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的ppt总结

跨文化交际的ppt总结
跨文化交际的ppt总结

跨文化课程重点总结

第一课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

一、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是由全球化引起的

交通和通讯系统的发展(缩短旅游时间,电视网络,互联网,国际电影业)

国家间的文化迁移(多元文化主义)

新经济领域(跨国公司)

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有限的自然资源、污染、国际冲突)

二、文化是什么

(一)文化的定义

1、《简明牛津词典》:文化是“艺术和被集体视为人类智慧成就的其他表现形式”。

2、从人类学的角度定义文化:文化是“一个特定时代或民族的风俗、文明和成就”。

3、(霍尔,1983)我们将文化定义为“信仰、习俗、价值观、行为、制度和交流方式的总和,这些都是在

一个可识别的群体中被共享、学习和代代相传的。”

4、1871年爱德华·泰勒爵士的定义(第一次使用这个术语):"这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

德,法律,习俗以及人类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5、Kroeber and Kluckhohn (1952) 克罗伯和克拉克洪。

文化由显性和隐性的模式组成,是通过符号获得和传递的行为,构成了人类群体的独特成就,包括在人工制品中的体现;文化的本质核心是由传统的(即历史的派生和选择的)思想,尤其是它们所依附的价值观所组成的;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被认为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可以被认为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6、Porter & Samovar 波特和萨莫瓦尔

“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态度、意义、等级、、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念、物质对象和财产的积累,这些都是一群人通过个人和群体几代人的奋斗过程中获得的。”—《跨文化交际读本》

7、文化的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独秀

8、“文化是生活的样法。”“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梁漱溟

9、“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

育、科学等。”-《现代汉语词典》

(二)文化的基本功能

1、文化使一切都变得容易。为人、事、提供意义——减少生活的混乱;为我们提供结构——适应我们的世界所必需的技能和规则。

2、亚伯拉罕·马斯洛--文化也可以理解为满足人类需求的一种特殊方式。

生理需求-安全-归宿感-尊重-自我实现

(三)文化的特征

1、文化适应:文化是后天有意或无地习得的。事实上,文化不是天生的感性,而是后天习得的。

2、文化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文化是冰山。

(1)显性的-做事方式。行为、传统、人工制品-建筑物衣服艺术品等。

(2)隐性的-思维方式。信仰、态度、看法、价值观念。

3、文化是可以改变的。有必要认识到文化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它们在事件的影响下,通过与其他

文化的接触不断地变化和演变。文化通过三种最常见的机制发生变化:创新、传播和文化适应(灾难)。

4、文化代代相传。

5、文化是以符号为基础的。为了使文化从一个人传递到下一个人,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需要创建一

个符号系统,将文化的理想转化为其成员。这是通过语言、艺术、和金钱来实现的。

6、文化是融合。为了保持文化,必须将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功能结合起来。例如,语言必须能够描述文

化中的所有功能,以便思想和观念从一个人传递到另一个人。没有语言融入文化结构,混乱和功能障碍就会盛行,文化就会失败。

7、文化适应性--文化互渗。

(四)Linell Davis里奈尔·戴维斯:五个隐喻

1、文化就像一座冰山。

2、文化就是我们的软件。

3、文化就像鱼游于其中的水。

4、文化是讲述给自己听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5、文化是我们行为的语法。

(五)主流文化、共同文化、亚文化

农业文化、游牧文化、商业文化

三、交际是什么

1、它来自于拉丁语“communicare”,意思是给予或交换。现在,“交际”最常见的意思是提供或交换信息或想法。

2、交际是我们分享想法和感受的能力。(所有人类接触的基础)

3、交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意义在人类与符号的互动中被创造和反映出来。(J.T.伍德)

(一)交际类型

人际交际、动物交际、人与动物交际、人机交际、机器与机器交际

交际发生在:

1、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际者,包括人或非人;

2、交际者之间必须有某种联系;

3、必须有一种交际者共享的语言;

4、无论多少,都进行了信息交换。

(二)西方交际观

在西方文化中,交际被视为传播思想的手段。西方文化强调际流的工具功能;也就是说,有效性是通过成功地操纵他人以实现个人目标来评估的。

(三)交际观

许多亚洲国家对交流的定义强调和谐,这在儒家传统文化中最为显著。文化的理解将交流定义为各方寻求发展和维持社会关系的过程。

(四)交际要素

1、语境(物理的、社会的、人际的关系)

2、参与者(发送者/编码,接收者/解码)

3、信息(触发反应的信号)

4、渠道/方法

5、噪音

(五)交际模式

1、线性交际模式

发送者--(编码)(噪音)(解码)接收者

2、交互性交际模式

反馈对于良好的交际至关重要,我们通过交际不断地相互影响

(六)交际的特征

交际是动态的、相互的、不可逆转的、发生在物理和社会环境中。

四、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一)Samovar & Porter萨莫瓦尔和波特

跨文化交际是指文化认知和符号系统截然不同、足以改变交际事件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任何文化社区的两名成员之间的任何交流。

价值取向、情感倾向、关系管理、交际方式(心理过程)的异同

一种文化的成员对另一种文化的渗透(实际意义)

(二)跨文化交际的形式

1、国际交流。国际交流发生在国家和政府之间,而不是个人之间;这是相当正式和仪式化的。

2、跨种族交际。当发送方和接收方交换的信息来自不同种族时,就会发生跨种族交际。

3、跨民族交际。少数民族通常在一个国家或文化中形成自己的社区。这些群体有着共同的出身或传统,容易影响姓氏、语言、、价值观等等。

4、同文化交际。它被定义为同一文化的成员之间的交流。

(三)跨文化交流的要素

1、观念(信念、价值观、态度、世界观、社会组织)

2、语言过程(文化使用符号来描述事物和经历的方式)

3、非语言过程(通过身体行为、时间和空间来分享思想和感受)

4、环境因素(商业、教育、医疗、旅游和人际关系)

(四)跨文化交际正确的态度。

交流者不能停止了解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有不同的习惯、目标和思维模式。他必须能够与他们一起工作,并且在他们部工作,既不能在对抗中失去自己的价值观,也不能在知识分离的墙后面保护自己。--改编自L.M.Barna,“跨文化交际的绊脚石"

第二课文化的多样性

一、为什么一种文化不同于另一种文化

(一)表面:

1、感知(我们如何感知世界);

2、信念(我们认为是真的);

3、价值(一种被称为“价值”的标准体系规则和控制指标)

(二)深层:

1、世界观();

2、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生与死,宇宙的创造,人与自然的关系);

3、文化的社会方面(社会和社会中的群体的起源,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

4、家庭(性别角色,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年龄,社会技能);

5、历史(政府、社区、政治制度、主要历史人物、地理)

二、文化多样性意味着什么

(一)文化模式

1、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条件。

2、他们生活在那个世界的方式。

(二)注意事项

1、文化的价值可能不是文化中所有个体的价值。

2、把每一种文化模式看作一个连续体上的点,而不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反应之一,这是很有用的。

3、模式与许多其他值相互关联,并且不独立操作。

4、共同的文化模式必须局限于每个国家的主导文化。

(三)研究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当我们研究文化差异时,我们主要指的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冰山之下) ;虽然文化是可以改变的,但是文化的深层结构是抗拒改变的。不同文化的比较和对比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文化和其他文化,最终会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四)如何区分不同的文化

文化模式

1、价值取向:人性、人与自然、时间、行动、社会关系。

2、文化差异维度: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男子气概和女性气质。

3、语境-文化理论:高语境、低语境。

1、Model by Kluckhohn克拉克洪模式

1、

1) = Human nature orientation 人性取向

2) = Man-nature orientation 人天取向

3) = Time orientation 时间取向

4) = Activity orientation 行为取向

5) = Social orientation 人际取向

2、克拉克洪模式的局限性

1)在一个文化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

2)文化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3)基本价值的概念本身就是一种概括。

2、Model by G. Hofstede (1984)霍夫斯泰德模式

霍夫斯泰德的工作是最早尝试使用广泛的统计数据来检验文化价值的工作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他调查了40个国家跨国组织的10万多名工人。每个国家根据与另一个国家的比较,都在1到40围排名。

1、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1)个人主义文化。“我”的意识、独立、竞争、消极的面对需要

2)集体主义文化。“我们”的意识、相互依存、群体和谐、积极面对需要

3)所有的人和文化都有个人的和集体的倾向。

2、Uncertainty avoidance不确定性规避

它涉及到一种文化会在多大程度上避免或容忍不确定性。

1)高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认为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是必须避免的连续的危险。他们试图通过为成员提供稳定,建立更正式的规则来避免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更高程度的焦虑和压力) 2)低度不确定性规避文化更容易接受生活中固有的不确定性,不受越轨的人和思想的威胁,所以他们能容忍不寻常的事情。他们重视主动性,更愿意冒险,更灵活。(不那么紧,更放松)

3、power distance权力距离

1)High PD Culture高权力距离文化

掌握权力的人和受权力影响的人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垂直的,分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合理的位置);例如:印度、巴西、新加坡、希腊、委瑞拉、墨西哥等。

2)Low PD Culture低权力距离文化

权力持有者和受权力持有者影响的人之间的距离明显更接近;水平的(社会中的不平等应该被最小化);例如:奥地利、芬兰、丹麦、挪威、新西兰等。

4、masculinity-femininity男子气概和女性气质

1)阳刚之气较高的文化注重成就、权力和财产,认为工作对一个人的生活更重要,比女性文化更重视区分不同的性别角色。(绩效社会)

2)处于女性气质维度的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养育、同情和生活质量。(福利社会)

2、霍夫斯泰德模式的局限性

因为霍夫斯泰德调查的对象是大型跨国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所以他的大部分发现都与工作相关。

许多重要的国家和文化没有包括在他的研究中。(没有阿拉伯国家,南非代表非洲,没有关于中国大陆的信息)。他强调民族文化,所以不可能知道民族部的文化层次。

3、Edward T. Hall‘s Model爱德华·T·霍尔的模式

1)人类的交流依赖于它发生的语境。

2)交际语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学环境和心理环境。

3)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

1))High-context Culture:高语境文化

在高语境信息中,意义并不一定包含在文字中。信息是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是沉默来提供的。意义也通过身份(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头衔和隶属关系)来传达。

高语境文化的例子包括中国、日本、中东人等等。

2))在低语境消息中,大部分信息归属于显式代码。

低语境文化的例子包括英语、北美、德国等。

3))高语境和低语境如何影响跨文化交际

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往往会对这种模糊性和模糊性感到不舒服,会提出非常直白、不恰当的问题,这会让高语境文化的成员变得不耐烦和恼怒。

高语境文化中的人认为低语境的人不可信。

冲突源于不同的感知和反应。

高语境:谨慎而巧妙

低语境:直接说出来

第三课跨文化语言交际

一、语言

语言是一套符号,是将一个大社区中人们使用和理解的符号组合起来的规则。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情达意的工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

1、Sapir-Whorf Hypothesis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人类并不是独自生活在客观世界中,也不是像通常理解的那样孤独地生活在社会活动的世界中,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受特定语言的支配,这种语言已成为人类社会的表达媒介。在很大程度上,现实世界是在不知不觉中建立在群体的语言习惯上的。没有任何两种语言相似到能够被认为代表了相同的社会现实。(萨丕尔,1931)

(1)语言反过来对文化和思维也产生影响。最早提出语言对思维方式有影响的是萨丕尔和沃尔夫。他们认为语言的作用不仅是传递信息。而且在实际生活中塑造了我们对客观现实的感知,即语言结构能决定使用该预言者的思维方式,各种不同语言的结构导致使用这些语言的人以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

“语言相对论”或“语言决定论”

至今没有足够的依据可以证实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

3、语言是价值观的反映

4、语言和文化的总结

(1)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是语言的反映。

(2)文化通过符号和使用这些符号的规则,以及我们对宇宙的感知(与符号相关的意义)来影响语言。

(3)另一方面,语言似乎会对个人感知和概念化世界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5、语言交际

语言的:与词语及其用法相联系的

语言交际:口头和书面的交流

在同一文化中,更容易用语言来表达一个人的经历,因为人们有很多相似的经历。

由于人们的经历、信仰、价值观、习俗、传统等不同,在跨文化的语言交流中更加麻烦。

6、不同文化中的词汇意义

1)AD=BD, AC=BC

在文化A和B中,有同样的指示意义和隐含意义

2) AD = BD, AC ?BC

指示意义相同,隐含意义不同

3) AD = BD, AC ?0, BC = 0

相同的指示意义,A有隐含意义,B没有隐含意义

7、不同的思维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西方人重视客观性、专一性和精确性,通过推理和分析来了解世界。

中国人更主观,更重视直觉,通过直觉他们可以了解周围的事物。

8、沟通方式与文化

(1)归纳模式(主题延迟)

(2)演绎模式(主题先行)

:归纳法(个别→一般)

西方:演绎(一般→个别)

第四课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一、非语言交际

非语言代码是指非语言形式的交际信息。超过55%的信息是非语言沟通的!当人们与语言代码相抵触时,他们就会相信非语言代码!

1、非语言交际概述

(1)体态语:外观及服装、手势、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姿势、触碰

(2)副语言:沉默、音高、抑扬顿挫

(3)环境语言:空间、时间

2、毕继万(1995)

(1)体态语(body language,包括各种表情、动作、姿态)

(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与非语义声音)

(3)客体语(object language,包括皮肤颜色、气味、衣着化妆、家具等)

(4)环境语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包括时间,空间、颜色、城市规划以及人对自然的影响等,即影响生理与心理的环境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