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车辆动力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轨道车辆通常由()、驱动部、走行部、制动部与连接部等组成。

A.车体B.转向架

C.轮对D.电动机

2.EDS 型磁悬浮的悬浮高度一般为()mm,因而对轨道精度和维护要求相对不高。

A.10 B.30

C.100 D.50

3.铁道车辆的()是指车辆每一根轮轴能够承受的允许静载。

A.轴重B.额定载重C.轮对重D.车体重

4.车轮必须具有(),以引导车轮沿道岔形成的线路方向运行,并产生变道时所需的横向导向力。

A.轮缘B.踏面

C.缓冲装置D.车轴

5.铁路轨道可以分为()轨道和曲线轨道。

A.缓和曲线B.坡度

C.直线D.圆曲线

6.人对频率在()Hz 以下的横向振动最敏感。

A.1B.2

C.5 D.10

7.轨道车辆的轮对由左右轮子和车轴固接组成,左右轮对滚动角速度一致,则称为()轮对。

A.弹性B.普通

C.刚性D.磁悬浮

8.轮轨蠕滑是指具有弹性的钢质车轮在弹性的钢轨上以一定速度滚动时,在车轮与钢轨的()间产生

相对微小滑动。

A.上方B.下方C.侧面D.接触面

9.稳定性的含义包含静态平衡稳定性和()稳定性两大类。

A.动态B.准静态

C.安全D.非平衡

10.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方法主要有()、三角级数法和白噪声滤波法等。

A.二次滤波法B.五次滤波法

C.四次滤波法D.三次滤波法

11.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轮胎一般是高压充气轮胎,轮胎内压力高达()kPa。

A.200~300 B.400~500

C.600~700 D.800~900

12.创造了581k m/h的世界轨道交通列车的最高速度记录的是()超导磁浮。

A.中国B.美国

C.日本D.德国

13.铁路轨道按轨枕使用材料可分为()轨道和混凝土轨枕轨道

A.铁枕B.木枕C.铜枕D.不锈钢

14.轮胎式轨道车辆在采用轮胎导向时,转向架上的左右导向轮胎()布置。

A.横向B.纵向

C.垂向D.斜向

15.我国()有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磁悬浮轨道交通线。

A.上海B.北京C.香港D.南京

16.车钩缓冲器具有弹性与阻尼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冲击并吸收()振动能量,对减小重载列车或

车组内纵向冲动有很大作用。

A.横向B.纵向C.垂向D.斜向

17.我国铁路使用的钢轨其断面为()形。

A.S B.双头C.工字D.Y

j 3

18.S p e r li n g平稳性指标W由公式W = 0.896 ?10

表示,该公式用于轨道车辆运行()品质的评价。

f

A.舒适性B.振动

C.噪声D.平衡性

19.我国CRH 系列高速列车中,转向架上未设置抗侧滚扭杆装置是()型列车。

A.CRH1 B.CRH2 C.CRH3 D.CRH4

20.我国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轴箱悬挂系统中,轴箱弹簧均为()

A.塑料弹簧B.空气弹簧

C.钢弹簧D.橡胶弹簧

21.轴箱悬挂装置主要由轴箱弹簧、()减振器和定位装置组成

A.纵向B.横向C.垂向D.抗蛇行

22.转向架一般由轮对和构架/侧架组成,轮对在钢轨上滚动,实现()功能

A.蠕滑B.载重C.侧滚D.走行

23.下列不属于中央悬挂装置主要部件的是()

A.空气弹簧B.高度控制阀C.差压阀D.制动阀

24.通常将轮轨间极限状态的最大切向力与垂向静载荷之比称作()系数

A.黏着B.摩擦C.脱轨D.阻尼

25.目前车轮踏面按外形可以归结为三种:圆柱形踏面、锥形踏面和()踏面

A.三角形B.凸形C.凹形D.扇形

26.承受来自钢轨的各向压力,并将其传递给道床的是()

A.轮对B.路基C.轨枕D.扣件

27.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工作休息的声音称为()

A.噪声B.声波C.分贝D.音乐

28.我国铁路系统采用的标准轨距是()mm

A.1050 B.1765 C.1435 D.1360

29.限制列车行车速度的最主要线路上的部件是()

A.道岔B.道床C.轨枕D.路基

30.若将车体视为刚体,车体绕 z 轴作幅角为±Ψ的回转振动,称为()振动

A.摇头B.点头C.侧滚D.纵向

31.车辆定距决定了车辆长度和()。

A.载客量B.高度C.宽度D.轴距

32.L M踏面属于()踏面。

A.锥形B.圆柱形C.磨耗形D.智能形

33.轨道车辆的左右轮子能分别绕车轴回转的轮对,称为()轮对。

A.固定B.独立C.弹性D.磁悬浮

34.轨道的()是使车辆系统产生响应的最主要输入函数。

A.垂向不平顺B.方向不平顺C.水平不平顺D.随机不平顺

35.在车辆牵引力作用下,钢轮与钢轨的弹性变形接触面通常是一个近似()的接触斑。

A.椭圆B.三角形C.扇形D.波浪形

36.焊接长钢轨线路又称为()线路,是一种把普通钢轨焊接起来不留轨缝的线路。

A.普通B.有缝C.非标准D.无缝

37.车体的蛇行失稳也称()蛇行。出现时的速度称车体失稳临界速度。

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

38.轨道车辆的驱动与制动部主要用于产生并控制车辆前进或后退运行的()

A.横向力B.垂向力C.电磁力D.纵向力

39.一种没有专门的机车提供动力,车辆具有牵引动力的列车称为()型列车。

A.无机车B.全机车C.动力分散D.动力集中

40.下列哪项不是EDS 超导悬浮系统的优点()

A.线路能设在坡道上B.运行舒适度好维护少

C.轨道磨耗大D.速度高

41.传统轨道由钢轨、轨枕、()与路基等组成。

A.道床B.木枕C.弹簧D.轮对

42.车辆的动力性能主要包括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平稳性(舒适性)以及通过()能力等三个方面。

A.桥梁B.隧道C.直线D.曲线

43.下列()项是属于木枕的主要优点。

A.不易加工B.弹性好

C.增大轮轨间的动作用力D.与钢轨连接复杂。

44.轨道不平顺含有三种性质的基本组成:()、随机性、局部或单一性。

A.任意性B.衰减性C.周期性D.接触性

45.车辆的中央悬挂装置是将()和构架/侧架联结在一起的装置,一般具有衰减车辆系统振动、提高

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的作用。

A.轮对B.车体C.走行部D.轴箱

46.车体作为刚体弹性支承在走行部上,它具有 6 个自由度和相应的主振型:沿 z 轴方向则为()。

A.伸缩B.横摆C.浮沉D.侧滚

47.承担着车辆全部重量且在轨道上运行的(),同时还承受着从车体、转向架和钢轨等方面传递来的各

种静、动作用力。

A.轮对B.车体C.走行部D.轴箱

48.如果轨道不平顺PSD 谱的频率单位不是时间而是里程长度,则称()F,单位为Hz/m,反映了沿线

路长度方向上的波动状态。

A.功率谱密度B.时间圆频率C.激振函数D.空间频率

49.轨道车辆中,A W2表示车辆为()状态。

一、单项选择题 A .座位满员 B .空载 C .6 人/平方 D .9 人/平方 50. 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具有( )种形式的轮胎。

A .1

B .2

C .3

D .4 51.主动悬挂实际上是一个( )控制的动力驱动系统。

A .闭环

B .开环

C .被动

D .无反馈

52. 规定车轮在离轮缘内侧 70mm 处的圆称为( )圆,其直径称为车轮名义直径。

A. 踏面

B .压力

C .滚动

D .接触 53. 钢轮钢轨车辆的轮对运动公式 R

br 0 中, λ 表示(

)。

y

A. 车轮滚动圆半径

B .运行距离

C .蛇行波长

D .车轮踏面锥度或等效斜率。54.以转向架振幅为主的蛇行失稳称为( )蛇行失稳。

A .一次

B .二次

C .三次

D . 四 次 55. 需要安装稳定轮胎的是( )轨道车辆。

A .磁悬浮

B .钢轮钢轨

C .AGT

D .跨坐式56.下列( )项不是磨耗型踏面的特点

A .减少轮与轨的磨耗

B .增加轮轨接触应力

C .延长使用寿命

D .减少旋轮检修工作量57.轨道车辆中,A W 1 表示车辆为( )状态。

A .座位满员

B .空载

C .6 人/平方

D .9 人/平方承 58. 下列( )项不是橡胶弹簧和橡胶元件的优点

A. 减振和隔音性能好 B .有较大的弹性变性 C .可增加自重 D .便于制造和维修

59. 爬轨侧车轮的轮重减载率可以用ΔP/ P 表示,其中 P 为左右侧车轮的( )

A. 轴重 B .滚动圆半径 C .减载量 D .平均轮重60.车辆低速时车辆噪声的主要声源是( )噪声。

A .轮轨

B .风机

C .空调

D .空气动力

二、判断改错题。 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B

2.C

3.A

4.A

5.C

6.B

7.C

8.D

9.A 10.A

11.D 12.C 13.B 14.A 15.A 16.B 17.C 18.B 19.B 20.C 21.D 22.D 23.D 24.A 25.C 26.C 27.A 28.C 29.A 30.A 31.A 32.C 33.B 34.D 35.A 36.D 37.A 38.D 39.C 40.C

1. 车钩缓冲器具有弹性与阻尼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冲击并吸收纵向振动能量,对减小重载列车或车组

内纵向冲动有很大作用。(

2. 车辆定距是指同一车辆两转向架中心之间的纵向距离,车辆定距决定了车辆宽度和载客量。(

3.车体作为刚体弹性支承在走行部上,它具有 6 个自由度和相应的主振型:沿 x 方向为伸缩振型。()

4.客运轨道车辆安全性是评定乘员对振动环境的舒适感受的主要依据。()

5.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的稳定轮位于转向架的侧面下部,它防止转向架在强风条件下出现极端的侧滚。

()

6.L M A型踏面已成功应用于C R H l、C R H2和C R H3高速动车组中。()

7.磁浮车辆中 EMS 为常导电磁悬浮方式,EDS 为超导电动悬浮方式。()

8.车体作为刚体弹性支承在走行部上,它具有 6 个自由度和相应的主振型:沿 x 方向为伸缩振型。()

9.轮对冲角是平行于轮轨接触点处钢轨切线方向,与轮轴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

10.一系悬挂下方部件如轮对简称为簧上质量,过大时会明显增大它们在线路不平顺下的冲击载荷。

()

11.倾覆系数D 用于评定车辆在侧风、离心力、横向振动惯性力等综合作用下,车辆一侧所有车轮是否会减

载到腾空而脱离轨道并导致该车辆倾覆的可能。()

12.列车运行产生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为轨道车辆噪声、钢轨路基与桥梁结构噪声及高速下弓网噪声等。

()

13.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的导向轮与轨道梁的轨面接触,承受着车辆的垂向载荷并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

14.轨道车辆的左右轮子能分别绕车轴回转的轮对,称为固定轮对。()

15.轮对摇头角越大,重力作用引起的力矩也越大,该摇头力矩与摇头角之比称为轮对的重力角刚度。

()

16.铁道车辆一般由车体、车下各种吊挂件以及转向架等组成。()

17.钢轨是轨枕的基础,传递轨枕载荷到路基上,并阻止轨枕移动的部件。()

18.轮对摇头力矩与摇头角之比称为轮对的重力角刚度。()

19.无规噪声也称为白噪声。()

20.轨道车辆缓冲器都具有弹性缓冲和吸振的双重功能。()

21.轨道的周期不平顺是使车辆系统产生响应的最主要输入函数。()

22.轮对角是垂直于轮轨接触点处钢轨切线方向,与轮轴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

23.轨道车辆的驱动与制动部主要用于产生并控制车辆前进或后退运行的纵向力。()

24.阻尼车轮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环状阻尼车轮、共振阻尼车轮和约束层阻尼车轮等。()

25.车轮踏面擦伤、车轮质量偏心、轮重不均衡、车中装有发动机等,都属于周期性激扰源。()

26.轨道交通车辆使用的轮胎一般是低压充气轮胎。()

27.与车辆动力学密切相关轨道基本几何要素有轨距、轨头断面外形、轨底坡、曲线外轨超高和曲线轨距加

宽。()

28.在强风的情况下,跨坐式单轨车辆比悬挂式单轨车辆更加稳定与安全。()

29.车钩缓冲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和冲击并吸收纵向振动能量,对减小重载列车或车组内纵向冲动有很大

作用。()

30.现代轨道交通属小运量的地面快速运输方式。()

三、填空题

1.现代轨道车辆大致可归为三类:车辆,轮胎式轨道车辆和磁悬浮轨道车辆。

2.车辆脱轨根据过程不同大体可分为爬轨脱轨、脱轨、掉道脱轨等。

3.铁道客车车辆一般采用两级悬挂系统,即轴箱悬挂和悬挂。

4.与传统H 形构架转向架不同,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是由 1 个和 2 个侧架组成转向架的“构架”。

5.通过构架的定位摩擦块与轴箱的导框实现定位是定位方式,它不适应高速转向架发展要求。

6.目前我国车辆部门主要采用脱轨系数和两项指标来评定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7.铁路列车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动力集中式列车,另一种没有专门的机车提供动力,车辆具有牵引动力,这种列车称为列车。

8.用于评价车辆在侧向风力、离心力、横向振动惯性力等最不利组合下是否会导致车辆向一侧倾覆的是。

9.基于大量实验而制定的,用于评定车辆本身的运行品质和旅客乘坐舒适度的平稳性指标是指标。

10.轨道的是使车辆系统产生响应的最主要输入函数。

11.在轮对中心偏离线路中心时,锥型踏面可形成左右轮轨接触处滚动圆的半径差,从而具有返回线路

的能力。

12.蛇行运动由稳定运动的临界状态,过渡到不稳定运动时的速度称为车辆的速度。

13.对显示轮重减少程度的指标进行限定,并以此来判断机车车辆、动车组脱轨的问题的指标称为轮重减载率。

14.我国轨道交通 2 号线是国内首条跨座式单轨线路。

15.就垂向振动而言,人对频率在Hz 间的振动最敏感。

16.轨道车辆缓冲器都具有弹性和吸振的双重功能。

17.IS02631—74 标准从维持工作效能、健康和舒适度出发,相应提出了下列三种限度:工效下降限度(令人感到疲倦的限度)、承受限度和下降限度。

18.同一车辆两转向架中心之间的纵向距离称为,它决定了车辆长度和载客量。

19.货车纵向力的传递以及支承车体垂向载荷采用承受的模式。

20.工字形钢轨主要由“”、下部的“轨底”,以及“轨腰”组成。

21.轴箱悬挂装置主要由轴箱、垂向减振器和定位装置等组成。

22.能传递轨枕载荷到大面积的路基上,阻止轨枕移动,是轨枕的基础的部件是。

23.我国上海磁悬浮线是引进国的电磁吸力型(E M S)技术。

24.钢轮钢轨车辆发生的是因横向轮轨力使轨道扩张或翻转而使轮对落入道床。

25.焊接长钢轨线路又称为线路,是一种把普通钢轨焊接起来不留轨缝的线路。

26.轨道车辆缓冲器都具有弹性和吸振的双重功能。

27.减小轮对质量上主要两种方法,一是采用车轴。二是采用合理尺寸小轮径车轮。

28.除去刚体振动外,车体还具有自身的弹性体振动,如绕着 z 轴的纵向扭曲,绕 y 或 z 轴的振动。

29.P为左右侧车轮的平均轮重,ΔP为轮重的减载量,定义为爬轨侧车轮的轮重减载率。30.50k g/m标准钢轨与型车轮踏面外形配合使用。

31.轨道车辆中,A W0表示车辆为状态。

32.我国铁路系统采用的标准是 1435mm。

33.过大的轮轴力是导致轨排横移、无缝线路动态失稳产生胀轨跑道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34.倾覆系数D 用于评定车辆在侧风、离心力、横向振动惯性力等综合作用下,车辆一侧所有车轮是否会减

载到腾空而脱离轨道并导致该车辆的可能。

35.跨坐式单轨车辆的轮与轨道梁的轨面接触,承受着车辆的垂向载荷并传递牵引力和制动力。

36.如果轨道不平顺PSD 谱的频率单位不是时间而是里程长度,则称F,单位为Hz/m,反映了

沿线路长度方向上的波动状态。

37.人对频率在Hz 以下的横向振动最敏感。

38.我国铁路使用的钢轨其断面为形。

39.客运轨道车辆性是评定乘员对振动环境的舒适感受的主要依据。

40.我国上海有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轨道交通线。

41.在车辆牵引力作用下,钢轮与钢轨的弹性变形接触面通常是一个近似的接触斑。

42.钢轨通过扣件固定在上,以保持轨距并防止纵横向移动。

43.EDS 的悬浮高度一般为mm,因而对轨道精度和维护要求相对不高。

44.铁道车辆的是指车辆每一根轮轴能够承受的允许静载。

45 在设置曲线时,通常将线路的外侧钢轨相对于内侧钢轨抬升一个高度,外侧钢轨相对于内侧钢轨的抬升

量称为。

46.以转向架振幅为主的蛇行失稳称为蛇行失稳。

47.传统钢轮钢轨车辆按、轮重减载率、横向力允许限度、倾覆系数等指标评定。

48.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人们工作休息的声音称为。

49.摆式列车车体倾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被动倾摆式和倾摆式。

50.通常将极限状态的最大切向力与垂向静载荷之比称作系数。

51.人对频率在Hz 以内的振动最敏感。

52.传统轨道由钢轨、轨枕、与路基等组成。

53.钢轨不垂直铺设,使轨底有一向内倾斜的坡度,称为坡。

54.弹性轮对通常车轴中部成下凹的“”形,以实现车体的低地板面。

55.外侧钢轨相对于内侧钢轨的抬升量称为外轨。

56.日本超导磁浮创造了k m/h的世界轨道交通列车的最高速度记录的是。

57.在直线段运行时,如果轮缘根部始终贴靠钢轨侧面则将很快磨薄轮缘,因此轮缘与轨侧间必须留

有。

58.轨道垂直不平顺又可称为轨道不平顺。

59.轨道车辆依据控制方式及是否输入动作能量,悬挂可分为、主动和半主动悬挂。

60.采用橡胶轮胎的车辆明显地降低了走行部的。

四、名词解释

1.轴距

2.轨道垂直不平顺(高低)

3.车轮名义直径

4.轮轨蠕滑

5.轴箱定位

6.曲线通过

7.中央悬挂

8.轨道

9.轨道水平不平顺

10.钢性轮对

11.簧上质量

12.轮对冲角

13.轨道不平顺

14.弹性轮对

15.轮对自旋

16.簧下质量

17.轨底坡

18.曲线通过

19.轨道不平顺

20.轨道

21.差压阀

22.轴距

23.轨道水平不平顺

24.磁悬浮车辆

25.现代轨道交通

26.中央悬挂

27.导框式定位

28.横向减振器

29.三大件式货车转向架

30.半主动悬挂

五、简答题

1.车体振动有哪几种刚体主振型?

2.轮胎式轨道车辆有什么特点?

3.轨道不平顺有哪几种类型?

4.什么叫脱轨系数?

5.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爬轨现象?

6.轮对低动力设计方法有哪些?

7.什么叫护轨?

8.与轮轨车辆相比,EDS 超导悬浮系统的优点有哪些?

9.摆式列车提速的特点是什么?

10.什么叫自激振动?

11.写出磨耗型踏面的优点。

12.我国的 GB 5599-85 对评价车辆动力学性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3.写出磁悬浮车辆的运行原理。

14.为什么钢轮钢轨轨道车辆的车轮必须具有轮缘?

15.磁悬浮车辆系统必须具备的特点:

16.对采用钢轮车辆轮对的要求是什么?

17.写出车辆系统动力学用途及所解决的主要问题。

18.写出轮轨间接触斑的功用。

19.在铁道车辆上采用的橡胶弹簧和橡胶元件有什么优点?

20.什么叫轨底坡?

21.轴箱定位有哪些主要的结构形式?

22.什么叫轨道垂直不平顺(高低)?

23.写出差压阀的用途。

24.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的导向轮和稳定轮有何用途?

25.什么叫独立轮对?

26.什么是噪声?

27.轮对低动力设计方法有哪些?

28.什么叫黏着力?

29.写出扣件的功用。

30.哪些轨道基本几何要素与车辆动力学密切相关?

31.什么是横向力允许限度?

32.空气弹簧的缺点是什么?

33.简述轮对自旋的原因。

34.什么是轮轨接触斑?

35.写出动力学仿真的轮胎模型的主要种类。

36.简述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不同。

37.动力集中式列车与动力分散式列车的区别是什么?

38.高度控制阀的作用是什么?

39.什么是拉杆式定位?

40.什么情况下会发生爬轨现象?

41.简述跨坐式单轨车辆走行部的导向轮和稳定轮的用途。

42.小直径车轮有什么缺点?

六、论述题

1.试述轮轨接触几何参数有哪些?

2.试述列车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基本要求。

3.论述在轮轨噪声控制中,轨道车辆走行部能采用的各种措施。

4.论述橡胶充气胎走行部具有的特点。

5.试述引起车辆系统振动的因素。

6.试述用迭代法求解轮轨最小距离 d1 和 d2 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7.试述轮对的脱轨模式。

8.论述橡胶充气胎走行部具有的特点。

9.论述磁悬浮车辆系统必须具备的特点。

10.论述小直径车轮对车辆的影响。

11.论述空气弹簧的优点。

12. 论述高速列车转向架悬挂的主要特点。

车辆动力学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二、判断改错题 1.√ 2.×,长度 3. √ 4. ×,平稳性, 5. √ 6.√ 7. √ 8. √

9. ×, 垂直 10. ×,簧下质量

11.√ 12. √ 13. ×,走行轮 14. ×,独立轮对 15. √

16.√

17. ×,道床 18. √ 19. ×, 随机 20. √

1.B

2.C

3.A

4.A

5.C

6.B

7.C

8.D

9.A 10.A

11.D 12.C 13.B 14.A 15.A 16.B 17.C 18.B 19.B 20.C 21.D 22.D 23.D 24.A 25.C 26.C 27.A 28.C 29.A 30.A 31.A 32.C 33.B 34.D 35.A 36.D 37.A 38.D 39.C 40.C 41.A 42.D 43.B 44.C 45.B 46.C 47.A 48.D 49.C 50.C 51.A 52.C 53.D 54.B 55.D 56.B 57.A 58.C 59.D 60.C

21.×,随机22.×,轮对冲角23.√24.√25.√

26.×,高压27.√28.√29.√30.×,大

三、填空题

1.钢轮钢轨

2.跳轨

3.中央

4.摇枕

5.导框式

6.轮重减载率

7.动力分散式

8.倾覆系数

9.S p e r li n g10.随机不平顺

11.中心线12.临界13.安全性14.重庆15.4~8

16.缓冲17.舒适度18.车辆定距19.心盘20.轨头

21.弹簧22.道床23.德24.掉轨25.无缝

26.缓冲27.空心28.弯曲29.ΔP/P30.轨头

31.空载32.轨距33.横向34.倾覆35.走行

36.空间频率37.238.工字39.平稳40.磁悬浮

41.椭圆42.轨枕43.10044.轴重45.外轨超高

46.二次47.脱轨系数48.噪音49.主动50.黏着

51.4~852.道床53.轨底54.U55.超高

56.58157.间隙58.高低59.被动60.噪声

四、名词解释

1.是指同一转向架下两轮轴中心之间的纵向距离。

2.左右轨面高低不平顺的平均值 z v表示了左右轮轨垂直支承点的中心离线路名义中心的高低偏差,它是激起

车辆产生垂向振动的主要原因,其表达式为:z v=(z1+z2)/2。

3.规定车轮在离轮缘内侧70mm 处的圆称为滚动圆,滚动圆的直径称为车轮名义直径。

4.是指具有弹性的钢质车轮在弹性的钢轨上以一定速度滚动时,在车轮与钢轨的接触面间产生相对微小滑

动。

5.轴箱与构架的连接方式通常称为轴箱定位, 轴箱定位装置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具有优良的运行稳定性和

安全性,并进一步提高系统乘坐舒适性。

6.曲线通过是指车辆通过曲线时,曲线通过能力的大小,反映在系统指标上,主要表现为车辆轮轨横向力、轮对冲角以及轮轨磨耗指数等的大小上。

7.是将车体和构架、侧架联结在一起的装置,一般具有衰减车辆系统振动、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的作用。

8.轨道或导向线路的作用是支承与引导列车沿设计线路方向运行,它承受车辆重量、横向载荷和牵引制动

时的纵向力。传统轨道由钢轨、轨枕、道床与路基等组成。

9.左右轮轨接触面的高度差(z1-z2)所对应形成的夹角θc相对水平面的变化称为水平不平顺。即θc=(z l-

z2)/(2b),式中b是左右滚动圆间距之半。

10.轨道车辆轮对由左右轮子和车轴固接组成。左右轮刚体滚动角速度一致,称刚性轮对。

11.若将车体视为支撑于弹簧上的刚体,此刚体就称为簧上质量,这通常是指车体(包括载重)的质量。

12.是将车体和构架、侧架联结在一起的装置,一般具有衰减车辆系统振动、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的

作用。

13.是垂直于轮轨接触点处钢轨切线方向,与轮轴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直线运行时,轮对冲角即为轮对摇头

角,其大小反应了车辆曲线通过能力大小以及难易程度。

14.在直线或曲线路段,承受车辆垂直载荷的左右钢轨或轮道(磁浮感应轨),在高低和左右方向上相对理

想平直轨道或设计的轨道曲线所形成的偏差称轨道不平顺。

15.轨道车辆轮对的左右轮子能分别绕车轴回转,通常车轴中部成下凹的“U”形,以实现车体的低地板面。

16.若将车体视为支撑于弹簧上的刚体,弹簧以下的质量就称为簧下质量,这通常是指轮对轴箱装置和大多

数货车转向架侧架的质量。

17.由于车轮踏面具有斜度,因此钢轨不应垂直铺设,而应使轨底有一向内倾斜的坡度,称为轨底坡,以防

钢轨轨面磨耗不匀和轨腰弯曲。

18.曲线通过是指车辆通过曲线时,曲线通过能力的大小,反映在系统指标上,主要表现为车辆轮轨横向力、轮

对冲角以及轮轨磨耗指数等的大小上。

19.在直线或曲线路段,承受车辆垂直载荷的左右钢轨或轮道(磁浮感应轨),在高低和左右方向上相对理

想平直轨道或设计的轨道曲线所形成的偏差称轨道不平顺。

20.轨道或导向线路的作用是支承与引导列车沿设计线路方向运行,它承受车辆重量、横向载荷和牵引制动

时的纵向力。传统轨道由钢轨、轨枕、道床与路基等组成。

21.用来连接转向架的两个空气弹簧的阀类部件,以确保一个转向架两侧空气弹簧的内压差不会过大,用以

保证行车安全。

22.是指同一转向架下两轮轴中心之间的纵向距离。目前我国轨道车辆的轴距一般为1.5~2.7m。

23.左右轮轨接触面的高度差(z1-z2)所对应形成的夹角θc相对水平面的变化称为水平不平顺。(1 分)

即θc=(z l-z2)/(2b),(1分)式中b—左右滚动圆间距之半。

24.通过所谓磁轮或悬浮架与支承和导向轨道间的电磁斥力或吸力来支承车体并平衡动态力的车辆。一般采

用电磁导向力引导车辆转向,并靠移动磁场电磁力驱动车辆沿轨道运行。

25.现代轨道交通采用车辆连挂的车组或列车,由动力驱动或被动牵引,沿轨道或导向线路运行。其最大优

点是速度高、能耗低、占地小、运量大。

26.是将车体和构架、侧架联结在一起的装置,一般具有衰减车辆系统振动、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和舒适性的

作用。

27.通过构架的定位摩擦块与轴箱的导框实现定位,垂向可以相对滑动,通过采用弹性定位后,构架与轴箱

导框消除了垂向滑动位移,只能用于低速运行,难以提高临界速度。

28.一般是水平安装在车体和构架之间,是为了衰减传递至车体的横向振动的部件,保证车体的横向平稳性

指标满足乘坐舒适度标准要求,并维持良好的乘坐舒适性。

29.货车转向架是由 1 个摇枕和 2 个侧架组成转向架的“构架”。一般会相对于左右侧架作浮沉、滚摆以及摇

头运动。

30.指采用阻尼特性可调的可控减振器和/或刚度特性可调的可控弹簧作为作动器,通过实时调节可控减振

器的阻尼特性或可控弹簧的刚性特性,间接地获得合理的悬挂力的方法。

五、简答题

1.(1)车体作为刚体弹性支承在走行部上,它具有6个自由度和相应的主振型;

( 2)沿 x 方向为伸缩振型,沿 y 方向为横摆,z 方向则为浮沉;

(3)而车体绕x方向的转动(θ)定义为侧滚振动,绕y方向为点头(ф),绕z方向为摇头(φ)。2.(1)轮胎运用于轨道交通有以下特点;

(2)与导轨面的黏着力较钢轮钢轨方式大,因而较适合在丘陵地形的城市中使用;

(2)轮胎充气后具有优良的三向弹性,起到了一系悬挂作用,垂向挠度可达到几十毫米,走行部因而可省

去一系悬挂;

(3)低速走行噪声小。

3.(1)轨道不平顺有四种类型;

(2)高低不平顺;

(3)水平不平顺;

(4)轨距不平顺;

(5)方向不平顺。

4.(1)脱轨系数为测力轮对(或轨道测力装置)直接测取的轮轨接触处横向力Q与垂向力P之比值Q/P;

(2) 其大小反映了车辆运行时轮对爬轨的可能性。

5.(1)爬轨往往发生在轮对具有正向冲角时,

(2)如通过曲线时的前导轮对,外轮在横向蠕滑力及悬挂力作用下爬上外轨,

(3)并在轨顶上运行直至外侧脱落,

(4)这主要发生在低速\爬轨侧轮重减载较大时。

6.(1)减小簧下质量:一是采用空心车轴,二是采用合理尺寸小轮径车轮;

(2)采用合理的车轮踏面;

(3)采用弹性车轮;

(4)严格控制车轮质量,降低车轮动不平衡质量。

7.(1)护轨由平直段、两侧缓冲段和两端开口段组成,是道岔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它一般设置在辙叉两侧,

(3)是控制车轮运行方向、引导轮对进入相应的轮缘槽、防止其在有害空间冲击或爬上心轨尖端、保证行

车安全的重要设备。

8.(1)线路能设在坡道上,可缩短隧道长度与工程开挖量,费用低;

(2)运行舒适度好,没有轮轨冲击力与噪声,不平影响小;

(3)运营与维护费用低,悬浮运行对机械设备损伤小,维护少,速度高;

(4)该技术可在未来管道列车中使用。

9.(1)客货混跑线路不必作大的变动,实现速度较高的摆式客车运行;

(2)摆式列车可提高曲线限速的25%~40%,对山区和曲线线路提速显著,当采用径向转向架时,还可减少牵引能耗;

(3)低速走行噪声小。

10.(1)是指系统内部的非振动能量转换为振动的激振力而产生的振动。

(2)自激振动是一个系统处于运动状态,

(3)如果引起振动的激振源是由于系统结构本身所造成,而不是由于外界强迫输入的,

(4)当运动停止时,这种激振力也就随之消失。

11.(1)把车轮踏面一开始就做成类似磨耗后的稳定形状,即磨耗型踏面,

(2)可明显减少轮与轨的磨耗、减少车轮磨耗过限后修复成原形时旋切掉的材料、延长了使用寿命,减少了换轮、旋轮的检修工作量。

(3)可减小轮轨接触应力,既能保证车辆直线运行的稳定,又有利于曲线通过。12.(1)

车辆的平稳性以车体振动性能为评价对象,确保所载乘客舒适性与货物完整性。

(2)车辆的安全性以轮轨作用力等作为安全评估对象,确保车辆运行安全性。

(3)车辆运用中主要部件动强度评估,研究转向架振动与冲击过程,检验或评估在轮轨动态力作用下重要部位交变应力下的疲劳强度与寿命。

13.(1)磁悬浮车辆通过所谓磁轮或悬浮架与支承和导向轨道间的电磁斥力或吸力来支承车体并平衡动态力。

(2)一般采用电磁导向力引导车辆转向,并靠移动磁场电磁力驱动车辆沿轨道运行。

14.(1)轮缘用以引导车轮沿道岔形成的线路方向运行,并产生变道时所需的横向导向力。(2)

轮缘的另一重要作用是阻止轮对横向移动量过大时,轮对从钢轨顶面脱落形成脱轨事故。

(3)轮缘与轨侧间必须留有间隙。以免轮缘与钢轨产生严重磨耗。

15.(1)有安全冗余度;

(2)承载重量移动或变化时悬浮性能可控;

(3)故障发生时仍具有起浮与导向能力;

(4)对轨道周期不平顺随速度加快的扫频激励有适应性;

(5)快速进出曲线的瞬态适应性。

16.(1)应该有足够的强度,以保证在容许的最高速度和最大载荷下安全运行。

(2)应不仅能够适应车辆直线运行,同时又能够顺利地通过曲线和道岔。

(3)应具备阻力小和耐磨性好的优点,可以减小驱动牵引力和延长使用寿命。

17.(1)蛇行运动;

(2)曲线通过;

(3)舒适度和交会;

(4)脱轨安全性和倾覆安全性;

(5)运动与控制。

18.(1)在车辆重力作用下,钢轮与钢轨的弹性变形接触面通常是一个近似椭圆的接触斑。

(2)轮轨间的接触斑可传递轮轨间的垂向、横向与纵向力,

(3)对转向架和车体提供支承力、导向力(横向力)、驱动力与制动力。

19.(1)减振和隔音性能好。

(2)可以得到较大的弹性变性,容易实现预想的良好非线性特性。

(3)可降低自重,比钢弹簧要轻得多。

(4)便于制造和维修,有利于降低成本。

20.(1)由于车轮踏面具有斜度,

(2)钢轨不应垂直铺设,

(3)而应使轨底有一向内倾斜的坡度,

(4)称为轨底坡,

(5)以防钢轨轨面磨耗不匀和轨腰弯曲。

21.(1)导框式,

(2)导柱式,

(3)橡胶堆式,

(4)拉板式,

(5)拉杆式和转臂式定位。

22.(1)左右轨面高低不平顺的平均值z v表示了左右轮轨垂直支承点的中心离线路名义中心的高低偏差,

它是激起车辆产生垂向振动的主要原因。即:z v=(z1+z2)/2。

23.转向架的两气囊都通过差压阀相连,以确保一个转向架两侧空气弹簧的内压差不会过大,若某一侧气囊

突然破裂或毁坏,差压阀还可防止客车车体向一边严重倾斜。用以保证行车安全。

24.(1)导向轮位于转向架的侧面上部,它引导车辆沿着轨道运行;

(2)稳定轮位于转向架的侧面下部,它防止转向架在强风条件下出现极端的侧滚。

25.(1)轨道车辆轮对的左右轮子能分别绕车轴回转,通常车轴中部成下凹的“U”形,以实现车体的低地板

2014统计学课后复习题答案

《应用统计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1】指出下列变量的类型: (1)汽车销售量; (2)产品等级; (3)到某地出差乘坐的交通工具(汽车、轮船、飞机); (4)年龄; (5)性别; (6)对某种社会现象的看法(赞成、中立、反对)。 【解】(1)数值型变量 (2)顺序变量 (3)分类变量 (4)数值型变量 (5)分类变量 (6)顺序变量 【1.2】某机构从某大学抽取200个大学生推断该校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要求: (1)描述总体和样本。 (2)指出参数和统计量。 (3)这里涉及到的统计指标是什么? 【解】(1)总体:某大学所有的大学生 样本:从某大学抽取的200名大学生 (2)参数:某大学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统计量:从某大学抽取的200名大学生的月平均消费水平 (3)200名大学生的总消费,平均消费水平 【1.3】下面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常用的统计指标: ①轿车生产总量,②旅游收入,③经济发展速度,④人口出生率,⑤安置再就业人数,⑥全国第三产业发展速度,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⑧恩格尔系数。 在这些指标中,哪些是数量指标,哪些是质量指标?如何区分质量指标与数量指标?【解】数量指标有:①、②、⑤ 质量指标有:③、④、⑥、⑦、⑧ 数量指标是说明事物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表现为绝对数的形式,并附有计量单位。而质量指标是说明总体相对规模、相对水平、工作质量和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通常是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的结果。 【1.4】某调查机构从某小区随机地抽取了50为居民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表示满意,70%的居民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生活压力大。 回答以下问题: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 (2)月收入是分类变量、顺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 (3)对居住环境的满意程度是什么变量? 【解】(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某小区的所有居民。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生理学第八版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解析

第一章思考题 1. 生理学研究为必须在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以及整体水平进行?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功能,由于人体功能取决于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组成这些器官系统的细胞的功能,细胞功能又取决于亚细胞器和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所以,要全面探索人体生理学,研究应在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以及分子水平上进行,并将各个水平的研究结果加以整合。 2. 为什么生理学中非常看重稳态这一概念? 人体细胞大部不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而是浸浴在细胞外液(血液、淋巴、组织液等)之中。因此,细胞外液成为细胞生存的体环境,称为机体的环境。细胞的正常代活动需要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使其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稳态或自稳态。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自我调节的结果,其维持需要全身各系统和器官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协调。稳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因为细胞的各种代活动都是酶促反应,因此,细胞外液中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O2和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酸碱度和渗透压等。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重要保证。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如高热、低氧、水与电解质以及酸碱平衡紊乱等都将导致细胞功能的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在临床上,若某些血检指标在较长时间明显偏离正常值,即表明稳态已遭到破坏,提示机体可能已患某种疾病。3. 试举例说明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在生理功能活动调节中的意义。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

原先活动相反的向改变,称为负反馈。人体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在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血压便回降;相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反射增强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血压回升,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向改变,称为正反馈。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如在寒冷环境中,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代活动加强,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使体表散热减少,于是体温回升。这是负反馈控制。但实际上正常人的体温是非常稳定的。因为除上述反馈控制外,还有前馈控制的参与,人们可根据气温降低的有关信息,通过视、听等感受器官传递到脑,脑就立即发出指令增加产热活动和减少机体散热。这些产热和散热活动并不需要等到寒冷刺激使体温降低以后,而是在体温降低之前就已经发生。条件反射也是一种前馈控制。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Chap1.2)

第1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2.试举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统计数据及其规律性的例子。 3..一家大型油漆零售商收到了客户关于油漆罐分量不足的许多抱怨。因此,他们开始检查供货商的集装箱,有问题的将其退回。最近的一个集装箱装的是2 440加仑的油漆罐。这家零售商抽查了50罐油漆,每一罐的质量精确到4位小数。装满的油漆罐应为4.536 kg。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描述推断。 答:(1)总体: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全部油漆; (2)研究变量:装满的油漆罐的质量; (3)样本:最近的一个集装箱内的50罐油漆; (4)推断:50罐油漆的质量应为×50=226.8 kg。 4.“可乐战”是描述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激烈竞争的一个流行术语。这场战役因影视明星、运动员的参与以及消费者对品尝试验优先权的抱怨而颇具特色。假定作为百事可乐营销战役的一部分,选择了1000名消费者进行匿名性质的品尝试验(即在品尝试验中,两个品牌不做外观标记),请每一名被测试者说出A品牌或B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要求: (1)描述总体; (2)描述研究变量; (3)描述样本; (4)一描述推断。 答:(1)总体:市场上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 (2)研究变量:更好口味的品牌名称; (3)样本:1000名消费者品尝的两个品牌 (4)推断:两个品牌中哪个口味更好。 第2章统计数据的描述——练习题 ●1.为评价家电行业售后服务的质量,随机抽取了由100家庭构成的一个样本。服务质量的等级分别表示为:A.好;B.较好;C.一般;D.差;E.较差。调查结果如下: B E C C A D C B A E D A C B C D E C E E A D B C C A E D C B B A C D E A B D D C C B C E D B C C B C D A C B C D E C E B B E C C A D C B A E B A C D E A B D D C A D B C C A E D C B C B C E D B C C B C (1) 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 (2)用Excel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1)马克思主义教给我们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给我们提供了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3)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人生的有益启迪 2、有一种观点认为, 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 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 就不可能是科学的。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理论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相容的: ①历史上的进步阶级,其利益与社会发展方向一致,能够提出具有科学性的理论观点 ②无产阶级代表着人们的利益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能够提出合理的科学理论③自从有阶级以来,理论的科学性总是与一定的阶级性联系在一起的。(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①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理论。 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 3、马克思17 岁时在自己的中学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请阅读马克思的这篇作文,并结合你对马克思一生奋斗历程的了解,谈谈你能从中得到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马克思主义的这篇作文中得到的人生启迪; (1)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2)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工作。 (3)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的基本内容:①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的存在形式 ③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④世界统一于物质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①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指导原则②坚持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③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解:(1)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2.8×10-5=k ×(0.002)a (0.001)b ① 1.1×10-4=k ×(0.004)a (0.001)b ② 5.6×10-5=k ×(0.002)a (0.002)b ③ 由②÷①得: 2a =4 a=2 由③÷①得: 2b =2 b=1 (2)k=7.0×103(mol/L)-2·s -1 速率方程为 (3)r=7×103×(0.0030)2×0.0015=9.45×10-5(mol ·L -1·s -1) 3解:设速率方程为 代入数据后得: 7.5×10-7=k ×(1.00×10-4)a (1.00×10-4)b ① 3.0×10-6=k ×(2.00×10-4)a (2.00×10-4)b ② 6.0×10-6=k ×(2.00×10-4)a (4.00×10-4)b ③ 由③÷②得 2=2b b=1 ②÷①得 22=2a ×21 a=1 k=75(mol -1·L ·s -1) r=75×5.00×10-5×2.00×10-5=7.5×10-8(mol ·L -1·s -1) 5解:由 得 ∴△Ea=113.78(kJ/mol ) 由RT E a e k k -=0得:9592314.81078.11301046.5498.03?=?==??e ke k RT E a 9解:由阿累尼乌斯公式:RT E k k a 101ln ln -=和RT E k k a 202ln ln -=相比得: ∴ 即加催化剂后,反应速率提高了3.4×1017倍 因△r H θm =Ea(正) -Ea(逆) Ea(逆)=Ea(正)-△r H θm =140+164.1=304.1(kJ/mol) 10解:由)11(ln 2 112T T R Ea k k -=得: )16001(314.8102621010.61000.1ln 2 384T -?=??-- T 2=698(K ) 由反应速率系数k 的单位s-1可推出,反应的总级数为1,则其速率方程为 r=kc(C 4H 8) 对于一级反应,在600K 下的)(1014.110 10.6693.0693.0781s k t ?=?== - ) ()(2O c NO kc r b a =)()(107223O c NO c r ?=) ()(355I CH c N H C kc r b a =)11(ln 2112T T R E k k a -=)627 15921(314.8498.081.1ln -=a E ) /(75.41046.5656314.81078.113903s mol L e e k k RT E a ?=??==??--36.40298314.810)140240(ln 32112=??-=-=RT E E k k a a 1712104.3ln ?=k k

书本每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书本每章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危险化学品生产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P1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的危险化学品包括哪七大类?P2-P3 3.哪些因素导致化工生产的高度危险性? P11 4.是否装置的规模越大、自动化程度越高,生产越安全?为什么? 否 P4、P6、P12、P13 第二章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P30、P36 2.企业可以与从业人员通过自愿协商方式订立的劳动合同是不是都有效?哪些内容是不能协商的?否 P19 3.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包括哪些?P21 4.哪些伤亡事故属于工伤事故?P24 5.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导致操作者本人伤亡的,是否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是P29 第三章 1.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管理?P38 2.事故的直接原因有哪些?P46 3.预防事故的综合对策有哪些? P40-P50 4.列出五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规章制度?P53 – P63 5.为什么要重视班组安全管理?P64 第四章 1.燃烧的条件是什么?P71 2.什么是化学爆炸?化学爆炸分为几类?P77 – P78 3.列举出化工生产中常见的点火源? P93 4.化工生产中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分析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P81 5.列出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P112 第五章 1.人的触电方式有哪些?P117 2.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有哪些?P118-P120 3. A P119 4. C 5.电气火灾爆炸中的点火源的表现形式有哪些?P125

第六章 1.什么是腐蚀?它有什么危害?P131 2.常用的腐蚀控制措施有哪些? P135 第七章 1.锅炉压力容器造成的破坏作用有哪三种方式?P153 2.什么是锅炉的三大安全附件?P146 3.压力容器的安全装置有哪些?P146 4.压力容器的主要受压元件有哪些? 5.锅炉的主要受压元件有哪些?P144 6. C P148 第八章 1.从安全方面讲,化工检修有哪些特点?P157 2.设备检修施工前需要做好哪些工作?P158 –P159 3.动火作业的安全要点有哪些?P167 – P168 4.罐内作业有哪些特殊的危险因素?任何消除?P172 – P175第九章 1.机械性伤害主要发生在什么区域?P180 2.典型的安全防护装置有哪些?P182 – P184 3.起重吊装作业应有哪些人员在场?人员资格有何要求?P188 4.什么是起重机司机“十不吊”?P188 第十章 1. ABCDE P190 2. C P192 3. ABC P192 4. A P192 5. ABCDE P192 6. ABC P199 7. BC 8.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有哪些? P193 – P195

统计学课后题答案

第二章 3.某公司下属40个销售点2012年的商品销售收入数据如下:单位:万元152 124 129 116 100 103 92 95 127 104 105 119 114 115 87 103 118 142 135 125 117 108 105 110 107 137 120 136 117 108 97 88 123 115 119 138 112 146 113 126 要求:(1)根据上面的数据进行适当分组,编制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 (2)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解:(1)频数分布表

或: (2)茎叶图

第三章 1. 已知下表资料: 试根据频数和频率资料,分别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解:计算表

根据频数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6870 34.35200 xf x f = = =∑∑(件) 根据频率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34.35f x x f = = ∑∑ g (件) 结论:对同一资料,采用频数和频率资料计算的变量值的平均数是一致的。 2.某企业集团将其所属的生产同种产品的9个下属单位按其生产该产品平均单位成本的分组资料如下表: 试计算这9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 解:

这9个企业的平均单位成本=f x x f = ∑∑ =13.74(元) 3.某专业统计学考试成绩资料如下: 试计算众数、中位数。 解:众数的计算: 根据资料知众数在80~90这一组,故L=80,d=90-80=10,fm=20,fm-1=14,fm+1=9, ()() 1 11m m o m m m m f f M L d f f f f --+-=+ ?-+-

电气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电气工程与电工科学的关系就是什么? 电气工程的理论基础就是电气科学。 2.与“现代五大工程”的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突出特点就是什么? 与其她工程相比,电气工程的特点在于:她的出现首先不就是来源与文明发展的自发需要,而就是来源于科学发现。她以全新的能量形态开辟出一个人类文明的新领域。她的发展又伴生了电子工程,从而孕育出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工程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为什么说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以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 在这一时期,发电,输电,配电已形成了一气轮机,水轮机为原动机,以交流发电机为核心,以变压器与输配电线路等组成的输配点系统为“动脉”的输电网,使电力的生产,应用达到较高的水平,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中电力拖动,电力牵引,电动工具,点加工,点加热等得到普遍应用。 4.根据自己了解,电气工程有哪些应用? 多电飞机,线控汽车,全电舰船。 5.20世纪哪些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电器工程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超导材料,半导体材料,永磁材料,超导磁体技术,电磁技术。 6、电气科学与电气工程的发展史给您哪些启发? 今天电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不仅创造了极大的生产力,而且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极大进步,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电气工程也应次被誉为“现代文明之轮” 7、21世纪电器工程科学的发展趋势就是什么? 将电气科学与工程与近代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融合,加强从整体上对大型复杂系统的研究,加深对微观现象及过程规律性的认识,同时用信息科学的成就改造与提升本学科并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8、为什么说21世纪电器工程与其她科学融合交叉就是她的显著特点? 21世纪的电气工程科学将在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中获得进一步发展,创新与飞跃往往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9电气工程科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那些? 电路藜芦,电磁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 10您认为今后电气工程还会有哪些新应用? 电力大系统,电力传动系统及电力电子变流系统中各问题基于新材料,新原理成为开拓新应用领域的电机,电器,电能质量的理论及其测量控制,现代测量传感技术。 11您认为还有那些计算机软件可以用于今后的专业学习? MATLAB,PSPICE,EMTP,SABER,ANSOFT。

结构动力学习题解答一二章

第一章 单自由度系统 1、1 总结求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的方法与步骤。 单自由度系统固有频率求法有:牛顿第二定律法、动量距定理法、拉格朗日方程法与能量守恒定理法。 1、 牛顿第二定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系统所受的合力; (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x m &&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2、 动量距定理法 适用范围:绕定轴转动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 对系统进行受力分析与动量距分析; (2) 利用动量距定理J ∑=M θ &&,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3、 拉格朗日方程法: 适用范围:所有的单自由度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设系统的广义坐标为θ,写出系统对于坐标θ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求出拉格朗日函数的表达式:L=T-U ; (2)由格朗日方程 θθ ??- ???L L dt )(&=0,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4、 能量守恒定理法 适用范围:所有无阻尼的单自由度保守系统的振动。 解题步骤:(1)对系统进行运动分析、选广义坐标、写出在该坐标下系统的动能T 与势能U 的表达式;进一步写出机械能守恒定理的表达式 T+U=Const (2)将能量守恒定理T+U=Const 对时间求导得零,即 0) (=+dt U T d ,进一步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 求解该方程所对应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该系统的固有频率。 1、2 叙述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与步骤。 用衰减法求单自由度系统阻尼比的方法有两个:衰减曲线法与共振法。 方法一:衰减曲线法。 求解步骤:(1)利用试验测得单自由度系统的衰减振动曲线,并测得周期与相邻波峰与波谷的幅值i A 、1+i A 。 (2)由对数衰减率定义 )ln( 1 +=i i A A δ, 进一步推导有 2 12ζ πζδ-= ,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软件工程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软件工程概论郑人杰等版 第1章软件与软件工程的概念 1.1 举出你所知道的应用软件的例子。 办公软件、游戏软件、财务软件、银行软件、人事管理软件、工资管理软件、学籍管理软件等。 1.2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认为“软件就是程序,软件开发就是编程序。”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其次,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1.3 如果将软件开发比作高楼大厦的建造,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什么? 可以将软件的设计比作建筑设计,软件设计的成果相当于建筑设计的设计图纸。 1.4 什么是软件危机?它有哪些典型表现?为什么会出现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典型表现: (1)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2)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不满意的现象经常发生。 (3)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靠不住。 (4)软件常常是不可维护的。 (5)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6)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7)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速度,也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 迅速普及深入的趋势。 产生软件危机的原因:除了软件本身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软件开发的经验和有关软件开发数据的积累,使得开发工作计划很难制定。 (2) 软件人员与用户的交流存在障碍,使得获取的需求不充分或存在错误。 (3) 软件开发过程不规范。如,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就开始编程序。 (4) 随着软件规模的增大,其复杂性往往会呈指数级升高。需要很多人分工协作,不仅涉及 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必须有科学严格的管理。

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3/s, m3/min, m3/h.。 2、扬程H: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 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 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第四章 统计描述 【】某企业生产铝合金钢,计划年产量40万吨,实际年产量45万吨;计划降低成本5%,实际降低成本8%;计划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10%。试分别计算产量、成本、劳动生产率的计划完成程度。 【解】产量的计划完成程度=%5.112100%40 45 100%=?=?计划产量实际产量 即产量超额完成%。 成本的计划完成程=84%.96100%5%-18% -1100%-1-1≈?=?计划降低百分比实际降低百分比 即成本超额完成%。 劳动生产率计划完= 85%.101100%8%110% 1100%11≈?++=?++计划提高百分比实际提高百分比 即劳动生产率超额完成%。 【】某煤矿可采储量为200亿吨,计划在1991~1995年五年中开采全部储量的%, 试计算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程度及提前完成任务的时间。 【解】本题采用累计法: (1)该煤矿原煤开采量五年计划完成=100% ?数 计划期间计划规定累计数 计划期间实际完成累计 = 75%.1261021025357 4 =?? 即:该煤矿原煤开采量的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2)将1991年的实际开采量一直加到1995年上半年的实际开采量,结果为2000万吨,此时恰好等于五年的计划开采量,所以可知,提前半年完成计划。 【】我国1991年和1994年工业总产值资料如下表:

要求: (1)计算我国1991年和1994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填入表中; (2)1991年、199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是什么比例(用系数表示)? (3)假如工业总产值1994年计划比1991年增长45%,实际比计划多增长百分之几? 1991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96.01.144479 .13800≈; 1994年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73.04.296826 .21670≈ (3) %37.25 1%) 451(2824851353 ≈-+ 即,94年实际比计划增长%。 【】某乡三个村2000年小麦播种面积与亩产量资料如下表: 要求:(1)填上表中所缺数字; (2)用播种面积作权数,计算三个村小麦平均亩产量; (3)用比重作权数,计算三个村小麦平均亩产量。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全部答案黄杏元著

地理信息系统课后习题第一章 1、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它与一般计算机应用系统有哪些异同点?答: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GIS 脱胎于地图学,是计算机科学、地理学、测绘遥感学、环境科学、城市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众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地理信息系统与这学科和系统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 GIS 与机助制图系统机助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得主要技术基础,它涉及GIS 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字制图系统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一个功能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数字制图系统的所有功能,此外它还应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功能。 (2) GIS 与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GIS 除需要功能强大的空间数据的管理功能之外,还需要具有图形数据的采集、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功能。因此,GIS 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均比一般事务数据库更加复杂,在功能上也比后者要多地多。 (3) GIS 与 CAD 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 CAD 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4)GIS 与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的系统是专门用于对遥感图像

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处理的软件。它主要强调对遥感栅格数据的几何处理、灰度处理和专题信息提取。这种系统一般缺少实体的空间关系描述,难以进行某一实体的属性查询和空间关系查询以及网络分析等功能。 2、地理信息系统有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它的基本功能有哪些?试举目前广泛应用的两个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例,列出它们的功能分类表,并比较异同点? (1)系统硬件:包括各种硬件设备,是系统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 (2)系统软件:支持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回答用户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3)空间数据:系统分析与处理的对象,构成系统的应用基础; (4)应用人员:GIS 服务的对象,分为一般用户和从事建立、维护、管理和更新的高级用户; (5)应用模型:解决某一专门应用的应用模型,是 GIS 技术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3、试说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分析功能与应用模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是基于现有数据按照一定规律或者参数进行计算得出的结构,这些规律和参数就可以构成一个应用模型,比如降雨量计算模型和风力强度计算模型等。但应用模型很多是专业领域的模型,其表现可以是参数表格也可以是图标或计算公式,不利于地理信息这种要与地理坐标想联系,并且需要特殊的可视化效果的信息分析与表达。因此要构建适合于地理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应用模型就要吧如气象农业等行业应用模型转变或者结合地理信息做成与空间信息想连接的模型应用于分析。 4、根据你的了解,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学科及关联技术,并就地理信息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