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义

第二章个体行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个体行为规律,从需要与动机、气质、情绪、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掌握个体差异及管理,了解五种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个体行为规律

2.个体差异及管理

难点:1.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

2.有关情绪的理论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展示

学时安排:4学时

教学内容:

一、首先利用案例引入认识研究组织成员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案例:用人的艺术

某家电子计算机集团公司,几年前,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两名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某和李某,人事经理决定让他们从事计算机的推销工作。从工作申报表和面试等人事资料看,张某和李某虽然都想从事这项推销工作,但他们之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来。张某很显然是外倾性格,热情、开朗、善交际、积极主动;而李某则表现出内倾性格,爱思考,不愿与人说话,喜欢独处。一年后,张某看起来很快适应了销售工作,得心应手,成绩出色,工作局面已经打开,不久将提升为部门经理。李某虽然也能完成交给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后不久,李某就找人事经理谈话,说他不想干了,准备辞职。人事经理让他说出理由,李某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中有一点,人事经理已经悟出来,那就是李某对销售工作已经不感兴趣了。私下里,人事经理了解到,李某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很善于搞些发明创造。据说,他在中学时代,还获得过少年科技发明奖,这种创造意识他一直保持着。这样,人事经理与总经理商谈之后,把李某单独请到家里,吃完饭后与他谈了一次,最后决定调李某到研究开发部。在李某调动到调研开发部的那年年底,他的两项发明已为公司创收了十几万元。

由案例引发的同学们的思考:

1、为什么张某能适应销售性工作,而李某则不能适应?这如何解释?

2、假如你是管理者,你如何解决李某辞职的问题?

3、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4、你如何评价该公司的人事经理?

二、简单介绍一下个体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个体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图示如下:

1、对“共性”的研究,能够掌握人的一般心理和行为规律,更好地为作

出正确的组织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条件。

2、对“特殊性”的研究,如对个体的能力,气质,知觉与态度,乃至价

值观等差异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运用激励机制,合理运用人力资源和开发人的潜能,提高组织的效率。

第一节:个体一般行为的规律

一、关于个体行为产生的几种解释

举例1: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反射”

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在他著名的实验中使一只狗听到铃声刺激

就馋涎欲滴(条件反射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组织生活中发生的很多行为。

经典条件反射是被动的,只能解释一些简单的行为,很多复杂的组织行为还需其他理论来解释。

1、华生行为主义理论解释

观点:华生认为,行为受客观外在刺激的影响,一定的刺激必然引起一定的反应。其用公式表示为:S——R(刺激——反应)。即,其个体强调行为的变化,就是一个不断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

(1)华生经典名言: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我可以保证,在其中随机选出一个,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巨商人,或者乞丐、窃贼,不用考虑他的天赋、倾向、能力,祖先的职业与种族。”

(2)华生的实验:

小艾伯特实验

小艾伯特是日托中心的一个健康、正常的幼儿,当时他只有11个月又5天。条件刺激是一只小白鼠。小艾伯特最初的反应是好奇。他看着它,似乎想用手去触摸它。无条件刺激是用铁锤敲击一段钢轨发出的声音。这显然是一种令人生厌的声音,因为小艾伯特的无条件反应是惊怕、摔倒、哭闹和爬开。在白鼠与敲击钢轨的声音一起出现3次后,光是白鼠就会引起害怕和防御的行为反应。在6

次条件作用后,小艾伯特见到白鼠时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小艾伯特1岁又21天时,华生进行了一系列泛化测验,即在小艾伯特面前呈现小白兔、小白狗和白色裘皮大衣等。在每一种情况下,小艾伯特都表现出一种很强的情绪反应。因此,华生得出结论:条件化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而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分化开来,形成分化的条件情绪反应。例如,除条件刺激白鼠外,其它刺激单独使用时都不以敲击声来强化,则扩散消失,只对白鼠保留反应。

2、新行为主义理论解释

以托尔曼、斯金纳、赫尔等为主要代表的新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在刺激、反应之间还应加上一个因素变量O,即个体。个体里面包含需要变因如认知变因。人的行为会因时、因地以及环境与个体的身心情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所以可以用下述公式表示人的行为模式产生的过程,S——O——R,即刺激——心理加工——行为。期中最有影响力的斯金纳的观点进一步演化。他认为:个体的行为的强化或改变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效果。

举例2:斯金纳的实验:“操作性条件反射”

斯金纳箱,箱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物的学习行为是

随着一个起强化作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3、勒温的“场理论”的观点解释(详见教材P53)

观点: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是现实生活空间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和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心理力场和外在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他把人的行为看成是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函数。即:B=f(P . E) 公式中,B=人的行为,P=个体特征,E=环境特征。

评价:勒温主张,改变态度的方法不能离开社会的活动,不能离开社会的规范和价值。个人在社会中活动的性质,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应引导目标对象参与各种有关的活动,以纠正偏见,改变太土。

即其强调外在社会环境与个体内在心理活动对个体行为改变的双重影响作用。

二、个体行为的特征(举例讲解)

1、目的性

即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没有目标的行为是毫无意义的行为。

2、社会性

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下,个体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社会。

3、自主性

人的行为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人的行为不是自发的、被动的、盲目的行为,而是自觉自主的行为,人不仅仅可以认识世界,发现和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且可以改变世界,影响和改变周围的环境,并根据周围的环境主动调节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4、连续性

人的行为是一宗连续不断的过程。

5、持久性

即人的行为总是在不断地满足需要。老的需要满足了,就会出现新的需要,会激发新的行为动机。

6、可塑性

人的思想、观念不是一层不变的,人的精神状态也不是恒定,受思想驱动的人的行为也会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改变。

三、个体心理过程对行为的影响

(一)知觉对行为的影响

1、什么是知觉

(1)知觉的概念

人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低层次的,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在感觉的基础上,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2)社会知觉

对社会对象的知觉,主要是指对人、人际关系的知觉。这也是组织行为学中研究个体知觉行为的主要方面,即社会知觉。

组织管理中,要想转变员工的思想,改变不符合社会和组织规范的行为,都必须首先改善员工的社会知觉。

2、影响知觉差异的因素

(1)客观因素

主要包括: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知觉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和知觉对象的组织结构等。

(2)主观因素

包括个体的选择偏好、需要、个人成见等。

3、知觉的偏差(错觉)

即组织个体对社会或者人所产生的错觉行为。包括

先入效应(首因效应或第一印象)

先入效应就是由“第一印象”引起的“先入为主”的效应。第一印象中渗入了大量的情感因素和联想因素,难免有表面性、片面性、冲动性和联想性,常常出现偏差。

首因效应实验

鲁钦斯1957年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了首因效应的存在。他用两段杜撰的故事做实验材料,描写的是一个叫吉姆的学生生活片断。这两段故事描述的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性格。一段故事中把吉姆描写成一个热情并且外向的人,另一段故事则把他写成一个冷淡而内向的人。他把这两组材料重新组合后分给四组学生:第一、二组只谈吉姆外向或内向的材料,第三组先呈现吉姆外向材料,再呈现吉姆内向材料,第四组与第三组正好相反。结果第一组、第二组的学生95%左右对吉姆形成的印象与材料描述基本一致,第三组78%的学生认为吉姆是外向的,第四组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是外向。

近因效应

近因效应是指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认知产生的强烈影响。人们对最新获得的信息会留下清晰的印象,从而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亦称“哈罗效应”或“光环效应”。是指观察者根据一个人某个方面的特征(在观察者看来这个特征较为突出)来推断他的所有特征。

定型效应(刻板印象)

定型效应是指将一类人的特征强加于该类人群中的某个体的倾向。

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个体在认知他人时,把自己的想法与爱好转移到他人身上的一种“推己及人”的思想方法,即认为自己有的特性他人一定也有。

对比效应

对比效应是指个体在认知他人时,常常将其与最近接触到的人和事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知觉失真现象。

(二)动机与行为

1、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也称为内驱力。动机的表现形式常以愿望、信念、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是推动人们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

动机是由需要所激发的,当需要的对象、目标存在时,需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产生行为,去达到目标。如,某个职工有迫切学习专业知识深造的需要,当进修条件不具备时,他的需要仅停留在愿望上,当夜大招生有符合他需要的专业时,报考夜大的目标明确了,这时他的需要转化为动机,在动机的推动下,他积极准备以便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见需要一旦具有了明确的目标之后,就转化为动机,成为推动人为实现目标而行动的动力。

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一定的,满足他所需要具体对象。

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需要—动机—行为过程图见教材P59

由此可见,就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来讲,动机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1)引发个体活动国内学者归纳为:始发机能

(2) 维持这种活动强化机能

(3) 引导这种活动朝向某一目标指向或选择机能

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是其内心深处欲望及目标的反射,动机是行为的原形,行为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四、个体行为疏导(详见教材P58-60)

1、个体行为的预测与控制

即了解个体的真实需求预测可能出现的行为,并进行控制。即了解需要,预测行为、控制行为。

2、个体行为的引导

怎样做?

首先,引导个体正确知觉

其次,充分发挥和创造个体个性

再次,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态度

最后,培养和塑造正确的组织价值

3、个体行为的协调

协调包括两个方面:个体行为之间的协调和个体与群体、组织之间的协调。

五、研究个体规律的10点启示

1、送礼比给员工奖金好

2、涨工资不如发奖金

3、工资公开不如不公开

4、小奖不如大奖

5、小罚不如不罚

6、慢奖不如快奖

7、不给选择比给选择好

8、晚说不如早说

9、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10、能用的不如不能用

案例宣读:

“本田营造自由的环境”

详见教材P63-64

思考题:

1、关于个体行为的产生的解释,华生的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2、知觉的偏差有哪些?如何看待

第二节:个体差异与管理

一、气质

(一)气质概述

气质是个体心理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动力特点,这种动力特点是指个体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在强度、均衡性、灵活性等方面具有的不同特点在人的行为方面的表现,它反映个体心理活动过程进行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及其外部表现,如知觉、记忆的速度、思维的灵活性,注意的稳定性、情感的强弱和心理活动的内外倾向性,以及一般动作的速度、强度和灵活性等。它使人的个性具有独特的色彩。一般人所谓的“性情”、“脾气”、“本性”是气质的通俗说法。

气质既是遗传的,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气质特点,这些特点有规则地互相联系,从而构成一种特定的气质类型。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研究,把人们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进行不同程度的组合,对人们的气质类型进行了划分。

最早提出气质分类学说的是古希腊医师、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他根据人体内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四种体液哪一种占优势,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体液学说虽然早就被废弃,但他提出的上述名词已被西方各国语言所吸收,并沿用到今天。到了近代,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关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学说。他根据神经活动的强度、均衡性、灵活性这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将气质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活泼型、兴奋型、安静型、抑郁型,恰好分别相当于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以及这些类型的行为特点如表5-1所示。

1.多血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而灵活,情绪兴奋性高,有较大的可塑性,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善于交际,给人一种亲切感,但往往失于轻浮,热衷于表现自己,难有深交;机智灵活,工作效率高,但持久性稍差;兴趣爱好广泛,但容易转移。

2.胆汁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快,情绪兴奋性高而不均衡。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是精力旺盛、动作敏捷、热情直率、易于冲动,心境变化激烈,难以克制自己,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

3.黏液质的特点是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反应速度缓慢而稳定,有明显的内倾性。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情绪稳定、心境平静、不易波动;情感含蓄不外露,发生较缓慢,但一旦形成则较为稳固深刻;安静稳重,不善交际;灵活性较低,动作缓慢;工作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但易因循守旧,创新精神差;注意和兴趣持久而难以转移。

4.抑郁质的特点是感受性高、耐受性低,反应速度缓慢而不灵活,不能经受强烈的刺激,具有极鲜明的内倾性。日常生活中表现为郁郁寡欢、多愁善感,情绪体验深刻,但很少外露,不善交际,不愿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比较孤僻,易受伤害;行动迟缓,动作刻板,处事小心谨慎;思考问题往往比较全面、深刻、细致,善于觉察到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

实际上,生活中只有少数人是上述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多数人是介于上述各种类型之间的中间型或者混合型。气质类型本身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历史证明,气质类型完全不同的人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取得优异的成就。在许多杰出的人物当中,可以找到不同的气质类型的代表。同样,气质类型非常相似的人,由于各自的主观努力不同,可能在实践中会有天壤之别。而且,尽管气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但是在一定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实践活动也是可以改变的。

(三)气质对行为的影响

气质类型虽然在一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活动性质和工作效率。由不同气质类型的人来承担不同的工作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具有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较适合于从事那些要求作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而具有黏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适合于从事较持久细致的工作。因此,在组织管理活动中,了解和识别员工之间的气质差异,利用和扩大各个人气质特征积极的一面,抑制和减少其消极的一面,对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气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处理人机关系、人际关系、思想教育等工作时应注意气质差异,把握以下原则:

气质绝对原则——某些特殊的专业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特定的气质特征。

气质互补原则——一般性的工作,虽对气质有一定的要求,但可以由别的气质特征予以适当的补充。

气质发展原则——虽然气质难以改变,但在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下,终究会缓慢地发生变化。何况多数人属于中间气质型。

二、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情感概述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情绪和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的性质。能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的肯定性质的体验,如快乐、满意等;不能满足人需要的事物会引起人否定性质的体验,如愤怒、憎恨、哀怨等;与需要无关的事物,会使人产生无所谓的情绪和情感。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的活动能力,而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1.情绪和情感本质上是相同的,其区别在于:

(1)情绪比情感更广泛,它通常是对人的天然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较低级的体验;而情感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复杂的体验,是对人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

(2)而情感情绪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往往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而情感的产生是与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的,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2.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在于:

(1)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

(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3)已经形成的稳定情感制约着情绪变化的特点,情感的倾向性和深刻性制约着情绪的变化。

3.情绪的实质

情绪的实质是有机体特有的调节和监测生活过程与生命安危的一种信号系统,它具有自适应、动机性、组织性、交流性四种功能,并且具有放大作用,将内驱力的信息和能量加以放大,从而使实现目标的行动付诸实施。

4.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情绪分为以下六类:

(1)原始的基本情绪,往往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如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紧张被解除时的情绪体验;愤怒是愿望目的不能达到、一再受阻、遭受挫折后积累起来的紧张的情绪体验;恐惧是在准备不足、不能处理和应付危险可怕事件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悲哀是与所追求、热爱的事物的丧失,所盼望的事物的幻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2)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如疼痛、厌恶、轻快感等。

(3)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行为与各种标准的关系的知觉,如成功感与失败感、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

(4)与别人有关的情绪,常常会凝结成为持久的情绪倾向与态度,主要是爱与恨。

(5)与欣赏有关的情绪,如惊奇、敬畏、美感和幽默。

(6)根据所处状态来划分的情绪,如心境、激情和应激状态等。

(二)情绪情感在认知过程、实践活动及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1.情绪和情感过程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方面,情绪和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的深入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情绪和情感有对认识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促进或阻碍认识的过程。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推动着认知过程的深入,起到提高认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认知的效果;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会妨碍人的认知过程,降低认知效果。

2.情绪和情感是在人的行为过程中发生发展的,而已经形成的情绪和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行为。通常情况下,正面的情绪和情感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负面的情绪和情感常对人的行为起消极的作用。

3.情绪和情感也是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并不亚于语言交流。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交流,促进人们互相理解,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情绪对行为的影响

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情绪好坏会直接影响人的活动能力和工作效率。一般来讲,正面的情绪能够起到促进协调和组织的作用,它有利于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而负面的情绪则不利于劳动者工作效率的提高,或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证明,惧怕是破坏性最大的情绪;痛苦则通过其压抑效应对智力操作起干扰、延缓的作用;而愤怒又有所不同,它比痛苦和惧怕有更大的自信度,从而使人在情绪释放后获得更好的工作结果,但是,如果愤怒情绪在体内积累而没有得到释放,就会同其他负面情绪一样起负面作用。

企业管理人员就是要想方设法掌握和控制员工的情绪,帮助员工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从而保持生产和工作效率的持续高涨。为此管理人员需要把握以下情绪和情感的原理:

1.重视认识对情绪和情感的导向作用。情绪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认识过程的深入而发展变化。引导组织成员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是产生正面、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的基础。

2.创造具有积极情绪和情感的组织气氛。在组织活动中应始终注意创造条件,以保持组织成员持久而高昂的工作热情,激发更大的能量去完成工作任务。并注意在组织内部的人际交往中保持融洽、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利于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提高士气。

3.以情绪和情感为线索,明辨组织中存在的问题。情绪和情感总是针对具体事物的,总是有因而发的,因此,情绪和情感可以作为组织成员工作是否顺利,生活是否适应的反映。同时,情绪和情感虽是个体的内部体验,但能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言谈举止表现出来。因此管理人员要随时关注组织成员的情绪变化,以此为线索及时了解组织管理工作的情况及发现问题。

4.重视情感投入,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管理人员应从日常工作中大量的具体小事入手,反复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情绪,使其逐渐积累以培养形成对组织的稳定而积极的情感。而对组织的深厚情感一旦形成,就能极大地促进组织成员积极参与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并能阻止其对组织消极情绪的产生。反之,当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积极情感发生变化,频频出现消极的情绪反应时,组织领导

应及时警惕,迅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消除消极情绪,以避免损害对组织的原有积极情感。

三、态度

(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指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个体对于上述对象会作出种种赞成或者反对、肯定或者否定、喜欢或者厌恶的评价,同时还会表现出一种反应的倾向性,即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态度是个体经常有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倾向,是引导和指引个体行为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是个体在其生理基础上,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环境的不断影响逐步形成的。

态度具有认知、情感和意向三种成分。其中,认知成分是具有评价意义的叙述,内容包括个体对某个对象的认识与理解、赞成与反对,这是形成态度的基础。感情成分是指个体对于对象的体验,对其喜恶情感的反应深度。情感伴随认知过程产生,并保持态度的稳定性。意向是个体对对象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反应。

(二) 态度的形成

态度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通过自身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学习、模仿、体验……而逐渐形成的。态度的形成与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一致的。在这个过程中,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

1.欲望。实验证明能够满足个人欲望的对象和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相反,那些使欲望受到挫折和阻碍目标的达到的对象,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这种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

2.知识。个体对对象态度的形式,受他所拥有的对该对象的知识的影响。当然,外来知识必须与原来的态度进行某种调整后,才能发挥作用。经过协调的过程,个体要么改造原有的认知体,要么创造或歪曲新的知识。

3.群体观念。个体的许多态度,往往受所属群体,如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的影响。这是因为,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感使个体接群体的规范;个体与群体其他成员接受相似的知识;个体无形中受到群体压力影响。

4.个性特征。群体意识虽然会使其成员具有某种相似的态度,但是成之间由于个性的不同,在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个别差异。一般地说,具有独立性格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具有独到的见解;具有顺从性格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往往追随权威,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和支配。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往往认知敏感,喜欢交际,容易接受新事物;相反,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往往行为孤僻,反应迟钝,对新鲜事物往往持冷漠的态度。

5.个体经验。生活实践证明,很多态度是由于经验的积累和分化而慢慢形成的。有时也会出现只经过--次戏剧性的经验就构成了某种态度的情况。

总之,态度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 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这就是态度的转变。

1.态度的转变有两种方式:

(1)一致性的转变,即只改变原有态度的强度,比如由极端反对转变为稍微反对。

(2)不一致性的改变,即改变了态度者的方向,例如由反对转变为赞成。

3.态度的转变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

(1)态度本身的特性。个体年幼时形成的态度、习惯性一贯性较强的态度、较为极端的态度以及与个人的基本价值观密切关联的态度,都较难改变;原有态度所依赖的事实越多,越繁杂,就越巩固,越不易改变。

(2)个体的个性特征。对于复杂的问题,智慧较高的人容易理解其中各种赞成和反对的论点,并根据这些论点,决定是坚持还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其态度改变是主动的。智慧较低的人由于缺乏判断力,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而被动地改变自己的态度。此外,性格比较固执的人、自我意识较强的人以及自我防卫性能较强的人,普遍有一种自我保护的倾向,不容易改变态度。

(3)个体的群体观念。当个体对其所属的团体具有认同感和忠诚心的时候,要其采取与团体规范不一致的态度就很不容易。

(四) 态度的测量及分析

要想对态度作更进一步的分析,就要对其进行客观的测量。由于态度与人、物、环境、机构以及行为和意见等多种因素有关,是一个很复杂的事物,在测量的过程中要考虑:

(1)倾向性,即肯定还是否定,赞成还是反对;

(2)深度和强度,即肯定或否定的程度,赞成或反对的程度;

(3)外显性,我们只能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去判断和推测被测者的态度。对态度的测量就是要找出典型的、相关程度商的行为表现,记录下被测者的反应,并给这些定性资料配以适当的数值以便进行统计分析。

对态度进行测量的方式有两大类,一是量表法,二是自由反应法。

1.量表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测量工具,它给被测者提供一组相关联的陈述句或匀态度有关的主题材料,通过被测者对这些材料的反应来推测他们的态度。量表法包括:

(1)沙氏通量表。它常被应用于涉及内容广泛的一些重大问题的测量,其方法是首先收集大量与问题有关的肯定或否定的陈述句,让专家进行评价,筛选出足够数量的能够反映被测者对该问题态度的陈述句,要求被测者从中选择他们所同意的陈述,从而测量被测者对该问题的态度。

(2)赖克梯量表。它让被测者对一系列陈述作出“很同意”、“同意”、“无所谓”、“不同意”、“很不同意”之中的一个选择,从而测量其态度倾向和程度。

(3)语意差别量表。它通过一系列的两极形容词以及在两极之间若干个量级层次来测量被测者对某个给定对象的态度。

2.自由反应法能够定性地测量被测者的态度。它包括:

(1)投射法。该方法通过一个刺激情境,使被测者有机会表达内心的需求,以及他对这一情境的特殊知觉和多种多样的解释,从而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想象、愿望与要求。常用的有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画树测验等。

(2)开放式态度测量法。施测者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让被测者自由地回答,充分表述自己的态度。

通过态度测量所获得的信息必须经过分析,以形成对决策或管理有意义的结论,对态度测量往往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解释,包括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及相关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高级统计分析。

四、价值观

(一)价值观的概念

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评价、看法,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价值观涉及范围广泛,包括深层潜意识成分。一个事物对人有无价值和意义,以及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人的需要、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倾向。

人们对事物的评价,在心目中各有轻重主次之分,这种排列构成个人的价值体系,它是个人对其所偏爱的许多行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信念排序组合。价值和价值体系是决定人们态度和行为的心理基础。在相同的客观条件下,对于同样一个客观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

人的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人的价值观虽然会随着生活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会相对稳定,长期对行为起指导作用。

(二)价值观的测量

对价值观的测量,通常是以一些价值观的因素和维度作为量表中项目的内容,例如,可以理论的、政治的、经济的、审美的、社会的、宗教的这六个方面的价值作为量表的主题,或者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安全、自尊、爱、自我实现需要为量表的主题,还可以某一价值观的取向作为主题形成某一价值观维度的专项量表。

三、价值观对管理的影响

企业和组织要不断地作出决策,而任何决策都会受到组织中的人所持有的价值观的影响。其中,管理人员的价值体系会影响到:(1)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对决策和问题解决方法的选择;(3)对个人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4)关于道德行为的标准的确定;(5)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6)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7)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8)用于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的手段的选择。

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组织的总体目标、基本的价值观、对员工的看法等方面的不同划分,存在着以下三种管理模式:最大利润管理模式、委托管理模式、生活质量管理模式。

五、五种性格特征

(一)性格概述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部分。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

性格不是天生的,是在一定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受到一定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

性格既受先天因素影响,也会随着人的成长而发展变化。

性格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性格的形成、发展和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生理性因素,如遗传、体格与体型、性别等;环境因素,如家庭、学校、社会文化、职业等。

(二)性格分类

与气质相比,人们的性格更是多样而复杂。可以按不同标志划分性格。性格有好坏之分。

1.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可将性格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间型或混合型。

2.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可将性格划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

3.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可将性格划分为:顺从型和独立型。

4.五种性格特征,简称Big Five。

五种性格特征是美国学者巴里和芒特1991年提出的,提出以后,很受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的青睐,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人的性格差异的诊断方法。

(1)外向与内向。有的人健谈,有的人沉默寡言;有的人开朗、直率、好交际,而有的人则寡言少语、不合群。外向的人一边想一边说,他们所说的话实际上是出声的思想,内向的人思考则需要时间独自推敲,显然,内向外向都各有优点和不足,作为管理人员,就要不带偏见地看待这种情况,要承认性格上的差异是合理的,是现实存在的。管理者应该创造出一种可以让外向的人畅所欲言,又可以让内向的人深入思考的环境。

(2)情绪适应性。这是指情绪的稳定程度。在人群中,有的人沉着镇静、泰然自若,有的人焦虑不安、紧张亢奋。一个紧张、容易亢奋的人可以为工作带来所需要的能量。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要让这些能量得到适当的释放。但是,一个神经系统能量多的人也许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做事,沉着镇静的人也许会显得缺乏项目或工作的紧迫感。当然,不能依一个人的紧张程度和镇静程度来判断他是否有紧迫感。但在现实中,容易紧张而感到压力的人往往受到多的表扬,因为他们总是显得忙忙碌碌的样子,而镇静自若的人恰恰相反。

(3)易相处性。在人群中,你也许会发现,有的人有合作精神、好脾气,有的人容易发怒、阴阳怪气。易于相处是不是只是优点呢?当然不是,如果易于

相处到了极点的人,有一个明显的弱点便是不能积极抗争,而且容易随大流,人云亦云。脾气太好、太温和、太好合作与阴阳怪气、不合作、容易发怒,都是不好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随形势而变化的能力,可能比任何性格特征都重要。

(4)谨慎程度。这一性格特征,也有两个对立的方面。有的责任心强、过于小心谨慎、不屈不挠,有的大大咧咧、不大牢靠、不修边幅、容易通融。显然,这两种类型的人在组织中都会引起麻烦。一个过于谨慎的人有可能成为迅速变革和做好事的真正障碍。比如说,一个追求尽善尽美的人,有可能将他的全部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制定计划上而不去行动。当你有个项目需要尽快而不是完美地将其做好时,大大咧咧的人可能对你更有帮助。

(5)接受新经验的开放度。这也是一种很有趣的性格特征。对这种性格特征究竟用什么名字,研究者还不确定。一般来讲,这一方面的性格特征也是两端反映,一端是那些富于理性、明白事理、优雅练达而且想象力丰富的人,另一端则是不明事理、缺乏反省、狭隘、粗鲁、土气、头脑简单和不含蓄等。显然,真正属于两端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属于两者之间的人。作者认为,也可以理解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有的人开放、敏锐、善于捕捉新事物和机会,有的人反应迟钝,总是坐失良机。总之,开放度影响工作场所的人际关系和创新性。

(四) 性格与管理

性格差异可用于思想教育、人员选拔、行为预测,在应用时要贯彻

1.性格顺应原则。根据员工性格的特点安排相应的工作,使二者相顺应。当员工性格与工作性质不相顺应时,及考虑能否相互调节,若能则进行调节,若不能则应考虑更换工作或人员。

2.性格互补原则。对于由多人组成的工作团队,尤其是领导班子,在进行人员搭配时应充分考虑性格互补原则,使得各种性格特点的人能够取长补短,团队的人员组成更为完善与丰富。本章小结:

本章是第二篇“个体行为”中的一个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掌握个体行为规律中的一些非常重要的概念、原理,以及它们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需要、动机、气质、情绪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性格等,从而较好地把握个体差异,从而更好地选择恰当的管理措施。同时,也可以加深和完善同学们对人的认识。

组织行为学论述题(仅供参考)

论述题(15分,理论观点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并在答出要点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适当解释和说明后,可得满分;评卷者可参考标准答案,酌情给分) 试述如何提高激励的有效性? 答案要点: (一)激励的手段和方法 根据积极性的运动规律,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基本途径是,激发和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创造一个良好的富有激励性的环境。对此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实现.实践中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有: 1.思想政治工作 2.奖惩 3.工作设计 4.职工参加管理 5.培训激励 6.榜样激励 在工商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中,有着多种多样的激励方式,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激励方式,以达到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二)进行有效激励的要求 运用各种激励理论来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是各级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必要前提。为使激励取得效果,在激励过程中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奖励组织期望的行为。 2.善于发现和利用差别。、 3.掌握好激励的时间和力度。 4.激励时要因人制宜。 5.系统设计激励策略体系。 试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案要点: (一)从领导者自身人手 1.明确组织对领导工作的要求 (1)要求领导者及时为组织成员指明目标,并使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取得协调一致。 (2)要求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所发布的命令要一致,即实行统一指挥o (3)要求领导者加强直接管理。 (4)要求领导者加强组织内外信息沟通联络,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 (5)要求领导者掌握激励理论,运用适宜的激励措施和方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o (6)要求领导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己的领导方法‘ 2.加强领导班子(集团)结构建设,全面地提高领导班子(集团)的整体效能。 为提高领导的有效性,领导班子结构配备是否合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合理化的领导班

组织行为学

1. .如何进行情感的培养? 答:1、刻苦学习、勤于思考;2、投身实践、积极工作;3、兴趣广泛、业余充实;4、广交朋友、珍惜友谊;5、乐善好施、善解人意;6、用于探索、大胆创新;7、善待挫折、百折不挠;8、皈依信仰、淡薄名利。 答:1、认识自身情绪;2、妥善管理情绪;3、自我激励;4、认识他人情绪;5、人际关系的管理。 3. 主管人员了解人、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的重要性?37 答:在一个组织里,如果领导者不知道怎么去领导别人,不了解在经营活动中去调动人的因素已达到预期的效果,则所有的管理职能都将收效甚微。显然,在不同的组织里,目标可能有所不哦那个,但组织中没一个人,都有对它们来说特别重要的需求和目标。每个领导者就是要通过领导行为,帮主人们看到在他们为组织目标作出贡献的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并施展他们的潜在能力。因此,主管人员就要了解人、理解人的个性和他们的品格所能起到的作用。 4. 激励的含义? 答: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5. 心理学家提出的激发动机的理论范围哪四种? 答:1、激发有一定的被激励对象;2、激励是研究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激发并赋予活力的;3、是什么因素把人们已被激活的行为引导到一定的方向上去的;4、这些行为如何能保持与延续。 6. 4.自我实现需要的含义?。 答:自我实现需要是马斯洛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人总是希望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达到所追求的宏大目标,取得一定的胜任感和成就感。 7. .运用双因理论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包括几方面? 答:运用双因理论进行激励管理的措施包括: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2、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发放工资和奖金;5、管理者要注意运用表扬激励。 8. 何谓ERG理论? 答:美国克雷顿.奥德弗提出的一种新的人本主义需要理论。他认为,人们共存在三种核心需要,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因而被称为ERG理论。

组织行为学二历年真题

阿《组织行为学》历年真题 第1 章组织行为学理论基础 一、单选题 1、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 市场营销学 2、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B )。 A.工作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 3、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设有控制组并对研究条件方面进行最大程度控制的研究方法是( C )。 A.案例研究 B.现场研究 C.实验室研究 D.文献研究 4、研究组织的运行及其规律的学科是( C )。A.社会学 B.管理学 C.组织行为学 D. 市场营销学 5、以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目的所进行的调查研究,称为 ( A )。 A.描述性研究 B.预测性研究 C.归纳性研究 D.解释性研究 6、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A )。 A.泰罗 B.赫兹伯格 C.莉莲·吉尔布雷斯 D.马科思·韦伯 7、在生产管理中,创制了运用线条图来对产品活动进行计划调度和控制的人是( B )。 A.弗兰克·吉尔布雷斯 B.亨利·甘特 C.泰罗 D.亨利·福特 8、组织理论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近代组织理论的理论依据是 ( C )。 A.马科斯·韦伯的理论 B.亨利·法约尔的理论 C.行为科学理论 D.权变管理理论 9、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主张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还著有《新教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等著作,因此被称为组织管理之父的是( C )。 A.法约尔 B.泰罗 C.马科思·韦伯 D.亨利·甘特 10、法约尔没有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B)。A.经营六职能B.行政管理理论C.14 条管理原则 D.管理五要素理论 11、为了克服由于命令的统一原则而产生的信息传递的延误,专门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这项设计的提出者是( B )。A.厄威克 B.法约尔 C.明茨伯格 D.韦伯 12、斯隆对现代管理的最大贡献是( C )。 A.设计了一种分层管理的“跳板”,以沟通信息,及时处理问题 B.首先采用了现代化的大规模装配作业线 C.设计出了一种组织模式,使集权和分权在当时的条件下得到较好的平衡 D.进行了工时和 动作研究 13、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 A )。 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B.经理角色理论 C.古典管理理论 D.社会系统理论 14、按照明茨伯格提出的管理者角色理论,“挂名首脑”属于( B )。 A.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B.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C.决策方面的角色 D.其他角色 15、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提出者是(B)。A.亨利·甘特B.马克思·韦伯C.玛丽·福

组织行为学答案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论述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思想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1、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知人善任,合理地使用人才;3、改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4、提高领导水平,改善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5、有助于组织变革和组织发展。 2、试论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是一种影响一个他人实现目标的能力和过程。 提升领导的影响力 1、领导的本质是影响。领导行为的实施,组织或群体成员对领导者的信任和追随,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影响力。 2、对人施加影响的过程也是一种艺术。越是高层次的领导行为,因其面对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多,艺术性也就越强。

3、领导是与某种目标相联系的目的性很强的行为。 领导有效性的权变理论 领导者自身的特点: 能力、个性特征、工作行为倾向、权力类型、影响力等。 与下属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施领导行为的关键,可弥补权力的缺乏。领导可以改变不 一种重视下属的权变理论 四种领导风格:指示推销参与授权 P328 主要观点:领导者的效率是以能够激励下属达成组织目标,并在工作中使下属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责任和作用在于改善下属的心理状态,激励他们去完成工作任务或对工作感到满意,帮助下属达到目标。领导的作用在于:使下属的需要满足于有效的工作绩效联系在一起;提供有效的工作绩效所必需的辅导、支持和奖励。 四种不同的领导方式可供同一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中使用: 1、指导型。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何时完成。 2、支持型。平等待人、关心下属。 3、参与型。决策时征求下属意见。

组织行为学学习总结

《组织性为学》学习总结 为期一个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结束了,在感受到一种失落的同时更多的是一种获得知识的喜悦与充实。通过这门课程,让我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的管理与通的能力都有了显著地提升。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李老师诙谐幽默的上课方式,他的知识渊博他的有才都使我深深的喜欢上了《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这也是我在大学中为数不多的带着期待的心情去上课的课程。 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在此期间我们从个体行为到群体行为、再到群体沟通、谈判与冲突到激励,组织结构,文化以及变革等进行了学习,收获颇丰,深深感受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它是以组织行为规律为研究对象,研究组织体系中人的行为与心理表现。针对组织行为的特征,找出特定组织环境下的组织行为共性,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结合老师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情景游戏,我从更深的角度体会到组织行为学的魅力,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自身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到《组织行为学》是从个体、群体、组织系统和组织动力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它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个体行为、个性心理与知觉、群体规模与行为、团队组织和管理、群体沟通与冲突、领导与决策、权利与政治、组织结构与组织文化等等。使我全面深入地理解了组织中个体、群体、组织、领导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及规律性,了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激励人的行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提升组织管理和不断创新能力。在组织行为学中系统研究了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学好组织行为学能有效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顺利实现组织预期目标和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满意度。 通过学习《组织行为学》,进一步明确了个体和群体互相依存关系。任何一个群体和组织都是由很多的个体所组成的,所以个体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这个群体或组织的团

《组织行为学》讲义

三钢集团后备干部培训《组织行为学》讲义 主讲: 参考教材:《组织行为学》MBA系列教材傅永刚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组织行为学案例与练习》傅永刚编辑(自印讲义) 引言――课程介绍 1.《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介绍组织管理活动中的原则及方法,重点是各项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提升管理人的能力,掌握管理人的相关学科的内容。 2.《组织行为学》在工商管理课程体系中的位置 工商管理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图 项目管理技术经济 企业战略 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 国际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HR管理 经济法物料管理 MIS 信息管理 管理沟通运筹学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 西方工商管理教育的变革趋势

由“菜单式”走向“整合式”,打破课程间的孤立,强调知识间的关联。 加大管理技能课的比例,提倡互动式教学。 增设管理专题讲座,实践人士走上讲台。 3.教学方法与策略: 传统讲授——互动式教学 案例教学+模拟练习+分组讨论+记日记 案例(Case)——采用文字声像等媒介给出的一段/一个真实的管理情景(或个案)。案例的核心特征——真实性+包含有管理问题。 课程内容 专题1、管理与管理者 专题2、个体特征与行为管理 专题3、如何有效激励员工 专题4、管理中的群体行为 专题5、如何有效决策 专题6、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专题7、领导与组织变革 专题一、管理与管理者 一、管理的内涵 什么是管理?管理就是通过别人实现目标(把事情办成)。 附:让下属完成目标的基本条件与过程 1.你明确知道事情的性质和特点; 2.你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人; 3.你能与这个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4.这个人能尽心尽力地去办事情; 5.在过程中,你能给予有效的指导、支持; 6.对事情的结果给予明确的评价; 7.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惩。 二、管理的价值

组织行为学

一、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个组织中人的心理及其行为反应规律,从而提高组织中管理人员解释、预测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目的:是在掌握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反应规律的基础上,提高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1)解释:组织行为学的一个目标是解释组织血红所发生的事情。一方面,人在组织中很多行为有很多原因,如果能意识到什么是主要的因素,就非常利于管理者采取措施避免和减少这些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组织中某些现象的解释会随时间或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密切注意当前的劳动力市场变化情况,也可以帮助管理者找到员工离职原因的某些线索。 2)预测:无论是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我们日常工作与生活中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去预测他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力图通过对组织行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以降低组织中行为的不确定性,增强组织中管理者的工作绩效。3)控制:组织行为学的第三个目标是对组织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控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者们的观察分析技能,具体而言,组织行为学实践中,引导的是一些积极组织行为,避免和减少的往往是一些消极组织行为。 3.模型:就是对某种现实事物的抽象,是对事物的简化表示。目的是为了便于更清楚的了解事物的真实情况。 模型的结构: 1)目标:编制和使用模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即这个模型是干什么用的 2)变量:是事物在幅度、强度和程度上的变化的特征,关于人的行为变量通常在两个维度上变化即定性和定量。 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a)自变量:也被称为预测因素,它是影响因变量的变量; b)因变量也被称为校标,受自变量影响,在组织行为学中就是所要测量的行为反应; c)中介变量也称为中间变量,是自变量影响因变量的中介机制; d)调节变量,也称为干扰变量,它会影响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和强度。 3)关系:在确定了目标及影响目标的各种变量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4.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实验? 人际关系学说被认为是行为科学的开端,梅奥是人际关系运动的带头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发现了霍桑效应,二四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从霍桑实验中梅奥认为影响生产效率的根本因素不是工作条件,而是工人本身。工人不是被动的,鼓励的个体,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据此,梅奥提出自己的观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的“经纪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它是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具有共同的社会情感而形成的非正式团体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由此提高士气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二、 1.人格:是我们用以描述这个人所具备的独特心理特质的总和,它是影响个体行为的、相对稳定的一系列个人的特征。

组织行为学二

一、单项选择题(前5题每题4分,第6、第7题每题5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选择一项: A. 气质 B. 能力 C. 个性 D. 性格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个性 题目2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选择一项: A. 性格 B. 能力 C. 个性 D. 气质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气质 题目3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选择一项: A. 超我 B. 本我 C. 自我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本我 题目4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 选择一项: A. 荣格 B. 麦迪 C. 弗洛依德

D. 阿德勒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弗洛依德 题目5 正确 获得4.00分中的4.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录感,活动成果突出而优异的人属于()。选择一项: A. 一般能力 B. 天才 C. 能力低下 D. 才能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天才 题目6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 选择一项: A. 情绪型

B. 理智型 C. 中间型 D. 意志型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意志型 题目7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这种知觉属于()。选择一项: A. 首因效应 B. 晕轮效应 C. 定型效应 D. 知觉防御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晕轮效应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 题目8 正确 获得5.00分中的5.00分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

组织行为学综合练习一、简述题 1,简要说明非正式组织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2,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持有X理论和Y理论的领导者,在领导方式上有哪些不同? 4,简述影响管理层次的主要因素。 5,领导者的权力可分为哪几类? 6,简述直线职能制的优缺点。 7,简述信息沟通的基本过程。 8,简述需求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 9,影响分权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0,不同层次管理人员的技能要求有什么不同? 11,过度集权有哪些弊端? 12,简述链式沟通和轮式沟通在信息沟通方面的不同。 13,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14,领导者在运用权力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二、选择题(激励理论) 1,马克思虽然生活十分贫困,但仍然坚持完成《资本论》的创作,这主要是出于其: A,生理需要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2,下列因素中属于保健因素的有:

A,领导的赏识 B,个人的发展和前途C,工作上的责任感 D,工作条件 3,关于激励与鼓舞,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激励主要以下属和组织成员的需要和满足为中心 B,鼓舞的力量来自领导者 C,鼓舞是下属和组织成员对他们所中意的领导者的利他主义的支持 D,激励是领导者诱导下属和组织成员的利他心 4,关于人性假设的X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理论是消极的、静止的和僵化的 B,它认为控制主要来自外部,由上级强加给下级 C,它代表了传统的管理哲学 D,认为人们的智慧和能力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5,双因素理论指出,在工作中存在一种与工作本身的特点和工作内容有关,能够促进人们积极进取的因素是: A,外在因素B,内在因素C,激励因素D,保健因素 6,在强化理论中,通过奖励那些组织上需要的行为从而使之加强属于: A,连续强化B,间隙强化C,正强化D,负强化7,关于需要层次理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 B,这五种需要并不是并列的,而是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阶梯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一、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一)组织 1、识记:组织的概念: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领会:说明组织涵义的六个要点 1)组织是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 2)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 3)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的目标 4)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 5)组织是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 6)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 (二)行为 1、人的行为的概念:人的行为是指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这种客体所作的反应。侠义的行 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2、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2具有多样性;3具有动态性;4具有可控性;5 行为 实质 (三)组织行为学 1、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 工作的心理活动 ....规律性的科学。 ....和行为反应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范围: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 研究方法: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性 研究目的: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的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展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的实现组织目标。简单的说就是提高管理者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达到组织既定的目标。 (四)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 管理者研究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是由组织行为学的实质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做决定的。 (1)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是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

组织行为学2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 1、什么是组织? 组织是具有特定目标、资源与结构,时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2、组织存在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目标的需要、组织是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3、组织行为是指各类组织的每位成员在工作过程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 4、组织行为的种类:微观组织行为、宏观组织行为、正向组织行为、反向组织行为。 5、组织行为学是综合运用与人有关的各种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和组织绩效,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6、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来源: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 7、组织行为学的指导意义: (一)改善质量与生产效率;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1.密切关注顾客2.注重持续不断的改进3.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4.精确度量5.向员工授权 (二)改善人际技能(关系); (三)管理劳动力多元化; (四)全球化趋势的影响;1.国际多元化 2.国内多元化 (五)如何对员工授权; (六)诱发革新和变革,树立企业核心价值理念。 8、人际技能是指无论是独自一个人还是群体中与人共事,理解别人、激励别人的能力。 9、有效的与成功的管理活动 1.传统管理:决策、计划与控制。 2.沟通活动:交换日常信息并处理书面材料 3.人力资源管理:激励、训练、培训、冲突管理 4.网络活动:社交、政治活动、外部交往 10、人的行为特征:1、自发性2、原因性3、目的性4、持久性5、可变性 11、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人的行为也不例外。影响人的行为的因素我们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去寻找原因。影响人的行为的个人主观内在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的客观外在环境因素包括:

组织行为学论述题

1.论述并评价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P38) 主要论点: ①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求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②马斯洛认为,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些需要由低到高排成一个阶梯,在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行为。 ③马斯洛还认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对各个需要层次的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不发达国家,生理、安全需要占主导人数的比重大,高层次需要的比重小;发达国家情况相反。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人的需要层次结构,也因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异。 评价: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两重性 ①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其科学性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 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其局限性。如过于强调个人需要、自然需要等等。 2.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P144) ①态度和目标的一致性,当群体成员拥有相似的态度时,他们愿意在一起; ②外部的威胁,外部威胁的存在可以增加群体凝聚力,相对的,群体内部成员的竞争将导致凝聚力下降; ③群体规模,小群体比大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 ④奖酬体制,群体为单位的奖酬比起个人为单位的奖酬,会导致更高的凝聚力; ⑤班组的组合,以人际吸引、价值观和目标的一致为基础组成的班组有较高的凝聚力; ⑥与外界的关系,与外界隔离的群体有更高的凝聚力; ⑦群体的绩效,一个成功群体容容易发展凝聚力; ⑧领导作风,在民主的气氛下,领导者有意识地创造优秀的群体规范,可以大大增强群体凝聚力。 3.非正式组织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P188) 1)积极作用: ①增强了正式组织的有效性; ②有利于成员的沟通; ③对增强组织成员的工作满足感和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④能帮助成员释放压力; ⑤促使管理者做决策时更加谨慎。 2)消极作用: ①抵制一些变化; ②具有社会控制功能,会导致成员的从众行为; ③还容易使成员产生角色冲突; ④由于是独立于正式组织而存在,因此正式组织的权力有时无法有效地控制非正式组织。 4.如何管理非正式组织(P189) ①正式组织的团结;②减少对非正式组织的刺激;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一、组织行为学的2 含义: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使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意义:多学科为综合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涉及三个重要方面即个体、群体、组织;通过对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做到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了解他人,理解他人,激励他人。 二、组织的重要性:组织对我们的事业和生活有广泛地影响.从最基本的家庭组织到最复杂的行政或企业组织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三、组织行为学的产生: 1、学科基础——行为科学 (1)行为科学产生于科学管理高度发达之后,是五六十年前兴起的学科。 (2)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 (3)人际关系学派-人际关系学说把人当做“社会人”;人际关系学说认为生产效率的好坏,不仅受劳动环境、工作方法的影响,而且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情绪,即职工的“士气”、职工的态度;人际关系学说认为“非正式组织”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行为科学的先驱——人际关系学说。 (5)组织行为学是将行为科学的一般原理和知识运用于各种组织管理上的必然产物 2、理论基础 (1)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是以个体的一般心理过程规律为基础,进而研究群体的行为,以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社会学-研究组织行为学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来探索人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 (3)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对组织行为学的贡献,主要是组织中人的行为与人类社会的起源的理论、人类社会行为以及人类和文化的关系等知识。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 3、方法基础 (1)心理分析技术-用于如何挑选和培养合格的工人去适应他们所要掌握的机器,即人机协调的问题。 (2)群体动态分析方法-人都归属于一定的群体,人的心理行为不仅取决于人的内在需要,而且取决于所在的组织环境,是内在需求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社会测量方法-社会测量方法为组织行为学研究群体行为提供了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 四、组织行为学的新发展: 发展内容 (1)积极心理学是对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只关注人类机能和行为中负性、病态方面,而人们自身的优点和积极特性等能使生活有意义的方面未得到足够关注的倾向的反应,它关注于力量和美德等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致力于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 (2)积极组织行为学它是对积极导向的且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因素-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主观幸福感、恢复力等 五、组织行为学的学习研究方法 方法与手段是达到目的的桥梁,学好、用好组织行为学,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组织行为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0093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中,为了证明某个观点所进行的研究是( ) A.工作研究 B.理论性研究 C.应用性研究 D .描述性研究 2.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并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人是( ) A.泰罗 B.赫兹伯格 C.莉莲·吉尔布雷思 D.马科思·韦伯 3.法约尔没有.. 提出的理论或观点是( ) A.经营六职能 B.行政管理理论 C.14条管理原则 D.管理五要素理论 4.只讲具体的人、物和案例,缺乏理论概括的理论派别是( ) A.经验主义管理学派 B.经理角色理论 C.古典管理理论 D.社会系统理论 5.某公司有作业人员64人,假设管理幅度为8人,该公司的管理人员应为( ) A.10人 B.9人 C.8人 D.7人 6.根据群体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同,下列属于非正式群体的是( ) A.命令型群体 B.交叉功能型群体 C.生产线上的装配小组 D.利益群体 7.根据对强化程序的分类,按时领工资的方式属于( ) A.连续强化 B.固定强化 C.间断强化 D.可变强化 8.按照人类行为分类系统—即交互作用过程分析理论,发生概率最高的行为类型是( ) A.社会情感方面的积极行为 B.与任务相关的行为 C.与任务相关的咨询行为 D.社会情感方面的消极行为 9.按照团队角色理论,喜欢制定操作程序,设定目标,制定计划,组织人力,建立制度,保证按时完成任务,这种团队角色是( ) A.总结者-生产者 B.控制者-核查者 C.推动者-组织者 D.评价者-开发者 10.K·卢因的“群体动力论”援引的理论基础是( ) A.空气动力学理论 B.环境科学理论 C.场论 D.团队角色理论 11.下列测定方法中,属于疲劳心理指标测定的是( ) A.脉搏数测定 B.劳动能量消耗测定 C.闪光融合频率测定 D.劳动动作变化的测定 12.按照组织结构的分类,集权制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 A.直线型结构 B.职能型结构 C.事业部型结构 D.矩阵型结构 13.决策者对未来情况虽然无法做出肯定的判断,但已知事件发生的概率, 这种类型的决( ) A.创新决策 B.风险型决策 C.确定型决策 D.程序化决策 14.当企业的净收益为零,保持不盈不亏时的销售数量或者销售金额被称为( ) A.保本点 B.盈亏点 C.盈利点 D.亏损点 15.一个人对他能胜任一项工作的信心,被称为( ) A.目标承诺 B.期望概率 C.积极强化 D.自我效能感 16.通过非结构化的群体互动来改变人的行为的一种方法是( ) A.敏感性训练 B.专业培训 C.组织变革 D.分权管理 17.学习型组织能够解决传统组织中固有的三个问题,即( ) A.分工、 竞争和效率 B.分工、 协调和反应性 C.专业化、 竞争和反应性 D.分工、 竞争和反应性

组织行为学历年论述题汇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4)41.试论管理者学习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意义。一-P6 42.联系实际案例说明管理者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管理。三-P73 (14.10)41.试述组织行为学的理论体系。 42.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14.7)41.试论管理者如何提高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三-P55~57 42.联系实际谈谈期望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十四-P327、331~333 (14.4)41.联系实际谈谈群体规范对群体行为的作用。 42.联系实际谈谈公平理论对我国现代组织管理的重要意义。 (13.10)41.什么是组织认同感?试分析组织认同感对组织的作用。 42.试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3.7)41.试论群体决策的利与弊。 42.运用斯金纳的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谈谈在管理实践中如何有效地使用惩罚。(13.4)41.试述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42.联系实际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制定组织变革的方案。 (12.7)41.试论群体思维现象的表现及影响群体思维的因素。 42.联系实际谈谈组织管理者应如何进行组织文化变革,重塑组织文化。 (12.4)41.试述价格观在管理中的作用。 42.结合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谈谈管理者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惩罚。 (11.7)41.试述归因论的基本内容。 4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需要层次理论的"普遍性"、"层次性"和"主导性"的看法。(11.4)41.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解决冲突与激发冲突。 42.试论组织文化理论的兴起在组织行为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10.7)41.试述冲突过程的五阶段模型。 42.结合组织变革力场分析方法,谈谈组织管理者如何克服阻力,实施组织变革。(10.4)41.试述麦克里格Y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管理措施。 42.试述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及其在管理上的意义。 (09.7)41.试述x理论与y理论的基本观点及相应的领导方式和领导行为。 42.试分析领导威信的特点与作用,并谈谈提高领导威信的方法。 (09.4)41.试述群体行为的模型。 42.试述优势动机理论及其对管理工作的意义。 (08.7)41.如何根据个性差异实施有效的管理? 42.联系实际谈谈成就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08.4)41.结合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领导的特点,联系实际说明如何选择领导方式。 42.结合组织发展的相关知识,联系实际谈谈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的趋势。

组织行为学2

一、判断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任务型群体也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正式群体,它是指为完成一项工作 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组成的群体。任务型群体不仅仅局限于直接的上下级关系,还可能跨越直接的命令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团体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是由少量的人组织,这些人具有互补的 技能,对一个共同目的、绩效目标及方法做出承诺并彼此负责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人们对于激励做出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在 现实中激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情景性的管理问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信息技术在办公场所和生产场所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强度,带 来了工作效率,而且对于员工的生理和心理也不会产生副作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高级经理人员常常是B型个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要改变个体的态度,首先要改变个体的有关行为,可以通过引导个体 积极参与有关活动,在活动中转变原先态度,形成新的态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管理学领域,人们通过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去探讨如何 预测和激发员工的动机、满足人的需要、引导员工行为、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A. 错误

正确 满分:2 分 8. 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如冲突、组织内的政治、权力,对我们准确的解 释和预测组织中人的行为具有重要贡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激励的实质就是根据员工的需要设置某些目标,并通过一定措施激发 员工的和组织目标一致的强势动机,并按组织所需要的方式导引员工的行为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学者斯蒂芬 P.罗宾斯在论述企业社会责任时将其区分为社会责任和 社会义务两个部分,认为一个企业只要履行了经济和法律责任,就算履行了社会义务,而社会责任则是在社会义务的基础上再加上道德责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自尊心弱的人更注重取悦他人,他们很少站在 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A型个性,很少因为要从事不断增多的工作或无休止地提高工作效 率而感到焦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知觉是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人的定势心理、防卫心理和习惯心理容易对说服宣传持排斥或逆反 的态度,因而不利于转变那些原有的态度和倾向 A. 错误 B. 正确

组织行为学6套简答与论述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31.企业负责人需要向员工说明企业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得不采取减薪措施,他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沟通方式?32.怎样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33.举例说明冲突的来源有哪些?34.简述人格与工作匹配的类型有哪些? 31.召开员工会议,采取面对面的沟通。沟通方式计3分;说明形势,剖析问题,指明方向、鼓舞士气,稳定人心,避免谣传和误解。沟通内容计2分。 32.树立冲突合法的思想;重建组织结构;运用沟通渠道;任命一名批评者;引进外人,改变组织文化。答对任意4项,计5分。 33.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体行为因素。3分;举例2分。 34.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常规型;企业型等,答对任意五点得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 35.什么是从众行为?你认为从众行为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请予以解释。36.结合实例阐述强化理论的内涵。. 35.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背景下个体表现出与他人相一致的行为,就像很多事物有两面性一样,既有正确的 一面,也有不正确的一面。(1分) 积极作用:从众行为可以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的观念和行为;从众行为能够使个体达到心理平衡;从众行为有助于领导意图的贯彻和执行。(3分) 消极作用:从众行为容易给个体和群体带来惰性;从众会使群体成员做决策时出现偏差;个体的如果被迫的从众行为过多,可能会成为大的事故隐患,给组织带来重大损失,还可能导致组织风气变坏。 (3分) 36.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它认为可以通过外部强化塑造人的行为。对个人各种环境进行专门设计,并对业绩好的加以赞扬或其他形式的强化,对业绩差的加以惩罚,据此影响人的行为,进而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获得好的工作绩效。(2分) 其基本观点有: 把行为看成是由环境引起的;1分 认为不必关心人的内部认知活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外部强化物; 行为结束之后给予一个强化,会提高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1分 强化形式有四种: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惩罚和忽略(2分) 四、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31.人们为什么要加入群体?32.怎样激发功能正常的冲突?33.某公司的生产部装配车间主任为了提高工人的绩效水平,在每一个装配小组中树立了一个“标兵”,给予高额奖金和带薪休假,借此激励全体员工,但几个月后,该主任发现车间的总体生产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为什么会这样?34.什么是组织中的五种权力基础? 四. 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20分) 31. 要点:安全需要、地位需要、自尊需要、情感需要、权力需要、实现目标需要等。答对任意5点计5分 32.树立冲突合法的思想;重建组织结构;运用沟通渠道;任命一名批评者;引进外人,改变组织文化。答对任意4项,计5分。 33.奖励方式不对。2分;装配小组需要相互协作配合,树标兵奖励的是个人,忽略了群体成员之间的依赖关系和支持作用,使其他人员感到不公平。3分 34.强制权;奖惩权;信息权;参照权;法定权等。每个要点计1分,共5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8 分,共16 分)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一、组织公民行为 组织公民行为是一种员工自觉从事的行为,它不包括在员工的正式工作要求中,但这种行为无疑会促进组织的有效运作。 成功的组织需要那些愿意比通常工作职责做的更好的员工——他们的绩效水平会高于预期。在当今社会,动态的工作场所中有两个特点:一是灵活性成为关键;二是工作任务越来越多地在工作团队中进行。此时,组织更需要那些表现出“好公民”行为的员工,这些员工对工作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提供帮助,主动多做工作,回避不必要的冲突,恪尽职守,容忍工作中偶尔发生的不快和麻烦。 二、工作满意度 通过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感觉。工作满意度不仅与缺勤率和流动率负相关,而且作为组织来说,有责任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使员工从工作中获得满足。工作满意度代表的是态度而不是行为。但是组织行为研究者仍然把它看成重要的因变量。 第三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一、态度 是关于物体、人物和时间的评价性陈述,这种陈述可以是赞同的,也可以是反对的,它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认知成分:对事物方式的一种描述或信念。 情感成分:情感是态度中的情侣或感受部分。 行为成分:指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认知=评估 我的主管晋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同事。这不公平。 情感=感觉 我讨厌我的主管! 行为=行动 我要换工作。我向任何一个可以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二、P-O-X平衡理论 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则为P与O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平衡理论假定P-O -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综合言之,海德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①三边相乘为正-态度平衡-稳定 ②三边相乘为负-态度不平衡-变化 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①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②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③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三、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廷格提出的。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个体寻求的是把失调降到最低程度。 四、组织承诺 在组织承诺中界定了员工对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希望保持组织成员的身份。 组织承诺包括三个独立的维度: ①情感承诺。情感承诺是对组织的情绪依赖以及对组织价值观的认同。 ②持续承诺。持续承诺是指,与离开组织相比,感受到的留在组织中的经济价值。员工或许会因为高工资和离开组织会给家庭带来伤害而向组织承诺留下来。 ③规范承诺。规范承诺是基于道德及伦理而产生的留在组织中的责任感。某个新活动方案的关键人物会因为担心他的离开可能“使雇主陷入困境”而选择留下。 组织承诺与工作绩效之间似乎正相关,但这种联系并不强。 不同形式的承诺对行为有不同的影响。一项研究发现,管理中的情感承诺与组织业绩的关系比持续承诺与组织业绩的关系更密切。另一项研究显示,持续承诺和较低的离职一员有联系,但它同缺勤和较低的组织绩效之间有更密切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