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 含解析)

静电场及其应用精选试卷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

一、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选择题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y轴上固定有两个电荷量相等的带正电的点电荷,且关于坐标原点O对称。某同学利用电场的叠加原理分析在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x轴)上必定有两个场强最强的点A、'A,该同学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又在此基础上作了下面的推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若两个点电荷的位置不变,但电荷量加倍,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B.如图(1),若保持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不变、并绕原点O旋转90°后对称的固定在z轴上,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C.如图(2),若在yoz平面内固定一个均匀带正电圆环,圆环的圆心在原点O。直径与(1)图两点电荷距离相等,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D.如图(3),若在yoz平面内固定一个均匀带正电薄圆板,圆板的圆心在原点O,直径与(1)图两点电荷距离相等,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可以将每个点电荷(2q)看作放在同一位置的两个相同的点电荷(q),既然上下两个点电荷(q)的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两组点电荷叠加起来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还是在A、A'两位置,选项A正确;

B.由对称性可知,保持两个点电荷的距离不变、并绕原点O旋转90°后对称的固定在z轴上,则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在A、'A两位置,选项B正确;

C.由AB可知,在yOz平面内将两点电荷绕O点旋转到任意位置,或者将两点电荷电荷量任意增加同等倍数,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都在A、A'两位置,那么把带电圆环等分成一些小段,则关于O点对称的任意两小段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仍然还在A、A'两位置,所有这些小段对称叠加的结果,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还在A、A'两位置,选项C正确;

D.如同C选项,将薄圆板相对O点对称的分割成一些小块,除了最外一圈上关于O点对称的小段间距还是和原来一样外,靠内的对称小块间距都小于原来的值,这些对称小块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就不再在A、A'两位置,则整个圆板的合电场在x轴上场强最大的点当然也就不再在A、A'两位置,选项D错误。

故选ABC。

2.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 的正点电荷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底端C 点,斜面上有A 、B 、D 三点,A 和C 相距为L ,B 为AC 中点,D 为A 、B 的中点。现将一带电小球从A 点由静止释放,当带电小球运动到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带电小球在A 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4

g

,静电力常量为k 。则( )

A .小球从A 到

B 的过程中,速度最大的位置在D 点 B .小球运动到B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2

g C .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D .AB 之间的电势差U AB =kQ L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

2sin A Qq

mg k

ma L θ-= 当小球速度最大时,加速度为零,有

'2sin 0Qq

mg θk

L

-= 联立上式解得

'2L L =

所以速度最大的位置不在中点D 位置,A 错误; B .带电小球在A 点时,有

2sin A Qq

mg k

ma L

θ-= 带电小球在B 点时,有

2sin 2

B

Qq k mg θma L -=() 联立上式解得

2

B g a =

B 正确;

C

.根据正电荷的电场分布可知,B 点更靠近点电荷,所以BD 段的平均场强大小大于AD 段的平均场强,根据U Ed =可知,BD 之间的电势差U BD 大于DA 之间的电势差U DA ,C 正确;

D .由A 点到B 点,根据动能定理得

sin 02

AB L

mg θqU ?

+= 由2

sin A Qq

mg k

ma L θ-=可得 214Qq mg k L

= 联立上式解得

AB kQ

U L

=-

D 错误。 故选BC 。

3.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的绝缘细线各悬挂质量分别m A 和m B 的小球,分别带q A 和q B 的正电荷,悬点为O ,当小球由于静电力作用张开一角度时,A 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α,B 球悬线与竖直线夹角为β,则( )

A .sin sin A

B m m βα

= B .sin sin A B B A m q m q βα= C .

sin sin A B q q βα

= D .两球接触后,再静止下来,两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β',有

sin sin sin sin ααββ'

='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如下图,对两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和几何关系的相似比,可得

A m g OP F PA =库,

B m g OP

F PB

=库 由于库仑力相等,联立可得

A B m PB

m PA

= 由于sin cos OA PA αθ?=

,sin cos OB PB β

θ

?=,代入上式可得

sin sin A B m m β

α

= 所以A 正确、B 错误;

C .根据以上分析,两球间的库仑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与两个球带电量的多少无关,所以不能确定电荷的比例关系,C 错误;

D .两球接触后,再静止下来,两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为α'、β',对小球A 、B 受力分析,根据上述的分析,同理,仍然有相同的关系,即

sin sin A B m m βα'

='

联立可得

sin sin sin sin ααββ'

='

D 正确。 故选AD 。

4.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 、B 两物体放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所在空间有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 ,其中A 带正电,电荷量大小为q ,B 始终不带电。一根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B 物体连接,在电场力作用下,物体A 紧靠着物体B ,一起压缩弹簧,处于静止状态。现在A 物体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外力F 。弹簧始终处于弹性

限度范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F = qE,则弹簧恢复到原长时A、B两物体分离

B.若F = qE,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B两物体分离

C.若F > qE,则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时A、B两物体分离

D.若F < qE,则A、B两物体不能分离,且弹簧一定达不到原长位置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若F = qE,A物体所受合力为0,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B物体由于弹簧的作用向右加速运动,而A物体将被迫受到B物体的作用力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右加速运动,A、B 两物体未能分离,当弹簧恢复到原长后,B物体在弹簧的作用下做减速运动,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物体的速度小于A物体的速度,A、B两物体将分离,故A正确,B错误;

C.若F > qE,A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右恒力F A = F? qE的作用,弹簧在恢复到原长之前,对B 物体的弹力逐渐减小,则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当A、B两物体刚要分离时,A、B两物体接触面的作用力刚好为0,此时弹簧对B物体的作用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与恒力F A对A 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等(a B = a A≠ 0),此时弹簧还未恢复到原长,故C正确;

D.若F < qE,A物体将受到水平向左恒力F A = qE? F的作用,如果F A比较小,那么A、B 两物体还是可以分离的,并且在超过弹簧原长处分离,故D错误。

故选AC。

5.如图所示,a、b、c、d四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位于O点正上方h处,且在外力F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d球的电荷量为

6q,2

h R

=.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

A.小球d一定带正电

B.小球b 2R mR q k π

C.小球c

的加速度大小为

2

2

3mR

D.外力F

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

【答案】CD

【解析】

【详解】

A.a、b、c三小球所带电荷量相同,要使三个做匀速圆周运动,d球与a、b、c三小球一定是异种电荷,由于a球的电性未知,所以d球不一定带正电,故A错误。

BC.设db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

cosα==

sinα==

对b球,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得:

()

22

2

222

64

cos2cos30

2cos30

q q q

k k m R ma

h R T

R

π

α?

?

?

-==

+

解得:

T=

a=

则小球c

B错误,C正确。

D.对d球,由平衡条件得:

2

222

6

3sin

qq

F k mg mg

h R R

α

=+=+

+

故D正确。

6.如图甲所示,两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M、N两点,电荷量均为Q,MN间距2L,两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各点电场强度y

E随y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设沿y轴正方向为电场强度

的正方向,中垂线上有一点()

P,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M 、N 两点上的两等量点电荷是异种电荷,M 为正电荷,N 为负电荷

B .将一试探电荷-q 沿y 轴负方向由P 移动到O ,试探电荷的电势能一直减少

C .一试探电荷-q 从P 点静止释放,在y 轴上做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的往复运动

D .在P 点给一试探电荷-q 合适的速度,使其在垂直x 轴平面内以O 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为2

34Qq

k L

【答案】BD 【解析】 【详解】

A .如果M 、N 两点上的两等量点电荷是异种电荷,则其中垂线是为等势线,故A 错误;

B .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从P 到O 电势升高,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故B 正确;

C .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垂线上,从P 到O 电场线方向向上,试探电荷受的电场力沿y 轴向下,在y 轴上O 点下方,电场线方向沿y 轴向下,试探电荷受的电场力沿y 轴向上,由图乙可知,y 轴上电场强度最大点的位移在P 点的下方,所以试探电荷沿y 轴先做加速度增大,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y 轴上O 点下方,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减速运动,故C 错误;

D .等量正电荷中垂面上电场方向背离圆心O ,所以负试探电荷受电场力作用以O 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由几何关系可知,P 到M 的距离为2L ,图中60θ?=,由叠加原理可得,P 点的场强为

22

32sin 2

sin 60(2)4P M kQ kQ E E L L

θ?

=== 所以电场力即为向心力为

3Qq

F k

= 故D 正确。

7.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半径为R 的光滑半圆弧绝缘细管的圆心O 处固定一点电荷,将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从圆弧管的水平直径端点A 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

B 时的速率为2gR B .小球在B 时的速率小于2gR

C .固定于圆心处的点电荷在AB 弧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3mg/q

D .小球不能到达C 点(C 点和A 在一条水平线上) 【答案】AC 【解析】

试题分析:由A 到B ,由动能定理得:0

102

mgr mv =

-,解得2v gr =,A 正确,B 错误,在B 点,对小球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

qE mg v m r

-=,将B 点的速度带入可得

3mg

E q

=

,C 正确,从A 到C 点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所以小球能到达C 点,D 错误, 考点:动能定理和牛顿定律综合的问题

点评:小球沿细管滑到最低点B 时,对管壁恰好无压力.并不是电场力等于重力,而是电场力与重力提供向心力去做圆周运动.当是点电荷的电场时,由于电场力与支持力均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只有重力做功.

8.如图所示,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 y 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 、M 、N 是 y 轴上的三 个点,且 OM=MN 。P 点在 y 轴右侧,MP ⊥ON 。则

A .M 点场强大于 N 点场强

B .M 点电势与 P 点的电势相等

C .将正电荷由 O 点移动到 P 点,电场力做负功

D .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 y 轴正方向做直线运动 【答案】AD 【解析】

【详解】

A、从图像上可以看出,M点的电场线比N点的电场线密集,所以M 点场强大于 N 点场强,故A对;

B、沿着电场线电势在降低,由于电场不是匀强电场,所以M和P点不在同一条等势线上,所以M 点电势与 P 点的电势不相等,故B错;

C、结合图像可知:O点的电势高于P点的电势,正电荷从高电势运动到低电势,电场力做正功,故C错;

D、在 O 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根据电场线的分布可知,正电荷一直受到向上的电场力,力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故粒子做直线运动,故D对;

故选AD

9.如图所示,a、b、c、d四个质量均为m的带电小球恰好构成“三星拱月”之形,其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的同一圆周上绕O点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三小球所在位置恰好将圆周等分,小球d位于O点正上方h处,且在外力F作用下恰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b、c三小球的电荷量均为q,d球的电荷量为-6q,2

h R

=,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

A.小球a

2

3

kq

Rm

B.小球b

2

2

3

3

kq

R m

C.小球c

2

3kq

D.外力F

2

26kq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通过分析,a、b、c一定带同种电荷,d与a、b、c一定带异种电荷,对小球a受力分析,在水平面上和竖直面分别如下图,小球最终的合力为

222

1222

3

3

2

2

(3)3(3)

kq

F F F k k

R

R R R

=-=-?=

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22

23=3kq v m R R

可得233kq v mR

=

,A 错误;

B .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22

2

3=3kq m ωR R

解得23

33kq ωmR

=

,B 错误;

C .合力提供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2

2

3=3kq ma R

解得2

2

33kq a mR

=,C 正确; D .对d 球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

222

23(2)3R

F k mg R R R

=?++ 解得2

26kq mg F +=,D 错误。 故选C 。

10.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绝缘光滑半球内有A 、B 两个带电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A 球固定在半球的最低点,B 球静止时,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为R ,由于漏电,B 球缓慢向A 球靠近,设A 、B 两球之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光滑半球对B 球的弹力大小为N ,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用x 表示,则F -x 、N -x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B 球为研究对象,受到重力G ,A 球对它的斥力F 和光滑半球对B 的弹力N 三个力作用,受力如图:

由几何关系可知,力的三角形F BN 合与三角形ABO 相似,则有

=G N F R OB AB

= 因为G 、R 、OB 不变,则N 不变,AB 在减小,因此F 减小 选项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1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于P 点,另一带正电小球M 固定在带电小球的左侧,小球平衡时,绝缘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且两球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关于悬挂小球的电性和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电,

mg

tan θ

B .正电,mg tan θ

C .负电,mg tan θ

D .负电,

mg

tan θ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 M 带正电,两球相斥,故小球带正电;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根

据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可知,F=mgtgθ,故选B .

【点睛】

对于复合场中的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其解决方法和纯力学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适用完全相同的解决方法.

12.如图所示,三个带电小球A 、B 、C 可视为点电荷,所带电荷分别为+Q 、-Q 、+q ;A 、B 固定在绝缘水平桌面上,C 带有小孔,穿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的粗糙的绝缘直杆上,绝缘杆竖直放置在A 、B 连线的中点处,将C 从杆上某一位置由静止释放,下落至桌面时速度恰好为零。C 沿杆下滑时带电量保持不变,那么C 在下落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场力做正功

B .小球

C 所受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小球C 下落一半高度时速度一定最大

D .摩擦产生的内能等于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

B 为等量异种点电荷,故产生的电场在AB 连线垂直平分线上,从垂足向两侧场强逐渐减小且中垂线为等势面,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沿等势面运动,电场力不做功,故A 错误; B .小球

C 在下滑的过程中,由于场强增大,电场力也将逐渐增大,滑动摩擦力为

f F qE μμ==

故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增大,故B 错误;

C .小球C 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开始时重力大于摩擦力,C 的加速度向下;后来重力小于摩擦力,加速度向上,C 做减速运动;当摩擦力等于重力时加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最大,但是此位置不一定在下落的高度一半的位置,故C 错误;

D .小球在下滑过程中沿等势面运动,电场力不做功,初末状态的动能相同,摩擦产生的内能等于小球重力势能减少量,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是等势面,从垂足向两侧场强逐渐减小。

1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的半圆形轨道ABC ,A 点与圆心等高,B 点在圆心正下方,轨道固定于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中.两个带等量同种电荷小球刚好能静止在轨道的A 点和B 点.己知两小球质量皆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带正电

B .小球的带电量为mg/E

C .小球的带电量为2mg

R

k

D .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于在B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 【答案】B 【解析】

若两球均带正电,则球B 不能平衡,则小球带负电,选项A 错误;对小球A 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0

cos45mg F =库;对小球B 受力分析可知,水平方向:

0cos45qE F =库;解得mg=qE ,则 q=mg/E ,选项B 正确;根据对A 竖直方向的方程0

cos45mg F =库,即2

02

cos 45(2)mg R =,解得22mg q R k

=,选项C 错误;对AB 的整体受力分析可知:2NA F Eq =,2NB F mg = 因mg=qE 可知,在A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等于在B 点小球对轨道的压力,选项D 错误;故选B.

点睛:此题关键是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列方程;注意轨道对球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

14.如图所示,绝缘水平面上一绝缘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端栓接一带负电小物块,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现保持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不变,仅将其方向改为指向左偏下方向,物块始终保持静止,桌面摩擦不可忽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一定处于拉伸状态

B .相比于电场变化前,变化后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减小

C .变化后的摩擦力不可能为零

D.相比于电场变化前,变化后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大小一定变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如果电场力和弹力都远小于最大静摩擦力,那么无论怎么样改变电场,物块都是静止,弹簧可以处于压缩也可以处于伸长状态,故 A错误;

B.不知道弹簧处于拉伸还是压缩状态,不知道电场力和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故无法判断摩擦力方向及大小变化,故B;

C.如果变化后电场力的水平分力与弹簧的弹力等大反向,摩擦力为零,故C错误;D.由题根据三个力的平衡可知,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水平方向电场力等大反向,水平方向电场力变小,弹簧的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必定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15.两个等量异种电荷A、B固定在绝缘的水平面上,电荷量分别为+Q和-Q,俯视图如图所示。一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足够长的光滑绝缘管道与A、B的连线垂直,且到A的距离小于到B的距离,管道内放一个带负电小球P(可视为试探电荷),现将电荷从图示C点静止释放,C、D两点关于O点(管道与A、B连线的交点)对称。小球P从C点开始到D点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

B.经过O点的速度最大,加速度也最大

C.O点的电势能最小,C、D两点的电势相同

D.C、D两点受到的电场力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电场分布和力与运动的关系可知带电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选项A 错误;

B.经过O点的速度最大,沿着光滑绝缘管道方向上的加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

C.带电小球P在O点的电势能最小,C、D两点的电势相同,选项C正确;

D.C、D两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不同,故电场力不同,选项D错误。

故选C。

二、第九章 静电场及其应用解答题易错题培优(难)

16.如图所示,两块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两板相距d ,两板间电压为U ,一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从两板间的M 点开始以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0运动,当它到达电场中的N 点时速度变为水平方向,大小变为2v 0 求(1)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

(2)电场力对带电小球所做的功(不计带电小球对金属板上电荷均匀分布的影响,设重力加速度为g )

【答案】20MN Uv U dg

=;

【解析】 【详解】

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重力作用而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则竖直位移大小为h =20

2v g

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电场力作用而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水平位移x =0

22

v t ? h =

2

v t ? 联立得,x =2h =20

v g

故M 、N 间的电势差为U MN =-Ex =-20v U d g =-2

0Uv gd

从M 运动到N 的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W 电+W G =

12m 20(2)v -2

012

mv 所以联立解得W 电=2

02mv

答:M 、N 间电势差为-2

0Uv gd

,电场力做功2

02mv .

17.(1)科学家发现,除了类似太阳系的恒星-行星系统,还存在许多双星系统,通过对它们的研究,使我们对宇宙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双星系统是由两个星体构成,其中每个星体的

线度(直径)都远小于两星体间的距离,一般双星系统距离其他星体很远,可以当做孤立系统处理.已知某双星系统中每个星体的质量都是M 0,两者相距L ,它们正围绕两者连线的中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引力常量为G . 求: ①该双星系统中星体的加速度大小a ; ②该双星系统的运动周期T .

(2)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往往存在奇妙的相似性.对于氢原子模型,因为原子核的质量远大于电子质量,可以忽略原子核的运动,形成类似天文学中的恒星-行星系统,记为模型Ⅰ.另一种模型认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并非绕核旋转,而是类似天文学中的双星系统,核外电子和原子核依靠库仑力作用使它们同时绕彼此连线上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记为模型Ⅱ.已知核外电子的质量为m ,氢原子核的质量为M ,二者相距为r ,静电力常量为k ,电子和氢原子核的电荷量大小均为e .

①模型Ⅰ、Ⅱ中系统的总动能分别用E k Ⅰ、 E k Ⅱ表示,请推理分析,比较E k Ⅰ、 E k Ⅱ的大小关系;

②模型Ⅰ、Ⅱ中核外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用T Ⅰ、T Ⅱ表示,通常情况下氢原子的研究采用模型Ⅰ的方案,请从周期的角度分析这样简化处理的合理性.

【答案】(1) ①02GM a L =

②2T = (2) ①2

k k II =2ke E E r =Ⅰ

②T T ⅠⅡ

为M >>m ,可得T Ⅰ≈T Ⅱ,所以采用模型Ⅰ更简单方便. 【解析】 【详解】

(1)①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2

002GM M a L

=

解得0

2

GM a L =

②由运动学公式可知,224π2

L

a T =?

解得2T =(2)①模型Ⅰ中,设电子绕原子核的速度为v ,对于电子绕核的运动,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

第二定律有22

2ke mv r r

=

解得:2

2k 122ke E mv r

==Ⅰ

模型Ⅱ中,设电子和原子核的速度分别为v 1、v 2,电子的运动半径为r 1,原子核的运动半径为r 2.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对电子有:22121mv ke r r =,解得2

2k11121=22ke E mv r r

=

对于原子核有:2

2222=Mv ke r r ,解得22

k22221=22ke E Mv r r

=

系统的总动能:E k Ⅱ=E k1+ E k2=()22

12222ke ke r r r r

+=

即在这两种模型中,系统的总动能相等.

②模型Ⅰ中,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有

22224πke m r r T =Ⅰ

,解得232

24πmr T ke =Ⅰ 模型Ⅱ中,电子和原子核的周期相同,均为T Ⅱ 根据库仑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

对电子有221224πke m r r T =?Ⅱ, 解得22

122

4πke T r r m =Ⅱ

对原子核有222224πke M r r T =?Ⅱ, 解得22222

4πke T r r M

=Ⅱ

因r 1+r 2=r ,可解得:()

23

22

4πmMr T ke M m =+Ⅱ

所以有

T M m T M

+=Ⅰ

Ⅱ 因为M >>m ,可得T Ⅰ≈T Ⅱ,所以采用模型Ⅰ更简单方便.

18.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 、B 带等量异种电荷(如图),两板之间形成的电场是匀强电场.板间用绝缘细线悬挂着的小球质量m=4.0×10-5kg ,带电荷量q=3.0×10-7C ,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α=37°.求:

(1)A 、B 之间匀强电场的场强多大?

(2)若剪断细线,计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小球在A 、B 板间将如何运动? 【答案】(1)E =1×103N/C (2) 12.5m/s 2 【解析】 【详解】

(1)小球受到重力mg 、电场力F 和绳的拉力T 的作用,由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 =qE =mg tan α

解得:

53

7

tan 410100.75 1.010N/C 310

mg E q α--???===?? 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同,即水平向右;

(2)剪断细线后,小球做偏离竖直方向,夹角为37°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cos mg

ma θ

= 解得:

212.5m/s cos g

a θ

=

= 【点睛】

本题是带电体在电场中平衡问题,分析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受力情况判断此

后小球的运动情况.

19.如图所示,在绝缘水平面上,相距L 的A 、B 两点处分别固定着两个带电荷量相等的正点电荷,a 、b 是AB 连线上的两点,其中4

L

Aa Bb ==

,O 为AB 连线的中点,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滑块(可以看作质点)以初动能E 从a 点出发,沿直线AB 向b 点运动,其中小滑块第一次经过O 点时的动能为初动能的n 倍(1)n >,到达b 点时动能恰好为零,小滑块最终停在O 点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O 、b 两点间的电势差; (3)小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答案】(1)k02E mgL μ= (2)k0(21)2Ob n E U q -=- (3)21

4

n s L +=

【解析】 【详解】 (1)由4

L

Aa Bb ==,0为AB 连线的中点知a 、b 关于O 点对称,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0ab U =;

设小滑块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 ,在滑块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k002

ab L

qU f E -?

=- 又摩擦力

f m

g μ=

解得

2k E mgL

μ=

.

(2)在滑块从O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004

ob k L

qU f nE -?

=- 解得

ko

(21)2ob n E U q

-=-

. (3)对于小滑块从a 开始运动到最终在O 点停下的整个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000a x k qU f E -=-

(21)2kO

aO Ob n E U U q

-=-=

解得

21

4

n s L +=

.

20.一个质量m =30g ,带电量为-1.7×10-8C 的半径极小的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某匀强的电场中,电场线水平.当小球静止时,测得悬线与竖直方向成30o ,求该电场的电场强的大小和方向?

【答案】7110/E N C =?,水平向右 【解析】 【分析】 【详解】

小球在电场中受重力、电场力、拉力三个力,合力为零,则知电场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而小球带负电,电场强度的方向与负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水平向右.

由图,根据平衡条件得

tan30qE mg =?

tan 30mg E q

?

=

代入解得

7110/E N C =?

21.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不可伸长的细丝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住一个质量为m 的带电小球.将此装置放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中,待小球稳定后,细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求:

(1)小球带什么电,电荷量为多少?

(2)剪断绳子后小球做什么运动?

【答案】(1)正电,

tan

mg

q

E

α

= (2)做初速度是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

【详解】

(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由于小球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右,E的方向水平向右,所以小球带正电.小球受力如图所示,有:qE=mgtanα

即:

tan

mg

q

E

α=

(2)剪断细绳后,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其合力方向沿细绳方向斜向下,则小球将沿细绳的方向做初速度是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015通用技术高考模拟试卷

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模拟试卷(一) (共100分,建议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2。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如图所示是一款用铅笔头作为“原料”的打印机。将铅笔头接入打印机以后,打印机能够自动识别并且分离出铅笔芯和木屑,随之将笔芯磨碎后注入墨盒内进行使用。此打印机还内置了橡皮擦,能自动擦除原内容并打印新内容。下列关于该打印机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这款打印机的设计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B.利用剩余铅笔头打印体现了对自然保护的理念 C.可自动擦除而无需人工擦除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D.可擦除功能让纸张重复利用消除了技术的负面作用 2.如图所示是一款竹菜板。此款竹菜板通过压制处理,表面非常光洁,坚硬而不易留下刀痕,不易掉屑。竹菜板一端设计有挂环,容易干燥抑菌。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该菜板的设计主要为了()

A.满足动态人的需要B.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 C.更好地实现健康目标D.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3. 如图所示是一款拖把鞋。设计者在设计时进行了以下分析,其中不恰当的是() A.应选择环保材料,有利于健康 B.鞋子收口部分应设计成弹性,提脚时不易掉下 C.拖把布条不易过长,不至于被另一只脚踩住而跌倒 D.更利于在办公场合使用,因为人多可以更高效的拖地 4.

如图所示是一款拉链领带,不再需要像传统领带那样进行系结。下列对该产品的评价中恰当的是() A.系领带操作更省时省力 B.采用拉链连接,强度高 C.用拉链能保证系结领带的安全 D.它的出现将终结其他领带的使命 5. 如图所示是工作人员对象山港大桥进行的防撞试验。图中的象山港大桥主桥墩前的一个防撞墩,穿上了一件橘红色的“防撞衣”。一艘载物后重达400吨的大轮船,开足马力,以每秒4米的速度快速撞向穿上“防撞衣”的桥墩。最后试验结果说明,穿了这种“防撞衣”的大桥桥墩能抵御5万吨级船舶对它的撞击,

2018.6首次学考通用技术试卷+答案word版本

一、选择题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 35 分) (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所示是一款区別于传统加热模式的即热式饮水机,热水无需 等待即按即出,快捷省电。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该款饮水机已获得了专利,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 B.加热快但出水口流量小,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热水无需等待即按即出的设计,符合创新原则 D.顶部采用透明设计便于观察水量,符合实用原则 第1 题图 2.如图所示是一款视觉障碍者出行时使用的智能拐杖。拐杖通过手柄上的触摸板感应使用者手势,并以声音或振动的方式反馈给使用者。手柄内置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障碍物时会持续振动提示变道。下列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智能拐杖的设计综合考虑了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B.适合各种视觉障碍者使用,考虑了特殊人群 C.用手操作触摸板,拐杖即以声音或振动的方式反馈,体现了人机 关系的信息交互 D.探测到障碍物时会持续振动提示使用者变道,实现了人机关系的 高效目标第2 题图 3.某公司生产了一款用于体育场露天看台的塑料椅子,想通过较短时间的试验了解该款椅 子的使用寿命,下列试验方法较合理的是 A.采用模拟试验法模拟太阳光穿过窗玻璃照射进行光照老化试验 B.采用虚拟试验法模拟产品在潮湿、超高温的环境中进行耐腐蚀试验 C.采用强化试验法模拟远高于实际光照强度的太阳光直接照射进行光照老化试验 D.采用强化试验法进行自由跌落试验 4.如图a 所示的结构由三根木档采用榫卯连接而成,其下方二根木档的结构如图b 所示,则上方木档结构合理的是

《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 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的 ,谐波型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瞬态非周期 信号和 准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x μ、均方值2x ψ,方差2 x σ;。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v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v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v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1 21 )(+= ωωj j H ,输入信号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ω 1/2 ,幅值=y √2/2 ,相位=φ -45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05.35 .1+s 和2 2 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123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傅里叶级数展开式 、 和 傅里叶变换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延时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被测量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4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其相频特性为 2 。 (1))()(21ωωQ Q (2))()(21ωωQ Q + (3)) ()() ()(2121ωωωωQ Q Q Q +(4))()(21ωωQ Q - 4、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中,超调量 4 。 (1)存在,但<5% (2)存在,但<1 (3)在时间常数很小时存在 (4)不存在 5、 忽略质量的单自由度振动系统是 2 系统。 (1)零阶 (2)一阶 (3)二阶 (4)高阶

2017年上学期通用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2017年上学期通用技术期末考试试卷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嫦娥二号”的发射是由卫星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五大系统协同工作完成的,这个过程主要体现了系统的() A.整体性B.目的性C.动态性D.环境适应性 2.目前,自动控制技术并不能在所有的行业彻底取代人,其原因在于控制软件设计的智能化程度不够高,这说明()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具有丰富内涵D.设计制约着技术的发展 3.某铸管厂对所生产的水管进行质量检测时,通常采用注水加压的方法检测其强度,该试验用到的试验方法是() A.性能试验法B.预测试验法C.模拟试验法D.虚拟试验法 4.如图所示是一款调味品勺子,具有称重和数字显示功能,便于掌握调味品的用量。该产品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创新原则、实用原则B.经济原则、道德原则 C.美观原则、经济原则D.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5.摩托车事故中,70%以上的驾乘人员死亡都是由于没有戴头盔或者是头盔质量不合格造成头部受伤所致。质量合格的安全头盔能有效保护人的头部,是因为()A.合格头盔制作优良,戴在头部与头部形成一个整体,构成实体结构 B.合格头盔的密封性好,里面的空气能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 C.合格头盔是一个良好的壳体结构,可将力均匀分散的壳体能有效保护头部 D.合格头盔视野清晰,可以帮助车主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6.古建筑多采用“梁柱结构”,当柱与柱之间梁的跨度增大时,则梁的厚度要相应地加大,否则就不足以承受设计所需的重力。这主要反映系统的() A.整体性B.相关性C.环境适应性D.动态性 7.安装铁栅栏门时,要求铁栅栏门安装到门框上能够正常开启和关闭,铁栅栏门与门框合理的连接方式应为() A.榫接B.铰接C.焊接D.粘接 8.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9.裁剪是制衣过程的一个环节,传统的裁剪流程是:整理布料→划线→裁剪;现代服装生产将裁剪流程优化为:将多层布料叠放整齐后直接用电脑控制自动裁剪。此流程优化的目标主要是() A.安全生产B.节省布料C.提高效率D.方便缝制 10.大城市的道路建设年年有大的投入,但是随着私家车的不断增加,大城市的交通反而变得越来越拥挤。市政府对整个交通系统进行分析后,决定建设地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了地铁就能对交通系统实现优化 B.因为地铁速度快,才实现对交通系统的优化 C.因为地铁在地下运行,才实现对交通系统的优化 D.必须与其他交通工具及基础设施配套使用,才能实现优化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系统优化的是 A.城乡规划B.工人师傅根据划线锯割三角铁 C.全国第六次列车提速D.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的应用 12.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理解这一控制现象应该从哪几个角度入手:①对象;②目的:⑨手段:④结果。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⑨④D.①②③ 13.下列关于结构设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8年11月浙江通用技术选考卷(word版含答案)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显示器支架,能根据用户需要带动显器在设定范围内缓慢平动,引导用户跟随屏幕活动颈部。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支架的设计考虑了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B.可根据需要设定乎动的范围,考虑了人的动态尺寸 C.引导用户活动颈部,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D.支架带动屏幕缓慢平动,不影响阅读,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2.如图所示为一款振动试验台。把物品包装后放入试验台,以汽车运输时的颠簸状态进行振动,测试物品是否会损坏。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A.优选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模拟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3.小明构思了下列插接式小発子方案,其中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最好的是

4如图所示为一款适合户外使用的喷雾降温风扇及其评价坐标图。它在普通落地扇的基础上增加了喷雾盘与水箱等,喷雾盘把水箱中的冷水雾化后进行降温。根据坐标图,下列说法中不恰当 ...的是 A.能耗较高 B.不适合室内使用,使用场合比较少 C.性价比的评价很高,说明价格很便宜 D.结合水多进行降温,降温效果较好 请根据第5~6題图完成5~6 题

5.图中多标的尺寸共有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准备用70mmx50mm x6mm 的钢板加工该零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 锉削时可以戴手套 B. 钻孔时不能用手直接扶持该工件 C.加工流程为: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D.使用划针、钢直尺、样冲、铁锤就能完成划线 7.如图所示是一种压紧机构。在力F的作用下,推杆1通过连杆1、摆杆、连杆2推动推杆2将物体压紧。下列受力形式分析中正确的是 A.连杆1受弯曲、摆杆受拉、推杆2受压与受弯曲 B.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推杆2受压与受弯曲 C.连杆1受压、摆杆受拉、推杆2受压 D.连杆1受压、连杆2受压、推杆2受压 8.小明要制作一支个性水笔,他准备用3D打印机打印笔管,购买笔头、墨水。下列流程中不合理的是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_期末考试试题A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试题A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技术的统称。工程测量可分为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2.测量结果与被测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 3.将电桥接成差动方式习以提高灵敏度,改善非线性,进行温度补偿。 4.为了补偿温度变化给应变测量带来的误差,工作应变片与温度补偿应变片应接在相邻。 5.调幅信号由载波的幅值携带信号的信息,而调频信号则由载波的频率携带信号的信息。 6.绘制周期信号()x t 的单边频谱图,依据的数学表达式是傅式三角级数的各项系数,而双边频谱图的依据数学表达式是傅式复指数级数中的各项级数。 7.信号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有效值的平方称为均方值,它描述测试信号的强度(信号的平均功率)。 8.确定性信号可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类,前者频谱特点是离散的,后者频谱特点是连续的。 9.为了求取测试装置本身的动态特性,常用的实验方法是频率响应法和阶跃响应法。 10.连续信号()x t 与0()t t δ-进行卷积其结果是:0()()x t t t δ*-= X(t-t0)。其几何意义是把原函数图像平移至t0的位置处。 二、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直流电桥同一桥臂增加应变片数时,电桥灵敏度将(C)。 A .增大 B .减少 C.不变 D.变化不定 2.调制可以看成是调制信号与载波信号(A)。 A 相乘 B .相加 C .相减 D.相除 3.描述周期信号的数学工具是(D)。 A .相关函数 B .拉氏变换 C .傅氏变换 D.傅氏级数 4.下列函数表达式中,(C)是周期信号。 A .5cos100()00t t x t t π?≥?=??

浙江省瑞安市瑞安中学高二通用技术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D.该设计体现了技术保护人的作用 4. 如图所示的手锯,是金工加工工艺中常备的工具, A. 元宝螺帽 B.锯弓圆弧 C.锯齿大小 D.手柄弧度 F 列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 ) 5. 如图所示是一款电动滑板,采用碳纤维材料,携带非常方便。其 瑞安中学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通用技术试卷 考生须知: 1 .本试题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 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要改动,须将原填 涂处用橡皮擦净。 4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 使用2B 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第I 卷(共72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的智能斑马线,配有压力感应器,当有行人踩在上面 时,斑马线会变成红色,警示过往车辆。而当能见度低的时候, 会变成白色,可以让行人和驾驶员轻松的观察到斑马线。下列针 对该智能斑马线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智能斑马线的设计考虑到人机关系中信息交互因素 B. 智能斑马线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体现技术的目的性 C. 该智能斑马线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D. 智能斑马线的使用,并不能完全保证行人的安全 2.三星公司研制出Smart Stay 技术,并申请了专利,它能够让手机前 置摄像头追踪用户的眼球,当用户看着屏幕时会阻止屏幕自动关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申请了专利,专利所有权人对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B. 运用了图像识别、程序控制等多种功能,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C. 这项新技术的发明,体现技术的创新性 D.可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3.如图所示为某公司推出了一款智能眼镜,内置传感器,通过蓝牙 与智能手机相连接,能够监测用户的眼球和眼皮活动,从而判断用 户的疲劳状态,并通过配套的 App 通知用户。以下说法错误 () 的是 A. 使用这款智能眼镜,能有效的解除疲劳 B. 智能眼镜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C. 配套的App 通知用户,起到了信息交互的作用

通用技术模拟试题二

平昌二中通用技术会考模拟题(二)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1.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 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 )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解放人 2.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 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术的 (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3.人类生活中,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便有( )产生 A.建筑技术 B.食品加工技术 C.纺织缝制技术 D.通信邮电技术 4.小明要设计一个中小学生随身携带的水壶,他对水壶进行了设计分析,你认为对产品进行设计分析应考虑的因素是( )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5.某花农拟建一间养花温室,该温室的环境调节系统应能根据不同的花种和生长期对环境的要求,灵活地调节室内环境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这个事例说明了( )。 A.组成温室的各个部件必须都是高科技产品,否则就实现不了整体功能 B.温室是一个封闭系统,不需要和外界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C.温室系统的设计,首先要明确其目的,否则就无法形成一个良好、有序的系统 D.温室系统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局部,对全局可以考虑得少一些6.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标

通用技术试卷Word版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题,每小题 分,共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所示是一款微型多旋翼无人机,它是利用无线电 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的飞机。无人 机目前在航拍、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 绘等领域得以应用,但是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也可能会发生失去控制坠落伤人。下列关于无 人机的说法中,不合理 ...的是 ??在航拍、灾难救援、测绘等等领域得以应用,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从传统的飞机到无人机,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无人机会失去控制坠落伤人,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无人机能飞行航拍,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以下是某冰箱企业设计时的部分分析,其中不是 ..从人机关系静态和动态尺寸出发考虑的是 ??冰箱操作空间水平范围为 ??— ???? ??冰箱的最大高度低于 ????? 第 题图

? 冷冻箱、冷藏箱高度分别为 ????、 ??显示部分的安装高度不高于 ????? ????,上下层比例协调 ?? 如图所示是周星同学所在学校报告厅的座椅,他想 在座椅靠背后面设计一个可翻转的小桌板用来放置学习用具, 平时不用时桌板可以向上翻起收纳。周星同学构思了多种方案, 下列方案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是 第 题图 ?? ??

? .如图所示的尺寸标注, 多标的尺寸有 第 题图 ???处 ? ??处 ???处 ? ??处 ?如图所示是一种可折叠结构,在悬臂上悬挂重物 后,悬臂与螺钉的主要受力及变形形式是

A 悬臂受拉、螺钉受拉 B 悬臂受弯曲、螺钉受压 C 悬臂受压、螺钉受压 D 悬臂受弯曲、螺钉受剪切 ? 如图所示的工件 中间的孔槽是通的。现用扁钢加工该工件,以下操作中正确的是 ?.用钢锯锯出 ???的弧形轮廓 .用圆锉修整????和 ???两段弧形的轮廓 .钻孔时为了安全带上手套 .钻孔后用平锉锉削中间凹槽的平面部分 ?用方钢加工如图所示的工件,以下加工流程中合理的是 ??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划线→钻孔→锯割→锉削 ?划线→锉削→钻孔→锯割 ??划线→钻孔→锉削→锯割 ? 如图所示是某机器零件的加工流程,该零件主要在机器外部使用。对机器进行改 第 题图 第 题图 第 题图

《测试技术基础》期末试题及答案_-

第一章 信号及其描述 (一)填空题 1、 测试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而信息总是蕴涵在某些物理量之中,并依靠它们来传输的。这些物理量就是 信号 ,其中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电信号。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以 时间 为独立变量;而信号的频域描述,以 频率 为独立变量。 3、 周期信号的频谱具有三个特点:离散的 ,谐波型 , 收敛性 。 4、 非周期信号包括 瞬态非周期 信号和 准周期 信号。 5、 描述随机信号的时域特征参数有 均值x μ、均方值2 x ψ ,方差 2x σ; 。 6、 对信号的双边谱而言,实频谱(幅频谱)总是 偶 对称,虚频谱(相频谱)总是 奇 对称。 (二)判断对错题(用√或×表示) 1、 各态历经随机过程一定是平稳随机过程。( v ) 2、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频域描述包含相同的信息量。( v ) 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x ) 4、 非周期信号幅频谱与周期信号幅值谱的量纲一样。( x ) 5、 随机信号的频域描述为功率谱。( v ) (三)简答和计算题 1、 求正弦信号t x t x ωsin )(0=的绝对均值μ|x|和均方根值x rms 。 2、 求正弦信号)sin()(0?ω+=t x t x 的均值 x μ,均方值2x ψ,和概率密度函数p(x)。 3、 求指数函数 )0,0()(≥>=-t a Ae t x at 的频谱。 4、 求被截断的余弦函数 ?? ?≥<=T t T t t t x ||0 ||cos )(0ω的傅立叶变换。 5、 求指数衰减振荡信号)0,0(sin )(0≥>=-t a t e t x at ω的频谱。 第二章 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 (一)填空题 1、 某一阶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为 1 21)(+= ωωj j H ,输入信号 2 sin )(t t x =,则输出信号)(t y 的频率为= ω ,幅值 =y ,相位=φ 。 2、 试求传递函数分别为5 .05.35.1+s 和 2 22 4.141n n n s s ωωω++的两个环节串联后组成的系统的总灵敏度。 3、 为了获得测试信号的频谱,常用的信号分析方法有 、 和 。 4、 当测试系统的输出)(t y 与输入)(t x 之间的关系为)()(0 0t t x A t y -=时,该系统能实现 测试。此时,系统的频率特性为 =)(ωj H 。 5、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就意味着传感器所感知的 越小。 6、 一个理想的测试装置,其输入和输出之间应该具有 线性 关系为最佳。 (二)选择题 1、 4 不属于测试系统的静特性。 (1)灵敏度 (2)线性度 (3)回程误差 (4)阻尼系数 2、 从时域上看,系统的输出是输入与该系统 3 响应的卷积。 (1)正弦 (2)阶跃 (3)脉冲 (4)斜坡 3、 两环节的相频特性各为)( 1ωQ 和)(2ωQ ,则两环节串联组成的测试系统,其相频特性为 2 。

通用技术期末考试题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测试题 通用技术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始人最初选择穴居或在树上栖局等居住方式主要是因为() A.劳动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舒适的需要 D.人的兴趣 2.推动照明技术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A.劳动 B.发明 C.人类的需求 D.人的兴趣 3.疟疾、鼠疫、天花、肺结核等疾病曾夺去数百万人的生命,现代人却对它们不再 恐慌,这是因为() A.现代人比过去人体质好 B.技术保护了人 C.技术解放了人 D.现代没有人患这些病 4、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各种新的技术不断地产生并且得到了发展,它们对人类 的帮助也越来越大。比如微波炉技术和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的作用。 A.保护人 B.解放人 C.发展人 D.促进人 5、下列关于技术与人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技术先于人而产生 B.技术的发展与人毫无关系 C.技术产生后相对来说是不会再发生变化的 D.技术源于人的需求与愿望,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6、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地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满足了。”这说明() A.技术解放人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改变世界 7、2007年12月31日,国家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 袋的通知》。作出这个决策,主要体现了技术的价值中的()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经济 8、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的平板电脑,在计算机技术发展进 程中,伴随着无数次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这主要说明技术具有() A.专利性 B. 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9、在麦当劳快餐店里,不同的汉堡有不同的包装盒,而且包装盒上都印有“商品外 包装已申请专利保护,请勿仿造”的字样,该专利属于() A.发明专利 B.实用新型专利 C.外面设计专利 D.食品包装专利 10、某人发明一种带灯的淋浴喷头。该喷头在喷洒水的时候,当水温≤32℃时,LED 灯会发绿光;当水温在33℃~41℃时,LED灯会发蓝光;当水温在42℃~45℃时灯会发红色的光;当水温≥45℃时,LED灯会红色闪烁;从设计的人机关系的角度来看,该喷头的设计主要() A.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B.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考虑了人们的动态尺寸 11、手机的发展日新月异,体积不断缩小,功能不断增加,由此可见() A.技术在不断地创新 B.这不能算是创新 C.手机不需要创新 D.创新只能是新的发明 12、专利权是不能自动取得的,对于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实用新型 技术,必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那么专利的申请过程是() a.初审阶段 b.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c.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 d.受理阶段 e.提交申请阶段 f.授权阶段 A .abcdef B.abefcd C.edabcf D.ecbdfa 13.如图所示是各种剪刀,这些剪刀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综合原则B.经济原则C.实用原则D.美观原则

最新高中通用技术试题(含参考答案)合集

2011年第一学期模块考试 通用技术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第l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B.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2、如图所示是一款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机器人,它除了供游客查询信 息外,还能为游客演奏音乐、表演中国功夫等。该机器人的使用主要 是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3、如图所示为一款带手把的碗。手把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经济原则 B.美观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4、如图所示为一款可以在沙发上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桌,设计 该电脑桌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沙发的宽度 B.人体的宽度 C.笔记本电脑的尺寸 D.沙发的高度 5、张明用薄铁板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 确的是 A.划针紧贴导向工具,在薄铁板上划线,样冲倾斜对准交叉点, 扶正冲眼 B.左手紧握薄铁板,右手握紧手锯进行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C.用台虎钳夹紧零件,锉削锯割面,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 D.将钻头正直装夹在台钻上,用手钳夹紧零件,对准冲眼钻孔 6、周文用麻花钻加工了一个孔,该孔剖开后的形状应该是 7、如图所示为电子喇叭电路图,在该电路图中出现的电子元 件符号除了电池、喇叭、开关外,还有 A三极管、电阻、电容 B.电阻、二极管、三极管 C.电容、变压器、电阻 D.变压器、三极管、电容 8、如图所示为某零件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俯视图是

江西省2018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word免费版)

江西省2018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WORD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帕金森病患者因手抖影响进食,有人发明了一种防抖勺,能够帮助患者进食时,减少手的抖动对勺子的影响。这种防抖勺充 满电可使用2-3天。下列说法不正确 A.该防抖勺的设计满足了特殊人群的需要 B.若防抖勺没有电了,就会影响防抖勺的使用, 说明技术应用具有两面性 C.该防抖勺的制造技术需要运用多门学科的知 识,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防抖技术的发明,推动了防抖摄影机、防抖 勺等产品设计的进步 2、今年全国两会会场上,一款矿泉水瓶上的绿色标签引发了媒体的关注。在这款标签上,可用笔签名,也可用指甲轻轻一划作标 记,避免拿错水瓶。下列关于该标签的设计,体现 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该标签的可签名设计 B.可用指甲在该标签上作标记 C.该标签印有“请喝完”的提示语 D.该标签的颜色设计 3、小玉发现生病的父亲泡中药茶时,常常难以控制合适的浓度,于是她设计了一款可以自由调节杯内网盒高度的新型水杯,并且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关于这个案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玉发现问题的途径是观察生活 B.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 C.该专利的申请程序要经过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实质审查、授权等多个阶段

D.该专利的保护期限是10年 4、如图,是某一汽车爱好者发明的安全伞。下列关于该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乙丙丁A.图甲:伞的边缘有反光警示条,雨夜出行能警示过往车辆,实现了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图乙:该伞可以单手操控,自动开收,这种控制属于手动控制 C.图丙:带有安全带切割器的伞柄上有一个凹槽设计,用于隐藏刀片,这体现了设计的安全性原则 D.图丁:伞柄上的破窗器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在遇到险情时可破窗逃生 5、小钟发现班上很多同学家离学校较远,中午趴在课桌上午休,经常睡得手发麻,于是她设计了一个拱形的午睡枕头(如图所示)。午休 时可以将枕头跨在手腕上,头靠在枕面,手就不会发麻。 在设计前,她收集了以下信息:①制作枕头的材料;②班 级的人数;③额头所需的托盘弧度;④同学手臂的粗细; ⑤教室的大小。其中你认为必要的信息是 A.②③⑤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6、如图,是某款壁灯上的一个标签,该标签为产品的 【产品名称】LED太阳能壁灯【稳定功率】 2. 4W 【货号】00 【输出流明】260LM 【产品重量】0. 8KG 【产品光源】LED 【产品尺寸】247×132×64mm 【防漏电等级】CIASSⅢ 【产品色温】4000K 【防水防尘等级】IP44 A.配件清单说明B.技术参数说明C.结构组成说明D.维护保养说明7、如图,是一款公交地铁一卡通智能戒指。出行时,将佩戴的智能戒指靠近公交、地铁的读卡器设备,即可感应并读取相关信息,实现支付。关于该智能戒指

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复习综合测试通用技术试题(九)

浙江省2019届高三高考通用技术复习综合测试试题(九)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如图是一款新型的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头上的电子显示屏可以显示尺寸。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电子显示屏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考虑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如图所示是两款小提手,回答2~3题。 2.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关于小提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握柄处形状符合手形,实现了舒适目标 B.整体没有棱角,实现了人机关系安全的目标 C.外观采用多种颜色,主要是考虑了人的心理需求 D.采用工程塑料,重量轻强度好,实现了人机关系健康的目标 3.从设计分析和评价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积小、质量轻,主要考虑“人”的因素 B.采用工程塑料,强度好,主要考虑“物”的因素 C.该小提手的两端弯钩向内设计,体现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D.既可以当小提手又可以当弹簧测力计,体现设计的实用原则 4.如图是一款创意衣架,它是从巨型的输电塔获得了灵感,其造型独特、功能多样。如果要对这款创意衣架进行稳定性试验,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将铁塔模型竖直摆放平稳 B.只在铁塔模型的A处或B处挂钩码 C.逐渐增加钩码质量 D.记录钩码离地面的距离 5.以下对图中尺寸标注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标1处 B.漏标2处 C.R12错标 D.标注正确 6.小明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用大小合适3 mm厚的方形钢板制作如图所示房屋模型的钥匙扣挂件。下列工具中,组合正确并且用到的是() 7.如图为挖掘机挖土和倒土的工作过程,关于液压杆的受力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挖土时,液压杆1受压,液压杆2受拉 B.挖土时,液压杆1受压,液压杆2受压

(完整)原创通用技术2019高考模拟试卷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据悉三星石墨烯电池近两年将商用。石墨烯电池拥有使用寿命长、充电速度快等优势,它还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且不容易出现电池爆炸的情况,安全性方面也更有保障,这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有着跨时代的意义。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烯电池较普通电池充电速度快,体现了技术的创 新性。 B.石墨烯电池可以承受更高的温度,不易出现爆炸,体 现了设计的实用原则。 C.石墨烯电池使用寿命长,但成本高,体现了技术的两 石墨烯 面性。 D.石墨烯电池对于智能手机有跨时代的意义,体现了技术是设计的平台。 2、如图多功能碎菜料理机,手摇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轻轻一摇,就能轻松搅馅儿包饺子,做辅食,自制调味料。它机身透明,可以清晰的看到碎菜过程。 料理机采用食品级材料,无毒无异味,环保。从人机关系角度出 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手摇柄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体现人机关系的舒适。 B.轻轻一摇就能轻松搅馅儿,体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 C.料理机机身透明,体现了信息的交互。 D.采用食品级材料,体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 3、如图是一款会爬墙的排插,圆形外观设计,给插孔更多空间,可同时插入各种大插头设备,互不干扰随意插拔。从壁虎爬墙中得到灵感,采用强吸附技术,可以牢牢固定。它适用于瓷砖、木板、玻璃、大理石等各种光滑墙面。高分子微细材 料水洗晾干后,可循环使用。以下设计分析不是从环境的角度 考虑的是() A.圆形外观设计,给插孔更多空间,可同时插入各种大插 头设备。 B.从壁虎爬墙中得到灵感,巧妙利用空间。 C.适用于瓷砖、木板、玻璃、大理石等各种光滑墙面。 D.高分子微细材料水洗晾干后,可循环使用。 4、如图所示是一款迷你款小型暖风机。双面进风,对流更快,热量转化高,三秒即热;可调节控温设置,过热自动断电;节能省电,低至四小时一度电;静音技术,无噪音工作不打扰睡眠,声音低至39分贝;额定功率250w,等同于一台台式电脑,宿舍使用不跳闸;底座支撑好,稳定不易倒。以下对暖风机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江西省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word版)教学内容

2017江西省高考《通用技术》试卷及答案 (w o r d版)

2017年江西省普通高考《通用技术》试卷(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根据液体塑形技术设计了一种球形可食用水泡,其外膜由可食用的天然海藻提取而成,即使丢弃也能自然降解,不会污染环 境,且每个水泡的成本不到一角钱。下列关于水泡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液体塑形技术对可食用水泡的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B、可食用水泡的设计是液体塑形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C、可食用水泡外膜的设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 D、可食用水泡低成本的设计体现了经济性原则 2.小童买了一辆新车,具有车窗防夹手的功能。车窗玻璃在上升过程中,若遇到一定的阻力就会马上停止上升或向下降到最低。现在他要对这种功能进行检测,下列测试材料中较为合适的是 A、玻璃棒 B、人手 C、铁棒 D、橡胶棒 3.小丽同学想设计一种两用眼镜盒,提供给同时拥有框 架眼镜和隐形眼镜的人群使用。在设计前,她收集了以 下信息:①制作眼镜盒的材料;②眼镜的度数;③眼镜盒的连接方式;④隐形眼镜镜片盒及护理液所占空间大小。其中你认为必要的信息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桥梁斜拉索检测机器人“探索 者-IV”号,它能代替人工在桥梁斜拉索上爬升,并且对

斜拉索的外观损伤、内部钢丝锈蚀与断丝等情况进行全自动无损检测,检测过程不需封桥,具有快捷、准确和安全等特点。下列关于“探索者-IV”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的研发是科学活动,不是技术活动 B、它为桥梁斜拉索的安全性评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C、它的应用优化了桥梁斜拉索检测流程 D、它的应用可避免封闭交通带来的经济损失 5.等红灯是一件相当枯燥乏味的事,如果有人把原来呆板的红灯设计成欢快、优雅、搞怪的“跳舞小红人”,你是否愿意耐心等待呢?关于这个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人跳舞欢快、优雅、搞怪,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B、小红人跳舞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C、小红人跳舞的设计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D、小红人跳舞的设计提高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 6.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顺利完成首飞试验。首飞后还将对飞机进行极限载荷静力试验,届时飞机将加载1.5倍的限制载荷并能承受一定时间而不被破坏。这种试验方法属于 A.优选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虚拟试验法 D.对比试验法 7.如图,是一种防近视笔。写字时,拔出笔套,电源导 通,笔尖弹出。笔杆上的电子眼窗口内的感应器可以探测 孩子的书写姿势,如果姿势不正确,笔尖就会缩回,无法

2021-2022年高二通用技术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21-2022年高二通用技术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几年我国多地频繁出现PM 2.5爆表现象,呼吸道感染患者剧增;自从xx我国相继出台节能、减排、低碳等相关法律法规,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国家和社会各界关注。上述案例说明() A.利用技术只会破坏自然,人类不可能和自然成为朋友 B.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主要问题,环境是次要问题 C.人类在利用技术时,不可忽视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D.技术的发展给自然带来问题,故不能利用技术来改造自然 2.下列事例体现技术具有解放人作用的是() A.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B.埃博拉疫苗的成功研制使接种者免遭该致命病毒的侵害 C.某手机机身75%由可回收降解的植物性材质制造 D.手机指纹识别系统使用户日常繁琐的解锁操作变得便捷图1 3.如图1所示,某新款智能眼镜通过内置的传感器监测眼球和眼皮活动,来判断用户的疲劳程度,并通过手机软件通知用户。该产品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原则。 A.美观 B.经济 C.可持续发展 D.创新 4.新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准确地监测到人们在运动时的各种数据。将该技术应用到运动装备中, 有助于运动员分析数据,调整动作,提升技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为设计运动装备提供技术支持 B.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能帮助设计人员提升设计技能 C.运动装备的生产技术成为传感器技术设计的平台

D.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对运动装备的设计不产生影响 5.某校举办运动会,要求各班设计制作活动展板。以下为设计制作过程的步骤:①制作、检测、评价和改进;②确定项目主题,制定设计目标;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权衡论证、决策;④详细的设计基本参数、功能、材料选取、人员安排等。其正确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 ②①④③ 6.xx9月20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成功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记录。此前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技术试验,其中用计算机虚拟(仿真)现实中释放卫星过程的试验方法属于() A.优选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强化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7.如图2所示的尺寸标注中错误的是 ( ) A.10的标注 B.R15的标注 图2 C.20的标注 D.R16的标注 8.以下关于工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喷涂油漆工艺只是为了美观 B.工艺就是工具的使用 C.构件间的连接方法属于工艺 D.零件装配不属于工艺 9.下列关于自行车的设计,不属于 ...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的是() A.改变颜色更加美观 B.采用折叠设计便于携带 C.增加车筐方便置物 D.采用避震结构减小颠簸 10.为防止户外钢结构广告牌被大风刮倒和毁坏,广告牌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① 稳定性②安全性③美观性④强度⑤民俗⑥个性化需求()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③⑤⑥ 11.西安永宁门俗称“南门”,是西安城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从技术角度对其赏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仿建的新箭楼使用轻型材料,重量更轻,内部空间更大 B.南门不仅是西安亮丽的名片,更是西安不可复制的地标 C.是集文物保护、历史街区、旅游景区、都市休闲、生态水系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国际特色人文景区 D.彰显了西安城市文化特质,更孕育了城市钟灵毓秀的气质,积淀了城市丰厚绵延的底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