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德国科学哲学的发展与现状

——访汉斯?波塞尔教授和李文潮教授

郭贵春成素梅

2013-4-6 13:25:00 来源:《哲学动态》(京)2006年11期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传统科学哲学的内在矛盾越来越尖锐,新的科学哲学传统的建立正处于探索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全面了解德国科学哲学的研究与发展状况,我们对德国柏林理工大学哲学系的汉斯?波塞尔(Hans Poser)(简称波)教授和德国自由大学哲学系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李文潮(简称李)先生进行了专访。

问:英美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科学哲学产生于孔德的实证主义,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波:一般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孔德的实证主义,这是分析哲学的看法,分析哲学的典型特征是坚持经验主义传统,从经验主义中寻找起源,这样,很容易追溯到孔德。

李:德语中科学哲学这个概念叫做“Wissenschaftstheorie”,大约形成于上世纪中期。按照通常的看法,这个概念是对英美语言中“Philosophy of science”的翻译。假如这样的话,那么就是科学哲学一词首先在英美世界流行的。不过人们在德语中为什么没有直接使用“Wissenschaftsphilosophie”或者“Philosophie der Wissenschaften”?我猜测在把英语中的“Philosophy of science”引到德语中时,人们也许想到了德国哲学中的古典传统,譬如费希特的“知识学”(《全部知识学基础》,1794;《知识学第一导论》,1797)。只是这样一来,德语概念提供的信息便与英语中的“Philosophy of science”有

所不同:强调传统、强调对科学活动中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探讨、把科学哲学看作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即认识论。波塞尔先生那本《科学,什么是科学》(上海三联学术文库,2002,5月第1版,同年12月第2版)一书的德文题目就叫做“Wissenschaftstheorie”,而不是“科学哲学”。为了体现与英美意义上的“Philosophy of science”的不同,我便干脆译做这个书名。

今年(2005)第3期《哲学信息》(Information Philosophie)刊登了一篇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哲学教授卡里尔(Martin Carrier)从哲学的角度反思应用研究的文章,我注意到了作者通篇没有使用Wissenschaftstheorie这个词,而是直接与英美概念对应的Wissenschaftsphilosophie即Philosophy of Science。我觉得这不仅是一个概念上的变化,说明了德语科学哲学研究界有向英美靠拢的趋向。科学在现代的发展与变化也确实要求我们走出比较狭隘的带有德国传统的科学认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英美哲学对仍很传统的德国哲学的影响与压力。

问:尽管如此,是否可以说从欧洲大陆的科学哲学的发展状况来看,人们并不认为科学哲学起源于实证主义,而是另有开端?

李:不能说另有开端。我们完全可以说作为一门学科,科学哲学形成于逻辑经验主义,但这种形成有其前史,或者说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所导致的结果。很早以前,科学的概念、科学的分类、科学中的认识原理、方法以及科学中使用的语言就是哲学家们和自然科学家们关注与反思的对象。这是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的不同之处。技术受到哲学反思是19世纪才发生的,而科学本来就是哲学的一部分。牛顿还把自然科学理解为自然哲学,把自己的那本代表作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技术哲学奠基人恩斯特?卡普(Ernst Kapp)的一部早期著作

叫做《哲学或比较地理学》(Philosophie oder vergleichende Erdkunde, 1845)。哲学与科学的分离是后来的事情,是近现代实验科学的兴起所导致的结果之一。

波:英美学派的看法是把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放在一条主线上进行考察。欧洲大陆可能更注重于历史发展。譬如对近现代科学的反思在牛顿和莱布尼茨时已经开始了,他们所讨论的空间、时间及万有引力等问题,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物理学问题,而是物理学中哲学问题或者方法论问题。

李:为了方便起见,可以把维也纳学派当作现代科学哲学的开始。此前的可以叫做古典科学哲学,二者差异非常明显。

问:意思是说,随着科学的诞生,就已经开始了对科学的哲学反思?

波:可以这么说。至少在近现代科学开始时,就有了对科学的哲学反思,譬如欧洲哲学史与科学史上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间的争论就是一个明显的案例。牛顿所代表的经验主义是英国皇家学会的理想;莱布尼茨代表的则是欧洲大陆自笛卡儿以来的理性主义。这种理性主义直接影响了狄德罗等人。到了19世纪,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也在欧洲大陆占有重要的地位。不过就在当时,人们已经发现无法把有生命的存在单纯地还原于无生命的物质范畴,已经揭示出经验主义的困难。譬如法国哲学中就展开过关于生命活力问题的讨论;迪昂(Pierre Duhem, 1861~1916)、彭加勒等人都对经验主义提出过质疑与批判。

18世纪末精神科学的兴起(主要指把文化和历史作为科学来对待或理解)导致了语言学的兴起,语言学又提出了如何对待精神科学的问题,这可追溯到宗教改革。宗教改革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宗教中的文本。这是一个新的认

识论方面的问题。这条线索经过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导致了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传统的形成。这样,到了19世纪末,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三个方向:对经典物理学的哲学反思;对生命力的科学反思;对精神科学的讨论。

在以上三条线索中,以经验为基础的物理学范式当然在科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但这种范式在19世纪就遭到了批判,例如康德指出,用物理学中的解释模式无法说明动物的行为,法国浪漫派也对从无机物到有机物转化的物理学说提出了质疑。特别是达尔文的进化论,给自然科学中的因果解释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即如何对待变异问题。所以我们可以说最晚从达尔文开始,人们被迫需要在物理学的解释模式之外,寻找其他的解释模式。

诠释学传统比经验主义传统更早,当时诠释学作为一种方法论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路德的新教改革。问题是,欧洲大陆从一开始对科学的理解就与英美传统对科学的理解有所不同,英美传统理解的科学是开始于伽利略的自然科学,而欧洲大陆传统所理解的科学不仅指实验科学,而且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所以,科学哲学不仅指关于自然科学的哲学,而且还包括了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正因为如此,才先后出现了对近代科学的上述三种并行的反思方式。如果只单纯地把科学理解为自然科学的话,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学就该关闭了。不过,这只是一个理解问题。

李:我做几点补充。对近代自然科学进行系统反思与解释,应该是培根在1620年写成的《新工具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新”当然是针对亚里士多德的“旧”《工具论》而言的,如同培根的面向未来的《新大西岛》是对柏拉图的神话中的大西岛的批判一样;与培根的设想相对立的,是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观点,意思是恰恰经验是不可靠的,所以科学的基础位于清晰的理性认识之中。

这是在认识论方面两大方向的开端,即经验主义(洛克、贝克莱、休谟)与古典理性主义(笛卡儿、莱布尼茨)。大约一直到18世纪上半叶,对(自然)科学中的认识问题的思考基本上还是哲学中的认识论中的一个不太主要的方面,也就是说科学中的认识论问题还没有成为一个专门的系统性的研究领域。随着实验科学在19世纪的大规模发展,科学认识的特殊性愈来愈明显。

另外,波塞尔先生在上面使用的科学概念相当宽泛,从而把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扩展到了与自然科学并行的精神科学以及历史科学。在德语中“知识”(Wissen)一词构成了“科学”(Wissenschaft)一词的词根。这样,只要是知识带有一定的系统化,就成了科学,科学就是一个陈述系统。这就是康德在《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起源》中所说的“每一种学问,只要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的话,皆可被称为科学”。我们当然可以或者必须区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精神科学,但既然这么区分了,就不能说这个才是科学,那个不是,也不能把科学哲学单纯理解为自然科学哲学。

以卡尔纳普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哲学确实忽视了最晚在19世纪初兴起的精神科学和历史科学,从而也忽视了起源于17世纪的诠释学传统。精神科学以及历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文本以及历史事件,诠释学认为不同学科研究不同的对象,而针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而言,精神科学及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精确”。

逻辑实证主义忽视的另一点是科学史。科学史的研究表明,在其历史过程中自然科学所使用的方法框架同样发生了变化,自然科学中的陈述以及基本观点均受到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这样,在处理自然科学的时代限制即历史性时,我们便需要另外一种工具,即诠释理论。从某种意义上,以上两个忽视导致了库

恩对维也纳学派的批判。在这方面也有两点值得引起注意。一是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应该也可以包括精神与历史科学,二是为了比较准确地把握(自然)科学的进展以及其理论与方法的形成,有必要借助于诸如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美学、伦理学、哲学等精神科学。

问:在欧洲,科学哲学是何时成为一门显学的?在德国讲科学哲学是从维也纳学派开始讲起吗?

波:从学科建制上讲,在欧洲有专门的科学哲学教席的时间并不长。科学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始于20世纪60、70年代。早期研究科学哲学的人都不是科学哲学家,而是哲学家或科学家,科学哲学家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之后。但是,科学哲学本身的发展有很长的历史,是逐渐地展现出来的,很难说从何时突然出现的。不过,在德国讲授科学哲学,一般是从维也纳学派开始讲起。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认为,科学哲学是从维也纳学派凸显出来的。维也纳学派的诞生为后来科学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批判的对象。例如,库恩对维也纳学派的批判,把文化背景与历史的视角引到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来。库恩于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观点来自20世纪30年代的弗莱克(Ludwig Fleck),这本书是从诠释学的视角批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

李:弗莱克在1935年发表了《科学事实的产生与发展——思维方式与思维群体学说引论》一书(1980年再版)。这种现象说明一个学说的产生与影响依赖于外部的大环境。

问:如果把英美科学哲学传统理解为经验主义传统,那么是否可以把欧洲大

陆的科学哲学理解为人文主义传统?德国的科学哲学有哪些流派呢?

波:英美科学哲学传统确实属于经验主义传统。至于是否可以用人文主义来概括欧洲大陆的科学哲学传统,则似乎值得商榷。这种说法过分宽泛,另外也很难把欧洲大陆的科学哲学归结为某一种传统,因为它既有历史传统,也有文化传统。就德国而言,科学哲学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比较活跃,且并存着下列四种研究传统:分析哲学传统;法兰克福学派;诠释学传统;操作主义传统。而且这四种传统之间时常进行相互争论。例如,法兰克福学派从批判的视角,运用批判方法论,对卡尔纳普和波普尔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但是,这个学派本身最初并没有提出任何建设性的观点与主张,直到哈贝马斯才从批判的角度发展到了建设性的角度,提出了商谈理论。这个理论对重新解决当代科学哲学的一些问题很有启发作用。

在科学哲学的四个传统中,分析哲学传统比较强,德国有分析哲学学会,成员也较多。其他三种传统对科学一直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这种开放性也就决定了它们不像分析哲学那么教条,目前,这些传统之间的区分已经不太明显,出现了某种融合的趋势。

问:德国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状况如何?

波:在20世纪60、70年代,科学哲学作为一门新诞生的学科,对德国整个哲学界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曾引起了哲学家们的普遍关注,80年代以来,科学哲学的研究不像70年代那么活跃,它已经发展成为与逻辑学、认识论一样的一门普遍的、稳定的哲学分支学科。不过,与70年代相比,当代科学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域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关注身心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形式问题、自由

意志问题、本体论问题以及形而上学(包括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问题等等。

李:我也认为科学哲学的研究视域应该随着时代科学研究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当代的甚至未来科学哲学必须面对已经变化了科学的性质,有必要首先探讨当代的所谓的高科技与过去的科学研究有什么不同之处。这是一个大的话题,也许下面还会讲到。我在这里想对波塞尔指出的当代科学哲学家关注的问题域已经发生了转变这个现象做几点补充。波塞尔所指出的身心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形式问题、自由意志问题等等实际上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哲学所要讨论的,因为科学本身在这里不是主要的研究与反思对象,科学活动也不在考察之列。但也许正因为如此,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因为非常“德国”的一个现象。不难看出,这里提出的几个问题,都是非常古典的西方哲学传统中的核心问题,而不是自然科学甚至也不是社会科学中所要讨论的。身心问题涉及到灵魂与肉体的相互关系,前提当然是认为有这么一个与肉体对立的实体存在着。莱布尼茨提出的先天和谐理论(模式)本来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自由意志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决定着如何看待基督教中的原罪论,如何解释人的行为,在法律及伦理中的重要性更是非常明显。

能否借助于科学(譬如神经科学)中的研究成果解决哲学中的这些问题?科学中的发现在多大程度上构成了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挑战?研究这类问题的哲学家能否与科学家一起探讨这些问题?我想这三点是波塞尔先生试图指出的。

从目前的状态来看,两家(科学家与哲学家)还是争论多合作少。我想以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为例简单说明一下,因为这个问题的讨论在德国非常激烈。不来梅大学脑研究中心的罗思(Gerhard Roth)教授从自己的专业出发,认为人有意志(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但意志是自由的却是一个幻想(尽管是美好的幻

想)。一个人做出决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理机制过程,经验以及无意识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而这些活动属于因果性的,因而不是自由的。罗思的反对者是著名的哈贝马斯。2005年第1期的《哲学信息》专门为这场争论组织过一个笔谈,参加者是四位著名的哲学教授贝克尔曼(Ansgar Beckermann),比勒费尔德大学;特腾斯(Holm Tetens)柏林自由大学;西巴斯(Gottfried Seebass)康斯坦茨大学;沃尔默(Gerhard Vollmer)布伦瑞克大学。

哈贝马斯2005年11月11日在东京的讲演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抛去其论证不计,我觉得哈贝马斯对这场争论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值得注意的。他认为这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与哲学的争论的继续。因为这一次也是自然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使古老的哲学命题重新变得非常有现实性,核心仍然是在一个因果组成的世界观里人是否还有选择的空间。

我们对这些问题没有引起多大关注,可能是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没有提出类似的哲学命题。

问:应该如何评价科学哲学中的分析传统?

波:分析哲学开始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维也纳学派只是吸收了维特根斯坦的早期思想,这与维特根斯坦离开维也纳有关。其实,科学哲学的分析传统把形而上学问题看成是无意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在经验上,还是在逻辑上,形而上学问题都是有意义的,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在科学哲学中很重要的问题是本体论问题,奎因首先注意到这个问题;还有认识论的问题,比如康德关于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但从分析哲学的传统来看,这些问题似乎都是无意义的。

科学离不开形而上学,波普尔没有否定形而上学。但在科学中,形而上学不能像过去那样,只追求所谓的绝对真理,而是应该为我们提供一种秩序,运用这种秩序,对科学知识进行分类。从库恩开始,形而上学问题变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说明了形而上学问题的重要性,也揭示了科学哲学中分析传统的局限性。就科学的合理性而言,把形而上学引入科学并不是使科学变成非理性。例如,波普尔与哈贝马斯寻求真理的过程是相互对立的,但是,他们都必须回答为什么要选择方法的问题,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形而上学的论证在科学中就显得很重要。

如何定义科学也很重要,是把科学定义为叙述性的,还是逻辑论证和可检验性的。如果把科学看成是知识或一种认识,那么,科学哲学就要讨论或反思认识的标准问题或形成知识的过程。科学理论的形成,有一系列前提条件,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本体论问题,不同学科的本体是不同的,揭示这些本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科学哲学应该关注的问题。

李:谈到分析哲学,倒让我想起了所谓的爱尔朗根学派。分析哲学影响到科学哲学,似乎是偏重于对科学活动(包括理论建构)的描述性分析,爱尔朗根学派则试图提出一种规范性要求,因而其理论出发点常常也被称为建构主义或者建设性科学哲学(konstruktive Wissenschaftstheorie)。科学中的研究对象并不是纯粹的自然产物,而是经过“建构”形成的,是着眼于一定目的人的行为活动的产物。行为活动中则含有行为规则,要考察行为规则,则必须考虑现象学所说的“生活世界”。

问:在德国,胡塞尔的现象学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对科学哲学的发展

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波:现象学目前在国际上属于显学,研究者比较多,现象学的主要对象是历史、文化、语言,在现象学中关于科学技术的讨论属于边缘地带,因为现象学家是把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的。很难说,现象学对科学哲学产生过什么影响。在20世纪30年代,胡塞尔曾研究过代数,当受到弗雷格的批判之后,他放弃了这个方向的研究。贝克尔曾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数学,但是,也没有大的进展。近年来,在德国好像有重新复兴现象学在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方法的趋势。

李:贝克尔是胡塞尔的学生,曾从现象学的角度研究过非欧几何。其主要贡献是指出了数学科学与生活世界以及人类学之间的依赖关系。

波:海德格尔对德国的科学哲学研究没有产生任何影响,在技术哲学界,虽然有几个人研究他的技术哲学,但是,他们并不是主流。海德格尔属于哲学家,在哲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在技术哲学界并不占有主流,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只不过是众多观点之一,是对技术提出的一些形而上学的思考而已。

我认为,对德国的科学哲学有影响的倒是法国的保德利安。保德利安关于观察与理论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德国的讨论比较多。库恩和弗雷格主要强调科学形成的社会条件,保德利安则主要强调科学心理学,即强调科学家个人在理论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此外,费耶阿本德是一位思想非常敏锐的科学哲学家,他对科学哲学提出了中肯的批判,从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我在讲课时,建议学生在读费耶阿本德的著作之前,应先读波普尔和库恩的著作,这样,不至于误解费

耶阿本德,有人甚至错误地把他看成是后现代人物。

李:现象学以及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确实对严格意义上的或者说古典的德国式科学哲学没有产生什么影响,但是,不能因而忽视他们对这种古典式科学哲学向现代的转变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如果把这里所说的“古典”理解为“现代”的话,那么,现象学及海德格尔对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起了一定的作用。

我在上面提到的“建设性科学哲学”,实际上就是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现象学与生命哲学相互交叉的一个产物。

在德语语境中,人们一般情况下不把他们对科学的思考看作科学哲学,而是叫做科学批判。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生活世界”的独特性,为什么独特,就是因为通过科学中的概念以及科学性的语言无法把握生活世界,而科学性的概念与语言却受到“生活世界”的影响。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思想未能产生影响的一个原因是,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属于非正统的“另类”科学哲学,譬如对逻辑经验主义以来的科学哲学非常重要的科学发现、科学认识过程、科学进步等问题就不是海德格尔的兴趣所在。作为试图把握“存在”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思考的对象是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科学的基础)、现代科学的本质特征(“数学因素”、“科学不思”即所有科学都不能研究自己的领域)、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前者支配着后者的发展、现代科学研究的企业特点)等等。对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尚未有深入的研究。我只能想起唯一的一本专著,即2000年出版的格雷兹布鲁克(Trish Glazbrook)的《海德格尔的科学哲学》(Heidegg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

问:波塞尔先生在上面提到了费耶阿本德,似乎不把他看作后现代科学哲学

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那么,如何理解费耶阿本德关于“怎么都行”的方法论呢?

波: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主要针对库恩与波普尔,是对他们的批判,因而不能把他看作是后现代的代表人物。当然,说费耶阿本德是否后现代,取决于如何理解后现代这个非常模糊的概念。后现代起源于建筑。在建筑学中,后现代指的是创新性。如果把后现代理解为创新性,那么,费耶阿本德就属于后现代。费耶阿本德是用非常科学的分析方法,在批判库恩和波普尔思想的基础上,对分析性的科学哲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费耶阿本德与波普尔和库恩在关于真理的标准上有分歧。如果把反对方法、反对真理、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作为后现代的主要特征,那么,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费耶阿本德归于后现代。不过这只是一个标签而已。费耶阿本德本人所关心的问题,不是现代与后现代的问题,而是批判性地指出了,从卡尔纳普到库恩对科学的理解太窄,而并不是有意识地从后现代的视角来研究问题。还有,费耶阿本德是一个非常严谨的科学家,他只是指出不要把科学当作新的意识形态或新的宗教来对待,应该从怀疑的角度看待问题。这里体现的是科学家的态度,不是后现代的态度。费耶阿本德本人不一定承认自己是一位后现代主义者。费耶阿本德是一位聪明而幽默的人,他反对人们把他归为某一种类型。

李:我想间接地回答这个问题。2005年9月底在柏林召开了第20届德国哲学大会,会议的主题是“创造性”(Kreativitaet),为了把问题说清楚,我也使用“创新性”这个说法。这是一个在现实中用得很多的概念。我个人的感觉是,大家都这么说,但几乎都不知道具体的意思是什么。我曾在一个开题报告会上建议取消这一条。避开新不一定就是好这一点不说,假如50篇硕士论文中有一篇在一个问题上有创新性,那我们的研究也会快得研究者自己都跟不上。不过言归

正传,严格意义上创新性可以说是“违反规则”,有意或无意地与现有的传统的方法与思路作对。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没有必要询问“点子”是什么地方来的,这样的点子往往就是灵感。关键是“行”;“行”就是解决了问题,取得了突破。用费耶阿本德的话说,就是anything goes!从这个角度看,这句话的意义不是“意义”上的什么都行,更不是指科学知识的任意性,而是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性。

问:那么如何定义科学哲学?或者说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是什么?

波:从古典意义来讲,科学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即对认识的说明与辩护问题,或认识的方法论问题。例如,在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逻辑,需要观察与归纳。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科学家发现并没有一种通用的逻辑,而是有多种不同的逻辑计算方法,特别是对逻辑本身的说明问题,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还发现,当科学哲学把归纳法作为一个原理对待时,并不能对归纳原理进行说明,这样,就需要找出其他原理或方法对科学进行辩护。后来,科学哲学家又发现,理论与观察之间的关系很复杂,远远没有原来理解的那么简单,观察总是渗透着理论。

特别是进化论提供的模式与因果性说明与概率说明模式都不相同。现在,我们必须放弃古典的设想,不能期望从几个基本陈述或公理出发推导出其他的科学陈述或认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复杂性问题,复杂性问题带来的困难是可以在一种势态中或一种现象中产生新的结构,这是古典科学研究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问题。还有关于应用科学的问题。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当前,应用科学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科学的目的与走向都来自于科学外部,我想上面提出的这几点可能不

仅仅是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或范围,而是面临的新问题。

李:最后这一点实际上涉及到了对当代科学的认识,从这一认识出发可以确定科学哲学研究对象与范围。我在一篇文章中(《哲学研究》2005年第10期)曾经指出,科学的功能与结构已经变化了,具体的科学活动也与过去有很大不同;而不管是科学的自身理解还是社会。特别是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诸如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等却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仍然以古典科学(经典物理学)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简单来说,现代的科学活动有以下几个变化或者说特点:科学研究的动力已不是纯粹的认识甚至对真理的追求,而是可能的实际应用,科学家以及社会面对“科学”研究时经常考虑的是科学研究所可能带来的因此也是假设的经济效益;科学研究(其中包括基础研究)正在不断地以可能的实际应用甚至具体的产品开发为导向,研究与应用之间的时间与空间距离越来越短,因为社会希望越短越好。这里发生的变化是科学研究的“导向”、“功能”、“目的”与“用途”的变化;(现代)技术虽然不是应用自然科学,但当科学研究几乎完全依赖技术性的实验时,科学就带有技术的特征(科学的技术化);许多(假如不是所有的话)高新技术或多或少都是处在科学与技术之间的某个位置上;不管是从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做出明确的古典意义上的区分已不再可能;还有,在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已不再是个人的私人研究,而是在团队、项目、国家控制、巨大投入等形式中才能实现的。

这些都对科学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构成了加大科学哲学研究力度的重要理由。譬如我们可以探讨古典理想中的研究自由这个问题,但也应该进一步探讨在现代的科研机制中科学家作为个人即权利与义务的载体如何保持其自由探索精神这个课题;与此相关的是在现代科学与技术伦理讨论中非常关键的责任问题,因为自由总是与责任连在一起的,而责任说到底总是某个具体的个人应当

承担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责任。研究与实验对象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其中既涉及到本身作为价值载体的生命个体(有些是可能的载体,所以更有必要探讨),也包括了人类(包括未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基础。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科研自由作为一种相当重要的价值,会与其他同样重要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着眼于科学研究中的技术应用性导向,推动研究发展的已不再是纯粹的知识兴趣或者对真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科学研究实际上受制于来自诸如经济、政治、社会等科学外部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会损害与干涉科学研究中提出的认识的知识价值与真理价值,尚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问题,因为应用兴趣与知识兴趣之间的冲突似乎是难免的。

总之,现代高科技的突出新特征,是基础研究的开展同时与技术上的扩展、创新或重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即现代科学研究与现代技术开发相互融合而一。这一基于应用基础研究的高科技发展新范式,以不同于以往的作用方式深刻地影响到我们的外部自然界、经济活动、社会交往和生活世界各个领域,并且在确定涉及这些领域的高科技战略和潜在实践的指导思想时已经体现出来。在高科技时代,某些可能实现的技术干预,为基础研究提供了新对象、新课题和新问题,而基础研究反过来也向新的特殊技术转化与拓展。虽然这种模式同样存在于传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中。但现今技术是如此的高度综合,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因此要求人们对其价值和所带来的负担做出进一步的评估或辩护。

问:在当代科学哲学的英语文献中,“context”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特别是在当代认识论与认知科学的研究中,出现了“contextualism”的论点或流派,在德语文献中,“context”或“contextualism”出现得多吗?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卡尔纳普很早就注意到了语用学的问题。在英美的科学哲学传统中,“context”这个词主要强调的是科学研究中的社会因素与历史因素;而在德国,“context”这个词似乎主要还是限制在语言学中。“contextualism”强调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context”,观察与理论在不同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我认为,对于探索当代科学哲学的发展来说,“contextualism”可能是一个非常有希望,能带来新视角的一种方法,但是,究竟它会带来什么,现在还很不明确,也看不出来,需要进行专门研究。

李:在语言学中,还有“cotext”这么一个概念,用来表示语言以及文本内部的结构与联系。把这个概念引入科学哲学的讨论之中,使之与“context”(语境)相得益彰,应该是一个有前途的进路,也能够为反思当代科学提供一个有力的模式。

国内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制定信息化战略计划,如法国的信息社会行动计划、德国的21 世纪信息社会计划等。随着这些计划的实施,信息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各个工业门类中去,对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技术融合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数控技术、现场总线技术、敏捷制造技术等技术已经成熟,并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设计、生产过程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可视化。在产品融合方面,越来越多的工业产品都含有电子信息技术成分。例如,在航天器(如卫星、宇宙飞船、火箭)、飞机、汽车、船舶中,都装备了电子仪器仪表;在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视等家电产品中,许多都采用了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传统家电到智能家电的转变;普通机床通过增加数控系统,就成为了数控机床,价值得到很大的提升。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资源规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产品数据管理(PD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资产管理系统(EAM)、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在工业企业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减低了管理成本。在产业衍生方面,发达国家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发达的ICT 产业,促进了与两化融合有关的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如咨询业、会展业。 (2)发展趋势 在技术融合方面,信息技术在工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不断增强。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在加速朝着以计算机控制为主,以定制化、智能化、柔性化和集成化为特征的自动化生产方向发展。在产品融合方面,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将成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产品的智能化程度将越来越高。在业务融合方面,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从信息系统相互独立向信息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方向发展,信息化将向上下游延伸,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决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在产业衍生方面,ICT 产业以及与两化融合有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1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

世界各国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发展现状1.1概述 先来介绍一下“动车组”这个概念: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 1.2动车组分类 按照动力排布:动力集中,动力分散 按照用途:客运,货运(比如日本M250,法国TGV行邮),特殊用途(轨道检测等) 按照性能:高性能,低性能。 1.3牵引方式 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动力分散,一种叫动力集中。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速区段较多的线

路。另外,列车中一节动车的牵引动力发生故障对全列车的牵引指标影响不大。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的缺点是:牵引力设备的数量多,总重量大。动力集中的电动车组也有其优点,动力装置集中安装在2~3节车上,检查维修比较方便,电气设备的总重量小于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动力集中布置的缺点是动车的轴重较大,对线路不利。 1903年7月8日,在德国柏林诞生了一种“动车+无动力车厢+动车+动车+无动力车厢+动车”这样编组的列车。这种无动力车厢不会隔断动车之间的联系,因为它安装了重联线。与动车相对,这种专门为动车组准备的无动力车厢叫从车,中文翻译为拖车。 8月14日,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问世。 10月28日,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相交流电动车组进行高速试验,首创时速210. 2公里的历史性记录。 一战结束,内燃机车开始普及,内燃动车出现。 二战结束,内燃机车也能重联了,内燃动车组出现。 60年代,日木决心新建高速客运铁路网,于是有了世界上首列运营用高速动车组—新干线—0系。 70年代,法国试制了燃气轮机高速动车组—TGV-0。 80年代,高速铁路网在欧洲延伸,风驰电掣的各系TGV以300km/h 的速度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90年代,TGV试验速度突破500km/h。 新世纪,TGV试验速度突破500km/h 。 2.1国外动车组状况

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的比较研究 【字体:大中小】【关闭】 世界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的新发展阶段。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有美国、德国、日本等。美国是农业信息技术的领头羊;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紧随其后;印度、韩国等发展中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1 国外主要国家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1.1 美国 1.1.1 发展现状 以政府为主体五大信息机构为主线,形成国家、地区、州三级农业信息网。同时构建了庞大、完整、规范的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形成了完整、健全、规范的信息体系和信息制度。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农业公司、专业协会、合作社和农场都在普遍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1.1.2 发展特点 一是在信息化的发展上主要靠市场推动,企业发展是自由竞争和垄断结合,资本来源是政府投入和资本市场运营相结合; 二是建立起强大的政府支撑体系来为信息化创造发展环境。通过诸如政府辅助、税收优惠、政府担保等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刺激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推动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三是制定信息技术研发计划,并由国家直接增加技术研发投入。包括运用多种经济政策增加企业研发投入,实施一系列加强政府和企业技术合作的计划等。 四是建立适合美国市场经济特色的吸引人才和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核心就是产权激励和合法收益的保护。 1.2 日本 1.2.1 发展现状 建立了农业技术信息服务全国联机网络。每个县都设有分中心,可迅速得到有关信息,并随时交换信息。 农业信息服务主要由市场销售信息服务系统和“日本农协”两个系统组成。尤其乡镇级

马哲与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即继承了黑格尔思想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当然,必须明确,马克思主义绝不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批判地继承两位哲学家哲学体系中具有科学性内容的理论后,进行的理论改造和自我发展。 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黑格尔哲学的真正意义和革命性质,正是在于它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这是黑格尔哲学的精髓,但在黑格尔那里这一精髓被“窒息”了,因为黑格尔最终所追求的“绝对观念”的终结决定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他那里只能是“概念的自我发展”。 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发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有两大基本缺陷:一是未能克服近代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的普遍缺陷。二是继续陷入唯心史观。费尔巴哈自己也承认:“向后退时,我同唯物主义者完全一致;但是往前进时就不一致了。所以恩格斯对费尔巴哈哲学有形象的说法:“他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保留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即坚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基石。

其次,马克思从费尔巴哈那里恢复了实践的权威。而马克思主义则运用辩证法的基本精神,从哲学的高度将‘实践’发展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成为一种在实践批判中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而实现了机械唯物主义向辩证唯物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还通过继承和发展黑格尔唯物主义社会历史观的“胚芽”,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进行的唯物主义改造。同时在辩证联系观和发展观的指引下,马克思发现了在社会历史领域,指导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基础——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在社会历史领域恢复了实践的权威,完成了历史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二次飞跃。 最后,由于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主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工阶级的革命解放斗争的思想武器奠定了实践基础,所以马克思主义又实现了哲学由维护阶级统治到科学推动革命性变革的第三次飞跃。 综上所述,在三个飞跃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成了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第一次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实现了哲学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变革。

德国古典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

摘要:德国古典哲学是十八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传统西方哲学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部分思想,如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发展了德国古典哲学,它颠覆了传统西方哲学的思辨形而上学,纠正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思想,实现了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发展,又正好反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正统一的唯物主义思想。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发展 一、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哲学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他同人们的世界观、知识观等联系在一起的,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观等的理论表现形态。而哲学是不断的继承与发展的,因此,每个时期哲学的思想和内容又不尽相同,而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 德国古典哲学是指18世纪末期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德国思想界的资产阶级哲学。它是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康德为创始人、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德国古典哲学是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独特条件下产生的。当时西欧正经历着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德国也面临着民主革命的历史任务,但由于德国经济的落后和政治的不统一,新生的德国资产阶级极为软弱,它虽然向往资本主义制度,却缺乏勇气和力量去用革命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改良。作为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理论表现,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它的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它的理论往往是抽象的、思辨的。德国古典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所体现的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和发展精神,构成了德国古典哲学精神。它既是哲学的历史精神,又是哲学的时代精神,贯穿于德国古典哲学之中,同时也对后来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哲学给人的印象通常是晦涩难懂,说的道理又是玄而又玄的那种,所以历史中有很多阶段,人们觉得哲学是玄学,对实际生活作用不大。其实会这么认为的人,很多都没有好好研读过哲学著作,我认为哲学是元知识、元理学!哲学追求的是“穷理”,穷尽尽头去追寻道理的真正含义。 哲学一词的希腊文是Φιλοσοφ?α/ Philosophia (英文是philosophy)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希腊文Philosophia是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的动宾词组:philein是动词,指爱和追求;sophia是名词,其指智慧。希腊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即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最早使用philosophia(爱智慧)和philosophos(爱智者)这两个词语的是毕达哥拉斯。 哲学研究的是思考方式,是爱智慧,智慧不是所有学科的根本吗?而且哲学还研究人,对道德进行剖析,并讨论了超过25个世纪,如果哲学真的没用,哪会让世界上那么多智者对其孜孜不倦地探索呢? 我写公众号以来,唯一觉得写作稍微困难的就是哲学范畴,哲学这个系统传承地非常好,因为每一个杰出的哲学家,都做了很多推翻前人的研

究,经常就是一个学派的去批评另一个学派的,再出现新的学派继续去颠覆和批评前者,如此反复地进行了两千六百多年。因此,要写一位哲学家的观点时,就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各种学派之间的区别,几乎每一位哲学家之间的观点都至少存在着一部分细微的差距,就连对一个“形而上学”,大家都争论不休。 对于国内很多大学生,在读大学时都学过马哲(这也使很多人对哲学较反感,当时估计被逼怕了),马克思就批评过形而上学,他是受黑格尔的影响,由于反感教条主义的只讲形式,不究实质,黑格尔把形而上学作为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一种机械教条的研究方法来批判。 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世界上的道理何其之多,但你不会觉得每一个都很有道理,只有部分的道理能说服你,那何不把哲学看成一个自助餐厅,你要先走进这个“餐厅”,看到了各种“食物(即理论)”,你自然会选择你喜欢吃的,那现在的你应该做什么?就是先走进去。 目前,我已经写了三篇关于哲学的文章,介于篇幅关系,每一篇我都是浅尝即止,任何哲学理论,研究的人都可以针对一点写出几十万字,公众号的文章显然是做不到的,我只能为大家打开一扇“自助餐厅”的大门,为大家提供一点菜单,想要品尝的自会深入其中。这三篇文章,我在公众号中把其归类在欧洲历史中,毕竟哲学对整个西方社会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希腊人真的为如今的文明做了巨大贡献。

世界各国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发展现状 1.1概述 先来介绍一下“动车组”这个概念: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便叫做动车。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编成一组。带动力的车辆叫动车,不带动力的车辆叫拖车组.动车组技术源于地铁,是一种动力分散技术。一般情况下,我们乘坐的普通列车是依靠机车牵引的,车厢本身并不具有动力,是一种动力集中技术。而采用了“动车组”的列车,车厢本身也具有动力,运行的时候,不光是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把动力分散,更能达到高速的效果。 1.2动车组分类 按照动力排布:动力集中,动力分散 按照用途:客运,货运(比如日本M250,法国TGV行邮),特殊用途(轨道检测等) 按照性能:高性能,低性能。 1.3牵引方式 动车组有两种牵引动力的分布方式,一种叫动力分散,一种叫动力集中。 动力分散电动车组的优点是,动力装置分布在列车不同的位置上,能够实现较大的牵引力,编组灵活。由于采用动力制动的轮对多,制动效率高,且调速性能好,制动减速度大,适合用于限速区段较多的线路。

另外,列车中一节动车的牵引动力发生故障对全列车的牵引指标影响不大。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的缺点是:牵引力设备的数量多,总重量大。动力集中的电动车组也有其优点,动力装置集中安装在2~3节车上,检查维修比较方便,电气设备的总重量小于动力分散的电动车组。动力集中布置的缺点是动车的轴重较大,对线路不利。 1903年7月8日,在德国柏林诞生了一种“动车+无动力车厢+动车+动车+无动力车厢+动车”这样编组的列车。这种无动力车厢不会隔断动车之间的联系,因为它安装了重联线。与动车相对,这种专门为动车组准备的无动力车厢叫从车,中文翻译为拖车。 8月14日,由接触网供电的单相交流电动车组问世。 10月28日,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三相交流电动车组进行高速试验,首创时速210. 2公里的历史性记录。 一战结束,内燃机车开始普及,内燃动车出现。 二战结束,内燃机车也能重联了,内燃动车组出现。 60年代,日木决心新建高速客运铁路网,于是有了世界上首列运营用高速动车组—新干线—0系。 70年代,法国试制了燃气轮机高速动车组—TGV-0。 80年代,高速铁路网在欧洲延伸,风驰电掣的各系TGV以300km/h 的速度成为法国人的骄傲。 90年代,TGV试验速度突破500km/h。 新世纪,TGV试验速度突破500km/h 。 2.1国外动车组状况

国外铁路信息化现状

1国外铁路货运信息化发展现状 大多数西方国家幅员较小,其运输组织方式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相对而言,俄罗斯、法国、北美洲幅员比较辽阔,在铁路运输组织上与我国有一定的相似性。多年来,他们在铁路运输组织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1俄罗斯优质运输服务系统 优质运输服务系统(CΦTO)是俄罗斯铁路创建的交通部下属市场营销公司化企业。该机构主要负责解决在制定和执行货物运输合同过程中与用户相关的所有问题。CΦTO由优质运输服务总中心和17个铁路局运输服务中心组成。它们与货主之间的联系,通过车站及办事机构完成,目前已经设置了400多个货运代办处。 1998年服务中心开始试运营,采用优质运输服务综合自动化系统(AKCΦTO) 作为铁路局服务中心。AKCΦTO能够自动收集和处理货物运输的要车申请,实时监督运输计划的执行和统计运费收入,并对货物运输市场营销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现在,俄罗斯铁路的货运有关文件、票据传送过程全部实现了自动化,只需几分钟即可传送到铁路局、CΦTO发站和到站的货运代办处,取代了原来要用电报传送的几个小时。 1.2法国货物运输集中管理系统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在70年代建立的货物运输集中管理系统(GCTM),其综合了商务管理、机车车辆运用管理、财务核算和统计等功能。在GCTM的基础上,SNCF 开发了3个新的货运管理信息系统。一是新型货车运行管理系统,1989年投入运用,用于制定统一运输计划和安排运输方式,如长期货运、特快货运及快速货运等。二是货运商务作业和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有关货运文件和合同的准备、运费计算、会计核算数据信息的处理及货运信息的发送,是铁路与货主间商业信息交流的桥梁,1990 年起在法国推广应用。三是货车维修管理系统,主要由货车技术管理数据库构成,用于确定货车未来检修的理论日期,可为货车检修等部门迅速提供完整可靠、有助于检修决策的信息,降低货车检修费用。1993年SNCF 开发了货运现状信息系统,用于监督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以便货主和铁路部门及时、准确地了解危险货物的发送和到达情况。 1.3北美铁路集中式用户服务中心 计算机技术在北美铁路运输中广泛应用,通过计算机可实时了解每批货物、每辆货车、每台机车的地点及状态,这不仅方便用户查询,而且对货物运输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能及时予以解决。在北美,许多铁路运输公司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都采用或准备采用集中形式的用户服务中心。用户服务中心设有行政管理和运输控制中心等部门。其中运输控制中心为主要职能机构,包括用户信息处理、车辆运用、货物运费清算3个部分,它将用户请求处理、货物运输计划安排、车辆调配、列车编组计划制定、列车运行径路的选择等一些运输技术问题的处理与决策集中于一体,通过运输控制中心和运输现场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达到较高的工作效率。用户在办理货物承运时,可知道货物的发到日期,再加上在26秒内即可应答用户呼叫的高服务水平,提高了铁路信誉,增加了铁路运量。比较具代表性的是货运管理和咨询公司(FMAC),它的一个主要系统是顾客货运单软件系统,可以处理来自加拿大和美国任何地方的货运业务。任何时候,货主只要具备网络条件,FMAC 就能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如路径、费率等,并且安排货物的装运、发货及追踪作业。 总之,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各国都致力于把铁路运输生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用计算机统一管理起来,构成一个铁路运输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运输计划管理进行统计分析以指导运营。 2 国外铁路货运信息化发展特点分析 2.1构建客户服务中心,提供全程运输服务 客户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对铁路货运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客户服务中心成为铁路货运公司

世界铁路电气化发展趋势

综述 评论 世界铁路电气化发展趋势 A.Kotelnikov 等 (俄罗斯) 摘要 20世纪初以及上半期,世界上许多国家掀起了修建铁路的高潮,当时是采用蒸汽牵引以及一定程度的内燃牵引。然而,客货运输使用电力牵引的可能性和极高的运营效率,在20世纪最初的25年已得以显现,使许多国家敢于选择走铁路电气化道路。 文章依据世界铁路电气化的统计数据,介绍了牵引方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展望电气化前景。数据来源于UIC 、OSJD 、I RC A 年刊以及相关的国际国内刊物和其他讨论会资料。 关键词: 铁路 电气化 电流制 运量 成本 比较 21世纪初,世界铁路总里程大概为100万km (949900km),其中25%(235700km)为电气化铁路,而75%的铁路(约714000km)采用内燃牵引(图1a)。2种牵引方式的运量相当平衡(各占50%)。虽然电气化线路长度较少,然而全球电力牵引的列车平均货运量是内燃牵引的3倍。 世界上各大陆或地区的电气化程度差别非常大。电气化线路在世界线路总长中占比例最高的是西、中、东欧国家(45.7%),其次是独联体(24.3%),西南和东南亚(主要是日本、中国和印度)约占20%,非洲为8%(主要是南非共和国)(图1b)。而美洲(南北美)电气化线路占1.7%。 关于所采用的电流制式,交流制在电力牵引系统中是最主要的(占55%,其中25kV 50Hz 占40.5%,15kV 16 Hz 占14.6%),直流制占世界电气化铁路的43.0%(其中3kV 占35.2%,1.5kV 占7.8%)。约2%的电力牵引采用其他的供电系统,包括交流50kV 50Hz 、11~13kV 25Hz 、15kV 20Hz 以及直流制0.75kV 和0.6kV(主要用于城市轨道系统)。这种线路全世界总长4500km 。 直流制的电气化铁路比例很高,其原因是在铁路电气化最紧张的时期(从20世纪30~60年代),直流制式是当时实际适合于世界各国的唯一牵引系统。然而德国走了自己的道路,建立了 非标准 交流制15kV 16 Hz 的牵引系统。这一系统后来也被用于其他国家,但仅在欧洲(奥地利、瑞士、瑞典和挪威)。 从60年代、70年代起,世界电气化铁路主要使用工频25kV 50Hz,直流网扩展很少。 当讲到电气化铁路绝对长度时,俄罗斯(40300 km)处于领先地位,远远超过德国(18800km)和南非 共和国(16800km)。值得注意的是,在已拥有电气化线路的69个国家中,这12个国家几乎占了电气化总线路的3/4(图2)。 图1 铁路电气化 在欧洲(独联体除外),47%的铁路是电气化铁路,但运量占70%左右(图3),也就是说电气化铁路运量是内燃牵引的2倍。欧洲电气化铁路比例高是因为欧 洲的客运交通占主导地位。事实上,正是迎合了客运交通,欧洲铁路电气化才起主导作用。电气化能实现更高速度以及加速度,自然也解决了铁路对环境影响的问题,而这一点与人口密集的欧洲非常适应。1 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 3/2002

接触网知识简介

接触网基础知识 第一章接触网设备与结构 ※一、重点、难点: 1.掌握电气化铁道组成; 2.了解电气化铁路的发展概况; 3.了解电力机车基本结构; 4.掌握接触网的供电方式; 5.掌握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6.掌握接触网的组成; 7.掌握每一组成部分的作用和包括的主要设备; 8.掌握半补偿和全补偿链形悬挂基本结构; 9了解线索在平面投影上相对位置的分类方法; 10.了解我国铁路目前的发展状况; 11.掌握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型号意义; 12.掌握绝缘腕臂的作用与要求; 13.掌握腕臂的分类; 14.掌握接触线高度、支柱侧面限界、结构高度的含义; 15.掌握腕臂安装和检修要求; 16.了解中间柱装配结构; 17.掌握铜接触线和钢铝接触线的规格、型号; 18.了解接触线常见故障; 19.掌握定位管定位器结构、分类及定位方式; 20.了解多功能定位器的特点; 21.掌握“之”字值和拉出值的含义; 22.掌握曲线拉出值的计算方法; 23.掌握绝缘子构造和分类; 24.了解绝缘子防污措施; 25.掌握锚段的作用; 26.掌握补偿器的组成; 27.掌握中心锚结的作用; 28.掌握吊弦的作用; 29.了解吊弦的分类及制作要求; 30.掌握线岔的作用及其结构; 31.掌握硬横跨的组成及结构特点; 32.掌握分段绝缘器的分类; 33.掌握隔离开关的作用及结构; 34.了解隔离开关的操作过程; 35.掌握接触网地线的作用; 36.了解目前高速铁路采用的接触悬挂类型。 ※二、主要内容: (一)电气化铁道概述 1.绪论

1879年5月,在德国柏林举办的世界贸易博览会上,由西门子和哈尔斯克公司展出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迄今已有120 多年的历史。低能耗、高效率、高速度的电力牵引已成为世界各国铁路发展趋势,是铁路现代化的标志。 20世纪70年代初,在工业发达的西欧、日本等国家,运输繁忙的主要干线基本实现了电气化。1973~1974年爆发石油危机之后,各国对铁路电力和内燃牵引重新进行了经济评价,电力牵引更加受到青睐。 1958年,我国开始修建电气化铁路,从一开始便直接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压等级为25kv的单相工频交流电,为我国大规模发展电气化铁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61年8月15日我国第一条干线电气化铁路实验区段宝鸡至凤州段建成通车,揭开了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序幕。 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牵引接触网和牵引变电所组成的,所以人们又称它们为电气化铁道的“三大元件”。 ①电力机车:是由机械部分、电气控制和空气管路系统组成的。 机械部分包括受电弓、主断路器、牵引变压器、半导体整流器组、牵引电动机。空气管路系统包括空气制动、控制及辅助气路系统。 电力机车根据动力分配情况(即牵引电动机配置位置)分为动力集中和动力分散两种类型,牵引电动机主要配置在车头或车尾时称为动力集中型,将牵引电机配置在大部分车辆上,甚至全部车辆均配有牵引电动机的方式称为动力分散型。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均采用动力分散型动车组类型。 电力机车靠其顶部升起的受电弓与接触网接触线接触取得电能,受电弓的型号为DSA250型受电弓,设计速度250km/h,适用于相应速度等级的各种电力机车及动车组。 ②牵引变电所: 我国电气化铁道牵引网采用单相工频25kv交流制,牵引变电所的主要功能是降压、分相、为牵引负荷供电,主要设备是牵引变压器。 电气化铁路属于一级负荷,为了保证正常供电,要求牵引变电所有两路高压输电线供电。牵引变压器原边电压为110kv或220kv,次边电压按比接触网额定电压高10%考虑,一般为27.5kv。 按高压输电线的引入方式分类,主要有“T”接线和“桥”接线 “T”接线的特点是,外部电力系统负荷电流不进入牵引变电所,即没有功率穿越现象。“桥”接线又分为“内桥”接线和“外桥”接线。其共同特点是外部电力系统负荷电流可以穿越牵引变电所一次侧母线,即有功率穿越现象。一般来说“内桥”接线多用于故障较多的长输电线路以及主变压器不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外桥”接线用于故障较少的较短输电线路以及主变压器按固定备用方式需要经常切换的场合。 按牵引变电所接线形式分类,有单相V,v接线、三相V,v接线、三相Y N,d11接线和三相不等容量Y N,d11接线等。 按承担供电臂的供电任务分类,有集中供电方式和分散供电方式,集中供电方式是指每个牵引变电所只承担所辖供电分区的供电任务,分散供电方式是指除正常承担所辖供电分区的供电任务外还承担相邻牵引变电所所辖供电分区的供电任务(即越区供电)。目前牵引变电所一般采用集中供电方式。 2.供电方式 铁路牵引变电所从电力系统得到电能后,经变电所主变压器降压至适合于电力机车使用的电压等级后,再经馈电线将电能送到接触网上,因此接触网是向电

《路德维希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解读 (一)写作背景 第一,19世纪中期自然科学取得重大成就,出现了以细胞学说、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生物进化沦等“三大发现”为标志的最新成果。但是,一些自然科学家如福格特、毕希纳、摩莱肖特等人却以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这些自然科学成就,抹杀了思想与物质的原则性区别,以至于费尔巴哈拒绝把自已的哲学叫做唯物主义。 第二,19世纪40~80年代,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欧洲资产阶级为了抵制马克思主义的巨大影响,不仅复活德围古典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还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典哲学之问的关系,以达到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其代表性的思潮是德国的新康德主义和英国的新黑格尔主义。 第三,费尔巴哈发表的唯物主义和无神沦著作,遭到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哲学家的否定和围攻。丹麦哲学家卡尔·施达克出版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为费尔巴哈辩护。但是由于施达克根本不懂划分哲学派别的标准,而是根据费尔巴哈“相信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目的”等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把费尔巴哈说成是唯心主义者,结果混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 在这种情况下,“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正确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就成为摆在恩格斯面前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应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的邀请,以评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为契机,恩格斯于1886年写下《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 (二)重要意义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从对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的考察开始,到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结束,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1)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及产生作出了科学阐述。澄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它的理论来源——德罔古典哲学之间的关系,清晰地再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和发展的规律,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依靠对传统哲学极端谨慎、细致和科学的态度才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2)第一次明确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确

德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

德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2013-2014年) 德国是世界主要的经济强国之一,也是欧盟国家中重视信息化建设、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德国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和建设也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上世纪 80年代初,德国就提出了“信息与通讯技术教育”计划,将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作为学科基础,并在中学课程中有计划地渗透相关专业知识,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与教学,使年青人能够跟紧时代发展,有能力立足现代化世界,并推动社会发展[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德国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明确提出将不断加大对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并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笔者主要搜集了2013-2014年间有关德国教育信息化的文献资料,在整理、总结的基础上得出德国教育信息化2013-2014年的发展报告,并提出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一、教育体系的结构及性质 在德国,教育由联邦及各州共同负责,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教育的规划和职业教育,并通过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来协调全国的教育工作。而各联邦州主要在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及成人教育和进修方面,行使主要的立法和行政管理权。[2] 1.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 德国是一个联邦国家,实行的是联邦制的教育管理体制,整个教育事业由国家监督,但有关教育方面的立法和管理等具体事项主要由各联邦州负责。由于各州的教育立法有所不同,因此,各联邦州之间的学制、大纲、教材以及教学内容都有所相异[3]。 此外,为了解决各州之间的显著差异,协调不同类型学校间各种矛盾,德国联邦政府特别设置了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1964年10月28 日联邦德国各州州长在汉堡签订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各州关于统一教育事业的协定》,简称《汉堡协定》。《汉堡协定》对各州义务教育、组织形式、考试结果的认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目前,在《汉堡协定》的框架下,德国东、西部地区乃至于各州之间的教育体制已经呈一体化方向发展。

对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我校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及发展建议 冷集镇中心学校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建议 【摘要】我省今秋正在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其重大理念是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从理念到实践都尽其所能地给出了具体的描述。这一理念要深入到所有一线教师心中,还要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上。时值我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和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本人特对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作一详尽的分析,并对我校信息化的发展建设献计纳策。 一、我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校冷集镇中心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位于汉水河畔的伍子胥故里的冷集阳镇,南距谷城县城14公里,北距老河口市区10公里。全校共有教职员工100余人,在校学生500余人。我校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办学环境。教育硕果累累,历年来,荣获“谷城县教学先进平单位、谷城县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国家义务教育的实施和普及,我校在校学生数越来越多,由于学校资金困难,校舍紧张,没有更多的资金添置教学设施设备,这对我校目前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是否有前瞻性、是否有持续发展的后劲的重要标

志。正在进行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和新课程改革,信息化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学生信息能力的提高和网络学习、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学校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应用都需要一个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内容丰富方便查询的资源环境,经济实用的硬件环境。纵观我校多年来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及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现状:1、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情况 硬件方面,网络主干起点低,主干网络为10兆,中心交换机是16口网吧专用交换机,二三层交换机均为网管的低稳定性的普通7口交换机,部分交换机已是超期运行,需要分批更换。网络教室服务器一台(2005年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专用,服务器的使用年限是3-5年),学生机是48台(薄弱学校改造),从数量上说已完全不能满足我校目前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效率,关键部分的一台服务器急需更换,增加数量,购买高稳定性的服务器。终端还要满足各个管理部门的使用。多媒体教室只有一个,也因使用频繁,设备落后基本处于淘汰的状态,和国家初中多媒体教室要求的标准差距太大。软件方面,仅有书海电子图书资源。总之,在基础建设方面,起点低,数量不足,使用年限久,后期投入不足逐步变为落后学校。 2、信息化应用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化的应用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对外宣传。我校开通了自己的校园网站,近年来,通过网站宣传,极大的提高了我校在社会的知名度,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让关心冷集镇中心学校、想了解冷集镇中心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发展和终结

德国古典哲学 一、德国古典哲学的概述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最后的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成就是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它不仅继承了欧洲大陆唯理论、特别是莱布尼茨哲学的传统,而且还综合了英国经验论哲学中的成分。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 二、德国古典哲学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 德国古典哲学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处在欧洲的德国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1、德国的经济状况: 19世纪初以前,德国同英、法、荷等国比较起来,在经济上是一个十分过后的国家,基本上是个农业国。 1807年开始,德国的资本主义成分摆脱了停止、萎缩的状态,在改良的道路上发展起来了。 到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德国的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德国的政治状况: 至19世纪初,德国在政治上是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据严重,曾经有过360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 19世纪初开始,由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压力,德国进行了一些政治改良,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德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壮大,在

政治上的重要性得到了增长,但在1848年德国革命之前,资产阶级总体上是软弱的,出生的太迟了。 总的来说,从康德直到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是德国资产阶级在其不同成长阶段上的意识形态的表现,是它在反封建斗争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地位和两重性需要的反映,是直接间接地为1848年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作思想准备的。 三、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脉络 1、康德明确地提出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但是他的哲学最后却造成了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系列对立。 2、费希特从自我意识出发来解决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但是他最后设定的“绝对自我”已经预示着从主观唯心主义向客观唯心主义的转化。 3、谢林用主体与客体的“绝对同一”来实现对立面的同一,但是这种“绝对同一”却不能有效说明自身的运动,具有神秘的色彩。 4、黑格尔用“绝对精神”的自否定运动来超越主体与客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立,在绝对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辩证地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5、费尔巴哈用感性的人取代了黑格尔的抽象精神,在人本主义基础上实现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四、主要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前,辩证法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了最详尽而全面的探究,虽然这种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大成就,是从世界观的高度用辩证法代替了形而上学。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反对把世界看作固定不变、没有矛盾的东西,而把它理解为具有矛盾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长期以来统治人们头脑的形而上学世界观。这一哲学革命的带头人康德早在“前批判时期”所写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中,就提出关于天体起源的“星云假说”,认为目前所有的天体都从旋转的星云团产生,因此地球和整个太阳系都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

德国信息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信息化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应用,并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促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推广应用。在以往的市场经济观念中,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尽可能由市场机制调控经济发展。但德国政府排除争论,以指导性的行政计划力促信息技术应用。 D21行动计划--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 为此,1999年德国政府制定了“德国21世纪的信息社会”的行动计划,简称“D21”。计划的实施重点是在教育和工业部门,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和工业部门中的应用,并面向社会提供了相关的咨询服务。D21广泛吸收IT企业、工业企业和IT用户等各界200多个企业参加,包括BMW、VW、德意志银行等大IT用户都参加了计划。这个计划使全社会认识到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在经济、教育、文化及个人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政府与经济界的这种合作增加了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可以调动更多的资金促进互联网发展,也使企业更明确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认识到发展教育、文化和互联网的重要。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樊会文博士 D21计划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发展传输速度更高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二是实施“全民享有互联网”(Internet for All)项目,三是帮助平时接触不到网络的弱势群体也能够上网。 围绕这三个基本目标确定了许多具体的目标,如到2001年所有学校连结互联网,增加女性在互联网领域的工作机会,扩大多媒体应用等等。D21的一个目标是要所有人都进入互联网,尤其是要让不积极利用互联网的人,如老年人、低收入家庭也进入和利用互联网。为此德国政府启动了规模很大的广告活动。同时降低互联网费用,增加了互联网接入的竞争,现在德国是互联网费用最低的国家之一。为了让使用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互联网,在学校、企业开展了一些培训课程,增加了电子学习软件的开发。为解决IT人才短缺问题,允许国外信息技术专业人员进入德国就业并持有绿卡。其中,全民上网是难度最大的项目,有很大的费用负担。政府动员企业界提供了相当大量的计算机设施和费用,才终于完成项目,实现了所有学校都接入互联网和帮助所有人都能够上网的目标。 在保证互联网信息安全和增加信息内容方面,也做了不少努力。更新和补充了有关了互联网及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在著作权保护、电子签名等方面通过了与欧盟一致的法律。经济技术部还提供了中小企业应用安全性方面的帮助,在全国不同地方“计算机应用应急响应组”,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帮他们应付病毒和黑客的袭击。另外联邦政府还在全国建立了24个电子商务能力中心,提供电子商务咨询服务,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到这些中心了解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在改善基础设施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德国ISDN用户数世界第一,DSL接入量也很大,有线电视普及率很高,有2000万个用户,可以进一步改造成为宽带接入网。 信息化效果喜人 D21计划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划实施以来德国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速度很快。1998年德国互联网使用者仅1400万人,只有15%的学校接入互联网;到2001年互联网使用者增加到3000万人,所有学校都实现了互联网接入。移动通讯使用者增加很快,2001年6000万人拥有手机(德国人口总共8000万)。信息技术领域包括硬件、软件、互联网等在内,是德国仅次于汽车、机械等部门后的第四大产业,而其增长速度则比其他产业都快,估计2002-2003年会有6%的增长速度。至于电子商务方面,德国在欧盟排名第一,2001年交易额达到200亿马克,创造了许多新的就业岗位。 继德国D21计划之后,奥地利、瑞士和俄国都推出了类似的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21世纪计划。欧盟也提出了“电子欧洲2002计划”,其中许多内容来自德国的D21计划。目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