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数学实验任务书

2020数学实验任务书
2020数学实验任务书

实验一

(插值与积分)下表给出的x、y数据位于机翼端面的轮廓线上,Y1和Y2分别对应轮廓的上下线。假设需要得到x坐标每改变0.1时的y坐标,试完成加工所需数据,画出曲线,求加工端面的面积。

实验二

用梯形公式和辛普森公式计算由下表数据给出的积分。

已知该表数据为函数y=x+sinx/3所产生,将计算值与精确值作比较

实验三(优化)

用matlab 或lingo 求解该问题

∑==91i i

x Z Min

2

54321≥++++x x x x x 398653≥++++x x x x x

29764≥+++x x x x

02215≤--x x x

076≤-x x

058≤-x x

02219≤--x x x

02213≤--x x x

实验四(非线性方程求解)

(1)小张夫妇以按揭方式贷款买了一套价值20万的房子,首付了5万元,没有还款1000元,15年还清。问贷款利率是多少?

(2)某人与贷款50万元购房,他咨询了两家银行,第一家银行开出的条件是每月还4500元,15年还清;第二家银行开出的条件是每年还45000元,20年还清。从利率方面看,那家银行较优惠(简单的假设年利率=月利率*12)?

74≤-x x

实验五(优化)

某厂向用户提供发动机,合同规定,第一,二,三季度分别交货40,60,80台,每季生产费用为分f(x)=ax+bx^2,交货后有剩余,可下季交货,每台每季储存费c元,每季最大生产能力100台,第一季度没有存货,设a=50,b=0.2,c=4,问如何安排生产使总费用最小,并讨论a,b,c的影响,作出合理解释。

实验六(回归分析)

矿脉有13个相邻样本点,人为地设定一原点,现测得各样本点对原点的距离x,与该样本点处某种金属含量y的一组数据如下,画出散点图观察二者的关系,试建立合适的回归模型,如二次曲线、双曲线、对数曲线等。

实验1—软件项目计划任务书格式(1)

《网上书店软件项目计划任务书》 作者:高俭、李国静、马海山、马占龙(组长)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 项目背景、范围及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开发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基本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达到的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项目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经济可行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技术可行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运行可行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项目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理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命周期模型的描述与概要解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生命周期模型各阶段说明(阶段目标、输入、阶段的行为与任务、输出)错误!未定义书签。 4. 项目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 实验安排: 上机实践按小组完成实验任务。每小组三人,分别完成TEST语言的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三个题目,语法分析部分可任意选择一种语法分析方法。先各自调试运行,然后每小组将程序连接在一起调试,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编译器。 实验报告: 上机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 1.小组成员; 2.个人完成的任务; 3.分析及设计的过程; 4.程序的连接; 5.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总结。

实验一词法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TEST语言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进行扫描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各类单词的词法分析方法。 编制一个读单词过程,从输入的源程序中,识别出各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即基本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五大类。并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内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 二、实验预习提示 1.词法分析器的功能和输出格式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是输入源程序,输出单词符号。词法分析器的单词符号常常表示 成以下的二元式(单词种别码,单词符号的属性值)。 2.TEST语言的词法规则 |ID|ID |NUM →a|b|…|z|A|B|…|Z →1|2|…|9|0 →+|-|*|/|=|(|)|{|}|:|,|;|<|>|! →>=|<=|!=|== →/* →*/ 三、实验过程和指导 1.阅读课本有关章节,明确语言的语法,画出状态图和词法分析算法流程图。 2.编制好程序。 3.准备好多组测试数据。 4.程序要求 程序输入/输出示例: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2016.03.11)

《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书 郑州轻工业学院 2016.02.20

目录 前言 (3) 实验01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 (7) 实验02 单链表的基本操作 (19) 实验03 栈的基本操作 (32) 实验04 队列的基本操作 (35) 实验05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38) 实验06 哈夫曼编码 (40) 实验07 图的两种存储和遍历 (42) 实验08 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和最短路径 (46) 实验09 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操作 (48) 实验10 哈希表的生成 (50) 实验11 常用的内部排序算法 (52) 附:实验报告模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是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开发的重要基础,也是很多高校考研专业课之一。它主要介绍线性结构、树型结构、图状结构三种逻辑结构的特点和在计算机内的存储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典型算法及其时、空效率分析。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数据的逻辑关系以及这种逻辑关系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存储和运算,培养学生能够设计有效表达和简化算法的数据结构,从而提高其程序设计能力。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表示和典型算法的设计思想及程序实现,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取合适的数据表达和存储方案,设计出简洁、高效、实用的算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软件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通过算法设计和上机实践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学习这门课程,习题和实验是两个关键环节。学生理解算法,上机实验是最佳的途径之一。因此,实验环节的好坏是学生能否学好《数据结构》的关键。为了更好地配合学生实验,特编写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本课程实验主要是为了原理和应用的结合,通过实验一方面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据结构的概念

六西格玛项目立项书

六西格玛项目立项书 I.六西格玛管理在组织中的开展(10) A.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管理和持续改进理论概述 1.六西格玛管理和持续改进的发展(了解)了解六西格玛管理和持续改进的起源,六西格玛管理的概念;理解戴明、朱兰、克罗斯比等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理念;了解全面质量管理、零缺陷和六西格玛管理之间的关系。 2.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理念(理解)理解六西格玛管理的核心理念。 3.精益生产的发展史和基本理念(了解)了解精益生产的起源和核心价值;了解精益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价值链、浪费、推/拉式系统、看板等。 4.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的整合(理解)理解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将六西格玛管理和精益生产整合到持续改进的基本框架中。 5. 六西格玛管理的组织和推进(应用)了解实施六西格玛管理需要建立的基础架构和条件;了解绿带、黑带、资深黑带、倡导者、流程负责人和财务代表的职责;了解六西格玛实施的主要阶段和步骤,各阶段的特点、主要内容等。

6.六西格玛方法论的概述(理解)了解六西格玛方法论——六西格玛改进模式DMAIC和六西格玛设计模式DMADOV / IDDOV,以及六西格玛方法是如何帮助组织进行业务流程的改进和创新的。 B.六西格玛领导力和战略 1.高层管理者的作用(理解)理解高层领导团队和六西格玛倡导者的职责,以及如何结合组织自身实际将六西格玛战略展开。 2.六西格玛战略(理解)了解六西格玛是如何作为战略来帮助组织实现流程改进和卓越的;了解六西格玛战略如何支持组织战略;了解组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目标,以及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主要阶段。 3.组织文化变革与变革管理(应用)了解六西格玛文化,并分析当前的组织文化和六西格玛文化之间的差异;识别阻碍组织文化变革的壁垒,并运用适当的工具来消除壁垒。I I.六西格玛和过程管理(7) A.业务流程的系统分析(理解)从系统角度建立流程的概念;掌握过程管理的基本思想。 B.利益相关方分析(理解)了解流程负责人和六西格玛项目利益相关方的作用和职责,以及项目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实训项目五抹灰工程实训任务书抹灰工程实践的目的通过对抹灰

实训项目五:抹灰工程实训任务书 1.抹灰工程实践的目的 通过对抹灰工程的现场实践,学生应对抹灰工程的施工全过程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掌握抹灰工程的施工方法和要点,使学生上岗这后能能熟练的组织抹灰工程的施工。 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技能: (1)掌握内墙各部位各层抹灰的标准; (2)掌握墙面抹灰的操作要点; (3)掌握2~3中常见装饰抹灰的操作要点; (4)掌握常见装饰抹灰的操作要点和做法。 2.基本要求 1)认真阅读和实习指导书,依据实习指导书的内容,明确实习任务。 2)实习期间要严格遵守工地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入施工工地必须带安全帽,随时注意安全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学生实习中要积极主动,遵守纪律,服从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安排,要虚心向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师傅学习,脚踏实地,扎扎实实,深入工程实际,参加具体工作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 4)严格遵守国家法令,遵守学校及实习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 5)每天写好实训日记、记录施工情况、心得体会、革新建议等。 6)实训结束前写好实训报告卡,对业务收获进行小结 3.抹灰工程实践顶岗的内容 1)按各类抹灰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和要点,合理的组织抹灰工程的施工。 2)处理好抹灰工程对材料的要求。 3)做好抹灰工程的技术交底工作。 4)安排好抹灰工程的施工顺序。 5)严格把好抹灰工程的质量关,做好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

4.实训安排 由各校按实际情况安排实训指导教师和实训基地安排实训师傅,实训时间1周。实习单位应选择有一定施工水平和技术能力的施工企业,实习对象应选择中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每人或每组以一个工程项目为主要实习对象。(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 5.实训相关知识 所谓抹灰工程,就是将各种砂浆、装饰性石屑浆、石子浆涂抹在建筑物的表面上的一种装修工程。按使用材料和装饰效果分为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 一般抹灰: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石灰砂浆、纸筋灰、麻刀灰、石膏灰、聚合物水泥砂浆。 装饰抹灰:水磨石、水刷石、干黏石、斩假石、喷涂、弹涂、漆涂。 (1)一般抹灰 1)组成与级别。 为确保抹灰黏结牢固,抹面平整,减少收缩裂缝,一般抹灰需分层进行。 ①底层。与基层起黏结作用,厚5~7mm;此外,还起初步找平作用,这就要求基层要达到横平竖直,表面不能凹凸不平,否则,底层的厚度会超过10mm,不但造成浪费,而且黏结也不牢固。 ②中层。主要起找平和传递荷载的作用,厚5~12mm。施工时,要求大面积平整、垂直,表面粗糙,以增加与面层的黏结能力。 ③面层。主要起装饰和保护作用。室内粉刷,还要起反光作用,增加室内亮度。厚2~5mm。 一般抹灰按质量要求不同分为普通、中级、高级三个级别。 ①普通抹灰。由一底一面组成,无中层,也可不分层,适用于简易住房,或地下室、储藏室等。 ②中级抹灰。由一底层、一中层和一层面层组成。 ③高级抹灰。由一底层、数层中层、一面层多遍完成。 2)抹灰工程的材料。 ①水泥。常用硅酸盐水泥或白水泥,其标号可用325,也可用425,但水泥体积的安定性必需合格,否则,抹灰层会起壳、起灰。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编写词法分析程序

编译原理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实验一编写词法分析程序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指导教师:何中胜 专业班级:13软件四 姓名:丁越 学号: 电子邮箱: 实验地点:秋白楼B720 实验成绩: 日期:2016年3 月18 日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调试词法分析程序,实现从源程序中分出各种单词的方法;熟悉词法分析 程序所用的工具自动机,进一步理解自动机理论。掌握文法转换成自动机的技术及有穷自动机实现的方法。确定词法分析器的输出形式及标识符与关键字的区分方法。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提高词法分析方法的实践能力。通过本实验,应达到以下目标: 1、掌握从源程序文件中读取有效字符的方法和产生源程序的内部表示文件的方法。 2、掌握词法分析的实现方法。 3、上机调试编出的词法分析程序。 二、实验过程 以编写PASCAL子集的词法分析程序为例 1.理论部分 (1)主程序设计考虑 主程序的说明部分为各种表格和变量安排空间。 数组 k为关键字表,每个数组元素存放一个关键字。采用定长的方式,较短的关键字 后面补空格。 P数组存放分界符。为了简单起见,分界符、算术运算符和关系运算符都放在 p表中 (编程时,还应建立算术运算符表和关系运算符表,并且各有类号),合并成一类。 id和ci数组分别存放标识符和常数。 instring数组为输入源程序的单词缓存。 outtoken记录为输出内部表示缓存。 还有一些为造表填表设置的变量。 主程序开始后,先以人工方式输入关键字,造 k表;再输入分界符等造p表。 主程序的工作部分设计成便于调试的循环结构。每个循环处理一个单词;接收键盘上 送来的一个单词;调用词法分析过程;输出每个单词的内部码。 ⑵词法分析过程考虑 将词法分析程序设计成独立一遍扫描源程序的结构。其流程图见图1-1。 图1-1 该过程取名为 lexical,它根据输入单词的第一个字符(有时还需读第二个字符),判断单词类,产生类号:以字符 k表示关键字;i表示标识符;c表示常数;p表示分界符;s表示运算符(编程时类号分别为 1,2,3,4,5)。 对于标识符和常数,需分别与标识符表和常数表中已登记的元素相比较,如表中已有 该元素,则记录其在表中的位置,如未出现过,将标识符按顺序填入数组id中,将常数 变为二进制形式存入数组中 ci中,并记录其在表中的位置。 lexical过程中嵌有两个小过程:一个名为getchar,其功能为从instring中按顺序取出一个字符,并将其指针pint加1;另一个名为error,当出现错误时,调用这个过程, 输出错误编号。 2.实践部分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LL(1)文法 do while 三地址输出 报告加代码

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编译原理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2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DO-WHILE循环语句的翻译程序设计(LL(1)法、输出三地址表示)初始条件: 理论:学完编译课程,掌握一种计算机高级语言的使用。 实践:计算机实验室提供计算机及软件环境。如果自己有计算机可以在其上进行设计。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写出符合给定的语法分析方法的文法及属性文法。 (2)完成题目要求的中间代码三地址表示的描述。 (3)写出给定的语法分析方法的思想,完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程序设计。 (4)编制好分析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通过所设计的分析程序。 (5)设计报告格式按附件要求书写。课程设计报告书正文的内容应包括: 1 系统描述(问题域描述); 2 文法及属性文法的描述; 3 语法分析方法描述及语法分析表设计; 4 按给定的题目给出中间代码形式的描述及中间代码序列的结构设计; 5 编译系统的概要设计; 6 详细的算法描述(流程图或伪代码); 7 软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8 研制报告(研制过程,本设计的评价、特点、不足、收获与体会等); 9 参考文献(按公开发表的规范书写)。 时间安排: 设计安排一周:周1、周2:完成系统分析及设计。 周3、周4:完成程序调试及测试。 周5: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验收安排:设计周的星期五第1节课开始到实验室进行上机验收。 设计报告书收取时间:设计周的次周星期一上午10点。 指导教师签名: 2011年 12月 23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2011年 12月 23日

六西格玛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汇编

六西格玛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六西格玛项目团队由项目所涉及的有关职能人员构成,一般由( )人组成。 A 2~5 B 5~7 C 3~10 D 10~15 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的( )推动的。 A 最高领导者 B 倡导者 C 黑带 D 绿带 在DMAIC改进流程中,常用工具和技术是过程能力指数、控制图、标准操作程序、过程文件控制和防差错方法的阶段是( )。 A D界定阶段 B M分析阶段 C I改进阶段 D C控制阶段 对应于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西格玛水平Z0是指规范限与( )的比值。 A σ B 2σ C 3σ D 6σ 关于六西格玛团队的组织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六西格玛团队的建设要素包括使命、基础、目标、角色、职责和主要里程碑六项 B 作为团队负责任人的黑带不仅必须具备使用统计方法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拥有卓越的领导力与亲合力 C 特许任务书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允许做任何的更改 D 六西格玛团队培训的重点是六西格玛改进(DMAI过程和工具 六西格玛管理中常将( )折算为西格玛水平Z。 A DPO B DPMO C RTY D FTY 某送餐公司为某学校送午餐,学校希望在中午12:00送到,但实际总有误差,因而提出送餐的时间限定在11:55分至12:05分之间,即TL为11:55分,TU为12:05分。过去一个星期来,该送餐公司将午餐送达的时间为:11:50,11:55,12:00,12:05,12:10。该公司准时送餐的西格玛水平为( )。(考虑1.5σ的偏移) A 0.63 B 1.5 C 2.13 D 7.91 六西格玛管理中,为倡导者提供六西格玛管理咨询,为黑带提供项目指导与技术支持的是( )。 A 执行领导 B 黑带大师 C 绿带 D 项目团队 六西格玛管理强调以( )为关注焦点。 A 顾客 B 成本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2010

《编译原理》课程实验指导书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 实验总学时数: 8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承担实验室: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中心实验室、计算机技术系中心实验室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上机实习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实习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2次上机实验都属于一种设计类型的实验,每个实验的训练重点在于基本的编译技术和方法,而不强调面面俱到;实验的目的是旨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编制算法的能力和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设计和程序代码的编写;上机时应随带有关的编译原理教材或参考书;要学会程序调试与纠错。 每次实验后要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1)实验题目、班级、学号、姓名、完成日期; (2)简要的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3)详细的算法描述; (4)源程序清单; (5)给出软件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 (6)实验的评价、收获与体会。 开发工具: (1)DOS环境下使用Turbo C; (2)Windows环境下使用Visual C++ 。 考核: 实验成绩占编译原理课程结业成绩的10%。 三、单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要求每个实验保证每个学生一台微机。 实验一(4学时):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具体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进行扫描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各类单词的词法分析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六西格玛项目团队由项目所涉及的有关职能人员构成,一般由( )人组成。 A 2~5 B 5~7 C 3~10 D 10~15 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的( )推动的。 A 最高领导者 B 倡导者 C 黑带 D 绿带 在DMAIC改进流程中,常用工具和技术是过程能力指数、控制图、标准操作程序、过程文件控制和防差错方法的阶段是( )。 A D界定阶段 B M分析阶段 C I改进阶段 D C控制阶段 对应于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西格玛水平Z0是指规范限与( )的比值。 A σ B 2σ C 3σ D 6σ 关于六西格玛团队的组织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六西格玛团队的建设要素包括使命、基础、目标、角色、职责和主要里程碑六项 B 作为团队负责任人的黑带不仅必须具备使用统计方法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拥有卓越的领导力与亲合力

C 特许任务书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允许做任何的更改 D 六西格玛团队培训的重点是六西格玛改进(DMAI过程和工具 六西格玛管理中常将( )折算为西格玛水平Z。 A DPO B DPMO C RTY D FTY 某送餐公司为某学校送午餐,学校希望在中午12:00送到,但实际总有误差,因而提出送餐的时间限定在11:55分至12:05分之间,即TL为11:55分,TU为12:05分。过去一个星期来,该送餐公司将午餐送达的时间为:11:50,11:55,12:00,12:05,12:10。该公司准时送餐的西格玛水平为( )。(考虑1.5σ的偏移) A 0.63 B 1.5 C 2.13 D 7.91 六西格玛管理中,为倡导者提供六西格玛管理咨询,为黑带提供项目指导与技术支持的是( )。 A 执行领导 B 黑带大师 C 绿带 D 项目团队 六西格玛管理强调以( )为关注焦点。 A 顾客 B 成本 C 质量 D 效益 关于项目特许任务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目的和内容 编译原理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将编译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实现一个简单语言集的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程序,验证实际编译系统的实现方法,并加深对编译技术的认识。 实验内容共需实现编译器的词法、语法和语义分析程序三个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每个实验的基本题目要求,有余力的同学可尝试实验的扩展要求部分。 实验报告 要求每人针对所完成的实验内容上交一份实验报告,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1、实验设计:实验采用的实现方法和依据(如描述语言的文法及其机内表示,词分析 的单词分类码表、状态转换图或状态矩阵等,语法分析中用到的分析表或优先矩阵等,语法制导翻译中文法的拆分和语义动作的设计编写等);具体的设计结果(应包括整体设计思想和实现算法,程序结构的描述,各部分主要功能的说明,法以及所用数据结构的介绍等)。 2、程序代码:实验实现的源程序清单,要求符合一般的程序书写风格,有详细的注释。 3、实验结果分析:自行编写若干源程序作为测试用例,对所生成的编译程序进行测试 (编译程序的输入与输出以文件的形式给出);运行结果分析(至少包括一个正确和一个错误单词或语句的运行结果);以及改进设想等。 注意事项 1、电子版实验报告和源程序在最后一次机时后的一周内上交。(每个同学上交一个压 缩文件,其命名格式为“学号_姓名.rar”,内含实验报告和一个命名为“源程序” 的文件夹。注意提交的源程序应是经过调试、测试成功的较为通用的程序,并应有相应的注释、运行环境和使用方法简介。) 2、不接受不完整的实验报告和没有说明注释的源程序,或者说明与程序、运行结果不 符合的作业。 特别鼓励:扩展题目 1、为亲身经历一个小型编译器的开发全过程,触摸一下与实际编译器开发相关的工作, 大家可以自由组成3人左右的小组,推举组长,模拟一个团队分工协作开发大型软件的实战环境,融入软件工程的思想规范和一般理论方法,初步体验从系统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交付维护的一个完整编译器软件的开发过程。要求组长为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主要负责的任务,完成相应的分析设计员、程序员和测试员等角色的工作,并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实验报告和源程序,在报告封面上写明每个同学主要完成和负责的部分。 2、以组为单位完成的实验内容至少必须整合词法、语法和语义三个部分的实验,对于 选定的适当规模的文法(如C语言的一个大小适宜的子集),进行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分析、编码测试等工作。完成一个从对源程序的词法分析开始,到中间代码生成的完整的编译器前端的开发,使所涉及到的编译系统的各个组成模块有机地衔接在一起,提交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和源程序,并将以下几个方面描述清楚: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2015

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词法分析器设计 【实验目的】 1.熟悉词法分析的基本原理,词法分析的过程以及词法分析中要注意的问题。 2.复习高级语言,进一步加强用高级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完成词法分析程序,了解词法分析的过程。 【实验内容】 用C语言编写一个PL/0词法分析器,为语法语义分析提供单词,使之能把输入的字符串形式的源程序分割成一个个单词符号传递给语法语义分析,并把分析结果(基本字,运算符,标识符,常数以及界符)输出。 【实验要求】 1.要求绘出词法分析过程的流程图。 2.根据词法分析的目的以及内容,确定完成分析过程所需模块。 3.写出每个模块的源代码,并给出注释。 4.整理程序清单及所得结果。 【说明】 运行成功以后,检查程序,并将运行结果截图打印粘贴到实验报告上。 辅助库函数scanerLib设计以及使用说明: 下面内容给出了一个辅助库函数的接口说明以及具体实现。 接口设计 //字符类 class Token { TokenType type; String str; Int line; } //词法分析结果输出操作类 class TokenWriter { ArrayList tokens; //用来记录所识别出来的token TokenWriter(); //构造函数指定输入文件名,创建文件输出流 V oid Add(Token); //将词法分析器中分析得到的Token添加到tokens中 WriteXML(); //将tokens写出到目标文件.xml中 } //词法分析操作词法分析生成文件接口<暂时不需要对该类的操作;下一步做语法分析的时候使用> class TokenReader

教学实验室建设项目任务书SE

西北大学教学实验室专项建设任务书 (2005 年度) 项目名称:基础实验室补充建设项目承担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负责人:彭进业 联系电话:88308119 填表日期:2005 年11月14日 西北大学资产设备管理处制

二、拟建设项目的可行论证

五、计划任务书签订双方 学校(甲方): 学校主管校长(签字): 年月日 项目承担单位(乙方): 项目承担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六、共同条款 签约双方应共同遵守《西北大学教学实验室管理办法》。 (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与项目相关的各方都应密切配合、相互协作,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乙方在建设过程中如无正当理由,应保证任务书中的各项计划指标如期按时完成,对在建设过程中造成重大不良影响或失误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2)在计划任务书执行过程中,甲方应按计划如期拨款,如因经费不能如期拨付造成项目建设延期而影响项目评估验收,或达不到预期验收指标,不能追究乙方责任。 (3)乙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向甲方提交的与项目建设有关的各种申请、报告等文字材料,甲方必须按有关管理文件的规定及时做相应处理。 (4)乙方在完成任务书各项指标后,必须及时向甲方和项目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完成情况的总结报告,全面阐述建设项目各项指标任务的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5)计划任务书执行过程中,任何一方提出变更计划任务书有关内容时,应详细提出变更理由。 (6)乙方建设经费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批准后的经费额度使用,不得挪用,经费使用应严格遵守专款专用原则。 (7)乙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仪器设备购置应严格遵守《西北大学仪器设备采购实施细则》。 (8)计划任务书正式文本分存甲方、乙方和资产设备处。 (9)其它补充条款: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LL(1)分析过程模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学院软件工程专业07-1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LL(1)分析过程模拟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0 年 6 月 22日起至 2010 年 6月 2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掌握LL(1)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LL(1)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LL(1)的调试;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分析LL(1)模块的工作原理; (2)提出程序的设计方案; (3)对所设计程序进行调试。 2)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算法效率。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课程设计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 (2)完成设计过程(含翻译):40分; (3)完成调试:20分;

(4)回答问题:20分。 5)参考文献: (1)张素琴,吕映芝,蒋维杜,戴桂兰.编译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丁振凡.《Java语言实用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2图书馆 编程与调试4实验室 撰写论文1图书馆、实验室 学生签名: 2009 年6 月22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2)设计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3)完成调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翻译能力(20分):优()、良()、中()、一般()、差();(5)回答问题(20分):优()、良()、中()、一般()、差();(6)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 评阅人:职称: 年月日

关于申报2017年开放性实验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7年开放性实验项目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开放性实验项目的设立有利于高效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有利于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做好2017年开放性实验项目申报,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为支持实验室开放工作,凡能向学生开设开放项目的实验室均可申请。 二、申报安排 1.实验室根据自身条件设计一定数量、切实可行、具有创新意义的开放项目,填写《开放性实验项目立项申报表》(附件1)。 2.各教学单位对申报的开放项目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开放项目由项目负责人填写《开放性实验项目任务书》(附件2)。 3.各教学单位汇总通过评审的开放项目,填写《开放性实验项目信息汇总表》(附件3),于3月22日下班前报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三办128),纸质版、电子版各一份。 联系人:毛江一联系电话: 附件: 1.开放性实验项目立项申报表 2.开放性实验项目任务书 3.开放性实验项目信息汇总表 教务处 2017年3月7日

附件1: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年开放性实验项目立项申报表教学单位:实验室:

附件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年开放性实验项目任务书

填表说明 一、项目具体形式说明 1.新开发或新研制实验项目型:实验技术人员或教师结合科研、教研成果,或利用新购置的实验设备研制新实验,编写实验讲义,组织学生试做,以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操作程度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为进一步更新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好准备。 2.课内实验加强或拓展型:学生为了更好地掌握课内实验操作技能,于课外时间进入实验室操作,按照课内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涉及课内实验的先导问题,或后续延伸问题,学生有积极性的可作为自选项目,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二、总学时数、实验学时数与教师辅导学时数 1.总学时数是学生参与完成该开放性实验项目所需的总学时数,

编译原理实验-词法分析器的设计说明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项目编号:实验一学号: 实验项目名称:词法分析器的设计实验成绩: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具体的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并掌握在对程序设计语言源程序进行扫描过程中将其分解为各类单词的词法分析方法。 二、实验容 编写一个词法分析器,从输入的源程序(编写的语言为C语言的一个子集)中,识别出各个具有独立意义的单词,即基本保留字、标识符、常数、运算符、分隔符五大类。并依次输出各个单词的部编码及单词符号自身值。(遇到错误时可显示“Error”,然后跳过错误部分继续显示) 三、实验要求 1、词法分析器的功能和输出格式 词法分析器的功能是输入源程序,输出单词符号。词法分析器的单词符 2 别单词的类型,将标识符和常量分别插入到相应的符号表中,增加错误处理等。 3、编程语言不限。

四、实验设计方案 1、数据字典 本实验用到的数据字典如下表所示:

3、实验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判断读入的字符是否为字母 bool isLetter(char c){ if((c >= 'a' && c <= 'z') || (c >= 'A' && c <= 'Z')){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判断读入的字符是否为数字 bool isDigit(char c){ if(c >='0' && c <= '9'){ return true; } else return false; } //判断是否为关键字 bool isKey(char *string) { if(!strcmp(string,"void") || !strcmp(string,"if")|| !strcmp(string,"for")|| !strcmp(string,"wh ile") || !strcmp(string,"do")|| !strcmp(string,"return")|| !strcmp(stri ng,"break") || !strcmp(string,"main")|| !strcmp(string,"int")|| !strcmp(strin g,"float")|| !strcmp(string,"char") || !strcmp(string,"double")|| !strcmp(string,"String"))

编译原理实验指导书

编译原理 实 验 指 导 书 作者:莫礼平 2011年3月

实验一简单词法分析程序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了解词法分析程序的基本构造原理,掌握词法分析程序的手工构造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编译程序的词法分析过程。 2、根据PASCAL语言的说明语句形式,用手工方法构造一个对说明语句进行词法分析的程序。该程序能对从键盘输入或从文件读入的形如: “const count=10,sum=81.5,char1=’f’,string1=”hj”, max=169;” 的常量说明串进行处理,分析常量说明串中各常量名、常量类型及常量值,并统计各种类型常量个数。 三、实验要求 1、输入的常量说明串,要求最后以分号作结束标志; 2、根据输入串或读入的文本文件中第一个单词是否为“const”判断输入串或文本文件是否为常量说明内容; 3、识别输入串或打开的文本文件中的常量名。常量名必须是标识符,定义为字母开头,后跟若干个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4、根据各常量名紧跟等号“=”后面的内容判断常量的类型。其中:字符型常量定 义为放在单引号内的一个字符;字符串常量定义为放在双引号内所有内容;整型常量定 义为带或不带+、- 号,不以0开头的若干数字的组合;实型常量定义为带或不带+、- 号, 不以0开头的若干数字加上小数点再后跟若干数字的组合; 5、统计并输出串或文件中包含的各种类型的常量个数; 6、以二元组(类型,值)的形式输出各常量的类型和值; 7、根据常量说明串置于高级语言源程序中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情况,模仿高级语言编 译器对不同错误情况做出相应处理。 四、运行结果 1、输入如下正确的常量说明串: const count=10,sum=81.5,char1=‘f’,max=169,str1=“h*54 2..4S!AAsj”, char2=‘@’,str2=“aa!+h”; 输出: count(integer,10) sum(float,81.5) char1(char, ‘f’) max(integer,169) str1(string,“h*54 2..4S!AAsj”) char2(char, ‘@’) str2(string,“aa!+h”) int_num=2; char_num=2; string_num=2; float_num=1. 2、输入类似如下的保留字const错误的常量说明串: Aconstt count=10,sum=81.5,char1=‘f’; 输出类似下面的错误提示信息:

开放课题教学提纲

目录 1.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2.附件一、开放课题申请书 3.附件二、开放课题任务书 4.附件三、开放课题年度进展报告 5.附件四、开放课题结题报告

开放课题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国家科学技术部颁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为充分发挥并不断加强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凝固实验室)在凝固科学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凝固实验室面向国内外科研人员设立开放课题。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开放课题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开放课题研究人员,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培育高水平科研人才,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开放课题是实验室对外开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实验室科研工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补充,是实验室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凝固实验室鼓励国内外高水平科研人员作为访问学者来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 第三条凝固实验室开放课题主要支持涉及凝固过程的先进材料及其加工制备成形的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支持凝固理论和技术的前沿研究,鼓励创新性或交叉学科的探索性研究。 第四条凝固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费由实验室开放运行费支出,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单独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章申请 第五条凡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希望利用凝固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开展研究工作的国内外科研人员,均可申请凝固实验室开放课题。实验室固定人员不得承担开放课题,但为了保障开放课题的执行和课题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期间生活工作顺利,每项开放课题必须至少有一名实验室固定人员作为课题联系人。 第六条凝固实验室开放课题分为重点项目、普通项目和探索性项目三类,执行期限为1~3年。重点项目主要支持海外学者作为访问学者来室开展研究工作,每项资助金额不超过10万元,每年支持2~6项。一般项目主要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词法分析

目录 一、实验题目 (2) 二、实验目的 (2) 三、实验要求 (3) 四、实验步骤 (3) 基本设计思路 (3) 流程框图 (4) 算法设计 (5) 函数相关说明 (5) 输入与输出 (7) 程序运行结果 (8) 五、实验方案设计实现 (8) 六、实验程序亮点描述 (9) 七、实验程序使用说明 (9) 八、实验心得体会 (9) 九、源程序清单........................................................................................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题目 设计、编制、调试一个识别一简单语言单词的词法分析程序。程序能够识别基本字、标识符、无符号整数、浮点数、运算符和界符)。单词符号及种别表如下: 二、实验目的 设计、编制并调试一个词法分析程序,加深对词法分析原理的理解。

三、实验要求 词法分析程序需具备词法分析的功能: 输入:所给文法的源程序字符串。(字符串以“#”号结束) 输出:二元组(syn,token或sum)构成的序列。 其中:syn为单词种别码; token为存放的单词自身字符串; sum为整型常数。 例如:对源程序begin x:=9: if x>9 then x:=2*x+1/3; end #的源文件,经过词法分析后输出如下序列: (1,begin)(10,x)(18,:=)(11,9)(26,;)(2,if)…… 四、实验步骤 基本设计思路 ?基本字作为一类特殊的标识符来处理:识别出标识符,差基本字表,给出相应种别码。 基本字表置初值:char *rwtab[6]={"begin","if","then","while","do","end"};(字符指针的数组) ?识别无符号整数是将数字串转换为无符号整数。我们在getchar()的时候是把数字当做字符从外部输出读取的。将数字串345#转换为整数: (3*10+4)*10+5=345送到sum中 ?程序主要由2个函数组成,主函数main()和扫描子函数scanner()。扫描程序每次读取1个独立意义的单词符号,并判断单词类型。主程序做相应处理后做控制台输出。

2017六西格玛管理考试试题与答案解析

六西格玛项目团队由项目所涉及的有关职能人员构成,一般由( )人组成。 A 2~5 B 5~7 C 3~10 D 10~15 六西格玛管理是由组织的( )推动的。 A 最高领导者 B 倡导者 C 黑带 D 绿带 在DMAIC改进流程中,常用工具和技术是过程能力指数、控制图、标准操作程序、过程文件控制和防差错方法的阶段是( )。 A D界定阶段 B M分析阶段 C I改进阶段 D C控制阶段 对应于过程输出无偏移的情况,西格玛水平Z0是指规范限与( )的比值。 A σ B 2σ C 3σ D 6σ 关于六西格玛团队的组织管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六西格玛团队的建设要素包括使命、基础、目标、角色、职责和主要里程碑六项 B 作为团队负责任人的黑带不仅必须具备使用统计方法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拥有卓越的领导力与亲合力 C 特许任务书一旦确定下来就不允许做任何的更改 D 六西格玛团队培训的重点是六西格玛改进(DMAI过程和工具 六西格玛管理中常将( )折算为西格玛水平Z。 A DPO B DPMO C RTY D FTY 某送餐公司为某学校送午餐,学校希望在中午12:00送到,但实际总有误差,因而提出送餐的时间限定在11:55分至12:05分之间,即TL为11:55分,TU为12:05分。过去一个星期来,该送餐公司将午餐送达的时间为:11:50,11:55,12:00,12:05,12:10。该公司准时送餐的西格玛水平为( )。(考虑1.5σ的偏移) A 0.63 B 1.5 C 2.13 D 7.91 六西格玛管理中,为倡导者提供六西格玛管理咨询,为黑带提供项目指导与技术支持的是( )。 A 执行领导

子项目任务书提要

子项目任务书提要 项目名称: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 子项目名称: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机制 子项目组组长:沈玉兰 依托单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参加单位: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国家图书馆、CALIS管理中心、中国标准研究中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 联系邮件:ax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61165110.html, 一、摘要 根据联合、开放和共享的原则,按照公共服务、可持续建设、工程化过程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通过本项目建设符合我国实际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机制,提出相应的总体管理体系、运行原则和实施规范,并提出在开放、联合、共享环境下各种类型标准规范的提交、登记、公开质询、开放修订、版本管理、应用管理、应用协议登记管理等的过程和要求,建立规范的开放的标准规范制定流程;分析在网络环境下和开放合作机制下标准规范研究活动的发布与交流需要,建立开放发布和公开交流的管理机制、技术系统和实施规范;根据标准规范所涉及内容、成熟程度、应用范围、标准化效力等,建立标准规范类别体系(例如可借鉴的应用实践、最佳应用实践、应用指南、系统内规范、跨系统规范、推荐实验标准、推荐标准、正式标准等),建立相应的开放试验程序、公共评价规则、开放应用机制等。 二、项目研究内容 本子项目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现状研究、开放建设机制研究、开放建设机制实施细则研究。 1.标准规范开放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本部分研究主要跟踪W3C、IETF、OASIS、DCMI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及其伙伴机构等,深入分析它们的组织结构、工作组织方式、工作流程规范、版本进程管理、意见征询机制、试验评估机制、开放应用机制、系统支持机制、知识产权管理机制等,提出详实、可靠、系统的标准规范开放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形成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领域标准化组织与标准化活动的导航系统,编制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领域标准规范开放建设制度目录。本部分的主要研究结果是国际标准规范开放建设机制研究报告及相应的资料目录与导航系统。 2. 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机制研究 本部分针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和我国标准规范建设实际,根据联合、开放和共享的原则,按照公共服务、可持续建设、工程化管理和与国际接轨的要求,提出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开放建设机制的基本组织模式、管理体系、工作原则、运行机制;根据标准规范所涉及内容、成熟程度、应用范围、标准化效力等,建立标准规范的建设规范(例如正式标准、推荐标准、推荐试验标准、应用规范、应用协议、最佳应用实践、可借鉴实践等),建立标准规范的征询与提交、登记、公开质询、开放修订、版本管理、应用协议管理等的过程和要求,建立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应用工具建设规范(例如标准规范的数据元定义机制、标记语言、编码内容体系、编制指南、复用方式、扩展方式、应用协议规范、转换规则与转换模板、开放接口规范等)。为总项目的顺利实施和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开放建设与广泛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