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册-中英文对照表1讲课讲稿

机械手册-中英文对照表1讲课讲稿
机械手册-中英文对照表1讲课讲稿

机械手册文件编号:HZ-JXSC-01 版次:A版

生校日期:2012-05-10 页数:1 OF 5

图纸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1.材料类:

英文中文

ACRYLIC 亚加力(黑色.白色.茶色)

AL 6061(ALUMINIUM ALLOY 6061) 轻铝(飞机铝)

AL 7075(ALUMINIUM ALLOY 7075) 高强度超硬铝

ANTI-STATIC DERLIN / ESD225 / ESD420 防静电塑料

LY12 铝合金/硬铝

LF1......17 防锈铝

LD2 LD30 LD4 LD5 锻铝

LT1 特殊铝

BRASS 黄铜

BRONZE 青铜

Tungsten copper 钨铜

BAKELITE 电木

Pure copper 红铜

Beryllium copper 铍铜

beryllium bronze 披青铜

DF-2 油钢( 供淬火用,淬火后生锈) DISK MATERIAL 磁碟材料(特级轻硬铝)

POM/DERLIN : White / Black 赛钢( 白色,黑色)

GLASS 玻璃

H,S,S 生钢

NYLOM 尼龙

PVC 聚氯乙烯塑料

RUBBER 橡胶

S 1000 (ENGINEERING PLASTIC ) 工程塑料(棕色)

SUS 303 / SUS304 / SUS 316 / SUS

318/S440C 不锈钢

TEFLON 铁氟隆,聚四氟乙烯塑料

XW-41 铬钢( 供淬火用,淬火后不生锈) TA 钛

420 可淬火不锈钢

S136 模具钢

编日审日批日

机械手册文件编号:HZ-JXSC-01 版次:A版

生校日期:2012-05-10 页数:2 OF 5

图纸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2.热处理.表面处理类:

英文中文

HRC60 热处理洛氏硬度60

Cr PLATED 镀铬

Ni PLATED 镀镍

HARD BLACK ANODIZE 硬黑

HARD WHITE ANODIZE 硬白

HARD CHROME 镀硬铬

HARDENED 淬火( 硬 )

NITRONDING 氮化

Ti-NITRONDING 氮化钛

Zn PLATED 镀锌

Ag PLATED 镀银

Au PLATED 镀金

White Anod 白色阳极氧化

Passivation 钝化

Blachen 发黑

WHITE 发白

Prescription 时效

Nitriding 渗氮

chrome plate 镀鉻

Zincification galvanize 镀锌

COLOR ZINC PLATING 彩锌

编日审日批日

机械手册文件编号:HZ-JXSC-01 版次:A版

生校日期:2012-05-10 页数:3 OF 5

图纸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3.常见图纸英文标注:

英文中文

C'BORE (Counter bore) 平底孔

C'SINK (Counter sink) 埋头锥孔

CL (Center line) 中心线

CYL (Cylinder or cylindericl) 圆柱

DIA (Diameter) 直径

DWG . NO (Drawing number) 图纸编号

ENGR (Engineer) 工程师

INT (Intermal) 内

EXT (External) 外

PCD (Pitch circle diameter) 节圆直径

S . F (Slide fit) 滑配

F . F (Force fit) 压配

P . F (Press fit) 紧配

REV (Revsion) 版本

S . ? (Spherical diameter) 球面直径

S . R (Spherical radius) 球面半径

S . S (Stainless steel) 不锈钢

THRU (Through) 穿通

TOL (Tolerances) 公差

U'CUT (Under cut) 空刀槽

MAT'L (Material) 材料

S .FACE (Spot face) 刮平

A .F (Acaoss flats) 对边

SHT X OF X (Sheet x of x ) 第x张共x页

? 0.09 THRU ( 2X ) 表示两个直径为 0.09 的通孔? 0.40 DEEP 0.125 表示直径为 0.4 深 0.125 的孔? 3.0 HOLE BE DONE IN ASSEMBER ? 3.0 的孔装配后加工

C (Chamfer) 倒角

R (Radius) 半径

CHAMFER ALL AROUND 0.05 所有的倒角为 0.05

编日审日批日

机械手册文件编号:HZ-JXSC-01 版次:A版

生校日期:2012-05-10 页数:4 OF 5

图纸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英文中文

RETAIN THESE SHARP EDGES 保持这些边为锐边

THRU TO HOLE 通到孔(表示一孔与另一孔相通)

MAX 最大

MIN 最小

ALL DIMENSIONS ARE FINISHED

DIMENSION (AFTER ANODIZE) 所有尺寸是表面处理(加电镀层)后的尺寸UNLESS OTHER WISE SPECIFIED ALL

CHAMFER TO BE 0.05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倒角为0.05

THIS SIDE R2 ANOTHER SIDE ALL

SHARP EDGES 标箭头这边倒 R2 圆角,其它边保持锐边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ALL DIMENSION ARE IN MM (INCHES) 除非另有说明,所有尺寸以毫米 (英寸)为单位

? 0.25 THRU ( 2X ) 两个直径为? 0.25 的通孔TAP # 8-32 UNC THRU 攻通 # 8-32 标准粗牙螺纹QTY: 10 EA / SET 数量 : 10件 / 套

NO CHAMFER 不倒角

KEEP SHARP EDGE 保持锐边

UNIT : MM ( INCH ) 单位 : 毫米 ( 英寸 )

DEEP 深

EQUIPARTION 均等,均布

KNURLING 滚花

OTHER SIDE 另一边,另一面

LENGTH 长度

DOWEL PIN 销钉

SEE DETAIL ( SEE SHOW ) 看详细说明

DRILL 钻孔

SLOT 槽,狭长开口

PITCH DIMENSIONS 间隔距离

DETAIL 详细表示

ELEVATION 立视图

ENLARGEMENT 放大

END ELEVATION 侧面图

编日审日批日

机械手册文件编号:HZ-JXSC-01 版次:A版

生校日期:2012-05-10 页数:5 OF 5

图纸常用中英文对照表

英文中文

HALF SECTION 半剖

HOLE 孔

LOCAL SECTION 局部剖视图

THICKNESS 厚度

ALL GRINDING 所有表面磨削加工

SECTION VIEW ON A-A A-A 剖视图

PIN 销

SURFACE GRINGING 表面磨光

FILLET 倒圆角

SURFACE ROUGHNESS 表面粗糙度

THIRD ANGLE PROJECTION 第三视角投影

BREAK ALL BURRS AND SHARP EDGES 去净毛刺.锐边倒棱

TITLE 名称

DO NOT SCALE DRAWING 未按比例制图

SCALE 比例

DRAWN 绘图

CHECK 校对

SIZE 图幅

ON BACK SIDE/F.S 在背面/后面

HALF SECTION 半剖

HOLE 孔

LOCAL SECTION 局部剖视图

THICKNESS 厚度

ALL GRINDING 所有表面磨削加工

编日审日批日

机械效率说课稿 获初中物理组技能大赛一等奖

《机械效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效率。这节课我主要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四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首先进入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当中的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2、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及计算;3、实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力与机械是中学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机械效率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初三学生也具备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心理方面思维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缺乏理性思维能力。活泼好动,对实验较感兴趣。很想自行探究问题,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有待提高。(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且会计算。 难点:会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为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三种功,以及让学生经历机械效率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对枯燥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引 导总结的方式突破本节课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2)理解机械效率。知道η小于1。 (3)会用公式η=W有用/ W总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以及理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效率问题有初步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是关键。而学生是教法的支撑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法学法的选择。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算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实验探究法,通过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斜面倾斜程度与机械效率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验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说课稿点的投影说课稿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说课稿点的投影说课稿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说课稿点的投影说课 稿 《点的投影》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点的 投影》。我说课分为 4 个大部分, 第一: 说教材 《点的投影》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这本教材里面的第二章第一节所要学习的知识。《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中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是因为学生的基础差,对空间想象力的建立有一定的困难,而学生一但无法跨越由“空间”到“面”的表达方式,将无法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将来就业质量会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就得帮助同学们跨越这个障碍。 我们知道,一个无论是多么复杂的形体,它的基本图形元素无非就是点线面,而这三个基本图形元素中点是最简单的,而我们想要学生跨越这个由“空间”到“面”的表达方式,那么我们首先就要教会他们最简单最基本的空间点是如何从空间转化到面也就是点的投影这块着手,只有这样,他们才有信心才能从中领略《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乐趣,这样也就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今后直线的投影、面的投影等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确立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确定重、难点 确立目标: 那么,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点的投影》这堂课的目标就是要求学生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只要掌握点的投影规律,学生以后才可以轻松地把空间点转化为

了面的表示方式,才可以轻松解决已知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要求作出第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的问题,才可以轻松地由平面点想象出空间点等一系列问题。 分析教材(确定重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把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定义为点的投影标识以及点的投影规律。点的标识重要,是因为,这个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里面的公约,俗语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我们这个公约都搞混了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办法成就“方圆”了,也就是没有办法利用这个“规矩”去帮助我们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了。而点的投影规律是我们能够顺利完成由空间到面表达转化的桥梁,所以也当然为重点了。 分析学生(确定难点): 中职校的学生只是在初中的时候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几何课程,设计的空间想象并不多,空间想象能力非常有限,所以这堂课的难点就在于空间与平面的互换上。 三:说教法(教学过程) 导入技能: 首先说明学习本节课的难易程度以及目的,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也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得学生注意力开始集中起来。 其次,进入本节课的内容学习,首先是强调本节课中经常提到的点的有关注意事项。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同学走入误区。 接着开始学习新的概念——三面投影体系。通过在上节课所学习的两面投影体系的基础上画图讲解三面投影体系各面的标识以及三面投影体系的特点。这样的讲解同学们就可以很直观的认识到了三面投影体系与两面投影体系的区别。 将空间位置上的一点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在这个时候引导学生思考练习: 运用之前学习过的平行投影中的正投影做出这个空间点在三个面上的投影。(学生上 讲台做)

lpmfoAAA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l p m f o A A A实验验证机 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https://www.360docs.net/doc/27423954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设计与板书设计;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为今后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 本节内容安排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之后,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理论上对机械能守恒定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测量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条件有深刻的认识。 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动能、重力势能等概念以及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定理、定律;知道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以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能力层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打点计时器以及直尺等实验仪器。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要求、本节教材注重探究性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设计的过程; 2、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协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3、体会守恒思想的重要意义。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实验设计的过程和亲自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重点:1.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2、经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难点:实验误差的分析 而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限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自己理解,得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所以实验误差的分析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法突出以学生为本,因学论教。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教学重视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机械能守恒定律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实验、归纳的能力。运用学案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分 组讨论,然后实验。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动手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总结

《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经验总结 机械制图是我校工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担当着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画图、看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此外,在素质教育方面,还担当着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工作作风的任务,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程建设方面学校、系部和教研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果。 一、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没有一只技术过硬、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课程建设就无从谈起。因此,教研室非常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老一代教师开始,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教师梯队建设方面做到了老、中、青相结合。 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特别强调制图教师的基本功,青年教师来到课程组后,都有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青年教师都要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测绘教研室的模型100个,其中4套部件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有老教师手把手的教授黑板图的绘制技术,在上课时做到徒手绘制黑板图,所以教研室大部分教师都能绘制一手漂亮的黑板图。 对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思想的学习,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来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目前教研室的教师均能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能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所以适应了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需要。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对培养教师的实践经验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在教学任务不太紧的学期,抽调教师到工厂下厂锻炼,在工厂参与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做车间的技术指导工作和技术实验。另一措施是参与学生的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教师对生产现场的了解,同时了解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具体要求,在教学中作到有的放矢,对改革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素材非常有帮助。指导教师还要负责做青年教师的政治思想工作、师德教育,真正作到了传帮带。 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要适应科学技术和教育体制的发展 传统的机械制图和画法几何课程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但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的发展,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教育体制的需要,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普及和计算机多媒体的发展,我校机械制图课程建设的重点是探索制图教学理念、教学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这一阶段采用多种媒体技术研制开发了多种教学课件(网络课程、助学课件和助教课件),在教材建设上结合我校实际,在机械制图立体化教材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进入21世纪后,绘图软件种类越来越丰富,版本更新越来越快,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又引入了其他一些国产绘图软件,目前这些软件的介绍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安排的。在AutoCAD2000之后,引入

机械效率说课稿获初中物理组技能大赛一等奖

机械效率说课稿获初中物理组技能大赛一等奖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机械效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效率。这节课我主要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四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首先进入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我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谈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当中的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2、机械效率的定义式及计算;3、实验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教材在之前已经安排了有关于各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学习。《机械效率》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力与机械是中学物理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机械效率是对这些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应用,体现了物理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对第一节内容的学习,已经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初三学生也具备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心理方面思维较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缺乏理性思维能力。活泼好动,对实验较感兴趣。很想自行探究问题,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且会计算。 难点:会通过实验,分析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为突出重点,我将采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三种功,以及让学生经历机械效率概念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对枯燥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教师引导总结的方式突破本节课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2)理解机械效率。知道η小于1。 (3)会用公式η=W 有用 / W 总进行有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因素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以及理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效率问题有初步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将教学活动进行的轻松有效,教法是关键。而学生是教法的支撑点,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教法学法的选择。 三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算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一个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机械制图说课稿

《三面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尊敬的专家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三面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我打算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以下是我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 本课题的教材选自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由钱可强主编的《机械制图》中的第二章第二节。《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专业的必修课。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投影规律列为重点,把利用实体绘制三视图确定为难点。同时为了能更好的为后期的课程和学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及工作作风。我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2)通过对任务的学习掌握读图和简单的绘图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利用实体绘制三视图 (2)任务驱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度和团队合作意识 (2)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价值和行业价值

(3) 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用法,贵在创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采取了演示、类比启发、讲练结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展现既获取理论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现在的课程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如今是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组织。简单来说就是用“沟通”“合作”“协调”替代传统教学观念中所体现出的“命令”“监督”“纠正”,彻底的告别教师满堂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本课题的授课对象是由42名同学组成的2013级机械,这个班的学生没有养成良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机械制图看懂零件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有部分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喜欢动手画图和动脑思考,具备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2、学习难度:根据对本知识点的授课从中我发现本课题,抽象思维的很难建立,绘图习惯不好养成,学习兴趣不也好培养,同时对专业常识的积累也很重要。 3、学习方法:我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根据对本知识的处理我还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自主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自主学习新内容。培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说课稿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为今后学 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守恒定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 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 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理解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本节内容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增加实验探究与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因此,本节选择了一个简单而有效地特例:自由落体运动来进行验证。在实验中只需测出重物下降的高度和对应的速度,然后代入相关公式计算就可验证。这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及实验误差的分析,要求学生不仅从理论上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而且通过实际观测从感性上增加认识,深化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动能、重力势能等概念以及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定 理、定律;知道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以及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能力层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打点计时器以及直尺等实验仪器。具 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依据《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要求、本节教材注重探究性的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 2、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 学的研究方法。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说课稿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效率是在简单机械、 功和功率等基础 知识上构建起来的新概念, 既是前面这些知识的延伸,又是后面学习热机效 率等概念的基础。它和功率一样,也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在 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实际的价值和意义。 建设高效率、低能耗的节约型社 会,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概念,是学生必备的科学素质。二、 学情分析 1、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简单机械、功和功率等基础知识,这是本节 课认知的基础。 2、初中生的认知特点需要借助具体事物来帮助思维。 3、初三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心里特点,在探究实验中,应培养他们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三、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识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理解机械效率,会用η= 总 有用W W ×100 %进行简单的计算,会测算滑 轮组的机械效率。 (3)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 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2、过程与方法(能力目标): (4)经历测算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过程,学习测算简单机械效率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目标) (5)通过学习效率的概念,增强节约意识,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四、教法与学法 1、本节重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 2、难点:同一机械效率是可变的。 3、针对本节的重点和难点,采用多媒体课件和学生探究实验的方法以及学生交流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活动认识概念, 通过对具体做功 实例的分析,知道使用机械要做额外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对比来理解同一

机械其效率是可变的。4、课时分配:1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现代社会是讲求效率的社会,时时处处都要讲求提高效率。请看下面的情景:多媒体展示实例:情景一 练习 某教师记录一位同学两次作业用时情况如下表:总时间(分) 找笔时间(分)找稿纸时间(分)实用时间(分)用时效率(%) 15 2 3 10 10 1 1 8 请根据图中的情景和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并说出你的理由。 (1).此同学有提高吗?(2).你赞成此同学的做法吗? 我们使用机械也要讲求效率。2、进入新课: (一)、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多媒体展示实例:情景二 人通过辘轳从井中打水请根据图中的情景回答以下问题,并说出你的理由(1)此过程中人是否做了功?(2)人对哪些物体做了功? (3)你认为哪些功起积极作用?哪些功是不得不做的?从而得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利用活动1,让学生对滑轮组提升重物和挖掘机挖掘泥土的实例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三个概念,并说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二)、讲解机械效率,得出公式。(1)定义:物理学规定有用功与总功的 比值叫机械效率(2)表达式:η= 总 有用W W ×100 %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第 第PAGE #页共17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说课 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机械能守恒条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守恒条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主要推广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举世瞩目。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下面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注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过程和基本的应用,一些变形的公式表达形式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其深刻的内涵放到了下一课时讲,这样面向了全体学生,降低了教学起点,我觉得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特制定教学目标。: 为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引进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优化北部新区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北部新区师资队伍实际,拟面向部分重点院校公开择优招聘20xx年免费师范毕业生。为确保此次招聘公开、公平、公正进行,特制定本简章。 (三)教学目标教师边讲解边说明:先在“53—24”的下面画上横线,为了清楚地看出运算的顺序,可以脱式进行计算,呈现出运算的顺序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在算式的下面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29),还没有参加计算的数照抄下来(+38),在算式的下面再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二67)。注意:等号上下要对齐。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说课稿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接下来我就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等八个方面阐述一下我这节课的教学构想: 第一是说教材: 《机械效率》是人教版第十五章第二节,之前讲述了功,之后有功率,机械能,介于力和能量板块之间,是中考考点内容。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的概念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它既是前面的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广泛的应用,它对学生学习和理解热机的效率、炉子的效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等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等起积极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高机械效率对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是说学生: 近几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界已经得到充分的认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前提是对学生的学习有所了解,在讲述这节课之前我对学生有以下几点了解: 1、学生已有一定的探究经验和方法; 2、学生对杠杆、滑轮、斜面等机械有一定的认识; 3、学生可能把机械效率高低、做功的多少、省力等问题混

淆; 4、学生同时对什么是有用功、什么是额外功、什么是总功,没办法确定,特别是对有用功的容易误解。 第三是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及学生实际而制定的一种具体要求和标准,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是课堂教学的方向,是一堂课的灵魂。教学目标的确定,新课改提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此,我这节课的三维目标设计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结合实例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②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会用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③知道机械效率总小于1,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和意义; ④知道我们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省力或省距离或改变方向,而不是为了省功。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索使用机械能不能省功; ②通过实验与讨论,认识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③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收集实验数据从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刘改霞 巨鹿县第二中学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说课的主题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五个方面进行说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知道了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对“机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并且对机械能的守恒的有了一个初步的猜想,结合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的关系,利用动能定理推导出机械能守恒定律。这样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能量守恒定律是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是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基础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思想贯穿整个高中教材,是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工具”。机械能守恒是高中学生对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启蒙,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是必须牢固掌握的一个重要规律。 2、教材处理 本节课选自高一物理必修2的第7章第8节,对比新旧教材发现,新版教材在讨论只有重力做功时,不仅列举了自由落体,而且增加了各种抛体运动,并拿物体沿光滑曲面滑下为例得出机械能守恒定律,使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有更全面的理解。由教材“做一做”小实验及多个具体事例,让学生找出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猜想转化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定量的关系,由定性分析到定量实例探究,再结合一般过程进行理论推导,然后总结出定律。这样做符合由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3、重点和难点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确定 (1)重点: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理解定律的内容、明确定律条件、并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进一步分析物体系统内所具有的机械能,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3)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采用“情景→问题→分析与活动→总结”的教学设计模式,以老师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能使学生更好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这种运用归纳法的思想,从一个个典型的物理情景中总结出科学的结论。在随后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中,证实了学生对守恒条件的认识和理解很准确到位。” 三、教学目标 (一)、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1、高中新课程总目标是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 2、教材特点; 3、所教学生总体思维能力、基础知识较薄弱 (二)、教学目标

机械效率说课稿

《机械效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五节《机械效率》,下面我将从站在课程角度说教材、结合学情说教学目标、结合情境创设说教学方法和手段、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站在课程角度说教材 《机械效率》这节课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两大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广泛的应用,而机械效率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结合学情说教学目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已对“功”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体会到“效率”的问题,为这节教学的开展和知识的理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结合本章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技能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过程,培养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的能力;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意识。 (三)重难点 重点:通过再探动滑轮的活动体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及其理解机械效率。 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三、结合情境创设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的教学过程涉及的主要方法是:在探究动滑轮的活动过程当中利用到了学生实验探究、自学讨论法等;在讲解、举例说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及其理解机械效率的时候用到了教师讲解法和举例讲述法。 四、依据理念说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是课堂小练,温习旧知(2分钟) 老师提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么?如果我们要求做功的多少?要知道哪些量?学生总结归纳(既是复习前面的知识又为后面的学习构构建了知识的平台)

《机械制图与CAD》说课稿

机械制图与CAD 》说课稿 说课人:刘露 授课名称:机械制图与CAD 一、课程目标 1、学习目标体系 ①认知目标 (1)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具有查阅有关标准的能力; (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及对三维立体及其相互位置的分析方法,能阅读机械图样; (3)能熟练地应用绘图仪器、CAD 绘图技术、徒手三种方法绘制机械图样。 ②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 (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③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2)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逐渐具有竞争效益意识。 (3)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2、本课程目标在学生专业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 图样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机械制图及CAD 》是第一门理工类专业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研究怎样用正投影法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主要解决机械设计制造中技术信息的图样表达问题,以及与图样绘制有关的最基本的机械设计、制造工艺问题。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学生从事工作的能力。 3、设计课程目标的依据 ①教材特点 我校《机械制图》课程是由原来的《机械制图》课程和《CAD/CAM 技术》课程整合优化的一门具有时代性、实用性的课程,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教材是: 《机械制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模具CAD/CAM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 《机械制图习题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主要采用的是教育部推荐的职业技术教育教材,这些教材都是近几年新出版的,教材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对学生加深课程内容的认识、自主学习、发挥 个人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具有较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基本上适合我校学生。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通用3篇)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一、说教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九节。本节主要内容为:学生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纸带,通过计算来验证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本节课,可以升华学生对上节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又可以为接下来学习动量守恒,电荷守恒等定律打下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意义重大。 基于该节课的内容和新课改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协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以上教材地位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验数据的处理;难点是实验误差的分析。 二、说学情

该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条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打点计时器,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但是,对于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误差的分析还有所欠缺,所以我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三、说教法 在教学活动中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实验法即通过实验学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并结合讨论法,让学生在物理课上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 四、说学法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实验探究的内容。 五、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进行新课教学之前,复习导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是什么,同时情景引入,播放田亮跳水视频。十米跳台跳水是种技术性极强的运动,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是否守恒?通过问题创设,一方面可以明确本节课的实验主题——机械能守恒,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很快被调动起来,有利于新课的教学。 环节二:新课讲授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机械制图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机械制图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既具有系统的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它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图样,而图样被称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掌握和运用好这样的特殊语言,对于机械类专业的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有力的前期准备,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职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图》课程源于我国工科院校的建立和发展,其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数控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等机电类专业一直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学校各级教学组织历来都十分重视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从事机械制图教学的教师均能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对待工作,因而,机械制图的教学在我院一直保持良好的教学质量。 早期的《机械制图》课程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都沿袭老的制图课程体系,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尤其注重图解方法和二维图形的表达。机械制图教学采取既重视学科基本理论教学,又注重手工仪器绘图技能的培养训练。所配备的学时比较多,学生的制图基本功也比较扎实。 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自动绘图逐渐由过去的梦想变为现实,《机械制图》课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计算机绘图(Computer Graphics)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技术逐渐影响着世界工业的发展,也使传统的《机械制图》课程受到强烈的冲击。旧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体系已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及社会的需求。因而,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引入课堂不仅是急社会之需要,而且也是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近年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了教育技术的深刻变革,计算机的日趋普及导致绘图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革的要求,我校从 2005年开始面向机械类专业开展计算机绘图教学,计算机绘图教学正式铺开。

机械效率说课稿

机械效率说课稿 《机械效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五节《机械效率》,下面我将从站在课程角度说教材、结合学情说教学目标、结合情境创设说教学方法和手段、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一、站在课程角度说教材 《机械效率》这节课主要包括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以及机械效率两大方面的内容,它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是功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广泛的应用,而机械效率对学生今后参加社会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结合学情说教学目标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节的学习中已对“功”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体会到“效率”的问题,为这节教学的开展和知识的理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结合本章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 三个

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和技能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计算机械效率。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斜面机械效率的过程,培养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的能力; 2?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具有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意识。 (三)重难点 重点:通过再探动滑轮的活动体会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及其理解机械效率。 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三、结合情境创设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的教学过程涉及的主要方法是:在探究动滑轮的活动过程当中利用到了学生实验探究、自学讨论法等;在讲解、举例说明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及其理解机械效率的时候用到了教师讲解法和举例讲述法。

机械制图说课稿

机械制图 说课稿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课程教学大纲分析—————————————————————1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分析——————————————————5 学方法及手段分析—————————————————————7 学情及学习方法指导————————————————————8 教学程序设计——————————————————————— 排版格式: 需要有目录 正文字体宋体、四号,4号字。三级目录:一、小三号宋体,1、四号宋体加粗,正文①宋体、四号 2倍的行间距、左边距右边距、上下边距、页眉1.5厘米、页脚2厘米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机械制图》课程。 我认为优秀的教师应该洞察自己所教学学科的本质以及学科内部联系,而本质的东西看起来都是简单的。但是本质的来源却是错综复杂的。我希望今天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分析来说明汽运专业机械制图教学的本质。因此,我将说课主题定为“大道至简”。 1、课程、教材 2、教学方法及手段分析 3、学情及学习方法指导 4、教学程序设计 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是其他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必备的基础知识。因为图样是工程界的语言,机械构造及原理是不可能仅靠语言和文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识图知识,后续课程学习就会遇到极大的困难。其他课程都是文字与图样一起作为信息的载体的。学生以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也离不开识图与测绘知识。因此,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中非常重要的一门。 1、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用投影法(主要是正投影法)绘制机械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投影法基本原理、立体的视图、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常用件与标准件画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画法规定。下表是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标注星号的为本课程的重点: 根据该专业特点及职业教育特点我认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在学习绘图的基础上锻炼学生动态的空间想像力。围绕教材主要知识培养学生的测绘能力和识图能力。 二、教材及参考资料分析 1、选用教材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动量守恒定律说课 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 《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1)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初中学习过有关机械能的基本概念,对“机械能”并不算陌生,接受起来相对轻松。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同学们对“机械能”这一概念较初中有了更深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机械能守恒条的判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教学的重点。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答相关的问题,这一内容在整个高中力学中又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物理学理论和应用方面十分重要,不同运动形式的转化和守恒的思想能指引我们揭露自然规律、取得丰硕成果。但这种思想和有关的概念、规律,由于其抽象性强,学生不易理解、掌握。学生要真正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还是很困难。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建立在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教材上通过多个具体实例,先猜测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的关系,引出对机械能

守恒定律及守恒条的探究,联系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及弹性势能与弹力做功的关系的学习,由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逐步深入,最后得出结论,并通过应用使学生领会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越性。在教学设计时,力图通过生活实例和物理实验,展示相关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出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探究,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通过建立物理模型,由浅入深进行探究,让学生领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规律应用巩固知识,体会物理规律对生活实践的作用。 ②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以色列主要推广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把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根部,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水资源,实现了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举世瞩目。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节课我选用下面教学方法: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依据注重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的过程和基本的应用,一些变形的公式表达形式和应用方面的一些注意事项以及其深刻的内涵放到了下一课时讲,这样面向了全体学生,降低了教学起点,我觉得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 根据教材特点(注重思想性、探究性、逻辑性、方法性和哲理性)和学生的特点以及高中新课程的总目标(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终身发展需求)和理念(探究性、主体性、发展性、和谐性)和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