理现象结题报告 (一)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已几乎涉及所有的自然科学和许多社会领域,已成为各类科学发展的原动力。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它既有科学的思维,数学的方法,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科学方法,科学素质,已成为物理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会提出问题,会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实践的方法去探究这个问题,去解决这个问题,从科学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我们物理教学的方法和方式必须进行大规模的变革。但就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差,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强,更缺乏实际的动手能力,个人难以持续的去探讨一个问题。所以我校物理教研组根据初中学生好奇、好问、好动的特点,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切人点,采用“以学带玩,以玩促学”的方法确定了《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纵观科学的发展,任何一个科学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 现象的质疑,离不开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辛勤的探索;任何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也都是劳动者对生产实践的探究和再创造的结果。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郎格 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的价值感唤醒。” 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是以传授物理学的知识为主,即向学生传授一般的物理规律,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学生能应付各种考试,在考试中

游刃有余,出类拔粹。但让它们去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独立地去完成一个研究性的课题,就会困难重重,甚至束手无策。 参考书目及资料: 《大气压强原理》、《高中实验大全》、《物理与生活》、《摩托车中物理知识探究》、《密闭液体对外加压强的传递》、《有效进行探究性教学须注意的问题》、《白炽灯炮漫谈18问》、《电与热探究教学的反思》、《利用《物理与社会生活》 (三)目的和意义: 1.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的能力。 5.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 (四)研究方法: “创设情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或实践方案----实验探究和调查分析----总结分析----交流合作,成果展示” (五)体验与反思 本次研究性课题,同学们实诚信,讲原则,说到做到,决不推卸责任;有自制力,做事情始终坚持有始有终,从不半途而废;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

课时分层作业 8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课时分层作业(八)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和能量 (建议用时:25分钟) 考点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A.可以是恒力 B.可以是方向不变而大小变化的力 C.可以是大小不变而方向改变的力 D.一定是变力 D[由F=-kx可知,由于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在变化,因此回复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在变化,一定是变力.] 2.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所受回复力与位移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B[由F=-kx可知,回复力F与位移大小x成正比,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故选项B正确.] 3.关于简谐运动的回复力F=-kx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长度 B.k是回复力跟位移的比值,x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C.根据k=-F x,可以认为k与F成正比 D.表达式中的“-”号表示F始终阻碍物体的运动 B[对弹簧振子来说,k为劲度系数,x为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对于

其他简谐运动k不是劲度系数,而是一个比例系数,故A错误,B正确;该系数由系统本身结构决定,与力F和位移x无关,C错误;“-”只表示回复力与位移反向,回复力有时是动力,D错误.] 4.如图所示,在一倾角为θ的光滑斜板上,固定着一根原长为l0的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k,弹簧另一端连接着质量为m的小球,此时弹簧被拉长为l1.现把小球沿斜板向上推至弹簧长度恰好为原长,然后突然释放,求证小球的运动为简谐运动. [解析]松手释放,小球沿斜板往复运动——振动.而振动的平衡位置是小球开始时静止(合外力为零)的位置. mg sin θ=k(l1-l0) 小球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x,受力如图所示,小球受三个力作用,其合力F合=k(l1-l0-x)-mg sin θ,F合=-kx.由此可证小球的振动为简谐运动.[答案]见解析 考点二简谐运动的能量 5.(多选)一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在t=3.2 s时,振子的() A.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沿正方向且正在减小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1

时间:4月25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代秀德 参加教师:赵来国、陈风云、王连霞、刘世莲、时玉霞、王凤花 主题:1、融合三维目标教学法 2、生成课程探析 过程: 1、代秀德主讲融合三维目标教学法 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落实。 ★提高研究学生在理化教学活动中如何积极参与,来侧重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只有对理化持热情、积极的态度,才有可能学好理化。也就是说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学生的情感目标。 ★通过研究学生在理化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的参与,来侧重解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维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 ★通过研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来达到三维融合的境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互渗透的,在理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学生自主地去理解和感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产生了情感、激发了想象、启动了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这一切都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的过程中。 2、赵来国主讲生成课程的涵义 既然生成课程以生成论为理论背景,那么就有必要对生成论作一简单介绍。生成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生成与预设相对,“预设”是指已经完成、已经完结。在当前,生成论思想虽然仍缺乏系统的哲学建构,但它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亮点。生成论是关于事物生成、演化过程和规律的思想,它坚持宇宙万物在本质上是生成的,它对世界持一种动态的整体性分析观点。 所谓生成课程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这表明课程弃绝了“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维逻辑,而代之以“一切将成”,课程在过程中展开其本质,课程活动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的生活过程,而非单纯的认识活动。以此为据,英国进行的开放课程,斯腾豪斯倡导的过程取向课程,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瑞吉欧—艾米利亚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丰富的后现代课程理论都是生成课程的深刻体现。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多尔就认为课程是在师生对话中生成的,“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澳大利亚学者布莫(Boomer)等人倡导的“协商课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生成课程,其课程内容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都是由师生通过协商合作而共同完成的,同时课程所蕴涵的价值、意义、精神也通过师生的相互理解而得以生成。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从多层面内在地反映了生成课程的精髓,比如研究型课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成课程。 这样,在生成课程中,课程就具有了全新的含义,课程真正实现了由“名词”到“动词”的根本跃迁。课程不再仅仅只是已知的结论性知识,而是师生通过对话探究知识并获得发展不断生成的活生生的动态过程。预设课程虽然也讲过程,但是过程是事先预设好的,这样,课程活动中的创造品质和生成品质遭致根本丧失。在生成课程中,教材并非学生必须识记的静态的知识体系,

《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学设计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回忆前面学的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的方法? 课件展示:两种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的条件: ①x-t 图像为正弦曲线 ②F-x 满足 F=-k x的形式 下面用第二种方法来判断竖直的弹簧拉一个小球的 振动是不是简谐运动? 提醒:先找平衡位置。因为x为振子到平衡位置的位 移。 规定向下为正方向 平衡位置:0kx mg = 振子在C 点受到的弹力为:()0' x x k F += 振子受的回复力 ()kx kx kx mg x x k mg F mg F -=--=+-=-=00' 回复力与位移的关系符合简谐运动的定义 问:此时弹簧振子的回复力还是不是弹簧的弹力?(不是)那是什么?指点受到的合力 重力和弹力的合力 所以说:回复力不一定是弹力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 振动具有周期性和重复性,在振动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分析:x ;a;F;v 三、简谐运动的能量 因不考虑各种阻力,因而振动系统的总能量守恒。(用CAI 课件模拟弹簧振子的振动,分别显示分析x 、F 、a 、v、E k 、E p 、E 的变化情况) 观察振子从A →O→B →O →A的一个循环,这一循环可分为四个阶段:A →O 、O →B 、B →O、O→A ,分析在这四个阶段中上述各物理量的变化,并将定性分析的结论填入表格中。 分析:弹簧振子由C →O的变化情况 分步讨论弹簧振子在从C →O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和总能量的变化规律。 ①从C到O 运动中,位移的方向如何?大小如何变化? 由C 到O 运动过程中,位移方向由O →C ,随着振子不断地向O 靠近,位移越来越小。 ②从C 到O 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回复力有什么特点? 小球共受三个力:弹簧的拉力、杆的支持力和小球的重力,而重力和支持力已相互平衡,所以回复力由弹簧弹力提供。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简谐运动 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回复力 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3.回复力的方向 总是指向平衡位置。 4.回复力的表达式 F=-kx。即回复力与物体的位移大小成正比,“-”表明回复力与位移方向始终相反,k是一个常数,由简谐运动系统决定。 二、简谐运动的能量 1.振动系统(弹簧振子)的状态与能量的对应关系:弹簧振子运动的过程就是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的过程。 (1)在最大位移处,势能最大,动能为零。 (2)在平衡位置处,动能最大,势能最小。 2.简谐运动的能量特点:在简谐运动中,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而在实际运动中都有一定的能量损耗,因此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1.回复力的来源 (1)回复力是指将振动的物体拉回到平衡位置的力,同向心力一样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的。 (2)回复力可以由某一个力提供,如水平弹簧振子的回复力即为弹簧的弹力;也可能是几个力的合力,如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是弹簧弹力和重力的合力;还可能是某一力的分力。归纳起来,回复力一定等于振动物体在振动方向上所受的合力。分析物体的受力时不能再加上回复力。 2.关于k值:公式F=-kx中的k指的是回复力与位移的比例系数,而不一定是弹簧的

劲度系数,系数k由振动系统自身决定。 3.加速度的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m=-k m x,表明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时,振 子的加速度大小与位移大小成正比,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 4.回复力的规律:因x=A sin(ωt+φ),故回复力F=-kx=-kA sin(ωt+φ),可见回复力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 1.根据水平弹簧振子图,可分析各个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如下: 图11-3-4 振子的运动A→O O→A′A′→O O→A 位移方向向右向左向左向右大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 回复力方向向左向右向右向左大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 加速度方向向左向右向右向左大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大 速度方向向左向左向右向右大小增大减小增大减小 振子的动能增大减小增大减小 弹簧的势能减小增大减小增大 系统总能量不变不变不变不变 当堂达标 1、(多选)如图11-3-2所示,物体系在两弹簧之间,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且k1=k,k2=2k,两弹簧均处于自然状态。现在向右拉动物体,然后释放,物体在B、C间振动,O 为平衡位置(不计阻力),设向右为正方向,物体相对O点的位移为x,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1-3-2 A.物体做简谐运动,OC=OB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1

高中物理教研活动记录 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时间:4月25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代秀德 参加教师:赵来国、陈风云、王连霞、刘世莲、时玉霞、王凤花 主题:1、融合三维目标教学法 2、生成课程探析 过程: 1、代秀德主讲融合三维目标教学法 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来达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全面落实。 ★提高研究学生在理化教学活动中如何积极参与,来侧重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只有对理化持热情、积极的态度,才有可能学好理化。也就是说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实现学生的情感目标。 ★通过研究学生在理化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的参与,来侧重解决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维度。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产生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等,都产生于一定的教学过程。 ★通过研究对知识的理解和感受的过程来达到三维融合的境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相互渗透的,在理化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参与和有效参与,学生自主地去理解和感受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既获得了知识,又产生了情感、激发了想象、启动了思维,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态度,这一切都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的过程中。 2、赵来国主讲生成课程的涵义 既然生成课程以生成论为理论背景,那么就有必要对生成论作一简单介绍。生成表示某种事物或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动态过程。生成与预设相对,“预设”是指已经完成、已经完结。在当前,生成论思想虽然仍缺乏系统的哲学建构,但它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共同关注的亮点。生成论是关于事物生成、演化过程和规律的思想,它坚持宇宙万物在本质上是生成的,它对世界持一种动态的整体性分析观点。 所谓生成课程是指:以真正的对话情境为依托,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持续相互作用过程中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这表明课程弃绝了“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思维逻辑,而代之以“一切将成”,课程在过程中展开其本质,课程活动成为师生展现与创造生命意义的动态生成的生活过程,而非单纯的认识活动。以此为据,英国进行的开放课程,斯腾豪斯倡导的过程取向课程,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瑞吉欧—艾米利亚的“项目活动”课程,以及丰富的后现代课程理论都是生成课程的深刻体现。著名的后现代主义课程学者多尔就认为课程是在师生对话中生成的,“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澳大利亚学者布莫(Boomer)等人倡导的“协商课程”实质上也是一种生成课程,其课程内容方案的制定以及实施都是由师生通过协商合作而共同完成的,同时课程所蕴涵的价值、意义、精神也通过师生的相互理解而得以生成。我国当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也从多层面内在地反映了生成课程的精髓,比如研究型课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成课程。 2

高中物理课题研究

高中物理课题研究 ——研究滑动摩擦力现象 大兴区黄村五中张永祥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黄慧敏 教学内容: 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编著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本)《物理》第一册上的课题研究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上的要求。参考研究课题示例中〝实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研究滑动摩擦现象〞研究性学习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有关摩擦的知识及相关的其它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进行探索性物理实验及相应的科技制作活动。使学生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的知识内容是: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力的概念、加速度、电功及电能与热能转化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搜集相关信息。确定研究课题,提出假设,然后根据假设提出验证方案,根据方案设计验证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与比较,分析与综合,计算与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撰写研究实验报告或科技小论文,交流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交互性多媒体电脑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积极性。使学生亲自发现物理学及生活中的和谐所蕴涵的美。体验探索物理知识的全过程,体验成功的满足感和正确面对挫折的心理。激发他们热爱物理,向深层未知世界不断探索的学习激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出合理假设、设计验证实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相关的物理实验器材 教学方法: 以课题组为单位,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组织和帮助学生学习。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学案 北京 蔡雨翔 2013.04 教学目标: 1.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2.对水平的弹簧振子,能定量地说明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教学过程: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在已学的知识当中,我们知道不同的运动受的力也是不同的,例如: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物体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时刻都在改变,但方向总指向圆心。那么物体简谐运动时,所受合力有何特点呢 ? 当把弹簧振子从它静止的位置O 拉开一小段距离到A 再放开后,它会在A -O -B 之间振动。为什么会振动? 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我们把这个 力叫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定义:受到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且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 2、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3、特点: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不是什么新的性质的力, 4、来源:振动方向的合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摩擦力,还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对于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回复力就是弹簧的弹力。 振子由于惯性而离开平衡位置,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振子所受的回复力总是使振子回到平衡位置,这样不断地进行下去就形成了振动。振动的平衡位置O 也可以说成是振动物体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5.回复力与位移关系 弹簧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平衡位置,位移可以用振子的位置坐标x 来表示,方向始终从平衡位置指向振子(外侧)。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因而回复力的方向与振子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反。对于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回复力就是弹簧的弹力。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振子的回复力F 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 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的方向总是相反。 二、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F=-kx 式中F 为回复力,x 为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k 是劲度系数,负号表示回复力与位移的方向总相反。 大量理论研究表明:如果质点所受的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回复力总满足F=-kx 的形式。式中k 是比例常数。这就是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这也是判断物体是否做简谐运动的方法。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一)综合课题 1、伽利略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辨析 2、牛顿对经典力学的贡献 3、诗、书、曲、画中的物理知识 4、成语中的物理哲理 5、生活中的物理 6、“整体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7、《牛顿运动定律》一章的题型解析 8、物理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9、求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 10、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11、“图解法”题型归类 12、GMm/R2=mg在高考题中的运用 13、有关超导体的知识 14、物理实验中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 15、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16、物理与化学的联系 17“神州号”宇宙飞船的发射回收过程 18、“和平号”坠毁始末 19、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20、生活中的能的转化 21、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 22、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知识归纳 23、物体形状对物体抗压影响 24、关于食品保鲜问题的研究 25、物体在通过弯道时倾斜的物理原理26、为什么当代青年如此迷恋网络游戏? 27、安塞中小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研究28、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29、浅谈可再生能源 30、高速公路“弹簧路”形成原因及防治 31、魔术表演中物理知识 32、历史上的中国物理 33、物理问题与模型 34、物理与数学 35、物理与化学 36、物理与生物 37、物理与体育 38、物理与文学 39、物理与人生 40、物理最佳思想在实际中的应用 4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正确吗? 42、初中物理教师与高中物理教师共性与个性 43、物理课本中的科学家的中学时代 44、UFO的研究 (二)科技制作 45、研制水“火箭” 46、自制孔明灯 47、自制火灾报警器 48、制作简易太阳灶 49、制作煤气报警器 50、制作磁悬浮列车 51、楼道灯声控开关的研制 52、无线电收音机的制作 53、中国古代帆船模型的制作 54、应用蚊子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制作电子驱蚊器 55、制作比赛抢答器 (三)研究报告 56、小刀、菜刀、斧头中的力学知识。 57、刹车时车轮被抱死的利与弊。 58、(机械)传动装置的研究 59、考察、研究传感器

第三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案

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规律,掌握在一次全振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变化的规律。 2、掌握简谐运动回复力的特征。 3、对水平的弹簧振子,能定量地说明弹性势能与动能的转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弹簧振子所做简谐运动的分析,得到有关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性的结论,使学生知道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2、分析弹簧振子振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体做简谐运动时的回复力和惯性之间关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回复力和惯性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正是这一对立面能够使物体做简谐运动。 教学重点: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特征及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2、对简谐运动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具体分析。 教学难点: 1、物体做简谐运动过程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等变化规律的分析总结。 2、关于简谐运动中能量的转化。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讨论与归纳、推导与列表对比、多媒体模拟展示 教学用具: CAI课件、水平弹簧振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两节课我们从运动学的角度研究了简谐运动的规律,不涉及它所受的力。 我们已知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力为零;物体匀变速直线运

动,所受合力为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恒力;物体匀速圆周运动,所受合力大小不变,方向总指向圆心。那么物体简谐运动时,所受合力有何特点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 (二)新课教学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振动形成的原因(以水平弹簧振子为例) 问题:(如图所示)当把振子从它静止的位置O 拉开一小段距离到A 再放开后,它为什么会在A -O -A '之间振动呢? 分析: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中心位置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这 个力叫回复力。回复力是根据力的效果命名的,对于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它是弹力。 ①回复力:振动物体受到的总能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且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力,叫回复力。 回复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不是什么新的性质的力,可以是重力、弹力或摩擦力,或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等。 振动物体的平衡位置也可说成是振动物体振动时受到的回复力为零的位置。 ②形成原因: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回复力的作用使振子回到平衡位置,振子的惯性使振子离开平衡位置。 (2)简谐运动的力学特征 问题:弹簧振子振动时,回复力与位移是什么关系? 分析:由振动过程的分析可知,振子的位移总是相对于平衡位置而言的,即初位置是平衡位置,位移可以用振子的位置坐标x 来表示,方向始终从平衡位置指向外侧。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因而回复力的方向与振子的位移方向始终相反。 对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来说,回复力就是弹簧的弹力。在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簧振子的回复力F 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 成正比,即 F=-kx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练习题

高中物理-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练习题 1.(多选)(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二下学期月考)一个物体做简谐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 .物体运动过程中相距最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叫做振幅 B .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叫做振动周期 C .物体在1秒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频率 D .物体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叫做相位 解析:偏离平衡位置最大的距离叫振幅,故A 错误;物体先后以相同的运动状态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叫做振动周期,故B 错误;物体在1秒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频率,故C 正确;物体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叫做相位,故D 正确。 2.(多选)(四川省广安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如图甲所示的弹簧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B 、C 间振动),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振子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的正方向,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振动曲线,由曲线所给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 .t =0时,振子处在C 位置 B .t =1.0s 和t =1.4s 振子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 .t =0.9s 时振子具有正方向的最大速度 D .t =0.4s 时振子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5cm 解析:由振动图象可知t =0时,振子的位移为负向最大,说明振子处于B 位置,故A 错误;t =1.0s 和t =1.4s 振子处于OB 之间,所以加速度都指向正方向,B 正确;0.9s 时振子正通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振动,此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方向指向负方向,C 错误;质点振动方程y =- 0.1cos 2π1.2 t (m),当t =0.4s 时,y =0.05 m,D 正确。 3.(山东海岳中学高二下学期质检)如图所示,一位游客在千岛湖边欲乘坐游船,当日风浪很大,游船上下浮动。可把游艇浮动简化成竖直方向的简谐运动,振幅为20cm,周期为3.0s 。当船上升到最高点时,甲板刚好与码头地面平齐。地面与甲板的高度差不超过10cm 时,游客能舒服地登船。在一个周期内,游客能舒服地登船的时间是( C )

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研究总结

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研究 一. 主题的确定: 高中物理难学,在很多学生心中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坎,是影响高中学习的一道“魔咒”,高中物理难学,也是大家“公认”的事实。通过调查发现,形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是物理概念认识不清、理解不透。针对学生的实际困难,立足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类型的物理概念特点,经过从感性具体到理性抽象,再回到理性具体的三个环节,探求一种有效的概念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确定了该研究课题. 二.研究具体方案 前期: (1)高二物理教师开展问卷调查 (2)制定具体的课题研究方案 实施: (1)深入研究相关理论 (2)课堂实验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3)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测试,作对比研究 再实施: (1)对第一轮实验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2)根据第一轮实验结果确定解决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操作方法 (3)进行第二轮实验,以进一步证明哪些策略,操作方法有效. 三.任务分工 课题负责人:班富强 1.问卷调查李爱玲 2.查阅文献,收集案例孙保国

3.课堂实验张小宁 4.对课堂实践研究评价全体教师 5.课堂再实验张玉风 6.课堂教学模式展示吴志霞 7.写好研究论文付聚周 8.论文指导下的教学案例张小宁 四.形成共识 高中物理概念课就是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活动,如何上好一节物理概念课,让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和规律的理解至关重要,通过高二物理备课组全体任课教师认真研讨,最后形成一致共识: 1.认真备课是上好概念课的前提。 首先把教材阅读两遍,结合教学大纲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再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看学生原有的对本节内容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哪些详讲.哪些略讲提高教学效率。第二阶段是讨论研究,对本节的概念和规律老师们提出自己的见解,讨论得出概念和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形成教案的初稿。最后老师间相互听课,汲取其他老师你认为对你有用的东西,再补充到教案里。在这一点上我们组冉纲欣老师做得最好。 2、巧妙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时,必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状态或物理事实某一方面的特征,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可以根据新课题和学生的特点,通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小故事、演示实验或对已有知识的拓展深化等手段,创设贴近学生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可以这样创设情境,

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记一记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知识体系 1个概念——回复力 1个特征量——简谐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回复力F=-kx 1个守恒——简谐运动的机械能守恒 辨一辨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可以是恒力.(×) 2.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3.回复力的方向总是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反.(×) 4.水平弹簧振子运动到平衡位置时,回复力为零,因此能量一定为零.(×) 5.回复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无关,速度增大时,回复力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6.弹簧振子每次经过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动能最大.(√) 想一想 1.简谐运动的回复力F=-kx中,k一定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吗? 提示:不一定.k是一个常数,由简谐运动系统决定.对于一个特定的简谐运动系统来说k是不变的,但这个系统不一定是

弹簧振子,k也就不一定是劲度系数. 2.做简谐运动的物体除了受其他力外一定还受到一个回复力作用,对吗? 提示: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不是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具体的力,它是由物体受到的具体的力所提供的. 3.判断一个振动是否为简谐运动有哪些方法? 提示:(1)通过对位移的分析,列出位移—时间表达式,利用位移—时间图象是否满足正弦规律来判断.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解物体所受力在振动方向上的合力,利用物体所受到的振动方向上合力是否满足F=-kx进行判断. 4.在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最大的位置有几个?动能最大的位置有几个? 提示:在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最大的位置有两个,分别对应于振子运动的最左端和最右端.动能最大的位置只有一个,就是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 思考感悟: 练一练 1.(多选)如图所示,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杆上的A、B之间做往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振子运动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和弹簧弹力的作用B.弹簧振子运动过程中受重力、支持力、弹簧弹力和回复的力作用 C.振子由A向O运动过程中,回复力逐渐增大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教案

第十一章机械振动 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简谐运动的定义;了解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掌握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公式;了解简谐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能量变化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概括简谐运动的运动特征和简谐运动的能量变化规律,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旧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而掌握新知识,以培养其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难点 1.重点是简谐运动的定义; 2.难点是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分析和能量分析。 【提出问题】 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所受合力_________,方向___________; 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所受合力大小_______,方向与速度方向 ______并________,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所受合力有什么特点? 四:新课教学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振动形成的原因 水平弹簧振子的振动 如图所示,当把振子从静止的位置O拉开一小段距离到A再放开后,它为什么会在A-O-A'之间振动呢? (1)物体做机械振动时,一定受到指向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的作用总能使物体回到中心位置,这个力叫__________。 (2)回复力是根据力的________ (选填“性质”或“效果”)命名的。它可以是重力、弹力或摩擦力,或者几个力的合力,或某个力的分力。 (3)回复力的效果:把物体拉回到__________.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后,振子所受的回复力总是使振子回到___________,这样不断进行下去,就形成了振动。 (4)方向:总是与位移x的方向相反,即总是指向__________. (5)表达式:F=________.即回复力与成正比___,“-”表明回复力与位移方向始终________,k是一个常数,由简谐运动系统决定.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关于高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润安公学物理组 一、本课题的选题依据 长期以来,高中物理难教难学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其一是初、高中物理知识存在着台阶:初中物理只是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定性分析,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对其作定量分析.其二,刚刚步入高一的学生往往来自不同的学校,他们对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掌握参差不齐,且他们面临着学习环境、身心状况及学习方法的改变。虽然初、高中物理课程都在改变,但处理好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是高中物理老师的首要任务,也是广大高中物理教师为高校输送人才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理论基础与意义: 1960年,美国当代认知派心理学家布鲁纳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初中教材比较浅显,很多内容适合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而高中教材深度变大,该怎样传承和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不同学段教法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对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杜威的现代教学论的认识。 实践意义:目前我国高考竞争激烈,因而高中应试教育气氛也相当浓厚。而初中课程改革实施后,由于物理所占比例少,学生和部分家长对物理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高一物理教与学历来成为高中的难点,老师普遍感觉教学更加吃力。同时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必然使高中物理教学出现新的问题。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天时”:高中新课程改革刚开始,虽然有些省市的课改走在了前面,但关于初高中新课程的有效教学研究还不算多,新课改迫切需要有关方面的研究作为借鉴与指导。 2、“地利”:公学很好的软硬件设施是我们的研究的丰富的资源基础。 3、“人和”:学校领导支持,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且关系融洽。 四、课题基本内容 1.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及教材对知识要求的研究. 2.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心理、情感的研究. 3.高中物理教学方法及习惯的研究. 4.高中物理教学评价对师生影响的探究. 五、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