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电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数电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数电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数电数字时钟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张保军

班级:电科102

学号:1005B223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设计

一、简述

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日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机械传动装置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显电子钟。

数字电子钟的电路组成方框图如图1.1所示。

显示器译码器7进制周计数器

显示器

译码器

24进制时

计数器

显示器

译码器

60进制分

计数器

显示器

译码器

60进制秒

计数器

日校分校

时校秒校

单次或连续脉冲晶体振荡器分频器1Hz

图1.1

数字电子钟框图

由图1.1可见,数字电子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组成的秒脉冲发生器;校时电路;六十进制秒、分计数器,二十四进制(或十二进制)计时计数器;秒、分、时的译码显示部分等。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一台能显示日、时、分、秒的数字电子钟,要求如下:

1.由晶振电路产生1Hz标准秒信号。

2.秒、分为00~59六十进制计数器。

3. 时为00~23二十四进制计数器。

4. 周显示从1~日为七进制计数器。

5. 可手动校时:能分别进行秒、分、时、日的校时。只要将开关置

于手动位置,可分别对秒、分、时、日进行手动脉冲输入调整或连续脉冲输入的校正。

6. 整点报时。整点报时电路要求在每个整点前呜叫五次低音

(500Hz),整点时再呜叫一次高音(1000Hz)。

三、可选用器材

1. 通用实验底板

2. 直流稳压电源

3. 集成电路:CD4060、74LS74、74LS161、74LS248及门电路

4. 晶振:32768 Hz

5. 电容:100μF/16V、22pF、3~22pF之间

6. 电阻:200Ω、10KΩ、22MΩ

7. 电位器:2.2KΩ或4.7KΩ

8. 数显:共阴显示器LC5011-11

9. 开关:单次按键

10. 三极管:8050 11. 喇叭:1 W /4,8Ω 四、设计方案提示

根据设计任务和要求,对照数字电子钟的框图,可以分以下几部分进行模块化设计。

1. 秒脉冲发生器

脉冲发生器是数字钟的核心部分,它的精度和稳定度决定了数字钟的质量,通常用晶体振荡器发出的脉冲经过整形、分频获得1Hz 的秒脉冲。如晶振为32768 Hz ,通过15次二分频后可获得1Hz 的脉冲输出,电路图如图1.2所示。

CD4060

12

R 11

10

22M Ω

20pF

3~20pF

32768Hz 3

C11D

Q

74LS74

1Hz

Q14

图1.2 秒脉冲发生器

2. 计数译码显示

秒、分、时、日分别为60、60、24、7进制计数器、秒、分均为60进制,即显示00~59,它们的个位为十进制,十位为六进制。时为二十四进制计数器,显示为00~23,个位仍为十进制,而十位为三进制,但当十进位计到2,而个位计到4时清零,就为二十四进制了。

周为七进制数,按人们一般的概念一周的显示日期“日、1、2、3、4、5、6”,所以我们设计这个七进制计数器,应根据译码显示器的状态表来进行,如表1.1所示。

按表 1.1状态表不难设计出“日”计数器的电路(日用数字8代替)。

所有计数器的译码显示均采用BCD—七段译码器,显示器采用共阴或共阳的显示器。

Q4 Q3 Q2 Q1 显示

1 0 0 0 日

0 0 0 1 1

0 0 1 0 2

0 0 1 1 3

0 1 0 0 4

0 1 0 1 5

0 1 1 0 6

表1.1 状态表

3.校时电路

在刚刚开机接通电源时,由于日、时、分、秒为任意值,所以,需要进行调整。

置开关在手动位置,分别对时、分、秒、日进行单独计数,计数脉冲由单次脉冲或连续脉冲输入。

4.整点报时电路

当时计数器在每次计到整点前六秒时,需要报时,这可用译码电路来解决。即

当分为59时,则秒在计数计到54时,输出一延时高电平去打开低音与门,使报时声按500Hz频率呜叫5声,直至秒计数器计到58时,结束这高电平脉冲;当秒计数到59时,则去驱动高音1KHz频率输出而鸣叫1声。

五、参考电路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参考图如图1.3所示。

Q 3Q 2Q 1Q 0/C R 74L S 16174L S 248日 1~日时 00~23分 00~59秒 00~59

74L S 24874L S 248

74L S 24874L S 24874L S 24874L S 248

a b c d e f g

D C B A

C P Q 3Q 2Q 1Q 0/C R 74L S 161C P Q 3Q 2Q 1Q 0/C R 74L S 161C P Q 3Q 2Q 1Q 0/C R 74L S 161C P Q 3Q 2Q 1Q 0/C R

74L S 161C P Q 3Q 2Q 1Q 0/C R

74L S 161C P C 1

1D R C 11D R C 1

1D R C 11D

S

Q 1

Q 2/R d /R d /R d

74L S 74×2

Q 3Q 4/S d

&74L S 20

周校手动

自动

&&

74L S 00&

74L S 08

&

&时校手动

自动74L S 00

&74L S 0074L S 20

&&

74L S 00Q H

分校

手动

自动&

74L S 00

&

74L S 20

秒校

手动自动

1H z

喇叭

5V

(8050)

T ≥1

1K Ω

74L S 321

&

&

&

&74L S 04

C D 406074L S 08&

R

S /R d /S d

Q L

74L S 74R S Q H

/R d /S d

74L S 74高音低音

1024H z

Q 3Q 6

512H z R

Q 14

3

C 1

1D

Q (1s )

74L S 74

101122M Ω

32768H z 22p F

3~20p F

174L S 04

1112.2K Ω

200Ω

R w +

100μF /16V

连续&

&V c c

10K Ω10K Ω74L S 00K 1K 2K 3K 4K 5

单次

L C 5011-11×7

图1.3 数字电子钟逻辑电路参考图

六、参考电路简要说明

1. 秒脉冲电路

由晶振32768Hz 经14分频器分频为2Hz ,再经一次分频,即得

1Hz标准秒脉冲,供时钟计数器用。

2. 单次脉冲、连续脉冲

这主要是供手动校时用。若开关K1打在单次端,要调整日、时、分、秒即可按单次脉冲进行校正。如K1在单次,K2在手动,则此时按动单次脉冲键,使周计数器从星期1到星期日计数。若开关K1处于连续端,则校正时,不需要按动单次脉冲,即可进行校正。单次、连续脉冲均由门电路构成。

3. 秒、分、时、日计数器

这一部分电路均使用中规模集成电路74LS161实现秒、分、时的计数,其中秒、分为六十进制,时为二十四进制。从图3中可以发现秒、分两组计数器完全相同。当计数到59时,再来一个脉冲变成00,然后再重新开始计数。图中利用“异步清零”反馈到/CR端,而实现个位十进制,十位六进制的功能。

时计数器为二十四进制,当开始计数时,个位按十进制计数,当计到23时,这时再来一个脉冲,应该回到“零”。所以,这里必须使个位既能完成十进制计数,又能在高低位满足“23”这一数字后,时计数器清零,图中采用了十位的“2”和个位的“4”相与非后再清零。

对于日计数器电路,它是由四个D触发器组成的(也可以用JK 触发器),其逻辑功能满足了表1,即当计数器计到6后,再来一个脉冲,用7的瞬态将Q4、Q3、Q2、Q1置数,即为“1000”,从而显示“日”(8)。

4.译码、显示

译码、显示很简单,采用共阴极LED数码管LC5011-11和译码器74LS248,当然也可用共阳数码管和译码器。

5.整点报时

当计数到整点的前6秒钟,此时应该准备报时。图3中,当分计到59分时,

将分触发器QH置1,而等到秒计数到54秒时,将秒触发器QL置1,然后通过QL与QH相与后再和1s标准秒信号相与而去控制低音喇叭呜叫,直至59秒时,产生一个复位信号,使QL清0,停止低音呜叫,同时59秒信号的反相又和QH相与后去控制高音喇叭呜叫。当计到分、秒从59:59—00:00时,呜叫结束,完成整点报时。

6.呜叫电路

呜叫电路由高、低两种频率通过或门去驱动一个三极管,带动喇叭呜叫。1KHz

和500Hz从晶振分频器近似获得。如图中CD4060分频器的输出端Q5和Q6。Q5输出频率为1024Hz,Q6输出频率为512Hz。

实验结果如下:

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也培养了我如何去把握一件事情,如何去做一件事情,又如何完成一件事情。在设计过程中,与同学分工设计,和同学们相互探讨,相互学习,相互监督。学会了合作,学会了运筹帷幄。加强了动手能力,更深入的了解了所学知识的用途。在这次设计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单独设计模具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会了学以致用、突出自己劳动成果的喜悦心情,从中发现自己平时学习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从而加以弥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