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和空气污染与保护

空气的成分和空气污染与保护
空气的成分和空气污染与保护

空气的成分和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一周内容概述

本周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和空气污染与保护,重点学习了:空气的成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氮气和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和空气污染与保护等有关知识。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

(一)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示意图(体积分数)

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集气瓶、燃烧匙、导气管、烧杯、弹簧夹。

②药品:红磷、水。

(3)实验步骤

①先在集气瓶上做上记号,容积五等分。

②连接装置。

③用弹簧夹夹紧橡胶管。

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内。

⑥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说明:

①导管内事先应注满水,否则测量结果偏低。②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有关。

(4)实验现象:红磷在集气瓶内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五氧化二磷小颗粒),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

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实验成功的关键:①红磷要过量,②装置必须密封,③导管内先注满水,④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6)实验分析与结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集气瓶内的氧气,冷却后,大气压把烧杯内的水压进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等于集气瓶内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7)讨论与思考

①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空气?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

红磷过量,燃烧时才能比较完全地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完全消耗,原因是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所以红磷熄灭后,瓶内仍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说,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小,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③导管事先未注满水,会引起测量结果如何改变?

导管未注满水,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存在导管中,所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故氧气的体积减小,测量结果偏低。

④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测量结果偏高还是偏低?

实验要求:

只有冷却到室温时,才能打开弹簧夹,这是因为温度较高气体压强较大,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引起测量结果偏低。

⑤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

一般不用。因为硫或木炭燃烧后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碳(均为气体),而生成的气体的体积会弥补反应所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测得结果误差加大;而铁丝在空气中难以燃烧,瓶内空气的体积几乎不会变化,因而集气瓶内水面几乎不上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做此实验选择可燃物时的两个条件:一是该物质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二是该物质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为固体。

(二)氮气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

氮气是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显示超导性能。

氮气的用途

(三)稀有气体

稀有气体是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这几种气体的总称,它们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性质很不活泼,曾叫做惰性气体。

由于稀有气体的性质很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由于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还可用于激光技术等。

(四)保护空气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被污染的空气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和形成酸雨等。

湛蓝的天空不见了

1、空气污染物及污染源

(1)二氧化硫:燃烧煤燃料、爆竹、硫酸厂排放的尾气等。

(2)氮氧化物:工业窑炉和机动车、火车、轮船等排放废气等。

(3)一氧化碳: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森林火灾等。

(4)可吸入颗粒:地面扬尘、沙尘暴、建筑施工、燃煤排放粉尘等。

2、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积极寻找新能源。(如氢能、太阳能、核能等)

(2)研究化石燃料的脱硫方法。

(3)减少废气排放或处理后再排放。

(4)发展科技,使燃烧更充分。

(5)植树造林,加大绿化面积。

(6)将道路进行硬化,减少自然尘埃。

(7)给汽车安装尾气处理装置。

3、环境污染

(1)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等。

(2)酸雨导致土壤、河流的酸性增强,产生酸雨的主要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3)臭氧层被破坏导致紫外线辐射增强,使人易患皮肤癌,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有氟利昂、CCl4等。

(4)焚烧垃圾会产生许多有害气体,污染空气。

(5)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塑料袋、方便饭盒的随意丢弃。

4、空气污染指数

我国的空气质量采用了空气污染指数进行评价。为了便于公众了解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促进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展,中国环境检测总站以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三种污染物为基准,制定了相应于这些污染物的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法。空气污染指数的值越大,表示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污染指数是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值。我国目前采用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分为五个等级:

空气污染指数一览表

5、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

在线测试

一、选择题

1、2003年3月30日上午8时31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正式开始,发令枪响后产生一缕白烟,你认为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CO2B.P2O5

C.SO2D.Fe3O4

2、采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选用下列哪种物质最为适宜()

A.红磷B.硫磺

C.木炭D.铁丝

3、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的下列气体组合中都属于大气污染气体的是()

A.SO2、CO2B.CO2、CO、SO2

C.CO、CO2D.CO、SO2

4、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B.焚烧垃圾产生的气体

C.化工厂排放的废气D.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

5、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炭燃烧B.燃放烟花

C.光合作用D.汽车尾气

6、以下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单质B.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C.空气是几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D.洁净的空气也是混合物

7、空气的成分是:①氧气;②氮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和杂质,按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8、在人类历史上,较早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舍勒B.普利斯特里

C.拉瓦锡D.道尔顿

9、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上“哈气”,再擦会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A.CO2B.N2

C.H2O D.O2

10、在进行“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吗”辩论中,某小组为正方(空气中的氧气会减少耗尽)。下列论点不应成为正方论据的是()

A.汽车越来越多,消耗的氧气越来越多

B.有证据表明,在远古时代的原始空气中氧气含量高达30%

C.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是目前各国政府的重要环境政策

D.地球人口的增多,其呼吸和使用的燃料越来越多

B 卷

二、综合题

11、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答案]

12、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燃烧结束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答案]

13、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21%和73%,它们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已知空气密度为1.293g/L,氧气密度为1.429g/L,氮气密度为1.250g/L)

[答案]

第1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B

第2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A

第3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D

第4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D

第5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6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D

第7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B

第8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9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第10题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 C

提示:

3、煤的主要成分是碳,另外还含有少量硫等杂质。煤不完全燃烧,除产生CO2、SO2等气体外,还产生一定量的CO。SO2、CO是有毒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大气。若选B,则是错解题意,CO2过量排放虽对空气质量有影响,但它不是空气污染物。

4、污染空气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NO2、SO2等)和可吸入颗粒,产生原因是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排放及含硫煤、垃圾等物质的燃烧。而动植物呼吸排出的气体可参与大气循环,并不污染空气。

5、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可分为:粉尘类、有害气体类。有害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煤、烟花中都含有硫等物质,燃烧后产生烟尘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都会造成空气污染;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为氧气,故选C。

10、将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减少耗尽以辩论的形式命题,新颖、独特,重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及探究问题的能力。题目所给的A、B、D论点都与空气氧气的减少有关,故应属正方论据。解题时可用排除法将正方论点确定,剩下的为反方论点。

11 答案:

可归纳为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①瓶内仍有残余的氧气,②装置漏气,③红磷量不足没有将氧气耗尽,④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⑤导管未先注满水。

12 答案:

物理性质:无色、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氮气不与红磷反应。

14 解析:

设空气的体积为100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100×21%=21L

所以100升空气中氮气的体积为100L×78%=78L

氧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

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为

点拨:

通过此题的研究,可以加深学生对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的理解,避免此概念的混淆。

中考解析

例1、(南通市)图中是火星大气成分含量示意图,与空气的成分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星大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

B.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小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C.火星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D.火星大气中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没有稀有气体

解析:

从图中各气体的含量分析,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绝大部分,氮气占小部分,稀有气体比氮气的体积分数更小。与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比较,A项正确,B、C、D都是错误的。

答案:A

大气污染与防治论文

中国大气污染现状与防治技术综合分析 一、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大气的污染物,无论是颗粒状污染物或是气体状污染物,都有能够在大气中扩散、污染面广的特点,这就是说,大气污染带有区域性和整体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大气污染的程度要受到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本文以后所论述的各种治理技术只是对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行治理,不能解决区域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必须通过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加以解决。 所谓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就是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所有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项因素作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综合运用各种防治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并在这些措施的基础上制定最佳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控制区域性大气环境质量、消除或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涉及面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复杂,一般来说,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作全面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 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植树造林、绿化、减轻污染危害。对已有污染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实行关、停、并、转、迁等措施。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当前的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主,煤炭占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73%,在煤炭燃烧过程中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因此,如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首先必须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及二次能源,如煤气、液化石油气、电等,还应重视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所谓清洁能源的利用。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对此,当前应首先推广型煤及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以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我国能源的平均利用率仅30%,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潜力很大。我国有20余万台锅炉,年耗煤2亿多吨,因此,合理选择锅炉,对低效锅炉的改造、更新、提高锅炉的热效率,能够有效地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 (3)区域集中供热 分散于千家万户的燃煤炉灶,市内密集的矮小烟囱是烟尘的主要污染源。发展区域性集中供暧供热,设立规模较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用以代替千家万户的炉灶,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这样还具有以下各项效益:①提高热能利用率;②便于采用高效率的除尘器;③采用高烟囱排放;④减少燃料的运输量。 (4)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空气污染的危害与防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污染的严峻性和治理空气污染的必要性,反思个人生活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2.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知道怎样防治空气污染。 3.观察分析周围环境的空气污染情况,能提出合理化治理方案。 4.增强环保意识,做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小公民。 教学重、难点: 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危害,知道怎样防治空气污染。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空气污染及防治的资料 3.调查生活中空气污染现象及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困扰。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初识空气污染。 请同学们深呼吸一下,感觉怎么样?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老师刚才开了窗户,外面清新的空气来到了教室。可是并不是每天都这样的,正月十五放完烟花后,还是这样的感觉吗?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感觉难受,呛人,都是因为我们的空气被污染了。 二、认识空气污染危害,敲响警钟 1.学生探究生活中空气污染现象:生活中你还有被呛过的经历吗?(生谈自己亲身经历:油烟、农药、汽车尾气) 被污染的空气进入我们的身体会给我们造成很多的危害。 2.探究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 被污染的空气中的颗粒物遇到小水滴凝固了就成为我们所说的雾霾。2015年,我们青岛的雾霾天气也很多,回想一下人们在雾霾天气中是怎么生活的?(请看我们收集的图片)人们在雾霾中带着口罩,捂着嘴行走,车辆在雾霾中行走缓慢,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看来空气污染会给我们带来生活的极大不便,猜想一下它会给人们的身体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交流) 下面我们连线生活在线,看专家会告诉我们什么:空气污染导致肺癌患者增多。 空气污染导致肺癌的患病率越来越多。它真的那么恐怖吗? 其实很多发达的国家就曾经给过我们警告。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八年级下第3章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 2、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调查事实、收集资料、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二)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关心空气质量,培养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措施。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思考歌曲表达的是对什么环境问题的担忧?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新课---空气的污染与保护。 二、新课教学 放映梦幻生活环境与空气污染对比图,让学生读图谈谈身心感受。 播放大气自净能力视频,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平时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及视频总结空气污染概念。 提问:你所知道的空气污染源有哪些?这些污染源所产生的污染物分别是 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并合作交流。并板书污染源和对应的污染物。 在学生交流后补充播放大气污染来源视频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污染源及污 染物。 思考:如何将污染源进行分类,依据是什么? 播放汽车尾气污染视频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烟及二氧化硫等 图片:正在排放粉尘烟囱。 提问:工业废气和烟尘中主要含有哪些有害物质?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给予合理评价和补充。工业废气中除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烟尘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教师展示课外资料,并提问:可吸入颗粒物是指什么?有什么危害?

当太阳光线从窗口射进屋里时,你发现什么? 思考与讨论:列举由于空气污染而影响人的健康的例子。生回答师归纳:总之,空气污染物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呼吸道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刺激而引起疾病。 师讲述:空气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比一比:谁的金点子多?为了让我们的天更蓝,让我们的空气更洁净,我能做些什么呢? 学生生小组交流合作回答,师总结:如何防治空气污染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⑵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 ⑶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小组讨论,想想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空气。 课堂小结: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及防治。 布置作业:作业本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案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案 空气污染与保护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2. 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 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 空气污染的危害性 2. 空气污染的防治 难点空气质量报告发布 三、课堂教与学互动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打开第 1 张ppt】 师:同学们放学走在马路上有没有发现马路边的树的树叶上沾满了灰尘呢, 学: 有;(好像有; 不知道。) 师:那为什么树叶上会沾满灰尘呢, 学:因为空气中有灰尘沉积到树叶上…… 师:对啦?同学们真聪明。 师:那你们有没有被汽车派出的烟呛过呢, 学:有,很呛人的。(而且还很脏;挺好闻的呀.... .) 师:那同学们觉得这灰尘脏,尾气呛人外、呛眼睛外还有什么坏处吗学:…… 师:那他们会不会让我们生病呢,

打开第 5 张 ppt 】 追问: 它们会对大气造成影响吗 , 那又是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又该怎么防治 呢,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里就有大家想知道的答案了。 打开第 2张 ppt 】 师: 下面同学们把课本翻到 69 页。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空气污染与保护》,空气污染就包括我刚刚 提到的灰尘和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 那么有同学知道什么是空气污染吗 , 知道的情举手 打开第 3张 ppt 】 (有空气污染的定义 ) 师 :xx 同学,你来给大家解答下吧。 学: 当进入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超过了它的自净能力就称之为空气污染。 很好,请坐。 师: 同学们看 ppt ,告诉老师你们喜欢生活在左图的环境中还是右图的环境中呢 学:当然是左图啦? 师 : 呵呵,大家都知道生活在环境优美没有污染的的环境中,那你们知道空气 染的危害吗 , 打开第 4张 ppt 】 (震惊世界的几起大气污染事件 ) 师:大家看 ppt ,有什么想法 , 学: 空气污染危害好大啊? 师 : 其实这还不是全部。 师: 同学们看这就是被光化学烟雾笼罩的 1943 年的洛杉矶,这些气体课时致癌 的呀? 师:

空气污染和保护教案

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教学目标: 1、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与防治措施。 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 教学重点:空气污染的危害性;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难点:空气质量报告的分析 一、引入 展示中国全景的卫星图,问:你们知道图中的绿色部分表示什么?中国和日本之间有什么区别? 学生答…… 老师补充: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而中国只有17%。 提问:它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看资料一:,日本政府看重森林, 问:森林有什么重要作用? 学生答…… 教师总结:森林的作用(光合作用,和吸尘的主要作用)出示吸尘的树叶 展示尘埃的来源、特点和危害,颗粒物越小对人的伤害就越大。引出,指出应提高检测标准。并引出可吸入颗粒物为大气污染物之一。 提问:除了吸附灰尘外,森林里的有些植物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如:樟树,榆树、丁香、枫树等。 教师解说二氧化硫等的来源和危害,再引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为大气污染物。 教师:酸雨对自然界中物质有什么危害?,我们来做一个模拟酸雨的实验。 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变化或现象,联系实际主要是破坏什么呢?(讲论) (对树叶的危害由于实验效果不明显,通过图片展示逐渐危害的效果。 教师总结:酸雨的危害 同学们不要小看植物,他们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还能杀菌消毒呢?比如松树等 综述——森林的净化作用。并引出森林是地球之肺,且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之一,所以我们把他们作为判断空气质量的标准之一。那么我们国家的空气质量如何呢?以北京为例我们来看看吧! 展示:杭州空气质量日报 结合课本72页,完成题目:(叫一位学生回答) 我国目前的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 看资料二:两会期间,环境保护就是热点问题。 举国上下都在重视环境保护,作为学生我们更要为保护大气尽自己的一份力。 教师问: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

中国大气污染问题及其对策 200913051128 摘要:我国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虽然一些常规污染物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新的污染接踵而来,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为此,我们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阻止大气污染态势的发展,还给我们一个绿色的家园。 正文: 一、大气污染现状 (1)近年来,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二氧化硫排放量,从1998年的209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948万吨,减排143万吨,减幅6.8%,其中生活污染源减少116万吨,高于工业污染源,减幅达23.3%;烟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445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1070万吨,减排385万吨,减幅26.5%,其中工业污染源减少326万吨,高于生活污染源,减幅达27.7%;工业粉尘排放量从1998年的1321万吨减少到2001年的991万吨,减排330万吨,减幅达25%. 虽然近年来污染物排放有所减低,但污染仍然很严重。据专家分析,二氧化硫排放量水平仍高于环境承受能力的60%左右。 ( 2 )环境质量总体上有好转趋势,但许多城市和地区环境污染依然严重。城市空气质量总体上友好装趋势,但是城市空气污染仍较严重,污染类型以煤烟型污染为主,颗粒物仍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其中人口在100万~200万的特大城市最重。酸雨分布面积变化不大。1995~2000年降水平均PH 值≦5.6的城市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三年有所回升,总体变化不大。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初见成效。近年来,酸雨控制区降水平均PH值小于5.6的城市比例呈减少趋势。在全国的600多座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 (3)老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新的问题接踵而来。20多年来,中国对大气污染的控制是十分有限的,主要针对一些常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烟尘、工业粉尘等。虽然通过努力这些污染物排放量有所减少,但是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恶化趋势。但遗憾的是政府部门对此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控制。氮氧化物污染加重,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案)

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空气成分以及初步学习了化学的一些知识后,进 一步学习大气的污染及其保护。教学中要收集一些生活资料,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空气污染的现象及其危害,自主意识到保护大气的重要性。2、平时,学生对空气污染已有初步的认识,但毕竟是零散的,不完整的,教 学中要帮助学生归纳、整理,使其形成体系。 3、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尽量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 讨,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空气污染的几种典型现象,了解汽车尾气、可吸入颗粒物、酸雨等的污染及其危害,学会看懂各种媒体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探讨空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用科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探讨的兴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观察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对科学的评价,学习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一)材料引入: 出示图片一(她怎么了?)还有一些大气污染的照片。 问:这些图片共同反应了一个什么问题? 引入:第七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二)情景教学: 情景一: [招聘启事一]由于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案件频频发生。有人把某四起环保案件画成四幅漫画,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环保局为了尽快制止此类案件的发生,特向社会招聘侦破人员对四起案件进行侦破,请能力较强的

人员抱着对全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 1、出示四幅漫画。分别是“伞破难遮”、“明天我们去哪里”、“雨中垂钓”、“天 下乌鸦一般黑吗?” 2、要求学生结合资料和课本内容,分别对以上的四个漫画进行分析,完成以 下问题: ①给四个案件起个名(即是什么大气污染现象)。 ②分别说出它们的污染物是什么? ③分别说出它们的来源、有什么危害? ④对这些现象分别谈谈如何防治。 3、学生反馈后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和课文实验) 大气污染现象:臭氧层空洞——氟氯烃 温室效应——二氧化碳 酸雨——二氧化硫、氮的化合物(视频播放) 粉尘——可吸入颗粒物 主要来源:工厂废气和粉尘、汽车排放的尾气(视频播放)、居民炉灶、建筑材料排放有毒有害气体、自然因素 防治方法:①植树造林 ②控制污染源 ③使用清洁能源 ④加强空气质量的检测 过渡:环境检测之后,你将如何公布于众呢? 情景二: [招聘启事二]为了加强对空气质量的检测和报告,敲起环境保护的警钟,环保局特向社会征集空气污染的报道方案和招聘本工作的人才,谨请大家积极参与,为环保献谋献策。 1.请大家动动脑筋,你将如何做好这份工作? 2.学生反馈。(教师给予鼓励) 3.看看报纸上是如何对大气质量进行预报的,出示表格。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

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2、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4、理解臭氧层破坏的现状、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及防止臭氧层破坏的措施。 c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以及臭氧层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树立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 2、面对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思考解决的措施,培养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四、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学手段:投影仪、幻灯片、flash动画展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11月14日,南京已经是连续第四个灰霾天。早上7点左右,南京气象台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近日大气层结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南京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g/m3以上,超过正常水平。”但随后不久,南京气象台意识到在微博中公布PM2.5的数据有些不妥当,随即这条微博被删除。 【板书】第三节空气气污染及其防治 八、【板书】一、大气污染概念 【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大气污染的概念。 【学生回答】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回答,理解定义。

第8节 空气污染与保护复习(pdf版)

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空气污染 1、定义:当污染物进入空气中,超过了空气的自净能力,危害人体舒适和健康或危害环境时,就构成了空气污染。 2、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 人为因素(主要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等。 3、空气污染物 目前注意到的有100多种。 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及污染源 空气污染物污染源 气体类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 x O y) 一氧化碳(CO)①化石燃料的燃烧 ②工厂的废气 ③汽车排放的尾气 固体类可吸入颗粒物①地面扬尘;②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 4、危害 空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黏膜组织受刺激而引起疾病。 空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也是十分严重的。 二、空气污染的防治 1、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 三、空气质量指数 1、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指数的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颗粒物、臭氧和一氧化碳等。 3、空气质量指数范围为0~500,并分成六个級别。指數越大,表征颜色越深,说明空气污染状况越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就越大。 4、空气质量指数(AQI)范围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 空气质量 指数 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300空气质量 級别 ⅠⅡⅢⅣⅤⅥ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 严重污 染

四、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 1、酸雨 定义: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 硫、氮氧化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 SO2+H2O=H2O3H2O3+O2=H2O4 危害:危害健康;使水城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生长,危害渔业;腐蚀建筑物、工厂设备和文化古迹。 2、臭氧空洞 臭氧(O3):臭氧分子含有3个氧原子,是一种蓝色的、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形成过程:O2紫外线2O O+O2=O3 臭氧层:离地面22~25千米处,臭氧浓度值达到最高的大气层。 高空臭氧层的作用:吸收大部分的紫外线,对生物起到保护的作用。 高空臭氧层是保护层,但近地低空中的臭氧却是一种污染物。低层臭氧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光化学烟雾,危害森林、作物、建筑物等,臭氧还会直接引起人的机体失调和中毒。 臭氧空洞: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遭到破坏,地球南北极.上空臭氧层中的臭氧浓度明显下降,相继出现了臭氧薄层,俗称臭氧空洞。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3.8《空气污染和保护》教案

第八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 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知道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内容,能看懂空气质量报告。 (二)情感目标 通过保护空气的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措施。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课件:朱晓琳的一曲《梦江南》和现实中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的图片。学生比较后 思考:1、你对刚才图片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教师:简介空气污染的情况(世界八大公害其中之二——见附录1) 2、什么是空气的污染?空气本身有自净能力吗? 教师:由于大气对污染有一定的容纳,天然的净化能力,一般情况下它总是保持清洁新鲜状态。但是当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含量,或着空气中进入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发育,或对各种物体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时,这样的空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新课教学: 课件:播放一些造成空气污染的实例, 思考: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活动:小组讨论空气污染的来源。 学生: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

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教师可作适当提示)。(学生回答后可参看课件,以加深印象)启问: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既空气污染的种类划分) 学生: 教师: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1) 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思考: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后师生共同小结(教师可进一步介绍汽车尾气和可吸入颗粒物)。 师生:(1)汽车尾气: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 ⑵可吸入颗粒物。 不同的污染物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同的。 过渡:汽车尾气还可造成另一种空气污染——酸雨: 课件:1认识酸雨;2酸雨的形成(见课件) 思考:酸雨是如何形成的。(结合课件) 师生:1酸雨的涵义——pH低于5.6的酸性降水,称为酸雨; 2酸雨的形成: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在降水时溶解在水中形成有害的硫酸和硝酸的缘故。 思考:酸雨有什么危害? 课件:酸雨的危害 学生: 过渡:空气污染可以说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请关注我们周围。 课件:周围环境中的几个空气污染例子。 思考并讨论:1下列哪些在我们周围有发生?

大气污染的灾害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的灾害及其防治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大气污染展开研究,对于大气污染的成因、形式、主要危害以及防治措施进行介绍和研究。通过对于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产生方法使人们认识到生活中那些行为或者污染会造成大气污染;而对于大气污染的危害的探索则使读者了解到大气污染对于人类健康和生产生活的严重影响,引起人们的注意;而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的介绍,则从各个层面介绍防治大气污染的最新措施,呼吁人们在日产生活中自觉维护环境,防治大气污染。 关键词: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污染源防治措施 引言 10月18日晚,曾获得格莱美奖的女爵士歌手佩蒂·奥斯汀缺席原本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举行的爵士演出,主办方当晚发声明表示,奥斯汀是因为抵达北京后哮喘发作,被迫取消演出。网友们戏称她是被北京的空气熏晕的,不管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但是近年来关于空气污染的问题确实日益尖锐。由于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且具体现象比较明显,所以人们对于大气污染的关注程度也是日益提升。关于大气污染危害的宣传活动日益增多,而有关大气污染的治理政策等也是不断地被各国政府推出并实行。可以说大气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的健康与生活。

1.大气污染的简介 1.1大气污染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1.2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就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目前大约有100多种的大气污染物已经被人们所认知。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碳的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其他有害物质。下面介绍下大气污染物的几种分类方式。 1.2.1按污染方式分类 按照污染方式,大气污染物可以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两种。 1.2.1.1一次污染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它们又可分为反应物和非反应物,前者不稳定,在大气环境中常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作催化剂促进其他污染物之间的反应,后者则不发生反应或反应速度缓慢。 1.2.1.2二次污染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在大气中互相作用经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新的大气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还强。最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硫酸及硫酸盐气溶胶、硝酸及硝酸盐气溶胶、臭氧、光化学氧化剂OX,以及许多不同寿命的活性中间物(又称自由基),如HO2、HO等。 1.2.2按存在状态分类 根据大气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气溶胶态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1.2.2.1气溶胶态污染物 气溶胶态污染物根据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质的不同,具体包含粉尘、烟、飞灰、黑烟、雾、总悬浮颗粒物等几种主要形式。 1.2.2.2气态污染物 气态污染物根据所含化学物质的不同可以分为:含硫化合物、碳的氧化物、含氮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几种主要形式。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

空气污染及防治教学设计

空气污染及其防治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生自学,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学会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2、掌握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4、理解臭氧层破坏的现状、臭氧层破坏的影响及防止臭氧层破坏的措施。 c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和酸雨形成的成因、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以及臭氧层的相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大气环境污染的现状,树立学生保护大气环境的思想意识。 2、面对当前大气污染的严峻形势,使学生 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思考解决的措施,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社 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三、教学难点: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四、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五、教学手段:投影仪、幻灯片、flash动画展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近年来,虽然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 11月14日,南京已经是连续第四个灰霾天。早上7点左右,南京气象台的新浪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近日大气层结稳定,虽天气晴好,但大气浑浊,据探测昨天一天南京市能见度不超过8公里,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大都在75ug/m3以上,超过正常水平。”但随后不久,南京气象台意识到在微博中公布PM2.5的数据有些不妥当,随即这条微博被删除。 【板书】第三节空气气污染及其防治八、【板书】一、大气污染概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八节-空气污染与保护-一课时练习( 含答案)

第8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1.空气污染: (1)污染物来源: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土地沙漠化、汽车尾气、建筑装饰材料释放有毒气体。 (2)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 2.汽车尾气中,主要的有害成分有、、、。治理方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倦化转化器,使CO和NO反应,生成无毒气体。CO2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空气质量指数是一种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状况简单而直观的指标,指数范围为,并分成个级别。目前计人空气污染指数的污染物有(填字母)。 A.SO2B.CO C.NO2D.O3E.CO2F.颗粒物 4.可吸人颗粒物是指粒径在μm以下,不易在重力作用下降到地面,而在空气中长期飘浮的颗粒物。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 2.5μm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有重要影响。PM2.5细颗粒物可以进入人的甚至,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5.pH值的酸性降水我们称之为酸雨(说明:天然降水成弱酸性)。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和过多。酸雨中有害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指和。酸雨危害健康,使水域和土壤酸化,损害农作物和林木,危害渔业,腐蚀建筑、工业设备,文化古迹等。 6.保护臭氧层。 (1)臭氧:化学式是,是氧气的同素异形体,它是一种蓝色、有腥臭味、较不稳定的、活泼的气体。在距离地球22~25km的高空(平流层内),形成了包围地球外层空间的臭氧层,这厚厚的臭氧层正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保护伞,吸收大部分的。 (2)臭氧层的保护:近年来,大气层中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开始变薄,相继出现了臭氧空洞。科学家已经证明,电冰箱和空调中使用的是破坏臭氧层的罪魁祸首。 (3)高空臭氧层是保护层,但近地低空中的臭氧却是。 题型一空气污染指数 1.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抗州市2014年11月11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165,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杭州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 A.Ⅰ级好B.Ⅱ级良好C.Ⅳ级中度污染D.Ⅴ级重度污染 2.如图是1994年和2004年某城市的一天各个时刻测到的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曲线显示冬天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比夏天高 B.曲线显示了1994年一天中大约8点左右二氧化硫的含量较高 C.二氧化硫的含量在10年间降低的原因可能是加强了燃料的脱硫和控制了二氧化硫的排放 D.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放的尾气,控制污染的方法是禁止使用汽车 题型二主要污染物 1.目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臭氧

空气污染与保护教案

第七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性,防治措施。 2、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3、知道空气污染指数的主要内容,能看懂空气质量报告。 (二)情感目标 通过保护空气的教学,渗透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知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防治措施。了解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了解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了解酸雨及其危害。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课件:朱晓琳的一曲《梦江南》和现实中的环境污染(空气污染)的图片。学生比较后 思考:1、你对刚才图片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教师:简介空气污染的情况(世界八大公害其中之二——见附录1) 2、什么是空气的污染空气本身有自净能力吗 教师:由于大气对污染有一定的容纳,天然的净化能力,一般情况下它总是保持清洁新鲜状态。但是当空气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超过了正常含量,或着空气中进入了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成分或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人的健康和生物的生长发育,或对各种物体以及对天气和气候产生不良影响时,这样的空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新课教学: 课件:播放一些造成空气污染的实例, 思考:空气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活动:小组讨论空气污染的来源。 学生:燃料燃烧排放的废气和烟尘、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教师可作适当提示)。(学生回答后可参看课件,以加深印象)启问: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既空气污染的种类划分) 学生: 教师: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 1) 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思考:主要的污染物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后师生共同小结(教师可进一步介绍汽车尾气和可吸入颗粒物)。 师生:(1)汽车尾气:烟尘、二氧化硫、碳氧化物(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 ⑵可吸入颗粒物。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建议 朱赟

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及其存在问题和建议朱赟 发表时间:2019-07-03T11:27:57.78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朱赟 [导读] 所以,我们必须将大气污染治理放在第一位,从而减少大气的污染。 北京市 100074 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飞速上升的阶段已经逐步缓慢下来。在我们创造良好的经济生活条件的同时,亲手把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掉,我们现在认识到大气污染对我们生活产生的危害,我们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治理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治理是非常艰难的,不仅我们要处理自身发展产生的污染,还要处理大量城市车辆排除的尾气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所以,我们必须将大气污染治理放在第一位,从而减少大气的污染。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治理措施 1 导言 大气污染是一种严重的环境问题。且治理难度较大。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会产生酸雨,破坏生物,还会破坏臭氧层,使得全球气温变暖,为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国内来看,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燃料排放出的废气未能有效得到控制,致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几个大气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虽然政府为此出台过相关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但成效微弱,污染问题并役有收到完全的控制,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2 大气污染现状 我国的城市空气质量变化不大,总体上来说,大气污染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还以煤烟型污染为主。总悬浮颗粒和可吸入颗粒物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并且,不少城市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普遍超标据相关调查统计,国内有101个城市颗粒物年均浓度超过三级标准。其次,机动车尾气排放量逐年增长,二氧化碳污染严重,部分城市_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另外,我国目前已形成了多个酸雨区,如华中,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酸雨污染程度也较为严重,占国士面积的30%。 3 大气污染治理的形势和问题分析 3.1 资金不足的情况 大气的污染防治工作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所以它必须具有充足的资金投入,以此来作为防治的根本保证依据。而当前环境下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主要表现出的问题就是投入资金的明显不足。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没有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相关规范制度加以构建,它会导致这项工作无据可依。另外,在进行环境保护的时候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也无法使其购置这项工作的相关设备和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的作用产生了弱化; 3.2 能源消费结构的不合理性 当前环境下我国工业的能源消费结构所表现的不合理的问题和发达国家比起来,因为能源利用率方面不足我国的平均水平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煤炭消费方面存在有极度浪费的情况,因为煤炭消费的不合理情况较为严重,使得煤炭消费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样会导致大气污染程度进一步加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大气污染的防治工作产生一定的困难和影响。 3.3 经管管理力度不足 为了保证大气防治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强化,需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但是现在情况下,我国大气防治工作却存在着监管力度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就是监督管理手段十分单一,相关技术无法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实例,这样就会导致一些污染纠纷和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在处理的时候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薄弱情况,对于相关的决策也无法做到规范性和科学性的处理。 3.4 质量监测能力和管理效率比较低 我国对大气污染的质量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当一些有害气体排入到空气中时没有严格的监控指标。导致这些有害气体过量的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造成严重的污染。例如:缺乏臭氧和细微颗粒等指标,这些指标的缺失会造成空气管理质量的低下同时还对空气质量数据的监测起到反作用,使我们不能及时的觉察大气污染,采取不了有效的措施解决。 我国对大气污染管理的效率也是比较低的,而且在我国有很强的区域性的空气污染。例如: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廊坊、邯郸等地空气污染就非常严重,这不仅会影响当地的发展,也会影响地区之间的合作。同时政府也没有完善的法律对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大气污染的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4 治理空气污染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严格的大气污染法律体系,加强治理力度 近几年政府重视地方经济的建设而忽略对环境污染的监督检查,也导致很多企业在工业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所排放的工业废气严重超过国家制定的标准。或者是对废气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在排放时并没有意识到超过规格。因此,国家的环境监督监测立法部门在管理监测时,应针对气体排放标准的具体依据量做有效规定(建议结合发达国家排放标准制定,因国内的大气污染愈加严重),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并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对未按规定标准进行工业废气排放的企业予以严重的惩罚,如停业整顿、减少银行贷款信誉度等,提高空气质量。对使用新型清洁能源或采用环保材料或革新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的企业,政府要予以支持,减少税收或提高优惠政策等,并对城市中的工业区域进行划分,严禁污染严重工业生产企业建立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区域。即使建立在郊县也要对其废气排放标准进行严格管控。 4.2提升治理技术能力 提升治理技术能力是减少空气污染的重要途径。政府要加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在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更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加大对空气治理检测技术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引入和学习国外成熟的检测技术和管理体制,落实好监管空气质量的责任。在国家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下,企业应树立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理念,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将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应认识到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重视技术的研发,主动降低污染和能耗,树立长

大气污染的来源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及防治策略 摘要: 近年来,我国已采取多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虽也取得一定成效,但大气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成为影响人类生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研究。认识大气污染的危害,产生的途径,并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来源; 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引言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对人类生活环境、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和产生危害的现象。目前已知的大气污染有100 多种,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2 类:一类是颗粒状污染物,另一类是气态污染物。所谓颗粒状污染物是指大气中粒径不同的固体、液体和气溶胶体,这类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态污染物主要有含硫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氨化合物及卤素化合物等。其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排放、汽车尾气、生活燃煤、农垦烧荒、森林火灾、建筑尘土、炊烟等,对环境和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一、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大气污染来源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其中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及生活活动,大气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五种。 (一)生活污染源由于居民及服务行业的取暖、烧饭、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而向大气排放的一氧化碳、煤烟、二氧化硫等,由于此项大气体污染具有排放量大、排放高度低、分布广等特点,其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 二) 工业污染源包括钢铁厂、火力发电厂、水泥厂和化肥厂等耗能较多的工矿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排放酚类、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 ( 三) 农业污染源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 四) 交通运输污染源由船舶、飞机、汽车、农业用车等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私家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己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 五) 开垦烧荒、燃放鞭炮爆竹、餐饮油烟、路边烧烤等对大气也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例如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这些有毒有害气体是无形的杀手。 二、大气污染的防治策略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2.3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分析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通过案例分析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3.理解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普遍意义。 4.分析大气污染现象发生的时空尺度差异。 教学重点 1.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形成的成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2.酸雨形成的原因、污染过程和危害,及其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 可吸入颗粒物的概念、酸雨的危害及防治。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漫画导入:图中有哪些污染? 一、大气污染现象和大气污染物 1.大气污染 定义: 思考:造成大气污染的自然原因有哪些? 案6例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 通过案例分析 1.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是大气污染中那种类型的事件? 2.事件的污染源、事件的污染物、事件造成的危害 2.大气污染物 (1)可吸入颗粒物 ①“总悬浮颗粒物”定义: ②可吸入颗粒物定义: 阅读什么是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l)? 通过材料了解如下问题: 1.空气污染指数的概念: 2.目前北京空气质量日报公布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3.空气质量级是如何划分的? ③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 讨论:为什么北方的沙尘暴天气比较多? (复习西北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2)酸雨 ①概念:

思考:酸雨不上单指“雨”? ②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 ③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A.水生生态: B.土壤生态: C.植物生长: D.建筑物: ④我国的酸雨: 思考: 1、我国能源消费以那种能源为主? 2、会造成什么污染? 2、我国的酸雨分布有那些特点? 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的酸雨比北方的严重? ①气候: ②地形: ③土壤: ④南方煤炭含硫量高,排放的酸性气体多 阅读欧洲、北美的酸雨问题 看图:世界酸雨的分布图,思考: 世界酸雨主要分布中哪些地区?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们的产生 与大气污染有关。 二、大气污染防治 1.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大气污染的防治: 案⑦例北京的空气污染和蓝天工程 思考 1.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2.这些污染物质的来源是什么? 3.调整能源结构对北京防治大气污染有什么意义? 案⑧例贵阳大力治理酸雨 1.贵阳酸雨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整治措施: 3.现状: 思考:贵阳市在治理酸雨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能够奏效的原因是什么? 总结:教材选取我国一北(北京)、一南(贵阳)两则案例,虽然它们的大气污染现象、主 要大气污染物有所不同,但它们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上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经典例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回答 (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我国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我国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作者:————————————————————————————————日期:

浅谈我国大气污染现状与治理措施 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2015级汉语言文学(1)班 姓名:毛凤英 学号:20150501011041 内容摘要: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要素之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而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在大气环境污染与发展问题上有巨大而尖锐的矛盾,我国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而且日益严重,对我国各方面造成了很大影响,这与我国近几年来工业发展离不开关系,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大气污染现状进行分析,并谈谈相关治理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治理措施 一、中国大气污染状况 (一)中国大气污染 我国目前的大气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城市,但也有向中小城镇和农村转移的趋势。据测算,目前中国二氧化硫和消耗臭氧层物质(ODS)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二氧化碳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氮氧化物和其他粉尘颗粒也居世界前列。而我国的140多个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超过国家三级标准,属于严重污染性城市。同时,据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中国环境检测总站测算,在全球30个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20个;全球污染十大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6个。我国是世界上的燃煤大国,居于世界第一位,尤其以二氧化硫和粉尘为代表的煤烟型大气污染环境范围最广,其次光化学烟雾,机动性和尾气排放污染也有加重的趋势。大气污染会造成局部地区空气混浊,能见度降低,交通事故增多。其次加剧了城市的"热岛效应",在工业城市上空,因为工程的废热大量排入大气,使近地面气温比四周郊区高1%-5%,形成局部环流。再次犹豫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灰尘等污染物,对水蒸气有凝结作用,使下风地区的降雨量增加。而废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还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酸雨。而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会有大的危害,导致肺部疾病发病率大大增加。 (二)中国大气污染带来的不良影 现在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人们的健康状况。比如说在我国目前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就是雾霾。汽车尾气的排放,煤炭的大量燃烧,工厂有毒气体的排放等等,这些都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雾霾不仅会使人患上癌症,也会使人们的出行发生困难,交通事故频繁发生,最终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家之间的和平关系的发展,比如说2017年韩国和日本,各自都发生雾霾现象,而他们却把责任归结于我国,这引起了我国居民的强烈不满,广大网友都在网上进行了口舌之战。不管怎样大气污染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一个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不仅要从社会方面,国家制度层面提出提出缓解措施,还要法律法规层面提出建议。 二、造成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一)能源结构和城市规划不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