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人书情结—童年名著连环画

我的小人书情结—童年名著连环画

我的小人书情结—童年名著连环画

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父母在秦皇岛城里做事,属于挣工资吃商品粮的“公家人”。每月准时将10元“大钞”寄给乡下的奶奶和我。奶奶带着我过日子,其“富裕”程度在昌黎县晒甲坨四村首屈一指,绝对有如今“富二代”的感觉。每当奶奶领我到晒甲坨公社附近的供销合作社购买生活用品,我便“猴”着奶奶掏出几分钱给我买本小人书,回家“看画”。上学之前,已拥有十几本小人书的精神财富了。

上了村办小学认识了字,我跳出“看画”的初级阶段,捧着小人书,一边翻弄《新华字典》,每晚在油灯下手不释卷。从小人书上识得字,懂得的道理,远远超过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小英雄王二小》、《一块银元》、《将革命红旗扛到底》等等感人的红色故事,被我改编成幻灯片解说词,在徐祖国老师的带领下,全村挨家挨户地表演到农民炕头上。乡亲们亲切地称我为小先生。其实,小人书才是我真正的“先生”。

在打猪草的村北河畔,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我有幸阅读到《红旗谱》、《闪闪的红星》、《敌后武工队》等小人书。捧着《红旗谱》,眼前浮现出大革命时期冀中平原烽火遍地的农民革命运动景象。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如在目前:舍身护钟的朱老巩,饱经坎坷、有勇有谋的朱老忠,心地善良、忠厚老实的严志和,坚定沉着、善于斗争的贾湘农,以及充满斗争精神的大贵、二贵、运涛、江涛,心向革命,将“革命”二字绣在衣襟的春兰等。阅读《闪闪的红星》,革命红星温暖着潘冬子幼小的心灵,同时也温暖着我的心。他在望着北斗星一路向北追寻红军的路上,每当看到那颗闪闪的红星,就会鼓起勇气、战胜困难,义无返顾地向着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坚定地走下去。

一本《小华学外语》把我带到另一个神奇的天地。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年代,《小华学外语》可谓一本奇书。学英语的女中学生小华端庄秀美,画面上勾勒出的连衣裙线条十分飘逸,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啊喔哦之外,我第一次认识了ABC。

老师知道我是小人书收藏家(当时拥有40余本小人书),征求我的意见:能不能拿出来,让同学们也一睹为快?把我的宝贝与同学们一起分享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儿,当即爽快地答应下来。当每位同学人手一册,如饥似渴阅读的时候,我明白了:知识养人。尽管当时还不知道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976年唐山大地震,老家四村房屋倒塌,我们失去了安身之所,奶奶带着我回到秦皇岛的父母身边,在城里栖身。非常可喜的是,44年来,虽然多次搬家,几度辗转,得益于奶奶的精心保管,当时的小人书绝大多数得以完好地保存至今。时至今日,我仍然经常捧出这些宝贝,阅读岁月深处那一段与奶奶在一起时的童年时光、少年情怀。小人书,是我的启蒙读物,是我看不够的名著。小人书情结,与我常相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