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所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将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以及三位数乘两

位数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知识点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重点,在全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思路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4、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PPT)、每一小组一张卡片

二、说教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小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通过和学生谈话,想带学生去逛书店的方式导入,老师并提出想去书店,先来做几道题。

设计的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谈话方式引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也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态。

复习题的设计意图:复习我们以前学过且本节课要用的知识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学生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14×12=

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因此引入用点子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合作讨论算出小圆点的个数,也就是书的本数。

设计意图:把求积转化成小圆点的个数,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列出的算式

14×2=28

14×10=140

28+140=168

尝试让学生写出两个乘法算式的竖式,并把两个乘法竖式合并成一个乘法竖式。

1 4

× 2 1 4

2 8 × 1 2

1 4 1 4 0

× 1 0 1 6 8

1 4 0

老师解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书写格式以及笔算算理。

3、总结算理: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去乘第一个因数,

得数末尾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末位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通过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首先让学生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就是将其分解成两位数乘一位数和整十数进行计算,让学生理解其书写格式以及笔算算理。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精讲多练,点拨矫正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识,加深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

(四)拓展生成,达标反馈

设计意图:练习循序渐进,学生独立解决后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乘法计算法则的理解。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最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6课牧童之歌 一、教学目标 、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度记住唢呐的音色。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感受歌曲风趣、幽默的风格特点,并能在衬词“来咿噢都” 处按指定节奏拍手。 、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感受歌曲中旋律的重复与变化。用歌声表达人们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按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之间的换气要求演唱,用柔和的歌声表现歌曲的意境。认识全音符,并在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中唱准全音符的时值。 、能用指定的音为节奏短句编配旋律。 二、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学唱歌曲《剪羊毛》,聆听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第二课时:聆听乐曲《小放牛》,认识唢呐,做编创旋律的练习; 第三课时:学唱歌曲《小小羊儿要回家》,学习全音符,复习歌曲《剪羊毛》。 第一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剪羊毛》 1、聆听歌曲范唱导入。熟悉旋律,了解歌词大意。 2、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3、出示歌谱,边听边看歌谱,问: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通过刚才跟着音乐律动你能发现歌曲有几个乐句?哪几个乐句是一样的? 4、指导学生跟着琴模唱第一段旋律。 5、模唱第二段旋律,让学生说说歌曲中带色块的旋律和其他几句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6、学唱歌词时,问: 【1】歌词中的“白云”“雪堆”“丝绵”“皮袄”指的是什么? 【2】剪羊毛也是比较累的劳动,但众有没有感觉很累。为什么?从你对歌曲的理解中,你认为用什么样的速度和情绪来演唱,更能表达牧羊人愉快劳动的心情? 7、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8、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第二段伴奏。 9、总结。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2. 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各不相同。 3.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 A.选饱满的、没有损伤的种子。——选种 B.种子埋的深度约为1厘米。C.要浇适量的水。 4.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5. 书本第8页,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不会蒸发到空气中去。试管中水面降低了,说明水分被根吸收了。 6. 根的作用: A.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B.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所以把植物从土壤中拔出很难) 7. 凤仙花是双子叶植物,它的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胚由胚根、胚芽和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子叶的作用是提供营养,植物的长出的第一对叶子称为子叶(也就是种子里面的子叶),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一样。 8. 凤仙花的子叶淡绿色,椭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叶脉。以后长出来的叶子 称为真叶, 真叶是凤仙花真正的叶子,椭圆行,边缘锯齿状,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 9. 植物叶子平展的,而且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利用到更多的阳光。 10. 叶的作用:绿叶和茎中的叶绿体能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光合作用。也是密封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没有被憋死的原因。 光合作用的水大部分是由根吸收的。二氧化碳是叶吸收的。 11. 茎的作用: A.支撑植物,包括叶在空中的伸展。 B.运输水分和养料运输方向: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

将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2. 茎的高度变化图:画点线图,先找点,再连线。凤仙花越长越高了。 13. 凤仙花开花的位置在茎上。花大部分为红色,有些淡粉(接近白色)。 14. 凤仙花组成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5. 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16. 挑开一朵变干的凤仙花,可以看到果实,凤仙花的果实是纺锤形的。凤仙花的果实成熟后种子会弹出来。 17. 凤仙花开花后植物还会长高一点点,不明显。果实成熟后,植物不会长高了。 18. 凤仙花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种子 19. 一般一株凤仙花可以长20个左右的果实,每个果实里可以有17、18个种子,也就是一粒种子繁殖出了几百粒种子,凤仙花种族就这样延续壮大。 20. 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长在节上的。 21. 茎的不同形态: 直立茎:凤仙花,竹子,杨树,蚕豆……缠绕茎:牵牛花…… 攀缘茎:葡萄,爬山虎,豌豆……匍匐茎:南瓜,番薯…… (攀缘茎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卷须) 22.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植物的叶片就是一个绿色加工厂,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2020必考)

人教三年级下册4篇说课稿 第一篇《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写景状物散文。作者郑振铎抓住春天的景物特点。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这篇课文语言生动、简朴、感情真挚、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有条理地记叙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分析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会认九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说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色。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品悟法。“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本课教学,我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以读为本,读悟交融,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形成新的感知。 2、课件演示法。课件演示起着使教学直观化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在本课教学中,我将利用课件,呈现美丽的春天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 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想象,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单元的目标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把预设目标落实到实处,我安排两课时来完成教学。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研读第一段。第二课时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课文2——4自然段,感受春光的美丽,体会燕子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下面我想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安排。本课时,共分4大板块。分别是:一、谈话,引导积累,二、学第2段,感悟春天的美丽,三、学习3、4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动静态之美。四、内化,让燕子留驻在心间。 (一)激情导入,引导积累。 春天是百花争艳、鸟语花香的季节。美好的春天,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回忆一下,你想起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背一背,通过背诵春天的诗歌,顺势引导:课文中哪个部分也写了春天的美景?(这一环节,我之所以这样设计,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语文储备,让学生去摸触文本。另一方面,使课堂拥有浓浓的语文味。) (二)深入探究、感悟春天 出示“微风吹拂着。。。。。。的春天。”这三句话,不止向我们展现一个静止的画面,还有一种生机,微风在动,柔柳在动,草、花,也都赶集似的聚拢来。为再现春天生动而热烈的景象,同时积累语言,我这样安排: 先让学生读读这三句话,你读懂了什么?(读懂了1、春天的雨飘飘洒洒的、细细的,2、微风在柔柔地吹拂,柳丝黄而嫩。等等)当学生说道:他们赶集似的聚拢来。我追问,“赶集明白吗?”很多学生会说“蒲歧九月的时候很多人到集市上买东西,那就是赶集。”因为我们学校的孩子对蒲歧九月印象特别深刻。让学生联系实际,很容易理解赶集。接着想象说话:还有谁去赶集呢?看课件出示的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轻轻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要闻一闻春天的气息。当学生看完图片后,我问:你的心情怎样?学生可能会说:高兴、欣喜,再让学生把这种感觉带进去读。在此基础上,课件放出燕子的叫声,小燕子来了,读读文中的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

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案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童趣 第一课时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师范唱)。 2、接龙游戏(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学生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4、指导纠正。重点指导: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课题:《对鲜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引入《对鲜花》。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重点指导:“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2、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第三课时课题:《在钟表店里》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在钟表店里》这首管弦乐曲,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一起欣赏一首管弦乐曲,听完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给乐曲起个名字(欣赏第一乐段),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题。 二、主题欣赏 1、在这首乐曲中有一段旋律反复出现多次,这就是乐曲的主题音乐(播放主题音乐)。 2、生一边听一边轻轻晃动身体。 3、模唱主题旋律,感受体会这个主题表现了什么?(表现了钟表店里的钟表在准确地走着;钟表店里的工人们在快乐地招呼客人……) 三、完整欣赏 1、初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四次)?乐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快—慢—快)? 2、复听,教师可带领学生随着乐曲做一些简单的律动,如表现钟表走动的动作等,以便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 3、表演欣赏,在琳琅满目的钟表店里,修表工人在清脆的钟表声中愉快的工作的情景。 四、小结 第四课时课题:《鸟店》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鸟店》这首管弦乐曲,教育学生爱鸟、护鸟,为建设我们的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2位数乘2位数练习题80道

1、25×36= 2、38×38= 3、28×45= 4、81×17= 5、35×58= 6、804÷6 = 7、183÷4 = 8、74×87= 9、26×75= 10、54×87= 11、35×68= 12、47×69= 13、84×65= 14、68×74= 15、900÷6 = 16、8648÷4 = 17、35×24= 18、64×95= 19、48×17= 20、36×17= 21、57×36= 22、43×38= 23、61×45= 24、72×17= 25、39×58= 26、81×24= 27、41×18= 28、76×87= 29、67×75= 30、242÷2 = 31、37×68= 32、52×69= 33、26×65= 34、28×74= 35、615÷3 = 36、64×94= 37、51×24= 38、92×95= 39、896÷8 = 40、408÷4 = 41、25×38= 42、38×47= 43、28×82= 44、81×41= 45、35×81= 46、62×51= 47、778÷6 = 48、74×35=

49、26×64= 50、54×62= 51、846÷2 = 52、47×51= 53、84×51= 54、654÷3 = 55、18×77= 56、57×78= 57、815÷5 = 58、64×61= 59、936÷3 = 60、36×66= 61、29×36= 62、5400÷6 = 63、28×84= 64、81×85= 65、35×95= 66、62×84= 67、485÷5= 68、74×57= 69、26×62= 70、54×62= 71、35×81= 72、47×51= 73、84×32= 74、68×62= 75、18×15= 76、57×24= 77、35×38= 78、64×51= 79、48×27= 80、36×54= 81、91÷7 = 82、340÷2 = 83、644÷7= 84、47×57= 85、824÷4 = 86、93×35= 87、92×62= 88、88×49= 89、87×28= 90、84×44= 91、27×57= 92、27×5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米; =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米 =0.00001千米 .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 米(m) = 1 分米 10 厘米(cm) = 1 分米 100 毫米(mm) = 1 分米 10 分米 = 1 米(m) 0.1 分米 = 1 厘米(cm) 0.01 分米 = 1 毫米(mm)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 km。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 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100(加数) +(加号) 300(加数) =(等于号) 400(和) 8.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1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1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5.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16.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17.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小虾》说课稿

《小虾》说课稿 说教材: 《小虾》通过对小虾吃东西、打架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以生为本、以读为本、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为目标,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小虾的特点,感悟作者的喜爱之情。 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的认读、运用。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及各种有趣的活动,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4、抓住重点词语理解一段话,体会作者是如何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 说教学重点: 了解小虾的生活习性,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说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围绕一句话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对所读的课文质疑,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并能联系上下文对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利于教学的开展。 说教学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出示课件小虾图片,谈话导入新课。(直观导入,激发兴趣) 2、板书课题《小虾》。 3、质疑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关于小虾的什么呢? 二、自读识字(6分钟)(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内容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先画下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撰写活动设计是备课的重要环节。教案写得好,目标明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那么在教案的实施过程即上课时就能得心应手、有条不紊、中心明确。反之,则条理不清、轻重不分,教者思绪不明,学者一头雾水,就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几篇苏少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

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嘀哩嘀哩》 师: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春天的小河》 师: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5、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6、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来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最高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再口算480÷8得60。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题

学习-----好资料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填空题。 1、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 2、学过的时间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3、时针走一大格是(),分针走一大格是(),秒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 4、1时=()分1分=()秒120秒=()分 180分=()时5分=()秒4时=()分 2时20分=()分75分=()时()分 3分13秒=()秒100秒=()分()秒 5、填合适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1)、一节课40()。(2)、李静跑50米的时间是12()。 (3)、爸爸每天工作8()。(4)、小明跳50下绳约需30()。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 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7、6分○60秒160分○3时4分○200秒3时○300分 250分○5时60秒○60分10分○600秒120分○2时 二、判断题。 1、秒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走一小格。() 2、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行驶了2小时45分。 () 3、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指着10,这时是5:30. () 4、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5、明明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分到校,她路上用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一场电影大约播放()。 ①500秒②8时③100分 2、小丽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多长时间?列式为()。 ①1×4 ② 4×1 ③20÷4

学习-----好资料 3、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①3时30分②2时30分③1时30分。 4、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结束。 ①7:30 ②6:30 ③8:30 5、学校早上8:25上第一节课,这节课上40分,中间休息10分,()上第二节。 ①9:05 ②8:75 ③9:15 四、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李明从下午4:40到下午5:10一直在看动画片,她一共看了多长时间? 3、从湛江到南宁的火车经过玉林的时间是中午11:40分,现在要晚点2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 4、一根24米长的木棒,每4米据一段,据一次要4分。据完这木棒要多长时间? 5、小芳走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若每层楼之间楼梯数相同,她用同样的速度上到七楼,需要多长时间? 6、东环小学下午2:50上课,4:4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多长时间?

3 荷花-说课稿——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荷花》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荷花》。 本单元所安排的课文学习都是与生活相紧密联系,既写景,又透露出情,很好地做到了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让学生在接触自然、感悟自然的同时,能够更加地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荷花》这篇课文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经典的一篇记叙式写景课文,本文写了作者叶圣陶爷爷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作者寥寥400个字,把满池荷花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因景美而入情,以情深而观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突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教学目标: (1)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重点、难点: (1)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会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身理、心理特点和一些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 教法:我是这样来教这篇课文的。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在这里,我就会注重以读为本,顺学而导,品词析句,读中体验,读中想象,读中悟写,读写迁移。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朗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学法:关于在学生如何学的方面,我会以学生为主,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阅读,圈圈点点,批批注注。在读、说、想、写、背的语文实践中不断夯实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快乐宝贝 第一课时 课题:《快乐宝贝》 教学目标: 1、这是一节以声乐为主、律动为辅的综合课。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为歌曲创编律动。 重点难点: 1、用自然、真挚的歌声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为歌曲创编律动。 课前准备:《快乐宝贝》歌片、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 一、律动 1、初听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感十足的歌曲,请同学们边听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打拍子。 生:听音乐活动。 2、复听 师:同学们的节奏感真强,这一遍我们再听的时候,请大家跟我一起做律动。 师生活动:跟着音乐做律动。 二、教唱歌曲 1、范唱 师:同学们的动作非常优美,现在请大家休息休息,听老师把这首歌曲给大家唱一遍

(师范唱)。 2、接龙游戏 师:这一遍,我请同学们和老师配合,唱的部分老师来完成,说的部分请同学们来完成(师生接唱)。 3、学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看着歌片,跟着录音自己学唱歌曲。 生:自学歌曲。 4、指导纠正 (1)说的部分切忌大声喊叫。 (2)衬词“噜啦”的咬字要清晰,突出快乐宝贝的得意心情。 (3)第16小节的“宝贝”用气息支持,唱满四拍。 5、巩固新授 师:请同学领唱(1~2名)。 生:通过领唱、齐唱,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三、创编活动 1、谈话 师:歌曲中唱到的快乐宝贝是谁呀? 生:是我们。 师:谁来说说你的快乐,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生:…… 2、创编律动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唱起来、跳起来,尽情展现我们快乐的生活吧!生:一边唱《快乐宝贝》,一边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课题:《对鲜花》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①(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2、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 2、没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 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增: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 5、2、3、5倍数的特点 2的倍数: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2的倍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比如:462,4+6+2=12,12是3的倍数,所以462是3的倍数. 6、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 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6=4,甲数为:4×5=20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美丽的大自然 《太阳出来了》 活动目的:1、学唱歌曲每一句的句末象声词时用跳跃地演唱 2、体验接唱这一演唱情势 活动筹备:太阳、小鸟、风、树叶、海浪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图理解歌词 1、教师依次出示太阳、小鸟、风、树叶、海浪图片问幼儿是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太阳出来了》,幼儿随老师看图理解歌词 2、幼儿随教师一段一段地演唱,每一幅图都是一段歌词,请幼儿根据老师指的图学唱歌曲 3、练唱歌曲 (1)、学习歌曲每一句的句末歌词时用跳跃地演唱 (2)、学习用接唱的方法演唱歌曲(老师和幼儿接唱、男生和女生接唱、分组

接唱) 4、幼儿边看图,边完全地演唱《太阳出来了》 五、组织下课。 《森林与小鸟》 教学内容: 欣赏《森林与小鸟》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热爱地球热爱动物对我们人类的重要,爱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学准备: 录象资料、有关地球环境恶化的文字、图片、 《森林与小鸟》的录音带、打击乐器(碰铃、 响铃、双响筒、沙锤、三角铁、铃鼓)各种头饰。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森林与小鸟》,掌握乐曲的情绪,摸唱乐曲的主题并能区分乐曲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这一部分我通过语言引导) 1. --------------------------------------------------------------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森林做客,小鸟们要开森林大会!我们去参加,好不好?2.(播放第一部分乐曲):师开始语言引导------------------------------------------ “在去的路上,我们听到(小鸟快乐的叫声),森林的早晨是那么(优美、宁静)(小鸟)醒来了(它们唧唧喳喳像是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播放这一段音乐的时候,老师用柔和的声音,轻轻地朗诵,引导学生们感受大自 然的美好和宁静。 3. 师:小鸟真高兴,我们呼吸了新鲜空气,感染了它们的喜悦,我们和小鸟一起 跳舞迎接黎明。 (再播放第一部分乐曲)------- 这部分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多听感受大自然的 美。 二、新课设计1.情景导入:播放课件(一阵狂风,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垃圾到处都是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教案 第一课我们的眼睛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眼睛的结构。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探究的过程,并学会撰写小组活动计划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确定研究课题,制定活动方案。 3、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活动重点 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会做简易动画。 活动记实 第一课时 1、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我们现在猜个谜语好不好,上面毛,下面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人体器官)谁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器官?你们知道它都有哪些结构,有哪些作用?这些你们想知道么,那么这次活动我们就以《我们的眼睛》为主题,好吗? 2、确定主题,板书主题一《我们的眼睛》 3、提出问题。 (1)你的视力怎么样。 (2)眼睛的结构。 (3)眼睛有哪些作用。 (4)眼睛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5)关于眼睛,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4、归纳问题。 5、按自愿结合的原则分小组,推选小组长。 6、小组长汇报本组要研究的问题。 第二课时设计活动方案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确立了本次活动要研究的课题,那么本节课我们各小组同学共同制定各组的活动计划。 二、制定计划 1、各小组同学分别填写各自的活动计划表。 2、各小组汇报本组所填写的活动计划表。 3、各组的同学根据同学们的建议修改活动计划表。 三、教师总结 第三课时指导收集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制定了活动方案,那么,我们采取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收集资料。 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 1、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和有关书籍。 2、指导学生掌握收集的方法。 (1)调查采访(2)查阅书籍(3)上网查找(4)社会调查 三、教师总结。 第四课时整理展示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课下已经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整理。 二、交流 1、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调查的内容和分析的结果。 2、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交流活动资料及活动感受,互相学习,共同分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 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燕子》说课稿

2.《燕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燕子》一文,作者用优美简练的文字,鲜艳明快的色彩,为我们描绘出春天初到时的燕子。教材的图上画的是春天的景色,全图呈绿色基调,有远山、湖水、稻田,桃花盛开,柔柳轻扬,各种颜色的花竞相开放。图上最引人注目的是燕子,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还有的停在远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 课文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情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二、说教法 我由古诗导入课文,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二来也有利于我下阶段的教学。与此同时,我利用学生对燕子已有的模糊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是第一课时,因此在字词教学上我花了很长时间。本课的生字中无论是读还是写方面都有学生易错得地方,尤其是两个多音字,

我重点让学生反复的练读,加深记忆。教研员李老师说过生字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模糊记忆,我在课堂上的训练也正是向着这一目标去做的。 课文的教学主要还是引导学生去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来解决课文中的难点。让学生找出作者笔下的燕子是什么样的,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这样写给我们在写作上有什么启发等等。结合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感受燕子的美和机灵。教学环节结束后,我利用对比照片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再根据照片来提示学生回忆课文,背诵课文。 三、反思 课后听了专家的点评,找到了我课堂上的优势与不足。教学设计意图很好,但是却忽略了设计的真正意义,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应该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了学生而设计。古诗的导入可以作为我教学的一个特色,既然设计了这个环节,就应该让学生总能够有所收获,而不是一带而过。的确,我对学生的要求太低了,我只想给他们留一个简单的印象,如果简单的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的环节设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此外,对于课文课时的划分,老师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简单的课文,我们完全可以用一课时来解决,没有必要墨守成规,这样反而会是学生丧失一定的能力。对于字词的训练,李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把基础打坚实,这点我以后再课堂上还会继续下去。 第2课 翠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