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推荐】

《大象的耳朵》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推荐】
《大象的耳朵》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推荐】

《大象的耳朵》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推荐】

“象耳”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可以识别10个新字符,如“like: da”,书写8个新字符,如“fan,slow ”,掌握2个复音字符,如“like,fan”

2:正确:流利地、感性地阅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问题。

3:了解大象的想法是如何变化的,理解别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并学会思考

[教学重点]

1:记忆新单词和理解课文

2:理解“别人就是别人,我就是我”的含义,并理解其中的真理。

[教学时数]2小时

头等舱

教学过程

标准测试

1:猜测导入

|1:班级表演谜语:耳朵像蒲扇,身体像小山,鼻子又长又长,帮助人们做工作(殴打动物)

2:学生真的很聪明。这种动物是大象。你知道大象有什么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是的,大象有大耳朵、长鼻子、粗腿、白色象牙、强壮的身体和细尾巴。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文是关于大象耳朵的。

3:展览主题:大象的耳朵(完整阅读主题)

标准测试:

1:大象长什么样?请说说你眼中的大象

2:自己读课文,学习新单词

1:自由阅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记课文中的新单词:单词,读正确的发音,在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次。

2年:小组合作识字:相互阅读:相互倾听和正确发音

3:教师指导:鼓励学生成为小学教师,教学生认识新汉字,注重书写汉字的交流方法

(1)复音字符:fan:shn fan

shà风扇

(2)摄影素养:垂直:杆、支架、舞蹈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痛苦:烦恼,问

4:识别和阅读各种形式的新文字和新词

5:指阅读课文、检查识字和大声朗读、教师和学生的评论以及纠正发音

标准测试:

2:在下列单词中添加一些单词来选择正确的发音

s

sh

shnān

shàn

(1)大象有一双大耳朵,像扇子一样耷拉着。

(2)大象只要有一只大耳朵就能赶走它们()

3:文本的初始阅读,文本内容的初始感知

1:文本的无声阅读:文本主要说什么?(大象竖起耳朵的故事))

2:坐在同一张桌子上,读彼此的文章。注意问题。

3年:学生们问了一些他们不理解的问题。

标准测试:

3:为什么大象会竖起耳朵?

4:指导性写作

1:给我看看“我会写”中的新单词

2:引导学生观察新单词的特点,找到记住这些单词的方法,找出难词和写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写难词并强调关键笔画

遭遇:半封闭结构,笔画顺序

、“走底”是三幅画,笔画顺序要记得清楚

大多数:耳朵的第一条水平线应该更长,单词“你”应该被覆盖,最后一条水平线应该被改为提及。

4:学生一起练习写作和复习优秀作业展示

标准测试:

4:按字典要求填空

用部首词搜索法“碰到”时应先检查部首,然后检查图片,可将词分组如下

5:匹配单词匹配单词

()

)

带()

)

只兔子(

)

免费(

)

二等

教学过程和标准测试

1:刺激利息进口

最后一课我们学了“大象的耳朵”。谁能告诉我们大象的耳朵长什么样?大象耳朵的功能是什么?

2:复习单词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学到的新单词和短语。

3:学习文本

1: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做标记。课文中有几个自然段落。

2:指阅读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什么?(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挂着)

(2)练习说句子

大象有大耳朵,像扇子一样下垂。

有耳朵,像

(3)动物有不同的耳朵和不同的功能。就像文章“小壁虎借尾巴”,动物尾巴的功能是不同的。大象耳朵的作用是什么?让我们下一步学习课文。

3:以不同的角色命名学生阅读第2~8段

(1)阅读问题指南

“嘿,大象,你为什么耷拉着耳朵?”

“大象,你为什么耷拉着耳朵?”

“他们都这么说。我的耳朵真的有问题吗?”

(2)角色朗读,看谁读得最好。

(3)想想看:哪些动物存在于这些自然片段中?(大象:兔子,羊羔,鹿,小马,老鼠)这些自然通道说什么?(每个人都想知道为什么大象的耳朵耷拉着。))

(4)学自然第8段

(1)“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谁将表演这篇文章?

你认为大象的耳朵有问题吗?有必要竖起耳朵吗?

4:学习9~13个自然段

(1)点名学生分段朗读

(2)大象如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用两根竹竿竖起耳朵)

(3)学生想想,这好吗?会舒服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不舒服,经常有虫子飞到大象的耳朵里,还在他的耳洞里跳舞,吵吵闹闹的大象会头疼,而且心烦意乱)

(4)那么,现在,你认为大象应该竖起耳朵吗?是的,它不应该,

因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下来保护它。它起到了什么保护作用?让我们一起读第12段(学生举手回答:防止昆虫飞入他们的耳朵并赶走它们)

(5)读出第13段的名字

(1)引导阅读的语气_ _ _ _ _ _ _ _ _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大象会说“别人就是别人,我就是我”?让我们邀请一些学生谈谈他们自己的经历。

标准测试:

6:哪些小动物怀疑大象的耳朵是否下垂?

7:照原样写单词

独白

from ()

)来自(

)

from ()

)来自(

)

8:大象是如何竖起耳朵的?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9:判断下列陈述是真是假

(1)大象的耳朵直立,能听到来自远处的声音()

(2)大象的耳朵直立,昆虫经常飞进,引起大象头痛。()

(3)象耳能驱除飞虫()

(4)大象的耳朵下垂以防止昆虫飞进()

10:大象说:“家庭就是家庭,我就是我。”这个句子是什么意思?

4:摘要

1:学习完这篇课文后,你得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特点,不能说什么就做什么。)

2:一起读课文,记住这个有趣的小故事

教学板书

大象耳朵

下垂

臭虫不能在中飞行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教案【省一等奖】

大象的耳朵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大象的耳朵》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情节简单、易懂。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象刚开始听了其他动物的话,认为自己的耳朵耷拉着和别人的不一样,就想办法也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没想到竖起来之后有了一系列的烦恼,于是大象又把耳朵放下来了,烦恼也随之消失了。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别人说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做游戏:找不同。 2.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大象的耳朵)(二)初读童话,整体感知 1.小组合作学习:(1)课前老师布置预习了,现在我们小组内互相检查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看谁读得好。小组内互相检查,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生字,出示幻灯片。 慢(màn)遇(yù)兔(tù)安(ān)根(ɡēn)痛(tònɡ)最(zuì) (1)自由读生字。在读课文之前我们先读好这些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

(2)生字是不是都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呢?说说需要注意什么?指生说。 “最”是平舌音,“扇”是翘舌音,“慢、安、根”是前鼻音,“痛”是后鼻音,“遇”是整体认读音节。 (3)去掉拼音,开火车读,师生评价。 (4)自主识记生字“扇、慢、遇、兔、安、根、痛、最”(课件出示变大) ①加一加:“户+羽”是“扇”,“忄+曼”是“慢”,“禺+辶”是“遇”,“免+丶”是“兔”,“宀+女”是“安”,“日+取”是“最”。②换一换:“通”换掉“辶”加“疒”就是“痛”,“跟”换掉“?”加“木”,是“根”。④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学生按笔顺进行书空。 2.检查词语。 似的耷拉竖起来竹竿撑起来跳舞心烦扇子遇见头痛不安慢慢地 (1)读一读,想一想读时需要注意哪些词语? 汇报:“耷拉”“扇子”“慢慢地”注意第二个字读轻声。你可真聪明,你来读一读。“似的”中“似”在这里读“shì”,“扇子”的“扇”读“shàn”。(2)理解字词。 竖起来: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可以竖起来的?()竖起来()竖起来()竖起来 (耳朵、旗杆、风向标……)耷拉 ①耷拉是什么意思?(松弛地下垂。)②你能用“耷拉”说一句话吗?(他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地走进来。)③课文中谁的耳朵是耷拉着的?(大象)(3)男女生比赛读。 这么多的生字、词语的音都读准了,掌声送给你们!词语掌握得很棒,现在把这些词语宝宝放回文中,你一定会读得更流畅。 3.现在我们自由读一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要做到不添字不漏字。(2)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读书姿势,听朗读情况) 4.指导朗读。 老师刚才听到了最动听的音乐,就是小朋友们的读书声,有没有觉得哪段课文比较难读,需要老师帮忙的?(1)出示第1-7小节:指生读。指导读好几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搭配》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反思 这次课上,我在教学设计上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使学生建立“做数学”的理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实效性。 1.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我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个课堂气氛活跃,通过摆一摆,配一配、连一连、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都兴致勃勃,参与热情很高。 2.注重层次性和思考性。 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如“两两配”到“三二配”最后到“二四配”,由易到难,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使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本节课我尽量设计些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这些教学内容很具有层次性和思考性。通过这几个活动,不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3.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眼光去观察问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感、一种生活问题数学化的感悟。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则是检验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搭配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不重复、不遗漏。教学中力求做到问题的提出具体、明确、到位。有效的引导学生思维有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抓住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水到渠成的让学生掌握了搭配的规律并提升归纳了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1、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是不是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提下呢? 2、课堂的教学语言不够严谨,特别是有些过渡处理的较为生硬。 3、课堂教学的评价有待进一步改进。 总之,这节《搭配中的学问》的课堂教学,虽然关注了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有助于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培养创新思维。但是,课堂教学总是有许多的遗憾、许多的瑕疵,在许多的细节中一定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作者留言: 非常感谢!您浏览到此文档。为了提高文档质量,欢迎您点赞或留言告诉我文档的不足之处,以便于对该文档进行完善优化,在此本人深表感谢!祝您天天快乐!

盐类的水解》教案

盐类水解的规律 一、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紧密相连。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应用和再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2.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3.能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由宏观现象分析微观本质,揭示原因,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5.能在思考分析过程中倾听他人意见,相互启发,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与快乐 6.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 教学难点: 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五、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情境 酸、碱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溶液分别显示什么性?为什么? [过渡] 盐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呢? 1、盐的分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生成的盐:①强酸强碱盐,NaCl、K2SO4 ②强酸弱碱盐,FeCl3、NH4Cl ③强碱弱酸盐,CH3COONa、K2CO3 ④弱酸弱碱盐,CH3COONa、(NH4)2CO3 2、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P79活动与探究 实验演示

(完整版)大象的耳朵教案

大象的耳朵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头大象因为自己的耳朵与其他动物的耳朵不一样,以为自己的耳朵始终耷拉是有病,就想办法让自己的耳朵竖起来,结果竖起来的耳朵给大象带来了很多烦恼。后来,大象终于明白了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竖起来了。故事内容生动有趣,富含哲理,能给学生很好的启示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学习本课时会有较强的积极性。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时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 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给予较多的时间让大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表达,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问句。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样改变的。 4.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猜谜导入新课,教学中注意师生互动,采用同桌互学互助、互相交流等多种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要坚持做自己。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说出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人家是人家,我是我”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大象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4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初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7个生字,会写“扇、慢、遇、兔”4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难点 初读课文,指导读好问句。 一、猜谜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这儿有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1.出示谜语。 脸上长鼻子, 头上挂扇子, 四根粗柱子, 一条小辫子。(打一动物) 2.出示谜底图片。 同学们真聪明,这个谜语的谜底是大象,你们见过大象没有?你能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大象的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大象的课文。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免费更新请加微信:330797386(清茶老师小学教育资源) 二、读一读,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在文中圈出以下生字和词语。 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 耳朵扇子遇到兔子后来不安毛病头痛最后只要人家 2.和同桌合作,互相指认字词。 3.出示卡片,指导学生识字。 (1)指名读生字。 (2)教师重点指导“似、扇”这两个多音字,出示这两个多音字的读音,并指出这两个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引导学生用不同读音组词、造句。 (3)游戏识字:小组内“开火车”识字。 4.指名读词语,分组读,齐读。 5.把带有生字和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感知内容,读好问句 1.读课文,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马小老鼠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指导学生读好问句。 (1)出示问句: ①小兔子说:“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②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③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④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2)学生尝试读。 (3)学生猜一猜这些问句要读出什么语气。 (4)教师示范读。(第①句:惊奇;第②句:疑问;第③句:担心、不解;

【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一)》单元教学分析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一)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体会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 2.在发现最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恰当地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教材独有的内容。其意图在于系统而有步骤地把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借助一些操作等直观手段向学生进行渗透。 从整套的编排来说,一年级下册的“找规律”单元是《标准( 2011)》中正式规定的教学内容,不属于“数学广角”的内容。从二年级开始,就是本册教材第八单元开始设置“数学广角”单元。考虑到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如体育中足球、乒乓球等比赛中场次的设定,密码箱中密码的排列数,电话机容量超过多少电话号码就要升位,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各种编号中都要用到排列与组合。同时,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还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教材分两次在数学广角单元安排了排列与组合的内容,第一次是在本册,第二次是在三年级下册。本册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方法,发现3个不同数字组成两位数的排列数、3个数字两两求和的组合数,初步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以及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同时积累数学活动的基本经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而达到《标准(2011)》第一学段的要求: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 第2课时盐类的水解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位于新课程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的第二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的水解》的第二大部分。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从教材编排上看---承前启后 承前:在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以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呈现酸碱性的本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的水解规律,既能促进学生认知层次上的阶梯式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进行具体而明确的应用。 启后:盐类水解的知识与本章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其相关知识还可以进一步指导高三有关物质性质的检测及应用等知识的学习。 2、从知识结构上讲--完善体系 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之后的又一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共同构成了中学化学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的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你知道为什么碳酸钠水溶液显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学会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及理论推理获得盐类水解的原理。 (2)你会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通过所获取的理论知识准确快速地判断哪些物质水解呈酸性,哪些物质水解呈碱性。 (3)你会用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盐类的水解吗?希望在本节课上你能学会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 (1)你掌握小组合作探究的技巧吗?希望在小组合作实验与讨论的过程中,你能学会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与探究。 (2)你会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及合理的理论分析归纳出有效的定义及规律吗?我想,在本节课上,你绝对可以掌握,同时,自己的文字归纳能力也会得到一定锻炼。 (3)在化学理论的学习上,你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吗?本节课会教给你一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你能感觉到探究学习的奇妙吗?你能发现实验的神奇吗?在这节课上,你能感受到化学学科的真谛-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并注定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三、重点难点 1、重点:盐类水解的实质及规律。 2、难点:探究并解释盐溶液酸碱性的成因。 四、学情分析 1、知能有积累:高二学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思维活跃。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离子方程式书写、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以及溶液pH 等知识,且具备了分析溶液中粒子微观行为的能力,具备了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前提。因此,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掌握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人教版二年级的上册的数学广角搭配学习的教案.doc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 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规律的全面思考问 题。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 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三.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 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学习单;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想)播放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哪个动画片里的呀?(喜羊羊与灰太狼)灰太狼最喜欢 做什么?(抓羊);今天呀;灰太狼就把美羊羊给抓走了;并且把她关进了狼 堡里;这下可把喜洋洋给急坏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把美羊羊救出来 吗?(愿意)要想救出美羊羊需要闯过两个关卡;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吧。 二 .实际操作;感知规律。 1.第一关:羊村大门的密码是由 1 和 2 组成的两位数。 师:你能帮喜羊羊解决吗? 生思考后汇报: 1221 师:那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来试一下;原来是 21;看门开了;恭喜你们顺 利的进入下一关。 2.第二关:超级密码锁:这把锁的密码是由 1.2.3 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 数。(找生读) 师:由数字 1.2.3 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几种可能呢? 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作业纸;想一想;写一写;同桌之间相互商量一下; 写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交流时有序轻声;完 成后坐端正。 学生两人为一小组;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方法。 学生完成后汇报: 生1:我先写 12;再写 21;13 和 31;23 和 32。 生2:我先让十位都是 1;个位分别是 2 和 3;之后让十位是 2;个位是 1和3;最后让十位是 3;个位分别是 1 和 2。 生 3:我先让个位都是1;十位分别是 2 和 3;之后让个位是2;十位是 1 和 3;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公开课盐类的水解教学 设计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集体备课教案高2020级化学组

教材先提出盐溶液的酸碱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得出盐溶液的酸碱性与其组成的关系,再通过微观分析得出其本质原因。针对这一内容组织形式、结合学生已经基本具备解决问题的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知识和平衡移动原理知识,本节课适合于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同时,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盐类水解的概念,根据概念的分类和学习的认知学心理,概念的形成要通过具体的例证进行概念感知、对例证进行分析、比较、辨别,在此基础上舍弃非本质特征、提取其本质特征、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综合上述两点,我设计了如下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质疑――理论讲解――交流应用 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高2020级(17)班 实验器材:试剂瓶、烧杯、玻璃棒、pH试纸等 本节课将用到 白板,白板笔,计算机,投影仪,图片,课件PPT等。 板书设计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 强酸强碱盐:中性 强酸弱碱盐:酸性 强碱弱酸盐:碱性 二、盐溶液呈现酸碱性的原因 1、理论分析:CH 3 OONa溶液(显碱性): CH 3OONa=CH 3 OO—+Na+ + H 2 OH++OH— CH 3 COOH 2、盐类水解的定义 3、实质 4、规律 5、条件 6、特征 三、水解方程式的书写规则 ①一般用,不用气体或沉淀符号; ②多元弱酸根分布写,以第一步为主;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被蜂蛰伤莫大 意——大妈差点送了 命! 某日上午10点左右,家 住市区的李大妈与邻居 一起到附近山上采槐花 时,不慎被蜜蜂蜇伤, 当时她并未在意,以为 没什么大碍。 回家后,李大妈感到被 蜇处疼痛加剧、呼吸困 难、意识模糊,家人急 忙拨打急救电话,医生 对症处理,经过治疗, 李大妈才脱离危险。 【问】为什么Na2CO3溶 液、NaHCO3溶液、肥皂 水可以消除疼痛? 探究2:盐溶液是否一定 呈中性? 【演示探究】实验内 容:室温下,用PH试纸 测以下5种盐溶液的pH 值,确定它们的酸碱 性。 【质疑】盐,既不会电 离出H+,也不会电离出 OH-,为什么也会显示出 不同的酸碱性?这就是 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 题:盐类的水解 【质疑】如果盐不同, 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 就先以CH 3 OONa溶液(显 碱性)为例来分析。在 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 质CH 3OONa和H 2 O,所以 存在两个电离: NH 4Cl=NH 4 ++Cl-,H 2 O H+ +OH-,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 -]=[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为什思考回答: Na2CO3溶液、NaHCO3溶 液、肥皂水可能显碱性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 析得出结论: 盐溶液不一定都是 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 呈碱性 思考,回答:只能来自 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 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 出的H+或OH-反应。 思考,回答:H+与CH 3 OO- 反应能结合成弱电解质 CH 3 COOH,才能不断地反 应,所以 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 习兴趣,轻松进入学习 状态。 , 吸引学生注意,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过渡自然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 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 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 识。经过层层分析,最 后找到本质原因——盐 类水解。

2018版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八盐类的水解教学案(最新整理)

课时 3 盐类的水解 [2018 备 考 · 最 新 考 纲 ] 1.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2.了解盐类水解的应用。 考点一 盐类的水解及其规律 (考点层次 B→共研、理解、整合) 1.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电离产生的 H +或 OH -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 2 .实质 →c (H +)≠c (OH -)→溶液呈碱性或酸性 3. 特点 4. 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 类型 实 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 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的 pH 强酸 强碱盐 NaCl 、KNO 3 否 中性 pH =7 强酸 弱碱盐 NH 4Cl 、 Cu(NO 3)2 是 NH +4 、Cu 2+ 酸性 pH<7 弱酸 强碱盐 CH 3COONa 、Na 2CO 3 是 CH 3COO -、CO 23- 碱性 pH>7 5. (1)一般要求

如NH4Cl 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NH+4+H2O NH3·H2O+H+。 (2)三种类型的盐水解方程式的书写。 ①多元弱酸盐水解:分步进行,以第一步为主,一般只写第一步水解方程式。 如 Na2C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CO23-+H2O HCO-3+OH-。 ②多元弱碱盐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一步写完。 如 FeCl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Fe3++3H2O Fe(OH)3+3H+。 ③阴、阳离子相互促进的水解:水解程度较大,书写时要用“===”、“↑”、“↓”等。如 Na2S 溶液与 AlCl3溶液混合反应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 2Al3++3S2-+6H2O===2Al(OH)3↓+3H2S↑。 VS 教材高考 1.(SJ 选修4·P853 改编)现有浓度为0.1 mol·L-1的五种电解质溶液①Na2CO3②NaHCO3 ③NaAlO2 ④CH3COONa ⑤NaOH 这五种溶液的pH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⑤③①②④B.①④②③⑤ C.④②①③⑤D.②④①③⑤ 答案 C 2.(SJ 选修4·P866 改编)下列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CO-3+H2O CO2↑+OH- B.S2-+2H2O H2S+2OH- C.Fe3++3H2O Fe(OH)3↓+3H+ D.CO23-+H2O HCO-3+OH- 答案D 3.(溯源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c NH+4 (1)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c Cl- (2)0.1 mol/L CH3COONa 溶液pH>7,证明乙酸是弱酸(√) (3)饱和NaClO 溶液pH 约为11:ClO-+H2O HClO+OH-(√)(2016·课标全国Ⅲ,13C) (2016·上海,6B) (2015·北京理综,11B 改编)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大象的耳朵》名师教案

《大象的耳朵》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要轻信于人,要坚信自己的主张。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汉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符合自身实际,不要轻信于人,要坚信自己的主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入文,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象》。 2、出示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 3、出示小象的图片。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注意文中的多音字。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

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似、耷、咦、竖、竿、舞、痛、烦、扇。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竿、烦、耷、扇、似。 (1)比较认知“竿”和“耷”: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由偏旁加上学过的旧字组成的,比较容易识记。(配合图片认知和生字组成认知进行)(2)“似”和“扇”字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把字写好看。 (3)“耷”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配合图片认知进行) 5、开火车读准字音。 四、情景朗读,感知文本 导学:大象为什么耷拉着耳朵呢?小伙伴们的话对他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一起来认真学习《大象的耳朵》吧。 1、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ā)拉着。 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 小兔子说:“咦(yí),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来了?” 大象说:“我生来就是这样啊。” 小兔子说:“你看,我的耳朵是竖(shù)着的,你的耳朵一定是有病了。” 后来,大象又遇到了小羊。小羊也说:“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着的呢?” 小鹿、小马,还有小老鼠,见到了大象,都要说他的耳朵。 (注意语速的快慢,注意多音字的读音,读出大象、小兔子和其他小动物的语气来。) 2、大象也不安起来,他自言自语地说:“他们都这么说,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让我的耳朵竖起来。” 怎么才能让耳朵竖起来呢? 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竹竿(ɡān)把耳朵撑起来。 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跳舞(wǔ),吵

人教版二年级搭配教案和练习题

魔法学堂开饭了,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是3种荤菜和4种素菜,3种荤菜分别是:红烧排骨、小鸡炖蘑菇、咖喱牛肉,4种素菜分别是:炝炒圆白菜、醋溜土豆丝、地三鲜、西芹百合. 点菜时如果只点一个菜,有点荤菜和素菜这两种方式,也就是说,可以点:红烧排骨、小鸡炖蘑菇、咖喱牛肉、炝炒圆白菜、醋溜土豆丝、地三鲜、西芹百合之一,有347+=种点菜方法,这就是加法原理. 如果要求荤菜和素菜各点一个,这时我们可以把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看成一个点菜组合,点荤菜是第一步,点素菜是第二步,这两步缺一不可.红烧排骨选素菜的点菜方法有4种:红烧排骨配炝炒圆白菜、红烧排骨配醋溜土豆丝、红烧排骨配地三鲜、红烧排骨配西芹百合.同样地,小鸡炖蘑菇配素菜有4种,咖喱牛肉配素菜也有4种.合在一起就有4312?=种点菜方法,这就是乘法原理. 一.加法原理 知识图谱 错题回顾 搭配 知识精讲

1.加法原理的概念 如果完成一件事有几类方式,在每一类方式中又有不同的方法,那么把每类的方法数相加就得到所有的方法数. 2.类与类之间满足下列要求: (1)只能选择其中的某一类,而不能几类同时选; (2)类与类之间可以相互替代,只需要选择某一类就可以满足要求. 二.乘法原理 1.乘法原理的概念 如果完成一件事分为几个步骤,在每一个步骤中又有不同的方法,那么把每步的方法数相乘就得到所有的方法数. 2.步与步之间满足下列要求: (1)每步都只是整件事情的一个部分,必须全部完成才能满足结论; (2)步与步之间有先后的顺序,先确定好第一步,再做下一步……直到最后.三点剖析 重难点:缺一不可:用乘法原理;缺一可:用加法原理. 题模精选 题模一:加法原理 例1.1.1墨莫去吃午饭,发现附近的中餐厅有9个,西餐厅有3个,日式餐厅有2个.他准备找一家餐厅吃饭,一共有________种不同的选择? A.54B.14C.3D.5 例 1.1.2小高一家人外出旅游,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坐飞机.经过网上查询,出发的那一天中火车有4班,汽车有3班,飞机有2班.任意选择其中一个班次,有多少种出行方法? 题模二:乘法原理 例1.2.1饰品店里有5种不同的熊玩具,4种不同的狗玩具,和3种不同的猫玩具,夏夏从中各选一种,有______________种不同的组合. 例 1.2.2用红、黄两种颜色给图中房子的屋顶、烟囱、门、窗四个部分染色,每个部分只能染一种颜色,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染色方法?

优质课教案:盐类的水解

公开课教案 开课教师:林玉治时间:2008-12-5 星期五第三节班级:K二6班 第三单元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盐类的水解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碱弱酸盐和强酸弱碱盐的水解。 2.能通过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出盐类水解的规律,揭示盐类水解的本质。 3.能运用盐类水解的规律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重点:盐类水解的本质 教学难点: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和分析 教学过程: 【导课】生活中如果遇到火灾怎么办? 打119,找水源,找泡沫灭火器····· 【切题】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倒置,喷出大量泡沫隔绝空气灭火。 灭火器的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为什么倒置可以产生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 欲知详情如何,请听《盐类的水解》 [问题引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吗?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一、探究盐溶液的酸碱性:(常温,中性溶液PH=7,判断溶液酸碱性最简易方案:用PH试纸测PH)【活动与探究】用pH试纸检验下列(一)组溶液的酸碱性:【学生实验】 (一)NaCl、NH4Cl、CH3COONa(二)AlCl3、Na2CO3、Na2SO4、 溶液的酸碱性 盐的类型 (从生成该盐的酸和碱的强弱分) 【讨论】为什么不同的盐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生成该盐的酸和 碱的强弱间有什么关系? 盐的组成: 酸+ 碱= 盐+ 水 强酸强碱强酸强碱盐如:NaCl KNO3 强酸弱碱盐NH4Cl Al2(SO4)3 弱酸弱碱弱酸强碱盐CH3COONa Na2CO3 弱酸弱碱盐CH3COONH4 △正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①强碱弱酸盐的水溶液显碱性c(H+)<c(OH—) ②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c(H+)>c(OH—) ③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c(H+)= c(OH—)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公开课优质教案)

《大象的耳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有关大象耳朵的故事。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大象耳朵不同,是否是有毛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是对的,我们就该坚持自己的,不可以轻易改变。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文中动物的对话,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变的。 一、游戏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什么小动物?(生汇报)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连一连的游戏,看你们能不能叫出下面动物的名字。(出示课件,指生汇报) 2、师:那这些动物中谁和谁的耳朵是竖起来的?谁的耳朵又是耷拉着呢?(生汇报) 3、出示课件识记生字“竖、耷”,指生朗读,师生正音,读词并看图说句子。

4、师:课文中谁的耳朵是耷拉着?(生:大象)出示句子“大象有一对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生读)是啊!就是这对像扇子似的耷拉着的大耳朵还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19课《大象的耳朵》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5、师板书,生齐读课题,书空。 二、初读童话,识记生字 1、(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聆听课文录音,温馨提示:听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在课本中标画出来。 2、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画自然段,圈画生字,不认识的生字请教同学,或者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3、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各种形式认读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游戏《大象过河》认读生字。 (3)师:本课的生字宝宝太调皮了,他们跑去和别的生字宝宝玩了,你们能不能把它们送回句子妈妈的家里呢?(生句子朗读识记生字词)a每天,大象站着睡觉的时候,就用两根______把耳朵撑起来。 指生朗读句子,识记“竿”字。 师:想什么办法记住它?看它是什么部首?(竹字头)谁能说出带有竹字头的字?生汇报(出示:笑、笔、算、笔、管、等、答、箭……)生朗读。 b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儿里,经常有小虫子飞进去,还在里面_______,吵的他又_______,又_______。指生朗读句子,识记“痛、舞、烦”三个生字。

盐类的水解教案(1)

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盐类水解”这一教学内容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专题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第三单元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衡特征及移动原理,以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包括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电离平衡两个平衡体系,都是平衡原理的具体应用。学生也初步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溶液酸碱性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盐类在溶液中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这样的安排既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又能使学生对平衡原理和弱电解质概念的具体应用和再认识。同时,盐类水解的知识又与后续沉淀溶解平衡紧密相连的。从知识结构上讲,盐类水解平衡是继化学平衡、弱酸、弱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之后的又一个平衡体系,它们与将要学习的沉淀溶解平衡构成了中学化学的完整的平衡体系,通过学习盐类水解,有利于学生构建电解质溶液的平衡体系。 本单元内容包括盐类水解和盐类水解的应用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重点内容。教材在设计上先是通过活动与探究实验让学生感受盐溶液的酸碱性,获取盐溶液有的是呈碱性、有的呈酸性而有的呈中性的感性认知,并通过讨论活动从宏观上认识并概括出盐的组成与其溶液酸碱性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完成感性认识后,教材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去探究盐溶液呈酸碱性的本质,教材以常见典型的氯化铵、醋酸钠和氯化钠三种盐在水溶液电离出的某些离子能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形成弱酸或弱碱的过程,分析了这一过程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从而在更深刻从微观粒子变化的水平揭示了盐溶液酸碱性的本质。第二部分实际上是讨论平衡移动原理在盐类水解平衡上的应用,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重要意义,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学案教案.doc

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并能够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学会正确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3.了解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学习重点 盐类水解的本质,理解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弱酸盐水解规律 学习难点 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导学过程】: 一、盐的组成与盐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 【实验引导】 【自主探知】 COONa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1)分析CH 3 (2)分析一下NH Cl为什么显酸性? 4 (3)为什么NaCl溶液是中性的? 二、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无弱呈中性。

注意:这只一般规律,也有例外的,如:。【小结】:填写酸性、碱性、或中性: 强酸强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强酸弱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弱酸强碱形成的盐溶液显性。 三、建立盐类水解的概念: (1).定义: 在溶液中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水解的特点: ①.可逆: ②.吸热:△H>0 ③.一般很微弱,水解产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不用“↓”、“↑” 符号,生成物(如H 2CO 3 、NH 3 ?H 2 O等)也不写分解产物; ④.水解平衡(动态) (3).水解的条件: (4).水解的实质: 四、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 (1).内部因素(主要因素): 盐的本性,,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2).外因因素(次要因素) : ①.温度:因水解是_____热过程,所以温度越,水解程度越大。 ②.浓度:盐的浓度越,水解程度越大,但是。

《大象的耳朵》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推荐】

《大象的耳朵》教案(共2课时附板书)【推荐】 “象耳”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可以识别10个新字符,如“like: da”,书写8个新字符,如“fan,slow ”,掌握2个复音字符,如“like,fan” 2:正确:流利地、感性地阅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问题。 3:了解大象的想法是如何变化的,理解别人说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并学会思考 [教学重点] 1:记忆新单词和理解课文 2:理解“别人就是别人,我就是我”的含义,并理解其中的真理。 [教学时数]2小时 头等舱 教学过程 标准测试 1:猜测导入 |1:班级表演谜语:耳朵像蒲扇,身体像小山,鼻子又长又长,帮助人们做工作(殴打动物) 2:学生真的很聪明。这种动物是大象。你知道大象有什么特征吗?(学生举手回答)是的,大象有大耳朵、长鼻子、粗腿、白色象牙、强壮的身体和细尾巴。我们今天要学的新课文是关于大象耳朵的。 3:展览主题:大象的耳朵(完整阅读主题)

标准测试: 1:大象长什么样?请说说你眼中的大象 2:自己读课文,学习新单词 1:自由阅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记课文中的新单词:单词,读正确的发音,在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次。 2年:小组合作识字:相互阅读:相互倾听和正确发音 3:教师指导:鼓励学生成为小学教师,教学生认识新汉字,注重书写汉字的交流方法 (1)复音字符:fan:shn fan shà风扇 (2)摄影素养:垂直:杆、支架、舞蹈 (3)结合生活经验识字:痛苦:烦恼,问 4:识别和阅读各种形式的新文字和新词 5:指阅读课文、检查识字和大声朗读、教师和学生的评论以及纠正发音 标准测试: 2:在下列单词中添加一些单词来选择正确的发音 s sh shnān shàn (1)大象有一双大耳朵,像扇子一样耷拉着。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教案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规律的全面思考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三.情感态度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自主探索,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学习单,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彩笔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带来了一首歌,你们想听吗?(想) 播放歌曲《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同学们,这首歌是哪个动画片里的呀?(喜羊羊与灰太狼)灰太狼最喜欢做什么?(抓羊),今天呀,灰太狼就把美羊羊给抓走了,并且把她关进了狼堡里,这下可把喜洋洋给急坏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把美羊羊救出来吗?(愿意)要想救出美羊羊需要闯过两个关卡,我们先一起进入第一关吧。 二.实际操作,感知规律。 1.第一关:羊村大门的密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 师:你能帮喜羊羊解决吗? 生思考后汇报:12 21 师:那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来试一下,原来是21,看门开了,恭喜你们顺利的进入下一关。 2.第二关:超级密码锁:这把锁的密码是由1.2.3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找生读) 师:由数字1.2.3其中的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几种可能呢? 请同学们拿出第一张作业纸,想一想,写一写,同桌之间相互商量一下,写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交流时有序轻声,完成后坐端正。 学生两人为一小组,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注意发现学生的不同方法。 学生完成后汇报: 生1:我先写12,再写21,13和31,23和32。 生2:我先让十位都是1,个位分别是2和3,之后让十位是2,个位是1和3,最后让十位是3,个位分别是1和2。 生3:我先让个位都是1,十位分别是2和3,之后让个位是2,十位是1和3,最后让个位是3,十位分别是1和2。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汤春爱 一、课标要求 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盐类水解的定义,发生的条件和本质以及水解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溶液呈不同酸碱性的原因;从微观角度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原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不同的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盐类水解的本质 四、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部分是寻找规律,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盐类物质入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并运用归纳法分析盐类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对应关系,找出找出盐类溶液酸碱性的规律。第二部分是分析原因,引导学生

以水的电离平衡为基础,分析盐类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和OH-结合成弱酸或弱碱的趋势,明确不同盐溶液呈现不同酸碱性的本质原因。分析盐类水解的条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从宏观到微观、从静态到动态的探究方法,领悟矛盾的“对立与统一”以及矛盾“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哲学观点。 五、教学过程:

问何而来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NH4Cl=NH4++Cl-)而是水: H2O≒H++OH- 问题探究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某些 盐溶液中C(H+)和C(OH-) 不等 请根据表二提示,分组讨 论,共同找出原因 [思考与交流]: 根据下表,对在水中分别加 入三类不同盐的过程中,溶 液的各种粒子变化情况进行 比较、分析,试着从中找出 不同类型盐溶液呈现不同酸 碱性的原因。 (见附表二) 引导思考 宏观到微 观; 静态到动 态 生生互动 引导学生从盐溶入水中过程的三个阶段粒子的变化进行 分析 点评汇报结果 NH4++H2O≒NH3·H2O + H+ 平衡时C(H+) > C(OH- ) 小结:弱碱阳离子NH4+与水 电离产生的OH-形成了弱碱 NH 3 ·H 2 O,从而促进了水的电 离,导致溶液的C(H+)增 大,使溶液呈现酸性,这就 是NH4Cl溶液呈酸性的根本 原因。 树立“对 立与统 一”的哲 学观点。 培养分 析、归纳 能力。 现疑 、答疑对该同学分析还有什么疑问 呢 提出疑问 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提高学生 发现问 题、解决 问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