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题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题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

(1)6245这个数读作( );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由4个千、9个百组成的数是( );5870接近( )千;6044接近( )千;5006里的6表示( )、7060里的6表示( )。

(2)找规律填数:(1)2997、2998、2999、、。(2)7070、7080、7090、、。

(3)在○里填上“>”、“<”或“=”。

1089○9891887○187827+58○58+27

70-32○70-2363-25○36-25

(4)把、1532、1290、2160、1440这几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5)要使5□26<5314;□里面最大填( );最小填( )。

(6)称一般的物体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7)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冬瓜重约8( );一个鸡蛋约重60( );

一个铅球重4( );小明身高约155( );

(8)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数:

2千克=( )克3000克=( )千克 10分米=( )厘米3时=( )分

(9)把下列时间化成24时记时法:上午9时( )晚上11时30分( )中午12时40分( )

(10)把下列时间化成普通记时法:16时10分( )9时50分( )12时30分( )

(11)李大伯上午9时20分乘车到城;下午2时30分到达;李大伯乘了( )时( )分的车。

(12)在一个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13)湖滨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6米;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100棵树;一共跑了( )米。

(14)小明和小华去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明买7本;小华买5本;小明用的钱比小华多6角钱;这种练习本每本是( )钱。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A”;错的在括号里打“B”)

7、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 )

8、4008读作四百零八。( )

9、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中间经过4小时。( )

5、要使□45÷7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7;要使商是二位数;□里最大填6。( )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12厘米B16厘米C8厘米D24厘米

2、左图从上面看是什么样的?()

A B C D

3、一个口袋里放进7个红球、3个白球。那么()

A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机会一样大;B摸到白球的机会大;

C摸到红球的机会大;D摸到白球的机会比红球大

4、一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30()

A千米B千克C克D小时

四、计算。

1、用竖式计算:

548 +466= 551-348= 505-326= 575+427= 369+608= 485+816= 801-324= 255+272= 420-267= 598+626= 831-425= 206×5= 308×7= 502×9 85÷5= 54÷3= 75÷9= 748+326= 414-285= 88÷7= 280×7= 607×5= 703×9= 8×305= 407×5=

8×807= 7×103= 7×865= 657×9= 579×6=

.

2、脱式计算

702-123+565= 36÷(72-68)(68-43)÷5= 805-236-187= 705×(82-74)= (87-21)÷6= 200-(27+34)= 180-(42+6)÷8= 549+407+127= 456+187+521= 42-54÷6= 815-(26+37)=

811-123-438= 249+405-414= 300-221+577= 827-436+169=

84÷4+69÷3= 80-45÷9+57= 210-56÷7= 65×5+85×6=

3、计算并验算

575+538= 910-628= 874×3= 91÷7=

5×409= 275+827= 317-148= 242+258=

503-273= 7×294= 756-357= 545+559=

6×507= 99÷3= 278+266= 837×7=

五、操作题。

下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中设计一个周长是6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的2

1用颜色表示出来。

六、应用。

1. 明明有42张邮票;芳芳的邮票比明明少14张。他们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2. 校园里有水杉树24棵;松树的棵数是水杉树的3倍。水杉树和松树一共有多少棵?水杉树比松树少多少棵?

3. 黑天鹅有28只;白天鹅的只数比黑天鹅的3倍多9只。白天鹅有多少只?

4. 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付给营业员100员;找回7元。平均每个足球多少元?

5.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跑了多少米?

6.三(1)班借29本;三(2)班借了32本;三(3)班借的书比一班和二班借的总数少24本;三(3)班借书

多少本?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 习题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复习题 一、填一填。 1、笔算两位数加法,个位满十,要向()位进1。 2、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15,这两个数的和是(),这两个数的差是()。 3、小红带100元到商店,买一件运动服用去59元,买一双运动鞋用去34元。小红的钱()。(填“够”或“不够”) 4、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20+()=2842=25+()34=()-7()+77=8545=81-() 5、比55多17的数是(),()比28少12。 二、在○里填上“>”“<”或“=”。 87-34○4025+55○7081○53+38100○37+6319○62-5319+63○62-5398○62+15+1562+26○26+6278-39○4025+15○25-1532-7○2658+4○54 三、口算。 25+30=53+22=51-21=32+18=86-(46-20)= 75-45=67-56=65-6=48+14=25+55+13=56-9==85+14= 9+78=32+47=60-(13+17)= 56-24=89-7=76-71=83-69=48-28+10= 73-40=36-24=51-48=43-26=62-8-8=45+33=7+36=30-21=37- 20=40+25+20= 四、笔算。 63+36=74-29=27+36=35+26-24=79-8-25=

83-34+42=68+15=80-58=81-49=100-63= 五、列式计算。 1、两个加数都是48,结果是多少? 2、46与17的差,再加上20,结果是多少? 3、比53少18的数是多少? 4、减数是19,被减数是52,差是多少? 六、解决问题。 1、青青做了33面小红旗,筝筝做了28面小红旗。他们一共做了多少面小红旗? 2、车上原来有32人,到明珠广场站时,有19人下车,又上来12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 3、小柔带了100元钱,准备到商店购买一双鞋子和一个书包。鞋子32元一双,书包49元一个。 (1)、买一双鞋子和一个书包共需要多少钱? (2)、营业员应找回小柔多少钱? 4、学校美术兴趣小组的人数比音乐小组少6人,美术小组有24人,音乐小组有多少人? 5、三个同学跳绳的下数如下表: (1)小芳比小红多跳多少下? (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 答: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不同的数学问题吗?请提出问题并解答。 =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

1)请你写出一个乘法算式,使这个算式积的末尾只有两个零( )。 2)、111111×111111=( )。 3)、由6个亿,6个十万,6个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4)从0、2、4、6、8中选出四个数字能组成的最小的四位数是( )。 5) 在长方形中有( )组对边是平行的,两条邻边互相( )。 6)把900008,90898, 90988,900089,90098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7)一个数精确到“亿”位约是10亿,这个数最小可能是( )。 8)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6600000=( )万 900000000=( )万 99000000000=( )亿 900000000=( )亿 9)把下面各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精确到万位或亿位。 195001≈( )万190999≈( )万 9950000001≈( )亿9909999999≈( )亿 10) 将9 900精确到千位约是100000,里面应该是( )。 11)请你估计一下,如果按照你现在所看到的字的大小,这张试卷上写满这样的字,大约能有( )字。

一、判断。 1)钟面上是12时15分时,分针和时针组成了直角。( ) 2)最大的七位数一定小于最小的八位数。( ) 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 ( ) 4)一条射线长5000米。 ( ) 5)大于90度的角都是钝角。 ( ) 6)一个三位数乘99,积一定是五位数。 ( ) 二、选择所有合适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计算器中,哪个鍵是用来清除数据的( )。 A ON B OFF C CE D SET 2)只使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 )度的角。 A 105 B 115 C 125 D 135 3)两个数相乘,如果要想使它们的积扩大2倍,那么这两个因数可以( ) A都扩大2倍 B 都缩小2倍 C 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缩小2倍。 D把其中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保持不变。 4)在同一个平面上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基础知识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叫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单位:“1”是自然数的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的。 整数:0和自然数都叫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数位:写数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各个计数单位排列在一定的位置上,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数位。 位数:一个整数含有数位的个数叫做位数。含有一个数位的数叫做一位数,含有两个数位的数叫做两位数,含有三个数位的数叫做三位数……。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它们的和不变。(a+b)+c=a+(b+c)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与被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a×b=b ×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a×b×c=(a×b)×c=a×(b×c)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后得的结果不变。(a+b)×c=a×c+b×c 或a×(b +c)=a×b+a×c 整除:数a除以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叫做b能整除a,这里被除数、除数及所得的商都是整数,除数不能为0。 除尽:数a除以数b(b≠0)商是一有限小数,没有余数时,叫做a能被b除尽。或者叫做b能除尽a。

整除与除尽的区别:在整除情况下,被除数、商都是整数,除数是自然数,而且没有余数。在除尽的情况下,被除数、除数(不等于0)和商,即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有限小数,只要没有余数就可以了。 约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b就叫做a的约数。倍数:如果整数a(a≠0)能被自然数b整除,那么a就叫做b的倍数。 质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再也没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质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质数又叫做素数。 合数: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自然数就叫做合数。 奇数:整数中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也叫做单数。偶数:在整数中,凡是能被2整除的数,都叫做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人数的个位数字能被2整除,这个数就一定有被2整除。 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的个位数字能被5整除,这个数就一定能被5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征:一个数各数位上的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 最大公约数:在几个自然数的所有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自然数最大公约数。 互质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数,当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时,这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然数就叫做互质数。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是互质数时,我们就说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练习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应用+填空题汇总 时分秒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课间休息10()。 2.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爸爸每天工作约8 ()。王艳跑50米用了10()。 3.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4.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5.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6.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 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 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三、比较大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基础天天练 一、口算 6×3= 49÷7= 18÷6= 24÷8= 40÷5= 500+300= 450+500= 360-80= 9×6= 72÷8= 28÷7= 5×9= 360-30= 730-700= 18÷3= 3400-300= 120+400= 21÷7= 700+800= 9×4= 48÷6= 1200+800= 8×7= 460+400= 6×8= 6×7= 45÷5= 200+800= 24-6= 8×3= 35÷7= 3000-1500= 760+60= 27+53= 240-120= 二、知识之窗 1、1吨=()千克()千克=5000克 4吨=()千克9000千克=( )吨 ()吨= 2000千克3000克=( )千克 2.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1()卡车载重8() 三年级学生重30()机场跑道长约3() 桌子高85()大头针长22() 10张白纸约重2(),一头大象约重2(),一个西瓜约重4()。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 1、一枝铅笔长18米。() 2、数学书宽约17厘米。() 3、一座三层楼房高约10分米。() 4、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1吨。() 5、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4千米。() 6、一头猪重100千克。() 7、一头成年蓝鲸重30千克。() 四.计算

6吨200千克=()千克1米—3分米=()分米 7千米—5000米=()米8毫米+ 2毫米=()厘米 82厘米—52厘米=()分米3厘米+ 2毫米=()毫米 1吨—700千克=()千克6吨—2000千克=()千克 5200千克—3200千克=()吨200千克+1800千克=()吨 400分钟=()时()分150分钟=()时()分 2.在()里填上“=”、“<”、“> 2吨()960千克1000克()3千克 45克()3千克2050克()2049千克 4千米()4200米100毫米()1分米 15吨()15千克5000千克()5吨 五、快乐ABC(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 1.最轻的是()。 A.7000克B.2吨C.2千克 2.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800() A.米B.分米C.千米 3.2袋水泥重100() A.千克B.克C.吨 4.我步行1小时能走5() A.千米B.分米C.厘米 5.1吨铁和1吨木材相比() A.铁重些B.木材重些C.一样重 六·、生活多彩园(解决问题。) 1、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有3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重600千克,这辆车超载了吗? 2、菜店运来6吨大白菜,上午卖出3000千克,下午全部卖完。下午卖出大白菜多少千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 S= a ×h ÷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公式 S= a ×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公式 S= a ×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公式 S= a ×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 S=(a+b)h ÷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公式:V=a 3 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C =πd =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 =πr 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 =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 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31底面积×高。公式:V=3 1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 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O 除以任何不是O 的数都得O 。 简便乘法:被乘数、乘数末尾有O 的乘法,可以先把O 前面的相乘,零不参加运算,有几个零都落下,添在积的末尾。 7、么叫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什么叫方程式?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完整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汇总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汇总 1 、用一根长 2 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用来做蹬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 千米,他们早上8 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 千米,中午12 时能到达吗? 3 、在一辆重2 吨的货车上,装3 台重600 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 4 、水果店原有20 千克苹果,又运来2 筐,每筐4 5 千克,运来多少千克苹果?现在共有多少千克苹果? 5 、一列火车的速度为每小时120 千米。北京到济南有497 千米,这列火车从北京出发,4 小时后能到达吗? 6 、哥哥的身高是162 厘米,弟弟的身高是142 厘米,哥哥比弟弟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7 、粮仓中存玉米75 吨,比小麦多15 吨,粮仓中存玉米和小麦共多少吨? 8 、商店运来5 吨盐,第一天卖出1000 千克,每二天卖出800 千克,商店还有盐多少千克? 9 、王叔叔运走155 千克,还剩350 千克,一共有多少千克? 10 、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12 米,小明家到学校有155 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 11 、副食店运来410 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 千克,下午卖出174 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12 、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 人,中午有265 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 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 13 、京广中心大厦高209 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 米,中央电视塔有多高? 14 、一套运动服135 元,一双运动鞋48 元,一共多少元?付给售货员200 元,应找回多少钱? 12 、客轮上原有205 人,有79 人下船,128 人上船,再开船时客轮上有多少人?

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篇一:小学三年数学试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竞赛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 )个。 2、7年前,***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 )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 )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 )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 )厘米,绳子长( )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 )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 )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 ) 只。 9、┖┴┴┴┴┴┴┴┴┴┚图中共有()条线段。 二、应用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

2、三年级同学种树80颗,四、五年级种的棵树比三年级种的2倍多14棵,三个年级共种树多少棵? 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可直接打印)

(一)加、减、乘、除口诀表一、加法口诀表 二、减法口诀表

三、乘法口诀表 四、除法口诀表

(二)小学单位换算表 一、时间 1时=60分1分=60秒1秒=1000毫秒(ms) 二、面积 1公顷=0.01平方千米约等于15亩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三、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四、长度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五、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六、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七、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八、质量单位换算 1吨(t)=1000千克(kg) 1千克=1000克(g)

(三)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一、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二、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三、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四、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五、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2÷底 三角形底=面积×2÷高 a a b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填空。 (1)6245这个数读作( );它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由4个千、9个百组成的数是( );5870接近( )千;6044接近( )千;5006里的6表示( )、7060里的6表示( )。 (2)找规律填数:(1)2997、2998、2999、、。(2)7070、7080、7090、、。 (3)在○里填上“>”、“<”或“=”。 1089○9891887○187827+58○58+27 70-32○70-2363-25○36-25 (4)把、1532、1290、2160、1440这几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5)要使5□26<5314;□里面最大填( );最小填( )。 (6)称一般的物体有多重;常用( )作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 )作单位。 (7)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冬瓜重约8( );一个鸡蛋约重60( ); 一个铅球重4( );小明身高约155( ); (8)在下列( )里填上合适的数: 2千克=( )克3000克=( )千克 10分米=( )厘米3时=( )分 (9)把下列时间化成24时记时法:上午9时( )晚上11时30分( )中午12时40分( ) (10)把下列时间化成普通记时法:16时10分( )9时50分( )12时30分( ) (11)李大伯上午9时20分乘车到城;下午2时30分到达;李大伯乘了( )时( )分的车。 (12)在一个长是8分米;宽是6分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13)湖滨种着一排柳树;每两棵树之间相距6米;小明从第1棵树跑到第100棵树;一共跑了( )米。 (14)小明和小华去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明买7本;小华买5本;小明用的钱比小华多6角钱;这种练习本每本是( )钱。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A”;错的在括号里打“B”) 7、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 ) 8、4008读作四百零八。( ) 9、从上午8时到下午4时;中间经过4小时。( ) 5、要使□45÷7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7;要使商是二位数;□里最大填6。( )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完整版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整理(一到六年级)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必背定义、定理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公式S=(a+b)h÷2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一、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O除以任何不是O的数都得O。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总结

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 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 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小数 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混小数(带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纯小数 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循环小数 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混循环小数 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例如,,。 有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分数

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乘法 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加、减法的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上海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七()四六()()四十二五九()六八()八()六十四九九()七()五十六 五七()()七四十二三八()七九() 二、填空。 1、陈老师带了男女各15名小朋友去人民戏院看戏,一共要买()张票。 算式: 2、小朋友排队做早操,小明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10个人。小明排第()个,一共有()个小朋友。算式: 3、小朋友排队跳绳。从左往右数佳佳排第8个,从右往左数他排第9个。这一排一共有()个小朋友。算式: 4、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次。 5、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四个同学一共要比()场。 6、用6、5、 7、9四个数,你能写出几个两位数呢? 7、玲玲看一本100页的书,第一天从第一页看起,看了12页,第二天看了10页,第三天从第()页看起。 算式: 8、小林和小军打了2小时乒乓球球,两人各打了( )小时。 9、小明年10岁,爸爸今年32岁,小明比他爸爸小()岁。3年后,小明比他爸爸小()岁,10年后,小明比他爸爸小()岁。 10、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乘得24,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得2,这样的两位数有:

11、小林身高1()40()门高约2()教室长8(),宽6() 1、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把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 (1)5+5+5+5 + 5 + 5 =()×() (2)3×8=()+()+() (3)9+9+9+9+9+9+9 =()×() 2、把口诀填写完整: 二六()五七()四九()二五()三六()二八()四四()三九()二七()四八()一九()四五()3、利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5×9= 9×4= 2×8= 7×3= 5×7= 6×6= 2×9= 4×6= 5×8= 2×5= 6×8= 7×2= 3×6= 7×4= 1×5= 5×4= 9×6= 3×8= 3×6= 5×6= 7×7= 9×4= 3×5= 9×9= 9×2= 3×8= 9×6= 5×1=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复习练习卷 一、龟兔赛跑。 10÷5= 2×3= 18÷6= 27÷3= 7×7= 72÷8= 3×3= 4×1= 20÷5= 4×7= 25÷5= 54÷9= 二、填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第1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第1套本练习题适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为防止学生互相抄袭,特提供了20套题型相同,难度相似,本练习册没有提供答案,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141÷2+53-39×____=-7631/2 2.88-(107×63)+____=-6630 3.54+14×112-7×____=1125 4.(70+____)×7-8×55=323 5.(182-78)×(65-124)=____ 6.(52-78)×(65-85)=____ 7.54+102×61-7×43=____ 8.____×3+114×4=561 9.(105+112)×7-8×89=____10.54+155×____-7×39=14351 11.79÷2+53-59×134=____12.(18+____)×7-8×37=558 13.(20-90)÷____+50=148/314.2×____-3×90=-168 15.88-(122×55)+69=____16.(125+____)×7-8×87=1222 17.2×1-3×39=____18.2×79-3×14=____ 19.2×70-3×18=____20.51-____×2+162×3=435 21.(103-90)÷____+50=6013/12022.(34+176)×7-8×____=1126 23.54+____×11-7×71=63524.2×55-3×17=____ 25.115÷2+53-44×____=-923/226.(39-78)×(65-____)=-858 27.2×____-3×43=-4528.5×(58+44)-6×54=____ 29.54+100×____-7×89=913130.5×(162+77)-6×42=____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

一、填一填。 1、兰兰、圆圆、乐乐三家楼层相邻。兰兰家住在4楼,圆圆家住在兰兰家楼上,乐乐家住在兰兰家楼下,圆圆家住在( )楼,乐乐家住在( )楼。 2、 小红的左边是( ),小亮的右边是( )。 3、数一数,这一队一共有( )人。 小明在小亮的( )面,小玉在小红的( )面。 亮亮前面有( )人, 后面有( )人。 ( )在最前面,( )在最后面。 平平的前面是( ),后面是( )。 艳艳在( )的后面,在( )的前面。 4、 的上面是( )。 的下面是( )。 请你在 的右边画△。请你在 的左边画 。 5、(1)袋鼠在骆驼的( )边,在小羊的( )边。 (2)奶牛的( )面是小羊,骆驼的( )面是鸭子。 (3)小猴的上面是 ( ),左边是( )。 (4)袋鼠的左边是( ),右边是( )。 6、想一想,填一填。 1 5 10 10 5 7、 9比5多( ),6比5多( ), 8比2 多( ), 7比4多( ), 10比6多( )。 8、 3比5少( ),5比8少( ), 6比9少( ), 8比10少( ), 0比10少( )。 9、 比6大3的数是( ), 比7小3的数是( ), 与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0、 7和9中间的数是( ), 与5相邻的数是( )和( )。 与1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11、 比4多2的数是( ), 比9少5的数是( )。 比5少( )的数是2。 3比( )少3。 12、 5 前面一个数是( ),6后面一个数是( ),7和9中间的数是( ),10前面第3个数是( )。 13、 从左起,排在第( ), 从右起,排在第( ), 左边有( ), 右边有( ),一共有( )个水果。 14、 上面一共有( )只动物,从左边起,小狗排在第( ),老鼠排在第( ),兔子排在第( )。小狗的左边有( )只动物,右边有( )只动物。从右边起,把第5只圈起来。 9 4 0 2 6 9 7 3

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数学练习题 1、小军从1楼到2楼用了8秒,按这样的速度继续走,从1楼到7楼一共需要用()。 2、下午9时3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3、小红1分钟写5个字,120秒可以写()个字。 4、1吨600千克比2000千克少() 5、果果的身高128 ,体重28 ,她每天早上吃一颗45 重的鸡蛋,然后背着约3 的书包,乘车去7 外的学校上学,她做作业的时候,如果写错一个字,就拿35 长的橡皮擦擦掉重写。 6、把3m(米)长的木料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分米。 7、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8、565×7的积的最高位是位。 二、判断 (1)小芳指着一棵大树说:“它有12厘米高”。()(2)三位数减三位数,差一定是三位数。()(3)从上午8时到下午3点半,中间经过了5个小时。()(4)小红家距奶奶家20千米,她最好步行去。()(5)计算减法时,可以用加法验算。() 三、小应用 1、画一条比1分米短6厘米的线段。 2、一根绳子长86米,第一次用去38米,第二次用去29米,两次一共用了多少

米? 3、小芳家、小洋家和学样在同一条直的路上,小芳家离学校980米,小洋家离学校350米,小芳家和小洋家可能相距多少米?(有两种可能) 4、星光医疗器械厂有女职工230人,比男职工多120人,该厂一共有多少人? 5、一块砖重2千兄,多少块重1吨? 6、操场的跑道是400米,跑了2圈,还差多少米是1千米? 7、冷饮店上午卖出雪糕105只,上午卖出的雪糕比下午少47只,下午卖出多少支? 8、一根铁丝长508米,第一次用去了361米,第二次用去129米,现在铁丝比原来短了多少米?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点大全1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l、2、3、4、5、6、7……叫做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按是否是2的倍数来分: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类; 0:0也是一个自然数。0是一个偶数。 0不能作除数,不能作分母,也不能作比的后项。 a+0= a ;a-0= a;a-a = 0;a×0= 0;0÷a(a≠0)= 0 数对: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数位和计数单位: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写都要从高位到低位,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不管读和写都要进行分级。如534007000602读作:五千三百四十亿零七百万零六百零二 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例如: 712的分数单位是112 ,它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一个整数(0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几(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大小比较: ① 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② 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常用分数的分数值: 21= 0.5 5.2041= 5.7043= .2051= .4052= .6053= .805 4= 25.1081= 75.3083= 25.6085= 75.8087= 625.0016 1= 4.00251= 2.00501= 2121-1= 6131-21= 12141-31= 20 151-41= 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分数和小数的联系:小数实际上就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小数:小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