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抚政策(高职高专适用)

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抚政策(高职高专适用)
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抚政策(高职高专适用)

高校学生参军入伍优抚政策

1、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实行招生计划单列。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高职学业后参加普通本科专升本考试,实行计划单列,录取比例在现行30%的基础上适度扩大,具体比例由各省份根据本地实际和报名情况确定。

2、放宽退役大学生士兵复学转专业限制。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

3、复学(入学)政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2年内允许复学或入学。

4、国家资助学费。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学生,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校就读的学生(含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国家实行学费减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标准,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5、考试升学加分。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

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6、高职(专科)升学。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入伍经历可作为毕业实习经历;具有高职(专科)学历的毕业生,退役后免试入读成人本科;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的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后,免试入读普通本科。

7、政法干警招录。各地拿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招录培养计划的20%左右,用于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不再实行加分政策。鼓励高学历退役士兵报考试点班,并适当增加招录大学生退役士兵的比例。

8、免修军事技能。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参军入伍退役后复学或入学,免修军事技能训练,直接获得学分。

9、退役就业服务。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一年内,可视同当年的应届毕业生,凭用人单位录(聘)用手续,向原就读高校再次申请办理就业报到手续,户档随迁(直辖市按照有关规定执行);退役高校毕业生士兵可参加户籍所在地省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原毕业高校就业招聘会,享受就业信息、重点推荐、就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对于本科学生而言

设立“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根

据实际需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专项计划,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专项计划规模控制在5000人以内,在全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内单列下达,不得挪用。

将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鼓励开展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高校在制定本校推免生遴选办法时,结合本校具体情况,将在校期间服兵役情况纳入推免生遴选指标体系。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员,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的可免试(指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

将考研加分范围扩大至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退役人员在继续实行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退役后按规定享受加分政策的基础上,允许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摘要 信息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使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随着政府对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校园网的建设获得空间的发展,网络已逐步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学等各个方面。 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有助于学校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系统,包括系统维护和奖学金与荣誉称号评审两大模块。系统分为三级用户,管理员,教师,学生。管理员是最高权限者,拥有所有操作权限,教师拥有一级审核和查询权限,学生只有查询权限,当然,这也可以根据需要由管理员进行权限更改。奖学金与荣誉称号评审模块中,只有管理员可以增加奖学金和荣誉称号条款,学生从条款中获取信息,如果达到标准,则可以填表提交申请,教师进行一级审核,管理员进行二级审核,学生可以在网上查询审核结果。 本系统是以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和JSP语言及SQL Server2000数据库和TOMCAT作为服务器开发的。在登陆中运用了图片验证防止暴力破解,在数据库中的密码运用MD5加密算法,以增加安全性。系统语言为Html和Java,移植性好,每块代码都分包存放,易于维护。 关键词:JAVA;SQL Server2000;TOMCAT;Browser/Server;管理系统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 Abstract 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computer and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mon. With the school informational construction inputs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network accesses to space development. Networks have gradually infiltrated into the school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other areas. The MIS for college student is a system which can help exchang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and students, including two modules named system maintenance and scholarships and the honorary title assessment the system is divided into three users: administrato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dministrators have the highest authority. Teachers have an audit and inquiry authority. Students only provide with competence. Of course, it can also be based on the need for administrators to change authority. Only the administrator can increase the provisions of scholarships and the honorary title in the scholarships and honorary title assessment module. Students obtain information from the provision. If they are fit for the standards, they can fill in a form to submit applications. At first, teachers conduct audits, then administrators conduct audits again. The students can audit results on Internet. The system is based on Browser/Server (browser/server) structure and developed by JSP language and SQL Server2000 database. It also uses TOMCAT as a server. The system uses the photo certification to prevent violence breaking in landing and uses the MD5 algorithm to increase safety in the password of database. The system is written by the language: HTML and Java. So it can be easily transplant, each code can be stored as sub-block and easily be vindicated. Key words:JAVA;SQL Server2000;TOMCAT;Browser/Server;Management System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杜绝公租房分配使用过程中滋生的腐败行为,防止国有资产及其收益流失。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住建部第11号令)、《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省政府第248号令)、《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池政〔2019〕59号)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县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筹集、分配、租后管理、配售和住房租赁补贴发放的监督管理工作。 本实施细则所称的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投资建设,面向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稳定就业外来务工人员出租,解决其阶段性居住需求的保障性住房。包括已经建设的原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统称公共租赁住房(以下简称公租房)。 鼓励企业或其他社会机构投资筹集、运营、管理公租房,享受政府投资公租房优惠政策。 第三条公租房资源实行统筹安排,并轨运行,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第四条公租房保障实行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申

请家庭可自行选择一种保障方式。推行“租补分离”政策,鼓励申请家庭通过市场租赁住房,解决其住房困难问题。 第五条公租房配租和住房租赁补贴发放,实行申请、审核、公示、轮候制度。 第六条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全县公租房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县保障性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县住房保障办公室)为公租房的日常管理机构。 县发展改革、民政、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人社、残联、住房公积金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公安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公租房保障工作。 有关乡镇政府配合县住房保障办公室,开展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申请的受理、审核、复核、公示及分配等工作。 第二章规划、计划和房源筹集 第七条公租房规划和年度计划由县住房城乡建设局会同县发改委、自然资源和规划、财政等部门,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人口状况、住房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公共租房的需求情况编制,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公租房建设应充分考虑住房困难群体对交通、就业、就学、就医等要求,合理安排区位布局。 第八条公租房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大学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大学学生事务综合服务 中心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大学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 成立目的:*******大学学生事务综合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建立以“方便学生办事,解决学生困难,维护学生权益,促进学生成长”为宗旨,通过“一站式”服务构建起一个集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的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平台。中心将围绕学生的教育管理、党团建设、帮困助学、权益维护、学业指导与服务、就业创业咨询、文化生活、后勤保障等实际需要,由组织部、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总务处、保卫处、后勤集团、网络中心、团委等部门联合在中心设立对外服务窗口,为广大同学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各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在服务大厅设立服务台,为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和问题解答,并将工作服务范围、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上墙公示。中心要坚持以规范、高效的原则,按照“重心前移、工作前置”的要求,将服务与育人相结合,协调与监督相结合,提高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与育人体制机制相结合,将中心建设成为教育的阵地、咨询的窗口、办事的平台,全力打造“学生之家”。 服务内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事务性工作。中心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离校全过程所涉及到的学生学习生活、学生奖助、就业创业、出国留学、申诉受理、意见投诉、心理咨询等多个主要服务项目。 工作方式:现场咨询服务及问题登记、送达、解决及反馈。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工作地点:待定 工作职能: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设两个服务窗口,窗口一由教务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国际教育学院等五家单位组成;窗口二由总务处、保卫处、财务处、后勤集团、网络中心、公寓管理服务中心等六家单位组成。值班人员负责来访学生接待、咨询、问题登记汇总和处理结果反馈。 各单位职能如下: ☆教务处职能 1.学分互认、辅修、各类考试、转专业等信息咨询; 2.选课、调课、转专业流程咨询; 3.各类成绩查询服务; 3.收集教学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学科竞赛的通知发布,竞赛奖励标准、二类学分认定等事务咨询;5.补办学生证、教室借取等相关事务办理。 ☆学生处职能 1.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评奖评优政策咨询; 2.贫困生认定、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政策咨询;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学生管理工作介绍 首先谈的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角色------辅导员 “用爱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用知识做学生的人生导师” 一、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般人眼中的高校辅导员,不外乎就是一名“班主任”,工作也就是一些传达学校文件、管理学生生活、抓抓学生学习,以“不出事”为第一目标,是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岗位。这其实是对辅导员工作的认识异化。正是由于这种认识的普遍存在,我们才有必要对高校辅导员作一番重新认识。高校辅导员队伍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对这支队伍加强建设和进行科学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辅导员工作是学校教育体制的重要环节 我们辅导员工作是学校学生工作的末端环节,也是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实际工作角度来看,学校的全部工作大致可分为:教学、行政和后勤三大部分,无论哪一部分的工作,只要涉及到学生,都需要我们辅导员来具体实施。因此,在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中,既包括对学校政策的领会和解释,又包括对学生意见的搜集;既包括协助实施正常的教学计划,又包括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余活动;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心理辅导,又要负责各种补助、评优、贷款等等琐碎事务。总之,如果把高等教育体系作为一个有机运行的整体来看,辅导员工作无疑是这个有机体重要的环节和枢纽,换言之,辅导员工作的整体效率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成效。 2.辅导员工作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有幸步入高等教育的殿堂,在这里他们不但要学会学习,完成繁重的学业,而且要学会做人,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修养。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处事,为适应未来的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然而,他们毕竟年轻,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朝气蓬勃的一面,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思想、性格、心理上的弱点,如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缺乏集体观念,组织纪律性比较淡薄等等,他们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同时,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和行为的诱惑,可以说是处于思想和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准确把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正确加以引导,以理,以情,以自身人格的魅力帮助引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高校学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以下称高等学校或学校)对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研究生和本科、专科(高职)学生的管理。 第二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三章学籍管理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八条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合格者予以注册,取得学籍。复查不合格者,由学校区别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入学资格。凡属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取得学籍者,一经查实,学校应当取消其学籍。情节恶劣的,应当请有关部门查究。 第十条每学期开学时,学生应当按学校规定办理注册手续。不能如期注册者,应当履行暂缓注册手续。未按学校规定缴纳学费或者其他不符合注册条件的不予注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贷款或者其他形式资助,办理有关手续后注册。 第十一条学生应当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育教学环节(以下统称课程)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成绩册,并归入本人档案。 第十二条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以及考核不合格的课程是否重修或者补考,由学校规定。 第十三条学生思想品德的考核、鉴定,要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主要依据,采取个人小结,师生民主评议等形式进行。 学生体育课的成绩应当根据考勤、课内教学和课外锻炼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 第十四条学生学期或者学年所修课程或者应修学分数以及升级、跳级、留级、降级、重修等要求,由学校规定。 第十五条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有关规定,申请辅修其他专业或者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校际间协议跨校修读课程。在他校修读的课程成绩(学分)由本校审核后予以承认。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学生事务管理论文

学生管理系统论文学生事务管理论文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要紧跟时代潮流,更新观念,改变模式,改进方法、手段,加强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建设,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实效,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问题对策 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起着保障和支撑作用。进入新的21世纪以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正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的巨大挑战,其理念、结构、体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发展需求也相应产生了矛盾。为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迫切需要在思想领域更新管理理念,在行为领域明确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式并完善工作内容。 一、高校学生事务的概念及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 (一)高校学生事务的概念 在当今高等教育领域,学生事务是相对学术事务而言的。一般认为,学术事务涉及到的是学生学习、课程和认知发展等。而学生事务则涉及课外、学生活动、学生住宿及生活、情感和个人问题等,包括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综前所述,高校学生事务指高校为维持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高等教育培

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之外所必须提供的具体的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一般可分为管理性学生事务和指导与服务性学生事务。管理性学生事务主要涉及招生与学籍管理、日常行为管理、社团及课外活动管理、奖惩管理、资助管理、宿舍管理、就业管理等。指导与服务性学生事务涉及学生干部培训、活动辅导、心理咨询、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各类信息服务等。 (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 目前,国内一般认为高校学生事务及其管理是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领域所有概念、项目和活动的总称。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对招生、报到注册、住宿生活、学习进程、课外活动、经济资助、表彰奖励及处罚、心理咨询、医疗服务、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大学生在校一切活动的管理,由学校对学生提供各类服务和帮助,并通过制度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使之规范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在高校中通过指导、规范和服务学生的成长过程,促进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非学术性组织活动,包括人格教育、行政管理、成长辅导、生活服务、素质拓展等。 笔者则倾向于多数学者的研究观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高校的专门组织和学生事务管理者依据国家的法律、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在一定的学生事务管理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为促进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学生事务的组织活动过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07]99号)

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 民发〔2007〕9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 现就调整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同时给部分1954年11月1日以后入伍并参加过为抵御外来侵略、完成祖国统一、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保卫国家安全而进行的武力打击或抗击敌方的军事行动,迄今已经从军队退役的人员(以下简称参战退役人员)发放生活补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见附表。 二、各地要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适当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使其生活达到当地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中央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50元。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落实。 三、各地要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不高于十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的原则,制定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9个省(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40元安排补助资金,对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按照每人每月60元安排补助资金,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80元安排补助资金,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照每人每月100元安排补助资金。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负责落实。 四、对在农村的和城镇无工作单位且家庭生活困难的参战退役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9个省(直辖市)按照每人每月40元安排补助资金,对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按照每人每月60元安排补助资金,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

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及其运行机制

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及其运行机制 摘要:参与是现代管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是学生事务管理发挥其育人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进程和效果,有利于发挥学生事务管理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推动大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运行机制,一是制度参与,促进大学生参与的合法性和规范化;二是组织参与,为大学生参与提供良好平台和有效渠道;三是目标参与,积极推进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全过程。 关键词: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意义;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学校相关部门、组织机构及工作人员对大学生一切非学术性事务的管理,包括学生资助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园区与宿舍管理、评奖评优工作、违纪管理、文体活动管理等。作为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重要实施途径之一,学生事务管理在保障学生权益、帮助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成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和人本管理要求,学生事务管理已从单纯的管理活动逐渐转变成特定的服务活动和教育活动,大学生也由学生事务管理的管理对象逐渐演变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主动参与者与实施主体。积极发挥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功能作用,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是当前学生事务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意义 参与是现代管理与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强调组织成员对管理过程的对话、沟通、合作与监督等,是责权利分享的过程,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管理对象与管理目的的内在统一,使组织成员在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中感受到归属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组织凝聚力、提高管理效能。大学生参与管理是高校民主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与大学生最切近、最具有实践性的参与领域应首推学生事务管理。大学生参与学生事务管理不仅是学校民主管理改革的重要一环,而且也是学生事务管理功能转变和优化的重要实施手段。 1.有利于提升学生事务管理的进程和效果 所谓参与,是指社会主体成员对某一具体事务的积极介入和主动融合的过程。参与活动至少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参与主体,即具有一定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人;二是参与行为或参与过程,即参与主体在参与活动中应该是积极、主动、合作、有效的,是富有创造性的行为过程。在学生事务管理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参与使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听之任之的管理对象变成了积极主动、积极沟通的管理合作者,大学生也不再是被有效控制的对象,而变成了管理的主体,即参与管理的主体。身份的转变自然会导致态度的转变,在传统管理中常常出现的被管理者的不信任、抵触、对抗或消极懈怠的现象通过参与者(即管理主体)间的积极对话、交流沟通,信任合作等过程,客观上有效地营造了和谐、民主的管理氛围,使参与其中的大学生体验到个体价值感和群体归属感,体验到参与管理的成就感,在其个体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同时,提高了组织的凝

(完整)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办法

学生档案管理办法 (草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学生档案管理,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学校学生档案管理服务体系,有效地建立、保护和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保障学生正当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档案是学生在校期间形成的,反映学生个人学习经历、思想品德、专业技能、身体状况、诚信状况、家庭政治及经济状况的个人档案材料。学生档案是学校考察、培养、教育学生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是党和国家选拔录用人才的重要参考依据。 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选拔、录用人才服务的一项常规性基础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各专业层次在校大学生。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原则及其职责 第四条全体在校大学生档案由学务部档案管理中心

集中负责管理。 第五条学生档案管理坚持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规范性原则,实行归口负责和集中管理相结合。 第六条学务部学生档案管理职责: (一)接收、鉴别和整理学生档案材料; (二)办理学生档案的查阅、借阅; (三)办理学生档案的转递,为有关部门提供学生情况; (四)做好学生档案的安全、保密、保管工作; (五)制定和完善学生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学生档案分析统计工作; (六)办理其它有关学生档案事项。 第七条院系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 (一)教务部、各院系要及时向学务部提交新生数据,以便对学生档案进行接收、核对、编号和保存; (二)各院系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要求做好新生档案、平时归档材料的收集、整理和移交工作。 (三)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毕业生档案管理及转递工作。 第三章档案的保管与保护 第八条根据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则要求,对于学生档案应严密、科学地保管,严防档案的毁损、失散和泄密。 第九条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

高校学生就业管理系统方案

目录 一、题目概述(容及要求) (1) 二、需求分析 (1) 2.1高校就业管理系统 (1) 2.2高校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1) 2.3高校就业系统管理系统功能框图 (1) 三、概要设计 (1) 3.1数据模型(E-R图) (1) 3.2数据库表格结构设计 (2) 四、详细设计 (3) 4.1登录界面 (3) 4.2修改界面 (4) 4.3查询界面 (9) 五、软件测试 (15) 5.1划分等价类并编号 (15) 5.2有效测试用例 (15) 5.3无效测试用例 (16) 六、总结 (16) 参考文献 (16)

一、题目概述(容及要求) 实现院系、专业、毕业生信息管理(设有就业标志,初值为‘待业’);实现职业类型、职业信息(职业号、类型号、需求数量、聘用数量、用人单位)登记;实现毕业生就业登记(学号、职业号),自动修改相应学生的就业标志和职业的聘用数量,并保证聘用数量不大于需求数量;创建存储过程查询毕业生的人数、待业人数、就业人数和就业率;创建存储过程查询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创建check 约束限制毕业生性别必须为‘男’或‘女’;建立表间关系。 二、需求分析 2.1高校就业管理系统 高校就业管理系统化可以完成对学生信息的修改、查询(就业率,已就业信息,未就业信息,公司信息)、添加(学生基本信息,院系信息,公司信息)、退出功能。初步完成了对高校就业信息的管理,界面设计简洁,使用简单。 2.2高校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图2.1 高校就业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2.3高校就业系统管理系统功能框图 图2.2 高校就业系统管理系统功能框图 三、概要设计 3.1数据模型(E-R图)

(完整版)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五大建议

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五大建议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现状是: 队伍不稳定、要人员数量不足,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低、阅历浅、经验少、知识结构不合理,高校扩招后带来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学生情况更加复杂,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这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对班主任自身的管理,建立科学的培养、考评和激励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班级管理目标,重视管理规范的制定和落实等,是做好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现提出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的五大建议。 一、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保证学生管理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1、坚持学生工作例会正常化。通过每周日的学工例会,对高校在学生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总结,各系部、各年级相互间加强了沟通和了解。书记、辅导员就学校现阶段性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并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各班班主任参与讨论,提出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与希望,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整体水平。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日常行为,不断强化纪律意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各班组织广大学生反复学习先进材料、知识。凡遇各种节假日,相应的安排工作均能严格遵守上级部门的规定与布置,给广大师生创造了良好的节日氛围和和谐美好的节日气息。

2、加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建设,探讨适合学生管理的新思路。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肩负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等重要任务,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工作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维护稳定、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二、认真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学生管理工作正常化和高效化 1、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紧密配合学校学生工作的部署,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予以引导、对生活自理独立能力予以引导、对寝室集体生活行为予以引导、对人身财产安全的防护予以引导、对生活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予以帮助、落实国家贫困生资助工作等等。这些工作的落实,充盈着班主任工作全部,体现在开班会、宿舍走访、跟同学的聊天的这些日常工作行为当中。根据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系里经常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不断指导其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班主任工作评价的新思路。 2、进一步抓好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当代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而高校学生干部则是佼佼者中的优秀分子,因此,引导学生干部认清时代发展特点,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加强学生干部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学生干部自身素质,是一项伟大事业。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广州市人民政府令 第54号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已经2011年1月20日市政府第13届13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市长万庆良 二○一一年三月二十五日 广州市拥军优属实施办法 (1999年7月27日广州市人民政府令〔1999〕第7号发布,2011年1月20日广州市人民政 府第13届13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 第一条为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保障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和公民,均应履行拥军优属的职责和义务。 第三条本办法由市民政部门组织实施。政府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实施本办法。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拥军优属纳入全民教育、国防教育、社会建设内容,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及时协调和处理拥军优属工作和军地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第五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保障驻军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积极支持和配合部队完成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军事演习、国防施工、营房建设等任务支持和配合部队搞好各项基础建设和农副业生产,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第六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军休所、军供站、荣军医院(疗养院)等优抚事业单位建设,扶持优抚对象发展生产。 第七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开展科技、智力拥军活动,帮助部队开展各类教育和科技培训,协助培养军地两用人才。 第八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及其他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部队开展争创先进连队和争当优秀士兵活动对驻穗部队和从本市入伍的优秀士兵及立功人员,由所在的区、县级市给予奖励。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分析研究

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分析研究 摘要:高校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根本任务,而作为高校重要组成环节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深刻影响着学校发展的 整体质量与水平。新时期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突出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成功经验的分析借鉴,并结合当今中国实际,研究和探索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以期为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task, namely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m career successors is undertaken by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th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work,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college,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level of college development. it is facing many outstanding issu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ference of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oreign 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work, combined with reality in china nowadays,this paper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new ways and ideas of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work in the new era so as to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for china’s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work. 关键词:新时期;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key words: new period;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 affairs management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 管理规定 1

【发布单位】国家教委 【发布文号】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7号 【发布日期】1990-01-20 【生效日期】1990-01-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1990年1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7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高等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应当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应当遵守宪法、法规、校规校纪,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应当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

知识。 第三条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从严治校,优化办学环境,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健全管理制度应同加强思想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以正面引导为主,警惕并抵制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政治渗透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侵袭,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等学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 第二章学籍管理 第一节入学与注册 第五条普通高等学校按照招生规定录取的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学校规定的有关证件,按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者,应写信并附原单位或所在街道、乡镇证明,向学校请假。假期一般不得超过两周。未经请假或请假逾期报到的,以旷课论,超过两周不报到者,取消入学资格。

学生事务管理系统

目录 前言 .................................................................... - 2 - 1、可行性分析 ........................................................... - 2 - 1.1现状调查......................................................... - 2 - 1.2需求分析结论..................................................... - 2 - 1.3可行性分析....................................................... - 3 - 1.3.1经济的可行性............................................... - 3 - 1.3.2操作的可行性............................................... - 3 - 1.3.3技术上的可行性............................................. - 3 - 1.4可行性分析结论................................................... - 3 - 2、详细调查........................................................... - 3 - 2.1组织结构......................................................... - 3 - 2.2业务流程......................................................... - 4 - 2.3系统目标和功能................................................... - 4 - 3、系统分析............................................................ - 4 - 3.1系统功能分析..................................................... - 4 - 3.2系统业务分析..................................................... - 4 - 3.3系统数据流程分析................................................. - 6 - 3.4 管理系统的UC矩阵分析........................................... - 10 - 3.5数据字典........................................................ - 11 - 3.5.1数据流条目................................................ - 11 - 3.5.2数据存储条目.............................................. - 11 - 3.5.3处理过程条目.............................................. - 13 - 3.5.4外部实体条目.............................................. - 15 - 4、系统总体设计....................................................... - 15 - 4.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15 - 4.2信息系统流程图设计.............................................. - 16 - 5、详细设计........................................................... - 17 - 5.1 E-R图设计...................................................... - 17 - 5.2数据库基本表.................................................... - 18 - 6、总结............................................................. - 19 -

国防、双拥、优抚、安置知识政策问答

国防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国防? 国防即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二、现代国防包括哪些方面? 现代国防又叫社会国防、大国防、全民国防,包括武装建设、国防体制、军事科技和工业、国防工程、军事交通通信、人力动员、国防教育、国防法规诸多方面,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 现代国防以军事力量为核心,还包括有关的非军事力量;它重视国家的战争潜力,特别是战时的动员效率;它还是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三、什么是国防观念? 国防观念指人们对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所采取防务措施的思想观点的统称,是维护国家安危的观念、爱军习武的观念。 四、什么叫国防教育?国防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开展国防教育的意义? 国防教育是为捍卫同家主权、领土的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对全民传授与国防有关的思想、知识、技能的社会活动。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为增进全民国防思想、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以及有利于形成和增强国防观念、国防能力的各种类型的社会活动。 通过开展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掌握国防知识和军事技能,强化国防观念,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感、向心力、

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 五、国防教育体制是什么?我国的国防教育体制? 国防教育体制在各国不尽相同,多数国家的国防教育寓于国民教育和军事教育之中,通常采取由政府和军队组织领导,由地方政府、部队、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传播媒体等共同实施的体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教育体制是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国防教育工作,中央军事委员会协同国务院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教育工作,驻地军事机关协助和支持地方人民政府开展国防教育。 六、我国国防教育方针、原则是什么? 方针: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 原则: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双拥工作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双拥工作? 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简称。 拥军优属是拥护人民军队,优待革命烈士家属和革命军人家属活动的简称。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从精神与物质方面关心支持人民军队的一项经常性的社会工作,是我党、我国的优良传统。 拥政爱民是军队人员“拥护政府,爱护人民”口号的简称,拥政爱民活动的兴起是1942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开展整风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 二、什么是军民共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情况

附件1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修订情况 一、将第一条修改为:“为维护普通高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保障学生身心健康,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二、将第三条修改为:“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坚持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科学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育人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将第四条修改为:“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积极培育和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

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应当刻苦学习,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应当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四、将第五条修改为:“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平等享有下列权利”,将第(二)项修改为:“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获得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将第(三)项修改为:“申请奖学金、助学贷款”;增加一项作为第(五)项:“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对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将第(六)项改为第(七)项,修改为“法律、法规及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五、将第六条第(二)项修改为:“遵守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第(三)项修改为:“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第(四)项修改为:“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助学贷款及相应义务”;第(六)项修改为:“法律、法规及学校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六、将第八条修改为:“新生入学后,学校在三个月内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对其进行复查。复查主要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一)学生考试报名、志愿填报信息是否真实、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