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建设项目分类

铁路建设项目分类
铁路建设项目分类

铁路建设项目资料分类

1、建设管理资料

包括建设单位内部管理资料(含管理机构资料、管理制度资料);立项决策资料(含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文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文件、节能报告书、节能报告书批复文件、防洪影响评估报告书、防洪影响评估报告书批复文件、通航论证报告书、通航论证报告书批复文件、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书、地震安全性评估报告书批复文件、文物保护影响评估报告书、文物保护影响评估报告书批复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征地拆迁资料(含建设用地预审资料、建设用地预审批复文件、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勘测定界成果资料、建筑物或构筑物评估报告、征地拆迁现场操作资料、临时用地租用协议资料、征地拆迁管理台账);招投标管理资料(含招标计划、招标计划批复文件、招标公告、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资格后审批复文件、资格预审评审资料、投标文件、开标记录文件、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中标结果通知书、招投标情况书面报告);合同管理资料(含合同审查资料、合同联签文件、合同变更、解除及纠纷处理文件、合同文本、合同管理台账);开工报告(含建设项目开工报告、建设项目开工报告批复文件、合同标段和重点工程开工报告、合同标段和重点工程开工报告批复文件、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单位工程开工报告批复文件);技术管理资料(含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施工技术调查资料、全线控制测量方案、线路贯通测量资料、系统集成与接口管理资料、科技成果资料、工程项目总结);物质设备管理资料(含甲供或者甲控物资设备采购计划、甲供或者甲控物资设备质量记录);质量安全管理资料(含质量安全控制资料、质量安全事故资料、专项检测资料);质量安全监督资料(含质量安全监督申报资料、质量安全监督审批资料、质量安全监督实施资料、质量安全监督报告);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资料(含水土保持资料、环境保护资料);计划统计资料(含年度计划资料、季度施工建议计划、滚动计划、月(年)统计报表、计划统计管理台账);投资控制资料(含投资估算文件、投资估算审查修改文件、设计概算、鉴修概算、投资验算、分标段执行预算、甲供物资价款资料、验工计价资料、清理概算资料、投资管理台账);

2、勘察设计资料

包括勘察资料(含勘察大纲资料、勘察报告资料、初测资料、定测资料、勘察监理资料);

设计资料(含初步设计资料、施工图设计资料、变更设计资料、工程咨询或施工图审核资料)。

3、施工资料

包括施工管理资料(含施工组织机构资料、施工管理规章制度资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分包单位资质资料、主要进场人员资料、主要进场施工机械设备资料、往来文函、会议纪要);施工设计资料(含设计图和变更设计图、设计文件和变更设计文件、设计联系单、会议纪要、定型图、通用图、施工技术指南、设计规范等)、施工技术资料(含施工图现场核对资料、设计技术交底资料、交接桩及测量资料、工程风险评估与管理资料、超前地质预报资料、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资料、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技术总结);工程测量资料(含施工测量实施方案资料、施工控制测量资料、施工测量放样资料、结构变形监测与控制资料、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资料、竣工测量资料)、工程试验资料(含工程试验实施方案资料、工程试验记录和报告,包括原材试验检验报告、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进场检验、试件记录、原材料合格证)、施工记录资料(含施工记录、施工日志);施工质量验收资料(物资设备质量验收资料、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资料、单位工程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核查资料、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资料、单位工程验收资料、质量验收规范)。

4、监理资料

包括监理管理资料(含监理组织机构资料、管理规章制度资料、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设备资料、监理日志、监理日记、会议纪要和文函、监理月报、监理工作总结、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施工监理资料(含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回复单、工程停(复)工令、旁站监理记录、见证平行检测资料、测量复核资料、工程延期报告及审批资料、索赔申请报告及审批资料)。

铁路施工等级划分及管理实施细则

铁路施工等级划分及管 理实施细则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铁路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及施工等级划分 为加强施工组织和领导,公司成立施工领导组,组长由分管工程副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副经理及总工程师担任,组员由工程科科长、安监科科长、调度室主任、技术科科长、各段段长、分管副段长及施工管理人员担任。施工管理办公室设在工程科,工程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专职施工管理人员、工程科、调度室和安监科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施工的管理组织工作。 具体每项施工均应成立施工协调小组,其中Ⅰ、Ⅱ级施工在路局施工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由主管副经理及以上领导担任成员组织做好施工相关工作;Ⅲ级施工及邻近营业线施工由主管段长任施工协调小组组长,各副段长担任施工协调小组副组长(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分管负责人担任施工协调小组副组长),成员由设备管理、建设、施工等有关单位成员组成。 施工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因Ⅲ级施工较多同一时间不能亲自到现场组织时,设备管理单位可委托副段长及以上级别胜任人员。 施工负责人及职责 施工负责人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等级安排相应人员担当。 1、建设项目Ⅰ级施工由标段项目负责人担当,Ⅱ级施工由标段副职担当,Ⅲ级施工由分项目负责人(副)担当。 2、技术改造、大中修项目Ⅰ级施工由施工单位负责人担当,Ⅱ级施工由施工单位分管副职担当,Ⅲ级施工由施工单位段领导担当。 3、Ⅰ、Ⅱ级施工配合负责人由配合单位副职担当,Ⅲ级施工配合负责人由配合领工员主任或委托胜任人员担当。 4、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检查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指挥现场施工,安排施工防护,确认开通前的设备条件,确认放行列车条件等。

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第一章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干粉灭火系统根据其灭火方式、保护情况、驱动气体储存方式等不同可分为10余种类型,本节主要介绍系统的组成及其分类。 一、干粉灭火系统的组成 干粉灭火系统在组成上与气体灭火系统相类似。干粉灭火系统由干粉灭火设备和自动控制两大部分组成。前者由干粉储存容器、驱动气体瓶组、启动气体瓶组、减压阀、管道及喷嘴组成;后者由火灾探测器、信号反馈装置、报警控制器等组成,见图3-8-1所示。 二、干粉灭火系统的分类 (一)按灭火方式分类

1.全淹没干粉灭火系统 全淹没干粉灭火系统是指将干粉灭火剂释放到整个防护区,通过在防护区空间建立起灭火浓度来实施灭火的系统形式。该系统的特点是对防护区提供整体保护,适用于较小的封闭空间、火灾燃烧表面不宜确定且不会复燃的场合,如油泵房等类场合。 2.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 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是指通过喷嘴直接向火焰或燃烧表面喷射灭火剂实施灭火的系统。当不宜在整个房间建立灭火浓度或仅保护某一局部范围、某一设备、室外火灾危险场所等,可选择局部应用干粉灭火系统,例如用于保护甲、乙、丙类液体的敞顶罐或槽,不怕粉末污染的电气设备以及其他场所等。 (二)按设计情况分类 1.设计型干粉灭火系统 设计型干粉灭火系统是指根据保护对象的具体情况,通过设计计算确定的系统形式。该系统中的所有参数都需经设计确定,并按要求选择各部件设备型号。一般较大的保护场所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宜采用设计型系统。 2.预制型干粉灭火系统 预制型干粉灭火系统是指由工厂生产的系列成套干粉灭火设备,系统的规格是通过地保护对象做灭火试验后预先设计好的,即所有设计参数都已确定,使用时只需选型,不必进行复杂的设计计算。保护对象不很大且无特殊要求的场合,一般选择预制系统。 (三)按系统保护情况分类 1.组合分配系统 当一个区域有几个保护对象且每个保护对象发生火灾后又不会蔓延时,可选用组合

铁路施工等级划分及管理实施细则

铁路施工管理实施细则 及施工等级划分 分由组长司成,公立施工领导组,为加强施工组织和领导 担程师经理及总工管工程副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安全副 任,组员由工程科科长、安监科科长、调度室主任、技术科科 长、各段段长、分管副段长及施工管理人员担任。施工管理办 公室设在工程科,工程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成员为专职施 工管理人员、工程科、调度室和安监科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 责施工的管理组织工作。 具体每项施工均应成立施工协调小组,其中、级施工在 ⅠⅡ 路局施工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由主管副经理及以上

领导担任 成员组织做好施工相关工作;级施工及邻近营业线施工由Ⅲ 主管段长任施工协调小组组长,各副段长担任施工协调小组 副组长(建设项目由建设项目管理机构分管负责人担任施工 协调小组副组长),成员由设备管理、建设、施工等有关单位 成员组成。 施工协调小组组长(副组长)因级施工较多同一时间不 Ⅲ 能亲自到现场组织时,设备管理单位可委托副段长及以上级 别胜任人员。 施工负责人及职责 施工负责人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等级安排相应人员担当。、建设项目级施工由标段项目负责人担当,级施工由1 ⅠⅡ -1-

标段副职担当,级施工由分项目负责人(副)担当。 Ⅲ 、技术改造、大中修项目级施工由施工单位负责人担当,2Ⅰ 级施工由施工单位分管副职担当,级施工由施工单位段领 ⅢⅡ 导担当。 、、级施工配合负责人由配合单位副职担当,级施工Ⅱ Ⅲ3Ⅰ配合负责人由配合领工员主 任或委托胜任人员担当。 、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指挥工作。检查施工的各项准备 4工作,指挥现场施工,安排施工防护,确认开通前的设备条件, 确认放行列车条件等。 、负责协调解决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协调各单位施工作 5业,掌握施工进度,反馈现场信息,及时向施工协调小组汇报 施工情况。 、负责总结分析施工组织、进度和安全等情况,对施工6现场的安全负责。 、负责施工期间的设备维护,在施工结束开通后与设备7 管理单位的及时交接,避免形成维修盲区时间段。

第三篇应用系统_11分类_12章层次

第三篇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是把概念、技术和企业的实际相联系的桥梁。它是建筑在硬件、系统软件、甚至通用软件上的系统,它直接面对用户,面对企业的高层领导、中层管理和基层业务人员。 本篇在介绍了应用系统的分类以后,着重介绍四种应用系统,即层次信息系统,只能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和决策信息系统,见图III.1 应用系统 层次信息系统职能信息系统组织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图III.1 几种应用系统 通过本篇的讲述,使读者对应用系统有个全面的了解,了解应用系统是什么? 能作什么? 从而具体了解计算机的潜力,善于把IT技术应用于管理,为学习系统开发和管理打下基础。

第11章应用系统分类 11.1 信息系统角色的演变 企业或组织中信息系统所担当的角色在不断的改变扩张。不计较分类的严格性,其演变有以下过程: 1950——1960年数据处理系统 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DP) 业务处理(transaction Processing, TP) 记录保存(record keeping) 传统的簿记应用。 1960—1970年管理报告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狭义) 管理报告系统(management reporting systems) 信息管理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IMS) 1970—1980年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 管理支持系统(management support systems, MSS)等 1980—1990年战略和终端用户支持系统 终端用户运算系统(end-user computing systems,EUCs) 主管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EIS) 主管支持系统(executive support systems, ESS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s,ES) 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SIS)等 以上这么多名词是根据其出现的前后顺序列出的,它也可以算分类的一维,就是时间维,但是按照其他概念的分类来说,它的概念是混乱的。分类应当根据一定的原则,一种原则形成分类空间中的一维,沿着这些维构成分类空间中的一个坐标系,其概念是由浅人深,而且是不相交的。分类空间中的坐标应当是正交的,即每一维是独立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在下节讨论一下应用系统的分类。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编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本人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本人所写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心得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铁路 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 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唯有和铁路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 得当、经济合理。根据有关规、规程对报告的本人写的要求,在不同的 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信息内容和侧重说明有所不同。现就如何本人 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进行如下说明:1、报告的本人制程序 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 场地质本人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本人写勘察调查结果。铁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人写工 作应遵循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出现明显常 会出现现场本人录与实验者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通常的本人制处理程序是: (1)外业和试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 随后即进行。首先资讯应检查诸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 否出全,同时可本人制测定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管理成本统计表和勘探 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本人录。这是项 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 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黏 土的,物理出来的塑性指数却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 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本人;钻孔的布置本人和布 置方针,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 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

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补充规定

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细则补充规定第一章总则 第1 条为加强新线建设、既有线改造、地方工程等临近营业线的各类施工安全管理,根据铁道部《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0〕51 号),特制定本补充规定。 第2 条临近营业线施工纳入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范畴,主要指新建铁路工程、既有线改造工程及地方工程等与既有线平行、交叉、接入,在既有线两侧一定范围内(包括上跨、下穿既有铁路),涉及既有线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施工。 第3 条本规定明确了各类临近营业线施工类别划分、施工组织领导、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管理、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和考核等内容。凡我局管内进行的各类临近营业线施工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施工类别的划分

第4 条临近营业线施工分为三类 1.临近铁路营业线进行以下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临近营业线A 类施工,必须纳入施工计划 (1)吊装作业时侵入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杆或接触网带电部分外侧2米、非电气化铁路信号机立柱外侧1 米范围(以下简称“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2)架设或拆除各类铁塔、支柱及接触网杆等在作业过程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3)开挖路基、线路注浆、CFG桩等影响路基稳定的施工。 (4)需要对临近的营业线进行限速的施工。 5)作业中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其他施工 2.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因翻塌、坠落等意外而危及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工程施工,列为临近营业线B类施工。临近营业线B类施工应 设置防护设施并经路局有关部门审批,确不能设置防护设施时,纳入路局施

工计划。影响营业线设备稳定、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防护设施设置必须纳入路局施工计划: (1)使用高度或作业半径大于吊车至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之间距离的吊车吊装作业。 (2)影响铁路通信铁塔、基站、通信信号中继站及供电铁塔、支柱等基础稳定的各类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现浇梁、钢板桩、钢管桩、搭设脚手架、膺架等施工的设备和材料翻落后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的施工。 (4)营业线路堑地段有可能发生物体坠落,翻落侵入营业线设备安全限界 的施工。 3.临近营业线进行以下可能影响铁路路基稳定、行车设备使用安全的施工,列为临近营业线C类施工: 1)铲车、挖掘机、推土机等施工机械作业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高速铁路旅客服务系统 1、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 铁路局集中管控模式采用两级架构,即铁路局中心和车站级。车站旅服系统集中接入铁路局旅服中心,车站端设置旅服系统应急管理平台。 (1)铁路局旅服系统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组织开展车站各类生产和服务业务。其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从TRS获取列车时刻表信息,并具备手工编制和调整时刻表的功能,在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内形成系统可用的基础性数据。(2)铁路局旅服系统采用预设模板的方式,由操作员以列车时刻表为基础,根据所辖各站客运作业要求制订各站客运广播、导向显示、自动检票等业务的作业计划,铁路局旅服系统在设定时间生成作业计划,并将其下发到所辖车站数据库或终端设备。 (3)铁路局旅服系统将作业计划下发至各车站接口,所辖车站通过接口程序执行作业计划,按计划控制广播、显示屏、自动检票机等终端设备或控制器做出响应,开展车站客运组织和服务工作。 (4)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运输调度管理系统(transportation dispatch management system,TDMS)接口获取实时列车运行信息,通过与列车时刻表的比对,按照预设的规则对所辖车站作业计划进行动态调整。 (5)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TRS接口,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获取实时余票信息,分类下发到相应车站,按预设的格式展现在车站票额屏上。 (6)铁路局旅服系统通过设置在铁路局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接口获取所辖车站的实时视频图像。通过网络,采用无线语音技术,铁路局旅服系统集成管理平台可对所辖车站现场进行无线语音指挥。 (7)在铁路局旅服系统岀现故障时,若网络和TDMS接口服务器正常工作,可远程启动所辖车站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并将TDMS接口服务器重新定向到各站应急平台。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并根据实时列车运行信息动态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8)铁路局旅服系统与某个所辖车站网络中断时,故障车站操作员可手工启动应急平台的应急处置功能。车站应急平台执行已下发的作业计划,操作员根据掌握的列车运行信息调整并执行作业计划。

铁路局的结构及各段的管理内容

铁路的段 铁路实行三级管理,即铁道部,铁路局、铁路运输站段,站段是铁路的一级管理单位,在铁路安全运输生产组织中,起着主体作用。铁路巨大的资产和众多的人员主要分布在职能不同的站段内。铁路单位根据不同的职能,通常分为: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生活房建等等系统。 站段的站就是车站,好理解。而段不少人不解其意,甚至误以为是工厂企业的工段,实则相差甚远,铁路的段如从规模上可以理解成通常的工厂或者是公司。 段的称谓,主要源于铁路产业的线段的特点,全国的铁路正如一根根一段段的线条,连接为一个完整的绵延不绝的整体,如以北京为中心,铁路几纵几横,犹如一张巨网,构成了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作为央企,铁路在管理中,并无行政区划的概念,往往根据线路来划分各个路局、站段的限界,比如京广线就由北京、郑州、武汉、广州四个路局(公司)管理,跨越京、冀、豫、鄂、湘、粤六省市。换言之就是说,通常一个省的铁路,往往分成几段,由几个铁路局管理,而一个铁路局又管理多个省市境内的若干段铁路。俗话说,“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当我们乘坐一列火车出行时,这趟列车的设备,和为你服务的职工,是由来自不同单位也即不同段组成的。

最前面的机车(火车头)是机务段的设备,机车里面的司机是机务段的职工,车厢是车辆段的设备,在车厢里提着一个小铁锤,来回忙活的乘检员,是车辆段的职工,而和你接触最多的服务员包括列车长是客运段的职工,在车厢里不断走动巡视的警察,是铁路公安处的干警,普通列车的尾部,还有一个铁路员工,拿着信号灯、信号旗,一身制服,臂章写着“运转车长”,这是车务段的职工。 列车行走的铁道归属工务段管理,线路旁边树立的信号设施归电务段管理,电气化铁路的电网设施,归供电段管理。铁路的水电供应管理是水电段管理,(水电段现已大部分划归供电段)铁路电话电报等通讯服务由铁通(通信段)管理,而线路两侧的树木归林地所管理。 车辆有客货之别,所以根据配属不同,又分为客车车辆段和货车车辆段。 负责铁路物资供应的是物资段,铁路所有的房屋设施,包括住宅统一由房建段(公司)管理,而铁路职工到达异地吃饭休息的公寓,包括幼儿园、生活小区的浴池等则归生活段管理。 而你购票、上下车的所谓车站,在铁路上,属于运输部门,大型的车站,往往是独立的单位,如北京站、郑州站,这些个大型车站,根据生产需要和布局情况,还可以管理附属的几个小站。而更多的车站是归属于车务段管理,就是说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按偏差控制的系统。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一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 一、按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分类 在数学上通常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按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可将系统分成两类: 1.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是线性微分方程。如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称为定常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相反,如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t的函数,则称为变系数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较容易处理。 2.非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一般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处理比较困难,至今尚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 严格地说,在实践中,理想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对于所研究的问题,非线性的影响不很严重时,则可近似地看成线性系统。同样,实际上理想的定常系统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系数变化比较缓慢,也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性定常系统。 二、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 1.连续系统系统中传递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则称为连续系统。 2.采样系统系统中至少有一处,传递的信号是时间的离散信号,则称为采样系统,或离散系统。 三、按控制信号r(t)的变化规律分类 1.镇定系统() r t为恒值的系统称为镇定系统(图1-2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2.程序控制系统() r t为事先给定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图1-11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3.随动系统() r t为事先未知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随动系统,或跟踪系统,如图1-7所示的位置随动系统及函数记录仪系统。

建设工程规范中英对照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Document Filing and Arrangement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Code of Design of Grain Storehouses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Unified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Composite Steel-Form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Building Decoration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teel structures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industrial boiler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Electric equipment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power convertor equipment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Erection works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Standard for hand-over test of electric equipment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施工及验收规范Erection works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bus-bar device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Erection works of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high voltage appliance 工业用水软化除盐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water softening and demineralization 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Code for seismic assessment of outdoor gas and heating engineering facilities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metallic pipeline engineering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precast concrete members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Cod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_ Code for planning of urban sewerage engineering 猪屠宰与分割车间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workshop for pig slaughter and segmentation 砌体工程检测技术标准Code for design of industrial metallic pipeline engineering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desig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s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fire communication and command system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acceptance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design of generic cabling system for building and campus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erection works of elevators 工业炉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tandard for quality inspection and assessment of brick works for industrial furnaces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ing of subway and light rail transit engineering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Code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of

软件系统架构图-参考案例

各种软件开发系统架构图案例介绍

第一章【荐】共享平台架构图与详细说明 1.1.【荐】共享平台逻辑架构设计 (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 注:逻辑架构图--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间的业务关系, 这里的逻辑指的是业务逻辑如上图所示为本次共享资源平台逻辑架构图,上图整体展现说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应用系统建设 本次项目的一项重点就是实现原有应用系统的全面升级以及新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从而建立行业的全面的应用系统架构群。整体应用系统通过SOA面向服务管理架构模式实现应用组件的有效整合,完成应用系统的统一化管理与维护。 2 应用资源采集 整体应用系统资源统一分为两类,具体包括结构化资源和非机构化资源。本次项目就要实现对这两类资源的有效采集和管理。对于非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相应的资源采集工具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与

维护。对于结构化资源,我们将通过全面的接口管理体系进行相应资源采集模板的搭建,采集后的数据经过有效的资源审核和分析处理后进入到数据交换平台进行有效管理。 3 数据分析与展现 采集完成的数据将通过有效的资源分析管理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具体包括了对资源的查询、分析、统计、汇总、报表、预测、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搭建。 4 数据的应用 最终数据将通过内外网门户对外进行发布,相关人员包括局内各个部门人员、区各委办局、用人单位以及广大公众将可以通过不同的权限登录不同门户进行相关资源的查询,从而有效提升了我局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综上,我们对本次项目整体逻辑架构进行了有效的构建,下面我们将从技术角度对相关架构进行描述。

1.2.【荐】技术架构设计 注:技术架构图 --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自身使用的技术和模块接口关联方式 如上图对本次项目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设计,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本次项目整体建设内容应当包含了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说明。 1.3.【荐】系统整体架构设计(也称为系统总体架构) 上述两节,我们对共享平台整体逻辑架构以及项目搭建整体技术架构进行了分别的设计说明,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对整体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如下:

铁路局车务系统设备管理办法

成铁运(2006)424号 CDG/CW1038-2006 成都铁路局车务设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车务部门的设备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生产指挥信息的重要设备。车务系统各单位要以安全生产为中心,制定措施,保证设备准确、可靠投用。 车务设备工作必须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强度与性能并重”的原则,合理安排,认真完成更新、大修计划。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车务设备具有点多线长、分散维护的特点。设备的管理工作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要加强基层建设,搞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 应用先进技术, 掌握技术业务,密切协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1.设备管理实行路局和基层单位二级管理体制。铁路局车务设备管理部门设在运输处设备科。各站、段设备管理的职能设在技术室(科),并指定一名站段领导分管设备工作,根据工作需要相应配齐设备技术管理人员,维护班组设在相应车间。

2.运输处设备科的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和铁道部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条例和规定。 (2)制定车务设备管理制度、办法和规定。 (3)掌握车务设备数量、动态、技术状况和安全情况;按时统计、汇总有关报表。 (4)负责审查局管设备的更新改造建议计划,提出更新、大修意见;参加设备选型、招标、技术鉴定和验收工作。 (5)建立健全设备台帐。 (6)推广采用先进、成熟、实用、可靠技术。 (7)指导、监督并检查车务设备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考核标准,定期组织设备检查。 (8)组织设备技术业务及人员培训组织工作。 3.各站、段设备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 (1)负责本单位设备业务管理。 (2)负责贯彻执行部、局有关设备管理的技术政策、技术标准、规定。 (3)负责制定本单位设备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 (4)按时编制提报设备大修、更新改造建议计划和设备检修计划,并认真组织落实。 (5)负责管理本单位的设备台帐。 (6)按时进行设备检查和评比,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7)做好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工作。 (8)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管好、用好设备维修费。 4.设备维修车间(班组)职责

岩土分类标准和地质勘察局部修订条文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和《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1)局部修订条 文 一.《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 1、1.0.2 原条文(略) [补充说明]本条条文说明修改为:“本标准所涉及的是自然的、未经人工开采或加工的,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岩土”。删去“不包括人工开采的块石、料石,或经人工筛选的各种砂料、土料等,也不包括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 2 、4.1.5 一般土按铁路路基填料分类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补充说明]新增条文 该条为本次修订新增加内容。岩土分类标准与路基填料在“一级定名”上进行了统一。 3、4.1.6 当碎石类土和砂类土中的黏性土含量超过25%时,应注意黏性土含量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 [补充说明]新增条文 4、4.2.1 土的颗粒分组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土的颗粒分组

[补充说明]表中对圆砾(或角砾)与卵石(或碎石)之间的分界粒径进行了修订。 4、4.2.2 碎石类土根据土颗粒的形状和级配的划分,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碎石类土的划分

[补充说明]本条根据修订的4.2.1条土颗粒粒组划分的情况,对卵石土(或碎石土)、粗圆砾土(或粗角砾土)、细圆砾土(或细角砾土)的定名做了相应的修改。 5、4.3.7条原“表4.3.7-1 多年冻土的分类”最后一栏“含土冻层”应改为“含土冰层”。 [补充说明]本条是对原条文的修改 根据冻土的名词术语,将“含土冻层”改为“含土冰层”。 6、附录A 路基填料分组 A.0.1 一般土作为路基填料时,可按土颗粒的粒径大小分为巨粒土、砂类土和细粒土。 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A.0.2进行分组。 表A.0.2 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分组

医院系统分类

一般来说分以下几大类应用系统: 系统管理平台(SMS) 临床信息系统(CIS) 病人管理系统(PAS) 临床工作站系统(CWS) 管理信息系统(MIS) 决策支持系统(DSS) 知识管理系统(KMS) 公共应用服务(CAS) 协作交互支持服务(TES) 也有医院按各应用系统模块分法,常见的有: HI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医院信息系统 CIS (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临床信息系统 LIS (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检验科)信息系统 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RIS (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 EMR (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 电子病历 OA (Office Automation) 办公自动化 CRM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 PEIS (Physical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体检信息系统 ORIS (Operation Room Information System) 手术室信息系统 CCIS (Critical Care Information System) 重症监护信息系统 WMIS (Wireless Medical Information System) 无线医疗信息系统

3工程试验理论题库(单选题253题)

三、单选题(253题) 1.GB/T5224-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中应力松弛性能试验期间,试样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士2℃内。试验标距长度不小于公称直径的( D )倍。 A 30 B 40 C 50 D 60 2. 铁路混凝土在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C )之前不得受冻; A.60%; B.50%; C.40%; D. 30% 3.TB10424-2010规定混凝土中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C)。A.1.0%; B.2.0%; C.4.0%; D. 5.0% 4.《混凝土搅拌站(楼)》GB/T10171-2005要求在混凝土搅拌站连续作业时,其配料精度总合格率不小于(D )。 A、60% B、70% C、80% D、90% 5.沥青针入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条件是( B )。 温度1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温度25℃、荷重100g、贯入时间5s 温度15℃、荷重50g、贯入时间5s 温度25℃、荷重50g、贯入时间5s 6.拆模后的试件应立即放在温度为(C)℃,湿度为(C)以上的标准养护室中养护。 A、20±1℃,90 B、20±3℃,95 C、20±2℃,95 D、20±5℃,90 7.GJ18-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中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直径下限,从14mm延伸至(C)。 A 8mm B 10mm C 12mm D 16mm 8.GB 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删除了(A)牌号和规格的钢筋。 A HPB235 B HRB335 C CRB335 D HPB300 9.TB/T2897-1998《铁路碎石道床底碴》中规定,粒径大于1.7mm的集料的硫酸钠溶液浸泡损失率不大于(C)%。 A 10 B 8 C 12 D 14 10.用摆式仪测定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时,如果标定的橡胶片滑动长度小于126mm,则测得的沥青路面的BPN值比实际值(A)。

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分类

数据是存储在一种媒体上的非随机的记号或符号,它对客观世界中某种实体(具体对象、事件、状态或活动)的特征进行描述,是可以识别的抽象符号。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有价值的数据,是人们用来描述客观世界的事物。 是数据加工处理后的结果 是对决策或行为有现实或潜在价值的数据。 信息与数据的区别:数据经过处理后,其表现形式仍然是数据。它们的关系是原料与成品的关系。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是经过提炼、筛选、分析和加工等处理过程的数据。 信息分类: 按企业主体:系统部信息与外部环境信息 按规性分类:格式化信息与非格式化信息 按描述性分类: 定量信息与定性信息 按描述字符分类:文字信息与数字信息 按重要性分类: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 按社会中的应用领域:政治、军事、管理、科技、文化、体育 按企业管理层次:战略规划层、战术层、作业控制层、 信息的属性:信息价值性、可加工性、可传输性、可存储性、共享性、信息滞后性、信息时效性 信息系统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加工、查询、传输并输出信息的处理系统(以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人机系统)。由人、计算机、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 信息系统的特点: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系统工程思想分为:总体最优思想: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是开发最优的系统组合思想:系统由各种具有一定功能的要素所构成 分解协调思想:结构复杂的大系统分解成结构较为简单而又相互关联的若干子系统。 系统工程思想: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基本遵循系统工程这一过程。 信息系统分类:过程控制系统:用于过程控制的信息控制系统。 信息资源服务系统:提供专门的信息资源服务 管理信息系统:为企业管理决策服务 其他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电子商务(EC)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自动化办公系统(OA) 信息系统功能:信息的收集(手工、自动化)、存储、加工(数值运算、非数值处理)、传输、输出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手工作业、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模型以及数据库的用户-机器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设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思想为主导,建

关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分类

关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分类 列车运行控制(简称列控)系统是将先进的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铁路信号技术溶为一体的行车指挥、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它是现代铁路保障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核心,也是标志一个国家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注意的是,各国铁路由于历史、传统术语、指示和原文意义不同等原因,对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的名称划分也不尽相同,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与列车运行自动控制系统(ATC)并没有严格的划分,在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ATC系统中包括列车自动防护ATP、列车自动监督ATS和列车自动驾驶ATO。 在列控系统研究方面发达国家已有较长发展历史,比较成功的列控系统有:日本新干线ATC系统,法国TGV铁路和韩国高速铁路的TVM300及TVM430系统,德国及西班牙铁路采用的LZB系统,及瑞典铁路的EBICA900系统等。这些列车控制系统都结合本国的特点、具有本身差别的技术前提和顺应规模,因此,列控系统可以分成许多类型。 如按照地车信息传道输送方式分类:一种为持续式列控系统,其车载设备可持续接收到地面列控设备的车-地通信信息,是列控技术应用及发展的主流。如:德国LZB系统、法国TVM 系统、日本数码ATC系统。采用持续式列车速度控制的日

本新干线列车追踪距离为5min(分min),法国TGV北部线区间能力甚或达到3min(分min)。 另一种为点式列控系统,其接收地面信息不持续,但对列车运行与司机把持的监视其实不间断,因此也有较好的安全防护效能。如:瑞典EBICAB系统。 还有一种为点连着式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其轨道电路完成列车占用检测及完整性查抄,持续向列车传送控制信息。点点连着式信息设备传道输送定位信息、进路参数、路线参数、限速和停车信息。如:我国CTCS2级。 如按控制模式分为阶梯控制方式和曲线速率控制方式两类。其中阶梯速度控制方式,又分有出口速率查抄方式如:法国TVM300系统;有进口速率查抄方式如日本新干线传统ATC 系统。 而按照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模式,如:德国LZB系统,日本新干线数码ATC系统 如按照闭塞方式分:有固定闭塞、移动闭塞。 如按照功效、人机分工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化程度分: 一有列车运行控制(Automatic Train Stop略称ATS)系统;ATS 是一种只在停车信号(红灯)前实施列车速度控制的装备,是

岩土定名

铁路工程地质钻探的岩心鉴定和描述 一、土的分类 (一)土的定名 ——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 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6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3.粗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4.细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5.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 6.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7.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8.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 9.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10.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1.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 12.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 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二)、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 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 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 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 (三)、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

——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 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50% 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 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 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 稍湿—天然含水率w<20% 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 饱和—天然含水率w>30% (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 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2.中密—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不剧烈,孔壁常有坍塌现象,需跟管钻进。 3.稍密—钻进较困难,给进震动剧烈,孔壁较易坍塌,需跟管钻进。 4.松散—钻进较容易,给进稍有震动,孔壁严重坍塌,必须跟管钻进。 (2)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 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注:无“松散”之描述法。 二、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1.土的名称: 黏土:塑性指数I p>17 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 p≤17 粉土:塑性指数I p≤10,且粒径Φ>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 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 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 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 L≤0),硬塑(液性指数0<I L≤0.5),软塑(液性指数0.5<I L≤1),流塑 (液性指数I L>1); 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w ≤30%),饱和(w<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 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 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如前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即反馈控制系统)由被控对象和控制装置两大部分组成, 根 据其功能,后者又是由具有不同职能的基本元部件组成的。图1.12是一个典型的自 动控制 系统的基本组成示意图,图中组成系统的各基本环节及其功能如下。 1.被控对象 如前所述,被控对象是指对其莱个特定物理量进行控制的设备或过程 出即为系统的输出员,即被控量,通常以c(r)(或y(f))表示。 2.阁量元件 测量元件用于对输出量进行测量,并将其反馈至输入端。如果输出量与输入量的物 理 单位不同,有时还要进行相应的量纲转换*例如,温度测量装置(热电偶)用于团量湿度并 转换为电压(见固1.2),测速发电机用于测量电动机轴转速井转换为电压(见田1.9)。 3.给定元件 根据控制日的,给定元件将给定量转换为与期望输出相对应的系统治入量(通常以 r(‘)表示),作为系统的控制依据。例如,图1.9中,给定电压M2的电位器即为给 定元件。 4.比较元件 比较元件对输入量与测量元件测得的输出量进行比较,并产生偏差信号

中的电压比较电路。通常,比较元件输出的偏差信号以‘(2)表示。 5.放大元件 放大元件是特比较元件结出的(檄弱的)偏差信号进行放大(必要时还要进行物理量的转换)。例如,图1.9中的ATMEL代理放大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等。 6.执行元件 执行元件的功能是,根据放大元件放大后的偏差信号,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 象,使其被控量按照设定的要求变化。通常,电动机、液压马达等都可作为执行元件。7.校正元件 校正元件又称补偿元件,用于改善系统的性能,通常以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 统中。 在图1.12中,作用信号从输入端沿箭头方向到达输出端的传输通路称为前向通路;系 统治出量经测旦元件反馈到输入端的传输通路称为主反馈通路;前向通路和主反馈通 路构 成的回路称为主反馈回路,简称主回路。除此之外,还有局部反馈通路以及局部反馈 回路 等*将只包含一个主反馈通路的系统称为单回路系统,将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反馈通路的 系统称为多回路系统。 1.4.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如前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千差万别,所完成的控制任务也不尽相同,但可以 按 不同的分类方法,将其分为各种不同的类别。例如,按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 环控制系统和复合控制系TI代理统;按元件类型可分为机械系统、电气系统、机电系统、液压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