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爱空巢老人话题作文4篇

关于关爱空巢老人话题作文一
暑假期间,我们村庄里发起了一项“关爱空巢老人”的公益活动,为了丰富我的课余生活,我也积极地加入了这次活动。
我的关爱对象是王爷爷。听别人说,他是一位退伍的老兵。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祖国,但是祖国母亲却没有给这个“儿子”像平常老人一样的晚年幸福。他的老伴儿早早的便离他而去,他的子女都嫌弃他是个累赘,纷纷弃他不顾。可是祸不单行。因参军而体魄强壮的他却意外患上了老年痴呆症,时而糊涂,时而清醒。听邻居说,他一个人的时候,总会坐在书桌前,呆呆地盯着那张仅有的全家福,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他们会来接我的,一定会的。”这不禁更加坚定了我要好好照顾王爷爷的决心。
第一次见到王爷爷时,他正拿着照片发呆。我轻轻地推了他一下,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我小心翼翼地靠近王爷爷,无意之中居然看见照片上的王爷爷竟是挂着灿烂笑容的。再看看现在,脸上写满了憔悴与沧桑,看着都让人心疼。真不明白,他的子女怎么舍得他独自生活呢?我拉回了自己的思绪,轻轻叫了王爷爷一声,他似乎是听见了。见到我,他似乎并没有情绪上的变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开口了:“你是不是村里给我找来的小义工啊?”我开心地点了点头,他似乎一脸无奈的表情,“我老头子一个人好好的,干嘛找外人来陪我啊,跟他们说了还不听。”我可不是那种轻易退缩的人啊,我要知难而进!我再次说明了自己来的缘由,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和王爷爷谈天说地,什么“京剧”,“梅兰芳”,“抗日”啊,努力地找着王爷爷感兴趣的话题,尽管王爷爷一句话都没说,但我能明显的感觉到,他的态度变了。临走时,他还特地嘱咐我:“明天早上继续陪我聊,我等你。”听了这儿话,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凡事乘热打铁,接下来的几天中,我一直都陪伴在王爷爷的身边。陪他看京剧,给他讲故事,还陪着他到处去晒太阳。渐渐地,王爷爷似乎有了些变化。他变得开朗了许多,也爱笑。他开始与周围的大家庭更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有时候他会去看看奶奶们跳广场舞,有时候也会看看爷爷们下象棋,说不定还会亲自上阵杀他个一盘呢!但,有时,他似乎还是那么地寂寞,还是会独自一人呆在屋子里发着呆,也许是在等心中的人出现吧!
虽然只有短短的两个星期,但我和王爷爷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现在,每每有空时,我还是会去看看王爷爷:和他聊聊天,讲讲学校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虽然这次村里的公益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是此次的收获却

是受益终生的。父母含辛茹苦的抚养我们长大,小时候,我们没有能力去回报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是上天给予我们的机会,正是我们反哺父母的时候。我们渐渐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这时候,父母最需要的就是我们作为子女的关爱,他们对于物质要求并不高,只渴求精神上的财富。我们应该常常回家看看,别让自己爱得太迟,而抱憾终身!
关于关爱空巢老人话题作文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题记
敬老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老人,则是话题中不曾褪色的字眼。人生的问卷答到了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以耐心和爱心来续补这空缺的横线,在老人的阐述中重踏他们曾走过的路,从敬老的氛围中感受炽热的回忆……
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敬老爱老并非一个传说,你必须用真诚去充实它。
唐朝有个姓杨的人,家境贫寒,是不报复,但十分孝顺,靠讨饭养其父母,故人们叫他杨乞。他在外讨的食物,皆带回家去供奉二老。父母没有尝过,他虽然饥饿也不敢先尝。如有酒时,就跪下捧给父母,等父母接过杯子即起来唱歌跳舞就像小孩一样,使父母快乐。有人怜悯他穷困,劝他给人打工,用所得收入养亲。杨乞答道:“父母年迈,若为人家打工,离家太远,就不能及时侍奉他们。”听到的人感到他是个孝子。后来父母去世了,他又乞讨棺木安葬。每逢初一十五,就拿着食物去墓前哭祭。(话外音——若有亲孝驻心间,乞食下跪又如何?)
着名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老人的生活不应是黯淡的,更多的应富含生的气息与爱的欢笑。老一辈革命家朱德着文《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了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伟大主席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拗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吾母高风,首推博爱。”名人尚且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年迈的亲人做些什么呢?
其实,人生便是平日司空见惯的太阳。它日复一日地遵循着东升西落的轨道。没有永远的烈日当空,无论你的人生多么不凡,最后你也是会慢慢老去,逝去,最终缓缓地被人们遗忘。人生匆匆,如白驹过隙,,繁华如梦,往日岁月如云烟般流过天际而无可挽留,不奢求天空对它的眷恋,只为静静储蓄飞翔的力量。那些老人们便是我们前行的高标,你无法忽略他们的存在,试说,如果没有徐徐落下的太阳,又怎会有“夕阳

无限好”的美景呢?百善孝为先,是中国的传统,现在它以飞快的脚步遍布世界,我相信,“孝”将会占据道德的核心,它将会是为人处事的底线。敬老爱老,应从现在开始。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终于结束了,回首人生所列出的假设而我的回答,你满分了吗?
关于关爱空巢老人话题作文三
我的邻居也是两个“空巢老人”,他们的儿女都很少回来,总是为工作四处奔波,甚至连电话都很少打来。也许,我应该帮帮他们。我曾不止一次的有这样的念头。
终于有一天,我下定决心要去看望他们。就这样,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走进了邻居家,家里有些简朴,一张两老吃饭的陈旧餐桌和一个小小的电视机。老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老爷爷坐在木椅上听着收音机。看到这些,我心里感到酸酸的。爷爷奶奶很欢迎我的到来,老奶奶忙着给我倒水,爷爷关掉收音机拉我到他身边做下,不停的问我的学习和生活。我顿时觉得他们多么需要与人交流,需要我们去关爱啊!不一会儿,屋子里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临近中午,窗外的阳光格外明媚,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走进公园,呼吸新鲜空气,看着公园里的新气象,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但又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我看到了他们的孤单,我想他们一定是想念自己的儿女了。
离开邻居家,我一直希望再为爷爷奶奶做些事。经过一番踌躇,我拨通了爷爷奶奶大儿子的电话。在电话里我告诉叔叔,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工作再忙哪怕一个电话也能让老人感受到爱。叔叔被我感动了,直夸我是懂事的好孩子,并保证以后尽量常回家看看,哪怕是一个电话。
现在,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让自己快乐,也让老人不再孤单。让我们一起加入关爱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吧,关爱自己的老人,关爱身边的老人,让我们的社会充满温暖,充满爱!
关于关爱空巢老人话题作文四
一位老人,盼啊盼,终于盼到了与儿女相聚的日子,故事就是这样开始的。
老人的儿女就要回来了,老人心中似乎有着无数的高兴,有着说不出的喜悦,老人干活是多么卖力,准备着一桌团圆饭,这位老人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王婆婆。
六点未到,王婆婆就准备好了一桌佳肴,稳坐在床上,等着儿女们的归来,坐着坐着,王婆婆似乎看到了她与儿女相聚的景象,那时,多么的欢乐,多么的和谐,王婆婆的嘴角泛溢出一丝微笑,那是对儿女挂念的微笑。
“叮咚――”这一声门铃是与六点钟声同时响起的,王婆婆高兴了,她飞快地走了过

去,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个卖牛奶的,王婆婆把门一关,走进房间里了,坐在沙发上苦等。
时间过得真快!时针已指向七点半,这时候,“叮咚――”又是一声门铃又响了起来,王婆婆的心犹如冬天的炭火,有热情地燃烧了,她飞奔过去,兴奋地打开门一看,还是那个卖牛奶的,王婆婆失望的关上门,慢慢地走回屋里,她的心中之火熄灭了。
“嘀嗒――”时针跑到了9:15跟前,王婆婆家的门铃响了,这时,王婆婆的心中似乎有无数的太阳,把她的心照得春天一般,啊,在她心中,春天是多么的美丽,空气多么的清新,她如离弦的箭一般,飞到门前,打开了门,可,可还是那个卖牛奶的,王婆婆绝望了,她如一棵枯树,没人理,她如一座孤岛,在大海之中,弥离间,她看到了日历,什么!?今天才星期四?!“唉,算了!”王婆婆失望地说!
啊!空巢老人们,多么的可怜,多么的孤独,他们需要关爱,需要子女的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