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篇一: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和现状

1.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情况

1.1.1 早期风电设备标准发展史

国际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丹麦基于当时的工业标准,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1979年得到正式批准,确定私人投资风电若想获得国家补助需要通过RIS?国家实验室的测试和资质认证1。

1980年至1995年间,风电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展,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质量、安全,推进风电机组国际贸易的发展,各风电先进国家相继出台了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

、质量及安全相关的标准/指南草案。1985年,荷兰电工技术委员会(NEC88)颁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

设计

指南,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本国的小型风电机组安全设计标准。1986年,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ermainscher Lloyd,简称GL)提出了第一个适用于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和项目认证的规范。1987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成立了88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88,简称TC 88),同年TC-88基于GL规范发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标准2。1988年,丹麦、德国、荷兰和国际能源署(IEA)又陆续公布了风电机组验收操作规范与指南。1992年丹麦公布丹麦标准(DS)DS 472。1994年,美国能源部(DOE)开始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机组研究计划,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美国风电产业认可的基础标准协议。

早期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主要发生在欧洲,这与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促使了检测认证制度及标准的出台,使欧洲后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电标准、检测及认证制度;另一方面检测认证的发展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动了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使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风电设备认证史上的第一批认证标准与指南(表1-1),这些标准草案、规则、指南的颁布和试行为后来国际风电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表1-1 第一批风电设备认证标准与指南3

1.1.2 IEC风电设备系列标准形成

随着风电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风力发电机组贸易也逐步由国内走向国际。面对各国认证机构和各自不同的规则和要求,欲获得国际贸易权,风力发电机组往往需要得到各国认证机构的认证。为避免重复认证,欧盟建议建立

IEC标准,以便统一认证规则和要求。在风电机组标准化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IEC达成协议,由IEC领导风能行业的标准化。

1995年IEC TC 88开始风电机组认证程序国际标准化的研究,并最终由IEC认证评估委员会于2001年发布了第一版《IEC WT01风力发电机组合格认证-规则及程序》4,随后TC 88逐步发布了IEC 61400系列标准,并根据标准实施和风电行业发展情况不断修订原标准、开发新标准。目前IEC 61400系列风电机组标准包括了风电机组设计要求、叶片测试、功率特性测试、噪声、载荷测量等,具体相关标准见表1-2。

51.1.3 国际风电设备标准发展现状

IEC 61400系列标准的发布,使各国在风电设备标准上逐步达成共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

国际风电设备贸易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欧盟进入风电规模化发展阶段,随后美国、

印度、中国都先后进入了规模发展阶段。21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数据显

示6,1992年以来,全球风电机组累计装机容量

① 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术规范

的年增长率一直高于15%,近六年(2005年-2009年)年均增长率更是高于27%。截至2009年底,全球累计风电机组装机容量159GW,其中2009年新增装机38GW,接近累

计装机容量的1/4,创造了年新增装机容量的新记录。截至2009年底,全球已有超过

100个国家涉足风电开发,其中有17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

随着风电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发展风电的国家认识到对风电设备进行检测和认证的

必要性,包括丹麦、德国、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美国、印度在内的很多国家已经

建立风电设备检测和认证体系。

目前,IEC 61400系列标准已成为各国进行风电设备认证的基础标准。各国的风电机组标准、检测、认证规则围绕IEC 61400系列标准建立,相互之间有较大的共性,这大大促进

了国家间风电机组认证的发展。例如荷兰、德国和丹麦承认彼此的检测结果。然而,由于

地方法规和具体情况不同,各国在制定自己的风电机组标准、认证规则时,也会结合本国

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要求。例如,丹麦型式认证要求风电机组必须进行噪声测试、叶片反

射特性测试,而德国认证则对风电机组塔基提出了专门的要求。除IEC 61400系列标准外,国际上使用较多的风电机组认证规范还有GL的风力发电机组认证指南、DNV的风力发电

机组设计指南等。

1.2 IEC WT 01认证模式简介

IEC WT01将风电机组认证分为型式认证、项目认证和部件认证。

1.2.1 型式认证

型式认证涉及风电机组的各个方面,包括塔架以及塔架和地基之间的连接型式,还包括风电机组设计时对地基提出的要求,甚至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地基设计方案。型式认证的目的是确认风电机组型式的设计和制造符合设计条件、指定标准和其他技术要求。必须有证

据表明该风电机组可以按照设计文件进行安装、运行和维修。型式认证适用于一系列具有

相同设计和制造工艺的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包括如下4项必选模块和2项可选模块:

图1-1 IEC WT 01型式认证模块

1.2.2 项目认证

项目认证证书是针对一台或多台风电机组签发的,包括塔基以及对特定安装场地条件的评估。项目认证证书的签发是在型式认证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评估和塔基设计评估完成的。项目认证的目的是评估确认已通过型式认证的风电机组和对应的塔基设计是否能满足特定风电场的外界条件、适用的建筑和电力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认证机构应评估确认场地的风况和其他环境条件、电网条件以及土壤特性是否和拟安装风电机组的设计以及塔基设计一致。

对获得型式认证的风电机组,项目认证由如下图1-2的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

组成。

图1-2 IEC WT 01项目认证模块

1.2.3 部件认证

篇二:风电场事故

总结

与分析

风电场事故及分析

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

要原因有三类:

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

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

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

1、大唐左云项目的风机倒塌事故

其事故报告如下:2010年1月20日,常轨维护人员进行“风机叶片主梁加强”工作,期间因风大不能正常进入轮毂工作,直到2010年1月27日工作结束。28日10:20分,常轨维护人员就地启动风机,到1月31日43#风机发出“桨叶1快速收桨太慢”等多个报警,2:27分发“震动频带11的震动值高”报警,并快速停机。8:00风机缺陷管理人员通知常轨维护负责人,18:00常轨维护人员处理缺陷完毕后就地复位并启动。直到2月1日3:18分,之前43#风机无任何报警信息,发生了倒塌事件。塔筒中段、上段、风机机舱、轮毂顺势平铺在地面上,塔筒上段在中间部分发生扭曲变形。风力发电机摔落在地,且全部摔碎,齿轮箱与轮毂主轴轴套连接处断裂,齿轮箱连轴器破碎,叶片从边缘破裂大量填充物散落在地面上。

事故发生后,风电场将二期风机全停,并进行外观、内部的全面检查。3月4日,左云风电公司检查发现二期61号风机中下塔筒法兰连接螺栓断裂48个(共125个),在螺栓未断裂部分的法兰与筒壁焊缝中有长度为1.67米的裂缝,其异常现象与倒塌的43号塔筒情况基本一致。事故原因很可能是塔架制造和螺栓质量不符合要求。

大唐左云项目风机倒塌事故

倒塌的风机通过了240小时的现场验收,风机运行时间才两个月左右,运行期间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塔筒螺栓的力矩检查和维护。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

一、大唐委托山西的检测公司对塔筒的法兰材料进行了检测,检验的结果是法兰的低温冲击韧性远远达不到国标的要求。

二、风场现场施工单位对螺栓力矩没有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机组的塔筒连接螺栓大部分存在力矩不足,有些螺栓用手就可以拧动。

2、甘肃瓜州风机倒塌事故

2010年8月下旬,甘肃瓜州北大桥地区连续大风,造成某在建风场的一个

1.5MW机组发生倒塌事故。初步分析可能是安装时螺栓力矩出现问题,大风时螺栓承受剪切力,且超过载荷极限发生断裂。同时不排除螺栓本身质量存在问题。所幸,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瓜州风机倒塌

3、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机倒塌事故

2010年的系列倒机事故中,东汽独中三元。

2010年1月24日,宁夏天净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的一台东汽风机倒塌,被视为2010

年第一起风机事故。此后,华能通辽宝龙山风场的东汽风机、辽宁凌河风电场的华锐风机、大唐山西左于风场的风机先后出现倒塌。 2010年5月,中国广东核电有限公司在吉林大

安风电场的一台风机倾倒,症状、事故原因与前两起类似。

4、华锐风电风机倒塌、人员死亡事故

2010年初在辽宁凌河风电场,华锐两台风机发生事故,造成风机倒塌; 2010年8月中旬,在酒泉又有一台华锐风机在调试中倒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公司在张家口尚义县安装调试风机时发生触电事故3人死亡;2011年1月5日18时30分,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市尚义县南壕欠镇大坝沟村施工工地进行安装调试风机时,发生触电

事故,造成1人当场死亡,2人重伤,伤者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2名伤者经抢救无效相继死亡。

5、苏司兰公司风机机舱着火事故 2010年4月17日,内蒙古辉腾锡勒风电场,一台苏司兰能源集团制造的风机由亍一个液压联动部件注油过多,引发机舱

篇三: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风电机组重大事故案例分析

据英国风能机构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风电机组重大事故715起,其中火灾事故138起,占总数的19.3%,位列第二位。2010年欧美等国新增火

灾事故7起,其中2起火灾对作业工人造成了严重烧伤。因此,火灾已成为继雷击后第二大毁灭性机组灾害。

实际上,风电机组重大事故在国内外都有发生。有的重大事故可以预防,甚至完全可以避免。然而,随着我国风电机组的不断增多,部分突发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例如部分因雷击

而造成的火灾事故,还有在运行过程中,部分因机组部件损坏造成剧烈摩擦起火而引发的

火灾事故等。在降低和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讲科学,还要综合考虑成

本因素,不能采取过度的预防措施。把概率极低的事件当成必然事件加以考虑,将不利于

机组度电成本的降低。

仅就完全可以预防、避免的机组烧毁与倒塌事故而言,它不仅与机组本身的质量、性能、运行和维护有关,而且,还与箱变等附属设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介绍由箱变问题

引发的机组故障与事故,通过对某风电场发生的一起机组烧毁事故进行分析,找出行之有

效的预防措施,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事故简介

某风电场1.5MW双馈空冷风电机组,变频器布置在塔基,并网开关(断路器)是ABB生产的。在机组起火大约一个小时后发现,然后对整条线路采取了断电措施。当人员到达现场时,整个机组如同一个巨大的“火炬”,最后,机舱及轮毂罩壳完全烧毁,三支叶片也不同

程度地过火。从主控信息和事故现场两方面证实,最后一次停机是正常的低风切出,并且,收桨正常,也不存在超速问题。从事故现场来看,位于塔基变频器的并网开关仍处于合闸

状态,变频器功率柜严重烧毁;与事故机组配套的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且有两相高压侧保险熔断。

事故分析

此次机组烧毁事故的原因有:变频器并网开关在停机时不能脱网是诱因,而箱变低压侧断

路器不具有自动跳闸功能是造成事故扩大的关键。变频器并网开关在脱网时不能分闸属于

偶发事件,本是一般的机组故障,且发生概率较低;而对该风电场来说,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不具备自动跳闸功能,违背了关键设备的电路分级保护原则。也就是说,在该风电场机组配套时就已经埋下了事故隐患。

从安全方面来说,与此类风电机组相配的箱变,应具有多重自动跳闸功能,以保护机组与

人身安全;从现场实践来看,只要箱变低压侧断路器具有自动分闸的功能跳闸,就能避免事故扩大,从而避免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从系统设计来看,此类机组存在变频器并网开关无法正常脱开的可能,需要箱变低压侧断路器具有自动分闸功能,以及时切断电网给机组的

供电,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一、监控数据分析

在事故之前,机组多次报低风切出,并在8小时内几次报变频器故障,并均是变频器自动

复位,可能由并网开关机械故障引起。

在事故前的一次“低风切出”后,复位启机,机组的有功功率一直维持正值,说明此时机组

运行正常,处于发电状态;其后机组因风速降低有功功率逐渐下降,于12:37:04触发“低风

切出”停机,因变频器并网开关不能断开,随后触发“变频器错误”等一系列故障。该机组

在触发“变频器错误”等故障后,叶片顺利收桨到92°,即叶片处于安全位置,主控信息与

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首先,说明机组变桨系统正常,事故之前没有出现高级别刹车和电池检测,轮毂变桨电机及其供电接触器是交流供电收桨,且电流不大,机组起火的

原因不在轮毂。其次,说明机组的控制系统所报信息真实可靠;另外,在低风切出时,机组高速轴转速不高,主控没有主轴刹车器的动作信息。所以,排除由于主轴刹车器动作,或

其他部位由于转速过高导致摩擦起火的可能。

按照所报故障发生的时间顺序:变频器电网故障、暂态电网错误、相电压过低等。由于变频器并网开关不能脱网,发电机定子线圈与电网直接相连,消耗电网功率不断转化为热能。从后面触发的故障可以看出,发动机定子温度在短时间内急剧上升,耗电电流不断增大。

12:40:04,机组主控报“电网掉电”,电网至少有一相断开;报“低风切出”的3分零2秒后,

主控报“交流电源故障”,即:12:40:06,说明机组完全断电。

二、集电线路及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分析

据现场人员反映,机组发生着火事故后,故障机组的箱变高压侧有两相保险熔断导致高压侧跳闸。据了解,不少箱变的高压侧开关有保险熔断跳闸功能,而低压侧断路器没有自动跳闸装置。因此,机组故障时,低压侧断路器不可能断开。从风电机组系统设计来看,箱变和风电机组共同组成双重保护,按风电机组发电负荷从小到大的电流保护顺序是:变频器、箱变低压侧、箱变高压侧。在变频器断路器无法正常脱开的情况下,如果箱变低压侧

不能及时跳闸,很容易造成事故扩大。

另外,机组主控报“电网掉电”和“交流电源”故障,与箱变高压侧两个保险断开的时间相对应,在后一个保险熔断时,箱变的高压侧开关跳闸,这与现场查看的箱变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及箱变高压侧两相保险熔断的事实相符。从主控看这两个故障信息的时间差为2s(主控

的最小计时单位为s)。再从升压站的线路录波信息来看,事故机组所在线路发生了“三相

电流不平衡”故障,时间为1s341ms,这再次与机组监控数据相吻合。

12:40:04,机组主控报“电网掉电”,箱变高压侧第一个保险熔断;12:40:06,主控报“交流电

源故障”,箱变高压侧的另外一个相保险熔断,同时高压侧跳闸,机组与电网分离。在事

故发生时,事故机组同一线路的8台机组均处于低风速发电状态,发电功率不高,而事故

机组耗电功率较大,单相耗电电流可能在机组的满负荷以上,当事故机组高压侧保险有一

相熔断后,另外两相仍处于耗电状态,因此,集电线路出现了三相电流不平衡故障。当事

故机组的箱变高压侧开关跳闸后,随着事故机组的切除线路恢复正常。

该风电场箱变高压侧电压为35kV,使用保险的容量为50A,由此核定出的箱变高压侧的

容量值在3000kVA以上。从保险的熔断状况来看,在事故发生时,机组发热耗电功率很高。耗电产生的热量又主要集中在发电机定子上,发电机外壳的温升足以达到其附近可燃物,如:润滑系统、排气罩等的着火点,从而造成机组起火。

三、变频器并网开关不能分闸分析

变频器并网开关有失压脱扣功能,在失去外界供电时,并网开关就会断开,然而,当箱变的高压侧跳闸后,并网开关还一直处于闭合状态,即:在并网开关完全失电的状态下,也

不能使其分闸,变频器并网开关属机械卡死的可能性极大。后来对事故机组的变频器并网

开关进一步检查也证实不能分闸是由机械卡死所致。

究其原因,该风电场的所有机组是同一机型,与其他机组相比,事故机组地处凹地,处于

两山之间,此机位的风速和风向变化极为频繁,通过主控记录数据发现,在事故发生前,

因风速在切入风速附近频繁且大幅度地波动,导致机组并网频繁。平均每4-8分钟出现一

次“低风切出”的触发与复位:当风大的时候,机组还在启机阶段,而并网之后,风速下降,风能低于机组维持发正电时所需要的能量,机组又迅速“低风切出”,这不仅对机组发电不

利,而且,与同一风电场其他机组相比,在同样时间内变频器的并网次数增加,合闸后不

能断开的概率大大增加,致使发生分闸脱扣线圈发热以及脱扣机械机构出现卡塞的概率增加,最终导致变频器并网开关无法正常分闸。在事故发生时,事故机组并网开关的动作次

数为18645次,而同期投入运行的其他机组一般在6000-7000左右,也说明了该机组所

在机位风

况变化的频繁程度。

按照事故机组变频器厂家对所用并网开关(ABB)的使用说明,当并网开关的动作次数达到15000次后要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可以继续使用,而且,在工作到20000次后,应当

作报废处理。在事故发生时,并网开关工作的次数已达18645次。另据现场了解,该机

组在事故前的一次机组维护中,没有对并网开关进行维护。因此,并网开关维护和检修不当,是造成此次并网开关不能分闸的重要原因,也是本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四、事故还原

结合机组的相关数据及现场情况还原事故发生过程如下:

机组因风速降低,12:37:04报“低风切出”脱网,此时变频器的并网开关不能脱网,机组正

常收桨,在主控的高速轴转速信息上了解到,尽管发电机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使叶轮有增

速的趋势,但是,顺桨角度不断增大,机组高速轴转速依然不断降低,随着定子旋转磁场

与转子的转差率不断增大,在发电机转子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将IGBT、低电压穿越的功率

元件等击穿短路,巨大的热量还使变频器转子接线的绝缘皮烧毁、融化,变频器IGBT烧毁,直至变频器处的转子接线开路(事故后,在检查变频器时进一步得到证实)。当发电机

的转子接线开路以后,发电机定子的阻抗更小,定子流过电流更大,定子的发热状况进一

步加剧,定子温度迅速上升。

发电机定子绕组,先是触发“定子绕组温度偏高”温度为120℃,在5s之后主控报“定子绕

组温度过高”。按照参数设置,此时的温度应大于140℃;定子温度继续升高,在20s后,

报“温度传感器故障”,应为定子绕组中的Pt100,或Pt100的接线被定子绕组产生的高温

熔断所致。随后发电机上的润滑油管、排气罩、润滑油泵着火,机组起火燃烧。

五、因箱变引发的故障与多起事故

风电机组要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箱变质量、箱变保护功能的完备状况、箱变与风电机组配套等有着重要的关系。

对于因电起火的火灾事故,首先要切断供电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风电机组火灾事故应以预防为主,全面考虑,预防和避免恶性事故。

如果变频器布置在机舱上面,由于机组与箱变之间的线路一直到机舱,如果箱变的保护功

能不完善,当电缆出现破损时,更容易造成机组烧毁事故,箱变对机组的保护作用显得更为重要。

就此次风电机组烧毁事故来看,由于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不具有自动跳闸功能,当变频器

不能正常脱网时,箱变就不可能及时断电,从而致使发电机持续发热,达到机舱可燃物的

着火点而引发机组烧毁事故。从多个风电场的实践来看,如果箱变低压侧断路器具有自动

跳闸功能,一般只会使变频器的Crowbar(低电压穿越)烧毁,功率模块损毁,其损毁的严

重程度与箱变低压侧断路器跳闸及时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当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跳闸不及时,偶尔也会导致发电机的损坏。

再如:某风电场的1.5MW风电机组,2010年2月26日,风电场值班人员发现59号机

组的轮毂、机舱顶部冒黑烟,16时9分到达现场,2月27日凌晨5时20分,火焰熄灭,机组全部烧毁。事故的起因在电控柜下部母排处,由于日常工作和维护时遗留下的短接线

或其他导体,引起690V母排发生相间短路。如果机舱电缆线出现短路时,箱变及时跳闸

也许能避免烧毁事故的发生。该机组的变频器布置在机舱上,当机舱上供电线路出现短路、打火现象,而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又不能及时跳闸时,必然会造成风电机组烧毁事故的发生。 2010年2月26日,某风电场在机组调试送电时,由于箱变问题,低压侧断路器不

能合闸,加之操作人员操作失误,致使送电人员遭到电击、截肢惨剧的发生;2008年,某

风电场在机组调试之前,安装人员在塔筒内紧固变频器与箱变之间的连接螺钉时,安装人员被电击倒,此时,虽然箱变的高压侧已经送电,但是,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并没有合闸,塔筒内不

应有电,在此事故发生之后,本应检查箱变存在的问题,及时排除箱变故障。然而,由于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此事并没有引起业主人员的重视,当机组调试时发现该机组变频器并

网柜已经全部烧毁。像这样,因箱变故障而造成并网柜烧毁的事例曾在不少风电场发生过,所幸这些变频器都布置在塔基,没有引起事故的扩大。如果箱变布置在机舱,还可能造成

机组的烧毁。

因箱变问题而造成风电机组故障的事例,在风电场时有发生。对于这种情况,机组一般都

能并网,但并网后会报电网故障停机,缺乏经验的维修人员很难判断。因故障产生的部位

在箱变,而维修人员普遍只是考虑风电机组本身,因此,判断故障的时间经常长达几个月,大大影响了机组的利用率和发电量。

总之,确保箱变质量,充分发挥箱变对风电机组的保护作用,是减少机组故障与事故、保证人身安全中重要的一环。

经验与

总结

一、机组参数按机位风况进行优化

同一风电场,不同机位的风电机组因其风况条件不完全一致。对于跟其他机组的风况条件

差别较大的机组,其参数的设置可以根据具体机位进行适当调整,即在不影响机组发电量

的前提下,根据机位的风况条件对机组的切入、切出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以减少机组并网

开关的动作次数。在不稳定的低风状况下频繁启停,不仅会增加机组并网开关动作次数,同时,还会提高故障率。

二、注意变频器并网开关的维护

为了避免出现并网开关的机械卡死故障,在并网动作次数超过一定值时,尤其对并网开关的机械部位进行检查和维护,以减少并网开关的故障几率。

在ABB并网开关维护时,需重点检查储能连杆两侧铆接、轴承销是否松动,销子是否变形,结合半轴、分闸半轴、钩块以及其他传动部件,储能电机、齿轮、螺钉有没有过度磨损、过热、破损、松动的现象;给运动部件按要求添加润滑油等。

三、确保箱变低压侧断路器的自动保护功能完善

风电场业主在安装机组时,按照国家相关设备技术标准,与生产厂家提供的箱变技术规范选配合适的箱式变压器,保证箱变的低压侧断路器具备相关的保护功能。另外,为了保证箱变在必要的时候及时分闸,应定期对箱变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活箱变低压侧断路器的自动分闸功能进行试验与参数设置。

此项措施不仅有利保护风电机组与箱变本身,而且,也有利于保护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四、如何正确对待风电机组烧毁事故

风电机组烧毁事故,虽然损失很大,但不能逃避责任,敷衍了事,采取回避态度。事故发生后,应追寻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有的放矢,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从绝大部分风电机组烧毁事故来看,大都是由于雷击、电器、线路起火,或机组在运行过程中,由旋转部件损坏而造成剧烈摩擦产生的火灾。从已发生的众多机组烧毁事故分析,如果采取每台机组上都添加一套功能完备的自动消防系统,对绝大部分的烧毁事故而言是无益的,而且在机组维修和维护时,还可能由于消防系统的误操作而引发人身伤害,即便是这些消防系统能对个别火灾事故起到预防作用,但这与所花的机组成本相比,可能得不偿失,增加了度电成本。在风电设备价格一路走低的情况下,如果把增加消防系统、在线监测等所花的费用,用到变桨系统、控制系统软件提升、关键部件质量和维护费用上,可能更有利于提高机组安全与降低度电成本。

当机组烧毁事故发生以后,如果采取的预防措施过度,甚至错误决策,必然是有害的。例如:某个风电场领导听说机舱罩壳上的保温层可能引发火灾,为了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该业主把所有机组的保温层全部去掉。到了冬季,该风电场的机舱外温度一般都在零下20℃

至零下30℃之间,在极端天气下,该风电场的环境温度更低,在去掉保温层后的第一年冬季,由于机舱没有保温材料,不能很好地保温,从而引发了不少因环境温度低而产生的故障,这种做法未见对防火的作用,而增加机组故障却极其明显。

事故发生后,对风电机组的烧毁,倒塌事故所产生的原因还没有查清,或由于某种因素的

作用,事故分析人员在短时间内就匆忙地得出结论,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样,投入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了不少的成本后,既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还隐藏了机组真实的安全隐患。由于事故的根本原因没有查清,所采取的措施不可能有准确的目标,结果,类似事故在必要的条件下将会再次发生。

结语

为了让风电机组能够正常运行,减少机组故障,避免重大事故发生,不能仅考虑风电机组本身,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机组附属机构与设施,例如箱变、风况、电网、线路、

升压站等,以达到减少甚至避免极端事故发生的目的。风电机组的运行环境恶劣,是在主

控设定的条件下自主运行,因此,我们要以预防为主,不仅要防止风电机组烧毁、倒塌事

故的发生,还要考虑到机组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最终达到机组在20年内是赢利的,甚至更长时间内达到度电成本最低。

工程进度建议及分析报告

工程进度建议及分析报告 青田倍安新能源农光互补项目 安徽能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受青田倍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对本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全面控制。于2018年03月22日进场,开工日期——竣工日期2018年03月28日——2018年06月30日。依据《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相关的国家有关规定,对青田倍安新能源农光互补项目进度滞后进行全面的施工进度评估。评估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审查、施工管理人员水平、施工人数、机械、材料等。 一、基本情况 青田倍安新能源农光互补项目开工日期——竣工日期2018年03月28日——2018年06月30日。因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受天气、地形及图纸变更的影响,在各参建单位的统一意见下,工期延至XX年XX月XX日,但至XX年XX月XX 日还有如下工作量未完成: 1、 2、 3、 4、 二、影响工程进度分析 1、项目部配备的管理人员比较年轻、经验不足,致使工程工期混乱,不能按照预定的进度计划完成,未能根据现场的实际施工进度进行及时调整合理的工期计划安排。 2、施工进度计划上报不及时且不尽合理,体现在光伏区大面积桩基础施工上,施工进度计划赶不上现场的施工变化,未能根据每天工人工作时间(早上7:00——下午6:00)、各个工序完成工程量的进展速度、施工人数(体现从开工至现在,施工单位每次会议都是口头答应增加施工人员)、工作间歇时差的利用(天气雷阵雨,雨停后无基本无人施工)等情况,编制出合理的进度计划,未能对进度滞后采取有效措施及方法。 3、项目部现场管理者与各个班组协调能力不足,未能对各工序交叉作业做出合理的安排。 4、材料供应不及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现场管理者,未提前做好材料进场计划及组织材料进场。 三、解决方案 1、项目部应组织各专业的负责人及各班组负责人将每周的工作进度进行上报,根据上报的情况,合理安排下一步工作。项目部及时解决各专业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合理安排好交叉作业施工及材料进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 2、充分调动现场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奖罚制度,对未完成进度的班组进行惩罚制度,不能形同虚设。 3、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进场。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 20PP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 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PP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PP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 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A 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opp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 1.5兆瓦的东汽F— 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监控 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见下图。 4、新誉风电机组倒塔事故

软件项目的风险分析报告

软件项目的风险分析 软件工程项目的开发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有些风险甚至是灾难性的。R.Charette认为,风险与将要发生的事情有关,它涉及诸如思想、观念、行为、地点、时间等多种因素;风险随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人们改变、选择、控制与风险密切相关的条件可以减少风险,但改变、选择、控制条件的策略往往是不确定的。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人们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风险会导致软件项目的彻底失败?顾客需求、开发环境、目标机、时间、成本的改变对软件项目的风险会产生什么影响?人们必须抓住什么机会、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风险、顺利完成任务?所有这些问题都是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并需要妥善处理的。软件工程的风险分析包括:风险标识、风险估算、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四部分 1、风险标识 从宏观上看,风险可以分为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和商业风险三类。由于项目在预算、进度、人力、资源、顾客和需求等方面的原因对软件项目产生的不良影响称为项目风险。软件在设计、实现、接口、验证和维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如规格说明的二义性、采用旧或尚不成熟的技术等等,对软件项目带来的危害称技术风险。开发了一个没人需要的优质软件,或推销部门不知如何销售这一软件产品,或开发的产品不符合公司的产品销售战略,等等,称为商业风

险。这些风险有些是可以预料的,有些是很难预料的。为了帮助项目管理人员、项目规划人员全面了解软件开发过程存在的风险,Boehm建议设计并使用各类风险检测表标识各种风险。 2、风险估算 软件项目管理人员可以从影响风险的因素和风险发生后带来的损失两方面来度量风险。为了对各种风险进行估算,必须建立风险度量指标体系;必须指明各种风险带来的后果和损失;必须估算风险对软件项目及软件产品的影响;必须给出风险估算的定量结果。 3、风险评价和管理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经常使用三元组[RI,LI,XI]描述风险。其中RI代表风险,LI表示风险发生的概率,XI是风险带来的影响,I = 1,2,…L是风险序号,表示软件项目共有L种风险。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项目超支、进度拖延和软件性能下降都会导致软件项目的终止,因此多数软件项目的风险分析都需要给出成本、进度和性能三种典型的风险参考量。当软件项目的风险参考量达到或超过某一临界点时,软件项目将被迫终止。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成本、进度、性能是相互关联的。例如,项目投入成本的增长应与进度相匹配,当项目投入的成本与项目拖延的时间超过某一临界点时,项目也应该终止进行。通常风险估算过程可分为

建筑工程进度滞后的分析报告

建筑工程进度滞后的分析报告 目前,本监理项目部所监控的XX工程项目进度严重滞后,现场施工存在较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资金的不合理使用,没有正确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合理确定投资控制目标,因而造成材料供应和现场施工机械设备不足,施工不连续,进度缓慢。按照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竣工日期为*年5月19日。现已进入7月份,而整个工程完成的工程量如下: 1.土石方工程=246347.11(挖道路土方)+90640.3(道路填方)+ 595319.47(余方弃置)+2680.678(挖雨水口沟槽土方) +360813.67(挖雨污水沟槽土方)+535786.5(沟槽余方弃置) +278401.89(沟槽回填土方)+1808094.3(沟槽回填中粗砂) =3918083.9元(其中土石方工程总价为4890682.6 则完成比例为3918083.9÷4890682.6=80.11%) 2.排水管网工程=1120040.7(S10缠绕玻璃夹砂管DN400)+260137.7(DN500)+492435.58(DN800)+1654900.7(DN1000)+1004444.9(DN1200)+77677.876(II级钢筋混凝土平口管d300)+1210785.8(d1500)+1410471.7 (d1650)+275414.4(d2000)+621147.45(d2200)+295947.68(Ф1000检查井)+51557.76(Ф1250检查井)+83342.52(Ф1500检查井)+22425.21(矩形直线砖砌雨水

检查井1500×1100)+54681(1800×1100检查井)+68062.5(2100×1100检查井)+ 7357.08(2300×1100检查井)+ 12898.98(检查井2600×1100)+ 7028.12(2800×1100检查井)+ 24017.12(矩形90°三通砖砌雨水检查井1650×1650)+ 27279.46(检查井2200×2200)+ 103224.3(检查井2630×2630)+ 24456.1(检查井3150×3150)+ 23809.89(°三通砖检查井3500×3500)+ 23809.89(检查井3800×3800)+ 14511.68(检查井3300×2480)+ 6133.24(扇形90°砖砌雨水检查井d1650)+ 140336.7(联合式双箅雨水口)+ 29931.33(联合式四箅雨水口)=9148307.9元(其中排水管网工程总价为11148435.74,则完成比例为9148307.9÷11148435.74=82.06%) 3.拆除工程=508119.02(拆除基层)+ 16745.824(拆除侧平石)+ 246792.1(拆除II级钢筋混凝土管(平口)d300~d1400)+ 320684(拆除混凝土基础)+ 67761.26(拆除砖石结构)=1160102.2元(其中拆除工程总价为1272830.6,则完成比例为1160102.2÷1272830.6=91.14%) 4.道路工程=375088(级配碎石)+822078.4(18㎝厚4%水泥稳定下基层)=1197166.4元(其中道路工程总价为31937608.37,则完成比例为1197166.4÷31937608.37=3.75%) 5.道路照明、交通工程=28527(挖电缆沟土方)+8143.716(回填电缆沟土方)+2102 6.638(电缆沟余方弃置)+3895 7.54(电缆沟铺砂盖砖)+74386.556(电缆沟混凝土)+286994.8(GBB70/5电缆保护管)+121026(GBB100/5电缆保护管)+4211.325(10#铁线)+60215.064

最新风电行业事故案例汇编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 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09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09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10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见下图。

房地产项目风险分析报告

青岛市李沧区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分析

摘要 为了对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做出了这份风险分析报告。在报告中,我们找出了房地产项目中常有的七个风险因素:宏观环境风险、局部环境风险、土地风险、资金风险、设计风险、工程风险、市场风险;然后我们用列表排序法对这七个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处理,并根据其风险级别排序(见表三)和确定风险等级(见表四);最后,我们就不同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并根据风险等级确定应对措施的力度。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项目风险分析列表排序法

一、项目概况 这是位于青岛市李沧区金水路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负责开发的是其中三栋30层的住宅楼,总建筑面积为37610m^2,该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市政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方便,是一个较好的开发项目。 项目平面图如下: 二、风险识别 基于该房地产项目本身是一个相对较复杂的系统,因而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影响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有直接的,间接的,明显的,不明显的;同时,各因素对该项目的影响大小也不相同,这样使得,将所有因素逐一分析存在一定的难度且得不偿失。所以,在该项目中,我们应找出主要的风险因素,并且分析他们影响该项目收益情况的严重程度。项目开发主要的风险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来考虑: 1、宏观环境风险 政治环境风险,指发生战争、工潮和社会动荡等社会性政治事件给项目开发带来的可能经济损失;社会环境风险,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安定情况、风俗习惯、公众素养等,产品不适合当地环境,会面临消费者不认可的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经济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战略布局、经济发展速度等,经济停滞则房地产市场萧条;政策环境风险,主要包括土地、住房、金融、税收、城市规划、环保等政策,政策因素会影响房地产开发的各个层面。 2、区域环境风险

工程进度情况报告

荔枝沟水厂进度 一、工程现况 1、沉淀池开挖完;总配电室基础开挖完。 2、接触池、排涝泵房正在开挖。 3、挡土墙于8月4日下午停止施工半天,因毛石运料不及时。 4、现在施工技术人员:李总工、陈总工、施工员3人、资料员1人。(材料 员、预算员等后勤管理人员未计算在内) 二、工程进度分析 1、基础在原土上的:沉淀池、接触池、排涝泵房、加氯间、氧化沟、粗格 栅和进水泵房。巴氏计量槽、污泥泵房。 2、承台基础的:鼓风机房、总配电室、宿舍食堂、车库、综合办公楼、机 修车间、仓库、洗砂车间、脱水机房和污泥堆置间、加药间。 3、基础在回填土的:旋流沉砂池、贮药池、滤布滤池、贮泥池。 4、其中因施工作业面关系制约,具备施工条件无法展开施工的有:洗砂车 间(受粗格栅影响)、脱水机房和污泥堆置间(靠近挡土墙,须挡土墙施工完)、污泥泵房(受沉淀池影响)、巴氏计量槽(受排涝泵房和接触池影响) 5、受桩基础影响的有:氧化沟及北侧挡土墙。 三、工程目前存在问题 1、需配置专职安全员; 2、工程质量方面,主要是挡土墙砌筑不符合要求,砌筑时使用碎石,按规 范要求挡土墙毛石砌块最小截面尺寸厚度不小于200mm。多次要求整改仍有反复,要求配置专职质量员加强质量管理。

3、目前排涝泵房开挖,基础底部土质极差,局部土质变化大。鉴于目前基 础开挖过程中,多处出现基础开挖后,地基不符合设计要求,希望设计能驻场及时解决问题。 工程进度的关键线路有两条:1、管网安装施工,管网施工直接影响回填土施工。 2、粗格栅和氧化沟的施工。 工程进度目前的重点是:1、为防止河水面上涨,北侧挡土墙桩基础需尽快施工。 2、氧化沟桩基础施工。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 (案例一) 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 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以上两个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违章作业,机械的不安全状态失去了应有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安全意识低是造成伤害事故的思想根源,我们一定要牢记:所有的安全装置都是为了保护操作者生命安全和健康而设置的。机械装置的危险区就像一只吃人的“老虎”,安全装置就是关老虎的“铁笼”。当你拆除了安全装置后,这只“老虎”就随时会伤害我们的身体。

工程报告范本工程进度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4750-81 工程报告范本工程进度报 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工程报告范本工程进度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青岛世纪东元温控设备生产车间位于青岛胶南市临港经济开发区北京中路666号。该工程为温控设备生产车间1层、局部2层,建筑面积18079平方米,上部结构为钢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抗震,防火等级都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该工程由兴华建设集团承建,青岛建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山东杰森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管理,总工期168天。 根据工程特点分两阶段施工,基础工程于20xx年10月28日开工,20xx年12月8日完工,共计40天,比计划的工期多出20天。从20xx年12月8日开始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但考虑到之前的天气、基础超深及年前建设方需要施工方先浇筑北面的地面等原

因,对施工工期给予顺延。最终在20xx年3月13日项目管理公司会同建设方,与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召开会议决定,工期为20xx年5月20日(不可抗原因及建设方原因除外)。 现在各工程的完成情况如下: 各工程完成情况与计划工期差异分析 钢结构工程已基本完成,但部分分项工程还在继续施工。 1、车间内隔墙现在正在安装。因建设方必须将设备就位完成之后,施工方才能安装这部分的隔墙。设备安装完成的时间为5月20日。车间内隔墙计划完成时间为6月2日。 2、行车梁及楼梯改造。因这部分工程需要重新设计,出图才能施工。图纸最终确定的时间为20xx年5月18日,现在这部分工程改造的费用还没有确定,但现在已经开始施工,价格方面正在与施工方核定。计划完成的时间6月1日。 3、铁丝网围篱。因为这部分工程是在行车梁改

企业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通过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深化对事故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有效地预防事故和控制事故发生。 案例一 x分厂高空坠落事故 一.事故概述 201x年x月x日15时30分,x分厂安排直氰工段一班人员加班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氰化钠大库到直氰氰化钠小库之间的氰化钠输送管道。一班班长寇某某在班后会上布置了协助直氰维修班架设管道任务,并指定氰化岗位操作工王某某去氰化钠大库至直氰化钠小库之间的空中桥架上协助吊装氰化钠输送管道。16时左右,王某某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在未挂好安全带情况下直接上到空中桥架北端作业,导致本人从桥架上坠落至地面(桥架距离地面高度4米)。后送市中医院救治,经医院诊断,王某某腰椎受伤。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王某某违章作业冒险翻越制酸二段酸浸备用槽顶部护栏且未挂好安全带时直接上到空中桥架作业,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运转一班班长寇某某在高空作业前没有按照制度办理高空作业票证,没有制订相应安全防范预案; 2、分厂安全员屈某某对本单位高空作业票证监督不到位; 3、分厂未落实票证管理制度对高空作业疏于管理。

(三)、事故的性质 这是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高空坠落事故。 三. 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1)x分厂立即组织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并将组织学习情况于x月x日前上报安环科; (2)x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本着安全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通报事故案例提出防范措施,并将会议情况于x月x 日前上报安环科。 (3)各生产单位要查遗补漏居安思危,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安环科下发的201x年第xx号通知内容,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做好安全作业票证的办理、审核、建档工作。 (4)分厂应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 单项选择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是(C) A.意外事故 B.刑事案件 C.违章操作 D.非责任事故

(完整版)工程进度情况汇报

工程进度情况汇报 仙游县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现有正式职工655名,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54名。目前医院设置内科、外科、小儿科、妇产科、五官科、“120”急救中心等14个临床科室和检验科、超声科等12个医技科室,医院的门诊量2009年已达到40万人次,年住院量万人次,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院现有的医疗条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发展需求,2010年筹建的仙游县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地上九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为12174平方米,总投资为3100万元,中央增投资金1100万元,县政府配套资金500万元,我院自筹1500万元。 二、项目完成情况和进度情况 工程自2010年2月开工以来进展顺利,但由于施工现场空间狭窄不能安装塔吊加上医院内不能影响病人休息、自然施工条件受限制等各种因素造成工程进度缓慢,针对这一情况,我院领导十分重视,根据上级精神要求,立即召开施工现场会议,重新制定工程进度计划,要求全体施工人员奋战150天确保医技综合大楼顺利封顶。2015年春节前已完成主体土建封顶及地下室至上部三层部分内外墙砌体以及部分安装工程;目前正在紧张的主体装饰装修扫尾和设备安装调试之中,截至11月底,该项目累计完成工程总投资1960

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标价为2060万元,已完成1960万元,占工程投资%;预计2015年3月底组织竣工验收。 三、目前项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医技综合大楼在原旧房基础上翻建,场地狭窄,医院人流量大,车辆流量多,装修材料运输进出场困难。 2、施工场地紧临协和大楼,工程夜间施工会影响住院病人休息,夜间22点后基本无法加班施工。 3、目前整个县城在建工程项目太多造成施工人员缺乏影响装修进度。 4、根据县政府(收文编号1619)文件的要求,增加二次装修问题(如防辐射部分、低压配电房等),需预算和审计。施工方单位提出因原材料和人工费不断上涨等因素拒绝施工,工程增加部分暂缓施工。 5、根据县政府(收文编号1619)文件的要求,医技大楼的周围道路附属工程必须公开招投标,现按招投标程序正在办理预算审计过程中。 四、项目下一步工作打算 要求施工单位认真履约、合理安排工序、克服困难、加快施工进度,尽快做好工程的扫尾工作。确保中央增投的民生工程按期保质完成,争取在2015年投入使用。

建筑施工风险评估报告

建筑施工风险评估报告 建筑工程一切险风险评估综合报告 1、建筑单位(或所有人),投资方(或责权人),承包人(或分包人)情况(对工程主要承包人要了解该公司得历史,对类似得工程曾经承建得经验如何,承包人及其工程关系方得资信情况等);?该项主要了解被保险人得情况。工程保险可以由多个共同被保险人,上述各项可以作为共同被保险人或单独得被保险人。承包人作为最主要得被保险人,需了解其以往建筑类似工程得经验,据以判断其承包该项目得风险程度;承包人及其工程关系方得资信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资金得到位,进而关系到工程得进度,所以必要加以了解。? 2、建筑工程名称与地址: 该项主了解工程得内容及通过施工地点得描述,对该地区自然与人文情况有一个较为粗略得判断。比如在城市与在农村、在平原与在山区、在我国得南方或在北方等就有很大得区别。? 3、工程本身得危险程度,工程性质及建筑高度;?该项主要通过被保险人对该工程得性质及其建筑高度得描述,协助保险人判断该工程技术得难易程度与风险大小,比如普通居民住宅与高层建筑、桥梁与普通道路、开挖水库与构筑堤坝等.? 4、工地及临近地区得自然地理条件,周围环境,有无特别危险存在;?该项主要通过被保险人对工程自然条件得描述,估计可能发生得自然灾害或其它事故得可能性及预防措施,比如就是否属于泻洪区、附近就是否有水库及河流、就是否地震裂带、就是否容易发生风暴等。

5、工地有无现成建筑物或其它财产及其位置状态等; 该项主要了解施工范围内有无其她已存在得建筑物,如属被保险人所有或照管,则提醒其与工程一并投保;如不属于被保险人所有,则提醒其投保第三者责任险,并估计可能造成得第责任险损失大小。注意如果涉及震动、移动及减弱支撑风险时(如打夯机、深挖地基等)要对现有状况做详细得调查。? 6、第三者责任风险得大小;?该项可根据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责任风险得要求程度及周围情况或可能发生得危险程度,保险人提出自已得保险建议(即赔偿限额、费率与免赔额得大小等承保条件)及被保险人应注意得事项;例如,地处城市闹市区得工程,可能发生得风险程度一般大大高于远离市区得空旷地带得工程。?7、储存物资得库场状况、位置及运输距离、方式等;?该项主要了解施工范围内或施工地点以外有无储存物资,如有,则提醒其加保,并列明存放地点;根据该物资得存放地点及方式,判断其可能发生损失程度.8??、巨灾得可能性,最大可能损失程度及工地现场管理与安全条件; 判断该工程发生巨灾得可能性及由此造成损失得最大可能程度,了解该工地现场得管理与安全条件,据以判断其应付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尤其就是应付巨灾得能力. ?9、施工季节、工期、试库期得长短、试车方式、保证期长短及其责任大小;该项主要通过了解施工季节,第一可判断其工程得施工质量;第二根椐该地区得自然情况,可判断对施工得影响程度,了解工程试车期得性质、长短,如该工程试车期比一般工程长或包括热试车,则其风险加大故可作为加费得依据;了解工程合同中关于工程保证期得有关规定,根据被保险人得要求,决定选择何种保证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近年国内外风电事故报告 篇一: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国内外风电标准情况报告 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和现状 1.1 国际风力发电机组标准、检测及认证发展情况 1.1.1 早期风电设备标准发展史 国际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已有3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丹麦基于当时的工业标准,制定了本国的风电机组检测和认证制度,1979年得到正式批准,确定私人投资风电若想获得国家补助需要通过RIS?国家实验室的测试和资质认证1。 1980年至1995年间,风电在国际范围内广泛发展,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质量、安全,推进风电机组国际贸易的发展,各风电先进国家相继出台了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 、质量及安全相关的标准/指南草案。1985年,荷兰电工技术委员会(NEC88)颁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 设计 指南,加拿大标准协会颁布了适用于本国的小型风电机组安全设计标准。1986年,德国第三方认证机构德国劳埃德船级社(Germainscher Lloyd,简称GL)提出了第一个适用于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和项目认证的规范。1987年,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成立了88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88,简称TC 88),同年TC-88基于GL规范发布了风力发电机组安全要求标准2。1988年,丹麦、德国、荷兰和国际能源署(IEA)又陆续公布了风电机组验收操作规范与指南。1992年丹麦公布丹麦标准(DS)DS 472。1994年,美国能源部(DOE)开始组织实施风力发电机组研究计划,计划通过项目实施初步形成美国风电产业认可的基础标准协议。 早期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主要发生在欧洲,这与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促使了检测认证制度及标准的出台,使欧洲后来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风电标准、检测及认证制度;另一方面检测认证的发展和完善又有力地推动了欧洲风电产业的发展,使欧洲在风电技术与风电产业方面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为风电设备认证史上的第一批认证标准与指南(表1-1),这些标准草案、规则、指南的颁布和试行为后来国际风电认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基础和指导。 表1-1 第一批风电设备认证标准与指南3 1.1.2 IEC风电设备系列标准形成

工程进度控制风险分析及防范性对策

工程进度控制风险分析及防范性对策建设工程进度控制的目标是通过有效的进度控制工作和具体的进度控制措施,在满足投资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工程实际工期不超过计划工期。建设工程进度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是:⑴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施工合同规定的工期组织施工;⑵对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审查施工单位提出的保证进度的具体措施,如发生延误,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对策;⑶建立工程进度台帐,核对工程形象进度,按月、季向业主报告施工计划执行情况、工程进度及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进度风险分析 为了尽快实现投资效益,要求工程施工采取必要措施,合理安排,精心组织,以最短时间交付使用。工程的如期建成使用将会直接涉及到业主(建设单位)的投资效益、社会效益。 影响建设工程进度的因素,可归纳为:人的因素、技术因素、材料、设备与构配件因素、机具因素、资金因素、水文地质与气象因素,其他环境、社会因素以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其中人的因素影响最多,从产生的根源看,有来源于业主的;有来源于设计、施工及供货单位的;有来源于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有关协作单位和社会的;有来源于各种自然条件的;也有来源于监理单位的。现将常见的影响进度的风险分析如下: (1)业主使用要求改变或设计不当而进行设计变更; (2)业主提供的场地条件不及时或不能正常满足工程需要; (3)勘察资料不准确,特别是地质资料错误或遗漏而引起的未能预料的技术障碍; (4)设计、施工中采用不成熟的工艺,技术方案失当; (5)图纸供应不及时、不配套或出现差错; (6)外界配合条件有问题,如交通运输受阻,水、电供应条件不具备等; (7)计划不周,导致停工待料和相关作业脱节,工程无法正常进行; (8)各单位、各专业、各工序间交接,配合上的矛盾,打乱计划安排; (9)材料、构配件、机具、设备供应环节的差错,品种、规格、数量、时间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10)受地下埋藏文物的保护、处理的影响; (11)社会干扰,如外单位临时工程施工干扰,市民闹事,节假日交通管制,市容整顿的限制等;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 析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机械行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尽管国家和企业对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但每年还是有成百上千的机械事故不断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一些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却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想降低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引用了一些事故案例,希望大家看后,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能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能吸取这些事故案例的经验教训;得到一些有用的启示,真正把安全放在我们一切工作的首位。 一、装置失效酿苦果,违章作业是祸根。 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大敌,十起事故,九起违章。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人为图一时方便,擅自拆除了自以为有碍作业的安全装置;更有一些职工,工作起来,就把“安全”二字忘得干干净净。下面这两个案例就是违章作业造成安全装置失效而引发的事故。(案例一) 2001年5月18日,四川广元某木器厂木工李某用平板刨床加工木板,木板尺寸为300X25X3800毫米,李某进行推送,另有一人接拉木板。在快刨到木板端头时,遇到节疤,木板抖动,李某疏忽,因这台刨床的刨刀没有安全防护装置,右手脱离木板而直接按到了刨刀上,瞬间李某的四个手指被刨掉。在一年前,就为了解决无安全防护装置这一隐患,专门购置了一套防护装置,但装上用了一段时间后,操作人员嫌麻烦,就给拆除了,结果不久就发生了事故。 (案例二) 2000年10月13日,某纺织厂职工朱某与同事一起操作滚筒烘干机进行烘干作业。5时40分朱某在向烘干机放料时,被旋转的联轴节挂住裤脚口摔倒在地。待旁边的同事听到呼救声后,马上关闭电源,使设备停转,才使朱某脱险。但朱某腿部已严重擦伤。引起该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烘干机马达和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在上一班检修作业后没有及时罩上而引起的。

施工进度分析报告

进度分析报告 一、工程概况 大河坝至汉江黄金峡交通道路工程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前期工程,是一条专用交通道路。道路始于西汉高速公路大河坝立交收费站出口,平行于西汉高速公路,至沙坪水库向西南偏移,采用隧道方案穿越兰家山,于东沟口出隧道,沿东沟口、良心河至汉江黄金峡水电枢纽大坝。 我单位承担的工程全部位于洋县境内,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前期工程的一部分,沿东沟口、良心河至汉江黄金峡水电枢纽大坝。道路工程路线全长6.256km,大桥一座,中桥三座,涵洞17座. 二、项目部人员以及主要进场机械 项目部现有管理人员15人,辅助人员12人,主要部门有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综合部、财务部、工地试验室。生产部门主要有机械队、拌和站33人、路基工程三个施工队35人、桥梁工程两个施工队68人、防护工程四个施工队132人、梁场施工队30人。 投入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有挖掘机10台,装载机4台,压路机2台,推土机1台,自卸汽车20辆,砼运输车4辆,50强制拌和机一台、30强制拌和机一台、砂浆搅拌机6台、自行潜孔钻2台、空压机8台、变压器一台、发电机15台、交通运输车8辆等。

三、工程费用 1、原来合同价款4020万元,实际应为3949万元; 2、按合同内已有的单价,图纸中的工程量,招投标的计算规则,工程费用是4870万元; 3、按合同内能够使用的单价,合同内没有的单价,按照《陕西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交通部《公路工程预算定额》及配套定额文件计算单价,按照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测得的程量,已完成意外工程费用745万元。 四、截止6月25日完成情况 1、路基工程 合同价款2950万元,完成价款2803万元,完成比例95%; 2、桥涵工程 合同价741万元,完成价款240万元,完成比例32%; 3、其他费用 合同价61万元,完成48万元,完成比例79%; 4、不可预见费等 合同价250万元,完成意外工程费用745万元; 5、综上所述,合同总价4020万元,完成总价3836万元,完成比例97%。 五、剩余工程 1、路基工程934万元,计划完成时间8月底;

【7A文】风电行业事故案例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 20XX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XX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XX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XX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见下图。 4、新誉风电机组倒塔事故

进度分析报告

华能博山 12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工程进度分析报告 山东泰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华能博山 12 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监理 部 2016 年 5 月

工程进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按期竣工和投入使用问题。我监理部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提前审查,经与业主协商并征得同意,对施工单位不合理的工序安排提出意见,要求其合理调整,使进度计划满足实际工程需要。现场监理过程中,监理部要求施工单位每周、月末提前编报下周、月的施工进度计划,把许多存在的工程问题放在事前进行考虑解决。同时,监理部全体人员也积极协助,为施工单位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确保施工工序连续有序进行,确保施工进度按计划完成。2016 年 5 月 11 日顺利完成到送厂用电、首批光伏组件并网发电任务,5 月 14 日 12 个全部光伏组区域件并网发电。 一、主要进度控制方式: 1.施工中作到跟踪平衡,随时协调,动态管理,想方设法采取一切科学手段,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2.严格监督施工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总工期目标编制,实施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季、月度施工计划,延误了的时日,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赶上。 3.严格审查施工方编制的季、月度施工计划,监督其按计划目标逐项实施,发现问题及时下达指令性文件促其改正。 4.严格审查各方提供的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供应计划及规格、质量,确保供货按时、按质、按量的满足计划进度的需要。 5.严格按照审定的计划进行平衡协调和调度,维护计划的法令性和严肃性。 二、进度控制措施 1. 组织措施:落实进度控制的责任制度、建立进度控制协调措施。落实项目监理组中的“进度控制”人员。确定进度协调工作制度,每周开一次例会(包括协调会议举行的时间,协调会议的参加人员等)。对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因素

风电行业事故案例(内容参考)

近期国内风电场事故报告2009年以来,我国一些风电公司在设备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陆续发生了重大设备事故,造成风电机组完全损毁,并危及到调试人员的生命安全。通过分析这些事故,我们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类:1、风电场管理不严,对风电设备的保护参数监督失控;2、风电机厂家管理混乱,调试人员培训不到位,产品设计中也存在安全链漏洞;3、设备制造质量失控,存在不少隐患。 由于风电事故对厂家和风电开发商的负面影响较大,厂家和风电场业主往往严格保密,防止消息泄漏后有不良影响。我们只能通过互联网和各种渠道尽可能收集多的信息,供大家了解,引以为戒,避免今后发生类似事故。信息可能有失全面和准确,敬请谅解。 1、华锐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09年5月,华能在通辽阜新风电场的一台华锐SL1500/77发生着火事故,机组完全烧毁,具体原因不明。 2、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09年7月14日上午10时,中广核位于内蒙古锡林浩特东45公里的风电场,一台东汽FD-77的1.5兆瓦风电机组发生火灾。原因据说是维修过程中,在机舱烧电焊,引发机舱内的油脂起火。见附图。

3、东汽风电机组火灾事故 2010年1月24日,位于通辽的华能宝龙山风电场30号机组,1.5兆瓦的东汽FD-77机组发生飞车引发的火灾和倒塔事故。监控人员当时发现监控系统报“发电机超速,转速为2700转/分”(正常运行时应小于1700转/分),高速轴刹车未能抱死刹车盘。华能值班人员随即将集电线路停电,在短暂停机后,风轮再次转动(原因不明),随着转速的不断增大,高速轴上的刹车盘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出现火花导致机舱着火。现场查看风机时,发现第三节塔筒也发生折断。见下图。

国内几起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解读分析材料

附件 国几起典型生产安全事故案例解读 分析材料 一、“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分析点评 (一)事故的基本情况。 2013年11月22日10时25分,位于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管道储运分公司东黄输油管道泄漏原油进入市政排水暗渠,在形成密闭空间的暗渠油气积聚遇火花发生爆炸,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172万元。 (二)事故的直接原因。 输油管道与排水暗渠交汇处管道腐蚀减薄、管道破裂、原油泄漏,流入排水暗渠及反冲到路面。原油泄漏后,现场处置人员采用液压破碎锤在暗渠盖板上打孔破碎,产生撞击火花,引发暗渠油气爆炸。 (三)事故的间接原因。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中石化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中石化股份公司、中石化管道分公司潍坊输油处和站对安全生产工作疏于管理、管道保护工作不力、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存在死角、盲区,未能

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事发后应急救援不力,现场处置措施不当。 2.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 (1)市人民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力,督促指导市区两级相关部门履职不到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不彻底,隐患排查整改不力;黄岛街道办事处对长期违章搭建临时工棚问题失察,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2)管道保护工作主管部门(省油区工作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开发区安监局、石化区安监分局)履行职责不力,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深入,督促企业落实应急预案不到位,安全生产大检查走过场。 (3)开发区规划、市政部门履行职责不到位,事故发生地段规划建设混乱。市规划局开发区分局对相关项目规划方案审批把关不严,导致市政排水设施划入厂区规划;事发区域危化企业、油气管道与居民区、学校等交叉布置,造成严重安全隐患;开发区行政执法局违规同意对排水明渠设置盖板使之变为暗渠,道路整治工程未对管道采取保护措施,未发现违章搭建临时工棚问题。 (4)市及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和应急办对事故风险研判失误,导致应急响应不力,还存在压制、拖延事故信息报告和谎报问题。 (四)事故的性质。 经调查认定,省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事故有关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