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说错汉字引发的笑话--Jerry

因为说错汉字引发的笑话--Jerry
因为说错汉字引发的笑话--Jerry

因为说错汉字引发的笑话

笑话一:有一位记者电话采访人事局,却不小心打到了粮食局。记者问:“请问是人事局吗”有个人回答:“不是。”记者耳背,便再问了一次。那人大声说:“我不是人事局,我粮食局!”由于太过紧张,那人竟说成了:“我不是人,是猪,我娘是猪!”

笑话二:有一户潘姓人家,长辈过世。家祭时,请来了一位乡音很重的老先生来当司仪。讣闻是这么写的:孝男:潘根科;孝媳:池氏;孝孙女:潘良慈;孝孙:潘道时。这位老先生老眼昏花又发音不标准。于是就给他念成这样子:孝男,翻跟斗。孝男一听,直觉得很奇怪,但又不敢问,于是就翻了一个跟斗。接着又说:孝媳,也是。于是孝媳也翻了一个跟斗。再来:孝孙女,翻两次。孝孙女一听,想想爸妈都翻了,我也翻吧!于是就翻了两个跟斗。此时孝孙心想:爸妈都各翻一次,姐姐也翻两次,那么我要翻几次心里想着想着就开始紧张了。只听老先生扯开喉咙,大声念出:孝孙,翻到死!

笑话三:一个口音很重的县长到村里作报告: "兔子们,虾米们,猪尾巴!不要酱瓜,咸菜太贵啦!!" (翻译:同志们,乡民们,注意吧!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啦!!)县长讲完后,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酱瓜!" (翻译:现在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今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 (翻译:同志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酱瓜,我捡个狗屎给你们舔舔。" (翻译:不要讲话,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听。)

笑话四:参加一个县政府的汇报会。会前点名。主持人:"哪些单位到了" 于是参会者一个个地自报家门: "我是公阉猪(公安局)。" "我叫肉猪(教育局)。" "我有点猪(邮电局)。" "我是典型猪(电信局)

笑话五:某士兵被俘虏了,长官答应满足他3个愿望再杀他。士兵说:“我要和我的马说几句话。”长官答应了。次日,马回来了,带回来一个美女。士兵和女的共渡良宵。长官说还有两个愿望,士兵说:“我要和我的马说几句话。敌人答应了。次日,马回来了,又带回来一个美女。士兵又和美女共渡良宵。长官说你还有最后一个愿望。士兵还是说:“我要和我的马说几句话。”长官很奇怪,就前去马厩偷听。看到士兵揪着马耳朵,大叫:“我是叫你去带一个旅的人来,不是一个女的人!”

关于错别字的故事笑话

1、小时候读书,就有条经验,凡不认识的字,只要念其边旁,百分之六七十会念对。如泳、咏皆念“永”,这叫“瞎字认半边”。但另有百分之三四十的字,如果按“认半边”的老经验去念,就要成为别字先生了。有个讽刺别字先生的故事:“某人(别字先生)在看一本书看得很入迷,友人问他:在看什么书答曰:《水浒(许)》。友人不解,再问书中写些什么人物答曰:有一李逵(达),搿二斧(爹),有万夫不当之勇(男);友人才知某人看的是《水浒》。”这个笑话是编出来讽刺那些“别字先生”的,未勉有点出格,因为把浒读成“许”,逵读人“达”,完全可能,把斧读成“爹”,勇读成“男”就不大可能了。

2、别字先生自辩

从前有个教书先生,常念别字,误人子弟,被人告到县官那里。县官传他到堂审问。

“你教书常念别字,是吗”

“不,不,绝无此事,纯属子虚鸟有。”

“什么鸟有你把乌念成鸟字,当堂出错,你认打还是认罚”

先生怕挨打,战战兢兢地说:“认罚!”

县官提笔批下:“罚鸡三只,兔两只。”

先生回家提了一只鸡来。

县官一看,责问道:“怎么就送一只鸡”先生回答说:“大人你不是写‘鸡三只,免两只’吗”

县官被弄得啼笑皆非,只好喝令退堂。

3、有关错别字的笑话分类

一、谐音式

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房亲戚赶考,呆坐半天也做不出答卷。于是便想走后门中榜,就在试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李鸿章的亲妻(戚)!”主考官看后又好气又好笑,提笔批道:“既是中堂亲妻,我定不敢娶(取)!”

二、对联式

清代一次科举考试,有个考生因不懂《书·秦誓》中“昧昧(想念深切)我思之妇”一句的意思,将其写成了“妹妹我思之”。主考官开始不明其意,继而哑然失笑,挥笔批道:“哥

哥你错矣!”两者恰好构成工整的对仗。

三、曲解式

某店主在招牌上把“月饼”写成“曰饼”,有人说:“‘曰’字是个白字。”店主不屑一顾:“说得倒好,‘白’字还有一撇呢!”

某老板的商品介绍上把“零售”写成“另售”,有人纠正道:“‘另’字写成别字了。”老板反唇相讥:“你弄清楚,‘别’字还有一立刀呢!”

某商人做广告时,把“锡纸”写成“昔纸”。有人指出:“‘昔’字是个错字。”商人嗤之以鼻:“哼,‘错’字还有金字旁呢!”

四、打油诗式

说古时候有一个土财主,喜欢读书人,给自己的千金小姐找了一个读书郎并入赘。结婚后财主送女婿在外地继续求学。读书郎爱读书不假,只是写字潦草,还有错别字。有一天,在外寒窗苦读的书生非常思念家乡,此时正是杏子熟落的季节,他平时很爱吃杏,于是提笔给岳父写了一封家书,让岳父买一些杏寄来。

老汉看到信,琢磨了半天也没明白,因为女婿把杏写成了“否”。老汉猜字行动,买了一筐小黄杏给女婿寄去了。于是有诗云:

贤婿来信要买“否”

急得老汉满街走

买了一筐小黄杏

不知是“否”不是“否”

有一学生,学习不用功,给家里写信写不成,于是:

爸爸,奶奶(妈妈)你们老俩口好吧:

家里的粮食狗(够)吃了吧家里还有线(钱)没有我的线(钱)化完了,我这里下雨,我没有命(伞),你们急(寄)线(钱)给我买命。完了。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大吃一斤

有个人早上出门后,看见旁边有堆狗屎,于是他回家写道:我在家门口看见一堆狗屎,我大吃一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