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

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我认为未来中美俄三国的互动,首先取决于中国的未来发展。美国的影响虽然近年有所下降,但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还将保持优势。俄国的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看好,军事保持传统优势,加之人口素质比较高,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凭借高速发展的经济及巨大的人口数量,应当是三国中最有活力的国家,但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样艰巨。经济模式缺乏后劲,人口数量大但人口素质低。此外,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前述问题能够圆满解决,那么二十一世纪就无愧于中国世纪这一称号,中国将带领世界走向未来。反之,前述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社会就会陷入动荡,国力必将受

到拖累。在此情况下,美俄等外国势力绝不会放过影响中国的机会。)

中美俄“新三国演义”的可能走向

俄国总统普京对北京进行的36个小时旋风式访问,虽然“时过境迁”,但背后的喧嚣却益发不止,当然是由于事件本身蕴涵的“爆炸性信息”所致。普京的北京之行除了与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金容)基举行高级会晤外,还一口气签署了两项宣言,并再度确认“战略伙伴关系”及反美部署TMD、NMD外,政府之间也达成包括军售、合作开发能源、建造中子实验堆及金融合作等多项协议。

江泽民在会谈中毫不含糊宣称,加强战略协作是中国对俄关系的既定方针,愿与俄方共同努力,把双方关系在现有基础上推上新的台阶,永远做“好朋友、好邻居、好伙伴”。普京则表示,他这次访问中国的目的就是要巩固双方已存在的合作关系,制定发展两国关系的长远目标,俄决心与中国发展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关系。两人一唱一和,可谓共谱一曲“睦邻友好”之歌。

但明眼人不难看出这一切都是做给美国看。冷战结束后,北京虽然一直将与美国的交往视为对外关系最重要的一环,但随着美国积极发展导弹防御系统和不断加深对“台湾问题”的干涉,为了增加对美抗争的筹码,北京已开始积极转向,即寻求与俄罗斯关系的突破。目前的现状是,北京不得不从以下三个方面“出手”:第一,抑制内部对中美关系的不同意见,尽可能统一口径,保持步调一致;第二,在美国国内进行的“如何与崛起的中国打交道”的辩论中不甘袖手旁观,伺机施加各种影响,以争取对其有利的看法;第三,不忘在促进多极世界格局发展的同时,维持与美国“霸权主义”既联合又竞争的关系。而“联俄制美”则是北京决策者可以采行对策之一。

对于失去苏联这个主要对手的美国来说,与其说北京是美国的“战略伙伴”,还不如说现成的“潜在敌人”。美国国内经常出现“反华噪

音”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政治献金案、窃密案频传等等,在台湾问题上更是摇摆不定,除了继续军售台湾,还准备将其纳入TMD防卫圈内。过去的中美苏三角关系,主要的对立面是美国与苏联,选择权与战略主动掌握在北京的手里。由科索沃事件产生的美中俄新的大三角,充

当美国主要挑战者的是北京而非莫斯科,中国在战略上已没有多少回旋余地。

相对于中美关系的时好时坏,中俄关系则处在稳定中有发展的阶段。双方不但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疆界问题,政治上也有共同默契,反对美国发展单极世界格局、独霸世界。同时,双方均存在民族分裂及国家分裂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及车臣问题),彼此奥援以排除西方势力干扰。总之,中俄全面而密切的合作,与美俄、中美的处处制肘形成鲜明对比,冷战时期的中美苏三角关系是否重现,也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去年以来中俄交往的节奏在逐渐加快。1999年2月,中俄两国总理就达成协议,将就战略稳定进行磋商;今年4月,双方副外长会谈,针对美国发展TMD发表联合声明,强调1972年美苏签署的战略飞弹限制条约极为重要,也是维护世界战略稳定的基石;7月,“上海五国元首”会晤期间,江泽民与普京会谈时指出,北京支持俄罗斯在反对NMD的立场,表示中俄在反飞弹领域已经开始良好的合作,今后还要继续加强和深化这方面的合作。

尽管美国国防部长科恩,乃至稍早访问北京的国务次卿霍伦,都试图向北京领导人解释美国发展TMD及NMD并非针对中国,但是北京还是认定美方的“反华”意图,根据是:一、美国始终不肯就台湾是否纳入TMD问题明确表态;二、出售多项涉及TMD系统的防空飞弹给台湾;

三、国会不断试图把加强台湾安全与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议案联系在一起。比较而言,中俄关系当然会好于中美关系,至少前者没有台湾问题。

因此,“中美既然在台湾问题上终归不免一战,晚打不如早打”的看法,便在大陆学界悄悄流传。被外界形容为鹰派学者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阎学通指出,种种证据显示,美国在3月18日前是全面避免台海发生战争,3月18日后则是一手避免战争,一手准备战争。他不无悲观地认为,不管谁是美国新任总统,在战略上都会把中国视为对手,如果不能化解中美在台湾问题、在军事问题及战略问题上的矛盾,两国关系难以改善。但是主要矛盾将会越来越集中在台湾问题上。

中美关系不妙,两岸关系也难有大突破;两岸关系摇摆不定,也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变数。美国盘算过自己的国家利益之后,在维持台海“三不”(不战、不统、不独)的情况下,“两岸坐下来谈”就成了一个选项。而北京则希望藉着俄罗斯的力量,对美国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施压,两项声明象徵中俄在防止美国在国际上扩权已具共识;北京也希望利用这项共识,让美国认知到中俄在处理台湾问题上也具有默契和合作空间。

但这并不等于中俄两国会走向结盟,事情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中俄的主观愿望是一回事,客观环境又是一回事。或者说,在可见的未来,它们不太可能形成与美国对抗的军事联盟关系,尽避在政治上的结盟已然成形。因为中俄关系先天不足,存在不少弱点,除了根深蒂固的历史性猜忌外,至少还有:一、由于中俄关系一直有美国的因素存在,双方的战略协作有相当的局限性;二、中俄关系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双边经贸合作最高时仅为70亿美元,并逐年下降;三、普京就任总统后注重务实,倘若俄罗斯在战略上进一步收缩,中俄发展的空间将继续减少。 更重要的是,基于美国在全球和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仍高于中俄关系,因为中俄关系无论怎样“蜜月”也无法解决包括朝鲜、台湾和南海等亚太地区问题。何况美国最终还是会把俄罗斯看成是主要对手,尤其是在军事上,弱化、遏制俄罗斯的政策是不会改变,这对于中国跻身于大国舞台无疑增加了助力。对俄罗斯而言,中俄联盟根本无法补偿俄罗斯被排挤出欧洲的巨大损失,另外中俄双方也不希望因为结盟而使相互间产生过多的依赖,束缚自己的手脚。说到底,两国都有求于美国,也不想破坏与美国的关系,它们不会贸然结盟,以保持更大的战略弹性。(作者:伊铭)

多维视野中的中美俄战略关系

一、多领域的合作伙伴

冷战结束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格局和中美俄三国的实力地位。美国成了世界惟一超级大国,其国际地位和安全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据此,美国及时调整了其全球战略,确立了以维护美国霸权地位为最高目标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这个战略有三个具体目标:第一,用准备好进行战斗的军事力量,可靠地维护美国的安全;第二,推动美国经济重新恢复活力;第三,促进国外民主的发展。这三个目标被看成是美国冷战后全球战略的三大支柱,其基本精神沿用至今,只是有时表述方式有变以及三大目标的顺序有所不同罢了。这三大支柱围绕着一个中心,就是维持、巩固、加强美国的霸权地位。从三个目标来看,美国与俄罗斯和中国既有利益冲突,也有很多利益趋同。就利益趋同来说,在经济方面,美国要扩展经济,需要拓展海外市场,而中国已经是最大的新兴市场之一,经济开始复兴的俄罗斯也是个潜在的新兴大市场,三国

可以互为所用。在推进民主上,美国希望通过交往、接触影响中国,促进中国的政治改革;俄罗斯虽然已经实行了西方式的宪政民主制度,但在美国心目中,它的民主制度还不够完善,需要促其改进,最佳途径也是与之交往、接触。在地区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方面,美国也需要中俄的合作。布什政府上台初期,一度对俄中奉行强硬的政策,将俄中视

为“战略竞争对手”。美俄关系和美中关系因此而受到明显的冲击。俄美间出现了间谍风波;美中间则发生了撞机事件。但是,即便如此,布什政府仍然承认美俄、美中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美国不想同俄中搞对抗。间谍风波和撞机事件后,美俄关系和美中关系都开始修

复。“9·11事件”促使美国又一次调整了国家安全战略,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作为首要任务,与之相适应,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整治伊斯兰极端势力也排在优先地位。在这个战略框架下,美国更趋向于谋求与俄罗斯和中国的合作,而不是对抗。中俄都是在当今国际事务中有影响的大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核大国。因此,美国也只有与中俄合作,才能顺利实现反恐防扩和整治伊斯兰这些要务。2004年大选,布什实现连任。预计新的布什政府将坚持以反恐为首要任务的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对俄罗斯和中国的政策仍将以寻求合作为主。

冷战后的俄罗斯,经济一度衰落,昔日的大国雄风不再,在许多国际事务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经过几年的摸索,俄罗斯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和对外战略。发展战略的基本目标就是富民强国,具体讲就是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社会市场经济,力争保持7-10%的经济增长率,到2010年时,使俄成为欧洲第二或第三经济强国。为了实现这个发展目标,俄确立了兼顾东西方的全方位外交战略,美国和中国在这个战略中都占有突出位置。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是当今世界惟一超级大国;中国是经济发展最快的大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在安全上,同美中发展合作关系,符合俄罗斯的根本利益。

中国自改革开放后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确立了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营造稳定、安全、和平的外部环境。为此,中国首先要同美俄这两大国搞好关系,这不仅因为它们是当今世界对国际安全和中国周边环境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而且还因为美国是中国的最大经济伙伴,俄罗斯是个能源大国且经济复兴日见成效、发展潜力很大,是中国的重要经济伙伴。

显然,三国都有发展三边关系的动力,也确实存在着许多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三国在诸多领域加强合作,成为颇具潜力的合作伙伴。

二、竞争是常态

在以民族国家为基本行为体的当今世界,国家特别是大国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大国间存在竞争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常态。一方面,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国家发展的无限性决定了国家间关系存在着天然的竞争性。另一方面,国家之间一直存在着“安全困境”,即一国为了提高自己的安全系数便努力提高军备水平,从而增强别的国家的不安全感。而意识形态、宗教、民族、领土等方面的分歧、对抗与争端则是这种竞争生的催化剂。20世纪大国之间的冲突乃至战争多源于这种竞争性。冷战后,大国关系虽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竞争性和安全困境并未消除。

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国没有了国际舞台上斗争的对手,却陷入了新的困境。克林顿政府的第一任中央情报局局长伍尔西这样比喻苏联威胁消失后美国安全的新困境:“我们杀死了一条龙,但现在生活在一个充满形形色色惑人毒蛇的丛林里。在很多方面,那条龙的行踪倒更容易摸透。”苏联这个使美国恐惧了近半个世纪的战略对手消失后,美国的战略家们一直在为美国寻找战略对手。这一方面是要解除美国没有对手的“新困境”,另一方面也是未雨绸缪,为美国长期保持一超独霸地位出谋划策。

俄罗斯独立初期,一度实行对西方“一边倒”的对外战略,在军事安全上寻求同西方的全面合作,将美国与北约视为合作伙伴。但是不久之后,随着北约东扩,美国抑制俄罗斯发展的战略意图逐渐明显,俄开始调整对外战略。1996年俄《总统国家安全咨文》就提出,北约东扩使欧洲军事力量对比向不利于俄的方向发展。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以及北约战略新概念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北约要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谋求对俄的绝对战略优势的意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才转行东西方兼顾的“双头鹰”战略,积极发展同中国的关系。而自1989年后遭受美国等西方国家打压的中国,一直有加强中俄关系的愿望。于是才有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签订,以及上海合作

组织的成立。中俄关系的发展引起了美国战略家们的不安。布热津斯基在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中就指出:“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或许还有伊朗结成大联盟。”不过,“9·11事件”为美俄关系、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俄罗斯和中国是美国战略对手的呼声在美国大为减弱。然而,美国并未因将反恐作为第一要务便放弃了霸权战略,而是将反恐与维护霸权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反恐战争来推进霸权战略。这一点在伊拉克战争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中美关系特别是美俄关系遂又开始降温。俄罗斯在伊战前与法、德密切合作一致反对向伊开战,使美国借联合国之名出兵伊拉克的意图破产,凸显出俄美之间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战略利益冲突。

三、非均衡的发展态势

综合各个领域三边关系的状况,可以说,中美俄关系总体上是合作、互补性的三边关系。作为地缘战略和传统安全上的竞争对手并非其主要方面。因为三国从各自的大战略出发,都趋向于发展同另两方的关系,积极寻求合作而不是对抗,甚至尽量避免对抗。正因为这样,美国在公开文件中声称,“俄罗斯不再是战略对手”;布什政府上台初期曾宣称中国是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但是不久就转称中国为“建设性合作者”。中俄之间的战略竞争性更是潜在的,对中俄关系大局尚未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

但是,中美俄三边关系中的三个边即中俄、美俄、中美三组双边关系并不是均衡发展的。中俄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且又签有“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在从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国攻打伊拉克、联合国以及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等等国际事务中始终都能站在一起,很少出现重大分歧。

美俄也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且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有一致性,犹如“同志”式关系,两国政治关系的密切程度远甚于美中甚至俄中关系。“9·11”后,俄迅速表示全力支持美国反恐斗争,并表现出明显的向西方靠拢姿态,从而使俄美关系出现举世瞩目、影响深远的进展。

中美之间是“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从定位上看不及美俄关系和中俄关系。但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远胜于美俄和中俄,而且美国对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正在上升的重要性日益重视。所以,即使在将中国视

为“战略对手”的时候,布什仍然表示:“中国是一个新兴的大国,我大力支持开展对华贸易。”

三国在这个三边关系中的地位和处境也有差异。美国处于最优位置。无论俄罗斯还是中国都把发展对美关系放在本国对外战略的首位。相比之下,俄中在美国对外战略中只处于次要位置上,美国的首要依赖对象是西欧和日本这些正式盟友。中俄在对方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也是不对称的,俄罗斯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仅次于美国,但中国在俄对外战略中的重要性要排在美国和欧洲之后。可见,中国在三边关系中最缺乏优势。

从动态视角看,美国在三边关系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最为关键的。三边关系朝什么方向发展,其内容是以合作性、互补性为主还是偏重于对抗性和竞争性,最后会如何变化,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如果美国认为恐怖主义的威胁已经解除,不再是美国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那么它可能宣布结束反恐战争。如此一来,美国有可能将主要注意力转回对付“潜在战略对手”上,就像布什政府上台初期那样。如果那时中俄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了大幅度提升,美国与中俄之间在地缘战略和传统安全上的竞争性就有可能在美中、美俄战略关系中占居主导地位。从目前情势看,美国对华战略发生这种演变的可能性大于美对俄战略。因为中国综合实力的增长快于俄罗斯,而且中美之间还存在着意识形态上的矛盾,以及台湾这个最为敏感、棘手的问题。从美国现实主义传统来看,美国同时改变对华、对俄战略,将中俄同时视为主要战略对手的可能性极小,如此就很难形成俄中为一方、美国为另一方的对抗性三边局面。但是,鉴于俄美之间的利益矛盾和中俄之间的共同利益,形成美俄联手对抗中国局面的可能性也很小。

四、未来三边关系的理性建构

对中美俄关系来说,最危险的情况就是持有进攻性现实主义理念的新保守派在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增大甚至起支配性作用,由此可能将美国拖入与俄中对抗的灾难之中。从中俄方面看,两国虽然也存在着对三边关系发展起消极作用的势力和思维方式如极端民族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显然它们对中俄两国外交决策的影响比较有限,但其存在常常是各方政治强硬势力主张对中俄实行遏制的口实,对美国对外战略的演变起着建构作用。

要避免最危险的情况发生,使中美俄关系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三国的战略家需要不断努力,抑制影响三边关系的消极因素,培养积极因素,进而建构新型的中美俄三边关系。

首先,要认真地汲取历史教训,认清时代潮流。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悲剧不胜枚举,如果中美俄重蹈大国政治悲剧的覆辙,这将不仅是违背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更是三国的灾难,也是整个世界的灾难。特别是在核时代,核大国的冲突很可能毁灭包括当事国在内的整个世界。这是负责任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必须时刻重视的问题。当然,核毁灭的前景已经成为抑制大国走向冲突的重要因素。

其次,要加强三国间的战略互信。“大国政治悲剧论”片面强调大国间的地缘政治利益分歧和传统安全上的“困境”,而不是从国家的大战略出发来审视国家利益及对外关系,更没有看到时代主题和世界潮流。这种思维方式不可能使大国间建立起战略互信,而只会强化战略猜疑。实际上,三国的大战略有很多契合点,且不谈那些合作领域,就是不搞对抗这一点,就使三方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冷战期间美苏对抗,大搞军备竞赛,损耗了难以用数字表达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是苏联瓦解,美国大伤元气。这就是这种两败俱伤结局的写照。在中苏对抗期间,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对中国的安全造成了现实的威胁。为应对这种威胁,中国迫不得已地“备战、备荒”,“深挖洞,广积粮”,不仅付出了惨重的财富、资源代价,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冷战后,中俄建立起了战略伙伴关系以及边境地区军事信任机制,使得4300千米的边界线得到长期的安全与稳定,两国日益共享战略互信的红利。

最后,要树立新安全观。大国间要想建立战略互信,必须摈弃冷战思维和传统的权力政治思维,树立符合时代潮流要求的新安全观。在这方面,美国不乏有识之士。比如约瑟夫·奈就批评了传统现实主义者要为美国寻找新的敌人的思维方式,指出“对美国实力的真正挑战来自于那些出没于夜间的阿猫阿狗”,而不是像中俄这样的国家。中国是新安全观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就明确提出了国与国之间“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对彼此之间的分歧,要坚持对话,不搞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加以解决,反对动辄进

行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这些提法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国际政治思维,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江泽民代表中共中央在中共十六大上所做政治报告提出:各国“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赋予了“新安全观”以确切的含义。

总之,未来的中美俄三边关系应当是以互补互利、合作共赢为基本特征的三边关系。建构这样的三边关系,符合三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实现这个目标是时代赋予三国的历史使命。

中美关系分析

中美关系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美关系分析 回眸中美建交30年,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中美两国关系发展深受世界总体形势、各自国内政治文化因素以及台湾、人权、经贸等问题的牵制和影响。中美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只要中美双方共同努力、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中美是可以找到智慧和途径,推动双方关系平稳向前发展的。在美国新政府任内,中美关系总体趋势仍可望是积极的,中美关系的基础日益牢固。 就如何看待当前中美关系的问题,中美关系虽然有合有分,有聚有散,但和则两利,斗则两伤。维系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终归有利于两国人民的福祉,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缔造新的中美关系,需要登高望远,着眼大局,以图开创新的局面。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中美关系,似乎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割舍不开又带有一定排斥性的关系。这种关系很独特,它不同于昔日的英美关系,也不同于冷战时代的美苏关系,它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国倡导和平图强理念的必然产物。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 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作为世界上少数的几个政治和军事大国,两国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都对世界局势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中美两国意识形态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两国始终没有放弃与对方发展良好而平稳的关系的意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都有共同利益,所以存在着着广泛的合作基础,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更有广阔的前景。本文致力于研究中美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意识形态,区域稳定,共同利益,合作共存 一、中美关系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以从世纪之初的罗曼蒂克到当前的恶毒拒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这些与美国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与国内的选举因素交织在一起,迫使布仕政府调整对华经贸的政策。再有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停滞不前,也加大了布仕政府对华贸易问题的压力。但是,中美两国领导都充分看到了中美关系的利与弊,美国对中国更是既爱之又恨之。中美的贸易关系正处于微妙之中,美国的发展要靠中国,中国的发展亦离不开美国。中国应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贸易关系呢? 二、具备友好发展的基础 1、两国相互依存、互惠互利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经济贸易互利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美经贸合作乃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据中方统计,在贸易领域,今年1至10月,中美贸易额达102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7%,其中中方自美方进口27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在投资领域,今年1至10月,美新增对华投资项目330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2.5%,中方企业对美投资也在增加。据美商务部统计,今年1至9月美对华口增幅达18.5%,大大超过美对其他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中国现以为美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则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对华出口每年给美国创造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中国价廉物美的商品使美消费者每年节省开支200亿美元。除双边贸易取得积极增长外,两国还就经济和金融等问题保持密切磋商和对话,可见中美关系已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其中任何一方受损都必将导致另一方受损。“9.11事件”后美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对肿没共同利益和分歧点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给中美关系友好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与美国虽然在有的地方存在分歧但中国与美国也存在共同利益。中美应努力寻找一条“和而不同的道路”。在共同利益上加强合作,求同存异。 三、关系的核心问题 中美关系为何从罗曼蒂克步入了当前的恶毒拒绝?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贸易收支方面,由于美国对华年年贸易收支逆差,且贸易逆差额逐

浅谈中美关系之文化差异

浅谈中美关系之经济对话 2010年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落下帷幕。这次战略对话中美双方着重讨论了中美双边关系、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进金融改革等方面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战略对话在设计能源、环境、科技、海关、卫生、执法等众多领域达成26项具体成果,签署了八项合作协议,经济对话达成了五方面的重要内容。 中国和美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中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积极的关系,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合作。中美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深化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在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的战略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中,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中美之间的差异,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话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乔治·华盛顿大学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目前,就美国而言,在谈全球合作时,除中国外找不到一个同等级别的全球参与者。不管是俄罗斯、欧盟或者日本,都只是区域参与者,美国没有其他的候选人。但是,目前中国还不是一个全球力量,中美目前缺少战略互信,在很多领域都缺乏共同利益。” 对于未来的合作,中美双方各有诉求。第一,中方想要追求的是市场经济地位。如果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美国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例和关税能有所减少”;

浅谈中美关系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走向

中美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的关系源于国际战略,源于美国实现强大的霸主政权,然而现今中美关系存在着重大的矛盾与密切的合作,而中美之间关系的矛盾,全在于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 正所谓“弱国无外交”中国在新中国建立前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独立外交。1960年因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成了“第三世界的代言人”既反美帝又反苏修,事实证明这种纯粹以意识形态外主,牺牲国家利益的政策是不可取的。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打破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了中美苏三角关系。由于对美关系的改善客观上也促进了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中国逐渐融入了国际经济秩序。当今的中国外交政策即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强权,二战后一直扮演的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警察”角色。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发展及复兴。中国自改革开放后一直奉行“韬光养晦,决不当头”的外交政策,也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的现实主义外交。改革开放即是中国追求国家利益的表现形式之一。同时也表明了中国愿意遵守个维护现今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成为一个利益攸关者。而不是去打破或挑战当今的国际经济,政治体系。 中美都是当今世界的大国,双方都具备使对方瘫痪甚至毁灭的实力,双方都承担不起战争带来的后果,所以说维持台海现状乃中美妥协的产物。但中美在政治体制,意识形态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差异,美国自威尔

逊总统以来一直奉行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威尔逊认为国际的和平只能寄希望于“集体安全”的体制。而只有民主国家之间才不会发生战争,如果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实行民主体制,世界将永享和平。他曾说“美国的缔造是为自由而建,而自由不仅是为美国人民,也是为世界人民,如不这样,美国的荣誉将不存,实力也将消散。”这是典型的天赋命运说。威尔逊之后美国的领导人大都受其外交理念的影响。这也是为何美国总是说“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因。美国总是拿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行美国霸权之实。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美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彼此不可分离,中国持有美国第一大的国债,有人曾说如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美国经济可能崩溃。美国虽不断指责的人权状况,但仍和中国保持紧密的经济关系,这是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除了经济方面,还有朝核问题,核不扩散,恐怖主义,环保等国际问题需要与中国合作。但毕竟中美在意识形态分歧很大,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担心一个强大的中国会威胁美国在东亚的区域利益,甚至在全球的国家利益,美处心积虑的联合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实行遏制政策。用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的话说:美国要在全球扮演战略平衡手的角色。这也是他为美国能永保霸权所开的药方。美国的全球战略是不允许全球任何一个地区出现一个可以与美国抗衡的霸权,所以中美关系在合作中对抗在所难免。 以现实政治的观点来说,不管一国的意识形态如何,只要其国家实力强大,都会追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其国家安全的最大化,而中国也不会例外。所以从国家利益至上的角度考虑,中美之间的国家战略是有结

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

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 机遇来自全球化这个国际背景。美国有求于中国的面上升。 双方在安全关切上既有交叉点又有不同点。 并不是说美国不把中国当做潜在对手了。 美国必须在台湾“统独”问题上作出抉择。 我认为未来中美俄三国的互动,首先取决于中国的未来发展。美国的影响虽然近年有所下降,但在可预见的时期内还将保持优势。俄国的自然资源位居世界前列,当前经济发展态势看好,军事保持传统优势,加之人口素质比较高,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中国凭借高速发展的经济及巨大的人口数量,应当是三国中最有活力的国家,但我们面临的问题同样艰巨。经济模式缺乏后劲,人口数量大但人口素质低。此外,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果前述问题能够圆满解决,那么二十一世纪就无愧于中国世纪这一称号,中国将带领世界走向未来。反之,前述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社会就会陷入动荡,国力必将受

中美关系分析

中美关系分析 xx格局是21世纪国际体系的理想境界 近年来,人们——至少是那些具有起码洞察力的国际问题观察家们——就国际政治经济前景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是世界正在从作为冷战时代基本标志的大致两极的格局,迅速地向多极格局转变。〔1〕多极格局不仅将有助于世界稳定与和平,〔2〕因而有利于各国的独立自主和经济成长,还将为世界上不同文化和不同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及其尽可能平等的交流提供必要保障。在现代国际体系初创年代即所谓欧洲国家体系的生成时期里,由荷兰和英国领头的欧洲多数国家联盟以“欧洲自由”(the Liberty of Europe)为道义依据,凭借与之休戚相关的均势机制,先后挫败了一度占有巨大优势的哈布斯堡家族和法王路易十四建立“普遍君主国”(universal monarchy)的称霸努力。〔3〕与此相似,即将步入21世纪的人们有理由期望和追求并非两极、更非单极的世界自由和世界均势,虽然此类目标的实现不像过去那般往往有赖于战争。 二、xx面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态度: 从拒斥到不情愿的接受 在观察和思考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时,必然碰到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亦可称为唯一的世界强国)美国对这一趋势持什么态度。在冷战时代,除了主要从冷战需要出发支持西欧、日本经济成长和同样从冷战需要出发改善对华关系外,美国根本不愿接受任何真正的多极化动向,以至于社勒斯把第三世界国家的中立主义和不结盟——世界多极化的萌芽之一——斥责为“不道德的”。〔4〕即使那赋予美国空前的世界政治和战略权势的两极格局,也是美国鉴于严酷的美苏军事对峙逻辑(尤其是核恐怖平衡逻辑)很不情愿地忍受的,哪怕这一格局在美苏关系相对缓和时期里,因其包含的超级大国共同控制机能而使美国获得不少额外便利。苏联解体加上海湾战争大胜造就的兴奋感和陶醉感,导致美国朝野当真规划起美国权势及其价值观一统天下的图景来,其状若撇开威尔逊和富兰克林·罗斯福当政末期不谈,肯定为美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正如思想颇为激进的著名国际法学者理查德·弗尔克不无厌恶地描述的那样,从行政当局领导到大多数政治家,精英们“容光焕发地谈论全球安全

浅析当今中美关系

浅析当今中美关系 工管1310 方桥云中国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两个大国,准确认识、把握中美关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对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实现双方共赢,进而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期中美关系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应该是积极的关系。虽然两国社会制度、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发展阶段不同,但双方都应该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用积极的行动推进各领域对话和合作。第二,应该是合作的关系。双方应该携手应对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复杂棘手的挑战和问题,实现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第三,应该是全面的关系。双方不仅应该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良好开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美关系新定位立足新起点,面向未来,它要求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正如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所言,“要解决21世纪的许多重大挑战,美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一种致力于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诺”。 同舟共济、合作双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形势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这也是当前中美合作的重点。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经济的列车驶入较为平坦的地区,它也需要中美两国的引擎联手拉动持续前进。 人类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为中美加强合作开辟了广阔的视野。双方不仅应深化经济、反恐、防扩散、执法、能源、气候变化、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军交往,还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以及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充实两国关系战略内涵。 中美两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一致,但是也会出现立场不一样的情况。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对整个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都肩负重大责任,有义务开展全方位的全球治理,并且和整个国际社会一道来解决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互之间互相合作与协调,寻找利益之间的汇合点,相互之间沟通与协调,逐渐形

中美关系走向--形势与政策论文【创意版】.docx

专业课件1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 對於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就我個人而言的看法是"美国最终也不会拿中国怎么样"。这种态度算是一种对中美关系侥幸的心理。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壮大,中国模式也来越突出,中美之间肯定要出现更多的矛盾,也会发生冲突,但是归根到也不会形成全面的战略对抗,更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只要我们不去挑战美国的霸权,不触动美国的霸权体系,不染指美国的战略领地,美国就不会把中国作为主要对手,美国还有更多的敌人需要对付。美国或许还要时不时地整我们一下,但不会处心积虑地想把我们整垮整倒,更不会往死里整。支持这种主张的根据也有两点:一是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以解决世界上的许多问题。二是中国也拥有巨大的核毁灭能力,人类发展到了今天,再也不会发生世界性的大战了,中美之间不可能形成全面和全方位的对抗。中国只有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准备就可以了,就完全能保证中国的发展强大. 在未来的发展中,中美之间究竟能不能和平相处,还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严峻的斗争,最终走上战略对抗的道路. 中美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國必須抓住機遇,處理好與美國的核心問題,達成長期合作的夥伴關係.為穩定世界格局和和平做出貢獻.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 3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走向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

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形势与政策)

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势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 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 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1971年双方以乒乓外交拉开了两国建交的序幕。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开始实质意义上的双边关系。1986年十一月,美国太平洋舰队访问中国青岛,中美双边关系有政治、经济领域向军事领域延伸。2005年八月,中美首次战略对话在北京举行,双边关系向战略高度发展。2009年美国信任总统奥巴马上任不久,新任国务卿希拉里访问中国,以密切同中国的联系。此举本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关系新发展阶段到来的前奏。从以上发展历程来看,中美双边关系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会不可避免的被美方认为侵害美国利益或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最大威胁。这显然与美国的全球霸权战略有直接关系。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以后的一个时期里美国对中国的不信任将更加凸显。美国对中国是“既爱又恨”,这似乎听起来很矛盾,可如果你仔细的研究一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后,就不会再感到惊讶了。事实上,美国对华的大政策没变,可中国却是在不断的变化着,变得日益强大了,而中国的强大无论以何种方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的“侵害”美国利益。但另一个方面,美国和中国的依存度,以及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让美国不敢采取过于激烈的措施。由于这种“萝卜加大棒”的情况的存在,在暂时的时期内萝卜被时局推到最前沿,但也应注意的是大棒也在悄然的逐渐强硬起来。这一切决定了中美关系必须在前进与曲折的二重奏里前行。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

中美关系战略分析

中美关系战略分析 回顾自中国建国以来中美双方之间的关系,双方既有既有尖锐的矛盾,又不乏合作。可以说,中美双方关系一直处在一种“不对称竞争”的状态。中国正在其中逐渐取得相权总的相对领先优势当然,这种优势也并非全无逆转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美国政府也逐渐开始放大战略目光,倾向于以中国持续和平发展为前提,逐渐迁就并接受这一事实,加强中美双方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双方之间的相互竞争、贸易关系、台湾问题等都是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但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一问题,中美双边关系还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中美双方的合作还会更加密切。 中美关系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确实,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双方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国际格局的改变、一方的发展等等都是影响双方关系的重要原因。而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最阻碍中美双方关系的,无疑是中国的台湾问题。台湾问题涉及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政府一再强调,“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只有一个中国,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国家搞阻碍中国和平发展的行为”,而美方却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再干涉中国内政,更是不断出售武器给台,这不仅仅是地大大阻碍了中美双方关系的发展,也是最容易导致双方发生直接冲突的问题。但只要中美双方用战略的目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健康发展。 自“911”事件之后,美国遭遇了自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打破以来空前的困难和挑战,其国际权势广泛和深刻地局部逆转。诚然,“911”事件是国际恐怖分子的袭击,但就其源头发展,可以说是美国一贯的强权政治和伊拉克战后局势所致,它们不仅造成了美国资源的极大浪费,更是使其精力和注意力长时间地受到了牵制,使之无法较多地阻碍其他大国的发展和世界越朝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中国的发展,而中国的发展无论以哪种形式展现出来,都会不可避免地“侵害”美国的利益,使其无法主导世界。但是,要是将中国近几年来的崛起简单地理解成是因为美国的“无暇东顾”,这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就算美国没有遭遇恐怖主义的袭击和战争给它带来的严重后果,中国的发展也是必然的,中国的发展是由于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的必然结果,即使美国一直把精力投入在限制中国的发展,它也无法从根本上阻碍中国的腾飞。 事实上,在美国权势相对减弱的背景下,美国缺乏真正内在连贯的对华大战略,此时美国毫无力气去抑制中国的发展,抑制中国的发展到头来只会给美国以巨大的战略和经济反作用。而相比之下,中国近几年来所采取的对美战略,都是在坚持以中国利益和发展我国的前提下,采取积极的言行和举措,并尽可能地促使美国政府较多地与中国协调和合作,这些对美战略,都足以显示出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所表现出来的长远战略目光。 在中国愈发崛起和世界愈发多极化的趋势下,可以看出,美国近两年来的对华政策以有所改变,美国已开始考虑和倾向于在中国持续和平发展的前提下,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长远的意义上接受中国的崛起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加强对华军事防范,加强与中国的贸易,系统地扩展对华的协商。说到军事问题,一直都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美国的军事能力在世界上一直是处于领跑地位的,而中国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更得注意发展自己的军事能力,加强对美的军事防范。既要坚持军事现代化和发展中远程投射能力,又要坚定不移地把军事发展列入中国整体发展的框架之内,认清主战略与次战略的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上全面发展,不断加强自己在国际上的地位。 无论如何,美国权势在世界上的相对减弱、中国的不断崛起、世界愈发多极化趋势发展,这些无疑都是意义深远的。关于中美的未来前景,我们有理由很积极地相信,在坚持“一个中国”和中国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中美之间的关系会愈发密切。中美双方作为巨大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是怎样的?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两个举足轻重的大国,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加强。中美关系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两国本身,而且关系到整个世界局势的安全与稳定。然而,事实并不总象人们希望的那样。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几起几落,甚至曾经遭受过可以称得上是危机的重大挫折,从政治、经济、战略等不同角度探讨中美关系,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回顾过去,综述现在,展望未来。只有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才会有利于整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发展,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就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达成重要共识。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通过自身发展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中美双方共同努力,解决好存在的问题,抓住发展的机遇,保持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中美关系继续朝着对两国和两国人民都有利的方向发展。 在美国看来,一个发展迅速的大国不是盟友,便是敌人。前者以英法为例,而后者有前苏联作证。因此当美国遭遇如今的中国,传统的美国外交战略思维往往会在中美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中迷失方向。假如中国的实力继续增长,中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与美国的冲突。但是中美关系的未来会受一系列共同联系在一起的多种成因的共同作用的影响。只要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和政权类型方面的差异仍然存在,中美两国就很难达成某种互相都能接受的妥协。中美关系的未来很可能会由一些互相矛盾的趋势彼此“抵消”以及一些

能够起到互补作用的趋势的彼此“聚合”这两种状态来共同决定。这些相互矛盾的力量的冲突将导致中美关系的性质继续表现为一种有限竞争的性质。就像中美两国现在所做的那样,两国将继续进行贸易往来,并且在一些问题上进行会谈与合作,但两国仍将以深刻的不信任的态度看待对方,并为了防范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对抗而采取行动谋求外交优势和加强军事力量。 美国是世界大国,所以国际对它的影响,在国际上遭遇的困难,比我们要更多一些。在软实力方面,美国的实力在于世界,而中国是国家的实力。很难设想在未来十年,中国有一位歌星去世会像杰克逊去世一样那么轰动。 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剧烈内部动荡将会持续,比如说阿富汗、巴基斯坦,还有朝鲜十年之内很难说会完全稳定。这样对中美关系形成新的考验。此外,缅甸和南中国海等,都是中美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地方。如果双方要达成军事战略互信的话,那必须两国民意基础要跟得上这样一种战略互信。跟得上政府战略互信的速度,不然的话产生两个社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对立状况。 而在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的问题上,比如国际安全、能源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些新的国际机制建立。对此,中国应积极参与,不能让美国去做主导。 我们首先要看到一个未来十年的世界大背景:世界开始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新时期---全球性的结构型变革开始。结构型变革从南北关系也好、

浅谈中美关系

浅谈中美关系 摘要:中美关系一直是一个既重要而又敏感的的话题。历史证明,中方对美国政策一直连贯一致,中国各届领导人为发展健康中美关系所作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当前形式下,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大的是市场资源、劳动力资源、和无限发展的潜力,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强经济、科技实力的发达国家。再加之一些类似于“中国威胁论”的舆论,中美关系一直很微妙。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虽然中美关系之船一直风雨飘摇,跌宕起伏,但航向却一直没变,也没有过搁浅触礁。究其个中原因,就是两国利益使然。中美两国的关系处理的好与否,不仅关乎两个国家,甚至关乎整个亚太地区,更有甚者是整个世界的国际关系安全。 关键词:经济封锁、曲折中发展、互惠互利、中美关系 正文: 一、中美关系发展简史 中国与美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 当时毛泽东在会见美国乒乓球队时说,如果尼克松来中国我还是愿意和他谈的,次年尼克松访华,双方一再表示想要建交的意向。1973年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中美的建交,是迫于国际新形式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且两国的建交仅限于领导人的互访和经济之间的往来。建交后冷战的来临使中美之间的关系再次陷入冷淡,而且冷战时期美对华进行所谓经济制栽,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结束,中美关系略有回温,两国的外交还是只限于经济之间的交往。之后我国同美国产生多次的摩擦,根据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积极谋求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针为特征的新大国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寻求共同利益的会合点,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对付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坚持对话不对抗,从双方长远利益着想以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妥善解决彼此之间的分歧。我国同美国的外交可谓在曲折中发展。之后,两国保持相对稳定。1997年和1998年江泽民与克林顿总统成功互访。两国领导人决定共同致力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1999年11月中美双方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2001年美国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长期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对华最惠国待遇年度审议问题宣告解决。2002年10月江泽民成功访美,进一步推动中美关系。目前,美国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科技,文化人员等其他各方面联系不断发展。 在努力发展对美关系的同时,我国对美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行为作出了坚决回应。建国初期,美对我国领空多次侵犯,我国军队共击落u2侦察机达4架之多。1999年5月7日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重大伤亡。2001年4月,战机在我国领空与我国战机相撞,造成我方机毁人亡。2006年4月7日,吴仪与美国高层商务部长埃文思和贸易代表佐立克共同主持第15届中美商贸联合会议,共同商议中国对美倾销事件等其他对华商贸政策。2011,美又对台实行大规模军售,中方也对此作出了坚决的回应。 二、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浅谈当前中美关系 中美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可谓沐雨经风、曲折迂回、恩怨交加。既饱含相互斗争、坎坷蜿蜒的一面,也有相互借重、相对平稳的一面。一直以来,中美关系都是中国外交关系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所以,中美关系的变化,不仅仅关系到中美两国的利益,更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和平与稳定。 目前中美关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权问题:一方面,美国为了稳固自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的领导位置,与要为其代言,即向别的国家这样的国家推销其人权理论,美国当权者这也需要以此来获得国内民众的支持。另一方面,美国出于自己立场已的考虑,在很多方面需要中国的合作,有不得不忽略中国的问题,拖延时间以换得中国得支持。 二,贸易逆差:造成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既有外因又有内因,相对于外因,内引起主导作用。这个内因,除了“过度消费引起过度进口”以外,还与“美国的市场不够开放和出口不足”有关。第一,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没有主动调整过时的贸易战略和政策。第二,面对全球浪潮,美国“害怕与贫穷国家竞争。第三,美联储在较长时期内实行通货膨胀性货币政策。第四,美国用超额发行的美元纸币大量购买囤积石油和其他稀缺程度较高的物质,加剧了内外需失衡。第五,无节制的对外战争和全球扩张使得美国政府的公共开支不断膨胀。 三,台湾问题:台湾问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牵一发动全身,是我们最重要的外交事务,也是最重要的战略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台湾问题。中央处理台湾问题的战略是“使用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其他手段促使台湾一边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现状,为国家的快速崛起赢得宝贵时间。当我国综合国力

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中美关系发展走向 (空一行)摘要(居中)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各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 关键词:发展,合作,战略布署,竞争(下面空一行) 一、稳定的中美关系是发展的需要(居中) 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而且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加强对话和交流,增进互信和合作,相互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双方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相信在双方国家元首特别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一定会取得积极成果。 中美关系新定位立足新起点,面向未来,它要求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方式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抓住机遇,共迎挑战。正如美国重要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问题委员会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所言,“要解决21世纪的许多重大挑战,美中伙伴关系不可或缺”,“美中关系向前发展的前提必须是一种致力于为全球福祉而努力的共同承诺”。 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是中美关系新航程的显著特色。中美都强调了两国同舟共济的重要性,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前不久还引用中国古语“毋临渴而掘井”来形容中美携手合作的紧迫性。两国决定建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这是推动新时期中美关系发展的重大举措,双方将继续加强就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的讨论,不断增进互信与合作。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的形势下,中美最大的共同利益就是相互支持、共渡难关,这也是当前中美合作的重点。展望明天,即使世界经济的列车驶入较为平坦的地区,它也需要中美两国的引擎联手拉动持续前进。 新的航程展现新的前景。只要中美两国坚持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中美关系就能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就能为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不断作出贡献。 二、竞争与合作 (一)发展历程(顶格)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 (二)竞争与合作(顶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