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与古诗的不同之处

现代诗:写法自由,更适合抒发现代人的情感。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

产。古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机的插入古诗词有时会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古典诗”与“现代诗”的比较: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

“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 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 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 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有些贻笑方家。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 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

竟能写出绝世华章。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 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

五首经典现代诗及赏析

01.《相信未来》 作者介绍:食指,本名郭路生(1948—),山东鱼台人。朦胧诗代表人物,被当代诗坛誉为“朦胧诗鼻祖”。高中毕业。被称为新诗潮诗歌第一人。《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文赏析: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 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 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古今时代诗的异同

古今时代诗的异同 古体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 而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 现代诗按照表达方式划分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照语言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划分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和韵脚诗. 叙事诗 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韵脚诗韵脚诗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 而古体诗更注重押韵押韵, 押韵亦称“压韵”。作诗歌时于句末或联末用韵之称。旧因押韵,例须韵部相同或相通,但也有少数变格。诗歌押韵既便于吟诵或记忆,又使作品具有节奏、声调之美。韵是诗词的基本要素之一。诗词中所谓的韵,大致等于现代汉语中的韵母。所谓押韵,是指把同韵部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到同一位置上,一般都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押韵的目的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这就构成了声音的回环的美。古人押韵是按韵书的。古人所谓的“官韵”,就是朝廷颁布的韵书。这种韵书,在唐代,和口语是基本上一致的,按韵书压韵也是很和谐的。宋代以后,由于语音的变化较大,诗人仍然按旧韵书压韵,就不那么和谐了 格律诗平仄格式的通俗口诀。为“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略称。谓七言诗句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上拘,第二、四、六字必须按照格式,平仄相间,不能

关于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问题(改正稿)

关于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问题 沈秋伟 我国的现代诗大致是这样一种产物,即中国历史文化内容的承传与西洋话语方式的结合。就诗歌分析的理论和方法而言,则大致还是凭借西方诗歌的分析和批评工具来进行,在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经常见到的见诸报端的某些涉及诗歌评价的文章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诗歌的读后感和读诗笔记。 前几天,根据职工文学社和作协的安排,我临时抱佛脚,看了几本新诗论,一知半解,趁今天的机会,也来谈一谈现代诗歌的几个问题,目的是想与在座各位一起探讨一下现代诗歌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第一部分: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问题 1.关于最大量意识状态问题。 平常评价一首诗是好是坏,有没有味道,常常只有感觉到,而这种感觉又难于言表。这常令我们习惯于现代分析的人十分苦恼,为什么?实际上就是我们对隐藏在诗歌文句背后的意识状态难于描摹。我们常说这首诗太直白,就是说这首诗文字后面基本是一片空白,有时我们还说,这首诗文字挺美,但没有含蓄,也就是说这首诗徒有其表,背后所承载的意识状态量不足。

最大量意识状态理论是西方诗歌批评的要旨。其基本原理就是一首诗所涵含的意识状态的多少是衡量这首诗质量的重要标准。我国台湾诗人洛夫有一说法:“我们判断一首诗的纯粹性,应以其所含诗素密度大小而定。”这个“诗素”与“意识状态量”异曲同工。 最大量意识状态理论认为艺术作品的意义与作用全在它对人生经验的推广和加深以及最大可能量意识活动的获得。需要说明的是,表现在现代诗人作品中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的同时显现,现实描写与宗教情绪的结合,象征思维与敏锐感觉的相互渗透随处可见。卞之琳一首短诗,大意是“我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我”,实际上是现实描写与宗教情绪结合的典型。诗虽短到极致,其意识状态却十分丰富。 2.关于象征主义 现代诗中象征手法滥觞于十九世纪中叶的法国。到本世纪初,英美诗坛上意象流派充斥了大量的象征手法。当然,我国古代诗歌中早已充满了象征主义的气氛,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英美意象派诗歌发源于二十世纪初。庞德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把“诗艺的最终成就”写成: (1)按照我所见的事物来描绘 (2)美

浅谈现代诗与古典诗词的区别

浅谈现代诗与古典诗词的区别 诗歌应该多样化,他不能排除任何风格的语言形式。当今网上、诗刊除了现代诗之外,仍有大量的古诗词,而且人们仍然乐道于平仄与尾韵的技巧,包括词。作为文学创作人,你总不能将其排除在文人之外吧。 难道诗人就喜欢进入这种模式?“存在即道理”,一切自然存在的都有他的合理性,我分析了一下,在头条上大量的诗歌几乎都带有古典诗歌,张口就来的人也大有人在,这在回复中可以看。例如:在“诗词大会”、“诗词欣赏”、“唐宋诗词”等热词搜索中,圈子非常热闹,好像远比现代诗繁荣。我很纳闷,现代诗怎么了? 在头条中,搜索现代诗,谈论最多的仍然是评论或相关余秀华的文章,再就是所谓的“梨花体、垃圾派”等,也有常写批评文章的郑正西老先生。鲜有热门的现代诗也只有“徐志摩”、“海子”、“席慕蓉”、“余光中”等国内外名家的作品,偶尔看到诗人芒克出新的作品,却也响应程度不高,点评也不专业,不到位。另外,其他几位知名的诗人如:老巢、李元胜、大连点点、海啸、王久辛等诗人外,很少再见有其他诗人注册了,而且这些已注册的诗人大多沉默不语,半月不更新。头条更多的热门基本属于国内外社会热点现象、书法、情感等方面内容。发现也有几个现代诗圈子,却好像没有古典诗圈子热闹,例如那个“中国诗词大会”,可能是借电视火起来的。这是为什么?我感到一种压抑,一种现代诗的冷门感觉,从头条里可以折射出现代诗目前状况的影子。 头条的另一种情况,也反应在优秀古典诗歌传播的专家教授与浮于表面的普通爱好者形成二种落差。前者的创作呈专业性,后者则是中年人古诗创作者。而现代诗,比较有热闹气氛的则是写现代诗的女性比较多,大多写爱情诗,文艺特浓的抒情模式,但总体缺少对社会及其他主题的涉入。还有一种情况,而且比较多见,那就是由于手机的便利阅读,使许多作者采用分行格式来写,其形式就像现代诗歌。因此,相当多的作者把日常也作为诗来写,这进一步增加了我选择阅读的难度。这样,可能错误地判断创作诗歌的从简性、日常性、便利性,更有作者也自称为诗人,冠以主题,误认为现代诗好写,另外头条的打卡也促使了这种情况的重复发生。 如何恢复人们对现代诗的热情?这是一件压在诗人们头顶上的事,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努力能办到的,我只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何让更多的社会文友加入到现代诗爱好者当中来,如何推广我心目中的几百名优秀现代诗人的作品,这很难。仿佛以小我之力怎能行使狂澜之舵? 现代诗与古典诗,可以追溯到我国“五四运动”时期,30年代初期,关于古文与白话文之争。当时是以胡适、吴稚晖、鲁迅等新文化创作者与朱光潜、梁启超等人之争;是当时建议古诗文入教材与现代文学可能对孩子的影响之争,争论了相当时段。如今,现代语言对时代所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古典运词的应用。因此,可能古典文(八股文)会因各种束缚和教义而退居二线,如同戏曲与现代电影、歌曲一样,但不泛古典精髓的再创造与承传,这种意义上的承传个人认为,不是语言上的再仿造,而是从语言形式上划掉,从精神、信仰、道德伦理思想上的重建与承传。 不难看出,现代诗歌(含当代诗人)有着不朽的创造魅力,这种魅力是来源于继承与开创上的成功,我国早期现代诗人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新文化运动”胡适;“九叶新派”郑敏、陈敬容、唐祈等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顾城、海子、北岛等;以及70年代至80年代改革开放出现的“中间代”诗人,他们的创作更激情,洒脱,如安琪、江非、伊甸、樊子、黄梵、马高明、凡果、大解、臧棣、叶匡政、陈先发等诗人,他们以鲜明的诗风和不屈的人格以及对诗学的探索精神,树立了当代诗人的形象。

比较大小谢诗歌的异同

比较大小谢诗歌的异同 谢灵运(385~433),生于东晋大士族家庭,,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刘宋时为永嘉太守,历任秘书监、侍中、临川内史。谢灵运是诗歌史上自觉以山水入诗的第一人。他的山水诗,绝大部分是作永嘉太守以后写的。在这些诗里,他用富丽精工的语言描绘了永嘉、会稽、彭蠡湖等地的自然景色。 谢朓南朝齐诗人。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宣城太守,因称谢宣城。晚于谢灵运的时代,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他的感情丰富细腻,书卷气很浓,性格单纯,没有世俗影响。 谢灵运是六朝时代一位有着多方面才能和素养的悲剧性诗人.他在仕途受阻、进身乏路的"幽愤"之中,为寻找"宣泄处",便转而走向山水自然,以他独到的审情调、趋向所创造出来的山水审美诗篇。谢朓与谢灵运同族,经历类似。 谢灵运诗喜欢描写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是山水诗派的创始人。他以生动鲜明的辞色,细致逼真地刻画了自然景色,表现了山水的绚丽多姿。创作了一大批以山水为审美对象的诗歌,奠定了中国山水诗的写实的雏形。而且由此开始,山水诗正式成为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谢灵运第一个以成功的创作实践确立了山水题材的独立地位,为山水诗展示了无限的发展潜力。同时,他在继承前代古诗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创造了“极貌写物”的各种表现技巧。而谢眺山水诗比谢灵运山水诗要丰富,谢眺所生活时代统治阶级政治斗争分场激烈,他在

诗歌中表现了对政治的畏惧和不满,反应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和,和谢灵运相比,诗歌的社会意义更加突出。 如果说大谢诗脱胎于前晋的玄言诗,那么小谢则换骨于大谢。 尤其是在景物描写、语言风格等方面,共同之处可见一斑。在景物描写上,他们的山水诗都注重色彩的涂饰,重色好丽,并且都抓住了山水诗描写上崇尚工巧,追求形似,精雕细刻,穷形尽相的特点;在语言风格上,大小谢山水诗注重声韵对仗,多用偶句。这反映小谢在山水诗创作上对大谢的继承。 然而,大谢的山水诗几乎都是在独游的情况下创作的。因为是独游,诗人不受其他社会活动的干扰,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到个人与自然山水的交流过程中,对客观山水的审美才得以进行,进而促使他在游赏中努力寻找能表现自己个性化体验的独特意象。正因如此,山水诗的写景才摆脱了以往的在公宴、送别等题材中借景抒情的从属地位,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在大谢的山水诗里,虽然诗或有些微夸饰,但仍很像游记。他喜欢用移步换景的铺叙,一步一景,一步山一步水地一路写下来,喜欢用大赋手法——“寓目辙书”地刻画山水,而且务须“内无乏思,外无遗物”(《诗品》)。正因为如此,在他的诗歌里,会有刻意的排偶的感觉。何景明在《与李空同书》中说道:“古诗之法亦亡于谢……陆诗语排体不排也,谢则体、语具排矣。”在他的诗歌中对偶主要运用于写景和叙事部分,对偶是描摹自然山水的主要方式。如“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连”(《过始宁野》),“池塘生春草,柳园变鸣

试以一首古诗词与现代诗做比较

试以一首古诗词与现代诗做比较,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两首诗的语言美,并评析两首诗的意境创造及差异。 摘要:“诗仙”李白与现代诗人席慕蓉两位都是著名的诗人,他们所写下的的不朽诗歌总是 被众人歌颂着。李白与席慕蓉的诗歌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有着自己的强烈特色,将心中那颗真诚的赤子之心,心中那股浓郁的思乡之情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但两人写下的思乡之诗仍有一些不同之处。本文主要从作者背景,创作背景、语言美学等方面比较和评析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与席慕蓉的《乡愁》异同之处。 绪论: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诗的语言简练而且具有形象,以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在此之前,中国诗的演变就从二言到四言,到骚体楚辞、五言、七言、杂言、到再前格律诗,到最终形成的格律诗。经过了清末的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白话形式的现代诗,打破了古诗旧有的韵律和格式,形式自由开放,反映了新生活和新思想。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号青莲居士,表现了诗人对洁净芬芳、一 尘不染的莲花的喜爱,显示出自己高尚的情操,与世无争的生活追求。他又号“谪仙人”,是因为贺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难》,惊叹李白的天赋才华,称他为“谪仙人”。李白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爱饮酒作诗,其诗歌的基调气势磅礴、自由奔放,被后人誉为“诗仙”。二十四岁时,他就开始四处漫游,结交了不少友人如孟浩然。在政治上因权贵遭人谗言,以梁宋为中心,再次漫游,与杜甫成了忘年之交。安史之乱时,受到牵连被流放中郎,但不久后就被赦免。晚年在金陵病逝,留下《李太白集》。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出生于四川,全名穆伦·席连勃。她是一位著名的画家,曾获得多项奖项,同时也是一名散文家和诗人。她的父母亲是蒙古人,是个知识分子。与李白不同,席慕蓉从小就出生在四川,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她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定居于台湾。多次的迁居、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席慕蓉心里不由自主地产生淡淡的“乡愁”,对于生活在汉族社会的她来说,父母亲口中所描述的美好家乡,一直是她心中的期待与盼望。席慕蓉的作品大多数是关于爱情、人生、乡愁,包含着她对生命的热爱,故乡的浓郁思念以及对人生的看待。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区别

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的区别 我国的汉语诗歌从历史、时间上,可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什么是古典诗歌?所谓古典诗歌一般是指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产生的各种诗歌体裁形式,它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艺术。古典诗歌,包括清代及清代以前的诗词,它从形式上包括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诗是四个字一句,五言诗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通常只有五言诗、七言诗两类。五言诗和七言诗又可分为古诗和律诗两大类。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五言律诗简称五律,限定八句四十字。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限定八句五十六字。超过八句的叫长律,又叫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诗。只有四句的叫绝句,五绝共二十个字,七绝共二十八个字。绝句又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种。律绝要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不受平仄格律的限制。古绝一般只限於五绝。 古典诗歌又可分为古典风体诗歌和古典格律诗歌两类。什么是古典格律诗歌?古典格律诗歌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格律诗歌包括律绝、律诗和排律、词、曲。古典格律诗歌格律严谨,在字数、句数、平仄、对仗、用韵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 什么是古典风体诗歌?古典风体诗歌是以文言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古典风体诗歌包括诗经体诗歌、楚辞体诗歌、乐府体诗歌和古体诗。古典风体诗歌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言。 什么是现代诗歌?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文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现代诗歌的特点是: 1.形式比较自由。 2.内容比较开放。 3.意象重于修辞。 4.形象性更为鲜明。 5.必须分行排列。 现代诗歌又可分为现代格律诗歌和现代风体诗歌。什么是现代凤体诗歌?现代风体诗歌是以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例如,我国当代诗人于进水的《姐姐》。于进水,字潇涵,号潇涵轩主。1970年生,山东荣成人。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与研究。他是当代的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旗手。出版了主题诗集《姐姐》、诗歌专著《论律体新诗》、《诗帜》等。 《姐姐》是一部主题诗集。整部诗集,有两大创新:一是体裁的创新,根据诗歌的发展规律,打造全新的现代诗歌体裁——“律体新诗”。二是修辞格式的创新,首次运用了大对仗、大排比的修辞手法,强化语势,升华诗歌的情感之美。“律体新诗”又有二大特点:一是以意传神,主题鲜明,昂扬向上,并采用跌宕起伏、一唱三叹的节奏,反复烘托意境,深化意象。二是以律立体,韵贯首尾,以韵律的回环往复,塑造诗歌的声韵之美。 什么是现代格律诗歌?现代格律诗歌是以白话文为载体,以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现代格律诗歌的格律要求与古典格律诗歌的要求一样,定字、定句、定节、定平仄、定韵等。例如,于进水的《诗帜》。《诗帜》是中华诗歌复兴的旗帜和纲领。《诗帜》分为:《诗帜》的核心思想和伟大意义;诗歌的本质;诗歌的概念和分类;诗歌的风格、特点和作用;诗歌的格式;诗歌的结构章法;诗歌的鉴赏方法;诗歌韵表;诗歌分类表和诗歌各种体裁范例十个部分。《诗帜》规范了诗歌的含义、概括了诗歌的特征、明

一、古代诗词与现代诗词有密切联系

一、古代诗词与现代诗词有密切联系 (一)、诗词改编歌词类型 由诗词改编为歌词我把它们分为三种形式: 1、以原诗词谱上曲 邓丽君、王菲等人都曾演唱过的《明月几时有》,是在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的基础上编曲演唱的;徐小凤演唱的李商隐《无题》等等。 2、借鉴古诗词中的一些名句融入现代歌词中 《新鸳鸯蝴蝶梦》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面桃花》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等等。文学创作素来讲究一个广征博引,引经据典,物为我用。许多现代的流行词作人,更是喜欢借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典故或内容,将其展开或以其为思路加以演绎,继面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下面来详细的举几个例子: (1)在台湾,我最喜欢的词人是林利南,他与游鸿明这个实力唱将可谓珠联壁合。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游鸿明是少有的专心创作的音乐人,他的“游式情歌”相当独特。他们仿照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创作了《诗人的眼泪》,无论是词是曲,都是一首绝佳的音乐作品。 李煜,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宋灭南唐后,他当了囚徒,过了两年多“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日子终被毒死。他的词在中国文学史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在感情的深度上和在艺术表现的力量上有突出的成就,他用天才创意把词的题材和它所能负载的意境从狭窄的天地中突破出来,扩展提高了词的表现生活和抒发情感的能力,使词在在中国文学史上赢得了与古典诗歌一同受尊重的地位。[1] 这首词的原文如下: 《虞美人》南唐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本词表达了作者遭受重大的迫害后产生的深沉的哀愁。作者把社会人生的重大感慨写进了词中,使词这种民歌小曲变的深沉宏大,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本词同朴素的语言,依据词调的节奏诉说了发自内心的感想,慢声长吟,极富词的艺术特点,因此成为了一首历史名作。[2]而歌手游鸿明却把目光放在了另一个角度,他眼中的李煜是个爱美人不爱江山的性情中人。歌手自己说它改编成的已经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爱恋,经过古典诗词的帮衬,果然耳目一新。改编后的歌词如下:《诗人的眼泪》作词:林利南演唱:游鸿明 春色转呀夜色转呀/玉郎不还家/真教人心啊梦啊魂啊/逐杨花/春花秋月小楼昨夜/往事知多少/心里面想吧啊轻啊细如发/新秋年年有/惆怅还依旧/只是朱颜瘦/天空飘着雪/诗人的泪/两者都太悲都太美/因为爱情化作冰冷白雪/结晶破碎/天空飘着雪/诗人的泪/手提金屐鞋步香阶/背负原罪/愿意为爱独憔悴。 这首词还被阎肃改为一首名为《昨夜东风》的歌,那英演唱。词人阎肃可谓德高望重了,他创作的歌曲无论词曲都胜人一筹,又有实力唱将那英演唱,更唱出了恢宏大气。歌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回首月明中/老来方觉知音少/人去应留当日情浊酒一杯梦万重/醒何处觅芳踪/南海浪卷瀛台恨/卿未负我我负卿 /天浩缈/水朦胧/上下求索空缱绻/伫望九洲曙色红 /云迷蒙/路纵横/上下求索空缱绻/伫望九洲曙色红 (2)说到词的缠绵婉约,有一位词人和李煜相近,他的词也是直抒胸臆,自然流丽,他就是清初我最喜欢的词人纳兰性德,他身为康熙的贴身护卫,有着为国报效的壮志和理想。在征战的路途中,词人心系故园,他将思乡的孤独和寂寞,都划成了力透纸背的文字。写下了这首《长相思》。[3]在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的片尾曲中,作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诗人的这种情绪,运用少数民族语言和乐器,将塞外风情边塞风光的主体表现得淋漓尽致,配以柯以敏高

古诗和现代诗

开满鲜花的头[意]贾尼·罗大里刑文健亓菡/译 如果头上不长头发, 种满鲜花该是怎样的景象? 一眼就可以看出, 谁心地善良, 谁心情悲伤。 前额长着一束玫瑰花的人, 不会做坏事。 头上长着沉默的紫罗兰的人, 有点儿黑色幽默。 顶着一头零乱的大荨麻的人呢?一定思维混乱, 每天早晨徒劳地 浪费一瓶或两瓶头油。 云(台湾)于衍锟 云是, 走动的鞋子。 走过高山, 走过大海, 走过很多地方。 轻飘飘的鞋子, 走过的路, 一点痕迹也没有。 落叶叶琦 秋 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从这儿到那儿, 都有着他, 蹒跚的足迹。 初雪柯岩 昨天,我做梦了, 梦见漫天飞雪, 那么急, 那么密, 可是我怎么也抓不到手里 …… 今天, 你真的来了, 可我一点也不敢碰你, 怎么你, 你—— 比梦更美丽! 跌倒(台湾)牧也 风,跌倒了, 才有了美丽的落叶, 云,跌倒了, 才有了滋润大地的雨水。 太阳,跌倒了, 才有了静谧的夜晚。 所以, 让我们不再害怕跌倒, 让我们在跌倒时, 用最美丽的姿势, 站起来。 我将做一个什么[加拿 大]丹尼斯·李著任溶溶/译 “你将做一个什么?” 大人问个没完。 “做舞蹈家? 做医生? 还是做个潜水员?” “你将做一个什么?” 大人老是缠着问, 好像要我不做我, 改做一个什么人。 我大起来做喷嚏大王, 把细菌打到敌人身上! 我大起来做只癞蛤蟆, 呱呱呱呱专门问傻话! 我大起来做个小小孩。 整天淘气,把他们气坏! 24.《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5.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27.杜甫《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28.《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29.《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李白与杜甫诗歌的异同 ——以李白的《将进酒》和杜甫的《登高》为例 中文081班张俏玲唐朝是文化繁荣的朝代,在诗坛上,涌出了许多名家,大师辈出。“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更是其中两颗璀璨的巨星。 李白与杜甫是我国唐代的两位著名的诗人,他们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歌。从诗歌史的地位上来说,两者都是继往开来、沾溉百世的人物,李白是把中国诗歌推向全面发展的“先驱”,杜甫则把诗歌创作提到了现实主义空前未有的高度,因此两人的文学成就可以说是“平分秋色”。从诗歌思想的角度,他们同样关心百姓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反对侵略战争,诗歌思想上有着一致性。如李白的《古风》、杜甫的《兵车行》都对当时黑暗和腐败的政治予以否定,表达了强烈的爱国忧民之情。 李杜诗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两者的生活的时期的不同、生活的经历的各异,李杜诗歌在艺术特色上又有着明显的差异。下面就以李白的《将进酒》与杜甫的《登高》为例,试比较两者诗歌艺术特色的差异: 一、诗歌风格的不同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都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李白的诗歌主导风格是飘逸俊美,而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则是沉郁顿挫,这在他们的许多代表作中都有体现。如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把黄河在天地之间浩荡奔流的气势与声势充分表现出来,意境开阔,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浪漫主义情怀。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惨淡的秋景画面,高天之狂飙,深谷之哀猿,惊心动魄,使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同时也反映诗人凄凉之感。 二、诗歌思想上的不同 李白与杜甫都有满腔抱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但是他们在仕途中都又不得志,这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与感伤在他们的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但两者又有不同:李白的诗,很多表现出及时行乐的思想;杜甫的诗,很多表现忧国伤时的思想。 如在《将进酒》里,李白将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醉意使李白纵情狂欢,高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表达一种独立自由的人格,一种鄙弃世俗的非凡的自信。虽壮志难酬,但李白却没有一般读书人或士大夫的顾影自怜、怀才不遇的情结,认为“人生苦短,须及时行乐”,有着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在《登高》里,诗人杜甫塑造了一位壮志难酬、长年飘泊、老病孤独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生出无限悲愁之绪,饱含了诗人排遣不尽的羁旅愁与孤独恨,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也表现了诗人浓厚的忧国伤时之情。 三、意象、意境组合与营造的不同 李白所创造富于个性特点的意象中最突出的就是飞翔的大鹏、奔腾咆哮的黄河与长江、高出天外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都具有超凡的气概,曲折地表现了李白冲决束缚,追求自由的热情,可以见出他飘逸不群的风格”。如在《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水从天而降,写出了一泻千里,不可抵挡之势。 而杜甫伤时忧国的情怀借着客观物象表现出来,形成带有浓厚忧郁色彩的意象,如瘦马、孤舟等,在这些被损弃与被遗忘的生物身上,杜甫表现了多种深沉而忧郁的情思。在《登高》

刘梦芙|儒家之道与现代诗词(上)

刘梦芙|儒家之道与现代诗词(上) 刘梦芙简介:刘梦芙,1951年生,安徽岳西人。现为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安徽大学文学院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啸云楼诗词》、《二钱诗学之研究》、《二十世纪名家词述评》、《近现代诗词论丛》、《近百年名家旧体诗词及其流变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啸云楼诗学论丛》等,编有《二十世纪中华词选》、《中国现代词选》,主编《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文论》、《二十世纪诗词名家别集丛书》、《当代诗词家别集丛书》、《安徽近百年诗词名家丛书》共六十余种。儒家之道与现代诗词刘梦芙一、潮州的儒家文化同学们:我与潮州有特殊的缘分,从2000年到今天,这是第九次到潮州。在全国城市中,除了北京,来得最多的就是潮州了。在贵地参与了多种诗词和学术活动:到潮汕诗社讲课、评选广济桥对联,参加饶宗颐先生学术研讨会、贵校中国诗歌创作研究中心和饶宗颐研究所成立大会,担任“韩江杯”诗歌大赛评委,曾在贵校中文系多次讲课与座谈。由此认识潮州诗词界、学术界多位朋友,赵松元教授、陈伟老师与我有深厚的交谊。正是朋友们的热情中介,使我与潮州结下不解之缘,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儒

家之道与现代诗词”,这一主题与潮州有密切的关系。大家都知道,韩文公对潮州一千多年来文化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赢得江山都姓韩”,潮州有“海滨邹鲁”的美誉。韩文公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家和诗人,更是纯正的儒家,其名文《原道》指出:“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以大无畏的勇气,坚决反对当时的皇帝迷信佛教,以致僧侣与寺庙遍布国内,严重影响了国计民生,造成社会的贫困,因而正本清源,推崇儒家以仁义治国平天下之道,系统地阐述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到孔子孟子历代承传的政治思想。这篇文章影响到宋代儒家,程颐、程颢、张载、朱熹等一大批儒家学者深入研究先秦儒学,自觉地接续断代失传的道统,建立哲学体系以抵制流行的佛教。“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儒家入世救世的奋斗精神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延续到近现代仍然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信奉儒学的士人在政府做官,“得君行道”,治理国家;退隐江湖则广施教泽,化民成俗,培养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韩文公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潮州,兴利

现代诗与古体诗的异同(修改)

浅析现代诗与古体诗的联系及异同 九江市同文中学304班段维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大的地位。诗歌则是文学基本体裁之一,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无论古今,诗歌都是人们用来表达美的感受的一种方式。《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古体诗不仅体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生活,更重要的是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现代诗则张扬了现在社会人的文化性格。两者虽外在形式和创作时间不同,却有着不可密分的区别与联系。我们仅以两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来做比较,得以管窥一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是和王维并称的著名山水诗人,作为唐代第一个倾力于写作山水诗歌的诗人,孟浩然的诗歌体现了对自然与情感的完美融合,在他的诗歌中,情与景不仅仅是衬托,也是一种水乳交融般地密合,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精神体验。

这首著名的格律诗是典型的借景抒情诗,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通过对它的格式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亮点:1. 每句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平仄相粘;对仗非常工整。2. 格律严密,是一首五言八句律诗,每首有四联,这都是有严格要求的。 古体诗格律严谨,但看似精简的语言中却蕴含着许多复杂的情感和描写着美丽的风景。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下面四句,转入抒情。诗人巧妙地由景到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抒发了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诗更加的动人。以宏丽的文笔表现壮美的江山,正如后人评价孟诗“精力浑健,俯视一切”。格律工整、音韵和谐、意象勃兴,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与浪漫主义诗歌的异同 现代主义诗歌相关: “五四”时期,现代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孕育、萌发,直至1925 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的出版,才真正标志着纯粹的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的出现。其后20 年代象征派的诞生、30 年代现代派的探索、40 年代中国新诗派的开拓、50~60年代台湾现代诗派的喧嚣、70~80年代之交朦胧诗派的崛起、80 年代中后期“新生代”诗歌的潮涌。 在20 世纪20 年代象征派诞生的时候, 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派诗人, 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人文观念的影响,他们对“人”和社会的关注不同于同时代以郭沫若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新诗人,郭沫若们欢呼的是如凤凰再生般的“人”和国家民族的新生,而李金发们却从另外的向度向我们展示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即表现悲剧性的人生和对社会的绝望。如李金发转向象征主义后的发轫之作《弃妇》。这首诗“从一个受到荒野狂风的怒号而颤栗的妇女的遭遇,传达出一种人生命运的悲剧气氛。”这个被命运所抛弃的妇女的形象“象征了人生不幸和悲苦的经历。当人为命运所愚弄并最终被抛弃,仿佛就是诗中这位‘徜徉在近墓之侧,永无热泪 '的‘衰老的裙裾 '发出的哀吟。”其后的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胡也频等象征派诗人大都以死亡、尸体、枯骨、荒冢等饱蘸颓废、没落气息的意象来象征悲苦的人生,对生命的价值表示怀疑,对生命的存在表示绝望,对个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流露出无所期待的浓厚的感伤意绪。 30 年代的现代诗派植根于大革命失败后的社会现实,面对着时代的剧变—大革命由蓬勃热烈的高潮突然跌入沉寂的深谷,一群情感脆弱、神经敏感的热血青年,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人生挫折、命运打击,在理想幻灭之后,幽梦惊醒,无路可走, 深感前途茫然。一时陷入了极度的彷徨和苦闷。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派诗就带上了浓重的这一特定时代下的特定的“时代情绪”即,施蛰存所谓的“现代的情绪”———感伤、忧郁、迷惘、彷徨、苦闷、绝望。戴望舒的《我的素描》中的两句诗正是此时的现代派诗人的典型写照: “我是青春和衰老的结合体,/ 我有健康的身体和病的心。”但即使心灵遭受了重创,他们仍在寻找个体生存的意义和归宿。 救亡与民主是20 世纪40 年代中国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新诗派对此也有他们独异的思考。

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分类

(1)叙事诗: 一种具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 (2)抒情诗: 一种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诗歌。如,情歌、颂歌、哀(ai)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3)格律诗: 一直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 (4)自由诗: 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5)散文诗: 一种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诗歌。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6)哲理诗:!!! 一种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歌。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篇幅短小精悍,古代大都是四句的绝句,新诗则一至四句均有出现。 (7)题画诗:!!! 一种按图意或者为图配上文字的诗歌。我国题画诗的产生、历来被认为始于唐代,创始者为杜甫。如若说题画诗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以现有的资料看,那是唐代才有的事。若不是专指题在画面上的诗,而是把不直接题在画面上的吟画、题画、论画以及题扇画、题壁画、题屏风画都看作是题画诗的话,那么,从现有资料看,在六朝时已经有了题画诗。如《全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诗》中,就收有东晋桃叶的《答王团扇歌》三首,其一是:"七宝画团扇,灿烂明月光。与郎却喧暑,相忆莫相忘。"特别是由梁至北周的杰出诗人庾信,在梁朝时,曾作《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生动地描绘了屏风上的各优美画面。 (8)韵脚诗:!!! 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顾名思义,泛指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这里的韵脚诗指现代韵脚诗,属于一种新型诗体,类似流行于网络的方道文山流素颜韵脚诗。

诗与词的异同

我国是诗歌大国。诗经、楚辞、汉魏古诗、唐诗、宋词、元曲……虽然它们都植根于诗歌的艺术特质,但又因其不同的体式而各以其特有的姿色在诗坛闪耀着光辉。席勒在《论悲剧艺术》中曾指出:“任何一种文艺种类都遵循一种特殊的目的,因为如此,它才通过特殊的形式,和其他文艺种类有所区分,因为形式是文艺种类用以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古人根据不同的内容表达需要,创造了诗、词、曲这三类诗歌体式,并在各自体式中拥有不同的样式种类,可谓源同流分,各臻其妙。 诗歌是任何一个民族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我国也是如此。从《诗经》算起,诗歌发展历史已有几千年,诗歌的形式也难以言计。大而言之,诗可分为不大讲格律的古体诗和讲究格律的近体诗。古体诗中又有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古乐府、新乐府)、民歌体、七言古诗、五言古诗等。这种区分,除了时间上的不同外,在表达形式方面也各有不同。它们总的特色是古朴、凝重,反映现实比较直接,表达形式自由。近体诗包括五、七言律诗和五、七言绝句,它们总的特色是精练、优美、含蓄,反映现实间接,格律严整,诗句间跳跃性大,绝句更强调蕴藉空灵的韵味。 唐宋后,词这一新的诗歌样式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与诗并驾齐驱。词由于要和乐歌唱,而且一般是由女子在宴会上歌唱,因而比诗更讲究含蓄蕴藉、形式精巧、音调和谐。词又分为小令、中调、长调。小令精巧轻盈,空灵蕴藉,韵味悠长;中调与七言近体诗规模相近,分为上下两阙,但讲究变化,晓畅中见蕴藉,分隔中见整体;长调因其歌唱时一般节拍舒缓、篇幅较长,故又称慢词。由于长调篇幅长,容量大(最长的《莺啼序》,256字),因此词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叙事、抒情、写景、议理从容展开,结构上讲究转折变化,浑成统一。元代兴起的曲(元曲分为剧曲、散曲,前者指杂剧中的唱词,这里指后者),虽有配乐歌唱,承词而发展,但又别有风味。 诗词曲的不同体式,就如人们不同的服饰,以适应不同季节和审美的需要。认识到这一点,再来阅读,不能不让后人佩服古人创造不同诗体的聪明才智。对于三者的不同,古人早已认识到,作过不少论述。但有的太抽象,如王国维认为“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有的过于直观,如王士祯以晏殊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与汤显祖《牡丹亭》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为例说明词、曲的不同;有的过于简单,如李渔认为词“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其实,三者之间不同的特色体现在题材、意境、风格、手法、形式等诸方面。 诗体与词体的文学特征的差异表现为:(1)从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看,诗在脱离音乐之后, 变得更加成熟和繁荣,而音乐性却是词体的最基本特征。(2)从诗词的外部形式上看,律诗的句式长短相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一;诗的句法比较固定,词的句法灵活多样;律诗平仄相间、押韵固定,词的押韵则有多种新变;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规定,词的对仗比较灵活多样。(3)从诗词的题材上看,诗歌在题材内容上偏重政治主题,以关系到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内容为主;词在内容题材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主要抒写男欢女爱和相思离别。(4)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