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word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word单元测试题
鲁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word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位于高纬度地区

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大西洋,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D.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和最南端分别位于寒带和热带

2、中央台2011年1月14日发布天气:14日中国渤海、黄海海冰总体分布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千米。渤海、黄海海冰分布面积广,而我国其他海域没有出现海冰是因为()A.我国海岸线漫长 B.渤海、黄海海域位于寒带 C.我国海域南北跨纬度广 D.我国海域东西跨经度广

3、歌曲《我爱你—中国》中“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了你东海的碧波,你的帕米尔高原上依然是群星闪烁;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现象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纬度因素,经度因素

B. 经度因素,纬度因素

C.地形因素,海陆因素

D. 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市举行,此届亚运会的理念是“激情盛会,和谐亚洲”,来自亚洲45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运动员在42个项目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最后中国代表团以199枚金牌独领风骚。据此完成4~5题

4、本届亚运会举办地位于哪个省区()

5、第四题图四省区中汽车牌照的第一个字依次为()

A.①云②桂③皖④黑

B.①滇②粤③鄂④黑

C.①青②粤③渝④新

D.①新②滇

③鄂④鲁

6、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的特点是()

A.东多西少

B.西多东少

C.南多北少

D.北多南少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知识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云南省

B.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C.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D.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8、小明等几位同学正在对“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进行讨论,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我国全部处于北温带,气候温和

B.小畅:我国大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

C.小明: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光照充足

D.小李:我国有一部分位于寒带,夏季凉爽

9、端着水盆把客人淋成“落汤鸡”,客人不怒反喜,因为这是我国某少数民族在节日祝福客人的方式,该民族是()

A.傣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10、琼州海峡位于()

A.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

B.台湾岛和澎湖列岛之间

C.中沙群岛和西沙群岛之间

D.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11、中国海军第七护航编队2010年11月2日在浙江舟山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此次护航编队出发的海域是()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D.渤海

12、下列四个省区中,有一个位置特点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该省区是()

13、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依次是()

A.台、粤、桂、云

B.台、闽、赣、桂

C.云、桂、粤、闽

D.云、桂、粤、台

1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每年仍增加1200万人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死亡率低

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基数大

D.扩大城市人口

15、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是否合理的标准是()

A.人口的增长速度越慢越好

B. 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越好

C.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D.人口的增长速度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完全一致,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16、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东北、华北、西北

B.西北、西南、华北

C.华北、华南、华东

D.东北、西北、西南

1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A.维吾尔族

B.壮族

C.珞巴族

D.藏族

18、我国所濒临的海域,从北向南依次为()

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B.南海、东海、渤海、黄海

C.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19、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的原因是()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农村人口多,城市人口少

C.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人口增长过快,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人民币号称中国的名片。人民币上的景观素描图浓缩了我国风景名胜的精华,人民币上的许多人物肖像是我国民族团结现状的写照。请根据下列两张人民币上的图案(图4),回答第20~21题。

20、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描绘的是()

A.位于河南的少林寺B.位于四川的九寨沟C.位于西藏的布达拉宫D.位于山东的泰山极顶

21、5元人民币上的人物肖像刻画的是藏族同胞和回族同胞,这两个民族最主要的聚居区分别是在()

A.青海和广西B.西藏和宁夏C.新疆和甘肃D.内蒙古和新疆

22、我国14个邻国中,与我国不连续接壤的邻国是:

A、朝鲜和俄罗斯

B、蒙古和俄罗斯

C、巴基斯坦和印度

D、印度和俄罗斯

23、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国家是:

A、印度、文莱、菲律宾

B、马来西亚、朝鲜、韩国

C、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

D、文莱、菲律宾、日本

24、下列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25、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新

B、沪

C、蜀

D、藏

二、综合题(共50分):

1、(14分)读中国疆域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用A、B、C、D标出我国领土

的四个端点。

(2)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表示的我国邻国、岛屿、

濒临海洋的名称。

邻国: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

隔海相望的国家: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岛屿:⑥__________,⑦__________。

濒临的海:⑧__________。

(3)按五带的划分,我国最南处于__________带,

最北处于__________带。

2、(21分)读“中国行政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F__________G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

I_____________ J____________

(2)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__________,是图中字母___,

该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2个);

(3)据我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_______,是图中字母____。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是

(4)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名称

和简称。

3、读图回答问题(6分).读四省区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副标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0小题,共100分) 1.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的原因是() A. 亚洲降水多 B. 亚洲面积大 C. 亚洲河流多 D.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一幅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回答1-2题。 2.《亚洲雄风》这首歌中的“山”和“河”分别是指 A. 天山;黄河 B. 富士山;湄公河 C. 青藏高原;伏尔加河 D. 珠穆朗玛峰;长江、黄河 3.“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亚洲众多的长河呈放射状流向 周边的海洋,其原因是亚洲的地势 A. 西部低、东部高 B. 中部低、四周高 C. 中部高、四周低 D. 西部高、东部低 4.亚洲人数最多的民族是() A. 俄罗斯族 B. 汉族 C. 回族 D. 维吾尔族 5.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面积最大的洲 B. 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C. 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D. 受地形的影响,多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6.下列有关亚洲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亚洲绝大部位于东半球 B. 亚洲全部位于北半球 C. 大洋洲位于亚洲的南面 D. 亚洲东面是太平洋,西面是北冰洋 7.下列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 A. 长江 B. 恒河 C. 黄河 D. 湄南河 8.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势 B. 纬度 C. 气候 D. 海陆 9.亚洲有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它是() A. 阿拉伯半岛 B. 中南半岛 C. 印度半岛 D. 山东半岛 10.有关亚洲气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 B.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最广的地区. C. 亚洲的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考试卷 1.最先村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下列关于赤道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状是半圆形的 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4.本初子午线是 ( ) A 、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20°E ,10°S B.50°W,40°S C.160°W,30°N D.140°E ,35°N 6.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8.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9. 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10.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1.当北京时间为傍晚时,美国纽约正值: ( ) A.黄昏 B.午夜 C.黎明 D.正午 12下列节日中, 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的是 ( ) A. 国际儿童节 B. 国际劳动节 C. 建党节 D. 国庆节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间不同 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 ( ) A.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粗略 D.乙图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沿河到贵阳的直线距离是4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4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 16. 今年寒假你准备去贵阳旅游,先了解一下有哪些景点,你会选择下面哪种地图 ( ) A 贵阳旅游图 B 中国政区图 C 贵阳交通图 D 贵阳市区图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 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今天(1月16日),地球运动的位置最接近右图中的 ( ) A.a B.b C.c D.d 2.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高寒B.冷湿C.干旱D.湿热 3.我们的身体健康与空气质量好坏息息相关,“蓝天计划”人人有责。下列做法对减轻雾霾,提高空气质量有效的是() ①节约用水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绿色出行④尽量少吃路边烧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 A.亚洲、非洲B.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D.南美洲、南极洲 5.下列说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给地球拍摄的照片 C.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人们在海边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6.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B.测量气温时温度计应直接放在太阳光下 C.南半球陆地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出现在1月 D.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的增大而升高 7.下列描写天气的是 A.四季分明B.长冬无夏 C.风和日丽D.全年高温多雨

8.某地图比例尺为1:2000000量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A.3千米B.30千米C.6千米D.60千米 9.当海拔为50米的山脚气温为18.6°C时,1500米的山顶处气温为___°C()A.18.6B.18C.12.6D.9.9 10.某大学学生于2017年11月8日从上海搭乘中国科考船“雪龙号”远赴南极,登陆难言岛参与第5个南极考察站建设工作,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科考队从中山站到难言岛需要经过大西洋 B.难言岛经纬度位置大约在(164°W,75°S) C.2018年2月7日,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在难言岛奠基,此时菏泽市昼短夜长D.图中箭头指示了正确的地球自转方向 11.关于地球形状和大小描述正确的是 A.麦哲伦发现地球形状是天圆地方B.地球平均半径4万千米 C.地球表面积6371平方千米D.地球是一个球体 12.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现象蕴含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某市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B.某学校冬季和夏季使用不同的作息时间 C.某学校正午旗杆的影长夏季比冬季短 D.地球上出现昼夜更替现象 13.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关系密切,下列条件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

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第一、二章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60分) 1.绘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采用下列哪种比例尺较合适() A.1:1000 B.1/4000000 C.0 3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 地距离2千米3.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是() A.1:10000000 B.1:1000000 C.1:10000 D.1:100000 4.如果在地图上量得两 地间的直线距离为3厘米,图上比例1:10000000,算得两地间实地距离 大约是() A.300千米 B.3000千米 C.30千米 D.3千米5.下列 比例尺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1:1600000 B.二百万分之 一 C.0 40 D.1/5000000 6.在A点(0°、0°)正西方向的是()A.0°、30°E B.90°S、30°E C.10°N、0° D.0°、40°W 7.地图上1厘 米代表实地距离3000千米的是() A。1:300 B.1:3000 C. 1:3000000 D.1:300000000 8.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 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A.北极点上 B.南极点上 C.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 D.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9.下面四个图例中,正确的是()A.⊙省级行政中心 B.河流、湖泊 C.▲山脉 D.沙漠10.绘 一幅莲花山导游图,下列比例尺最不适用的是()A.1:30000 B.1:20000 C.5 0 5 10千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 米1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 术的产生与进步 12.有关地球形状的正确叙述是()A、是一个正圆 球体 B、是一个扁球体 C.是一个南北球对称的球体 C、是一个 两极略扁的球体 13.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 A.以180°经线 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愈来愈大B.以0°经线为界,东 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 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 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14。本初子午 线是() A、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C.是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15.下列 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A.19°W、10°S B.5°W、 40°S C、160°W、30°N D.140°W、35°S 16.赤道是() A.纬 度最低,是最大的纬线圈 B.东西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C.东经和西经分界线是180°经线 D.45°纬线的长度是0°纬线的一半17.甲地海拔400米,乙地海拔200米,则甲乙两地相对高度:()A.400米 B.200米 C.600米 D、4000米19.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等高级从高处向低处凸出,则是()A.山谷 B.陡崖C.山脊 D.山顶20.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3米,我国陆地

七年级地理新人教版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周周清试卷(一) 1、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北半球的春季是() A 3月21日前后的4、5、6三个月 B 3月21日前后的2、3、4三个月 C 6月22日前后的5、6、7三个月 D 3月21日前后的3、4、5三个月 3、本初子午线是() A 地球仪上的任意一条经线 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在地球仪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赤道 B 本初子午线 C 160°E和20°W D 160°W和20°E 5、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 赤道 B 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经线都呈半圆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 B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所有纬线长度也相等 C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D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7、下列地点中,属于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A 19°W、10°S B 5°W、40°S C 160°W、30°N D 140 °W、35°S 8、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此地点是() A 西经20°和赤道交点 B 0°经线和赤道交点 C 东经160°和赤道交点 D 180°经线和赤道交点 9、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 昼夜长短的变化 B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 季节变化 D 昼夜交替 10、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11、下列地点中,一年内太阳直射两次的是() ①赤道②北纬23.5°③南纬20°④北纬36°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这一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2018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2018年七年级地理第一章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仪上可以确定位置,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等,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能够最科学且直观地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A.站得越高看得越远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河流的水总是从高处流往低处 D.宇航员在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2.对于地球仪上A、B两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南半球B. B位于北半球C. A位于低纬度D.B位于高纬度 3.在中学生科普知识交流会上,小强这样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认为有误的是() 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B.地球表面积约5. 1亿平方千米 C.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据报道,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17“、北纬16")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右图,回答4- 7题。 4.事发地点位于图中() A. a海域 B. b海域 C.海域 D.d海域 5.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的前进方向 大致是() 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D.正南方向 6.在地球仪表面,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所有经线等长。据此推断,图中①一④各点之间的实地距离最短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不考虑天气因素,②地每天的日出时间总是比①地早1小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纬度差异D.地壳运动 8.我们每天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现象是因为(C) A.太阳和星星都绕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D.地轴是倾斜的 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 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 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1题。 9.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 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10. 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 11.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A.上海B.孟买C.莫斯科D.堪培拉 12. 在比例尺1: 10000。的地图中,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为() A.5千米 B. 50千米 C. 500千米 D.0.5千米 13.某人自赤道出发,依次向正北、正东、正南、正西各走1000米,最后他将位于出发点的() A.正北方B.正西方C.正南方D.正东方 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备的基本技能,运用你所掌握的地图知识,完成14-15题。 14.读玲玲所在学校的校园平面示意图,教学楼位于宿舍楼的方向是 A.正东B.正北C.正南D.正西 15.玲玲计划周末参观本市博物馆,她应该选择该市的 A.博物馆导游图B.地形图C.商业网点分布图D.人口分布图 结合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6-18题。 16.量得甲、乙两桥图上直线距离是1. 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A. 1000米 B. 500米 C. 600米 D. 1200米 17.图中四条登山路线坡度最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A.以丘陵山地为主B.典型的盆地C.广阔的平原地形D.高峻的高原地形 19. (2017?怀化)下列图幅大小相同的四幅国家地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巴西地图B.法国地图C.俄罗斯地图D.埃及地图 20.图中反映盆地地形的是()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1.当你在我国某一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D.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2.麦哲伦船队自西班牙出发向西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此次航行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3.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7分,在四川汶川映秀镇(103°E,31°N),发生8.0级地震。下列关于震中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中纬度B.西半球、中纬度 C.东半球、热带D.南半球、温带 4.潘基文是联合国的第八任秘书长,从2007年1月1日起行使联合国秘书长职权。他是继缅甸的吴丹之后第二位来自亚洲国家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自于亚洲的 A.印度B.日本C.韩国D.美国 5.下列不属于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道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南极洲、太平洋B.亚洲、大西洋 C.北美洲、印度洋D.南极洲、北冰洋 7.各民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不同,主要与哪个因素相关 A.自然条件B.宗教信仰C.交通条件D.个人爱好

8.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欧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9.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10.当今世界的主题是 A.和平与安全B.和平与发展C.和平与稳定D.环境与发展11.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两极的冰川作用B.人类的挖山、填海造陆等活动 C.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D.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12.现在农村人口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这主要发生在 A.人口多的国家B.人口少的国家C.发展中国家D.发达国家13.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热带雨林B.热带草原C.温带草原D.温带森林14.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A.中高纬度地区B.中纬度地区C.低纬度地区D.中低纬度地区15.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活动B.海陆分布C.地形影响D.地球形状16.近年来,全球气温有明显变暖的趋向,原因是 A.太阳辐射加强B.暖流增强C.二氧化碳增多D.降水增加17.地中海气候区的树木叶子表面有一层“蜡质层”,其作用是 A.吸收更多热量B.吸收更多水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普通用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 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读世界部分大洲轮廓图,关于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2. A. 甲——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被称为“黑非洲” B. 乙——南极洲——号称“高原大陆”,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 C. 丙——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D. 丁——亚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3.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的建设, 促进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与合作。读图,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 B. “一带一路”涵盖亚洲、欧洲和非洲,“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交通要道①是马六甲 海峡 C. 内罗毕所在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环,该地区素有“世界原料仓库”之 称 D. 海上交通要道②沟通了阿拉伯海和地中海,是连接印度洋与大西洋最近的海上 通道 4.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更像“水球”,下列有关地球 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 南美洲全部分布在南半球 C. 地球上陆地与海洋之比为31:69 D. 地球上分布着七大洲、四大洋 5.读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 第1页/共5页

A. 红海会逐渐扩大 B. 地中海会逐渐缩小 C. ①山脉是非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对挤碰撞形成 D. ②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对挤碰撞形成 7.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 A. 各占 B. 2:3 C. 1:4 D. 7:3 8.读甲乙两大洲简图,下列关于两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9. A. 甲大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B. 乙大洲气候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C. 甲大洲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 乙大洲有高原大陆之称,这里有赤道雪峰--乞力马扎罗山 10.世界四大洋中,其范围只分布在东半球的是() A. 北冰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太平洋 11.2019年2月6日23时50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6.5级地震,造成此次地震 的两大板块是()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 C.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 D.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 12.下列关于亚洲和北美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季风气候显著 B. 北美洲气候也较为复杂,地区差异较大 C. 亚洲和北美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同时地跨南北半球 D.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亚洲长河众多;北美洲最重要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密西 西比河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题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一. 2分, 共50分)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3.甲、乙两地同在30°N 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 A .正南 B .正北 C .正东 D .正西 4.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A B C D 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 ) A .0°纬线上 B .0°经线上 C .北纬80° D .南极点 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泉州市地图 8、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 A. 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 B. 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C. 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 D. 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 9.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4、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5、在南极上空看,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 ) A、都自东向西飞行 B、都自西向东飞行 C、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 D、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 16、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1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18、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19.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2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1.下列节日中,广饶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测试题

★ 温馨提示:交卷前仔细检查一遍哦。祝你考试成功!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考号 姓名 班级 学校 座位号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3分, 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最先村证实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2.下列关于赤道说法正确的是 ( ) A.形状是半圆形的 B.是所有纬线中最短的 C.南北半球分界线 D.东西半球分界线 3.地球的平均半径长度为: ( ) A.6357干米 B.6371干米 C.6378千米 D.6360千米 4.本初子午线是 ( ) A 、地球仪是的任意一条经线 B 、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C 、地球仪上的任何一条纬线 D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5、下列地点中,位于东半球、南半球的是: ( ) A.120°E ,10°S B.50°W,40°S C.160°W,30°N D.140°E ,35°N 6. 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7.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8. 下列地点中, 位于 “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 现象的是( ) 9. 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10. 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 A.上海(约31°N) B.北京(约40°N) C.海口(约20°N) D.厦门(约24°N) 11.当北京时间为傍晚时,美国纽约正值: ( ) A.黄昏 B.午夜 C.黎明 D.正午 12下列节日中, 北京地区白天最长的是 ( ) A. 国际儿童节 B. 国际劳动节 C. 建党节 D. 国庆节 13.下列地理现象是由于公转运动引起的是: ( ) A.昼夜更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经度不同地方时间不同 D.地球形状的变化 14.图幅相同的甲乙两图。甲图比例尺是乙图的两倍: ( ) A.乙图表示范围广,内容粗略 B.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C.乙图表示范围小,内容粗略 D.乙图表示的地图面积是甲图的2倍 15.沿河到贵阳的直线距离是400千米,在地图上两地距离是4厘米,此图的比例尺是( ) A.1:100000 B.1:10000000 C.1:1000000 D.1:10000 16. 今年寒假你准备去贵阳旅游,先了解一下有哪些景点,你会选择下面哪种地图 ( ) A 贵阳旅游图 B 中国政区图 C 贵阳交通图 D 贵阳市区图 17.甲地海拔为2000米,乙地海拔为1200米,则甲地对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 A.800米 B.3200米 C.1200米 D.2000米 18.甲点(30°N,75°E)位于乙点(0°,20°W)的什么方向(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9. 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 ) A 山谷 B 山脊 C 陡崖 D 鞍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选择题(请把每小题唯一的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小题2分,)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 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 3、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 4、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7、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9、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0‰ B、20‰ C、5‰ D、30‰ 10、下列不属于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 C、北美洲北部 D、北美洲东南部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完整版)初一上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1 七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坐号 : 班级: 姓名: 评分: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千米,表面积是 亿平方千米,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 , 它约长 千米。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在同一天中,早晨、中午、晚上三个时段相比, 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 (是?不是)一样长, 季节较长, 季节较短。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出的地球模型称为 。 4 .0°经线又称为 ;与它相对的经线是 。 5.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南极圈是 带与 带的分界线。 6.在1∶400万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 千米。 7.下列图例分别表示什么? 8.地球自转一周约需要 小时,公转一周约需要自转 天。 9.地球表面产生昼夜现象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产生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 引起的。 10.地球围绕 公转,公转轨道是近似圆形的 。 二、单项选择题(请你挑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 A .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 .陆地表面是平面 C .海洋表面是平的 D .海洋表面是球面 12.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D.图例不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 13.表示国界的符号是( ) 14.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 A.地球自转轴 B .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 15.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半球和北半 球的分界线④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读等高线地形图,正确的说法是(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最近、最省力 B .从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省力 C .从丙处攀登山峰较远、最费力 D .从丁处攀登山峰最远、最省力 17.北半球冬季一般是指 A .1、2、3三个月 B .11、12、1三个月 C .12、1、2三个月 D .10、11、12三个月 18.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 .②④①③ B .①②④③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④② 19.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300千米,而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A .一百万分之一 B.三百万分之一 C.1∶1000万 D.1∶3000万 20.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 .1∶30000 B .0 300千米 C .l ∶3000000 D .图上l 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三千米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21.关于地球仪正确的叙述是( ) A.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 B.地球仪是缩小了的地球模型 C.地球仪是用颜色和符号来表示事物的 D.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22.从北半球的冬至日至次年的夏至日 A .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B .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逐渐增长 C .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D .23.5°N 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23.关于重庆(29.5°N)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位于低纬度地带 B .位于热带 C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单元检测题(中图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班别________姓名_________座号_______成绩_________ 一. 填空题(每空1分, 共15分) 1.地球的是一个______ 稍扁、______ 略鼓的球体。 2.地轴穿过地球表面的两个交点, 叫____________,对着北极星方向的是地球的___________,与这点相反的另一点叫_____________。 3.在经纬网图中,经线表示方向________,纬线表示方向________。 4.国际上习惯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 5.海拔指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__的垂直距离。 6.陆地地形千奇百怪, 但基本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________和_________五种。 % 7.在同一地图上陡坡的等高线________,缓坡的等高线________。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共40分) 1.在日常生活,能够说明大地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B、水往低处流 C、狂风暴雨 D、帆船从远方归来,总是先看到桅杆 2.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达·迦马 C、郑和 D、麦哲伦 3.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是 A、潮涨潮落 B、冬去春来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一年有365天 : 4.右图中P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的纬度是20°,经度是15° B、P点的纬度是20oN,经度是15oE C、根据东西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东半球 D、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P点位于南半球 5.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A、比例尺、方向、图例 B、图名、比例尺、注记 C、图名、比例尺、方向 D、图名、方向、图例与注记 6.下列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比例尺最大、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肇庆市地图 D、广东省地图 7.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的地点,最好查阅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测试题

第1章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2分)下列哪一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的?() A.哥伦布B.麦哲伦C.达尔文D.哥白尼 2.(2分)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棋盘似的正方体B.倒扣的巨锅 C.球体D.圆形 3.(2分)经过测算,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8千米D.6336千米 4.(2分)地球的表面积是() A.4万亿平方千米B.6371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D.6357千米 5.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地球仪中“地轴”与地球球面交点称为两极其中北极指向() A.太阳B.北斗七星C.北极星附近D.月球 6.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观察图示地球仪完成5﹣6题 将图示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点B.点C.点D.点

7.(2分)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B.长短相等 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 8.(2分)地球上最大的纬线圈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9.(2分)地球上0°经线是() A.北极圈B.北回归线C.本初子午线D.赤道10.(2分)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 A.赤道B.20°W经线和160°E经线 C.20°E经线和160°W经线D.本初子午线和180°经线11.(2分)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由南向北,度数逐渐增大 B.由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 C.由赤道向两极,度数逐渐增大 D.由两极向赤道,度数逐渐增大 12.(2分)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的地点是() A.25°W,25°N B.25°E,25°S C.145°W,45°S D.145°E,45°N 13.(2分)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A.赤道B.南回归线C.南极圈D.北回归线14.(2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B.地球本身不发光 C.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D.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 15.读图,回答15~17题. 地球公转产生了() A.昼夜交替B.昼夜现象

七年级上册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选最合理的一个,共40分) 1.读右面经纬网示意图1,图中的字母代表经线或纬线,全部 都是纬线的一组是() A.abc B.aDE C.DEF D.cEF 2.人类认识到地球是球体形状有一个漫长历史过程,下列现象能 证明地球为球形的是() ①日、月都从天空东方升起,西方下落 ②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③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观察日食现象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3.在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4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A.0.2千米 B.2千米 C.4千米 D.20千米 4.地球自转产生了() A.昼夜现象B.昼夜更替现象C.四季变化D.地球上的五带5.一年之中,我们当地白昼时间最长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6.图中箭头所在地是相邻两座山峰之间的连接部位,它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陡崖 读部分板块示意图4,回答7~8题。 7.下图中,C是()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 8.按照板块学说的观点,右图4中() A.E山脉会消失 B.F山脉会消失 C.地中海会消失 D.红海会消失 9.测量气温的仪器要用到( ) A.温度计 B.湿度计 C.雨量器 D.气压计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 B.污染指数小,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C.世界第一张天气图的诞生,与一次战争有关 D.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11.立春以来,我省雨雪天气频繁,雨量大,光照不足,导致田间作物苗情长势差。这反映了天气对人类的哪方面的影响()

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七年级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千米,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地球上最大的圆圈是,它约长千米。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在同一天中,早、午、晚三个时段相比,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最厉害;一年之中,当地每天白昼的时间(是?不是)一样长,季节较长,季节较短。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出的地球模型称为。 4 .0°经线又称为;与它相对的经线是。 5.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是带与带的分界线。 6.在1∶400万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千米。 7.下列图例分别表示什么? 8.地球自转一周约需要小时,公转一周约需要自转周。 9.地球表面产生昼夜现象主要是由于引起的;产生季节变化主要是由于引起的。 10.地球围绕公转,公转轨道是近似圆形的。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迎远方归来轮船的人们,总是先看到归来轮船的桅杆,然后才看到轮船本身,原因是:A.地球的海洋太大,陆地太小 B.陆地表面是平面 C.海洋表面是平的D.海洋表面是球面 12.关于图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例就是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B.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 C.地图上表示居民点的符号是一样的 D.图例不包括符号的说明文字和数字13.表示国界的符号是() 14.关于地轴错误的叙述是() A.地球自转轴 B.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 C.地球上就有地轴 D.地球仪上才有地轴15.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②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③赤道是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一单元测试试题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 2分, 共50分) 1.下列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圆地方 B.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C.地球是正圆形的 D.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本初子午线是( ) 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 B.东经与西经的分界 C.计算纬度的起始线 D.欧亚两洲的分界 3.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 地() A.正南B.正北C.正东D.正西 4.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B C D 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A.0°纬线上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7.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 D.泉州市地图 8、假设地球公转时, 地轴不是倾斜的, 下面现象仍然可能产生的是( ) A. 同一地方, 一年有四季的变化 B. 同一地方有昼夜交替现象 C. 不同地方得到太阳的热量是一致的 D. 同一地方昼夜长短的时间是变化的 9.仔细观察,你发现地球仪上没有表示出来的事物是()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A.赤道 B.地球公转轴 C.极点 D.经线和纬线 10读图,判断图中A地在B地的方向是 A. 正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1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1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的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以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1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14、甲地位于98°E,31°N;乙地位于88°W,28°S。甲地在乙地的( )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5、在南极上空看,甲机沿南极圈作逆时针方向飞行;在北极上空看,乙机沿北极圈作顺时针方向飞行,这两架飞机的飞行方向( ) A、都自东向西飞行 B、都自西向东飞行 C、甲机向东飞行,乙机向西飞行 D、甲机向西飞行,乙机向东飞行 16、在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 B、五十万分之一 C、1/5000000 D、一百万分之一 17、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 A. 赤道上 B. 北极点上 C. 南极点上 D. 本初子午线上 18、给朋友发电子邮件,顺便问他们当地当天昼夜长短情况,结果甲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6小时,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长4小时,丙朋友说他那里昼比夜短10小时。据此回答甲、乙、丙朋友所处的纬度,从低向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乙、甲、丙 D.丙、甲、乙 19.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2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21.下列节日中,广饶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