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人教版-语文-高一-人教必修二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人教必修二第12课《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所说课的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五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要求自由、民主、种族平等的梦想。文章情文并茂、语言流畅,那饱满的激情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深深地感染着听众,引起读者的共鸣。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

2、教学目标

依据学生学习特点、教材特色以及大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基础上,理清文章脉络,体会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2)能力目标:根据演讲辞的基本特点,揣縻重要词句,结合文体特点与语境辨析。品味语言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提高理解能力。

(3)德育目标:让学生体会作者那种生命不息、为人民请命不止的崇高献身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背景材料深刻理解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

由于学生不熟悉西方的宗教生活,不了解美国的社会制度,对美国的种族歧视、隔离政策全无感受,所以就难以理解作者反映的严酷事实,难以体会作者倾注在梦想中的真切情感和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念。而理解这点,才能理解他讲话的深远意义。

难点:结合演讲辞的特点,品味语言

本文是一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演讲辞,大量地采用比喻、排比和反复

的修辞方法使全文充满激情与感染力,基于高二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普遍存在着表达方面的困难,因此把感受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并应用到写作中去。

二、说教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三、说学法

本文的文体是演讲辞,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与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我主要采用诵读法与讨论法。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地积累语言知识,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及排比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对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讨论法,通过设计问题,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最后由教师补充点拨归纳。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文教学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演讲目的;理清演讲思路,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

第二课时:在朗读中体会全文激情飞扬、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本节说课是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播放美国电影《撞车》片段,让同学们感受一下黑人在美国的地位,根据电影欣赏谈一下自己的感想,由此我们把时间推到20世纪60,70年代,来认识美国黑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让我们共同走进著名作家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

(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让学生展示预先收集的作者相关资料,在课堂上进行生生交流、师生互动,教师用多媒体适当补充一些学生未能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如马丁?路德?金遗像、林肯纪念堂前的纪念活动、被刺的情景、墓地、故居等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主动收集资料,从现实生活入手,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有关梦想的段落,让学生体会演讲的语调和激情。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齐读重点段落。这样学生诵读就有了美感,让学生如身临其竟,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要求: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思考:题目是《我有一个梦想》,如果是你,你将从哪些角度来写梦想?让我们现在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不是和我们的想法不谋而和。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段落。

2、熟读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1-5段,概括为什么要实现梦想?

(2)指名朗读6-16段,概括怎样实现梦想?

(3)学生齐读17-25段,结合文章背景,概括出作者的梦想究竟是什么?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

3、问题探究

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教师主导,师生互答。视具体情况,就讨论未解决的问题在更大范围之内展开讨论,仍以学生为主。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改变现实中黑人不平等、不公正的遭遇?

(3)如何理解文章第二段所反映的事实?美国不是很富有吗?不是标榜本国最讲人权吗?结合预习资料中的背景材料和文中反映的黑人生活的严酷事实谈

谈你的理解。

(注:以上两个问题均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交流思考结果的方式,进行讨论,然后点几个小组代表回答,教师点拨、小结)

设计意图:探究文章结构,体会其强大的逻辑性。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才能进一步理解作者讲话的深远意义。注重以学生为本,采取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对话,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解感悟的能力。

(三)重点句段赏析:

局部研讨,作者在阐述自己梦想中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请同学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品味,然后讨论,并举例说明。教师出示课件提示学生可以从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来解答。

示例:

(1)美国没有履行这种神圣的义务……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

运用比喻,把美国政府比作支票的签字者,而把美国公民比作支票的合法持有人。“空头支票”指的就是政府违背诺言,对有色人种拒付支票。这样就撕破了政府的虚伪外衣,让听众明白他们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促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警觉地投入战斗。

(2)有了这个信念……改变成为一支洋溢手足之情的优美交响曲。

“这个信念”当指前文的梦想,即自由、民主、平等的那一天一定能够到来,正是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们才有了拼搏奋斗的源泉。所谓“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管弦乐套曲,既有管乐,又有弦乐,自然少不了合奏与“交响”。作者把它用到这儿,可谓匠心独运,恰到好处,因为它恰如其分地展现了黑人运动取得最终胜利后和白人一样共享美好生活的和谐而又优美的画面。

设计意图:以上内容应充分引导学生思考把握,教师适时点拨,然后由教师视情况加以归纳总结。

(四)拓展延伸:

过渡语:作者在文中提出的梦想是人人生而平等、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是美国黑人一直以来的梦想。而在44年后的今天,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又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师生总结。

最后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感受中国是一个各民族亲如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各民族平等,团结,和睦相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优美的句子,分析它们的表达效果(好文章值得反复诵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朗读水平)

附:板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

稿

聊城大学文学院张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