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粤教版)学案

3.2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粤教版)学案
3.2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粤教版)学案

3.2 因特网上的信息检索学案

学习目标

学习难点: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法、讲授法。

<小组活动>

可能有同学们传统小吃——烤鸡脖,那么同学们在享受美食时,你是否注意到存在的问题?鸡脖上也有淋巴结?不去除对身体有何危害?如果要吃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利用搜索工具搜索相关知识,陈述以上问题,描述查找的过程。

<自主学习一>因特网信息检索方法

在因特网中信息检索的方法主要有、、。

<自主学习二>因特网信息检索方法

1、世界上最早的搜索引擎是超级目录索引yahoo,出现在年?设计者是:。

2、按信息搜集方法和服务提供方式,搜索引擎有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搜索引擎等类型。

思考:如今搜索引擎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了,你认为搜索引擎技术应该再如何发展?

<小组讨论>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

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1、

2、

3、

4、

巩固拓展

一、选择题

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因特网中信息检索的主要方法是()

A.基于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浏览

B.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

C.基于“我的电脑”文件搜索

D.基于目录服务的信息查询

2.(多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网络主要搜索引擎的分类是()A.全文搜索 B.目录搜索 C.专业搜索 D.元搜索

3.(单选题)我们通过网页中的链接去访问另外一个信息资源的信息检索方法是()。

A.基于超文本/超媒体的信息浏览 B.基于目录服务的信息查询

C.基于搜索引擎的信息检索 D.特种搜索引擎

4.(单选题)使用全文搜索引擎,搜索的结果是()。

A.我们所要找的全部信息 B.互联网上客观存在的网页数据

C.搜索引擎数据库中的数据 D.以上都不是

5.(单选题)全文搜索引擎一般采用什么原理来采集信息()。

A.人工方式 B.“蜘蛛”程序 C.关键字检索 D.检索工具6.(单选题)如果要搜索桂林旅游景点,则应该在搜索框输入什么关键字才能高效地找到有用信息()。

A.桂林or旅游景点 B.桂林or旅游or景点

C.桂林or旅游and景点 D.桂林and旅游and景点

二、判断题

7.由于因特网是全球性的分布式系统,数以百万计的信息提供都难以按照一定的约定来提供信息,因此,整个因特网的信息组织处于一个无序状态。()8.搜索引擎是因特网上信息检索的软件系统,最早的搜索引擎出现于1994年4月,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其中包含美籍华人杨致远)创办的雅虎。()9.目录式搜索引擎是以人工方式收集信息,由编辑人员查看信息后并将信息分类置于事先确定的相应目录中。()

10.元搜索引擎以单一的查询接口,向各种资源提交相同的查询,并组合这些资源的查询结果。元搜索引擎是有自己的数据库。()

11.目录式搜索引擎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分类和整理,不需要人工干预。()12.全文搜索引擎的优点是信息量大、更新较及时、不需人工干预;缺点是返回信息过多,有很多无关信息,用户必须从结果中进行筛选。()

自我评价

走进因特网的教学反思

走进因特网的教学反思 《走进因特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因特网,学会打开IE浏览器窗口,认识IE浏览器窗口,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等。 本节课首先是以了解“中国儿童资源网”为内容,学习用浏览器浏览网页基本操作。在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了解网络及认识网络在生活中的作用后,介绍浏览网页的软件,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是IE。通过介绍IE窗口引入“网址”,让学生知道“网址”就如同学校或家庭的地址,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通过浏览“中国儿童资源网”首页来介绍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这是本课的重点。在操作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注意观察鼠标指针的变化,从而引入链接及其作用。接着再以自学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儿童游戏”尝试使用IE浏览器窗口工具栏中的按钮,在尝试中了解这些按钮的作用。教师可以多提供一些有趣的网站网址,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喜欢的网址进行练习,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先自学后操作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为本节课教学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知识要点的讨论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大家共同动脑去思考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但是,这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没有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这也是信息技术学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学生完成任务的

时间长短不一,这种差异是由主客观原因造成的,光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做到面面俱到。在课堂中,对于很快完成任务的孩子,教师应该及时给他们安排一些新的任务,让他们依着自己的兴趣或疑惑,继续进行与任务相关的深入的探究,当然还可以请他们作为教师的小助手,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学。这样,慢的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帮助。 学生对“域名、网址“的理解有些困难,我在上课时,尽量用打比方的方法,用通俗的语言去表达,比如,每个人都要有名字,每个家都有地址等。当然一次课仍然难让所有的学生都理解,主要还是通过不断的操作去体会和领会。 在这节课中有的地方有些忽视:学生在输入网址时,经常出现各种错误,以至于有的学生总上不了该去的网站而着急。今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细心输入、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提醒学生英文字母大小写的转换。用一定时间让学生观察网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能让我们做一些什么事?使学生体会到网站的用途及意义。而不是为了上网而上网。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 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 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 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 1、Internet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 (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 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

7.5《樱花之国-日本》学案(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五节樱花之国—日本 (一)本节学习目标: 1.记住日本的主要组成:四大岛屿2.记住日本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4.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主要城市 5.知道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发达和农业、渔业现代化程度高 6.正确说出日本的自然环境特点7.知道日本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本节重点难点剖析: 1.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日本发达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2.教材中指出的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三)课前自主预习: 引导:前面我们知道了亚洲被分为了六大地区,我们也简要了解了东亚。东亚五国唯一的一个群岛国家是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个战败国,战后经济衰退,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但是,只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到5、60年代,就跃居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是什么原因使它经济复苏这么快呢?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是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还是有其他原因? 活动(1):读课本P28页7.50图,完成: 半球、纬度位置:日本全部位于___、___半球,全部位于_____带。 海陆位置:日本东临________,西临_______海、_______海,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东亚______国;由此可知,日本海陆位置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板块位置:日本地处_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位于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多火山地震温泉 活动(2):读课本P28页7.50图,完成: 日本是由四大本岛及其附属岛屿组成的,四大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的面积最大,在日本的南部,还有个分布在太平洋内的_________群岛。 活动(3):读课本P29页“知识之窗”,完成: 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国家,古代受_______的影响(主要是______朝时期),近现代受________文化的影响,形成了__________的文化,日本的传统服装是________,名族是__________ 活动(4):读课本P29—P30页、地图册P18页日本地形图,完成: 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________面积狭小,且集中在沿海地区,日本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_____,受日本地势的影响,日本的河流河流特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资源丰富,同时日本的__________资源也非常丰富,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世界 _________,日本海岸线__________,多_____________,这对日本发展_____________经济十分有利。 日本的最高峰是____________;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日本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拥有_____带和__________带__________气候。 读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纬度位置最冷月均温最热月均温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

终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课件.doc

初中信息技术走进因特网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虽非考试学科,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必学的基础学科,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本课是山东教育出版社版本的《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模块二第1课。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过课外上网的经历,但对因特网的概念并不是很了解,上网习惯和行为有待规范。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体验通过因特网获取信息的高效和便捷,养成文明上网的习惯,感受因特网在改善自己或他人的学习、生活方式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上网常见的方式;

2了解网址的结构和作用; 3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站; 4学会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改善学习和生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掌握从互联网浏览信息的方法; 2通过情境体验、同伴交流,学会甄别和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文明上网、安全上网的意识; 2感受网络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提高自律意识和能力; 3增强对长辈、对社会的爱心与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E浏览器的使用;甄别信息。

难点:理解网址的作用;甄别信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感恩家人的呵护,唤起学生对家中老人的关注,进而导入课题。 【设计意图】现代社会,“空巢老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大多数家庭对孩子的关注远远大于对老人的关注,本环节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学会关爱长辈,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产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需求。 二、探究新知 一了解因特网 启发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以学生熟知的概念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因特网的概念。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会思考,用生动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专业术语。

接入因特网教案

第二章第三节接入因特网教案 主备人:张成亮复备人: 09年5月1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接入因特网的方式。 2、掌握直接接入、代理服务器以及路由器接入因特网的原理。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直接接入因特网的电话拨号、ADSL、其它接入方式。 2、教学难点 通过代理服务器以及路由器接入因特网的区别? 【知识链接】 前面我们学习了IP地址、域名、以及域名解析这些基础知识,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电脑是怎么样接入因特网的呢? 【教学过程】 一、学生预习导学案上内容,教师分配各个小组任务: 第一小组完成:一、(A)直接接入因特网 很多人使用计算机和调制解调器通过电话来拨号上网,电话是拨给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的。ISP是向用户提供接入因特网以及其他相关服务的公司服务的公司。ISP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如 另一种是如 。 第二小组完成:问题思考: (1)(B)请同学们画出电话拨号接入的示意图?请试着说一下Modem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 第三小组完成: (2)(B)你的家里上网是采用直接接入因特网中的哪一种方式?试比较电话拨号接入、ADSL接入、ISDN接入的优缺点?

第四小组完成: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 问题讨论: 1、(A)为什么要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它有哪些优点? 第五小组完成:2、(B)请画出客户机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因特网的示意图: 第六小组完成:、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 1、(A)为什么要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它有哪些优点? 2、(B)请画出客户机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的示意图: 第七小组完成:、问题实践与思考: (B)如果你家中有两台计算机,其中一台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另一台安装了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想要把它们组成一个小型局域网络,并通过ADSL拨号上网,以实现两台计算机同时上网,请你设计一个解决方案?第八小组完成:巩固练习 1、已有一台微机,要实现电话拨号上网,应该使用的网络连接设备是( ) A、电话机 B、调制解调器 C、ISP D、文件服务器 2、英文缩写ISP的中文含义是指 ( ) A、因特网地址 B、因特网协会 C、内联网 D、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3、下列属于网络通信连接设备的是( ) A、显示器 B、光盘驱动器 C、路由器 D、鼠标器 4、通常所说的ADSL是指( ) A、一种宽带网络接入方式 B、计算机五大部件之一 C、网络服务商 D、网页制作软件 5、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连接设备的是( ) A、路由器 B、交换机 C、集线器 D、打印机 二、分小组展示:教师补充学生不理解内容。

《19.3 走进互联网》

19.3走进互联网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的互联及互联网的功能。 2、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4、了解互联网的利与弊。 教学重点 对互联网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互联网的定义及用途。 互联网是利用电磁波和通信网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的庞大网络。 利用互联网,人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站,进行学习、娱乐、购物等。由计算机联成的互联网,在现代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74年美国国防部国防前沿研究项目署(ARPA)的罗伯特?卡恩和斯坦福大学的文顿?瑟夫开发了TCP/IP协议,定义了在电脑网络之间传送信息的方法。这一协议于上世纪80年代初被世界广泛采用,成为互联网的核心。 1986年,美国建设了第一个互联网骨干网。1994年前后,随着WEB技术等互联网技术的发明,第一代互联网全面成熟,也给世界互联网的领先者——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促进了美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的繁荣。 1989年,我国正式开始了互联网建设,但因为种种原因,进展迟缓。1994年,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为代表,我国互联网建设进入加速期,先后建成了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和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四大骨干网。 1998年,CERNET的研究者在我国第一次搭建了IPV6试验床。2001年,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并通过验收,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2003年,国务院批复了由发展改革委主导的8部委“关于推动我国下一代互联网有关工作的请示”,随后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准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NGI项目开始实施。 2、收发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可以传送包含文字、数据、图像或集画面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 特点:方便、快捷、信息内容丰富多样、节省开支等。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是固定的,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是唯一的。 3、网上学校。 在互联网可以建成“虚拟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你可以得到全国最优秀的教师的点拨和指导。我国教育部已通过教育电视台建立了远程教育中心。 4、比较网上学校与传统教学各自的优缺点。 二、教师小结 1、通过学习,总结出互联网的优缺点。 优点:a.人们可以通过相应的网站进行学习、娱乐、购物等; b.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网络,它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互联网是信息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高速共享; c.超越时空,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在网上聊天、看电影、接收远程 教育等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 缺点:a.网络游戏使人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 b.利用互联网上网的人多、传播消息快等特点传播虚拟、不健康的信息,干扰人 们的正常生活。 2、电子邮件的收发过程。 计算机用户发送电子邮件——(通过光纤电路传输)——地面站发送信号——(无线电波信号传至卫星)——卫星——(卫星转送无线电信号)——地面站接收和传递信号——计算机收到信息 三、作业课下给我发送一份反应你学习情况的电子邮件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设计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川县第一中学信息技术组马洪伟 教案背景 1、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网络信息检索 4、学时数:40分钟 一、教材分析 教材中选取了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两种常用信息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查询为主设计了活动,使学生通过操作理解这两种检索方式,为学生完成日常生活中所需信息获取提供了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从中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基本素养。并为选修教材中搜索引擎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教材中还介绍了利用下载工具下载保存各类信息,并重点突出在下载前要建立分类文件夹,这为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学情分析 需求分析:网络中信息资源分散,数量庞杂,从中寻找所需信息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学生在平时完成活动的过程中已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有一定需求的。 差异分析: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都很强,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能主动运用“搜索所需信息,一部分学生不仅能搜索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能利用工具下载,但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知识产权和对信息进行管理的意识。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而且思维活跃,表达能力也很强,仅几名同学自控力不强,注意力易被分散。 情绪分析:学生对网络资源有着浓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都希望把喜欢的资源“据为已有”,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绪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选择关键词的重要性;掌握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查询的基本方法及技巧;能根据需要运用合适的探索方式和技巧检索信息;能使用合适的下载工具下载保存信息。 2、过程与方法 在实践中体验不同信息检索方式的检索效果,充分认识到搜索技巧在搜索信息过程中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合法获取信息的意识;初步体验信息资源管理中文件管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掌握下载网络信息的常用方法。 难点:能够根据需要利用搜索引擎检索信息;能针对不同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方法下载并保存。 五、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构建、智力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新理念及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我设计了诱思导学法、自主探究法、分组协作法、体验式教学法等 (2)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协作式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亲自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问题导学,以主题活动为主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2019年精选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亚洲第五节 日本粤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七

2019年精选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亚洲第五节日本粤教版课后辅导练习二十 七 第1题【单选题】 日本经济具有很强的对外依赖性,主要表现在( ) A、经济增长的速度太快 B、原料靠进口,工业产品靠出口 C、劳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低 D、工业发达,农业落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日本的传统服装﹣﹣和服源于( ) A、中国唐朝的服装 B、西方的西装 C、美国的牛仔装 D、阿拉伯人的长袍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日本东部海域大地震易引发( )

A、山体滑坡 B、海啸 C、泥石流 D、气候异常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岛国.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形复杂多样 D、亚洲与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有网友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了甲乙丙丁四幅景观图片。请根据这些图片,下列关于图中景观所展示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图为法国的埃菲尔铁塔 B、乙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 C、丙为美国的自由女神像 D、丁图为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被海洋环抱 B、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C、山地面积广大 D、处在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表现在20世纪末( ) A、出口的工业原料,占世界市场百分比高 B、进口的工业产品,占国内市场百分比高 C、工业原料、燃料主要依赖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D、工业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自己,产品主要出口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计算机网络是第四章走进网络世界第1节的内容,本节属于《纲要》第三阶段中“信息的发布和交流”中的一个模块,主要讲网络的意义、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常见的网络设备。本节的理论性较强,内容也相对抽象一些,因此更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网络设备和功能是教学难点,需要老师精辟形象的讲解,恰当的演示和学生的仔细思考观察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初一学生,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上网都经历过,但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却了解的不多,组建计算机网络所需要的设备、传输介质,学生平常很少有机会接触,更是知之甚少。因此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究,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身边的广义网络及其作用。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并在日常应用中能够区分各个功能的应用。 3、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4、了解常见的传输介质及特点。 5、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及特点,能够了解最常见的家庭ADSL 共享上网方式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和连接情况。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类比,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结合网络连接图让学生认识网络中的设备及作用,最后通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时代网络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视频小短片,提高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拓展知识的意识。 (四)行为与创新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习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功能,了解常见的上网方式及特点。认识常见的网络设备及功能 (二)教学难点 认识因特网基础知识中的万维网、IP 地址和域名。 五、教学方法 类比、讲解、自主探究、任务驱动、视频欣赏 六、教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知识点比较抽象,如果只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的材料,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因此我根据实际的情况,提供给学生充足的自学材料,再通过很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引导学生查看阅读资料,即由学生通过学件网站自学,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这种教学形式一改以往的由“传授”到“接受”,而是成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解决实际问题。

走进因特网的教案

走进因特网的教案 导读:本文走进因特网的教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走进因特网的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初步了解Internet和连接Internet的基础。 (2)掌握拨号上网的基本操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走进因特网的常识。 (2)难点:新识识新概念多;建立拨号连接。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或多媒体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普及,“上网”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已不再陌生。越来越多人相互打招呼时的问候已变成了:今天你上网了吗? 上网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在前面讲过的局域网、城域网等,但那往往是公司或单位所使用的上网方式,对于我们大家来

说,更多的还是使用一种叫做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来上网,我们把它戏称为:猫。今天我们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使用“猫”进入网络世界。 二、新授 在前面,老师向大家所展示的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但如果同学们想在家里进入这五光十色的网络世界,可就要做些准备了。在进入Internet之前,我们通常要做两件事:(1)要为计算机配备好“猫”也就是调制解调器,一根电话线以及上网软件;(2)到当地的Internet 服务机构办理因特网入网手续,得到一个上网的帐号、口令以及电子信箱地址。准备好这些之后,就可以进入网络世界了。 向学生出示:调制解调器、电话线、RJ11电话插头。 1.建立“我的连接” 首先我们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一些设置。 (板书:建立“我的连接”) (1)教师演示建立“我的连接”的过程。 ①打开“我的电脑”。 ②打开“拨号网络”窗口。 ③打开“拨号网络”里的“建立新连接”。 ④输入连接名称。(默认为“我的连接”) ⑤输入区号、电话号码。 ⑥完成,并把建立好的连接拖放到桌面上。 (2)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虚拟的“我的连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Network Information Retrieval 课程编号:14126215 课程类别:专业课 总学时数:48 课内实验时数:8 学分:2 开课单位:商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 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 适用对象:四年制本科 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 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是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该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期刊、图书、产品目录、专利、标准、技术报告、会议文献和学位论文文献的检索方法;综合文献(宏观文献)的检索方法,包括综述、统计数据和引文等文献的检索方法;信息检索的技巧,包括布尔逻辑等检索策略、期刊质量认证以及搜索目前数据库不提供信息的方式方法;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获取网络信息资源,对学生拓宽专业知识,提高自学能力,更好适应当今网格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网络信息检索与应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正确的理解和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在学生了解互联网基本知识后就能学习。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表示自学内容;○表示略讲内容;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第一节信息资源检索概述 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检索[3];信息检索系统与数据库[3] 重点:信息资源检索 难点:信息检索系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 作业:什么是信息资源检索? 思考题:信息检索系统包括几个部分? 第二节信息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的概念与功能[2];信息检索语言的类型[3] 重点:检索语言 难点:检索语言的类型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

第二章 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 一、因特网的接入: (1) 普通家庭一般使用ADSL 虚拟拨号上网。 (2) GPRS 技术是移动电话接入因特网的方式之一。 (3) 蓝牙技术适用短距离(10m )无线传输。 1、因特网服务组织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的接入服务 ICP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因特网内容提供商。主要提供因特网信息检索、整理、加工等服务。如新浪、搜狐等。 二、 IP 地址及其管理 1、IP 地址的格式 网络之间实现计算机的相互通信,必须有相应的地址标识,这个地址标识称为IP 地址。IP 地址是唯一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网络中位置的编号。 IP 地址是由32个二进制位组成。学用“点分十进制”方式来表示。即将IP 地址分为4个字节,每个字节以十进制数(0~255)来表示,各个数之间以英文圆点来分隔。例如:202.99.192.68

2、IP地址的分类 IP地址共分为A、B、C、D、E类。人们常用的IP地址属于前三类。每类由不同长度的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组成。 A类地址前8位二进制位为网络号,其中第一位为0,其余24位为主机号, B类地址前16位二进制位为网络号,其中前两位为10,其余16位为主机号, 3、IP地址的规划及配置 (1)IP地址的分配 静态IP地址:给每台计算机分配一个固定的地址。优点易于管理,缺点浪费IP地址资源。 动态IP地址(DHCP):把IP地址暂时分配给用户使用,不使用时由服务器收回。优点实现了IP地址的动态分配,节约了IP地址资源,缺点安全性较差。拨号上网大多采用此地址。 (2)IP地址查看 法一:右键点击“网上邻居”,选择“属性”,查看组件“TCP/IP协议”的属性。 法二:“开始”——“运行”中输入:cmd,在命令行中输入:ipconfig (3)子网掩码 作用是将某个IP地址划分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通过子网掩码,可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网络与其他网络的关系。 A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0.0.0 B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0.0 C类IP地址的子网掩码:255.255.255.0 4、IP地址的管理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走近因特网

走近因特网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因特网对现代生活、文化、科技的影响 (2)了解因特网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掌握因特网的一些基 本常识 (3)培养学生应用网络、维护网上文明、遵守网络道德法 规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上网,同时与实际相结合,诱导学生的自 己思考。 三、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对 因特网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因特网对于我们来说究竟有哪些实际的用处呢?请大家思考。(学生回答) (二)新课:刚刚大家回答的都很对,下面我们将具体地 来看一下因特网的作用。因特网出现之后,使得“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样一个神话般的说法成为现实。这是因为网上可知天下事,这就是因特网的第一个应用――获取信息 1.获取信息

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各个网站上都凝聚着大量信息,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本地新闻,有关于学习方面的资源,有文学、音乐,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有因特网的地方就可以浏览到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网上可以查阅到很多有用的资料,例如查找网址、电子邮件地址、搜寻各种详细资料等。通过因特网还可以得到免费软件或共享软件,很多ftp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的软件。 2.交流信息(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可以通过因特网收发电子信件,相互传送文件,交流思想。在因特网上有成千上万个学术讨论组或新闻组,可以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讨论组的成员可以参与专题讨论,发表意见等。 这里的电子邮件是因特网最常用的服务功能之一。那么大家能不能思考一下电子邮件与普通邮件相比,有哪些优点呢?(学生回答) 电子邮件使用起来具有操作简单、投递迅速、收费低廉等优点。它的主要特点有: (1)能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将信件从一台计算机上发送到世界各地的若干个电子信箱,收件人可以随时读取信件。 (2)能发送比常规信件的内容更为丰富的信息 (3)能够通过电子邮件订阅各种电子新闻杂志等。 因特网上有许多的文字、图片、声音,用户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信息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中,这就是文件传输。文件和数据的传输是通过文件传输协议来实现的。

《网络信息检索》教案

“网上资源检索”的教学设计 温州市龙湾区永强中学陈占泽 一、教学设计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浙江教育出版社 4.学时数:1学时 二、教材分析 本课的课程标准内容: (一)信息获取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本课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内容:第2.3 网上资源检索 基本要求:1.掌握通过搜索引擎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2.掌握通过主题目录检索网络信息的方法。 发展要求:掌握网络搜索的技巧。 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信息的来源和获取”第1、2节内容基础上开展的网络资料检索教学,是学习信息组织和信息处理的基础,也是学生信息素养的一项基本技能。本课确定以“中秋节”为主题,用不同的搜索方法来获取

所需信息,同时渗透获取有效信息的思想方法。 三、学情分析 我们是普通高中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对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网络的感性经验,也知道用百度、谷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但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搜索结果多,筛选困难、搜索技巧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提升对搜索结果进行适当的鉴别能力。同时考虑到学生信息技能参差不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 2)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 3)能区别主题目录和搜索引擎的不同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索“中秋节”的相关信息,提高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 力; 2)通过对搜索结果的筛选,培养学生信息评价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搜索中国的不同传统节日信息,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 同。 2)能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五、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搜索引擎获取信息的一般方法,掌握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

高一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教案

高一信息技术《网络信息检索》教案 一、基本说明 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年级:高中一年级 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常用方法;掌握利用搜索引擎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能够根据问题确定信息的需求与,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内容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本节强调通过体验和感悟网络信息活动中的操作与应用,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另外,本节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使用网络检索信息的感性经验,老

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形成多网络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检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检索水平。但是学生之间的差异比较大,老师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设计思路:由问题“你知道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吗?”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在学生交流探究并实践的基础上,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检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一起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一起用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方式总结出常用网络信息搜索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常用信息检索方法——关键词查询法,掌握关键词的提炼和组合,然后通过抢答比赛让学生去体会和总结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所掌握的网络信息检索策略与技巧全面了解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的相关文化,以此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继承。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精选2019-2020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日本习题精选第十六篇

精选2019-2020年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五节日本习题精选第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日本的民族构成中,其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 ) A、蒙古族 B、大和民族 C、美利坚民族 D、朝鲜族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读日本主要工业带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 A、北部岛屿 B、西部平原 C、太平洋沿岸

D、周边小岛 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运输业十分发达,主要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A、位于高纬度地区 B、海岸曲折,多优良港湾 C、工业发达,技术水平高 D、国内矿产资源贫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港湾优良 B、劳动力丰富 C、海上运输便利 D、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小题。 日本的现代工业,主要分布在( ) A、北海道 B、日本海沿岸地区 C、九州岛南部 D、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工业主要分布于该区域的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②环境污染较轻 ③港口条件优越,巨型船舶可以停靠

④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产品主要出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无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读图,日本及其附近地区火山、地震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日本东临(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与日本火山、地震的形成有关的板块有( ) ①亚欧板块②美洲板块 ③非洲板块④太平洋板块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防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时应( ) ①争先恐后②有序疏散③听从指挥④严防踩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网络新世界》优质课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网络新世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网络新世界》是第三单元“信息万花筒”的第2课,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自身体验、小调查、提建议、辩论赛、阅读感悟、网络游戏规则设计、情境体验等活动教学,让学生体验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了解网络世界的规则,正确对待网络游戏,从而养成健康、安全、文明的网络生活习惯。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新世界很精彩”、“新世界有规则”和“网络游戏的是与非”。分为两课时教学。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虽形成但不持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认识网络世界的丰富多彩,体会如何有效利用网络。 2.懂得要讲究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则,学会文明安全的上网。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游戏,了解网络游戏的利弊,掌握避免沉溺网络游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小调查、提建议、辩论赛、阅读感悟、网络游戏规则设计、情境体验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做到文明安全上网,避免沉溺网络游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新媒介素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注意网络安全,遵守网络规则;了解网络的利与弊,要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 2.难点:学生掌握避免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法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利用教室内的互联网设施现场提问:这些是干什么用的?(电脑、网络等) 2.生自由回答。 3.我们大家都接触过网络,那你对它有正确的认识吗?今天,我们就走进互联网世界,探究互相网的利与弊。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新世界很精彩

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和管理

第二章因特网的接入与管理精练试题 第一节接入因特网 一、选择题 1. (单选题)下列哪种上网方式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 A.局域网上网 B.广域网上网 C.专线上网 D.电话线上网 答案:D 2. (单选题)中国电信是我国最大的因特网接入服务提供商,我们通常称他为()。 A.ISP B.ICP C.ASP https://www.360docs.net/doc/288021369.html, 答案:A 3. (单选题)家庭中常用的因特网接入方式是()。 A.光纤接入 B.GPRS接入 C.ADSL接入 D.DDN专线接入 答案:C 4. (单选题)接入网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通过电话线路直接与ISP连接,另一种方法是连接到已经接入因特网的()。 A.局域网 B.地区主干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 答案:A 二、判断题 5.因特网接入方式中的ISDN和ADSL接入方式均属虚拟拨号的连接方式。() 答案:错

第二节IP地址及其管理 一、选择题 1. (单选题)因特网中的IP地址管理是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其管理分配机构分为()级。 A.一 B.二 C.三 D.四 答案:C 2. (单选题)IP地址可以用4个十进制数表示,每个数必须小于()。 A.64 B.128 C.256 D.1024 答案:C 3. (单选题)在使用TCP/IP协议的网络中,任何一台计算机必须有一个IP地址,而且()。 A.不同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允许重复 B.同一个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不允许重复 C.同一网络中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允许重复 D.两台不在同一城市的计算机的IP地址允许重复 答案:B 4. (单选题)在TCP/IP(IPv4)协议下,每一台主机设定一个唯一的()位二进制的IP地址。 A.16 B.32 C.24 D.12 答案:B 5. (单选题)因特网地址是由一个中央管理机构进行管理的,这个管理机构是()。 A.IANA https://www.360docs.net/doc/288021369.html,NIC C.RIPE D.APNIC 答案:A 6. (单选题)下列IP地址不正确的是()。 A.10.50.8.320 B.192.168.1.1 C.202.112.61.34 D.61.220.50.7 答案:A 7. (单选题)在因特网上对每一台计算机的区分是通过()进行的。 A.计算机的登录名 B.计算机的域名

《神奇的网络世界》教学设计

《神奇的网络世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脑网络的功能,它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工具。 2、体会网络世界的神奇与便捷,它是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象征。 3、了解上网有学问,明白青少年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文明上网。 4、激发学生因网络而带来的幸福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电脑网络的功能,它是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象征。 2、通过电脑上网,明白青少年必须自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难点: 能辨证看待电脑网络,明白不正确上网的坏处,懂得明辨是非、文明上网的道理。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网络世界 2、你看到这个题目想到什么? 二、深入网络,了解作用 (一)说说自己的网络——“我上网干什么?”

1、引言:电脑网络的出现,是21世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的象征,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 2、小调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家有电脑? 有多少同学是每天都上网的? 有多少同学喜欢上网? 3、看来,网络已经是同学们身边一个不可缺少的朋友,那 你们上网干什么呢? (收集资料,聊天,学习,玩游戏,听音乐,看新闻,上 传文章……) 4、通过上网,你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老师很想了解一下,你是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具体说说吗?(学生举例) 5、小结:有了网络,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 学习、生活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多彩了。 (二)了解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方便 1、过渡:同学们,网络不仅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方便,我 们的生活工作也因为网络变得丰富多彩。现在,请大家来 说说,网络到底给我们生活或工作带来些什么方便呢?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概括板书:(1)结交朋友;(2) 获取知识;(3)方便生活; (4)发展经济;(5)娱乐休闲等等 3、资料扩展:了解因特网的作用 4、议一议:同学们,听了这么多,了解了这么多,我们发 现网络有这么多的功能,那你觉得网络怎么样呢? 这是一个()的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