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几百欧的电阻R x。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为3V)、学生用电流表(量程为0~0.6A、0~3A)、学生用电压表(量程为0~3V、0~15V)、滑动变阻器R1和电阻箱R2(0~9999Ω5A)各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1)小明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如图是小明连接的电路。接通电路后,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2V。请你判断:

电路中哪一个元件发生了什么故障?答:______;

(2)在排除故障换用新元件后,经检查电路完好。闭合开关,逐渐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接入电阻至最小,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的指针几乎不偏转,电流太小的原因是______。所以按小明所选的器材不能用伏安法测出该电阻的值;

(3)请你帮助小明在实验室所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测出该电阻的值;

(a)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

(b)实验步骤: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合适的值;断开S1闭合S2,______;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

(c)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______。

【答案】电流表短路待测电阻阻值太大保持滑片位置不

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闭合S1时相同R x=R

【解析】

【分析】

(1)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2)根据欧姆定律,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若电路的电阻增大,则电路中的电流减小,若电阻值很大,则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小。若电流值小于电流表的分度值时,将无法准确地测出电流值。

(3)根据实验电路图可知,实验时有电压表,没有电流表,可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特点进行实验,即:连接好电路图后,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再将开关与电阻箱连接并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相等和欧姆定律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阻箱的阻值相等;据此设计实验步骤。

【详解】

(1)[1]接通电路,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示数为零,而电压表示数为2V,说明电流表被短路。

(2)[2]由于电源电压为3V,而电阻R x的阻值大约为几百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太小。

(3)[3]可以应用等效法测待测电阻阻值,待测电阻与电阻箱并联,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4]实验步骤:按图连接好电路;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显示合适的值;断开S1闭合S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与闭合S1时相同;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

[5]写出待测电阻R x的表达式

R x=R

【点评】

本题的难点较多,一是电流表量程的选取,二是故障原因的判断,三是没有电压表测电阻的方法: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特点设计实验,着重体现了等效替代法

在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2.如图所示是“用铅笔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的电路图.

(1)闭合开关,保持滑片P2位置不变,向右移动铅笔芯上的滑片P1,电路中的电流

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如果滑片P1滑动到铅笔芯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很小,应该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2向________移动.

(3)移动铅笔芯上面的滑片P1,记录铅笔芯A P之间的距离和电压表的示数,数据如表所示:

通过表中数据反映的规律和___________可以推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________比的结论.

(4)保持滑片P 1的位置不变,滑片P 2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为0.9V ,滑片P 2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电压表示数变为1.2V ,滑片P 2再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V .

【答案】不变 右 欧姆定律 正 1.8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主要是长度因素。

【详解】

(1)[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P 2不动时,不管P 1怎么滑动滑动,铅笔芯的电阻都不变,那么电路的总电阻不变,唯有改变了电压表的示数,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2)[2]电压表的示数变得很小,是滑动变阻器分去了太多电压,故要向右滑动滑片P 2,让变阻器的电阻变小,分去的电压变小,那么电压表的示数就会变大

(3)[3][4]当A P 之间的距离变大时,电压表所测的导体长变长,其示数随之变大。而在这个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变,根据欧姆定律U I R

=得,当电流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处理表中的数据有:电压与A P 1的距离的比值是定值,即是两者也成正比,所以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4)[5]当电压表的示数为U AP =0.9V 时,设铅笔芯和滑动变阻器此时接入电路的总电阻为R ,A P 段的电阻为R AP ,电源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有

AP AP U U I R R

=

= 即是 AP 0.9V U R R

= 此为①式

当电压表示数为U ′AP =1.2V 时,设变阻器减小的电阻为△R ,同理有

′′

AP AP U U I R R R ==-? 即是

1.2V AP U R R R

=-?

此为②式 解①②两式得, R

=4△R

此为③式

将③式代入①式得,

3.6V AP UR R

=? 当滑片P 2再向右移动相同的距离,电压表的示数设为U ′′AP ,同理有

′′′

2AP AP U U I R R R ==-? 而将③式入上式,得

′11 3.6V 1.8V 22

AP AP UR U R ==?=?

3.小明探究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时,找来一支铅笔芯,测量其长度并用两枚金属回形针夹住其两端进行实验。

(1)图甲是测铅笔芯电阻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其连接完整。_____

①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均无示数,为排查故障他将电压表改接在变阻器两端,发现电压表有示数,则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

②排除故障,移动滑片P ,电流表示数为0.14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为____V ,测出的电阻为____Ω?

(2)移动回形针,改变并测量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长度,实验时发现电流表损坏,他又设计了图丙电路测量电阻。

①正确连好电路,闭合开关S ,将开关S 1先拨至b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使电压表示数为U 。

②再将S 1拨至a ,调节电阻箱旋钮至图丁位置,观察到电压表示数略大于U ,他把“×1”挡的旋钮又旋了一格,发现电压表示数略小于U ,此时他_____(选填“应”或“不应”)再调节滑动变阻器,以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U 。

③推断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填写范围)。

(3)小明由上述两次实验,得出铅笔芯电阻与长度的关系,请评价他在探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______?

【答案】 滑动变阻器断路 2.8V 20 不应 14Ω~15Ω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电源为2节干电池,电压小于3V ,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0~3V 的量程,电压表与铅笔芯并联,铅笔芯串联接入电路。连接电路如图所示:

①[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断路,电压表接在铅笔芯两端无示数,而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有示数,说明滑动变阻器断路。

②[3]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分度值为0.1V ,所以图乙中电压表的示数为2.8V 。

[4]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为

2.8V ==20Ω0.14A

U R I (2) ②[5]应用等效法测电阻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应该保持不变,使S 1接b 时铅笔芯两端电压与S 1接a 时电阻箱两端电压相等,即分压效果相等,电阻箱的电阻等于铅笔芯电阻。所以实验时不应该移动滑动变阻器。

[6]图丙中电阻箱的阻值为15Ω,观察到电压表示数略大于U ,他把“×1”挡的旋钮又旋了

一格,发现电压表示数略小于U,则由串联分压规律可知此时电阻箱阻值变小,即电阻箱的阻值调为14Ω,所以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4Ω~15Ω。

(3)[7]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4.方方做了“研究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后,欲探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小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现有电压为9V的电源、规格为“6V 3.6W”的小灯泡、规格为“2A 10Ω”的滑动变阻器、导线、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等器材。方方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实验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示数始终较大,无法探究电压更小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方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继续实验。

(1)当使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时,电压表示数为4伏,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_;

(2)方方根据电路图乙,连接实物电路如图丙所示。老师说少连了一根导线,请你帮她在图中添上这根导线______;

(3)方方按图乙正确连接后进行实验,采集数据,绘制了小灯泡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曲线图,如图丁所示。

①AB段是直线,可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在电压较小时,______;

②BC段明显发生弯曲,是因为______。

【答案】0.5A 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

压成正比灯丝的电阻变大

【解析】

【分析】

(1)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求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

U

I

R

,求出电路中的电流。

(2)根据图乙确定图丙的连接。

(3)根据灯丝的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分析。

【详解】

(1)[1]由图甲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题意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V ,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U 滑=U -U 灯=9V-4V=5V

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

5V 0.5A 10Ω

U I R ===滑滑 (2)[2]由图乙知,滑动变阻器的左半部分与灯泡并联,所以连接如图所示:

(3)①[3]由图象知,AB 段是一段直的线段,可知,在电压较小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4]BC 段出现弯曲,是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压较高时,灯丝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因此灯丝的电阻也会增大,从而造成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的现象。

【点睛】

本题主要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考查了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实验中所遇问题及解决方法,很具有实用性。

5.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选取了如下器材:电源(电压恒为6V )、定值电阻(5Ω、10Ω、 15Ω、20Ω的各一个 )、滑动变阻器标有“30Ω 2A"、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必须改变接入电路的定值电阻阻值大小,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_____不变,测量并记录不同电阻所对应的电流。

(2)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____( 选填“阻值最

小”或“阻值最大”)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经检查,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无误,则电路存在故障可能是_____( 选填“开关断路”、“定值电阻断路”或“滑动变阻器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将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控制值为2V ,再将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后,接下来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方向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仍为2V ;当把15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进行第四次实验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都超过2V 。若仍想成功完成第四次实验,在不更换现有电源和滑动变阻器的前提下,应重新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的最小值为

_______V 。

(4)小明完成实验,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答案】电压 阻值最大 定值电阻断路 远离 2.4 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解析】

【分析】

(1)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需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片要置于阻值最大处;常见电路故障有断路与短路两种,根据电路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换接电阻后,应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根据串联分压的知识判断滑片的移动方向;根据滑动变阻器分压和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特点分析解答;

(4)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详解】

(1)[1]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要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来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2]为保护电路安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端。

[3]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电压表并联电路之外电路不存在断路,则与电压表并联的定值电阻断路。

(3)[4]将5Ω电阻换成10Ω后,电压表的示数会变大,所以应该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远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下接线柱方向移动,使电压表仍为原来的示数不变。

[5]当把15Ω的定值电阻换成20Ω的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30Ω时,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4V 420Ω6V 2.4V 30Ω20Ω

R U U R R ==?='++ 则应重新设置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的最小值为2.4V 。

(4)[6]分析记录的实验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小华找到了一张测定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图,如图所示,他与同组同学对相关问题进

行了探究。

(1)把油量信息转化为电信息,有利于信息的传递。装置中,信息转化的关键环节为:油量变化→杠杆绕O 点转动→电路的______变化→电流变化;

(2)若圆弧形电阻丝最大阻值为100Ω,其他可供选择的器材有:恒压电源E 1(电压3V)和E 2(电压18V);电流表A 1(量程0~0.6A)和A 2(量程0~0.1A);定值电阻R 1=5Ω、R 2=30Ω和R 3=100Ω。为了节约能源,并且实现油量最大时,电流表示数最大,器材选择的最佳组合为______;

A .E 2、A 2、R 3

B .E 1、A 2、R 2

C .E 1、A 2、R 1

D .

E 2、A 1、R 3

(3)合理选择器材后,他们通过测量,得到了下表所示的结果(其中V 是油箱的容积,I g 是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液体体积 V 2V 3

V 3 0 电流表示数 I g g

2I g

3I g

4I

依据测量结果,可以将电流表的刻度改为油量体积。分析数据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 2时,电流表示数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 512

I ; (4)关于探究过程的反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

A .调整圆弧形电阻丝的位置,要让圆心在O 点

B .为保证安全和方便,测量时用水来灌装油箱

C .为节约空间,应该使电路元件尽量靠近油箱

D .该装置还存在一些缺陷,应继续探究并改进

【答案】总电阻 B 小于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绕O 点转动,电阻值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化,电路总电阻变化,电流变化。

(2)[2]为了节约能源,需要电压较小的,电流较小,则选择电源E 1和电流表A 2,当油量最大时,电流表示数最大,圆弧形电阻丝接入电路阻值为0,则需要定值电阻为

3V 300.1A

U R I =

==Ω 综上,故选B 。 (3)[3]如果液体体积和电流表示数成正比,则当液体体积为

V 2时,电流表示数等于g 512I ,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可知,电流减小的变化量越来越小,所以当液体体积为

V 2时,电流表示数小于g 512

I 。 (4)[4] A .让圆心在O 点,则两边力臂大小相同,变化量相同,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水不可燃,容易获取,测量时用水来灌装油箱,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电路元件会由于电流热效应,温度较高,油是可燃物,电路元件尽量靠近油箱容易燃烧,故C 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当油量最小时,电阻丝接入电路最大,电流最小,但是电流表示数不为0,所以需要对电流表的示数最小位置进行标记为油量为0,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7.小刚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量某定值电阻R 阻值”的实验中将电路图连接成如图甲所示电路.

(1)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_____,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___端(选填“C”或“D”). (2)实验中,移动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示数且无明显变化,经检查是导线连接问题,请你用笔面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

(3)电路连接正确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为_____A ,它的阻值是_________Ω.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_______.

(4)另一位同学选择了一个标准的电阻箱(元件符号

),若干开关、干电池及导线和一个电流表(电流表量程足够大)来测量定值电阻R 的阻值,请你帮他在方框内设计完整的电路图______(画出一种即可).

【答案】断开 C 定值电阻R 右端连线到电压表3V 接线柱 0.39 9 减小误差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断开的,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处端的C处;

(2)由原电路图知道,电阻没有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实验中,移动滑片,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较大示数且无明显变化;实验中,电阻应与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与电阻并联,定值电阻R右端连线到电压表3V接线柱,故电路正确连接如下:

(3)电路连接正确后,当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即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是

0.1V,所以电压是2.7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是

0.02A,则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大小是0.3A,由欧姆定律知道,它的阻值是:

R=U

I

=

2.7V

0.3A

=9Ω;

通常情况下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4)将两电阻并联,每个支路一个开关,电流表接在干路上,首先只接通定值电阻,记下电流表示数;将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再只接通电阻箱,将电阻箱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表示数与第一次相同,此时电阻箱示数即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故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8.同学们想探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1)小明同学通过学习知道了__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因此做出了如下三种情想:

A.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B.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2)为了验证猜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为三节新干电池,电阻R为10Ω,滑动变阻器R标有“50Ω 1A”字样,电压表电流表均完好。

①根据甲电路图将乙图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______)

②闭合开关前,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______阻值处( 选填“最大”或“最小”);

③他检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位置互换了,若闭合开关电流表______(选填“会”或“不会”)被烧坏;

④排除故障后小明进行了实验,得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电阻一定时,_____。

(3)小明还想用这个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他是他将电阻R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4V的小灯泡(阻值约为13Ω),并将电压表更换为15V量程,闭合开关S后,调节滑片至电压表示数为4.0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_______W。

【答案】电压最大不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0.3

1.2

【解析】

【详解】

第一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第二空.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接入电路,故根据甲连接实物图如下:

第三空.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阻值处;

第四空.电压表、电流表位置互换了,则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因电压表内阻很大,电路中的电流很小,此时闭合开关电流表不会被烧坏;

第五空.分析实验数据,每一次电压与电流的比都为一定值,故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第六空.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分度值为0.02A,电流为0.3A;

第七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4.0V,电流为0.3A,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P=UI=4V×0.3A=1.2W。

9.如图甲,是张勇实验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

6V.电压表、电流表无损坏,有阻值为5Ω、10Ω、20Ω、30Ω、40Ω定值电阻5个。(1)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成图乙的实物图。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改变定值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为了科学地得出实验结论,当每次更换电阻后,都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此时眼睛应注意观察_______(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B.电压表 C.电流表 D.电源

(3)某次实验,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0,电流表示数正常,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将5次实验数据描绘在图丙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选填序号)。

A.电流B.电压C.电阻D.电功率

(5)实验中,他们选择下列哪个滑动变阻器最合适_______(选填序号)。

A.10Ω 0.5A B.50Ω 0.5A C.50Ω 1A D.200Ω 1A

(6)请你用平滑曲线将图丙中5个点连接起来,观察图象你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_______。

【答案】 B 电阻短路 B C 成反比

【解析】

【详解】

(1)将滑动变阻器一上一下串联接入电路,根据甲图知,滑动变阻器接右下接线柱,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如下图所示:

(2)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在不断的改变定值电阻的同时,必须不断的移动滑动变阻器,使得电压表的示数是一个定值,即控制变量,故在移动滑片的同时,眼

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故选B;

(3)更换电阻R,合上开关后,电流表示数正常,说明电路是通路,不是断路,电压表示数为零,说明电阻短路;

(4)阴影部分为横、纵坐标的乘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即阴影面积表示电压,故选B;

(5)由图丙可知,实验中电阻最大为40Ω时,电流最小为0.1A,电压表的示数为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根据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

由图丙知,电流的最大为0.8A,所以,选C滑动变阻器最合适;

(6)将图丙中5个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点睛】

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即分别控制电阻不变和电压不变,要能分析判断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滑片的调整方向,注意理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电流与电阻的乘积,所以阴影部分表示电压。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可以有以下两种测量方法,分别叫内接法和外接法。如图所示,分别为实验电路的一部分。电流表与电压表都有电阻,它们的电阻叫内阻,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小,约为R A=0.05Ω,所以在电学实验中,它的内阻常常忽略不计;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约为R V=10kΩ,连入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很小,所以在电学实验中通过它的电流常常忽略不计。但在实际测量中这些忽略不计的物理量却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

博涵同学带领创新实验小组,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后,购买了两个定值电阻并向物理老师借来所需器材进行了测量,两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1=5Ω,R2=20kΩ,小组同学们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了合作探究,分别测出了两个电阻的阻值。

若你也做为博涵创新实验小组的一员,在测量R1=5Ω的阻值时,请你回答:

(1)此实验中你们选择的恰当方法是_____(选填字母)

A.内接法

B.外接法

(2)用你们选择的方法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请根据欧姆定律解释测量结果偏大或偏小的原因。

【答案】B 偏小 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测的电压是准确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的真实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故电流表示数比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R =

U I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讨论:

若采用内接法,电流表测的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准确的,根据分压原理,得出电流表分去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大小关系;

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测的电压是准确的,根据分流原理,得出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与电流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从而比较采用内、外接法对测量的影响的大小,据此分析;

(2)(3)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测的电压是准确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由欧姆定律分析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与真实值偏差。

【详解】

(1)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小,约为R A =0.05Ω;电压表的内阻非常大,约为R V =10kΩ,在测量R 1=5Ω的阻值时,若采用内接法,如上左图,电流表测的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是准确的,定值电阻为电流表内阻的5

1000.05Ω=Ω倍,由分压原理,电流表分去的电压为电压表示数的1 1100

V U ---+,①;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测的电压是准确的,定值电阻是电压表内阻的445 51010-Ω=?Ω

倍,根据分流原理,假设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为I′,由分流原理,则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为31

210I '---?②;比较①②得,采用外接法对测量的影响较小,选B ;

(2)(3)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测的电压是准确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的真实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故电流表示数比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U R I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 故答案为:(1)B ;(2)偏小;(3)若采用外接法,电压表测的电压是准确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电流表的示数等于通过定值电阻的真实电流和通过电压表的电流,故电流表示数比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U R I

=

,用这种方法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

本题考查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及欧姆定律的运用。要明确电学实验中,当满足待测电阻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时,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当电流表内阻远小于待测电阻阻值时,电流表应用内接法。体现了与高中知识的衔接。

11.在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某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实验电路图如图a所示.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相应地读取通过小灯泡灯丝的电流.下表中记录的是每次的测量值.

(1)以电压为横坐标、电流为纵坐标,将测量数据转换为坐标点,标记在坐标系中,如图b所示,请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_________

(2)通过计算或根据所画的实验图线都可以发现,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是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且随着电压的升高,其阻值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3)按照电路图a,在图c中将实物图连接起来_________

【答案】(1)如下图b所示(2)变化变大(3)如下图c所示

试题分析:(1

)依据题意“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可.如下图b所示.(2)由

数据记录表可见,当电压为0.5V时,电流为0.17A,此时灯泡电阻为

1 1

10.5

2.9 0.17

U V

R

I A

==≈Ω;当电压为1.5V时,电流为0.39A,此时灯泡电阻为

2 2

21.5

3.8 0.39

U V

R

I A

==≈Ω;当电压为2.5V时,电流为0.49A,此时灯泡电阻为

3 3

32.5

5.1 0.49

U V

R

I A

==≈Ω.可见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是“变化”的,且随着电压的升高,灯丝温度升高,其阻值变大.(3)依据电路图按以下顺序连接电路:电源正极—开关左接线柱,开关右接线柱—滑动变阻器金属杆一端接线柱,滑动变阻器电阻丝右端接线柱—电流表中间接线柱,电流表“-”接线柱—灯泡右接线柱,灯泡左接线柱—电源负极,电压表中间接线柱—灯泡右端,电压表“-”接线柱—灯泡左接线柱.如下图C所示.

考点:描绘图像,分析数据或分析图像得出结论,依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示意图.

12.小谢同学利用三个定值电阻(5Ω、10Ω、20Ω)、规格为“1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和开关等器材,进行了“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

(1)如图甲是小谢连接的实验电路,检查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中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______;

(2)改正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其故障是_____;

(3)排除故障后,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A ;

(4)滑片位置不动,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应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_____V 不变,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

(5)使三个电阻单独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选取电源电压最大值不能超过_____V 。三次实验后,可得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_____;

(6)另一小组的小滕同学在只有一只电压表的情况下,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压为U 额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R 0,U 额小于电源电压)

①闭合开关S 、S 1,断开S 2,将R 1的滑片滑到最右端,R 2的滑片滑到最_____(填“上”或“下”)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即为电源电压;

②闭合开关S 、S 2,断开S 1,将R 1的滑片滑到最右端,调节R 2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③同时闭合三个开关,保持R 2的滑片不动,然后调节R 1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保持R 1的滑片不动,将R 2的滑片滑到最上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 ④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L =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见解析 定值电阻断路 0.4 左 2 3 反比 上 U ﹣U 额 U ﹣U 额 11

U U U R 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甲是小谢连接的实验电路,电流表应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如图所示:

(2)[2]改正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于电源电压,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其故障是定值电阻断路,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3)[3]排除故障后,把5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片到适当位置,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入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 ,其示数为0.4A ,则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00.4A 5Ω2V U IR ==?=

(4)[5]滑片位置不动,把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闭合开关,根据串联分压特点,应向左调节滑片增大接入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2V 不变,读取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

(5)[6]使三个电阻单独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当电阻最大为20Ω且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时,电源电压为最大,即

00max 0

U R U R R =+ 代入数据可得

max 2V 20Ω10Ω20Ω

U =+ 可解得

max 3V U =

[7]三次实验后,根据U IR =可得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6)[8]另一小组的小滕同学在只有一只电压表的情况下,连接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压为U 额的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已知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为R 0,U 额小于电源电压)

①闭合开关S 、S 1,断开S 2,将R 1的滑片滑到最右端,R 2的滑片滑到最上端,此时只有电阻R 2接入电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即为电源电压。

[9]闭合开关S 、S 2,断开S 1,将R 1的滑片滑到最右端,此时灯泡与电阻R 2串联,调节R 2的滑片,电压表测量电阻R 2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U 额,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U 额,正常发光。

[10]同时闭合三个开关,保持R 2的滑片不动,然后调节R 1的滑片,R 1与R 2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 2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U 额。

[11]保持R 1的滑片不动,将R 2的滑片滑到最上端,读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1;根据串联

分压可知

1

L0

R

U

U R R

=

+

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1

L0

1

U U

R

U

R

-

=

二、初三物理电功率易错压轴题(难)

13.

22'

'

B0

()

==

U U U U

P

R U R

-

额额

下面是小溪所做的电学实验:

(一)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小溪用5Ω、10Ω、15Ω和20Ω四个电阻、电压恒为4.5V的电源、“20Ω 1A”的滑动变阻器等器材连接成部分实验电路,实验过程中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2V不变。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电路补充完整;______

(2)正确连接电路后开始实验。小溪发现换上______Ω的电阻后,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不能达到需要控制的电压值,不能完成实验。为了使四个电阻单独接入电路都能完成实验,他应该适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控制的电压值;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成______。

(二)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3)小溪按乙图连接电路,测量标有“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她使用了电压表的小量程,调节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出小灯泡的电阻为______Ω,并利用公式

2

U

P

R

=额

求出了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然后她又换用电压表的大量程,调节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W。小溪发现两次得到的额定功率值有较大差异,根本原因是______;

(4)小溪又设计了一个方案测量额定电压为3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路如图丁所示(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请把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只闭合开关S和S2,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V2的示数为______V,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只闭合开关______,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动,此时V1的示数为1V,V2的示数为2V;

2019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 A .伏特(V ) B .安培(A ) C .欧姆( ) D .焦耳(J ) 2.图1是电位器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图,在其各组成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金属滑片 B .塑料外壳 C .电阻丝 D .接线柱 3 A .电荷的移动就形成了电流 B C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4.图2所示的四种家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5.下列家用电器中,额定功率最接近1kW 的是 图3 图2 电视机 C 电风扇 B 抽油烟机 A 电热水壶 D 图1

8.在图4所示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加“·”的字)内能减少的是 9.在图5所示的四个实验中,能模拟滑动变阻器原理的是 10.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B .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 .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11.关于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蒸汽机的效率高于汽油机的效率 B .热机所做有用功越多,它的效率就越高 C .内燃机的效率越高,它消耗的燃料就越少 D .热机效率越高,它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比例越大 12.小丽想用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电动机、两个开关等器材,模拟电冰箱内的照明灯L 和压 缩机用的电动机M 之间的连接。图6所示是她设计的四个电路图,其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13.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 1为定值电阻。 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V 1 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 2的示数变大 D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图4 铁丝.. 来回弯折温度升高 用充电暖手宝给手.取暖 可乐..中加入冰块后变凉 烧水时,水蒸气...把壶盖顶起 A B C D 图5 A B D C 图 2 A

初二物理试卷分析汇编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特点. 试卷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合理,共二十四道题,对初二物理前半期的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试题中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突出了能力的要求,基础题比重大,双基考察得到了真正落实。这份试卷基础部分注重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并且大部分以生活中的现象展现,让学生联系物理知识做简单分析、判断和表达,渗透了“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的理念。本试卷强化了实验考察,重点突出在科学探究上,科学探究的考察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内拓展到书外,强调了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和感悟,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从难度、区分度及探究题的设计上对下学期的物理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参加考试人数73人,最高分87分、平均分48.84。

三、题型分析及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物理试题量:题量比较适宜,全卷共有四道大题,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和计算题四种题型:。第一大题填空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第二大题选择题10小题(共计27分);第三大题实验与探究共3小题(共计22分);第四大题综合体,两小题(共15分);满分100分。 2、学生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填空题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重视不够。其中出错率高的有填空题第4题、6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细腻,对运用图像解决物理问问题不够熟练,今后教学中对重要知识一定要强化,不能让学生含糊不清。 【2】选择题也是考察基础知识,反映出学生间差异很大。其中选择题第13题第19题学生失分的关键是不知道实际生活中串联与并联的实例,不能认真把握题目中的关键细心,今后教学一定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牢,另外还要让学生多练习,培养独立分析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 【3】滴6题简答题反映出的问题是学生分析不到位、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不会用文字概括。 【4】解答题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做题格式不规范,不习惯用物理公式进行表达重要量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只学出了数学关系式,有些甚至连单位都未能带正确,这些细小的问题也是今后教学中注重点之一。 3、方案措施:

八中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试卷(最新)

八年级下物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将右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要求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则连入电路的接线柱应该是( ) A 、接D 和C B 、接A 和 C 、接D 和A D 、接C 和B C D 2、下列用电器不需要用到变阻器的是( ) A 、普通家用白炽灯 B 、电视机或收音机上的音量调节旋钮 C 、调温点熨斗 D 、可调光台灯 3、把电阻R 1=3Ω,R 2=6Ω接入同一电路,关于它们的总电阻(等效电阻)值,下列选项中 不可能的是( ) A 、9Ω B 、2Ω C 、9Ω或2Ω D 、3Ω 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能测出小灯泡L 1两端电压的电路是( ) 5、如图所示,当开关闭合时,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灯L 1不亮,L 2发光,下列几种故障 中,可能是 ( ) A 、灯L 1的灯丝断了 B 、灯L 1的灯座短路 C 、灯L 2的灯丝断了 D 、灯L 2的灯座短路 6、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U/I ,那么R= U/I 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 、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 、 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比值。 D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7A 、 C 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则 ( ) A 、I AB >I BC U AB >U BC B 、I AB =I BC U AB >U BC C 、I AB <I BC U AB <U BC D 、I AB =I BC U AB <U BC 8、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6Ω,1.5A ”的字样,乙标有“22Ω,把它们串联起来,则该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高电压为 ( ) A 、57V B 、41V C 、35V D 、19V 9、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灯L 1 L 2都不亮,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无 示数,则电路中 ( ) A 、灯L 1的灯丝断了 B 、灯L 1短路 C 、灯L 2的灯丝断了 D 、灯L 2短路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物理】物理初三年级下册期中精选试卷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选择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 6V),电流表(0~0.6A)?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 20Ω),滑动变阻器“30Ω 1A”,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出导线完成图乙的电路连接; (__________) (2)同学们先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R所在位置,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记录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 _____,将对应的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实验中,定值电阻两端的控制电压值的合理范围是______; (3)小聪同学认为小明的实验操作太麻烦,决定将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去掉,用两节新的干电池做电源。电路简化为如图丙所示,进行实验,实验中在A?B之间接入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在实验器材完好,操作过程无误的情況下,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小聪分析数据发现无法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请你通过分析数据及实验器材,说明小聪无法得出实验结论的原因_____。 实验次数1 2 3 电阻R/Ω 5 10 20 电流I/A 0.5 0.260.14

【答案】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其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 使其电压表的示数还是2.5V R 2.4V 3V U ≤≤ 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从图甲可以看到,变阻器与电阻R 串联接在电路中,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 两端的电压,在图乙中,电源的正极与滑动变阻器的左下端相连,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最大是30Ω,而四个定值电阻中最大的电阻是20Ω,所以定值电阻中的电压不会超过3V ,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 即可,电压表的3V 接线柱与定值电阻的右端相连;根据上述连接实物图,如下图所示。 (2)[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接下来断开开关,用10Ω的电阻替换5Ω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使其处于最大阻值处,再闭合开关,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贾青华 一、命题原则及试卷特色 这次考试卷以教材为基础,以新物理课标为指导,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强化观念理解;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探究实验,突出过程方法; 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 2、生活知识贫乏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3、实验技能薄弱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4、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对实验中一些结论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5、灵活应用不够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背概念、代公式,对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不灵活,或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计算能力差许多学生在计算中能把公式写好,但算不出结果。 三、教学建议在下阶段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课标本,,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复习效益。有关下阶段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实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知识复习的进度等因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教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讨论问题,让每节课或每阶段的复习有重点或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紧扣课本内容,关注双基部分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复习,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难题和大型计算题上。 3、重视实验复习,培养探究能力以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主线带动实验的复习,要在实验原理(目的)、实验器材的选择、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的设计理由,注意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尤其是重视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解和拓展,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联系热点实际,加强语言表达现在教材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神州五号飞船、、地铁通车、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南京地区用电分时计费、天然气的使用成本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加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物理试题(共10页,第1页)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试卷(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当我们观察到一个物体发生形变或者它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受到了( )的作用。 2.踢足球时,对球施力的物体是( ),这时( )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手拿镊子家取砝码,对于砝码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时( ),受力物体时( )。 3.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 )而产生的。地 球 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作用的表现就好象它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 )。质量1.5Kg 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为( )N ;重力是220N 的物体,其值质量为( )Kg (g 取10N/Kg )。 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6。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 的宇航员,在月球上质量为( )Kg ,重力为( )N (g 取10N/Kg )。 5.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为20Kg ,则乙物体受到的重力为( )N ,甲、乙两物体受到的重力之比为( )。 6.在泥泞的道路上轻装简行往往比挑担子行走滑的厉害些,这时由于挑担后人对地面的( )增大,从而增大了( )的缘故。 7.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时( )。同时,桌面使书受到支持力的作用,这时因为( )。 8.体重为500N 的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双脚与地面间的接触面积为4dm 2 ,则该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是( )Pa 。 9.一艘小船船底离水面0.5m ,水对船底的压强为( )Pa ;若船底有一面积为2cm 2 的小洞被一木塞堵住,水对该木塞的压力为( )N (g 取10N/Kg )。 10.生活在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这时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较( ),水的沸点较( )的缘故。 11.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它的前、后、左、右、上、下表面都受到液体内部压强的作用,( )、 ( )表面的压力差的大小决定了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2.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所用效果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13.利用弹簧才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受到的重力,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 - - - - - - -( ) A.秒表受到的重力 B.秒表和测力计受到的重力 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14.如下图所示,在测量体重时,某人分别采用推、拉、提、压的手段来改变体重计的示数。下列各种方式中会使体重计的示数变大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如下图所示情境中,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于都二中朱仕文2011-2012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试题分析 本次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共四个大题:填空题(16分)、选择题(20分)、作图、简答或计算题(32分)、实验或探究题(32分)。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基础题、中等难度题及有较大难度题比例合理。整份试卷共设置了26个小题,题量适中,保证试题有一定的信度,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考试负担,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 本试题的内容符合课标要求,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也符合近年来中考要求,而且能结合实际生活、生产和科技应用出题,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体现了重点考查知识点和一般考查知识点的结合。试题的设计上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和教改的动向,整份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体现了对物理基础知识的考察,且灵活多变。 2.体现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3.体现了对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4.体现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5.知识覆盖面较全,重点突出。 二、学生答题况分析 1、填空题: 第1、2、5题考查的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运用。学生答题大都较好,但第3题答的不好,我想是老师平时教学中忽视了这方面知识的讲授所至。第8题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做的较好的有第1、2、5、8题,第4题答的不好,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电路分析能力较差,运用知识不灵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引导,采取适当的方法多多辅导。(填空题当中,计算的分量稍重了一些) 2、选择题: 这一大题出错学生最多,学生得分率较低的原因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强(比如第10、14题)14题对电路分析要求较高,同时对用电器功率分析也有较高的要求。还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比如第11、12、13题),选择题看似简单,拿高分却是不易,甚至有些学生得0分,教师在考前指导中要多加强选择题的考试方法方面的指导,力求学生少失分。(11题,在本题特定的条件下,似乎D选项也是对的) 3、简答或计算题: 这一大题总的答题情况要比选择题好得多,但也暴露了学生的一些问题。比如第17题考查了学生对扩散现象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对分子运动的相关因素的理解,很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出现差错。第15、16题属于基础题,18题属开放题,学生思路不开阔,无法根据图形的含义进行发散性思考,19、20当属常规题,答题情况正常,做得最差是21题,学生无法在大量信息中找出有用信息来解题,题目也确实难了点。 4、实验或探究题: 22、24、25、26题,题目比较常规,学生答题情况较好,23题学生答题较差,主要是没能正确理解“电压一定”这句话的含义,很多同学都把它与课本中“焦耳定律”实验混淆在了一起。 以上只是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发现的问题所做的试卷分析,通过分析这张考试卷,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初三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一、题型分析 这是宣汉县2010年秋季期末九年级物理检测的试卷分析,考试班级为初三(8)班,总参与人数68人。 题型结构:选择题20道40分,填空题12道23分,作图题3道11分,实验探究题2道10分,计算题2道16分。选择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作图题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及灵活应用能力。 三、试题错题分析 选择题大多考查基础知识。其中错误比较多的有第13、15、、17、18题,第13题是磁学综合应用题,15题是滑动变猪戚的使用规律,17题是是串联计算,18题是电阻的串并联特点应用; 填空题也是考查基础知识。其中错误比较多的有23、26题,第23题是用电能表测量功率的计算,26题是电学综合计算题的应用; 作图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作图动手能力。由于这两道题目比较简单,大部分都对了,但第34题仍有少许同学联结错误; 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2个实验都讲过,当学生失误较多,36题的电表读数,有少部分同学错误,37题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的方法,一半同学没有记住; 计算题38题(热学)错误较多,主要是涉及初二的机械功部分知识几公式,学生不能灵活应用。 四、原因分析

1、从学生来看,平行班的特点是学生的层次不同,一半学优生和中等生,少部分学差生。个别学生在初中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目标不明确,志向不远大。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下惰性强,不及时进行复习和预习。还有部分没有良好或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做题如喝水,流过无滋无味。整张试卷没有一个没见过。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看到应有的结果,有些同学做这些题只是似曾相识,而没有下笔如有神的快感。充分说明部分同学,对做过的题目的漠然,对就对了,错就错了,而没有好好的反思总结一下,对是怎么做对的,错又是如何思考错误的,如此泛泛的做了一道题又一道题,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3、审题不清楚,计算出错误。有些同学计审题不清楚,不清楚解题角度,如实验题选择仪器理解为选择量程,仪表读数错误,读正确了。又没看到额定电压。不能计算额定功率 五、本期补救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争取做到人人过关,每个基础知识点都到位!选择贴近初中学生所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掌握基本概念。 2.加强学生在物理中的各种规范要求,必须加以明确,严格要求,比如实验规范、作图规范;书写规范等。目的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3.多灌输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会从题目的文字、图像、表格等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会用这些信息解决问题!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4、应加强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细化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过程,提高物理基本知识的教学效率,提高答题正确率,重视对学生实验模仿,操作及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激发学习的动机,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注重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潜能;优化课堂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施展的空间,参与到探究实验中来;培养学习物理的方法,观察和实验,打好基础,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半期试题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 1、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小丽和她的同学一起在 公园人工湖上举行龙舟比赛,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 是 A.船桨 B.湖水 C.同学 D.龙舟 2、下列运动的物体中,运动状态没发生改变的是 A.自由下落的苹果 B.绕地球匀速旋转的卫星 C.沿斜面匀速下滑的木块 D.减速行驶的汽车 3、如果没有重力,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就没有质量 B. 河水就不能流动 C. 人向上一跳就离开地球 D. 杯中的水就无法倒入口中 4.有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全部浸没水中时,弹簧秤的 读数是() A.铜块所受的重力 B.铜块所受浮力 C.铜块所受重力与浮力之差 D.以上所述均 5、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该前轮先着地 B.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C. 应该后轮先着地 D.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6、一本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书上有一支笔,下列哪两个力是一 对 平衡力 A、笔所受的重力和书对笔的支持力 B、书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和笔对书的压力 D、书对笔的支持力和笔对书的的压力 7、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甲重16N,乙重12N,静止时不 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甲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16N B.0N C.28N D.4N

8、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 称奇。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 支撑全身的重量,如图2所示。这时两手 指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 .3×102Pa B .3×104Pa C .3×106Pa D .3×108Pa 9、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 10、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B .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C .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D .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3 、最早测定大气压的实验是 ,1标准大气压强的值 为 Pa 14、断开电风扇的开关后.电风扇的叶片不能立即停止转动是因为 叶片具有_______,抛出去的篮球最终会落回地面是因为受到 _______作用。 15、将一个木制小桌放在地面上拖动,如图5所示的两种拖法中,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甲的 乙的;小桌对地面 的压强甲的 乙的(都选填“大于”、 “等于”、“小于”) 16、图6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 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 图3 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B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A 斧刃磨得很锋利 甲 F 乙 F 图5 图6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理综市二模 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九年级理综市二模试卷分析 一、对试卷试题的分析 本卷四大题型,整张试卷注重了对物理学科中的观察、判断、分析、理解、综合等各种能力的考查,试卷比较注重理化学科的实用性,试卷使学生感受到理化就在身边,对他们是有用的。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注意联系身边的理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但试卷整体对现有学生难度较大,造成两极分化特别严重,中下等学生得分率不高等结果;整张试卷体现出了难度系数偏大、计算量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整张试卷特别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联贯及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而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针,没有进行过多的综合训练,这也造成学生对试卷不适应的结果。 二、对各种题型的分析 1、选择题 得分率在60℅左右,该题主要在概念、计算、分析和推导中出现错误,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够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还有所欠缺。 2、填空题 得分率在40℅左右,学生失分较为严重,特别是对力学中的计算推导出现错误,不能对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填空题覆盖知识点比较全面,而且比较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但计算量过大,造成学生耗时过多,从得分情况来看,一些好学生虽在此得分率比较高,但花费时间过多,直接影响后面的答题情况,也就是说学生对试卷的统筹安排上还不能达到心中有数。 3、实验题 得分率在20℅左右,实验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综合运用能力。本张试卷重视了对实验“做与不做”的考查,也就是说实验如果是做了的学生,这些题比较简单,但如果这些实验没做,而是教师讲实验的话,可能有些地方就容易被忽略。所以,造成学生背实验、不会答实验的结果,这次试题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突出了理化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这对教学起到了一个正导向的作用。 4、计算题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019

初三物理期中考试试卷2019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是准确的。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选的得零分) 1、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3、下列叙述中,不是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锯锯木头,木头和锯条都变热 B、一根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会热得烫手 C、冬天用暖水袋取暖 D、流星进入大气层因为摩擦而发光发热 4、一瓶煤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煤油() A、比热容和热值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C、热值和密度不变,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D、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5、要用一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电灯,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是()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联并联都不行 D、能够串联或并联 6、在如图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小灯泡L1、L2都能发光的是() 7、下列图的四个电路中,与左侧实物图相对应的是() A. B. C.D. 8、某四冲程汽油机的转速是1500R/min,那么1min里,该汽油机的冲程数和燃气做功次数分别是() A、3000个,6000次 B、6000个,3000个 C、3000个,750次 D、750个,3000次 9、某机要室大门需接通电路电动机工作后,方可将大门打开,控制电路的两把钥匙分别由两名工作人员保管,单把钥匙无法打开。图3的电路中最为可行的是() 10.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键K闭合时,灯L1、L2均不亮。某同学用一根导线去查找电路的故障。他将导线先并接在灯L1两端时发现灯L2亮,灯L1不亮,然后并接在灯L2两端时发现两灯均不亮。由此能够判断( ) A、灯L1断路 B、灯L1短路 C、灯L2断路 D、灯L2短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所提供的几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准确的。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得零分)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2分×20=40分) 1、如图所示力的现象中,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A.运动员对杠铃的力 B.手拉橡皮筋的力 C.月亮对地球的力 D.大象对跷跷板的力 2、1N的力大约等于() A.拿起一支钢笔所用的力 B.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C.提起一个书包所用的力 D.拉动一辆人力车所用的力 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4、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 A.秒表的重力 B.秒表对弹簧的拉力 C.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 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 5、如图是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玩具“不倒翁”摆动过程的示意图,O点是“不倒翁”的重心将“不倒翁”扳到位置1后释放,“不倒翁”向右摆动,经过竖直位置2到达另一侧最大摆角的位置3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不倒翁”在位置3时,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只有在位置2,“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才是竖直向下 C.“不倒翁”之所以不倒是因为重心很低 D.“不倒翁”从位置2到位置3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6、一根长8cm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时,长度变为12cm,当长 度变为14cm时所受拉力是() A.10N B.12N C.14N D.20N 7.若不计空气的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球在空气中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守门员 D.地球 8、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G=mg表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m=G/g表明物体的质量跟它受到的重力成正比 C. g=G/m表明g值大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跟它质量的比值 D. 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物体质量产生的 9、已知月球上的的重力约为地球上的1/6,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g”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月球,测得方便面的的示数是() A. 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N B. 天平示数为100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C. 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 N D. 天平示数为100/6 g,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6 N 10、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 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 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11、摩擦力的大小与下列条件无关的是() A. 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B.压力的大小

九年级期中物理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大 磨 中 学 郭振虎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1、试卷的结构 2、考试范围:第十三章---第十七章 3、试题的基本特点 (1)题目的设计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新课程理念: 渗透了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渗透了品德、情感、意志、态度、方法等评价因素,注意了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从而发挥试题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体现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同时重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加强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2)注意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约有75%以上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特别是试题重视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二、学生试卷分析 1、成绩分析 本次参加考试人数为112人,平均分为51,及格人数42人,及格率为37.5%.,优生人数为2人。从成绩看个人差异大,大多数成绩较差,及格人数较少。 2、试卷分析 1、从试卷分析,发现学生部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多应拿的分数拿不到,

如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电路判断上出现手误,导致失分较多。语言表达和答题的规范不理想,如实验题29小题,语言总结能力较差。计算题因为答题格式不合要求,如有的没有写公式,有的是单位带错,有的是计算出错。可见要落实的知识点没有落实好,答题的细节没注意强调,总的来说学生对内能的掌握还可以,但对电路的分析和公式的运用较差。以后要多加强对电路的训练。 2、学生对断路,通路,短路的理解不够,例如17、28题,失分都超过60%,尤其是动态电路,实物图,难以掌握。 3、学生实验分析题上失分严重,这反映了我们对学生审题、评估、信息收集和处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以及方法迁移等方面的培养还远远不够。(例如29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有针对性训练,切实把方法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重视起来 4、解题不规范,分析不细致,审题不严,不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不能有效挖掘隐含条件、摒弃干扰条件,最后两道题失分严重。今后的复习中,要加强这一方面的训练。 三.教学方向 1、注重双基 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将一如既往地抓好学生的双基训练,先保证基础题的得分率。从近两年的中考来看,物理试题的基础部分的分值每年在增加,牢牢的抓好基础是及格率和优秀率的一个重要保证。识记和了解类型的基础题,这些都是中考时最有可能涉及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要牢固掌握。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阶段还要不断渗透基础常规题的训练。 2、关注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课堂上应多结合生活的实际把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近几年中考试题中的题目不难看出大部分题目是来源于生活或身边发生的大事,应向学生灌输这一思想并多练习相应的题目,这样学生才会慢慢的从物理走向生活,把物理知识

2018初三物理期中试卷1

尚志中学2018年秋九年级期中模拟考试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32分) 1.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是:( ) A .0℃ B .25℃ C .37℃ D .40℃ 2.炒菜时,不宜将碘盐先放入油中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时易发生:( ) A .熔化 B .凝固 C .升华 D .凝华 3. 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矿泉水时,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 ) A .水会从瓶内慢慢渗出 B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 C .瓶外壁的水不断汽化 D .瓶周围的空气不断凝华 4.汽车常利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发动机,这是因为水: ( ) A .传热快 B .温度降低得快 C .内能多 D .比热容大 5.把一杯酒精倒掉一半,则剩下的半杯酒精:( ) A.比热容变小,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 B.比热容变小、热值不变 C.比热容、热值都为原来的一半 D.比热容、热值都不变 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雾 B.露 C.霜 D. 雨 7.现代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之所以采用液氢,是因为液氢具有:( ) A .较大的热值 B .较大的比热容 C .较高的沸点 D .较高的燃点 8.如图1所示为内燃机工作时的某冲程示意图,该冲程是:( )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9.下列现象中,不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古人钻木取火 B.双手搓搓取暖 C.陨石坠入大气层形成的“流星雨” D.冬天抱热水袋取暖 10、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同热量后( ) A.水的温度变化更大 B.沙石的温度变化更大 C.它们温度变化相同 D.无法确定 11、两种物体的质量之比为2:3,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为1:2,而升高的温度之比2:3,则这两种物质的比热容之比为( ) A .9:8 B .8:9 C .1:2 D .2:1 1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如图所示,已知丙带正电,则( ) A .甲、乙均带正电 B .甲、乙均带负电 C .乙带正电,甲一定带负电 D .乙带正电,甲可能不带电 图 1 班级_______座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考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涅阳三中 本次考试知识点全面,综合应用性强,注重对物理学科的观察、分析、理解、综合各种能力的考察.对我校物理教学提供了依据,指引了方向。 一答题分析: 现对九(3)、(4)班进行详细统计,情况如下:(以下百分数均为本小题得分率) (1)选择题:共计12小题,从得分情况显示,学生完成很不理想,其中2(70%)、3(65%)、7(80%)、8(74%)、、小题得分情况最好; 4(50%)、5(58%)、12(72%)小题得分情况较差;1(26%)、6(49%)、9(30%)、10(23%)、11(23%)小题得分情况最差,从以上答题情况说明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存在不足,思维不够灵活。 (2)填空题:共计10小题,本题注重实用性,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从得分情况显示,学生完成不太理想,其中1(79%)、2(75%)、6(50%)、9(90%)、10(83%)小题得分情况最好;4(21%)、7(56%)、10(28%)小题得分情况最差。尤其是第7小题最为显著,通过本题显示学生对常识性知识和计算还存在很大问题。 (3)识图、1(89%)、2(86%)小题得分情况较好,3(40%)、4(45%)、5(20%)、小题得分很不理想。 (6)简答计算题:第一小题5人答错,得分情况最好;第二小题有

12人答错;第三小题有20人做对,第四小题(1)有30人做对,(2)有10人做对.本题反应出,学生计算能力较差,思维死板,不能灵活变通. 二试卷中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计算能力差。课堂教学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从统计情况来看,基础知识得分较低,这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计算能力较差,在今后有待进一步改进。 (2)学生两极分化问题严重。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进一步改进。从及格成绩统计来看,过差率29%,反映出教学中学生分化问题较为严重。 (3)学生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中得知,部分学生明明会做这道题,却做错了,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一现象也影响着学生的考试成绩。 (4)从试题分析看出,有些题在教学过程作为重点,反复讲过,但仍有很多学生不能准确的得出结论,这说明学生书本知识、要点知识掌握不够深刻,这些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敷衍了事,导致考试时“似曾相识”但又不知从何作起。 三、在今后物理教学工作中的策略。 (1)继续作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达到使其“乐于学习”,产生学习动力。这项工作比较重要,在短期内无法达到交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把思想教育贯穿与课堂之中,课外采取个别谈心,从而转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达到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3小题,39分,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小鸟受到的力大 B.飞机受到的力大 C.小鸟和飞机受到的力一样大 D.主动撞击的一方受到的力大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 而增大 B.滑雪板一般都有较大的面积,是为了增大压力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D.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3.假如地球上的物体失去重力,下列设想不正确的是( ) A.物体将没有质量 B.即使杯口向下,杯中水也不会自动流出 C.人跳起后,将不再落回地面 D.各种球类运动将无法进 行 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 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 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 D.4~6秒,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中2N 5.壁虎爬在竖直的墙面上静止不动,则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墙对壁虎的吸引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壁虎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壁虎对墙的压力和墙对壁虎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墙对壁虎的摩擦力和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6.生活中,惯性现象既有利,也有弊。以下属于利用惯性“利”的一面是( ) 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 B.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人踩到西瓜皮上会滑倒 D.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 7.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 8.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 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doc

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与总结 一、考点分布 本套试题共五大题,二十五个小题。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试卷结构稳定主要考查了从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的主要知识点。各章所占分值如下表: 二、试题特点 试卷能反映出各章节教学目标和要求。符合新课程标准和要求,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注重物理试验和实验技能的检验。试卷基本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物理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有效的考查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试卷有益于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积极参加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在教材处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重点的体现难点的突破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三、阅卷中发现的问题 1、填空题:分值:4分,本卷填空题相对容易一些,得分率较高,

总体看没有典型的失分之处 2.选择题:分值:45分 错误原因分析:第3题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第15题学生不会提取信息,应用信息解题。 3.作图:分值:4分 错误原因:作图题19题审题不清,没看到施加力的方向从而画错了力臂。 4、实验探究题分值:22分 23题第4小题错误较多,学生在选药品时选的盐,分析原因再加入盐得到密度不同的盐水,从而得出密度对压强的影响。学生做题忽略了原来的盐水是不是饱和的,如果是饱和的盐水则加盐溶解不了,盐水的密度改变不了。 5、计算题:分值:17分 25题第3小题出错较多 原因:1)、压力出错,大部分同学认为压力只有车,没算水的压力。 2)审题不清,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又乘了4 综合学生的答题与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基本知识:如概念公式能理解并加以应用。这反映了学生的技能的缺失,对过程和方法没有掌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也说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既如何提高学生的试验探究能力,如果对知识有效的消化总结,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多变的应用物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实际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