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特性常见指标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

---------------------------------------------------------------最新资料推荐------------------------------------------------------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

粉料特性常见指标一.目数目数越大,说明物料粒度越细;目数越小,说明物料粒度越大。

筛分粒度就是颗粒可以通过筛网的筛孔尺寸,以 1 英寸(25.4mm)宽度的筛网内的筛孔数表示,因而称之为目数。

各国标准筛的规格不尽相同,常用的泰勒制是以每英寸长的孔数为筛号,称为目。

例如 100 目的筛子表示每英寸筛网上有 100 个筛孔。

二.粒度颗粒的大小。

通常球体颗粒的粒度用直径表示,立方体颗粒的粒度用边长表示。

对不规则的矿物颗粒,可将与矿物颗粒有相同行为的某一球体直径作为该颗粒的等效直径。

实验室常用的测定物料粒度组成的方法有筛析法、水析法和显微镜法。

①筛析法,用于测定 250~0.038mm 的物料粒度。

实验室标准套筛的测定范围为 6~0.038mm;②水析法,以颗粒在水中的沉降速度确定颗粒的粒度,用于测定小于 0.074mm 物料的粒度;③显微镜法,能逐个测定颗粒的投影面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光学显微镜的测定范围为 150~0.4m,电子显微镜的测定下限粒度可达 0.001m 或更小。

1 / 11

常用的粒度分析仪有激光粒度分析仪、超声粒度分析仪、消光法光学沉积仪及 X 射线沉积仪等。

三.差角休止角与崩溃角之差称为差角。

差角越大,粉体的流动性与喷流性越强。

d=休止角 r-崩溃角 f 四.均齐度用粒度测试仪测出 D60和 D10,用下式计算均齐度:

均齐度=D60/D10 五.压缩度同一试样的振实密度与松装密度之差与振实密度之比为压缩率。

压缩度越小,粉料流动性越好。

Cp=(pp-pa) /pp*100% 式中, Pp:振实密度 Pa:

松装密度六.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表面在静平衡状态下,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角度叫做休止角。

它是通过特定方式使粉体自然下落到特定平台上形成的。

休止角对粉料的流动性影响最大,休止角越小,粉料的流动性越好。

休止角也称安息角、自然坡度角等。

测定方法:

(1)注入法:

微粒物料由漏斗流出落于平面上形成圆锥体,铝底角即为休止角。

(2)排出法:

---------------------------------------------------------------最新资料推荐------------------------------------------------------ 散粒物料从容器底部排豁口排出,待物料停止流动后物料倾斜面与底乎面曲夹角即为休止角。

(3)倾斜法:

将装有 1/3 散粒物料的长方形容器倾斜或将圆筒形容器波动,静止后物料表面所形成的角度为休止角,休止角采用注入法测定,装置如图给定底直径 D,分别测量 H,则休止角 a=arctg(2H/D)。

影响因素:

(1)形状:

粒子愈接近于球形,其休止角愈小。

(2)尺寸:

对于同一种物料,粒径愈小休止角愈大。

这是由于越细小粉粒间的相互粘附力越大。

(3)含水率:

随含水率增加而增大等有关。

这是因为每个粒子被潮湿的表层包围,使其内摩按力和粒子间粘附作用增加。

(4)堆放条件:

如果对物料进行振动,则休止角减小。

r=(r1+r2+r3) /3 r1、 r2、 r3代表三个不同方向的值七.崩溃角给测量休止角的堆积粉料以一定的冲击,使其表面崩溃后圆锥体的底角称为崩溃角。

3 / 11

f=(f1+f2+f3) /3 f1、 f2、 f3代表振动三次,三个不同方向的值八.平板角将埋在粉体中平板向上垂直提起,粉体在平板上的自由表面(斜面)和平板之间的夹角的平均值称为平板角。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平板角是以平板提起后的角度和平板受到冲击后除掉不稳定粉体的角度的平均值来表示的。

平板角越小粉体的流动性越强。

一般地,平板角大雨休止角。

s=(s1+s2) /2 s1、 s2:

分别为一、二次从不同三个方向测量的平均值九.分散度粉体在空气中分散的难易程度称为分散度。

分散度与试样的分散性、漂浮兴和飞溅性有关。

若分散度超过 50%,说明该试样具有很强的飞溅倾向。

测量方法:将 10g 试样从一定高度落下后,测量接料盘外试样占总量的百分比。

Ds=(10-m) /10*100% 十.空隙率空隙率是指粉体中空隙占整个粉体体积的百分比。

空隙率因粉体的粒子形状、排列结构、粒径等因素不同而变化。

颗粒为球形时,粉体空隙率为 40%左右;颗粒为超细或不规则形状时,粉体空隙率为70-80%左右。

十一.松装密度粉末在规定条件下自由充满标准容器后所

---------------------------------------------------------------最新资料推荐------------------------------------------------------ 测得的堆积密度,即粉末松散填装时单位体积的质量,以 g/cm3表示,是粉末的一种工艺性能。

松装密度是粉末多种性能的综合体现,对粉末冶金机械零件生产工艺的稳定,以及产品质量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也是模具设计的依据。

粉末松装密度的测量方法有 3 种:

漏斗法;斯柯特容量计法;振动漏斗法。

(1)漏斗法。

粉末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

(2)斯柯特容量计法。

是把粉末放入上部组合漏斗的筛网上,自由或靠外力流入布料箱,交替经过布料箱中 4 块倾斜角为 25。

的玻璃板和方形漏斗,最后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

(3)振动漏斗法。

是将粉末装入带有振动装置的漏斗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振动,粉末借助于振动,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

对于在特定条件下能自由流动的粉末,采用漏斗法;对于非自由流动的粉末,采用后两种方法。

松装密度是粉末冶金机械零件压模设计的重要工艺参数,它直接决定阴模模腔的装粉高度。

5 / 11

在生产中,为了保证制品密度的一致,必须要求粉末松装密度稳定。

影响粉末松装密度的因素很多,如粉末颗粒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及粒度分布等。

通常这些因素因粉末的制取方法及其工艺条件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

一般地说,粉末松装密度随颗粒尺寸的减小、颗粒非球状系数的增大以及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减小。

粉末粒度组成对其松装密度的影响不是单值的,常由颗粒填充空隙和架桥两种作用来决定。

若以后者为主,则使粉末松装密度降低;若以前者为主,则使粉末松装密度提高。

为获得所需要的粉末松装密度值,除考虑以上的因素外,合理地分级合批也是可行的办法。

十二.振实密度振实密度是指在粉料装填在特定容器后,对容器进行振动,从而破坏粉体中的空隙,使粉体处于充填状态后的密度。

粉末经过振实后的堆积密度,以 g/cm3表示。

该性能对粉末压制用模具的设计以及贮存和运输用贮罐或贮袋的设计都有指导作用,是粉末的一种工艺性能。

粉末振实密度相对于其松装密度增大的百分数,是粉末多种物理性能(如粉末粒度及其分布、颗粒形状及其表面粗糙度、比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图书馆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一、查新质量评价指标 《科技查新规范》对查新工作质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查新工作质量可以通过以下“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是根据查新程序和工作内容而建立的,对查新人员自我评价查新质量和主管部门监督检查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作用。评价指标见下图: 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图 从查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看出查新质量主要表现在文献检索质量和查新报告质量两方面。 二、文献检索质量

文献检索质量是整个查新质量的基础,检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结论的准确性,即直接影响到查新报告的质量。检索质量可以从检索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检索全面性 “查全”与“查准”是用于判定情报检索系统检索性能的两个标准。查新检索是对项目内容新颖性的检索,具有较高的查全要求,需要相当数量的文献,在查全的基础上追求查准率。检索的全面性主要受查新点分析、检索标识、检索范围、检索年限、检索途径、检索策略、检索结果的检验与调整等因素的影响。 1.查新点分析 查新点分析是指查新人员在对查新项目内容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查新委托人对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等新颖性的查询要求和管理部门的查新规定,将需要查新的内容(一般为多主题)用一条条查新要点(单主题)清楚地表示出来,即分解开来,以便于找准查新点,选择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针对性强的公正、客观结论。该指标反映了查新人员对查新项目的实质内容的掌握程度,是检索的前提,是对比分析与论述的依据,是查新质量一个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查新内容,找准查新点。 2.检索标识 如果说“查新点分析”是概念分析整理的过程,那么检索标识的确定便是概念的转换。检索标识是指通过对查新项目的主题分析将自然语言转换成规范化语言,即确定检索入口的问题,包括分类号标

常见大中功率管三极管参数(精)

常见大中功率管三极管参数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1402 1500V 5A 120W * * NPN 2SD1399 1500V 6A 60W * * NPN 2SD1344 1500V 6A 50W * * NPN 2SD1343 1500V 6A 50W * * NPN 2SD1342 1500V 5A 50W * * NPN 2SD1941 1500V 6A 50W * * NPN 2SD1911 1500V 5A 50W * * NPN 2SD1341 1500V 5A 50W * * NPN 2SD1219 1500V 3A 65W * * NPN 2SD1290 1500V 3A 50W * * NPN 2SD1175 1500V 5A 100W * * NPN 2SD1174 1500V 5A 85W * * NPN 2SD1173 1500V 5A 70W * * NPN 2SD1172 1500V 5A 65W * * NPN 2SD1143 1500V 5A 65W * * NPN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1142 1500V 3.5A 50W * * NPN 2SD1016 1500V 7A 50W * * NPN 2SD995 2500V 3A 50W * * NPN 2SD994 1500V 8A 50W * * NPN 2SD957A 1500V 6A 50W * * NPN 2SD954 1500V 5A 95W * * NPN 2SD952 1500V 3A 70W * * NPN 2SD904 1500V 7A 60W * * NPN 2SD903 1500V 7A 50W * * NPN 2SD871 1500V 6A 50W * * NPN 2SD870 1500V 5A 50W * * NPN 2SD869 1500V 3.5A 50W * * NPN 2SD838 2500V 3A 50W * * NPN 2SD822 1500V 7A 50W * * NPN 2SD821 1500V 6A 50W * * NPN 晶体管型号反压Vbe0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2SD348 1500V 7A 50W * * NPN 2SC4303A 1500V 6A 80W * * NPN 2SC4292 1500V 6A 100W * * NPN 2SC4291 1500V 5A 100W * * NPN 2SC4199A 1500V 10A 100W * * NPN 2SC3883 1500V 5A 50W * * NPN 2SC3729 1500V 5A 50W * * NPN 2SC3688 1500V 10A 150W * * NPN

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方法 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无量纲指数。针对单项污染物的还规定了空气质量分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六项。 1、分级 2012年上半年出台规定,将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替代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API)。AQI共分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直至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当PM2.5日均值浓度达到1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到200;当PM2.5日均浓度达到250微克/立方米时,AQI即达300;PM2.5日均浓度达到500微克/立方米时,对应的AQI指数达到500。 2014年9月17日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1] 空气质量按照空气质量指数大小分为六级,相对应空气质量的六个类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的情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规定: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指数越大,级别越高,说明污染越严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明显。[2] 空气污染指数为0-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一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优。此时,空气质量令人满意,基本无空气污染,各类人群可正常活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51-1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二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良。此时空气质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对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较弱影响,建议极少数异常敏感人群应减少户外活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101-150,空气质量级别为三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度污染。此时,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及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炼。[2] 空气污染指数为151-200,空气质量级别为四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中度污染。此时,进一步加剧易感人群症状,可能对健康人群心脏、呼吸系统有影响,建议疾病患者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锻练,一般人群适量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为201-300,空气质量级别为五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重度污染。此时,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普遍出现症状,建议儿童、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停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运动。[2] 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空气质量级别为六级,空气质量状况属于严重污染。此时,健康人群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建议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2] 2、区别 AQI与原来发布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有着很大的区别。 AQI常识普及版 AQ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参与评价的污染物为SO2、NO2、PM10、PM2.5、O3、CO等六项;而API分级计算参考的标准是老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的污染物仅为SO2、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公司标准文件)

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 ZY/QY-04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规则 共14页 版本:A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文号:实施日期:二〇一四年月日

1目的 对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标识工作进行规范,把设计意图准确传达给采购、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以便加强对关键、重要工序的过程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及零部件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 3 术语和定义 3.1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并影响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它包含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3.2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 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重要度是指产品及零部件某质量特性影响产品适用性的重要程度。 4 职责与权限 新产品设计阶段,汽车研究院对新产品及零部件进行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通过新产品试制、试验,在设计改进时进一步修正和完善,并将重要度级别符号直接标注在产品图样或设计文件的相应位置上。 5 工作流程/内容 5.1 分级原则及重要度等级 5.1.1重要度分级以对产品适用性要求的影响和经济损失程度为依据。 5.1.2 重要度等级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 5.1.2.1关键特性 如发生故障,会发生人身安全事故,丧失产品主要功能,严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对环境产生违反法规的污染,以及必然会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 5.1.2.2 重要特性 如出现故障,会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使用单位可能提出申诉的特性。 5.1.2.3 一般特性 如出现故障,对产品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不大,不至于引起使用单位申诉的特性。5.2 重要度分级内容 重要度分级内容应包括: a) 安全、环保要求;

通达信精准的背离主图指标公式

通达信精准的背离主图指标公式 高:=CONST(REF(HHV(H,150),3)); 低:=CONST(REF(LLV(L,150),3)); NN:=100; N:=9; LC:=REF(C,1); QC:=REF(C,2); AA:=REF(H,N)=HHV(H,2*N+1); AA1:=REF(L,N)=LLV(L,2*N+1); QY:=BACKSET(AA,N+1); QY1:=BACKSET(AA1,N+1); CC:=FILTER(QY,N) AND H=HHV(H,N+1); CC1:=FILTER(QY1,N) AND L=LLV(L,N+1); DDD:=BARSLAST(CC); DD1:=BARSLAST(CC1); GDTS:=IF(CC,CURRBARSCOUNT,0); DDTS:=IF(CC1,CURRBARSCOUNT,0); UTS:=IF(DDD,REF(GDTS,DDD),GDTS); DDTS1:=IF(DD1,REF(DDTS,DD1),DDTS); GDCS1:=CONST(UTS); DDCS1:=CONST(DDTS1); GDCS13:=CONST(REF(H,GDCS1-1));

DDCS13:=CONST(REF(L,DDCS1-1)); SS1:=REF(UTS,DDD+1); TS2:=REF(DDTS1,DD1+1); GDCS2:=CONST(SS1); DDCS2:=CONST(TS2); M:=INTPART(3*N/5); AAA:=REF(H,M)=HHV(H,2*M+1); QYY:=BACKSET(AAA,M+1); CCC:=FILTER(QYY,M) AND H=HHV(H,M+1); DDDD:=BARSLAST(CCC),NODRAW; GDTSS:=IF(CCC,CURRBARSCOUNT,0); TSS:=IF(DDDD,REF(GDTSS,DDDD),GDTSS); GDCS11:=CONST(TSS); TS11:=REF(TSS,DDDD+1); GDCS22:=CONST(TS11); AA11:=REF(L,M)=LLV(L,2*M+1); QY11:=BACKSET(AA11,M+1); CC11:=FILTER(QY11,M) AND L=LLV(L,M+1); DD11:=BARSLAST(CC11); DDTSS:=IF(CC11,CURRBARSCOUNT,0); DDTS11:=IF(DD11,REF(DDTSS,DD11),DDTSS); DDCS11:=CONST(DDTS11);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和晶体管参数测量

半导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和晶体管参数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半导体特性图示仪的基本原理 2、学习使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参数。 二、预习要求 1、阅读本实验的实验原理,了解半导体图示仪的工作原理以及XJ4810 型半导体管图示仪的各旋钮作用。 2、复习晶体二极管、三极管主要参数的定义。 三、实验原理 (一)半导体特性图示仪的基本工作原理 任何一个半导体器件,使用前均应了解其性能,对于晶体三极管,只要知道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就不难由曲线求出它的一系列参数,如输入、输出电阻、电流放大倍、漏电流、饱和电压、反向击穿电压等。但如何得到这两组曲线呢?最早是利用图4-1 的伏安法对晶体管进行逐点测试,而后描出曲线,逐点测试法不仅既费时又费力,而而且所得数据不能全面反映被测管的特性,在实际中,广泛采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量的晶体管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图4-1 逐点法测试共射特性曲线的原理线路用半导体特性图示仪测量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各种直流参量的基本原理是用图4-2(a)中幅度随时间周期性连续变化的扫描电压UCS代替逐点法中的可调电压EC,用图4-2(b)所示的和扫描电压UCS的周期想对应的阶梯电流iB来代替逐点法中可以逐点改变基极电流的可变电压EB,将晶体管的特性曲线直接显示在示波管的荧光屏上,这样一来,荧光屏上光点位置的坐标便代替了逐点法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1、共射输出特性曲线的显示原理 当显示如图4-3 所示的NPN 型晶体管共发射极输出特性曲线时,图示仪内部和被测晶体管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4-4 所示. T是被测晶体管,基极接的是阶梯波信号源,由它产生基极阶梯电流ib 集电极扫描电压UCS直接加到示波器(图示仪中相当于示波器的部分,以下同)的X轴输入端,,经X轴放大器放大到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上集电极电流ic经取样电阻R得到与ic成正比的电压,UR=ic,R加到示波器的Y轴输入端,经Y轴放大器放大加到垂直偏转板上.子束的偏转角与偏转板上所加电压的大小成正比,所以荧光屏光点水平方向移动距离代表ic的大小,也就是说,荧光屏平面被模拟成了uce-ic 平面. 图4-4 输出特性曲线显示电路输出特性曲线的显示过程如图4-5 所示 当t=0 时, iB =0 ic=0 UCE =0 两对偏转板上的电压均为零,设此时荧光屏上光点的位置为坐标原点。在0-t1,这段时间内,集电极扫描电压UCS 处于第一个正弦半波周期。

数量指数和质量详解

什么是数量指标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是指综合反映现象的规模、水平发展变化的指数。如产品产量指数说明总产值这一经济总体量的变动情况;商品销售量指数说明商品销售额这一经济总体中商品销售量的变动情况。 由于使用价值、计量单位等的不同,直接相加没有经济意义。为了解决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问题,得到反映这些不能直接相加的个别现象数量的总量指标,就需要引入一个因素,使不能直接相加的现象变为能相加的现象,这个因素就叫做同度量因素。 根据同度量因素的固定原则,其同度量因素应是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才能进行不同时期的产量对比分析。如果用报告期价格作同度量因素,由于报告期是不断变化的,作为同度量因素的价格也不断地变化,无法通过各个时期数量指标的对比来说明产量的变动。另外,从指数体系的要求来看,总量指标指数等于数量指标指数与质量指标指数的乘积,数量指标指数也就只能用基期的价格作同度量因素了。 [编辑]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现以销售量指数为例,说明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方法。 例:根据表1三种商品销售量资料和价格资料计算商品销售量总指数。 商品名称 计量单位 销售量 价格(元) 销售额(元) 基期q 0 报告期q 1 基期p 0 报告期p 1 q 0p 0 q 1p 1 q 1p 0 甲 乙 丙 台 件 千克 1000 2000 3000 1150 2200 3150 100 50 20 100 55 25 100000 100000 60000 115000 121000 78750 115000 110000 63000 合计 — — — — — 260000 314750 288000 销售量个体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质量指标统计分析与考核管理办法

质量指标统计分析与考核管理办法 1、目的 本办法目的是通过规范质量指标的统计与考核方法,降低质量成本,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范围 适用于生产各过程零、部件入库和成品(老品、新品)出厂的控制。 3、产品分类 3.1老品:8H之内连续生产300件,PPK>1.67,APQP中A1—A8表所有项目检查验证合格。 3.2新品:未满足老品要求的产品。 4、职责 4.1 检验员负责提供每日单件产品“废品通知单” 、每日冲压、焊接“下线、交验统计表” 、每月“进货交付统计报表”等。 4.2 生产部负责提供冲压、焊接投入和产出盘存表。 4.3 物流部负责提供每月产品交付数;每月“客户退货统计报表”。 4.4 质量保证部负责将各单位所提供的数据汇总,进行每月质量指标统计;并为财务部提供“制品废品统计月报表”。 4.5 财务部负责提供被统计产品的单价,实施奖惩兑现。 4.6各数据提供部门领导对本部门所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5、实施细则 5.1质量指标体系 5.1.1一次下线不合格率 一次下线合格率是指冲压、焊接零件完成所有规定工序,自检合格后直接向当班检验人员交验,判为合格的程度。 5.1.2 一次交验不合格率 一次交验合格率是指冲压、焊接零件完成所有规定工序,经零件装箱组返工(如打磨毛刺、校正等)处理后并自检合格,直接向当班检验人员交验,判为合格的程度。 5.1.3废品率 冲压件废品率是指冲压零件由材料投入到产出这一过程产生不合格品的程度; 焊接件废品率是指部件投入到焊接入库这一过程产生不合格品的程度; 物流废品率是指产品入库后所有过程产生不合格品的程度。 5.1.4交付不合格率 产品交付不合格率是指本公司向客户交付的产品,被客户接收的程度。 5.1.5进货交付不合格率 进货交付不合格率是指供方向我公司提交产品(紧固件、原材料、外协件)的不合格的程度。 5.2质量指标基础数据的来源及统计方式

自动画MACD背离线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自动画MACD背离的指标:一共两个指标,一个是通达信用的,一个是大智慧用的 {通达信自动划MACD指标背离线} DIFF:EMA(CLOSE,12) - 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2*(DIFF-DEA), COLORSTICK; A1:=BARSLAST(REF(CROSS(DIFF,DEA),1)); 底背离:=REF(CLOSE,A1+1)>CLOSE AND DIFF>REF(DIFF,A1+1) AND CROSS(DIFF,DEA); STICKLINE(底背离,0,0.1,8,0),COLORRED; DRAWLINE(A1=0,DEA,底背离,DEA,0),COLORRED,LINETHICK2; A2:=BARSLAST(REF(CROSS(DEA,DIFF),1)); 顶背离:=REF(CLOSE,A2+1)DIFF AND CROSS(DEA,DIFF); DRAWLINE(A2=0,DEA,顶背离,DEA,0),COLORGREEN,LINETHICK2; {大智慧自动划MACD指标背离线 (适用于大智慧新一代)} DIF:EMA(CLOSE,12)-EMA(CLOSE,26); DEA:EMA(DIF,9); MACD:(DIF-DEA)*2,COLORSTICK; A:=SUMBARS(CROSS(DEA,DIF),2); B:=SUMBARS(CROSS(DEA,DIF),1);

E:=REF(DIF,LLVBARS(DIF,A))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河南中州起重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停车设备产品采购、制造、安装等过程进行重要度级别划分,并按相应级别进行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停车设备产品。 2 定义: 2.1 质量特性:具体反映产品适用性的定性质量表示和规定。 2.2 质量特性重要度: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 2.3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按质量特性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而划分的级别。 3 职责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及控制规定由技术部归口,其它部门配合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 4.1.1 质量特性重要度按对产品适用性的影响程度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一般特性三个级别。 4.1.2 质量特性重要度划分级别 4.1.2.1 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安全或严重影响使用性能、寿命及特性超差后无法返修,影响程度很大,为关键特性,级别符号为A。 4.1.2.2 影响使用性能及寿命的质量特性,影响程度较大,为重要特性,级别符号为B。 4.1.2.3 对使用性能及寿命影响不大的质量特性,影响程度较小,为一般特性,级别符号为C。 4.2停车设备产品重要度级别具体划分见表1、表2、表3,C级不标明。 4.3控制规定 4.3.1对于A、B级特性中外购件,自制件、外协件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按表1、表2、表3的要求执行,当表中的要求不足以说明质量特性重要度要求时,由技术部以表格形式填写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表或直接在图纸上表明。对于操作及警示要求应在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中明确说明。 4.3.2对于A、B级特性的自制件必要时应有相应的工艺文件,且有必要的工装保证设计要求。 4.3.3对于外购件、外协件的供方,质量部根据重要度级别提出相应的评定方法。 4.3.4生产车间应根据重要度级别进行生产的控制。

公司质量指标

一、目的 为确保公司的业务满足或达到客户质量要求,监视公司业务,找到在业务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为业务改进活动的有效性实施提供质量目标和质量方向,保证组织的业务质量能够稳定可控并可持续提升,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过程适用于公司业务活动的全过程操作和改进实施,贯穿业务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交付业务、运维业务和支持业务。 三、管理架构及职责说明 3.1 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 3.2 职责说明 3.2.1总经办

1)组织对公司质量战略的建立和维护业务开展的全面监控,并组织实施和改进公司的质量战略。 2)负责制定和把控公司业务的整体质量方向,并组织制定年度组织业务的质量计划和质量方针; 3)定期对公司业务的远景规划进行细化,细化为可测量的目标和指标。 3.2.2客服质量部 1)向业务部门提出质量建议,帮助公司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2)开展质量培训,提高公司工程师的质量服务意识。 3)负责对交付项目实施质量进行监督,定期检查项目跟踪文档的实施。 4)负责接收和处理客户投诉,重要的客户投诉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应部门。 5)协助项目中心制度质量分解目标,并定期进行跟踪质量完成情况。 3.2.3公司各级领导角色 1)积极参与到业务质量的各项管理活动中,提高公司业务质量,能够使公 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有效的运行下去。 2)应识别客户的质量要求,持续改进业务的质量指标,以取得公司长期的 经济效益。 3)动员和宣传各业务部门的质量细则和质量指标,号召业务部门的员工参 与到日常的质量改进活动中来。 4)各级领导负责监督各自业务的质量过程运行和质量点把控,监督业务的 发展进度,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议,对现有的实施交付进度进行质量评 估; 5)对重大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处理和出具改进措施;

通达信指标——顶底背离(副图)

A1:=(H+L+O+3*C)/6; A0:0,COLORCYAN; BIAS1:(A1-EMA(A1,21))/EMA(A1,21)*100,COLORWHITE; MX1:SMA(BIAS1,3,1),COLORYELLOW; MX2:SMA(MX1,3,1),COLORBLUE; M1:HHV(BIAS1,89),COLORCY AN; M2:LLV(BIAS1,89),COLORCYAN; DIFF:=BIAS1; 顶背离:=A1<=REF(A1,1) AND DIFF>REF(DIFF,1); DRAWTEXT(顶背离,DIFF,'底'),COLORRED; 底背离:=A1>REF(A1,1) AND DIFF DRAWTEXT(底背离,DIFF,'顶'),COLORGREEN; STICKLINE(CROSS(BIAS1,5),0,BIAS1,1,0),COLORRED; DRAWTEXT(CROSS(BIAS1,5) AND BIAS1<10,BIAS1,'5'),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BIAS1,10),0,BIAS1,2,0),COLORRED; DRAWTEXT(CROSS(BIAS1,10) AND BIAS1<15,BIAS1,'10'),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BIAS1,15),0,BIAS1,3,0),COLORRED; DRAWTEXT(CROSS(BIAS1,15) AND BIAS1<20,BIAS1,'15'),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BIAS1,20),0,BIAS1,3,0),COLORMAGENTA; DRAWTEXT(CROSS(BIAS1,20),BIAS1,'20'),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5,BIAS1),0,BIAS1,1,0),COLORGREEN; DRAWTEXT(CROSS(-5,BIAS1) AND BIAS1> -10,BIAS1,'-5'),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10,BIAS1),0,BIAS1,2,0),COLORGREEN; DRAWTEXT(CROSS(-10,BIAS1) AND BIAS1> -15,BIAS1,'-10'),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15,BIAS1),0,BIAS1,3,0),COLORGREEN; DRAWTEXT(CROSS(-15,BIAS1) AND BIAS1> -20,BIAS1,'-15'),COLORYELLOW; STICKLINE(CROSS(-20,BIAS1),0,BIAS1,3,0),COLORMAGENTA; DRAWTEXT(CROSS(-20,BIAS1),BIAS1,'-20'),COLORYELLOW;

统计指数简答题

第五章统计指数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指数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广义上的指数:最初:凡是反映现象变动的情况的相对数就叫指数;后来拓宽为: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叫指数。 狭义上的指数:是用来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即就是用来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由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现象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 作用: (1)可用来分析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2)用来分析复杂现象变动中,受各种构成因素影响的方向和程度(可进行因素分析)利用指数分析法; (3)可以用来分析总平均数变动中受组平均数和总体构成的影响情况。 2.综合指数的一般编制原则是什么 编制数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编制质量指数时,加入有关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并把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3.综合指数与平均式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联系:平均式指数是综合指数的变形,对同一资料、同一目的,它们的计算结果和经济内容完全相同。 区别: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不同。对销售量和价格指数而言,当掌握的是基期和报告期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时,用综合指数公式计算;当掌握的是销售量或价格的个体指数以及基期或报告期的销售额资料时,用平均式指数公式计算; 4.作为综合指数变形的平均式指数应用的一般规则是什么 计算数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基期总量指标(q°p o)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式指数;计算质量指标指数,应采用以报告期总量指标(q1p1)为权数的加权调和平均式指数。 5.什么是平均指标指数它与平均指数有什么区别平均指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情况的相对数,即由两个不同时期同一经济内容的平均指标相对比的所形成的指数。 平均指数:是已知数量指标或质量指标的个体指数,然后对其进行加权平均来测定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的。

护理质量指标分析模板

2011年手术室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分析 一、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情况 二、与9月份质量指标对比(如下图示) 手术标本漏送率 患者被提前送到手术室

三、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漏送一份手术标本 1、原因分析:手术结束后,护士将标本装好,护士与保育员交完标本后医生拿标本给病人家属看,保育员未能在室间等待送标本。 2、改进措施: (1)手术结束后由护士装标本袋,并做好相关的信息; (2)医生拿标本给家属看后,医生、护士与保育员共同核对手术标本,并签字确认。 手术室 2011年11月3日

2011年急诊科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分析 一、9、10月份护理质量指标情况 二、与9月份护理质量指标对比(如下图示) 使用药物错误发生例数 护士发生锐器伤例数 高危药物外渗发生率

三、临床护理质量指标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使用药物错误的发生 1、原因分析: 本月发生2例使用药物错误,10月2号的一例是为病人输了过期的大输液,主要是因为护士在夜间无按指引呼请门诊药房的同事发药,更重要的是护士无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认真检查大输液的质量,亦无落实二人核对制度,其次是科内剩余药管理不规范。另一例10月8号的用药错误主要原因是:①配药后录入电脑输液卡无放回原篓。②输液前无凭输液标签核对病人姓名。③换药时无两种方式确认病人而致。 2、改进措施: (1)科内强调护士本人的慎独及彻底执行查对制度的能力。 (2)设责班和早班协助落实好二人核对制度。 (3)制定夜间取药,配药查对、输液查对工作指引并即时组织学习。(4)加强科内药品、剩余药品的管理:减少科内存药基数,设基数表由药班每天清点及补充。设剩余药固定存放点,每天由药班及时送返药房。 (二)高危药物静脉治疗患者发生外渗 本月高危药物静脉治疗发生输液外渗5例,较9月份的2例增加3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提出改进措施: (1)护士不熟悉高危药物的种类,对某些高危药物静脉治疗没有引

常用到的背离指标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结合你自己的指标抄底逃顶自由把握妖股不算 中线:18.5,COLORLIRED; AA1:=BARSLAST(REF(CROSS("MACD.DIF","MACD.DEA"),1)); MACD底背离:=REF(C,AA1+1)>C AND REF("MACD.DIF",AA1+1)<"MACD.DIF" AND CROSS("MACD.DIF","MACD.DEA")>0; AA2:=BARSLAST(REF(CROSS("KDJ.K","KDJ.D"),1)); KDJ底背离:=REF(C,AA2+1)>C AND REF("KDJ.K",AA2+1)<"KDJ.K" AND CROSS("KDJ.K","KDJ.D"); AA3:=BARSLAST(REF(CROSS("RSI.RSI1","RSI.RSI2"),1)); RSI底背离:=REF(C,AA3+1)>C AND REF("RSI.RSI1",AA3+1)<"RSI.RSI1" AND CROSS("RSI.RSI1","RSI.RSI2")>0; AA4:=BARSLAST(REF(CROSS("BIAS.BIAS1","BIAS.BIAS2"),1)); BIAS底背离:=REF(C,AA4+1)>C AND REF("BIAS.BIAS1",AA4+1)<"BIAS.BIAS1" AND CROSS("BIAS.BIAS1","BIAS.BIAS2")>0; CC1:=BARSLAST(REF(CROSS("MACD.DEA","MACD.DIF"),1)); MACD顶背离:=REF(C,CC1+1)"MACD.DIF" AND CROSS("MACD.DEA","MACD.DIF")>0; CC2:=BARSLAST(REF(CROSS("KDJ.D","KDJ.K"),1)); KDJ顶背离:=REF(C,CC2+1)"KDJ.K" AND CROSS("KDJ.D","KDJ.K")>0; CC3:=BARSLAST(REF(CROSS("RSI.RSI2","RSI.RSI1"),1)); RSI顶背离:=REF(C,CC3+1)"RSI.RSI1" AND CROSS("RSI.RSI2","RSI.RSI1")>0;

(整理)常用晶体管参数表

常用晶体管参数表 索引晶体管型号反压Vbeo 电流Icm 功率Pcm 放大系数特征频率管子类型9011 50V 0.03A 0.4W * 150MHZ NPN 9012 50V 0.5A 0.6W * * PNP 9013 50V 0.5A 0.6W * * NPN 9014 50V 0.1A 0.4W * 150MHZ NPN 9015 50V 0.1A 0.4W * 150MHZ PNP 9018 30V 0.05A 0.4W * 1GHZ NPN 2N2222 60V 0.8A 0.5W 45 * NPN 2N2369 40V 0.5A 0.3W * 800MHZ NPN 2N2907 60V 0.6A 0.4W 200 * NPN 2N3055 100V 15A 115W * * NPN2N 2N3440 450V 1A 1W * * NPN 2N3773 160V 16A 150W * * NPN 2N5401 160V 0.6A 0.6W * 100MHZ PNP 2N5551 160V 0.6A 0.6W * 100MHZ NPN 2N5685 60V 50A 300W * * NPN 2N6277 180V 50A 300W * * NPN 2N6678 650V 15A 175W * * NPN 2SA 2SA1009 350V 2A 15W ** PNP 2SA1012Y 60V 5A 25W ** PNP 2SA1013R 160V 1A 0.9W * * PNP 2SA1015R 50V 0.15A 0.4W * * PNP 2SA1018 150V 0.07A 0.75W * * PNP 2SA1020 50V 2A 0.9W * * PNP 2SA1123 150V 0.05A 0.75W * * PNP 2SA1162 50V 0.15A 0.15W * * PNP 2SA1175H 50V 0.1A 0.3W * * PNP 2SA1216 180V 17A 200W * * PNP 2SA1265 140V 10A 30W ** PNP 2SA1266Y 50V 0.15A 0.4W * * PNP 2SA1295 230V 17A 200W * * PNP 2SA1299 50V 0.5A 0.3W * * PNP 2SA1300 20V 2A 0.7W * * PNP 2SA1301 200V 10A 100W * * PNP 2SA1302 200V 15A 150W * * PNP 2SA1304 150V 1.5A 25W ** PNP 2SA1309A 25V 0.1A 0.3W * * PNP 2SA1358 120V 1A 10W *120MHZ PNP 2SA1390 35V 0.5A 0.3W * * PNP 2SA1444 100V 1.5A 2W * 80MHZ PNP 2SA1494 200V 17A 200W * 20MHZ PNP 2SA1516 180V 12A 130W * 25MHZ PNP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 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语音质量(MOS指标)分析方法

语音质量(MOS指标)分析方法 1影响MOS指标的因素 (1) 1.1ATU设备的MOS计算方法 (2) 1.2MOS样本点微观分析的方法 (3) 1.3切换对MOS的影响 (5) 1.4Rxqual对MOS的影响 (6) 1.5半速率编码对MOS的影响 (8) 2网络问题分析 (9) 2.1频繁切换问题分析 (10) 2.2严重质差问题分析 (12) 2.3编码问题分析 (14) 3分析优化案例 (14) 3.1网格17的网络质量概况 (15) 3.2切换频繁问题处理 (16) 3.3质差问题处理 (19) 1影响MOS指标的因素 在GSM网络中,有线部分和无线部分对MOS值都有影响;其中,有线部分的问题包括:传输压缩、误码和闪断,TRA转换失真,交换机失真等;无线部分的问题包括:语音及信道编码方式、切换、Rxqual、DTX等。目前我们的分析优化方向主要针对:切换、编码

方式、Rxqual等3大因素。 本节主要说明如何进行分析每个低MOS样本点的原因。 1.1ATU设备的MOS计算方法 ATU设备的使用MOS标准音频(英语男声,时长8秒、首尾各有1秒空闲),其音轨图如下所示 主叫逢设备时钟的0、20、40秒进入播音周期(前2秒静默、后8秒播音),在10、30、50秒结束播音(播音8秒);大约2秒后(12、32、52秒),被叫输出MOS计算结果。每个MOS输出值是对8秒音频过程的评核结果,受发送方上行链路和接收方下行链路的影响。具体过程如下:

(1)第1、2秒,主叫处于静默状态(2秒),被叫处于录音状态;(2)第3至10秒,主叫播放音频(音频时长8秒),被叫处于录音状态; (3)第11至12秒,被叫继续处于录音状态、最后输出MOS计算结果; (4)第11至12秒,主叫处于录音状态; (5)第13至20秒,被叫播放音频(音频时长8秒),主叫处于录音状态; (6)第21、22秒主叫继续处于录音状态、最后输出MOS计算结果; 1.2MOS样本点微观分析的方法 (1)把ATU测试文件导出为excel格式文件,包含时刻、经纬度、CGI、信号强度、Rxqual、MOS值、信令事件、编码方式等信息。 每个设备的主被叫分别导出到不同文件。

通达信实用背离指标公式

通达信实用背离指标公式来源:Internet,编辑:股旁网,2017-01-11 {MACD背离} DIFF:EMA(CLOSE,12) - 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2*(DIFF-DEA), COLORSTICK,DRAWABOVE; MACD金 叉:=BARSLAST(REF(CROSS(DIFF,DEA),1)); MACD死 叉:=BARSLAST(REF(CROSS(DEA,DIFF),1)); MACD上次金 叉:=SUMBARS(REF(CROSS(DIFF,DEA),1),2); MACD上次死 叉:=SUMBARS(REF(CROSS(DEA,DIFF),1),2); {MACD底背离} MACD次低点:=LLV(DIFF,MACD金叉); MACD最低点:=LLV(DIFF,MACD上次死叉); MACD底背离:=REF(CLOSE,MACD金叉 +1)>CLOSE AND MACD次低点>MACD最低点

AND CROSS(DIFF,DEA); DRAWLINE(MACD金叉=0,DEA,MACD底背 离,DEA,0),COLORRED,LINETHICK2; {MACD顶背离} MACD次高点:=HHV(DIFF,MACD金叉); MACD最高点:=HHV(DIFF,MACD上次金叉); MACD顶背离:=REF(CLOSE,MACD死叉 +1)0 ),COLOR0000FF,NODRAW; 绿面 积:SUM(MACD,BARSLAST(MACD>0))*(MACD<0 ),COLORFFFF00,NODRAW; AA:=ROUND(REF(绿面 积,1)*100);BB:=ROUND(REF(红面积,1)*100); DRAWNUMBER(CROSS(0,MACD),0.04,ABS(B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