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

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系统功能:(1)在医疗单位内建立起以财务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医疗单位内部医疗、药品、人事、资产、财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医疗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2)在医院之间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3)卫生局通过医院管理县级平台,动态监管各医疗单位的财务收支。(4)按照确定的各医疗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设定诊疗目录,限定其诊疗范围,统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5)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确定各医疗单位的基本医疗用药目录,限定用药范围,对目录内药品定价管理,对目录外的药品严格限制使用,规范医疗单位的用药行为。(6)实现影像图像和影像报告等数字化存储、传递,并在医院之间共享。(7)实现实验室检查报告无纸化传输,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差错。

2、公共卫生管理系统

系统介绍:主要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许可和监督执法、应急指挥、健康教育、居民健康档案、基层卫生信息等模块。对疾病监测预警、传染病报告处置、儿童计划免疫、孕产妇系统保健、儿童系统保健、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网络化管理。(其中新开发的系统必须与上级已统一开发的公共卫生系统软件实现链接和系统集成共享)

系统功能:(1)通过建立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不断更新,实现对全县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管理。(2)医生通过查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诊治,并可避免重复检查。(3)实现对疾病的自动分类筛查、对特殊疾病及时报告、追踪。(4)实现对传染病、

慢性病等疾病的自动生成并归口提示,提高管理能力水平。(5)实现对疾病预防与监测、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信息化动态管理。(6)动态反映公共卫生信息,及时作出预警预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3、新津卫生信息网

《新津卫生信息网》是卫生系统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介绍和宣传新津卫生、反映工作动态、公开卫生政务信息、公布卫生服务流程、接受群众咨询投诉,实现卫生电子政务等。在不断完善现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查询窗口、网上论坛等功能。

(四)一张健康卡

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EHR),记录居民从出生到计划免疫、历次体检、保健、随访以及门诊住院治疗等一生中重大健康信息。居民办理健康卡后,可通过健康卡网上挂号,查询医疗费用、检查结果及既往就诊信息等。居民健康卡与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卡对接,未来托展与银行卡的绑定,实现刷卡、缴费、结算和自动转帐等功能。

三、项目建设内容、完成时间及成效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按照“统一规划,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分阶段见成效”的方法建设,力争用3年的时间实现全县卫生系统信息一体化。

(一)、第一期建设内容、成效及完成时间

1、建设内容:

(1)、确定网络通信公司,完成县信息办、县卫生局网络管理中心到各县级医疗卫生单位、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有乡镇卫生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内外网络铺设。

(2)、确定软件功能需求,招标确定软件开发公司,购买并扩展功能,合作研发以医疗、药品和财务管理为主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医疗和公共卫生县级管理平台。

(3)、购置服务器、磁盘阵列等托管到县信息办的设备和卫生局网络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需的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4)、分步完成在县卫生局、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县精神病院、县妇幼保健院、县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县卫生执法监督所、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五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11家乡镇公立卫生院和10家以上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试运行。

2、阶段成效

实现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化网络全覆盖;在医疗卫生单位之间搭建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实现医疗和公共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卫生局实现对全县所有医疗单位医疗行为、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等全面监管,对公共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具体如下:(1)、所有医疗单位实现对本院医疗、药品和资产财务、人事计算机管理;

(2)、通过药品管理系统,进一步规范各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疫苗进货渠道,保证药品疫苗质量;

(3)、确定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医疗用药目录,对目录内药品定价管理,对目录外的药品严格限制,限定用药范围,规范用药行为;

(4)、卫生局确定各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和诊疗范围,设定其诊疗目录和诊疗价格,确保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5)、记录药品流通去向,必要时跟踪药品疗效,按上级指示及时追回被查封药品;

(6)、卫生局通过医院管理县级平台生成的各种财务分析报表、人事统计报表,适时了解各医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人员资质和变动情况;

(7)、逐步建立病人电子健康档案,记录居民就诊及健康状况,为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打下基础;

(8)、卫生局通过公共卫生县级平台,实现对疾病预防与监测、儿童计划免疫、卫生执法监督、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工作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

(9)、卫生局实时掌握县域内公共卫生工作运行情况,及时作出预警预测,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10)、依托比较健全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开展以慢性病、传染病等重点疾病的信息化管理。

3、完成时间

2008年4月发布软件招标公告,2008年12月完成项目建设并开始试运行,2009年3月进行验收。

(二)、第二期建设内容、成效及实施时间

1、建设内容:

(1)、在卫生局建立新津县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系统是将多屏图象处理、信号切换、网络等技术综合应用于一体,形成的一个具有智能化控制、操作方法先进的大屏幕信号处理与控制的系统。该系统并有应急指挥的音频、视频、监控等设备的布局和接口,能够通过远程动态监视监测现场并实时传输视频、音频信号。并具视频会议功能。

(2)、建立视频会议系统。以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为依托,在县卫生局建立视频会议主会场,各医疗卫生单位分别设立分会场,通过网络

把主会场和分会场连接起来,达到远程会议、远程培训等功能,并与市卫生局、县信息办视频会议系统连接。

(3)、县级医疗卫生管理平台与成都市级卫生管理平台和县级各相关部门连接,实现信息互通。

(4)、健全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5)、将所有标准化村卫生站接入系统管理平台。

(6)、在新津县医院管理系统基础上增加电子病历系统(CPR)、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等模块。

6、在《新津卫生信息网》、社区触摸屏上开通个人健康信息查询功能,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功能等。

2、阶段成效:

(1)、县卫生局及卫生单位实现对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远程监控、远程指挥等,提高卫生行业的应急处理能力;

(2)、通过视频会议系统,提高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3)、实现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县级相关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信息互通。

(4)、医院通过对数字化信息的采集、传递、存储等,实现无纸、无胶片的数字化信息传送,并可实现全县各医疗单位之间检验、影像等数据信息共享,减少重复检查,惠及人民群众。

(5)、居民使用健康卡。

(6)、实现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全覆盖。

3、实施时间

2009年4月-2010年12月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为确保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卫生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新津县卫生局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审定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步骤,督促卫生信息化工作开展,及时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

(二)、经费保障

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间断投入的系统工程,项目建设经费由县财政投入和卫生系统自筹向上争取多渠道解决。各单位要将业务收入的1—3%作为信息化经费列入支出预算,由卫生局统筹安排,确保我县卫生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三)政策保障

实施卫生信息化是对医疗卫生管理模式的革新,随着卫生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和功能不断完善,必然改变现有服务模式和管理体制,卫

生局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予以支持,并将卫生信息化工作列入全县的专项目标进行管理,确保卫生信息化建设各阶段目标顺利完成。

(四)制度保障

卫生局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的技术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设备管理、安全保密等有关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运行。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四大焦点问题 居民医疗健康信息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我国居民医疗健康信息记录不完整、缺乏统一管理,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居民医疗健康管理和服务的质量和发展。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以下简称《方案》)指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医疗重复检查现象严重,加剧看病贵问题 由于缺乏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各不相通,形成信息孤岛。患者去不同的医院看病,重复检查现象严重,造成医疗浪费,加剧看病贵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区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共享和互认等是缓解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大量病人涌入大型医院,导致看病难 据统计,全国近八成的医疗资源分布在城镇,其中八成以上又集中在大医院,广大农村地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导致大量患者涌向大医院,出现看病难问题。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等是缓解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医患间信息不对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 当前,医患矛盾愈演愈烈,产生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加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搭建面向民众、面向医疗机构和面向相关企业的信息平台,建立一整套向卫生服务对象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实现卫生服务信息公开,是解决医患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 二、用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概述 用友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UFIDA GMIS,简称“用友G系列”),是基于标准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全面解决方案,依据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等标准开发而成,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居民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采用灵活的SOA架构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基于电子健康档案的数字交换与共享,从而为各医疗机构开展卫生服务活动和区域协同提供支撑,在本区域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社会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医疗、保健、防疫、卫生监督等一体化系统,实现在各医疗机构之间协同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同时提供卫生管理与决策支持功能,合理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用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解决方案全景图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xx 医院 信息化建设方案 武汉XX科技公司 2015 年 11 月 23 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5)

1.项目背景 (5) 2. 医院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医院信息化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总体建设目标 (6) 1.建设目标 (6) 2.管理层面 (7) 3.业务层面 (8) 4.功能层面 (9) 5.建设思路 (10) 三、系统设计 (11) 1.设计原则 (11) 2.数据库设计 (12) 3.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13) 4.系统框架 (15) 5.集成平台 (16) 四、系统功能介绍 (17) 1.财务管理部分 (17) 1.1门急诊挂号、收费系统 (17) 1.2一卡通管理系统 (18) 1.3门急诊挂号系统 (18) 1.4门急诊收费系统 (18) 1.5住院病人管理收费系统 (18) 1.6物价管理系统 (19) 1.7财务报表系统 (19) 2.药品管理部份 (20) 2.1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 (20) 2.2药库管理系统 (20) 2.3住院药房管理系统 (20) 2.4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 (20)

2.5药品会计核算及药品价格管理系统 (20) 3.临床管理部分 (21) 3.1分诊叫号系统 (21) 3.2门诊医生工作站 (21) 3.3门诊输液、留观管理系统 (21) 3.4住院医生工作站 (21) 3.5住院护士工作站 (22) 3.6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 (22) 3.7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23) 3.8医疗质量管理系统 (23) 3.9知识库管理系统 (24) 3.10处方点评系统 (24) 3.11护士工作量综合统计系统 (24) 3.12输血管理系统 (25) 3.13医院感染管理系统 (25) 4.后勤管理部份 (25) 4.1设备管理系统 (25) 4.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5) 4.3卫生材料管理系统 (26) 4.4后勤物资管理系统 (26) 4.5供应室管理系统 (26) 5.综合管理部份 (26) 5.1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26) 5.2病案管理系统 (27) 5.3医疗统计与分析管理系统 (27) 5.4院长查询与分析系统 (27) 5.5多媒体查询系统 (27) 5.6营养膳食管理系统 (28) 5.7科教科管理系统 (28)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方案样本

”国卫”区域公共卫生系统 解 决 方 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 .cn

公司介绍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 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 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 灵活易用性, 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 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 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 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 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 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合肥国卫软件有限公司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软件园4栋212室 Mail: 网址: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 一) 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它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 实现信息共享, 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经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 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 以乡镇(街道)为范围, 村( 居) 委会为单位, 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河东区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信息资源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信息化水平也已成为一个地区和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政务信息化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快工作步伐。为明确政务信息化建设任务,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政务信息化工作,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政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统筹兼顾、分布实施;统一平台、资源共享;统一管理、安全保密”的原则,以整合利用现有网络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为重点,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能够与国内外信息高速公路接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成集信息开发、应用、建设、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全区上下贯通、左右联接、运转协调、便捷高效的比较完整的信息化体系,把河东区政务信息网络建设成为高档次和高水平的优秀区域性信息中心。 二、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 全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任务是:建设一个中心,即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实施四大工程,即河东区

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建设工程、数据库建设工程和网络经济工程。 建设一个中心 就是建设河东区网络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全区信息化的技术体制和标准选择,信息网络的总体设计,局域网站点设置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设置,为全区各种信息网络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服务,并对全区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的监控和管理等。 实施四大工程 公众信息网络建设工程 河东区政务公众信息网于XX年8月份试运行,它不仅是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众的公用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对外发布信息,介绍和宣传河东;公布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办事程序、工作要求、工作信息、服务承诺,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水平;公布公益事业、公用设施建设规划和使用管理情况以及其它公用信息,方便群众生产生活;逐步建设各类网上交易专业市场,如土地使用权、矿业权、林权、公用设施使用权拍卖市场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网上交易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吸纳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河东区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是我区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需要各级各部门的全力密切协作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 发表时间:2011-11-28T12:57:20.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1期供稿作者:刘凯陈伟全[导读]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刘凯陈伟全(广东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计算机网络中心广东深圳 518116)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1-0280-0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如何处理这些庞大的信息成为当前社会一个难题。所以我们急需一个信息化的平台来处理这些信息数据,尤其是医疗卫生这方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也明显被加速推进,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卫生部门和许多医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力图使我国的医疗卫生在新的世纪里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在医改文中这样说到: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所以发展区域性的卫生医疗系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一个区域内,这里特指大城市的区或县一级的行政区域,各个医院单独建网,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例如,在网络管理维护和资源组织建设上,会遇到许多单一医院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内统一规划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的建设,并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各个医院的院内网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优势十分明显,这是一条既经济又合理,且能更好地实现医疗卫生信息化的有效途径。由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连接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行政业务管理单位及各相关卫生机构)各机构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让区域内各信息化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多元化子系统整合的一个综合业务平台。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的系统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不再是各个医院各自开发、各自建设,成为一座座的信息孤岛。 实现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区域内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总的来说,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卫生信息共享来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降低医疗成本以及降低医疗风险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验证,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认识到开展国家级及地方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所以我国发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是必然的趋势。

中联区域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

方案概述 中联区域医疗协同解决方案致力于利用信息化技术,建设以大型医院为核心、辐射社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区域医疗协同平台;让区域内各医疗机构通过协同平台实现医护专家共享、仪器设备共享和诊疗信息共享;实施“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诊疗新模式;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让患者享受到方便、快速、均等的医疗服务。 系统架构 中联医疗协同平台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将大医院或区域中心医院、区县级医院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系统联接起来,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交换。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区域医疗协同的九大业务系统,包括: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区域一卡通、区域PACS、区域LIS、临床路径区域协同、远程会诊及远程门诊、区域慢病中心、区域治疗中心、医疗行为监控。同时协同平台提供外部接口系统,为医保社保、疾控中心以及商业保险机构提供数据服务。医疗卫生主管部门通过协同平台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区域内健康、诊疗、疾病及经济信息,为区域医疗规划提供数据支撑。协同平台提供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平台门户网站,社区居民及公众可以采用电脑、自助查询机和手机等多种方式访问平台门户,享受资料查询和网上预约、自助打印等信息服务。 功能简介

区域数据交换平台 为了患者的利益,各信息系统一定要实现交换信息,一定要利用信息,这是卫生平台不同于其他专业平台的特殊性。无论是电子病历还是将健康档案,数据必须流转起来才会实现最大的价值。而信息系统如果缺乏系统的规划,信息数据就是凌乱的碎片,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就会形成一个个孤岛。 分级医疗及双转转诊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明确指出“鼓励地方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分级医疗模式明确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医院的职能分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以及慢性病的诊治和康复,医院主要负责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的诊治和手术。分级医疗很重要一个目的是实现“诊疗下沉”做到“社区首诊” 区域一卡通 在“区域一卡通”应用模式中,患者持同一张就诊卡可以在区域内任意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县级医院以及大型医院进行挂号、检验检查、诊断治疗和费用结算,同时患者还可以使用就诊卡通过医疗协同平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 建设实施意见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2011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2011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2011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2011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2012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2012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等现有数据资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卫生、医疗服

吉林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吉林省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3年10月21日) 为加快建设我省卫生计生信息化、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完善公共卫生六大体系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卫办发〔2012〕38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建设原则与目标 (一)建设原则 1.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根据国家标准、规范和其他省市经验,结合我省实际,提前做好制度规范的建设,为项目工作提供基础保障,避免各部门标准之间的不一致和不统一问题。在统一的标准下,实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各级各类卫生计生机构能够在其权限范围内获取和使用共享资源,相互之间能够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换。 2.统筹设计,分步实施。为实现系统数据共享、上下联动、业务协同的建设要求,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其他省市建设经验,本次建设采用全省统筹设计、分步实施的原则,

即统一设计省、市、区(县)、基层专用网络,统一设计数据标准和规范,统一设计业务模式主体的标准和规范。在统一规划和设计的前提下,分步分片实施。 3.政府推进,注重实效。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指导和组织协调,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职能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 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尽量减少浪费。可以允许有条件的市县和机构自行改造或完善现有系统,逐步达到系统的总体和接入要求。对于尚未建设或仅建设了部分系统的市(州)、县(市、区),则应按统一设计要求建设,减少总体的浪费。 4.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基于我省卫生计生信息化现有基础,重点强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业务应用,加快对我省六大体系的信息化支撑,切实提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 5.便民利民,安全运维。卫生计生信息化应坚持为民服务的宗旨,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计生信息服务。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卫生计生信息资源的特殊性,根据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采用信息安全交换和对数据进行安全控制的策略,满足国家信息安全和保密的相关要求,确保信息安全,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二)建设目标

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方案-20180103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一、项目内容 “区域妇幼管理信息系统”以《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 年版)》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先进性、优越性和普及性,建立妇女儿童基础档案信息数据库,提供信息共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提供数据分析与绩效管理平台,为政府决策与宏观调控、社会公众服务的信息系统。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以卫生计生委为主体建设单位,涵盖全市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助产机构及社区服务中心。此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以系统为工具将整个自贡地区妇幼卫生工作立体的分为了三个层面,并为之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 二、建设目标 (一)实现妇幼保健业务支持及数据共享及调用 提供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分娩机构、保健机构的妇幼卫生日常业务工作平台,通过信息系统,规范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保健水平;收集基础妇幼业务数据及变化,实现机构间数据共享及调用; (二)实现妇幼保健业务绩效考核与指标考核 提供各区县保健院妇幼卫生业务指导与绩效考核平台,提供各区县卫生局对辖区妇幼卫生各项指标考核、控制的数据来源与依据; (三)实现数据汇总分析 为各级妇幼保健管理机构及各级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妇幼卫生管理数据汇 —1 —

总、分析平台,为全市妇幼工作决策和工作重点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 三、建设原则 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遵循以下原则: (一)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应采用符合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流技术,符合当今先进技术发展的方向,采用标准化产品,有较高的性能,遵循业界规范。尽可能的延长系统的有效生命周期,保护用户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益。 (二)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必须提供严密的身份验证、访问控制、多层次的保密手段等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保证在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身份识别、预防篡改。必须保证其信息流转和发布的严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因此,系统必须能够提供有效的安全保密措施,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系统一旦出现意外,能提供快速、有效的恢复手段,确保数据的完整。系统应提供运行监视机制,建立系统运行的日志文件,跟踪应用系统的所有操作。 系统要求提供7X 24小时的连续稳定运行。应用系统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容错能力,保证局部出错不影响全系统的正常工作。 (三)开放性和灵活性 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必须具有开放性,提供相应的接口,免费提供基本代码,免费开放接口,可以方便地与其他厂家的应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特别要加强系统设计的前瞻性、预留系统扩充和扩展能力,在不影响业务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平滑。 系统必须提供灵活的维护机制,业务种类和流程应可自定义,当业务扩展或变动时,无需修改代码即可满足新的需求。 —2 —

关于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关于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建议书 一、背景与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9年向社会公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不仅是医改的重要任务,也是其他各项医改工作的重要保障和技术支撑。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对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改善就医体验,降低医药费用,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提出“3521”的发展框架,进一步明确了卫生信息化发展思路为整合资源、总体设计、分步实施;发展原则为统筹规划、顶层设计,惠及居民、服务应用;发展的切入点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发展重点为加快居民健康卡推进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定规划和标准、建设信息平台等方面的职责,主导卫生信息化建设,发挥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发挥医疗卫生机构的积极性,以及社会力量在人力资源、信息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各地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工作;二是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建设工作;四是加快推进应用系统建设工作;五是加快推进卫生信息化标准规的完善和执行工作。 2010年,卫生部会同财政部选择、、、、5个省(区、市)开展卫生试点工作,近期,又确定、、、、、、、生产建设兵团7省(区、市)为2011年新增省份,目的是扩大围,更大区域实现业务协同,连点成面。 卫生部与国家发改委设立项目,在32个省份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并选择、等10个省份建设统一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卫生、医保、药监等系统有效衔接为提供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二、市场前景 新医改实施三年来,全国财政新增投入11342亿元,今年执行下来会超额,预计会多2842亿元。中央财政投入注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一是向基本倾斜,如加大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力度,3年花了2300亿元,占到中央财政整个医疗卫生支出的50%以上;二是向基层倾斜,支持基层软硬件建设、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等,3年将超过1100亿元,占24%;三是向建机制倾斜,如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共投入900亿元,占20%;四是向中西部倾斜,缩小地区间的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3年对中西部的补助将占到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资金总额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策划方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

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应用电子病历系统(CPR),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交互式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成都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新津县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县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县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0年,建成覆盖全县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县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成都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县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县卫生

局为中心,覆盖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 (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县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新津县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县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县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市卫生局之间、县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2018年基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18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市卫生局推进全市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市正在实施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项目,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基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为城市、农村居民提供统一、科学、规范、高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卫生部卫生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在全市实施区域卫生信息化“1654”发展战略,即建立一个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六个县级数据中心,形成“一总六分”的信息化建设构架,开展五项业务应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综合管理),服务网络覆盖市、县、乡、村四级,构建纵横连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健康信息一次采集,多方利用,互联互通,区域共享,实现全市卫生信息资源集中规划和统一管理。 二、阶段目标 (一)18年6月30日前,扩展完善市级卫生信息资源管理及区域协同平台,搭建6个县级数据中心,在全市范围启用区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二)18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18年底,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50%以上。 (三)18年底前,全市实现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压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管理、免疫规划九项服务为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和应用。 (四)18年6月30日前,扩展平台功能,开展双向转诊、在线培训、绩效考核、信息发布、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管理等试点建设。 (五)18年底前,整合现有信息系统资源,通过多系统集成,功能扩展,接口开发,建立统一的集成交换标准和机制,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与新农合系统、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卫生管理系统及居民电子健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1项目概述 (4) 1.1项目名称 (4) 1.2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4) 1.2.1项目建设目标 (4) 1.2.2项目建设规模 (4) 1.2.3项目建设内容 (4) 1.2.4项目建设期 (5) 2总体设计方案 (6) 2.1设计原则 (6) 2.1.1安全性原则 (6) 2.1.2先进性原则 (8) 2.1.3可扩展性原则 (8) 2.1.4高可用原则 (9) 2.1.5可靠性原则 (9) 2.1.6可定制原则 (10) 2.1.7易维护性原则 (10) 2.1.8实用性原则 (10) 2.2总体框架 (11) 2.2.1指导思想 (11) 2.2.2业务逻辑框架 (13) 2.2.3技术体系架构 (15) 3具体建设方案 (18) 3.1县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18) 3.1.1平台云端部署 (18) 3.1.2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与数据中心 (24) 3.1.3卫生信息平台基础功能 (42) 3.1.4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互连互通 (47) 3.2分级诊疗协同系统 (50) 3.2.1双向转诊系统 (50) 3.2.2远程会诊系统 (55) 3.2.3健康档案共享系统(健康档案浏览器) (56) 3.2.4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系统 (60)

3.3.1医疗服务监管系统 (61) 3.3.2公共卫生监管系统 (64) 3.3.3卫生资源监管系统 (65) 3.3.4区域绩效考核系统 (67) 3.4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系统 (72) 3.4.1基层医疗信息系统 (72) 3.4.2基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78) 3.5数据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83) 3.5.1建设目标 (84) 3.5.2建设原则 (84) 3.5.3设计思路 (84) 3.5.4标准参照与实施 (85) 3.5.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内容 (86) 3.5.6信息资源标准代码管理 (101) 3.6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107) 3.6.1系统安全性设计思路 (108) 3.6.2安全体系总体架构 (110) 3.6.3安全等级划分 (110) 3.6.4安全风险分析 (112) 3.6.5安全体系总体设计方案 (114) 4项目实施进度 (118) 4.1项目建设期 (118) 4.2实施安排计划 (118) 4.2.1第一阶段:历时12个月 (119) 4.2.2第二阶段:历时6个月 (120) 5项目建设收益分析 (120) 5.1全县居民:降低费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120) 5.2管理部门:政府形象,数据支持,辅助决策 (120) 5.3医疗机构:医疗质量,互联互认,资源共享 (121) 5.4相关部门:数据支持,拓展业务,增值服务 (121)

区域卫生信息化方案

关于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卫生改革,提高卫生管理、科学决策和综合服务能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根据《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湖南省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意见》和**市信息化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纵横联网、分步实施、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整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不断完善系统服务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开发建设集城乡卫生管理、医疗管理、妇幼保健、疾病监测、疫情报告、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社区服务、居民档案、远程会诊、网络教育、医保互通、电子政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高效、快速、畅通、安全的卫生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全市范围内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并开展以市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到2015年,建成覆盖全市城乡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市卫生局、市内相关部门互联互通、适应卫生改革发展需要的区域卫生信息体系。 二、基本框架 按照湖南省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构建我市卫生信息化建设“1131”网络框架,即:一个管理中心,一个网络平台,三大应用体

系,一张居民健康卡。逐步建立起以市卫生局为中心,覆盖市级医疗卫生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公立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站的一体化卫生信息网络。(网络框架拓扑图见附件2)(一)一个管理中心 在市卫生局设立“卫生信息化管理中心”。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卫生系统信息化网络建设总体规划和设计;负责确定各阶段具体工作并组织实施;负责规划设置局域网站点和信息安全体系出口;负责监管三大应用体系,及时维护应用系统数据、协助网络运营商做好网络故障排查,确保网络畅通;负责组织卫生人才信息化相关知识培训,指导督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信息化工作。 (二)一个网络平台 依托现有的**市电子政务外网平台搭建区域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市级管理平台,实现卫生系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各医疗卫生单位与市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卫生局之间、市卫生局与县内相关部门之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服务与支持;为公众提供查询、咨询相关卫生信息窗口。 (三)三大应用体系 1、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介绍: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数字化医院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医院收费管理、门诊管理、住院管理、药品管理、病案管理、处方管理、人事后勤管论文联盟整理理、资产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等模块以及医学影像与通讯系统(PACS)、实验室检查系统(LIS)、

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57917

Xxxxx医院信息化建设方案 卫生信息化工作是推进医改的重要支撑保障手段,也是深化医改的标志性工作。为了贯彻医改精神,落实医改工作任务,按照《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强化医院管理,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行为,提高运行效率,突破管理难点,借鉴先进经验,促进医院发展,建设基于医院信息平台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最终建成数字化医院。努力建设有机整合医院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以病人为中心,以优质、高效、低耗为目标,实现医院所有信息最大限度的采集、传输、存储、利用和共享,实现医院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业务流程的最大优化。 二、建设思路 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注重实用”的建设思路,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资源和自身条件,与有较强实力的公司长期全面合作,因地制宜、不断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控制风险,提高建设成效。 三、建设策略 采取“高效建设,持续完善”策略,力求用较短时间、较少投入建立比较完善的信息化体系,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持续和稳步推进流程改造、优化医院运作模式、提高医院绩效水平,实现信息化体系的.

不断完善、提高和发展。 四、实施步骤 计划完成时间2015年3月—2016年12月,本项目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主要替换现有信息系统并增加医生工作站等,建设网络及机房,第二期主要上LIS、PACS、OA、体检以及综合管理相关系统等,并配合新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做好相应科室信息系统配置,相应添置硬件设备。 (一)第一期 1、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方案制定阶段。2015年3月前完成方案的制定和软件公司的考察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准备阶段。2015年4-5月确定软件功能需求;5-7月招标确定软件开发公司;6-7月根据软件的需求招标确定硬件的采购及机房改造、网络建设。 第三阶段:软件开发测试阶段。2015年8月—9月完成医院人员本期软件的操作培训、模拟测试及功能模块的完善;现数据导入测试。第四阶段:软件上线阶段。2015年9月30日完成本期软件的全面切换。 第五阶段:本期验收阶段。2016年1月完成本期软件的验收。 2、建设内容 )硬件建设内容1(. 项目名备

医疗卫生信息化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公司介绍 xxxxx软件有限公司是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公司定位于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紧紧围绕医疗卫生行业研发、推广、应用行业软件产品,公司紧密围绕新医改发展方向。公司依托于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的人才优势,构成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和工程师组成的人才梯队。 公司拥有很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其中本公司自主研发的医疗行业系列软件“民康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卫生监督执法管理系统”和“计划生育查询系统”等凭借其强大的业务处理功能,灵活易用性,稳定性受到用户高度评价。 本公司针对新医改的发展方向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举措,结合各级医疗机构和主管部门的业务需求,推出“国卫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该系统采用全新B/S架构,遵循公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卫生部相关指导意见,打造区域卫生信息数据集中存储、统一管理、信息共享。本公司从产品研发、工程实施、系统集成到售后服务,国卫软件公司始终坚持以诚挚的服务、创新的理念、规范的管理、领先的产品促进客户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实现妇幼保健信息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部分 (一)电子健康档案管理分系统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电子健康档案是采用网络技术手段管理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共享,在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和使用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1.1.基本信息登记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