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药方

颈椎病中药方
颈椎病中药方

【颈脉通】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医赵淑炳验方】威灵仙15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伸筋草20克,黄芪30克,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煎取第3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2~3次。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这个我吃过有缓解但容易复发

【颈眼综合征31例】均有视觉障碍或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伴头痛、头晕,颈部酸困僵硬或肢体麻木,汗出等颈椎病表现。眼部检查排除眼睛的原发性病变,X光检查颈椎有病理性改变。(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川芎嗪240mg~3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服中药颈椎方):太子参20g、杭芍30g、葛根10g、枸杞10g、菊花10g、决明子10g、补骨脂10g、怀牛膝20g、当归20g、川芎20g、生龙牡各30g、灵仙15~2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桑枝30g、泽泻20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有效9例中6例于短期内复发,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典型病例)芮某,男,46岁,视力障碍伴两眼发作性灼热,眼睑垂坠半年余,曾多方治疗无效,近期出现发作性眩晕头痛。诊见颈椎生理弯曲消失,颈4~5后缘骨质增生,眼底检查和颅脑CT扫描无异常改变,诊为颈眼综合征。予上法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2周后临床获愈。嘱其注意颈部锻炼,勿长久低头伏案工作,睡眠时保持枕头松软低位。随访1年未复发。

【脊髓型颈椎病案】主诉:双手麻木、握力弱,双下肢乏力3个月。加重1周。3个月前出现双手麻木、握力弱。一周前,上述症状加重,双手笨拙,持筷系扣不能,双下肢乏力,易跌倒,束胸感,走路似蹋棉花,二便正常。颈椎后伸明显受限,双前臂尺侧,左手4、5指、中指尺侧,右手尺侧1个半手指感觉减弱,胸6、7节段感觉减弱,双手握力减弱,双下肢肌张力明显增高,四肢肌腱反射亢进,双侧Hoffmann's征、双Babinski's阳性。肌电图报告:双手内在肌(尺神经支配)和右尺侧腕伸肌失神经改变。96年10月10日颈椎MRI(GE,1.5T)报告:C5、6椎间盘突出明显,压迫脊髓。苔薄,脉沉细辨证:早期痉证,晚期痿证(脊髓型颈椎病)治则:早期益气化瘀利水,晚期益肾温经通络:黄芪30g 川芎9g 白芍9g 白术9g 汉防己9g 米仁30g 制半夏9g 生甘草5g。(14剂)

二周后,双下肢肌张力正常,束胸感、踏棉花感消失。再予益肾温经通络,处方如下:黄芪30g 赤芍、白芍(各)9g 川桂枝9g 射干9g 生地熟地各18g 熟附片9g 补骨脂30g 巴戟天30g 汉防己9g 生甘草5g。用七周后,除Hoffman's征阳性,双下肢乏力外,余皆正常。肌电图检查示:右手内在肌少量失神经改变。续按上法治疗3个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97年6月10日在同样条件下做颈椎MRI检查示:C5、6突出椎间盘明显变小,受压脊髓较治疗前变宽。

【毛德西--疏颈活络汤】疏通经脉,散寒活络。葛根30克,川羌活10克,桂枝10克,细辛6克,赤芍30克,鸡血藤15克,木瓜30克,桑枝15克,薏苡仁15克,生甘草10克。

头晕加蔓荆子、怀菊花;肩周痛加秦艽、威灵仙;上肢抬举困难加伸筋草;恶寒甚加炮附子、炮干姜。每日1剂,水煎2次,分2~3次服用。

【姚树锦--镇痛饮】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地鳖虫10克,血竭3克,细辛3克,三七3克,甘松10克,降香10克,生姜10克。水煎服。本方药味浓烈,煎药时注意通风;煎药时反复缓慢搅动,以防止粘锅,饭后1小时服药,2次/日。主治:用于各种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等属于风寒湿瘀阻滞经脉所致疼痛,各种肿瘤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气血不足,痰湿停滞所致疼痛。加减:因寒凝经脉导致四肢关节疼痛为主者,加用通脉四逆汤;颈椎病及强直性脊柱炎所致阳虚风湿阻络出现颈项、后背疼痛为主者,加用葛根、鹿角霜、牛膝、地龙、全蝎、蜈蚣、僵蚕;各种肿瘤术后痰湿阻络出现疼痛,加用浙贝母、玄参、龟板、鳖甲、生牡蛎;肿瘤后期,患者气血亏虚,经脉失荣,疼痛绵绵不绝,加用黄芪、当归、阿胶、鹿角胶、龟板胶。对于疼痛剧烈者,血竭用量可加至10克。肾气亏虚所致腰痛加杜仲、续断、骨碎补、木蝴蝶。脾胃虚弱,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去甘松、降香,加用生山楂、砂仁、鸡内金。【益气聪明汤】《东垣试效方》黄芪20克人参9克炙甘草5克升麻6克葛根9克蔓荆子9克白芍9克黄柏9克水煎服。益气升清,聪耳明目。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风热上扰,头痛目眩,或耳鸣耳聋,或目生障翳,视物不清,苔薄质淡,脉濡细。现代临床常用以治疗脑动脉硬化症,颈椎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链霉素副反应,中耳炎引起的眩晕、耳鸣,病毒性角膜炎等,又有用以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色盲,视神经萎缩,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病症。

【地黄饮子化裁】颈椎骨质增生=紫贝齿30克(先煎) 磁石30克(先煎) 粉葛根15克炒白芍15克丝瓜络15克炙甘草9克[功效] 缓急舒筋,平肝通络。[主治] 颈椎病脊髓型,临床表现为四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活动牵强、两侧锥体束征为主。[用法] 日一剂,先将紫贝齿、磁石煮半小时,再纳入诸药共煎。日服二次。

【高血压颈椎病--郭士魁】清肝汤-平肝为主,兼有补肾= 葛根12克钩藤12克白薇12克黄芩12克茺蔚子12克白蒺藜12克桑寄生12克磁石30克牛膝12克泽泻12克川芎12克野菊花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分2~3次服。[加减] 阳亢明显加生龙骨15~20克:失眠加合欢皮15克,柏子仁10克;肾阴虚明显加女贞子12克、川断12克;腹胀纳差、肝胃不和加陈皮10克,木香lo克。葛根能舒筋解肌;钩藤、白蒺藜能平肝祛风;白薇、黄芩、茺蔚子、野菊花清肝抑阳;桑寄生、牛膝平肝兼能补肾;磁石重镇潜阳,泽泻利水消眩,川芎活血祛风。全方合用旨在清肝平阳。21例,大多数患者主诉眩晕好转或消失,头胀,头痛等症也相应得到好转。

【老中医罗铨治验】王某,男,65岁。患者双手麻木半年,伴头昏乏力,颈椎不舒,腰酸耳鸣,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颈椎系列片提示:颈椎病,辨证为阴虚血瘀,给予养血通络。处方为:生白芍、木瓜、威灵仙、当归、肉。苁蓉、熟地、鸡血藤、鹿含草、菟丝子、丹参各15克,葛根30克,甘草10克,连服5剂后手麻消失。

【活血止疼,我的一号秘方】此方得于一台湾好友之手,本是专治风湿性关节炎,后来我用于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跌打扭伤,骨质增生等颈肩腰腿疼疾病效果甚佳,此方中虽然都是基本药,且很多成品药中都含有次些药,但效果皆不如此药.此药每副1.8元左右,一副既有效果,且副作用小,临床中配合别的治疗方法灵活利用,常常起到摧波助澜之功效。现把此方贡献出来,大家一起学习:组成及用法:乳香没药骨碎补血竭自然铜半夏当归硼砂各五克共研细末,把药用自封口袋装好,用时取约二十分之一,用黄酒冲服,早晚两次服用,一副药用十天.女子月经期慎用.去掉硼砂,改为炮山甲,加制马钱子3克,大蜈蚣30条,更好还可以加土元,地龙等.比用半夏当归效果更好. 我以前用的除了加土元,地龙炮山甲、蜈蚣,还加了麻黄、附子、鹿角粉、蝎子等。

【重用白芷外用治疗颈椎病200例】蔓荆子60g,川芎60g,乳香、没药各90g,红花90g,丹参90g,防风6g,皂角刺60g,伸筋草90g,透骨草60g,白芷100g,加大青盐90g,将上药打碎,分成2袋,用布口袋装好封口,用蒸锅蒸热,在蒸热的同时,洒30g陈醋,热敷颈部,反复交替使用。治愈95例,显效58例,好转33例,无效14例。

【中医颈椎病药方】-1.颈椎病-温阳益气,舒筋通络=川芎15克,黄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姜黄15克,桑枝10克,丹参15克,细辛5克,鸡血藤15克,红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1日2次

【颈病消晕饮】-和血活血,潜阳镇逆=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头昏,目眩=天麻12克,钩藤12克后下,蔓荆子12克,当归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乌12克,丹参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龙骨12克(先煎),生牡蛎15克(先煎),石决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黄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水煎服,头煎先将生龙骨,生牡蛎,石决明先煎煮沸15分钟后,再入天麻,蔓荆子,川芎,当归,生白芍,首乌,丹参,青箱子,玄明,姜黄,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钟后再加入钩藤,白菊花继续煮沸3~5分钟,即可取其汤服用。二煎,三煎将上药煮沸10~15分钟即可。每日3次。呕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烦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冲服;小便黄赤加车前子12克,茯苓12克。【治颈椎病的最特效方】(主治)各型颈椎病,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每日1剂,水煎分2~3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5~6个疗程。(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眩晕汤治疗颈椎病眩晕】生黄芪50g,川芎20g,赤芍24g,郁金24g,姜黄12g,葛根30g,蜈蚣4条,防风12g,羌活15g,威灵仙15g,白芥子10g,制川乌12g,制草乌12g,甘草10g。水煎2次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每日1剂。68例,均以眩晕为主症就诊,经X线摄片或CT检查,诊断为颈椎病,部分病例伴有椎间隙相对狭窄。经“疗颈眩晕汤”治疗,63例临床治愈(眩晕消失)。其中服药7—10剂治愈者28例,11—15剂治愈者35例。

【颈椎病头晕秘方】生龙牡各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药30克,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每天一剂,少量频服,其效果在一二剂以内即有效果凡颈椎病,头晕者众。有秘方,用数千例病人,疗效非常好。此方家传,凡颈椎病头晕皆可以用之。

【颈椎病秘方】生龙牡30克,珍珠母30克,郁金3克,赤芍30克,白芍药15克,生甘草10克,葛根30克,旋复花3克。每天一剂,水煎服,1一2剂即有效果,一般5剂可愈

【自拟益气补肾通络止痛方】由黄芪、党参、甘草、葛根、升麻、蔓荆子、川芎、白芍、熟地、杜仲、骨碎补、羌活、防风、伸筋草、细辛、地鳖虫、乌梢蛇、露蜂房。使气血流通,营卫复常,则颈椎病自可逐渐向愈。

【加味葛根汤】:王乐善-葛根20克,桂枝、白芍、大枣、当归、川芎、申姜、狗脊、杜仲、牛膝、鹿角胶(捣碎烊化冲服)各15克,麻黄、生姜、甘草各5克。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早、晚各服1次)。同时使用“露明颈通颗粒”阻断颈椎退变,露明颈通颗粒使用方法是:每次20g(两小袋)放于温开水中化开直接饮用,每天三次。两者配合连用90天以上。作用:阻断颈椎退变过程,软化颈椎骨刺骨质增生,改善颈部血液循环,促进脊髓恢复正常

生理功能。治疗范围:脊髓型颈椎病初期和中期未见瘫痪者;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

【乔蔚然治颈椎病、肩凝症方】:黄芪10克,党参10克,秦艽10克,独活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6克,升麻3克,桑枝30克,伸筋草15克,防己15克,鸡血藤30克,萆薢20克。水煎服,日1剂。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症106例】:羌活10g、独活10g、威灵仙10g、当归10g、白芍10g、赤芍10g、川芎10g、没药10g、骨碎补10g、杜仲10g,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常规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E、活性钙,其中颈型及神经根型加扶他林,椎动脉型加川芎嗪口服。

【活血愈颈散治疗颈椎病60例】:乌梢蛇、白花蛇、地鳖虫、全蝎、蜈蚣、天龙、炮山甲、乳香、没药、红花、甘草、血竭各5g。共为细末,分20 包,每次1 包,白开水冲服, 1 日2 次,连服10天为一疗程。愈35例( 58. 3% ) ,好转18例(3010% ) ,有效6例(1010% ) ,无效1例(117% ) ,总有效率9813%。

【二蛇透骨散】-祛风除湿,搜风通络,散瘀逐寒=乌梢蛇10克,白花蛇1条,细辛10克,皂刺15克,豨莶草15克,透骨草15克,穿山甲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淫羊藿15克,五灵脂20克,川乌10克,草乌10克。外用。上药共研细末,每取本散适量,用陈醋适量调和成膏状,贴敷颈项部(患部),外用纱布、塑料纸盖好,胶布粘严固定。隔日换药1次,10次1疗程。

【颈舒汤】颈椎病(脊髓型除外)-补气血益肝肾、祛风寒化痰湿、活瘀血通经络= 葛根15g,当归15g,狗脊20g,桂枝10g,炒白术12g,白芍15g,黄芪30g,茯苓20g,全蝎粉3g(装胶囊,用药汁分三次吞服)。上药水煎三次,将三次药汁混合,分三次温服,日一剂。七剂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二天。神经根型加桑枝15g,羌活10g,防风10g,细辛3g;椎动脉型加丹参15g,川芎10g;交感神经型加枸杞15g,仙灵脾10g,山药20g。

?

【颈椎病辨证论治】1、外伤型:行气活血,舒筋止痛:姜黄10克,甘草10克,羌活15克,海桐皮12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白术12克,伸筋草15克,川芎12克,桂枝10克。水煎服。疼痛重者加乳香、没药,久病体虚者加首乌、枸杞子等。如伤后着寒或宿伤而有风寒者可用麻桂温经汤:赤芍12克,麻黄10克,桂枝12克,红花6克,白芷15克,细辛3克,桃仁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2、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祛风除湿,温经活络:羌活10克,独活15克,蒿本10克,防风15克,甘草10克,川芎12克,蔓荆子10克。水煎服。如两手麻木为主,说明气虚,可用人参益气汤:黄芪2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五味子15克,柴胡12克,生甘草10克,人参5克,白芍12克。水煎服。3、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滋补肝肾,益气活血:独活15克,桑寄生15克,秦艽10克,防风15克,细辛3克,当归15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地黄15克,杜仲12克,牛膝15克,党参2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桂枝15克。水煎服。如四肢痿软症较重,宜用加味四物汤:当归15g,熟地12g,白芍10g,川芎12g,五味子10g,麦冬12g,党参20g,黄柏10g,黄连1 5g,知母10g,杜仲12g,牛膝15g,苍术12g,黄芪20g。水煎服。4、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理气化痰,通经活络:姜半夏6克,陈皮10克,茯苓12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如病人气虚,加党参、白芍、黄芪;肢体麻重,加防风、荆芥、天麻、秦艽等; 如病人手足麻木伴两目羞明、忌目视物昏花、睛痛难开者可用神效黄芪汤:蔓荆子10克,陈皮10克,人参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5克,黄芪20克。水煎服。5、外用熏洗药::独活、秦艽、防风、艾叶、透骨草、刘寄奴、苏木、赤芍、红花、甲珠、灵仙、乌梅、木瓜,各9克。水煎趁热熏洗患处。

【益肾蠲痹丸(朱良春)】[组成] 熟地黄120克当归120克仙灵脾120克鹿衔草120克炙全蝎25克炙蜈蚣25克炙乌梢蛇(蕲蛇效更好,但价格较昂) 炙蜂房90克炙地鳖虫90克炙僵蚕90克炙蜣螂虫90克甘草30克生地黄120克鸡血藤120克老鹳草

120克寻骨风120克虎杖120克[功效] 益肾壮督,蠲痹通络。[主治] 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属阳虚寒痹者。[用法] 将生地、鸡血藤、老鹳草、寻骨风、虎杖煎取浓汁;其全药共研极细末;同混合,作丸如绿豆大,每服6克,每日2次,食后服,妇女经期或妊娠忌服。[按语] 顽固性痹证以寒痹阳虚者多见,故本方有普遍的适应性。但如阴虚者,宜另用生地10克、麦冬10克、川石斛10克,每日泡茶饮服,以养阴生津,而免臼干咽燥之弊。阳虚甚者,可兼服阳和汤加制川草乌;血压偏高者、可用广地龙10克、龙胆草5克煎汤送丸;服药后有肤痒现象者,可取徐长卿12克、地肤子12克煎服,约3~4日既可解除。【臭梧桐根治颈椎病获奇效】臭梧桐根60克,水煎取汁。每天服用2次,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即可治愈。

【羊头骨泡酒、颈椎病摆手!】羊的头骨洗净、焙干后打碎放在60度的白酒内封闭浸泡三天后,直接涂抹在患处,每天次数不限,我是中度颈椎痛,坚持20多天就好了,每天涂抹时要是加上按摩几分钟效果会更好,希望跟我一样的病人早日康复。这方子是朋友告诉我的,有5-6人验证过,当时用的时候效果不是像吃药那么明显,但是用过之后到现在有两三年没有犯过。

【皂角刺泡酒、颈椎病逃走!】皂角刺二斤,高度酒10斤,泡30天后就可以喝了,这是老辈传下来的,我妈喝好了,有三年没痛。

(临床病例)男,32岁,会计,颈项僵痛一年余,加重1月,患者一年来颈项僵痛,头晕,伏案工作时间稍长即感疼痛加重,每日工作时,得用左手拍打方舒,伴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颈部CT结果,颈椎3-5椎间盘轻度膨出。1月前因感冒后加重,颈部肌肉僵硬,疼痛,贴膏药无效。2008年2月前来就诊,就诊时身体消瘦,精神尚可,面色恍白,自述颈强,疼痛,活动时关节有声,腰膝酸软,双下肢乏力,舌质淡,舌尖见瘀点,苔白滑,左寸细软,左关郁涩,左尺沉细,右寸浮紧,右尺沉细。诊断:颈强痛(肝肾亏虚,风寒外束)治法:急则治其标(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缓则治其本(培补肝肾、调养气血、强筋健骨)首先采用姜油刮痧,疏通颈后部及背部膀胱经,10分钟后,皮肤出现大片紫暗瘀点,患者自感周身轻松,可以活动颈部。处方:葛根30 炙麻黄10 黄芪30 防风20 姜黄15 小伸筋草30 归尾15 丹参15 乳香15 没药15 羌活10 延胡索20 威灵仙20 甘草10 两剂复诊:颈部活动自余,已不疼痛,但活动时仍有骨摩擦音,腰膝酸软。处方:菟丝子30 故子20 枸杞子30 北五味子10 黄芪30 当归15 葛根30 骨碎补30 狗脊15 怀牛膝20 小伸筋草20 炙甘草10 郁金20 制首乌30 黑豆20 五剂复诊:五剂服完后,腰腿有力,颈部已舒,患者要求继续巩固,原方五剂,加鹿角胶120克,共成细粉,水泛为丸,每次9克每日三次,连续服用2月。3月后电话随访,已康复,自觉良好。【按】:1、颈椎病脉象:左寸细弱伴左尺沉细(准确率90%以上)..(颈项强痛医案1)女性,53岁,2006年8月就诊。患者颈项坚硬,肩背痛苦悲伤,右上肢麻痹约半年摆布。就诊时查抄病人颈椎5~7节压痛显然、右霍夫曼征(+)。发射拍片:颈椎沟状突增生,颈椎5~7椎间隙变窄。拟以葛根芍甘木瓜汤加减:葛根3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8g,骨碎补15g,元胡18g,全蝎10g,威灵仙24g(醋炒)、羌活15g,姜黄10g,桑枝30g。五剂水煎服,服过五剂之后自发颈项坚硬显然缓解,右上肢麻痹也有所减少。效不更方,再投用五剂之后余症根本清除。将该方参加惨白术15g,砂仁6g稳固月余,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眩晕卒倒医案2)女,48岁,2006年12月就诊。患颈椎病多年,经采取多种疗法见效甚微。患者在就诊之前因回头时忽然自发天旋地转,晕仆于地,并将前额及鼻梁骨摔伤。就诊时患者仍觉颈项坚硬发紧,肩酸背痛,头晕眼花,面色萎黄,神疲倦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发射线拍片:颈椎心理弧度变直,颈椎5~7间隙变窄。遂投以葛根芍甘木瓜汤加减:葛根50g,白芍30g,甘草15g,木瓜15g,骨碎补15g,元胡15g,全蝎6g,威灵仙(醋炒)24g,炙黄芪30g,当归10g,升麻6g。服用五剂之后颈项坚硬显然缓解,肩臂痛苦悲伤减少,头

眩症状清除。(颈椎病3医案)女,53岁,1982年10月5日诊。平素膝理不固,两年前患颈部疼痛,经推拿则缓解,常感遇阴雨寒凉症加重,渐至颈项强硬,转动不灵。经用多种中药症时轻时重。颈椎片示骨质疏松,生理曲度强直,颈5 、6 、7 椎后缘骨质增生明显。诊时自觉颈部有掌心大小一片发凉麻木;感觉丧失,转动有响声,头后仰则右胸、肩臂到手指沉困麻木,舌淡、苔白润,脉沉缓。此乃脾肾阳虚,寒阻经络。处方:粉葛根25克,山茱萸20克,白芍12克,桂枝、独活、天麻各10克,炙甘草、附子、羌活、川芎、川牛膝各9 克,生姜6克,大枣6枚。连服5剂,每剂服后均有微汗出。服后颈部轻松,局部发凉好转,以其体虚,上方去羌活、川芎,加鹿角霜、仙灵脾。服药1个疗程,颈项转动灵活,体质有所好转。再用上方加减调治60余剂,诸症若失而愈。颈椎X 线片示生理曲度、骨质增生均好转,随访至今未复发。(颈椎病肩臂痛黄煌医案)女,56岁,教师。2001年9月13日诊。患者右肩背连及上臂疼痛2年余。曾在某院以颈椎病治疗,经针灸、推拿治疗2个月余而效果不明显,慕名来黄教授处寻求诊治。检查:体质较壮实,呈痛苦面容,右肩背部疼痛,颈项及上肢活动受限,右上腹、右季肋部按之拘急疼痛。夜间疼痛较甚而睡眠不安。头痛、头晕,食欲不佳,餐后常有嗳气、上腹部胀满,食后胃脘部满闷不适。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实。有胆囊炎病史1年。予大柴胡汤和解少阳、内泻热结。处方:柴胡10g,生大黄8g,黄芩10g,制半夏10g,枳实10g,白芍15g,生姜3片,红枣10粒。药进7剂,自觉右肩背疼痛大减,其它头晕、头痛等症状也明显改善,大便2日1行。继以原方,生大黄加至10g,再服1周。复诊时患者神清气爽,各项症状已不明显,大便日行2~3次

(朱良春医案)“阳和汤加减合益肾蠲痹丸”肝肾不足、风寒痹阻,舌暗苔自腻,脉沉弱。益肾壮督,蠲痹通络:葛根、鹿角霜,熟地,当归、生黄芪、威灵仙各30g,麻黄、桂枝、补骨脂、木瓜各12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另处益肾蠲痹丸(市售)8g装3O包.每服8g,每日3次饭后服。服药1O剂,诸症明显减轻,继服30剂,诸症基本消失,颈项活动自如,嘱守服益肾蠲痹丸3~6个月。配合每日服鹿角胶10g,追访3年无复发。“稀莶芍草汤”:稀莶草、赤白芍、制首乌、葛根、牛蒡子、钩藤、刺蒺藜各15g,僵蚕、甘草、蝉衣各6g。“加味导痰汤”顽痰水饮深伏:生半夏、穿山龙各6Og,生制南星各15g,炒枳实18g,茯苓20g,风化硝(入煎)8g,陈皮、生姜、甘草各6g,威灵仙、肉苁蓉、当归、鹿角霜各30g。水煎服,日1剂。另处“益肾蠲痹丸”(市售)8g装6O包,每服1包,日3次,饭后服,服药5剂,诸症大减。续服15剂,诸症全除,嘱以益肾蠲痹丸善后巩固,追访2年无复发。。“加减六味汤”肝肾阴虚,气血不荣,补虚逐痹,:生、熟地黄各15g,山茱萸、怀山药、鸡血藤各20g,茯苓、丹皮、泽泻、党参、木瓜、生白芍、川石斛各15g,日1剂,水煎服,另处“益肾蠲痹丸”每次8g,日2次,饭后服,笔者仿朱师之法用上方治疗颈椎病审属肝肾阴虚型近2O例.均收著效。

【石仰山颈椎病加减方】-补肾强脊,通利祛邪-颈项强直,头颈肩臂疼痛,上肢麻木=牛蒡9克僵蚕9 克葛根12克天麻9克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3克山甲片9克当归9克.黄芪12克南星6克防风9克全蝎6克草乌6克磁石30克狗脊30克羌活9克独活9克潼蒺藜9克白蒺藜9克等。.[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二次,二次分服。[加减] 项背强者多用牛蒡子、葛根、僵蚕、防风;耳鸣、耳聋者多加磁石、五味子;视物不清者多投枸杞、菊花;头痛者,前额部用川芎,枕部授羌活,巅顶部添藁本;肢麻者多给桂枝、南星、威灵仙、蜈蚣,等等。气不足者,补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等;血不足者养以当归、生地、芍药、鸡血藤等;伤阴者,滋以麦冬、石斛、巴戟肉、鹿角霜、肉苁蓉、菟丝子等;肝肾亏虚者,健以杜仲、狗脊、川断、.熟地、山药等;夹食者,用建曲、鸡内金、山楂、保和丸消之;腑闭者投以川军、厚朴、桃仁、枳壳、润肠丸等导之;肝阳上亢者,并珍珠母、煅龙牡、菊花等;血虚神扰者,加以淮小麦、五味子、酸枣仁、夜交藤等;气滞者,添以柴胡、香附、延胡索等;血瘀者,配以全蝎、丹参、红花等;伴痰湿者,化以白芥子、桃仁、

苍术、山甲片、泽漆、薏米仁等;兼风寒者,用麻黄、桂枝、防风等祛之;有恶心者,用半夏、竹茹、左金丸等止之(1) 喜用牛蒡+僵蚕针对痰湿致病之因,运用牛蒡配僵蚕可以通行经脉,开破痰结,导其结滞,宣达气血,滑利椎脉。(2)草乌+磁石药对解除疼痛之患。二药配伍应用可通利血脉,消肿息痛,并且磁石之咸凉可制约草乌之峻烈,草乌之辛烈又可起启磁石之阴寒,两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3)南星+防风取玉真散之意,可祛风解痉,南星即可行血祛滞,又能化痰消积,防风导气行血,畅通经脉,两药相合,行无形之气,化有形之郁,使痰瘀化散,气血流通,从而病症得解。如能善用三种药对,临证可起提纲挈领的作用。[典型病例] 女,42岁。1994年5月30日初诊。患者于1986年起颈项酸痛不舒,X线摄片示:C5。6椎间隙狭窄,诊断为颈椎病。经治略见好转,但每遇劳累、气候变化、姿态不正而经常发作,且逐渐出现上肢麻木、颈项强直等症状。今晨患者突然颈部板滞、强直,转侧俯仰受限,疼痛剧烈,引及左臂,手指麻木,颈5~7及两颈肌痛(+)。颈椎关节气血失和,寒湿之邪乘隙而入,脉细濡不畅,邪留督脉关节,涉及膀胱经脉之气。治拟温经通络,兼顾肾本。处方:制革乌6克、川草乌6克、细辛3克、川桂枝9克、杭白芍9克、磁石(先入)30克、牛蒡子9、克、僵蚕9克、葛根12克、潼蒺藜9克、白蒺藜9克、羌活9克、独活9克、狗脊30克、当归9克。上药加减共服20余剂,项背强直、手指麻木、剧烈疼痛等症均消失而痊愈。经每年随访一次,未见复发。

?

【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96例】自拟颈椎病方: 生黄芪30g, 党参30g, 葛根30g, 白芍30g, 羌活10g, 细辛3g, 白芷10g, 川芎10g,甘草10g, 丹参30g, 蜈蚣2 条, 乌梢蛇30g。并随症加减。颈椎压痛点部位给予水针刀术治疗。水针刀术所用药物为维生素B12、曲安奈德、川芎嗪、2% 利多卡因等。一般给予1~2 次水针刀术治疗, 两次水针刀术治疗时间间隔至少为5 天。颈椎牵引每日2 次, 每次10m in, 牵引重量为5~10kg, 牵引后以围领固定颈部。70 例临床治愈, 症状完全消失; 25例好转, 症状减轻; 1 例无效。对患者随访6~12 个月, 无1 例复发。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106例】羌活10g、独活10g、威灵仙10g、当归10g、白芍10g、赤芍10g、川芎10g、没药10g、骨碎补10g、杜仲10g,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常规采用维生素B1、维生素E、活性钙,其中颈型及神经根型加扶他林,椎动脉型加川芎嗪口服。手法按摩,医疗体育疗法:①颈部屈伸运动;②颈部左右侧屈运动;③颈部转摇运动,顺、逆时针各20~30圈;④颈部拔伸运动。上述运动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0~15次。中西医结合治疗20天为1个疗程,3个月及6个月各随访观察1次

?

【甲角藤汤治颈椎病126例无一不效】颈椎病(表现为眩晕,颈项活动不利,肩、臂、上肢麻木疼痛)山甲珠、鹿角胶(烊化)、牛膝、川芎、炙白芍各12克,忍冬藤30克,桂枝9克,甘草6克。上药先用水浸泡30分钟,然后再放火上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煎好的药液混合,日服3次,气血不足者加黄芪30克,当归12克;腰酸腿软者加杜仲15克,寄生30克。126例,(年龄40~70岁),治愈(临床症状消失)100例,好转(临床症状改善)26例,其中伴有冠心病者12例,类风湿者8例,脑血栓者4例,有外伤史者2例。【验证】张云启,2年前自感活动不利,到昆明中医院治疗,吃了不少中药不见效。西药、针剂也用了不少,医治半年多没效果。花掉药费1000多元。后又到呈贡县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3,4,5椎增生。回到家后用本方治疗,3剂见效,8剂根治,所用药费不足70元。

【邓晋丰教授诊治颈椎病经验介绍】“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松则痛、不顺则痛、不动则痛” 2.1.1 风寒湿阻-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拟乌头汤加减。:制川乌(先煎)、制草乌(先煎)、茯苓、苍术、白芥子、羌活各10g,甘草、麻黄、桂枝各6g,威灵仙、五加皮各15g,细辛3g。临证须分寒湿主次,辨证用药。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并以丁桂散蜡疗

温筋通络。2.1.2 风湿热=清热解肌,通络止痛=柴葛解肌汤加减。:葛根20g,黄芩、白芷、羌活、秦艽、防风各lOg,白芍15g,桔梗、柴胡、甘草各6g。临证应分湿热主次,辨证用药。适当外用颈项理伤手法,疏筋通络,外用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2.1.3 气滞血瘀=活血行气,通络止痛=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当归、川I芎各6g,红花、赤芍、熟地黄、茯苓各10g,葛根20g,天花粉15g,三七末(冲服)3g。临证当辨损伤轻重缓急,若重急者,宜以CT、MRI检查明确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若缓轻者,当辨气滞、瘀血偏重,酌加行气、活血、祛瘀药。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2.1 气虚血弱,经络阻滞型=益气养血,活络通痹=人参养荣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熟地黄各log,远志、当归、陈皮、甘草、桂枝各6g,黄芪20g,白芍、五味子、大枣各15g。临证当辨气虚、血虚或气血两虚,处方用药略有侧重。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2.2.2 肝肾不足型=滋肝补肾,益髓壮骨=自拟养肾方加减:熟地黄、金樱子、丹参、覆盆子、锁阳各10g,乌药、天麻各6g,益智仁、钩藤、决明子、白芷各15g。临证当辨肾阴、肾阳、肝血虚或肝肾两虚,选药略有侧重。适当外用颈项部理伤手法疏筋通络,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不松则痛)治宜缓解痉挛,疏筋通络,以颈部理伤手法、蜡疗和膏药外用为主,中药内服为辅。手法治疗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局部先用揉法、攘法、提法、拿法、点法放松肩背部;再于紧张肌肉的两端指压点按,同时让患者配合作相反方向对抗运动。手法治疗后于局部阿是穴及周围予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中药内服则根据辨证用药,酌选补气行气、活血补血、疏筋解痉之品,如黄芪、枳壳、木香、砂仁、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白芍、鸡血藤、益母草、血竭、僵蚕、附子等。(不顺则痛)治宜正骨手法为主,同时配合蜡疗、膏药、中药。手法治疗时患者坐位或卧位,先于局部用揉法、掖法、提法、拿法、点法放松肩背部;再于阿是穴附近定点,调整颈项屈伸角度,予以定点斜扳,复位不追求“弹响声”,斜扳角度到位即可,避免反复扳动。手法后局部以丁桂散蜡疗温筋通络、四黄膏贴敷化瘀通络。同时选用柴葛解肌汤、人参养荣汤、桃红四物汤等加减内服。(不动则痛)治疗以指导颈项运动为主,配合颈椎病医学常识普及、日常生活工作习惯调整,适当中药调理。可辨证选用四物汤、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羌活胜湿汤、柴葛解肌汤、身痛逐瘀汤等,酌加利湿、疏筋、通络、活血之品。

【疗颈眩晕汤】:生黄芪50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姜黄10克,葛根30克,防风10克,羌活15克,蜈蚣2条,威灵仙15克,白芥子10克,川乌6克,甘草10克。水煎2次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63例临床治愈(眩晕消失)。其中服药7——10剂治愈者28例,11——15剂治愈者35例。

?

【半夏白术天麻葛根汤】刘德玉-燥湿化痰,平肝息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呃逆,耳鸣,头重等,舌淡苔厚腻,脉弦数或弦滑。半夏12克,天麻12克,白术12克,葛根12克,钩藤12克(另包,后下),茯苓12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陈皮15克,生甘草12克。水煎服。头晕、目干加菊花、蒲公英各15克;瘀血重者加丹参15克;呃逆重者加旋覆花10克;睡眠不佳者加夜交藤、合欢花各15克。

【威灵苁蓉汤(丸】-颈椎,腰椎骨质增生=威灵仙15克,肉苁蓉15克,熟地15克,青风藤15克,丹参15克。煎服。或研末炼蜜为丸,每粒10克,每服1粒,日2次。

【白芍木瓜汤】-颈椎痛-舒筋活血,滋阴止痛。白芍30克,木瓜13克,鸡血藤15克,葛根10克,甘草10克。

【眩晕停】-颈椎骨质增生性眩晕-滋水涵木,平肝潜阳,佐以熄风:熟地15克,山茱萸30克,山药30克,茯神30克,丹参30克,五味子12克,白术30克,天麻12克,钩藤30克,菊花30克,防风15克,玉竹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30克,蚤休10克。煎服。

痹症(颈椎病)

痹症(颈椎病) 颈椎病又名颈椎综合征,以颈肩上肢疼痛、手指笨拙麻木、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脊柱疾病。本病属于中医痹症、项痹、眩晕等病证范畴。 乃由风湿、痰瘀痹阻颈络或肝肾阴虚、经络失调所致。 【护理评估】 1、观察疼痛发生时间、性质、关节状态。 2、评估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评估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风寒痹阻证、血瘀气滞证、痰湿阻络证、肝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 【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重症者卧床休息,轻症可闭目养神。 ⑶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眩晕严重者的座椅及床铺避免晃动。 2、病情观察,作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3、用药护理 (1)中药汤剂宜温服,观察用药后效果及反应。

(2)眩晕伴呕吐者中药宜冷服。或姜汁滴舌后服用,采用少量频服。 4、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生冷、烟酒之品。 (2)肝阳上扰者可食用滋xx之品。 (3)气血亏虚者多食血肉有情之品。 (4)肾阴不足者可食滋阴补肾之品。 5、情志护理 (1)关心体贴患者,使其身心舒畅。 (2)对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减少情绪激动的刺激,掌握自我调控的能力。 (3)对眩晕较重,易心烦焦虑者,介绍有关疾病知识和治疗成功的经验,以增强其信心。 6、临证(症)施护 (1)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急按人中穴,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急救护理。 (2)眩晕伴恶心呕吐者,遵医嘱针刺或用梅花针叩打穴位。 7、并发症护理 猝倒: 颈椎病患者常常在站立或走路时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应做好防护措施。病人出现眩晕而昏仆不知人事是急按人中,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急救护理。 高血压颈椎病:

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06T14:44:29.6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作者:张蓉 [导读]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近几年生活方式与工作环境改变,手机、电脑等普及。 (新疆第二师库尔勒医院新疆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颈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理疗治疗,研究组患者除了中药理疗治疗,还加用针刺穴位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无差异(P>0.05),但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下降(P<0.05),研究组评分显著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型颈椎病患者采取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疼痛,值得借鉴。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针刺穴位;中药理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338-01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近几年生活方式与工作环境改变,手机、电脑等普及,使得本病发生率有所升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1]。颈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早期阶段,尽管症状与体征较轻,但影像学检查并无异常变化,为此漏诊率较高。同时,若未能及时诊断与治疗颈型颈椎病,一旦进展后病情加重,会影响患者生活与工作。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已有多年历史,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效果,我院将接诊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有对象80例纳入,入选时间2014年1月-2017年1月,全部为我院接诊的颈型颈椎病患者。入选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确诊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于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满足颈型:枕颈部痛、活动受限及颈肌僵硬,有压痛,同时符合中医风寒湿邪证,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组,各自4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19~55岁,均值1~23个月,均值6.8±1.1个月。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18~53岁,均值1~22个月,均值6.6±1.3个月。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中药理疗治疗,包括颈椎方(秦艽、川芎、羌活各15g,当归20g,黄芪40g),每天1剂,采取水煎煮服用,每天3次,早中晚饭后口服;中药熏洗,方药有荆芥、青风藤、海风藤各30g,川椒、防风各15g,每天2次;TDP神灯照射治疗,每天2次。研究组患者除了中药理疗治疗,还加用针刺穴位治疗,选穴包括风池穴、大椎穴、大杼穴、阳陵泉穴、后溪穴、肩贞穴、列缺穴、颈部阿是穴,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配穴。利用针刺这些穴位,补泻法配合使用,留针时间15~20min,并加用电疗仪(低频),每天1次,1个疗程以连续治疗10d计,间隔1~2d进入下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1.4.1疼痛VAS评分[3]: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进行测评,0~10分,0分为完全无痛、10分为剧烈疼痛难忍,评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1.4.2临床效果:①痊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或基本消失,颈椎功能恢复正常水平;②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所改善,对生活与工作基本无明显影响;③无效:治疗后未能达到前述标准,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按照有效率+显效率计。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利用SPSS 19.0分析,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比(%)表示与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表示与t检验,将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组间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可评价疗效,其中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详见表1。 2.2 组间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 研究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分别为5.46±0.63分、2.11±0.34分,对照组则依次为5.51±0.69分、3.87±0.54分,经统计学分析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颈型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尽管中医对其有多年研究,但并无本病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可将其归为“颈强”、“痹症”、“颈肩痛”等范畴。本病突出症状主要为颈项疼痛,早期则主要是颈部发僵与活动不便,中医认为本病病机主要是脏腑气血不足与风寒湿邪外侵等,造成劳倦内伤与筋骨失养,进而气血凝滞与脉络痹阻,不通则诱发疼痛[4]。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方案较多,我院将针刺穴位配合中药理疗治疗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不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穴位能有效缓解突出椎间盘对脊髓神经的压迫,从而舒筋活络与促进血运,减少紊乱组织压迫神经,促进水肿神经恢复。同时加用中药理疗,比如中药内服外用、熏洗等,能更好地改善局部症状与患处血运,促进炎性吸收,提高临床效果。综上所述,颈

颈椎病内容整理(多图)

颈椎病 一、颈椎结构 1、颈椎的解剖结构: 1)颈椎的结构特点: 图1:颈椎侧面图 图2:第一、第二颈椎骨图片

图3:第七颈椎骨图片 颈椎有七块颈椎骨组成。第一颈椎即寰椎,第二颈椎即枢椎,第七颈椎是临床上作为辨认椎骨序数的标志。除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外,其他颈椎之间都夹有一个椎间盘。颈椎与颈椎之间通过椎间盘、韧带以及椎间关节相连接。颈椎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 2)颈椎附着的肌肉: 图4:颈部附着的肌肉 在颈部附着的肌肉主要有颈阔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与落枕关系密切)等,是维持颈椎稳定性的重要结构之一。 3)颈部穿行的神经:

图5:臂丛神经与颈丛神经 颈部共8对神经,主要有臂丛神经和颈丛神经两个分支。 4)颈部血液供应: 图6:颈椎相关血管图 主要来自椎间动脉,颈部的椎间动脉发自椎动脉。颈椎压迫颈部动脉血管后会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进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体位性晕厥等现象。 2、颈椎的生理特征: 颈椎的前凸是由于颈4、颈5椎间盘前厚后薄造成的。颈椎生理曲度的存在能增加颈椎的弹性,减轻和缓冲重力的震荡,防止对脊髓和大脑的损伤。

图7:颈椎曲度图 3、颈椎退行性病变: 包括椎间盘变性、韧带松弛与钙化、椎体边缘骨刺形成、关节失稳等,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而且是人体衰老后的不可逆的改变,由此也决定了颈椎病难以得到根治。 4、颈椎间盘及其特征: 图8:正常椎间盘及椎间盘病变

图9:椎间盘脱出切面图 包括髓核和纤维环两部分,髓核易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压迫脊髓或脊神经并引起相应症状。 二、颈椎病 1、概述: 1)颈椎病的定义: 即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2)累及肌肉: 颈椎病累及肌肉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的酸胀疼痛、肌肉僵硬等。 3)累及神经 颈椎病压迫到神经时可出现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咽部异物感、口干、指尖感觉过敏、皮肤感觉减退、头皮肿胀感以及四肢麻木、疼痛以及活动无力等。 2、表现: 1)表现: 症状较为复杂,主要有颈背疼痛、肌肉酸痛僵硬、四肢无力、手指发麻、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与病变部位、组织受累程度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 2)征兆: 当出现久治不愈的头晕、头痛或偏头痛,经常手指发麻、上肢无力、非耳部原因引起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类心绞痛症状,久治不愈的低血压或“莫名其妙”的高血压、反复发作的颈背部疼痛、酸软、反复落枕、不明原因的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多发头部脂溢性皮炎、脱发等情况应警惕颈椎病的可能。 3)颈椎病与头晕: 颈椎病引起头晕主要与颈部肌肉痉挛以及颈椎血管、神经受到压迫、刺激所致的脑供血不足以及患者的血压不稳定等多种因素有关。 4)颈椎病与胸痛: 患颈椎病时会压迫和刺激颈神经根,可能会引起胸部疼痛和乳房胀痛。颈性乳房胀痛常表现为慢性、单侧性,疼痛的程度和颈部的位置有关。 5)颈椎病与牙痛: 当颈椎退行性病变压迫到颈部交感神经时,异常刺激会经由三叉神经下颌支传到牙槽,诱发

颈椎病诊疗方案中

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颈椎病的诊疗规范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几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的趋向。 一、诊断 本病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一)诊断依据 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二)症候分类 1、中医症候分类 1.1、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1.2、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2、病理分型 2.1、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2.2、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颈椎病诊疗指南

三.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 ~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 ~60 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 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以造成椎动脉扭曲并受到挤压;椎体边缘以及钩椎关节等处的骨赘可以直接压迫椎动脉、或刺激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椎动脉痉挛而出现椎动脉血流瞬间变化,导致椎- 基底供血不全而 出现症状,因此不伴有椎动脉系统以外的症状。 第三部分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一.颈型颈椎病 1.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2.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3.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7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颈6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二. 神经根型颈椎病 1.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2.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3.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引起的症状 成都颈腰椎病研究中心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 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颈椎病的原因 不良姿势 1.不良姿 1. 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劳损 2. 2.劳损 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小于30岁的颈椎病人,多从事低头工种。 头颈部外伤 3. 3.头颈部 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

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 4.颈椎结 4. 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慢性感染 5.慢性感 5.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风寒湿因素 6.风寒湿 6. 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颈椎病初期症状 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1、猝倒 倒地后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血供应严重不足所致。 2、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 3、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多见,故两者并存的机会不少。

XX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2019年版)

XX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2019年版) 一、颈椎病的现状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在我国,颈椎病患病率较高,疾病顺位靠前,不同地区的颈椎病患病率为8.1%-19.1%。一些特殊人群颈椎病患病率更高。大学教职工为10.8%,老年人群为25.0%,机关人员为27.3%。白领人群为33.9%,公务员为 54.8%。在某些人群中有上升趋势。与颈椎病相关的抑郁情绪和失眠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疾病顺位和患病率考虑,颈椎病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二、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 ~40 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 ~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变及其继发椎间关节退变致使其周围重要组织( 脊髓、神经根、交感神经及椎动脉) 受到损害,呈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称之为颈椎病。那么一旦患上颈椎病,又该用什么方法进行治疗呢? 1、理疗法: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便是运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抵达治疗和防止颈椎病的目的。但经常理疗易对皮肤发生烫坏,甚至致使癌变。 2、按摩法:仅凭按摩的双手和简略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途,气血工作的方向,施以不一样的方法,抵达治疗目的。但在颈椎病的急性发生期应阻止按摩,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

水肿加剧。 3、针灸法: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风寒侵袭、气血欠好、经络不通所形成的,因此针灸治疗颈椎病的首要作用是通过针灸抵达舒筋活血的目的。针灸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晕针、惧怕扎针的情况。 4、手术法:手术法的原理首要是减轻压榨,消除影响、增进安稳,防止进行性损害。但手术并发症与禁忌症较多,危险高,痛苦也大,有些情况的患者是不太适宜手术的;如年岁偏大、身体欠佳者,吞并心脑血管病变或糖尿病,或许有麻醉禁忌症的就不宜手术治疗。 5、用贴剂:市场上一般比较好的贴剂有许多,比如:曹清华舒骨贴治疗颈椎病就很不错。但是病情严重的话,建议还是要选择中药治疗。 6、口服药物治疗:很多口服药对人体的肝、脾、肾不好。因此在选药方面一定要选择经国家食品药品检测过的专业用药。市场上广大中老年人患者比较信赖的一个品牌叫做“曹清华薏辛除湿止痛胶囊”。此药专门针对风湿,颈椎压迫等关节问题。针对椎间软骨营养改善,酸痛难受的感觉消失,脖子转动灵活,逐步康复。

颈椎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样本

神经根型颈椎病(项痹病)中西医结合诊断常规颈椎病从词义看应是泛指颈段脊柱病变后所体现临床症状和体征。当前国际上较一致看法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体现相应症状和体征。一、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体现 (一)、症状颈椎病中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50%-60%)。是由于颈椎间盘侧后方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剌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上开始多为颈肩痛,短期内加重,并向上肢放射。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同步可有上肢肌力下降、手指动作不灵活。当头部或上肢姿势不当或突然牵撞患肢即可发生激烈闪电样锐痛。 (二)、体征可见患侧颈部肌痉挛,且肩部上耸。患肢上举、外展和后伸有不同限度受限。上肢牵拉实验阳性,压头实验阳性:患者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浮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 (三)、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显示颈椎生理前凸消失,椎间隙变窄,椎体先后缘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增生及椎间孔狭窄等退行性变化征象。CT或MRI可见椎间盘突出、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及脊神经受压状况。 二、诊断原则 参照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项座谈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原则:具备根性分布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椎间孔挤压实验或/和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体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疼痛。 三、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断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常用证型: 1.寒湿痹阻型: 辨证要点:头颈肩背疼痛,畏寒喜热,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2.痰瘀阻络型: 辨证要点:颈项痛如锥刺,痛势缠绵不休,头重眩晕。舌黯或有瘀斑,边有齿痕,苔白腻或白滑,脉弦涩或弦滑。 3.气血局限性型: 辨证要点:头项酸痛,肩臂麻木不仁,自汗,心悸气短,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 4.肝肾亏虚型: 辨证要点:颈肩不适,头胀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或有齿痕,或舌干红少苔,脉弦细。 四、治疗 1、普通治疗:(1)健康教诲:使患者理解本病发病机理、治疗原则、防止办法、锻炼办法,以及各种治疗办法机理等;(2)变化生活与工作中不良姿势及体位,急性发病时卧硬板床休息。

常见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常见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常见颈椎病的治疗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颈椎病患者的饮食原则为: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一起来看一看吧。(1)颈椎牵引:最为常用,既可限制颈部活动,又能使颈部肌肉充分松... 颈椎病患者的饮食原则为:合理搭配,饮食要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一起来看一看吧。 (1)颈椎牵引:最为常用,既可限制颈部活动,又能使颈部肌肉充分松弛休息,使排列紊乱或脱位的椎体间关节恢复正常。 (2)理疗: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炒粗盐及热水袋热敷、电褥子等。 (3)围领:即颈托或叫颈围,一般外出或工作时用。其作用不是固定颈部,而是限制颈部的活动,特别对颈椎不稳者效果更好。 (4)推拿按摩:包括旋转推拿。在早期,除了脊髓型颈椎病外均有帮助,可隔1~2天治疗一次,以3~5次为准。注意过多过重的推拿可带来损害,应慎重。 (5)针灸:依据经络选择穴位,留针治疗效果较好,可据病情分疗程治疗。 (6)封闭疗法:分疼痛点封闭法及选穴位封闭,又叫水针疗法。可用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枸杞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常用穴位有颈夹脊穴、风池穴、颈肩阿是穴(即压痛点)、曲池、合谷等。每次选。2~3个穴,隔日一次,14次为一疗程。

(7)中药疗法:可依据中医师处方用药,也有中成药如颈复康、颈痛灵、活络丹等。 (8)西药疗法:主要是消炎止痛药,如消炎痛、莱普生、阿斯匹林、芬必得等,但从药时间不可超过两周,若不见效即要更换治疗药物。另外可加用维生素B1、B2或三磷酸腺苷等效果更好。 颈椎病的注意事项 预后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在发病后,如果能得到合理恰当的治疗,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并注意自我保护,一般情况下预后尚可。但其中脊髓型颈椎病如果进一步恶化发展,预后较差;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如未经正规治疗而发展,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颈椎病的附注 1.颈椎病患者平时宜贯彻"仰头抬臂、协调平衡"的原则,以锻炼颈部后伸肌群,平衡长期低头位而引起的颈部应力和稳定平衡失调。 2. 注意纠正平时的不良习惯姿势,立足于预防。 3. 注意用枕的合理性。 4. 注意肩颈部的保暖。 颈椎病食疗方 ①茶香狗肉 狗腿1条。卤料包茶叶20克,丁香5克,花椒、草果、砂仁、八角、茴香、桂皮、陈皮、豆蔻、白芷各5克,葱2棵,姜2块。调料精盐50克,酱油100克,白糖10克,料酒50克。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诊疗规范 【诊断要点】 (一)病史和症状 中年以上年龄,有慢性发作性颈部僵硬,早期见一侧或两侧头颈肩部麻木、胀痛不适,颈部活动不灵,症状典型者,可向头面、肩背或手臂放射,按压同侧相应的颈椎间隙或叩击头顶,则疼痛加剧。 (二)局部检查 将颈部向健侧极度旋转,或将患侧上肢外展90℃,并尽量后伸时,其放射痛可明显加剧,个别患者,可因颈背部肌肉痉挛紧张而轻度强直,下段颈椎棘突或患侧肩胛骨上角常有压痛点,部分患者可摸到条索状硬结,颈部活动功能检查,可见侧弯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伸颈试验阳性、肌力减弱等。 (三)临床分期与分型 1.临床分期:常分为四期。 (1)颈椎病前期:X线上有各种程序不同的退变,但无临床症状与体征。 (2)颈椎间盘症期:病变以颈椎间盘退变为主,是颈椎病的早期阶段,并多伴有颈椎椎管狭窄。 (3)骨源性颈椎病:或称之谓骨质增生性颈椎病,主要由于增生的骨刺刺激和/或压迫脊髓、脊神经根与椎动脉,X线片上显示有骨质增生。 (4)脊髓变性期:为脊髓长期受压继发变性,病变部位肌肉明

显萎缩。 2.临床分型:可分为六型。 (1)颈型颈椎病:最为常见,症状多较轻微,但以颈部症状为主。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 (3)脊髓型颈椎病:症状严重,临床表现出明显的脊髓受压症状,甚至四肢瘫痪,卧床不起。 (4)椎动脉型颈椎病;因椎-基动脉供血不全引起偏头痛,记忆力减退,视物不清。查体: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 (5)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头痛、听觉障碍、胸痛等上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同时又伴有颈神经或脊髓受累的临床表现。 (6)混合型颈椎病:临床上凡同时存在上述两型或两型以上的症状体征者,即可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 (四)辅助检查 1.颈椎X线摄片:包括正侧位和左右斜位,可见颈椎前凸的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呈强直状态,椎体前后缘可有辱样增生,椎间隙变窄,斜侧位可见椎间孔变小和关节突有肥大性改变,项韧带可出现条状或片状钙化,前纵韧带及后纵韧带亦可出现点状钙化。应强调指出的是,X线摄片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才有诊断意义,不应仅凭X线片有增生变化即作出颈椎病的诊断。 2.脑脊液检查:部分病人蛋白含量增高,动力测定通畅或呈不

颈椎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案

颈椎病的中西医护理方案 发表时间:2019-06-17T10:40:16.76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4期作者:陈宗巧[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转变,颈椎病成为当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宁南县人民医院四川宁南 615400 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习惯的转变,颈椎病成为当下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颈椎病的发生率非常高,并且发病患者平均年龄越来越低,发生该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神经根以及脊髓受到了椎间和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压迫所导致的。患有颈椎病的病人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自理能力降低,情况严重的还有可能自理能力完全丧失,这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生存质量。所以我们对颈椎病的护理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那么有哪些结合中西医护理措施呢? 一、基础护理 在患者进行洗漱、换衣服、吃饭等各项日常活动的时候给予协助,把经常要使用的东西放在容易拿到的地方。要保持病房的空气清新、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因受到风寒而使病情加重。由于颈部肌肉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而紧张,使颈部的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使颈椎的负担加重,所以做好颈部的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患者睡的床尽量使用硬板床,用正确的姿势卧躺,枕头高度要适合。 二、心理护理 颈椎病的治愈过程非常漫长,在临床上有着非常复杂的病症,有许多原因能导致该病的发生,病情反复不定,很容易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情绪,具体的表现主要为焦躁、烦闷、抑郁等等,所以心理护理在颈椎病的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对入院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时候要有针对性,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将该疾病的基本知识和诱发该病症的原因向患者做一个详细的介绍,使患者能对颈椎病的各项临床特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减少患者的负面心理,使他们的信心得到增加,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颈椎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来。医生要和护士以及患者在思想上达到统一,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治疗上能够达成共识。护士在制定康复锻炼计划的时候尽量让患者及其家属参与进来,使患者的安全感得到增加,积极配合治疗。护士要对家属配合的重要性引起重视,让家属给予患者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多鼓励患者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给患者听一些风趣的故事或者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来缓解患者悲伤、紧张等情绪,使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治疗中来。 三、饮食护理 颈椎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应该要以清淡为主,所食用的食物要易消化,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患者的肝肾不是很好,可以让患者食用枸杞、桂圆等滋阴补肾;如果患者的眼睛经常流泪,就应该注意患者所吃的食用里面要含有钙、硒、锌,蛋黄、动物的肝脏等;如果患者伴有高血压,就应该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还可以对患者进行食疗,针对痉痛型可以制作当归汤,采用鲳鱼一条,加入六克的当归,十五克的伸筋草一起煮,吃鱼肉喝鱼汤;治疗痹痛型可以制作葛根汤,采用十五克的葛根,用水煎熬,选取汤汁过滤渣,加入二十克的赤小豆、30克的粳米,熬成粥服用;治疗眩晕型制作苏子粥,选用六克的苏子,十克的伏龙肝,选取汤汁过滤渣,和五十克粳米一起煮成粥服用。 四、健康教育 要做好患者住院期间的知识宣教,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作息时间,多进行日常的运动。首先告诉患者诱发该病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临床表现,所采用的的护理方案等。其次,该病症的最大的特征就是很难治愈,随时可能因为患者的用力不当造成病情的反复发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坐的时候还是睡觉的时候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使自我保健意识得到提高。另外,患者在睡觉的时候要采用适当的睡姿,和舒适的枕头,睡觉的时候要保持持颈、胸、腰椎所呈现的曲度自然舒适。所枕的枕头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要适中,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除此之外,要加强功能训练,患者要使自己的颈部得到定期的训练,使颈部肌肉的疲劳感得到缓解,尤其是针对长期伏案的工作人员更应该要坚持每天进行功能训练,以此来使颈部的肌肉力量到加强,使颈椎更加稳定,从而降低颈椎病的发生。最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配合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结论:颈椎病是慢性疾病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康复过程,很多患者在病情仅仅得到缓解还没有治愈的时候就出院了。所以护士要协助医生帮助患者制定更加详细的康复治疗计划,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的情况来对患者进行出院健康宣教。可以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者的后续治疗进行督促,对患者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要耐心倾听,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解决,并且叮嘱患者按时来院进行复诊,使颈椎病的综合治疗效果得到提升。

针刺中渚穴缓解颈椎病疼痛临床效果观察

针刺中渚穴缓解颈椎病疼痛临床效果观察 (一)研究意义及立项依据 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疾病,但随着社会发展,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增大,很多我校学生都出现颈椎病早期症状。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疼痛无法根治,而中医,尤其是针灸对颈椎病效果显著,无副作用。针刺某些穴位还有快速消除颈椎疼痛的作用,可以在临床上结合使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颈椎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很长的历史,古代虽无颈椎病之名,但从所述症状及治疗穴位来看,皆与现代研究的颈椎病相吻合,例如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颈项拘急引肩背痛,取后溪、百会、肩井、中渚”。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颈椎病的研究得以更多地进行。李晓昊,谢珠蓉[1]等选择14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观察临床疗效,实验组71人,取液门中渚穴进行透刺,结果:痊愈19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5例,痊愈率26.76%,痊显率56.34%,总有效率92.95%,对照组取颈3到颈7夹脊,大椎,天柱,凤池,结果:痊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痊愈率14.08%,痊显率42.25%,总有效率83.10%。经ribit分析,两组痊愈率有显著差异(p<0.05)。刘维克[2]以太冲穴为主穴,配合光明、足三里、凤池、百会、天柱,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以平补平泻法行针,留针30分钟,总有效率达100%。历洪[3]取单穴后溪治疗颈椎病110例,总有效率99.1%,痊愈率60%,单穴取穴法具有疼痛少,操作方便的有点,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刘公望,王秀云[4]等运用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7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四天穴组80例,颈夹脊组47例。主穴取为双侧天牖,天容,天窗,天鼎,随症配合列缺、后溪、头维、肩中俞、肩外俞。结果:四天穴组痊愈率65%,好转率27.5%,未愈率7.5%,夹脊穴组痊愈率29.8%,好转率40%,未愈率29.8%,根据ribit分析,两组疗效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上,彭宝淦,贾连顺[5]等选取48例患者进行X光和MRI检查,研究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为由于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突出以及相邻椎体的骨赘对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造成机械压迫。 参考文献: [1]李晓昊,谢珠蓉,徐木创等.液门透刺中渚穴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腰痛宁杂志,2009,30(1):79-81 [2]刘维克.“平肝降逆法”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3,(4):37 [3]历洪.单穴治疗颈椎病110例疗效观察.中医药信息,1998,(5):46 [4]刘公望,王秀云,孟向文等.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5-28 [5]彭宝淦,贾连顺,侯树勋等.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腰痛宁杂志,2001,28(1) (三)研究内容及主要技术关键 1研究对象 **********在校学师生中颈项部疼痛不适者。 1.1诊断标准:包括临床常见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

怎样治疗颈椎病最好

我心里是极不好受的。我不想在这种时刻这种场合遇见凌玺御,我不想让他知道,我需要用这么不堪的方式为他办事,我不想从他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看到一丝丝对我的鄙夷。我爱他可以爱得这么卑微,但我不想让他知道,亦不想让自己知道,即使我卑微至此,他除了反感,是再也他感的。,证实 很多人患了颈椎病后不以为然,就算是采取了适当的治疗方法,可是在治疗的时候饮食也不忌口,导致增加了病情恢复的时间,甚至是病情的严重。 ,关于颈椎病问题目前很多人比较看好既安全又健康的中药颈椎枕,同时我们也发现★怡享颈椎枕★深受人们欢迎! 颈椎病一般都有哪些症状 颈椎病的初期症状是怎样的?由于颈椎病的早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导致很多人不重视,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这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 1、局部疼痛 一般为头颈、肩背部疼痛,有时疼痛剧烈。不敢触碰颈肩部,触压则痛,约有半数病人头颈部不敢转动或歪向一例,转动时往往和躯干一同转动。往往症状常于晨起,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突然加剧。 2、颈部易于疲劳 不能持久看书、看电视等;有时可感头痛,后枕部疼痛,或晨起后脖子发紧、发僵,活动不灵或活动时颈部出现响声,少数病人可出现短暂的反射性上肢和手部疼痛。这是比较明显的颈椎病的早期症状之一。 3、视力障碍 表现为视力下降、眼胀痛、怕光、流泪、瞳孔不等大,甚至视野缩小、视力锐减。这与颈椎病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发的大脑枕叶视觉中枢缺血性病损有关。 4、吞咽障碍 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 怎么预防颈椎疼痛: 推荐的预防颈椎病的方法。 一、有研究表明,长期压抑感情,遇事不外露,多愁善感的人易患神经衰弱,神经衰弱会影响骨关节及肌肉休息,长此以往,颈肩部容易疼痛。所以,要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好心情,可预防颈椎病。 二、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头颈正确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看书、操作电脑时要正面注视,保持脊柱的正直。睡觉时要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枕头以10厘米的高度为宜。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 三、尽可能少坐多动,能走路的不要骑车,能骑车的不要坐车。特别是有车族和长期坐办公室的人员,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尤其注意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可做一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爬山、游泳,对预防颈椎病效果较好。

颈椎病诊疗规范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 【概念】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 【分型】 1 颈型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可有整个肩背疼痛发僵,不能做点头、仰头 及转 头活动,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可出现头晕的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重。 临床检查: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向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 ~胸7 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头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可在胸锁乳头肌内侧,相当于颈3 ~颈6 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 2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痛和颈部发僵,常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有些患者还有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这种疼痛和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的走行和支配区放射,具有特征性,因此称为根型疼痛。疼痛或麻木可以呈发作性、也可以

呈持续性。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颈部活动、咳嗽、喷嚏、用力及深呼吸等,可以造成症状的加重。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等。晚期可以出现肌肉萎缩。 临床检查: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椎间孔部位出现压痛并伴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或者使原有症状加重具有定位意义。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仔细、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有助于定位诊断。 3 交感型颈椎病? 头部症状:如头晕或眩晕、头痛或偏头痛、头沉、枕部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等。偶有因头晕而跌倒者。 眼耳鼻喉部症状:眼胀、干涩或多泪、视力变化、视物不清、眼前好象有雾等;耳鸣、耳堵、听力下降;鼻塞、“过敏性鼻炎”,咽部异物感、口干、声带疲劳等;味觉改变等。 胃肠道症状:恶心甚至呕吐、腹胀、腹泻、消化不良、嗳气以及咽部异物感等。 心血管症状:心悸、胸闷、心率变化、心律失常、血压变化等。面部或某一肢体多汗、无汗、畏寒或发热,有时感觉疼痛、麻木但 是又不按神经节段或走行分布以上症状往往与颈部活动有明显关系,坐位或站立时加重,卧位时减轻或消失。颈部活动多、长时间低头、在电脑前工作时间过长或劳累时明显,休息后好转。 4、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病诊疗方案

【定义】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因颈部的椎体、关节、韧带和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钙化、损伤、增生或关节紊乱,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引起颈痛和其他综合症状。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病属祖国医学“项痹”范畴,因长期低头工作,年老正虚,经气不利等所致。以项部经常疼痛麻木,连及头、肩、上肢,并可伴有眩晕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4.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二)西医诊断标准 1. 颈型: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可正常或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 2.神经根型: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排除颈椎外病变(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等)所致的疼痛。 3.脊髓型:出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管狭窄,并证实存在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的颈脊髓压迫;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 4.交感型:诊断较难,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显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对部分症状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状神经节结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后,症状有所减轻,则有助于诊断。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晕: ①耳源性眩晕:由于内耳出现前庭功能障碍,导致眩晕。如美尼耳氏综合征、耳内听动脉栓塞。 ②眼源性眩晕: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眼科疾患。 ③脑源性眩晕: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腔隙性脑梗塞;脑部肿瘤;脑外伤后遗症等。 ④血管源性眩晕:椎动脉的V1和V3段狭窄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高血压病、冠心病、嗜铬细胞瘤等。 ⑤其他原因:糖尿病、神经官能症、过度劳累、长期睡眠不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