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仪基础知识应用培训

光谱仪基础知识应用培训
光谱仪基础知识应用培训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教案 第一课时 发展史略(一) 时间:2007年5月11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1946年2月15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 入运行,它的名称叫ENIAC(埃尼阿克),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扩展到社会的 各个领域。 电子计算机还在向以下四个方面发展: 巨型化 微型化 网络化 智能化 第二课时 时间:2007年5月18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基本配置(一) 计算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组成。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配有音箱和话筒、游戏操纵杆等。除此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外接打印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 第三课时 时间:2007年5月25日 地点:微机室 辅导:高勇刚 基本配置(二) 键盘。键盘上有很多的按键,各个按键有着不同的功能,按键每受一次敲击,就给计算机的中枢神经系统送去了一个信号,计算机就是根据这些信号的指示来办事,执行一个又一个任务。 键盘的使用比较简单,实际操作一下,您很快就会熟悉的。为了提高打字速度,十指应分工负责不同的按键,这就是"指法" 鼠标鼠标(看起来小小的身子拖着一条长尾巴,满不起眼的,可你千万别小瞧它,它和键盘一样是给计算机的中枢送信号、下指令的。鼠标一般有左键、右键、中键,底部有一个小球。你只须握住它,使它底部的小球滚动,这时,屏幕上就会有一个箭头样的"光标"移动,当光标停在屏幕上你要执行的命令位置时,根据具体情况按动左键、右键或中键,计算机就会执行你下达的操作命令。现在,有的鼠标表面还带有滚轮,增加了特殊的功能。一 音箱和话筒 计算机的音箱有一对,个头一般不大,上有音量旋钮,放在显示器的左右两边。有的音箱没有电源线,只要和计算机相连,打开计算机,也就给音箱通上了电,叫做无源音箱;有的音箱备有自己的电源线,叫做有源音箱,这个"源"字就是指的电源。

成套电气设备基础知识培训

成套开关设备基础知识培训 xxxx年3月

1、成套开关设备(或称成套电器)概念 成套开关设备(成套电器)是以开关设备为主体的成套配电装置,即制造厂家根据用户对一次接线的要求,将各种一次电器元件以及控制、测量、保护等装置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成套配电装置。 成套开关设备可分为: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2、高压开关柜 3、SF6封闭式组合电器(GIS) 4、预装式变电站 2、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将电源(或发电装置)与用电设备之间经若干输、配电环节连接起来,完成电能的传输与分配。 电力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系统及用户。 由于电厂和用电负荷的分散性,需要将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升压,

再经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送往各个负荷中心,最后经降压变压器降压才到达具体的电能用户。 即是说,发电厂和用户间需经一定的网络连接。各个发电厂之间也需要这样的网络连接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这样的网络就称为“电力网”。 2、直流电与交流电 直流电(英文:Direct Current,简称DC),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而产生波形。直流电工作的供用电系统成为直流供电系统。 交流电(英文:AlternatingCurrent,简写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因为周期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平均值为零,称为交变电流或简称交流电。交流电工作的供用电系统成为交流供电系统。 3、开关电器的作用 开关电器的主要功能是接通和断开电路,主要作用有保护、控制、隔离、接地。 4、电气性能参数 额定电压——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所允许的最大电压值。我们讲的额定电压通常指设备的额定电压,是设备在规定的正常使用和性能条件下,能够连续运行的最高电压。 额定电流——在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性能条件下,导体或设备应该能够持

红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全解

红外光谱分析仪基础知识 前言 (2) 第一章红外光谱法及相关仪器 (4) 一. 红外光谱概述 (4) 1. 红外光区的划分 (4) 2.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5) 3.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 (5) 二. 红外光谱仪 (6) 1. 红外光谱仪的主要部件 (6) 2. 红外光谱仪的分类 (9) 3. 红外光谱仪各项指标的含义 (12) 三.红外光谱仪的应用 (15) 四.红外试样制备 (16) 四.红外光谱仪的新进展 (17)

前言 分析仪器常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可分为吸收光谱分析法和发射光谱分析法,而吸收光谱分析法又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光谱分析方法:它包括有核磁共振,X射线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微波谱,原子吸收光谱等。但最常用的则是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这些方法的最基本原理是物质(这里说物质都是指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下同)对电磁辐射的吸收。还有拉曼光谱和荧光光谱,也是比较常用的手段,它们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发射或散射电磁辐射。其实物质与电磁辐射的作用还有偏振、干涉、衍射等,由此发展而成的是另外一系列的仪器,如椭偏仪、测糖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等,这些仪器都不是基于光谱分析法,不是我们介绍的重点。 吸收光谱可分为原子吸收光谱和分子吸收光谱。当电磁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会发生反射、散射、透射和吸收电磁辐射的现象,物质所以能够吸收光是由物质本身的能级状态所决定的。例如原子吸收可见光和紫外光,可以使核外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不同能级之间的跃迁都需吸收一定波长的光。因此,如有一波长连续的光照射单原子元素的蒸气(如汞蒸气、钠蒸气等),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吸收谱线。由于在一般情况下原子都处于基态,通常只有能量相当于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的所谓主系谱线出现在原子的吸收光谱中。 而分于吸收光谱则比较复杂。它们不是分立的谱线而是许多吸收带。因为每一个分子的能量包括三部分,即分子的电子能量、振动能量和转动能量。每一种能量都是量子化的。当电子有一种能级跃迁到另一能级时,可能同时还伴有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应此分子吸收光谱是一系列的吸收带。通常引起原子或分子中外层价电子的跃迁需要1.5-8.0ev的能量,其相应的辐射波长在 150nm-800nm之间,这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波长范围。引起振动跃迁或振动-转动跃迁的能量是0.05-1.2ev,相应的辐射波长在1.0-25μm之间,这是红外光谱的范围。

WORD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培训

WORD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沿河第三高级中学 张小华 2017.12.2 WORD简介: WORD是微软公司的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中的一个组件。它集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传真、电子邮件,HTML和web页面制作功能于一身,让用户能方便地处理文字,图形和数据等。 Word文档的培训目标: 1文档基本编辑技术 2文档版面编排 3文档高级编排技术 第一次课:word文档基本编辑技术: 1、启动与退出 2、认识工作环境 3、文档的基本编辑方法 4、设置字符格式 5、设置段落格式 一、启动与退出: 1.用菜单命令建立 (1)单击“文件 /新建”命令,打开“新建文档”任务窗格。 (2)单击“空白文档”或“ XML 文档”或“网页”或“电子邮件”等按钮,可以新建不同类型的空白文档。 2.用工具栏图标按钮建立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新建空白文档”按钮,可快速建立一个新的空白文档。 3.使用快捷键建立 按压 Ctrl+N 键,将以缺省的模板文件创建一个空白文档。 2..退出 单击WORD主窗口标题栏右侧的关闭按钮 执行菜单命令文件---退出 单击WORD主窗口标题栏左侧的系统控制菜单图标,选择“关闭”命令 二、认识工作环境:

境: 三、文档的基本编辑方法 1. 文本的输入 第一步:启动Word 第二步:选择输入法:用鼠标点击任务栏右端的输入法状态图标,在弹出菜单中用鼠标点击“智能ABC”或其它中文输入法或英文输入; 第三步:用鼠标在白色输入区内任意地方点击一下,出现闪动的黑色竖杠光标“|”; 第四步:开始输入文本; 第五步:当本行打满后,光标将自动转到下一行的开头位置,可继续输入; 第六步:本段输入完毕后,在键盘上敲击一下“Enter”键,即可开始新的段落的输入,直至输入全部文本内容。 1. 文本的输入中文,英文,标点符号 大小写切换:caps lock 特殊符号:shift+数字键 特殊文字:插入/符号或特殊符号 快捷方式介绍: 键盘方向键:上下左右移动 Page Up:插入点上移一页 Page Down:插入点下移一页 Home: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本行首 End: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本行末 Ctrl+Home:从当前位置移动到文档首 2. 选定文本 选择任意文本 选择一行文本 选择多行文本 选择一段文本 选择全部文本 鼠标方式:拖动、单击、双击、三击 鼠标和键盘结合的方式:按住Shift键的同时单击鼠标左键,可以选定从原来光标处到单击

电脑的基本操作培训

电脑的基本操作培训 一、电脑开关机、重启和休眠的方法。 1.休眠和关机的区别和休眠的做用以及休眠的开启方法。 休眠:计算机在关闭前首先将内存中的信息存入硬盘的一种状态。 特点:将计算机从休眠中唤醒时,所有打开的应用程序和文档都会恢复到桌面上。 休眠和关机的区别:关机不保存信息,休眠保存用户状态和相关信息,如果使用休眠后会在下次启动电脑时大大加快启动速度。计算机进入休眠状态时,计算机内存中的所有内容将保存到硬盘,并且最后关闭计算机。再次开机后计算机返回到休眠计算机时的状态,原来打开的所有程序和文档将全都还原到桌面。 开启休眠的方法:打开“控制面板”中的“电源选项”。单击休眠选项卡,选中启用休眠支持复选框,然后单击应用。如果休眠选项卡不可用,则说明计算机不支持该功能。

休眠的方法:单击“开始”,然后单击“关闭计算机”,然后按住shift 键,最后点‘休眠“。 2.开机 正确的开机顺序:打开电源,打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然后按下主机开机按钮。这样做的原因是开机时会有一个很大的电流冲

击,打开显示器、打印机等外部设备后,这个电流冲击就会分散到这些外部设备上,这样可以减少对主机的损害。 3.关机 关机和开机的顺序恰恰相反,先关闭主机,等主机关闭后,再关闭显示器等外部设备,最后关闭电源。* 4.重启 2种情况 正常重启:一般是系统需要,比如安装完驱动后,电脑一般要求重新启动。这种情况属于正常重启。 非正常重启:这种情况一般最常见的原因是死机,只能重新启动电脑。如何判断死机?最简单的方法是看数字键盘开关Num Lock灯(在键盘的左上角)是否可以闪动.如果死机,按下重启按钮重启电脑。* #演示:启用休眠的方法 二、键盘和鼠标的设置与使用。 1.键盘字符区功能区编辑区数字区 指示灯的控制键:数字键盘开关大小写切换键 上档键SHIFT的作用。

光谱基础知识解读

太阳光光谱 紫外线谱带:波长280-400nm之间,其特点是穿透性强,可使人体皮肤黑色素沉积,颜色加深,过度的紫外线曝晒会导致皮肤癌,可导致地毯、窗帘、织物及家具油漆褪色。 可见光谱带:波长380~780nm之间,其特点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唯一光谱,可见光波段进一步可以分为不同的颜色(赤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对人体没有直接伤害。 红外光谱带:波长700~2400nm之间,其特点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阳光“不可见”的热量,所含能量最大,所以热量也高。 各波段的远近红外线构成了太阳能的53%,紫外线占3%,可见光占44%。 元素光谱简介 如果物质是以单原子的形式而存在,关键看该原子的电子激发能了。如果在可见光的某个范围内,并且吸收某一部分光线,那它就显剩下的部分的光线的颜色。如该原子的电子激发能非常低,可以吸收任意的光线,该原子就是黑色的,如果该原子的电子激发能非常高。不能吸收任何光线,它就是白色的。如果它能吸收短波部分的光线,那它就是红色或黄色的。 具体的元素光谱:红色代表硫元素,蓝色代表氧元素,而绿色代表氢元素。 元素燃烧发出的光谱 燃烧所发出的光色根据不同的元素发出不同的光谱,每一种元素燃烧时都发出多条光谱,这种光通过三梭镜或光栅后会在屏障上显现出多条亮线,也就是说只发出有限的几种频率的光,这就是这种元素的光谱。其中会有一条或几条最亮的线,这几条最亮的线决定了在人眼中所看到的颜色。 观察光谱的方法 连续光谱的光线在通过含某种元素的气体时在光谱带上会出现多条暗线,这些暗线刚好与这种元素的光谱线位置相同,强度刚好相反,(光谱线越强的位置暗线越明显)这就是元素的吸收光谱。天文学家就是利用吸收光谱来查明遥远的恒星大气和星云中所含的元素,观察恒星红移或蓝移也要利用吸收光谱。 观察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原子光谱,可以把它们放到煤气灯的火焰或电弧中去烧,使它们气化后发光,就可以从分光镜中看到它们的明线光谱 原子决定明线光谱 实验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一定的明线光谱.彩图7就是几种元素的明线光谱.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叫做原子的特征谱线.利用原子的特征谱线可以鉴别物质和研究原子的结构。 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

光谱仪基础知识

第1章衍射光栅:刻划型和全息型 衍射光栅由下列两种方法制成:一种是用带钻石刀头的刻划机刻出沟槽的经典方法,另一种是用两束激光形成干涉条纹的全息方法。(更多信息详见Diffraction Gratings Ruled & Holographic Handbook). 经典刻划方法制成的光栅可以是平面的或者是凹面的,每道沟槽互相平行。全息光栅的沟槽可以是均匀平行的或者为优化性能而特别设计的不均匀分布。全息光栅可在平面、球面、超环面以及很多其他类型表面生成。 本书提到的规律、方法等对各类不同表面形状的经典刻划光栅和全息光栅均适用,如需区分,本书会特别给出解释。 1.1 基础公式 在介绍基础公式前,有必要简要说明单色光和连续谱。 提示:单色光其光谱宽度无限窄。常见良好的单色光源包括单模激光器和超低压低温光谱校正灯。这些即为大家所熟知的“线光源”或者“离散线光源”。 提示:连续谱光谱宽度有限,如“白光”。理论上连续谱应包括所有的波长,但是实际中它往往是全光谱的一段。有时候一段连续谱可能仅仅是几条线宽为1nm的谱线组成的线状谱。 本书中的公式适用于空气中的情况,即m0=1。因此,l=l0=空气中的波长。 定义单位 α - (alpha) 入射角度 β - (beta) 衍射角度 k - 衍射阶数整数

定义单位 n - 刻线密度刻线数每毫米 D V - 分离角度 μ - 折射率无单位 λ - 真空波长纳米 λ0 - 折射率为μ0介质中的波长 其中λ 0 = λ/μ 1 nm = 10-6 mm; 1 mm = 10-3 mm; 1 A = 10-7 mm 最基础的光栅方程如下: (1-1) 在大多数单色仪中,入口狭缝和出口狭缝位置固定,光栅绕其中心旋转。因此,分离角D V成为常数,由下式决定, (1-2) 对于一个给定的波长l,如需求得a和b,光栅方程(1-1)可改写为: (1-3) 假定D V值已知,则a和b可通过式(1-2)、(1-3)求出,参看图1.1、1.2和第2.6节。

光谱仪基础知识概要

光谱仪基础知识概要 第1章衍射光栅:刻划型和全息型 衍射光栅由下列两种方法制成:一种是用带钻石刀头的刻划机刻出沟槽的经典方法,另一种是用两束激光形成干涉条纹的全息方法。(更多信息详见& ). 经典刻划方法制成的光栅可以是平面的或者是凹面的,每道沟槽互相平行。全息光栅的沟槽可以是均匀平行的或者为优化性能而特别设计的不均匀分布。全息光栅可在平面、球面、超环面以及很多其他类型表面生成。 本书提到的规律、方法等对各类不同表面形状的经典刻划光栅和全息光栅均适用,如需区分,本书会特别给出解释。 1.1 基础公式 在介绍基础公式前,有必要简要说明单色光和连续谱。 提示:单色光其光谱宽度无限窄。常见良好的单色光源包括单模激光器和超低压低温光谱校正灯。这些即为大家所熟知的“线光源”或者“离散线光源”。 提示:连续谱光谱宽度有限,如“白光”。理论上连续谱应包括所有的波长,但是实际中它往往是全光谱的一段。有时候一段连续谱可能仅仅是几条线宽为1的谱线组成的线状谱。 本书中的公式适用于空气中的情况,即m0=1。因此,0=空气中的波长。 定义单位 α - () 入射角度 β - () 衍射角度 k - 衍射阶数整数 n - 刻线密度刻线数每毫米 - 分离角度

光谱仪基础知识概要 定义单位 μ0 - 折射率无单位 λ - 真空波长纳米 λ0 - 折射率为μ0介质中的波长 其中λ0 = λ/μ0 1 = 10-6 ; 1 = 10-3 ; 1 A = 10-7 最基础的光栅方程如下: (1-1) 在大多数单色仪中,入口狭缝和出口狭缝位置固定,光栅绕其中心旋转。因此,分离角成为常数,由下式决定, (1-2) 对于一个给定的波长l ,如需求得a和b ,光栅方程(1-1)可改写为: (1-3) 假定值已知,则a和b可通过式(1-2)、(1-3)求出,参看图1.1、1.2和第2.6节。

计算机基础培训具体内容

第1课windows 基本操作 一、Window 简介 Window 是美国微软公司为个人计算机开发的基于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是运行在计算机硬件之上的第一层系统软件,用户通过它来指挥计算机硬件工作,其他应用软件是在它的管理和协调下运行,它具有友好的图形界面和多任务的运行环境,用户主要通过鼠标点击式操控应用程序的命令,支持网络和多媒体功能,极大的方便了普通用户。现在许多手机也都安装了类似于Window的操作系统,对手机硬件进行工作指挥。 二、Window操作系统基本操 1、鼠标——鼠标是Window系统中最常用的操作工具 (1)、鼠标的操作:鼠标分为单击、双击、移动、拖动; 单击:选中某一内容或执行某一菜单命令或执行某工具按钮命令; 右击:弹击相应的快捷菜单,不同位置一般不同; 双击:打开某一窗口或启动运行某一程序; 移动:更改鼠标的位置; 拖动:改变某一图标的位置或实现文件的复制或改变程序窗口大小位置; (2)、鼠标状态(常见): 向左的箭头:系统空闲状态; 双向的箭头:经常用于改变窗口大小。 小手状:多在网页中,指明此处有指向别处的链接内容。 “I”状:多在文本编辑软件中,指明文字输入状态;

沙漏状:系统繁忙状态; 2、键盘——键盘是计算机系统基本的操作工具 (1)、键盘的操作:键盘的操作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向计算机输入信息,例如可以通过去时键盘向计算机输入文字; 一种是向计算机发布命令,这种是由特定的一个键或几个键组合起来使用,完成一个操作我们称为快捷键。Crtl+Esc-弹出“开始”菜单;Alt+F4-关闭当前窗口;Crtl+A-选择所有内容;Alt+Tab-不同应用程序间切换。 (2)、键盘状态: Num Lock灯亮:开启数字键区 Caps Lock灯亮:字母键输入大写 3、Window 窗口对象简介: (1)、种类:普通窗口,对话框窗口,应用程序窗口。 (2)、组成:标题栏、菜单菜、工具栏、状态栏、地址栏、工作区,窗口边框。 标题栏:在窗口最上边的蓝条,它分别由程序的标题名称,改变窗口大小的最大化,最小化和还原按钮及关闭窗口按钮共同组成。 菜单栏:在窗口的标题栏下面,菜单栏的里面有很多菜单,每个菜单下面都有子菜单,子菜单是程序的所有命令的集合点,可以通过它们对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工具栏:在窗口的菜单栏下面,在工具栏中主要包括一些常用的命令,以方便使用。 地址栏:并非所有窗口都有地址栏,它主要是显示当前文件、文件夹、网页等的位置。

红外光谱基础知识问答

红外光谱基础知识问答 1.红外吸收光谱是怎么产生的? 答:红外吸收光谱是在红外辐射的作用下,分子发生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时所产生的分子吸收光谱。 2.红外吸收光谱用于定性分析的基础是什么? 答:已经证实,除了光学异构体外,没有两种化合物会具有完全相同的红外光谱,因此,红外光谱是每种化合物特异性能很强的一种物理性质,是定性分析的基础。 3.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区是怎么划分的? 答:通常将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区(12800~4000cm-1)、中红外区(4000~400cm-1)、远红外区(4000~10cm-1)。 4.通常所指的红外区是近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远红外区中的哪一个区? 答:通常所指的红外区是中红外区。 5.中红外区中氢伸展区是怎么划分的? 答:氢伸展区在3700~2700cm-1,在此区域内强吸收光谱主要来自氢原子和其它原子之间的伸展振动。 6.中红外区中指纹区是怎么划分的? 答:指纹区在1500~700 cm-1,在这个光谱区域内,分子构型与结构的微小差别都能引起吸收峰上的明显改变。假若两种化合物在此区域内的光谱很一致,就可断定它们的结构是相同的。 7.利用红外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答:基本步骤是; (1)测验谱图:关键是得到代表性谱图。 (2)解析谱图:这是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最关键的一步,只有当样品吸收谱图中的吸收峰位置、个数、形状与标准谱图相同,才能证明定性的可靠性。 (3)对比利用其它方法提供的信息,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8.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答;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是朗伯-比尔定律。 9.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答:其要点有: (1)选择适当的分析波长,通常应选在被分析组分的特征吸收处。 (2)选择适当的样品厚度。

计算机基础培训计划

计算机基础培训计划 计算机基础培训计划 篇一: 初级计算机操作员培训计划大纲 一、培训目标根据计算机操作员国家职业标准初级工要求,经过系统学习,培训适应劳务市场需要和用人单位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计算机操作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操作技能的计算机操作员。 二、培训对象主要培训年满16周岁,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青年。 三、培训形式全脱产或半脱产学习,培训时间120学时。 四、课程设置岗位培训课程设置采用能力模块组合,共设置计算机基本操作、ord200 3、exel200 3、poerpoint200 3、互联网操作和计算机日常维护等五个培训模块。模块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18学时) 1.计算机发展简史及发展趋势 2课时 2.计算机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 6课时 3.计算机病毒防治 2课时 4.综合应用 8课时模块二: 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X使用(34学时) 1.WORD基本操作 8课时

2.文本的基本编辑 8课时 3.表格的建立与编辑 6课时 4.图文混排 6课时 5.综合应用 6课时模块三: EXCEL201X的使用(28学时) 1.EXCEL的基本操作 12课时 2.表格的编制与计算 8课时 3.综合应用 8课时模块 四: POWERPOINT 使用(30学时) 1.制作演示文稿 8课时 2.图片、艺术字、声音的插入和编辑 8课时 3、幻灯片的放映、动画效果设置8课时模块五: INTERNET的基础知识(8学时) 8课时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通过培训学员能够从事一般的办公软件的应用服务,如办公室文员、社会打印服务人员、通信及金融业客户服务人员、商业收银员及其它应用计算机进行相关的初级管理和应用的行业等。 二、培训时限及课程模块课时分配本培训每期为一个月,每天上7节理论或实训课,1节课外活动课;共计210节理论或实训课,30节课外活动课,每个模块课程理论与实训的比例为1: 1。其中:

计算机基础培训教材

第1章计算机基础 1.1计算机系统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1.1.1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指组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仍由5个部分组成:它们是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各部分之间传递者3类不同的信息:数据(指令)、地址、控制信号。 一、总线 为了节省计算机硬件的信号线,简化电路结构,计算机各部件之间采用公共通道进行信息传递和控制。计算机部件之间分时占用着这些公共通道进行数据的控制和传送,这样的通道简称为总线,总线共分3类。 1.数据总线DBUS(Data bus) 数据总线用来传输数据信息,是双向传输总线:CPU既可通过DBUS从内存或输入设备读入数据,又可通过DBUS将内存数据送至内存或输出设备。 2.地址总线ABUS(Address Bus) 地址总线用于传送CPU发出的地址信号,是一条单向传输总线,目的是指明于CPU交换信息的内存单元或I/O设备地址。 3.控制总线CBUS(Control Bus) 控制总线用来传送控制信号、时序信号和状态信号。其中有的是CPU向内存和外设发出的控制信号,有的则是内存或外设向CPU传递的状态信息。CBUS中没一根线的方向是一定的,单向的,但作为一个整体是双向的,所以在框架结构中,凡涉及到控制总线,均标明方向。 二、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1.控制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主要工作是不断的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2.运算器 是计算机中实现运算的部件,运算包括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运算器内包括算术逻辑运算部件ALU(Arithmetical Logic Unit)和若干种寄存器。运算器主要工作是数据处理(运算)和暂存运算数据。 三、存储器(Memory) 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器件,Memory是指内存储器,通常把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储器称为主机。 内存的特点是速度快、容量小(较外存)、存储密度大,一旦关机(断电),信息不再保存。 外存储器简称“外存”,是计算机中的外部设备,用来存放大量的暂时不参加运算或处理的数据和程序,计算机若要运行存储在外存种的某个程序时它从外存读到内存中才能执行。外存又称为“辅助存储器”,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外存的特点是容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可以长期保存信息 四、输入设备 是把数据和程序输入到计算机的硬件装置。 输入设备主要是键盘。还有光笔、写字板、数码相机、扫描仪等。 五、输出设备

(完整版)最新成套电气设备基础知识培训

成套开关设备基础知识培训 2019年3月

1、成套开关设备(或称成套电器)概念 成套开关设备(成套电器)是以开关设备为主体的成套配电装置,即制造厂家根据用户对一次接线的要求,将各种一次电器元件以及控制、测量、保护等装置组装在一起而构成的成套配电装置。 成套开关设备可分为: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2、高压开关柜 3、SF 封闭式组合电器(GIS) 6 4、预装式变电站 2、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将电源(或发电装置)与用电设备之间经若干输、配电环节连接起来,完成电能的传输与分配。 电力系统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系统及用户。 由于电厂和用电负荷的分散性,需要将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升压,再经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送往各个负荷中心,最后经降压变压器降压才到达具体的电能用户。 即是说,发电厂和用户间需经一定的网络连接。各个发电厂之间也需要这样的网络连接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这样的网络就称为“电力网”。 2、直流电与交流电 直流电(英文:Direct Current,简称DC),是指方向和时间不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但电流大小可能不固定,而产生波形。直流电工作的供用电系统成为直流供电系统。 交流电(英文:AlternatingCurrent,简写AC)是指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因为周期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运行平均值为零,称为交变电流或简称交流电。交流电工作的供用电系统成为交流供电系统。 3、开关电器的作用

开关电器的主要功能是接通和断开电路,主要作用有保护、控制、隔离、接地。 4、电气性能参数 额定电压——电力系统或电气设备所允许的最大电压值。我们讲的额定电压通常指设备的额定电压,是设备在规定的正常使用和性能条件下,能够连续运行的最高电压。 额定电流——在规定的正常使用条件和性能条件下,导体或设备应该能够持续承载的电流的有效值,即导体或设备允许长期通过的最大工作电流。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在额定电压下,断路器或熔断器等具有开断短路电流能力的电器设备,能保证可靠开断的最大电流,称为额定开断电流。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开关电器在合闸时,设备所能承受的短路电流峰值的最大值。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热稳定电流)——电气设备载流导体在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关在合闸位置能够承载的电流的有效值(这个规定的时间叫额定短路持续时间)。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动稳定电流)——电气设备载流导体在在规定的使用和性能条件下,能够承载的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第一个大半波的电流峰值。在该短路电流峰值冲击所产生电动力作用下,电气设备不致损坏。 额定绝缘水平——开关设备工作时能够承受高于额定电压的各种过电压作用,不会导致绝缘损坏。一般包括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和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额定工频耐受电压——对设备按相关标准,施加高于其额定电压的工频(50Hz)电压,由此确定的设备所能承受过电压的能力的限值。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在额定电压工作条件下,导体或设备发热不超过长期运行允许温度时,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5.成套电器的种类 (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按供电系统的要求和使用的场所分: 1、一级配电设备动力配电中心(PC),俗称低压柜。 2、二级配电设备动力配电柜和电动机(马达)控制中心(MCC)。 3、末级配电设备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插座配电箱、电表计量箱等(俗称三箱)。 按结构特征和用途分类: 1、固定面板式开关柜如:PGL等 2、封闭式开关柜如:GGD、GFB、JYD等。 3、抽出式开关柜如:GCK、MNS、GCS、BLOKSET等。 4、动力、照明配电控制箱如:XL-21(动力箱)、XM(照明箱)、XC(插座箱)、XDD(电表计量箱)等。 (2)、高压成套开关设备 按柜体结构可分为:

光谱基础知识

光谱:处于不同状态的物质,在状态发生变化时所产生的电子辐射,经色散系统分光后,按波长或频率或能量顺序排列就形成了光谱。 射频区:核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10m-1cm 微波区:分子转动能级间跃迁,1cm-100um 红外区:分子振动能级变化,100um-1um 可见、紫外光谱区:原子外层电子跃迁,价电子能级间跃迁,1um-10nm X射线区:原子内壳电子跃迁10nm 分立谱和连续谱 分立谱由一些线光谱组成,线光谱是在某些频率上出现极大值分布的光强分布形式。原子的束缚能级间跃迁产生分立的线光谱。有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 连续谱是在一段光谱区上光强为连续过渡而无法分离的光谱,一般热辐射所产生的光谱为连续光谱。当原子或分子在辐射的激发下电离时,能形成连续的吸收光谱,在等离子体中电子的韧致辐射或电子与离子的复合会产生连续的发射光谱 光谱按能量传递方式可分为: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 原子光谱:由于原子状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子辐射。 磷光是一种缓慢发光的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通常具有和基态不同的自旋多重度),然后缓慢地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与荧光过程不同,当入射光停止后,发光现象持续存在。发出磷光的退激发过程是被量子力学的跃迁选择规则禁戒的,因此这个过程很缓慢。所谓的"在黑暗中发光"的材料通常都是磷光性材料,如夜明珠。 荧光是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出射光(通常波长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 等离子体是原子分子集团处于高度电离的状态。其特点是高温和高度电离 光谱特点:在正常原子的离化限附近存在着一片能记得准连续区。一方面这个区域是常态原子能级的密集区,另一方面高密度的电子与离子的电场和高温使能级大大展宽,以至于在某个能级上,各个挨得很近的能级出现了重叠,于是形成了这种准连续区。 等离子体的温度和电离程度越高,准连续区越向基态扩展,以致出现电子在受束缚的全部范围内都没有分立能级了。 等离子体种可能产生的跃迁光谱有: 分立谱:与常态下原子跃迁相同 韧致辐射:发生在离化限以上的连续区内,这里也是自由电子区,高温下的电子可能具有很高的动能,电子在运动过程中当动能降低时就会伴随有辐射产生,称为韧性辐射,是连续谱。自由电子在离子场作用下发生电子-离子库仑碰撞,使自由电子跃迁到较低能量的另一自由态,伴随着电子因碰撞而产生减速度,从而把多余的能量以光子形式辐射出去,这种由于库仑碰撞引起的辐射称为韧致辐射。 逆韧致辐射即电子的自由—自由跃迁吸收激光能量所致 自由-束缚跃迁:由于自由区中辐射的波长可以连续改变,所以是连续谱。等离子体中自由电子与离子碰撞后复合或者自由电子被中性粒子俘获,被复合或俘获的电子多余能量以光子形式辐射出来。跃迁前电子是自由态,跃迁后电子束缚于某能级,所以称为自由-束缚跃迁,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篇一 为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业务素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于XXXX月份在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上选学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这次培训非常适合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它给了我们一个掌握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好机会。当前,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是我们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由于我们农村教师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活动,需要一种能够适合个人工作形式的培训方式,中欧项目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教师可以借助配置的学习资源和自身的经验,开展有组织、以自学为主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级部门组织了这一次学习。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以下这样一些知识内容: 1、计算机的基础; 2、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维护; 3、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4、办公软件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等常用的几种软件和应用技巧; 5、网络的维护; 6、卫星接收; 7、光盘刻录。 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

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体会: 1、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2、学习了常用的办公软件,主要有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常用的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相信这次学习,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电脑时能够得心应手。 3、在我们农村小学,大家对网络方面的知识较为贫乏,大多数人还从未接触过网络知识,还不能超前地认识到网络带来的好处。因此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组建局域网以及网络维护方面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网络检测命令,对我今后维护学校自己的局域网络有很大的帮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认真学习,把知识及时作以整理和复习,以便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

光谱仪基础知识介绍解析

光谱仪基础知识介绍(卓立汉光) 什么是光谱仪?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引起物质内部原子及分子能级间的电子跃迁,使物质对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在波长及强度信息上发生变化,而检测并处理这类变化的仪器被称为光谱仪。因此,光谱仪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复色光在空间上按照不同的波长分离/延展开来,配合各种光电仪器附件得到波长成分及各波长成分的强度等原始信息以供后续处理分析使用。 光谱分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在科研、生产、质控等方面,都发挥着极大的作用。无论是穿透吸收光谱,还是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如何获得单波长辐射是不可缺少的手段。由于现代单色仪可具有很宽的光谱范围(UV- IR),高光谱分辨率(到0.001nm),自动波长扫描,完整的电脑控制功能极易与其他周边设备融合为高性能自动测试系统,使用电脑自动扫描多光栅单色仪已成为光谱研究的首选。 当一束复合光线进入单色仪的入射狭缝,首先由光学准直镜汇聚成平行光,再通过衍射光栅色散为分开的波长(颜色)。利用每个波长离开光栅的角度不同,由聚焦反射镜再成像出射狭缝。通过电脑控制可精确地改变出射波长。 ●光栅单色仪重要参数: ◆分辨率 光栅单色仪的分辨率R是分开两条临近谱线能力的度量,根据罗兰判据为: R=λ/Δλ光栅光谱仪中有实际意义的定义是测量单个谱线的半高宽(FWHM)。实际上,分辨率依赖于光栅的分辨本领、系统的有效焦长、设定的狭缝宽度、系统的光学像差以及其它参数。 R∝ M·F/W M-光栅线数 F-谱仪焦距 W-狭缝宽度 ◆色散

光栅光谱仪的色散决定其分开波长的能力。光谱仪的倒线色散可计算得到:沿单色仪的焦平面改变距离χ引起波长λ的变化,即: Δλ/Δχ=dcosβ/mF 这里d、β、F分别是光栅刻槽的间距、衍射角和系统的有效焦距,m为衍射级次。由方程可见,倒线色散不是常数,它随波长变化。在所用波长范围内,变化可能超过2倍。根据国家标准,在本样本中,用1200l/mm光栅色散的中间值(典型的为435.8nm)时的倒线色散。 ◆带宽 带宽是忽略光学像差、衍射、扫描方法、探测器像素宽度、狭缝高度和照明均匀性等,在给定波长,从光谱仪输出的波长宽度。它是倒线色散和狭缝宽度的乘积。例如,单色仪狭缝为 0.2mm,光栅倒线色散为2.7nm/mm,则带宽为2.7×0.2=0.54nm。 ◆波长精度、重复性和准确度 波长精度是光谱仪确定波长的刻度等级,单位为nm。通常,波长精度随波长变化。 波长重复性是光谱仪返回原波长的能力。这体现了波长驱动机械和整个仪器的稳定性。 卓立汉光的光谱仪的波长驱动和机械稳定性极佳,其重复性超过了波长精度。 波长准确度是光谱仪设定波长与实际波长的差值。每台单色仪都要在很多波长检查波长准确度。 ◆F/# F/#定义为焦距(f)与光谱仪内有效光学元件最小通光孔径(D)的比值。光通过效率与 F/#的平方成反比,F/#愈小,光通过率愈高。 关于光栅 光栅作为重要的分光器件,它的选择与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性能。 光栅分为刻划光栅、复制光栅、全息光栅等。刻划光栅是用钻石刻刀在涂薄金属表面机械刻划而成;复制光栅是用母光栅复制而成。典型刻划光栅和复制光栅的刻槽是三角形。全息光栅是由激光干涉条纹光刻而成。全息光栅通常包括正弦刻槽。刻划光栅具有衍射效率高的特点,全息光栅光谱范围广,杂散光低,且可作到高光谱分辨率。 ◆如何选择光栅 选择光栅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1、光栅刻线,光栅刻线多少直接关系到光谱分辨率,刻线多光谱分辨率高,刻线少光谱覆盖范围宽,两者要根据实验灵活选择;

五防系统操作流程

五防系统操作流程 1、系统启动 软件启动 启动方式一:双击桌面上的快键图标,启动软件。 启动方式二:点击【开始】—【程序】—【启动】—【CWBS-II集控站防误操作系统】,启动软件。 登录系统 在主界面上,点击左上角【用户登录】 ?用户根据系统管理员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确认】,进入系统; ?点击用户登录界面上的【取消】,退出登录界面; ?点击主界面菜单上的【退出系统】,整个系统被退出。 开票、模拟 2.2.1开操作票 1)在【开始任务】菜单中点击【按票模拟】按钮,弹出“生成任务名”窗口,在生成任务 名窗口中,选择电压等级,线路(间隔),运行类别,运行方式下拉框中选择相应的运行方式,在任务名称一栏中根据以上的术语类别自动生成任务名称,同时任务名称一栏中也可以自由编写; 2)在生成任务名称窗口中,点击【确认】,弹出“执行任务”窗口,在接线图上,将鼠标 移至需操作的设备上,当鼠标变为手掌形状时,直接单击左键改变设备状态;或在右键菜单中点选所需操作项,也可以执行挂牌或拆牌操作。对于有地线操作的任务,在按票模拟时,点击一下地线桩,地线数据窗口将弹出来如下图:选中所需地线,再点击一下地线桩,地线被挂上,选择地线窗口自动关闭。 3)点击【结束开票】退出模拟预演窗口,返回“开始任务”界面,并弹出任务操作流程小 窗口。 2.2.2模拟操作票 在任务操作流程窗口中,点击【模拟操作票】,弹出模拟窗口 模拟操作票有手动模拟与自动模拟两种方式: 自动模拟:点击【自动模拟】,根据操作内容自动找到接线图上设备,进行设备状态的变位,同时电脑发出鸣叫,模拟完成,弹出提示完成消息,;点击“提示消息”窗口的确认键,弹出关闭模拟窗口,返回到任务列表窗口;

电脑基本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电脑基本操作知识培训课件 本课重点:本课将讲述计算机的基础硬件(如开关机、鼠标、键盘等)使用,Windows 窗口的介绍. 一、电脑的启动及关闭: 1、开机:计算机和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电器一样,只有在接通电源以后才能工作。但由于计算机比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种家用电器要复杂得多,因此,从机器接通电源到做好各种准备工作要经过各种测试及一系列的初始化,这个过程被称为开机。也即启动操作系统[Windows7、XP]。 步骤一:检查电源是否接好,先打开外设电源; 步骤二:打开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 步骤三:按下主机箱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接通主机电源; 步骤四:系统引导进入Windows 主界面,启动成功。 2、重新启动:指在计算机通电状态下不必关闭电源而重新启动计算机的过程。 开

这种操作一般在发生死机情况时使用。 3、死机的处理方法: 1.3.1因某个程序造成死机的处理: 步骤一:按下“Ctrl+Alt+Del ”组合键,进入 步骤二:在选中“状态”为“未响应”的程序 步骤三:点击结束任务 1.3.2如果还是无反映可选择任务管理器内的关机菜单内的关闭或重新启动 1.3.3假如鼠标和键盘都没反应:可按主机箱上的RESET 键,或是长按主机箱上的电源键,直至计算机停止工作,后再按主机电源键启动计算机。 2、关机: 即为关闭计算机的过程 步骤一:关闭当前打开的程序,可以右击任务栏上的打开的程序,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选择关闭窗口。 RES

步骤二:选择任务栏最左端 按钮 → 选择关机(重新启动,注销,切换用户) 步骤三:关闭显示器电源 二、Windows 鼠标的使用:鼠标基本结构:左键、中键、和右键。 1、鼠标的五种操作: 指 向:把光标移动到某一对象上。 单 击:光标指向某对象,击一下鼠标左键。(用于选定对象,激活菜单项) 双 击:光标指向某对象,连续快速地击鼠标左键两下。(用于激活、打开对象) 单击右键:打开光标所在对象的相关快捷菜单。 拖 放:光标指向某对象,按住左键,移动鼠标至新位置再松开左键。(用于移动对象) 右左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