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来向武和赵战花则对本雅明的媒介批评理论做一探究,他们认为本雅

明的研究对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具有开创作用,不但体现在其提出的

“灵韵”概念上,也体现在其在法兰克福学派主流话语对媒介技术和

大众文化的否定性批判声中首先发出了异样的声音,在学派内部开创

了肯定性话语的痕迹。此外,本雅明独特的写作方式也具有揭示多重

意象的意义。8

荣耀军认为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始终贯穿着一条“反思现代性”的主线,其涉及的重要问题都直接地或者间接地与现代性问题构成深刻的

关联。他选择“主体”作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从本雅明、麦克卢汉到

鲍德里亚的基本观点。9

杨光和王德胜则以阿多诺、费斯克和鲍德里亚为代表分别探讨媒介文

化的现代美学批判、媒介文化的通俗美学分析和媒介文化的后现代美

学思考。他们指出,在媒介文化与审美/艺术活动的关系问题上,从现

代美学批判到通俗美学分析再到后现代美学思考,表现出一个理论的、逻辑的变化的过程。其中,一方面,媒介意识形态问题经历了一个由

虚假意识到中性化意识形态再到符码化意识形态的转化过程;另一方面,美学则经历了一个由“超越性”到“功利性”再到“同构性”的

意涵变化过程。10

李曦珍着重探讨以斯图亚特霍尔、约翰费斯克和鲍德里亚为代表的西

方学者分别是如何在符号学视域下对电视文化和电视媒介本身展开意

识形态分析的。11

季中扬则对席勒以降的尼采、弗洛伊德、马尔库塞和乔治巴塔耶的

“快感文化”思想实行了梳理。他认为“快感文化”既是资本主义发

展的结果,又是对资本主义自身的不满与反抗。同时,他强调要厘清“快感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的快感化之间的界限,当代审美文化的

快感化并非快感的真正解放,恰恰相反,快感被规训了、被盲目地耗

散了,甚至完全失去了反叛的力量。12

应该说2008年此类研究文章较2007年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注重点

(包括人物及文本)也有所扩展,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后来的英美文化

研究学派都有所观照,不过就论述的内容及观点来看,相较前人的研

究并无明显突破,研究的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

(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

相比之下,这个类研究文章数量较多。而这些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主要

集中于国内的媒介文化现象。

首先,很多研究者都将媒介文化置于后现代的语境中实行分析。

比如覃晓燕将“恶搞”文化置于后现代语境下,通过对其内涵、特征

的界定,探寻恶搞文化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心理机制,她认为“恶搞”

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更多代表的是草根文化或平民文化对主流文化

的一种质疑与反思。它是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文化和内

在的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思想性是恶搞文化的内核所在,解构与重

组是恶搞文化的实质,互文性、去中心性和集群性是其三个显著特点。13

宋妍则研究“恶搞”文化繁荣的媒介环境。她指出网络为“恶搞”的

发展提供了土壤,反过来,繁荣的网络“恶搞”文化又反哺了传统媒体。她同时指出“恶搞”体现了媒介文化认同的危机,“恶搞”文化

最终沦为商业文化的附庸。14

孙伟则注重网络文学,他认为在以网络媒介技术为基础、特征的后现

代社会,网络文学让文学表面性地完成了“文学的回归”,文学终于

回到了民间,成为每一个人把玩、娱乐、消费的具有文学性的文化产品。15

郑坚把目光投向了各种传媒样式塑造的后现代小资现象,他指出所谓

的小资情调兴起于大都市,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以现代媒介为介质

大批量地生产和消费。它是文化与经济交融共生的产物,代表着都市

中间阶层中一部分受过良好教育,收入中上的群体的生活方式和品味。

这个阶层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购买水平,独特的文化背景又使他们的

精神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并且特征鲜明、追求新异。小资在经济和文

化两方面的特征使得他们成为最适合于被媒介建构的一个群体。当代

小资传媒文化中,将现代都市物质生活消费和日常生活,包括饮食、

旅行、服饰、娱乐、家具、室内装潢,乃至美容护肤、喝酒、饮茶等,全面“提升”为一种审美对象和文化消费,这就是小资品位和格调的

真正意义,这是由逐渐发达的现代工商业体系所建构的美学形态。而

这正是小资身份认同的现代特征。16

阚乃庆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分析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视的传播特征,他

认为电视的低俗化是一种必然的文化姿态,是作为大众文化集中体现

的电视面临国际化的趋势和新媒体的挤压而表现出的后现代主义文化

的基本特征。在后现代主义的语境下,电视崇尚娱乐、驱逐思考、简

单复制、排斥创意、丧失宏大主题、流于肤浅琐碎、甚至走向低俗化,恰恰是电视遭遇了“后现代主义”而自然表现出的“本能”状态。所以,当下中国电视的传播特征为娱乐狂欢的内容,开放与多元的姿态,复制与粘贴的制作手法,戏仿与解构的话语。由此带来了四个文化悖论:简单与复杂,浅薄与深沉,媚俗与独立,“近视”与“宏观”。

17

闫顺利和王雪则从更为宏观的层面总结出后现代性所表现的文化诉诸

主要有三个特点:商品性,不确定性以及肤浅性。他们认为其深层次

的原因主要在于媒体的塑造,人们的审美疲劳及审美错觉,浮躁、冷漠、急功近利的世纪转型期心态促使渴望消解、平衡、互补的情绪的

产生,社会进程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促使社会意识出现转型。18

其次,很多研究者将研究对象尤其是本土媒介现象置于世界化的背景

及框架中实行分析。

例如姚休和李哲莹对“电视平民化”现象实行了文化解读,他们认为

电视平民化是世界化背景下电视媒介发展的自然选择。他们指出电视

平民化的出现主要有三个动因背景: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电视平民化提

供了物质基础,大众文化的勃兴为电视平民化提供了文化基础,数字

技术的升级为电视平民化提供了技术基础。电视平民化主要表现在话

语权向平民阶层转移,审美价值趋向平民趣味,平民互动颠覆传受关

系等方面。19

郑西帆则探讨了我国各地方电视台推行“本土化”的意义及代价,他

认为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主流精英视角到本土平民视角,以及从规范化、普适化叙事、包装到本土化、个性化叙事、包装两个层面的文化

编码转换。同时,他指出在肯定“本土化”也应该警惕并克服打着

“本土化”旗号实则低俗的节目趁机而入,或者认为“本土化”放之

四海而皆准的不当做法。20

施旭升从历史的维度探讨50年来中国电视的文化属性、价值取向及

其立场选择,他认为作为一种当代大众文化叙事的中国电视,既区别

于传统的民间叙事,又有别于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国家叙事;或者说,它既是一种当代大众传媒中的历史叙事,又是为了满足大众审美娱乐

需要的审美叙事。他指出,对于发展中的中国电视来说,惟有在一种

不可避免的审美化的趋势下,坚持电视文化叙事的人本化立场,才有

可能避免成为单一的政治意识形态的“传声筒”,或者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避免走上一味媚俗的歧途。21

此外,还有研究者将新媒体纳入了分析。

刘蓓蓓认为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文本以其持久、绝对于声音的优势

开创了一种新的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方式。手机短信也已不再是一种

单纯的联络与交际的工具,它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平台,是一种

自由空间的延伸,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周志强认为今天的传媒已经分裂成两种基本形式:与国家叙事紧密关

联的传统传媒(主流传媒),与私人叙事紧密关联的新传媒。前者立

足于消费意识形态,后者则逐渐形成一种娱乐意识形态。22

任晓敏则认为网络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性文化传播

媒介,网络文化范式最基本的特征,是克服主客观的分离,让现实文

化与虚拟文化兼容。23

最后,则是一些个案研究。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及其所捧红的学术明星在2007年就是一

个热门的话题,2008年,热度不减,继续为人所探讨。

何璟莉认为,《百家讲坛》的文化传播通俗而不低俗,生动而不浅薄。“百家讲坛”热反映出整个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她认为,大众

传媒应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使之成为提升国民素质、沟

通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24

骆玉安认为,《百家讲坛》的成功是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融合共生的

产物,是学者精英通向大众的一座桥梁。它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承担

载体,已经脱离了具体的节目形式,成为一种文化消费品。它让专家

学者走近大众,让文化知识走向百姓,大众在消费它所承载知识的时候,事实上是在消费它本身。同时,他也提出,今天的社会中成为媒

体“学术明星”所带来的巨大诱惑,已使得诸多学者过度推崇大众传

媒的作用。精英学者开始对传媒趋之若鹜,在传媒中又受一定规则的

约束,这样学者对学术研究的专注性以及学者对学术的自主性就双重

丧失了。25

詹昌平认为,“易中天现象”是历史文化知识普及方面适合社会时代

宏观背景、契合社会文化心理趋向的产物,透露出社会文化心理的最

新气息,也体现出以语言为媒介的文化信息传播改革方向,在人性化、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等方面给予现代语言文化信息传播很多启示

和期望。26

总的说来,这类文章从研究对象到研究内容再到分析框架都比较丰富,对于当下媒介文化的突出特征及焦点问题都有所涵盖,同时,就研究

层次来看,从微观的个案分析到中观乃至宏观研究都有所表现,因而,整幅媒介文化现象阐释性研究的图景较为立体。不过,就个案研究来看,被注重的对象过于狭窄,基本都是围绕“百家讲坛”展开,这固

然是近年来的热点,但是对于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来讲,值得注重的

个案还有很多。学术意义上的个案研究不宜过多地被热点牵着走,而

应该以学术的标准去选择真正值得注重和研究的个案,从而达成理论

贡献。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对于媒介文化现象实行的阐释研

究中,部分带有批判性研究的特征或者含有批判性研究的因素,但都

不能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批判性研究,它们均以较大篇幅的描述与阐

释为主,无论从研究指向还是从研究取向来看,都不属于批判性研究

的范畴,因而作者未有将其划归后面的批判性研究。

二、批判性研究

无论是从文化研究的源头还是从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批判性”都是它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根据JamesCarey的说法,“从一开始,文

化研究就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这在英国文本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文化被视作与社会关系紧密相连,围绕着阶级、性别、种族,特别是

围绕着它们的不对称与对抗关系展开。……英美文化研究间最大的不

同就在于前者采取了更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普遍的政治立场。美

国文化研究虽然分支众多,但能够说,它更倾向于从社会与政治多元

论中汲取灵感,把权力视作广泛扩散物;又从功能主义人类学和社会

学中汲取灵感,集中研究文化实践如何在社会生活中维持秩序,保障

协调;它还从社会心理学中的符号互动论汲取灵感,使用仪式和戏剧

的语言来考察符号社区的生产与再生产(Carey,1979)。27”媒介文

化研究作为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即包含在这样的叙述之中。

就整个批判性的研究来看,主要能够分成两类,一类主要是基于文本

本身的意识形态批判(文化研究),还有一类主要是基于文本生产的

政治经济批判(传播政治经济学)。当然,这两者并不可截然分开,

相反,一项深入的批判性研究应该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过,就2008年的媒介文化研究来看,批判性研究的数量较少,能将上述二者

结合在一起的研究数量则更少。

在意识形态批判研究中,首先,是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分析。

例如,蒋晓丽和刘路认为在传媒的影响下,新的追求物质享乐和精神

消费的现代女性形象在持续地被建构,而与此同时,受男权意识审视、

挤压和支配的边缘化女性形象仍在持续地被强化。在传媒的“她世纪”,女性作为媒介消费的主要受众群,仍然难以逃脱媒体强大的影响和作用,陷入了被消费和消费自我的双重诱导之中。28

蒋建国则认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传媒消费主义的存有有合理性的一面。但是,传媒消费主义文化过度偏向于娱乐化、商业化,其价值导向的错位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受众的媒介消费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29

朱晓明将广告所宣扬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视为一种“隐性霸权”,他认为在广告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面前,大众除了认同广告的意识形态利益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生活实践的意识内容以适合消费社会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别的更好地选择。就这样在广告宣传的意识形态利益和大众生活观点的非自觉性之间构成了一种模式运动,运动如何展开完全掌握在商业利益集团手中,而大众却只有顺应和肯定,根本无力反抗。因为广告在推行这种意识形态霸权的过程中已将受众个体塑造成了意识形态主体。30

范叶妮则将大众传媒与消费文化的关系探讨置于美国类型电影的分析中。她认为类型电影作为现代电影的主导模式,是好莱坞电影商业化运作的结果。类型电影的发展和它的世界流通却在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化的进程。类型电影作为充满梦幻和童话的空间,使大众通过精神文化的形态接触到了在日常生活中所无法接触的事物,景象以及感受,正是这些全新的感受和体会才使得他们产生了一种新的欲望,这种新的欲望只有靠占据新的符号意义才能得以满足。于是,正是通过这样的机制,从而更加激化了消费文化的流行和普及,成为世界化的温床和土壤。31

其次,是对世界化背景下“文化帝国主义”的分析。

王爱玲和洪晓楠指出,在世界化信息传播格局中,网络媒介开创了更契合的信息延伸空间。从世界信息分布的格局来宏观分析,网络文化显示了“文化世界化=文化西方化=文化美国化”的线性换算关系。但

具体到一个民族、一个个体的新媒介使用特性及价值流变过程发现,

网络文化帝国主义并非在网络媒介平台中肆意而放纵的实行意识形态

的操控。技术赋予人更多的主体性并在其中管窥到了文化自觉。32

杨忠艳则将目光投向动画业,由此透视儿童媒介中的文化“帝国主义”,她指出发达国家在儿童媒介文化传播过程中以“强势文化”的

姿态掌握着话语主动权,将本国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动画片的形式实行

对外输出,这种不平等的信息交流使得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以及价值

观点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构成了威胁。33

再次,则是结合了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媒介文化研究。

牟维珍指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传媒集团实施集中化的发展战略,在

世界拓展自己的网络,行销其文化产品。而传媒及其文化产品的公共

产品属性决定了,传媒集中化必然对于传媒市场结构、多元文化和传

媒公共领域产生冲击和影响,并破坏传统新闻事业和民主规则。34

那么首先从数量上看,相比阐释性研究来说,2008年的批判性研究明显就少很多,继而无论是从研究的广度还是从研究的深度来看,都比

较有限。其次从研究主题上看,主要集中于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文化

帝国主义的批判,这历来是媒介文化研究的核心议题,但仅仅聚焦于

此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值得开掘,这需要更多

的研究者投以目光,扩展思路。再次,与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相结合

的媒介文化研究更是寥寥,作者从各类可及的学术期刊上仅仅搜寻到

一篇,而这类研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二者的相互结合能够较好地补充

各自的不足,从而深化批判性研究。就当前整个媒介文化研究领域来看,将两者结合既是明显趋势也是显著特点,而相比之下,国内研究

还比较欠缺,这理应是未来媒介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三、对策性研究

就国内研究来看,这个类文章比较多见,主要集中于宏观层面的分析,所谓“对策”也多为宏观建言而非具体措施。宏观建言并非不可,也

并非可无,但是就“对策研究”的出发点来讲,它更是一种侧重于中、

微观层面的研究,为了对具体的现实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指导性、

切实可行的对策。因而,虽不如某些理论研究那般抽象,但真正有效

的“对策研究”也并不容易达成。

自2004年9月19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

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社会”就是包括学界

在内的社会各界注重的核心词汇。新闻传播学领域围绕该命题展开的

研究很多,2008年也不例外。

方延明教授指出,十七大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媒介文化对此负有神圣

的责任与使命。对此,要充分理解媒介文化的文化意义、政治意义、

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民本意义、权力意义。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

公信力强、文明和谐、与时俱进、富有创新力的媒介文化,为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做出重要贡献。35

易正天针对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结合我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发

体现实,指出新闻传媒应充分发挥其在精神文明领域中的作用,为营

造良好的传媒文化,促动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她认为,尊重

客观现实,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实行报道是根本;媒介文化与社会主流

文化,从个别时期的矛盾趋向长期的和谐发展;媒介应该搭建一个社

会交流的平台,充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健全新闻媒介的传

播机制,以完善的新闻传播法规规范大众传播活动。36

毛家武认为,在世界化的背景下,精英文化的冲突与裂变,主流文化

面临挑战,大众文化的离散于平面化对中国的媒介文化产生了巨大的

影响,由此需要确立理性的、科学的、主体性的、创造性的、法治型

的以及契约型的文化模式。37

王润兰和何文茜指出,精英文化在电视传播中的缺失不但是一种文化

现象,更是一种社会问题,它将对我们的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产生不

利影响。所以,首先,有必要改变电视节目评价标准,引入满意度和

目标收视率,以修订单纯将收视率作为评价节目标准时所产生的误差;其次要建立专业化的付费频道,使电视台摆脱唯广告和收视率是从的

被动局面;再次电视精英文化在保持其内容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

良的同时必须要做到“软着陆”。38

田丹丹则认为,在媒介高度发达的今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面临被异

化的窘境,为了实现人自身向更高层次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媒介与人

也必然要实现和谐共处以求双赢发展。因而媒介应增强自律,增强媒

介管理和立法,同时,人也要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媒介。39

对策性研究,是国内新闻传播学界较为常见的一种研究类型,不过在

媒介文化的研究中,这种类型的研究为数并不多。毕竟媒介文化研究

基本不属于实务研究的范畴,因而以对策研究的方式来做此类研究,

无论难度还是可行度都是个问题。就2008年的此类研究来看,最大的

不足即在于此——对策难以与微观层面的现象/问题直接对接,从而易

显抽象空洞,无所谓不当,但却缺乏对于落实途径的具体论述。

四、总结

总的说来,2008这个年的媒介文化研究从数量与题目涉及的广度上来讲都比较丰富,虽然与新闻学及主流传播学路径的研究规模尚不能比,但毕竟“五脏俱全”,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现象阐释抑或批判及对

策研究,都包含其中。不过相比之下,阐释性研究的数量明显多于批

判性研究,而在对西方理论及相关文本的阐释性研究中,部分作者对

于一手文献的占有及解读尚显不足,因而某些观点存有偏颇甚至误读

之嫌。而在批判性的研究中,被注重的话题还稍显狭窄、不够丰富,

部分作者对于理论工具的使用稍显生硬、有所欠缺。就对策性研究来看,作者们所提出的“对策”普遍宏大而抽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之嫌,缺少中、微观层面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因而,从整体上说,当

前国内媒介文化研究尚有很多空间值得探索与钻研,这需要我们每位

研究者的切实努力。

国内媒介文化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

媒介文化是近年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不仅突破了传统文化的范畴,涉及到了包括文学艺术、价值体系、制度建设在内的诸多边界,甚至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媒介文化的话语也从公共领域转向私人领域、从精英阶层转向普通大众、从社会政治经济转向日常生活、从严肃价值观念的推广和道德的教化转向审美体验甚至功能的快感。可以说,媒体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塑着人类当下的生存境遇,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 面对纷繁复杂的媒介文化,高调追捧者有之,怀疑批判者有之,但一味的追捧和批判并无益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媒介文化。本文拟对当代媒介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媒介文化与当代审美观念转变之间的关系。 一、理解媒介文化 对媒介文化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法兰克福学派(the Frankfurt Sch001)。该学派诸多成员,如本雅明(Walter Benjamin)、阿多诺(Theodor w.Adorno)、马尔库塞(Herbert Marcuse)等人,对所谓“文化工业”的批判就已经包括了大众媒介这一维度。后来,伯明翰学派(theBirmingham School)的先驱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又进一步拓宽了对大众媒介研究的视域;“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第二届主任霍尔

(stuart Hall)的论文《编码,解码》更是成为大众媒介研究的经典之作。虽然上述对大众媒介的关注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媒介文化却直到晚近才出现。在西方研究界(主要是英语研究界),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媒介文化为研究对象的专著才不断问世,媒介文化逐渐成为显学。而在中国内地,20世纪90年代以前,学界基本上没有使用过媒介文化一词。可见,无论是对西方还是对中国学界来说,媒介文化都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学界对媒介文化的研究成果可谓不计其数。但是,如何理解和界定媒介文化却一直众说纷纭。在法兰克福学派看来,媒介文化是一种压制性的意识形态,它不但不能提升大众的精神境界,反而以虚假的自由误导大众,让大众沉醉于单向度的感官享受中。而费斯克(JohnFiske)则倾向于从消费实践角度理解媒体文化。他认为,媒介文化是动态的,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地选择适合他们的文化产品,并能动地创造他们所需要的意义和陕感。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突出强调了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形塑力量。他认为,正因为有了媒介,人类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社会活动;媒介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文化样态的不同;媒介会消灭一种文化,同时引进另一种文化。而在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看来,媒介文化创造出了一个超现实的“拟仿”世界,它使一切真实失去稳定性,并最终促使主体趋向多重化、离散化;它的存在就是填充人们不断变换的、不确定的需要。显然,媒介文化的开放性与超越性给它的理论界定带来了难度,因为我们既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媒介文化,也可

浅谈析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负面影响;文化批判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目录 导言………………………………………………………………………………1    一、媒介文化的界定………………………………………………………………… 1    二、媒介文化的特性………………………………………………………………… 4 1、全能性………………………………………………………………………  4    2、动态性及可易性……………………………………………………………  5 3、复杂的多面性………………………………………………………………  6 三、媒介文化的发展规律…………………………………………………………… 7 四、具体媒介文化形态的变迁……………………………………………………  12 五、媒介文化的未来走向…………………………………………………………  24 结 语…………………………………………………………………………… 26    注 释…………………………………………………………………………… 27

参考文献…………………………………………………………………………… 31    论文摘要(中文)……………………………………………………………………1 论文摘要(英文)……………………………………………………………………1    媒介发展与媒介文化 导言 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技术的发展使新型媒介的崛起成为可能,新型媒介的出现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媒介环境,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规定人们的相互关系和行动的因素,根据媒介的发展阶段,可将文化史作如下时代划分:口头媒介文化,书写媒介文化,活字媒介文化和电波媒介文化。按照麦氏的观点,媒介的发展可以一一嵌入文化史相应的发展区段中,即各种媒介文化同各种社会形态之间是相互对应的---口头文化象征着部族社会;活字文化所代表的是作为同质化个人组成的集合体的近代社会;电视文化则产生出将地球全体居民连结起来的大部族社会。 一. 媒介文化的界定 德福勒在1966年曾提出,“媒介不仅直接地作用于个人,而且还影响文化、知识贮存,一个社会的规范和价值观念”。(1)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播媒介愈发地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与传播媒介的交往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交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日常交往活动看作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那么传播媒介则成为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传播媒介不仅指社会传

探析媒介融合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摘要: 麦克鲁汉曾经说过,媒介不只是一种工具方式,而是人,思想,文化的延伸。媒介的变革往往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样式,一种新的理解世界的视野和方法。在这个媒介大融合的时代,诸多媒介正在以瞠目结舌的速度兼并合作,新数字媒介的发展使各种媒介呈现出一体化多功能的发展趋势。本文试图发掘由媒介融合带来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的变化,以及给当今文化的带来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网络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种一体化多功能的本质就是“媒介融合”。任何一种新的媒介样态的产生,都会带来一些新的文化特征和新的问题。在这个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竞争与合作的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媒介的融合既有强大的优势,也有现实局限,媒介的发展如何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促进文化的传播,这些疑问,都是媒介融合中必然面临的问题。本文把媒介融合的研究纳入文化传播研究的视野,理解媒介融合给文化传播带来的各方各面的冲击与机遇,对于准确把握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有重要的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媒介融合文化传播文化 文化与媒介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无不有媒介的形影相随。在现代社会,没有大众传媒高度介入与积极响应的文化是残缺不全的。技术的革新促进媒介形态的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促进整个社会产业的换代,在全球范围内对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所产生的影响也就不言而喻。 在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中,媒介融合有着多重内涵与多维表现。人民大学学者王菲认为: “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之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普尔在著作《自由的科技》中将媒介融合的情况归纳为两种形式: “过去为不同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一个媒体提供,过去为一种媒体所提供的服务,如今可由不同的媒体提供。”这成为融合现象在学术领域里较为精辟和透彻的论述。 崔新和孙瑞祥在《大众文化与传播研究》一书中认为,“文化传播,指的是文化元素(包括物质文化或精神文化)从一个社会,一个区域或一个群体传递到另一个社会,另一个区域或另一个群体的过程或结果,文化在不同主体之间的传递,扩散,交流与融合是文化的一种特殊的存在方式。” 文化,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对其概念阐释,很多学者表现出差异。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回顾》中列举了欧美对文化的一百六十多种定义。本文作者借用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文化作的定义:“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就对其可以作一般原理的研究的意义上说,在不同社会中的文化条件是一个适于对人类思想和活动法则进行研究的主题。”泰勒将文化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它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提供道德的和理智的规范。它是学习而得的行为方式,并非源于生物学,而且为社会成员所共有。文化作为信息、知识和工具的载体,它是社会生活环境的映照。

认识媒介文化-笔记

尼克·史蒂文森,现任教于英国诺丁汉大学社会学和社会政策学院。主要讲授《社会文化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和《公民权利、身份认同与全球化》(Citizenship, Identity and Globalization)等课程。 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奖获得克立大学的历史学和社会学学士。1999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于1995年出版,收录于《文化、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一书(Avebury出版)。从1991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研究系讲师。2001年赴诺丁汉大学任教。 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逊、凯特·布鲁克斯有机会进行一项对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研究。研究成果于2001年与由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出版,书名为《男性生活方式杂志的意义生成》(Making Sense of Men's Life Style Magazines)。史蒂文森最近的著作有朗曼(Longman)出版的《媒介转型:全球化、伦理和道德》和编著的《文化和公民身份》(公司出版)。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义和文化等等。

内容提要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以下简称《认识媒介文化》)一书是1995年由塞奇(Sage)公司出版的。该著作先后被译为西班牙语和汉语,中文版由王文斌翻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2002年,《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在英国出了第二版,主要是增补了一些有关网络等新媒体的内容。 《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然而,媒介文化到底有何意蕴?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传播领域的重要性有多大?大众媒介的研究与社会实践的其他各个方面有何关系?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最后,在思考上述问题时,我们应当了解的主要理论家都有哪些?——这些问题,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媒介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当今世界,媒介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美国媒介素养学者W·JamesPotter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打了个比方: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类的影响就像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气候的影响无时不在,且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产生的影响有时使人颤抖,有时使人浑身湿褥,有时还会使人灼热无比。 媒介的影响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媒介影响力主要是指媒介影响目标市场消费导向或目标人群消费行为的能力。广义的媒介影响力则是指媒介对一定范围内主流社会(影响面)的人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思想或行为产生影响的能力。媒介的影响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影响面的基础上的。 如果说影响力指的是媒介产生影响的深度或力度,那么,媒介的影响面就是指媒介发生影响的广度或范围。不同的媒介对社会环境影响的大小和力度是大不相同的。对于媒介来说,其成功的标志就是对社会环境具有有效的影响力。影响面越广,影响力越大,就意味着其越成功。 就我自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而言,目前我们主要受着大众媒介中报纸、电视、因特网和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手机的影响。其中电视和因特网等电子媒介中又包含了其他形式的大众传播媒介,如影视剧、戏曲和其他传播形式。正是由于这些媒介和传播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质和文化,它们才赢得了人们的青睐,拥有广大的影响面,从而形成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媒介影响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影响,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信息,消除不确定性的因素;它也能让人们形成一定的舆论,从而影响事态的发展;它还能指导人们的行动,引领时尚。 拿新闻媒介来说,它们每天传播着国际或者国内的时事、各种会议通过的各种政策措施、各地发生的重要事件。表面上它们只是担任着一个信息中介的功能,实际上在它们传播的过程中,它们在不停地将自己所在的立场、所持的态度灌输给它们的受众,从而形成它们稳定的受众群。这是一种表现在意识形态的文化影响。

关于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研究

东方企业文化·企业政工 2011年12月 167 关于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的研究 于化鹏 (吉林电视台都市频道,长春,130000) 摘 要:电视媒介文化传播功能是电视媒介的重要功能,文化作为社会进步的关键性因素,只有形成社会属性,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电视媒介无疑是最好的媒介渠道。 关键词:电视媒介 文化传播 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12—0167—01 一、何为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 电视媒介的文化传播功能是指的是媒介传播文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电视节目在满足人们感官享受需要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深层次思考,能否通过娱乐给人以启示,能不能对社会生活或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文化传播是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电视为文化提供了一个面向大众的平台,文化也将带着电视的色彩传播出去。 电视大众文化在物质话语僭越的当代中国社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以大众文化的商业性稀释、消解着高雅文化的艺术性。具体表现为那些具有大众文化倾向的电视文本以商业目的的直接功利性替代着高雅文化的无功利性;以程式化、复制化、平面化、无深度感对抗着高雅文化的个性、独创性、典型性;以情感策划的虚假性拆解着高雅文化的情感判断的真实性和深沉感;以享乐性、消遣性置换着高雅文化的启蒙性、先驱性。” 二、当下我国电视媒介传播中发挥文化传播的现状 作为观众的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电视节目、电视频道越来越多,但是让人们喜欢的电视节目越来越少,充斥电视屏幕的除了质量水准日益下滑的电视剧之外,更多的是那些档次较低、低级无趣、哗众取宠的电视文艺节目。像有那些演艺明星们反串的搞笑节目,因缺乏精心策划和编导排练,常常被弄成恶搞或恶作剧之类的闹剧,看了令人哭笑不得;一些文艺节目临时临时拼凑,急于应付,急于赶场,内容缺乏编排,观众一看生厌;那些粗制滥造、毫无新意、相互重叠重复的电视剧,也常常因缺乏创意而遭到越来越多的观众的唾弃,电视文化的缺失现象,已经成为当代国内电视业界的一大通病。 1.存在一些好的节目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很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于2001年,该栏目秉承“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在数以万计的电视节目中独树一帜,收视率不断提高,由此带来的不只是影响力的扩大,它在文化传播、知识传播、媒介的社会效应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文化传播功能,成为近年来媒体和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从第一次看《回家》这个栏目就很喜欢,看的是余光中的那期,喜欢节目中那种静谧的乡音乡情,喜欢亲人团聚时的浓浓的亲情,《回家》这个栏目是吉林省广电局和吉林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播了出5年来,《回家》一直以其始终不变的文化精神和品质,坚守着高雅文化的阵地,紧扣着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回家》利用其独特的视角表现出的已经不再仅仅是怀旧探亲、寻根祭祖以及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而是上升到一种文化的行为,那就是嘉宾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更新、更深意义上的解读与品味,透过这种解读,让人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个人的生活和命运,是始终与民族的兴衰连在一起的,让人在更高的层面上去体味“国和家”二个字。 2.一部分的节目忽视文化传播 当下我们收看的电视节目中大多数的电视节目还是在不断追求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水准,而不仅仅是拿收视率来衡量自身的价值,好的电视节目观众会喜欢,国家广电总局也会积极的支持,而不好的一味追求收视率的节目,开始是是会得到暂时的较高的收视,但是从长远来看,不惜任何代价而追求高收视的节目必将得到大众的唾弃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叫停,最近两年被叫停的电视节目屡有出现,出头鸟就是重庆电视台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国家广电总局以“内容格调低下”为由叫停了这一选秀节目。而从当时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除了那些不了解《第一次心动》节目内容和性质的人,96.4%的受访者给广电总局此举投了赞成票。最关键的是这种情形在以往的广电总局的“叫停令”中并不多见。与此相应,95.4%的受访者认为,当前的电视节目存在低俗化趋势。 《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粗糙,评委言行举止失态,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演唱曲目庸俗媚俗。重庆电视台对现场转播极不负责,对现场混乱不堪局面未作任何有效处理,任其随意表现,放弃了播出机构的责任。以上是广电总局的通告,这是广电总局对选秀节目的违规行为做出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处罚。 还有用一档节目就是深圳卫视的《情感对对碰》节目,是一档情感类大型综艺栏目,以青年男女交友为主题,栏目已多次蝉联深圳卫视娱乐节目的收视冠军。节目板块包括心动六十秒、超级斗“秀”场、超级选择、超级解码及真情告白等,特邀名人嘉宾进行点评。对此广电总局的通报说:该栏目部分节目选手、主持人言行不妥,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等。 以上两个节目无一例外是哗众取宠的感觉多过期自身所想追求的文化价值也好还是艺术价值也好,电视节目品味不高、内容低俗、太过庸俗、缺乏艺术性、可观赏性是这两档节目无一例外的问题之所在,广电总局的这一叫停大大的满足了广大观众的泄愤心理,不具有任何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电视节目终将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蒋心和.新媒体读者年均增幅达30%[N ].中华新闻报,2007-4-18(B03) [2] 柴永强.专家: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在于宽带网络建设[EB/OL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2516320030.html,/news/tech/2011-04/29/content_22462725.htm , 2011-04-29/2011-04-29 [3] 刘军.试论影响媒体语言的流变[J ].广播电视与教育.2003.2.26 [4] 熊澄宇.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的发言[CD/OL ].中央电视台.2003.6.18 [5] 刘俊.新新媒体之我见[J ].广告大观,2006.6:26-27

国内媒介文化

国内媒介文化 一、阐释性研究 所谓“阐释”并非“罗列”也非“翻译”,而是一个理解与再探究的 过程,它试图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虽说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个 阶段,但是它对于澄清理解、深化理解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阐释性研 究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表现”,而更在于通过“表现”阐明研究对 象的意义,或者说被表现的并非仅仅是作为能指的对象,而更应是其 所指。因而,阐明“是什么”绝非易事。 就2008年此类研究的内容来看,大致能够分为“对西方媒介文化研 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和“对媒介文化现象的阐释性研究”两类。 (一)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的阐释性研究 汪振军勾勒了西方媒介文化研究的大致图谱及重要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他认为总的来看,西方的媒介文化研究注重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他同时认为,媒介文化研究作为媒介研究的新思路、 新方法,对于改变以往技术主义的新闻传播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 他指出,伴随理论日益发展,文化研究思潮对文化概念实行着持续改 写和扩展,从单 一、不变的文化观扩充到多元、复合、变动不居的文化观。主流文化 和边缘文化的界限日渐蚀解,多种亚文化持续浮出水面,与主导性文 化平起平坐。从对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揭露到文化霸权观点的提出, 再到工人阶级文化、大众文化、媒介文化、女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 等等众彩纷呈的描述,文化已经成为一个没有边界、包罗万象的概念。4

从过往的研究来看,对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代表人物及其理论概览式的介绍与描述居多,而对其每一个人、每一种理论的深入研究比较少。这种局面在2008年有所改观,出现了一些有所聚焦的研究。 首先是基于具体文本的研究。 殷琦的研究聚焦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约翰费斯克的《电视文化》这本书,对其中的受众观实行解读。他认为,费斯克的观众理论最大的硬伤在于,其研究观众的积极性的过程中缺乏对历史维度的强调。时代不同,受众所表现出之状态亦不同,每个时代的受众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一言以蔽之。5 刘宝娜和苏冠元则对罗兰巴特的《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一书作一分析,他们认为该书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媒介文化的研究,敏锐地发现了意识形态被自然化的神话,并提出了解神话的策略。从传播符号的角度对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实行文化批判,并大大发展了索绪尔的理论,创建了带有文化批评色彩的符号学理论,对以后的大众文化、媒介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作用。6 其次是不同逻辑主线下展开的对于不同代表人物的思想研究。 钟丽茜对雷蒙德威廉斯对都市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关系、传媒技术与传媒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实行了梳理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状展望传媒文化的发展方向。她认为威廉斯对城乡两种文明的研究,对今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艺很有启示意义。因为英国(最早实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城市化变革相当早、都市文明发展得非常成熟,而中国至今仍有很多地方处在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进程中,两种文明的交织与抗衡正是我们面对的论题,借鉴西方学者对都市文化的评析有助于理解我们当下的社会和艺术创作。同时,如果我们能清醒地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表现的东西方文明与新旧模式混合、错置和交叉的状态,有可能扬长避短,在多种艺术场域的叠合中激发创造的活力、找到深入把握现代生活的审美路径。7

大众传媒对高雅经典文化的传播

试论大众传媒对高雅经典文化的传播 摘要:大众文化渐渐成为了普通民众生活中的主要文化。在这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和影响力最为显著。而本应在大众生活中起时代引领作用的高雅文化却相应呈现衰落趋势。本文试图从大众传媒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来分析高雅文化在当下遭遇的困境和生存趋势。 关键词:大众文化、大众传媒、高雅文化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随着文化进入工业生产和市场商品领域而产生的新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文化传播形式,以现代技术手段为文化生产形式,因此能够成为被大众广为使用的文化消费形式,大众文化成为现代都市大众普遍的消费品,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大众文化以现代都市大众为主要受众,在短短的不到20年的时间里,便迅速壮大为与来自官方的主流文化、来自学界的精英文化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它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格局,积极影响了国民人格塑造和社会发展面貌。 大众文化首先是文化,它应当成为当代大众精神文明的象征,然而不可避免的商业化操作介入大众文化,有可能使文化消费与一般的商品消费等同起来,使大众文化偏离文化在社会中的本来位置。大众文化在媒介的大力传播作用下常常以流行的方式蔓延,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得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席卷全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但也造成不正常的舆论趋同,它的非理性和盲目性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膨胀而使消费大众失去冷静。 与此同时,高雅经典文化在按照市场原则运作规律下的文化消费者面前成为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真正能够深刻理解或欣赏高雅文化的人毕竟是很少的;另一方面是由于高雅文化向来都是在高高的“象牙塔”中,只属于一部分精英人士的范围狭小的文化圈子,并没有大规模的主动走下神坛,与广大普通民众进行亲密接触。当前,在艺术上趋向相对的精致化,突出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同时提供生活理想和精神境界的接受高雅文化渗透的大众文化产品,即文化精品尚且不多,高雅文化产品更是少数,这对于高雅文化在现代大众中的普及是极为不利的。 然而,过去时代“文化应当具有教育意义”的记忆并没有立即忘却。这种记忆,以及习惯性的文化消费的实务态度,往往使人自觉不自觉地从文化作品中映照人生世态,寻找“收获”,挖掘“意义”。因为面对社会的变动,人们希望能够有所把握,希望得到时下境遇、未来前景的说明,作为生存与发展的精神依托。娱乐给予的是瞬间的快慰,提升精神境界则是永恒的。人在消遣之外,潜意识里亦需要找寻生存的坐标,需要一种境界,一种恒定的精神寄托,这只能由高雅文化提供。 大众文化的兴起,高雅经典文化的衰落与大众传播媒介的承载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媒介在普及大众文化方面虽然功不可没,也要对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被一再放大而造成社会精神灾难承担责任。这就要求媒体在雅俗不同的文化形态当中做出必要的平衡。 在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给予普罗大众的自由和权利,人民大众已然成长为了社会的主体,也是文化消费的主体,大众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情趣进行自由选择,不能强迫人们只接受什么或不接受什么。那么在这样的市场中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产品的主要载体,理应认识到并且看清当下普通受众中对于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文化产品的需求,并对这类需求加以引导。例如,《百家讲坛》的改版再推出就是在电视媒体上将原来的高雅经典文化重新包装后在向大众进行传播,将一大批观众吸引到对高雅经典文化的关注上来,掀起了新的国学热,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另外,市场上的文化产品在大众传媒的舆论当中是会自然而然的形成舆论分流的。大众的爱好和情趣是无限多的,不同的舆论会冲谈可能造成的文化“时狂”,文化消费依旧,但消费者多了一分清醒。本身就是一种舆论的引导。现在,主动在媒介上参与文化批评的人多

(广告传媒)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1、《泰坦尼克号》风波 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 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1) 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 Tomlinson )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 (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 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论述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一论述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媒介工业霸权角度分析文化帝国主义,认为媒介与其他文化面向是不可分离的,人们与媒介的接触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并带有文化的后果,必须揭露媒介帝国主义背后的政治帝国主义与经济帝国主义。

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

电视媒介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 周广挥 从2001年7月9日开播至今,《百家讲坛》已经成为央视科教频道的品牌栏目,它首先直接带动了央视十套收视率的上升,同时更引发了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市场日渐繁荣而消费主义也开始盛行的今天,依然可以掀起一股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这样一档看似普通的节目,何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取得这么好的传播效果?追溯其成功的原因,首先要归功于现代电视媒介在文化普及和传播中所发挥的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在电视出现以前,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媒介拥有如此众多的受众和如此普遍的影响。电视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通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特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它不仅是人们获得外界新闻和信息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娱乐的主要提供者。①尤其是在这样一档电视栏目中,电视媒体的技术优势构筑了丰富的视听信息,可以说为《百家讲坛》的产生和成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积极方面 通过屏幕呈现与专家有关的背景资料,丰富节目的文化信息量,增强生动性。在每期节目播出以前,《百家讲坛》会利用电视媒介进行节目宣传和作者介绍,这对于观众来说,容易形成一种期待心理。同时,在专家讲座过程中,往往插入人物肖像、相关背景或是影视剧的片断、相关书籍中的原话等,并且配以扣人心弦的音乐。例如,阎崇年讲努尔哈赤兵败宁远这一细节,就是通过屏幕上的相关画作以及电视剧《孝庄秘史》的片断来体现的;易中天讲《三国》时,就在电视屏幕上出现了很多《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史料来支持其观点……这些手段的运用使观众对讲座内容获得了一些更为直观的印象,丰富了视听享受,同时也引起了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以影像来加强悬念,视听结合,文化传播得以形象化。《百家讲坛》之所以受到欢迎,不仅在于栏目找准了自身的定位,更在于它将传统的讲座形式与电视技术手段进行巧妙地结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叙述方式,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收视效果。 以阎崇年主讲“清十二帝疑案”为例,在第一讲努尔哈赤中,节目一开始就以恢弘的画面简洁地概括了努尔哈赤的一生。随着解说词加以扣人心弦的音乐抛出了问题:所谓“时势造英雄”,所谓“性格决定命运”,究竟是什么足以促成天命大汗努尔哈赤开创满清王朝?究竟又是什么令努尔哈赤含恨逝去?讲座的主悬念得以明晰,也使得人们在细心聆听讲座之后,增加了阅读相关书籍的可能。 翻译—演讲—表现,“电视文本”的叙述方式有助于取得较好的文化传播效果。翻译—演讲—表现,也就是叙述方式的转变。改版前,专家学者死板老套的演讲方式成为传受双方沟通的主要障碍,演讲者更多的是把电视当作了大学讲堂,把观众当成了可以教育的学生,在强调思想的广度与深度的同时,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能力,即把有价值的东西转变成为真正能为

媒介文化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和大众传播》《认识媒介文化》对当代社会理论试图探讨媒介在文化生产和文化再生产中的地位的种种方法做了批评性的审视,阐述了一般社会理论与一系列有关媒介和信息的传播理论之间的关系,并重新评价了意识形态、结构和行动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准则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中的作用。日益全球化的大众传播已经改变了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不同的传播媒介已怎样改变了时间的和空间的关系?媒介文化是否再生产了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而电子传播又培育着什么样的身份认同? 按照史蒂文森的看法,现代文化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来传达的。而许多理论家是在对一般的现代文化的分析过程中建立起各自的媒介文化观的。因此,对媒介文化理论的理解,需要放在一般的学术思想史的语境中理解。 史蒂文森把大众传播研究中的社会理论划分为3种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研究。这些研究认为,大众传播是社会权力的重要资源。研究主要围绕大众媒介、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关系,关注焦点是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以及公共领域等。 第二种范式是受众研究。研究从受众和媒介文化的关系角度,阐释受众参与的日常实践。关注焦点有无意识自我认同过程、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以及符号意义的产生过程等。 第三种范式是媒介研究。研究集中在传播媒介本身。加拿大的麦克卢汉是这一范式的典型代表。其他的理论家还有英国的杰克〃古蒂、安东尼〃吉登斯和法国的博德里亚、美国的杰姆逊等等。 而在全书的最后一章,史蒂文森试图阐明这3种范式之间的区别。并对这3种范式所忽视的公民权利、义务和身份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史蒂文森认为,这些范式各自强调了媒介文化的一个方面,而由于媒介文化的多元性,这3种范式不可偏废。试图建立一种统一的宏大理论,对于媒介文化并无实质意义。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与大众传播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媒介理论对阶级社会中所谓“思想的自由交流”进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优点,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产的文化内容之间的联系,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滋长了社会意识形态的形象和表达。而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劣势,在史蒂文森看来,在于忽视了阶级统治以外的其他统治关系,比如性别和种族。 史蒂文森探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媒介理论方面的3种研究成果。分别是雷蒙德〃威廉斯对传播制度的研究,斯图尔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格拉斯哥大学媒介小组对电视新闻

当代社会媒介状况与流行文化

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就能力模式而言,指公民所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输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观点认为,媒介素养就是关于媒介如何对社会产生功能的知识体系,其侧重点是信息如何传输。而理解模式的观点声称,所谓媒介素养就是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受到来自文化、经济、政治和技术诸力量的强制作用,侧重的是对于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①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 公民的媒介素养应包括四方面内容 “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不仅是使用媒介的需要,还应该是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素质的一部分。也有学者指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由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马克.波斯特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在电影、广播和电视中,为数不多的制作者将信息传送给为数甚众的消费者,播放模式有严格的限制,但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入以及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一种替代模式将很有可能促成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的产生,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入视野。”第二媒介的本质特征就是双向沟通和去中心化。以网络为例,互联网“博客”“播客”的开通为公众发布信息提供了平台,每一个公民既是受众,也可能是传者,现代社会的每一个个体成员都是媒介公民。近几年,各种虚假新闻,搞笑文字,恶搞图片在网络上愈演愈烈,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范网络行为的新要求,政府发布了相关法律政策,然而对公众自身内在媒介素养的提高是关键。 媒介的三类界定: 1.社会学定义: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2.传播学定义:(*^__^*) 此处没记下来,不过是出自施拉姆《传播学概论》一书。 3.哲学定义: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 新的定义:媒介即技术,一种符号技术。 这是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 例如,一张照片是清晰的,而一幅漫画中的形象比较模糊,需要人进行联想和思考。前者属于“热媒介”,而后者属于“冷媒介”。 “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分类本身并没有多少科学和实用价值,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启示: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研究媒介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冷媒介与热媒介:依据媒介提供信息的清晰度或明确度及信息接受者想象力的发挥程度及信息接收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将媒介划分为冷媒介与热媒介。 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象力发挥程度低。 冷媒介意味着“低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低,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需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参与程度高。

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第一媒介

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第 一媒介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员工是企业文化传播第一媒介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关于企业整体状况的综合信息,它表现为企业独特的行为方式。作为企业成员不仅要知晓角色信息,也要熟悉企业文化,只有达到文化层面的认同,个体才能融入群体之中,成为企业的“真正”一员。应该说,这一群体同化过程无时无刻不存在信息传播活动,没有传播,同化是难以实现的。企业中也存在着群体同化过程,具体表现为通过企业文化的传播,使全体员工共享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共同遵循企业规章制度,共创企业独特的物质、精神风貌。 因而,企业员工首先是以企业文化内传播客体的身份而存在的。花旗银行为何历经百余年依旧风华正茂这也表现在其自创业初始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战略,让员工与企业同步成长,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的裨益。联邦快递的“紫色血液”为何处处效率当先同样是因为联邦快递深谙以人为本,“关键时刻”才能由内而外的道理! 同时,企业员工也是企业文化外传播的主体之一。星巴克的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为什么说每个员工都是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这就是星巴克深谙以人为本,“关键时刻”才能由内而外的道理! 企业文化外传播的第一类社会公众对象可以说是顾客,而顾客与企业发生关系,是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的,一是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享受该企业提供的服务,二是与该企业的职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简而言之,一是借助于企业的物,二是借助于企业的人。顾客评价企业的依据,一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二是职工对待顾客的态度。质量越高,态度越好,顾客头脑中所留下的企业形象就越好。由于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是由企业中的“人”创造和提供的,因而,企业员工理所当然成为本企业文化向外传播的一个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